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乘用车销量预测报告(42页).pdf

编号:60543 PDF 42页 2.47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乘用车销量预测报告(42页).pdf

1、2020-2025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核心结论总结2目前到底是谁在消费新能源汽车?19851995年出生人群的家庭增购。 2020年以前消费以B端运营和限牌城市牌照因素驱动为主,2020年特斯拉Model 3/宏光mini/欧拉黑猫/理想ONE以及2021年Model Y/比亚迪DM-i等明星车型先后出现,聚焦不同细分市场以19851995年出生人群的家庭增购和部分换购消费,以产品空间+外观+续航等关注因素区分不同性别/年龄和使用场景需求,新能源汽车消费由以政策驱动转为以市场驱动,至2021年渗透率飞跃提升至15%左右。节奏: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持续提升吗?大概率会复制S

2、UV高增长之路。 1)需求端:人口规模+25-30岁成家立业+6-8年换车周期核心决定了2022-2025年将是新能源车消费集中期。复盘轿车+SUV历史:轿车以60/70后用户首购为主,SUV以70后换购先行80后首购接棒。1980-2000年出生的4亿人口+90后首购+2012-2017年购车人群增换购需求将驱动本轮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以85后增换购先行,90后首购接棒】。 2)供给端:同轿车/SUV,每一轮均有领导品牌推出各个价格带的标志性产品,跟随品牌将推动供给的丰富。新能源汽车以特斯拉为领导品牌,新势力-传统车企-手机等三方造车陆续进场,2022-2025年将迎来新品上市最集中期。8

3、YdYzWkZmUdWyXrQpOmM7NbP9PmOnNsQnPfQrRoMkPrRzRaQoPqQuOrNwONZqMpP核心结论总结3峰值: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超过50%吗?大概率会!智能手机发展历程参考意义更大。 1)产品体验质的变化是核心原因。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在技术(独立操作系统+三方软件接入+自主开发)以及产品体验(软硬件流畅+多媒体娱乐功能+加速驾驶操控)等均发生本质性变化。 2)能源战略倒逼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双积分政策收紧+碳中和目标措施不断落地下,新能源汽车完全代替燃油车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峰值大概率会超过SUV的50%,而且

4、2025年或许就能实现(核心看技术进步的节奏)。总量: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会突破历史峰值吗?大概率会!被压抑的购车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1)GDP与峰值的关系。复盘日美乘用车历史,人口出生率+消费者观念是汽车消费的底层驱动力,一个国家汽车消费峰值出现往往是伴随着GDP进入零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增长韧性依然存在。 2)每一轮峰值出现都是阶段性压抑需求的集中释放。国内乘用车自2017年开始进入下行期且于2020Q3见底复苏,但因全球疫情的爆发带来了经济放缓,加上供给端(尤其是芯片的紧缺)导致了本轮乘用车需求复苏节奏不断被延迟,需求被压抑。我们预计2023-2025年或迎来需求集中释放。投资建议:2

5、022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上半年无法忽视提价对需求观望的影响,下半年重视供给&需求正循环开启的爆发力。整车和供应链板块机会多点开花且会出现好的买点。2022年8大金股:整车【长城-比亚迪-理想-小鹏】,供应链【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华阳集团-伯特利】。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电动化/智能化技术进步低于预期。2021-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推演419852000年出生的用户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消费人群,呈现“主力人群年轻化&覆盖年龄广泛化”的特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发达地区逐步向三四五线城市第消费地区拓展电动化技术作为渗透率提升的主要推手智能化技术进步取代电动化成为渗透率提升核心推手导入

6、期15%39%71%-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期目录目前到底是谁在购买新能源汽车?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持续提升吗?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超过50%吗?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会突破历史峰值吗?一、目前到底是谁在购买新能源汽车?1985-1995年出生人群的家庭增购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政策驱动演变为市场驱动7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化趋势明确:随新能源汽车产品力逐步提升获得用户认可,电池等核心技术成本下降,国家政策驱动下的车企和用户的被动消费转为主动,消费趋于市场化。双积分新能源补贴牌照政策核心政策国补退坡后的过渡阶段爆款涌现多点开花宏光mini理想ONEModel

