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通信行业:政策助推、产业驱动我国卫星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220523(48页).pdf

编号:74301 PDF 48页 2.5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通信行业:政策助推、产业驱动我国卫星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220523(48页).pdf

1、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公司首次覆盖通信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通信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政策助推、产业驱动,政策助推、产业驱动,我国我国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步入步入发展快车道发展快车道 2022 年年 05 月月 23 日日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侯宾侯宾 执业证书:S0600518070001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姚久花姚久花 执业证书:S0600119100003 行业走势行业走势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通信 Q1 业绩维持高增长,估值仍处低位, 持续关注物/车联网及模组及网络设备等细分赛

2、道投资机会 2022-05-20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持续看好数字经济新基建 2022-05-18 通信板块基金持仓分析:一季度末基金持仓市值增长,关注智能汽车、国资云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板块 2022-05-10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卫星互联网战略地位凸显,卫星互联网战略地位凸显,各国各国加快加快战略战略部署部署:卫星互联网通过大量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通讯网络,可以实现全球通信无缝覆盖,弥补现有地面互联网网络的覆盖盲点。由于中高轨道提供的通信能力有限,仅能提供基本语音和低容量的数据业务,主要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和延伸,同时轨道和频段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3、各国在低轨卫星竞争趋于白热化,随着全球低轨卫星发射数量逐渐增加,空间轨道和频段作为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已经成为各国卫星企业争相抢占的重点资源,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加快推进低轨星座计划。 星网公司助推星网公司助推国内卫星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国内卫星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建设助推卫星互联网建设:助推卫星互联网建设:中国星网的成立,将加速整合航天、通信、信息等产业优质资源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促进中国航天产业结构性升级,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同时政策频出强调要集中力量加速建成覆盖全球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并且也明确指出加快

4、高轨和低轨宽带卫星研发和部署,积极开展卫星空间组网示范,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基信息网络。同时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卫星互联网和 5G、工业互联网等一起列入信息基础设施, 明确建设卫星互联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上的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政策推进,星网公司加快资源整合,将带动我国卫星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 卫星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带动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卫星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带动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行业面临很好发展机遇。首先卫星通信应用落地早,规模大,据统计 2020 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约为 723 亿元。其次卫星导

5、航方面,高精度是中国北斗的特色服务,受到大气误差、卫星钟差等影响,因此随着北斗应用逐步深化,也将带动国内导航市场快速发展;最后卫星遥感产业的市场潜力可期,商业遥感蓄势待发,住建、环保等领域是增值服务应用较多的细分市场,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279 亿美元,全球卫星遥感应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卫星互联网产业大发展带动各产业链环节需求稳步提升, 重点推荐标的海格通信、 万通发展; 海格通信综合实力卓越,技术、产品等领先优势显著,抢抓行业先机,万通发展战略转型,城市更新以及数字经济业务带动整体业绩稳步向上。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卫星互联网

6、产业进度不及预期;北斗应用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27%-23%-19%-15%-11%-7%-3%1%5%9%13%17%2021/5/242021/9/212022/1/192022/5/19通信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2 / 26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 卫星通信互联网卫星通信互联网 . 4 1.1. 卫星通信互联网简介. 4 1.2. 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 6 2.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 11 2.1. 空间段:产业竞争封闭,一体化是趋势. 11 2.2. 地面段:战略

7、重要性逐步提升. 14 2.3. 用户段: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15 3. 卫星互联网战略地位凸显,各国加快布局节奏卫星互联网战略地位凸显,各国加快布局节奏 . 16 3.1. 为什么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布局?. 16 3.1.1. 中高轨卫星通信能力有限. 16 3.1.2. 低轨道和频段资源有限. 17 3.2. 当前处于人造卫星密集发射前夕. 17 3.2.1. 低轨宽带卫星加速部署,国外玩家持续发力. 18 3.2.2. 国内政策助力,多个星座规划加快部署. 19 3.3. 如何看待国内后续卫星互联网发展. 21 3.3.1.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正式成立,我国卫星通信发展将进入

8、发展快车道. 21 3.3.2.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要求加快卫星互联网建设. 21 4. 卫星互联网大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卫星互联网大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 22 5.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 25 5.1. 海格通信. 25 5.2. 万通发展. 26 6.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 26 nMpQmNmPyQsPtRtQwPnPqR9PaO8OpNoOoMnPlOqQnQjMnPtOaQoOyRxNtPtRuOpOvM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3 / 26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 从北斗系列卫星看 M

