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博尔捷:2022年人才薪酬趋势调研报告(19页).pdf

编号:63394 PDF 19页 5.0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博尔捷:2022年人才薪酬趋势调研报告(19页).pdf

1、2022年人才薪酬趋势调研报告2022年薪酬预测增长5.28%技术研发岗待遇增幅11.3%灵活就业者收入涨幅7.2%前言调研背景调研样本和方法030405调研成果与分析1. 2022年薪酬整体预期2. 主要企业类型3. 重点地区4. 重点行业5. 企业内职级/岗位060608091113重点调研6. 复合用工情况2022年薪酬趋势总结151518C O N T E N T S目录 博尔捷2022年人才薪酬趋势调研报告 源于2010年博尔捷集团与 中欧商业评论 合作推出的“中欧-博尔捷薪酬指数” 。 该指数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人才市场变化状况, 也为个人职业生涯提供有效

2、指导。 本次调研报告由博尔捷人才研究院采用了问卷调研、 实地访谈 (含面谈和电话访谈) 、 座谈会、实地走访、 数理统计和德菲尔法等研究手段, 借助于微信、 电子邮箱、 社区论坛等多个在线调研工具,经过多维度组合和联立分析, 得出包括工资、 奖金、 福利、 短期和长期股权、 期权激励计划和特殊待遇等方面可靠的数据。 报告从多个视角, 层层剖析各地区、 各行业的薪酬水平、 薪酬结构、 薪酬特点,挖掘出重点区域、 主要行业的薪酬画像, 旨在促进各地区、 各典型行业的企业理解企业家、 职业人员对薪酬激励与保健作用的敏感度, 有效地帮助企业负责人在构建薪酬体系、 制定薪酬战略决策时, 拥有坚实的理论、

3、 模型和数据的支持, 以及为个体职业规划、 实现人生抱负提供有效参考。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9.8%, 两年平均增长5.2%。 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18.3%, 二季度同比增长7.9%, 三季度同比增长4.9%。 分产业看,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1430亿元, 同比增长7.4%; 第二产业增加值320940亿元, 同比增长10.6%; 第三产业增加值450761亿元,同比增长9.5%。 11月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1-11月平均,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 政策方面,

4、 2021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 例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对互联网平台巨头的反垄断监管、 保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 推出房地产税的试点等, 国内企业仍然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压力, 甚至局部地区经受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 此外, 数字经济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显示,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 占GDP比重为38.6%, 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总体营收、 运营效

5、率、 创新产出等经营指标呈现出增长态势, 尤其是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调研背景2 0 2 1 薪酬调研专题组重点甄选了国内五大经济区域26个城市 (见表1, 较往年增加“南昌” 、“东莞” ) , 以及十三大行业 (图0-1) 。 在基础性数据的收集方面, 一方面重点收集、 汇总和参考了各地统计局的相关基础数据, 另一方面按照企业性质的多个划分维度, 分为了国企、 外企 (非欧美) 、 外企 (欧美) 、 民企 (成立3年以上) 、 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 上市公司、 创业公司 (创立3年以内) 、 个体工商户 (图0-2) 等, 分别随机向6896个调研对象发放调研问卷, 调研方

6、式以手机微信调研、 移动互联网调研为主, 并辅之以E-mail调研、 电话调研与实地访谈, 其中收到来自于13个行业728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书面回复,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890份, 有效回收率70.9%。调研样本和方法 从行业来看, 有效问卷分布如下: 汽车344份、 化工319份、 文化体育265份、 医疗医药372份、 物流快递456份、 新能源306份、 教育287份、 互联网行业及IT 689份、金融414份、 房地产248份、 制造业324份、 人力资源服务213份、 批发零售 653份。五大区域样本城市分布情况区域名称样本城市长三角上海、 苏州、 杭州、 南京、 常州、 宁波西

7、部区重庆、 成都、 贵阳、 西安、 乌鲁木齐中部区武汉、 长沙、 郑州、 合肥、 南昌珠三角广州、 深圳、 佛山、 南宁、 东莞环渤海北京、 天津、 青岛、 大连、 济南0-1: 样本数据行业分布13.29%4.11%4.78%12.60%8.80%7.99%7.18%6.64%6.25%6.15%5.90%5.54%5.11%互联网及IT批发零售物流快递医疗医药汽车金融制造业化工新能源文化、 体育人力资源服务房地产教育 课题组对 26个城市之间的行业、 职级、 职能等基本薪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基于客观数据进行挖掘与洞见, 旨在全面、 准确地反映了薪酬福利的水平、 结构与变化的现状与趋势。 调

