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56页).pdf

编号:71705  PDF  DOCX 56页 1.2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56页).pdf

1、技术和创新对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作用概述 2 0 1 6 年 工 业 发 展 报 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iii目录 vi 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目录 ix 前言 xi 致谢 xiii 技术说明和缩略语1概述1技术和创新对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作用 3 制造业和结构变革 3 期望: 改变低、 中、 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5 发展中国家正在去工业化吗? 总的来说, 不是 5 过早去工业化的危险必须能够承受去工业化的代价6制造业结构变革和包容与可持续的发展6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9 将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相关联: 新的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指数10保持经济增长12这一概念在理论上适合于所有

2、国家12全球现实实际上成功的国家廖廖无几13制造业的技术和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14增强技术能力15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16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升级17促进社会包容性17创造就业, 分配收入18创建正确的技术组合18社会包容性如何变化19迈向更环保的结构转型19生产流程变革21生产结构变革21促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页码iviv目录22制定和执行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政策22管理权衡和寻求互补性23政策集群25制造业增加值、 制造业出口以及工业竞争力趋势26制造业增加值26制造业出口29工业竞争力30注释31附件31A1 世界银行国家及经济体分类 35 A2 按技术类别划分的制造业产业分类36B1 国

3、家和经济体40参考文献 文本框251: 制定政策中的良好做法 图4图1 1972年和2012年发展中地区和发达地区占全球低技术产业、 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4图2 前向关联各地区如何创造制造业增加值, 2011年 5 图3 19722012年间制造业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重, 按现价和不变价计6图4 19952007年间高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和要素贡献率7图5 1995-2007年间几个低技术、 劳动密集型产业8图6 1995-2007年间几个中等技术、 资源型产业8图7 1995-2007年间几个高技术、 技术密集型产业 9 图8 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指数与人均

4、GDP呈浅U形10图9 制造业包容性11图10 制造业可持续性11图11 经过公平调整的工资12图12 就业强度13 图13 19982013年间人均GDP和增长17图14 概念框架: 实现可持续性结构转型的技术变革18图15 1980-2014年间按发展中地区分类的社会包容性指标的主要趋势19图16 19702010年间按制造业占就业总量的比重来计算的包容性指数20图17 1960-2011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人均GDP20图18 概念框架: 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的技术变革23图19 针对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政策页码v目录26图20 1990-2014年间按国家类别和全球分类的世界制造业

5、增加值28图21 19902013间按国家类别分类的世界制造业出口额的占比 表24表1 创新政策 (包括技术和非技术产业创新政策) 的分类法27表2 1990年、 2000年和2014年按发展水平和地区分类的发展中和新兴工业经济体的制造业增加值27表3 20052013年间按产品类别分类的世界出口额29表4 19952013年间特定年份按发展类别、 地区和收入分类的世界制造业出口额 (十亿, 现价美元)31表A1.1 按收入 (人均国民总收入) 分类的世界银行国家及经济体 33 表A1.2 按地区分类的世界银行国家及经济体 35 表A2 按技术类别划分的制造业产业分类36表B1.1 按地区分类

6、的国家和经济体37表B1.2 按工业水平分类的国家和经济体38表B1.3 按收入分类的国家和经济体vi前言致谢技术说明和缩略语词汇表执行概要A部分 技术与创新对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第一章: 努力实现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追求快速、 长期、 稳定的增长制造业发展和结构变革制造业的技术变革结构变革及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注释第二章: 技术变革、 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期望: 技术和创新推动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让技术和创新发挥作用发展全球贸易和全球价值链方面的技术能力注释第三章: 保持经济增长专业化或多样化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制造业对保持持续增长仍然至关重要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技术机会为维持经济

7、增长的技术创造条件注释第四章: 促进社会包容性包容性和工业化社会包容性的总体趋势利用技术推动社会包容性注释第五章: 迈向更环保的结构转型生产流程变革生产结构变革有助于环保技术得到采用的条件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内容vii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内容国际协定注释第六章: 制定和执行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政策管理权衡政策框架和分类法技术政策初期、 中期和末期阶段产业创新政策 竞争力政策和全球价值链整合 补充性政策 制定政策的良好做法 技术和创新政策方面的国际合作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注释B部分: 制造业增加值、 制造业出口和工业竞争力指数的趋势第七章: 工业趋势: 制造业增加值、 出口、 就业、

