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复旦智库: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38页).pdf

编号:8343 PDF 38页 550.96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复旦智库: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38页).pdf

1、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 的中国经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独立寒秋: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复旦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展研究院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20202020 年年 3 3 月月 6 6 日日 1 项目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项目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张军、陈诗一、程大中、陈硕、陈钊、丁纯、杜莉、高帆、封进、寇宗来、孙立坚、 李志青、罗长远、陆前进、沈国兵、唐东波、田素华、王永钦、王弟海、吴建峰、许闲、 章元、

2、张宗新、周光友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魏尚进、钱军、高华声、陈华锋、李清娟、焦阳、马畅、吴文斌、顾研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芮明杰、邵翔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孙云龙 复旦大学扶贫中心复旦大学扶贫中心 王小林、张晓颖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发展改革委 刘瀚斌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组稿、统稿)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组稿、统稿) 张怡、黄昊、于杨、姜泽、王艺潼、陈智韬(经济学院研究生) 2 目录 一、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分析与研判一、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分析与研判.4 4 (一)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5 (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7

3、 (三)疫情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7 (四)疫情对中国扶贫攻坚的影响.9 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1111 (一)应对短期影响的建议.11 (二)应对中长期影响的建议.16 (三)应对进出口贸易复苏的建议.21 (四)应对扶贫攻坚持续推进的建议.23 附录:对企业疫情影响调研访谈记录附录:对企业疫情影响调研访谈记录.2828 3 独立寒秋: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 自 2020 年 1 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在中国全国范围 内蔓延,传染人数多,感染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牵动了 14 亿

4、国人的心。据报道,截止 2 月低,全国累计共有确诊病例近 8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近 3000 例。为打赢这场战役,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前所未有的封城、限制出行、延期复工复学等一系列临时性政 策,这些政策纵然会对当前的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冲击,给人民的生活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但犹如刮骨疗伤,它们将是我们最终取胜的关键。然而,除了继续全方位动员应对疫情, 我们必须要警惕和预防疫情向经济领域的蔓延,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大规 模冲击。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疫情过后如何尽快恢复经济社会,毕竟疫情终会过去,生 活工作总要继续。放眼世界,2020 年中国面临更加紧张的国际形势,西方贸易保护主义

5、抬头,加上目前疫情前期企业停产歇业,多方面原因致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困难重重。 我们不能忘记,2020 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 战收官之年。由此可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研判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调 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如果把今年的新冠疫情与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疫情做对比,关于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两 种思路来分析。一种是以 2003 年 SARS、2009 年美国 H1N1 病毒等过往中外疫情事件为基 准的历史经验分析:2003 年 SARS 突发危机导致我国当年二季度 GDP 增长大幅下滑,但随 后两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基本抵消了这一颓势;2003 年全

6、年我国 GDP 增长高达 10%,从时间 序列数据做的定量分析表明,SARS 疫情对全年 GDP 增长几乎没有明显的影响。鉴于 SARS 等危机爆发、防控和恢复过程的实际表现,这种分析认为此次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有限。另一种是结合我国当前经济走势的理论推演分析:2003 年我国刚刚加入 WTO 不久, 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阶段, 4 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更大;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强,而第三 产业正是受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鉴于此,这种分析认为此次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 影响将远超过去的 SARS 危机。 以上两种

7、分析从不同视角出发,均有其可取之处。但这里我们还想再强调一点,就是 疫情会带来的中长期产业结构变化。面对疫情,大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取消聚会、减少外 出;这对旅游、餐饮、院线等传统线下服务产业、房地产行业和部分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 击,但同时也带动了线上办公、教育、消费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整个已经规模庞大的 医疗卫生体系的扩容和更新换代也将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疫情过后新兴产业的崛起 将为经济恢复带来新的生长极,这些来自市场的力量将会推动中国经济中长期积极健康发 展。 考虑全年的情况,如果不再出现外部的其他冲击,及时和持续的政策调整应该能确保 GDP 增长率的下降幅度不超出 0.5-1 个百分

