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Informa: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报告(55页).pdf

编号:74835 PDF 55页 2.4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Informa: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报告(55页).pdf

1、白皮书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 年度分析获取更多详情: Informa医药智库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2简介欢迎阅读Pharmaprojects出品的2022年医药研发发展趋势分析。 30年以来, 我每年都会对医药研发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我将在本文中分析2022年初的行业发展趋势。 我们将使用Pharma Intelligence旗下的Pharmaprojects (Citeline产品套件的一部分, 从1980年开始跟踪全球医药研发) 提供的数据评估行业发展趋势, 包括分析各公司的管线、 治疗领域、 疾病、 靶点、 药物类型。 本报告之后将推出我们的年度补充报告, 将回顾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推出

2、的 “新活性物质” 。 不过现在我要收拾行囊前往机场, 踏上环游医药世界之旅, 游遍 “热门景点与冷门景点” , 探索行业的发展方向。 整个行业在过去两年经历了极不平凡的道路, 正重新整装待发。这份报告 (从1993年开始创刊, 至今已是第三十期) 的老读者们应该会知道, 最近几年我在每一期中都穿插了不同的主题, 采用强调、 类比等手法, 目的是为漫长的旅途增加一抹色彩, 让统计数字、 图表等沉闷的 “郊区” 变得更生动。 目前已所选择的主题包括天文学、 电影、 自然界、 音乐、食物和饮料, 去年采用了科幻主题。 从去年秋天开始 (至少在英国是如此) , 新冠疫情基本恢复正常, 于是我选择了旅

3、行作为2022年报告的主题,希望今年一切能回归常态, 我们都能乘坐飞机四处旅游, 弥补我们从2020年初开始失去的旅游机会。 令人感到难过的是, 在编写本报告的过程中, 似乎我有些高兴过早了, 受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影响, 全世界再度被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疫情浪潮所吞噬。 不过我衷心希望到你读到这份报告的时候, 这股浪潮的威力已消失殆尽。 通过大多数人注射三针疫苗或近期被病毒感染 (我则两者兼而有之) , 让病毒无处藏身, 最终让这种无情的疾病从全球大流行降级为地方性流行病。 因此, 我仍然乐观地认为, 今年国外旅游将全面恢复。 因此, 作为一名资深生态旅游者, 我会继续遵循既定的路线前进

4、。3当今便捷的乘坐飞机出行的生活方式与人们之间各种不可思议的交叉联系, 常被认为是造成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全球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导致大部分国家相继关闭了国门, 使得许多人的旅行计划被搁浅。 尽管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新冠病毒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 是一种现代现象。 以当年的西班牙流感为例, 尽管当时没有挤满了游客的超音速飞机, 无法在短短几小时到达国际目的地, 西班牙流感同样成功地肆虐了全世界, 其原因极有可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规模的军队迁移加剧了西班牙流感的传播进程。 尽管其移动规模与当今 (更准确地说是2020年之前) 国际流动规模相比甚小,

5、 但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传播到了全世界。 即便在中古时期, 通过全球贸易与旅行, 疾病 (例如黑死病) 也足以有效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当然, 反观新冠疫情的发展过程, 有些国家确实存在对疫情不够重视的问题。 不过事实是, 任何具有足够传染性的动物传染病, 除非当即从源头进行控制, 否则都会以每分钟一英里的传播速度传遍全球, 这确实不是什么新闻。对于大众而言, 旅游和旅行无疑是现代时期的一个奇迹。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 国际旅游还只是富人的专利。 在孩提时代, 我的家人甚至从未去过英国海岸线以外的地方。 我父母那一代人根本没有那种选择, 我母亲至今从未坐过飞机, 我父亲也只是因为在埃及服兵役

6、才坐过飞机。 到了七十年代, 随着航空旅行费用的下降, 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从此我这一代人 (我今年57岁)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体验。 根据脸书上不时弹出的一份交互式地图, 目前我已经到访了43个国家, 足迹踏遍全球每一个角落和大洲 (不包括南极洲) 。 能够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大家都有机会亲身体验各种遥远的文化与生活习惯, 对此我感到由衷的幸运。 事实上, 被暂时剥夺了这种机会, 是过去两年疫情期间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之一。 曾经的特权现在似乎变成了一种权利。 幸运的是我由于工作关系得到了一些国际旅行的机会, 其部分原因是医药行业是全球行业的一个缩影。 这可能是公众长期对它不信任的原因之

