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科技行业: 逆全球化下中国科技三大发展路径-220822(266页).pdf

编号:94127 PDF 266页 20.8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科技行业: 逆全球化下中国科技三大发展路径-220822(266页).pdf

1、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科技科技 逆全球化下中国科技三大发展路径逆全球化下中国科技三大发展路径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科技科技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研究员 黄乐平,黄乐平,PhD SAC No.S0570521050001 SFC No.AUZ066 +(852)3658 6000 研究员 谢春生谢春生 SAC No.S0570519080006 SFC No.BQZ938 +(86)21 2987 2036 研究员 朱珺朱珺 SAC No.S0570520040004 SFC No.BPX711 +(86)755 8249 2388 研究

2、员 余熠余熠 SAC No.S0570520090002 SFC No.BNC535 +(86)755 8249 2388 研究员 陈旭东陈旭东 SAC No.S0570521070004 SFC No.BPH392 +(86)21 2897 2228 研究员 张皓怡张皓怡 SAC No.S0570522020001 +(86)21 2897 2228 研究员 刘溢刘溢 SAC No.S0570522070002 +(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王兴王兴 SAC No.S0570121070161 +(86)21 3847 6737 联系人 张宇张宇 SAC No.S0570121

3、090024 SFC No.BSF274 +(86)10 6321 1166 联系人 胡宇舟胡宇舟 SAC No.S0570121040041 SFC No.BOB674 +(852)3658 6000 联系人 王心怡王心怡 SAC No.S0570121070166 +(86)21 2897 2228 点击查阅华泰证券研究团队介绍和观点点击查阅华泰证券研究团队介绍和观点 2022 年 8 月 22 日中国内地 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逆全球化背景下,关注碳中和、半导体国产化、逆全球化背景下,关注碳中和、半导体国产化、元宇宙三大发展路径元宇宙三大发展路径 受中美竞争、俄乌战争和全球能源危机影响,过去

4、一年,全球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当前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认为,碳中和、半导体和软件国产化、元宇宙是当前中国科技行业三大重要发展路径。1)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弥合全球分歧的关键抓手,也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要支点,2)解决半导体、软件等产业链“卡脖子”问题是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之一。3)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的大迁徙,是能够集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在内信息技术的核心应用。我们看好到 2030 年,汽车智能化、科技碳中和、半导体国产化、基础软件、AR/VR/脑机接口、软件引擎/应用、AI/高性能计算、Web3.0、云原生和商业航

5、天等十大发展机会。路径路径#1:科技碳中和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智能电动车迎来黄金:科技碳中和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智能电动车迎来黄金 10 年年 科技行业 2015 年耗电量占全球 11%,截至 2022 年 7 月末美股科技企业在美股总市值占比超过 30%,既是碳减排的主要责任方,也是凭借技术加速碳中和的推动者。我们看好苹果率先在 2030 年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的带动作用,及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减排,和光伏风电发展对电子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智能电动车是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结合践行科技碳中和的最好实例。我们看好中美发挥其在软件上的优势取代日德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心,中国造车新势力有望快速崛起。零部

6、件方面,看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领域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的初期。路径路径#2:解决“卡脖子”问题是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解决“卡脖子”问题是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 受中美贸易摩擦、俄乌战争及新冠疫情持续等影响,当前世界的全球化进程面临巨大挑战。实体世界方面,全球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硬件产业链从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韩等东亚地区,走向区域化分布的趋势日渐清晰。虚拟世界方面,电商、游戏、远程办公等疫情中快速增长的数字服务也成为各国企业争夺的焦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电动车、光伏产业链的国产出口需求,中美竞争压力下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和

7、以信创为代表的政府企业采购需求是未来几年半导体和软件国产化的新动能。看好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大算力芯片、光芯片、基础软件等方向上企业的发展机会。路径路径#3: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我们认为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之后人类下一场数字化的大迁徙,是能够集合人工智能、半导体、区块链、5G 通信、软件引擎、互联网等核心技术的核心应用。中国各地政府从谨慎监管到积极制定规则,再到建立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有望复制中国在面板、半导体、电动车、光伏等产业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电子制造业、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具有