8、能源和资源效率制造业增加值趋势制造业出口趋势制造业就业趋势制造业资源效率和能源密集度 第八章: 工业竞争力指数指数子指标定义2013年工业竞争力排名利用工业比较器衡量各国工业竞争力19902013年间及20002013年间工业竞争力变化从短期、 零和转变为长期、 共赢附件A1 世界银行国家及经济体分类A2 按技术类别划分的制造业产业分类A3 现代市场活动的部门分列和定义A4 图5.9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B1 国家和经济体B2 按经济体分类的工业竞争力指标B3 按工业化水平、 地区和收入类别分类的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指标B4 按工业化水平、 地区和收入类别分类的世界贸易摘要B5 国际贸易数据的技术分

9、类C1 附录数据viiiviii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内容参考文献ix技术变革被公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在未来数十年中,诸如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和云计算之类的激进式创新很可能带来生产流程变革并提高生活水平,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九项目标: “建设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 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 并推动创新” 于2015年9月26日被采纳, 这意味着没有技术和创新, 工业化就不会实现; 而没有工业化, 经济发展就不会实现。技术让生产流程更加高效, 从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并增强其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这一点无可争辩。 结构变革 (即, 从 “劳动密集型”

10、经济向 “技术密集型” 经济转变) 推动经济升级。 因此, 低收入国家需要必要的能力迎头赶上并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可惜迎头赶上并不经常发生。 在过去50年里,只有少数国家成功实现迅速工业化和经济持续增长。 在这些国家, 技术始终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并且他们成功发展了先进的技术密集型工业。 尽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 技术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但是, 关于阻止国家更加密集地促进技术和创新的潜在因素的辩论仍在继续。虽然技术和可持续增长息息相关, 但是, 技术是否可以同时实现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尚不可知。 由结构变革引起的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可能会减少就业。 技术变革还需要劳动力准

11、备好使用日益复杂的机械和设备, 这将在工资分配方面加剧高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不平等。 工业化历来都伴随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的枯竭。 经济增长还导致投入品、 原材料和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 它们造成环境污染和退化, 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大会第十五届会议期间通过的 利马宣言 明确指出: “消除贫穷仍然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核心要务。 消除贫穷只能通过强劲、 包容、 可持续且具有复原力的经济和工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有效一体化来实现。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大力推行可以协调可持续性的所有相关方面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道路。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探

12、讨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何种条件下技术和创新可以实现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技术可以同时对可持续性的全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如果决策者坚决促进和引导工业化进程, 则可以快速实现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工业化,这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并避免其他国家在过去所犯的错误。从经济角度来看, 全球化和在国际层面上的生产分散化通过加强精密制造商品的贸易促进了新技术的扩散。 然而, 在许多情况下, 由于缺乏技术能力及促进创新体制的能力, 这种技术扩散并未转化成具体的增长机会。 创新需要得到适当的干预措施的支持, 这些干预措施应当能够加强从技术发明到被公司采用的过程, 如同在中国和韩国等基准国

13、家的情况一样。从社会角度来看, 工业化有助于提高很多指标, 例如, 人类发展指数和贫困率。 尽管技术和自动化通常提高人类的工作条件, 但是由于工人被机器取代, 工作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本报告突出强调的一点是技术变革自身可以减轻这种影响。 新技术也带来新市场 (例如, 废物回收利用行业) ,降低消费品价格并提供新的利润率更高的投资机会。 最重要的是, 扩大新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因使用机器而失业的工人。从环境的角度来看, 企业自然而然会追求资源的使用效率。 企业家倾向于通过工艺创新尽量减少投入品的使用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结构变革过程中,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从中等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非常

14、有益, 因为这意味着环境污染水平较低。 尽管存在这些积极的动力, 但是技术变革的当前趋势并不能保证在未来我们将遵循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球采取一致行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的产生和扩散不可或缺。前言x x前言作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我非常荣幸提交本报告。 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 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强调迫切需要展开国际合作, 以促进技术变革并实现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 而且本 报告 重申了我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履行本组织的独特使命为这一努力提供支持的承诺。 在此, 我谨向齐心协力编制本报告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和国际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并期待它成为发