8、点之间,也就是 GDP 实际增长率保持在 5-5.5%。 这与趋势性增长偏离不大。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经济走势最终影响取决于 疫情持续时长,疫情持续时间越长,企业复工越慢,整体经济受到冲击越大。给定现在的 情况,最可能的情形是,今年第一季度 GDP 增长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随着有利于增 长恢复的宏观政策调整到位,下半年起,经济增长会有加快的趋势。近期防疫控疫阶段, 大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取消聚会、减少外出,这对旅游、餐饮、院线等传统(线下)服务 产业和房地产和部分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同时也带动了线上办公、教育、消费等新 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疫情过后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为经济恢复带来

9、新的生长极,这些来自市 场的力量将会推动中国经济中长期积极健康发展。 一、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分析与研判一、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分析与研判 5 短期之内,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活力,尤其是消费和投资会放缓,也将 间接影响市场预期,降低消费和投资意愿,这将直接对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负向 影响;但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会提升个人的消费意愿,同时,国家危机管理意识也 会拉动包括研发在内的高质量投资。中长期来看,如果疫情持续得不到好转,使得很多经 济活动在第二季度仍然不能恢复,大额消费和进出口对于 GDP 的贡献会下降,结构性改革 中也会进一步暴露出问题,如杠杆率可能反弹、中小企业

10、融资难和融资贵等,对全年 GDP 增长的负面影响会更大。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疫情囿于高度的人传染人特性,致使中 国第一季度外贸出口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已对外贸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预计 2020 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对外出口下滑,失业人数就会明显增加。必须注意的是,2020 年 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摆脱贫困的关键一年,此次疫情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困人口新增 250- 500 万,今年的减贫任务增加至 900-1050 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仍是当前我国中 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 (一)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一)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 如果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集中于第一季度,可能

11、会使第一季度 GDP 的年化增长率降 低 1%-2%,但这将被疫情得到控制后余下时间内高于趋势的增长率大幅抵消,对 2020 全 年的 GDP 增长率的负面影响为 0.1%-0.6%。 1. 服务业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状况堪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零售、餐饮、加工制 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影响尤其严重。这些行业体量不大,但行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解决 了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人们大量的少外出少集聚必然减少对服务品消费的需 求,其中特别是对旅游、交通、宾馆、餐饮、购物、娱乐、健身、车辆服务、政府公共服 务等的减少。由于对这些服务行业需求的减少,还会由此关联至这些服务行业上游产业, 如宾馆用品生产行

12、业,旅游用品行业等,如此就形成连锁反应,即服务业的需求下行会导 致相关制造业的产品需求的下行。而且,服务品的生产不像制造业的工业产品的生产,是 6 不可能先生产储存服务品然后再等待疫情过后再分销给消费者消费的。因此今天社会对服 务品需求的下降就是服务业生产能力的放空,就是服务业生产的下降。 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业已经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最重要的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数据表明,2019 年服务业对我国 GDP 的贡献超过了 60%,同时吸纳了最多的就业人口。另 一方面,2019 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略有波动,三个季度分别同比增 长 2.7%、3.3%和 2.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

13、速在 2019 年度降幅略大,从年初的高点 6.1%, 降至第三季度的 5.2%;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依旧维持其比较稳定的状况,2019 年第一季 度达 7%,第三季度回升至 7.2%。从三个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可见 2019 年我国 GDP 实现 6.1%增长中,主要的贡献者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因此,如果本次疫情导致今年上半年我 国服务业大幅度衰退的话,下半年即便再努力,2020 年经济的衰退是必然的了,问题是 会不会少增长或减少多少增长。 2. 具体而言,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不同行业均有反映。 不少企业响应政府发布的延长休假和延迟复工的相关政策,不得不延迟节后复工时间,

