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电力能源行业深度报告:2022年光伏行业供需及产业链主辅环节梳理-220610(38页).pdf

编号:78484 PDF 38页 2.5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电力能源行业深度报告:2022年光伏行业供需及产业链主辅环节梳理-220610(38页).pdf

1、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 1 20222022 年光伏行业供需及产业链主辅环节梳年光伏行业供需及产业链主辅环节梳理理 核心观点 在光伏需求方面需求方面,预计 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 30.4%,高于 2021年水平,国内 2021 年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受风光基地和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拉动,2022 年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大概率装机超过 1 亿千瓦。 在光伏供给方面供给方面,硅料产能 2022 年大幅提升,但从 2021 年-2022 年两年看,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产能年均增长 41%、58%、41%和 43%,硅片明显高于其他环节,预计硅料仍是产业链相

2、对瓶颈环节,受投产爬坡等因素影响,全年仍相对偏紧,硅料环节紧缺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主要集中在上游。 硅料硅料:典型重资产环节,投产周期较长,在当前供需形势下,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棒状硅短期内仍占有绝对优势,颗粒硅优势明显,市场率有望稳步提升。 硅片硅片:技术相对稳定且明确,N 型单晶硅持续放量,182mm 和 210mm 迅速成为市场主流,大尺寸硅片供应或保持阶段性偏紧状态,行业龙头持续一体化布局,具有明显的产能、技术和品牌优势,持续推进大尺寸新产能,强者恒强。市场新进入者选择切入技术相对稳定、盈利能力相对较好、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的硅片环节,市场整体产能相对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将出清加快

3、。 电池片电池片:P 型电池短期内仍是主力,但 N 型技术放量加速。TOPCon 与 PERC 产线高度兼容, 短期内更具优势, 2022年进入规模化生产元年, 预计2022年产能将达到55.9GW,接近 2021 年 8.7GW 的 6.5 倍。HJT 工艺相对简单,初步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新增产能快速增长,但需进一步降低提升,并推进关键材料和环节的国产化替代进程。预期TOPCon、HJT 在近 1-3 年内仍是呈现产能、产量都持续扩张的情势。 组件组件:直接与光伏电站企业对接,是最熟悉客户需求的领域,也是一体化运营企业的布局重点,行业龙头市场格局相对稳定,随着大尺寸出货量加快,垂直整合厂

4、家有利于发挥成本、规模、渠道、资金、品牌等壁垒凸显,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风险。 逆变器逆变器:行业智能化趋势下,逆变器是光伏发电核心部件之一,受应用场景变化、技术进步等影响,集中式和组串式格局相对稳定,同时光伏逆变器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目前看逆变器核心器件 IGBT 高度依赖进口,受 IGBT 原材料上涨影响,行业企业毛利率下降,IGBT 国产化替代存在空间。 胶膜胶膜:市场以 EVA 为主,POE 比例不断提升,胶膜市场格局行业集中度高,行业前四占据全球 82%的市场份额,名义产能过剩,但受制于上游光伏级 EVA 树脂供应限制,预计胶膜仍是产业链相对偏

5、紧环节。 光伏玻璃光伏玻璃: 自 2021 年以来, 光伏玻璃处于规模扩产期, 据不完全统计, 主要 (拟)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明确(包含已投产)2022 年释放的产能在 40000 吨/天左右,产能将翻番,同时受限上游纯碱、石英砂价格上涨预期影响,预计 2022-2023 年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价格或维持中低位波动。龙头企业在窑炉规模、产线匹配度、原材料、管理能力等方面有优势,有望通过成本控制获得合理利润。 银浆银浆:受光伏需求及 N 型电池市场快速放量拉动,预计 2021 年-2024 年保持年均增 12%左右。银浆高度受限于上游银粉,高度受限于国外产能,银浆及低温银浆进一步国产化推动龙头

6、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 电力能源行业深度报告|2022.6.10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市场指数走势(最近 1 1 年)年)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重点公司评级:无重点公司评级:无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 需求增速不达预期、政策变动风险、产业链竞争格局恶化 研究员:刘杰研究员:刘杰 执业编号:S0990521100001 电话: E-mail: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2 目录 一、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及产业链 . 5 二、光伏市场需求 . 5 (一)全球: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 30.4%,高于 2021 年水平 . 5 (二)国内: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 2022 全年光

7、伏发电新增并网超过 1 亿千瓦,是 2021 年的两倍。 . 7 三、光伏市场供给 . 11 (一)硅料产能释放带动产业链健康回归和价格回落 . 11 (二)产业链各环节高度集中,行业龙头持续受益行业高速增长 . 12 四、硅料:供需全年仍偏紧,棒状硅仍占有绝对优势 . 13 (一)行业龙头扩产,但全年仍偏紧 . 13 (二)棒状硅短期内仍占有绝对优势 . 14 (三)颗粒硅优势明显,市场率有望稳步提升 . 14 五、硅片:行业格局稳定,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15 (一)N 型单晶硅持续放量 . 15 (二)182mm 和 210mm 迅速成为市场主流 . 15 (三)薄片化加速 . 15 (四

8、)市场格局强者恒强 . 16 六、电池片:P 型电池仍是主力,但 N 型技术放量加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 17 (一)P 型电池仍是市场主流 . 17 (二)2022 年 N 型技术放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 18 (三)TOPCon:与 PERC 产线高度兼容,短期内更具优势 . 18 (四)TOPCon:2022 年进入规模化生产元年 . 19 (五)TOPCon:需要进一步提升良品率并降低成本 . 20 (六)HJT:工艺相对简单,且已量产 . 20 (七)HJT:新增产能快速增长 . 21 (八)HJT:关键在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 21 七、组件: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下降,部分小

9、企业存在出清风险 . 22 (一)单/双面、半片、叠瓦 . 22 (二)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下降,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风险 . 23 八、逆变器 . 23 (一)逆变器以组串式为主,其次是集中式 . 24 (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逆变器在光伏发电中的重要日益明显 . 25 (三)光伏逆变器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 26 (四)逆变器受限于上游 IGBT 产量,国产化进程加快 . 26 九、胶膜 . 27 (一)市场以 EVA 为主,但 POE 比例不断提升 . 28 (二)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高 . 29 (三)行业产能主要受限于上游 EVA 与 POE 材料供应,存国产化替

10、代潜力. 30 十、光伏玻璃 . 31 (一)光伏玻璃处于规模扩产期,价格或维持中低位波动 . 31 (二)光伏玻璃受限上游纯碱、石英砂价格上涨预期 . 32 lU9WqOpMnQtOmNtNnO7NcM7NoMqQtRpNfQoOsMkPtRnN9PrRuNxNsRzQwMmOpQ 3 (三)龙头企业综合优势明显,有望凭借成本控制优势获得较为合理的利润 . 33 十一、银浆 . 34 (一)预计 2021 年-2024 年保持年均增长 12%左右 . 34 (二)银浆主要受限于上游银粉,受限于国外产能 . 35 (三)银浆国产化及低温银浆推动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 . 36 图表目录 图 1

11、:P-N 结及光伏效应 . 5 图 2:PN 结太阳能电池 . 5 图 3: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 . 5 图 4: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及增长趋势(MW,%) . 6 图 5:2022 年全球各区域光伏装机及增长情况(GW,%) . 6 图 6:我国光伏发电历年新增装机(GW) . 7 图 7:我国历年新增光伏装机结构(%) . 7 图 8: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 11 图 9:光伏产业链产能(GW) . 12 图 10:光伏产业链折算成年度产能利用率情况(%) . 12 图 11:改良西门子法 . 14 图 12:硅烷流化床法 . 14 图 13:2021-2030 年棒状硅和颗粒

12、硅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 14 图 14:不同类型硅片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 15 图 15:不同尺寸硅片市场占有率. 15 图 16:隆基硅片薄片化路线图. 16 图 17:中环 G12 硅片薄片化路线图 . 16 图 18:光伏各环节 CR5 持续提升 . 17 图 19:2021 年光伏单晶硅片行业厂商市场份额分布 . 17 图 20:电池片技术发展趋势 . 18 图 21:单面 PERC 电池结构 . 18 图 22:TOPCon 电池结构 . 19 图 23:TOPCon 电池结构 . 19 图 24:TOPCon 产能情况 . 19 图 25:2022 年 TOPCon 预计产能(MW

13、) . 20 图 26:TOPCon 电池 3 种不同的工业化工艺流程. 20 图 27:HJT 结构 . 20 图 28:HJT 电池工业化工艺流程 . 20 图 29:单双面趋势 . 22 图 30:半片趋势 . 22 图 31:组件 TOP10 企业产能情况 . 23 图 32:2022 年组件环节产能市场份额(%) . 23 图 33:2021-2030 年不同类型逆变器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 24 图 34:集中式逆变器示意图 . 24 图 35:组串式逆变器示意图 . 24 图 36:集散式逆变器示意图 . 25 图 37:逆变器市场份额 . 26 4 图 38:主要逆变器厂商毛利率

14、情况 . 26 图 39:2020 年 IGBT 单管市场份额情况 . 27 图 40:2020 年 IGBT 模块市场份额情况 . 27 图 41:光伏胶膜作用 . 27 图 42:单玻组件结构 . 28 图 43:双玻组件结构 . 28 图 44:2021-2030 年不同封装材料的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 28 图 45:胶膜类型特点 . 29 图 46:光伏玻璃价格走势(元/平方米). 31 图 47:国内纯碱的价格(元/吨) . 33 图 48:光伏玻璃市场份额(%) . 33 图 49:光伏玻璃销售毛利率情况(%) . 34 图 50:正面银浆消耗量变化趋势(单位:mg/片) . 35