9、EO/GEO/IGSO . 5 图 2: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6 图 3: 铱星二代星座三维构型示意图(66 颗工作星). 9 图 4: 基于“鸿雁”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系统原理框图 . 10 图 5: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11 图 6: 卫星制造产业链环节. 12 图 7: 卫星成本占比. 12 图 8: 卫星生产测试产业链. 13 图 9: 各国火箭发射成本. 14 图 10: 地面设备产业细分系统. 15 图 11: 全球市场卫星通讯终端市场规模,2016 VS 2021 VS 2027(百万美元) . 15 图 12: 2029 年全球近地轨道卫星布局占比. 17 图 13: 国内关

10、于卫星互联网的政策. 19 图 14: “重庆号”发射现场 . 20 图 15: 鸿雁星座首课试验卫星“重庆号” . 20 图 16: 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 21 图 17: 地面网络与非地面网络的优势. 22 图 18: 2013-2019 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规模及增速 . 22 图 19: 2019 年全球卫星产业细分市场收入占比(产业链环节角度). 23 图 20: 2019 年全球卫星产业细分市场收入占比(应用角度). 23 图 21: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 24 图 22: 中国国内高精度市场产值. 24 图 23: 全球卫星遥感市场规模(亿美元). 25 表 1: 卫星通信

11、系统分类. 4 表 2: GEO 卫星与 LEO 卫星的对比. 5 表 3: 主要代表星座. 7 表 4: Starlink 三阶段部署 . 9 表 5: 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的对比. 13 表 6: 国外玩家主要星座规划. 18 表 7: 国内星座规划(统计时间截止 2021 年年末). 20 表 8: 行云工程的三个阶段. 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4 / 26 1. 卫星卫星通信通信互联网互联网 1.1. 卫星通信互联网简介卫星通信互联网简介 卫星互联网是指多次是指多次发射数百颗乃至上千颗小型卫

12、星,组成卫星星座,以这些卫星发射数百颗乃至上千颗小型卫星,组成卫星星座,以这些卫星作为“空中基站” ,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实现太空互联网作为“空中基站” ,从而达到与地面移动通信类似的效果,实现太空互联网,本质就是本质就是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 按照工作轨道划分, 可以分为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LEO) 、 中轨道卫星系统 (MEO) 、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GEO/高轨道卫星系统)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系统(SSO)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IGSO) )以及倾斜同步转移轨道(GTO) 。 表表1:卫星通信系统分类卫星

13、通信系统分类 卫星轨道类型 轨道高度 卫星用途 LEO(低地球轨道) 300-2000km 对地观测、测地、通信等 MEO(中地球轨道) 2000-35786km 个人通信、导航 地球同步轨道 GEO(地球静止轨道) 35786km 通信、导航、气象观测 SSO(太阳同步轨道) 高度小于 6000km 观测等 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35786km 导航、气象监测等 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近地点在 1000 公里以下、远地点为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约 36000 公里)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通信人在线,东吴证券研究所 LEO(低地球轨道) :单星覆盖面较小,但是传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

14、因此当前多用于对地观测、测地以及新的通信卫星系统。 MEO(中地轨卫星) :主要有 Odyssey(奥德赛) 、MAGSS-14、以及北斗定位系统部分卫星等,MEO 兼具兼具 GEO 以及以及 LEO 的优点,可实现全球覆盖和更有效额频率复的优点,可实现全球覆盖和更有效额频率复用,但是需要大量部署,组网技术和控制切换等比较复杂用,但是需要大量部署,组网技术和控制切换等比较复杂。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的运行方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 3 颗通颗通讯卫星, 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讯卫星

15、, 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其中,。 其中, GEO 与卫星轨道面的倾角为零度,与卫星轨道面的倾角为零度, IGSO的倾角不为零,轨迹是一个跨南北半球的“的倾角不为零,轨迹是一个跨南北半球的“8”字,”字,SSO 的轨道平面始终和太阳保持相的轨道平面始终和太阳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轨道倾角接近对固定的取向,轨道倾角接近 90 度。度。 SSO 和 IGSO 从地球上看是移动的,但却每天可以经过特定的地区,因此,通常用于科研、气象或军事情报的搜集,以及两极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通信。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

