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城市科技-智能地产成就智慧上海(2016)(80页).pdf

编号:66514  PDF  DOCX 80页 2.2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城市科技-智能地产成就智慧上海(2016)(80页).pdf

1、Shaun Brodie戴德梁行中国区战略研究主管20166月28日城市科技智能地产成就智慧上海作者Shaun Brodie中国区战略研究主管+86 21 2208 2目录摘要 简介智慧城市概况智慧城市对中国和上海的意义科技及智能房地产总结4692751753摘要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4全球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中国也不例外。 上海等城市正在展现它日益增长的经济重要性, 科技应用不断发展, 然而资源却变得稀缺。 通过充分利用新科技和它所提供的解决方法, 智慧城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智慧城市投入运行, 它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减少成

2、本和资源消耗,加强政府和人民的互动, 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中国目前有超过300个政府批准的各种形式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随着智能发展需求越发旺盛, 未来这个数字将不断增加。中国上海, 已经通过了一系列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 以2011年为例, 上海出台了名为 “智慧上海” 的三年发展规划。 从那时起, 上海明确了以居民生活为导向的智慧城市规划和目标。未来短期内, 上海智慧城市发展将受到国家目前 “五年规划” 的影响。 根据这项规划, 智慧城市将会在五个重要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包括: 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 加大科技利用, 推动教育创新, 鼓励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进步。上海本身的 “十三五

3、” 规划 (2016-2020) 对城市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其目标为实现2020年的经济发展计划, 扩张服务业, 升级制造业, 努力将城市发展为创新中心, 并优化城市整体规划。最后, 在实施智慧城市规划的时候, 中国城市 (比如上海) 应该认真考虑其商业地产功能和价值。 智能房地产开发, 成功整合并利用了最新科技, 可以提高效率, 提升资产价值, 增加可持续性。 以智能办公为例, 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平台 (BIM) 与综合办公管理系统的使用, 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办公管理。智慧购物中心则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店内科技来丰富购物体验, 从而实现资产增值。 最后, 智能物流仓储可以通过有效使用物联网

4、 (IoT) 硬件与软件管理能源消耗减少相应的成本,从而增加其可持续性。5简介6本报告探讨了科技如何被城市, 特别是商业物业所利用, 从而使城市环境更加智能化。 我们将从智慧城市的定义开始, 重点探讨在智慧城市中, 科技对房地产市场的改变。接下来, 我们将关注中国, 尤其是上海, 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同时也会解释像中国 “十三五” 规划这样的政策如何与智慧城市发展接轨, 特别在上海这样的主要中心城市。然后, 我们将把目光投向国际舞台。 在这一部分, 我们将看到世界上几个主要城市对智慧城市所做的最佳实践。其后, 我们将就智能办公、 零售及工业物流物业的开发, 探讨智能商业房地产

5、。 这部分我们将主要关注科技如何:提高办公物业的效率;增加零售物业的资产价值;提高工业物流物业的可持续性。最后, 我们梳理总结了报告中关于智慧城市发展和智能房地产, 并对上海未来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要点。此份报告涵盖了什么?78智慧城市概况9什么是 “智慧城市” ? 这是个非常宽泛的问题, 它具有多面性, 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任市长Eduardo Paes最近的一段讲话, 与我们智能地产的三个主题效率、 价值与可持续性联系紧密, 十分简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什么是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那些有效管理其资源的城市, 其交通、 公共服务和灾害应对, 应实现智能操作以减少成本;

6、提高性能;减少碳排放。 ”Eduaro Paes (里约热内卢市长)基于Paes的定义, 智慧城市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城市, 其能够使用通讯科技去搜集、 处理和传播信息, 从而做出更好的决定。 当智慧城市投入运营, 它能够: 提高生活质量;升级城市服务的功能和交互性;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消耗;加强城市居民和政府组织的联系。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10在智慧城市中, 这些部门已经实施了智慧城市的应用, 不仅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城市社会管理, 而且提高了实时处理的能力。 因此, 智慧城市是一个准备更充分以应对各种挑战的城市, 而不是一个与居民只有 “事务性” 关

