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巨一科技-乘电动化东风“装备+核心部件”双帆起航-220412(26页).pdf

编号:67997 PDF 26页 1.80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巨一科技-乘电动化东风“装备+核心部件”双帆起航-220412(26页).pdf

1、 -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人民币) :43.09 元 目标价格(人民币) :54.65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 (人民币人民币) ) 总股本(亿股) 1.37 已上市流通 A 股(亿股) 0.26 总市值(亿元) 59.03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 126.50/42.86 沪深 300 指数 4180 上证指数 3213 满在朋满在朋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02 秦亚男秦亚男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05 乘电动化乘电动化东风,东风, “装备“装备+ +核心部件”双核心部件”双帆起航帆起

2、航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 (人民币人民币) ) 项目项目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432 1,494 2,118 3,675 5,638 营业收入增长率 13.59% 4.35% 41.74% 73.49% 53.4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151 128 139 250 37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1139.19% -14.95% 8.18% 79.88% 50.80% 摊薄每股收益(元) 4.633 1.248 1.013 1.822 2.747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14 -0.93 -1.36 -0.46 0.84 RO

3、E(归属母公司)(摊薄) 22.07% 14.15% 5.52% 9.35% 13.06% P/E N/A N/A 42.55 23.65 15.69 P/B N/A N/A 2.35 2.21 2.05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双轮驱动。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双轮驱动。公司自 2005 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汽车智能装备行业(主要有汽车白车身产线、动力总成产线、动力电池装测线等) ;2009 年进入新能源车电机电控领域。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21 年公司收入 21.18 亿元、同比+41.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

4、.15亿元、同比+29.81%。公司双轮驱动业务协同性强,经营持续向好。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公司装备业务订单高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公司装备业务订单高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快速提升产能的需求迫切,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持续向好,2021 年公司新增装备订单 29.89 亿元。随着公司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双优化战略的推进,我们预计 2021-23 年公司智能装备收入 16/22/31 亿元,同比增长 23%/36%/40%。 公司公司电驱动业务电驱动业务增量客户储备充足、收入增量客户储备充足、收入呈呈爆发式增长爆发式增长。公司电驱动业务已与江淮汽车、奇

5、瑞汽车、江铃新能源、广汽新能源、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越南 VINFAST 等新客户定点、并陆续批量供货。此外,公司包括东风日产、一汽大众、安徽大众、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优质客户也在积极开拓中,增量订单丰富。根据 NE 时代数据,2022 年 1-2 月公司电驱动系统销量约 2.02 万套、同比+134.94%。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公司下游客户需求持续旺盛,我们预计 2021-23 年公司电驱动业务收入分别为4.67/14.4/25.2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78%/209%/75%。 募投项目解决产能瓶募投项目解决产能瓶颈。颈。2021 年 11 月 10 日,公司以 46 元/

6、股 IPO 增发3425 万股登录科创板,募集资金净额 14.77 亿元,主要用于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等。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电驱动系统年产能预计达 50 万台/套,通用工业智能装备生产线年产值达 5 亿元,打开公司成长的产能瓶颈。 盈利预测及估值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 20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4/2.5/3.8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43/24/16 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双轮驱动业绩的高成长性,给予公司 2022 年 30 倍 PE,则合理估值为 75 亿元、对应股价 54.65 元,给予“增持”

7、评级。 风险风险提示提示 电驱动系统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电驱动系统业务依赖于主要客户导致的收入下滑风险;现金流为负的风险;限售解禁风险。 0500042.8656.6570.4484.2398.02111.81125.62人民币(元)成交金额(百万元)成交金额巨一科技沪深300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 2022 年年 04 月月 12 日日 新能源与汽车研究中心新能源与汽车研究中心 巨一科技(688162.SH)增持(首次评级)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深度研究 -2-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深耕汽车行业,“智

8、能装备+新能源核心部件”双轮驱动 . 4 1.1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和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的主流供应商 . 4 1.2 立足合肥、放眼国际,业绩进入高增长轨道 . 4 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公司装备业务订单高增长 . 7 2.1 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车企纷纷发力布局 . 7 2.2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高景气,带动汽车智能装备需求快速增长 . 9 2.3 公司智能装备技术领先、先发优势显著,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 12 3.新能源电驱动业务:第三方电供应进入黄金发展期,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 . 14 3.1 预计 2025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超 1000 亿元 . 14

