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16新经济框架: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34页).pdf

编号:82011  PDF  DOCX  34页 2.0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16新经济框架: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34页).pdf

1、 信息经济前景研究报告 No.7 新经济框架: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 阿里研究院 二零一六年三月 概要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第四个五年,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摆脱窠臼、化茧成蝶,是各界对其的殷切期望。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对经济大势的清晰认知,以及由此采取的塑造新经济的果敢行动。要把握此种趋势,我们必须直面四个关键问题:新经济动力何在?新经济分工体系呈现什么特征?新经济基本形态怎样构成?新经济制度又当如何建构?本报告围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尝试搭建后续研究的“脚手架”,希望描绘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勾勒出新经济的大致轮廓。我们提出如下判断:l“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悄然而至,“云网端”基础设施、“数

2、据”生产要素与“大规模协作”结构,将是新经济动力所在。l“平台共享”将取代“行业分工”,从而主导新经济分工体系。l“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三位一体、相辅相承,构成了新经济基本形态。l“大力扶持平台发展”、“优化现有税收制度”以及“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是新经济在制度建构上的应有之义。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新经济的动力:三大源泉一、新经济的动力:三大源泉.1 1.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失效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失效.1 2.“第二次信息革命”令新经济蓬勃兴起“第二次信息革命”令新经济蓬勃兴起.1 3.新经济的三大动力新经济的三大动力.3 二、新经济的分工体系: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二、新经济

3、的分工体系: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 .7 1.技术演进促使共享程度加深技术演进促使共享程度加深.7 2.分析新经济的合理视角分析新经济的合理视角.11 3.平台共享将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平台共享将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13 三、新经济的基本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三、新经济的基本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14 1.“平台经济平台经济”崛起崛起.14 2.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济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济”.17 3.“微经济”涌现微经济”涌现.21 4.“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22 四、新经济

4、的制度变迁:三大着力方向四、新经济的制度变迁:三大着力方向.25 1.理解新经济实质,大力扶持平台发展理解新经济实质,大力扶持平台发展.25 2.释放新经济活力,优化税收制度释放新经济活力,优化税收制度.26 3.建设新经济秩序,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建设新经济秩序,重塑全球贸易格局.27 图表目录 图 1 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失效.1 图 2 第二次信息革命.3 图 3 新经济的动力:三大源泉.3 图 4 新基础设施云网端.4 图 5 新生产要素数据(数据要素的投入带来技术进步).5 图 6 新结构大规模协作.6 图 7 计算机系统中的共享思维.8 图 8 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共享思维.9 图 9

5、互联网物联网结构中的共享思维.10 图 10 基础设施的变化促使共享程度加深.10 图 11 经济分析从行业视角到共享视角.12 图 12 平台共享、范围经济成为新关注点.12 图 13 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13 图 14 互联网平台崛起.14 图 15 网络外部性令平台企业成长迅速.15 图 16 平台成长要突破关键点.15 图 17 平台由于存在双边或多边,因此彼此间竞争激烈.16 图 18 平台上竞争更充分、创新层出不穷.17 图 19 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济”.19 图 20 共享经济的全局贯穿性.19 图 21 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基础.20 图 22 中国企业规模的变化.21

6、 图 23 微经济:“平台小企业(个人)”化趋势显著 .22 图 24 新经济的基本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23 图 25 中国国情催生新经济的基本形态.24 图 26 平台网络规则构成.26 图 27 释放新经济活力,优化税收制度.27 图 28 发展跨境经济,重塑全球贸易格局.28 1 一、新经济的动力:三大源泉一、新经济的动力:三大源泉 1.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失效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失效 “十二五”后期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进入了非高速增长阶段。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原有经济增长动力失效密切相关。无论是单纯刺激需求(含出口、投资和消费),还是一味加大传统要素投入(

7、含劳动力、资本和资源),或者过于倚重中国特色的产业措施(含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政策、政府企业化和压低福利保障支出),在驱动经济增长上均已效力减弱,乃至面临困境。(参见图 1)图 1 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失效 2.“第二次信息革命”令新经济蓬勃兴起“第二次信息革命”令新经济蓬勃兴起 经济成长迫切需要新动力,以增强后劲、再塑繁荣。“第二次信息革命”生逢其时,它将促成中国经济的要素升级、结构优化与制度变革,将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明显跃升。新经济从而蓬勃兴起。十八世纪以降的技术革命,以“通用目的技术”突破为标志,不断提升人类 2 社会的生产能力,直接引致商业形态更替及组织变革,一再超越既有

