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特斯拉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20220224(16页).pdf

编号:61621 PDF 16页 742.08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特斯拉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20220224(16页).pdf

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 行业研究 | 深度报告 市场担心今年新能源车行业销量存在不达预期可能,特斯拉市场担心今年新能源车行业销量存在不达预期可能,特斯拉今年今年销量目标销量目标强劲强劲。乘联会预测 2022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550 万辆,随着新能源车行业供应链紧张、补贴退坡、宏观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再叠加部分车企因成本上涨被迫提价,市场担心今年新能源车行业产销量不达预期。特斯拉产品属于中高端车型,消费者对提价的接受程度相较中低端车型高;特斯拉作为全球

2、新能源车企领先者,其规模和业绩带来的具有高度确定性的大额订单能够使得上游供应商优先为其保证供应。根据特斯拉股东大会,2022 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将增长 50%以上,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先者,其在产销规模、品牌认知度、供应链体系等方面具备优势,预计其产销量水平受电池供应紧张以及提价的影响相对不大。 特斯拉整车扩产及自研电池产能特斯拉整车扩产及自研电池产能为其实现为其实现产销量目标产销量目标提供保障提供保障。特斯拉柏林及德克萨斯工厂有望在 2022 年正式投产,叠加原有的美国弗里蒙特工厂贡献产能、上海超级工厂扩产后产能提升,各工厂产能达到最大后将保障产销量的实现。目前特斯拉旗下共有 4 座电池工厂,现

3、有最大的电池工厂系美国内华达州的 Gigafactory 1,主要生产三元锂电池、2170 电池和 4680 电池,另外特斯拉已投资自建 3 座电池厂,位于加州的 4680 电池试验厂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位于美国奥斯汀的电厂工厂和德国柏林的电池工厂尚处于建设中,主要生产 4680 电池,持续推进自研自产,扩大动力电池产能也将保障产销量目标实现。 特斯拉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比较分析特斯拉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比较分析。2016-2021 年特斯拉年销量市占率由 8.1%上升至 14.4%,位于全球首位。2019 年剔除碳积分收入后汽车业务毛利率 18.9%;2021 年剔除碳积分收入后汽车业务毛利率 2

4、7.0%, 蔚来、小鹏、理想 2021Q1-Q3毛利率分别为 20.6%、19.5%、12.9%,特斯拉在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 2021Q1-Q3 毛利率 26.0%,优势明显。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21 年 2、3 季度分别实现单车盈利 2.53、3.60 万元/辆,4 季度单车盈利 4.15 万元/辆。蔚小理 2021 年 Q1-Q3销量实现逐季增长,但蔚来、小鹏的单车盈利并无明显改善,理想单车亏损由 1 季度的-2.86 万元/辆收窄至 3 季度的-0.09 万元/辆,盈利能力仍与特斯拉有较大差距。 随着特斯拉产能扩张、新能源车行业渗透率提升,2022 年其销量目标增长强劲,其销量规模增

5、长将为产业链配套公司带来收入增长弹性。建议关注:新泉股份、上声电子、华域汽车、拓普集团、银轮股份、精锻科技、保隆科技、泉峰汽车、岱美股份等。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特斯拉销量不达预期、特斯拉产能进程不达预期、芯片供给短缺影响、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4 日 汽车轻量化及一体化压铸渗透率将快速提升,相关零部件公司有望打开成长空间:汽车轻量化及一体化压铸件行业分析 2022-01-17 智能电动促进变革,技术革新创造机遇:2022 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2021-12-06 三季度行业经营

6、整体承压,预计四季度将环比明显改善:前三季度行业经营分析及投资策略 2021-11-21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特斯拉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 中性(维持)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 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 每股收益使用最新股本全面摊薄计算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目 录 1 制约今年新能源车行业产销量不达预期的主要因素 . 4 2 预计特斯拉产销量受制约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 5 3 特斯拉整车

7、扩产及自研电池产能为其产销量目标提供保障 . 9 3.1 特斯拉全球整车产能扩张 . 9 3.2 特斯拉提升自研电池产能 . 11 3.3 特斯拉 22 年销量目标强劲 . 11 4 特斯拉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12 5 主要投资策略 . 15 6 风险提示 . 16 fXbWNAgVjZfUzWpOqRqQ8OdN9PtRpPnPsQlOnNsQiNnPsP6MoOzQxNoNpNuOnPvM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