15、展辩论的关键部分。李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xi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先生的全面指导下编制的。 本报告是由一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 统计和工业政策处处长Ludovico Alcorta领导的跨组织团队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开展密集研究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讨论并密切协调合作的结果。这一漫长且不失艰巨的工作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干事Nicola Cantore负责协调的, 他在本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核心团队的其他成员还包括: Michele Clara、 Smeeta Fokeer、 Nobuya Haraguchi、Ale

16、jandro Lavopa、Ascha Pedersen、 Miriam Weiss以及Shohreh Mirzaei Yeganeh等。 没有这些人的努力, 本报告不可能完成。 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创新与技术经济社会研究所 (联合国大学马城经研所) , 尤其是Adam Szirmai和Bart Verspagen, 为本报告的编制提供了协助; 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和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的Paula Nagler和Wim Naud (他们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核心团队成员) 也参与了本报告的编制。 在本报告中提出和阐述的许多理念是在工业发展报告核心团队会议期间以及分别于2015年2月和4月

17、在维也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部举行的研讨会上首次酝酿出来的。此外, 国际专家的宝贵贡献和真知灼见也极大改善了本报告的整体质量。 这些专家包括: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创新与技术经济社会研究所的专家, 即, Ibrahima Kaba、 Mary Kaltenberg、 Neil Foster-McGregor 和Sim-one Sasso。 其他撰稿专家包括: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Charles Fang Chin Cheng; 帕多瓦大学的Valentina De Marchi; 伦敦大学学院的Teresa Domenech; 比萨大学的Elisa Giuliani; 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Arjan

18、 de Haan; 格勒诺布尔管理学院的Jojo Jacob; 开放大学的Raphael Kap-linsky; 维也纳大学的Florian Kaulich; 约翰开普勒大学的Michael Landesmann; 维也纳经济大学的Carolina Lennon;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Giovanni Marin; 海外发展研究所的Isabella Massa; 帕维亚大学的Roberta Rabellotti; 奥地利发展研究基金会的Cornelia Staritz; 维也纳经济研究所的Robert Stehrer; 约翰内斯堡大学的Fiona Tregenna; 杜克大学的Juer-ge

19、n Amann和Gary Gereffi; 德国帕德柏恩大学的Thomas Gries、 Rainer Grundmann和Mar-garete Redlin; 以及费拉拉大学的Marianna Gilli、 Massimiliano Mazzanti和 Francesco Nicolli等。 另外, 英国牛津大学的傅晓岚教授和布拉德福德大学荣誉教授John Weiss对本报告的多份初稿进行了详尽审阅并显著改善了本报告几个章节的质量, 我们对此表示最深厚的谢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咨询委员会成员、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物委员会成员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其他同事所提供的建设性意见也为

20、本报告提供了积极帮助, 具体包括: Stefano Bologna、 Guillermo Lorenzo Castella、 Mohamed-Lamine Dhaoui、 Sam Hobohm、 Steffen Kaeser、 Bernardo Calzadilla Sarmiento、 Stephan Sicars和Nilgun Tas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咨询委员会成员; Jacek Cukrowski、 Frank Hartwick和Pat-rick Nussbaumer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出版物委员会成员; 以及Manuel Albaladejo、 Ralph Luken、

21、Valentin Todorov和Shyam Upadhyaya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其他同事。 此外, 在本报告的整个编制过程中,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Taizo Nishikawa提供了非凡卓越的支持, 在此也向他致以衷心的感谢。本报告的作者还有一个颇具才干、 不可或缺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研究助理和实习生团队从旁支持, 这个团队的成员包括Juan Carlos Castillo、 Emi Mima、 Stefano Olivari、 Francis Ostermeijer 和Sheng Zhong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作人员Debby Lee、 Fernando Russo和Igua

22、raya Saavedra也为本报告的发表提供了广泛的管理支持, 没有他们的支持, 本报告的顺利出炉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此外, Niki Rodousakis、 Nelson Correa和Franz Brugger也为本报告的版面编辑提供了协助。致谢xiixii致谢最后, 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Incorporated) 的Bruce Ross-Larson和Jonathan Aspin这两位编辑也值得褒奖: 他们的工作使本报告的语言、 形式和结构等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此外, Christopher Trott和Joe Caponio还与通信