8、的经济“天花板”,构成颠覆性的进步力量。(参见图 2)我们可以将工业革命划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其本质是“动力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增强了人类体能,以“工厂”为新组织形态,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为社会进程深深打上了“蒸汽时代”的烙印。“第二次工业革命”肇始于美国,其特征是“能源革命”,电力应用大范围渗透,廉价高效的能源触手可及,“公司”成为更具适应性的生产力单元,贸易迎来了空前繁荣,其最鲜明的标签乃是“电气时代”。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信息革命归为“第一次信息革命”和“第二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计算革命”,美国成为策源地,计算机、

9、互联网的普及让专业化计算成为可能,商业智能渐趋主流,延伸至上下游的“产业链”是合作与竞争的有效载体,各方均认可“IT(信息技术)时代”的说法。“第二次信息革命”则是“数据革命”,美国、中国全力争先,“云计算大数据”替代“计算机软件”改变了技术发展轨道,寻求万物智慧互联、拓展人类智能,平台引领的商业生态成为创新涌现的基石,这是一个“DT(数据技术)时代”。3 图 2 第二次信息革命 3.新经济的三大动力新经济的三大动力 新经济的动力,体现为三大源泉:即新基础设施(云网端)、新生产要素(数据)、新结构(大规模协作)。(见图 3)图 3 新经济的动力:三大源泉 l 新基础设施(云网端)基础设施是一个

10、时代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承载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商业模式的创 4 新,都有赖于对数据的利用能力,而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将为用户像用水、用电一样,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计算资源打开方便之门。“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网络承载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新增价值持续得到挖掘。“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见图 4)图 4 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新信息基础设施正“叠加”于(而不是被误读的“替代”)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土地、水利设施等)

11、、工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设施等)之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l 新生产要素(数据)信息(数据)成为像资本、劳动一样的独立生产要素,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信息技术的超常规速度发展,促成了信息(数据)量和处理能力的爆炸性增长,人类社会也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除了作为必要成分驱动业务外(如金融交易数据、电子商务交易数据),数据产品的开发(通过数据用途的扩展创造新价值,如精准网络广告)更是为攫 5 取数据价值开辟了新源泉。经济、社会领域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析与运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洞见和知识,极大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超乎寻常的创新力量。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的兴起,

12、我们依稀感到了计算资源正变得成本极低、随处可得,数据正挣脱原有的束缚,在流动和分享中成为真正的生产要素。我们可以持续的从量的角度增加数据投入,从质的角度深挖数据富矿获得新知识模式,技术进步产生,生产率提升获得了新空间,跨界创新融合源源不断。以集中控制为标志的 IT(信息技术)被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 DT(数据技术)取代。(见图 5)图 5 新生产要素数据(数据要素的投入带来技术进步)l 新结构(大规模协作)我们看到了结构性的变化:从强调价值链上下游的分工,到提倡价值网络上的交互与协同;从注重内部研发,到拥抱众包的力量;从重视领域内的精耕细作,到讲求跨界的组合式创新。因此大规模协作实际上包含了网

13、络协同、众包合作和组合式创新这几方面内容。(见图 6)6 图 6 新结构大规模协作 以 C2B 电子商务为例,网购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拉动了商品的设计、生产,品牌商与制造商充分交流信息,以最精细化的管理和最快的反应速度来应对顾客需求,既提升了客户购物体验,又保证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充分显示了网络协同的价值。众包合作理念愈发深入人心,通过平台开展任务众包,发包企业减少了支出,接包的个人也获得了灵活工作的机会。通过利用新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强大能力,商业创新已日益跨出固有思维框架,开始跨行业整合创意与资源。组合式创新获得了成长的天地,互相学习借鉴,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功能、性能及体验上不断推陈出新。大

14、规模协作逐步走向主流,它对原有的生产组织体系、企业边界以及劳动雇佣关系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7 二、新经济的分工体系:从行业分工到平台二、新经济的分工体系: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共享 一国经济繁荣与否,与社会中分工与合作的程度及有效性息息相关。新经济的分工体系,其特征非常鲜明:与原有经济体系注重“行业分工”不同,更强调“平台共享”的重要价值。1.技术演进促使技术演进促使共享程度加深共享程度加深 近期围绕“共享”理念的产业实践、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热火朝天,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实在信息技术业内,“共享”的思想一直是从业者的共识。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共享思维的贯彻及逐步