7、一(太多不知名的跨国公司等) , 不过这也可能是医药行业能够调动大规模资源对抗新冠疫情的原因。 此次疫情中研发领域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供应链 (此前一直默默无闻) , 显然只开发出疫苗是不够的: 获得生产疫苗的抗原及递送载体所需的各种成分 (它们本身可能就来自各种不同的国际渠道) 只是一个开始, 还需要玻璃瓶、 冷藏、 针头、 PPE (防护服) 及经过培训的疫苗接种员。 此外还需要基础设施 (在贫困、 欠发达国家往往比较缺乏) 。 将疫苗送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手中, 好比拼图游戏, 需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一块块图片拼在一起。 再者, 在疫苗接种方面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除非人人安全, 否则无人

8、安全。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无疑证实了这句话的真实性。同时, 旅行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题, 因为研发过程本身好比一场旅行。 医药研发开始时, 必须决定目的地, 然后必须确定旅行的后勤准备工作。制定好计划后, 临床前阶段好比出行前收拾行李和随身物品: 带上候选药物, 检查它的疗效、 毒性、 递送方式, 这有点像离家前带上护照、 机票、外币并装在手提箱内。 然后准备起飞。 到达目的地之后, 确定新领土所在位置及周围情况 有点像I期试验。 安顿好之后, 开启观光冒险之旅, 此时进入II期阶段。 来到度假的III期阶段后, 你的自4“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信心增加, 开始尝试说几句当地方言。 到

9、达上市申请阶段后, 你开始觉得自己像本地人, 盘算着退休后到这片世外桃源安享晚年。 最后一步是结束完美假期, 成功地将自己送回家 (回家并不容易, 临行前需要做核酸检测! ) 。与度假过程非常相似, 在医药研发过程中, 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各种错误。 许多化合物无法通过临床前阶段, 好比你因为忘记更换新护照而被拒绝登机。 到达人体试验目的地之后, 情况也不总是一帆风顺 入住的酒店与宣传册中的图片大相径庭。 即便药物通过了研发过程的末期阶段, 也会遇到意外情况 你可能因为偏离了正常路线而迷路, 或者由于桑格利亚汽酒喝多了而被带到当地警察局的拘留所过夜, 导致不得不缩短行程。 现代旅行好比医药研发

10、, 不会完全没有压力, 其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需要你去一一克服,就像古代水手一样, 需要依靠星星的指引才能成功地完成航程 。与旅行一样, 信息是有效地完成医药研发的关键。 我们在度假前需要掌握最新的信息, 包括时间表和地图。 我们需要了解度假胜地在上次去过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就是本报告的目的所在。 本医药研发报告采用与旅游类比的手法, 好比是我们在计划行程之前购买的旅游指南。 如果你喜欢, 你可以把它称作 “医药研发粗略指南”。 我们将探讨医药研发景点的变化情况, 重点介绍当地的必游景点, 还会运用我们专家的当地知识带你领略一些更令人惊喜的、 更有趣的冷门景点。 赶快上车, 系好安全带

11、, 我将充当你的导游,带你深入医药研发管线的腹地。5劲向前行驶, 请原谅我们使用这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该数字较2021年增长了8.22%增长率接近上年4.76%的两倍。 尽管没有2020年9.62%的增长率那么高, 但考虑到2019年和201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99%和2.66%, 该数字在过去五年当中也是非常高的, 并大大高于6.25%的五年平均增长率。 这也使得管线规模首次突破令人惊奇的2万大关。这意味着在研药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27种,而去年只增加了845种。 而随后我们会看到, 过去一年新冠相关新药的增长率很低, 所以它们对这一巨大增长率的贡献甚微。 不过这场危机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加