14、致 使生产制造型企业,尤其是节前有明确交货时间要求的企业及出口型企业收到的影响较明 显。还有些企业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相关服务类企业也会由于自己的服务对象生产 经营活动的延迟和减少而受到相关影响。而且,疫情期间,为了企业自身员工健康和办公 场所安全考虑,不少企业也出台了短期内限制出差或出差回来隔离办公的相关政策,相关 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节奏放缓。另外,目前国内各地域之间的交通有暂停或者减少的安排, 国外主要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航班减少或取消,客观上也会限制业务交流和经营活动。 同时,在这非常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迎来较大挑战,一方面,假期内企业对每位员 工的身体状况及家庭安全进行持续关注;另一方面

15、,假期后企业要组织必要的力量和措施 来防范企业复工和业务恢复不受到更大影响,后期员工复岗、新员工招聘等人力成本均将 增加;此外,虽然不少企业制定了“灵活办公”和“在家办公”的相关政策,也在积极寻 7 求电话视讯系统以及其他远程办公技术手段的支持,但疫情对大规模企业的人员管理依旧 面临较大挑战。 (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 1. 可以明确的是,虽然本次新冠疫情波及的范围超过 SARS,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经 验上看,但是我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外部冲击而发生实质性改变。公共 疫情事件只会短暂影响经济增速短期放缓,暂时偏离已有的趋势,疫情结束后,政策

16、调整 及时和得当,增长会反弹并恢复到原有的趋势上来。例如,在估计 2003 年 SARS 疫情对当 年中国经济的影响时,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都估计 SARS 冲击可能让二季度 GDP 增速下降 20%,这会使得当年 GDP 增速下降的幅度约在 0.5 个百分点之内,相对有限。 这些估计是考虑到受 SARS 影响的地区和行业范围相对有限,而且当时推测疫情持续的时 间不太会大于三个月。从事后来看,统计上显示,仅第二季度 GDP 增长率出现 2 个百分点 的下降(约占季度 GDP 增长率的 20%)。但那时中国经济的趋势性增长率高达 10%,短暂 的疫情冲击很快被后来强劲的增长势头对冲掉。所

17、以你如果观察年度 GDP 增长数字在 2002-2007 间的时序图,其实看不到 SARS 爆发对 GDP 增长趋势的影响,看到的是增长加 速的趋势线。 2. 但是我们需要警觉,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使得很多经济活动在第二季度不能 恢复的话,则对全年 GDP 增长带去更多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和经济金融 改革等结构性改革中将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困难,如杠杆率可能反弹、中小企业 融资难和融资贵等。 (三)疫情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三)疫情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 2020 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经贸环境十分严峻,出口的下滑将带给进口更加严重的打 击。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中国从 1

18、月下旬开始大规模陷入停摆,部分省域出现停运停工;美 国等已开启对中国停航禁止入境恶例;我国外贸遭受 2018-2019 年美国经贸摩擦升级后又 8 面临执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苛刻条款等遏制;2019 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 达 1.03 万亿美元,同比下降 1.5%,中国外贸增长已面临更大的边际增长牵引力困境。这 些使得 2020 年上半年中国的外贸情况变得严峻、甚至恶化。 长期以来,中国进口是中国出口的函数,出口下滑将会拖累进口下滑得更加厉害。究 其原因,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占到中国进口的 90%以上,其中中间品进口占比均值为 74.21%,资本品进口占比均值为 25.14%。据此,只

19、有中国保持出口的持续稳步增长,才 能实现中国进口的持续稳步增长,进而支撑中国每年约 2 万多亿美元的进口,同时支撑中 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承诺从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两年内在 2017 年基数之上扩 大自美不少于 2000 亿美元的进口,以及支撑中国未来持续的国际进口博览会较大规模的 进口增长。据此,只有妥善控制好新冠疫情、在稳定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进口的放大溢出作用。如此,才能实现中国进口和出口良性循环发展。 2. 如果 2020 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对外出口下滑,失业人数就会明显增加。疫情囿 于高度的人传染人特性,致使中国第一季度

