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60页).pdf

编号:63312 PDF  DOCX   60页 547.14KB 下载积分:免费下载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60页).pdf

1、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2017 7 年)年) 修订说明修订说明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1年) (工信部科 2011 320 号) 以来, 分别于 2013 年、 2015年两次对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引导和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 2025 ,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研究了对行业有重要影响和瓶颈制约、短期内亟待解决并能够取得突破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通过研判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广

2、泛征求意见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7年) 。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 年) 共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174 项,其中,原材料工业 53 项、装备制造业 33 项、电子信息与通信业 36 项、消费品工业 27项、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25 项。 目目 录录 一、原材料工业 . 1 二、装备制造业 . 18 三、电子信息与通信业 . 31 四、消费品工业 . 41 五、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 49 1 一、原材料工业 (一)钢铁 1.基于大数据的钢铁全流程产品工艺质量管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钢铁企业工艺质量大数据平台、全流程工艺质量数据

3、集成技术;高速工艺质量参数采集与存储技术;工艺过程综合监控及预警技术;板坯、钢卷等质量在线评级技术;产品工艺参数追溯分析技术;跨工序产品质量交互分析与异常诊断技术;机械性能在线检测技术;产品晶粒度在线检测技术;表面质量缺陷三维检测技术;全流程工艺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研发技术。 2.钢铁定制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全流程、 定制化的制造系统; 钢铁产业供应链智能优化技术;钢铁材料智能化设计与优化技术;钢材组织性能预测、钢种归并和钢铁全流程工艺参数协调优化控制技术;钢铁流程大数据时空追踪同步和大数据与知识混杂的挖掘分析技术;基于生产过程大数据和生产经验的高精度生产模

4、型和知识库;用户定制产品性能参数为牵引的钢种动态归并和钢铁材料组织性能动态预测技术;关键工艺设备的大数据性能预测、智能故障诊断和安全运行调控技术;钢铁全流程泛在无线通 2 讯网络的实现结构、通讯协议和实现装备。 3.钢铁制造流程余热减量化与深度化利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焦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技术、荒煤气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发电乏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技术、烧结矿显热发电技术、干式粒化等余热回收技术;高炉冲渣水制冷、制热及发电技术(高炉区域低品位余热冷热电三联供综合利用) ;高炉热风炉烟气余热梯级利用技术;转炉、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连铸坯显热利用技术;大型加热炉烟气源头减量及高效利用技术;余热源头减量

5、就地利用与钢铁生产工艺的协同技术;余热利用与环保、固废处理的协同技术;余热利用与城市、社区环境的协同技术等。 4.绿色化、智能化钢铁流程关键要素协同优化和集成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多目标优化的炼铁-炼钢界面智能化闭环控制技术;钢水质量窄窗口智能化稳定控制技术;钢铁流程铸-轧界面物质流与能量流协同优化及智能控制技术;钢铁流程物质流与能量流智能协同调配技术。 3 5.高品质特殊钢生产应用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耐高温、应力、腐蚀等服役环境适应性的材料设计技术;特殊钢高洁净度冶炼、夹杂物精确控制、均质化与组织精细化控制、精确成型与加工等产品质量稳定控制技术;低成本制造及简化流程技术等。 6.高

6、品质海洋工程用钢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自升式平台用 690MPa 级特厚板、大口径无缝管,460MPa 级别导管架平台用钢及配套焊材,可大线能量焊接平台用厚板及配套焊材,大壁厚深海隔水管、管线钢,南海岛礁基础设施用耐候钢、耐海水腐蚀钢筋,海水淡化、化学品船用特种双相不锈钢、高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深海集输系统用耐蚀合金、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深海钻采用高等级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极寒耐低温船舶及海工用钢生产及应用技术;洁净化冶金、均质化连铸、精准组织调控等集成制造技术;低温钢的高效焊接材料与工程化应用技术。 7.钢材高效轧制技术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4 铸坯直接

7、轧制、中间坯控温轧制、梯度轧制及梯度热处理、高速加热热处理、低温增塑轧制、无头轧制、变厚度轧制、新一代 TMCP 技术等关键技术及装备。 8.高炉炼铁信息化与可视化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高炉用原燃料的分级与评价技术;高炉炉况综合测试与诊断技术;高炉炉顶信息采集与优化技术;高炉炉缸炉身工作状态判断与修复技术;高炉取消中心加焦技术;烧结、球团、高炉可视化与视觉进入技术。 9.高品质铁精矿生产技术与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基于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的高品质铁精矿制备可行性评价技术;大型高效节能细磨装备;智能高效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及装备;磁重复合力场铁矿选矿设备;细粒、微细粒铁矿高效浮选技术与装备;高效环保常温

