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2018年监测结果报告(38页).pdf

编号:75809  PDF   DOCX 38页 1.7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2018年监测结果报告(38页).pdf

1、 粤港澳珠江三角洲粤港澳珠江三角洲 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区域空气监测网络 2012018 8 年年 监测结果报告监测结果报告 报告编号报告编号 : : PRDAIRPRDAIR- -2012018 8- -5 5 报告编制报告编制 : :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 澳门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局澳门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审批单位审批单位 : : 粤港澳珠江三角洲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区域空气空气监测网络质量管理委员会监测网络质量管理委员会 保密分类保密分类 : : 非保密文件非保密文

2、件 报告目的报告目的 本报告提供“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2018 年全年的监测结果及统计分析。 目目目目录录录录 页数页数 1. 前言 6 2. 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简介 6 3. 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 9 3.1 监测网络的质量控制(QC)及保证(QA)工作 9 3.2 监测网络的准确度及精确 9 4. 污染物浓度统计及分析 11 4.1 二氧化硫 (SO2) 11 4.2 二氧化氮 (NO2) 15 4.3 臭氧 (O3) 19 4.4 一氧化碳 (CO) 23 4.5 颗粒物 PM10 27 4.6 颗粒物 PM2.5 30 4.7 污染物浓度月际变化 33 4.8

3、 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变化(2006 年至 2018 年) 34 附录 A:监测子站地点资料 36 附录 B: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方法一览表 38 表目录表目录 页数页数 表 4.1a:二氧化硫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12 表 4.1b:二氧化硫 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第 98 百分位数) 13 表 4.1c:二氧化硫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14 表 4.2a:二氧化氮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16 表 4.2b:二氧化氮 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第 98 百分位数) 17 表 4.2c:二氧化氮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18 表 4.3a:臭氧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4、20 表 4.3b:臭氧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第 90 百分位数) 21 表 4.3c:臭氧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22 表 4.4a:一氧化碳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24 表 4.4b:一氧化碳 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第 95 百分位数) 25 表 4.4c:一氧化碳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26 表 4.5a:颗粒物 PM10 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第 95 百分位数) 28 表 4.5b:颗粒物 PM10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29 表 4.6a:颗粒物 PM2.5 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第 95 百分位数) 31 表 4.6b:颗粒物 PM2

5、.5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32 表 4.8:监测网络污染物浓度的年平均值 34 图目图目录录 页数页数 图 1: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子站空间分布图(2005 年 11 月至2014 年 8 月) 7 图 2: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子站空间分布图 (由 2014 年 9 月起) 7 图 3:2018 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准确度 10 图 4 : 2018 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精确度 10 图 5:监测网络二氧化硫 (SO2)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11 图 6:监测网络二氧化氮 (NO2)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15 图 7:监测网络臭氧 (O

6、3)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19 图 8:监测网络一氧化碳 (CO)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23 图 9:监测网络颗粒物 PM10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27 图 10:监测网络颗粒物 PM2.5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30 图 11:监测网络污染物浓度月均值变化 33 图 12:监测网络污染物浓度年平均值趋势变化 35 6 1. 前言前言 “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自 2005 年 11 月 30 日启用,从 2006 年开始,每年分别发表半年和全年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各一次。 因应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及区域发展需求,粤港两地环保部门联同澳门特别行政区环保及气象部门,商议优化珠三角区域空

7、气质量监控网络,于 2014 年 9 月把空气质量监测范围扩展至粤港澳三地,监测子站从 16 个增加至 23 个,以进一步完善该网络的空间布局,并加入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PM2.5两个新的监测因子以完备监测内容。网络同时更名为“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 简称“监测网络”) 。 为了配合网络的优化、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更新和提高监测结果发布的频 次,从 2014 年开始,除了在新的互联网平台上每小时发布实时监测数据以替代每天一次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外,每季度发布一次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季度报告以取代之前的半年报告和保持每年发布一次全年监测结果报告。季度报告主要以数据统计概要介绍有关季