16、盖 5 / 26 图图1:从北斗系列卫星看从北斗系列卫星看 MEO/GEO/IGSO 数据来源:甲子光年公众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为霍曼转移轨道之一,经加速之后可达到 GEO,轨道倾角与发射场纬度相同的同步转移轨道。有时候,狭义的 GTO 就是指标准 GTO,这条轨道也最省火箭燃料。 表表2:GEO 卫星与卫星与 LEO 卫星的对比卫星的对比 卫星轨道类型卫星轨道类型 GEOGEO 卫星卫星 LEOLEO 卫星卫星 覆盖能力 单星覆盖范围大,但存在两极覆盖盲区,特定地形通信困难 单星覆盖范围极小,多星组网可实现全球覆盖,保证复杂地形区域通信不间断 系统容量 单星容量较高

17、 单星容量小,系统容量高 传输时延 较长,传播时延约 270ms 较短,3000km 高度计算,时延约 20ms,跨两星间时延为 6.7ms 终端特点 地面终端简单,技术能力较为成熟,已经实现高集成化,达到消费级价格 固定类终端需要配置伺服跟踪系统,同时需要配置抛物面形式的双天线或配置相控阵天线,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成本分析 系统建设可分步实施,制造成本较低,但通信成本高 一箭多星,前期制造费用较高,但单位带宽成本优势明显 链路能力 空间链路损耗较高 低轨卫星上行链路能力较高轨 GEO 卫星提升 10 倍以上 卫星寿命 较长,15 年左右 受电池及星上器件制约,寿命较短,约为 5-10 年 轨道

18、频率资源 协调难度小,已有完善、成熟的机制可以遵守 频率协调难度大,同时需要考虑地权问题 数据来源:通信人在线、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高轨道卫星通信成熟,高通量高轨道卫星通信成熟,高通量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高通量卫星(HTS)也称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6 / 26 吞吐量通信卫星, 是相对于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传统通信卫星可提供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容量,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多点波束、频率复用、高波束增益等。一颗 HTS 卫星的总容量超过 100Gbit/s, 但卫星建造、

19、火箭发射、 发射保险的费用与传统卫星持平, 每 Gbit/s的投资已经降到 400 万美元500 万美元 (1 美元=6.69 元人民币, 2022 年 5 月 22 日) ,仅是一颗传统固定卫星业务(FSS)的 1/50。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微小卫星技术迅猛发展,性价比提升,通信与导航卫星在低轨(LEO)的应用和潜能逐步被发掘。 卫星互联网通过大量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通讯网络, 实现全球通信无缝覆盖, 弥补现有地面互联网网络的覆盖盲点,解决边远、分散地区以及空中、海上用户的联网需求。 1.2. 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 卫星互联网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

20、 80 年代-2000 年) 、第二阶段(2000-2014 年) 、第三阶段(2014 年-至今) 。 图图2:卫星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卫星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东吴证券研究所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年代-2000 年) ,与地面通信网络正面竞争阶段年) ,与地面通信网络正面竞争阶段: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主要分为三类,大型 LEO 卫星移动电话系统、中小型 LEO 卫星移动数据传输系统、 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 (Ka 波段) 。其中小 LEO 系统是非语音非静止轨道卫星, 在轨道高度较宽的范围内提供低速业务, 大 LEO 系统主要提供语音、 传真、数据和寻呼业

21、务以及低速业务。当时的主要代表星座有轨道通、铱星、全球星、泰利迪斯、天桥系统等。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7 / 26 表表3:主要代表星座主要代表星座 星座 主要历史 构成 轨道通(轨道通(ORBCOMMORBCOMM) 1995 年开始发射试验卫星,1998 年底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设计为 47 颗卫星(包括 6 颗备用卫星)分布在 7 个轨道面的全球覆盖的星座系统。 铱星星座(铱星星座(IridiumIridium) 1990 年对外发布,1996 年开始部署,1999 年宣布破产,2001 年完

22、成重组 由 48 颗工作卫星和 12 颗备用卫星组成 全球星系统(全球星系统(GlobalstarGlobalstar) 1998 年开始规模发射,2000 年 1 月正式使用,2022 年申请破产保护。 由 48 颗低轨卫星分布于 8 个非极地轨道平面,轨道高度为 1400km 泰利迪斯(泰利迪斯(TeledesicTeledesic) 1990 年创立, 2002 年 10 月 1 日停止造星工作 288 颗在轨卫星 天桥系统(天桥系统(SkybridgeSkybridge) 64 颗 LEO 卫星组成,共有 8 条轨道,每条轨道 8 颗卫星,后续拟增加 16 颗。 数据来源:海创智图、3