8、浮选药剂;高品质铁精矿提纯选矿工艺;铁矿选矿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系统。 10.低品位难选矿综合选别与利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低品位难选铁矿石磨矿-重磁-反浮选技术;钒、钛磁铁矿综 5 合利用技术;尾矿细磨-选别综合再利用技术;复杂难选铁矿石流态化(闪速、流化床、悬浮焙烧)-磁选关键技术;弱还原性气氛形成及控制技术;多参数耦合系统调控技术;焙烧系统中铁矿还原度控制技术;易氧化粉料冷却和余热利用技术及装备;高矫顽力人造磁铁矿分选技术;焙烧装备大型化技术。 11.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清洁冶炼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直接还原工艺与先进节能的煤炭制气技术;焦炉煤气制气技术;蓄热式管式加热炉技术;蓄热式燃气熔融冶

9、炼技术等。 12.全氧冶金高效清洁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煤气闭环利用的粉矿深度自还原关键技术;全氧冶炼合理炉型设计及高能量密度熔炼工艺技术;多相强湍流全氧全量煤粉高效喷吹及燃烧技术;低成本制氧智能动态调控与 CO2高效脱除提质技术。 13.超超临界电站汽轮机用镍基耐热合金材料设计和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6 10 吨级镍基耐热合金双真空冶炼技术及稳定化技术;10 吨级镍基耐热合金转子锻件热成型技术;10 吨级及以上(30吨级)镍基耐热合金铸造高温气缸成套技术。 (二)有色金属 1.阳极泥火法(NSL)精炼工艺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在一个回转式炉体(NSL 炉)内完成对脱铜阳极泥或铅阳极

10、泥熔炼、吹炼、精炼,脱除砷、锑、锡、铅、铋、铜、碲等杂质,实现金银富集;采取熔体搅拌、专用风口的措施,强化冶金反应的传热传质;NSL 炉密封状态下操作的清洁生产与环保技术。 2.汽车轻量化用高性能铝合金车身板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具有良好冲压成形性和烘烤硬化响应能力的新型 6XXX 系铝合金成分设计与优化技术;大规格方型铸锭熔铸、铸锭均匀化退火工艺技术;薄板热连轧-高精度冷轧工艺技术;薄板带表面毛化处理工艺技术; 薄板工业化 T4P 热处理工艺技术;薄板纯拉伸矫直、清洗和涂油工艺。 3.湿法炼铅技术 7 主要技术内容: 全湿法处理硫酸铅渣技术工艺,采用氯盐直接浸出,浸出液净化后锌粉置换获得

11、海绵铅产品,溶液中的锌采用萃取-电积工艺生产电锌。硫化铅全湿法处理技术工艺,采用氯盐氧化浸出,浸出液净化后熔盐电解获得金属铅,从浸出渣回收硫磺。 4.铜及铜合金熔体净化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原料配比及处理技术;合金化技术;铜及铜合金熔体除气技术和除杂(渣)技术;熔体质量在线检测方法(含气量、夹杂物总量等) 。 5.永久阴极铜电解成套技术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高性能矢量化摆动剥离技术及智能剥片装置;高效智能双通道铣耳技术及相关装置;残极挑板回用技术及装置;双激光动态测距智能修正精确定位技术和系统;铜电解智能化和信息化管控一体化操控系统等。 6.射频超导腔用高纯铌材及腔体的产业化技术 主要技术内

12、容: 8 高纯度、高 RRR、高均匀性铌材的批量制造技术;高 RRR 铌材微观缺陷与机械性能控制技术;高精度热品超导铌腔的制造技术;射频超导腔的电抛光化学处理技术;氮掺杂处理技术;一致性控制技术。 7.基于光纤传感的铝电解阳极电流精确测量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低成本单模光纤电流传感器;1:N 电流信号光学分路处理技术;铝电解槽全阳极电流光纤在线准确测量技术;阳极效应预测技术;局部效应诊断技术;电解槽故障诊断技术;电解参数优化控制技术。 8.有色金属电解槽极板短路自动识别及快速定位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精确定位技术和自动巡逻拍摄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含热成像仪的图像无线传输) ;图像识别处理系统;

