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IMA:2022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31页).pdf

编号:77497 PDF 31页 4.4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IMA:2022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31页).pdf

1、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了解更多信息,可访问 www.imanet.org。IMA 管理会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简称 IMA)成立于 1919 年,是全球领先的国际管理会计师组织,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财务专业人士提供最具有含金量的资格认证和高质量的服务。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推崇的专业会计师协会之一,IMA 恪守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 致力于通过开展研究、 CMA认证、 继续教育、 相关专业交流以及倡导最高职业道德标准等方式,转变传统财务领域的思维模式,服务全球财务管理行业,从而推动企业优化绩效,成就个人职业发展。

2、IMA 在 15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规模超过 140,000 名 CMA 考生及持证者,以及 300 多个分会和精英俱乐部。IMA 的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维尔市,将全球划分为四个区域,美洲、亚太、欧洲以及中东 / 印度,提供本地化服务。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3关于作者姜君臣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博士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 CSSCI 期刊论文、以第二作者发表两篇管理会计相关论文,其一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颁布以来的文献回顾”。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同商业模式下管理会计工具综合应用与企业

3、创新绩效研究”、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管理会计理论变革与中国情景应用”、参与编写中国管理会计蓝皮书。多次参与学术会议报告、点评学术论文,其中参加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 2021 学术年会,报告论文获得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苏畅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博士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北大核心论文。曾参与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 2021 学术年会组织工作、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课题“员工持股视角下辽宁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研究”、江苏省软科学项目“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促进机制研究 : 财务资源视角”。IMA 研究团队单雨飞,CMA,CPA,CFE,CSCA,PMP

4、,IMA 中国区研究与知识总监刘中秋,IMA 中国区研究专员王倩楠,IMA 中国区研究专员课题组成员曹晓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孙涵,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博士生前言自20 世纪初萌芽至今,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方法逐渐成为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管理工具。为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加强全球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外权威机构组织颁布了相关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探究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以及效果差异,对于理解指导性文件如何推动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促进中外管理会计体

5、系建设的相互借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1981年起, IMA管理会计师协会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IMA) 陆续发布 管理会计公告 ,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2014 年 10 月,中国财政部颁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的蓝图。二者的颁布在管理会计领域均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以往管理会计综述类研究侧重于梳理管理会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现状不同,研究团队利用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颁布所提供的研究场景,通过对中外管理会计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揭示管理会计学

6、科的研究脉络,展示理论界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实务中的新兴管理会计工具,揭示管理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外指导性文件颁布的相关时间节点,对比不同阶段中外管理会计的发展情况,探究中外指导性文件颁布的应用效果,厘清不同类型的指导性文件颁布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逻辑。这项研究分析和挖掘的中外管理会计领域热点研究和前沿发展,将有助于管理会计工作者认识和了解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脉络,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科学选择管理会计方法。对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颁布的应用效果的探讨,将为中外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相互借鉴提供依据,也将有助于帮助管理会计工作者认识和理解文件的指导效应,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运

7、用指导性文件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促进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在企业实践中的有效落实,最终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价值创造效应。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主任王满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5目录1 绪论 .71.1 研究背景 . 7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71.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意义 . 71.2.2 研究内容与实用价值 . 81.3 研究方法 . 81.4 章节安排 . 82 文献综述、样本选取与增量贡献 .92.1 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概述 . 92.1.1 中国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概述 . 92.1.2 国外管理会

8、计指导性文件概述 . 92.2 研究范围界定与样本选择 . 102.2.1 研究范围界定 . 102.2.2 样本选择 . 112.3 增量贡献 . 123 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评述 .143.1 基于描述性统计的文献分布特征分析 . 143.1.1 时间维度上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分布特征分析 . 143.1.2 时间维度上的国外管理会计研究分布特征分析 . 163.2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分析. 173.2.1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热点的动态分析 . 173.2.2 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的动态分析 . 213.3 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应用效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254 中国

9、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264.1 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演变 . 264.2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 . 264.3 管理会计信息化与报告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 . 274.4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 . 284.5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 285 总结 .295.1 研究结论 . 295.1.1 中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情况的相关结论 . 295.1.2 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应用效果的相关结论 . 295.1.3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方向展望的相关结论 . 295.2 研究不足 . 30参考文献 .31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10、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71 绪论本章为本课题报告的开篇之论,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其次阐述课题组欲讨论的问题及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接下来介绍研究方法,最后说明研究报告的整体内容安排。1.1 研究背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管理会计的持续关注、研究与讨论,推动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中外不同的机构、组织先后颁布了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影响着学术界研究热点的变动,也指引着企业在相关方面的实践改革方向。例如,中国于 2014 年颁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际方面,IMA 管理会计师协会(IMA)陆续发布管理会计公