23、6 氪、卫客在线、百度等,东吴证券研究所 1、轨道通(轨道通(ORBCOMM) ORBCOMM 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双向、窄带的数据传送、数据通信以及定位业务的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分布在 7 个轨道面(A/B/C/D/E/F/G) ,其中 A-D 轨道倾角为45,高度 800km;E 为赤道轨道,高度 975km,F、G 轨道倾角分别为 70和 108,高度 820km。ORBCOMM 每颗卫星不足 50kg,是典型的低成本微小卫星。 2、铱星星座(、铱星星座(Iridium) 铱星是美国摩托罗拉 1987 年提出的利用低轨道星座实现全球个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 1990 年对外发布,1996

24、 年开始部署,1999 年宣布破产,2001 年完成重组。 区别于其他卫星通信系统,铱星是卫星之间有星间通信链路,不依赖地面转接为地铱星是卫星之间有星间通信链路,不依赖地面转接为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终端提供连接球上任意位置的终端提供连接,同时轨道低、传输速度快、损耗小。,同时轨道低、传输速度快、损耗小。是全球第一个提供无缝实时语音通信、在卫星上用相控阵天线、单星四向星间通信卫星系统。 但是铱星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建筑物内无法接受信号、 铱星电话过于笨重 (摩托罗拉双模式手机约 454g,京瓷铱星单/双模式均 400g) 、使用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 同时相对于地面通信,成本更高成本更高(双模情

25、况下为了与当地的蜂窝电话网络相连,需要更换适合当地区域传输标准的通话卡, 每个卡的价格大约为 660-900 美元 (1 美元=6.69元人民币,2022 年 5 月 22 日) , 。通话质量及速率远低于蜂窝电话通话质量及速率远低于蜂窝电话,铱星所采用的 MF-TDMA(多频时分多址)通信体制的话音质量不如 CDMA(码分多址) 。另外,铱星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仅有 2.4kbps(GSM 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 64kbps) ,除通话外,只能传送简短的电子邮件或慢速的传真,无法满足互联网的需求。 3、全球星系统(、全球星系统(GlobalStar) “全球星全球星”系统系统 是美国 Lor

26、al 和 Qualcomm (高通)(高通) 公司发起的, 是唯一正式商业运唯一正式商业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8 / 26 行的语音行的语音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系统与地面网联合组网, 星上没有复杂的交换和处理能力, 不需星际交叉链路,由星体中继转接至地面网关交换局,利用地面设施完成呼叫建立、处理和选路,系统成本大大降低。 2000 年 1 月正式使用,由 48 颗低轨卫星分布于 8 个非极地轨道平面,轨道高度为1400km。多址技术采用 CDMA/FDD 方式,手机至卫星工作于 L 频

27、段,卫星至手机工作于 S 频段, 卫星与地面网关局的连接工作于 C 频段, 这些频段和我国正在发展的北斗系统都有部分的频率重叠。 但是由于跟铱星系统一样存在商业运营成本过高的原因,2002 年申请破产保护。 4、泰利迪斯(、泰利迪斯(Teledesic) 泰利迪斯卫星通信系统为全世界提供宽带数字传输电信服务。 1997 年,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缩减卫星数量,提高轨道高度,减少复杂性、卫星数量和成本。星座被缩减到288颗在轨卫星 (原设计有840颗, 位于21个轨道平面, 原运行奥都在695-705km) ,运行在 1400 千米的高度。 在任何辐射圆形区域内,“泰利迪斯”网络的用户终端可以

28、支持多个 500Mbps 数据,同时支持数百万用户,使用标准的用户设备。为大多数用户提供双向链接,下行链路64Mbps 和上行链路 2Mbps。速度更高的终端将提供双向 64Mbps 或更高通信。在需要的时候,网络支持对带宽的需求,允许用户请求和扩大能力。 综上来看,随着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铱星、泰利迪斯、全球星因为商业运营成本过高,相继破产,部分由于军方需求仍在使用中。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00-2014 年)年) ,作为地面通信的备份和填隙作为地面通信的备份和填隙: 21 世纪后,计算机、微机电、先进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通信技术和微小卫星技术升级换代, 使得卫星通信成本的