7、 3欧拉黑猫Model Y秦PLUS新能源代表性车型以及细分市场拆分82021年贡献行业主要销量增量的车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类型,消费群体用户画像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八小类:1)增购:主要消费驱动,女性为核心群体,中低端车型贡献主要销量。2)首购:限牌城市的无牌用车群体以及部分无长途出行需求的单身年轻群体也贡献一定销量。3)换购:部分有消费升级需求的男性群体购车以及双燃油车家庭的换购升级为主要购车群体。85后新生代男性首购85后新生代男性增换购85前中生代男性换购85前中生代男性增购85后新生代女性首购85后新生代女性增购85前中生代女性首购85前中生代女性增购消费驱动主要为牌照因素限

8、制/追求潮流前沿科技两种类型,更多集中于增购。消费车型为埃安Y/埃安S/比亚迪海豚等10-20万元以及Model 3/P7等2030万价格带的产品关注驾驶体验操控性+空间+售价等因素消费驱动主要为消费升级+节油经济消费车型主要为比亚迪DM-i等插混产品关注节油性+空间+售价等因素消费驱动主要为消费升级+体验型消费消费车型主要为小鹏+特斯拉等新势力高端产品关注外观+品牌因素消费驱动主要为消费升级+体验型消费消费车型主要为蔚来/理想等新势力高端产品关注驾驶操控性+空间等因素消费驱动为家庭日常出行代步用车消费车型为欧拉/零跑/奇瑞/哪吒等品牌关注外观+尺寸+续航等因素消费驱动主要为牌照因素限制/追求

9、潮流前沿科技两种类型,更多集中于增购。消费车型为欧拉好猫/埃安S/比亚迪海豚/零跑/奇瑞等低端以及Model 3/P7等2030万价格带的产品关注外观+内饰+售价等因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分价格带拆分:哑铃型结构9 当前新能源汽车分价格带消费呈现哑铃型结构,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率先兴起,1020万元价格带占比明显低于燃油车。详细来看: 5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接近20%,主要由宏光mini贡献; 510万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14%,主要由奇瑞小蚂蚁&欧拉黑猫&零跑T03等产品贡献; 1015万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18%,主要由秦PLUS DM-i/海豚/欧拉好猫/埃安S等产品贡献; 1520

10、万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17%,主要由宋PLUS DM-i/小鹏P5/埃安V等产品贡献; 2025万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12%,主要由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汉等产品贡献; 2530万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11%,主要由特斯拉Model Y贡献; 3040万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6%,主要由理想ONE/蔚来ES6以及BBA油改电等产品贡献; 4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4%,主要由蔚来ES8/BBA新能源等产品贡献。图: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价格带销量占比图:燃油汽车市场分价格带销量占比10万元以下细分市场:家庭增购,女性日常代步1010万元以下用户画像:家庭增购用于女性日常代步

11、。使用成本低+外观好看的EV车型竞争力最强。 5万元以下:核心满足了两轮车市场升级需求,接送小孩/老年代步成为核心使用场景。 5-10万元:核心满足85-95年家庭女性上下班代步或接送娃需求。510万元区间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20%+奇瑞小蚂蚁首次开拓(不考虑江淮/北汽等油改电车型) ,定位家庭日常出行代步车,凭借低购车成本+低用车成本+充足空间+柔和外观等优势吸引年轻家庭女性增购用户群体。欧拉黑猫、几何功夫牛、宝骏KIWI以及比亚迪/长安等迅速跟进,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5万元以下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90%宏光mini首次开拓,定位家庭日常出行代步用车,凭借低购车成本+低用车成本+小巧

12、停车方便等优势吸引家庭女性增购用户群体。五菱Nano、奇瑞冰淇淋等迅速跟进,抢占两轮车市场,细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图: 510万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图:5万元以下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重点车型用户画像:奇瑞小蚂蚁&欧拉黑猫11奇瑞小蚂蚁5-10万:聚焦80后女性用户增购市场欧拉黑猫5-10万:聚焦家庭女性增购/单身女性首购一线城市占比较低,二线城市占比提升,三四五线销量合计占比六成左右。调研某二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女性占比80%以上。除80/90后家庭女性增购外,另有部分00后消费者首购群体。对比优势:外观+性价比。510万元价格区间消费者主要集中于三四五线城市,以增购家庭日常短途代步