7、系的城市。医疗保健智慧城市管理社会管理规划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房地产Education社会福利基础设施管理能源水交通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为实现智能管理的目的, 目前已经运用并推进智慧城市技术的行业部门包括:政府服务;公共安全;房地产;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 (图 1) 。智慧城市管理图111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兴起有一段时间了。 第一个智能社区是英国的布莱切利园, 它是二战期间英国电码译员的集中地。 40年后, 到了1980年代, 智慧城市的概念才真正开始兴起。 1986年, 伦敦是第一个提供开放性数据的城市 (图2) 。全球发展从布莱切利园到2025

8、年的88个城市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全球智慧城市发展时间线 (1986-2015)图22000200111992伦敦 首份城市开放数据大伦敦议会里约 “智慧成长” 联合国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全球 千年虫千年虫危机横滨 数据城市首份智慧城市总规划马斯达,阿布扎比 生态城市低碳,智能电网松岛 生态城市韩国智慧城市伦敦 智能伦敦计划智慧城市认证计划埃德蒙顿 IBM智慧城市IBM 智慧城市挑战印度 智慧城市发展全印度100个智慧城市建设2014圣艾伯特 智慧城市卓越中心1986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121992年, 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和发

9、展会议就关于 “智慧发展” 的 21世纪议程 进行了讨论。 从那时起, 许多城市开始实施智慧城市技术与方案, 比如开发宽带网络, 建立电子服务, 连接传感器和数据, 藉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系统。 其中比较知名的城市包括 (图3) :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欧洲:维也纳 (奥地利)赫尔辛基 (芬兰)巴黎 (法国)柏林 (德国)阿姆斯特丹 (芬兰)巴塞罗那 (西班牙)斯德哥尔摩 (瑞典)格拉斯哥 (英国)伦敦 (英国)密尔顿凯因斯 (英国)南安普顿 (英国)美洲:里约热内卢 (巴西)圣保罗 (巴西)卡尔加里 (加拿大)埃德蒙顿 (加拿大)圣艾伯特 (加拿大)多伦多 (加拿大)温哥华 (加拿大)

10、滑铁卢 (加拿大)波士顿 (美国)芝加哥 (美国)拉格朗日 (美国)纽约 (美国)旧金山 (美国)西雅图 (美国)亚太地区:悉尼 (澳大利亚)北京 (中国)香港 (中国)上海 (中国)台北 (中国)三鹰 (日本)东京 (日本)横滨 (日本)新加坡首尔 (韩国)松岛 (韩国)水原 (韩国)中东地区:马斯达尔 (阿布扎比)德黑兰 (伊朗)图3世界部分智慧城市 (2016)埃德蒙顿卡尔加里圣艾伯特温哥华 西雅图滑铁卢多伦多芝加哥拉格朗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悉尼新加坡香港台北上海 北京维也纳东京横滨三鹰马斯达德黑兰巴塞罗纳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格拉斯哥纽约波士顿旧金山首尔松岛水原伦敦南安普敦

11、米尔顿凯恩斯13到2025年, 预计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左右, 届时全球将至少有88个功能性完全的智慧城市 (图4) 。基于美国HIS咨询公司对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的数量从2013年的21座城市不断增长。 2013年, 欧洲-中东-非洲 (EMEA) 地区拥有最多数量的智慧城市。然而到2025年, 亚洲智慧城市数量将超过全球其他大洲, 达32座。 与此同时, 欧洲将会有31座智慧城市, 美洲为25座。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图4全球智慧城市数量 (2013-2025)020406080200182025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12、上 海14为什么要推广智慧城市?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戴德梁行研究部图5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率 (1980/2014)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智慧城市呢? 当前,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城镇地区经济比重日益增加, 新科技的使用不断增加, 而城市资源日益短缺。 更重要的是, 联合国估算目前全球大约7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自于城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以及不断增加的市政服务需求, 并且持续提高效率, 城市需要变得更智慧。 智慧城市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技术及其自身的解决方案, 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如城市拥挤、 能源及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同时更有效地分配资源, 从而提高城市环境中的生活质量。