12、快了医药行业这艘大船的行驶速度。事实上, 在2021年, Pharmaprojects数据库增加了6,343种新药数量远超2020年增加的5,544种和2019年增加的4,730种。 毋庸置疑的是, 我们不断改进的编辑方法对于新药发现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这绝对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 这一年给我们的切实感受是, 疫情非但没有阻碍行业发展, 反而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这可能使我们低估了其增长率。 去年同期, 约4%的活跃药物超过一年未在数据库更新, 而今年我们把这个数字降到了0.5%。 在本次评估中, 许多超过一年未更医药行业研发管线数量以雷霆之势突破2万旅途第一天, 我们睁开双眼, 巡演就此开始,

13、我们满怀欣喜地俯瞰着将要探索的领域, 关注着当前管线中的药物总数。 像往常一样, 我们先来定义所谓管线的含义, 因为本报告的所有分析都将聚焦这一类药物。 所谓管线, 即所有医药公司正在开发的药物, 包括那些处于临床前阶段的, 通过各阶段临床测试和监管审批的以及将要上市的药物。 某些已上市的药物也被算在其中, 那是因为其他的适应症或市场仍在开发状态。 而停止开发的药物或开发完成的药物不包括在内。 本报告的所有数据均于2022年1月4日收集。就像计划前往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度假一样, 我们难以预测步入2022年将会遇到什么。 两年前出现的无从溯源的新冠疫情 (COVID-19) 无疑对行业造成了破坏

14、性影响。 好在医药行业这艘巨轮上的人众志成城, 为避开疫情冰山而竭尽全力,那么疫情到底是颠覆了这艘巨轮, 导致大家纷纷弃船逃生, 还是在一帆风顺地朝着更平静的水域行驶? 如果你有兴趣寻找这个问题的粗略答案,或许分析目前在研药物总数就可以给你继续行舟的勇气。如图1所示, 医药行业行驶平稳, 而且在全速前进。 研发管线达到20109个, 医药似乎在铆足了登机准备起飞: 研发管线整体规模62001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1920

15、2020212022DRUG COUNT5,9956,1986,4166,9947,3607,4067,7379,6059,7379,71310,45210,47911,30712,30013,71814,87215,26716,18117,73718,5829,21720,109YEAR图1: 2001-22各年度整体在研管线规模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新的药物最终被转为 “未报告开发”(NDR) 状态,并从活跃药物数据中被剔除。 因此, 由于对无信息更新的药物加强了审查, 使得更多的药物被标记为不活跃, 这实际上也降低了今年的活跃药物数据。 如果没有加强审查,

16、 整体管线规模可能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医药行业这艘快艇的行进确实 “搅动” 了研发这片大海。 尽管新增了6.3万个药物, 但这一年共有221个药物停止研发, 另有4658个药物被标记为NDR而被移出活跃药物数据这与2020年的数据相似。 幸运的是, 任何编辑方法改进所带来的对整体管线规模的限制, 产生的都是系统性的影响, 因此每次的比较分析仍完全有效。而且在一年内有近6500个新研发候选药物加入管线是非同寻常的。 这些药物如何根据治疗领域划分? 其中至少38.8%的药物为抗癌药, 神经药7“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能读到其中的一页。 ”圣奥古斯丁 (Saint Augustine)物排第二位,

17、 为14.7%, 而以新冠相关药物为主的抗感染类药物仅以12.0%的占比位居第三。 有趣的是, 这一占比远低于用于一种或多种罕见病的新药的占比 (17.5%) , 且后续会越来越低。迅速扩大的管线规模是否意味着医药行业就一帆风顺呢? 我们一贯主张要对前所未有的管线规模持谨慎态度, 因为其中绝大多数药物仍未上市, 还无法通过治疗患者来创造利润, 所以投入的成本是有风险的。 医药行业是否会延续创纪录的2020年的势头呢? 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 但医药行业仍将82种新活性物质(NAS) 推向了市场, 堪称史上最成功的一年。 尽管2021年首发药物的最终名单要在本报告的附录中提供,