23、发展有限公司一起对本报告进行了版面编辑和校对, Elaine Wilson负责设计和排版。xiii技术说明和缩略语除非另有说明, 否则本报告中的 “元” 均值美元。在本报告中, 工业特指制造业, 而部门则特指具体的制造业部门。本报告中的 “发达国家” 或 “发达经济体” 指世界银行确定的 “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 , 而 “发展中国家” 或 “发展中经济体” 则指其他所有经济体。 参见附件B1按地区、 收入水平、 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各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等分类的经济体完整列表。由于四舍五入, 表中分部数据之和可能与总数并不完全相符。CIP 工业竞争力指数DEIE 发展中和新兴工业经济体FDI

24、外国直接投资GDP 国内生产总值GHG 温室气体GVC 全球价值链ICT 信息和通信技术ILO 国际劳工组织IPR 知识产权ISIC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ISID 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LDC 最不发达国家MDG 千年发展目标MNE 多国企业MVA 制造业增加值OECD 经合组织PPP 购买力平价R&D 研发SEZ 经济特区SME 中小企业STI 科学、 技术与创新TFP 全要素生产率UN 联合国UNCTAD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DESA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DO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概述技术和创新对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作用在何种条

25、件下技术变革可在发展中国家引发结构变革并实现长期的、 具有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工业发展? 这是我们在 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 中重点探讨的核心问题。 2013年12月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成员国采用的 利马宣言 为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新愿景奠定了基础。 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九项目标为建设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 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并推动创新, 而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概念是该目标的一部分。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包括三个要素, 这三个要素构成本报告的框架。 第一个要素是长期、 可持续的工业化, 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要素是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工业发展和社会, 其提供平等机会和

26、利益公平分配。 第三个要素是环境可持续性, 其使工业活动所带来的繁荣与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负面环境影响脱钩。 该三维结构贯穿于相应的政策倡议中, 便于处理很多国家在保持经济增长、 促进社会包容性和努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许多利弊权衡。制造业在长期结构变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制造业创造了许多正式的生产性就业机会。 此外, 制造业还推动了保持制造业和其他部门生产率增长所需的技术开发与创新。 而且,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制造业对就业、 工资、 技术升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各不相同。 原因在于, 制造业带来经济结构变革, 通常从劳动密集型活动转变成资本密集型活动和技术密集型活动。每个

27、制造业子产业部门也带来产品和生产流程变革, 同时增加资本和技术的应用。过早去工业化可能会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威胁, 扼杀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关键信息 实现先进水平的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ISID)不仅需要增加收入, 而且需要有意识地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促进社会包容性并努力实现更为绿色的结构转型并管理它们之间的权衡。 作为结构改革的主要推动力, 工业化将资源从劳动密集型活动转移向资本密集型活动和技术密集型活动。 工业化仍将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40年里,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稳定。 技术和资本设备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长和总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但在

28、发展中国家, 能源和自然资源利用影响中、 低技术产业的增长。 部门的选择对经济增长和结构改革至关重要, 因为它们之间的技术机会存在显著差异。 制造业多样化有助于实现快速的平均增长率和更长的增长期并降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从而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过早去工业化限制了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使得生产力和服务活动水平低下, 因而扼杀了经济发展潜力而成熟的去工业化通常带来充满活力的高技术服务业。 加强技术能力的途径包括: 投资人力资本、 改进创新体制以及升级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等。 发达国家可通过运用前沿的科学技术来发展技术能力, 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收购和应用别国研发的技术来发展技术能力。 促进制造业的社

29、会包容性要求技术选择与一国的资源和技能禀赋相匹配。 提高工业的环境可持续性可能需要采用不具备经济可行性的生产技术。 与其他产业相比, 高技术产业污染更少, 因此产生环境红利。 废物回收利用产业呈现出三赢特性: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创造就业和公平以及环保但是在结合这些目标时, 权衡非常重要。 从保护产权的一个极端到为机械设备进口提供赠款的另一个极端, 工业发展的政策工具取决于作为目标的技术和创新的类型以及国家发展水平。 将国际财政资源和研究资源集中于全球知识库中大大有助于实现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化发展的技术能力。2 2概述“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各国需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变革。在这一阶段出现的