11、告,等等。从颁布主体、适用对象和内容框架角度来看,中外指导性文件既有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值得讨论研究(牛彦秀、孙斯璐,2016)。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中外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内容及热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也有部分学者对中外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纵观近年来管理会计的综述类文献,大多是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的系列方法,对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脉络和前沿热点进行回顾和评述,但缺乏对基于指导性文件影响下管理会计主题研究动态和发展情况的研究,也鲜有文献从可视化分析的角度检验并对比不同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并具体剖析差异化效果的形成原因。基于此,本课题归纳自步入 21 世纪以来

12、,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颁布前后,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情况。同时,本课题以管理会计发展情况作为指导性文件应用效果的衡量指标,从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分析角度验证并对比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效果差异。课题组认为,这对于理解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如何推动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以及促进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1.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意义结合研究内容,本课题具有以下理论层面的意义。第一,课题组以进入 21 世纪以来的中外管理会计文献为研究样本,梳理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文献数量及参与研究的作者数量的变更,初探进入

13、 21 世纪以来,中外管理会计整体发展情况,揭示两者发展规律异同。第二,课题组对中外管理会计文献的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揭示管理会计学科的研究脉络,展示学术界在各发展阶段的前沿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管理会计领域的新知识与新方法。第三,本课题多维度剖析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及差异,厘清不同类型的指导性文件颁布对管理会计发展影响的深层逻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8辑,深入对比相关指导性文件的实施效果,为中外管理会计的深层次系统性改革提供可靠依据。1.2.2 研究内容与实用价值结合研究内容,本课题的实用价值主要表

14、现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课题分析和挖掘中外管理会计领域的热点研究和前沿发展,有助于企业了解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脉络,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科学选择管理会计方法,充分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提升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水平和应用层次。第二,本课题探究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颁布的应用效果对管理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激发企业学习热情,帮助其认识和理解文件的指导效应,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运用指导性文件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促进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在企业实践中的有效落实,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价值创造效应。第三,本课题系统分析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的理解中外指导性文件的异

15、同,拓展管理会计思维,进一步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提高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助推企业由核算到管理的会计功能转型,有助于推广中国管理会计的成熟经验和先进应用。1.3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综合采用如下的四种研究方法。1. 规范分析方法:在研读并梳理中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框架。2. 归纳演绎法:构建管理会计发展情况的度量指标体系;理论分析关键变量之间逻辑关系;总结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3. 可视化分析法:直观地呈现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热点前沿。4. 文本分析法:构建基于数据基本信息特征的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的核心度和成熟度指标,多维度衡量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

16、发展情况。1.4 章节安排本课题将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对所研究内容进行报告。第一部分即本章节为绪论。第二部分是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研究概述,首先对中外指导性文件进行细分概述,并基于此界定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列示本课题的研究样本,并阐述本课题的增量贡献。第三部分是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评述,将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系统梳理并列示中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并进一步细致研究各指导性文件内容,探究不同类型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对比中外指导性文件对管理会计研究的作用效果差异,并从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颁布背景、适用对象、核心内容、推广方式等方面,分析文件的共

17、性和差异,剖析产生影响差异的原因。第四部分是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方向的展望,将总结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演变,并从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与报告、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中国管理会计理论走向世界四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第五部分是总结,在陈述研究结论的同时,还将指出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可能的补充和完善方法。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92 文献综述、样本选取与增量贡献在大数据、“互联网 +”和人工智能促使会计转型的背景下,本课题以中国知网和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中外管理会计相关

18、文献为研究样本,依据中外指导性文件对研究样本进行科学系统的筛选,据此深入挖掘并探讨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本部分首先对中外指导性文件进行细分概述,并基于此界定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列示本课题的研究样本。2.1 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概述2.1.1 中国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概述管理会计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战略指导,过程控制,业绩考核的管理工具,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决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起步较晚。2006 年,中国财政部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并要求国有企业自 2007年起执行。新一版企业财务通则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存货管理要求,细化成本控制规定,明确实施全面

19、预算管理的适用财务活动。2013 年,财政部将管理会计列入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并积极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2014 年,财政部颁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依据财政部对指导意见的解读,认为当下管理会计体系与现实需要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缺乏与管理会计理论相关的研究、缺少行业规范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落后等方面。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提升社会经济创造的必经途径。基于此,中国提出了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的“五位一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模式。其中,理论体系是基石,标准建设是有力

20、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信息化体系建设是支持,咨询服务是外部支撑。2016 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管理会计工作的推进,财政部正式推出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包含管理会计会计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等内容, 指导管理会计实践。 20172018年, 财政部根据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多批次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累计 34 项,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2.1.2 国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概述课题组研究的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由 IMA 颁布的管理会计公告及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推出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公告为系列性公告,首则公告发布

21、时间追溯至 21 世纪前。公告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出发,规范了管理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并明确了企业的科技支持;同时聚焦于管理会计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科技支持、战略成本管理、公司绩效管理、企业风险与控制和管理会计实务等,近年来进一步聚焦数字时代管理会计师必备的初级能力,及其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于 2014 年发布,从全球视角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主要职能、管理会计师的角色以及管理会计如何参与组织价值创造,为管理会计实务提供了全球性指引。其具体内容包括“管理会计4 大基本原则”“管理会计师 4 个方面的胜任能力”“管理会计的 14 个关键活动”“管理会计参与绩