13、用车消费为主。欧拉黑猫凭借外观优势突破一二线等发达地区消费群体。一二线发达城市占比较低,三四五线销量合计占比超60%。调研某四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女性占比70%以上。集中为80后家庭女性日常代步用车,占比超40%;90后占比30%+,均为增购。对比优势:出行成本低+尺寸小使用方便+外观。2021年以来车型分各线地级市销量占比;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1020万元细分市场:男性首购&家庭换购为主1210-20万元用户画像:90后男性首购+80后家庭换购,无里程焦虑且使用成本低的PHEV竞争力最强。10-15万元:90后初入职场或刚组建家庭的第一台车,大家庭(父母辈)有油车会考虑EV,无则

14、选PHEV。15-20万元:80后家庭换购为主+90后首购(收入水平较高)。【驾驶性能+空间】成为重要比较指标。1520万元区间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25%细分市场较为复杂,传统自主/新势力品牌交叉空白区域。宋PLUS DM-i定义该细分市场现象级PHEV产品,纯电领域暂无明星产品出现,主打低油耗+驾驶体验,对标男性换购需求的DM-i产品有望推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传统自主品牌上冲/新势力下沉,市场供给迅速跟进。1015万元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接近15%2020年以前主要以国补政策推动下的油改电车型为主,国补退坡后迅速消失。2020年DM-i产品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拓型产品,定位家庭男性首购

15、/换购用车,以低油耗+驾驶体验为主打优势。长城/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在该市场上推出插混产品,迅速跟进;欧拉/埃安等纯电销量也逐步提升。图:1520万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图:1015万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0%2%4%6%8%10%12%14%16%200000002000520200720200920202211110-15万重点车型用户画像:欧拉好猫&海豚13欧拉好猫1

16、0-15万:聚焦8595年轻女性增购群体海豚10-15万:男女性消费基本均衡,增购/首购为主二线城市为主,三四五线低消费城市超40%,消费更市场化。调研东部地区样本数据结论:男女性用户各占50%。家庭女性聚焦增购类型,占比40%;年轻单身群体(无长途出行需求)聚焦首购类型,占比30%。对比优势:空间+性价比+续航。1020万元价格带消费者对产品续航的里程焦虑尤为严重,因此纯电产品核心聚焦于两类消费群体,即中等收入家庭女性增购用于日常出行代步以及年轻用户首购用于市内短途出行。消费者核心关注外观+续航+空间等因素,并以此区分不同性别/年龄层和消费类型的用户。二线城市为主,三四五线低消费城市超40%

17、,消费更市场化。调研某二线城市的样本数据结论:1)女性占比80%以上。2)基本集中为小家庭增购以及大家庭首购,8595年出生居多。3)对比优势:外观+性价比2021年以来车型分各线地级市销量占比;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重点车型用户画像:秦/宋plus DM-i & 埃安S plus14秦/宋PLUS DM-i 10-20万:年轻男性,增换购/首购埃安S 10-15万:聚焦90后女性消费,增购/首购为主一二线城市占比四分之三,政策因素依然主导消费。调研某一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女性占比四分之三。集中于90后用户,以女性增购+牌照影响下首购用户为主。对比优势:外观+空间+性价比。1020万

18、元价格带消费者对产品续航的里程焦虑尤为严重,DM-i产品谱系解决里程焦虑的同时兼具纯电产品优势,因而首购/换购消费占比更高,产品消费下沉更快,销量提升也更快。增购消费者依然对于外观保持更高要求,并集中于女性消费群体。二线城市为主,三四五线低消费城市占比40%,消费更市场化。调研东部地区样本数据结论:男性占比90%以上。宋PLUS 首购/换购/增购占比50%/35%/15%,85后/90后占比分别30%。秦PLUS首购占比超60%,增购略低。对比优势:DM-i节油+牌照+外观2021年以来车型分各线地级市销量占比;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2030万元细分市场:大家庭增购,科技+消费升级1

19、52030万元用户画像:80后家庭增购+90后首购(父母辈有油车),家庭为单位拥有合资品牌油车。20-25万元与25-30万元区别在于:前者女性高于后者。前者单身群体多于后者。前者追求科技潮流体验更多,后者追求家庭消费升级体验更多(对空间要求更高)。2530万元区间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0%特斯拉Model Y(标续)首次开拓,定位家庭增购车型,以男性消费者为主,主打外观+智能化+品牌效应+驾驶体验等。后续问界M5+丰田/本田+哪吒S+蔚来等合资/新势力品牌纯电产品跟进。2025万元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0%特斯拉Model 3首次开拓,小鹏P7/比亚迪汉迅速跟进,定位个人/家庭增

