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19年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36页).pdf

编号:62054   PDF  DOCX 36页 457.87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19年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36页).pdf

1、1 20192019 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 中国酒业协会 2019 年,是酿酒行业呈现结构调整、集中度提升、消费升级持续深化的一年。酿酒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稳定,并向高质量阶段发展挺进。从产量规模来看,在向企稳回升的态势发展,行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在稳固有序地进行。全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产量与市场需求基本保持在合理增长空间。 一一. .行业概况行业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 112 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 5590.1 万 kL, 同比增长 0.3%。其中饮料酒产量 4898.6 万 kL,同比增长 0.7%;发酵酒精产量 6

2、91.6 万 kL,同比下降 2.5%。 图图 1 20191 2019 年酿酒行业企业数量分布情况年酿酒行业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图 2 20192 2019 年酿酒行业产品产量分布情况年酿酒行业产品产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白酒制造啤酒制造葡黄酒制造其他酒制造酒精制造白酒制造啤酒制造67%葡黄酒及其他酒制造酒精制造2 图图 3 20193 2019 年酿酒行业年酿酒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分布情况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图 4 20194 2019 年酿酒行业利润分布情况年酿酒行业利润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112 月,主要经济效益汇总的

3、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 2129 家,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8350.7 亿元,同比增长 6.8%;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611.7 亿元, 同比增长 12.8%。 (一一)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 1.1.营业营业收入收入 2019年, 全国酿酒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350.7亿元,同比增长 6.8%。 其中, 白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5617.8 亿元,同比增长 8.2%;啤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1581.3 亿元,同比增长 4.8%;葡萄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145.1 亿元,同比下降17.5%; 黄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173.3 亿元, 同比增长 2.7%;其他酒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315.

4、6 亿元,下降 0.2%;发酵酒精行业完成营业收入 525.8 亿元,同比增长 12.5%。 2.2.利润利润 2019年,酿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11.7亿元,同比增长12.8%。 分行业看, 白酒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404.1亿元,同比增长14.5%;啤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3.9亿元,同白酒制造67%啤酒制造19%葡萄酒制造2%黄酒制造2%其他酒制造4%酒精制造6%白酒制造87%啤酒制造8%葡萄酒制造1%黄酒制造1%其他酒制造3%酒精制造0%3 比增长10.0%; 葡萄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 同比下降16.7%; 黄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3亿元, 同比增长11.

5、5%;其他酒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8.0亿元,同比增长11.7%; 发酵酒精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1亿元, 同比下降151.9%。 由以上 2019 年酿酒行业经济效益数据并结合(表 2)产量情况看出,饮料酒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向好,而部分行业则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表表 1 20191 2019 年我国酿酒行业年我国酿酒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和利润变化情况和利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表 2 20192 2019 年我国酿酒企业分酒种产品产量情况年我国酿酒企业分酒种产品产量情况 指标 酒种 总产量/万 kL 增速/% 发酵酒精(折 96 度) 691.6 -2.5 饮料酒 4898.6

6、 0.7 其中:白酒(折 65 度) 786.0 -0.8 啤酒 3765.3 1.1 葡萄酒 45.2 -10.1 黄酒及其他酒 302.2 1.7 指标 酒种 营业收入/亿元 增速/% 利润总额/亿元 增速/% 白酒制造业 5617.8 8.2 1404.1 14.5 啤酒制造业 1581.3 4.8 133.9 10.0 葡萄酒制造业 145.2 -17.5 10.6 -16.7 黄酒制造业 173.3 2.7 19.3 11.5 其他酒制造业 307.4 -0.2 48.0 11.7 发酵酒精制造业 525.8 12.5 -4.1 -151.9 合计 8350.7 6.8 1611.7

7、 12.8 4 说明:根据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GB/T 17204-2008)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类别,饮料酒包括 13种,即麦芽酿造的啤酒、葡萄汽酒、鲜葡萄酿造的酒、味美思酒、黄酒、蒸馏葡萄制得的烈性酒、威士忌酒、朗姆酒、杜松子酒、伏特加酒、利口酒及柯迪尔酒、龙舌兰酒、白酒。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二)行业发展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2019 年,我国酿酒产业紧跟消费升级趋势,在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产业深度调整,效果明显。酿酒产业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新动能发展壮大, 酒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显著增强。 表表 3 20193 2019 年酿酒行业主