8、查显示, 2022年总体薪酬预期涨幅约5.28%, 与2021年相比持续恢复, 但仍受疫情影响, 涨幅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 2022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第二年, 关于如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如何打造科技、 产业、 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如何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抓住新的政策红利, 这些问题得到市场主体、 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 调查显示, 有约66.2%企业有涨薪的计划, 14.4%冻结调薪计划, 1.5%企业采取减薪以应对企业经营挑战。数据来源: 往年GDP、 CPI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薪酬增长率来自博尔捷人才研究院历年数据, 虚

9、线部分代表预测值0-2: 样本数据企业类型分布2010-2022年全国整体薪酬增长情况非营利组织, 0.78%个体工商户, 4.39%事业单位, 4.51%外企 (非欧美) , 6.73%外企 (欧美) , 9.03%上市公司, 9.32%国企, 12.34%创业公司, 13.72%民企, 39.18%调研成果与分析2022年薪酬整体预期2022年总体薪酬预期涨幅5.28%, 全国范围有66.2%企业制定涨薪计划。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001920

10、2020212022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薪酬增长率2022年全国企业整体调薪情况2022年企业整体涨薪幅度74%31%58% 全国企业整体涨薪幅度情况为, 59.9%企业涨薪幅度在1-5%, 有47.3%企业涨薪幅度在6-10%区间, 有9.7%的企业涨薪幅度达11-20%。 与往年相比, 整体涨薪力度较弱, 累计有九成企业涨薪幅度在10%以内, 主要受个别行业、 局部有散发疫情的地区数据的影响。14.4%1.5%17.9%66.2%涨薪持平减薪尚不清楚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39.9%47.3%9.7%2.4%0.7%1-5%6-10%11

11、-20%21-30%30%主要企业类型外资涨薪企业占比高, 但民营企业平均薪酬预期涨幅更高,国企薪酬水平稳中向好2022年不同性质企业薪酬变化情况2022年不同性质企业预期薪资增长率 分不同企业性质来看, 欧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有涨薪计划的企业占比分别为72%、 67%, 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涨薪比例分别为65%、 61%。 即外资企业中上调薪资的企业占比更高。 但是从调薪幅度来看, 民营企业平均调薪幅度最高7.55%, 其次才是欧美外资企业7.06%, 合资企业平均预期涨薪幅度6.38%, 国有企业平均涨薪幅度为5.79%。 究其原因, 尽管境外企业复工复产仍然受疫情影响, 但境内的外资企业

12、恢复情况较好, 而且国有企业一如既往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民营企业由于分布广泛, 企业规模及发展状态不同, 调薪情况差别较大, 部分利好的民营企业涨幅在10%以上, 部分则仅小幅上调, 影响了总体平均水平。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67%61%65%64%72%11%9%12%12%4%4%9%7%8%7%18%21%16%16%17%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非欧美外资企业欧美涨薪冻薪减薪不清楚5.31%5.79%6.38%7.06%7.55%外资企业非欧美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欧美民营企业重点地区长三角城市群薪酬增长率持续引领, 珠三角紧

13、随其后2021年五大区域年薪酬预期水平 (不含蓝领数据) 从五大区域的预期薪酬水平来看, 2022年长三角地区年人均薪酬维持在最高水平 (13.39万) , 年平均增长率7.23%; 珠三角预期涨薪幅度紧随其后, 增长率达7.12%, 平均年薪酬仍高达12.83万元; 环渤海地区年平均薪酬12.13万元, 年平均增长率6.94%, 中部地区的平均薪酬突破10万元, 中西部地区年平均增长率5.38%、 5.30%。 2020年以来, 中国内地31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中, 已有上海、 北京、 江苏、 浙江、 天津、 山东、 湖北、 陕西、 宁夏等18个地区在2021年上调或者将要在2021

14、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以浙江省为例, 同比增幅达13%以上。 同时, 天津、 新疆、 内蒙古、 陕西、 西藏、 山东、 江西、 山西、 福建、 四川、 辽宁、 甘肃、 吉林、 湖南14省份相继发布了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其中, 12省份的工资增长基准线在6%至8%之间。 尽管企业工资指导线仅有指导性, 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企业会根据实际经营状况调整员工薪资。 而实际调查情况显示, 平均调薪幅度低于指导线。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97923865.30%5.38%6.94%7.12%7.23%西部区中部区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2022年