15、 图 51:异质结电池双面银浆消耗量趋势(单位:mg/片) . 35 图 52:光伏银浆成本构成(%) . 36 图 53:光伏银浆企业国内市场份额(%) . 36 表 1:第一批风光基地开发情况 . 7 表 2:“十四五”主要沙漠和采煤沉陷区基地建设规模(万千瓦) . 8 表 3:676 个县纳入整县分布式试点 . 9 表 4:相关省份屋顶光伏政策 . 10 表 5:通威细分产品毛利率情况(%) . 11 表 6:隆基细分产品毛利率情况(%) . 11 表 7:光伏产业链产能增长情况(%) . 12 表 8: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集中度情况 . 13 表 9:多晶硅季度供需预测 . 13 表

16、10: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工艺流程对比 . 15 表 11:华能 2022 年第一批 2GW 组件集采情况 . 16 表 12:各技术电池片产能情况(MW) . 18 表 13:HJT 产能 . 21 表 14:太阳能电池技术对比 . 21 表 15:以阳光电源为例看逆变器分类及指标 . 25 表 16:IGBT 主要类型及特点 . 26 表 17:2020 年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0 表 18:主要光伏胶膜厂商名义产能统计(亿平方米) . 30 表 19:国内 EVA 新增产能情况 . 30 表 20:主要企业 2022 年扩产情况. 32 表 21:亿钧耀能原材料及燃料能源采购成本

17、构成 . 32 表 22:银浆作用 . 34 表 23:全球光伏银浆需求量预测. 35 表 24:国内不完全相关上市企业低温银浆进展 . 36 5 一、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及产业链一、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及产业链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是半导体的光伏效应,所谓光伏效应是指当物体收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对半导体进行掺杂形成P-N结,该P-N结形成内建电场(扩散运动),将光照下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对)进行分离,分别被正面和背面的金属电极收集,接通外部的电路形成电流。 图 1:P-N 结及光伏效应 图 2:PN 结太阳能电池 数据来源:网上公开资料

18、,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网上公开资料,英大证券研究所 通常将光伏产业链主要划分为三个环节, 分别是产业链上游 (晶体硅的采集和硅锭、 硅棒、硅片的加工制造),产业链中游(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产业链下游(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此外还涉及光伏玻璃、胶膜、支架等辅材环节。 图 3: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二、二、光伏光伏市场需求市场需求 (一)(一)全球全球:2 202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3 30.40.4% %,高于高于2 2021021年水平年水平 从需求端看,根据TrendForce

19、数据,2022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220GW,同比增速30.4%,比2021年21.4%高出9个百分点,增长主要受亚太地区拉动,其中:亚太、美洲、欧洲 6 新增装机分别达到124、49、39GW,同比增速分别为39.7%、10.6%、24.0%。6月TrendForce数据将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目标调整为240GW, 同比增长41.18%。 图 4: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及增长趋势(MW,%) 图 5: 2022 年全球各区域光伏装机及增长情况 (GW, %) 20202020 2021(E)2021(E) 2022(F)2022(F) 20222022 增速增速 亚太 85 89 124 3

20、9.7% 欧洲 23 32 39 24.0% 美洲 28 45 49 10.6% 其他 4 5 9 87.1% 全球 140 170 222 30.4%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图 6:2022 年全球 GW 级光伏市场装机量需求预测(单位:MW) 数据来源:TrendForce 英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欧盟欧盟: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能源危机加快欧盟能源转型和能源独立,5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再生能源计划”(REPowerEU Plan) ,并将其在“Fit for 55(FF55)”一揽子计划下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从之前的40%

21、提高到2030年的45%,落实到太阳能发电上,计划到2025年欧盟整体光伏累计装机达到320GW, 是2021年 (158.1GW) 的两倍, 2030年达到600GW。 预计2022-2025年与2026-2030年两个时间段年均新增装机分别达到40.5GW与56GW,相较目前欧盟新增装机存在明显中枢提升。 美国美国: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对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生产的光伏组件展开反倾销调查。6月6日,白宫正式声明,美国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26.0%1.1%22.6%17.4%21.4%30.4%0%10%20%30%40%050,000100,000150,

22、000200,000250,000200192020 2021(E)2022(F)新增装机新增增幅 7 南采购的太阳能组件给予24个月的关税豁免,美国允许在公共土地上部署更多清洁能源项目,并向城市和农村地区推广;将通过高薪工作支持太阳能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为盟国建立有弹性的清洁能源制造供应链;另外还在波多黎各投资推进数十个太阳能项目。反倾销调查导致美国多个项目并网时间从2022年推迟到2023年或更晚,预计2022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26GW。根据Rystadenergy数据,2021年东南亚四国的光伏组件占美国进口太阳能装机容量的85%。 (二)国内: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

23、二)国内: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 , 20222022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超过超过1 1亿千瓦,是亿千瓦,是2 2021021年年的两倍的两倍。 1. 2021年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021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493万千瓦,创近四年新高,其中分布式新增约2920万千瓦,占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占比超过一半。“十三五”期间受三北弃风弃光以及中东部地方光伏补贴影响,分布式光伏得到加快增长。进入2020年以来,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下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推进,分布式光伏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十四五”期间拉动新能源增长重要驱动力之一。 图 7:我国光伏发电历年新增装机

24、(GW) 图 8:我国历年新增光伏装机结构(%) 数据来源:能源局,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能源局,英大证券研究所 2.大基地开发+整县分布式,2022年-2023年集中投产,2022年国内装机大概率超过8000万千瓦 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在大基地开发方面在大基地开发方面: 2021年11月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合计9705万千瓦,2022年投产4571万千瓦(按光伏占比50%,则2285万千瓦) 2021年12月第二批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

25、案:“十四五”规划建设规模2亿千瓦;“十五五”规划建设规模2.55亿千瓦(按光伏占比50%,2022年预计2500万千瓦) 表 1:第一批风光基地开发情况 地区 类型 规模-万千瓦 2022 年投产-万千瓦 2023 年投产-万千瓦 内蒙古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800 340 460 7.1 13.7 30.0 33.5 23.3 18.2 33.1 23.9 1.6 1.4 4.3 19.3 21.0 12.0 15.7 29.2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集中式分布式0%20%40%60%80%100%集中式分布式 8 其它

26、地区 1220 520 700 青海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1090 300 790 甘肃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655 230 425 其它地区 200 100 100 陕西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900 600 300 其它地区 350 200 150 宁夏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300 200 100 新疆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240 240 0 其它地区 410 135 275 吉林 其它地区 730 400 330 黑龙江 其它地区 280 0 280 河北 其它地区 300 130 170 山西 其它地区 200 150 50 山东 其它地区 200 0 200 四川 其它地区 140 80 60

27、云南 其它地区 270 148 122 贵州 其它地区 300 160 140 广西 其它地区 600 398 202 安徽 其它地区 120 40 80 湖南 其它地区 100 50 50 兵团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300 150 150 合计 9705 4571 5134 数据来源:发改委、能源局,英大证券研究所 表 2:“十四五”主要沙漠和采煤沉陷区基地建设规模(万千瓦) 基地 新能源 支撑电源 煤电扩建 煤电改造 库布齐沙漠基地 3900 800 660 乌兰布和沙漠基地 2100 400 200 腾格里沙漠基地 4500 1000 532 巴丹吉林沙漠基地 2300 400 200 采

28、煤沉陷区基地 3700 200 2620 合计 16500 2800 4212 数据来源:发改委、能源局 英大证券研究所 光伏整县开发方面:光伏整县开发方面: 2021年6月能源局征求整县(市、 区)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申报。要求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 9 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 30%;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公布676个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并提出,2023年底前,试点地区各类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均达

29、到通知要求的,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 以单个20万千瓦, 累计超过1.3亿千瓦, 按4年折算, 年均新增3200万千瓦。鉴于全国有2800多个县级单位,此次申报的示范县数量约占全国比例的25%左右,未来仍有潜力。 表 3:676 个县纳入整县分布式试点 北京 6 湖北 19 天津 4 湖南 12 河北 37 广东 32 山西 26 广西 22 内蒙古 11 海南 10 辽宁 15 重庆 16 吉林 1 四川 6 黑龙江 11 贵州 13 上海 8 云南 28 江苏 59 西藏 9 浙江 30 陕西 26 安徽 17 甘肃 46 福建 24 青海 32 江西 8 宁夏 7

30、山东 70 新疆 2 河南 6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 合计 676 数据来源:发改委、能源局 英大证券研究所 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将以往分布式光伏由用户自发自愿建设模式转变为由政府推动、央国企主导、央国企和民企合作的推进模式。在政企合作、补贴缓退、市场化交易等政策支撑下,市场主体的参与意愿强烈,已有20多个省下发落实文件,县域光伏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在市场上主体上,央企国企加速布局县域分布式光伏。例如,山东省以“一企一县”的方式;河南提出“1+1+X”的整县推进服务机制,即由1家大型能源企业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提供资金、专业人员,协助地方摸排资源、编制方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1家政策型银行等金融

31、机构与牵头企业合作,提供绿色信贷支持,若干属地平台公司等根据产业链分工,参与屋顶资源协调落实、运行维护、信息监测、平台搭建等;甘肃提出“3+10+X”开发思路,以一个企业建设一个县的建设模式涉及全省46个县,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实施原则,计划在“十四五”时 10 期全部建成并网发电。 表 4:相关省份屋顶光伏政策 省省 政策政策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河河南南 2021 年 9 月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 已列入我省整县(市、区)屋顶光伏开发试点的县(市、区)(详见附件 1),要利用好“1+1+X”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大型能源企业技术优势、政策性银行资金优势以及属地平台公司、骨干企业