8、度的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而每年一次的年度报告,除了公布相关统计数据外,亦会提供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详述整年的空气质量状况。 2. 粤港粤港澳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测网络简介网络简介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简称“香港环保署”)于2003-2005 年联合构建“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5 年 11 月 30 日正式启用,每日向公众发布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监测结果。其时网络由 1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组成 ( 参考图 1),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内。其中 10 个监测子站由广东省内有关城市的环境监测站运作,3 个区域子站则由广东省环

9、境监测中心运作,和 3 个位于香港境内的子站由香港环保署运作。各子站均设有仪器测量大气中颗粒物 PM10 或称可吸入悬浮粒子、可吸入颗粒物、RSP、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的浓度。 自 2014 年 9 月,网络优化扩展并更名为“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监测子站从 16 个增加至 23 个,粤方在原来 13 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的基础上再新增 5 个,包括位于广州花都的竹洞、惠州的西角、广州的磨碟沙、台山的端芬和鹤山的花果山;港方在原来 3 个监测子站的基础上新增元朗监测子站;澳门则加入位于氹仔的大潭山监测子站。监测因子方面,监测网络除继续监测原来的四种

10、主要空气污染物外,并加入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PM2.5 或称微细悬浮粒子、细颗粒物、FSP 两个新的监测因子。网络升级优化后的监测子站空间分布图详见 图 2。自 2016 年 11 月起,粤方有 8 个城市监测子站改为由国家委托的第三方运维机构运作。 为了确保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高度准确可靠,监测网络采用原来粤港两地联合制订的一套“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质保/质控标准操作程序”(简称“质保/质控操作程序”)。监测网络的设计及运作,均符合质保/质控操作程序的规定。为配合“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有关“质保/质控操作程序”会适时进行修订。 7 图图 1 1: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子

11、站空间分布图: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子站空间分布图(2005(2005 年年 1111 月至月至 20142014 年年 8 8 月月) ) 图图 2 2: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子站空间分布图: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子站空间分布图 ( (由由 20142014 年年 9 9 月起月起) ) 注:有关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界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65 号所述,根据国务院第 116次常务会议于 2015 年 12 月 16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 8 为了配合监测网络的优化和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更新,监测网络的网上平台加强发布频次,每

12、小时发布各子站的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信息以替代以往每天发布一次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 设立监测网络的目的包括: 提供准确的空气质量数据,协助粤港澳三地政府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问题,以制定适合的防治措施; 通过长期的监测,评估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成效; 向公众提供区域内各地空气质量状况的信息。 本报告为 2018 年年度监测结果报告。由 2015 年度开始,每年的年度监测结果报告为监测网络 23 个监测子站、6 个监测因子的监测结果。 附录 A 及 B 详细列出监测网络内各监测子站的地点资料及测量空气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9 3. 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监测网络的运行情况 除了塔门和金果湾监

13、测子站因受台风山竹影响而在 9 月份的数据获取率较低外,监测网络内各监测子站在 2018 年整体运作畅顺,23 个子站 6 项污染物的有效小时数据获取率平均为 96.6%。 3.13.1 监测网络的质量控制监测网络的质量控制(QC)(QC)及保证及保证(QA)(QA)工作工作 粤港澳三方已全面落实协定的质控工作,包括零点/跨度检查、精度检查及动态校准等。监测网络的质量控制和保证工作,按照质保质控操作程序的规定执 ,以确保监测子站录得的空气质量数据高准确可靠。为了保证监测网络的运作持续地符合质保质控操作程序的要求,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香港环保署、澳门环境保护局及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设立了“粤港澳

14、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质量管理委员会”(简称“质量管理委员会”,QMC),每季度对监测网络及各子站的仪器设备、质保质控工作、数据传输系统及运作情况作出回顾和评估。此外,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年对监测网络进行一次系统审核,以评估系统管理的成效,并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列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并跟进落实。 3.23.2 监测网络的准确度及精确监测网络的准确度及精确 监测网络的准确度按成效审核的方式进行评估。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颗粒物PM10和颗粒物 PM2.5)准确度的成效目标应分别在20%和15%以内。2018 年监测网络子站的分析仪及颗粒物监测仪共进行了 422 次审核检查。结果显示,在 95