20、购车型,视空间尺寸的差异区分男女购车比例。长城欧拉+比亚迪海洋+广汽埃安等传统自主品牌迅速跟进,供给端产品极大丰富。图:2530万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图:2025万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重点车型用户画像:特斯拉Model 3&小鹏P716特斯拉Model 3 20-25万:80后增购/90后首购小鹏P7 20-25万:男性增购消费为主,多种消费并存一二线城市占比超八成,低消费城市占比较低。调研某二线城市样本数据:男性占比接近60%。70后/80后/90后占比20%/30%/40%,年轻用户居多;增购/首购各自占比近半。对比优势:外观+智能化配置+大空间2030万元车型同时具备家庭增购/年

21、轻人首购两种消费类型,首购占比较高主要系父母辈家族支持;女性占比相对较低但仍具有相当规模。用户消费对于外观重视程度提升,场景实用性以/价格敏感性等有所下降,主要系消费升级驱动。一二线城市占比八成左右,随价格下沉低消费城市占比上升。调研某二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男性占比60%70%50%左右为80后家庭增购,25%30%为有家庭支持的90后首购对比优势:品牌先发优势+智能科技感+加速驾驶性能2021年以来车型分各线地级市销量占比;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重点车型用户画像: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Y17比亚迪汉 20-25万:聚焦增购市场,女性占比超三成特斯拉Model Y 25-30万

22、:男性消费为主,家庭增/首购一二线城市占比超八成,低消费城市占比较低,调研样本为某二线城市。调研某二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男性占比八成以上。80后男性用户增购以及少部分有家庭支撑的90后年轻用户首购。对比优势:品牌先发优势+极速驾驶体验+智能化升级+外观2030万元车型同时具备家庭增购/年轻人首购两种消费类型,首购占比较高主要系父母辈家族支持;女性占比相对较低但仍具有相当规模。用户消费对于外观重视程度提升,场景实用性以/价格敏感性等有所下降,主要系消费升级驱动。一二线城市占比七成左右,随价格下沉低消费城市占比上升。调研东部地区样本数据结论:男性占比60%以上。超八成为家庭增购年龄段集中于80后以

23、及部分90后群体对比优势:刀片电池安全+长续航+流线型外观+大空间2021年以来车型分各线地级市销量占比;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3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家庭出游或男性增购183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用户画像:70/80后男性增购,家庭为单位拥有豪华车,男性第二或第三台车。30-40万元:家庭出游,尤其是二胎或三胎家庭为核心使用场景。有里程焦虑,油电混合优势强。40万元以上:男性第二或第三台车,以玩车为主需求。4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不含进口):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0%蔚来以及原有BBA新能源产品核心贡献销量,定位高收入家庭增/换购,以男性用户为主。主打品牌+驾驶体验+空间+豪华质感等。长城+通

24、用凯迪拉克+蔚来等持续新车推出,推动新能源销量提升。3040万元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15%BBA品牌车型插混版本为该市场原有主要新能源产品,理想ONE/蔚来ES6等真正开拓该价格带细分市场,定位高收入家庭增/换购,以男性用户为主。主打品牌+驾驶体验+空间+豪华质感等。吉利+长安+埃安等传统自主以及小鹏等迅速跟进,抢占BBA市场份额。图:4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图:3040万元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重点车型用户画像:蔚来ES6&理想ONE19蔚来ES6 30-40万:原BBA男性车主用户增购为主理想ONE 30-40万:多孩家庭增购为主一线占比偏低,二三线城市接受度较高。男性占绝

25、大比例调研某一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多人家庭(父母儿童)男性用户增购为主。年龄段集中于70后/80后群体。以汉兰达/别克GL8等为主要竞品。对比优势:无里程焦虑+座舱交互+大空间3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新能源汽车消费核心聚焦家庭增购出行,以男性消费为主,受价格限制,用户多为70后/80后等有一定积蓄的消费者;用户消费核心考虑品牌+空间+驾驶体验以及豪华配置等要素,新势力目前占据较大优势。集中于一二线城市销售。调研样本为某二线城市。调研某二线城市样本数据结论:男性占比超八成。基本全部为家庭增购。年龄段集中于70后以及部分80后群体以BBA车型作为主要考虑竞品。对比优势:服务好+换电方便+驾驶体验优秀。