13、报表汇总处理系统。 9.电子信息核心器件用高纯稀土金属及型材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关键敏感杂质含量满足微纳电子应用要求的 4N5 超高纯稀土金属制备产业化技术;超高纯稀土金属致密铸锭及大尺寸靶 9 材、型材的洁净加工、微观组织控制、防氧化处理等技术。 10.大型智能可控稀土熔盐电解槽及配套工艺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稀土金属及合金电解工厂数字化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线关键智能控制装备及在线检测设备;满足智能生产的大型电解槽;车间生产过程和产品管理数据在线采集及智能优化控制平台。 11.航空航天用超高强铝合金材料生产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高强铝合金纯净冶炼与

14、凝固技术;高强高韧 7000 系铝合金大规格预拉伸厚板/锻件/型材、 2000 系铝合金及铝锂合金板材工业化技术。 12.3D 打印金属粉末制备及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大功率冷坩埚熔炼技术;电磁约束底注技术;活性金属的超音速层流雾化技术;氧增量控制技术;气雾化制备 3D 打印金属粉末(铁基、不锈钢、镍基、钴基等)工艺技术;3D 打印金属粉末应用技术。 113.氧化铝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溶出区域智能优化控制技术;沉降区域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分解区域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焙烧区域智能优化控制技术;蒸发区域智能优化控制技术;氧化铝生产智能决策系统。 (三)石油化工 1.丁二烯制己

15、二腈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新型双齿膦配体及其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技术;一步法丁二烯氰氢化制己二腈技术;新型催化剂回收及再生技术。 2.过氧化氢(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反应器选型及设计;新型高性能催化剂研制技术;HPPO 法工艺流程优化技术。 3.10 万吨/年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工业化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三聚甲醛合成与分离精制技术;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技术;离子液体催化剂;树脂催化剂及反应器等。 14.水性聚氨酯树脂及下游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技术;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技术; 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技术; 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技术;水性无溶剂

16、高固含量发泡聚氨酯制备技术等。 5.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直接聚合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聚合催化剂链转移敏感性在线调控技术;共聚单体分布的聚合物链结构控制技术;多相共聚物形态控制技术等。 6.高性能氯碱全氟离子膜 主要技术内容: 功能单体中痕量杂质检测及分离技术;特殊含氟单体合成技术;高分子量窄分布的全氟离子聚合物制备技术;高强力四氟乙烯长纤维制备及表面处理技术;功能性亲水涂层控制技术;全氟磺酸/羧酸树脂共挤出成膜装备结构设计;高温复合增强技术;功能化技术及装备;涂覆技术及设备等。 7.长链支化型高性能聚合物的辐射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聚合物链结构控制技术;聚合物强化辐射效应技术;长支链 1型聚

17、合物辐照工艺等。 8.高体感相容性有机硅热塑性硫化胶(SiTPV)制备及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系列硅胶热塑性弹性体(包括 SiR/TPU、SiR/PP、SiR/PAV)动态硫化技术;SSiR/TPU 增容技术;SiTPV 动态硫化反应共混技术;SiTPV 在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技术;SiTPV 代替传统有机硅橡胶的应用技术。 9.全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及其共聚物的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酯化催化剂和酯交换催化剂、稳定剂等复配技术;分子链结构设计与控制技术;基于生物基/化石基丁二酸的 PBS 聚合工艺;薄膜级 PBS 的分子结构设计及聚合工艺;PBS 薄膜的加工技术。 10.无循环甲烷化工

18、艺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合成气无循环甲烷化工艺;氢碳比分级调节系统;耐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内置废热锅炉新型甲烷化反应器。 111.汽车低成本专用碳纤维开发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优化聚合和纺丝及碳化、 (预)氧化等关键生产工艺;原丝的纺丝速度及纺丝液的含固量控制技术;满足汽车典型零部件综合性能要求的汽车大丝束低成本专用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性能检测技术。 12.汽车注塑发泡内饰结构件的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发泡注塑内饰结构件,包括发泡 PP、发泡 ABS 内饰件等;发泡注塑件的发泡机理及尺寸、形状控制关键技术;目标零部件结构设计、性能仿真分析及产品本构特性核心技术;发泡注塑模具设

19、计及工艺;发泡结构件强度和韧性调控技术。 (四)建材 1.陶瓷砖新型干法短流程工艺及设备 主要技术内容: 干法制粉技术; 大型粉碎研磨设备和造粒设备; 配套的压型、施釉、烧成工艺等相关技术的优化。 2.先进陶瓷氧化铝原料高效合成与标准化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1高纯、超细、高烧结活性氧化铝新型粉体原料关键技术;先进陶瓷粉体材料的低成本、绿色制备工艺和生产装备关键技术;标准化原料制备成套技术;水泥粉磨用高强超耐磨氧化铝磨介制造技术。 3.新型干法水泥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高效节能料床粉磨技术;高能效预热预分解技术;节能低碳新型熟料水泥;氮氧化合物和粉尘排放技术。 4.石英玻璃可持