32、资源协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县域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水平。其它县(市、区)也可参照推进。 山山东东 2021 年 12 月山东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 到“十四五”末,全省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容量达到 2000 万千瓦以上,50%以上的试点县(市、区)达到国家规定的试点标准。2030 年底前,试点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试点标准,总开发规模达到 3000 千瓦以上。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有序推进整县开发试点。 甘甘肃肃 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 按“3+10+X”框架开展户用光伏整县集中推进试点

33、工作。“3”即由张掖市、金昌市、定西市确定一个县(区)开展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10”即在省上确定的 10 个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县(市)中,由县(市)按照关于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指导意见(甘农领发20214 号)确定的重点任务,结合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确定一个或多个乡(镇)开展分布式光伏整乡(镇)推进试点工作;“X”即鼓励市、县确定若干个村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开展,根据地方意愿推动“一个企业建设一个县”等建设模式,鼓励具备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建设,提升试点工作成效。 浙浙江江 浙江省整县(市、区)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 到 2025 年末,

34、将全省分布式光伏装机从“十四五”新增 500 万千瓦的目标,提高到新增 600 万千瓦。鼓励设施农业、设施畜(禽)养殖业等结合农牧业生产,在大棚、畜(禽)舍等安装分布式光伏。 数据来源:WIND 英大证券研究所 在开发形式上,利用多种形式开发光伏风电项目。除屋顶光伏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开发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利用污水垃圾处理厂、废弃矿区、农户院内搭建阳光棚等方式。在交易方式上,鼓励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在商业模式上,采用租赁、合约购等方式,解决农户安装成本的痛点。在接入上,主要为三种模式,一是分散就近接入,二是汇集集中接入,三是以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并网型微电网模式接入。 2022

3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分别为29.4%、13.7%。2025年要达到33%和18%,则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年均提高0.9%、1.08%。我国2021年 11 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按照年均增长4-4.5%计算,到2025年我国全国用电量为97248-99132亿千瓦时,对应非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为17505-17843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6116-6455亿千瓦时, 则需新增加400GW上下的风光装量。 根据我国风电、 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2022-2025年

36、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远超100GW/年。 5月30日, 央视报道,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光伏发电在建项目1.21亿千瓦,预计2022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08亿千瓦。 三、光伏三、光伏市场供给市场供给 (一)(一)硅料硅料产能释放带动产业链健康回归和价格回落产能释放带动产业链健康回归和价格回落 从供给端看从供给端看,硅料环节仍是产业链瓶颈硅料环节仍是产业链瓶颈 相比其他环节, 2021年以来, 硅料价格上涨, 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 2022年有所缓解,但仍维持在高位,且近期呈现上行趋势。 图 9: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英大证券研究所 硅料环节紧

37、缺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主要集中在上游。以通威为例,近两年硅料环节毛利率大幅提升,2020年毛利率提高了6.3个百分点,2021年提高了32.0个百分点,毛利率几乎翻番;电池及组件环节毛利率由2019年的20.2%下降到2021年的8.81%,下降幅度接近60%。以隆基为例,硅片硅棒环节,毛利率由2019年的31.7%下降为2021年的27.6%,下降了4.1个百分点,组件和电池片环节由2019年的24.6%下降为2021年的17.1%,下降了7.5个百分点。 表 5:通威细分产品毛利率情况(%) 20182018 年年 20192019 年年 20202020 年年 20212021 年年 太阳

38、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 18.7 20.21 14.54 8.81 高纯晶硅及化工高纯晶硅及化工 35.67 28.4 34.7 66.69 光伏电力光伏电力 61.48 63.5 59.64 62.82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英大证券研究所 表 6:隆基细分产品毛利率情况(%) 2018 年 2019 年 20192019 年年 2020 年 2021 年 硅片硅片 16.27 32.18 31.73 30.36 27.55 05014-04-042014-05-042014-06-042014-07-042014-08-042014-09-04

39、2014-10-042014-11-042014-12-042015-01-042015-02-042015-03-042015-04-042015-05-042015-06-042015-07-042015-08-042015-09-042015-10-042015-11-042015-12-042016-01-042016-02-042016-03-042016-04-042016-05-042016-06-042016-07-042016-08-042016-09-042016-10-042016-11-042016-12-042017-01-042017-02-042017-03-04

40、2017-04-042017-05-042017-06-042017-07-042017-08-042017-09-042017-10-042017-11-042017-12-042018-01-042018-02-042018-03-042018-04-042018-05-042018-06-042018-07-042018-08-042018-09-042018-10-042018-11-042018-12-042019-01-042019-02-042019-03-042019-04-042019-05-042019-06-042019-07-042019-08-042019-09-04

41、2019-10-042019-11-042019-12-042020-01-042020-02-042020-03-042020-04-042020-05-042020-06-042020-07-042020-08-042020-09-042020-10-042020-11-042020-12-042021-01-042021-02-042021-03-042021-04-042021-05-042021-06-042021-07-042021-08-042021-09-042021-10-042021-11-042021-12-042022-01-042022-02-042022-03-04

42、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硅片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电池片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组件 12 硅棒硅棒 12.55 24.92 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组件 23.83 25.18 24.57 20.53 17.06 电池片电池片 9.43 8.07 电力电力 63.11 65.1 65.1 64.27 62.15 电站建设及服务电站建设及服务 10.02 26.53 26.53 35.66 17.17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英大证券研究所 预计2022年硅料产能将达到411GW,产能放量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产能仍偏紧,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

43、 图 10:光伏产业链产能(GW) 图 11:光伏产业链折算成年度产能利用率情况(%)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以年度看,2021年硅料环节产能同比增长8.8%,远低于硅片85%,电池片50%以及组件66%的产能增长,导致硅料环节供需偏紧,2022年硅料环节产能同比增长83%,远高于硅片35%,电池片34%以及组件25%的产能增长,但2021年-2022年两年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产能年均增长41%、58%、41%和43%,硅片环节明显高于其他环节,因此2022年硅料供应能力相较去年明显改善,但鉴于投产爬坡等因素

44、影响,供需匹配预期可能会低于预期,预计2022年仍相对偏紧。 表 7:光伏产业链产能增长情况(%)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1 年年 2022 年年 两年平均两年平均 硅料硅料 0.4% 7.2% -0.3% 1.5% 24.1% 6.8% 11.5% 23.8% 8.8% 83.0% 41.1% 硅片硅片 13.8% 13.5% 18.3% 21.0% 8.7% 12.0% 3.1% 7.6% 84.8% 35.1% 58.0% 电池片电池片 5.0% 14.5% 14.6% 8.7% 10.9%

45、6.2% 6.6% 6.9% 50.0% 34.2% 41.9% 组件组件 7.7% 11.5% 23.4% 12.0% 3.4% 8.6% 7.9% 2.8% 65.9% 24.5% 43.7% 数据来源:TrendForce 英大证券研究所 (二)产业链各环节高度集中,行业龙头持续受益行业高速增长(二)产业链各环节高度集中,行业龙头持续受益行业高速增长 随着双碳下行业发展确定性的广泛认知,行业内相关企业加快产能扩张并一体化布局,同196 210 209 213 279 297 332 411 00500600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40%50%60%70%80%90%100

46、%110%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 13 时跨界资本布局产业链,加速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预计2022年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市场前五产能市场集中度分别为75%、67%、44%、60%,市场前十产能市场集中度分别为97%、87%、65%和82%。 硅料环节是典型重资产环节,投产周期较长,在当前供需形势下,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硅片环节技术相对稳定且明确, 行业龙头具有明显的产能、 技术和品牌优势, 但随着新进入者,市场竞争激烈, 优胜劣汰, 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加大生存压力; 电池片环节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N型技术快速推进,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龙头强者恒强;组件环节直接与光伏电站企业对接,

47、是最熟悉客户需求的领域,也是一体化运营企业的布局重点,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有利于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 表 8: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集中度情况 大陆产能占全球占比大陆产能占全球占比 市场集中度(前五)市场集中度(前五) 市场集中度(前十)市场集中度(前十) 2021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2 年 硅料硅料 85.1% 91.4% 7 72.62.6% % 7 74.54.5% % 9 96.36.3% % 9 96.86.8% % 硅片硅片 98.2% 97.2% 7 73.73.7% % 6 66.56.5% % 8 88.78.7% % 8 86.6

48、6.6% % 电池片电池片 86.2% 85.8% 46.7% 44.2% 65.5% 65.2% 组件组件 81.1% 82.4% 5 57.37.3% % 6 60.10.1% % 7 78.38.3% % 8 82.12.1% % 数据来源:WIND 英大证券研究所 四四、硅料硅料:供需供需全年仍偏紧,棒状硅仍占有绝对优势全年仍偏紧,棒状硅仍占有绝对优势 (一)(一)行业龙头扩产行业龙头扩产,但全年仍偏紧但全年仍偏紧 根据需求测算,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硅料存在供需缺口,2022年有所缓解,但仍偏紧。预计硅料价格全年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大概率在维持在35美元/千克之上,行业龙头2022年预

49、计营收保持快速增长,大概率超预期。 表 9:多晶硅季度供需预测 1Q211Q21 2Q212Q21 3Q213Q21 4Q21(F)4Q21(F) 1Q22(F)1Q22(F) 2Q22(F)2Q22(F) 3Q22(F)3Q22(F) 4Q22(F)4Q22(F) 光伏新增装机(GW) 35 38 48 49 45 47 61 68 类容配比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组件(GW) 41 46 57 59 55 56 74 82 单晶组件占比 93.2% 94.0% 95.1% 96.0% 97.2% 97.6% 98.0% 98.6% 单晶组件需求(G

50、W) 38.6 43.3 54.4 56.9 53.0 55.0 72.2 80.4 多晶组件需求(GW) 2.8 2.8 2.8 2.4 1.5 1.3 1.5 1.2 单晶硅耗(g/W) 2.9 2.9 2.9 2.9 2.8 2.8 2.8 2.8 多晶硅耗(g/W) 3.5 3.5 3.5 3.5 3.4 3.4 3.4 3.4 硅料需求(万吨) 12.2 13.5 16.7 17.3 15.4 15.9 20.7 22.9 硅料产量(万吨) 12.7 13.4 14.2 14.9 17.8 18.9 21.4 24.1 缺口(万吨) 0.5 -0.1 -2.5 -2.4 2.4 3.