8、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 图表目录 图 1:制约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可能不达预期的主要因素 . 4 图 2:2021-2022 年国内碳酸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4 图 3:2021-2022 年国内磷酸铁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 4 图 4:预计特斯拉产销量受电池供应紧张及提价的影响相对不大 . 6 图 5: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涨价幅度 . 7 图 6:2018-2021 年特斯拉与国内新势力销量比较 . 7 图 7:特斯拉全球季度销量及同比增速 . 9 图 8:特斯拉中国季度销量及同比增速 . 9 图 9:原有工厂扩产及新工厂投产将充分保障特斯拉 2022 年产能提升 . 10

9、 图 10:2016-2021 年特斯拉全球、中国、海外销量 . 12 图 11:2016-2021 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及市占率 . 13 图 12:2021 年特斯拉中国各月销量. 13 图 13:2021 年特斯拉中国各季度销量 . 13 图 14:2018-2021 年特斯拉汽车业务经营情况(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 . 14 图 15:2021 Q1-Q3 特斯拉与国内新势力规模净利润及毛利率比较 . 14 图 16:2018-2021 年特斯拉单车盈利(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 . 15 图 17:2021 Q1-Q4 特斯拉与国内新势力单车盈利(万元/辆) . 15 表 1:国内主要新能源车

10、企涨价情况 . 5 表 2:特斯拉与电池供应商签订的前瞻性合作与协议. 8 表 3:特斯拉生产乘用车的各个主要工厂相关信息 . 10 表 4:特斯拉旗下电池厂及产能情况. 11 表 5:特斯拉产业链部分公司收入比重弹性测算 . 15 表 6:特斯拉国产产业链配套上市公司估值比较 . 16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4 1 制约今年新能源车行业产销量不达预期的主要因素制约今年新能源车行业产销量不达预期的主要因素

11、据乘联会预测,2022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550 万辆,同比增速近 70%。今年年初以来,随着新能源车行业供应链紧张、补贴退坡、宏观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再叠加部分车企因为成本上涨被迫提价,市场担心今年新能源车行业产销量不达预期。 图 1:制约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可能不达预期的主要因素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1 年各大传统车企均积极推进新能源转型,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销量也实现同比大增,使得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提升。在需求推动下,赣锋锂业等锂电上游原材料企业均宣布扩产,然而锂矿的投产周期通常需要 18个月以上,导致现阶段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出现供需失衡,三元材料及

12、磷酸铁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高涨。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将使得动力电池产量下降,制约新能源汽车产量,导致新车交货周期延长;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将传导至动力电池,最终导致新能源汽车厂商生产成本大幅提升。 图 2:2021-2022 年国内碳酸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图 3:2021-2022 年国内磷酸铁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0102030------1

13、-02三元材料811型三元材料523动力型三元材料622型02468101214-------02磷酸铁锂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5 补贴退坡是迫使新能源车企提价的另一重要因素。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

14、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将在 2021年基础上退坡 30%,使得新能源车企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在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及补贴退坡双重压力下,特斯拉、比亚迪、小鹏等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均宣布提价,提价幅度从 1000 元到 2.1 万元不等。在交货周期可能延长的背景下,此轮提价或将对新能源乘用车,尤其是中低端车型销量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表 1: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涨价情况 车企车企 涨幅涨幅 涨价时间涨价时间 特斯拉 10000-21088 元 2021.12.31 比亚迪 1000-7000 元 2022.2.1 小鹏 4300-

15、5900 元 2022.1.11 哪吒 2000-5000 元 2022.1.1 广汽埃安 7200-14200 元 2022.1.1 飞凡汽车 1000-2000 元 2022.2.1 上汽通用五菱 3000 元 2022.2.9 零跑 8100-9100 元 2020.12.28 极氪 8000 元 2022.1.1 极星 5000 元 2022.1.1 大众 ID.系列 5400 元 2022.3.1 上汽荣威 待定 2022.3.1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第一电动网、搜狐汽车、易车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2 预计特斯拉产销量受预计特斯拉产销量受制约制约因素因素影响相对影响相对较小较小 虽然行