9、3.2 第三方电驱动系统企业格局未定,进入黄金发展期 . 17 3.3 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增量订单丰富,电驱动业务迎爆发式增长 . 20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1 4.1 公司 IPO 及募投项目 . 21 4.2 盈利预测 . 21 4.3 投资建议 . 22 5.风险提示 . 2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主要业务布局 . 4 图表 2:公司装备板块受各类头部车企高度认可 . 5 图表 3:公司立足合肥,进行全球化布局 . 5 图表 4:巨一科技营收及增速 . 5 图表 5:巨一科技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5 图表 6:巨一科技收入结构 . 6 图表 7:巨

10、一科技毛利率与净利率 . 6 图表 8:巨一科技主营业务板块毛利率情况(%) . 6 图表 9:2022 年 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150.5%(单位:万辆/%) . 7 图表 10: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测情况 . 7 图表 11: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迅速提升 . 7 图表 12: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规划 . 8 图表 13: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新车规划(不完全统计) . 8 图表 14:2025 年造车新势力产能规划(万辆) . 9 图表 15: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持续高景气 . 9 图表 16: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产能项目投资情况(仅为投产时间为 2022 年及以后的项目

11、,且不完全统计) . 9 图表 17: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 10 RZmVoWeVgVqYcVXY8Z9PbP7NoMrRnPmOfQnNsOiNqRqMaQoOvMxNoOrNuOrQqP公司深度研究 -3-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8:我国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 10 图表 19: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各个类别投入占比 . 11 图表 20: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 11 图表 21: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 . 12 图表 22:国内汽车领域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行业主要企业 . 12 图表 23:2020 年中国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竞争力排行榜

12、. 13 图表 24:公司装备技术水平已达业内领先水平 . 13 图表 25:公司智能装备由车身产线向动力电池和动力总成产线领域拓展(单位:亿元) . 14 图表 26:公司智能装备传统汽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单位:亿元) 14 图表 27:2021 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 14 图表 28:新能源汽车成本构成 . 15 图表 29:电驱动系统构成 . 16 图表 30:“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体积更小、质量更轻、性能更优 . 16 图表 31: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有较高的导热率、熔点等 . 17 图表 32:2025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

13、达 1013 亿元,CAGR 为 44%. 17 图表 33:汽车零部件公司及其所属整车集团 . 18 图表 34:国内第三方新能源车电驱动系统配套新能源汽车客户情况 . 18 图表 35:2020-2021 年电机出货量市场份额 . 19 图表 36:2020-2021 年年电控出货量市场份额 . 19 图表 37:各家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收入(亿元) . 19 图表 38:各家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收入增速 . 19 图表 39:各家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毛利率对比 . 20 图表 40:2021 年巨一科技电驱动系统配套车型 . 20 图表 41:巨一科技电机电控新客户拓展进展 . 20 图表 42:巨

14、一科技三合一产品拓展情况 . 21 图表 43:巨一科技电驱动系统出货量(单位:套) . 21 图表 44:巨一科技电驱动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 . 21 图表 45:巨一科技盈利预测 . 22 图表 46: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22 公司深度研究 -4-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深耕汽车行业,深耕汽车行业, “智能装备智能装备+新能源核心部件新能源核心部件”双轮驱动双轮驱动 1.1 公司公司是是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和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和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核心部件核心部件的主流的主流供应商供应商 励精图治十余年,励精图治十余年,已成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主流供应商已成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

15、汽车核心部件的主流供应商。巨一科技成立于 2005 年,并进入汽车制造装备领域;并于 2009 年,预见性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从装备领域切入标准化产品领域。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主流供应商。公司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包含传统汽车发动机装测线以及新能源车电机电控装测线) 、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以及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机控制器及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等产品。 图图表表1:公司主要业务布局公司主要业务布局 主要业务主要业务 产品领域产品领

16、域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 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地板智能焊装生产线 侧围智能焊装生产线 门盖智能焊装生产线 车身智能总拼生产线 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 变速器智能装测生产线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 发动机智能装测生产线 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 锂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 燃料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 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 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包括 MES、SCADA、LES、MDA、PMC&AVI 等 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 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式电驱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立足合肥