29、下降,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凸显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阶段主要代表为新铱星(Iridium) 、全球星(Globalstar) 、轨道通(Orbcomm) 。其中,铱星通信公司于 2010 年 6 月宣布了其下一代卫星星座 Iridium NEXT 的筹建资金,建设和部署计划,以取代超期服务的铱星星座。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14 年至今)年至今) ,与地面通信融合发展,拓展覆盖范围:与地面通信融合发展,拓展覆盖范围: 2015 年前后, 国内外先后提出多个大规模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主要代表为星链计划(Starlink) 、一网(OneWeb) 、鸿雁、虹云、Iridium Next 等。 1、

30、铱星二代(、铱星二代(Iridium Next) 2016 年铱星公司与 SpaceX 签订 4.92 亿美元(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 年 5 月22 日)的发射合同, 一次 10 星一共七次将 70 颗铱星二代系统发射到 LEO 轨道。随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9 / 26 后,双方补签了第八次 5 星发射合同。2019 年 1 月 11 号,随着 SpaceX 成功将最后 10星发射入轨,标志着铱星二代完成组网工作。铱星二代由铱星二代由 81 颗功能相同的卫星组成天颗功能相同的卫星

31、组成天基移动通信系统基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66 颗工作星呈 -Walker 星座均匀分布在 6 个轨道面上,辅以 6颗天基备份星和 9 颗地基备份星。 图图3:铱星二代星座三维构型示意图(铱星二代星座三维构型示意图(66 颗工作星)颗工作星) 数据来源:海创智图,东吴证券研究所 2、星链(、星链(Starlink) 星链(Starlink)天基互联网项目始于 2015 年,隶属于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2018 年发射第一颗原型卫星于入轨测试。星链总共规划三期系统,总规模接近 4.2 万颗卫星。 表表4:Starlink 三阶段部署三阶段部署 数目 轨道距离 频段 容量 第

32、一阶段 4408 颗卫星 550 公里近地轨道 采用 Ku、Ka 频段 单星通信容量约 20Gbps,全系统数据吞吐量约 100Tbps 第二阶段 7518 颗卫星 340 公里近地轨道 在原 Ku、Ka 基础上增加 V频段 增强网络的覆盖与传输能力 第三阶段 30000 颗卫星 - 在原 Ku、Ka、V 频段基础上,增加 E 频段 增加 3 倍,进一步增强系统容量 数据来源:新华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截至 2022 年 3 月,SpaceX 已累计发射 2000 多颗“星链”卫星,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墨西哥等国的 25 万名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3、OneWeb One

33、Web 建立于 2012 年,“一网” 卫星星座放弃了星间链路的设计, 在全球(如英国、北欧、格陵兰、冰岛、北冰洋、加拿大、非洲、东南亚、美国主要地区以及我国中部)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0 / 26 设共 44 个关口站使卫星联网,星座采用 Ku 波段进行用户通信,Ka 波段进行关口站通信。 由于一网公司资金能力不足,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其资金链断裂,公司在 2020 年 3 月递交破产保护申请。随后,英国政府和印度巴帝全球公司(Bharti Global)最终与英国一网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34、,分别注资 5 亿美元(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年5月22日) 。 外加软银集团(SoftBank)、 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 S.A.)等投资者的注资。 4、鸿雁星座计划鸿雁星座计划 鸿雁星座计划由 300 多颗低轨卫星和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的。规模相对来说,比GPS 大 12 倍,有通信和导航增加的功能。采用四大 GNSS 系统双频监测,全球稀疏地面监测站,播发 GPPP 增强信息和双频增强信号实现精度、完好性、可用性和定位实时性增强。主要有两项技术要点:一是天地一体高精度一是天地一体高

35、精度 GNSS 监测处理。二是实时高精度监测处理。二是实时高精度PNT、安全、安全 PNT。 用户接收 GNSS/LEO 信号实现全球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 GPPP,收敛时间小于 1min;独立接收 LEO 星座信号实现导航备份,增强复杂地形环境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导航服务能力。 图图4:基于基于“鸿雁鸿雁”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系统原理框图星座的全球导航增强系统原理框图 数据来源:搜狐,东吴证券研究所 5、虹云工程、虹云工程 虹云工程是中国航天科工五大商业航天工程之一。计划发射 156 颗卫星,在距离地面 1000 公里的轨道上组网运行,致力于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 虹云工程定位的