13、在世界各地, 很多城市正在不断扩张成更大的城市集群, 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城市工作和生活。 据联合国统计, 到2050年, 约70的世界人口将实现城市化。 城市化趋势在新兴国家尤为明显, 其城市扩张速度非常之快。 例如, 中国在1980年城市化率仅为14%。 在2014年, 这一数字迅速提升至55% (图5) 。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城市人口14%1980年城市化率(总人口=9.9亿)2014年城市化率(总人口=13.7亿)55%15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如交通、 能源、 供水及废物处理等公共服务压力巨大。 为了减轻资源压力, 发展中的城市必须建立更加智能化的系统, 来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随

14、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世界各地的城市集群将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图6)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全球撰稿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和全球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Parag Khanna预测, 未来世界经济将由40到50个巨型城市主导, 而非200个主权国家。 主要城市集群将容纳全球大部分的人口, 并成为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图 6全球城市集群及其经济价值 (2015)资料来源: Parag Khanna(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全球撰稿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和全球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戴德梁行研究部编辑整理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美国波士顿-华

15、盛顿英国伦敦土耳其俄罗斯莫斯科莫斯科莱茵-鲁尔大伊斯坦布尔德黑兰-卡拉季GreaterDelhi重庆-成都环渤海地区东京-大阪东京-大阪日本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马尼拉马尼拉菲律宾雅加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罗开罗拉各斯-贝宁城金沙萨内罗毕内罗毕印度孟买-浦那肯尼亚孟买-浦那阿布-迪拜约翰内斯堡埃及伊斯坦布尔伦敦洛杉矶-旧金山洛杉矶-旧金山达拉斯-沃斯堡波士顿 -华盛顿 墨西哥城墨西哥城墨西哥巴西圣保罗圣保罗GDP($)2,500-175,000501-2,500101-50051-10026-506-251-520 万亿10 万亿5 万亿1 万亿1 千亿城市科技智 能 地

16、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16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戴德梁行研究部图 7中国总体GDP及服务业占比 (1980/2014)基于这一点, 城市作为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 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以全国的服务业 (主要在城市范围内产生进行的经济活动)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因子, 可以看到服务业对全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性。 1980年, 中国的服务业占比达到全部GDP的21, 为人民币4,550亿元。 到2014年, 这项指标已激增至人民币63.6万亿元, 占总体GDP的48(图7) 。随着世界各地的城市, 尤其是中国的城市, 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中心, 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明显。 具有前瞻性, 并

17、希望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城市, 不仅已经制定了一个智慧城市的规划, 还在城市发展的同时, 不断提高完善其现有的规划, 使它们能够在区域经济中保持领先的地位。Urban 1980年GDP: 4,550亿人民币服务业占GDP: 21%2014年GDP: 63.6万亿人民币服务业占GDP: 48%服务业服务业17如今, 人们在众多设备中使用新科技, 其方法和目的非常多样化。 用量的上升带来了人们对于数据和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 (图8) 。现在, 我们生活在一个每秒钟有290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 每分钟有100小时的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 每天有5亿个推特被发出的世界。 到2020年, 可以预见,

18、 世界各地被连接起来的设备将达到200亿个; 到2026年, 大数据产业将可以产生850亿美金的经济效益。 随着对新科技使用的增长, 对数据和信息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的实时性需求的不断扩大, 世界各地对于智慧城市的需求将会更加普遍。图 8信息科技图表资料来源: 金融时报, 国际金融学会, 高德纳咨询, 毕马威, 福布斯, 大数据, Wikibon, 戴德梁行研究部201120162026安装数量 (十亿)20020850亿美元370亿美元80亿美元 051 01 520增幅 数据行业 (2011-2026)增幅 互联网连接设备 (2014-2020)科技数量

