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IPE:2021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评价报告(18页).pdf

编号:64372 PDF  DOCX   18页 9.0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IPE:2021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评价报告(18页).pdf

1、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12引言2021 年,世界各地气象灾害频发。8 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 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1明确提出: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大气、 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增加了极端高温、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发生可能性和强度。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于 2020 年 9 月提出了“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强力加入全球零碳冲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显著影响,在多地疫情带来停工和减产的情况下,由于疫情控制得力,中国作为全球消费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得到进

2、一步加强。2021 年 8 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 3.43 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但外贸订单的大幅上升,导致能耗和碳排放增加,也加剧了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紧缺。广东、浙江、江苏等外贸出口大省出现的拉闸限电,给大批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但气候治理并非绿色供应链议题的全部,从中国环境治理来看,大气、水、土壤和近海污染仍需继续攻坚治理,为此中国政府正在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并将其作为“十四五” (2021 2025 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重点工作。而从全球来看,塑料垃圾和海洋污染、有害化学品污染、生物多样性流失等,也是未来十年亟需共同应对的挑战。所有这一切,意味着绿色供应链的推进,将不再

3、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道义问题。已经做出环境和气候承诺的品牌,将会面对更多“green wash”和“climate wash”(漂绿)的质疑。未来十年,保障在华供应链在环境合规的基础上协同减污降碳,超越一级供应商,将环境和碳管理延伸至更加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上游生产环节 ,将成为关乎品牌和供应商未来持续生产经营能力的核心商业问题。 Business as usual(原地踏步)将难以适应这样的新局面,品牌、供应商和投资者都必须更多借助创新解决方案。基于上述考量,在与利益方进行研讨的基础上,我们将供应链气候行动 SCTI 指数全面升级为企业气候行动 CATI 指数,并显著提高了气候治理在绿色供应链 C

4、ITI 指数中的权重。为推动更多上游原材料企业加入环保和气候行动,我们将评价企业扩展到 613 家,并纳入汽车零部件和光伏等行业,行业总数增加至 21 个。通过本期 CITI 指数评价,我们看到一批中外品牌脱颖而出:在生命周期管控方面不断向上游延伸,在减污降碳协同方面有效赋能本地供应商,在核算、披露的基础上开始设定减排目标,高效推进可信的监测,报告和核查(Monitoring, reporting & verification, MRV)。我们也特别高兴的看到,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越来越多的银行和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和气候表现。我们希望本期评价能够识别新的政策和产业趋势,发现成功商业

5、实践,分享给关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各个利益方,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守护地球家园。1 IPCC (2021) AR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2每日经济新闻(2021)3.43 万亿! 8 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前 8 个月汽车出口实现倍增 .https:/ 色 供 应 链 CITI 指 数 由 IPE 和 自 然 资 源 保 护 协 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NRDC)于 2014年合作研发,旨在动态

6、评估品牌企业在透明与沟通、合规性与整改行动、延伸绿色供应链、节能减排和责任披露五个方面的表现。CITI 指数同时为品牌企业提供了一套基于数据和披露的供应链环境管理路线图,引导其从检索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表现做起,激励供应商履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提升环境表现,降低环境影响,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管控自身供应链的环境和气候风险。绿色供应链 CITI 指数CITI 指数重点关注供应链,特别是生产环节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其中的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 5 个目标)高度契合,可以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主流机制的有益补充

7、。在信息披露方面,CITI 指数对标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编制的 GRI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中国政府提出的绿色制造、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等相关政策,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所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生态环境部 , 2021)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2020)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 (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 , 2020)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发改委 ,201

8、7)中国制造 2025 ( 国务院 , 2015 )相关政策要求GRI 102 : 一般性披露GRI 302 : 能源GRI 303 : 水和污水GRI 305 : 排放GRI 306 : 废物处置GRI 307 : 环境合规GRI 308 : 供应商环境评价GRI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環境、 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CSRC、HKEX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34自 2014 年起,IPE 持续升级 CITI 指数评价指南,连续 8 年开展绿色供应链 CITI 指数动态评价,评价行业和品牌数量逐年提升。2014 年年份评价指南版本评价指南

