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汽车乘用车系列深度4:混动放量:自主崛起的新支点-220424(36页).pdf

编号:69542 PDF 36页 4.0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汽车乘用车系列深度4:混动放量:自主崛起的新支点-220424(36页).pdf

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行行业业 研研 究究 行行业业深深度度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汽车 推荐推荐 ( ( 维持维持 ) 重点公司重点公司 重点公司 评级 比亚迪 审慎增持 长城汽车 审慎增持 贝斯特 未覆盖 精达股份 未覆盖 菱电电控 未覆盖 来源: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兴证汽车】乘用车系列深度3:自主崛起: 复盘、 展望、 重估2021-07-26 【兴证汽车】兴论碳中和系列2:2021-2025 乘用车双积分考核压力如何2021-05-16 【兴证汽车】周期的力量,整车的锋芒乘用车公

2、司历史右侧复盘与当前机会展望2020-10-22 分析师: 董晓彬 S01 戴畅 S05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混动放量:政策供给需求驱动,未来放量可期。混动放量:政策供给需求驱动,未来放量可期。政策端:新能源车型相较燃油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更低,同时双积分政策倒逼车企发力新能源车型。根据节能技术路线图 2.0 发展路线测算,预计 2025 年混动车型销量有望达 996 万辆,2021-2025 CAGR 达 73%。供给端:当前积分价格下探与原材料成本上涨,车企推低端纯电车型意愿不强,混动助力车企达成双积分要求同时, 增加成本有限; 当前头部自主品牌纷纷

3、加速混动产品布局,未来有望迎来快速放量。需求端:新一代混动车型在油耗、动力平顺性相较燃油车显著改善,同时 PHEV 免购置税+部分限购城市享牌照优惠使得相较燃油车更具价格优势。 竞争格局与技术比较:日系技术独树一帜,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头部自主竞争格局与技术比较:日系技术独树一帜,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头部自主技术与份额强势崛起。技术与份额强势崛起。当前混动市场日系占据半壁江山,2021 年日系占混动市场销量 49%, 自主品牌混动销量占比 42%。 混动系统难点在于发动机与电机高效区的优化控制,其核心评价指标在于系统能效、动力性能、成本。当前比亚迪 DMi、长城柠檬混动 DHT、吉利雷神混动相较日

4、系混动已具备竞争优势。双电机 DHT 混动系统相较燃油车而言,核心部件能力要求转变,未来双电机 DHT 预计将会是自主未来混动布局技术方向。 自主混动:有望在自主混动:有望在 15-20 万市场抢占合资燃油市场万市场抢占合资燃油市场。当前汽车消费趋势明确,15 万及以上价格带销量占比从 2015 年 22.8%提升至 2021 年 43.5%。自主传统优势在 15 万以上市场, 近年 15 万以上市场开始有所突破但市占率仍然较低。2021 年自主整体份额相较 2020 年提升 6.9pct, (10 万以下/10-15 万/15-20 万/20 万及以上细分市场分别提升 1.1/2.0/1.8

5、/2.0pct)。20万以上价格带,自主新一代高端燃油车与合资车差异化竞争,造车新势力以及其他自主高端纯电品牌高举高打有所突破。15-20 万价格带,凭借技术升级与成本下探,自主多款混动车型上市,自主品牌有望凭借优秀产品力与价格优势在这个领域对合资的同价格带燃油车形成替代,实现新突破。 投资建议:混动放量,自主崛起新支点。投资建议:混动放量,自主崛起新支点。政策供给需求三重驱动下,混动市场未来放量可期。当前自主品牌在 15 万价格带以下基础扎实,头部自主品牌在混动技术、成本方面相较合资差距缩小,未来在 15-20 万价格带有望借助混动实现自主品牌对燃油合资车型的份额抢占。 看好自主品牌混动放量