16、业面临上游原材料紧张以及补贴退坡等不利因素,今年行业产销量存在不达预期的可能,但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军者,其在产销规模、品牌认知度、供应链体系等方面具备优势,预计其产销量水平受电池供应紧张以及提价的影响相对不大。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6 图 4:预计特斯拉产销量受电池供应紧张及提价的影响相对不大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及补贴退坡等因素,特斯拉于 2021 年 12 月 31 日宣布提价,

17、Model 3 后驱版售价从 25.57 万元提价至 26.57 万元,涨幅为 3.9%;Model Y 后驱版售价从 28.08 万元提价至30.18 万元,涨幅为 7.5%,与国内其它同步涨价的新能源车企相比,特斯拉涨幅处于平均水平。但由于特斯拉产品属于中高端车型,售价相对较高,因此消费者对提价的接受程度相较中低端车型更高。 国内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认知度较高,预计提价对特斯拉产品的认同度影响相对较小。从品牌认知度上,特斯拉于2014年进入中国,是最早在国内市场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较比亚迪、蔚小理等具备先发优势。与传统自主车企相比,特斯拉采取的是由“由高到低”的品牌策略,高端车型 Mod

18、el S、Model X 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形成新能源豪华品牌的第一印象,随后引入国内的 Model 3、Model Y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的需求,销量迅速提升。在技术端,特斯拉在电池管理技术、自动驾驶、OTA 等方面均走在行业前列,较强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深化了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品牌认同,预计提价对消费者对特斯拉的产品认同影响较小。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7 图 5: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涨价幅

19、度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第一电动网、搜狐汽车、易车网、东方证券研究所(说明:柱状图上下限分别代表各品牌涨价的车型中涨价最高幅度及最低幅度)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旺盛,受全球疫情反复,上游原材料供给有限等因素影响,严重的供需错配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尤其是新能源产业供应链持续紧张,芯片短缺和电池涨价贯穿全年。在此背景下,2021 年特斯拉仍然实现销量 93.62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87.4%。受益于产销规模和业绩带来的高度确定性以及与三大电池供应商的前瞻性合作与协议,特斯拉的动力电池有望得到上游供应商优先保证。 2021 年,全球新能源销量约 649.5 万辆,其中特斯拉实现销量 9

20、3.6 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市场的 14.4%,同期内蔚小理分别实现销量 9.2、9.8 和 9.0 万辆,合计 28.0 万辆,仅占全球新能源销量的 4.3%。在上游原材料供应较为紧张的形势下,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车企领头羊,其规模和业绩带来的具有高度确定性的大额订单能够使得上游供应商优先为其保证供应。 图 6:2018-2021 年特斯拉与国内新势力销量比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公众号、乘联会、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0%2%4%6%8%10%12%14%16%特斯拉比亚迪小鹏哪吒大众ID系列零跑涨幅范围0070809020202021特斯

21、拉(万辆)蔚来(万辆)小鹏(万辆)理想(万辆)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8 与三大动力电池供应商达成合作,动力电池得以保障。截至目前,特斯拉与全球前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LG 和松下均已达成前瞻性合作。2021 年,三者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 96.7GWh、60.2GWh 和 36.1GWh,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32.6%、20.3%和 12.2%,合计占全球装机量比例近65%。在具备强大供货能力的三大供应商

22、支持下,即使上游原材料较为紧张,预计上游供应商仍将优先保障特斯拉的供给。 松下是与特斯拉合作最早的企业,两者合作始于 2009 年共同签署 18650 型号电池协议;2011 年,两者达成协议由松下向特斯拉供应 18650 电芯;2014 年和 2016 年,两者先后于美国内华达州和纽约州共同建设电池工厂Gigafactory 1和Gigafactory 2;2020年6月,双方签署3年定价协议,主要涉及松下向特斯拉内华达州超级工厂供应 2170 锂电池;2022 年 2 月,松下正式宣布于 4 月起试生产 4680 电池,届时将优先供应特斯拉。 2019 年 1 月,LG 与特斯拉达成协议,