51、1 0.7 1.2 硅料产能(万吨) 19.6 21.0 20.9 21.3 27.9 29.7 33.2 41.1 数据来源:Trendforce 英大证券研究所 14 (二)棒状硅短期内仍占有绝对优势(二)棒状硅短期内仍占有绝对优势 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有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2021年棒状硅市场占有率接近96%。目前市场新增产能主要采用有改良西门子法。 图 12:改良西门子法 图 13:硅烷流化床法 数据来源:网上公开资料,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网上公开资料,英大证券研究所 根据亚洲硅业招股说明书,N型硅片对上游多晶硅材料的品质要求高于P型,特

52、别是在痕量重金属和微量碳杂质含量上,基本上P型硅片必须使用电子三级以上的多晶硅原料,而N型硅片必须使用电子二级以上的多晶硅原料,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用电子一级标准接近。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相对成熟、质量稳定,未来一段时间仍为主要生产工艺。 图 14:2021-2030 年棒状硅和颗粒硅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三)颗粒硅优势明显,市场率有望稳步提升(三)颗粒硅优势明显,市场率有望稳步提升 根据协鑫公布数据显示,FBR颗粒硅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3模块vs6模块)、反应温度低(700度vs1000度)等优点,单位投资强度、动力电消耗、人力成本、氢消耗均分别

53、下降30%、70%、65%、40%。综合生产成本较棒状硅相比下降约30%,颗粒硅主要作为掺杂使用,掺杂比例低于30%,但鉴于颗粒硅成本优势,且理论上能够达到N型用料需求,能够达到电子级标准,扩大量产规模的同时提升技术优势,有望在需求端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颗粒硅目前存在的氢跳、颗粒硅撞击器壁等问题需要在规模化应用中逐步解决。 15 表 10: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工艺流程对比 项目项目 改良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 流化床法流化床法 原料原料 三氯氢硅、氢气 硅烷、氢气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 电子级、太阳能级 电子级、太阳能级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 高(1080-1100) 低(550-700) 能耗能

54、耗 高(耗电量约 60 度/kg) 低(耗电量约 20 度/kg) 多晶硅纯度多晶硅纯度 高(9-12N) 高(9-12N) 生产连续性生产连续性 批次生产、需进行装、拆炉 连续性不间断生产 副产品副产品 副产聚氯硅烷 无 初始投资初始投资 约 10 亿元/万吨 约 7 亿元/万吨 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国内:40-60 元/kg 小于 35 元/kg 数据来源:保利协鑫公司公告 英大证券研究所 五五、硅片硅片:行业格局稳定行业格局稳定,龙头企业强者恒强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一)(一)N N型单晶硅持续放量型单晶硅持续放量 2021年,单晶硅片(p型+n型)市场占比约94.5%,其中p型单晶硅片市场

55、占比由2020年的86.9%增长到90.4%,n型单晶硅片约4.1%。随着下游对单晶产品的需求增大,单晶硅片市场占比也将进一步增大,且n型单晶硅片占比将持续提升。多晶硅片的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9.3%下降至2021年的5.2%,未来呈逐步下降趋势。 (二)(二)182mm182mm和和2 210mm10mm迅速成为市场主流迅速成为市场主流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2021年市场上156.75mm、157mm、158.75mm、166mm、182mm、210mm等硅片尺寸种类各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182mm和210mm尺寸持续快速提升,由2020年的4.5%增长到2021年的46%,预计2022

56、年将超过80%,迅速成为主流,182mm和210mm市场渗透率有望超预期。 图 15:不同类型硅片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图 16:不同尺寸硅片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PV InfoLink,英大证券研究所 (三)薄片化加速(三)薄片化加速 伴随着今年硅料短缺与硅料价格的一路攀升,薄片化推进提速,据隆基会议上分享,目前P型M10主流厚度已降至160-165um;中环展示的薄片化技术路线图显示2021年G12 P型的厚度为160 um。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预计P型硅片厚度由当前的170 um降低到2025年的155 um, 16 TOPCon电池的n型硅片厚度由

57、当前的165 um降低到2025年的145 um,异质结电池的n型硅片厚度由当前的150 um降低到2025年的120 um左右,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2.3%、3.2%和5.4%。 图 17:隆基硅片薄片化路线图 图 18:中环 G12 硅片薄片化路线图 数据来源:2021 CSPV 隆基大尺寸高效单晶硅片技术概况及展望,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2021 CSPV G12+工业 4.0 引领行业发展,英大证券研究所 (四)市场格局强者恒强(四)市场格局强者恒强 大尺寸硅片优势明显,且得到下游企业认可:根据中环对外公开数据,硅片210对比182单瓦成本低14%,对比166单位成本低27%;电池组

58、件210对比166低0.08元/瓦、182对比166低0.049元/瓦;600W作为210入门级产品,585W是目前182的上限产品,系统BOS成本600W+产品,对比585W低0.08元/瓦、 对比450W低0.15元/瓦。 大尺寸组件的应用亦可明显摊低光伏系统BOS成本,根据中环股份测算,采用600W+的210尺寸组件相较于常规450W组件的光伏系统,可降低BOS成本0.15-0.2元/W,且可降低项目LCOE约5%。根据华能2022年第一批2GW组件招标看,大尺寸占比85%,根据国电投2022年第一批4.5GW组件招标看,大尺寸占比93.3%。 表 11:华能 2022 年第一批 2GW

59、 组件集采情况 预估采购容量(预估采购容量(M MW W) 采购组件型号采购组件型号 400 5 54040- -555W555W 单面普通背板单面普通背板 800 5 54040- -555W555W 双面双玻双面双玻 200 5 585W85W 及以上单面普通背板及以上单面普通背板 300 5 585W85W 及以上双面双玻及以上双面双玻 1 10000 440W-470W 单面普通背板 1 10000 440W-470W 双面双玻 1 10000 N 型双面双玻 数据来源:北极星 英大证券研究所 表 12:国电投 2022 年第一批 4.5GW 光伏组件招标光伏组件招标分布分布 序号序号

60、 标段名称标段名称 采购采购容量(容量(M MW W) 1 1 166 单面组件 200200 2 2 182 单面组件 2000 3 3 210 单面组件 500 17 4 4 166 双面组件 100100 5 5 182 双面组件 1000 6 6 210 双面组件 500 7 7 N 型组件(182 及以上) 200 合计合计 4500 数据来源:北极星 英大证券研究所 从整体看,单晶硅片行业产能或结构性过剩,但大尺寸硅片降本增效优势明显,且得到下游企业认可, M10、 G12供应或保持阶段性偏紧状态, 有望在行业激烈竞争中保持相对竞争优势。以隆基、中环为主的行业龙头具有工艺、管控和技

61、术的优势,有望强者恒强,维持行业头部地位。 相较于硅料环节的化工属性与重资产特征, 电池环节面临技术迭代风险同时盈利相对较弱,组件环节需要长期品牌与渠道建设积累,市场新进入者主要选择切入技术相对稳定、盈利能力相对较好、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的硅片环节,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出清加快。 图 19:光伏各环节 CR5 持续提升 图 20:2021 年光伏单晶硅片行业厂商市场份额分布 数据来源:CPIA,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CPIA,英大证券研究所 六六、电池片电池片:P型电池仍是主力型电池仍是主力,但,但N型技术放量加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型技术放量加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一)P P型电

62、池仍是市场主流型电池仍是市场主流 光伏电池主要分为P型与N型两种,最大的区别是原材料硅片,P型硅片中掺杂了硼元素,而N型硅片中掺杂磷元素。P型电池原材料为P型硅片,主要包括传统的Al-BSF(铝背场)以及PERC技术两种。N型电池原材料为N型硅片,N制备技术主要包括TOPCon、异质结(HJT)、IBC等。传统的P型电池使用硼掺杂的硅片基底,初始光照后容易形成硼-氧对,在硅片基底中捕获电子以形成复合中心,从而导致光致衰减,而N型电池硅片基底掺磷,几乎没有硼-氧对形成的复合中心损失,提升了电池转换效率。 33%22%10%10%6%3%3%3%10%隆基中环晶科晶澳上机京运通环太高景其他 18

63、图 21:电池片技术发展趋势 图 22:单面 PERC 电池结构 数据来源:晶科,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网上公开资料,英大证券研究所 与N型电池相比,P型电池(PERC技术为主)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结合选择性发射技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PERC采用Al2O3膜对背表面进行钝化, 可以有效的降低背表面复合,提高开路电压,增加背表面反射,提高短路电流,从而提高电池效率。从工艺上来说,PERC与普通全铝背场(AL-BSF)产线兼容,在普通全铝背场(AL-BSF)电池生产线基础上增加背面钝化膜沉积和介质层开槽设备。 自2017年以来, PERC电池迅速推广和应用, 是当前主导电池技术,20

64、21年市场份额超过91%,在未来2-3年甚至5年内仍是主流的电池技术。根据世界公认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测算,PERC、HJT、TOPCon三种类型电池技术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4.5%, 28.5%, 28.7%。 随着PERC效率迫近理论极限值, N型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关注焦点集中在TOPCon和异质结(HJT)两种技术上。从目前看,随着大型化等技术推进,短期内TOPCon和异质结的效率并未明显高于PERC。 以隆基2021年第三季度年报数据, N 型 TOPCon、HJT、P 型 TOPCon效率分别25.21%、25.26%、25.19%。 (二)(二)202220