15、平均薪酬预期水平(元)2022年平均薪酬预期增长率城市2022年预期人均年薪 (元)北京148643上海144569深圳135317南京124605广州123984杭州123762宁波110878天津108002苏州105567常州104539青岛103125济南102242长沙98459城市2022年预期人均年薪 (元)武汉98043成都97519西安96867大连95442合肥95156贵阳92650乌鲁木齐92473南宁90986南昌88407重庆86559佛山86401郑州85901东莞74017北京上海深圳遥遥领先, 南京数据亮眼2022年全国26座城市年平均薪酬水平情况 从城市平均

16、薪酬预期水平来看, 北京以148,643元居首位, 上海144,569元紧随其后, 南京市平均薪资达124,605元, 超过广州123,984元。 与南京市产业结构有关, 石化、 电子、 钢铁、 汽车支柱性产业占据相当高的比例。 与其他城市相比较, 区域间的薪酬差距仍然明显存在。注: 报告中, 所有数据按照四舍五入规则显示为整数位数值, 因此导致部分数据有微小偏差属正常现象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重点行业互联网及IT行业平均年薪170,413元领先2022年全国十三大行业年薪酬水平情况行业年平均薪酬 (元)行业年平均薪酬 (元)互联网及IT170413金融156144新能源1470

17、37汽车143692医疗医药141424文化、 体育110152教育97936人力资源服务94372批发零售93867房地产90745制造87251物流快递86894化工84780 调查显示, 互联网及IT行业的薪酬超过金融收入领先其他行业, 超过17万元。 金融行业薪酬为156,144元; 新能源行业平均年薪酬为147,037元, 相对而言, 化工行业年薪最低,为84,780元。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互联网及IT行业涨幅7.5%, 教育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2022年全国十三大行业平均薪酬预期涨幅 从薪酬涨幅水平分析, 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在火热的进行中, 互联网及IT方面的专业人才备

18、受欢迎, 薪资以7.5%的涨幅在增加。医疗医药行业以7.3%的涨幅维持高稳定增长的态势, 国内老龄化加剧以及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都让医疗医药行业备受重视, 但值得注意的是, 药品集采、 医疗器械集采、 医保目录更新、 药品价格降低等因素, 也对大量没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变革期, 诸多知名大厂纷纷入局造车行列, 采用互联网思维造车, 明显拉高汽车行业薪酬。 其中与无人驾驶相关人才的年薪涨幅在20%以上, 尤为稀缺的博士生年薪涨幅在30%左右。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2.8%3.1%5.0%5.4%5.6%5.7%5.9%6.4%6.4%7.0%

19、7.2%7.3%7.5%-4.0%-2.0%0.0%2.0%4.0%6.0%8.0%10.0%教育房地产化工制造人力资源服务文化、体育物流快递批发零售金融汽车新能源医疗医药互联网及IT 教育行业受 “双减” 政策影响明显, 首次出现负增长, -2.8%。 同时, 受市场和政策影响, 房地产行业薪酬也表现出非常谨慎的增长3.1%。 调研团队还专门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做了数据统计, 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薪即将突破10万元, 涨幅5.6%, 随着2021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委发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也将迎来一次重大的发展机会。企业内职级/岗位企业高管及基层员工增长显著,

20、 中层稳定增长2022年五大职级年薪酬预期水平2022年五大职级年薪酬预期涨幅水平 调查显示, 总经理 (含副总) 年薪预期为1,307,144元(含股权激励部分), 专员的平均年薪为95,675元。 总监和经理级别的平均年薪分别达56万元、 26万元左右。 从不同职级薪酬涨幅水平来看, 2022年总经理 (含副总经理) 的平均年薪涨幅为7.2%, 专员涨幅最高, 达到7.8%。 总监级、 经理级、 主管级预期涨幅分别为6.3%、6.1%、 6.2%。 侧面证明企业经营既重视高层精英管理人才, 又意识到一线团队稳定的重要性。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