8、比较优势,但在软件引擎、高性能计算芯片等领域存在劣势。对内容和虚拟货币的强监管,可能会改变元宇宙应用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工业元宇宙、AR/VR 内容、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车载娱乐等有望率先落地。风险提示:政策及监管变化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风险。本研报中涉及到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并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 科技科技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4 机会#1:科技碳中和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

9、智能电动车迎来黄金 10 年.6 机会#2:半导体和软件国产化是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9 机会#3: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发展之路.13 挑战#1:强监管环境下,互联网企业探索出海新模式.16 挑战#2:外迁压力推动电子制造业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17 面向 2030 的十大投资机会.18 科技碳中和:从主要责任方到推动者科技碳中和:从主要责任方到推动者.19 科技碳中和现状:自身减排刻不容缓,技术引领绿色浪潮.19 科技碳中和投资:关注新能源上游、果链及通信三大赛道.24 电子制造业碳中和:零碳制造能力有望成为产业链新标准.28 通信行业碳中和:东数西算及能源使用效

10、率提升助力运营商碳中和.34 出行行业碳中和:电动化为主,燃料电池/太阳能等为辅.42 电子碳中和相关公司:环旭电子、鹏鼎控股、工业富联、江海股份、斯达半导、扩博智能、顺络电子.46 通信碳中和相关公司:英维克、威胜信息、中天科技.49 智能驾驶:汽车创新的下半场智能驾驶:汽车创新的下半场.52 观点#1:智能化改变全球产业格局,中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心.52 观点#2:看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领域的发展机遇.56 观点#3:出行服务从封闭场景开始逐步落地.60 芯片相关公司:英伟达、高通、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64 系统方案相关公司:超星未来、柏川数据、魔视智能、知行科技等.

11、67 传感器相关公司: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北醒光子、亮道智能、楚航科技.70 高精度地图和智能座舱相关公司:美行科技、未来黑科技.74 出行服务#综合类相关公司:蘑菇车联、希迪智驾、文远知行.75 出行服务#乘用车相关公司:百度、元戎启行、中智行、T3 出行、如祺出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77 出行服务#商用车相关公司:易控智驾、踏歌智行、赢彻科技、飞步科技、所托瑞安.80 半导体国产化的下一步半导体国产化的下一步.84 科创板制度红利及国产化推动半导体板块快速发展.84 计算芯片:摩尔定律放缓下异构趋势,信创/数据中心/汽车/安防场景落地.88 第三代半导体:电动车、光伏、5G、快充

12、推动行业快速发展.95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中国设备行业发展,看好国产化长逻辑.101 光芯片:光电子产业明珠,国产替代星辰大海.106 计算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寒武纪、海光、景嘉微、登临、燧原、壁仞、摩尔线程、中科驭数、京微、天数.113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相关公司:泰科天润、英诺赛科、Navitas.118 半导体设备产业链相关公司:屹唐、上海微电子、晶升、镭明激光、宏泰、悦芯、中安、华封、富创、先锋.120 存储器产业链相关公司:合肥长鑫、长江存储.125 光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长光华芯、源杰科技、云岭光电、天孚通信、新易盛、苏州熹联、中科鑫通.125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

13、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 科技科技 软件国产化:软件国产化:关注基础软件关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工业软件.129 国产软件:信创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可期.129 基础软件: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阔.132 工业软件:长期看好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机遇.141 操作系统相关公司:麒麟软件、中科红旗、统信软件.150 数据库相关公司:人大金仓、武汉达梦、巨杉数据库、PingCAP、Oceanbase.151 工业软件相关公司:宝信软件、中控技术、鼎捷软件.152 元宇宙: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之路?元宇宙: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元宇宙之路?.153 政策:政府引导,方兴未艾.153 内容:关注 VR/A