22、效管理的 4个环节。其具体运用框架为:管理会计基本原则是构建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0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导管理会计师参与管理会计的关键活动的基础,也为管理会计师如何开展绩效管理提供了应用指导,使管理会计能更好地创造持续性价值。2.2 研究范围界定与样本选择2.2.1 研究范围界定回顾以往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行述评的相似文献,孟焰等(2014)收集整理了国内 21 本期刊 20062013 年的管理会计文献,共计 327 篇,从内容、方法和应用理论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发现样本区间内的管理会计文献对薪酬激励和业绩评价的研究主题十分重

23、视,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采用了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管理会计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管理会计研究方法逐渐趋于多元化,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化程度逐渐增强。王满等(2019)依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界定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范围并以中国知网中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文献阅读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的研究热点加以回顾和述评。发现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从集中于成本管理主题的状态开始,涵盖主题不断地丰富和完整,并在当前形成了对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信息与报告等一般问题以及对

24、多种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整合问题的研究热点。耿云江等(2017)基于可视化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 20052014 年间来源于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的 728 篇中文管理会计文献、来源于管理学和经济学 A 级以上期刊的 393 篇国外文献,分析发现样本期间内的国内外学者均对绩效管理和管理控制相关话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相较而言,我国对于作业成本法、 战略成本、 价值链管理、 经济增加值 (EVA)等管理会计工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国外则更重视对激励机制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本课题以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中所提出的管理会计方法和主题为标准筛选确定管理会计研究文献的检索关键词。同时,为了保证管理会计文献筛

25、选的全面性,本课题根据上述管理会计相关综述类文献,对检索关键词进行了拓展和补充。最终,本课题的检索关键词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管理会计一般问题,二是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管理会计一般问题方面,本课题界定了如下四项具体研究主题。其中:(1)整体问题指以管理会计整体为对象的研究,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以及价值创造职能等。(2)组织环境是指与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有关的管理会计研究。(3)内部报告是指对管理会计报告的研究。(4)信息化是指与企业信息化有关的管理会计研究。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方面,本课题依据管理会计公告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文件,首先

26、确定了管理会计的七个应用领域,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业绩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其次,在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再明确各个领域中包括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体范围如图 2-1 所示。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1图 2-1:研究范围界定2.2.2 样本选择课题组将研究时间段设定在 20002018 年。在文献收集来源方面,中文文献本课题通过 CNKI 数据库获取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期刊文献以及非 CSSCI 期刊文献。 CSSCI期刊代表着中国

27、社科类学术研究成果质量 (李明辉等,2017),而对管理会计理论、实践应用的讨论和研究广泛存在于 CSSCI 和非 CSSCI 期刊种。为了保证样本的全面性,本课题综合收集了两种类型期刊的管理会计相关文献。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矩阵模型等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贴现现金流法、项目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成本粘性等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滚动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等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风险管理绩效管理投融资管理营运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战略管理应用领

28、域一般问题信息化内部报告组织环境整体研究外文文献方面,本课题通过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获取了全球范围内符合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界定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期刊的英文文献。SSCI 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通过 Web of Science 的 SSCI 板块,可以获取到来自全世界近 9000多种研究期刊的多学科内容,使之成为理想的外文文献搜集数据库。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2在得到初

29、始文献之后,本课题手工对初始文献进行了如下剔除:1. 管理会计介绍类文献。相比国外管理会计研究及应用成果,中国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际应用的发展上都相对落后。故中国的管理会计介绍类文献大多是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引入,并非中国的理论研究成果。因此在进行中国管理研究会计理论热点的大样本分析中将剔除这类纯介绍类文献。但是考虑到这类文献对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原始推动力,本课题会将其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来对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进程加以分析和评价。2. 试题类文献。此类文献常见于如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会计之友等财务与会计类专业期刊中,用于介绍如注册会计师等会计职业考试的试卷内容。3. 会议

30、综述文献。会议报告论文以讨论为主,并非最终学术成果,并且较具有学术价值的会议报告论文在会后也可能发表于期刊当中。但是考虑到会议主题反映了当时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热点,因此本课题在分析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程时也同样会对其予以关注。4. 非管理类文献。此处所指非管理类文献是指那些主要讨论工程、环保、交通、农业、机械等学科问题,而本课题所界定的研究范围在其中仅仅是次要的辅助工具的文献。但是本课题保留了以管理会计主题为主的各个行业中的应用类案例文献。5. 相关题录信息缺失的文献。本课题需要利用统计软件对论文题录信息进行大样本的分析。故题录信息缺失的文献样本将被排除在研究样本之外。经过筛选, 本课题最终收