17、、放眼国际立足合肥、放眼国际,业绩进入高增长轨道业绩进入高增长轨道 配套优质客户,业务协同效应明显。配套优质客户,业务协同效应明显。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于业务领域,已构筑极深的护城河,与知名国际整车企业、合资整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国内整车企业、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包括特斯拉、英国捷豹路虎;上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公司深厚的知识技术积累及行业长期服务积累的客户资源和服务经验为双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

18、着国际业务的开展,公司英国、德国、美国子公司相继成立。目前,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直接走进了德国大众汽车、美国特斯拉、英国捷豹路虎等国际一流企业,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 公司深度研究 -5-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2:公司公司装备板块受各类头部车企高度认可装备板块受各类头部车企高度认可 图表图表3:公司立足合肥,进行全球化布局公司立足合肥,进行全球化布局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公司充分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公司充分享受享受行业行业发展红利。发展红利。收入方面,2018年、2019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88%、13.5

19、9%。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导致 2020 年公司收入仅同比增长 4.35%。利润方面,2018 年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当年度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当年股份支付费用 1.19 亿元,剔除该项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体变化正常。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赛道景气度持续高涨,公司装备和新能源核心部件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21 年公司收入 21.18 亿元、同比增长 41.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5 亿元、同比增长 29.81%。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红利,公司有望保持高成

20、长。 图图表表4:巨一科技营收及增速巨一科技营收及增速 图图表表5:巨一科技归母净利润巨一科技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及增速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公司公司新能源车电驱动业务新能源车电驱动业务具备持续增长潜力。具备持续增长潜力。收入结构方面,2018-2021H1期间,公司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29%/80.79%/87.89%/81.88%,是公司最大营收来源。2021 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产销量大幅增长,新订单客户和车型储备丰富。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未来新能

21、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具备持续增长基础,公司电机电控业务收入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0%5%10%15%20%25%30%35%40%45%05720021营业总收入(亿元)YOY-40%-20%0%20%40%00.511.5220020202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公司深度研究 -6-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图表表6:巨一科技收入结构巨一科技收入结构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新能源电驱

22、动系统毛利率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毛利率水平水平仍然较低、仍然较低、未来未来提升空间较大提升空间较大。2018 年至 2020 年前三季度,虽然受市场竞争加剧和收入结构变动影响,但公司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分别为 28.38%、27.62%、25.88%、25.64%。2018-2021H1,公司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2.88%、28.73%、26.73%、27.68%,2021 年以来,随着新能源领域装备占比的提升,公司装备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18-2021H1,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6.09%、22.54%、15.49%、14.56%;随着下游新能源车销

23、量不断增长,公司电驱动系统产销量有望大幅增长,有望带动毛利率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图图表表7:巨一科技毛利率与净利率巨一科技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图表表8:巨一科技主营业务板块毛利率情况巨一科技主营业务板块毛利率情况(%)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67%73%81%88%82%32%25%18%11%17%1%2%1%1%2%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H1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其他业务0%5%10%15%20%25%30%35%200202

24、021Q1-Q3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05520021H1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公司深度研究 -7-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新能源新能源汽汽车车渗透率提升渗透率提升带动带动公司公司装备装备业务订单业务订单高高增增长长 2.1 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车企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车企纷纷纷纷发力布局发力布局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在“碳中和”背景下,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持续提升,国内新能源车成为内生消费驱动的良性市场指日可待。 图图表表9:2022年年1-2月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我

25、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150.5%(单位:万辆(单位:万辆/%) 图图表表10:中国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销量及预测情况量及预测情况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驱动力回归市场新能源汽车驱动力回归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1 年补贴政策逐步让位,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归回市场;消费者更是自主选择新能源汽车,认同新能源理念,节能环保,用车成本低,有税费减免等。追求科技感和价格补贴等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车型的逐步成熟,C 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

26、明显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入强势上升期。 图表图表11:我国新能源我国新能源乘用乘用车渗透率迅速提升车渗透率迅速提升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传统燃油车企传统燃油车企谋求谋求转型,转型,造车造车新势力强势崛起。新势力强势崛起。从车企层面来看,美国、德国、日本的传统燃油车企均已宣布其新能源汽车规划。以戴姆勒为例,其规划 2025 年左右,实现奔驰纯电动汽车销量占到总销量的 15-25%。除传统燃油车企外,以小鹏、蔚来等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强势崛起。 -100%0%100%200%300%400%500%05003003504-092017-0