15、%置信度下,监测网络的准确度介于 -10.4%至 9.2%之间,均在要求的成效目标以内(参见图 3)。 精确度(精密度)用以测定可重复性,按照质保质控操作程序手册规定进行计算。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颗粒物 PM10和颗粒物 PM2.5)精确度的成效目标应在15%以内。2018 年监测网络各子站的分析仪及颗粒物监测仪共进行了 3451 次精确度检查。结果显示,在 95% 置信度下,监测网络的精确度介于 -9.4%至 8.4% 之间(参见图 4),均在要求的成效目标以内。总体上,2018 年监测网络的质保质控表现理想,并符合操作程序规定的要求。 10 图 3:2018 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

16、网络的准确度 图 3:2018 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准确度 图 4: 2018 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精确度 图 4: 2018 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精确度 11 4. 污染物污染物浓度统计及分析浓度统计及分析 从 2014 年年度报告起,空气质量评价依据国家标准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评定。 由于香港塔门子站全部污染物及惠州金果湾子站臭氧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故不用于以下统计及分析,其数据只作参考。 4.14.1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烧含硫的矿物燃料产生,排放源包括

17、发电厂、燃料燃烧装置、车辆和船舶等。二氧化硫除了对公众的呼吸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外,亦会在空气中氧化为硫酸盐粒子,对区域的颗粒物水平、酸雨及能见度均有重要影响。 2018 年,监测网络各子站录得的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介乎于 4 至 16 g/m3之间,符合年平均标准限值(60 g/m3)。图 5 显示,各子站的二氧化硫的年平均值普遍处于低水平。2018 年间,监测网络各子站均符合 24 小时平均标准限值 (150 g/m3)及 1 小时平均标准限值(500 g/m3)。 表 4.1a 至表 4.1c 分别列出监测网络各子站二氧化硫的每月最高 1 小时值、每月最高 24 小时平均值及年度第 98 百分位

18、数、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图图 5 5:监测网络二氧化硫:监测网络二氧化硫 ( (SO2) )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注: 由于塔门子站因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故浓度平均值分布图中未包含该子站数据。 12 表表 4.14.1a a: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1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 : 500 50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麓湖(广州) 38 20 34 28 24 20 17 20 20 25 14 17

19、 磨碟沙(广州) 38 22 34 33 22 31 22 31 29 35 28 29 万顷沙(广州) 120 105 89 84 50 49 57 31 41 120 45 40 天湖(广州) 40 35 33 34 28 24 18 31 19 39 17 17 竹洞(广州) 56 49 39 38 36 35 40 36 71 70 52 33 荔园(深圳) 18 11 15 16 18 11 11 14 12 15 14 11 金桔咀(佛山) 64 31 33 37 24 29 46 20 75 32 23 29 惠景城(佛山) 91 34 32 26 47 48 46 58 44

20、52 50 37 唐家(珠海) 56 61 54 49 26 49 38 35 18 47 44 27 东湖(江门) 62 39 40 37 30 25 29 27 28 44 38 32 端芬(江门) 45 20 34 30 25 42 22 22 23 33 34 28 花果山(江门) 132 103 41 48 64 68 61 51 51 58 64 69 城中(肇庆) 123 78 147 263 146 88 115 102 64 110 123 163 下埔(惠州) 31 46 22 27 29 22 27 28 26 37 33 26 西角(惠州) 80 92 34 20 11

21、 35 17 11 10 25 29 24 金果湾(惠州) 20 24 34 21 21 20 48 12 16 58 14 24 紫马岭(中山) 43 46 43 40 29 29 19 22 20 28 33 31 南城元岭(东莞) 68 37 40 49 29 40 35 51 34 45 38 32 塔门(香港) 28 23 21 21 21 15 12 15 22 21 17 17 荃湾(香港) 99 105 57 60 46 26 26 32 41 35 43 36 元朗(香港) 55 26 45 40 39 23 29 32 40 23 24 35 东涌(香港) 76 34 48