36、用户群体主要是集群的用户群体虹云工程定位的用户群体主要是集群的用户群体,以其极低的通信延时、极高的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1 / 26 率复用率、真正的全球覆盖,可满足中国及国际互联网欠发达地区、规模化用户单元同时共享宽带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虹云的第一颗卫星是我们国家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宽带低轨的小卫星虹云的第一颗卫星是我们国家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宽带低轨的小卫星。 2.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卫星互联网产业

37、链 卫星系统主要由空间段、地面段与用户段空间段、地面段与用户段三大环节构成。 空间段:指星座中的所有卫星,可以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作为通信中继站,提供网络用户与信关站之间的连接。 地面段:通常包括信关站、网络控制中心和卫星控制中心、测控站及地面支撑网,用于将移动用户接入核心网,以及对空间段的测控、网络运行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 用户段:由各种用户终端组成,包括手持、便携站、嵌入式终端、车载、舰载、机载终端等。 图图5: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2.1. 空间段:产业竞争封闭,一体化是趋势空间段:产业竞争封闭,一体化是趋势 空间段主要包

38、括卫星的设计、制造和发射,其中卫星的发射包括火箭卫星的设计、制造和发射,其中卫星的发射包括火箭制造制造和发射服和发射服务务。 卫星制造环节,主要由卫星平台以及卫星载荷两部分组成,其中卫星载荷是卫星入主要由卫星平台以及卫星载荷两部分组成,其中卫星载荷是卫星入轨后发挥其核心功能的部件,除大规模量产之,基本上为定制化项目轨后发挥其核心功能的部件,除大规模量产之,基本上为定制化项目。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2 / 26 图图6:卫星制造产业链环节卫星制造产业链环节 数据来源:开运联合公众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39、卫星平台的核心是为了提供机动能力和电力, 所以姿控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成本占比卫星平台的核心是为了提供机动能力和电力, 所以姿控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成本占比最大,最大,根据艾瑞咨询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报告数据,姿控系统在卫星平台的占比约为 40%。 图图7:卫星成本占比卫星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卫星制造整体成本来看, 据艾瑞咨询 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报告 数据,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3 / 26 预计理想状态下,卫星平台的成本占比在 20%。从现有的产业链

40、格局来看,使用的分系统及元件制造商重合度很高, 产业链环节相对封闭, 所以, 未来可能会有一体化的趋势所以, 未来可能会有一体化的趋势。 图图8:卫星生产测试产业链卫星生产测试产业链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卫星发射环节来看,火箭作为发射服务的一环,火箭的成本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航天的需求、技术难度以及功能需求直接影响火箭的成本。 首先从需求来看,因为供需求死循环是的商业化的门槛非常高,难以产生很好的规因为供需求死循环是的商业化的门槛非常高,难以产生很好的规模效应模效应,因此降低火箭成本需求从产业角度出发。 其次从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来看,根据艾瑞咨询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报

41、告数据,研发费用占一发火箭首型科研经费的 70%,生产和测试占比为 30%,因此加强模块化生产成为降本的关键。 其次从火箭的技术路线来看, 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固体火箭出厂自带推进剂,使用便利,对发射场保障要求低,系统简单、集成,但是使用不灵活,涉及到运输以及起吊等问题;液体火箭推进剂为发射前加注,典型的分布式模式, 使用灵活, 可拓展性强, 不涉及到运输起吊等, 但是对靶场加注供气保障条件高。 表表5: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的对比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的对比 固体火箭 液体火箭 推进剂 固体(出厂自带) 液体(后期加注) 发射周期 短 长 存储时间 长达数年 常温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加

42、注后存储周期在 7 天左右;低温推进剂为液氢、液氧,加注后的存储周期 1 天左右 运载能力 小 大 关机控制 不灵活 较灵活,可二次启动 数据来源: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东吴证券研究所 当前火箭发射成本昂贵当前火箭发射成本昂贵: 中国长征-3B 运载火箭每次发射费用为 7000 万美元, 每公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4 / 26 斤发射费用为 5833 美元,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快舟 11 号运载火箭,每次发射价不超过 600 万美元,每公斤发射费用不到 1 万美元。低轨道小型火箭更便宜,每公斤