26、2021年以来车型分各线地级市销量占比;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一张图总结不同细分市场对应车型以及主要用户20依照年龄(家庭人数)&性别&购买类型区分将新能源市场分为如下15个,去除其中4个空白细分市场后,需求端11个细分市场分别对应车型和用户需求如下:二、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持续提升吗?大概率会复制SUV高增长之路复盘乘用车行业:创新品类提升整体销量水平22复盘国内乘用车轿车/SUV不同品类渗透率提升过程: 轿车主要以60/70后用户首购为主,限制于当时国内经济水平,轿车购车群体多为35+岁以上,年轻群体普遍消费力不足;SUV主要以70/80后购车为主,随经济水平提升

27、,可支配收入增加,主要购车群体年龄下探到30岁左右。对应新能源汽车消费,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首购群体年龄将进一步下探,并集中于80/90后甚至部分00后群体,潜在用户体量更大。 轿车红利结束与SUV红利爆发间隔2年左右,为行业调整期,对应新能源兴起前的20182019年。国内轿车市场兴起,60后以及部分70后为主要购车群体,年龄集中于3550岁。轿车红利结束,SUV刚出现。SUV市场红利开始,70后以及部分80后为主要购车群体,年龄集中于3050岁。图:国内乘用车市场分车辆类型销量/万辆SUV渗透率提升:70后换购先行+80后首购接棒2320052010年,SUV整体相对小众,渗透率维持10

28、%以下。供给端以丰田等合资品牌为主,需求端以少部分追求时尚差异化的70后群体在原有轿车基础上增购为主。20112015年,SUV渗透率从10%提升至30%。供给端自主品牌长城哈弗H6/长安CS55等产品出现,价格下沉,以大空间+高视野+外观霸气等优势,需求端迅速吸引原有70后轿车用户换购消费。20162017年,SUV渗透率从30%提升至接近50%。供给端自主品牌吉利远景X系/长城哈弗M6/瑞虎等产品推出,价格进一步下沉;合资品牌SUV新品跟进,不同价格带产品矩阵迅速填充完善。需求端80后消费者首购带来市场全新增量,国家小排量车型购置税补贴进一步刺激15万元以下小型/紧凑型SUV市场爆发,销量

29、迅速提升。轿车时代,SUV渗透率低于10%,相对小众新车推出价格带下沉,70后轿车消费换购先行80后首购带来新增量,购置税补贴是重要推手。图:国内乘用车市场SUV发展历程销量/万辆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汽车消费量价升级24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05/2010年分别为5688/10575元,相比提升86%;2012/2017年分别为14074/22969元,相比提升63%。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增加驱动国内汽车消费升级:轿车时代畅销车型集中于10万元以下桑塔纳+捷达+凯越等产品;SUV时代则以1015万元哈弗H6+长安CS75以及1520万元本田CR-V等产品最为畅销。展望20212025年,国

30、内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是支撑汽车产业新一轮向上消费的基础。桑塔纳710万捷达710万哈弗H61015万长安CS751015万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图: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与各时代主力车型/元供给端标志性产品极大丰富是渗透率提升重要推手25类比轿车/SUV时代,供给端标志性产品的出现是驱动市场迅速爆发的关键要素。20052010年,轿车市场大众桑塔纳/捷达和现代伊兰特以及比亚迪F3等产品分别定义不同价格带细分市场;20122017年,SUV市场哈弗H6/哈弗M6/汉兰达等产品同样分别定义不同价格带细分市场。202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以特斯拉为领导品牌, Model系列/宏光mini/欧

31、拉黑猫/比亚迪DM-i/理想ONE等现象级产品出现引爆对应价格带细分市场,新势力-传统车企-ICT企业等第三方造车陆续进场,2022-2025年将迎来新品上市最集中期。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图:国内乘用车市场消费各阶段爆款车型梳理及展望桑塔纳710万捷达710万汉兰达2535万伊兰特1014万哈弗H61015万哈弗M679万桑塔纳710万20052010轿车时代20122017 SUV时代20202021新能源开启2022+ 新能源产品迅速跟进Model 32025万宏光mini05万哈弗H61015万宋PLUS DM-i1520万对标女性消费市场的欧拉品类小米/苹果等ICT企