65、22年年N N型技术放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型技术放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TrendForce产能数据,2022年N型电池片技术产能快速攀升,与PERC的比例由2021年的5%提升到2022年的82.5%,而在N型电池片技术新增产能中,TOPCon接近HJT的4倍。 表 13:各技术电池片产能情况(MW) 2020 年底 2021 年底 2022 年底 2021 年新增 2022 年新增 ABC 0 100 250 100 150 HJT 2640 5940 18990 3300 13050 IBC 1800 1700 1700 -100 0 Normal 25300 4800 1500 -

66、20500 -3300 PERC 214600 351050 424050 136450 73000 PERT 430 0 0 -430 0 RIE 950 0 0 -950 0 TOPCon 4980 8680 55850 3700 47170 合计合计 250700 372270 502340 121570 130070 数据来源:TrendForce 英大证券研究所 (三)(三)TOPConTOPCon:与与PERCPERC产线高度兼容产线高度兼容,短期内更具优势短期内更具优势 19 TOPCon电池以N型硅衬底,背面覆盖了一层沉积在超薄隧穿氧化硅层上的掺杂多晶硅薄层,形成了较好的钝化接

67、触结构。TOPCon与PERC均为高温工艺且工序兼容性较高,现有的PERC晶体硅太阳电池工艺产线只需要添加B扩散设备及PECVD-poly三合一设备即可升级为n-TOPCon单晶硅太阳电池工艺产线,传统电池厂商新增PERC产能都预留TOPCon接口以备后续升级。根据TrendForce数据,2021年TOPCon产能在8.7GW,预计2022年将达到55.9GW,2022年TOPCon出现较大投产,其中晶科、隆基、中来、润阳、协鑫集成五家企业新增产能占比超过80%。 图 23:TOPCon 电池结构 图 24:TOPCon 电池结构 数据来源:太阳能学报,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有色设备,英

68、大证券研究所 (四)(四)TOPConTOPCon:2 2022022年进入规模化生产元年年进入规模化生产元年 预计2022年TOPcon产能将达到55.9GW,接近2021年8.7GW的6.5倍,在电池片产能中的占比快速提升。预期TOPCon、HJT在近1-3年内仍是呈现产能、产量都持续扩张趋势,但TOPCon能较多的接轨原有的PERC产能,在扩产进展上相比HJT有优势,短期内TOPCon产能、产量发展速度优于HJT。 图 25:TOPCon 产能情况 2021 年-MW 2022 年-MW 晶科 800 15200 隆基 50 9050 中来 3500 10000 润阳 0 5000 协鑫

69、集成 0 5000 正泰 0 2000 尚德 1000 2000 展宇 0 1000 晶澳 50 1000 韩华 100 1000 天合光能 500 1000 通威 500 1000 比亚迪 0 250 茂迪 30 200 LG Eletronics 1500 1500 20 REC Group 150 150 东方日升 500 500 总计 86808680 5585055850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图 26:2022 年 TOPCon 预计产能(MW) 图 27:TOPCon 电池 3 种不同的工业化工艺流程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

70、来源:太阳能,英大证券研究所 (五)(五)TOPConTOPCon:需要进一步提升良品率并降低成本需要进一步提升良品率并降低成本 TOPCon 和PERC最大的不同即为背面引入了隧穿氧化层+掺杂薄多晶硅层。在投资上,TOPCon工艺增加了硼扩散与接触钝化层(SiOx/非晶硅膜)沉积两个环节,导致TOPCon电池的投资成本(CAPEX)高于PERC,且工艺环节多导致良率下降。目前TOPCon成本比PERC高20%多,除进一步提升效率和良率,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六)(六)HJTHJT:工艺相对简单工艺相对简单,且已量产且已量产 HJT电池技术脱离了传统的同质结电池的扩散工艺,而是采用薄膜电池

71、中常用的镀膜技术在晶体硅片表面制备p-n结,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其效率也更高,但电池要求的表面钝化水平高,工艺难度较大。根据TrendForce数据,预计2022年底HJT产能达到19GW,预计到2023年,HJT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将接近PERC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当前,HJT生产效率已完全步入24%+时代,随着设备的不断升级,设备厂商和制造商均声称2022年HJT有望实现25.00%+的量产效率。 图 28:HJT 结构 图 29:HJT 电池工业化工艺流程 晶科晶科, 15200, 27%中来中来, 10000, 18%隆基隆基, 9050, 16%润阳润阳, 5000, 9%协

72、鑫集成协鑫集成, 5000, 9%尚德尚德, 2000, 3%正泰正泰, 2000, 4%LG Eletronics, 1500, 3%其他其他, 6100, 11% 21 数据来源:有色设备,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太阳能,英大证券研究所 (七)(七)HJTHJT:新增产能快速增长新增产能快速增长 部分光伏产品制造商已经启动HJT太阳能电池的扩产项目,如安徽华晟二期2G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金刚玻璃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通威股份2021 年新增投产 1GW HJT 中试线等,表明了目前HJT电池已经初步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表 14:HJT 产能 2

73、021 年-MW 2022 年-MW Akcome 950 2950 BYD 0 250 Canadian Solar 250 500 Golden Glass 1200 1200 GS Solar(钧石) 600 1100 Hanwha Q CELLS 0 200 HUASUN(安徽华晟) 500 2500 JA Solar 200 500 Jinergy 200 200 LONGi 200 500 REC Group 600 3000 RISEN Energy 250 1400 Tongwei 1400 3400 Trina Solar 250 250 URE 40 40 明阳智能 100

74、0 总计 66406640 1899018990 数据来源:TrendForce 英大证券研究所 (八八)HJTHJT:关键在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关键在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成本是制约HJT发展的最核心因素,预期HJT仍需2-3年的降本(省硅省铟省银)沉淀,2023年后实际产出才能出现较大规模。 表 15:太阳能电池技术对比 项目项目 太阳电池技术类型太阳电池技术类型 PERC 单晶硅太阳电池 n-TOPCon 单晶硅太阳电池 HJT 单晶硅太阳电池 工艺设计 现有产线的配套技术成熟 与现有 PERC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线兼容,可升级 与现有 PREC 单晶硅太阳电池产线不兼容, 工艺技术不成熟 产业

75、化平均光电转换效率 2025 年:23.7% 2030 年:24.1% 2025 年:25.0% 2030 年:25.7% 2025 年:25.2% 2030 年:25.9% 成本 成本(元/W) 0.750 0.934(厚度为 170m) 1.275 (厚度为 160m) 设备投资成本(亿元/GW) 2.0 2.5 4.05.0 每片太阳电池的银浆消耗量(mg) 110 170 200250 银浆价格 正面银浆 6300 元/kg;正面银浆:比 PERC 单晶硅比 PERC 单晶硅太阳电 22 背面银浆 4000 元/kg 太阳电池高 2000 元/kg;背面银浆:比 PERC 单晶硅太阳电

76、池高 1000 元/kg 池高 20003000 元/kg 良率(%) 98 9293 95 硅片 硅片要求 电 阻 率(.cm) 0.41.1 0.32.1 1.07.0 少子寿命 50m 600m 1ms 薄片化(m) 160 160 150 P 型或 n 型硅片的兼容性 添购部分设备可兼容n-TOPCon P 型和 N 型硅片均兼容,且n 型硅片具有优势 只能使用 n 型硅片 其他 工艺步骤 9 步 9 步(采用 PECVD-poly 三合一设备时) 4 步 切割损伤程度 小 小 大 特殊材料 未采用 与现有 PERC 单晶硅太阳电池相同,银浆 使用铟 知识产权风险 无 存在风险(IP

77、为韩国 LG 公司持有) 无 数据来源:太阳能,2022 年第 1 期 英大证券研究所 1.HJT需要进一步降低设备投资 随着HJT设备国产化的普及,HJT投资成本已经降到4.5亿元/GW左右甚至4亿元/GW以内,但是相较PERC的1.5-2亿元/GW和TOPCon 的2-2.5亿元/GW仍高出较多。 2.HJT低温银浆需要进一步国产化 区别于PERC和TOPCon 均使用高温烧结型银浆,HJT使用的是低温固化型银浆,一方面低温银浆以进口为主,另一方面低温银浆因为其较高的电阻率和HJT双面均需使用银浆导致银浆单耗高于PERC。为进一步降低金属化环节的成本,新技术主要集中在银包铜上,目前已有厂商

78、完成试验目前已进入可靠性阶段,国产化将进一步提速。 3.HJT需要进一步降低含銦靶材成本 HJT制备中TCO(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剥离)沉积环节需要用到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掺钨(IWO)作为溅射靶材,产生额额外非硅成本约0.05元/W,尽管国产靶材陆续实现进口靶材的替代,但鉴于金属铟为稀有金属,通过提升靶材利用率、实现靶材规模化回收、实现太阳电池背面以铝掺杂的ZnO透明导电玻璃(AZO)替代和提升靶材国产化率进一步降低含銦靶材成本,相关公司如广东先导稀材、长沙壹纳光电等。 七七、组件组件: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下降,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风险: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下降,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

79、风险 (一)(一)单单/ /双面双面、半片半片、叠瓦叠瓦 图 30:单双面趋势 图 31:半片趋势 23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单/双面方面,2021年,随着下游应用端对于双面发电组件发电增益的认可,以及受到美国豁免双面发电组件201关税影响,双面组件市场占比较2020年上涨7.7个百分点至37.4%。预计到2023年,单双面组件市场占比基本相当。 半片方面,2021年,半片组件市场占比为86.5%,同比增加15.5个百分点。由于半片或更小片电池片的组件封装方式可提升组件功率,预计未来其所占市场份额会持续增大。 (二)市场竞争激烈,行业