15、深化的过程。在计算机单机层次的体系架构上,最初计算机服务于科学计算、统计等特定用途,其软件和硬件是紧密耦合的,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在社会计算需求提高的形势下,软件与硬件的分离成为更优选择,不同软件能够共享硬件资源,由此软件业迎来了腾飞,并进一步刺激了对硬件的需求。这之后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相继独立出来各司其职。操作系统将共性功能统一实现,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方便调用,降低了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中间件为应用程序跨操作系统适用铺平了道路。每一层次的资源和功能,实质上都可以为其他各层所共享。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发现新的知识,是因为对前人成果的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突破,也正是得益于共

16、享思维的深入骨髓。(见图 7)8 图 7 计算机系统中的共享思维 在计算机互相连接进入到网络层次时,开放、分享的特性更为显著。无论是推动了互联网革命的 TCP/IP 协议模型,还是理想化的 OSI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都通过清晰的功能划分,实现了各层之间的能力共享(以 OSI 模型为例包括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以实现开放系统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见图 8)TCP/IP 协议的发明人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正是由于无法预料未来的网络规模有多大,而让这个协议模型更开放、更重视共享。一个技术体中,让各部分协调运作的机制最为重要,它体现着该技术体

17、的核心思想。TCP/IP 协议是让互联网各部分协调运作的机制,因此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正是开放、共享的观念。互联网能在短时间内触及世界的各个角落,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激发了未曾预期的创新,正是仰赖这种共享机制。9 图 8 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共享思维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快速推进的新局面下,共享的深度有了更大程度的加强。在互联网物联网层次的结构内,感知层的 RFID 标签、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源源不断的收集数据、施加智慧应用对外界的影响,数据传输到网络层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上大规模的存储和处理,智能系统(含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商务、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开展智能

18、化、自动化、专业化的应用,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统一网络,成为了经济、社会的神经中枢。网络层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共享化水平前所未有,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将得到持续满足。(见图 9)10 图 9 互联网物联网结构中的共享思维 随着技术进步和时间推移,我们社会的核心信息基础设施,从早期的电信网,演进到互联网,再发展到物联网,被卷入网络的人、设备、物体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正像历次关键技术突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基础设施层次的变化影响最深远,由技术的更迭,带来经济的转型,再引起社会的进步。技术演进促使共享程度加深,导致了分工形态的根本改变。(见图 10)图 10 基础设施的变化促使共享程度加深 在信息技

19、术发展中,共享能力是根本;信息经济成长中,共享原则是核心;信息社会建设中,共享精神是要义。11 2.分析新经济的合理视角分析新经济的合理视角 工业经济以行业分工为主要特征,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界限泾渭分明,各次产业内部的行业边界清晰,所以用三次产业和行业划分为依据,分析经济动态、把握发展规律恰当、有效。而新经济格局下,从行业分工入手,适应于原有经济体系的分析框架,已越来越难以解释新现象。农业与服务、制造与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行业之间的跨界现象显著。应用原有的概念和框架,对新经济的分析会造成“视差”,导致偏见,如果指导政策制定,就会抑制新经济的活力。因此只有从共享视角,看待平台服务的作用,以

20、及生态发展的潜力,才能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分析。比如,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服务业的发展,才能解释其为何覆盖的行业范围如此广泛。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有形商品、无形服务均实现了交易。在适应电商特点的计算、金融、物流、信用等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支撑下,在衍生出来的电商信息系统开发、营销服务、代运营、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园区运营、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商的配合下,电子商务交易才能充满生机。(见图 11)12 图 11 经济分析从行业视角到共享视角 此外在产业升级的方向上,我们也能体会到对共享的迫切要求。无论是现代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等,其“现代”特征都体现在对新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拓展和新

21、管理方法的实践上。总体来讲,就是由过去对规模经济的单向度追求,向考虑范围经济的实现、平台共享能力的挖掘上转变。成功的现代服务企业服务众多行业,如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成功的现代制造企业将自身制造能力转化为面向全社会的制造基础设施,如海尔等向互联网化转型的消费电子厂商。(见图 12)图 12 平台共享、范围经济成为新关注点 13 3.平台平台共享将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共享将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分工和共享,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不过由于新信息基础设施的崛起、数据资源的流动与释放、大规模社会化协作体系的出现,共享能力的增强与输出才更为显著。如果说原有经济体系中行业分工占上风,那么今后一段