20、外贸出口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已对我国外贸企 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目前已有很多国内的外贸企业受到外方取消订单的要求,特别是 中小企业,其损失较大。对出口方而言,本次疫情导致的企业延期复工、交通管制等对出 口企业产生了最直接的负面冲击,很多中小企业将因为失去订单很可能熬不过半年。2019 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 551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进口 4754.5 亿美元,同比 下降 4.8%。参照 2019 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变化数据,假设遭受新冠疫情不利冲击的叠加 冲击,2020 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 3%至 5%、进口同比下降 8%至 10%的话,若 新冠疫情不利的直接效

21、应第二季度同比例扩散,那么 2020 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下滑将 会影响到 54 万至 100 万人的直接外贸行业就业机会,且尚无法估算行业间间接负面影响。 因此,新冠疫情对中国出口、进口及其就业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冲击,需要千方百计保持中 国商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才能支撑中国的进口和就业的增长。 9 (四)疫情对中国扶贫攻坚的影响(四)疫情对中国扶贫攻坚的影响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2018 年以来脱贫的人口的贫困程度要比 2015-2017 年脱贫的人口深,目前尚在稳固期间, 抵抗风险打击的能力较弱,目前因东部地区以及当地服务业和制造

22、业也受到延工影响,曾 经脱贫的人今年将面临较高的返贫风险。 1. 此次新冠疫情带给扶贫攻坚最大的挑战是延迟了近 3 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时间, 这会显著降低他们 2020 年的务工收入,大大提高 2020 年扶贫攻坚的难度。国家统计局 2019 年 4 月份公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2018 年全国有 2.88 亿农民工, 其中外出农民工 1.73 亿。这些农民工的月均收入为 3721 元,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 入 4107 元。这个收入水平与当前的贫困线水平相当甚至略高,这意味着 1 个农民外出务 工 1 年可以解决 12 口人的贫困,因此外出务工增加非农收入是农户脱贫的一个

23、极其重要 的渠道。然而,民工返城务工在当前疫情防控下戛然而止。按照目前疫情的进展,乐观估 计,各产业链所有环节都恢复正常生产大概要到 2 月底,这意味着 2.88 亿农民工 2020 年 少挣 1 个月的工资。这不仅拖累 2020 年全体农户收入的增速,而且还会大大增加 2020 年 底消灭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的难度。 2. 增加与种植业养殖业有关以及雇佣农民工的中小企业或个体户的破产风险,停产 和破产风险一方面会直接催生新的失业贫困。由于生产的中断,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 链断裂和破产的风险,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现金难以撑过两个月;另外,受区域交通封堵等 影响,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不畅,农业雇工

24、流动不便,部分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多地 出现种鸡场断料、屠宰场不开工、活禽不让上路,面临着运输限制而无法找到买家的难题, 不仅贫困户的养殖业受到波及,持续下去也将扰乱农产品市场,市场日后可能出现猪肉价 格上涨之外的问题。这些冲击会直接催生新的贫困,对打赢 2020 年扶贫攻坚战形成又一 大压力。 10 3. 疫情造成的区域性人员流动限制会给物流带去负面影响,市场消费能力受阻,产 业链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也会相对减弱,同时也将使相关急需物资的调度和调配困难重重。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更是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由于城镇居民目前大多采取隔离和最大限度减 少外出,一个明显的观察是城镇居民目前对蔬菜、生鲜、家禽等