23、前者将向南京工厂追加 10.7 亿美元投资,其中一半用于圆柱形电池生产,同年 4 季度,LG 南京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特斯拉 Model 3 锂电池;2020 年 11 月,特斯拉与 LG 达成协议,由 LG 为 Model Y 提供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于 2020 年 2 月正式成为特斯拉锂电池供应商;2022 年 1 月,宁德时代上海最新的锂电池工厂开始生产,年产能 80GWh,基于前期签订的合作协议向特斯拉提供动力电池,为期 4年。 表 2:特斯拉与电池供应商签订的前瞻性合作与协议 电池供电池供应商应商 合作合作 / 协议协议 签订时间签订时间 合作合作 / 协议主要内容协议主要内容 松下

24、2020.06 修改原 2014 年电池制造协议&签订 2020 年定价协议:内容涉及松下向内华达州超级工厂供应 2170 锂离子电池,协议期有效期为 2020 年 4 月至2023 年 3 月,本次协议规定了双方有关定价、计划投资和新技术的具体条款,同时确定了松下的产能及特斯拉协议前两年的购买数量 2022.02 松下 CFO 表示将于 2022 年 4 月起在大阪总部附近的和歌山县试生产4680 电池,届时将优先供应特斯拉 LG 2019.01 LG 向南京工厂追加投资 10.7 亿美元,一半用于圆柱形电池生产。同年 4季度开始批量生产 Model 3 三元锂电池 2020.11 LG 与

25、特斯拉签订协议,向 Model Y 供应三元锂电池 宁德 时代 2021.06 签订 4 年合作协议:2022 年至 2025 年,特斯拉向宁德时代采购锂离子动力电池,具体采购情况特斯拉以订单方式确定,最终销售金额须以特斯拉发出的采购订单实际结算为准 2021.11 签订预订单:特斯拉向宁德时代预订 45GWh 磷酸铁锂电池,或将用于2022 年 Model 3 和 Model Y 车型生产 2022.01 上海锂电池工厂投产:工厂电池产能 80GWh,位置距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仅 3KM,将履行此前与特斯拉协议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北极星储能网、上海证券报、维科网、证券时报、东方证券研究所 汽

26、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9 3 特斯拉特斯拉整车扩产及整车扩产及自研自研电池电池产能产能为其为其产销量目标产销量目标提提供保障供保障 3.1 特斯拉全球整车产能扩张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不断增强,促进特斯拉销量持续提升,2021 年各季度特斯拉的全球销量均在 18 万辆以上,且保持逐季提升态势,从 2021Q1 的18.48 万辆提升至 2021Q4 的 30.86 万辆,2

27、021Q4 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70.9%;特斯拉中国单季销量同样快速增长,2021 中国单季销量从 Q1 不足 7 万辆提升至 Q4 单季销售 17.81 万辆,Q4 销量同比增速达 209.5%,2021 年各季度销量同比增速均超过 200%。 图 7:特斯拉全球季度销量及同比增速 图 8:特斯拉中国季度销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乘联会、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乘联会、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及美国弗里蒙特工厂处于生产状态,有力支撑特斯拉全球及中国的整车需求。 特斯拉在全球的乘用车工厂主要包括美国弗里蒙特工厂、上海超级工厂、柏林超级工厂以及美国德克萨斯超级工厂

28、,柏林工厂、德克萨斯工厂尚未正式投产,弗里蒙特工厂和上海工厂处于生产过程中。弗里蒙特工厂是特斯拉的第一座整车组装厂,特斯拉于2010年对弗里蒙特工厂进行收购并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特斯拉公告,弗里蒙特工厂具备生产 Model S/X/3/Y 各类车型的能力,Model S/X 的年产能能够达到 10 万辆/年,Model 3/Y 的年产能能够达到 50 万辆/年。 2018 年特斯拉在上海设立超级工厂,通过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减少运输成本及零部件成本,在中国市场上更好促进销量提升。上海超级工厂具备生产 Model 3/Y 的能力,产线优化前年产能达 45 万辆,上海工厂的定位不仅