32、业新车聚焦年轻群体比亚迪海洋系列蔚小理等新势力中高端智能电动系列其他新能源【极氪/几何/埃安/长安/智己】等品牌车型80/90后人口红利犹在,汽车消费用户潜力巨大26汽车作为大宗可选消费品,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购买,以5年为期限,2530岁刚成家的用户具备汽车首购需求,而3040岁消费者在经济实力提升,家庭成员增多的双重驱动下具备消费升级(换购更大更好,增购第二辆车)的需求。并且2535岁年龄的用户群体购车偏向于刚性需求,潜力更大。从当年新生儿数量来看,19802000年出生人口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每五年新出生人口数目稳定为11.3亿左右,2000年以后新出生人口数目逐步降低,对应当前人口年龄处

33、于3034岁年龄区间的占比依然较高。20202025年,2535岁年龄区间对应80后/90后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人群,人口红利犹在,汽车消费用户潜力巨大。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图:国内每五年新生儿数目/亿图:分年龄段人群占比变化/%80后/90后将依次助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7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持续高增长!从主体消费人群变化趋势来看: 20052010年轿车市场消费以19601975年出生群体为主,年龄集中于3550岁,均为首购类型;20122017年,70后/上半部分80后逐步成为市场主力,年龄集中于2540岁,并且SUV新车持续推出覆盖不同细分市场,新一轮以前期增换购/后期

34、首购为特征的消费崛起,SUV渗透率快速提升。 20192025年,乘用车市场主力消费人群年龄集中于2040岁、19852000年出生的用户;随新能源产品逐步推出覆盖全细分市场,前期以中生代群体增购为主,后期年轻用户首购/换购比例逐渐提升,行业全新一轮大消费周期来临。当前消费时间人口出生时间图:国内乘用车市场年份与主力消费人群年龄对应关系三、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会超过50%吗?大概率会!智能手机参考意义更大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历史对汽车借鉴意义29 15%-40%-70%是智能手机渗透率过程中三个关键节点,产品本身以及主流用户的消费类型均有明显切换。供给端智能手机产品的不断迭代以及技术升级和

35、规模效应下成本的不断下降是推动智能手机实现对功能机完全替代的核心原因。15%以下15%40%40%70%70%以上全新产品出现引发新潮流,但使用体验未有明显变化产品升级,软硬件迅速进步,差异化体验迅速拓宽受众。技术升级,保质的同时价格迅速下沉,消费普及产品持续微创新,消费进一步普及。图: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IDC,东吴证券研究所产品体验好的新品不断推出带动渗透率峰值提升30回看智能手机行业渗透率以及公司关键时间节点:1)苹果站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爆发的起点,渗透率为10%左右,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定义何为“智能手机”;2)三星站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爆发的起点,以硬件持续迭代升级+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时

36、刻对标苹果,持续跟随;3)小米站在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爆发的起点,全球渗透率为15%左右,以创始人的互联网运营思路为核心,定义何为“互联网智能手机”;4)OV站在全球智能手机蓬勃发展前期,渗透率25%左右,迅速找准自身“拍照/音乐/快充”等特色,并辅以地毯式营销,定义何为“有特色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5)华为站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最快的时期,渗透率50%左右,以硬核技术为背书,性价比+品牌+营销多维并进,成功介入。2007,苹果由PC端入局;三星由功能机转型2011,OV同时转型入局2010,苹果爆款面世,小米全新入局2013,华为转型,正式首发品牌机图: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以及主要厂商标注IDC,东

37、吴证券研究所同手机: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产品体验质的变化31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相比燃油车时代有根本性的变革,产品体验发生重大升级。技术维度:独立智能控制操作系统,智能化识别+多媒体娱乐功能完善。产品维度:硬件操作柔和,软件体验流程,新增多样化娱乐功能,使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产品定义进一步拓宽。产品:智能手机升级为全屏显示+触屏操作,功能在接打电话/短信基础上新增上网社交以及各种娱乐功能,但待机时间略短(以多样化充电方式补齐)。技术:智能手机具备独立操作系统,支持移动终端联网&独立开发/安装第三方软件应用,并具备拍照、音乐、视频等多样化多媒体功能。智能手机相比功能机:技术+产品发生本质变革燃油