6、,重点推荐自主混动布局领先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港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港股团队覆盖)股团队覆盖) ,建议关注受益混动放量的核心零部件贝斯特(混动发动机贝斯特(混动发动机涡轮增压核心部件) 、精达股涡轮增压核心部件) 、精达股份(扁线电机) 、菱电电控(混动电控)份(扁线电机) 、菱电电控(混动电控) 。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混动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车相关政策发生改变;电池等成:混动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车相关政策发生改变;电池等成本持续上涨;汽车芯片持续短缺;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冲击。本持续上涨;汽车芯片持续短缺;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冲击。 title 混动放量:自主崛起的新支

7、点混动放量:自主崛起的新支点 乘用车系列深度乘用车系列深度 4 4:混动放量:混动放量 2022 年年 04 月月 23 日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2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一、混动放量:政策供给需求驱动,强势增长可期. - 5 - 1.1、政策端:双积分+新版路线图加速混动推广 . - 5 - 1.2、供给端:赚积分,保盈利 . - 7 - 1.3、需求端:解决核心痛点续航&油耗,动力&平顺 . - 9 - 二、混动技术:日系独树一帜,自主异军突起 . - 11 - 2.1、发展历史:日系较早布局,自主

8、强势赶超. - 11 - 2.2、技术比较:丰田独树一帜,头部自主分庭抗礼 . - 19 - 2.3、竞争格局:日系占据混动半壁江山,自主开始发力 . - 22 - 三、自主混动:在 15-20 万市场有望抢占合资燃油市场 . - 23 - 3.1、价格带趋势:15 万以上占比提升,自主高端化趋势加速 . - 23 - 3.2、20 万以上价格带:差异化错位竞争,自主向上趋势已现 . - 24 - 3.3、15-20 万价格带:自主依靠混动或将实现突破 . - 28 - 四、投资建议:混动放量,自主崛起 . - 34 - 五、风险提示 . - 35 - 图 1、2020 年不同类型乘用车单位平

9、均行驶里程碳排放(单位:gCO2/km) - 5 - 图 2、双积分政策发展历程 . - 6 - 图 3、国内乘用车整体“双积分”情况(单位:万分) . - 6 - 图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对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占比要求 . - 7 - 图 5、2025 年混动销量及复合增速预测(单位:万辆) . - 7 - 图 6、内燃机最大热效率提升趋缓 . - 7 - 图 7、内燃机热效率损失较多 . - 7 - 图 8、碳酸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 8 - 图 9、磷酸铁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 8 - 图 10、钴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10、- 8 - 图 11、镍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 8 - 图 12、新能源积分 NEV 计算公式 . - 9 - 图 13、典型纯电动车以及混动车型续航里程(单位:km) . - 9 - 图 14、混动系统分类 . - 12 - 图 15、丰田 THS 混动架构(行星齿轮组) . - 13 - 图 16、比亚迪 DMi 混动架构(固定齿轮组) . - 13 - 图 17、丰田电动化发展历史 . - 14 - 图 18、比亚迪 DM 平台发展里程 . - 15 - 图 19、比亚迪骁云-插混高效发动机 . - 15 - 图 20、比亚迪 DM-i EHS 电混系统 . - 15 - 图

11、 21、比亚迪 DM-i EHS 电混系统 . - 15 - 图 22、长城汽车 Pi4 混动技术 . - 16 - 图 23、长城汽车 Pi4 混动技术 . - 16 - 图 24、长城汽车柠檬 DHT 混动系统 . - 17 - 图 25、长城汽车柠檬 DHT 混动系统核心零部件. - 17 - 图 26、雷神智擎 Hi X 动力布局 . - 18 - 图 27、雷神雷神智擎 Hi X 动力性能 . - 18 - 图 28、星越 L 雷神智擎 Hi X 版动力参数 . - 18 - 图 29、星越 L 雷神智擎 Hi X 版续航水平 . - 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3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图 30、鲲鹏 DHT 电机图 . - 19 - 图 31、鲲鹏 DHT 功能简介 . - 19 - 图 32、瑞虎 8 Plus 鲲鹏 DHT 版发布图 . - 19 - 图 33、瑞虎 8 Plus 鲲鹏 DHT 版发布图 . - 19 - 图 34、比亚迪 DMi 发动机效率图与电机效率图. - 20 - 图 35、混动销量分系别市占率 . - 23 - 图 36、混动销量分品牌市占率 . - 23 - 图 37、2022 年国内混动销量预测(单位:万辆) . - 23 - 图 38、2015-2021