22、时期,平台共享将成为更主要的新经济特征。输出共享能力的提供者与充分利用共享能力的接收者,将紧密配合、相得益彰。(间图 13)图 13 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 14 三、新经济的三、新经济的基本形态基本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三位一体体 1.“平台经济平台经济”崛起崛起 平台将相互依赖的不同群体集合在一起,通过促进群体间高效互动,创造了独有价值。近年来互联网平台成为新经济引领者。截至 2015 年 5 月,按照市值计算的全球 15 大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均为平台型公司,其中美国 11 家,中国 4 家。这 15 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接近 2.5 万亿美元,是

23、20 年前的 144 倍。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可见一斑。(见图 14)图 14 互联网平台崛起 资料来源:KPCB 玛丽米克尔,2015 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量平方成正比,这种正外部性令互联网平台成长很快、价值极速攀升,远超原有经济中依赖规模成长的企业。(见图 15)15 图 15 网络外部性令平台企业成长迅速 在达到一定用户基数后,平台的指数级成长态势明显。(见图 16)正是由于近年来政府部门给予的宽松环境,中国互联网平台才能迅速崛起,电商、搜索、社交、游戏等领域均跃居全球领先行列。图 16 平台成长要突破关键点 互联网平台其业务涉及多个相关方,用户在不同平

24、台间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平台间竞争激烈,服务创新不断推出。(见图 17)16 图 17 平台由于存在双边或多边,因此彼此间竞争激烈 互联网平台依托新信息基础设施和新生产要素,由此不再走 IT 时代大企业封闭式、强调集中控制的信息化之路,而踏上了DT时代为其他企业和个人服务、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赋能”新征程。在天池大数据竞赛上,阿里巴巴通过“数据工厂”,为参赛的青年才俊提供了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数据开发工具、及天猫5.7 亿条脱敏交易数据,获胜队伍的算法直接应用于天猫 APP“我的双十一”栏目,交易额提升显著,显示了数据的价值和平台的力量。互联网平台引领着新商业生态的生成。平台上多方之间互动频繁,

25、企业间竞争更加充分、创新层出不穷。(见图 18)如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上,品牌商可以由代运营服务商帮助其在淘宝网上开店完成与消费者的交易,由 IT 服务商整合线上线下信息系统,由物流服务商负责货物运输和配送,由支付宝收回货款。淘宝作为交易平台,聚合了众多买方、卖方以及其他电子商务服务商,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商业生态圈。17 图 18 平台上竞争更充分、创新层出不穷 互联网平台推动着新型就业大量涌现。依据 BCG 推出的 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白皮书,受雇于特定企业、通过企业与市场交换价值的“传统就业”,正向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市场连接、实现个人市场价值的“平台型就业”转变。按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仅

26、以网购平台天猫淘宝为例,就直接创造了 1000万新的工作机会。互联网平台为创业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要释放大众创业创新的活力,降低门槛是当务之急。江苏沙集的农民网商,生产简易家具在淘宝网上销售,2015年“双十一”当天突破了 1.7 亿元,正是依托平台在“干中学”形成的内生优势,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在 2015 年阿里云计算召开的创业者大会上,一下子涌入了 2 万多名年轻的创业者,让人们领略了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创新浪潮。2.从“分享行为从“分享行为”到“”到“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人们通过 Uber、Airbnb 等互联网平台,扩展着分享的物品和服务种类、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分享”从而成为各

27、界瞩目的热门概念。18 互联网平台是这种“分享行为”的赋能者,个人、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是“分享行为”的参与者,交换信息使得超量物品和服务能够流通、分享和重新使用是“分享行为”的目的所在。“分享行为”的驱动因素,被认为包括技术突破及资源约束两个方面。一方面,移动通信、社交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上的突破,让分享信息的流动成本显著降低,分享行为更是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面临自然资源的制约,现有的生产制造模式不可持续,超量物品和服务的充分利用提上日程。“分享行为”带来的直接受益包括:从环境上看,资源耗费减少,可持续增强;从经济上看,租用和重复使用,降低了利用成本;从赋权上看,因为购买价格昂

28、贵而无法使用某些物品或服务的人群,也能得到普惠分享;从参与上看,分享能力的增强,让更多民众成为主动的创业者。(部分内容参考维基百科关于 sharing economy 词条)尽管对“分享行为”的讨论热火朝天,但我们认为其视野仍局限于超量物品和服务。对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讲,强大的商业基础设施能力的共享输出才是关键,这个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规模更大,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也更具有变革性的影响。我们不止谈论乘车服务、租房体验,我们还拥抱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济”,既是思路上的拓展,更是供给侧能力的有力释放。(见图 19)19 图 19 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