20、续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优质石英矿产开发技术;高纯石英原料提纯技术;高纯石英原料粒度级配及形貌等与熔制工艺(电熔和气炼等)适应性技术;高性能石英玻璃用无氯化工原料综合利用技术;高性能石英玻璃快速沉积装备与沉积技术;高性能石英玻璃稳定化处理技术;高性能掺杂石英玻璃的制备技术。 5.基于玻璃生产过程大数据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监控软件系统 主要技术内容: 熔化一窑多线的液流分配、锡槽功能分区的锡液循环设计、 1退火窑精密退火的工程仿真技术等工程设计优化技术;料方与玻璃成分设计、原料颗粒级配、玻璃性质预测等原料监控技术;玻璃液流稳定性、均匀性、工艺参数等熔化监控技术,窑坎、鼓泡与搅拌技术辅助设施的匹

21、配性技术;按用途分类的控制降低玻璃下表面渗锡量技术等成形监控技术;玻璃退火窑空间温度、风量的精密控制与应力产品缺陷分析与来源诊断(不同类型的斑马角、结石、气泡缺陷等)等退火监控技术。 6.超细、超薄、低介电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BC”级和“C”级电子纱及布规模化制造技术;高压水枪开纤技术;低介电高硼玻璃纤维成分配方技术;池窑化生产的熔制和拉丝工艺技术;浸润剂技术及规模化开发技术。 7.高性能纤维预制体自动化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高性能纤维预制体精密化设计与制备技术;国产商用发动机风扇叶片等关键部件低成本、 高效率、 规模化机械生产技术;整体多层无屈曲织物结构自动化织

22、造技术;织物多方向、多角度整体制备技术。 18.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热塑性树脂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纤维的浸渍与成型技术,包括各类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工艺技术与装备,以及各类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的拉挤、缠绕、模压、液体膜塑、连续挤拉、注塑等成型工艺与装备。 9.耐火材料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耐火材料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耐火材料在役诊断、造衬维护集成技术;新型合成原料研发和产业化技术;具有微米、纳米孔径、闭孔结构的系列轻质合成原料相关技术;新型高效、安全、环保型隔热耐火材料产业化技术;结构功能一体化智能型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产业化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窑用

23、耐火材料配置及全面无铬化技术;耐火材料绿色智能制造集成技术。 10.硅灰石矿纤的精加工、表面改性及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硅灰石矿精选技术;硅灰石矿纤精加工技术;硅灰石矿纤表面改性技术;硅灰石矿纤作为功能增强材料在塑料、橡胶、造纸等行业中的应用技术;硅灰石作为短纤维石棉替代品用 1于建筑材料、绝缘体材料、摩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硅灰石作为白色颜料的应用技术;硅灰石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硅灰石做为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技术。 11.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矿物功能材料深加工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膨润土等矿物功能材料的改性、改型技术;增加矿物功能材料比表面积、调整表面电荷等技术;矿物功能材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

24、应用技术。 12.非金属矿采选及深加工技术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专用化开采、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选择性破碎及分级干法提纯技术;非金属矿“近零尾矿”加工利用技术;大宗尾矿规模化高端化利用技术;低品位和伴生矿物的选矿提纯及产品应用技术;矿物均化、矿物材料结构与晶体设计技术;矿物提纯、改性、多矿种功能复合等技术;气氛可控煅烧工艺与装备;超导磁、微波活化、光电选应用技术;基于矿物结构的超细粉碎、分级技术。 13.高精密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材料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1六面顶压机大型化技术;合成工艺测控精密化技术;大颗粒单晶及纳米粉功能化应用技术;晶体纯化与活化技术;提高质

25、量稳定性等技术。 14.先进玻璃基材料及高附加值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高世代 TFT-LED 液晶基板玻璃产业化技术及装备;显示器用基板玻璃、薄膜电池用基板玻璃、中铝玻璃等成套技术及装备;在线和离线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电/热致变色玻璃制备技术;光伏光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玻璃制品制备技术;高均匀硫系玻璃稳定制备技术。 15.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复合材料自动纤维铺放设备(自动铺丝机)及控制技术;自动纤维缠绕设备及软件技术;CAD/CAM 软件技术;自动铺丝路径建模技术;自动料带层铺设备(包括平面式自动铺带机与曲面式自动铺带机)及软件技术。 二、装备制造业 (一)农