29、仅是满足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需求,同时也出口至欧洲、亚洲众多国家,成为特斯拉主要的出口中心。根据 wind,特斯拉将对上海超级工厂进行第二阶段的产线优化项目,该项目的优化总投资额达 12 亿元人民币,预计 2021 年 12 月动工,至 2022 年 4 月完工,产线优化项目主要包括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物流操作中心的扩建,扩建后将增加 4000 名员工,总员工人数将达到 1.9 万人。该项目将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增加员工数量、提升物料周转频次等措施实现产能提升,预计扩建后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将提升至 45万辆以上。 -20%0%20%40%60%80%100%120%140%1

30、60%0552018Q12018Q22018Q32018Q42019Q12019Q22019Q32019Q4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特斯拉全球单季度销量(万辆)同比增速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24680特斯拉中国单季度销量(万辆)同比增速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

31、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0 表 3:特斯拉生产乘用车的各个主要工厂相关信息 主要工厂主要工厂 地点地点 生产车型生产车型 现有产能(万辆)现有产能(万辆) 具体状态具体状态 弗里蒙特工厂 加利福尼亚 Model S/X 10 生产中 Model 3/Y 50 生产中 上海超级工厂 上海 Model 3/Y 45 生产中 柏林超级工厂 柏林勃兰登堡 Model Y - 设备测试中 德克萨斯超级工厂 德克萨斯奥斯汀 Model Y - 设备测试中 Cybertruck - 建设中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1 年柏林超级工厂和德克萨斯超级工厂并未提供产能,由于特斯拉全球销量

32、日益增长,柏林及德克萨斯工厂有望在2022年正式投产,叠加特斯拉原有的美国弗里蒙特工厂贡献产能、上海超级工厂扩产后产能提升,各工厂产能达到最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能超过 150 万辆,多地工厂产能贡献将有力保障特斯拉 2022 年产能提升。 根据特斯拉 CEO 马斯克披露,德国柏林超级工厂 Model Y 产能将在批量生产后达到每周 5000 辆,有望逐步爬坡并提升至每周 1 万辆,达产后每年生产约 48 万辆,柏林超级工厂投产将有效增加特斯拉整车库存,缓解特斯拉存在的产能瓶颈。目前柏林超级工厂已完成基本建设,通过当地政府审批后将实现整车下线,有望于 2022 年 3 月后通过审批并逐步量产交付。

33、 2020 年中特斯拉宣布开始在德克萨斯建造超级工厂,主要用于生产 Model Y及 Cybertruck,德州工厂 Cybertruck 相关设备及建筑仍在建设中,Model Y 已经完成基本建设,根据特斯拉公告,2022 年德克萨斯工厂也有望实现量产交付,预计量产后将为特斯拉产能贡献增量。 图 9:原有工厂扩产及新工厂投产将充分保障特斯拉 2022 年产能提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搜狐汽车、新浪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

34、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1 3.2 特斯拉提升自研电池产能 2020 年 9 月电池日上,特斯拉曾公开表示推进 4680 电池的自研自产,计划 2022 年自产 4680 电池年产能达到 100GWh,2030 年提升至 3000GWh。目前特斯拉旗下共有 4 座电池工厂,现有最大的电池工厂系美国内华达州的 Gigafactory 1,由特斯拉与松下合资建成, 2016 年 7 月开始投产,主要生产三元锂电池、2170 电池和 4680 电池,现有产能约 38GWh,后续可进一步扩产至105GWh。此外,特斯拉已投资自建 3 座电池厂,位于加州的 4680 电池试验厂已取得实质性

35、进展,2021 年 7 月起以每年 10GWh 的产能生产该电池;而位于美国奥斯汀的电池工厂和德国柏林的电池工厂尚处于建设中,主要生产 4680电池,规划年产能分别为90GWh和100GWh,前者有望于 2022 年内投入使用。 目前特斯拉主要车型 Model 3/Y 的后驱版和长续航版电池容量分别为 60KWh 和 78KWh,特斯拉现有电池产能约为 48GWh,已能够满足 80 万辆后驱版车型或 61 万辆长续航版车型所需;2022年内若美国德州工厂正式投产,2022 年特斯拉电池产能将达到 138GWh,能够为 230 万辆后驱版车型或 177 万辆长续航版车型供应电池。预计特斯拉自有产