29、济”如杰里米里夫金所言,我们跨过“占有”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接入”时代,物品的所有权并不重要,只要在需要时能够通过租用等方式“接入”使用就好。这体现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共享经济”的应有之义。图 20 共享经济的全局贯穿性 “共享经济”的深刻影响还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全局贯穿性。(见图 20)令工农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生产及生活服务体系、生产者服务者消费者自由连接体等各层均卷入其中,并提供了超越单一所有权的 20 向其他层次对服务、产品、才能、制度等的扩展性接入。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流通业等新业态均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以山东曹县的淘宝村为例,农民演艺服装小

30、企业,在众多服务商(物流、营销、运营、设计等)的帮助下,在淘宝网电商平台的依托下,在能力充足的电信网络支撑下,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其创业热情得到激发、财富显著增加,“共享经济”的深度可见一斑。当然大规模协作引发了“共享经济”的能量释放,是建立在云网端新基础设施和贯通的数据流动,以及社会环境(制度、法律、政策等在内)之上的。在“共享经济”实现的微观机制上,Carliss Baldwin 和 Eric von Hippel 两人设计的模型指出:由于“模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发生的成本中“设计成本”和“沟通成本”两部分会显著降低,从而让从单纯依靠“生产者创新”,拓展至“用户创新”和“

31、开放式协作创新”。互联网平台显然承担了这样的功能,让共享经济得以成为现实。(见图 21)图 21 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基础 资料来源:Carliss Baldwin 和 Eric von Hippel,Modeling a Paradigm Shift:From Producer Innovation to User and Op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21 3.“微经济微经济”涌现”涌现 根据刘鹰教授等人的研究,纵观生产、就业、消费、市场和分配方面,微经济的涌现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向。l 在生产上,碎片化趋势明显,中型和大型企业的数量逐渐减少。l 在就业上,

32、个性化特色突出,大量劳动者会在新型服务业中实现自我就业。l 在消费上,多样化需求迫切,不仅在实体消费方面,而且是在投资、理财等虚拟消费方面。l 在市场上,透明化效果显著,时间、地域、场景都不能成为交换的障碍,信息不对称成为历史。l 在分配上,福利化程度提高,不但总体收益会增加,而且分配也更加公平。图 22 中国企业规模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及预测,中国小企业总数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密度会提升,即企业小型化趋势明显。(见图 22)22 图 23 微经济:“平台小企业(个人)”化趋势显著 资料来源:参考普拉哈拉德等,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6 月。消费者日益呈现出新特点

33、,即需求个性、见多识广、相互联系增多和更加积极主动。他们的转变倒逼了商业组织向着 “平台+小企业(个人)”的方向去演化,这样才能“接得住”大量“小多快”的需求。因此大企业内部也体现出“微经济”的特点,企业会将自身看作平台,内部员工组成类似于小企业的创新小团体,企业的任务就是为这些员工团体和个人服务,调动这些“创意精英”,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员工的信息向社会公开、透明,企业之间的较量便转变为“平台创新小团体(个人)”之间的竞争。延伸到组织外部,围绕着互联网平台,会形成众多“平台小企业(个人)”的组合。(见图 23)4.“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平台经济”、“共享经济”、

34、“微经济”三位一体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承,构成了新经济的基本形态。(见图 24)互联网平台显著降低了各方沟通成本、直接支撑了大规模协作的形成,向全社会共享能力,从而激发微经济活力,组织内外,“平台小企业(个人)”的模 23 式日益成为主流。计算、物流、金融、交易等能力充分共享,促进了竞争水平的增强、创新效率的提升。如利用阿里云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原创动漫游戏公司米哈游,其游戏产品在登陆应用商店当天就冲到了收费榜第一名。目前公司员工将近 50 人,收入达到千万级。充分反映了互联网平台,其共享能力输出撬动微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图 24 新经济的基本形态:“