31、集了 20002018 年管理会计相关文献 49007 篇文献, 其中, 中文文献 28082 篇、外文文献 20925 篇。 在文献搜集以及分析过程中使用到NoteExpress、 CiteSpace、 VOSviewer、 SATI、 UCINET、Netdraw、 SPSS、 Excel 等统计分析软件。2.3 增量贡献本课题拟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增量贡献。首先,以往文献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行的回顾,在界定何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时所选择标准以及最终限定的范围并不一致。本课题将在借鉴已有的文献的基础上,以管理会计公告指导意见为主要理论依据,从管理会计的一般问题和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两个方面界定出属

32、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相关主题。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与已有文献的可比性,也可以更为直接地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其 次, 以 20002018 年 中 国 知 网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录的中外管理会计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在时间范围上兼顾了长期发展情况,在文献选择上兼顾了全面性与层次性。虽然已有文献对中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在某一阶段内的发展情况进行过梳理。但是,随着管理会计研究自身的不断向前推进,每隔一段期间及时进行文献的再次述评仍然是有重要意义的。尤其是对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的长期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能够更为完整、系统地看清其发展的总体情况。以

33、往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多是基于经济类或管理类重要期刊来进行的。但是管理会计是一门与企业管理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同时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也广泛地应用于工程管理、技术开发活动中。讨论这些问题的文献并未全部收录于经济类或管理类期刊中。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3为了能够更全面地描述出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的发展情况,本课题将从中国知网以及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搜索并下载所有与管理会计主题相关的文献,并以此进行大样本的分析。最后,系统搭建管理会计分析框架,为深化推进管理会计学科深层次发展提供参考。本课题从管理会计所受的关注

34、度,到关注后产生的实质性效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构建管理会计热度指标以及管理会计主题核心度指标,以综合衡量管理会计发展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结合中外指导性文件颁布的时间节点,分阶段系统搭建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框架,深入对比不同阶段中外管理会计的发展情况,多维度呈现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为深化推进管理会计学科深层次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43 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评述管理会计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随着时代背景的转变,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随之变迁。在大数据、“互联网 +”和数智化的背景驱动下,管理会

35、计理论创新大量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为企业决策者在新形势下提供及时而有用的信息,帮助管理层制定并实施企业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会计成为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管理工具。进入 21 世纪,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进步对管理会计体系发展和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一系列中外指导性文件的颁布,都对中外管理会计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部分将以20002018 年间与管理会计有关的期刊文献为样本,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从总体上对中外指导性文件颁布的应用效果研究总体发展状况展开深入的研究。3.1 基于描述性统计的文献分

36、布特征分析课题组首先从管理会计研究的文献数量和发表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即共同参与研究的学者数量)两方面入手,在时间维度上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此反映出学者们在不同时间点上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视程度。3.1.1 时间维度上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分布特征分析图 3-1 和图 3-2 展示了 20002018 年中国管理会计理论文献数量和发表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分布情况。从整体数量趋势来看,20002018 年,中国学者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视程度呈明显上升之势。在文献数量方面, 20062008年, 研究热度呈现阶段性峰值状态,课题组推测这与财政部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中涉及与管理会

37、计领域相关的内容有关。此后热度稳步上升,虽然在 2013 年有所下降,但 2014 年之后又大幅提升。这一热度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2014 年指导意见的颁布,使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力宣传和引导。2016 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 34 项应用指引,稳步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也为管理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管理会计的文献数量持续增多。此外,发表中文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总体趋势呈现和管理会计文献数量较为一致的趋势,这也再次说明了财政部颁布的与管理会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使得管理会计在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程度。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38、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5图 3-1:中国管理会计文献数量在时间维度的分布情况图 3-2:中国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在时间维度的分布情况(年份)(篇)(年份)(位)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63.1.2 时间维度上的国外管理会计研究分布特征分析图 3-3 和图 3-4 展示了 20002018 年国外管理会计理论文献数量和发表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分布情况。图 3-3:国外管理会计文献数量在时间维度的分布情况图 3-4:国外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在时间维度的分布情况(年份)(篇)(年份)(位)管 理 会 计 指

39、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7统计结果表明,20002018 年,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文献数量发展趋势较为稳定,虽然文献数量在 20112014 年期间曾有小幅下降,但整体而言,并无显著的变动。同时,发表外文管理会计文献的作者数量呈上升之势,说明国外管理会计研究持续处于稳定发展状态,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为国外管理会计研究作出了贡献。综合 20002018 年中外管理会计文献文献及作者数量的变动趋势,课题组选择趋势变动中的转折年份作为时间节点,探究各节点前后时间段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的变动,并与发布于各时间节点附近的指导性文件内容相结合,进一步剖析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基

