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99页).pdf

编号:74705  PDF  DOCX 99页 959.88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99页).pdf

1、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1(2016)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2016 年 12 月 28 日发布编写单位: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3(2016)内容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云的发展, 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工业云的发展, 把工业云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全国各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工业云发展规划, 着力建设工业云平台, 积极推广工业云应用, 全面引导企业上 “云” 。 工业云促进了行业的互联互通, 聚集和共享制造资源与创新资源, 实现了全社会的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 为共享经济打下了基础。为了积极引导我国工业云技术和应用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

2、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 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工业云服务模型标准化与试验验证系统” , 我们编写了本白皮书。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工业云综述。 从产业政策、 应用现状和标准化三个维度梳理了国内外工业云发展现状, 提出了工业云典型应用框架, 系统梳理了工业云与相关技术间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了工业云的典型服务、 工业云对新型制造模式的推动作用和工业云服务参与方。二是工业云典型应用场景及典型应用分析。 对工业云在工业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对应的场景进行分析, 包括研发设计、 采购、 生产制造、 检测、 物流、 营销、 售后等工业云典型应用场景, 每种应用场景从客户痛

3、点和解决思路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并围绕解决思路进行了应用展望。三是使用SWOT分析法分析工业云。 通过对工业云从优势、 不足、 机遇和挑战四个维度, 开展客观的、 详细的分析, 明确工业云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 对于深度理解工业云提供有力的帮助。4四是工业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提出了由6个主要技术特征构成的工业云通用技术需求。 同时, 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场景, 提出典型的工业云技术体系架构, 并分析了网络通信、 协同集成、 服务能力、 信息安全等4类核心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五是首次提出工业云标准化路线图。 结合工业云应用场景和技术架构,通过分析工业云标准化需求, 提出了工业云标准

4、体系框架建议并初步构想了标准化重点方向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六是提出了工业云应用发展的相关建议。 基于工业云特征, 以及工业云技术、 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围绕工业云发展的不足和挑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5(2016)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编写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江苏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工业云中心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山东云科技应用有限公司(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易往信息技术有

5、限公司上海优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6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主 编:周 平副主编:郭 楠 王志鹏编写人员: 王典威 涂粤强 周洪锋 刘 翔 陈 宇 杨复坤 郝 轶 柴旭东 程广辉 王云翔 汲 龙 郑文亮 唐 诺 张建雄 李 昶 万 洋 张 勇 叶 俊 杨 桦 张 晔 朱志浩 李 晋 李 潭 杨 俊 殷建民 邓 青 刘广杰 张 晓 曹玺涛 高庭玉 李 璐 杜志军 刘 畅 熊 剑 范

6、 冲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7(2016)第1章 背景 1 1.1 简介 1 1.2 编制方法 2第2章 工业云综述 5 2.1 发展现状 5 2.1.1 国内发展现状 5 2.1.2 国外发展现状 13 2.2 典型应用方案 17 2.3 工业云与相关技术 19 2.3.1 工业云与IT云 19 2.3.2 工业云与工业物联网 20 2.3.3 工业云与工业大数据 20 2.3.4 工业云与工业软件 21 2.3.5 工业云与工业信息安全 21 2.3.6 工业云与先进制造 22 2.4 工业云与工业集成 23 2.4.1 工业云与横向集成 24 2.4.

7、2 工业云与纵向集成 24 2.4.3 工业云与端到端集成 25 2.5 典型工业云服务 25 2.5.1 存储服务 25 2.5.2 应用服务 26 2.5.3 社区服务 26目录CONTENTS8目录CONTENTS 2.5.4 管理服务 27 2.5.5 研发设计服务 27 2.5.6 生产制造服务 28 2.6 工业云与新型制造模式 28 2.6.1 工业云与智能制造 29 2.6.2 工业云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29 2.6.3 工业云与网络协同制造 30 2.6.4 工业云与服务型制造 31 2.6.5 工业云与云制造 31 2.7 工业云服务参与方 32 2.7.1 工业云服务客户