13、 年国内乘用车分价格带销量(单位:万辆) . - 24 - 图 39、2015-2021 年国内乘用车分价格带销量占比. - 24 - 图 40、2015-2021 年自主与合资销量市占率 . - 24 - 图 41、2015-2021 年自主与合资分价格带销量市占率. - 24 - 图 42、2021 年自主品牌 20 万以上价格带销量 Top 10 及主销价格(单位:万辆,万元) . - 25 - 图 43、2021 年合资品牌 20 万以上价格带销量 Top 20 及主销价格(单位:万辆,万元) . - 25 - 图 44、2021 年 20 万以上价格带分品牌销量 TOP 9(单位:万

14、辆) . - 25 - 图 45、2021 年 20 万以上价格带分品牌销量占比. - 25 - 图 46、20 万以上分自主合资历年销量(单位:万辆) . - 26 - 图 47、20 万以上价格带自主合资历年销量市占率 . - 26 - 图 48、长城坦克 300 外观 . - 27 - 图 49、长城坦克 300 内饰 . - 27 - 图 50、吉利领克 05 外观 . - 28 - 图 51、吉利领克 05 内饰 . - 28 - 图 52、比亚迪汉外观 . - 28 - 图 53、比亚迪汉内饰 . - 28 - 图 54、理想 one 外观 . - 28 - 图 55、理想 one

15、 内饰 . - 28 - 图 56、15-20 万分自主合资历年销量(单位:万辆). - 29 - 图 57、15-20 万价格带自主合资历年销量市占率. - 29 - 图 58、2021 年 15-20 万价格带分品牌销量 Top 9(单位:万辆) . - 29 - 图 59、2021 年 15-20 万价格带分品牌销量占比. - 29 - 图 60、2021 年自主品牌 15-20 万价格带销量 Top 10 及主销价格(单位:万辆,万元) . - 29 - 图 61、2021 年合资品牌 15-20 万价格带销量 Top 20 及主销价格(单位:万辆,万元) . - 29 - 图 62、

16、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 . - 30 - 图 63、比亚迪自主研发的 DM-i 混动架构 . - 30 - 图 64、2021 年自主品牌混动新车型价格带(单位:万元) . - 30 - 图 65、2022 年自主品牌已发布混动新车型价格带(单位:万元) . - 30 - 图 66、长城 WEY 玛奇朵 DHT-PHEV 外观 . - 31 - 图 67、长城 WEY 玛奇朵 DHT-PHEV 内饰 . - 31 - 图 68、比亚迪宋 Plus DM-i 外观 . - 32 - 图 69、比亚迪宋 Plus DM-i 内饰 . - 32 - 图 70、吉利星越 L 雷神混动外观 . - 3

17、2 - 图 71、吉利星越 L 雷神混动内饰 . - 32 - 图 72、2017-2021 年自主、合资品牌 15-20 万价格带混动销量(单位:万辆) . - 33 - 图 73、2017-2021 年自主、合资品牌 15-20 万价格带混动销量占比 . - 33 - 图 74、2015-2021 年自主品牌分价格带市占率 . - 3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4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图 75、自主品牌分价格带混动渗透率 . - 34 - 表 1、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 . - 9 - 表 2、 宋 PL