80、集中度下降,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风险(二)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下降,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风险 随着头部企业相继完成一体化,下游采购为国企央企居多,一体化企业在成本、规模、渠道、资金、品牌等壁垒凸显,组件环节消费品属性增强,可能正在进入市场稳态,即头部企业稳定、竞争格局稳固、市场集中度提升。随着大尺寸出货量加快,垂直整合厂家具有体量和成本优势,部分小企业存在出清风险。 图 32:组件 TOP10 企业产能情况 图 33:2022 年组件环节产能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TrendForce,英大证券研究所 八八、逆变器、逆变器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核心

81、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符合电网电能质量要求的交流电。2021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集散式逆变器占比较小。其中,组串式逆变器占比为69.6%,集中式逆变器占比为27.7%,集散式逆变器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7%。受应用场景变化、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影响,集中式和组串式市场格61.8%64.2%61.9%59.1%58.3%58.1%55.0%60.0%65.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TOP10 module manufacturer(MW)Total(MW)TOP10 capacity Market Share

82、(%)隆基16%天合光能13%晶澳13%晶科12%阿特斯7%东方日升6%正泰4%First Solar4%韩华4%其他21% 24 局相对稳定。 图 34:2021-2030 年不同类型逆变器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一)逆变器以组串式为主,其次是集中式(一)逆变器以组串式为主,其次是集中式 按照光伏逆变器的技术路线,可以将光伏逆变器分为以下几类: (1)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将很多并行的光伏组件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汇总成较大直流功率,再转变为交流电的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功率相对较大,主要应用于光照均匀的集中式地面大型光伏电站等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产品

83、转换效率高,电网友好性强,安全可靠,经济性好,能适应高寒、低温、高海拔等多种环境, 广泛应用于荒漠、高原、商业屋顶等大、 中型光伏发电系统。 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开始与下游的变压器集成, 形成“逆变升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与储能结合的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2)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对几组(一般为 1-4 组)光伏组件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再经过逆变以后并入交流电网,一台组串式逆变器可以有多个最大功率峰值跟踪模块。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功率密度高,安装维护简单,可满足户内、户外等不同的应用环境要求,广泛应用于规模较小的电站,如户用分布式发电、中小型工商业屋顶电站等,也可应用于地形复杂的大型地面电

84、站。 图 35:集中式逆变器示意图 图 36:组串式逆变器示意图 数据来源:上能电气招股说明书,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上能电气招股说明书,英大证券研究所 (3)集散式光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结合了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集中逆变优势和 25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分散MPPT跟踪优势,达到集中式逆变器低成本高可靠性,组串式逆变器的高发电量。集散式逆变器具有工程经验少、安全性及稳定性还需验证的缺点,应用于我国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 图 37:集散式逆变器示意图 数据来源:上能电气招股说明书,英大证券研究所 (4)户用微型光伏逆变器:高功率密度,安装维护简单,可自动适应复杂电网环境,延长发电时间,

85、有效提升发电收益,同时内置防雷及高精度漏电流保护,具备储能接口和多种通讯方式,满足户内、户外等不同的应用环境要求,广泛应用于住宅屋顶、庭院等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表 16:以阳光电源为例看逆变器分类及指标 产品型产品型号号 特点特点 所 属 公所 属 公司司 最 大 输最 大 输入电压入电压 额 定 输额 定 输出功率出功率 效率效率 尺寸尺寸 重量重量 集中式集中式 SG3125HV-MV 逆变器、变压器一体设计 阳 光 电源 1500 V 3125 kW 最 大 效率:99.02% 536026002511mm 12.5T 集中式集中式 SG4400UD-MV 4.4MW双绕组美变设计 阳

86、光 电源 1500 V 4400 kw 最 大 效率:99.02% 6600 2500 2980 mm 16 T 组串式组串式 SG225HX 阳 光 电源 1500V 225kW 最 大 效率:99.01% 1051660363mm 99kg 组串式组串式 SG320HX 壁挂式 阳 光 电源 1500 V 320 kW 最 大 效率:99.01% 1136870361 mm 116 kg 户 用 逆户 用 逆变器变器 SG40CX-P2-CN 壁挂式 阳 光 电源 1100V 40kW 最 大 效率:98.60% 605*575*245mm 35 kg 户 用 逆户 用 逆变器变器 SG8

87、K-D 阳 光 电源 600V 8kW 最 大 效率:98.50% 360 x 390 x 148 mm 15.5kg 数据来源:阳光电源官网 英大证券研究所 (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逆变器在光伏发电中的重要日益明显(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逆变器在光伏发电中的重要日益明显 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逆变器的综合智慧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光伏逆变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的平稳运行,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不仅具有直流电 26 到交流电的转换功能,还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 (MPPT)以及最大限度发挥太阳能电

88、池性能和光伏发电系统保护等功能。光伏逆变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从整个系统角度考虑,除了转换效率,还要兼顾综合防护、稳定运行、安全可靠和电网友好性,光伏逆变器承载着数据采集、电站监控、能源管理等任务。 (三(三)光伏逆变器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光伏逆变器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光伏逆变器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华为、阳光电源和SMA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系列,自2014年开始稳居光伏逆变器行业前三名,市场占有率稳定在40%-50%。随着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力,逆变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缺乏自主研发技术,以购买原器件组装为主的中小

89、逆变器生产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图 38:逆变器市场份额 图 39:主要逆变器厂商毛利率情况 数据来源:HIS Markit,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英大证券研究所 (四四)逆变器受限于上游)逆变器受限于上游I IGBTGBT产量,国产化进程加快产量,国产化进程加快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原件,被称为现代电力电子行业“CPU”。按照电压等级分类,分为低压IGBT(1000V以下)、中压IGBT(1000-1700V)、高压IGBT(3300V及以上);按照封装方式,分为IGBT单管、IGBT模块及IPM(智能功率模块)。IGBT 广泛应用于光伏逆

90、变器中,占逆变器价值量的 20%-30%,主要功能是将繁杂不一的电力处理为终端产品所需的规格,具有变频、整流、变压、功率放大、功率控制、节能等功效,用于光伏逆变器的IGBT主要为IBGT单管和IGBT模块。 表 17:IGBT 主要类型及特点 I IGBTGBT 单管单管 I IGBTGBT 模块模块 I IPMPM 典型特点 封装规模较小 一般封装单颗 IGBT 芯片 电流通常在 50A 以下 将多颗 IGBT 芯片集成封装 功率大,散热能力强,电流大 集成 IGBT 芯片、控制 IC 内置驱动和保护电路 功能较为完整和复杂的智能功率模块 应用领域 消费级产品、工业电器领域等 新能源汽车、光

91、伏、高铁等 工业变频器、变频家电、电源等 数据来源:北大纵横 英大证券研究所 20%25%30%35%40%45%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锦浪科技-逆变器固德威-光伏并网逆变器 27 中国大陆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但IGBT主要依赖进口。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英飞凌占据绝对优势,在IGBT单管方面,前五市场份额企业分别是英飞凌(29.3%)、富士电机(15.6%)、三菱电机(9.3%)、安森美(7.7%)、东芝(5.5%),合计67.4%;在IGBT模块方面, 前五市场份额企业分别是英飞凌 (36.5%) 、 富

92、士电机 (11.4%) 、 三菱电机 (9.7%) 、赛米控(5.8%)、威科(3.3%),合计66.7%。根据阳光电源2021年11月调研公告,大型的IGBT还是以英飞凌、安森美等为主,海外头部企业技术上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国产替代在小型功率器件上开始尝试。 图 40:2020 年 IGBT 单管市场份额情况 图 41:2020 年 IGBT 模块市场份额情况 数据来源:英飞凌官网,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英飞凌官网,英大证券研究所 九九、胶膜胶膜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组件封装,可以对电池片起到保护和增效作用。由于光伏组件运行环境恶劣,光伏胶膜需要有在多种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

93、性、耐紫外线老化性,同时光伏电池的封装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电池组件的运营寿命通常要求在25 年以上,对光伏胶膜质量要求较高。光伏胶膜用于组件封装环节,占组件成本3%-7%,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寿命的关键性因素。 图 42:光伏胶膜作用 数据来源:福斯特 2021 年年报,英大证券研究所 2.6%3.1%3.8%4.2%4.6%5.5%7.7%9.3%15.6%29.3%杭州士兰MagnaChip瑞萨电子Littelfuse法意半导体东芝安森美三菱电机富士电机英飞凌0%5%10%15%20%25%30%35%2.1%2.3%2.5%2.7%2.8%3.3%5.8%9.7%11.4%36.5%博

94、世ABB丹佛斯日立斯达半导威科赛米控三菱电机富士电机英飞凌0%10%20%30%40% 28 (一)市场以(一)市场以E EVAVA为主为主,但但P POEOE比例不断提升比例不断提升 光伏胶膜夹在光伏电池片上下, 一块电池片就要配上两块光伏胶膜, 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辅助材料,技术路线相对稳定,无论电池块技术如何变化,对粘合膜的需求都保持稳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替代品。 图 43:单玻组件结构 图 44:双玻组件结构 数据来源:福斯特 2021 年年报,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福斯特 2021 年

95、年报,英大证券研究所 胶膜有三种,EVA、POE和EPE(EVA+POE混合),当前市场主流以EVA胶膜为主。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球封装胶膜市场约为16.4亿平方米。EVA 胶膜、POE胶膜是目前主流的封装材料, 合计占比约为99.8%, 其中透明EVA胶膜约占 56.7%的市场份额, 白色EVA 胶膜约占17.6%的市场份额,POE胶膜市场占比约为25.5%。 图 45:2021-2030 年不同封装材料的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EVA胶膜:市场上的主要封装材料,占据市场份额超过50%。行业发展初期,产品单一,组件使用的上下两层均为透明的