8、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增速变化情况年酿酒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增速变化情况 单位:% 时间 指标 1-3 月 1-6 月 1-9 月 1-12 月 营业收入 7.4 7.3 8.2 6.8 利润总额 19.7 18.3 17.9 12.8 亏损额 4.0 8.2 13.0 3.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1.价格价格 2019 年,白酒、啤酒、黄酒、其他酒制造业利润总额均有上升,葡萄酒和酒精利润总额有所下降。从单位产品利润上看,白酒、啤酒制造行业有所上升,葡萄酒略有降低,酒精行业单位利润大幅降低。酿酒行业仍处于调整阶段,酒类产品价格仍体现酒类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调整状态。 以经济指标占比最大的白

9、酒为例看价格走势。 2019 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5617.8 亿元,同比增长 8.2%;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404.1 亿元, 同比增长 14.5%。 5 表表 4 20194 2019 年酿酒子产业单位产品年酿酒子产业单位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和利润情况 营业收入(元/L) 同比增幅/% 利润(元/L) 同比增幅/% 发酵酒精制造 7.6 15.4 -0.1 -153.3 白酒制造 71.5 9.1 17.9 15.4 啤酒制造 4.2 3.7 0.4 8.8 葡萄酒制造 32.1 -8.3 2.3 -7.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 年全国白酒批发价

10、格总指数同比上涨 2.4%,比去年同 期涨幅低 4.2 个百分点,反映了市场热度开始降温,市场开始回归理性。 (图 5)分月来看,从 2018 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涨幅开始收窄, 并将这种态势延续到 2019年上半年。自 1 月份同比上涨 3.3%后,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涨幅基本是逐月回落, 从 2 月份 2.7%一直回落至 5 月的 1.4%, 图图 5 20195 2019 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 资料来源:2019 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6 月份受第八代普五利好刺激,涨幅略回升至 1.5%。随着下2014.194.52019.12103.

11、172018.5107.822019.5101.3594.096.098.0100.0102.0104.0106.0108.0110.06 半年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郎酒等先后调价让白酒市场再次出现较高热度的背景下,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同比总指数涨幅有所回升,8 月份上涨 2.4%,12 月上涨 3.2%。不过从全年来看,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上涨 2.4%,比去年同期低 4.2 个百分点,显示经历了前期涨、涨、涨的冲动后,市场热度开始降温,市场有望回归理性,其实更有利于白酒行业行稳致远。 (图 6)分类来看,2019 年名酒、地方酒、基酒价格同比指数走势出现一些分化。作为本轮行业复苏的排头兵

12、,名酒价格涨幅虽然也明显收窄但走势相对更为强劲。名酒价格受茅台稳价影响,上涨动力减弱,2019 年全国名酒批发价格指数上涨 3.4%,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6.1 个百分点,但仍比地方酒高 2.1 个百分点,比基酒高 2.3 个百分点。相对一线 图图 6 20196 2019 年全国名酒年全国名酒、地方酒和基酒批发价格同比指数地方酒和基酒批发价格同比指数 资料来源:2019 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酒企,更多的地方酒企则面临销售困难、资金链紧张、需要97.098.099.0100.0101.0102.0103.0104.0105.0名酒103.7103.05 102.64 102.55102.4

13、102.82 103.47 103.74 104.14 103.89 103.84 104.41地方酒 103.31 102.19 101.92 100.83 100.1499.92100.16 100.91 101.18 101.45 101.73 101.68基酒102.25102.1102.09 100.16 100.03 100.03100100.61 101.38 101.62 101.71 101.71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7 打折促销的窘境,造成 2019 年地方酒价格走势相对疲软, 特别是 6 月份同比一度转为负增长,下跌 0.1%,显示在挤压式