18、US、 玛奇朵 DHT PHEV 与同级别燃油 SUV 车型竞品参数对比 (单位:万元,L/100km 等) . - 10 - 表 3、比亚迪秦 Plus DM-i 与同级别传统燃油轿车竞品参数对比(单位:万元,L/100km 等). - 10 - 表 4、串联、并联、混联优劣势比较 . - 12 - 表 5、丰田 THS 混动发展历史 . - 13 - 表 6、丰田 THS 混动系统发展历史 . - 13 - 表 7、本田历代混动系统 . - 14 - 表 8、比亚迪历代混动技术参数对比(单位:L/100km,kw 等) . - 16 - 表 9、长城汽车历代混动技术参数对比(万元,L/10

19、0km 等) . - 17 - 表 10、混动系统性能核心评价指标 . - 20 - 表 11、各家混动系统同级别车型参数比较(单位:万元,L,KW,Nm,r/min 等) . - 21 - 表 12、 比亚迪、 长城与丰田、 本田混动车型参数比较 (单位: 万元, Km, KWh,Nm,s,L/100km 等) . - 22 - 表 13、 20 万以上自主品牌燃油车车型与合资竞品参数对比 (单位: 万元, KW 等) . - 26 - 表 14、20 万以上自主品牌纯电动车车型与合资竞品参数对比(单位:万元,KW等) . - 27 - 表 15、15-20 万价格带自主品牌混动车型与合资竞

20、品参数对比(单位:万元,mm等) . - 31 - 表 16、2022 年自主品牌混动新车规划 . - 33 - 表 17、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 . - 35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5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正文报告正文 一、混动放量:政策供给需求驱动,强势增长可期一、混动放量:政策供给需求驱动,强势增长可期 1.11.1、政策端:双积分政策端:双积分+ +新版路线图加速混动推广新版路线图加速混动推广 降低碳排放是全球政策目标所向, 新能源车 (混动 (降低碳排放是全球政

21、策目标所向, 新能源车 (混动 (P PHEV+HEV+MHEVHEV+HEV+MHEV) + +纯电 (纯电 (B BEVEV) )相比燃油车碳排放更低。相比燃油车碳排放更低。 降低碳排放, 尽早实现碳中和是当前各国政策目标所向,2021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提出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 混动+纯电车型相比纯燃油车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碳排放更低,在乘用车领域混动及纯电车型预计会逐步取代纯燃油车。 图图 1 1、2 2020020 年不同类型乘用车单位平均行驶里程碳排放(单位:年不同类型

22、乘用车单位平均行驶里程碳排放(单位:gCO2/kmgCO2/km)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混合动力包括:注:混合动力包括:1 1)P PHEVHEV(插电式混合动力) ;(插电式混合动力) ;H HEVEV(油电混合动力) ;(油电混合动力) ;M MHEVHEV(轻度混合动力)(轻度混合动力) “双积分”政策是推动乘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达标“双积分”政策是推动乘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达标车企车企高油耗车型高油耗车型生产将受到限制生产将受到限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简称“双积分”政策,最早于 20

23、17 年 9 月由国务院发布(于 2018 年 4 月 1 日实施) ,2020 年 6 月 22 日第二次修订(于 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 。 “双积分”政策一方面通过约束 NEV 积分为正且持续提升积分比例,推动 EV+PHEV 新能源车在乘用车企业产量占比中获得持续提升(虽然政策只约束产量,但若卖不出去还是会持续亏损) ,另一方面通过 CAFC 积分约束,推动 ICE+HEV 传统燃油车型节油能力持续提升。若不能满足“双积分”政策的考核要求,NEV 与 CAFC 负积分无法抵偿清零,则将会限制尚未达到燃油消耗量目标值的传统燃油车生产,对企业短中期市场拓展形成压力, 企业完成

24、“双积分” 任务的考核是长期扩大产销规模的条件。 241.9 331.3 196.6 211.1 146.5 0300350汽油 柴油 常规混合动力 插电混合动力 纯电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6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图图 2 2、双积分政策发展历程、双积分政策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工信部、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20172017- -20202020 年国内乘用车整体双积分压力持续增大,年国内乘用车整体双积分压力持续增大,2022021 1 年伴随新能源快速放量年伴随新能源快速放量行业双积