9、核心变化评价行业数量评价品牌数量20141.0奠定沟通与跟进、合规性与整改行动、延伸绿色供应链、目标设定与数据披露及回收再利用的指标维度814720152.0增加“推动供应商管理排入集中处理设施的废水”的指标 916720163.0首次推出 CITI 指数 Top 30919820174.0增加 “推动透明供应链”和“引导公众开展绿色选择”的指标1426720185.0增加供应商更及时做出披露信息的要求1630620196.0增加“固体废物负责任管理”的指标19*43820207.0增加“物流供应商负责任管理”的指标2058420218.0提升气候治理指标的权重21613(* 自 2019 年

10、起与芜湖生态共同开展针对环保产业的评价)2021 年,为引导品牌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IPE 显著提高了气候治理在 CITI 指数 8.0版本中的权重;并在蔚蓝地图网站的品牌详情页增加了玫瑰风图,以展示参评品牌在五个评价维度上的表现,以及与领先品牌的差距,彰显最佳实践,识别改进方向。如右图所示,本期 CITI 指数评价中获得高分的品牌企业能够:CITI 指数分析CITI 指数对标借助环境大数据提升管理效率, 确保在华供应链环境合规 ;以生命周期管控为目标,不断向上游高风险、 高能耗、 高排放环节延伸管理;借助数字化工具,推动供应链核算披露,形成超越合规要求的持续改进;

11、通过激励措施, 带动直接供应商管控自身供应链的环境表现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积极与本土利益方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身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查看历年 CITI 报告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562021 年 CITI 评价结果 TOP 50(2021 年 CITI 指数评价完整排名详见附录)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78欧美品牌较早开展供应链环境管理和气候治理,总体表现领先;日韩多个品牌表现逐步提升;大中华区企业起步较晚, 多数企业仍待提升。纺织皮革和电子电器行业领跑,日化行业紧随其后,汽车零部件、 食品饮料及

12、酒、 汽车、 房地产、 纸业、 环保产业和光伏领先品牌表现同样抢眼。CITI 卓异品牌行业得分对比区域得分对比继 2019 年和 2020 年后,苹果和戴尔以下列优秀表现,再次荣膺“CITI 卓异品牌” :在绿色供应链 CITI 指数评价中排名领先;利用蔚蓝生态链或其他自动化系统,开展高水准的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工作,保证品牌和供应商之间的密切沟通, 并在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中与供应商构建更平等的伙伴关系;推动核心供应商通过蔚蓝生态链或其他自动化系统,实时关注自身的环境表现,更主动地承担环境治理和信息披露的主体责任,同时管控自身供应链的环境和气候风险。区域前五名行业前五名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91

13、02021 年评价发现“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为应对这一新的局面,IPE 在绿色供应链 CITI 指数 8.0版本中将气候治理指标(即指标 4.1)的权重提升至 20%, 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企业气候行动指数研究课题组的技术支持下 ,将供应链气候行动 SCTI 指数全面升级为企业气候行动 CATI 指数。 CATI 指数从治理机制、 测算披露、 目标与绩效和减排行动四个维度对企业在气候治理方

14、面的行动开展动态评价 ,总分经折算后计入参评企业 CITI 指数中指标4.1 的得分。与 4.1 类似,指标 4.2 在今年 CITI 指数改版升级后, 也更加明确品牌在推动供应商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 ,应从测算披露开始,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设定目标并追踪绩效进展,持续激励供应商采取减排措施,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数字化推动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本期评价期间,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推动在华供应商协同开展减污降碳工作。其中,68 个在华采购的跨国品牌借助环境大数据追踪供应商的环境表现,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将环境管理延伸至供应链更上游,确保在华供应链环境合规。为协助品牌开展上述工作,IP