14、R 内容,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工业元宇宙,车载娱乐.161 消费电子硬件:关注微显示,光机,传感器,整机代工.170 传感器相关公司:诺亦腾、虚拟动点、七鑫易维.173 整机相关公司:Nreal、亮亮视野、Rokid、亮风台、大朋 VR、爱奇艺 VR.174 光模组相关公司:至格、鲲游、耐德佳.176 光机与微显示相关公司:JBD、视涯.178 AR/VR 内容生态相关公司:宝通、风语筑、国承万通.179 数字藏品相关公司:视觉中国、三人行、天下秀.180 Web3.0:互联网的下一站?:互联网的下一站?.181 Web 3.0 基础设施:多链并存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初具完善形态.182 We

15、b 3.0 应用:DeFi 繁荣和风险并存,NFT 开启资产数字化浪潮.186 反思与展望:Web 3.0 离我们还有多远?.203 Web 3.0产业链相关公司:Coinbase、嘉楠科技、趣链、矩阵元、蚂蚁区块链.206 云原生:定义云计算的下一站云原生:定义云计算的下一站.209 海外云原生行业估值及市场表现复盘.210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阶段:服务器、云化、云原生化.212 云原生技术:技术要素与管理实践的结合.217 产业格局:大型厂商以广取胜,创新厂商以专克敌.223 对标海外:云原生领域有哪些投资机会.227 云原生与 AI 相关公司:道客云、Algoblu、鹏云网络、Strea

16、mNative、Alluxio、依图、第四范式.233 商业航天:商业航天:2023 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大年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大年.240 技术端:火箭、航天器、卫星均有突破.240 需求侧:传统通、导、遥需求旺盛,新应用在涌现.249 政策面:商业航天利好政策频出,国内外投融资活跃度不减.254 火箭相关公司:星际荣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深蓝航天、中科宇航.260 航天器相关公司:天兵科技、东方空间、凌空天行、起源太空.261 卫星相关公司:中国星网、银河航天、时空道宇、中科西光、上海垣信.262 风险提示.263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 科技科技

17、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 回顾回顾过去过去四四十年十年,全球化全球化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美两国都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中国通过全球化获得了所需要的技术和商品出口市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在保留高科技、生物医药、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同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的方式,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把通胀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展望展望未来四十年未来四十年,我们认为社会将沿着人类永生人类永生、元宇宙元宇宙和星际文明星际文明三个维度演进。1)追求永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未来脑机接口、纳米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有望继续延长人类寿命

18、;2)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站,也是人类数字化迁移的下一步;3)移民火星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文明留下“备份”,随着航天技术突破,星际旅行与火星移民终将实现。图表图表1:华泰前沿科技华泰前沿科技 2060 展望展望人类永生,元宇宙与星际文明人类永生,元宇宙与星际文明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 但是,随着中美经济体量差距的逐步缩小,中美在地缘政治,科技创新等领域冲突不断加剧。未来中美竞争和逆全球化可能成为一个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科技行业如何实现稳定增长是一个关键课题。我们认为:第一,第一,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要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

19、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要支点。支点。一方面,碳中和将重塑经济发展路径,减少排放就是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逆全球化风潮四起,但在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面前各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气候问题成为推动国际合作的有益力量和关键抓手。第二,第二,解决半导体、解决半导体、软件等产业链“卡脖子”问题是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软件等产业链“卡脖子”问题是行业发展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第三,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第三,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碳中和碳中和人类永生人类永生星际文明星际文明2060元宇宙元宇宙商业航天商业航天

20、脑机接口脑机接口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数字货币数字货币隐私计算隐私计算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氢能氢能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 科技科技 这篇报告,我们从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两个维度,分析中国科技企业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的机会与挑战。我们看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加速的国产化机遇,这包括实体世界中,以智能电动车产业链崛起为代表的科技碳中和、半导体国产化,以及数字世界的中国特色元宇宙、云计算和软件国产化。同时,逆全球化加剧背景下,从深度参与全球分工中成长壮大的中国电子制造业、期望在全球用户时长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中国互联网出海,都遇到了一定阻碍。图表图表2: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企