19、(2016)290万100小时5亿7,000亿1.3兆亿50040,000/1.2万亿个290万每秒发送邮件每分钟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每天推特数量每个月脸书用户使用时间(分钟)手机互联网用户发送和接受的流量每分钟产生的新网页每秒/每年谷歌搜索查询数量亚马逊每秒订单数量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18那么智慧城市的作用在哪里?一旦启动智慧城市规划, 哪些方面可以受益呢? 为了使城市化增加带来的的不良影响最小化, 同时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 可以采用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类似的方案包括监测交通流量的传感器, 或更好地衡量和预测能源和水资源需求的系统。智慧城市还可以帮助城市

20、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例如, 伦敦正在进行旧城改造项目以减少全市物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该市还通过安装充电桩设施来鼓励引进10万辆电动汽车。智慧城市还能为城市的整体发展提供许多额外的利益。 它们可以通过创建新的智慧城市规划来提供更多新的工作机会, 并通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 来吸引居民留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节省成本。19为了实现上述优点, 需要深思熟虑地制定和实施一个智慧城市规划。 有效的智慧城市规划是极其复杂的, 但作为起点 (根据马里兰大学网络安全兼职教授Sam Musa的观点) ,创建一个智慧城市规划可以采取三个简单的步骤 (图9) :研究社区

21、;制定政策;全民参与。图9智慧城市规划101资料来源: Sam Musa 教授 (马里兰大学网络安全兼职教授) , 戴德梁行研究部智慧城市规划101究竟应该怎样开始?研究社区(人)制定政策(流程)全民参与(科技)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20研究社区:制定政策:在建立智慧城市之前, 必须确定其可以带来的好处。 为了理解这一点, 必须研究社区的需求。 通过研究社区, 规划人员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居民的独特属性, 以弥补整体社会的不足之处, 并能够充分全面地认识到社会和经济需求。一旦确认了社区需求, 规划者就可以开始制定政策来推动智慧城市规划, 包括明确其中的责任和目标。全民参

22、与:一旦政策落地, 政府可以进一步发动市民, 让社区更好地发展智慧城市规划。 全民参与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 包括采用电子政务系统, 共享公开数据和信息等。 此时, 任何与智慧城市规划相关的新科技都可以被实现, 以满足社区的需要, 充实生活质量, 并实实在在地创造新的经济机会。简而言之,人;流程;科技是一个成功的智慧城市规划的三个关键因素。21一个执行良好的智慧城市规划将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平台, 它同时利用并融合了城市的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William Mitchell所说的那样, 城市智慧 (图10) :图10城市智慧资料来源: William Mitchell 博士,

23、 戴德梁行研究部“存在于以下日益有效的组合中:数码电信网络 (神经 ) ;无所不在的嵌入式智能 (大脑) ;传感器和标签 (感觉器官) ;软件 (知识和认知能力) 。 ” William Mitchell (麻省理工学院 (MIT) 建筑, 媒体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 。神经(数字网络)感觉器官(传感器和标签)大脑(嵌入式智能)知识和认知能力(软件)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22简单来说, 有效实施了智慧城市规划的城市将多种人工智能聚集在一起, 与传统城市相比它更加主动、 积极、 协调、 高效, 且节约费用。 表1阐述了传统城市和智慧城市在政府职能及服务执行上的差异, 进一步

24、表明了智慧城市的这一特点。Urban 表 1功能和服务传统城市 vs 智慧城市传统城市智慧城市规划:1. 临时的、 分散的2. 难以节省成本3. 投资扩展性受限1. 系统的、 详尽的2. 成本优化3. 投资扩展性佳基础设施:1. 低效运行2. 成本不断增加1. 采取协作的方式2. 节省成本系统运营者:1. 假设的基础设施情况2. 被动3. 低效的资源配置1. 实时的基础设施情况信息2. 主动3. 高效的资源配置ICT 投资*:1. 间断的、 不协调的2. 产生中庸的利益3. 没有实现规模经济1. 集中规划的2. 产生最佳利益3. 实现规模经济市民参与:1. 与市民的线上联系不足2. 对城市服务