27、-------092022-01产量:新能源汽车:累计值产量:新能源汽车:累计同比02004006008000200212022E2023E2024E2025E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2.3%4.2%4.9%5.8%14.9%18.7%0%2%4%6%8%10%12%14%16%18%20%2002020212022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公司深度研

28、究 -8-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12: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规划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规划 车企车企 新能源汽车规划新能源汽车规划 戴姆勒 2020 年前,发布超过 50 款新能源车型,其中超过 10 款为纯电动汽车;2022 年前,为所有车型提供电动版本;2025 年左右,实现奔驰纯电动汽车销量占到总销量的 15-25% 大众 2025 年前,在中国推出 30 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比至少 35%,2025 年销量达到 150 万辆;2029 年前,为全球市场带来共计 75 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将达到 2,600 万辆,其中基于 MEB 平台的纯电动销量将达到 2,000 万辆,PPE

29、 平台的高端电动车车型将达到 600 万辆 通用 2020 年和 2023 年之前在中国市场推出 10 款和 20 款新能源汽车产品;2020 年与 2025 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 15 万辆和 50 万辆 宝马 2025 年前,推出 25 款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其全球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比例提升到 15-25% 福特 2020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 10-25%,并将推出 13 款电动汽车产品;2025 年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70%为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 日产 在日本和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到 2022 年,将占该地区总销量的

30、40%,到 2025 年达到 50%;在美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到 2025 年,将占该地区总销量的 20-30%;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到 2025 年,将占该地区总销量的 35-40%。计划推出 8 款纯电动产品,并加速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的电动化进程,2025 年,英菲尼迪旗下的电动汽车将会占到其总销量的 50% 丰田 2020 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 150 万辆,累计销量达 1,500 万辆;2050 年,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总销量的七成,燃料电池和纯电动汽车销量占三成 本田 2030 年,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销量占 2/3 以上 北汽 20

31、20 年,达到年产销量 50 万辆,形成 80 万辆以上的生产能力。坚持纯电驱动的技术路线。计划到 2025 年实现全线自主品牌产品电动化 上汽 2020 年,目标年销量将达到 60 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20 万辆。技术路线覆盖 BEV、PHEV 等 小鹏 2023 年起每年将推出 2-3 款产品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13: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新车新车规划规划(不完全统计)(不完全统计) 品牌品牌 车型车型 类型类型 上市时间上市时间 蔚来 ET7 轿车 2022 蔚来 NT2.0 平台全新车型 - 2022 蔚来 NT2.0 平台全新车型 - 202

32、2 小鹏 G9 SUV 2022 理想 X01 SUV 2022 比亚迪 宋 proDMI SUV 2022 比亚迪 F5 轿车 2022 比亚迪 汉 DM-i 轿车 2022 比亚迪 宋 MAXDM-i MPV 2022 比亚迪 元 Plus SUV 2022 比亚迪 海豹 轿车 2022 比亚迪 海狮 SUV 2022 上汽飞凡 R7 SUV 2022 上汽飞凡 MARVELR SUV 2022 广汽埃安 AionLXPlus SUV 2022 北汽极狐 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 SUV 2021 年底 长城 WEY 摩卡新能源 SUV 2022 威马 M7 轿车 2022 奇瑞 X-C

33、 SUV 2022 大众 ID.5 SUV 2022 大众 ID.BUZZ MPV 2023 大众 AEROB 轿车 2023 公司深度研究 -9-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福特 F-150Lighting 皮卡 2022 特斯拉 Cybertruck 皮卡 2022 宝马 i4 轿跑 2022 上汽奥迪 Q5e-tron SUV 2022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整理 2.2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高景气,带动汽车智能装备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高景气,带动汽车智能装备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高景气。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高景气。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