26、业机械 1.大型轮式拖拉机用无级变速器(CVT) 1主要技术内容: 电控技术;CVT 变速箱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动力学仿真、动态试验技术;机械和液压混合双动力、机械换挡、静液压闭式回路调速技术;电控液压换档换向技术;振动与降低噪声技术;静液压传动装置可靠性技术;发动机和 CVT 匹配技术;液压机械匹配技术;电控系统控制策略;故障诊断及应急技术。 2.大型轮式拖拉机用电液提升器 主要技术内容: 力位传感控制技术;反应灵敏度控制技术;力、位、混合或浮动等方式的自动精确控制技术;农具升降、载荷、入土深度控制技术;电控系统数据信息的设置、采集和应用技术;工况实时监测技术;分配器、变量负载传感节能技术。

27、 3.联合收获机械用高性能传动带 主要技术内容: 传动带与带轮动力学模型;产品结构优化设计;高性能压缩胶制备技术;耐磨型外包材料预处理技术;传动效率及使用寿命提升技术;疲劳试验及检测控制技术;一次性预成型技术。 2(二)工程机械 1.工程机械绿色化与宜人化设计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基于能源多样化的节能技术;轻量化设计技术;动力及传动系统节能技术;液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技术;产品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保障技术。 2.工程机械产品试验检测与可靠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可靠性、耐久性数据采集与实验室再现技术;温度场、噪声、振动等参量的综合检测技术;产品安全性能、环保性能、节能减排、噪声、环境适应性等多参量

28、综合检测技术;整机与零部件可靠性验证方法等试验检测技术;零部件可靠性台架考核的试验方法研究和装备研制;关键部件疲劳寿命预估与可靠性、耐久性研究;产品生命周期动态可靠性设计平台;以及可靠性、耐久性基础知识库和数据库等。 3.工程机械协同设计与关键部件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分布式协同设计平台;全球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协同平台;知识共享与知识交易协同设计平台;工程机械后市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诊断、维修功能数字化平台;大 2型结构件、液压件、传动件、回转支撑、四轮一带、控制系统等设计制造技术。 4.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智能型产品研发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土方机械、工程起重机械等大型超大型

29、产品静动态仿真设计、动态仿真模拟实验技术;材料优化选择与大型超大型结构件、传动部件制造工艺及制作装备;单机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及大型超大型产品集群智能化施工技术;远程数据传输与故障自诊断技术。 5.工程机械减振降噪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振动噪声信号识别与解耦;机舱散热系统优化与降噪设计;排气频谱及消音器优化设计;悬置系统优化与减振设计;液压系统减振降噪控制;低噪声驾驶室的开发与舒适性设计。 6.工程机械节能减排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典型工况载荷测试分析技术;整机能效评价技术;整机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动力匹配技术;新型液压混合动力耦合关键零部件开发设计技术;势能与制动能量回收及再生控制 2策略。

30、7.桥式起重机轻量化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起重机金属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紧凑高效起升机构及传动部件研制技术;起重机能效分析及评定技术;起重机安全监控及智能运维技术;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及安全评价技术。 (三)仪器仪表 1.压力传感器设计及制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传感器环境适应能力、输出一致性技术;核心部件高性能封装、传感器封装结构设计及过载保护、传感器温度特性补偿及测试等高性能压力传感器设计及制备技术;系统构成、信号处理方法、接口设计、性能设计、低功耗设计、物联网用电源模块、智能传感器系统集成等工业物联网用集成式智能压力传感器设计及制备技术;敏感芯片的设计及制造、全固态无引线封装工艺、高宽温区

31、信号补偿及检测、可靠性强化试验等硅基压力传感器无引线封装制造技术。 2.高端气相色谱类分析仪器的关键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2多品种新型检测器; 提升原有 FPD/FID/NPD/ECD/微型热导检测器 u-TCD 等检测器检测指标;EPC/EFC 电子气体压力和流量模块小型化技术;进样系统关键技术。 3.工业控制巨磁电阻传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巨磁电阻纳米多层膜材料沉积技术;巨磁电阻单元光刻刻蚀技术;介质光刻固化技术;保护层光刻固化技术;梯度式感知技术;巨磁电阻单元微型化技术;巨磁电阻单元与半导体工艺集成技术;信号高倍细分技术;噪声抑制技术等。 4.集散控制系统(DCS)