25、的有限利用1. 全方面的线上业务2. 对城市服务的最大化利用数据分享:1. 各部门和服务相互孤立 2. 部门间不合作1. 各部门和服务相互结合2. 部门间相互合作传统城市 vs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规划功能资料来源: 智慧城市委员会, 戴德梁行研究部注*: ICT指信息与通讯技术23更智慧的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从传统的职能规划和运营方式转变到更智慧的方式, 各个城市将会通过不断地开发新想法和新技术, 改变它们原有的系统、 操作方式以及服务提供方式, 从而变得更加智能。城市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 企业、 行业以及游客, 需要确保运行良好的经济以及高品质的生活。 有远见的领导人意

26、识到, 虽然严格的预算、 有限的资源以及传统的体系往往会限制他们的目标, 但是新的、 先进的技术将会帮助他们将挑战转变成机会。例如:大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可以被用于对事物更深层次的分析;云技术可以实现不同机构组织之间的合作; 移动技术可以用于从源头获取数据并处理障碍;社交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市民的参与度。简而言之, 成为更智慧的城市, 将改变城市未来的运作方式, 并前所未有地开发城市潜能。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24新商机将大量涌现资料来源: Navigant研究, 戴德梁行研究部图 11按地区分智慧城市科技年收入 (2014-2023)随着城市潜能的实现, 与智慧城市开发相

27、关的新商机将会涌现。 根据Navigant (对智慧能源、 智慧水利、 智慧交通、 智慧建筑以及智慧政府这五个行业) 的研究数据, 全球智慧城市科技市场的市场规模在2014年为88亿美元, 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超过275亿美元 (图11) , 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13.5%。 同一时期内, 全球对智慧城市科技的累计投资预计将达1,744亿美元。对智能电网、 智能电表以及能源管理的投资是大量基础性智慧城市项目的关键。 城市也在尝试通过科技解决交通问题。 到2023年, 在所有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中, 智慧交通投资将成为最重要的部分。亚太市场是最大的区域市场。 随着更大规模城

28、市化的进行, 城市居民会不断提高对服务和基础设施品质的要求, 从而产生对智慧城市科技的需求。 到2023年, 估计亚太的智慧城市科技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113亿美元。0500020202120222023(十亿美元)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亚太欧洲北美2526智慧城市对中国和上海的意义27已经发生了什么?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到2013年为止, 全国已经有超过300个政府批准了各种形式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目前, 智慧城市的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同时, 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的中西部城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图12) 。很多城市都

29、在努力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商业中心, 例如智慧工业园等。 那些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正在将它们的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具体到区、 县的层面。图 12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情况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香港北京长沙成都重庆大连广州u杭州南京南宁青岛上海沈阳深圳台北天津武汉厦门西安郑州智慧城市发展- 起步阶段智慧城市发展- 成熟发展阶段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28智慧城市发展案例图 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案例首都北京已经实现了城市和城际交通的控制系统。 这一系统是全方位的, 包括交通信号灯、 高清执法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交通流量监测、 气象

30、探测和交通指引系统。 这一高度集成的系统通过市内的10个控制中心实现了高效的交通控制。一线城市北京天津利用地理空间信息解决方案升级了电网系统。 这个智慧的双向沟通平台增强了供电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通过这一系统, 天津居民可以实时地了解到他们 (以什么价格)用了多少度电, 电力公司则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 定价和预测。二线城市天津在现在的中国, 科技和互联网的进步极大地帮助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中国有大量的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本报告仅列举三个案例; 一个一线城市案例、 一个二线城市案例和一个三线城市案例 (图13) :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镇江靠近苏州, 是扬子江畔的一个古老城市。

31、在这里, 居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查询下一班公交车的到达时间。 镇江的公交车会向 “智慧匹配” 控制中心持续报告它们的位置和运行情况, 从而帮助运营者进一步提高效率并降低能耗和排放。 此外, 镇江的智慧公交为乘客提供了高速4G无线网络。 根据镇江市的数据, 每天有500,000乘客通过智能手机查询公交车的到站时间。 全市每年减少了6,700吨碳排放, 节省了人民币1,700万的燃料成本。三线城市镇江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北京天津镇江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公交29图14上海智慧城市案例与中国的其他城市相比, 上海很早就接纳了智慧城市发展的理念。 因此, 上海如今是这种发展模式在国内的领导者之一。20