18、不过已有迹象表明2021年又是非常成功的一年, 现已确认有超过60种NAS上市且这一数字还将增加。 如此看来, 医药行业正在波涛汹涌的新冠疫情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8可以看到管线规模增长主要集中在临床前阶段的药物, 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1.0%。 要知道所有这些药物都经过我们的分析师确认, 为真实的开发候选药物, 并经证实在过去12个月内仍在继续开发我们并不是将互联网上检索到的任何化合物都纳入分析。 这已经比2020年的临床前阶段药物的增长率 (仅为6.0%) 有了大幅提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 今年又有1128种药物进入临床前开发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一阶段, 医药研发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

19、, 使得不仅药物数量较去年总体有所增加, 而且有更多创新。 当然这些药物的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正如一句谚语所说,“满怀希望的去旅行比抵达目的地更美妙” 。处于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数量也有所增加。 医药行业目前有2947种药物处于I期临床试验, 显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增长率达到10.1%, 不仅超过了管线的整体增长率, 也超越了去年的6.4%的增长率。 去年药物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的增长率分别仅为 2.0%和0.9%, 而今年医药行业却实现了分别6.4%和8.7%的井喷式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只能粗略地反映实际情况: 尽管医药行业迎来曙光, 早期开发激增!医药行业和旅游行业一样

20、, 始终要追寻新鲜事物。 两者的另一个共同点是都倾向于制作各种排名表和排行榜。 根据人们阅览的旅游杂志/网站/博客的不同, 2022年旅游业重新开放后新热门旅游目的地有格陵兰岛 (还有令人期待的迪斯科湾) 、 卢旺达、 土库曼斯坦, 以及新西兰的奥克兰 (在有些调查中非常受欢迎) 、 韩国庆州和挪威奥斯陆。 对于我这样喜欢探索新地方的人来说,这些地方听起来都是充满了神秘感与新鲜感的旅游目的地。创新和新鲜感对于医药行业同样至关重要, 所以管线规模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更前沿的开发端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如果按照药物目前的全球研发状态 (即每种药物在任一国家/地区、 任一疾病、 任一公司的最前沿的开发阶段

21、) 对管线中的20109种药物进行细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如图2所示。抵达: 2022年各阶段的研发管线9图2: 2022与2021各开发阶段在研管线比较PreclinPhase IPhase IIPhase IIIPre-regRegisteredLaunchedSuspendedN/A2,0004,0006,0008,00010,000DRUG COUNT676294727472922239STAGE OF DEVELOPMENT12,00020212022来源: Pharmaproject

22、s, 2022年1月N/A=不适用/适用于上市前的辅助判断II期临床试验药物的数量与I期大致相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处于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都能平稳地进入II期临床试验。 事实上, 在I、 II期临床试验之间就会有相当数量的药物停止研发, 但由于II期研发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此阶段会出现药物 “扎堆” 的现象。 这有点像高速公路从三车道变为两车道时造成的交通拥堵。10图3: 2007-22年临床试验分期趋势Phase IPhase IIPhase III500DRUG COUNT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72008200920013

23、20002020212022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尤其是III期临床试验, 明显反映出医药行业在近几年遇冷后出现缓慢复苏迹象, 至少也是驶入了慢车道。 从图3中提供的过去15年临床试验药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可以看到, 近年来III期临床试验的数量一直处于 “怠速状态” , 而今年似乎 “热启动” 了。 与此同时, 医药行业其他临床试验阶段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尽管近年来I、 I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数量一直在增长, 但由于2021-22年间医药行业一直在快车道上飞速行驶, 已将前几年远远甩在了身后。11从

24、这些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医药行业在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体现出一种新敦刻尔克精神, 而非遭遇滑铁卢。 很多试验活动在疫情爆发之初曾遭遇困境, 但所幸持续时间并不长就行业申办的临床试验而言, 经确认2020年非新冠类疾病试验的启动数量降低了12%, 由此非新冠类疾病的疫苗或治疗药物开发试验启动数量恢复到2015年末的水平。 而在2021年, 经确认的临床试验启动数量较2020年的数字小幅增加了2%。 Trialtrove (我们推出的追踪个体化临床试验的姊妹产品, 其方式与Pharmaprojects的药物调研方式相同。 ) 的高级主管Andy Benson评论说:“由于许多申办方现在开始采用