25、农副产品的消费水平下降。 城镇居民的农副产品消费下降,降低农户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加留守农户增收和脱 贫的难度。每年的 1 季度和 4 季度是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占比最高的两个季度。当前的 疫情会抑制 1 季度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降低农户收入中占比第二的家庭经营收入,从而 不利于留守农户脱贫。 4. 具体分析,新冠疫情对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 5 省脱贫攻坚短期 影响最为严重,主要影响外出务工、春播、养殖业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以及电商和旅游扶 贫。截至 2 月底,除湖北超过 6 万人确诊外,河南、湖南、江西、安徽 4 省确诊人数均在 1000 人以上,中部 5 省成为新冠疫情的重

26、灾区。该 5 省均为贫困人口和外出务工大省, 该 5 省 2018-2019 年脱贫的 779 万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口 150 多万人,预估这 150 万脱贫 人口面临较高返贫风险,扶贫企业减收约 20%。其他贫困地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而 5 省中剩余的 79 万贫困人口,主要是社会保障对象,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5. 在抗击疫情中,电商在确保城市居民生活品供应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贫困县 电商则受到较大冲击。甘肃一家贫困县面条加工企业,主要向省外销售,现在货出不去, 库存积压,工厂停工。尽管政府开通物流绿色通道,但也仅限于兰州本地销售。大多物流 公司不运营,物流成本上升 20%。受疫情

27、影响,订单减少 50 多吨。四川一个贫困县电商 企业,因很多村封路,采购人员不能进村采购原料,正月正值采购高峰,物流成本也上升 20%。内蒙古一个电商小企业,春节前备包装礼盒 15 万元,目前无法出货。这就是人流的 限制直接影响物流畅通,从而造成贫困县中小企业物资囤积,催生出新的贫困压力和返贫 风险的具体表现。 11 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一)应对短期影响的建议(一)应对短期影响的建议 1. 疫情在短期之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负向影响,在 这特殊时期,政府应及时出台短期应对困难的应对策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首先

28、,创新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直接融资支持。建议证券监管部门牵 头积极联合沪深证券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等金融基础设施部门,协调证券公司、信 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接相关实体经济部门与企业,开通资本市场 “绿色通道”,对企业部门或灾区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需求进行多渠道直接融资支持。 其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修复市场信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充分发动政府、市场 和社会联系三方力量,共同参与企业有序复工、安全复工和及时复工;加强对企业的短期 信贷支持,防治企业资金链断裂,由政府出面组织银行和企业进行协调,尽可能无条件对 企业信贷按现有条件进行续贷;减少企业税费负担,降低成本,

29、可以考虑暂缓企业尤其是 中小企业的(上一年度)税费缴纳,将企业在上一年度的税费缴纳期限(一般在本年度上 半年 4-5 月底之前完成)向后推迟至少 2-3 个月,并且不用为此缴纳滞纳金;设立专门的 中小企业纾困基金。为特别艰难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特定数额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在短期 内暂时度过难关。 最后,积极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修复全球价值链。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商务 部门、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商会和企业互联网互动,及时为外贸企业提供亟待解决的相 关市场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产品和服务信息,积极支持和扶持有资质和能力的外贸企 业积极开拓外贸进出口,拓展生产对接更宽阔的外贸市场,增加出口、进口和就

30、业,支持 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从三个方面入手修复全球价值链,包括发行专项债和安排定向贷款、 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以及适当收缩“一带一路”战线。 12 2. 中国经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小概率大灾难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疫情管理 和市场预判能力,所以政府及时考虑政策干预和完善经济逆周期应急调控与维护机制至关 重要。 首先,建立完善基于短期承压、中长期向好的逆周期宏观调控机制。此次疫情对我国 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短期,中长期负面影响有限。基于此,建立针对短期冲击的逆周期 宏观调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一二季度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宏观上可采取更积极的 财政政策,尤其是对中长期有增长空间、短期受影响大的中