96、同质EVA胶膜。随着组件技术的发展,下层胶膜趋向白色高效EVA 29 胶膜。白色EVA 胶膜则是在透明 EVA胶膜的基础上添加了白色填料预处理,可以有效提升反射率,其粗糙表面可以增加漫反射,同时具有优异的材料兼容性,与焊带及汇流带、电池片、背板等材料有良好的粘结性。此外,白色增效EVA胶膜也具备着较强的抗湿热老化及紫外老化能力。 图 46:胶膜类型特点 数据来源:海优新材招股说明书,英大证券研究所 POE胶膜:新一代的胶膜封装材料,具有更好的抗PID性能,主要应用于单晶PERC双面双玻组件中。POE胶膜是一种兼备水汽阻隔性与抗PID性能的封装胶膜,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双玻组件的封装。与透明EVA胶

97、膜相似,POE胶膜也可以置于组件上层或下层。使用单晶PERC双面电池做双玻组件时,往往选择使用POE胶膜进行封装。双玻组件因具备双面发电的能力,一般具有10%-30%的发电增益,并且POE胶膜在 N 型电池组件的封装过程中表现优异,未来将带动 POE 胶膜需求实现快速增长。 EPE 胶膜:又名为共挤型 POE 胶膜。共挤POE胶膜是由POE树脂和EVA树脂通过共挤工艺产出的创新型封装胶膜,适用于PERC双面双玻、N型双面双玻以及其他耐候性要求较高的光伏组件封装时使用。多层共挤POE胶膜既具备POE材料的高阻水性和高抗PID性能,同时也具备EVA材料的双玻组件高成品率的层压工艺特性, 且不受PO

98、E树脂原料供应相对短缺的影响。 长期来看, EVA 树脂价格要低于POE树脂,因此 EPE共挤型 POE 胶膜原材料成本相较POE胶膜有一定下降空间。 双面电池及双玻组件的使用进一步促进高品质胶膜市场占有率提升,封装材料上下两层均采用透明 EVA 胶膜的组件占比将稳定发展,封装材料采用白色增效EVA胶膜、多层共挤POE胶膜的组件市场占有率也会逐步提高。 (二)(二)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高市场格局市场集中度高 30 2020年底,光伏胶膜行业总产能约为19.2亿平方米,出货量为16亿平方米。其中,市场份额排名前四分别为福斯特 (54.06%) 、 海优新材 (13.31%) 、 东方日升旗下的斯威

99、克 (10.19%) 、赛伍技术(4.19%),这几家占了全球82%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表 18:2020 年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项目 福斯特 斯威克 海优新材 合计 公司销量(亿平方米) 8 8.65.65 2 2.92.92 2 2.10.10 1 13.673.67 行业全球市场总需求量(亿平方米) 1 16.396.39 公司产品全球市场份额 5 52.772.77% % 1 17.817.81% % 1 12.81%2.81% 8 83.4%3.4% 数据来源:海优新材募集说明书 英大证券研究所 从21年开始胶膜行业迎来扩产高峰,2020年、202

100、1年、2022年名义产能分别达到19、30、52亿平方米,年均增速达到63.6%。按1GW组件消耗0.1亿平米胶膜、1.2类容配比计算,则2022年胶膜名义产能支撑433GW装机,几乎是2022年全球预计装机221GW的两倍,胶膜名义产能大,鉴于上游原材料供应瓶颈,保证原材料供应能力将成为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表 19:主要光伏胶膜厂商名义产能统计(亿平方米) 厂商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福斯特 10.5 13 20 海优新材 2.2 6.5 10 威斯克 3 4 6.3 赛伍 1 1.6 3.6 鹿山 1 1.5 5 百佳 1.6 3.8 6.8 合计 19.3 30

101、.4 51.7 数据来源:PV InfoLink 英大证券研究所 (三)(三)行业产能主要受限于上游行业产能主要受限于上游EVAEVA与与POEPOE材料供应,存国产化替代潜力材料供应,存国产化替代潜力 光伏胶膜原材料占胶膜成本的90%,树脂成本占原材料的90%左右。目前全球胶膜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国,而EVA与POE作为核心封装材料,我国仍高度依赖进口。在EVA方面,2021年中国EVA进口依存度仍超过50%,当前供应端仍以斯尔邦、联泓、台塑及海外货源为主,远期看EVA有大量新产能规划,但从项目开工投产到稳定产出再到胶膜厂商试用,整个项目的周期需要4年左右。在POE方面,全球POE产能全部被

102、海外厂商垄断,当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攻关POE技术,目前主要处于中试阶段,POE的国产化进程有望加快。预计胶膜仍将是22年光伏行业供应相对短板,随着2021年EVA项目投产,2022年光伏级粒子供给瓶颈将得到缓解。 表 20:国内 EVA 新增产能情况 厂商 产能-万吨 投产时间 工艺 2 2020020 年底已有产年底已有产能能 东方石化 4 1995 釜式 扬子-巴斯夫 20 2005 管式 北京华美 6 2010 釜式 31 燕山石化 20 2022 管式 联泓新科 10 2015 釜式 宁波台塑 7.2 2016 釜式 斯尔邦 30 2017 釜式+管式 合计合计 9 97.27.2 2

103、 2021021 年投产年投产 延长中煤榆林能化 30 2021H1 管式 扬子石化 10 2021.3 釜式 中化泉州石化 10 2021Q3 釜式 浙江石化 30 2021Q4 釜式+管式 合计合计 8 80 0 拟投产拟投产 中科炼化 10 2022H1 管式 古雷石化 30 2022.4 管式 新疆天利高新石化 13.1 2022Q3 管式 宝丰能源三期 25 2023H1 管式 裕龙石化二期 60 2023 - 宁波台塑二期 12.8 -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英大证券研究所 十十、光伏玻璃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用玻璃,通常作为普通光伏组件的盖板玻璃、双玻组件的盖板和背板玻璃

104、、以及薄膜组件的基板玻璃得到大量应用。目前光伏组件主要分为普通组件、双玻组件。与普通组件相比,双玻组件具有生命周期长、生命周期内发电量更大、发电效率更高、衰减更慢的优点。 我国光伏玻璃的全球市占率多年稳定在90%以上, 除以光伏玻璃原片形式出口以外,光伏玻璃主要以光伏组件形式出口,从目前看,光伏玻璃价格相对平稳。 图 47:光伏玻璃价格走势(元/平方米) 数据来源:wind,英大证券研究所 (一)光伏玻璃处于规模扩产期,(一)光伏玻璃处于规模扩产期,价格或维持中低位波动价格或维持中低位波动 自2021年以来,由于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限制放宽,光伏玻璃行业进入产能加速投放阶段,光伏玻璃开启集中扩

105、产潮,行业产能增量明显,根据第三方行业资讯机构统计,截至2021年底, 全国在产的光伏玻璃窑炉共67个, 日熔量合计已达40000 吨以上, 较上年同期增加近40%,0554045502019-08-072019-09-042019-10-092019-11-132019-12-192020-01-222020-02-262020-04-012020-05-062020-06-102020-07-152020-08-192020-09-232020-10-282020-12-022021-01-062021-02-102021-03-172021-04-212021-05

106、-262021-06-302021-08-042021-09-082021-10-202021-11-242021-12-292022-02-092022-03-162022-04-202022-06-01 32 2021年国内光伏玻璃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拟)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明确(包含已投产)2022年释放产能在40000吨/天左右,光伏玻璃产能将翻番,预计2022-2023年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价格方面,随着供给端产能不断释放,我们预计2022年光伏玻璃价格或维持中低位波动。 表 21:主要企业 2022 年扩产情况 公司公司 计划计划 福莱特福莱特 2021

107、年底总产能为 12,20012,200 吨吨/ /天天,预计 2022 年释放 7 座 1200 吨/天的光伏玻璃产能,合计新增 8 8400400 吨吨/ /天天。 信 义 玻信 义 玻璃璃 2021 年底总产能约 12,000 吨/天,2022 年预计新增 8 条日熔 1000 吨/天的产线,其中四条位于江苏张家港,四条位于安徽芜湖;上半年投产三条,下半年投产五条。合计新增 8000 吨/天。 旗 滨 集旗 滨 集团团 目前产能 1000 吨/日,根 2021 年年报,目前 5 条在建的光伏玻璃生产线。湖南郴州、福建东山、浙江宁波新建 5 条各 1200 吨/日产线,预计 2022 年释放

108、,合计新增 6000 吨/天。 亿 钧 耀亿 钧 耀能能 41200 吨/日铝硅酸盐面板生产线项目,目前一期 21200 吨/日已点火(2022 年 4 月),二期预计 2022 年底完成,2022 年合计新增产能 4800 吨/日 亚玛顿亚玛顿 预计 2022 年扩产 3650 吨/天 南玻南玻 根据 2021 年年报,凤阳在建 41200 吨/日的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加工线,咸宁在建一条11200 吨/日的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加工线,目前上述项目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预计在 2022 年第二季度起分批逐步点火投入运行。此外 计划在广西北海市新建 21200 吨/日的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加

109、工线。预计 2022 年合计新增产能 6000 吨/日 安 彩 高安 彩 高科科 根据 2021 年年报,在产光伏玻璃产能 900 吨/日,规模居行业在产窑炉产能第九位,焦作、许昌两个项目预计于 2022 年陆续投产,预计新增产能 650+900 吨/天 彩 虹 新彩 虹 新能源能源 2022 年扩产 31000 吨/天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英大证券研究所 (二)光伏玻璃受限(二)光伏玻璃受限上游纯碱、石英砂价格上涨预期上游纯碱、石英砂价格上涨预期 光伏玻璃的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所构成。根据亿钧耀能招股说明书,纯碱、石英砂在原材料及燃料成本占比在50%左右。 表 22:亿钧耀能原材料及燃