14、增长的行业现状下,地方酒不进则退的尴尬和危机。基酒受益产业复苏,以及高粱等原料成本增加影响,同比仍保持正增长,但涨幅也较去年明显收窄,是对市场降温的另一个佐证。 (图 7)从判断价格长期运行趋势的定基指数看,经过行业近几年的复苏后, 2018 年 5 月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总指数为 100.42,首次进入正增长区间。自此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比总指数缓慢但逐步攀升,到 2019 年 12 月创下104.23 新高。2019 年全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比总指数都运行在 100.87-104.23 这个正增长区间,显示当前白酒整体价格已基本回升到 2012 年行业调整前水平。 图图 7 20197

15、2019 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指数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指数 资料来源:2019 中国白酒价格运行报告 2.2.市场市场 2016年2月89.892019年12月104.2388.090.092.094.096.098.0100.0102.0104.0106.0108.08 在宏观经济、产业生态、消费升级等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2019 年酒业市场基本面大为改善。目前,酒类消费已从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再加上追求养生、健康消费等时代消费特征的出现, “少喝点、喝好点” “适量饮酒、快乐生活”的理性饮酒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建设提速、消

16、费升级、中产阶级扩容等新市场环境的形成,有效扩充了高品质高端酒的市场容量。酒类产业深度调整成效明显,大众消费逐渐常态化,各种新型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大众的美酒消费需求成为了常态。 从市场结构来看,2019 年酒类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结构性升级明显。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一线名酒企业或在中高端产品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同时高端产品比重大幅提升,这也使得酒类市场价格线进一步提高。市场容量趋稳的同时,随着品牌意识提高和强化,消费向骨干企业、驰名品牌、优势品牌集中。强势龙头品牌挤压非龙头品牌,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从消费端来看,大众消费与消费升级是 2019 年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

17、。 2019 年酒类市场大众消费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5年的 21996 元增至 2019 年的 30733 元,这也正是大众消费升级、酒类消费持续升级的有力支撑。 9 从流通渠道来看, “全酒品、新零售”成为酒类流通变革的主要方向。消费“品牌化、多元化、个性化、健康化”对酒类流通提出“全酒品”的新需求。2013 年限制三公消费以后,酒类消费开始“去中心化” ,大众消费成为酒类消费的主力军。2015 年开始,数字化营销、新零售模式开始在酒类市场相继流行。2019 年,线上选酒、线上订单,线下体验、线下配送,线上支付、线上评价的“新零售”已在酒类

18、市场从概念落地为现实,推动着酒类市场稳健发展。 3.3.投资投资 2019 年, 酿酒行业总体资产总额增加 7.6%, 除葡萄酒略有下降外,各子行业资产总额均有所增加,其中其他酒制造业增长 24.1%,增幅最大。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亏损 335 家,亏损面为 15.7%,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 45.1 亿 表表 5 20195 2019 年酿酒产业亏损及其变化情况年酿酒产业亏损及其变化情况 企业数/个 资产总额增幅/% 亏损面/% 亏损额/亿元 亏损额变化/% 白酒制造 1176 9.4 11.1 8.9 -5.9 啤酒制造 373 0.7 24.9 16.1 -10.8 葡萄酒制造 15

19、5 -2.7 21.3 1.7 25.6 黄酒制造 110 3.2 5.5 0.3 2.8 其他酒制造 207 24.1 11.1 2.0 30.9 酒精制造 108 2.1 45.4 16.3 24.9 合计 2129 7.6 15.7 45.1 3.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0 元,同比增长 3.6%。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行业资产负债总额达 4703.3 亿元,资产负债率达 39.1%,同比下降 1.0%。 4.4.区域分布区域分布 2019 年我国酿酒产量最大的五个地区:四川、山东、广东、黑龙江、河南五省酿酒总产量 2400.3 万 kL,同比增长2.5%,占全国酿酒总产量