34、产业逐渐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产业界更加明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纷纷跑马圈地,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能,以抢占市场先机。蔚来汽车规划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 100 万辆,小鹏汽车规划2025 年产能达 105 万辆。合肥作为新能源汽车之都,吸引各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司来合肥投资建厂,包括蔚来、比亚迪、大众等头部车企,除去2020 年上半年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额持续保持高增长。我们仅统计(不完全统计)国内投产时间为 2022年及以后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规划产能达 542 万辆,投资额高达 2761 亿元。 图表图表14:2025年造车新势力产能规划(万辆)年造车新势力产能规划(万辆)

35、 图表图表15: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持续高景气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持续高景气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整理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16:各家各家车企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汽车产能项目产能项目投资情况投资情况(仅为投产时间为仅为投产时间为2022年及以后的项目,且不完全统计年及以后的项目,且不完全统计) 序序号号 品牌品牌 建设建设地地 项目项目/工厂工厂 开工时间开工时间 投产时间投产时间 产能规划产能规划(万辆)(万辆) 投资额(亿投资额(亿元)元) 1 蔚来 合肥 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技改 2021 年 1 月 2022 年上半年 12 3.5 2 蔚来 合肥 新桥

36、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 2021 年 4 月 2022 年三季度 一期 30,二期 30 500 3 小鹏 广州 广州工厂 2020 年 9 月 2022 年 Q3 10 30 4 小鹏 武汉 武汉智造基地第三代智能平台 2021 年 7 月 2023 年 10 47 5 理想 常州 常州工厂改扩建 2020 年 10 月 2022 年 10 14.57 6 理想 北京 理想汽车第二生产基地(北京现代第一工厂) 2021 年 10 月 2023 年底 一期 10,总设计 30 60 7 理想 绵阳 理想汽车增程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 2021 年 8 月 2023 年 一期 20 万台 8 零跑 杭

37、州 合肥工厂 2021 年 8 月 2023 年 20 40 9 特斯拉 上海 上海超级工厂一期项目的第二阶段产线优化项目 2021 年 12 月 2022 年 4 月 10 12 10 大众安徽 合肥 大众汽车(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 2021 年 4 月 2023 年 一期 35 200 11 北汽新能源 北京 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 2022 年 3 月 5 一期 27.2 亿 12 比亚迪 合肥 合肥基地 2021 年 8 月 2024 年 40 60 30000500300350比亚迪蔚来小鹏零跑汽车理想哪吒汽车-100%-50%0%50

38、%100%150%200%--------12合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累计同比公司深度研究 -1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3 奇瑞 青岛 奇瑞汽车青岛基地 2021 年 2 月 2022 年 12 月 30 230 14 吉利 重庆 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 2020 年 7 月 2024 年 3 15 吉利 济南 吉利智慧新

39、能源整车工厂 2021 年 3 月 2023 年底 10 40 16 吉利 武汉 吉利路特斯(Lotus)工厂 2019 年 1 月 2022 年 15 90.44 17 吉利 杭州 新能源整车二期暨核心部件项目 2020 年 9 月 2022 年 15 90.44 18 奥迪 长春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 / 2024 年 300 19 上汽大众 长沙 长沙工厂新能源汽车项目 / 2024 年 10 80 20 宝马长城 张家港 光束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020 年 6 月 2022 年 16 51 21 华晨宝马 沈阳 铁西新工厂 2020 年 4 月 2022 年 20 / 22 吉利奔

40、驰 西安 Smart 工厂 2022 年 30 100 23 一汽红旗 长春 新能源汽车项目 2020 年 4 月 2022 年 20 80 24 一汽丰田 天津 一汽丰田新能源分公司项目 2021 年 6 月 2022 年 6 月 20 85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整理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积极投资积极投资给给汽车智能装备汽车智能装备带来了可观带来了可观需求。需求。汽车产业新资本的进入和持续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汽车智能装备的直接需求。汽车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除了厂房建设,占比较高的是装备投入。汽车整车制造按工艺划分,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类,投入占比一般约为 20%、25%、35%、

41、20%。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如火如荼,给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智能制造装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焊装线为例,假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总投资的 70%,设备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 50%,仅是上文统计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投资规划 2761 亿元,则对整车焊装生产线设备需求额达 242 亿元。巨一科技的汽车智能装备产品主要为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以及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软件,是市场容量较大的细分领域。 图表图表17: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图表图表18:我国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我国新能源车

42、整车制造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50-40-30-20-50----------082022-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累计同比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820