40、于上述分析,最终决定划分时间区间如下:20002006 年,20072010 年,20112014 年,以及 20152018 年。3.2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词是一篇文献所要讨论问题的集中表现。本部分将利用可视化分析法对文献样本中关键词的重要性程度和关键词之间的研究紧密程度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到中外指导性文件颁布后管理会计研究的热点变动、总体发展情况。可视化分析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分析关键词的重要性程度和关键词之间的研究紧密程度。该分析技术首先对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得到关键词共词矩阵。所谓共词是指反映文献主要内容的两个关键词在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的频率。然后借助聚类

41、分析的方法,把共词矩阵中错综复杂的共词网状关系简化为图形,通过可视化图谱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聚类分析一是指根据共词矩阵中各关键词的共词次数来赋予每个关键词结点要素值,要素值越大,代表着与该关键词结点为核心的研究联系越为紧密,呈现在可视化图谱中为与该结点连线较多较密,从而说明该关键词领域研究的较为完善和成熟。二是计算与该关键词发生共词的其他结点的个数赋予要素值,该值代表着关键词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程度。要素值越大,呈现在可视化图谱中的结点越大,关键词越居于中心位置,说明其为核心度较高的研究领域。3.2.1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热点的动态分析20002006 年的中国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如

42、图 3-5 所示。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而对于管理会计一般问题的研究则并不突出。从图谱中可以看出,中国学者们广泛地关注了多种主要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对不同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之势。从结点的大小来看,此阶段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等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根据主题间的连线数量和粗细可以看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比较集中,绩效管理(平衡记分卡、EVA)领域的成熟度较高。综上,这些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和量化员工工作阶段性成果,从而促进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方法是此阶段研究重点。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43、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8图 3-5:20002006 中国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20072010 年的中国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 3-6 所示。从结点的大小来看,此阶段学者们对作业成本法、 平衡计分卡的研究热情持续, 同时对预算管理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更多重视, 由此可见, 企业财务通则中强调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使理论界也提升了相应关注度。从连线的数量和粗细来看,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心较上一阶段而言更为扩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研究领域的成熟度较高。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拓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广度的研究,还是加深其深度的研究都呈现出日渐丰富之势。管 理 会

44、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19图 3-6:20072010 中国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20112014 年的中国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 3-7 所示。从结点的大小来看,此阶段包括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在内的多种管理会计主题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重视,同时学者对于不同管理会计主题的重视程度显得更加均衡,例如战略管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从连线的数量和粗细来看,作业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管理研究领域的成熟度依旧处于较高水平,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日渐成熟。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管理会计主题间的关联性更为复杂和多样。对已有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研究已

45、经相当深入和成熟,而能够更加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也有待学者们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索。然而,此阶段仍然比较缺少宏观层面探究管理会计一般性问题的研究文献。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0图 3-7:20112014 中国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20152018 年的中国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 3-8 所示。从结点大小来看,除此前阶段受关注较多的平衡计分卡、 作业成本法、 全面预算管理等领域仍然保持热度外, 受 指导意见 和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影响,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

46、体系建设模式的提出,使得管理会计体系跃升为可视化视图网络的最中心位置,同时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工具、管理会计信息化等上一阶段的冷门领域均得到了较多关注。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从单一的管理会计工具转变成为微观管理会计工具与宏观管理会计体系并行的情况。从可视化分析结果的呈现的整体知识网络来看,20152018 年,结点的大小和数量、连线的数量和粗细,均体现此阶段各研究领域间的联系明显更为紧密,尤其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工具等宏观话题已经成为新的核心领域。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1图 3-8:20152018 中国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

47、的可视化分析结果3.2.2 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的动态分析20002006 年的国外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 3-9 所示。从主题丰富程度上来看,此阶段纳入到国外学者研究范围内的管理会计主题类别和数量已有很多,侧面印证了国外管理会计研究起步较早,在 21 世纪前已具有一定丰富度和成熟度。从结点的大小来看,知识管理、项目管理、战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领域的核心度较高,这说明国外管理会计研究更强调和关注于企业发展的规范化和发展质量,重视对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作用。从连线的数量和粗细来看,国外管理会计研究在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等研究领域的成熟度较高,这些更有助于组织价值创造或战略实现的工具方

48、法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2图 3-9:20002006 国外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20072010 年和 20112014 年的国外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分别如图 3-10 和图 3-11 所示。综合两阶段的重要结点判断, 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领域的核心度如20002006年一样, 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同时,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虽然并未处于知识网络的中心位置,但一直是学者关注的话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下,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话题的关注会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因

49、此国外管理会计研究也更注重于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管理会计研究中,迎合了新管理情境下企业的发展需求(谢琨等,2009)。同时,2008 年左右 IMA 发布了一则与全球供应链相关的管理会计公告,为将供应链系统延伸至世界范围的企业在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提供指引,而后在 20112014 年的可视化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供应链课题的研究也热度初显。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理领域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关注,相应结点在 20072014 年始终处于可视化分析视图中的重要位置。相应地,在此期间内,IMA 发布了几则以风险管理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公告,例如指引管理会计从业者利用风险地图等工具以