25、分压力有所缓解行业双积分压力有所缓解。从 2017-2020 年乘用车“双积分”考核情况来说,整体“双积分”压力呈现持续加大的趋势,CAFC 积分+NEV 积分之和持续降低,从2017 年的合计 1248 万分降低至 2020 年的-404 万分,2020 年单年度的 NEV 正积分无法弥补 CAFC 负积分缺口, 整体行业双积分考核未达标, 也显现出双积分考核的严峻压力。2021 年伴随新能源乘用车快速放量,行业双积分压力有所缓解。 图图 3 3、国内乘用车整体“双积分”情况(单位:万分)、国内乘用车整体“双积分”情况(单位:万分) 资料来源:工信部、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根据根据2

26、 2.0.0技术路线图测算,技术路线图测算, 2 2025025年混动销量有望达年混动销量有望达996996万辆,万辆, 2 2021021- -2025 CAGR2025 CAGR 73%73%。2020 年 10 月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新版路线图提出了到 2025 年的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BEV+PHEV)占比达到 2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中 BEV 占比达到 90%, 推算 2025 年 PHEV 占比 10%) ; 到 2025 年节能汽车(HEV+MHEV)占传统动力车比例达 50%;按此推算,2025 年混合动力1069698132-7349

27、390596-0720021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万分),简称CAFC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万分),简称NEV积分CAFC积分+NEV积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7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PHEV+HEV+MHEV)占比将达到 42%(20%新能源汽车中 PHEV 占比 10%,80%传统动力车型中混合动力占比 50%) 。 假设 2021-2025 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复合增速 3%, 预计 2025 年混合动力销量将达 996

28、 万辆,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73%。 图图 4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2.0 对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占比要求及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占比要求 图图 5 5、20252025 年混动销量及复合增速预测(单位:万年混动销量及复合增速预测(单位:万辆)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注:其中 2.0 版本 2025 年 BEV 占新能源乘用车比例达 90%以上 资料来源:中汽协,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预测 1 1.2.2、供给端:赚积分,保盈利供给端:赚积分,保盈利 内燃机热效率提升空间趋

29、缓,轻量化节能效果相对有限,混合动力是车企节能降内燃机热效率提升空间趋缓,轻量化节能效果相对有限,混合动力是车企节能降耗的必然选择。耗的必然选择。内燃机技术尽管也在逐步改进提高,包括阿特金森循环以及米勒循环等高效发动机也在逐渐被应用,但由于内燃机原理、结构设计以及材料的限制,当前内燃发动机热效率提升空间已经接近结构性潜力极限,热机效率的提升进展相对趋缓。其他节能降耗的核心技术,包括低阻力技术,国内轮胎企业设计工艺及生产技术仍处于跟随阶段,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车身设计方面,国内乘用车风阻系数仍处于平均 0.37-0.38 较低水平;轻量化当前正在逐步推进,但节能效果相对有限。实现节能降耗以及满

30、足双积分政策要求,推进混动是车企必由之路。 图图 6 6、内燃机最大热效率提升趋缓、内燃机最大热效率提升趋缓 图图 7 7、内燃机热效率损失较多、内燃机热效率损失较多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积分交易价格下探与原材料价格上涨,车企推低端纯电车型意愿不强积分交易价格下探与原材料价格上涨,车企推低端纯电车型意愿不强。近期中汽数据与联合研究单位共同发布 2021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价格预测联合研究成果。 根20%50%40%75%50%100%0%20%40%60%80%100%新能源汽车(BEV+PHEV)销量占比节能汽车(