36、能结合三大电池供应商支持,将有望保证 2022 年电池供应。 表 4:特斯拉旗下电池厂及产能情况 工厂工厂 性质性质 状态状态 投产日期投产日期 生产电池生产电池 规划产能规划产能 现有产能现有产能 美 国 内 华 达Gigafactory 1 合资(松下) 已投产 2016.07 三元锂电池、2170 电池、4680 电池 105GWh 38GWh 加州 4680 电池试验厂 自建 已投产 2021.07 4680 电池 10GWh 10GWh 德国柏林电池工厂 自建 建设中 - 4680 电池 100GWh,后续可扩展至250GWh - 美国德州奥斯汀电池工厂 自建 建设中 2022E 4

37、680 电池 90GWh - 数据来源:EnergyTrend、高工锂电、EET、新浪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3.3 特斯拉 22 年销量目标强劲 2016-2020 年特斯拉全球销量总体保持高速增长,从 2016 年的 7.6 万辆增长至 2020 年的 50.0 万辆,CAGR 达 60.2%;在欧美政策支持、后疫情时代刺激以及新能源技术日益成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2021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爆发性增长,同比增长率达 107.8%。特斯拉 2021 年实现 93.6 万辆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 87.4%。 细分市场中,2016-2019 年海外市场销量增长较快,海外销量从 2016 年

38、的 7.6 万辆增长至 2019年的32.2万辆,CAGR达61.9%;2020-2021年由于疫情等因素,海外销量增速稍有放缓,2020、2021 年分别实现海外销量 35.5 万辆、45.2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10.2%、27.3%。 国内市场端,2018 年及以前特斯拉国内仅有进口高端车型 Model S/X,年销量不足 2 万辆;2019年 Model 3 正式引入中国,年销量提升至 4.5 万辆;2020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开始爬坡,国内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

39、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2 销量增长至 14.4 万辆,同比增长 218.4%。2021 年新能源市场火热,叠加特斯拉中国产能持续扩张,促使特斯拉国内销量迎来井喷式增长,2021 全年销量达 48.4 万辆,同比增长 235.1%,占特斯拉全球销量 51.7%,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市场。整体而言,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增速远超海外市场,已成为特斯拉最主要的市场增量来源。 据特斯拉股东大会,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将增长50%以上。随着特斯拉持续扩产及自建电池产能释放,2022 年特斯拉生产端将得以保障,实现既定的产销量目标。 图 10:2016-2

40、021 年特斯拉全球、中国、海外销量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乘联会、搜狐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4 特斯拉市场份额及特斯拉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比较盈利能力比较分析分析 2016-2021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由 94.5 万辆上升至 649.5 万辆,CAGR 为 47.04%;同期内特斯拉年销量由 7.6 万辆上升至 93.6 万辆,CAGR 达 65.12%,高于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市占率则由 8.1%上升至 14.4%,位于全球首位。 具体来看,2016-2019 年,特斯拉全球销量总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年销量由 7.6 万辆上升至 36.8 万辆,市占率也由 8.1%上升至 1

41、6.6%,主要受益于 2016 年上市的爆款车型 Model 3。2020-2021 年,特斯拉全球销量由 50.0 万辆大幅上升至 93.6 万辆,主要受益于特斯拉上海工厂于 2020 年 1 月投产对于产能限制问题的改善以及又一重点车型 Model Y 的上市。在此期间,由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市占率从 16.0%略微下滑至 14.4%。 02040608020021特斯拉全球销量特斯拉中国销量特斯拉海外销量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

42、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3 图 11:2016-2021 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及市占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乘联会、EVsales、搜狐汽车、盖世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1 年特斯拉中国销量迅速增长。从月度销量看,2021 年特斯拉中国交付节奏呈现“季度初较低,季度末较高”的特点,整体而言各月销量呈现增长态势,主要系上海工厂产能的扩张,使得特斯拉中国的交付能力显著提升。国内销量于 4-7 月出现低谷,主要原因是上海工厂产能优先供应出口导致国内交付能力下降,以及部分国内舆论事件影响。8 月起上海工厂产能回归国内市场后,特斯拉中国销量