21、业的机会与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挑战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 实体世界实体世界:全球科技硬件产业链,经过过去三十年全球化大潮,逐渐形成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印度之间互相复杂连接的产业链。其中,美国在半导体、通信设备等领域保持竞争优势,中国大陆在光伏、动力电池、电子元件、电子设备和仪器领域已经崛起。数字世界数字世界:全球互联网服务市场,经过多轮迭代,逐渐形成以中美为主导的、相对独立的市场格局。在云计算、软件领域,美国拥有绝对优势,但中国企业亦在蓬勃发展。图表图表3:全球科技行业地域分布(全球科技行业地域分布(2021)图表图表4:全球各产业链前五位企业一览全球

22、各产业链前五位企业一览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IDC,SNE Research,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IDC,华泰研究 机会机会挑战挑战实体世界实体世界数字世界数字世界软件国产化软件国产化&云计算云计算元宇宙元宇宙科技碳中和科技碳中和半导体国产化半导体国产化互联网出海互联网出海电子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迁出中国迁出中国82%73%37%28%14%13%17%22%12%32%21%18%13%12%46%29%56%66%0%20%40%60%80%100%云计算软件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电池光伏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亚太(其他)其他中国台湾中国

23、(含香港)云计算通信设备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半导体电池光伏软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 科技科技 机会机会#1:科技碳中和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智能电动车迎来黄金:科技碳中和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智能电动车迎来黄金 10 年年 我们认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ABCD+5G)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和以光伏、风能、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两大通用技术平台,到 2030 年会进入一个虚实共生的低碳社会。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跨界融合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跨界融合是未来科技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主线是未来科技行业创

24、新发展的重要主线。过去三十年,信息技术的通用技术平台经历主机、个人电脑、手机再到 AI 云计算的三次重大迭代。这几次变革中,通信技术从最初的专网,升级为有线互联网、4G 和 5G;计算架构从最初的集中式,到 PC 和手机的分布计算,在 AI 云计算时代又回归到集中式计算。展望未来,随着区块链/Web3 等分布式技术的成熟,以及终端算力的不断提高,元宇宙又有望重新走向分布式架构。另一方面,能源技术的变迁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一直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去三百年,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经历了 1)从木材到煤炭(1770 年代开始的蒸汽机革命),2)从煤炭到石油(1870 年代开始的内燃机革命),3)天然气

25、(1930 年代开始在美国各地作为空间供热能源大规模普及),4)核能的使用(1950 年代),5)风能(1990 年代开始)以及 6)光伏(2010 年开始)。每次基础能源的变迁,往往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类似工业革命、汽车革命、信息革命这样大的社会变革。图表图表5:“ABCD+5G”和“碳中和技术”和“碳中和技术”:2030 年年通用技术平台通用技术平台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81999-

26、-----------------12IBM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英伟达亚马逊特斯拉宁德时代市值市值(亿美元亿美元)主机主机PC互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

27、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ABCD+5G)集中集中分散分散元宇宙元宇宙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6:人类能源技术变迁与未来能源结构展望人类能源技术变迁与未来能源结构展望 注:1800-2015 数据来自 Vaclav Smil,2060 数据来自“Global energy perspectives to 2060-WECs World Energy Scenarios 2019“一文中 Unfinished Symphony 情形 资料来源:Vaclav Smil,Global energy perspectives to 2060-WEC

28、s World Energy Scenarios 2019,华泰研究 实践实践#1:智能电动车就是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技术融合发展的最好实例,我们认为:智能电动车就是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技术融合发展的最好实例,我们认为中美智中美智能电动车产业链能电动车产业链未来有望对未来有望对日德燃油车产业链日德燃油车产业链形成替代。形成替代。从今天到 2030 年,智能电动车替换燃油车,中美智能电动车产业链替代过去日德燃油车产业链成为重要产业趋势。汽车工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从过去的机械工程向半导体和软件等信息技术变化。中国科技企业有望把在手机产业链上积累的软件和电子能力迁移到汽车行业,大幅提高全球的市占率。智能