8、 33 2.7.2 工业云服务提供者 34 2.7.3 工业云服务协作者 35第3章 工业云典型应用场景 37 3.1 典型应用场景概述 37 3.2 研发设计 37 3.2.1 痛点 37 3.2.2 解决思路 38 3.3 采购 39 3.3.1 痛点 40 3.3.2 解决思路 41 3.4 生产制造 42 3.4.1 痛点 42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9(2016)目录CONTENTS 3.4.2 解决思路 43 3.5 检测 44 3.5.1 痛点 45 3.5.2 解决思路 46 3.6 物流 47 3.6.1 痛点 47 3.6.2 解决思路 48 3.7 营销 50 3.7.1 痛

9、点 50 3.7.2 解决思路 51 3.8 售后 51 3.8.1 痛点 52 3.8.2 解决思路 53 3.9 应用展望 54第4章 工业云SWOT分析 57 4.1 概述 57 4.2 优势 57 4.3 不足 58 4.4 机遇 59 4.5 挑战 60第5章 工业云技术发展 63 5.1 通用技术需求 6310 5.2 技术体系架构 64 5.2.1 用户层 64 5.2.2 访问层 66 5.2.3 服务层 66 5.2.4 资源层 67 5.2.5 跨层功能 68 5.3 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69 5.3.1 网络通信 69 5.3.2 协同集成 71 5.3.3 服务能力

10、72 5.3.4 信息安全 74第6章 工业云标准化路线图 77 6.1 标准化需求分析 77 6.2 标准体系框架建议 79 6.3 标准化实施方案 81 6.4 国际标准化策略 84第7章 推动工业云应用发展的相关建议 85附录A 缩略语 88参考文献 89目录CONTENTS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1(2016)第1章 背景1.1 简介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融合渗透,工业云应运而生。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行业代码前两位为06-46的行业属于工业,分为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3大门类。工业云是一种面向

11、工业的、通过网络将弹性的、可共享的资源和业务能力,以按需自服务方式供应和管理的模式。资源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人力资源、装备资源、物料资源、知识资源、环境资源和数据资源。业务能力包括研发设计能力、采购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检测能力、物流能力、营销能力、售后能力和其他能力。2010年,工业云概念被首次提出,北京市工业云服务平台开始创建。2013年,工信部实施“工业云创新行动计划”,使工业云这一全新理念深入全国,逐渐成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研究与探索的前沿热点,成为工业领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创新路径,成为全国各地探索工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重要尝试。在我国,工业云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12、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亟需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对此,我国政府将工业云列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支持工业云平台的建设,鼓励工业云服务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各地纷纷部署和规划工业云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工业云平台,积极推广工业2云应用,全面引导企业上“云”。与此同时,工业云也得到了各大企业的高度关注。目前,许多企业已将工业云作为实现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作为降低成本、创新驱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应用工业云,提升信息化水

13、平,降低创新门槛。工业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的融合渗透,提高了工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与资源信息共享,创造出产业发展新优势。时至今日,我国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工业云发展格局。从发展趋势上看,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各地工业云平台的探索中,在各大企业的积极应用下,工业云将逐步向工业领域深度渗透,日益发展成为共享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开启工业领域的“云”时代。1.2 编制方法本白皮书在综合研究了工业云相关政策、文献、报告、案例等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工业云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工业云开展了研究。具体来说,编制方法如下:一是收集和分析国内外最新

14、文献资料。收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政策、白皮书、研究报告和相关出版物,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解读,以及联合国工业

15、发展组织(UNIDO)发布的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3(2016)2016-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2016年工业发展报告-技术和创新对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作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发布的I4.0 Testumgebungen - Mobilisierung von KMU fr Industrie 4.0(关于动员中小企业参与工业4.0测试平台的通知),美国国家标准与

16、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的Current Standards Landscape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当前智能制造系统标准前景),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和埃森哲联合发布的Industrial Internet Insights Report for 2015(2015年工业互联网洞察)报告等。根据这些材料,系统掌握了国内外工业云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最新动向。二是研究分析国内外典型应用案例。分析了国内外工业云应用的典型案例,包括工信部实施的工业云创新行动计划以及16个省市开展的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国内工业云应用的典型企业,例如数码大方、航天云网、山东工

17、业云、智能云科、沈阳机床、中国电信等;国外典型的工业云平台,例如通用电气(GE)公司的GE Predix,西门子公司的“Mind Sphere西门子工业云平台”等。三是系统梳理工业云概念。由于对工业云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梳理工业云概念十分必要。本书说明了工业云的几种典型服务,包括存储服务、应用服务、社区服务、管理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生产制造服务等;分析了工业云与相关技术,例如与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工业信息安全、先进制造等的联系;系统梳理了工业云与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云制造等的关系;分析了工业云服务参与方并对工业云进行了SWOT分析。四是