25、更新颖的临床试验招募和运行方式, 再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地新冠相关限制政策的规模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所以试验活动的复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 他继续说道:“预计2021年确认的试验启动数量会多一些, 因为有些试验活动报告 (特别是某些地区的I期临床试验) 的发布有所延迟, 导致影响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所以最终的数据可能比2%高出几个百分点” 。 似乎临床开发药企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风暴洗礼之后, 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人生的目的地绝不是某一个地方,而是某种看待事物的全新方式, ”Henry Miller12结识旅伴: 顶级药企熟悉的面孔中增加了来自中国的新面孔虽然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

26、 不过通常旅行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冒险型和稳健型。 第一种旅行者喜欢探索新去处, 享受另辟蹊径带来的刺激感受, 喜欢征服有挑战性的地带或尝试陌生的语言, 为了获得新鲜体验或欣赏绝美景色而不断突破极限。 第二种旅行者则不喜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太远, 他们每年只去自己熟悉的度假地, 只选择当地餐馆的英文菜单中提供的老套饮食。 我认为自己属于第一种类型 (尽管我已去过伊比沙岛15次了! ) , 不过我也能理解有些人老去同一个地方的原因, 因为熟悉的地方让他们感到更加放松。今年的研发管线规模Top 25药企排名 (表1) 肯定会让第二种游客倍感亲切。 Top 15药企中完全没有新面孔, 还是去年的那1

27、5家药企, 排名顺序也几乎没有变化。 尽管管线规模略有缩小 (由232降至213) , 诺华 (Novartis) 仍然连续六年位列研发规模榜首, 同时也是药物研发数量最多的公司。 不过今年诺华未首发任何新药, 而该公司2020年首发了三款新药。 诺华仍领先于竞争对手罗氏 (Roche) , 后者再次屈居亚军, 但罗氏的管线规模出现了较大下降, 导致两大制药巨头之间的差距拉大。 Top 5中其他三家药企武田(Takeda) 、 百时美施贵宝 (Bristol Myers Squibb)和辉瑞 (Pfizer) 均表示管线规模略有缩小。Topp1 0 之 中 名 次 上 升 最 快 的 是 阿

28、斯 利 康(AstraZeneca) , 今年排名上升了三位, 却只新增了四种药物, 委实算不上 “攀爬珠峰” 的级别。 这家来自英国的公司今年可谓喜忧参半, 尽管年初就成功地率先推出新冠疫苗, 但其产品随后失去优势,被辉瑞/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迎头赶上。 其余进入Top 10的公司中, 研发项目数量增长的只有赛诺菲 (Sanofi) 和礼来 (Eli Lilly) , 其中礼来是头部梯队中唯一一家研发项目数量呈上升趋势的公司。Topp10公司的管线总体出现停滞或略有下降,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今年重量级公司在并购领域非常不活跃。 诺华今年年初收购了Cadentt

29、Therapeutics, 辉瑞寄望于TrilliummTherapeutics, 礼来则选择与Protomer Technologies结伴同行。 阿斯利康的排名之所以小幅上升, 与收购AlexionnPharmaceuticals有很大关系。 然而赛诺菲 (Sanofi) 和默克 (Merck & Co) 却逆势而为, 分别收购了六家和四家公司: 赛诺菲收购了Kymab、 TidallTherapeutics、 Kiadis Pharma、 TranslateeBio、 KadmonnHoldings和 Origimm, 默克则收购了OncoImmune、 Pandion Therapeu

30、tics、 VelosBio、 Acceleron Pharm, 其中收购AcceleronnPharma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一次交易。 然而, 尽管如此, Top 10公司中却有四家 (罗氏、 武田、 百时美施贵宝和强生) 独善其身, 完全置身于并购游戏之外 尽管这种做法有些反常, 但肯定有他们自己的道理。13表1: 按研发管线规模排名的Top 25医药公司2022年 (2021年)排名公司2022年 (2021年)管线药物数量2022年研发新药数量趋势1 (1)诺华213 (232)1292 (2)罗氏200 (227)1203 (3)武田184 (199)684 (4)百时美施贵宝168 (