29、电动车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除了整车以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在内的国产零部件产业,以及智能出行产业链也有望受益。图表图表7:中美智能电动车产业链替代过去日德燃油车产业链中美智能电动车产业链替代过去日德燃油车产业链 资料来源:IDC,Marklines,华泰研究预测 2060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现代生物燃料0%10%20%30%40%50%60%70%80%90%100%000000020102015煤炭原油天然气

30、水电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现代生物燃料传统生物燃料传统能源传统能源蒸汽机蒸汽机(煤炭)(煤炭)内燃机内燃机(原油)(原油)裂解工艺改进裂解工艺改进(石油(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水能)(水能)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核能)(核能)风光发电风光发电(太阳能(太阳能&风能)风能)1920s:电力公司:电力公司1930s2010s:石油天然气公司:石油天然气公司现在现在&未来:清洁能源公司未来:清洁能源公司煤炭生火生火(木材)(木材)传统生物燃料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其他可再生能源现代生物燃料18.2%8%20202030E34.2%16.8%20202030E14.0%37.9%2

31、0202030E8.6%25.2%20202030E33.9%2010202162.7%2010202113.8%17.3%2010202114.6%20.0%20102021欧洲欧洲欧洲欧洲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8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8: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的投资机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的投资机遇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实践实践#2:碳中和背景下,:碳中和背景下,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将成为实现能源脱碳的主要力量之一,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将成为实现能源脱碳的主要力量之一,上游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迎来高速发展期。上游半导体和

32、电子元器件迎来高速发展期。当前,用以光伏、风电、水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全球各国政府“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共识的大背景下,减排路线图日益清晰,为从清洁能源供给、传输到使用终端的一系列产业带来广阔机会。未来,伴随着政策推动和发电成本下降,光伏、风电装机量有望长期提升,高景气将利好上游电子元器件,我们认为功率半导体与被动元件国产厂商有望率先受益。实践实践#3: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推进绿色能源转型,苹果产业链和运营商成为脱碳领)产业推进绿色能源转型,苹果产业链和运营商成为脱碳领头羊。头羊。根据

33、 BCG 和彭博,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硬件、电信运营商在内的 ICT 行业,2015年耗电量占全球 11%,截至 2022 年 7 月末美股科技企业在美股总市值占比超过 30%,既是碳减排行动的主要责任方,也是拥有多种核心技术,能够加速碳中和发展的推动者。一方面,我们看到以果链为代表的电子制造行业在绿色转型方面已经取得超前成就,苹果 2030脱碳将带动“零碳制造”成为核心竞争力,率先完成绿色转型的企业有望实现份额提升;另一方面,迫于基站和 IDC 能耗压力,运营商脱碳迫在眉睫,有望带动储能/能源互联网/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高增。动力电池国产替代率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动力总成域三电系统三电

34、系统+IGBT(SiC)多屏互动多屏互动+HUD芯片芯片+感知元件感知元件1国产芯片从中低端车型向上渗透国产芯片从中低端车型向上渗透2国内车企多感知融合方案是主流国内车企多感知融合方案是主流1发动机发动机+变速箱变速箱+离合器离合器三电系统三电系统2IGBT/SiC的的国产替代机遇国产替代机遇入门入门中端中端高端高端汽车汽车价格价格理想L9北汽极狐Hi芯片性芯片性能能理想ONE蔚来ES6主电机驱动主电机驱动车载空调车载空调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助力转向助力转向OBC(充电(充电/逆变)逆变)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功率器件功率器件作用作用主电机驱动主电机驱动IGBT为主,部分车型选用SiC MOSFET大功

35、率直流/交流(DC/AC)逆变后驱动汽车电机车载空调控制系统车载空调控制系统IGBT小功率直流/交流(DC/AC)逆变,使用电流较小的IGBT模块助力转向助力转向IGBT/MOSFET大功率直流/交流(DC/AC)逆变后驱动助力转向OBCIGBT/SiC MOS/GaN FET将220V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为电池充电发动机国产替代率1多屏互动,人机交互多屏互动,人机交互2AR-HUD或将成主要趋势或将成主要趋势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9 科技科技 机会机会#2:半导体和软件国产化半导体和软件国产化是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是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 在科创板