18、开展联合研究。联合产学研用相关单位共同开展工业云典型应用场景的研究,例如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检测、物流等。同时分析了工业云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初步规划了我国工业云标准体系和标准化路线图,提出了推动工业云应用发展的相关建议。4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5(2016)第2章 工业云综述2.1 发展现状 2.1.1 国内发展现状1. 国内政策环境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云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工业云的发展,把工业云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重要抓手,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工业云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工业云平台,积极推广工业云应用。近几年工业云相关国家政策情况如图2-1:

19、图2-1 工业云政策发展历程 2013年4月,工信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业云创新行动”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业云创新服务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2013年9月,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明确提出了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 2013年10月,工信部实施了工业云创新行动计划,确定了16个省2013.42013.102015.62015.122016.72016.122013.92015.52015.72016.52016.102016.12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业云创新行动工作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工业云创新行动计划

20、,确定16个省市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工信部、国标委联 合 发 布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 系 建 设 指 南(2015年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

2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6市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聚集和共享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推进制造需求和制造资源的高效对接。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明确指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明确指出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和

22、创业创新模式;鼓励依托三维(3D)打印、网络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开展面向创业者的社会化服务。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明确指出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在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2015年12月,工信部、国标委联合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明确指出:新兴业态包括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和工业云等服务型制造模式;智能服务标准主要包括个性化制造、远程运维和工业云等三个部分;工

23、业云标准主要包括接口和协议等资源共享标准和服务能力标准两个部分;服务与管理标准主要包括面向工业软件的开发、集成、外包和运维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能力,面向工业云服务的服务目录、服务水平协议、服务质量、服务采购等服务要求标准。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7(2016) 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相比2015年底翻一番;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汇聚众智,加快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新基础。 2016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

24、、中国工程院共同发布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明确指出:系统集成服务、产品在线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云服务等智能服务创新发展,集成消费、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的工业大数据应用逐步产业化推广;鼓励中小企业采购使用工业云服务,承接专业制造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强化大数据和工业云服务能力。 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33号),明确指出:使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逐步成为智能制造关键应用基础设施;深化工业云服务在重点行业的

25、应用;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围绕智能装备接入工业云的数据采集、网络连接和调度管理等重点环节,突破通信协议、数据接口、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提升工业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创新工业云服务内容与模式,推动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维护知识库等制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鼓励培育基于工业云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企业,建设多功能、集成化的工业云平台,开展工业云服务创新应用,培育社会化、共享化、网络化服务新模式;针对工业领域信息系统的高级可持续威胁,建设工业云、工业大数据信8息安全检测和预警平台。 2016年12月,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

26、2020年)(工信部联规2016349号),明确指出:鼓励电信运营商改良工厂外网络,开展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建设;面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推动工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选择骨干企业,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批量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工业云平台、众包众创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形成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明确提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构筑

27、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云、智能服务平台等制造新基础,大力推广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2. 国内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已建设完成一批工业云平台,面向企业提供工业软件、知识库、标准库、制造装备等资源集成共享服务,形成按需使用、以租代买的服务模式,实现市场需求和制造能力的实时在线查询、匹配、比对和交易,打造工业软件服务新业态,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2013年,工信部确定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青海、宁夏等16个省市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工业云

28、服务平台。随后,陕西等省市也陆续部署工业云平台。自2014年起,各地政府主导的工业云平台相继建立起来,并对工业云应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例如:北京工业云服务平台涵盖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9(2016)云设计、云制造、云协同、云资源、云存储、云社区六大服务模块,提供企业设计、制造、营销等产品创新全流程所需的多种工具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创新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化成本高、研发效率低下、产品设计周期较长等多方面问题;山东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综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SOA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基础平台、六个业务云(设计云、管理云、商务云、物联服务云、知识云及数据云)和两个保障体系(