38、SUV相比燃油轿车:仅产品体验发生变化,核心技术没有更改。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受益电动智能,技术+产品发生本质变革产品:底盘较高,驾驶视野开阔;动力更强,具有较高牵引能力;通过性更高,环境适应性较强。技术:同为内燃机驱动,在动力总成和车机系统等方面并无本质区别。产品:电机瞬时输出扭矩更大,加速性能更优越;反应灵敏,操控感更强。技术:电动汽车EE架构更支持智能化推进,受益智能化发展,电动车在车内车机互动娱乐+终端联网+三方软件接入等有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智能驾驶推进后无人驾驶会带来本质变革。图:新能源车型相比燃油车有本质变化强推手:能源战略强化新能源汽车对燃油的替代32国家能源战略从政策端驱动

39、新能源汽车实现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完全替代,渗透率100%或可期! 双积分政策收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2025/2030/2035年国内乘用车油耗目标为每百公里5.6L/4.8L/4.0L,不断收紧;最新双积分政策目标不断收紧,20212023年新能源积分比例要求不断提升,分别为14%/16%/18%,我们预计2024年及后续政策将持续收紧。 碳排放法规趋严:最新政策明确碳中和发力路线图: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双碳“1+N”政策体系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低碳转型。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全年碳排放130亿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也

40、已成为“十四五”的关键环节,需助力“十四五”完成碳达峰目标的60%,因此汽车产业是碳中和政策发力的重要环节。图:双积分政策图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演:市场驱动接替政策驱动33015%:新产品导入期115%40%:产品成长初期240%70%:产品成长后期370%100%:产品成熟期4政策驱动:国补以及牌照政策刺激,首购为主力产品以及技术都不成熟政策&市场驱动:全新产品刺激全新需求,增购为主力产品成熟,但技术存在一定缺陷市场驱动:新产品全面超越,首购/换购为主力产品&技术均成熟市场驱动渗透率稳步提升,首购/换购为主体产品&技术原基础上不断微创新对比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发展历程,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四大阶段核

41、心总结:1)政策驱动逐步转为市场化驱动,产品力逐步积累产生质变为根本原因;2)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升,消费人群&消费理念的变化为表观驱动四、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会突破历史峰值吗?大概率会!被压抑的购车需求集中释放0050060000 x 10000 x 10000日本乘用车国内销量/万辆76260330440510第一次腾飞第二次腾飞295300借鉴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展历程,四大阶段风雨变化。1)20世纪6070年代,乘用车销量复合增速34%。国内GDP高增长(平均约9%),人均GDP从479增加至2038美元。“别人家有的,我

42、家也要有”第二消费观念兴起。2)20世纪7080年代,乘用车销量复合增速2.7%,中枢260万辆。国内GDP增速换挡(平均4%),面临两次石油危机+日美贸易战升级+经济转型的三重压力。“别人有的,我也要有且个性化”第三消费观念萌芽。3)乘用车销量复合增速4.9%, 1988-1990年平均增速15%+,峰值510万辆创新高。第三消费观念盛行期,进入“买买买”节奏。4)1990年以后,乘用车销量一直在350-500万辆之间波动,平均值是440万辆,平均增速-0.23%。日本GDP增速平均1%,少子化及老龄化现象日益突显,而且崇尚极简主义的第四消费观念兴起,乘用车消费核心来自报废更新需求。总结日本

43、得出2条规律:【GDP增速】根源上决定了乘用车产销中枢上移的节奏。【人口出生率+消费观念变迁】影响乘用车出现峰值的次数及间隔时间。复盘日美历史,中国乘用车销量峰值有望创新高数据来源:JAMA,东吴证券研究所图7:1960年至今日本国内乘用车消费四个阶段划分/万辆35复盘日美历史,中国乘用车销量峰值有望创新高数据来源:marklines,东吴证券研究所美国汽车销量总体与GDP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销量天花板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自1980年以来,美国汽车销量出现三次起伏,并分别在1986、2000、2016年先后达到三次峰值,分别为1632、1781、1787万辆,销量峰值不断

44、提升,持续创新高。从保有量数据来看,美国汽车保有量处于连续上升的状态,1994至2018年年均CAGR达1.85%,增速同样出现三次峰值,分别处于2005、2011和2016年,分别为3.23%、3.18%和2.39%(2011年峰值由于基数低所致)。对比中美发展历程,国内GDP水平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未来乘用车产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距离产销天花板还有较远的距离。图:美国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万辆36图:美国汽车销量与GDP变化趋势(单位:左轴(销量)-万辆/右轴(GDP)-千亿美元图:美国汽车保有量及变化趋势/万辆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峰值至少回到2017年高点乘用车大周期判断:中国经济增长