36、制度红利、华为事件引发的国产化需求、以及全球缺芯的推动下,过去三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取得长足发展。从器件类型来看,中国企业在封测、模拟、MCU、功率、手机射频、半导体设备上开始具备一定竞争力。但在高性能计算、手机基带、存储器等领域还较为薄弱。从终端市场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在家电、手机等消费类芯片及通信设备芯片,由于能较好地兼顾性能、功耗、成本等因素,被市场广泛认可。但在汽车、云计算、工业等领域仍较为落后。图表图表9:中国半导体企业国产化率中国半导体企业国产化率 注:美国及中国为各地区厂商合计市占率 资料来源:Gartner,IDC,SEMI,华泰研究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有两大趋势

37、和四个重要投资方向。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有两大趋势和四个重要投资方向。趋势趋势 1:半导体制造环节的区域化:半导体制造环节的区域化 1980 年 代,在 日 美 竞 争 的 大 背 景 下,台 积 电 首 创 半 导 体 制 造 和 设 计 分 离 的“Fabless+Foundry”商业模式。台积电通过大胆的研发和高强度的资本开支投入,在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中国台湾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使得芯片设计客户可把精力集中于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芯片产品,加快产品迭代速度,迅速扩大各自市场的份额。但半导体产业链分工带来各国自给率的不足。根据 IDC 和 IC Insigh

38、ts 的数据,2020 年,美国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的 27.8%,但产能份额只有 7.0%,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的 28.2%,但产能份额只有 12.0%。近年来,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供应链安全问题得到各国高度重视。我们看到,美国出台芯片法案鼓励本地化生产、中国持续鼓励国产化。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基于供应链安全考量下的区域化生产是全球半导体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即使会降低效率、推高成本,但是会降低整体供应风险。类别市场集中度全球市场规模(百万美元)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公司EDA软件13,00077%10%华大九天、芯华章、概伦电子设备102,64040%20%北方华创、盛美上海、中微公司材料64,

39、30017%20%沪硅产业、鼎龙股份、天岳先进晶圆代工110,10011%9%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封装测试77,70015%28%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芯片存储器167,59228%1%兆易创新、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微处理器(CPU/GPU等)63,53293%5%龙芯中科、景嘉微、海光信息模拟IC42,86360%25%矽力杰、圣邦股份、思瑞浦无线通讯(基带/射频等)90,44072%5%卓胜微、华为海思,紫光展锐逻辑IC(显示驱动等)11,82680%10%格科微、韦尔股份、集创北方MCU25,70430%30%兆易创新、乐鑫科技、中颖电子传感器32,15319%20%韦尔股份、汇顶科技

40、、兆易创新光电子器件40,31842%20%长光华芯、源杰科技、纵慧芯光分立器件30,33729%30%闻泰科技,士兰微,斯达半导全球市场情况(2021A)产业链环节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0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0:全球晶圆制造走向区域化全球晶圆制造走向区域化 资料来源:IC Insights,华泰研究 趋势趋势 2:系统厂商驱动的国产化新阶段:系统厂商驱动的国产化新阶段 在科创板红利、国产化、缺芯的推动下,过去三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取得长足发展。根据Wind,2021 年 A 股半导体公司总收入已占到全球半导体上市公司的 10.36%。科创板开板至 8

41、月17 日,A 股半导体公司总数量增加 2.1 倍到 105 家,总市值上升 2.25 倍到 2.7 万亿元,成为全球重要资产类别。我们认为国产化进入由系统厂商驱动的新阶段,特别是来自新能源汽车、工业(包括光伏、风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国产化动能充足。根据我们的统计,2021年中国系统厂商半导体采购需求为 1,189 亿美元,约为中国 IC 设计销售额的 2.1 倍,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表图表11:中国系统厂商成为半导体国产化主要推动力(中国系统厂商成为半导体国产化主要推动力(2021A)注:工业包括工控、光伏、风电等 资料来源:SEMI,IDC,Gartner,Statista,DellOr