22、 46 47 41 27 30 26 43 34 49 大潭山(澳门) 42 21 40 40 17 21 11 9 16 15 15 28 注: 所有浓度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g/m3) 该子站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其数据只作参考。 13 表表 4.14.1b b: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24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年度第第 9898 百分位数)百分位数) (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 : 150 15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达标率 第 98 百分位

23、数 麓湖(广州) 19 16 19 18 15 9 10 11 11 14 11 9 100.0% 16 磨碟沙(广州) 18 11 16 14 12 12 13 15 19 19 18 18 100.0% 18 万顷沙(广州) 42 28 40 25 21 14 19 20 23 29 24 24 100.0% 29 天湖(广州) 22 16 15 21 14 12 12 11 10 14 12 9 100.0% 18 竹洞(广州) 24 15 22 18 14 15 17 16 24 32 21 18 100.0% 25 荔园(深圳) 9 10 9 10 10 9 9 8 9 12 11

24、9 100.0% 10 金桔咀(佛山) 28 19 17 21 12 13 13 11 19 14 15 14 100.0% 21 惠景城(佛山) 46 17 15 16 22 19 16 22 21 26 25 22 100.0% 26 唐家(珠海) 26 17 22 11 9 15 12 7 6 12 10 17 100.0% 21 东湖(江门) 25 12 15 14 13 15 11 12 12 21 18 16 100.0% 18 端芬(江门) 18 13 16 14 13 12 10 13 14 18 17 17 100.0% 16 花果山(江门) 43 22 23 24 24 2

25、6 23 17 16 24 20 20 100.0% 30 城中(肇庆) 36 23 39 47 30 20 36 21 20 33 41 31 100.0% 36 下埔(惠州) 16 17 12 15 17 11 13 11 12 18 16 15 100.0% 16 西角(惠州) 15 13 12 8 6 31 14 4 5 9 10 8 100.0% 13 金果湾(惠州) 13 13 13 13 14 10 9 8 9 12 11 9 100.0% 13 紫马岭(中山) 19 15 18 15 10 11 8 9 10 17 18 10 100.0% 16 南城元岭(东莞) 32 17

26、19 18 16 15 15 20 16 21 22 17 100.0% 21 塔门(香港) 14 13 11 11 11 8 8 11 11 15 12 11 - - 荃湾(香港) 35 22 18 14 14 12 11 16 16 13 14 15 100.0% 18 元朗(香港) 21 14 15 18 16 11 11 15 15 12 11 10 100.0% 15 东涌(香港) 23 19 20 12 16 22 11 13 14 20 19 19 100.0% 19 大潭山(澳门) 20 13 13 9 7 8 2 5 7 9 9 11 100.0% 12 注: 所有浓度单位均

27、为微克/立方米 (g/m3) 该子站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其数据只作参考。 14 表表 4.14.1c c:二氧化硫每月平均值:二氧化硫每月平均值及及年年平均值平均值 (二级二级平均标准平均标准 : : 60 6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年平 均值 麓湖(广州) 12 10 12 12 11 7 8 8 8 10 7 7 9 磨碟沙(广州) 9 6 9 8 7 9 11 12 14 16 12 12 10 万顷沙(广州) 23 17 19 18 13 10 13 13 15

28、18 18 17 16 天湖(广州) 12 9 9 14 11 9 9 6 6 7 5 5 8 竹洞(广州) 15 9 11 10 9 11 8 9 14 21 15 12 12 荔园(深圳) 7 7 7 7 7* 8 7 7 7 8 8 8 7 金桔咀(佛山) 17 12 14 14 8 7 9 7 7 9 9 7 10 惠景城(佛山) 21 9 7 10 11 8 8 10 13* 13 13 11 11 唐家(珠海) 16 12 9 5 3 4 4 4 4 7 7 12 7 东湖(江门) 12 8 9 7 7 7 6 7 6 11 10 9 8 端芬(江门) 10 8 9 9 8 8 7