31、177)985 (6)辉瑞168 (170)1016 (9)阿斯利康161 (157)897 (5)默克158 (176)778 (7)强生157 (162)869 (10)赛诺菲151 (141)8710 (11)礼来142 (126)7611 (12)葛兰素史克131 (113)6712 (8)艾伯维121 (160)4413 (14)勃林格殷格翰108 (97)7914 (13)拜耳105 (108)7615 (15)大冢制药株式会社93 (95)4616 (37)恒瑞89 (52)8017 (21)安进83 (77)6418 (17)卫材80 (85)4119 (22)安斯泰来75 (

32、76)4320 (20)第一三共株式会社75 (78)4021 (16)吉利德72 (95)4522 (24)再生元68 (64)4123 (66)复星68 (30)4824 (26)渤健66 (64)1925 (27)住友制药株式会社66 (61)47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虽然2021年的交易格局总体上不是颗粒无收,但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全年并购总量仅有116宗, 比我们之前报道的2020年142宗低了不少。似乎企业交易也或多或少地遵守了新冠疫情引发的 “禁足令” 。今年我们的Topp25排行榜中增加了新面孔: 中国。 我们首次看到不止一家, 而是两家总部位

33、于中国的公司从众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 闯入医药研发第一阵营。 江苏恒瑞的排名从第37位飙升至上表中的第16位, 其产品组合规模飙升了 71.2%。 相比之下, 上海复星制药的上升幅度更大(43位) , 其管线规模扩张了127%。 还有一家来自中国的后起之秀 - 百济神州排在第26位, 刚好被挡在该排行榜的门槛外。 总之, 这是中国医药研发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刻。 我们常说 (尽管这种说法不正确) 从外太空看地球, 唯一能看到的人造建筑是由中国建造的著名的万里长城。 不14图4: 2011-2022年Top 10、 Top 25 医药公司以及仅生产一两种药物的医药公司对管线总量的贡献比例5%

34、OF TOTAL PIPELINEYEAR20000202025TOP 10TOP 25COS WITH 1 OR 2 DRUGS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过可以肯定的是, 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 全球医药版图上终于看到了中国医药研发公司的身影。除中国公司以外, 渤健和住友制药株式会社也是今年新上榜的公司, 但渤健是重新闯进排行榜的第24位, 毕竟该公司两年前还处于领跑公司之列。 跌出排行榜的公司包括Evotec (下降11位, 排在第29位) 、 Servi

35、er (下降8位, 排在第31位) 、 CSLLLimited (下降3位, 排在第28位) 和Ligand Pharmaceuticals, 该公司从第19位急剧跌至第32位, 其管线规模缩小了三分之一。在25家规模最大的医药公司中, 有14家报告管线规模缩小,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使管线总体增长率得到可观的提升呢? 这好比乘坐大型飞机抵达某个地方的国际游客人数增多了, 尽管每一班飞机运输的乘客变少了。 如图4所示, 确实可以看出大型医药公司管线中15图5: Top 10医药公司关注的疾病领域AstraZeneca10%Alimentary / MetabolicAntican

36、cerAnti-infectiveAntiparasiticBlood and ClottingCardiovascualarDermoatologicalGenitourinary (including sex hormones)Hormonal (excluding sex hormones)ImmunologicalMusculoskeletalNeurologicalRespiratorySensory20%30%40%50%60%70%80%90%100%Bristol-Myers SquibbEli LillyJohnson & JohnsonMerck & Co.Novartis

37、PfizerRocheSanofiTakeda% OF PIPELINE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的产量越来越低。 Topp10公司今年只生产了4.63%的药物, 创下历史新低, 比去年的5.27%还低。 同样, Topp25公司的管线数量占比从9.36%降至8.51%, 还不到十年前的一半。 然而, 今年医药行业小型公司的贡献也略有下降。 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今年管线数量的增长主要与中型医药公司有关。尽管如此, 在大多数小公司往往只专注于少数几个治疗领域的时期, 大公司却承担了管线多元化的任务。 图5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请注意, 由于药物研发涉