31、小企业采取临时性降费、临时 性减税、延迟缴纳社保等手段,可以降低当前的运行成本,配以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保 障当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同时加大政府投资和购买,维护经济的需求。鉴于疫情的 负面影响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季度,宏观调控上可以考虑先松后正常的步骤,上半年适 当增加总进口,下半年避免采取过多的信贷刺激。 其次,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并重的中小企业应急救助机制。此次疫情对高度依赖 短期现金流的中小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对于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中小企业,短期动用 政府财政等手段及时为其输血是很有必要的,长期还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支持保障(包括金 融体系对冲风险)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和居民

32、就业提供应急保障。除了考虑财 政支持中小微企业之外,增加用工与加班的灵活性很有必要。这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成 本,另一方面又减少对政府财政的依赖。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疫情推动线上交易的电商和 消费行业迅速扩张,不仅占领了部分传统行业市场,其在生产、物流和服务上的扩张也缓 解了传统行业萧条下的就业压力。 3. 为阻断新冠疫情传播,减少人员聚集,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发布了春节延迟企业复 工的通知。疫情的严重,直接致使企业经营节奏放慢,压力增大,也使得其人力资源管理 政策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对部分行业企业家进行访谈后(见附录),本报告对疫情过 后的企业发展常规运营下增加几点建议。 13 首先,人力资源管

33、理方面,企业在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组织力量发展业务,同时,吸取本次疫情经验,为未来多做预案。疫情当下,企业不仅要 考虑如何帮助员工面对疫情传播实施有效的健康保护,确保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安全,还 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合规,履行企业作为合法雇主的责任以及应该承担的相关社会责任 和义务。复工期间,企业要考虑如何在特殊情况下用最好的方式组织人力资源支持业务发 展需要,毕竟随着疫情的稳定,企业最重要的是面对业绩和生产经营的压力,同时还要未 雨绸缪,吸取本次疫情爆发带来的挑战和教训,完善本企业的员工健康管理,职场健康管 理标准,及企业应急办公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手段,尤其是对员工的健

34、康福利政策及保险安 排,需要早做考虑。 其次,经营新业态方面,企业要思考“未来的工作”安排,加速对一些可以运用人工 智能和机器人,外包及短期用工模式的工作的新安排。疫情期间,移动办公成为多数企业 工作的常态,同时,非完全态的智能办公与生产也在疫情期间表现出新的希望与挑战。如 何在销售阶段与互联网时代的高效快速进行匹配,如何在成产制造阶段运用人工智能,机 器人等手段方式来替代现有的人员安排,加速工作方式的转变,这些将成为加速企业的工 作方式转型不得不面临与探讨的手段和方式。 最后,宏观经济方面,建议在稳定和控制疫情的基础上,要十分重视市场与政府良性 互动的关系。既要加大开放市场、降低企业税负,保

35、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尤其是对民营 企业要在资金和成本压力上加大扶持力度,也要通过采取放松管制强化监管的组合拳,助 力中小企业完成商业模式与时俱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高质量需求的转型, 避免它们重蹈过去同质化价格竞争和僵尸企业占有资源、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劣习。充分 激发中国消费市场潜在的人口红利,并在未来中国经济的运行中逐渐形成收入增长、消费 提升、投资机会之间良性互动的好格局。避免目前非常时期的政策扶持可能导致的疫情过 14 后脱实向虚、资本外逃的后遗症显现,进而减少监管部门的强化管制,保证市场活力的健 康复苏,避开经济落入实业通缩、金融泡沫这样一种结构失衡的恶性循环的状态。 4.