31、HEV+MHEV)销量占比20252030203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8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据测算,积分核算年度预测价格区间为 2600-2900 元/分(基于 2021 年中视角,对于 2021 年 1 月-12 月交易期的预测) ; 积分交易年度预测价格区间为 1000-1400元/分(基于 2022 年初视角,对于 2022 年 1 月-9 月交易期的预测) ,2022 年相较于 2021 年积分交易价格下降明显,主要系新能源销量 2021 年以来同比大幅提升所致。当前阶段上游原材料成本显著提升,主机厂推

32、低端纯电车型迫于成本压力以及积分价格下探,单车盈利能力承压,车企推低端纯电车型意愿减弱。 图图 8 8、碳酸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碳酸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吨) 图图 9 9、磷酸铁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磷酸铁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吨) 资料来源:Marklines,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图图 1010、钴价格走势(单位:万元、钴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吨) 图图 1111、镍价格走势(单位:万元、镍价格走势(单位:万元/ /吨)吨) 资料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欧拉官网,兴业证

33、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P PHEVHEV 混动助力车企达成双积分要求同时,相比纯电增加成本有限。混动助力车企达成双积分要求同时,相比纯电增加成本有限。双积分政策规定, 由于 PHEV 车型相比纯燃油车而言油耗降低, 而低油耗车型实际计算积分时只按照 0.2 台折算目标值油耗,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车企 CAFC 积分,同时 PHEV 车型单车可为车企贡献 1.6 分 NEV 积分,从而更有利于车企满足双积分政策要求。另外,PHEV 车型带电量相较同级别纯电车型电池容量更小,相较纯电车型而言成本增加幅度更小,PHEV 车型是当下保证车企满足积分要求同时保证一定单车盈利的较优折中方案。 49.4010

34、20304050602017-04-052017-07-052017-10-052018-01-052018-04-052018-07-052018-10-052019-01-052019-04-052019-07-052019-10-052020-01-052020-04-052020-07-052020-10-052021-01-052021-04-052021-07-052021-10-052022-01-052022-04-05价格:碳酸锂99.5%电:国产16.60024681012141618价格: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国产55.090070市场价:钴:99.8

35、%23.38055市场价:镍:Ni999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9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表表 1 1、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图图 1 12 2、新能源积分、新能源积分 N NEVEV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1.31.3、需求端:解决核心痛点需求端:解决核心痛点续航续航& &油耗,动力油耗,动力& &平顺平顺 混动车型相较纯电车型不存在续航焦虑问题

36、。混动车型相较纯电车型不存在续航焦虑问题。纯电车型由于电池容量有限,充电便利性与充电速度、续航冬天受影响较大等因素,续航焦虑一直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车型的核心痛点。混动车型采用“油+电”两套系统,混动车型即使充电不便情况下也可以依靠纯燃油行驶,较好地解决了纯电续航焦虑问题。 图图 1313、典型纯电动车以及混动车型续航里程(单位:、典型纯电动车以及混动车型续航里程(单位:kmkm)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新一代混动新一代混动车型相较燃油车显著降低油耗,动力性与平顺性大幅改善。车型相较燃油车显著降低油耗,动力性与平顺性大幅改善。相较纯燃车辆类型车辆类型/项目项目202

37、120222023备注备注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积分比例14%16%18%1.60.0056*R+0.40.08*P(1)R为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工况法),单位为km。(2)P为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单位为kW。(3)当R小于100时,标准车型积分为0分;100=R90%)电机高效区占比(90%)高高90.3%90.3%未公布电控效率电控效率未知未知98.5%98.5%未公布电控高效区占比(90%)电控高效区占比(90%)高高93.0%93.0%未公布是否有大容量高倍率储能电是否有大容量高倍率储能电池池否否是是否是是否电池类型电池类型三元锂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