29、安全体系、标准体系),为工业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和售后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覆盖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重庆市构建了“三个一”工业云创新服务体系,即一个平台提供线上服务,一个体验中心提供线下体验,一个联盟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现代工业生态圈;陕西工业云围绕“两化融合”和“大数据产业“两条主线,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指导纲要,面向工业领域与工业企业提供工业应用信息化资源、产业展示与推广、创新咨询孵化以及工业大数据等多个类别服务。除了政府主导搭建以外,各地有条件的企业也在工业云领域加紧布局,积极面向全社会提供工业云服务,进一步丰富了工业云的内涵,扩大了工业云产业的规模。例如:智能云科整合广泛

30、的社会资源,打造社会化协同的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云制造、个性化定制及工业人才教育服务;航天云网搭建的工业云平台满足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制造所需的关键资源与服务,高效完成制造业务,支持企业进行产业链条管控与跨企业协同的产业及协作服务,提供协同研发、采购、营销、生产、售后等协作服务,帮助企业打通内外信息流、业务流、物流、资金流;中国电信基于电信云网一体化资源,构建云网合一的工业专网云平台,面向工业企业提供设计协同、制造协同、供应链协同、服务协同、资源共享等服务;百度云的天工平台是基于百度云构建的融合百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站式、全托管”智能工业智联平台,提供数据接入、转发、存储、分1

31、0析等一系列针对工业的核心产品和服务,帮助工业企业快速实现从设备端到云端的无缝连接;海得控制indusCloud致力于提供工业私有云服务,针对工业领域企业数据中心提供高可用性的IaaS解决方案,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资源及软件资源以部门组织的方式提供给企业的最终用户。此外,一些企业也积极探索,推出了自己的工业云平台,将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用云计算模式改造原有生态系统,动态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管理,培育企业内部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新模式。例如:沈阳机床基于i5智能数控系统实现了从机床的智能化到车间、工厂智能化的机床加工行业全链条解决

32、方案,诞生了以智能设备互联、基于数据和信息分享的工业云平台,连接社会的制造资源,实现社会化生产力协同的“i5新生态”;必康制药基于研发、生产、物流、物业、企业管理的需求,构建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云平台,以前沿核心的科技为驱动力,实现以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体验为双翼的全新发展模式;西藏华泰龙基于服务器虚拟化,构建企业私有云服务体系,包含井下采矿运输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微地震监测系统、化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生产计划三维模拟系统、井下三大系统、虹膜识别门禁系统、数字化储量动态管理与应用系统、地理环境现实虚拟以及员工考勤系统等多个应用模块,实现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人力资源、地质、测量、

33、化验、生产设计计划、统计、销售等数据的共享。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内工业云平台已初具规模,并初显成效,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研发水平和制造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公共工业云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1500万,有效推动了工业云服务的应用落地,合力打造出“化云为雨”的新局面。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11(2016)3. 国内标准化工作近年来,伴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国内标准化工作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目前,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工信厅信软2015132号,以下简称:指南)已经发布。指南按照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

34、55号)提出建设云计算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广泛借鉴国际云计算技术和标准研究成果,紧扣云计算服务和应用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明确云计算标准化研究方向,加快推进重要领域标准制定与贯彻实施,夯实云计算发展的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云计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好支撑。此外,我国已经发布了8项云计算国家标准,如表2-1所示。它们从基础、服务、资源和安全的角度对云计算做了规范,直接反映了云计算特征,有效解决应用和数据迁移、服务质量保证、供应商绑定、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表2-1 我国云计算标准化成果列表序号年份文件号/国标号名称描述12015GB/T 32399-20

35、15信息技术 云计算 参考架构本 标 准 规 范 了 云 计 算 参 考 架 构(CCRA),包括云计算角色、云计算活动、云计算功能组件以及它们间的关系。22015GB/T 32400-2015信息技术 云计算 概览与词汇本标准给出了云计算概览、云计算相关术语及定义。本标准为云计算标准提供了术语基础。32015GB/T 31916.1-2015信息技术 云数据存储和管理 第1部分:总则本部分给出了云数据存储和管理框架,规定了云数据存储和管理应用接口通用要求。42015GB/T 31916.2-2015信息技术 云数据存储和管理 第2部分:基于对象的云存储应用接口本标准给出了基于对象的云数据存储