20、的 42.9%。其中,四川省酿酒总产量最大,达到 644.0 万 kL,同比增长 7.4%;山东省酿酒总产量 596.8 万 kL, 下降 0.7%; 广东省酿酒总产量 422.2 万 kL,同比下降 1.2%;黑龙江省酿酒总产量 380.3 万 kL,同比增长 9.0%;河南省酿酒总产量 357.1 万 KL,同比下降 2.4%。 表表 6 20196 2019 年重点省市酿酒产量情况年重点省市酿酒产量情况 2019 年产量/万 KL 产量同比/% 全国 5590.1 0.3 四川省 644.0 7.4% 山东省 596.8 -0.7% 广东省 422.2 -1.2% 黑龙江省 380.3

21、9.0% 河南省 357.1 -2.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5.5.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 酒类产业经过深度调整之后, 从 2015 年开始, 酒类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除 “增速快” 、 “业绩好” 的显著特点出现外,酒类产业集中度一年比一年提高,市场结构升级愈发明显。 以白酒产业为例,19 家白酒上市公司,在 2018 年总营11 收达到 2086 亿元, 占白酒营收总额近 40%, 同比增长近 30%,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在 2019 年,这 19 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利润就占据了整个白酒产业利润的半壁江山。从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连续减少来看,这说明白酒产业的“马太效应”在加剧,头部企业

22、的引领作用愈发明显;而利润五年来始终保持稳步提升, 而且利润主要集中在产业前 4%的龙头企业。2019 年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的集中度分别上升了 18%和11%。 整个白酒产业集中度正在大大提升, 利润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愈发明显。 同样在啤酒、葡萄酒、黄酒等产业,营收与利润均在向龙头企业大幅倾斜。 6.6.进出口进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2019 年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制品累计进出口总额 60.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1%。其中,累计出口额 11.1 亿美元,同比下降 21.6%;进口额 49.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5%。白酒 2019 年进口量同比上升 31.2

23、%,与上年同期(0.4%)相比显著增长。啤酒 2019 年出口量同比增长8.3%,较上年同期(10.8%)增长幅度略有升高。葡萄酒进口量同比下降 6.2%,较上年同期(17.1%)显著回落。由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酒类商品进出口贸易在 2018 年进一步回暖。 7.7.重点行业重点行业 12 (1)(1)白酒白酒 2019 年白酒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 消费升级和产区效应凸显,具体体现为: 表表 10 201910 2019 年酒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年酒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商品名称 出口 进口 出口量/万 KL 增速/% 出口额/亿美元 增速/% 进口量/万 KL 增速/% 进口额/亿美元

24、 增速/% 白酒 1.6 -4.8 6.7 1.3 0.4 31.2 1.4 34.3 啤酒 41.8 8.3 2.6 1.2 73.2 -10.9 8.2 -9.3 葡萄酒 0.3 -47.0 0.8 -77.8 59.4 -11.3 23.4 -15.4 黄酒 1.5 2.9 0.2 1.3 0.0032 134.0 0.0031 458.9 其他饮料酒 0.3 -8.4 0.4 -23.8 12.3 30.7 15.6 11.7 酒精 2.9 -66.7 0.5 -34.0 11.5 -89.0 0.8 -85.5 合计 48.4 -5.7 11.1 -21.6 156.8 -40.5

25、49.3 -13.5 注: (1)根据饮料酒分类国家标准(GB/T 17204-2008)并结合海关总署所统计的类别,其他饮料酒包括:葡萄汽酒(未加香料)、小包装的味美思酒及类似酒(容器容量2L;加植物或香料的用鲜葡萄酿造的酒)、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威士忌酒、朗姆酒及蒸馏已发酵甘蔗产品制得的其他烈性酒、杜松子酒、伏特加酒、利口酒及柯迪尔酒、龙舌兰酒、未改性乙醇(按容量计酒精浓度80%)及其他蒸馏酒及酒精饮料。 (2)酒精包括:未改性乙醇(按容量计酒精浓度80) 、任何浓度的改性乙醇及其他酒精。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首先,头部企业引领作用愈发明显。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数