43、迅速回升,21 年 9-11 月单月销量均突破 5 万辆,12 月销量进一步提升至7.08 万辆,环比 11 月增长 34.0%。 分季度来看,2021 年特斯拉中国销量逐季实现高速增长,1-4 季度分别实现销量 6.93 万辆、9.28万辆、13.32 万辆、17.81 万辆,环比增速分别为 20.4%、33.8%、43.6%、33.7%。 图 12:2021 年特斯拉中国各月销量 图 13:2021 年特斯拉中国各季度销量 数据来源:乘联会、盖世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乘联会、盖世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状况逐年向好。从营收来看,2018-2020 年特斯拉汽车业务

44、营收逐年稳步提升,从 2018 年的 1270.72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777.12 亿元,CAGR 为 18.3%;2021 年得益于全球产销量大幅增长,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大幅提升至 3011.37 亿元,同比增长 69.5%。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2021 年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从 2020 年的 1674.03 亿元大幅提升至 2917.97亿元,同比增长 74.3%。 0%2%4%6%8%10%12%14%16%18%02040608020021特斯拉全球销量(万辆)市占率-200003000040000500

45、00600007000080000特斯拉中国销量(辆)0200004000060000800000002021Q12021Q22021Q32021Q4特斯拉中国销量(辆)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4 2021 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行业领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2019-2021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2019 年汽

46、车业务毛利率为 21.2%,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8.9%;2021年汽车业务毛利率已提升至29.3%,相较19年提升8.1个百分点,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27.0%,在全球整车企业中处于领先。与国内新势力车企对比,蔚来、小鹏、理想 2021Q1-Q3 毛利率分别为 20.6%、19.5%、12.9%,特斯拉在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 2021Q1-Q3 毛利率达 26.0%,毛利率优势明显。在盈利端,2021 年特斯拉连续第二年实现盈利,2020 年归母净利润仅为 47.04 亿元,2021 年归母净利润提升至 351.8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48.0%,净利

47、率达 10.5%。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2020 年归母净利为-56.05 亿元,2021 年首次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为 258.47 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与尚未实现盈利的蔚小理等国内新势力相比,特斯拉通过车型零部件共用、供应链本地化以及自建工厂等手段成功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盈利能力优势显著。我们判断,未来新能源乘用车将逐渐成为红海市场,但特斯拉将凭借规模优势、出众的技术能力以及高效的成本控制在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长期占据领先地位。 图14:2018-2021年特斯拉汽车业务经营情况(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 图 15:2021 Q1-Q3 特斯拉与国内新势力规模净利润及毛利率比较 数据来源:W

48、ind、特斯拉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注:特斯拉归母净利润及汽车业务毛利率已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 数据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随产销规模扩大,特斯拉单车盈利逐年提升。受益于产销规模持续扩大,2018-2021 年特斯拉单车盈利迅速提升,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2018 年单车净亏损达 3.90 万元/辆,2021 年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单车盈利 2.76 万元/辆。2022 年随着特斯拉产销量进一步增长,单车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分季度而言,2021 年特斯拉各季度全球销量持续提升,单车盈利也实现逐季稳步增长。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后,21年 1季度单车仍亏损 0.28万元/辆,2、3季

49、度分别实现单车盈利 2.53、3.60万元/辆,4季度单车盈利达 4.15万元/辆,环比增长 15.2%。国内新势力中,蔚小理 2021年 Q1-Q3销量同样实现逐季增长,但蔚来、小鹏的单车盈利并无明显改善,理想则实现单车盈利逐季提升,单车亏损由 1 季度的-2.86 万元/辆收窄至 3 季度的-0.09 万元/辆,已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但盈利能力仍与特斯拉有较大差距。 0%5%10%15%20%25%30%-5000500025003000350020021汽车业务营收(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汽车业务毛利率0%5%10%15%20%25%30%-1

50、00-50050100150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归母净利润(亿元)汽车业务毛利率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5 图16:2018-2021年特斯拉单车盈利(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 图17:2021 Q1-Q4特斯拉与国内新势力单车盈利(万元/辆) 数据来源:Wind、特斯拉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注:特斯拉单车盈利已剔除碳积分收入因素 数据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5 主要投资策略主要投资策略 特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汽车与零部件行业特斯拉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特斯拉今年销量目标强劲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20220224(16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