110、料能源采购成本构成 项目项目 材料材料 2021 年年 1-9 月月 2020 年年 2019 年年 2018 年年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原材原材料料 纯碱 32753 41.00% 20884 30.01% 25108 35.42% 26356 37.49% 石英砂 9816 12.29% 10536 15.14% 8860 12.50% 11182 15.90% 碎玻璃渣 3323 4.16% 4293 6.17% 2253 3.18% 878 1.25% 消石灰 1590 1.99% 1834 2.64% 1455 2.05% 1667 2.37% 白云石 9

111、44 1.18% 1137 1.63% 1281 1.81% 1300 1.85% 液氨 879 1.10% 847 1.22% 727 1.03% 877 1.25% 其他材料 5782 7.24% 6908 9.93% 10147 14.31% 2092 2.98% 33 燃料燃料能源能源 石油焦 12524 15.68% 17289 24.84% 15569 21.96% 20901 29.73% 乙炔焦油 6872 8.60% - - - - - - 电力 5398 6.76% 5864 8.43% 5488 7.74% 5053 7.19% 合计合计 79880 100% 69593

112、 100% 70888 100% 70306 100% 数据来源:亿钧耀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英大证券研究所 石英岩原矿方面,石英砂是光伏玻璃用量最大的原材料,单吨光伏玻璃生产需约0.7吨石英砂,而石英砂原矿近年来价格不断上行,2021年平均含税价200元/吨,4年CAGR超20%,考虑到当前供需形势并未发生转变,预期后续石英岩原矿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图 48:国内纯碱的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证券研究所 纯碱方面,受供需紧张影响,2021年下半年重质纯碱价格不断上行,最高接近3800元/吨,接近年初低点的2.5倍, 当前重质纯碱价格已经回落至2500元/吨左右, 相较

113、高点回落超过30%。据卓创资讯统计2022年国内产能在3193万吨,同比减少3.9%,有效产能在3078万吨,同比减少3%,近两年新增产能项目主要集中在2022年年底及2023年,纯碱价格短期或维持高位,2023年供需格局逐渐转好价格有望调整。 (三三)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综合优势明显,综合优势明显,有望凭借成本控制优势获得较为合理的利润有望凭借成本控制优势获得较为合理的利润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在窑炉规模、产线匹配度、超白石英砂矿原材料、管理能力等方面优势突出,有望凭借成本控制优势获得较为合理的利润。 图 49:光伏玻璃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英大证券研究所 01,0002,000

114、3,0004,0005,0002005-12-202006-12-202007-12-202008-12-202009-12-202010-12-202011-12-202012-12-202013-12-202014-12-202015-12-202016-12-202017-12-202018-12-202019-12-202020-12-202021-12-20现货价:纯碱(轻质):国内市场价(中间价):重质纯碱:全国市场价(中间价):轻质纯碱:全国29%24%6%7%5%3%26%信义光能福莱特彩虹新能源金信太阳能洛阳玻璃南玻A其他 34 图 50:光伏玻璃销售毛利率情况(%) 数据来

115、源:Wind,英大证券研究所 十十一一、银浆银浆 在光伏电池片中,银浆是除硅片外,成本占比第二的材料,约占光伏电池片成本的10%。导电银浆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原材料,作为金属化电极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是推动光伏电池技术革新与转换效率不断提升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表 23:银浆作用 分类标准 产品种类 特性 适用光伏电池 位置 正面银浆 汇集、导出光生载流子 P 型电池的受光面及 N 型电池的双面 背面银浆 主要起到粘连作用,对导电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 常用在 P 型电池的背光面 烧结温度 高温银浆 烧结温度在 500 度以上 BSF 电池、PERC 电池、PE

116、RT 电池等常规晶体硅光伏电池 低温银浆 烧结温度在 250 度以下 异质结光伏电池 数据来源:聚合股份招股说明书 英大证券研究所 (一)预计(一)预计2 2021021年年- -20242024年保持年均增长年保持年均增长1 12 2% %左右左右 由于正面银浆技术发展趋势受下游光伏电池片及组件行业技术革新影响。一方面,随着以MBB等主栅技术的推广,电池单位正面银浆消耗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另一方面,以N型晶硅电池为代表的电池技术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其对正面银浆的单位消耗量高于P型电池。根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2021年,p型电池正银消耗量约71.7mg/片,背银消耗量约24.7mg/片,TOPC

117、on电池片正面银铝浆叠加背银的消耗量约145.1mg/片,异质结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更是高达约190mg/片。并且用于TOPCon的高温银浆、HJT的低温银浆,价格高于PERC用的高温银浆,向N型电池转型对银浆意味着量价齐升。 (20)(10)002016/12/312017/12/312018/12/312019/12/312020/12/312021/12/31南玻A亚玛顿彩虹股份信义玻璃安彩高科福莱特 35 图 51:正面银浆消耗量变化趋势(单位:mg/片) 图 52:异质结电池双面银浆消耗量趋势(单位:mg/片)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118、:中国光伏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根据全球装机增长情况,测算2024年全球光伏银浆需求量在4960吨,2021年-2024年保持年均增长12%左右,主要受益于装机增长及N型电池比重提升。 表 24:全球光伏银浆需求量预测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全球装机需求 GWGW 170170 222222 226226 234234 容配比容配比 1.2 1.2 1.2 1.2 组件组件 MW 204 266 271 281 TOPCONTOPCON 比例比例 % 3.00% 7% 11% 15% PERCPERC 比例比例 % 91.20% 91.20% 91.20% 7

119、3% 异质结比例异质结比例 % 0 3.30% 6.60% 10% P P 型双面比例型双面比例 % 40% 43% 47% 50% P P 型正面耗银量型正面耗银量 mg/片 71.0 67.3 63.7 60.0 P P 型背面耗银量型背面耗银量 mg/片 25.0 23.7 22.3 21.0 TOPCONTOPCON 正面耗银量正面耗银量 mg/片 75.0 70.0 65.0 60.0 异质结双面耗银量异质结双面耗银量 mg/片 190.0 176.7 163.3 150.0 银浆需求量银浆需求量 吨 3519.0 3945.9 4424.5 4961.3 数据来源:trendfor

120、ce,中国光伏协会 英大证券研究所 注:以销售量来看,聚和股份、帝科股份、晶银新材 2021 年合计银浆销售量约为 1620 吨,以46.03%份额推算,2021 年全球银浆销量 3519 吨 (二)银浆主要受限于上游银粉,(二)银浆主要受限于上游银粉,受限于国外产能受限于国外产能 光伏银浆的上游是银粉、玻璃氧化物和有机载体,其中银粉对光伏银浆的性能影响较大,在形态、一致性要求较高,目前主要为国外企业垄断。银粉主要厂商有日本DOWA公司(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LTD)、美国AMES公司(Ames Goldsmith Corporation)等,其中DOW

121、A公司在全球光伏银粉的市占率超过50%,具有一定垄断地位,是光伏银浆行业的首选银粉供应商。国内光伏银粉的厂商包括苏州思美特、山东建邦、宁波晶鑫电子材料等,虽然国产银粉产品在某些单项性能和进口银粉不相上下,但是在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36 暂无法动摇国外厂商的市场主导地位。 图 53:光伏银浆成本构成(%)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英大证券研究所 (三)银浆国产化及低温银浆推动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三)银浆国产化及低温银浆推动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 目前国产正银在P型PERC电池技术上具备一定竞争力,国产正银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30%提升至2020年的50%左右,预计到

122、2021年将超过60%。国内正面银浆行业形成了以聚和股份、帝科股份、苏州固锝为代表的三大国内浆料龙头企业,2020年CR3合计占比约为46.0%。随着龙头企业产能建设加速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预计行业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图 54:光伏银浆企业国内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英大证券研究所 低温银浆处于国产化初期,国内厂商加速布局突破。目前,高温银浆占据光伏银浆市场主体,低温银浆国产化尚处萌芽阶段,N型HJT电池浆料的国产化程度仍较低,约为20%左右。目前HJT低温银浆市场供应商主要为京都电子、贺利氏、LG、Namics、杜邦等。目前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低温银浆,国产化空间较大。

123、表 25:国内不完全相关上市企业低温银浆进展 主要公司 低温银浆进展 帝科 根据 2021 年年报,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应用于 P 型单晶 PERC 电池的导电银浆出货占据主导地位, 应用于 N 型 TOPCon、 IBC 电池的导电银浆处于规模化量产出货阶段, 应用于 N 型 HJT银粉有机原料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其他23.40%15.40%7.20%54.00%聚合股份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其他 37 电池的低温银浆实现小批量出货。 固锝 根据 2021 年年报,HJT 低温银浆全年实现销售 5.14 吨,同时,推出银包铜 HJT 低温浆料,新开发出银包铜主栅浆料, 目前已顺利通过可靠性测试, 并在客

124、户端进 行户外实证电站验证。 数据来源:WIND 英大证券研究所 38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中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渠道,英大证券研究所力求其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客户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在核实后使用,并独立作出投资决策。 本报告为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或同意,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刊载、转载、转发,或向其他人

125、分发。如因此产生问题,由转发者承担相应责任。本公司保留相关责任追究的权利。 请客户注意甄别、慎重使用媒体上刊载的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在充分咨询本公司有关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或其他服务人员意见后,正确使用公司的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关于核准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189号)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行业基本面向好,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将跑赢沪深300指数 同步大市 行业基本面稳定,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将跟随沪深300指数 弱于大市 行业基本面向淡,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将跑输沪深300指数 公司评级公司评级 买入 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5%以上 增持 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5-15%之间 中性 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变动幅度介于5%之间 回避 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跌幅为5%以上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电力能源行业深度报告:2022年光伏行业供需及产业链主辅环节梳理-220610(38页).pdf)为本站 (微笑泡泡)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