36、服务业是在此次疫情中受危害最大的行业,也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更是对 GDP 增长贡献最突出的行业。所以稳住服务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就稳住了行业内 就业人口,更是稳住了 2020 年中国经济大局。 首先,企业自身的努力革新是关键。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急需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用 工方式、降低成本以开拓新业务,抱团取暖来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市场萧条。例如线下服 务改为短期的线上服务,鼓励银行、保险、娱乐、院线、购物等在线上提供服务,无法线 上服务的板块要对送货上门的快递员进行严格防护。 其次,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也至关重要。行业的复苏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以 2020 年春节期间服务业状况为

37、例,春节黄金周 1 月 24 日至 1 月 30 日七天,全国出行 人数 1.5 亿人次,比 2019 年同比大降 63.9%;2020 年春节期间的餐饮行业收入预计减少 5000 亿元,而正月初一影院的票房收入只有区区 180 万,仅为 2019 年同期的 0.12%。像 西贝等龙头餐饮企业自估非营业状态下 1 到 2 个月将面临倒闭,因为企业歇业但员工的工 资不能停发,这无疑给企业带去巨大财务压力。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如苏州开始出台相关政 策给予中小企业一定支持与帮助,更多的地方政府应当及时效仿。所以,政府应该出台稳 住服务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对服务业中受疫情影响特别大的旅游、交通、宾馆、餐饮、

38、购 物、娱乐等行业,设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特定措施,包括且不限于税收返还、失业救济、 租金减免、创新鼓励、公共网络平台使用等优惠政策,切实稳住服务业发展和相应就业人 员,进而为今年的全年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5. 发展“居家经济”来缓解新冠疫情对短期内我国经济的冲击。“居家经济”是指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推广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和消费场所,依托“家庭劳动人口”和 15 各种“线上线下”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开展“分布式”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发展形态,以最 大程度地维持城乡市场经济活力,鼓励“灵活就业”,降低经济损失。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居家经济”的具体形式可以与各种生产与消费活动相结合, 形成各类“居

39、家产业”“居家生产”和“居家消费”,主要包括各类非防疫必需品的生产、 技术研发、服务(教育、医疗、娱乐、金融理财等等)。“居家经济”不仅可以在疫情防 控期间减少人口流动、维持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也可以在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功之后,提 高生产和消费的个性化、低碳化和灵活性,适应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发展 “居家经济”,甚至扩展为“社区经济”,能够充实居家生活、增强恢复信心。具体措施 包括:蔬菜、生鲜、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配送供给模式。由于居家不出,购买蔬菜、水果、 肉蛋成为难题,可通过楼栋联合或社区联合,统一汇集需求,统一定时定点发放。居家防 控疫情的智慧管理平台搭建模式。包括问诊、疑似病例应

40、急、居家健康防护管理等,这些 可以通过邻里互助、守望相顾等加强人群之间的凝聚力,稳定社会情绪。居家休闲的文化 娱乐、家庭健身的网络“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等。开设网络视频,针对心理波动较大家庭 进行个性化服务,将心理建设、身体建设在网络中进行。 其次,综合施策鼓励“居家经济”快速发展。不仅要出台“居家经济”扶持政策,主 要是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给予从事“居家经济”的市场主体资金借贷、税收减免、生产 补贴等支持,维持市场经济的生产和消费活力,也要鼓励创新多种“居家经济”业态,并 快速启动应急价格政策,“居家经济”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可适当降低,以促 进居家经济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支持居家经济

41、的日常食材,如蔬菜水果、米面油蛋肉等 应保持价格平稳。此外,加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在利用已有的网络社区基础 上,进一步实现和加强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从而形成对“居家经济” 的有力技术保障。 16 当然,为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应明确不属于“居家经济”的范畴:比如疫情防控 必需相关工种:药品、防护用品以及医疗器械生产、运输、销售等行业;保障城市运行必 需相关工种:供水、供电、油气、通讯、市政、市内公共交通等行业;重点项目建设施工 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其他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包括超市卖场、食品 生产和供应、物流配送、物业等行业。在确保疫情防治的基础上,上

42、述四类应明确安排职 工正常到单位上班,不能“居家生产”。 (二)应对中长期影响的建议(二)应对中长期影响的建议 中长期而言,疫情过后,我国应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和经济金融改革,解决一些突 出问题,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中进一步暴露出来的问题。 1. 落实财政货币双宽松,修复经济基本面。修复经济基本面是疫情完全缓解之后的 第一要务。可以把 2020 年定位为经济建设年,激励各地和各部门积极地投入到疫情后经 济的恢复中。实施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尽可能压缩行政经费和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 面要适当扩大政府支出拉抬投资,向包括医疗在内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针对特殊 区域、产业和企业实施定向支持。针对湖北