15、E 于 2018 年开发了蔚蓝生态链工具。 2021 年, IPE 进一步升级蔚蓝生态链解决方案,助力品牌持续提升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在这些品牌的推动下 ,超过 2350 家企业在 2021 年前9 个月通过蔚蓝地图网站向社会公开披露整改信息或环境数据。尽管越来越多的品牌利用数字化的工具管理供应链的环境合规表现, 但针对违规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披露的供应商数量并未呈现大幅增长。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随着各地执法部门加强环境监管, 品牌和环保组织持续开展监督,品牌在华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表现正在逐步提升。2006 年至 2021 年 9 月份公开披露整改信息或环境数据的供应商数量朗詩自

16、2016 年起, 持續對供應鏈上游企業進行環境合規檢索, 並將環境合規要求納入 招標文檔 。 在 招標文檔 中要求投標企業在第三方環境資訊網站 蔚藍地圖 上提供企業的環境監管信息依據,並督促不合格企業改善。 對於供應商環境違規情況, 朗詩要求供應商到 蔚藍地圖 網站提交公開說明, 並要求其採取及時整改措施對於無任何改進舉措的供應商, 朗詩將取消其中標資格。 朗詩綠色地產 2020 年度 ESG 報告“”丹麦绫致自 2019 年起开始利用 IPE 开发的自动化供应链环境管理工具蔚蓝生态链,管控供应商的环境风险,并要求所有供应商针对违规问题做出公开披露。 丹麦绫致 2020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绿

17、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1112在环境合规的基础上, 25 个国内外品牌推动供应商利用 IPE 开发的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与转移(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 PRTR)数据表,向社会公开披露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废水和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减排目标及目标完成进展,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产生和转移量。不仅如此,苹果、C&A、戴尔、Levis 和 New Balance,已经开始推动其直接供应商开展供应链碳管理,要求自己的供应商核算并披露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量。 在上述进程中,我们看到由于“双碳”战略新近提出,很多供应商企业缺乏核算披露能力

18、。为此,IPE 于 2020 年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了“中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平台”。该核算平台基于国家发改委自 2013 年起分三批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将适用于 24 个行业的自 2015 年以来,填报和披露碳与 PRTR 数据的供应商数量持续增加。 本期评价期间,236 家供应商企业还设定并披露了温室气体减排的绝对目标,187 家供应商企业设定并披露了强度目标 (部分供应商同时设定了绝对和强度目标) 。温室气体核算公式,以及排放因子内嵌入核算平台。企业只需要依据煤炭、燃油购买,电费缴费等单据,输入核算边界(通常为最低一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使用的

19、化石燃料、外购电力和蒸汽等能源消耗数据,就可以直接计算得出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 ,超过百家供应商披露未来一年新鲜用水量减量目标、 中水回用水量增加目标、 废污水减量目标,以及未来一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减量目标和危废减量目标。Primark 激励供应商利用 IPE 开发的蔚蓝生态链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管理自身供应链的环境表现 .Primark 还要求供应商通过蔚蓝地图网站披露环境数据, 包括水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 废水和废气污染物排放量, 并激励供应商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Primark 2020 年环境报告“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1314随着品牌深入推动绿色供应链,能否超越一级供应

20、商,将环境和碳管理延伸至更加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上游生产环节,同时激励供应商关注自身供应链的环境风险和碳足迹,成为关乎品牌和供应商未来持续生产经营能力的核心商业问题。在本期评价期间,近百家品牌已经将环境和碳管理延伸至化学品供应商、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商,以及物流供应商。环境和碳管理向更上游延伸大部分品牌与化学品供应商没有直接的业务往来,即便有指定的供应商,若采购量不大,激励这些上游供应商提升环境表现仍非易事。但化学品,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可能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风险,且这些环境危害或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本期评价期间,21 家纺织品

21、牌已经开始向供应商收集染料、助剂等化学品供应商名单,或推动供应商自行检索和追踪这些化学品供应商的环境表现。C&A 还邀请化学品供应商参加“可持续环境提升专题”培训,介绍品牌对化学品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要求,同时推动直接供应商与化学品工厂签订书面协议通过蔚蓝生态链追踪自身的环境表现、及时对违规问题做出公开说明,并尝试测算和披露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数据。 化学品市政或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商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处理能力不足或不能稳定达标运行,本应作为环保防线的这些环境治理服务商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治污将成“致污”。 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处