32、11年, 上海提出了 “智慧上海” 的三年规划, 大力改革发展智慧城市。 在此之后, 上海成功地达成了一系列智慧城市的目标, 例如电子健康档案、 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以及水电煤的电子账单。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 上海的智慧化建设实施的范围更广泛, 并且更面向市民生活。上海已经落实的或即将实施的一些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包括 (图14) :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什么?上海iPudong 2015iShanghai4G+大数据、云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30智慧浦东 (iPudong 2015)智慧浦东规划包括了以下关键项目:在2012年, 上海启动了一项

33、免费Wi-Fi计划, 名为iShanghai, 目的是在2012年底在全市建立超过300个公共Wi-Fi接入点, 并且计划在2013年全市建成22,000个无线热点。很多公共场所都被纳入了该项计划, 包括上海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外滩、 新天地等旅游景点, 以及公园、 医院大厅等等。免费Wi-Fi服务 (iShanghai)就地区层面而言, 浦东可以说是上海现代化发展的典型范例。 2011年发布的 智慧浦东建设纲要 (iPudong 2015) 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十二五” 规划 是上海在中国住建部支持下的第一个智慧城市规划。 这个规划要求:智慧基础设施以迎合市民需求;智能程序的改进

34、;整合智慧工业到统一的平台;整合创新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社区;智慧医疗;食品安全;智慧能源;智慧环保;城市安全;应急服务。31去年, 腾讯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一份协议, 将把上海转型成以科技驱动的大都市。 这份协议涵盖一系列与智慧科技相关的领域, 如: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腾讯在上海的创新基地;运用微信平台提供服务, 比如护照申请和物业账单的缴纳。2015年初, 腾讯在微信上引入了14种上海市的市级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预约医生并挂号;司机可以通过微信查询交通违章信息;消费者可用通过微信进行支付。从微信开始提

35、供上述服务到2015年三月底这段时间内, 已有超过一百万市民进行了尝试。截止到2016年, 这项 “智慧城市” 协议已经促成了网络和诸多部门的整合, 比如:智慧科技 (大数据、 云技术等)上海早在2013年就提供了4G网络服务, 然而, 今年1月中国电信宣布上海市的手机用户将会享受到拥有比4G更好的带宽和更好的通话质量的4G+服务。 上海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提供全新的VoLTE服务的城市。 这项服务可以使用户在保持CD音质的通话期间使用4G (300MB/s) 的网络连接。4G+网络物流业;医疗业;教育业;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32上海智慧城

36、市案例 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图15闵行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范例自从闵行区启动了 “智慧闵行” 的建设, 已经在政务、 社区、 交通、 教育、 卫生、 无线设施技术、 电信媒体和通信 (TMT) 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15) 。智慧闵行在区级层面, 相当一部分地区, 包括之前提及的浦东新区, 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纲要。 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闵行区, 其早在2011年就已经设立了 “智慧闵行” 的规划。Urban 市政服务社区交通教育医疗无线设施TMT智慧闵行332015年, 在上海市经信委开展的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中, 闵行区获得第一名。经过五年的建设, 闵行区建立了全区各单位

37、统一授权和登陆的内部办公系统, 包括了公文流转和各部门间数据信息的共享。 这个低成本高效益的平台不仅仅促进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建设智慧社区是闵行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 智慧城市项目中的各种规划给闵行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显著地便利。 相应地, 智慧社区改善了闵行区居民的的生活环境。闵行区的智慧交通规划分四期建设。 一期工程已建成莘庄城区周边路口红绿灯的自适应控制 (SCATS) 系统, 二期工程已完成区内56个路口的SCATS系统接入。 在闵行区接入该系统后, 这些系统已经证明了在改善车流并最终减少交通出行时间有显著成效。闵行区 “电子书包” 项目率先在全市实现规模化应用。 该项目