50、帮助风险管理。这些公告的陆续发布与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变动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3图 3-10:20072010 国外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图 3-11:20112014 国外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4图 3-12:20152018 国外管理会计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20152018年的国外管理会计文献样本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如图312所示。 从结点的大小来看, 社会责任管理、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变为研究核心度最高的领域,一方面反映

51、了全球对自然环境遭受影响的重视,学者期望通过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以实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之下,供应链管理创造价值成为了管理会计研究越来越重要的重要话题。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兴领域出现在知识网络中,说明国外学者已着手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人力资源的供给等问题。从连线的数量和粗细来看,绩效评价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等研究领域的成熟度较高。整体而言,在这一阶段,在管理会计传统的研究话题发展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国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呈现出较为集中的发展态势。综合国外四个阶段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可知

52、,由于国外对于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萌芽较早并已较为完善,2000 年后其管理会计研究热点并不局限于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而是主要从宏观层面进行管理会计研究,更强调管理会计工具彼此间或与其他管理层面的管理方式协同,从组织层面为企业创造价值。相应地,IMA 在此期间发布了以管理组织变革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公告,涉及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等方面。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也梳理了其框架在风险管理、预算控制、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运用。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53.3 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应用效果差异的原因分析通过上文对管理会计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对比可知,2

53、014 年颁布的指导意见对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最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重心在指导意见颁布前聚焦于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在颁布指导意见后转变为微观的管理会计工具与宏观的管理会计体系并行;国外的管理会计研究始终较为集中于管理会计实践应用层面,研究维度并没有较大变化。为探究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本课题从中外主要指导性文件的颁布背景、推广方式、适用对象和内容框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两者异同。在颁布背景方面,在财政部对指导意见的解读中提到,指导意见的出台,是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

54、方向。在指导意见颁布之前,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缺乏与管理会计理论相关的研究,缺少行业规范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落后是中国管理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提升社会经济创造的必经途径。管理会计公告等的颁布则以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为出发点,旨在增强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利益创造能力。在推广方式方面,指导意见由财政部颁布,由各级财务机关、会计部门层层落实,在中国的推广具有全民性;而管理会计公告等国外指引则具有民间性和自主性。在适用对象方面,中外指导性文件均认为管理会计广泛适用于企业及各类会计主体,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可以提升经济

55、决策能力。在内容框架方面,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公告既具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中外指导性文件都高度强调管理会计在企业和组织决策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一致突出管理会计面向实践的务实特性,强调管理会计广义上的职能作用, 高度重视人才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沈艺峰等,2015)。具体而言,指导意见提出了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的“五位一体”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模式。既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也形成能够科学指导实践操作的管理会计指引;既打造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也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既发挥单位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也借助管理会计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的“外脑”作用,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开展。管理会计

56、公告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出发,规范了管理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同时聚焦于管理会计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科技支持、战略成本管理、公司绩效管理、企业风险与控制和管理会计实务等。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64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方向展望进入 21 世纪,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企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相比国外管理会计研究及应用成果,中国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际应用的发展上都相对落后,但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内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本课题在对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进行述评的基础

57、上,将系统梳理管理会计的发展路径,并具体从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与报告、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中国管理会计理论走向世界,这四个方面展望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4.1 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演变管理会计源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先进的西方国家,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管理学科。根据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将管理会计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前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实践中主要通过预算进行财务控制,通过成本会计控制企业成本,以投资收益率构成绩效评价体系。同时,标准成本法的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20 世纪 50

58、年代到 1965 年为第二阶段。由于这一阶段,会计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更多的管理层开始以信息为基础进行管理决策。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会计逐渐转向通过提供有用信息为管理层服务,通过决策分析为公司预算和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支持。1965 年至 1985 年为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的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理论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概率论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定量分析研究。1985 年至 1995 年为第四阶段。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在产品定价、成本控制方面的服务功能减退,转而强调在企业价值创造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这一阶段管理会计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总体来看,管理会计

59、发展演变都是为给企业管理层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相关可靠的组织发展信息,以辅助管理层决策,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近年来,侧重于对企业过去经营活动的计量,不能满足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需要。2014 年,财政部发布指导意见成为中国管理会计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颁布为契机,在借鉴吸收管理会计原则先进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设系统科学的中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尤为重要。未来,中国应该尽快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同时,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之下,为了更好地指导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管理会计相关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也应进一步提升。对此,为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60、,应着力培养一批能够顺应环境变化、灵活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建议的优秀管理会计人才。4.2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本课题在对 20002018 年中外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梳理的基础上,本课题认为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内部的协调一致性是未来中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构建方面的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佩顿和利特尔顿(Paton and Littleton, 1940)在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7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指出,“连贯、协调与内在一致”是评价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有基

61、本指引、应用指引以及案例示范构成。三者中的基本指引在其中起到统领作用。在已经发布的应用指引中,除了第 801 号和第 802 号是关于管理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之外,其主要部分则是按照应用领域来说明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提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也会越来越丰富和完善。然而,由于在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中,并未就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特征导入和优化其所列出的管理会计工具,因而导致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企业应用过程难以达到“连贯、协调与内在一致”的标准。同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理论体系下,有关内部控制、质量会计、环