22、置商尽管如此,部分品牌仍坚持认为供应商纳管排放的集中污水处理厂 ,以及供应商委托运输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不应纳入其供应链环境管理的范畴。2021 年,IPE 在修订 CITI 指数时关注到生态环境部近期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环水体 202070 号) 3对纳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说明:(1)纳管企业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工业污水进行预处理,相关标准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处理达标

23、;其他污染物达到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后方可排放。二是依法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并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自觉接受监督。属于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的,还须依法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运营单位共享数据。 三是根据 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财税2014151 号)、委托处理合同等,及时足额缴纳污水处理相关费用。四是发生事故致使排放的污水可能危及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时,应当立即采取启用事故调蓄池等应急措施消除危害,通知运营单位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2)运营单位应当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不得排放不达标污水。一是在承接污水处理项目前,应当充分调查服

24、务范围内的污水来源、水质水量、排放特征等情况,合理确定设计水质和处理工艺等,明确处理工艺适用范围,对不能承接的工业污水类型要在合同中载明。二是运营单位应配合地方人民政府或园区管理机构认真调查实际接纳的工业污水类型,发现存在现有工艺无法处理的工业污水且无法与来水单位协商解决的,要书面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开展进出水水质水量等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开运营维护及污染物排放等信息,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报送污水处理水质和水量、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等信息。四是合理设置与抗风险能力相匹配的事故调蓄设施和环境应急措施,发现进水异常,可能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受损和出水超标

25、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污染物溯源,留存水样和泥样、保存监测记录和现场视频等证据,并第一时间向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不仅如此,2020 年修订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第三十七条也明确提出:“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 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 受托方运输、 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污染防治要求,并将运输、利用、处置情况告知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外,

26、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托方承担连带责任。” 3生态环境部(2020)环水体202071 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 . https:/ 故此,我们认为品牌应将供应商纳管的污水处理厂,以及供应商委托运输和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纳入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的范畴,在识别出这些环境服务提供商出现违规问题后,推动供应商告知存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废运输和处置单位采取整改措施,至少做出公开说明,并建议其通过蔚蓝生态链追踪自身的环境表现。截至 2021 年 9 月,37 家品牌已经开始通过供应商收集纳管污水处理厂,或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商的名单,并通过供应商推动这些环境

27、服务商关注自身的环境表现,就违规问题做出公开说明。以耐克为例,其要求所有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关注自己的固废处置厂,累积推动 9 家固废处理商对环境违规进行了整改并公开反馈。ZARA 的母公司 Inditex 集团要求供应商自主检索纳管排放的污水厂,在 2021 年通过供应商邮件告知 20 家存在环境违规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采取整改措施,其中 5 家污水处理厂就过往违规问题做出了公开说明。4 生态环境部(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https:/ - 品牌成品仓库 - 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自 2020 年以来,CITI 指数增加“物流供应商负责任管理”的指标,引导品牌关注物流,特

28、别是运输、仓储和转运等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截至 2021 年 9 月,超过 30 家跨国品牌已经推动近百家物流和货运企业通过蔚蓝生态链关注自身的环境表现,其中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下属的四家企业还就环评批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车载排放诊断系统报警后未对车辆进行维修等过往的违规问题及整改情况做出公开说明。不仅如此,Primark、耐克、宝洁等品牌还通过优化转载和运输方案等方式,降低物流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使命 2030”(Ambition 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宝洁承诺到 2030 年,将上游成品每吨公里运输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比 2020 年减少 50%。 绿色物流为 实 现