43、1920202021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资产规模(亿元)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资产规模累计同比(%)公司深度研究 -1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图表表19: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各个类别投入占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各个类别投入占比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轻量化车身焊装工艺较传统车身难度大。轻量化车身焊装工艺较传统车身难度大。汽车车身焊装是指对各个部装件及白车身总成进行以焊接工艺为主、并采用现代自动化焊接设备进行焊装、拼装,通常包含侧围、地板、门盖等分总成生产线和合装总拼生产线,是汽车整车制造中的重要工序,具有高度专业化、定制化的特点。传统车身材料以钢为主,通过电阻点焊工艺实现各零件间的连接

44、制造(即焊装) 。轻量化车身所使用的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由于材料性能的变化对连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点焊等板材连接方式无法完全满足轻量化车身对板材连接的要求。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法一类是发展先进焊接技术。巨一科技已经研究自冲铆接(SPR) 、流钻拧紧(FDS) 、铝点焊、激光焊、铝螺柱焊、压铆拉铆等连接工艺和技术,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搜集,建立相关产品和工艺数据库,实现轻量化车身的智能连接。 图图表表20: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动力电池的需求量持续持续增长促进锂离子动力电池设备的需求量提升。增长促进锂离子动力电

45、池设备的需求量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除了整车端的旺盛投资之外,产业链中上游零部件市场投资也随之投资高景气,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也为智能装备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140GWh,同比增长 122.58%,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动力电池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促进动力电池设备的需求量提升。 冲压冲压, 20%焊装焊装, 25%涂装涂装, 35%总装总装, 20%公司深度研究 -12-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图表表21:我国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情况 来源:GGII,国金证券研究所 2.3 公司公司智能装备智能

46、装备技术领先技术领先、先发优势显著先发优势显著,在手订单大幅增长,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国内智能装备企业发展迅速、已赶超国际竞争对手。国内智能装备企业发展迅速、已赶超国际竞争对手。在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领域,我国智能装备起步较晚,国内的汽车装备供应商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尤其是在部分高端装备领域,现今依然存在较高的进口依存度。但近几年,国内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增长,涌现出不少优质的企业,包括巨一科技、天津福臻、机器人、豪森股份等企业。 图图表表22:国内汽车领域国内汽车领域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行业主要企业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行业主要企业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国家国家/地区地区 成立时间成立时间

47、(年)(年) 跟巨一科技跟巨一科技竞争领域竞争领域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柯马 意大利 1976 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柯马于 1997 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涉及的业务有车身焊装、动力总成、机器人、通用工业系统、飞机制造以及尺寸工程。 ABB 瑞士 1988 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ABB 是全球技术领导企业,通过软件将智能技术集成到电气、机器人、自动化、运动控制产品及解决方案。 库卡 德国 1898 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库卡是世界自动化生产领域和装配线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之一。 机器人 中国 2000 汽车动力总

48、成智能装测生产线 公司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 豪森股份 中国 2006 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 豪森股份主要产品涵盖发动机装配线、变速箱装配线、车身装配线、物流输送设备、加工线辅机设备等 天永智能 中国 1996 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天永智能主要产品有动力总成自动化装配线、白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等。 大连奥托 中国 1990 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白车身装备规划、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 哈工智能(天津福臻) 中国 1991 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49、线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专注于智能自动化装备、焊接/连接机器人系统集成核心技术的研发、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专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柔性生产线。 三丰智能(鑫燕隆) 中国 1999 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 三丰智能主要产品有智能物流输送装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仓储与分拣设备、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无人机、环保节能涂装设备等。 先导智能 中国 2002 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 先导智能业务范围涵盖锂电池装备、光伏装备、3C 检测装备、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等。 赢合科技 中国 2006 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 赢合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各个主要工

50、序。 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0200021动力电池装机量(GWh)YoY(%)公司深度研究 -13-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公司公司技术领先技术领先、先发优势突出先发优势突出,在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领域领先于国内其在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领域领先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他竞争对手。根据高工机器人数据,公司连续两年位列中国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竞争力排行榜第 1 名。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拥有近 20 年的业务积累,依托在轻量化车身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的深厚积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巨一科技-乘电动化东风“装备+核心部件”双帆起航-220412(26页).pdf)为本站 (奶茶不加糖)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