26、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整个产业开始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次高端以上品牌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保持 15%以上, 净利润增速基本在 20%以上, 利润占行业比例更达近八成。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企业靠拢,并且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显现,白酒消费的高端化趋势在持续提升。 13 第二,产业营销模式变革,白酒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白酒产业营销模式正从大经销商向小经销商转变,生产企业终端话语权增强;生产企业逐渐建立与意见领袖消费者、核心门店、终端商等渠道的直接连接,有效拉近了与消费端的距离。从传统营销升级为基于渠道大数据的现代营销,达成了稳固渠道网络、拉动市场销售、改善渠道利润、净化渠道秩序的目标,白酒的消费品属性越来越

27、强。 第三,名优高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2019 年,高端、次高端及区域强势品牌白酒的营收增速明显高于三四线品牌。纵观 2015-2019 这五年白酒产业的发展轨迹, 茅台、 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高端品牌每年都会根据市场变化,上调产品价格,基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回应,涨价成为不少高端品牌的一大选择。 第四,领军企业提质增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白酒产业利润增速大于营业收入增收,而收入增速又远大于产量增速,说明白酒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同时, 领军企业在整个产业当中所在的比重越来越大。 2019 年,茅台、五粮液营业收入超过千亿,且白酒产业超过百亿规模的企业数量

28、、营业收入、利润均保持着良好增长势头。 (2)啤酒 2019 年我国啤酒产量完成 3765.3 万 kL,同比(调整数 3724.9 万 kL)增长 1.1%,产量净增长 40.4 万kL。人均占有量为 26.9L,同比下降 0.4L。如以消费量来计14 算, 则2019年啤酒总消费量为3796.3万kL, 同比增长0.8%,人均消费量为 27.1L,同比上升 0.4L。自 2018 年以来,啤酒行业 2019 年连续第二年出现消费增长, 增幅较上年提高 0.6个百分点,呈现出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变革成效显著的态势。 首先,发展模式从规模主导向利润主导转变。2019 年主流啤酒集团以高端化、 多

29、元化、 特色化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加快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引领啤酒行业高质量发展。几大主流集团的利润近五年来持续增长,前五大啤酒企业占市场近 80%份额,分别为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集团。2019 年年报显示,青岛啤酒利润涨幅为同比增长 30.2%, 华润啤酒利润同比增长 34.3%, 其它几大啤酒集团的利润在 2019 年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其次,消费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高端啤酒议价能力提升。啤酒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产业寡头竞争更加激烈,中高端啤酒的消费占比快速扩大。 数据显示, 2011-2018 年,高端啤酒销售额增速在 20%-35%之间,而低端啤酒销

30、量占比由 89.1%下降至 76.5%,2019 年高端啤酒占比进一步扩大,但高端及超高端类别的占比仍然大幅低于成熟啤酒市场(美国该比例为 42.1%) ,增长空间巨大。2019 年,各大啤酒龙头企业纷纷加码中高端啤酒市场,高端产品价格上调同时,市场份额依旧快速扩张,显示高端啤酒的议价能力提升。 再次,消费特征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化,新场景、新品15 类打造盛行。2019 年,啤酒产品结构碎片化进一步放大,消费更加注重场景化;在产品选择上,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追求个性化产品, 与健康、 环保、 便捷服务等紧密相连,“悦己型”体验式消费盛行,清爽型啤酒产品消费量下降,更适合于个人享受型的浓醇型啤酒销量

31、上升。广大啤酒企业紧跟消费趋势,强化消费场景打造,推出了多种新品类,如消费者倍加喜爱的高度啤酒与女性消费者追崇的无醇啤酒、果味品酒开始大量涌现。 最后,啤酒产业新的增长极显现,工坊啤酒增长较快。我国工坊啤酒市场自 2015 年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9 年工坊啤酒的发展进程更是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消费端更受消费者追崇。在消费者眼里, “工坊啤酒”已经成中高档啤酒的代名词,凭借丰富的品类、口感以及具个性化的消费场景,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3)葡萄酒 在经过 20012012 年的加速发展阶段以后,国内葡萄酒产业在 2013 年进入调整期。2014 年和 2015年出现短暂回暖。自 2016 年起