29、 8 10 13 12 11 9 花果山(江门) 23 15 17 16 17 15 13 7 9 14 14 11 14 城中(肇庆) 18 9 22 23 15 10 15 12 11 17 18 11 15 下埔(惠州) 10 8 8 9 10 8 8 8 9 12 12 12 9 西角(惠州) 8 7 5 4 4 7 8 3 3 5 6 5 5 金果湾(惠州) 10 10 10 11 10 7* 6 7 7* 8 7 6* 8 紫马岭(中山) 12 9 10 10 6 6 6 5 5 10 11 6 8 南城元岭(东莞) 17 11 13 12 10 9 10 11 11 13 13

30、8 11 塔门(香港) 8 8 8 8 8 7 7 7 8* 9 8 7 8* 荃湾(香港) 15 11 8 8 9 6 7 8 9 8 8 8 9 元朗(香港) 10 10 10 11 10 8 8 8 9 8 7 8 9 东涌(香港) 10 11 10 7 6 7 7 8 10 11 11 12 9 大潭山(澳门) 7 8 6 5 2 2 0 1 3 6 5 7 4 注: 所有浓度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g/m3) * 表示对应时段该项目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低于 85%。 该子站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其数据只作参考。 15 4.24.2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NO2) 二氧化氮

31、 (NO2) 主要是由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一氧化氮 (NO) 氧化而成,来源包括发电厂、燃料燃烧装置、车辆和船舶等。二氧化氮除了对公众的呼吸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外,亦会在空气中氧化为硝酸盐粒子,对区域的颗粒物污染水平、酸雨及能见度均有重要影响。 2018 年,监测网络各子站录得的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介乎于 13 至 51 g/m3 之间,其中有 16 个子站符合年平均标准限值(40 g/m3)。2018 年间,有 5 个子站未曾超出过二氧化氮 24 小时平均标准限值(80 g/m3), 各子站的相关达标率介乎91.5%至 100.0%。10 个子站未曾超出二氧化氮 1 小时平均标准限值(200 g/m3)

32、。 表 4.2a 至表 4.2c 分别列出监测网络各子站二氧化氮的每月最高 1 小时值、每月最高 24 小时平均值及年度第 98 百分位数、每月平均值及年平均值。 图图 6 6:监测网络二氧监测网络二氧化氮化氮 ( (NO2) )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注: 由于塔门子站因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故浓度平均值分布图中未包含该子站数据。 16 表表 4.24.2a a: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1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 : 200 20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33、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麓湖(广州) 335 169 200 208 121 125 95 118 155 170 140 175 磨碟沙(广州) 344 158 198 187 128 129 103 138 130 136 188 168 万顷沙(广州) 271 161 301 128 107 106 87 99 142 212 176 139 天湖(广州) 87 60 90 66 50 36 47 38 40 51 57 64 竹洞(广州) 161 79 131 118 71 75 85 93 83 117 84 171 荔园(深圳) 194 109 115 9

34、2 79 81 74 72 105 122 98 123 金桔咀(佛山) 213 128 171 188 90 82 86 100 114 131 145 126 惠景城(佛山) 318 137 194 165 114 149 99 85 104 118 135 140 唐家(珠海) 191 115 120 94 68 109 71 76 76 126 142 127 东湖(江门) 197 112 140 113 70 85 70 86 77 129 148 139 端芬(江门) 121 87 47 56 36 29 29 28 37 58 103 92 花果山(江门) 165 119 119

35、 115 73 84 60 71 87 110 124 204 城中(肇庆) 164 106 137 158 110 136 121 88 121 141 148 202 下埔(惠州) 164 135 140 107 74 114 51 75 80 129 106 119 西角(惠州) 46 38 109 51 38 41 43 32 33 37 49 58 金果湾(惠州) 83 47 67 47 57 55 47 57 69 78 45 72 紫马岭(中山) 181 108 95 102 59 67 49 84 82 127 186 110 南城元岭(东莞) 226 146 145 125