29、这 一 目 标, 宝 洁 在 20/21 财 年(2020 年 7月 -2021 年 6 月)在广州启动了新的智能制造中心。通过与零售伙伴的无缝合作,打通信息流和物流,宝洁开始将每年上百万个包裹从智能制造中心直发消费者,消除供应链中不必要的运输节点,减少了大约 190,000 吨公里运输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21/22 财年(2021 年 7 月 -2022 年 6 月),宝洁还计划进一步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货运量,增加铁路或海运货运量,进一步降低传统公路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纺织、 IT 为代表的行业,在推动绿色供应链方面起步较早,近年来又在尝试利用创新的方式将推动供应商提升环境表现和

30、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传递给消费者 , 引导公众关注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通过选择来自绿色供应链的产品,激励品牌和供应商增加环境保护和气候治理方面的投入。领先品牌创新引领绿色选择ZARA 的母公司 Inditex 集团创立 Join Life 的标签,公开相应标准,包括:供应商在纺织面料前处理、印花、染色、后整理,或皮革鞣制和人造革加工工艺中能够做到环境合规;并为满足标准的商品贴上 Join Life 的标签。Inditex 利用蔚蓝生态链追踪上述供应商的环境表现,并推动供应商同步追踪自身的环境表现,一旦出现违规及时整改,并做出公开说明。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阅读宝洁的品牌故事

31、,了解品牌如何携手供应商和零售商推进运输减排 创立绿色低碳相关的产品标识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了解 Join Life 更多详情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1718C&A 自 2020 年 以 来,持续通过门店海报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示其在华供应商在减少化学品使用和废水排放方面的表现, 引导消费者了解其所购买的牛仔产品在生产环节的环境足迹。透明供应链的概念在过去十几年间被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接受和认同5。将供应商信息向利益方公开,不仅有助于展示品牌企业对可持续供应链的承诺,应对“green wash”和“climate wash”(漂绿)的质疑,引导消费者了解产品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更有助

32、于品牌企业识别并管理供应链的环境和气候变化风险,激励供应商履行污染和气候治理的主体责任6。为协助品牌企业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其在华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表现,以及碳和污染物排放数据,IPE 和 NRDC 于2018 年合作开发了绿色供应链地图。截至 2021 年 9 月,24 个在华采购的跨国品牌,通过绿色供应链地图总计披露2417 家供应商。其中:联想成为首个登上绿色供应链地图的 IT 品牌:联想自2021 年起,利用蔚蓝生态链追踪在华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表现,并开始推动供应商通过蔚蓝地图网站填报并披露碳数据,以追踪价值链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落实进度;The Very Group 成为首个登上绿色供应链

33、地图的电商零售品牌:The Very Group 自 2020 年起,全面检索其电商平台上所销售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商是否能够做到环境合规,并要求存在问题的供应商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至少做出公开说明;花王成为首个登上绿色供应链地图的日用化学品品牌:花王在持续追踪供应商环境表现的基础上,于 2021 年推动多家供应商填报和披露碳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并激励供应商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VF 集团除了通过绿色供应链地图披露其在华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还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多层级的供应商地图,以可视化形式呈现旗下主要品牌的一级至四级供应商,涉及物流中心、成衣厂、面料厂和原料供应商,协助消费者追溯其所购买产品的生产和供

34、应链条。5 Alexis Bateman and Leonardo Bonanni (2019) “What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Really Means” 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ttps:/hbr.org/2019/08/what-supply-chain-transparency-really-means#:text=Supply%20chain%20transparency%20requires%20companies%20to%20know%20what,important%20is%20that%20more%20c

35、onsumers%20are%20demanding%20it.6 Tim Kraft and Yanchong Zheng (2021) “How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Boosts Business Value”i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https:/sloanreview.mit.edu/article/how-supply-chain-transparency-boosts-business-value/2021 年海报中呈现的开平达丰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在蔚蓝地图网站持续披露废污水总量等数据,展示其在减排方面的成效

36、。 在门店张贴绿色供应链相关的海报 提升供应链透明度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1920与双碳战略关系密切的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发电、风电等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也开始关注自身及生产供应链条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2021 年,IPE 和环保组织绿色江南就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特斯拉供应链的环境问题开展书面和现场调研,撰写并发布两期新能源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光环之下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1和TESLA & MORE 光环下的污染透视新能源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2。2021 年 9 月底,在距离首次致信确认供应商污染问题过去 26 个月后,特斯拉上海工厂通过邮件首次回复,表示“目前涉及的 12 家