32、,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三连跌,尤其 2017 年,产量、销售额和利润出现了近三成的断崖式下跌状况;2019 年葡萄酒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的下跌趋势逐步收窄,国产葡萄酒行业深度调整已经开始触底,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近几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颇具特16 色的发展模式, 葡萄酒产区政府发挥葡萄酒的产业特色,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9 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做强做优葡萄酒产业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河北省将构筑“2511”产业格局,即:打造两大优质产区,培育 5 家龙头企业、10 个优质酒庄、10 个知名品牌;到 2022 年,预计河北省葡萄酒产区种植面积达到

33、20 万亩以上, 葡萄酒产量达到20 万千升以上, 葡萄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00 亿元以上;2020 第一季度,宁夏落实新建酿酒葡萄基地 31808 亩,批复新(扩)建酒庄 6 个,预计总投资 2.5 亿元以上,葡萄酒产能增加 2000 吨以上。各大产区政府所强调,要强化葡萄酒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以葡萄酒产业为龙头,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宁夏、蓬莱和秦皇岛等产区的葡萄酒旅游都已初步发挥作用。 由于产业发展特点,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曾出现断代,且近代工业化葡萄酒发展历程又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体系和品鉴标准,这些也一度导致了国产葡萄酒企业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体系定

34、位,没有形成与消费者良好互动体系,以至于市场推广力度偏弱。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葡萄酒产业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强化文化体系建设,用中国葡萄酒特有的文化语言、消费理念与消费者对话,渐渐赢得消费者认可。相信在中国葡萄酒产业文化体系建设逐步成型的基础上,中国葡萄酒将迎17 来更好的明天。 (4)黄酒 2019 年,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 110 家,其中亏损企业 6 个,企业亏损面为 5.5%;黄酒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 173.3 亿元, 同比增长 2.7%;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9.3亿元,同比增长 11.45%;黄酒商品累计出口总额 2431 万美元,同比增长 2.9%;累计出口

35、 14868 千升,同比增长 1.3%。2019 年黄酒行业整体发展平稳, 利润的增长幅度比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一方面反映了黄酒行业营业收入的增幅不温不火,不够强劲;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黄酒行业产品结构、价值回归初现成效。近年来,中国黄酒产业正在向高端化、年轻化方向发展,多家企业推出高端产品,将年轻化概念融入产品中。适应消费升级的加速、健康消费观念的形成、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高端市场的需求,逐步发展黄酒中高端产品,提升黄酒产品整体档次,逐步实现黄酒的价值回归。 黄酒行业需要加强中国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中国黄酒品质,促进黄酒产品优化升级,增强黄酒企业竞争能力,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

36、黄酒品质和文化内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扩大黄酒的影响力,振兴中国黄酒产业,推动黄酒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5)果露酒 从 2018 年开始,果露酒行业营业收入开始回升,且利润的增幅大于销售额的增幅,说明果露酒行业的产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长期看果露酒市场需求增速放18 缓,但仍有增长空间。 从产业格局看,领头企业比重继续增大,与第二梯队的差距也在拉大。劲酒继续占据果露酒产业市场份额最高的龙头位置; 五粮液、 茅台等白酒名企的露酒产品处于第二梯队,市场规模在 10 亿左右徘徊;椰岛鹿龟酒、张裕三鞭酒、竹叶青、 宁夏红等品牌维持在第三梯队, 市场规模在 15 亿之间;大多数中小企业营收维持在

37、千万左右。总的来看,果酒企业以区域性、小规模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没有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畴,通过对部分代表性果酒企业进行调研,目前果酒行业销售规模在 1020 亿,整体行业还处于萌芽期。 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露酒的产品开发向口味愉悦性露酒发展,如茅台公司的茅台不老酒、五粮液公司的生态系列酒、泸州老窖的养生酒系列产品、洋河的双沟莜清酒、汾酒的玫瑰汾酒、古井贡酒的亳菊酒等,强调其愉悦的属性以及长期饮用的安全和健康价值, 推出后很快赢得了消费者认可。作为传统酒种,果露酒在工艺技术的研究、风味的研究以及活性物质的研究方面都远远不够; 植物类露酒占总产品的90%以上,动物类露酒产品不足 8%;产品同质化