32、/可编程控制器(PLC)冗余设计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冗余诊断技术;冗余的关键数据研究;冗余方式(切换、并联、热备、冷备等原理)选择技术;冗余数据一致化处理技术。 (四)机床工具 1.全数字高档数控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插补周期;高速超前预处理;前瞻段数;程序段处理速度; 2最小分辨率; 多通道及复合加工控制技术; 控制通道及轴数;每通道最大联动轴数; 双轴同步控制; 数字化通讯接口协议、标准及 IP 实现;纳米级高精度插补技术;样条曲线、曲面插补算法、轨迹平滑、加速度控制、空间刀补技术;机床几何空间误差、热变形等动态误差补偿;智能化编程、加工、保护及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与诊断;可靠性设

33、计、测评标准和评测。 2.全数字高档伺服驱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系列化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装置;高分辨率编码器数字式接口技术;现场总线通讯接口;系列化全数字主轴伺服驱动装置;高分辨率编码器数字式接口;高性能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高性能主轴电机;高动态响应和高精度数字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技术;伺服系统振荡动态抑制技术;多模态控制技术;伺服参数实时调整技术;高可靠性、高电网适应能力、 高功率因数伺服电源技术; 模块化伺服驱动技术,参数自整定、故障自诊断功能。 (五)汽车 1.电驱动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2电机与传动装置、逆变器集成技术;高输出密度、高效率永磁电机技术;高速减速器及变速器技

34、术;高可靠、低成本逆变器技术;自动化制造工艺及装备。 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 人机交互与共驾技术;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库与测试技术;高精地图基础数据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基础云控技术;车辆智能计算平台。 3.动力电池能量存储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正负极、 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 4.动力电池全自动信息化生产工艺与装备 主要技术内容: 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工厂互联互通网络架构与信息模型;生产工艺仿真与优化;生产流程实时数据采集与可视化;现场数据与

35、生产管理软件的信息集成;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协 2同与集成。 5.汽车节能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动力系统节能技术;传动系统节能技术;轻量化技术及低阻力技术。 (六)机械基础件 1.行走机械静液压驱动及液压机械功率分流无级变速装置设计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静液压驱动与机械变速器的匹配与控制技术;系统中闭式高压柱塞泵与液压马达摩擦副的材料、工艺研究及功率匹配技术;高压柱塞泵、液压马达和变速箱壳体的铸造技术;机械变速箱设计制造技术;整体装置的试验检测技术。 2.高转速大功率多元复合液力调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多个液力元件匹配技术;热平衡技术;功率流复杂的工作

36、轮研究;液压控制系统开发;智能化控制器的软硬件开发。 3.核主泵机械密封与干气密封技术 2主要技术内容: 密封组件结构优化与集成,非能动停车密封的设计开发、制造与试验考核, 密封摩擦副材料性能与匹配, 润滑液膜形成,端面变形控制,热力平衡,长周期运行试验性能测试等核主泵机械密封流体静压式和动压式密封技术;高参数干气密封的流固热耦合设计,抗干扰、热平衡,先进加工制造、组件标准化、密封材料制备,干气密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干气密封的可靠性及新槽型研发技术。 4.轻量化与复杂液压先进制造及表面处理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增强型碳纤维或高分子材料等非金属材料液压元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分层制造工艺、

37、金属熔融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工艺等复杂液压阀块先进制造工艺;先进的液压缸活塞杆表面镀铬替代涂层工艺;密封的适应性;疲劳耐久性等。 5.气动控制元件与系统 主要技术内容: 高精度比例电磁铁制造技术、微型比例阀阀芯位移检测技术、比例阀测试技术等气动比例阀设计制造技术;本体设计制造技术、高速开关阀驱动器设计制造技术、高精度低成本阀门开度传感技术等高速开关阀设计制造技术;高性能气缸 2制造技术、快响应气动伺服控制技术、大负载波动率控制技术、远距离大延迟控制技术、控制器鲁棒性技术等高性能气缸设计制造技术。 6.高精密超高速轴承设计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基于 SaaS 架构云端轴承智能化参数化设计技术、基

38、于参数化设计的轴承仿真分析技术、轴承试验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轴承智能化设计及仿真分析技术;陶瓷球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优化技术;高精密氮化硅、氧化锆陶瓷球近净尺寸成型、烧结关键技术;陶瓷轴承球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结构设计与装配技术;超高速轴承结构优化设计、低温升、润滑、长寿命、高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评价等超高速环保脂润滑轴承关键技术。 7.齿轮传动设计软件及数据库试验平台 主要技术内容: 具有齿轮几何设计、强度寿命计算、齿面修形计算等功能的开放式通用软件平台;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齿轮传动系统制造及性能检测分析等齿轮传动专业设计分析软件;高可靠多功用齿轮材料接触强度、弯曲强度等基础