43、发射价格大约 5000 美元,地球转移轨道每公斤发射价格可以低至每公斤 8000 美元,太阳同步轨道每公斤发射价格 6000 美元。 (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 年 5 月 22 日) 图图9:各国火箭发射成本各国火箭发射成本 数据来源: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东吴证券研究所 一箭多星技术,充分利用火箭运载能力,提高发射效率,降低发射成本:一箭多星技术,充分利用火箭运载能力,提高发射效率,降低发射成本:2021 年 1月 24 日 23 时,美国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Sp

44、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携 143颗卫星顺利发射升空。 火箭回收技术助力发射成本降低火箭回收技术助力发射成本降低:SpaceX 公司熟练的掌握一级火箭回收技术,截止到 2020 年 3 月,猎鹰 9 号 B5 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为 6200 万美元,其中一级火箭成本占发射价格的 60%、二级火箭占 20%、整流罩占 10%,发射服务费用占 10%,而火箭的推进剂费用只需要 30-40 万美元。 (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 年 5 月 22 日) 2.2. 地面段:地面段:战略重要性逐步提升战略重要性逐步提升 地面段通常包括信关站、网络控制中心和卫星控制中心、测控站及地面支撑网

45、,用于将移动用户接入核心网,以及对空间段的测控、网络运行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 卫星地面段重要性不断提升卫星地面段重要性不断提升:卫星地面段过去处于次要地位,但是随着卫星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成熟,地面站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商来讲,成为战略性网络的组成部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5 / 26 图图10:地面设备产业细分系统地面设备产业细分系统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东吴证券研究所 信道终端系统信道终端系统是是地面段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地面段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组成。基带设备包括调制解调设备

46、、系统时钟单元、中频分配电路、倒换开关、关口站服务器、与地面互联网之间的接口设备等,信关站通过光纤接入 ISP 的接入点,进而并入 Internet骨干网。射频设备包括上下变频器件、功放、低噪放、射频开关、天线等。 2.3. 用户段: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用户段: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 QYResearch 数据,2020 年,全球卫星通讯终端市场规模达到了 5363.62 百万美元, 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10899.24 百万美元, 2021 年到 2027 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为 11.09%。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 年市场规模达

47、到 457.94百万美元,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1021.62 百万美元。 (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 年 5 月22 日) 图图11:全球市场卫星通讯终端市场规模,全球市场卫星通讯终端市场规模,2016 VS 2021 VS 2027(百万美元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QYResearch,东吴证券研究所 从产品方面来看, C 波段产品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根据 QYResearch 数据, 2020 年,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公司首次覆盖 16 / 26 全球 C 波段卫星通讯终端市场规模达到 1

48、839.40 百万美元,占全球卫星通讯终端应用34.29%的市场份额;QYResearch 预计该市场 2027 年将达到 4321.44 百万美元,未来六年(2021-2027)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3.34%。 (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年 5 月 22 日) 根据 QYResearch 数据,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2020 年,全球卫星通讯终端军事用途市场规模达到 3411.13 百万美元,占全球卫星通讯终端应用 63.60%的市场份额;预计该市场 2027 年将达到 6564.29 百万美元,未来六年(2021-2027)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0

49、.15%。2020 年,全球卫星通讯终端民用市场规模达到 1952.49 百万美元,占全球卫星通讯终端应用 36.40%的市场份额;预计该市场 2027 年将达到 4334.95百万美元,未来六年(2021-2027)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2.61%。全球主要企业包括 L3Harris,Viasat,General Dynamics Mission Systems,Thales Group,Raytheon Technologies 等。 (1 美元=6.69 元人民币,2022 年 5 月 22 日) 在卫星通信领域,我国卫星通信尚处于行业起步阶段,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

50、研发力量、品牌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卫星通信天线市场主要被日韩、欧美等国外产品所占据。由于 VSAT 卫星通信天线生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国内具有自主天线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生产厂家尚为数不多。同时,由于卫星通信终端的渗透率较低和用户习惯的尚未形成,行业的发展尚需要产业链各参与方的投入和培育。 未来随着高通量卫星等技术变革的推进,卫星通信的收费标准将不断降低,随着用户习惯的形成,卫星通信行业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对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而言, 空间段和地面站建设可以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找到成本控制方案;考虑广阔的应用前景,运营商也可以接受稍高的一次性资本开支。而用户用户终端的成本是决定卫星系统能否取得商业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通信行业:政策助推、产业驱动我国卫星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220523(48页).pdf)为本站 (奶茶不加糖)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