21、据职级2022年预期薪酬 (元)总经理/含副总1307144总监567408经理259121主管162804专员956757.2%6.3%6.1%6.2%7.8%总经理含副总总监经理主管专员技术研发岗增幅11.3%, 研发创新备受企业关注重点部门2022年人员年薪酬增长率各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2022年薪酬预期各部门主管级以下人员2022年薪酬预期 分岗位来看, 技术研发岗2022年预期涨幅最高, 达11.3%, 其次为市场销售部和采购供应链部门, 涨幅分别为7.4%、 6.9%。 由此可见, 大多企业正致力于激发内部创新, 打造研发创新激励体系。 从薪酬水平来看, 技术研发部的经理层及以上,

22、其年薪平均可达到546,294元,远高于其他部门。 其他部门的经理层及以上, 其年薪平均分别为: 市场销售部415,454元、 采购供应链402,190元、 生产或运营部389,649元、 财务部370,913元、 人事行政部339,680元。 技术研发部的主管层及以下, 其年薪平均为199,429元, 同样远超其他部门。 人事行政部的主管层及以下, 其年平均薪资最低, 仅为98,544元。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5.4%5.8%7.4%6.9%11.3%5.5%人事行政部财务部市场销售部采购供应链技术研发部生产或运营部技术研发部 546,294市场销售部 415,454采购供应链

23、 402,190生产或运营部 389,649财务部 370,913人事行政部 338,680技术研发部 199,429市场销售部 117,834采购供应链 115,115生产或运营部 107,111财务部 100,714人事行政部 98,544 调查发现,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趋势始终没有变, 与此同时,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 精通业务的技术人员的岗位薪资相对高于同性质岗位薪酬。重点调研复合用工情况复合用工企业用工模式演变营销数字化及服务数字化场景 复合用工一词出现的背景是灵活用工的兴起。 灵活用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传统固定用工以外的其他所有形式的用工。 企业员工在业务高峰期下会出现劳动力

24、不足,需求降低时又存在劳动力过剩、 劳动力闲置, 造成经营成本压力, 这使得结合了固定用工与灵活用工优势的复合用工模式应运而生。 复合用工, 是指多种用工形态的结合, 包括固定用工和灵活用工, 固定用工是满足企业长期稳定的劳动力需求,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确定合法劳动关系的形式; 灵活用工是满足企业短期、 临时或者项目制的劳动力需求, 包括以外包派遣用工、 以小时结算为主的自由劳动力和以项目合作为主的自由职业者。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更加灵活, 是对传统固定用工模式的补充。 具体有非全日制、 劳务派遣、 兼职、 众包、 退休返聘、 业务外包、 实习、 零工、 业务合伙、 独立承

25、包等。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查发现, 数字时代企业用工模式相较于工业时代发生了明显变化, 例如, 企业高层人员中除了CXO外往往出现资深的战略顾问、 营销顾问、 税务法务顾问等, 中层业务相关人员则出现除了自有员工, 还有社会化的营销合伙人的现象, 甚至营销合伙人人员占比高达五成, 同时, 可贡献与企业自有业务团队相当的业绩。 此外, 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 产品体系、 管理架构等进行深度重构, 尤其营销模式的变革, 会产生两大类与外部个体合作的场景。营销合伙人: 如直销的经销商、 电商的微商、 医疗美容的营销合伙人等服务合伙人: 如教育平台的老师、 问诊平台的医师、

26、设计平台的设计师、 信息平台的 自媒体从业者等固定用工灵活用工非全日制股权合伙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兼职实习众包零工退休返聘业务合伙独立承包.高层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高级顾问中层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营销合伙人基层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平台众包工业时代 数字时代灵活用工薪酬涨幅超过固定用工, 复合用工趋势明显企业灵活用工占比及薪酬调整情况分类型灵活就业占比情况分类型灵活就业者2022年预期薪资涨幅 调查发现, 2022年企业使用灵活用工占比从2021年的27%上升至33%, 与此同时, 2022年灵活就业者薪酬也表现出显著的上涨, 且高于固定用工薪酬涨幅, 达7.2%。 具体来看, 灵活

27、就业者中如简单划分为知识型和劳动力型, 其中以劳动力型灵活就业者居多, 占85%, 但就薪资涨幅而言, 知识型灵活就业者的薪酬涨幅更高, 可达到14.3%。 因此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就业人群, 实现新个体就业或者通过兼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收入。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27%33%6.30%7.20%企业灵活用工占比灵活就业者薪酬涨幅15%85%知识型灵活就业劳动力型灵活就业14.30%8.20%知识型灵活就业劳动力型灵活就业复合用工数字化系统管理需求明显复合用工数字化系统需求调研 调查显示, 接单派单是复合用工数