39、性能数据测试试验平台;齿轮传动效率、寿命、噪声等基 2础性能评估方法等。 (七)基础工艺 1.高效造型技术与铸造再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可靠、高效、自动、精确、易诊断静压自动造型线,高效率液压缸,伺服控制液压系统,实时位移检测、伺服控制系统及变频技术等高紧实度粘土砂高效造型技术; 粘土砂废 (旧)砂、树脂自硬砂废(旧)砂、水玻璃砂废(旧)砂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铸造废(旧)砂的再生技术与设备系统制造技术。 2.大吨位、外热风、水冷长炉龄冲天炉装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单排风口冲天炉炉体、炉气燃烧室、热风换热器、炉身及风口水冷系统、烟尘回吹装置、高效除尘系统、富氧送风系统、渣铁分离装置、炉

40、渣粒化系统、余热回收设备、自动配加料机等装备技术;冲天炉数字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型有芯感应加热保温电炉、冲天炉炉料(金属炉料、非金属炉料)配料系统、冲天炉配套除尘设备等冲天炉附属设备。 3.先进热处理工艺及装备关键技术 3主要技术内容: 表面改性热处理齿轮强度、寿命及可靠性,齿轮节能、环保表面改性热处理,齿轮表面改性及热处理畸变控制等齿轮抗疲劳表面改性与硬化精密热处理工艺技术;氧氮化工艺,高效环保助氧化剂,气氛含量的变化对氮化层形貌、相结构、氮化层厚度、显微硬度及结合力的影响等高端汽车气门绿色氧氮化热处理装备与技术;机器人的装载及送料、机器人的控制及定位系统、多台热处理设备之间的工艺控制等大

41、型热处理生产线送料及运载用车型机器人及控制系统;废弃油脂的分离、精炼,冷却性能改进、降凝、清净分散、光亮、高温抗氧、金属钝化等淬火油添加剂研发与评定,淬火油热氧化安定性、光亮性评定等生物淬火油研究与应用技术。 4.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防护涂层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预处理技术;抗氧化粘结层制备技术;高熔点、 耐冲刷面层制备技术; 异形件涂层均匀化制备技术。 5.地面燃机及汽轮机用长寿命间隙控制涂层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长寿命耐蚀可磨耗涂层的设计技术;多组元复合材料的均匀包覆团聚制备关键技术;易烧损可磨耗组分的烧损控制关键 3技术;涂层孔隙控制及孔隙与性能影响关系关键技术;涂层

42、模拟工况条件下的长寿命考核评价技术。 三、电子信息与通信业 (一)集成电路 1.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及材料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晶粒组织均匀、织构可控的高纯钽锭制备技术;晶粒组织均匀细小、织构分布均匀、织构组份可控的高性能钽靶材制备技术;晶粒组织均匀细小、织构组份可控的高性能平面及管状铌靶材制备技术。 2.IC 封装载板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层间对位技术;细密线路蚀刻技术;微孔激光钻孔技术;电镀均匀性控制技术;薄板生产控制技术。 3.射频发生器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微波毫米波宽带固态高功率模块的高效率和高稳定技术;功率模块的高效率和高稳定技术;功率测量模块的高稳定和高精度技术;高频功率滤波

43、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技术;射频发 3生器的大功率和小型化技术;射频发生器的新型散热技术;射频发生器的功率输出高精度技术;射频发生器在负载急剧变化情况下的快速保护技术。 4.半导体制造装备用高精密陶瓷部件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高度轻量化、高尺寸精度、中空闭孔等复杂结构碳化硅、氮化铝陶瓷部件制造共性技术,包括复杂结构陶瓷组件近净尺寸成型、烧结关键技术,高精密陶瓷部件中空制造技术,高精密复杂结构陶瓷部件超精加工技术,高精密陶瓷部件性能检测与评价技术等。 (二)印刷电路 1.大容量高速高频多层板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高多层对位技术;厚板钻孔技术;高信号完整性背钻技术;高厚径比电镀技术;高可靠性检