38、覆盖了65所学校、 440个班级、 15000名学生和2000余名教师。 这项工程不仅仅可以使闵行区的学生更便捷地获取教育资源, 也能够帮助学生。 与此同时, 学生电子成长档案最近也在闵行得以推广, 现已覆盖15万中小学生。 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对学生的成绩等信息作全面、 即时、 真实的记录,有助于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业所成, 也有利于发现亟待弥补的知识缺口。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34闵行区智慧医疗建成了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和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的业务协同, 在全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10万份, 基本覆盖了常住人口。

39、基于此, 医生可以更全面地获取病人的就诊记录和病历。智慧医疗:闵行是上海 “无线城市” 建设及TD网络建设与应用试点示范区。 在智慧基础设施项目落实后, 居民上网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不仅如此, 目前闵行区内基站总量达1,862座,Wi-Fi热点已达1,681处, 并且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已达94.8%。智慧无线基础设施:智慧电视: 闵行区于2012年率先在数字电视中开通 “智慧闵行” 便民服务频道。 闵行区IPTV及东方有线高清用户可以在数字电视中便捷获取实施路况、 健康档案、 每日菜价、通知公告等各类公共服务信息。智慧公共服务网站: 闵行区通过对各单位网站的整合, 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

40、整合入区门户网站, 实现了通过电脑获取公共信息的统一的用户友好的入口。智慧电话: 闵行区升级改造了民生热线。 居民有任何投诉、 建议, 只要拨打热线电话, 无需知道某一部门电话, 由后台统一受理, 自动转接, 做到一号通达。智慧移动终端: 移动电话是如今人们获得信息的主渠道。“智慧闵行” 通过对全区各政府部门移动应用需求的整合与梳理, 将所有公共服务信息整合到全区统一、 唯一的移动应用 “智慧闵行” 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上。 通过这两个移动信息平台工具, 闵行区居民可以直接获得区内关于政策、 医疗、 教育、 体育、 交通、 文化、 娱乐、 照片、 价格、 安全、 天气、投诉、 婚嫁、 养老、

41、 旅游等等多达83项民生服务。智慧数字新媒体产业 (TMT) :Urban 35智慧城市经验借鉴国际优秀案例如前文所提及, 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许多城市早已开始和实施相关的项目和规划。 中国的城市, 包括上海在内, 可以从以下几个国际案例中学习经验 (图16) :亚太松岛新城 (仁川) 嵌入式的城市服务松岛新城目前正在利用软件基础设施提供城市服务, 以支持居民和劳动者在城市中直接接入医疗保健、 教育、 地方市政服务、 视频会议、 信息和娱乐设施等城市活动的网络服务。 这些服务通过高速网络在家庭和工作等多个平台中传送。图16智慧城市发展国际城市案例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美国旧金

42、山EcoMap旧金山可提供城市EcoMap信息服务。 这是一个可以描绘城市环境足迹的交互式网络服务, 如可通过邮政编码区域来监测碳排放量, 废物和运输活动。由思科等公司开发的EcoMap服务, 已经受到了旧金山居民的广泛关注并且激发了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社区活动。欧洲伦敦便捷伦敦伦敦已发展和实施便捷伦敦规划。 这个突破性的方案专门为行人提供详细便捷的地图及目的地查询服务。地方行政地图和智能交通 (TfL) 乘客信息等通过智能交通 (TfL) 遍布在整个伦敦 (包括伦敦地铁、 伦敦火车站及公共汽车候车亭) 的路边导视标牌传递。欧洲 伦敦亚太 松岛新城美国 洛杉矶清晰伦敦嵌入式城市服务环境地图

43、APP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36案例分析经验借鉴新加坡 智慧国家新加坡这个持续发展、 革新的城市, 在未来将不仅仅局限于打造一个智慧城市而更是一个智慧国家。智慧国平台 (SNP) 将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 以便更广泛的数据接入及通过数据收集获得更佳的态势感知, 并且有效共享传感器数据。 此外, 整个平台还保有灵活性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智慧国家平台的核心包含以下三点:连接;收集;理解 (图17) 。资料来源: 戴德梁行研究部Urban 图17新加坡智慧国家平台 (SNP)智慧国家平台操作系统连接(为传感器提供连接)收集(信息通过网状分步的传感器)理解(数据分享以及整合的环