28、字化系统中最核心的需求, 83.1%的企业选择了该选项。 其次是薪资发放, 占比同样达82.7%。 多用工形态管理占比77.6%。 接下来比较多的则是税款缴纳、 任务验收、 社保缴纳、 发票开具、 公积金缴纳、 BI分析、 工商注册等需求。 国家税务系统的数字化升级, 即从金税三期的以票控税, 到金税四期的以数据控税, 以及社保由税务部门作为征收主体后, 薪资、 社保等结算的合规成为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不难理解的是, 数字化技术催生的复合用工形态, 复合用工管理系统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测算, 2020年中国复合用工管理云平台GMV增长至189亿元, 较上年增长翻倍。 考虑企业对复合

29、用工模式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其管理平台将渗透至更广泛的场景, 预计2023年中国复合用工管理云平台市场规模将保持超过50%的年增长率, 增长至784亿元。数据来源: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调研数据1.1%28.6%30.4%37.4%57.9%59.2%62.4%65.3%77.6%82.7%83.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其他工商注册分析公积金缴纳发票开具社保缴纳任务验收税款缴纳多用工形态管理薪资发放接单派单复合用工数字化系统管理需求明显压力中增长: 2022年中国薪酬预期增长5.28%。2018-2023年中国复合用工

30、管理云平台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 艾瑞咨询 2021年中国复合用工管理云平台行业研究报告4689491.90%111.70%74.10%57%52.10%00.20.40.60.811.2005006007008009002002120222023复合用工管理云平台GMV(亿元)增长率2022年薪酬趋势总结 本次调研团队查阅大量资料并对调查问卷做严谨的数据统计, 以期全力还原真实状况和预期。 但由于所能获取样本偏差, 团队能力有限, 调研结果难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根据调研数据, 博尔捷人才研究院认为,“5G+云计算+人工智能

31、” 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 将带动 “新基建” 、“元宇宙” 相关岗位薪资水平的上涨, 与此同时, 灵活用工新就业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面对多种用工形态, 企业如何高效、 科学地管理人才队伍将是接下来各企业研究重点。 成功的疫情防控和强大的制造体系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核心基础之一, 然而复杂的国际形势、 内部疫情反复、 甚至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 也给不同区域企业带来一系列不确定因素, 从而造成一定的经营压力。 但是国内企业整体向好, 除了个别受政策影响的行业例如教育、 地产, 以及受疫情影响的餐饮和旅游业, 其他行业均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 综合其他宏

32、观和微观的经济、 社会等相关数据, 调研组通过马尔可夫预测法计算出的2022年中国薪酬预测增长率约为5.28%。复合用工如火如荼: 灵活用工群体增大, 薪酬亦呈上涨趋势。 企业的阶段性用工需求可能来自于订单或业务高峰期下的劳动力不足, 也可能来自于季节性工种在淡季的开支压力, 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受企业发展阶段、 实际项目情况的影响, 高端人才也能够通过平台让自己的知识、 经验创造更大的价值。 于是, 结合了固定用工与灵活用工的复合用工模式应用而生。 一方面, 灵活用工能够在短期解决企业的劳动力不足, 规避了需求回落后的劳动力闲置问题, 整体降低用工成本, 另一方面也因为复合用工数字化平台能够

33、高效地提供社保、 代发工资等服务。 此外, 疫情使得 “共享员工” 模式兴起, 国家也在扶持新经济形态企业开展灵活就业, 企业对用人模式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而就业者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 薪酬部分也明显呈上升趋势, 这些都成为复合用工的发展动力。数字经济进化: 数字化人才薪酬高位运行。 2022年数字经济的实体化将推动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正向三二一产逐次渗透,也就是从互联网、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到制造、 汽车、 新能源、 农业等, 数字化所涉及的数字化岗位都在增加。 而在企业内部, 数字化相关岗位人才的薪酬则相对更高。 从区域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的数字化人才薪酬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但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的岗位薪资东西部差距会逐渐缩小。 除了数字化人才薪酬, 企业还需关注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与提升。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博尔捷:2022年人才薪酬趋势调研报告(19页).pdf)为本站 (小时候)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