42、o Group,华泰研究 欧洲欧洲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日韩日韩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北美北美北美北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日韩日韩中国台湾中国台湾欧洲欧洲6%7%20202025E16%18%20202025E12%17%20202025E57%49%20202025E7%9%20202025E手机消费汽车工业通信计算1189亿亿美元美元全球终端市场规模全球终端市场规模中国厂商份额中国厂商份额主要中国品牌主要中国品牌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中国品牌采购规模中国品牌采购规模5170亿美元亿美元560亿亿美元美元中国中国ICIC设计销售额设计销售额19%24%29%15%14%39%22,859 1,

43、000 2,098 6,764 3,940 4,480(亿美元亿美元)498 507 529 795 1,267 1,573(亿美元亿美元)76 199 74 229 235 376(亿美元亿美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 科技科技 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设备、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设备、AI/大算力芯片、光芯片是重要的国产化方向。四大领域市场大算力芯片、光芯片是重要的国产化方向。四大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链相关国内公司有望实现快速成长。空间广阔,产业链相关国内公司有望实现快速成长。图表图表12:国产替代走向高端国产替代走向高端 注:曲线表示国产化进程 资料

44、来源:Wind,华泰研究 方向方向 1: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制造区域化,国产化需求空间广阔: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制造区域化,国产化需求空间广阔 受地缘政治影响,我们认为全球半导体的生产中心未来会从中国台湾走向全球分散。发展制造/设备/材料等核心环节,避免“卡脖子”是未来重要发展路线。SEMI 预计 2022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 24%至 1,904 亿美元,带动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由 2020 年的 1,026 亿美元增长 14.7%至 1,175 亿美元。当前全球设备市场主要由 AMAT、ASML、Lam等垄断,2021年中国设备厂商仅占全球总销售额的2.45%,我们看到中国公司在清洗

45、、PVD、炉管、刻蚀、CVD、CMP 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在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上国产化率较低。美国出口管制压力下,我们认为未来国产化需求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方向方向 2:第三代半导体:电动车、光伏、:第三代半导体:电动车、光伏、5G、快充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快充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以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高温、高压、高频等应用场景下优势显著,与新能源汽车、光伏、5G、消费快充等高成长性下游领域深度绑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据 Yole 数据,2020 年全球 SiC 市场规模为 11.84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有望增长至 59.79 亿美元,对应 CA

46、GR 为 38.2%;GaN 市场规模为 9.38 亿美元,预计到2026 年有望增长至 35 亿美元,对应 CAGR 为 24.5%。当前第三代半导体市场主要由Wolfspeed、ST、英飞凌、安森美等海外公司主导,国内厂商虽然已基本覆盖全产业链,但相关收入规模较小。我们认为国内公司未来在衬底、外延、器件/模块领域均有望实现突破,把握全球“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的先行者地位,实现份额快速提升。方向方向 3:计算芯片:信创:计算芯片:信创/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汽车汽车/安防场景落地安防场景落地 根据 WSTS 统计,全球 2021 年计算芯片市场规模约 1548 亿美元,占半导体市场 28%。英伟达

47、、AMD 和英特尔三家占据垄断地位。我们认为国内将在四大领域加速国产替代:1)信创:信创 PC 及服务器 CPU/GPU 国产化趋势明确;2)数据中心: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企业投资加码,AI 加速芯片行业快速发展;3)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对芯片算力需求不断提升,国产智能汽车具备供应链安全备份以及降本需求;4)安防:受清单限制国产化需求迫切,海思缺位下大批国产芯片厂商切入。模拟模拟/MCU功率功率手机射频手机射频半导体半导体设备设备先进工艺代先进工艺代工工存储存储高性能计算高性能计算手机手机基带基带第三代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光芯片光芯片车车用半导体用半导体进口替代进口替代通用通用芯片芯片新需求