30、这种非正规服务活动会削弱经济增长, 而非促进增长。 但是, 当在人均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出现成熟的去工业化, 此时出现的服务 (物流、 商业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 更加富有活力并且可以取代和补充制造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如何赶上全球经济和技术前沿?通过促进技术变革, 而促进技术变革的途径包括: 投资人力资本、 改进创新体制以及升级全球价值链等。 除了自己开发新技术, 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来自国外的技术转让来发展经济。 但是这需要发展中国家努力适应融入其经济中的知识并具备更高的知识吸收能力主要是教育和技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得益于全球化, 尤其是全球价值链, 带来的技术进步, 随着生产力的

31、提高, 生活水平亦在提高。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各国需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变革。 这需要了解哪些产业部门推动发展进程以及这些部门如何实现技术升级。例如, 通过产出、 就业和出口结构变革, 工艺创新在不同产业部门对生产力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技术变革还促成了在全球价值链中从事分散化生产的新型全球化企业的形成, 同时对各国 (各种收入水平) 的经济活动和部门结构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 全球价值链迫使生产力较低的国家提升其生产能力。因此, 制造业的结构变革对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具备不同的制造业增长潜力。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改变劳动强

32、度以及制造业活动中所使用的技术和自然资源。 这改变了 一个国家的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前景。技术变革对包容性有何影响? 产品创新创造新的经济活动和部门, 或者提高现有部门的重要性, 吸引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 若技术变革为劳动节约型变革, 则该技术变革将促进形成更加资本密集型的经济部门并影响就业人数和就业结构。若技术变革为技能型变革, 则该技术变革将增加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降低对非技术工人的需求。技术变革通过技能溢价影响收入分配。 而且, 提升之前被边缘化的低技术活动的技术可以提高包容性。同样地, 结构变革也可以促进向更环保、 更具环境可持续性的部门和活动转型, 例如, 从重工业向轻工业转型, 向

33、废物回收利用产业或者通常比制造业污染更少的服务转型。 技术变革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直接影响, 其对人们的健康、 消费和就业质量产生影响。 创新也会对经济活动的环境足迹产生直接影响, 其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效率、 污染预防、 污染防治和废物回收利用影响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以及每单位产出的排污量。那么, 处于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各国如何最好地实现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 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拥有更多机会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工业发展, 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证较为轻微的环境损害。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主要市场出口可促进产出和就业, 因此促进持续的包容性增长。 而有限的产

34、出和集中于污染较小的活动通常让制造业的环境危害性小于后期阶段。随着国家获得技能并扩大基础设施, 其他产业实现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机会将会上升, 但是它们通常以广泛的方式进行, 抑制生产要素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使用量的增加。 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涌现的大部分产业均是排放表现较差的资源密集型产业。 因此, 从低收入发展阶段兴起的新兴国家拥有继续其具有包容性的快速发展道路的良好前景, 但是它们开始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工业化成熟期进入高收入阶段通常伴随着制造业的结构变革和技术变革。 高收入国家除高技术产业之外的制造业增长速度通常放缓, 而就业出现减少。 在这一阶段, 生产力是制造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其

35、导致产出增长, 而投入 (资本、 劳动力和原材料) 没有明显增长。 制造业的就业人口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工资, 但是该部门不会扩大就业, 或者通常会减少就业。 因此, 在就业吸纳意义上而言, 制造业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机会有限, 但是其更加环保。尽管当收入增长超过一定水平时制造业的就业前景削弱, 但是高技术产业可以创造大量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性就业机会, 而工资水平通常与制造业旗鼓相当, 这可以完全抵消制造业就业的减少。3概述“一旦开始工业化起飞, 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有机会创造大量制造业的正式工作。但权衡取舍仍然存在。 一旦开始工业化起飞,低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有机会创造大量制造业的正式工

36、作, 因为它们的工资较低, 使得它们在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相对优势。 在这些产业中的制造业工资可能远低于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制造业工资, 因此, 制造业中可能存在比较显著的工资不平等现象, 这降低了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指数中包容性层面的制造业工资公平性。 但是, 对于从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国家来说, 重要的是创造很多工资超过农业部门和生存部门的制造业正式工作。 为此, 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低收入国家的制造业相对环保, 因为纺织品、 服装以及食品和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中具有较高的增加值。 因此,从结构变革的角度来看, 低收入国家的工业化可有