37、特斯拉供应商共 15 个问题项,已 100%采取整改措施”,但未披露或推动供应商披露具体的整改措施及环境合规现状。同属汽车行业,丰田和本田汽车在 2021 年大幅提升供应链环境管理水平,其中:本田汽车推动关联方开展绿色供应链自主管理,其中包括东风本田、广汽本田、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本田动力、本田汽车零部件等 10 家生产制造企业,开始利用蔚蓝生态链持续关注自身及供应商的环境表现;丰田汽车识别 11 个事业体的污水处理排放路径清单,其中有 8 家事业体通过本公司内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预处理,在确保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后,通过集中污水污水处理厂二次处理后排放至自然水体;另外 3 家事业体对生产废液循环利

38、用,高浓度无法循环利用的废水作为危险废物处理。此外,汽车产业的供应商也已经开始采取积极行动,其中:舍弗勒已经开始利用蔚蓝生态链管理在华供应商的环境风险, 包括:推动供应商注册企业账户, 追踪自身的环境表现,要求存在违规问题的供应商整改并公开披露环境信息;绿色供应链向更多行业扩展Levi Strauss & Co. 加入绿色供应链地图, 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在华供应商的环境数据, 展示我们对透明供应链和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承诺。 Levi Strauss & Co. 2020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IPE 数据库能够及时准确地推送企业监管记录, 帮助品牌第一时间预警, 推动企业开展信息公开和违法记录

39、撤除, 降低供应链合规性风险。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平台 工具, 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让其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本底值, 为后续的碳减排和碳中和工作提供指引。舍弗勒已将是否在 IPE 网站上有监管记录及改善, 列入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现场评估的核查项之一。 ”舍弗勒大中华区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阅读光环之下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1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阅读TESLA & MORE 光环下的污染透视新能源车环境问题调研报告2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2122李尔(Lear Corporation)、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延锋(Yanfeng)、东海理化(TOKAI RIKA

40、)书面回应环保组织对其下属企业环境违规问题的邮件。多个新能源车企的上游供应商企业,也已经开始采取积极行动,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赣锋锂业推动 10 家分公司利用蔚蓝生态链追踪自身环境表现,并推动奉新赣锋锂业有限公司和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过往环境问题公开披露整改和环境合规信息;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上游供应商企业也就过往环境问题公开披露整改措施和环境合规现状。这些汽车产业供应商的积极行动,与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回避其供应链环境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7中外对话(2021)屋顶发电,中国分布式光伏抢滩公共建筑 . htt

41、ps:/ CITI 指数评价,我们看到一批中外品牌脱颖而出:在生命周期管控方面不断向上游延伸,在减污降碳协同方面有效赋能在华供应商,在核算、披露的基础上开始设定减排目标,高效推进可信的监测,报告和核查(Monitoring, reporting & verification, MRV),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然而,当我们放眼全球,塑料垃圾和海洋污染、有害化学品污染、生物多样性流失等越来愈多的全球性挑战对工业生产、供应链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显现。Business as usual 将难以应对这些新局面,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品牌、供应商、金融机构、投资者、环保组织都必须更多借助创新解决方案

42、,携手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建议一:品牌落实减排承诺,携手多方参与解决全球挑战8 WWF (2020)中国塑料包装物回收和再生现状白皮书https:/webadmin.wwfchina.org/storage/files/1.%20 中国塑料包装物回收和再生现状 .pdf 9 WWF(2020)如何将塑料影响纳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 评估体系.https:/webadmin.wwfchina.org/storage/files/10. 如何将塑料影响纳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 评估体系 .pdf 10 Royal Society of Chemis