43、及关联地区、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实施定向 扶持,尤其是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方面,要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要有效搭配组合财政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序实施逆周期货币政策,严守金 融风险底线,建立金融联防机制与金融系统稳定机制,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发展金融科技,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与风险对冲功能的建设需两手抓,加快和加强中国金融市 场的成长和改革。疫情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短期之内通过政府政策支持 与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在短暂恐慌之后迅速恢复了平稳甚至一度强势,但是随着疫情扩散 至海外,具备风向标作用的欧美市场的波动变化必然会返回来再

44、次影响金融体系尚未成熟 的国内市场,引发新一轮震荡和恐慌。 17 首先,确立和保障金融市场的常态化运行机制。面对疫情蔓延的影响,中央与各地方 政府普遍作出了延期开工开学的决策,但金融市场交易是否也应延期,这在 2 月 3 日 A 股 复市前出现了争议。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维 持正常运转,保障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以及通过连续的市场交易和价格调整来引导社会 资源的调配。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尤其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事件,即停止交易,不但不会 减少中小投资者短期内的损失,反而会增加投资者的预期不确定性,进而导致最终复市后 的过度调整(包括恐慌性抛售)。事实上,2 月

45、3 日股市开市后,仅当天出现大跌,之后 很快恢复正常交易。此次经历表明,确立和保障金融市场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我国 金融市场制度完善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市场投资者建立更为理性的预期。 其次,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2 月 3 日春节假期后开市,当天千股 跌停,整个 A 股市场下跌超过 7%。面对市场的大跌,国内外机构投资者“逆行”大举进 入,其中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北上”外资资金当天净流入 182 亿元,创下历史单日净 流入新高。综合开市以来 A 股市场的表现,中长期的“价值投资”的机构资金起到了稳定 市场的作用。因此,未来应当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

46、推动更多中长期 的国际投资者和机构参与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设,使国内中小投资者能享受更多国际 机构提供的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国内外机构的竞争也会促进国内机构的成长。外资进入 中国市场后的主要风险是以“窗口指导”为主的行政手段管控资本项目流动带来的巨大的 不确定性。建议今年研究并尝试(比如在上海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推出包括资本流动的 “托宾税”等更加市场化的管控手段,降低中长期资本进出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再次,完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保险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保险是防范化解风险的 主要直接金融工具。国际上除了应对一般风险的人身险、财产险等险种,还衍生出了应对 重大突发灾难的巨灾保险。相比之下,

47、目前我国保险市场未来还需要推出更多的金融和保 险产品来对冲风险,比如针对中小企业的“生产中断险”,包含对未知病种的保险产品、 18 覆盖公共卫生事件的意外险等。同时,借鉴巨灾保险债券思路,探索发展基于保险产品的 金融基础产品和衍生品,实现风险的进一步分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期间,也出现 了部分保险公司借机不正当推销保险产品的现象,对此应当予以重视,加强行业监管。对 涉及公共卫生的部分险种可以实施牌照+备案制管理,保障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3. 完善财政、卫生、环保、物流等公共经济制度。在财政方面,应以此次新冠疫情 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应急财政管理体系,特别是提高各级地方财政的预备费比例, 达到规范财政管理,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疫情或其他意外紧急事件的目的。在 医疗卫生方面,要突出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预防原则,推动医疗体系分工合作并建立有效 激励机制和完善卫生环保公共服务供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牢牢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建立适应“绿色”导向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金 融(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金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相容,发挥金融在发现、识别、 预防、监督和应对生态环境卫生风险方面的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复旦智库:独立寒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38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