36、(以下简称云存储)体系结构,规定了基于对象的云存储的应用接口通用要求和应用接口定义。12序号年份文件号/国标号名称描述52015GB/T 31916.5-2015信息技术 云数据存储和管理 第5部分:基于键值(Key-Value)的云数据管理应用接口本标准给出了键值数据模型,规定了键值得云数据管理应用接口通用要求和接口定义。62015GB/T 39195-2015信息技术 弹性计算应用接口本标准给出了弹性计算体系结构,规定了弹性计算应用接口通用要求和接口定义。72014GB/T 31167-2014 信 息 安 全 技 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本标准描述了云计算服务可能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提出了

37、政府部门采用云计算服务的安全管理基本要求,及云计算服务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要求。82014GB/T 31168-2014 信 息 安 全 技 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本标准描述了以社会化方式为特定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时,云服务商应具备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力。然而,国内现有云计算标准虽然具有通用性,适用于所有云计算领域,但没有考虑工业云的差异化架构以及工业企业对于云计算的特殊化需求,换言之,我国目前亟需填补工业云标准的空白。基于行业对于标准的迫切需求,自2015年11月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

38、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云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江苏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IBM(中国)等30余家工业云产、学、研、用相关单位编制工业云标准,目前已有4项标准形成标准草案,分别是工业云服务 模型、工业云服务 能力总体要求、工业云服务 服务水平协议(SLA)规范和工业云服务 计量规范。工业云标准的制定,将有效规范工业云服务市场,增强用户信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领工业云实现规范化、高效化、长效化发展。此外,2015年12月,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将在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13(2016)现有中德标准化合作平台基础上,组织双方的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对话

39、交流,推进标准化合作,共同研究讨论智能制造/工业4.0参考模型和标准体系框架。2016年11月,中德智能制造合作首次副部长级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两国在共同标准和参考架构领域达成了诸多共识。通过与先进工业国家在标准化领域的密切合作,有利于推进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时为工业云的国际标准化带来契机。 2.1.2 国外发展现状1. 国外政策环境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大型经济体为缓解各自不同程度的经济下行压力,均出台了相关指导性文件,推广和应用工业云,从而促进本国的工业转型升级。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以此为契机,制定相关工业战略,以求获得更大的突破。德国在产业政策上对工业云相关的技术和

40、应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德国提出的工业4.0,是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基于云计算平台来处理问题,实现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德国在中小企业中进行试点示范,为中小型企业在物联网产业和互联网中的项目提供资金,尤其是数字产品,以及适应数字化进程和网络商业模式的开发测试。美国在未来智能制造中,大力支持工业云。2015年10月,美国发布美国创新战略,该战略明确提出需保持美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政府机构将与计算机生产商和云供应商合作,令高性能计算资源更容易为人们所获得。此外,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是要将工业系统与云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构建制造新模式。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41、在2015年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参考体系架构,助力软硬件厂商开发与工业互联网兼容的产品,实现企业、云计算系统、网络等不同类型实体互联。此外,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韩国的制造业创新3.0、印度实施14的印度制造、法国的未来工业、瑞典的新型工业化的国家战略也都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类似的目标。英国工业2050战略认为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将在未来与产品和生产网络融合,极大改变产品的设计、制造、提供甚至使用方式,为此,英国在过去的几年间相继进行了一些探索,包括高价值制造发射中心(High Value Manufacturing Catapult Centre)、高级制造供应链计划 (Adv

42、ance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Initiative)、制造咨询服务机构 (Manufacturing Advisory Service)等;韩国的制造业创新3.0利用韩国自身在信息科技方面的优势,重点研发3D打印、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智能制造技术,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ICT)相融合,从而创造出新产业,提升韩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印度的IT一直以来是其优势,利用这个优势,从信息化来打造印度制造,印度发布的全国制造业政策(National Manufacturing Policy)也体现了印度实现制造业复兴的决心;法国的未来工业目标是建立更为互联互通、更具有竞争力

43、的法国工业,未来工业计划提倡在一些优先领域发展工业模式,例如数据经济、智能物体、数字安全、智能电网等;瑞典建立了国家创新委员会来推进工业化战略,关注更高的能量和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可重复性、可塑性和可回收性等,将创新聚焦于数字竞争力。2. 国外应用现状工业云的产业化应用也得到了各个企业的重视,而投身其中的,不仅有工业企业,还有信息技术企业。通用电气(GE)公司为工业开发者推出了工业云平台GE Predix和开发者门户。西门子面向市场推出了“Mind Sphere西门子工业云平台”,该平台被设计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工业企业可将其作为数字化服务譬如预防性维护、能源数据管理以及工厂资源优化的基础。菲