38、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电池电池能量(kWh)电池能量(kWh)1.31.38.31.719.94未公布NEDC续航里程(km)NEDC续航里程(km)-51-110-动力系统油冷技术动力系统油冷技术是是是是系统传动效率系统传动效率高高高未公布系统综合功率(kw)系统综合功率(kw)系统综合扭矩(Nm)系统综合扭矩(Nm)-3704105450-100km加速(s)0-100km加速(s)8.298.58.57.27.27.9NEDC油耗/馈电油耗NEDC油耗/馈电油耗(L/100km)(L/100km)4.74.94.44.74.44.34.3整车性能指标

39、整车性能指标未公布11525096.6%未公布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阿特金森循环 1.5L1371135是未公布电控电控发动机发动机基本参数基本参数未知是否电池电池未公布电机电机传动传动未公布未公布未公布是5.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22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表表 1 12 2、比亚迪、长城与丰田、本田混动车型参数比较(单位:万元,、比亚迪、长城与丰田、本田混动车型参数比较(单位:万元,KmKm,KWh,KWh,N Nm m,s s,L L/100km/100km 等等)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

40、究院整理 注:插电车型馈电油耗及油电混合车型 NEDC 油耗更接近真实使用油耗 核心部件能力要求转变, 双电机核心部件能力要求转变, 双电机 D DHTHT 预计将会是自主车企未来混动布局技术方向。预计将会是自主车企未来混动布局技术方向。 由于前期丰田 HTS 在行星齿轮方面的专利垄断, 以及 P2 单电机驱动所带来的离合器、换挡拨叉控制平顺性技术难度较大等原因,国内主流车企混动开发方向扬长国内主流车企混动开发方向扬长避短,普遍从行星齿轮路线转向固定齿轮路线,从避短,普遍从行星齿轮路线转向固定齿轮路线,从 P P2 2 单电机转向单电机转向 P P1+P31+P3 架构,架构,整体而言当前国内

41、主流车企混动开发方向整体而言当前国内主流车企混动开发方向基本均选择了双电机基本均选择了双电机 D DHTHT 技术方向技术方向。双电机 DHT 混动系统技术通过对燃油车平台的彻底改造,搭建了全新的混动专用平台,使整车在能耗、动力、平顺、NVH 四个方面的表现全面超越燃油车。采用双电机 DHT 混动系统后,由于不再需要燃油平台发动机、燃油平台变速箱,车辆动力系统的三大核心部件转变为:混动专用发动机、双电机 DHT、混动专用功率型电池。因为技术路线改变带来核心部件能力要求转变,自主品牌或将实现此前外资技术的封锁突破,从而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 2 2.3.3、竞争格局:日、竞争格局:日系占据混动

42、半壁江山,自主开始发力系占据混动半壁江山,自主开始发力 日系占据混动市场半壁江山,自主品牌开始发力。日系占据混动市场半壁江山,自主品牌开始发力。2015-2017 年,新能源补贴力度较大,而日系混动由于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因此国内混动市场主要被比亚迪占据, 伴随补贴逐步退坡, 市场竞争加剧, 比亚迪份额有所下降。 2018 年及以后,新能源补贴快速退坡,2020-2021 年以理想增程混动开始放量,同时比亚迪 2021年发布 DMi 系统后凭借优秀产品力市占率快速提升。2021 年丰田/比亚迪/本田/理想混动市占率分别为 34%/24%/14%/8%。 车型车型秦Plus 新能源秦Plus 新

43、能源55km55km卡罗拉 双擎卡罗拉 双擎先锋先锋汉DMi 121km汉DMi 121km摩卡DHT-PHEV摩卡DHT-PHEV焦虑智享焦虑智享唐新能源DMi唐新能源DMi52km52km汉兰达 双擎汉兰达 双擎四驱精英四驱精英起售价(万元)11.1811.1813.5821.5829.519.5819.5828.58同配置燃油车售价(万元)- -11.98- -20.8816.5816.5825.88同配置燃油版价差(万元)- -1.6- -8.6232.7级别A级轿车A级轿车C级轿车中型SUV中型SUV中型SUV动力类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油