36、83 90 111 103 110 143 140 180 塔门(香港) 99 60 48 60 72 41 32 43 50 45 49 77 荃湾(香港) 378 182 157 160 100 118 72 209 132 132 185 196 元朗(香港) 248 139 126 130 105 112 81 128 131 161 163 199 东涌(香港) 318 151 125 167 113 162 66 101 124 175 165 153 大潭山(澳门) 205 114 113 95 80 89 51 100 80 98 130 131 注: 所有浓度单位均为微克/立

37、方米 (g/m3) 该子站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其数据只作参考。 17 表表 4.24.2b b: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2424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和年度年度第第 9898 百分位数)百分位数) (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 : 80 8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达标率 第 98 百分位数 麓湖(广州) 205 99 106 93 70 61 59 58 78 83 87 117 92.5% 105 磨碟沙(广州) 190 92 101 91 60 56 4

38、9 84 74 87 90 117 91.5% 105 万顷沙(广州) 162 88 174 73 51 44 41 49 45 94 76 88 94.6% 101 天湖(广州) 42 23 41 34 27 18 23 18 19 23 22 28 100.0% 30 竹洞(广州) 82 55 82 57 38 45 37 40 37 56 55 110 98.9% 63 荔园(深圳) 84 51 65 37 44 39 29 46 54 68 50 73 99.4% 57 金桔咀(佛山) 148 91 86 93 41 40 37 62 51 69 87 78 95.5% 91 惠景城(

39、佛山) 218 93 97 96 67 54 63 50 45 60 72 90 94.0% 98 唐家(珠海) 84 60 76 54 37 46 32 33 29 60 58 69 99.7% 69 东湖(江门) 113 71 53 77 46 37 33 40 44 74 97 76 97.5% 88 端芬(江门) 46 40 25 38 18 18 14 16 23 36 58 57 100.0% 44 花果山(江门) 121 87 67 73 41 40 28 33 40 70 70 85 97.5% 84 城中(肇庆) 95 85 77 73 64 56 53 43 47 72 1

40、05 133 95.9% 92 下埔(惠州) 79 50 51 43 38 31 36 34 35 51 48 51 100.0% 52 西角(惠州) 21 17 50 34 26 25 21 19 20 18 20 23 100.0% 23 金果湾(惠州) 36 29 48 25 27 24 27 28 28 27 26 27 100.0% 28 紫马岭(中山) 97 73 51 52 31 31 22 31 36 69 74 71 98.9% 71 南城元岭(东莞) 130 64 80 69 46 43 48 62 48 59 74 83 97.5% 88 塔门(香港) 35 27 20

41、23 39 18 17 22 20 19 22 27 - - 荃湾(香港) 206 118 89 83 62 58 44 92 71 73 96 90 93.5% 96 元朗(香港) 144 87 72 68 71 59 43 74 77 86 90 90 97.2% 85 东涌(香港) 145 82 85 85 59 79 49 57 77 78 81 85 97.1% 82 大潭山(澳门) 99 80 69 58 51 44 24 42 52 62 77 76 99.4% 70 注: 所有浓度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g/m3) 该子站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其数据只作参考。

42、 18 表表 4.24.2c c:二氧化氮每月平均值及:二氧化氮每月平均值及平平均值均值 (二级二级平均标准平均标准 : 40: 4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年平 均值 麓湖(广州) 74 49 64 57 37 41 36 44 44 51 55 49 50 磨碟沙(广州) 78 42 63 53 39 38 35 49 45 54 59 49 51 万顷沙(广州) 71 43 60 44 27 27 23 27 29 36 51 46 41 天湖(广州) 15 12 19 20 15 10

43、 10 10 9 10 11 12 13 竹洞(广州) 44 26 48 40 23 25 26 27 25 37 36 37 33 荔园(深圳) 35 27 24 23 19* 20 18 25 27 27 26 34 26 金桔咀(佛山) 69 44 51 46 22 23 19 30 32 44 53 43 40 惠景城(佛山) 82 40 51 47 36 38 34 29 31 38 46 37 43 唐家(珠海) 51 26 39 24 11 15 12 15 16 27 36 42 26 东湖(江门) 58 29 30 30 17 19 19 25 22 44 56 46 33