38、严重,产品个性及特点表达不充分,在酒类产品中竞争力较弱。 (6)酒精 2019 年酒精价格低迷,行业整体亏损。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019 年规模以上酒精企业 108 家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1 亿元,同比下降 151.9%,是 2016 年以来19 最差的一年。玉米酒精平均价格在 5000 元到 5400 元之间波动,木薯酒精在 5300 元到 5600 元之间波动。玉米酒精单位利润水平在盈亏平衡线上下波动,木薯酒精吨亏损额全年在500 元以上。 从原料结构来看,玉米酒精产能优势扩大,木薯进一步萎缩。 玉米原料占比从 2018 年的 60%提高到 2019 年的 65%,木薯原料占比从

39、 2018 年的 25%下降到 2019 年 16%。而稻谷用量进一步扩大, 占比从2018年的11%提高到2019年的15%。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单个工厂年产量从 2018 年和2019 年对比来看,产量在 10 万吨以上企业总产量比重从71.9%增长到 75.8%;2 万吨企业比重以上从 43.7%增长到54.2%,30 万吨以上企业比重从 32.0%增长到 44.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骨干大企业发挥规模、资金、原料优势;龙头效应集聚。而中小规模企业只能走差异化发展,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8.8.“三品三品”战略实施情况和典型案例战略实施情况和典型案例 2016 年 5 月,国

40、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 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 , 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提出通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更好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2019 年酿酒行业“三品”战略实施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20 方面。 (1)增品种 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丰富和细化酒类产品种类。 以啤酒行业为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转变,小微型啤酒酿造模式兴起。小微型啤酒在国外被称为 Craft

41、beer(手工啤酒) ,我国啤酒市场多称之为“精酿啤酒” ,我国业内定性为“工坊啤酒” ,其年产量约为 2003000kL/年。 如今国内啤酒行业竞争格局基本趋于稳定, 中国啤酒消费量趋于饱和,行业发展的重点着眼于产品结构的改变和行业格局的再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中高端啤酒产品需求持续扩大,工坊啤酒具有投资小、产品种类丰富、风味突出、销售链条短等特点,与规模化企业生产的啤酒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全球以及我国啤酒市场个性化和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小微型啤酒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19 年,由中国酒业协会提出、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会归口管理的一项团体标准工坊啤酒及其生产规范正式发

42、布。该标准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提出了对从事工坊啤酒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设施、场所、从业人员、 工艺技术、 生产操作、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21 为工坊啤酒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基础保障,为中国啤酒产业新的增长极筑起了护城河。 (2)提品质 重点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酿造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酒类产品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以黄酒行业为例,长期以来在黄酒生产酿造上,对原料及产量上有所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酒发展。2019 年黄酒领军企业纷纷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探索新工艺,开始采用小麦、黏米、玉米、高粱等其他原料进行酿造,不

43、但突破了黄酒在酿造原料上的限制,更是创新出了营养型、功能型等新型黄酒品种,与此同时更是极大的提升了黄酒的产品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酒产业通过科研投入提升产品品质的实践效果已充分显现。如,黄酒“黄酒绿色酿造关键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的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得 2017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是有史以来, 黄酒获得的国家级最高奖项,可谓是通过科研的力量为黄酒品质提升提供的强有力支持。2019 年, 古越龙山与江南大学联合设立的黄酒酿造创新实验室经过长期的研究,解密了导致黄酒容易上头深醉的成因,并在提高饮酒后舒适度的技术上获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成果荣获 2019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

44、技术奖一等奖。 “不上头”技术的突破让现代黄酒有了更足的底气,也将带来更高的附22 加值,向“优质、舒适、安全、健康”的方向阔步前进。中国黄酒在产品升级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抓住了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发展旋律。 (3)创品牌 深入发掘酒类品牌背后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价值,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酒类产品的附加值和软实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利好和小镇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葡萄酒产区正以新的姿态、新的风度迎接国内外消费者的造访。2019 年,宁夏产区葡萄酒企业频频亮相各种国际大赛,并抱得奖项,使得宁夏产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反哺式推广模式日益奏效。宁夏产区葡萄