38、及不止一个疾病领域, 该图可能会重复统计。16尽管2020年全球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全球旅游业Topp10国家名单与前一年相比变化不大。 然而, 与2019年相比, 2020年旅游业下降幅度约为74%, 全年游客总数减少了10亿, 2020年成为近些年来旅游业最糟糕的一年。 法国成功地保住了长期占据的榜首位置, 西班牙和美国紧随其后,这份榜单上的其他国家包括中国、 意大利、 土耳其、 墨西哥、 泰国、 德国和英国。 2021年初的数据显示该年的排行榜看起来与前一年完全一样。尽管我们的医药公司Topp10同样没有太大变化, 不过我们还是要仔细分析一下这10家最大医药公司的管线情况。 在我们关注的

39、14个治疗领域中, Top 10公司中有八家至少有一种药物处于研发期, 只有礼来没有参与抗寄生虫药物研发, 而默克公司则减少了激素类药物开发。 百时美施贵宝是单一治疗领域中专注度最高的, 其168种在研药物中, 至少针对一种癌症的有136种(81%) 。事实上, 癌症是所有这些公司最大的细分市场,但礼来除外, 该公司的开发重心略为偏向消化/代谢药物。 默克在抗感染药物领域的规模最大,有56种候选新药, 比该领域最接近的竞争对手赛诺菲多出一种。在抗感染药物方面, 重量级公司在过去一年中是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的? 图6显示了这类公司在三种疾病应对策略 (治疗、 预防和并发症支持) 方面的管线分布情况。

40、 辉瑞居领先地位, 该公司去年同期拥有四种管线, 今年在此基础上大幅提升,达到11种管线。 辉瑞与BioNTech在新冠疫苗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随后辉瑞又推出了Paxlovid (nirmatrelvir), 这是一款迄今为止效果最好的直接抗病毒药物, 因此可以说辉瑞已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除了默克和武田, Top 10公司都拥有比去年同期更多的新冠管线药物, 强生公司以九种新冠产品位居第二。 百时美施贵宝拥有的抗病毒管线药物最多, 辉瑞拥有的疫苗/预防管线药物最多, 而诺华在新冠感染并发症 (主要是抗炎产品) 疗法方面一路领先。让我们再将目光从全世界目前最常见的疾病投向最罕见的疾病。

41、172DRUG COUNT4681012AstraZenecaBristol-Myers SquibbEli LillyJohnson & JohnsonMerck & Co.NovartisPfizerRocheSanofiTakedaProphylaxisTreatment ComplicationsTotal图6: Top 10医药公司的新冠管线药物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正如许多旅行社专门组织专门组织游客去鲜为人知的、 未发开的、 偏远目的地旅游一样, 医药公司也逐渐意识到, 开发治疗鲜为人知的、 未开展研究的疾病药物也是可以赚钱的。 表2列出了罕见病药物

42、资产数量Top 20的公司, 可以看出上述Topp10公司中又有9家出现在表2的前11位。其中诺华不仅拥有最多的罕见病候选药物, 罕见病药物占研发管线的整体百分比也是最高的, 尽管排名靠后的公司中还有比诺华规模小得多的Shape Therapeutics, 该公司的罕见病管线在其所有研发管线中占比最高。 在该表中, 礼来的罕见病管线比例最低, 仅占28.2%, 而且是针对一种罕见病开发的, 与诺华64.8%的巨大占比形成了鲜明对比。18表2: 专注于罕见病的Top 20医药公司公司罕见病药物数量管线占比诺华13864.8百时美施贵宝10864.3辉瑞9858.3罗氏9648.0赛诺菲9663.

43、6武田9250.0阿斯利康7848.4强生6943.9葛兰素史克6851.9艾伯维5948.8默克5534.8安进5465.1拜耳4946.7渤健4060.6礼来4028.2卫材3847.5大冢制药株式会社3840.9Shape Therapeutics3769.8百济神州3655.4安斯泰来3445.3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备注: 欧盟对罕见病的定义是每2000人中有1人患病, 而在美国, 将患病人数不足20万人 (约相当于1600人中有1人患病) 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在新冠疫情允许的前提下, 许多鲜为人知的目的地成为全球旅游业的新宠 (有人去小岛国纽埃的珊瑚