35、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平台经济”是基础、“共享经济”是实质、“微经济”是土壤。中国国情为三者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因为中国小企业众多,互联网平台规模才可以迅速扩大,越过成长的关键点实现指数级成长,平台提供强大的共享能力,赋能小企业、引领新商业生态繁荣,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小企业利用平台、也有更多适应平台特性的小企业涌现出来,因此平台才有进一步的成长空间。紧密联系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微经济”将是中国新经济取得突破的温床。(见图 25)24 图 25 中国国情催生新经济的基本形态 25 四、新经济的制度变迁:三大着力方向四、新经济的制度变迁:三大着力方向 从总体发

36、展考虑,基于对新经济基本形态的认识,应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协同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到:l 鼓励中国平台经济创新 l 优化共享能力输出环境 l 创造激励微经济发展的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的作用,需要从能力建设、激励机制、容忍创新的战略宽松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角度,采取切实举措,从而激发新经济活力。结合中国新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相应的制度建设应从三个主要方向着力。1.理解新经济实质理解新经济实质,大力扶持平台发展大力扶持平台发展 应明确平台在促进新经济发展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平台是商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共享经济”、“微经济”发展的依托,应提供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创新,尤其是在各类平台

37、业务成长创新的初期,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快速越过关键点,早日迎来指数级增长,从而继续保持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国际优势地位。应从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的角度,保持平台的完整性。应看到平台间可竞争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促进市场总体竞争水平提升,激发大规模社会化协作的核心作用。平台若切分,其共享能力输出的效率会大打折扣、溢出效应会明显减少。应加强平台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协作治理。不同于传统企业,互联网平台联系着数量众多的利益相关方。为应对新局面、解决新问题,应要求平台自律,发挥经受了实践检验、符合新经济规律的网规的作用,与行业监管、政府管理、26 社会监督一道协同治理。(电商平台的网规体系见图 26)图 26

38、平台网络规则构成 资料来源:孟兆平等关于网规体系的研究 2.释放新经济活力,释放新经济活力,优化优化税收税收制度制度 农业经济的税收,主要是按人头、土地等标准征税(如什一稅)。工业经济的税收,主要按流转环节和所得征税(如增值税)。而新经济的税收制度,则应打破原有税制划分标准,尽可能地释放平台经济的推动力,激发新业态中各主体的创造性,对平台在财富创造、社会福利增进(如促进就业、帮助实现包容性增长等)上的乘数效应加以重点考虑。当前基于现行税制,应对新经济给予明确的扶持政策,体现经济转型的政策导向。考虑到对各层次共享主体(通信运营商、平台、服务体系、中小企业/个人等)给予特定的税收鼓励政策,涵养税源

39、,激励其发展壮大,更好的输出共享能力、实现价值倍增。长期来看,税源扩大、税收增加将是直接结果。(见图 27)27 图 27 释放新经济活力,优化税收制度 3.建设新经济秩序,建设新经济秩序,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信息技术的进步、沟通效率的提高以及商业功能的拓展,让交易匹配、跨境支付、国际物流,更大程度上由数据驱动、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从国内的统一大市场,逐渐延伸至“无国境”的全球市场。目前全球领先的平台,通过加强国家和地区覆盖,已成为“跨境经济”的重要枢纽。以我国的电子商务为例,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批发及零售平台),不但实现了“卖全球”即促进外向企业出口的目的,而且达成了“买全球

40、”即扩大进口、提振消费、平衡外汇的效果。通过“卖全球”,让我国的生产能力利用更充分,通过“买全球”,让国外企业发现我国市场的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国内外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国外企业更了解当地的需求,从出口商品到我国,进而发展为从我国进口商品到该国或地区,进出口将实现良性的正反馈。更加重要的是,应从政策上支持具有优势的平台企业,对外共享输出强大的新信息基础设施能力、电商平台服务能力,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小企业成长。28 通过持续推进面向国际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微经济”,致力于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图 28 发展跨境经济,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作者及致谢作者及致谢 指导:指导:梁春晓(信息

41、社会 50 人论坛理事、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俊秀(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高红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执笔执笔:孟晔(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致谢:致谢:以下专家、学者和同仁为本报告的立意、思路、框架、观点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刘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教授)汤珂(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马旗戟(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段永朝(财讯集团首席战略官)薛兆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阿拉木斯(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初壮(中信信托技术总监)宋斐(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薛艳(阿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崔瀚文(阿里研究院专家)欧阳澄(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张凌霄(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郝建彬(阿里研究院专家)潘永花(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田丰(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杨健(阿里研究院研究员)游五洋(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聂东明(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最后,还要感谢林茜(阿里研究院资深经理)为本报告的讨论和撰写所做的认真细致的协调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16新经济框架: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34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