45、酒得到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提出的“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恰恰契合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发展实际。与宁夏发展特色酒庄的路子不同,蓬莱的葡萄酒小镇为蓬莱产区抹上了一缕亮色。为响应国家提出的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多角度放大“葡萄酒+”新效应,塑造“文旅小镇”新名片,处于世界七大葡萄海岸核心位置蓬莱产区的刘家沟镇,明确葡萄酒及相关产业的功能分区,积极融入蓬莱“一带三谷”世界顶级葡萄酒庄集群创建发展,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区域影响。 经过近 5 年的努力, 2019 年各产区都已出现了一些品质优良并具有个性的产品和品牌,目前已有多个产区的多个产23 品在国际国内大

46、赛中获得荣誉,产品品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9. 9.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智能制造 加强绿色制造,推动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是酿酒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2019 年,啤酒行业各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水资源保护与再利用、能源管理与节能、污染物减排、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成果显著。2019 年行业在节水方面重点举措包括:洗瓶机喷淋缩径与连锁控制,水处理反洗水、反渗透浓水回收与再利用,冷凝水回收利用改造等节水技术,进一步降低水耗。污水处理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注重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采用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实现污水 100%达标排放。 2019 年继续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计划、 持续推进节能项目

47、改造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全面推进高浓酿造与减热工艺,杀菌机冷热平衡等新工艺新技术,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大幅下降。实施煤改气、超低排放、脱硝等技术改造,实现废气达标和废气排放量的减排。青岛啤酒 2019年 11 家工厂 47 台燃气锅炉进行低氮改造,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减少 9%。在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上,秉承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 3R 原则,实现资源回收最大化,节约最大化,利用最大化,废料综合利用价值不断提升,2019 年废料价值同比增加 6.9%。 白酒传统酿造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白24 酒 169 计划” “中国白酒 158 计划”引领下,部分传

48、统的生产方式被机械化、自动化取代,促进了白酒产业技术升级和装备升级。同时,全行业加大白酒酿造的基础科学研究,将智能技术引入产业,以白酒酿造智能化实现高品质酿造。劲牌公司自 2006 年起, 与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启动小曲白酒酿造新工艺项目,在全面使用自动化机械生产代替传统手工劳动上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首创加压蒸粮、固态培菌、控温糖化、低温槽车发酵、机械上甑蒸馏等新技术,实现了酿造过程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原料全程不沾地、不与操作人员接触,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消除了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标志着白酒酿造告别传统作坊式生产,迈进工业化,并逐步实

49、现了机械化、自动化酿造生产模式转变。 10. 10. 包装与装备包装与装备 我国酿酒装备不断通过转型升级寻求在技术、运营和管理上的突破,装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酒类包装和装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技术合作日益频繁。酿酒装备、灌装装备、酿酒配套辅助装备的制造技术和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新建厂中装备配套能力和高精度机械制造能力已经基本实现自给。此外,包装材料,包括硅酸盐玻璃、分离材料、造纸、印刷等行业的生产和供给也达到国际要求。随着我国整体消25 费水平的提高、物流和互联网的发展,差异化、个性化、便携化的酒类包装形式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酒类包装和

50、装备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我国啤酒装备制造业已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体系,低速贴标装备和低速灌装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高速贴标和灌装关键部件质量与国际顶尖水平差距较大,国产高速灌装设备尚在研究或实验阶段,未见啤酒厂使用。在其他设备如杀菌机、洗瓶机、麦芽处理设备等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国际装备智能化尚在研究和实验阶段,啤酒厂真正应用很少,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葡萄酒行业的装备进步迅速,关键设备已经基本实现国产。作为我国传统产业,大部分白酒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多数工序环节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方式,行业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通过使用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19年中国酒业经济运行报告(36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