62、境管理以及责任会计等研究话题是否属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范畴尚存争议。因此,在指引体系中还应从理论框架的层面探索明确而可行的标准,对应纳入指引体系中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明确的界定,并为实践中所出现的管理会计创新应用方式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建立评判准则,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管理会计工作者提供权威参考,实现理论框架的“连贯、协调与内在一致”。进一步地,对于如何制定标准以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明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范畴,可从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化角度出发,根据并按照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内涵,判断其在管理会计目标中的表现,按照推动企业战略制定和实现、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以及有助于企业价值

63、创造等方面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界定和分类。从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外延来看,该标准应该能够使管理行为纳入指引体系后对管理行为本身以及整个指引体系都有增量价值。如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以及绩效管理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可以视为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如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以及风险管理领域,其所包含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外也同样得到了广泛的研究。4.3 管理会计信息化与报告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到 1965 年之间,国外管理会计已表现出对信息的强烈重视,认为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提供有用信息和决策方法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为企业预算制定和内部控制提供服务。信息如

64、同一个组织的学习,其在组织内顺畅的流动会增强企业的活力。报告则是衔接不同主体间信息流通的主要载体。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801 号和第 802 号就分别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加以了规定。会计学家葛家澍、裘宗舜(1994)也提出,会计的本质是提供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作为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需要高水平的信息支持。由此,有必要持续探索管理会计系统应用对组织信息化水平的增量贡献。依据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研究发展述评,从整合的视角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不同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理论关联进行整合(王斌、高晨,2004;钟芳等,2019;姜洪涛、王满,

65、2020),本课题认为未来在中国可以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研究不同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之间的整合方式,分析原始信息以及加工后的信息如何在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之间流动,以增强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之间的整合性和协同性,使企业内不同主体利用系统内信息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特别地,管理会计报告作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内在协同性的集中表现,学者除了关注其形式、内容与流程外,还应该从理论探讨如何增强组织内部不同层次主体和不同领域主体间所提供的报告以及其对报告理解的一致性。以此来避免在组织内部管理网络间出现“牛鞭效应”。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84.4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6、的理论研究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基于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进入 21 世纪,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主要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对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对中国企业的优秀实践成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对中国管理会计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扎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研究和企业案例。由此,丰富的管理会计应用实践为学术界进行本土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的管理会计发展阶段,中国管理会计理

67、论研究在关注国外的理论发展之外,更应该注重中国本土企业实践,关注中国特色制度、文化以及战略要求等情境特征,总结和提炼有助于中国企业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指引体系中的案例示范可以作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平台,应及时更新较成熟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企业中的创新应用实践。通过学者的理论分析将其推广到更多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更为重要的是,从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学者应扎根企业管理实践,发现并分析其先进的管理案例,总结相似案例中的共同特征,沿着“经验发现精华提炼理论形成”的路线从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中得到同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4.

68、5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在新时期,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大多延续国外先进管理会计理论进行。在财政部 2014 年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也指明了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反映在与国外理论研究的发展差距以及与会计理论总体研究的发展差距两个维度。近年来,在财政部领导下,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都已取得丰硕成果,正在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水平。未来中国学者还将致力于把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成果推广至世界。从现实要求的角度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指引着中国与沿线国家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以及责任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世界范围内进行

69、投资和经营。伴随着中国投资硬实力的“走出去”,中国管理理论的软实力也同样不应缺席。学者们应该在总结中国企业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并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对外传播中国优秀的管理文化。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此前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国外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引进来”。但其大体也经历了由成本管理到管理控制再到价值核算与战略实现的发展脉络, 与国外的发展历程较为相似。 进入21世纪,预算、成本相关的传统管理会计工具研究减少,而涌现出诸多新兴的管理会计研究问题,例如战略管理、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以及价值链管理等。这说明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确是有迹可循的,而中国也即将追赶上理论发展前沿。随着中国企业

70、的管理会计实践水平的提高以及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中国学者就有必要也有可能结合实践提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在 “新时期”,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也同样会从 “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方向发展。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295 总结本部分首先将基于前文所进行的分析和论述形成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其次将说明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有待后续研究不断补充和完善之处。5.1 研究结论5.1.1 中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情况的相关结论通过对 49007 篇中外管理会计文献的大样本分析和讨论,从“量”和“质”两方面,课题组系统地梳理了中外管理会计约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71、整体来看,20002018 年,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关注度显著上升;相比之下,国外管理会计由于发展较早,近年来发展趋势平稳,每年管理会计文献的发表数量趋于稳定。然而,从国外发表管理会计相关文献的作者数量呈持续上升的状态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均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在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热点方面,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领域在中外管理会计研究中均处于重要位置,这两个领域也是管理会计的核心领域。然而,与中国注重具体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不同,国外更注重对管理会计一般性问题的研究,例如通过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基于此,课题组认为,中外管理会计研究近年来蓬勃发展,各具特点