44、端芬(江门) 32 20 14 17 9 7 6 7 11 21 27 28 17 花果山(江门) 66 34 30 28 16 16 15 19 20 38 46 40 31 城中(肇庆) 57 29 40 38 28 30 31 32 29 45 54 48 39 下埔(惠州) 38 26 31 30 28 23 22 21 21 29 31 29 27 西角(惠州) 15 12 16 17 17 14 12 12 12 14 15 15 14 金果湾(惠州) 23 16 19 18 17 15* 14 17 16* 17 18 20* 17 紫马岭(中山) 55 32 27 24 11

45、13 11 14 15 34 43 40 27 南城元岭(东莞) 60 32 46 40 25 28 28 37 30 37 45 42 38 塔门(香港) 13 12 11 12 12 9 7 10 12* 11 12 17 11* 荃湾(香港) 67 68 58 48 37 35 29 46 43 49 49 55 49 元朗(香港) 56 54 51 47 35 39 29 44 48 53 51 55 47 东涌(香港) 46 51 38 30 21 25 19 31 40 43 39 48 36 大潭山(澳门) 52 45 39 26 15 18 9 20 20 37 45 40 3

46、0 注: 所有浓度单位均为微克/立方米 (g/m3) * 表示对应时段该项目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低于 85%。 该子站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其数据只作参考。 19 4.34.3 臭氧臭氧 (O3) 臭氧(O3)并不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而是由氧气、氮氧化物(NOx)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臭氧能刺激眼睛、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时会增加人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亦可令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病等)患者的病情恶化。 虽然臭氧的前体物(NOx 与 VOCs)主要来自城市污染源,但由于这些前体物自排放后至臭氧形成及升至峰值,一般都需

47、要数小时,这期间臭氧及其前体物可随风输送到其源头的下风向地方,因而往往出现城市下风向的郊区测得臭氧浓度高于市区的现象。 2018 年,监测网络各子站录得的臭氧年平均值介乎于 46 至 73 g/m3 之间,其中录得臭氧年平均值最高的地方都位于郊区,包括广州天湖,情况与往年相若。2018 年间,各子站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全年达标率介乎 78.2%至 97.2%。各个子站均曾超出臭氧 1 小时平均标准限值(200 g/m3)及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标准限值(160 g/m3)。 表 4.3a 至表 4.3c 分别列出监测网络各子站的臭氧每月最高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的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及年

48、度第 90 百分位数、每月平均值和年平均值。 图图 7 7:监测网络臭氧监测网络臭氧 ( (O3) ) 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浓度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注: 由于金果湾及塔门子站因在 2018 年的有效日数据获取率不足,故浓度平均值分布图中未包含该子站数据。 20 表表 4.34.3a a:臭氧:臭氧 1 1 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小时平均值(每月最高) (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 : 200 200 g/m3) 监测子站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麓湖(广州) 217 159 282 259 229 250 236 266

49、254 250 221 182 磨碟沙(广州) 236 163 286 247 286 293 263 299 302 293 229 177 万顷沙(广州) 414 178 310 308 282 307 264 343 433 306 306 216 天湖(广州) 283 208 211 281 236 193 238 194 242 175 207 179 竹洞(广州) 232 163 279 324 264 265 286 274 229 271 207 172 荔园(深圳) 218 149 217 166 272 265 267 371 275 255 222 195 金桔咀(佛山)

50、 279 175 229 257 301 345 316 326 309 289 299 204 惠景城(佛山) 218 164 274 279 269 354 265 277 285 286 252 177 唐家(珠海) 337 173 221 310 286 312 260 345 282 282 312 263 东湖(江门) 338 178 280 260 239 340 295 345 289 312 323 251 端芬(江门) 196 171 186 197 185 307 227 197 228 275 213 126 花果山(江门) 327 172 262 240 214 32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2018年监测结果报告(38页).pdf)为本站 (奶茶不加糖)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