44、礁中浮潜吗.? 我也没去过,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 , 全球医药行业同样如此, 从事罕见疾病药物开发的不为人知的公司越来越多。 截至2022年1月, 共有5416家公司从事药物研发,比去年增加了317家, 增长率为6.2% (如图7所示, 医药公司数量在过去20年中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 与药物管线数据相似, 医药公司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只不过增长幅度要小得多: 2021年增加了283家公司, 增长率为5.9%。 因此, 2022年新增的研发公司数量无法与2020年 (增长率为11.4%) 相比。 去年经确认新成立的公司数量为1042家, 略低于前一年破纪录的1055家。 但这同样是一个

45、惊人的统计数据。 这意味着在过去12个月内, 医药研发公司数量又增长了19.2%, 或者说多了接近五分之一。 同时, 这也意味着有725家公司已经通过候机厅退出了研发领域。 其中一些公司将停止交易, 而另一些公司可能已进入休眠模式。 此外, 由于这些公司已经一年多没有发布与其药物相关的新信息, 我们已暂时将这些药物的状态归入非活跃状态, 同样也不再将这些公司视为活跃公司。 当然, 候机厅安装的是旋转门, 可能会有一小部分公司被重新允许进入医药研发国度。1920011,0002,0003,0006,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

46、00022COMPANY COUNT1,1981,3131,5031,5767,3601,6211,6331,9652,0842,2072,3872,7052,7453,2863,6874,0034,1344,3234,8165,0991,7695,416YEAR4,0005,000图7: 2001 - 2022年拥有活跃管线的公司总数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20图8: 2021年和2022年期间按总部所在国家/地区划分的研发公司分布图USARest Of EuropeRest Of Asia Pa

47、cificChinaUKCanadaJapanGermanyFranceC & S America/Africa14%13%9%46%5%4%3%2%3%1%Figure 8: Distribution of R&D companies by HQ country/region, 2021 and 20222021年由新兴公司代表的小岛组成的大群岛再度扩大了大型医药公司所代表的大洲面积。 今年有759家公司拥有两种药物, 而大批的1883家公司只有一种候选药物, 这意味着, 这些迷你飞地加起来几乎占所有研发公司的一半 (48.8%)。 尽管这两类公司的数量在过去一年中在733家和1849家的基

48、础上有所增长, 但所占的比例已经低于去年的50.6%, 这与我们之前所提到的这些公司对管线总数的贡献比例有所下降是一致的。由于我们今年的报告以旅游为主题, 自然就离不开地理位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最受欢迎的药物研发目的地。 如图8所示, 与前面提供的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排行榜一样, 医药行业今年较去年没有大的变化, 热门领域排名依然没有变化, 只是局部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 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比例下降了2%, 同时欧洲其他地区的公司比例也下降了1%。 这两个地区的下降都是因为一个国家 - 中国。 中国医药研发公司占全球总数的比例从9%跃升至12%, 这个增长幅度对于一年而言已是相当高了, 它

49、反映出中国的医药研发公司数量从522家激增至792家, 增幅达到了惊人的43.3%。 显然中国的医药研发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21USARest Of EuropeRest Of Asia PacificChinaUKCanadaJapanGermanyFranceC & S America/Africa13%13%12%44%5%4%3%2%3%1%图8: 2021年和2022年期间按总部所在国家/地区划分的研发公司分布图2022年图8显示的是医药研发这辆旅游巴士上游客的国籍, 而表3则提供他们的游览地点。 该表关注的是所有处于活跃研发期的药物, 以及它们报道的研发地点。 每种药物按所

50、在研发国家只统计一次。 按照这个标准, 所有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中有53.4%在美国研发, 该数值几乎是单个国家的最大研发占比。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药品研发的国家, 药品研发数量占全球总量的20.8%。 该表列出了拥有1000种以上在研药物的所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 中欧和东欧国家占了很大比例。来源: Pharmaprojects, 2022年1月22表3: 医药研发的实际地点在哪里?国家药物数药物数量总研发管线占比美国10,73653.4中国4,18920.8英国2,88714.4韩国2,62713.1德国2,29911.4加拿大2,18210.9法国2,05710.2澳大利亚2,01010.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Informa: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报告(55页).pdf)为本站 (沧海一笑)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