37、利于实现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增长, 而这在发展的其他阶段通常更加难以实现。 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排放密度比重工业更低, 但是整个经济体的排放量可能增加, 因为这些国家从农业经济转变成更偏向于工业的经济。 因此, 减排措施对低收入国家而言将依然很重要。当国家发展为中等收入国家时, 其不断上升的技能和资本积累通常带来资本密集度更高的资源处理产业, 例如, 基本金属和化工产业。 更多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持续扩张、 资本密集型产业就业增加以及制造业工资的逐步上涨, 就有可能提高包容性。 尽管由于制造业增加值也在不断增加, 劳动报酬在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保持恒定, 但提高经过公平调整的工资和增

38、加就业十分重要, 因为它们有助于实现包容性。 然而, 随着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的出现, 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威胁, 因为这些产业的排放绩效往往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更低, 至少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如此。当国家进一步发展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之列时, 这些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开始减少, 而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开始增加。 这些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出排放绩效, 因此, 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可持续性通常会提高。 然而, 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这些产业雇佣更少的劳动力即可产生一单位的制造业增加值。 此外, 总体来说, 相对于劳动力, 制造业增强了资本和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尽

39、管制造业工资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增加, 高收入国家的就业强度不断下降。随着这一趋势不断持续, 这些国家最终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 (或去工业化阶段) 。 由于制造业的工资更高且工资公平性提高, 因此制造业的包容性可能不会恶化, 但是, 在高收入国家, 由于该部门吸纳一国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其对整个经济的包容性的贡献率必定会下降。除非这些国家在全部三个方面做出有意识的努力, 即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促进社会包容性和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并管理它们之间的权衡调整, 否则, 无论它们处于哪一发展阶段, 均不可能在通向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低收入国家的最大挑战是保持工业化进程持续进行。

40、 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 其最大挑战是环境可持续性。 而对于去工业化的高收入国家而言, 最大挑战是持续创造就业机会和包容性工业发展。 因此,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技术变革和创新对成功的工业化而言仍然至关重要。制造业和结构变革在高收入国家, 制造业的就业量占就业总量的比重以及制造业就业岗位的绝对数量通常会下降。 而平均而言, 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各个国家目前的制造业比重比过去更低, 而与过去几十年相比, 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和增加值比重已达到顶峰。 (Rodrik, 2015年; Ghani和O Connell, 2014年) 但是, 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下滑并不一定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同样遭遇制造业下滑也

41、不一定意味着制造业对发达经济体增加值、 生产力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的重要性降低。 同样地,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比重较低 (相对于过去的趋势) 可能归因于国家的具体情况, 而非归因于制造业不同产业部门供需状况结构转型对经济的潜在贡献的系统性和长期减少。期望: 改变低、 中、 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为了说明结构变革和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报告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着眼于按技术类别划分 (低技术产业、 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制造业子产业部门的结构变革。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过去40年里这三类技术产业均发生4 4概述“亚洲在技术结构方面发生了最显著的变化。了相对变化。 2012年, 全球中低技术产

42、业一半以上的增加值来自发展中国家, 即使在高技术产业, 发展中国家也占全球增加值的近一半 (图1) 。发展中国家在这40年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技术结构发生改变了怎样的变化? 1972年, 非洲低技术产业比重高于另外两个具有类似技术结构(按三个技术产业类别的比例) 的地区。 2012年,非洲高技术产业比重得到增加并达到了类似于拉丁美洲和亚洲1972年的技术结构的结构。 在同一时期, 拉丁美洲变化不大, 其高技术产业比重略有下降, 而中等技术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亚洲在技术结构方面发生了最显著的变化。 在这40年里, 亚洲高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同时低技术产业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因

43、此, 亚洲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上升, 而且制造业实现了技术升级。就全球贸易而论, 在全球贸易带来中间产品和增加值方面, 东亚的重要性在过去的20年间一直在上升 (图2) 。 2011年, 全球四分之一的制造业增加值由该地区创造。 1990年, 东亚的制造业增图1 1972年和2012年发展中地区和发达地区占全球低技术产业、 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025507520972百分比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高技术产业中等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注: 参见附件A2的技术分类、 附件A1的收入分类。

44、资料来源: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根据Lavopa和Szirmai (2015年) 阐述。图2 前向关联各地区如何创造制造业增加值, 2011年82%89%87847564756686%7374798899555667注: 被圆圈覆盖的面积代表某一地区制造业产出所创造的制造业总增加值 (各地区之内的增加值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增加值之和) 的相对比率; 圆圈 (黑色或白色) 内或旁边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生产最终产出所创造的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 其中, 最终产出可在该地区之内使用或出口至其他地区。 箭头表示各个地区制造业产出增加值贡献的主要来源。 红色数字表示来自这些交易 (即, 与全球