44、尼克斯电气为工业定制的云技术“ProfiCloud”,是其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最创新的产品。发那科与思科、罗克韦尔自动化发布了FANUC 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15(2016)Intelligent Edge Link and Drive(FIELD)system,FIELD system能实现自动化系统中的机床、机器人、周边设备及传感器的连接并可提供先进的数据分析。KUKA在其子公司connyun开发的软件和服务基础上,通过建立工业4.0云平台来扩展设备与云系统之间的连接。除了GE、西门子等工业企业,亚马逊等电商也开始探索工业云服务。亚马逊公司旗下的Amazon Web Services(AWS)

45、发布了全新平台AWS IoT,旨在让制造业客户硬件设备能够方便地连接AWS服务。SAP、Oracle等信息技术公司依靠本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领先程度,从云计算操作系统(云OS)、工业软件等方面推进工业云的发展。3. 国外标准化工作ISO、IEC、ITU是国际标准制定的三大组织,三大组织都在积极推进工业云相关标准的制定。例如,ISO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技术委员会(TC184)的两个小组委员会(SC)SC4和SC5,SC4关注工业数据标准,SC5关注体系结构、通信和集成框架;IEC的TC65关注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的标准,解决产品数据和生产流程之间的数据集成问题;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

46、 1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涉及大量的标准化主题,包括传感器,设备网络和用户界面;ITU在2015年专门成立了新的ITU-T SG20研究组,研究制定物联网及其应用于垂直领域的国际标准。在2014年,三大标准组织联合发布了ISO/IEC 17788:2014 信息技术 云计算 概述和词汇以及ISOIEC 17789:2014信息技术 云计算 参考架构标准。这两项标准规范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词汇,从使用者角度和功能角度阐述了云计算参考架构,不仅为云服务提供者和开发者搭建了基本的功能参考模型,也为云服务的评估和审计人员提供了相关指南,有助于实现对云计算的统一认识。但这两项标准并未考虑到工业领域的实际

47、需求,因此,工业云领域的国际标准急需制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2011年9月发布了云计算参16考体系结构,同时在2016年2月发布了Current Standards Landscape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并指出工业云是未来重点需要发展的领域。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生产技术、加工工程、信息和通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推动这些方面的标准化。此外,制造企业解决方案协会MESA、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APICS、国际自动化协会ISA等协会和组织也都从各自行业出发开发智能制造领域相关标准和最佳实践,如表2-2所示。这些都为工业云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了

48、很好的契机。表2-2 国外相关协会与组织序号组织名称简介及其研究内容1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工业互联网联盟是由AT&T、思科、通用、IBM和Intel联合成立。联盟任务主要是协调广泛的生态系统,使用公共的体系结构、互操作性和开放的标准。2制造企业解决方案协会(MESA)该组织帮助制造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3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国际基金会OPC基金会成立于1996年,为多平台提供数据传输标准,确保自动化领域的互操作安全可靠。4国际自动化协会(ISA)协会正在开发不同领域的标准,包括在危险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工业过程控制中计算机和子系

49、统之间的接口标准等。5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6开放式设备网络供应商协会(ODVA)致力于为工业网络技术通用协议提供支持,包括设备网、以太网,以及CIP的主要扩展系统等。7FieldComm组织2015年由现场总线基金会和HART通信基金会合并成立,FieldComm致力于过程自动化系统中的数字设备集成。8近场通信论坛(NFC Forum)该组织的研究内容包括近场通信规范,定义NFC设备和协议的模块化结构和互操作参数。9CC-Link协会CC-Link协会致力于CC-Link技术的推广。CC-Link

50、是一种开放式现场总线,其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而且它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适应性强的网络系统。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17(2016)2.2 典型应用方案工业云将弹性的、可共享的资源和业务能力通过网络的形式,以按需自服务方式面向工业供应和管理。工业云构建了安全、稳定、知识共享及高度适应且可扩展的云端资源能力集,服务于我国工业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服务于国家“互联网+制造”战略的推进,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然而, 推进工业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以工业云的典型应用方案作为样板, 将深化对于工业云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为工业云的规划、 部署、 使用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巨大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工业云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99页).pdf)为本站 (微笑泡泡)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