44、境感应平台)创造(I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增强的服务(授权给市民)37该平台的 “连接” 元素将启用并提供快速、 安全、 经济及可扩展全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收集和理解” 则意味着通过全国范围的传感器网络获得更理想的实时数据采集, 有助于增强态势感知能力。市民:通过了解市民的需求, 政府制定政策更具前瞻性及提供真正的以民为本的服务;通过访问大量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市民作出更好的决策, 以及;大量的建议数据将有助于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受益于整个社会。商业:该平台将提供更好的商业网络环境;该平台将为企业的改善经营甚至创造新的商业机会提供数据支持。政府机构:该平台将可以加快政府机构的工作输出, 减少重复工

45、作及减小对市民的影响;该平台将促进机构间的合作更密切有效;该平台将增强政府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智慧国家平台带来的好处很多, 其中包括: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38未来会怎样?未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特别是在特大城市比如上海, 将会被持续地地促进。 随着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宏观经济地位和对城市保持竞争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在未来的中国, 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诉求会越来越多, 政府也会给予更多鼓励。 中国网络发展速度和主要的政府政策是我们现在可以关注到的两个指标, 中国将要采取的智慧城市发展路线也与这两个指标密切相关。最后, 智慧城市发展并不是空中楼阁, 它需要资金投入

46、来实施和运作。 中国的城市将需要探索新的模式来投资智慧城市这样的颠覆性项目。中国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动力中国的城市, 包括上海, 在许多方面正持续发展,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 它们理所应当地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焦点。 在将来, 我们预计中国的城市将被下列的趋势和问题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会移居到大城市;中国的城市地区的GDP在GDP总额的占比上升;中国的城市将会继续消费大量的能源和水;中国的城市将会继续产生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 城市各自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随着城市扩张并面临上述的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行政区域内有效地

47、, 可持续地推动宏观经济的增长, 这是城市发展的首要课题。 如果城市的规划者希望保持城市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 且智慧城市可以兼顾效率和成本效益, 那么智慧城市技术将会是未来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39网络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潜力目前,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 在这片领域中, 互联网如何发展、 发展有多快, 是衡量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的很好的指标。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互联网用户渗透率是智慧城市深度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截止2015年6月, 中国有6.68亿互联网用户, 并且每个月还有1,894万的增长 (图18) 。互联网渗

48、透率达到了48.8%, 比2014年底上升了0.9个百分点。 尽管这一比率已经较高, 但相比于其他一些国家, 如各自比率达到96.5%和95.0%的冰岛和挪威, 中国仍有大量潜在增长的空间, 并且具有巨大潜力达成智能城市技术的升级, 使更多的人口受益。资料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戴德梁行研究部图18中国互联网总使用人数和互联网渗透率 (2011上半年-2015下半年)4855636.2%38.3%39.9%42.1%44.1%45.8%46.9%47.9%48.8%0%10%20%30%40%50%02004006008001000H1 20

49、11H2 2011H1 2012H2 2012H1 2013H2 2013H1 2014H2 2014H1 2015百万 人互联网用户人数 互联网渗透率城市科技智 能 地 产 成 就 智 慧 上 海40图19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及比例 (2011上半年-2015下半年)不过, 在中国, 以更快速率增长的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 同样基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数据, 截至2015年六月底, 中国移动互联网使用人数达到5.94亿, 半年内人数增加了3,679万 (图19) 。 据此, 截至去年上半年, 中国移动用户人数占到了互联网用户总数的88.9%。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

50、快速增长, 他们对于随时随地获取实时信息的需求也将扩大。 随着这种需求的扩大, 中国对于智能的市政服务信息传递手段的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 移动通信和Wi-Fi网络无疑协助了移动信息的传递和可访问性。过去十年间, 中国已经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移动设备数据与通信流量越来越大, 在许多地区, 中国已经实现了从2G到3G, 到现在4G的通信平台的飞跃,以支持日益增长的流量负荷要求。 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数据, 截至今年6月, 有85.7%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3G/4G网络。资料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戴德梁行研究部34645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城市科技-智能地产成就智慧上海(2016)(80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