44、测技术等。 2.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刚挠结合板层压技术;挠性板金手指制作技术;刚挠结合板揭盖技术; 刚挠板制程尺寸匹配控制技术; 覆盖膜贴合技术。 3 3.大功率厚铜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厚铜线路蚀刻技术、厚铜层压技术、厚铜钻孔技术等关键工艺;局部大功率厚铜技术、埋入叠层母排技术、埋入功率芯片技术。 4.埋嵌类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电路板的埋嵌金属技术;埋阻容器件技术;埋芯片技术;埋阻容材料技术; 特殊材料埋置技术; 埋置类印制板检测技术。 5.高耐腐蚀要求的印制插头电路板制造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金手指侧面包金技术结合表面防氧化保护技术。

45、(三)平板显示 1.柔性显示器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OLED 喷墨打印技术与封装技术。 2.量子点电视机技术 3主要技术内容: 采用量子点背光源(QD-BLU)的量子点显示技术。 3.印刷显示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量子点显示的 QLED 喷墨打印技术。 (四)太阳能光伏 1.高纯多晶硅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稳定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高效节能的大型提纯、高效氢气回收净化、高效化学气相沉积、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装置及工艺技术;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工艺,包括放大设计、装置整体运行管理、操作优化、工艺设计等。 2.光伏电池生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背场钝化(PERC)电池、金属穿孔卷绕(MW

46、T)电池、N 型电池、异质结(HIT)电池、背接触(IBC)电池、叠层电池、双面电池等高效电池生产技术;薄膜电池生产技术。 3.光伏生产专用设备 3主要技术内容: 还原/氢化等多晶硅生产设备、大容量高效率多晶铸锭炉和单晶炉、多线切割机、硅片测试分选设备、多晶在线制绒设备、减压扩散炉、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等;高效电池用平板式PECVD、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原子层沉积镀膜设备(ALD)等关键工艺设备。 (五)数字家庭音视频 1.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设计技术;数字电视功能组件技术等。 2.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房间音乐流媒体音响 主要技术内容: 利用家庭无线网络访问本地、互

47、联网的音乐流媒体的硬件技术;辅助智能设备操作本地网络内无线音箱的工作和流媒体重放的软件技术。 3.面向智慧家庭的智能无线局域网芯片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芯片的功能模块规划、性能指标定义、智慧家庭通用硬件接口定义;IP 设计、逻辑功能设计;线路设计与仿真、工艺偏 3差调试;版图设计、ESD 设计、封装设计、低功耗设计等; 测试实验方案设计;通用产品应用性设计。 4.大尺寸宽色域电视机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蓝光 LED+量子管技术关键点:量子点、蓝光 LED、Open cell频谱三者之间的匹配设计;画质优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高色域 LED 技术。 5.超高清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超高清

48、图像分割合成技术;超高清图像增强处理技术;超高清 MEMC;H.265、AVS2 格式信号解码和超高码流解码技术,HDMI2.X 和 USB3.X 等新接口技术;GPU 和 CPU、存储器资源的动态调整、优化及动态功耗调整技术;融合多种技术的可扩展的软硬件系统构架。 6.高品质音视频流媒体多源呈现传输控制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音视频高品质流媒体多源至多呈现终端设备的传输控制技术;高品质音视频多源高效播放技术;高品质音视频多源混合呈现管理技术。 37.虚拟现实核心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柔性 AMOLED、光场显示等近眼显示技术;高性能 GPU 渲染技术;动作捕捉、传感融合、3D 摄像、异构计算、

49、即时定位及地图构建等感知交互技术;满足高带宽、低时延应用场景的通信传输技术;高沉浸交互式影像生产等内容生产技术。 (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1.工业操作系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工业计算机操作系统技术;工业云操作系统技术;通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等。 2.工业应用软件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基于三维图形平台的智能设计制造系统技术;三维可视化试验设计交互系统技术;智能工厂工业控制软件和工业应用软件技术;工业大数据技术。 3.安全可靠信息系统生产过程共性研发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基于安全可靠平台的编译调试技术;跨语言跨平台核心运行 3框架技术;基于安全可靠平台的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技术、数据访问技术、

50、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图形处理技术、中间件集成调试技术、版本管理技术;安全可靠平台模型驱动开发技术;安全可靠平台领域框架复用技术;安全可靠平台工作流引擎技术。 4.安全可靠信息化适配总集及总装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安全可靠信息系统适配指标体系论证与设计技术;安全可靠信息化适配仿真模拟技术;混成环境适配集成技术;基础环境及应用系统适配总集技术;安全产品适配及应用总装技术;裁剪定制与优化技术。 5.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服务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基于制造业领域的知识库建设、服务自动化和可视化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运维技术、智能检测技术、远程诊断维护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基于智能制造业产品的在线服务技术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60页).pdf)为本站 (奶茶不加糖)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