43、try (2020) Science to enable sustainable plastics A white paper from the 8th Chemical Sciences and Society Summit (CS3). https:/www.rsc.org/globalassets/22-new-perspectives/ sustainability/progressive-plastics/c19_tl_sustainability_cs3_ whitepaper_a4_web_final.pdf11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2020)发改环资202080 号 关

44、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https:/ 12 经济日报(2020)46 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系统 . http:/ 9:2019 年,人类因为生产和处理基于化石原料的塑料,向大气中排放了 8.6 亿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 200 座燃煤电厂的年排放量10。不仅如此,塑料垃圾,特别是微塑料(通指小于五毫米的塑料微粒),正在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的生存,同时威胁人体健康。 中国是塑料和塑料包装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塑料包装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塑料包装的原材料提供商,提供塑料包装所需要的合成树脂和塑料助剂;除汽车产业外,本期评价期间,光伏产业的领军品牌隆基股份,也开始通过蔚蓝

45、地图数据库检索并关注硅料、硅片、铝材、薄膜、组件供应商的环境合规表现,引领光伏产业启动供应链环境管理工作。2020 年 12 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提出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 左右,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00 吉瓦以上。而截至 2020年底, 中国风光总装机容量为534吉瓦, 其中光伏253吉瓦;这意味着在 10 年间,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要翻一倍有余7。光伏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上游金属硅、硅料和硅片等晶体硅原材料生产以及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环节。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四氯化硅,由于具有毒性,且难以转化利用和处理,是光伏产业需要解决的

46、重要问题。此外,在太阳能电池生产环节中利用氢氟酸清洗硅片氧化膜产生的氟化物, 如不能处理达标排放, 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光伏产业在提供更加清洁能源的同时,亟需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 中游:塑料制品企业,主要生产硬包装(包括塑料桶、塑料瓶、塑料盖)、软包装(包括塑料软管、塑料袋等无定型产品)和复合软包装;下游:塑料包装的应用行业,主要包括食品和饮料、个人护理、家庭护理、电子电器信息制造业、医药用品、农业用塑料薄膜和汽车产业。2020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11提出要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在塑

47、料闭环的链条中,除了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设计、减少塑料使用量、提高再生塑料在产品包装中的比例,如何激励消费者对塑料制品和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以提升循环利用率同样至关重要。 2017 年起,中国 46 个重点城市逐步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尽管各地“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12”,然而在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和居民行为方面,绝大多数城市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有待养成和巩固。为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相关方掌握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相关情况及动态数据,推动多方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回收再利用,IPE在万科公益基金会

48、的支持下启动了垃圾地图项目,并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发起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活动,旨在精准了解不同城市、不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识别问题所在,协助城市管理部门改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多地环保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活动延续至今,积累了大量实地照片和问卷数据,真实反映了大中城市 14000 多个小区垃圾分类日常管理状态。截至2021 年 9 月底的数据显示,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已经有效落实了定时、定点和监督指导措施,居民普遍实现自主分类,垃圾分类投放率较高。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2324形成了基于“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

49、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从空间规划、企业选址及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商业活动可能产生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约束。为协助更多利益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IPE 自2020 年起开始收录林业草原部发布的企业合法参与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的许可证信息,以及因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生物多样性行为被依法处罚的违规记录。品牌企业可以利用蔚蓝地图检索,并通过蔚蓝生态链实时追踪供应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表现。不仅如此,IPE 收集并绘制了全国 47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 个生物多样性优保护区域以及 63 个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品

50、牌企业可以利用生态地图,对照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情况,规避生产和供应链因不符合生态空间管控要求带来的合规风险。在部分城市垃圾分类迈向 2.0 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品牌企业积极响应公众逐渐成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激励公众将塑料等可循环再生的材料有效分类,同时与相关部门协力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清运能力,提升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塑料供应和消费链条的闭环管理,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垃圾和海洋污染问题。在此过程中,品牌还应协同考虑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流失等其他环境问题。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空气、水、土壤、森林等自然资源,食物、药用植物等生活物质供应服务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IPE:2021年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评价报告(18页).pdf)为本站 (小时候)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