45、仍具有韧性。全面放开二胎助于缓解中国新生人口数量下降速度。中国正处于第二消费观念到第三消费观念的转换时期,个性化消费潜力仍强劲。2016-2020年这轮周期因为上一轮周期下行释放不透彻导致时间拉长,平均销量中枢是2300万辆,而2018-2020年连续三年负增长将产销规模拉低至约1950万辆。2020/2021年在全球疫情爆发以及芯片短缺等行业性质不利因素压制行业需求周期性回暖,拖慢销量恢复和行业周期上行节奏。我们预计在GDP增速平稳增长假设下,80/90后主力消费人群刚性增换购+首购需求,随着供给端日益优秀的产品涌现,将在2022-2025年迎来集中换车周期,将推动中国乘用车销量峰值创历史新

46、高。图:2021-2022年乘用车需求回归中枢,长期有望持续增长/单位:万辆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37潜在大量拥有驾照但尚未购车的需求尚未释放38国内潜在增购/首购规模潜力巨大。 20112020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由1.7亿增加至4.8亿,年均复合增速10.24%。20112013低基数下增速初步提升,2013年以来增速稳定下滑,由15%下降至5%。对应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也以稳定的速率逐步提升,但拥有驾驶人执照却尚未购车的群体依然保持较高比例,未来潜在需求规模较大。定量来看,单驾驶员保有私人汽车数目(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驾驶员人数)以稳定速率提升,2011年为0.42辆,私人汽车

47、保有总量为0.7亿辆;2020年对应分别提升为0.58辆/2.43亿辆,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63%/14.25%。ifind,东吴证券研究所图: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亿辆(左轴)以及单驾驶员拥有汽车数/辆(右轴)图:全国驾驶员人数变化/亿2020-2021年全球疫情爆发推迟了本轮需求释放3920152016年国内汽车需求量迅速增加,月均销量由168万辆提升至接近200万辆,2017年乘用车行业需求保持高位高;2018年起批发依旧强势,零售略显乏力,行业下行,渠道库存迅速增加。2019年零售在国补刺激下Q2一定反弹同时透支Q3销量,Q3下滑较大。2020/2021年批发受疫情爆发/芯片短缺等影响

48、持续低位,全年分别1984/2119万辆,需求由主动至被动持续被压制,2015/2016年购车群体逐步进入换车高峰期,2022年供给端缓解后,20222025年终端零售量有望随需求释放持续提升。需求上行达到峰值全球疫情爆发影响经济需求&生产供应,继续下滑终端需求饱和,进入行业下行期3年下行周期后进入周期上行阶段需求持续被压抑,有待释放年度季销均值/万辆季销均值理论变化趋势季销均值实际变化趋势图:国内乘用车市场交强险零售销量/万辆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投资建议:超配自主品牌+特斯拉+智能化41 2022年是关键节点,是本轮全球汽车变革的承上启下年份。体现出来的形式: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从导入期

49、(渗透率0%-15%)进入成长前半段(15%-40%)。2)电动化技术进步重要性逐步下降,智能化技术进步重要性逐步提升,但主导力量还是电动化。3)【家庭想买车但购买力预期下降且优质供给都要等】的矛盾日益突出。 2022上半年无法忽视提价产生了需求观望的影响,2022下半年应重视需求&供给正循环开启的爆发力。借助本轮新能源汽车高增长行业红利,中国大概率在整车和供应链均会涌现出多个世界级的优秀公司,且均在2022年出现好的买点。 整车板块:2022-2025年是中国市场整车格局重塑的关键时间窗口,除了特斯拉之外,建议重点布局自主品牌,优先推荐【长城-比亚迪-吉利】+ 【理想-小鹏】,关注【蔚来】;其次华为合作伙伴【小康股份+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 供应链板块:重视具备“立讯或舜宇”长期成长潜力的公司。本轮汽车变革的供应链格局初定早于车企但终定仍依赖于车企格局。赛道配置上顺序:智能化电动化其他。基于目前我们覆盖个股上优先【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华阳集团+伯特利】,其次【耐世特+爱柯迪+福耀玻璃】,关注【星宇股份+继峰股份+旭升股份+文灿股份+上声电子+瑞可达】等。投资建议:超配自主品牌+特斯拉+智能化42 汽车产业链相关核心标的梳理如下:表: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汇总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表示盈利预测来源于WIND一致预期。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乘用车销量预测报告(42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