45、价值链后向关联) 的增加值占该地区制造业总增加值的百分比。 (图中仅示出了 占该地区增加值5%以上的交易。 ) 地区分类参照附件A1。 例如,以拉丁美洲为例, 该地区从地区内部最终产品 (将在该地区内部消费或者将出口) 的生产中创造了87%的制造业增加值, 而其6%的制造业增加值来自向北美出口中间产品。 其余7%的制造业增加值来自向其他地区出口中间产品, 该图中并未示出这一部分, 因为它们的百分比均小于5%。资料来源: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根据Eora MRIO数据库 (Lenzen等, 2012年; Lenzen等, 2013年) 阐述。5概述“开始去工业化的国家的人均GDP越低, 其去工业化

46、进程对经济增长和增长前景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则越大。加值比重名列全球第三, 位于北美之后。 而2011年, 东亚的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名列全球第二, 仅次于西欧。 有7个地区依赖于向东亚出口中间产品来创造其增加值。全球制造业生产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增加并更多地融合入由北美、 西欧和东亚主导的供应链。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来自其他地区的增加值占其制造业产出 (后向生产关联) 的比重以及来自向其他地区出口中间产品 (前向生产关联) 的增加值占其总增加值的比重均增加。 但是这种整合并未让该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 在1990至2011年之间, 该地区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仅增长 0.13%, 是发展中地区中增幅最

47、小的地区之一。发展中国家正在去工业化吗? 总的来说, 不是去工业化可以描述一系列国家境遇。 例如, 在一类国家, 制造业就业量占就业总量的比重可能会下降, 因为制造业非常迅速的技术进步会导致制造业生产力上升并高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力。因此, 就业在不断增加, 但是相比之前, 其增速放缓。 这一局面往往可能伴随着制造业产出和出口的健康增长, 有时甚至也伴随着就业的健康增长。 在另一类国家, 就业份额可能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生产力增长放缓,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呈下滑趋势。 在第三类国家, 当一国的制造业遭遇生产力下降、 产出增长停滞以及就业岗位缩减时, 其制造业可能会走向崩溃。如果国家过早开始去

48、工业化 (当该国人均收入和工业化程度过低) , 它们很可能出现降低增长的结构变革, 同时带来错误类型的低生产力、非正规服务业, 而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目前正通过这类服务业扩张其增加值和就业比重。 它们带来微乎其微的增长潜力。 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在中低收入国家, 这种过早去工业化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构成威胁。首先, 这类国家从制造业中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优势将更少。 其次, 制造业往往被错误类型的服务业取代。 当发达经济体开始 “成熟” 的去工业化时, 扩大服务部门的子产业部门具有过去归属于制造业的动态特征: 紧密联系、 生产力提高以及技术创新。 这种服务部门能够发挥增长引擎的作用。 在一种以

49、过早去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体中,出现的服务活动通常是缺乏活力和增长潜力的非正规服务。与金融部门相比, 非常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高利率和估值过高的汇率, 可能会对工业(和实体经济的其他行业) 产生更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类政策很可能造成经济的财政化和去工业化。 同样地, 贸易自由化对贸易品的影响甚于对非贸易品的影响, 并在贸易品中产生不均衡影响, 这取决于它们在国内市场开放时的竞争能力。 过快的关税自由化使得制造业缺乏时间重组调整, 因而是去工业化的主要促成因素。 然而, 请注意, 在使用特定产业部门换算值 (图3) 时, 若以不变购买力平价美元计, 制造业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重并没有太大的

50、改变。过早去工业化的危险必须能够承受去工业化的代价开始去工业化的国家的人均GDP越低, 其去工业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和增长前景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则越大。 同样地, 当开始去工业化时, 制造业占增加值的比重越低,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则越大。与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进行的去工业化不同,政策变更所引发或加速的去工业化的程度也会影响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充分实现工业化的效益之前、 在制造业发展成熟之前以及在发展充满活力的先进服务产业部门之前,政策引导的去工业化更有可能开始。图319722012年间制造业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重, 按现价和不变价计0522007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56页).pdf)为本站 (奶茶不加糖)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