44、电混合发动机1.5L 110马力L41.8L 98马力 L41.5T 139马力L41.5T 156马力L41.5T 139马力L4 2.5L 192马力 L4变速箱E-CVT无级变速E-CVT无级变速E-CVT无级变速2挡DHTE-CVT无级变速E-CVT无级变速NEDC纯电续航里程(km)55-12120452-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电池能量(kWh)8.32-18.339.679.98-0-100km加速(s)7.97.911.37.97.97.47.48.78.4NEDC油耗/馈电油耗(L/100km)3.83.844.25.555.35

45、.35.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23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图图 3535、混动销量分系别市占率、混动销量分系别市占率 图图 3636、混动销量分品牌市占率、混动销量分品牌市占率 资料来源:Marklines,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Marklines,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2 2022022 年多款自主混动车型上市,国内混动销量有望翻倍以上增长,自主混动市占年多款自主混动车型上市,国内混动销量有望翻倍以上增长,自主混动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 年以来,包括比亚迪、长城

46、、吉利、长安自主、上汽自主、奇瑞等头部自主品牌纷纷将混动做为战略路线,诸多头部自主车企推出相关混动平台,推出基于全新混动技术的新一代混动车型,经测算,预计 2022 年国内混动车型销量有望达 232 万辆, 同比+108%。 自主品牌混动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图 3737、2 2022022 年国内混动销量预测(单位:万辆)年国内混动销量预测(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预测 三、自主混动:在三、自主混动:在 15-20 万市场有望抢占合资燃油市场万市场有望抢占合资燃油市场 3.13.1、价格带趋势:、价格带趋势:1 15 5 万以上占比提升万以上占比提升,

47、自主高端化趋势加速,自主高端化趋势加速 1 15 5 万及以上价格带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明确万及以上价格带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明确。伴随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汽车消费升级趋势逐渐明确,乘用车价格带销量占比数据呈现显著变化, 其中 15-20 万/20 万及以上价格带乘用车销量占比不断攀升, 从 201515%48%31%40%50%52%49%85%47%68%48%29%25%42%6%15%16%6%0%20%40%60%80%1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日系自主德系其他15%31%47%33%42%39%

48、34%69%53%30%27%17%10%24%0%0%6%7%13%14%6%8%0%20%40%60%80%1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丰田比亚迪本田理想大众荣威宝马其他10.122.245.742.348.9111.4232108%-20%0%20%40%60%80%100%120%140%050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E混动销量YoY(右轴)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 24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49、年市占率 10.1%/12.6%分别提升至 2021 年 17.7%/28.3%。10-15 万仍为国内乘用车主流市场,10 万以下价格带市场呈现逐步萎缩态势。 图图 3 38 8、2 2015015- -20212021 年国内乘用车分价格带销量(单位:年国内乘用车分价格带销量(单位:万辆)万辆) 图图 3939、2 2015015- -20212021 年国内乘用车分价格带销量占比年国内乘用车分价格带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Marklines,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Marklines,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1 15 5 万及以下市场自主品牌已站稳根基,万及以下市场自主

50、品牌已站稳根基,1 15 5 万及以上市场自主品牌亟需突破。万及以上市场自主品牌亟需突破。10万以下自主品牌市占率显著高于合资品牌,10-15 万价格带当前自主与合资品牌市占率基本相当,10 万及以下,10-15 万目前是自主品牌主要盘踞的市场价格带区间。但在 15-20 万,20 万及以上价格区间,自主品牌由于过往品牌、产品力方面与合资品牌存在差异,其市场基础与产品布局在此价格带相对薄弱,2021 年自主品牌在 15-20 万/20 万及以上价格带销量占比分别为 4.8%/3.3%,2021 年合资品牌在 15-20 万/20 万及以上价格带销量占比分别为 12.1%/23.3%,自主品牌在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汽车乘用车系列深度4:混动放量:自主崛起的新支点-220424(36页).pdf)为本站 (微笑泡泡)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