72、。5.1.2 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应用效果的相关结论课题组通过对管理会计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可视化统计分析发现,2014 年,指导意见的颁布对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重心在指导意见颁布前聚焦于具体的管理会计工具,在颁布指导意见后转变为微观的管理会计工具与宏观的管理会计体系并行。国际方面,管理会计研究一直比较聚焦于管理会计实践应用层面,管理会计公告所讨论的主题范围的变化与管理会计研究热点的迁移较为一致。从指导性文件的颁布效果来看,指导意见的颁布有效提升了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热度,涌现出更多的学者关注管理会计研究,更多的管理会计相关文献的发表,推动了管理会计研究

73、的发展。管理会计公告持续在管理会计实务方面发挥指引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理论界学者对管理会计及其相关领域的融合开展研究。5.1.3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方向展望的相关结论本课题认为应该从理论探索一个可行且明确的标准,对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应该包括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加以规范,并使其达到“连贯、协调与内在一致”的标准。如在基本指引层面研究制定判断某项工具方法能够纳入管理会计体系内的标准;在与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有关的应用指引层面研究其是否能够符合上述标准;在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和报告的应用指引层面研究如何利用组织内部信息的流动使管理会计更系统化和集成化;在案例示范层面在继续探索已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企业内部

74、的创新应用之外,还应该沿着“经验发现精华提炼理论形成”的路线从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中得到同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此前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国外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引进来”。在接近或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30达到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水平之后,随着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水平的提高以及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中国学者就有必要也有可能结合实践提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在“新时期”,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也同样会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方向发展。5.2 研究不足本课题对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多维度对比梳理并

75、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加以展望,形成了如上所述的研究结论。但是在本课题研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有待后续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比较和分析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影响下,管理会计研究热度的变化来描述中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虽然本课题对推动相关管理会计主题发展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分析,但是这并不能够全面地反映管理会计主题本身的发展历程。尤其对于如成本粘性、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预算软约束等重要的且仍处于持续发展中的主题,还需要对其进行专门且深入的研究。其次,本课题对中外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别阐述。随着全球一体化推进,中外文化大融合、大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有必要就中外指导性文件

76、的交互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探讨,且有必要结合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此外,课题组侧重于从可视化视角阐述指导性文件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应用效果差异,而如何进一步探究指导性文件具体模块对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差异化影响,是有待解决的研究方向。管 理 会 计 指 导 性 文 件 的 应 用 效 果 研 究 报 告311 Harris, J. and Durden, C.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an analysis of recent theme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J. Journal o

77、f Appli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10(2): 21-41.2 Lachmann, M., Trapp, I., and Trapp, R. Diversity and validity in positivi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ver four decades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17(34): 42-58.3 Paton, W.A. and Littleton, A.C. An

78、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M.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40.4 财政部会计司 . 规划宏伟蓝图 开创历史先河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一 J. 财务与会计,2015(2):6-10.5 杜荣瑞,肖泽忠,周齐武 .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 J. 会计研究, 2009(9):72-80+97.6 干胜道,钟朝宏 . 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 J. 会计研究, 2004(10):84-89.7 葛家澍,裘宗舜 . 会计信息与深化改革 J. 财会通讯,1994

79、(1):12-13.8 耿云江,娄阳, 刘明 . 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 32(6):79-89.9 姜洪涛,王满 . 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层次 : 影响因素、整合机制与价值创造效应 J. 会计研究,2020(9):134-148.10 李明辉,孙婕,叶超 . 我国政府审计实证研究述评基于 CSSCI(19992014) 检索论文的分析 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 32(2):1-12.11 孟焰,孙健,卢闯,刘俊勇 .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J. 会计研究,2014(9):3-12+96.12 财政部会计司 . 明确职责、密切合作、共同推进

80、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七 J. 财务与会计, 2015(8):10-11.13 牛彦秀, 孙斯璐 . 管理会计原则与公告的对比及基本指引探析 J. 财务与会计,2016(14):66-68.14 沈艺峰,郭晓梅,林涛 . CIMA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背景、内容及影响 J. 会计研究,2015(10):37-43+96.15 王斌,高晨 . 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 J. 会计研究,2004(4):59-64.16 王满,于浩洋,马影,马勇 .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会计研究,2019(1):13-20.17 谢琨,刘思峰,梁凤岗 .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管理体系 J. 生态经济,2009(10):44-47+51.18 张超 . 管理会计信息化国内研究综述 J. 财会月刊,2015(28):101-105.19 郑石桥,李宇立 . 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 J. 财会月刊,2006(5):46-47.20 钟芳,王满,周鹏 . 供应链下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运用与企业绩效 J. 华东经济管理,2019, 33(1):145-153.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IMA:2022管理会计指导性文件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31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