48、新需求123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 科技科技 方向方向 4:光芯片:光电子产业明珠,国产替代星辰大海:光芯片:光电子产业明珠,国产替代星辰大海 光电子器件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细分赛道,涵盖工业用高功率激光芯片、通信用高速率激光芯片、手机人脸识别用 VCSEL 等成熟应用,以及车用激光雷达和硅光芯片等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的新领域。根据 Gartner,2021 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达 102 亿美元,预计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 亿美元,对应 CAGR 为 10.3%。全球目前 II-VI、Lumentum 等占据领先地位,我们看到国内企业已在

49、高功率激光芯片、高速率激光芯片等领域加速推进国产替代;长期我们看好光探测 SPAD/SiPM 芯片、硅光芯片等实现国产化从 1 到 N 的突破。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云计算和软件国产化是中国企业在数字世界能够实现稳健增长的重要领域。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云计算行业需求有望保持韧性。一方面,我们观察到国资云、算力网络等新基建政策已成为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预计 2023 年国内 IaaS 市场将同比增长38.6%至441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国内IaaS层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云计算行业也已逐步由“企业全面上云”阶段迈入“云上价值挖掘”阶段,行业下半场竞争也将从 IaaS 向 PaaS

50、层转移,而云原生作为 PaaS 层的最新技术演进方向,将会重塑产业价值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观察到,在海外市场,云原生孕育出了 Snowflake 等代表性上市公司,国内市场中,许多创新型云厂商也已通过在细分领域内的长期深耕建立了“专+精”的技术优势,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对标海外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未来容器云/云原生存储/数据库等细分领域有望涌现出一批技术实力强、盈利能力优异的优秀企业,值得重点关注。软件作为数据管理与使用的直接载体,其安全可控同样举足轻重,软件国产化需要被给予更多的关注。软件国产化节奏正处于从“可用”向“好用”的进化阶段,终极形态或为包含软硬多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应用领域也

51、从信创始于党政及特殊领域,逐步向其他行业拓展。1)目前国产操作系统相比国外仍然存在差距,国产操作系统追赶的关键在于操作系统、用户、配套软硬件开发商共同推进,推动国产化生态体系建设。2)分布式数据库或将成为数据库市场新增量,国产厂商在细分领域内各具优势,国产化替代可期。3)2011 年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工业软件市场需求潜力庞大,外部刺激下内生需求有望释放,看好国产厂商中有行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辐射能力的龙头公司。图表图表13:云计算和软件国产化投资机会云计算和软件国产化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中间件中间件数据库数据库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云原生云原生云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服务

52、器服务器计算芯片计算芯片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3 科技科技 机会机会#3: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发展之路元宇宙是人类下一场数字化大迁徙,中国有望走出自己发展之路 我们认为元宇宙是能集合人工智能、半导体、区块链、5G 通信、软件引擎、互联网等核心技术的核心应用,是人类数字化的下一场大迁徙,也是互联网的下一站。全球看,过去一年元宇宙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是最具关注度和争议度的话题之一。全球看,过去一年元宇宙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是最具关注度和争议度的话题之一。2021年 3 月 Roblox 纽交所上市,当日股价涨超 50%,11

53、 月 Facebook 改名 Meta 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英伟达宣布产品路线升级为“GPU+CPI+DPU”三芯战略,同时发布 Omniverse,宇宙话题红极一时。但随着宏观经济下行,Meta 等逐渐收缩投入,二级市场对 VR 出货量高速增长以及元宇宙应用迅速扩张的期待短期落空,2022 上半年海内外相关标的股价回撤明显。我们看到过去一年在达沃斯等各类论坛与交流中,元宇宙已经变成全球讨论最热烈、也最具争议的话题。而中国各地政府从谨慎监管到积极制定规则,再到建立产业集群鼓励发展。而中国各地政府从谨慎监管到积极制定规则,再到建立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我们认为有望复制中国在面板、半导体、电动车、光伏

54、等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行业比较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电子制造业、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显著比较优势,但在软件引擎、高性能计算芯片等领域存在劣势。对内容和虚拟货币的强监管,可能会影响元宇宙应用在中国的发展轨迹。硬件端,我们看好中国电子制造业和通信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看好 AR/VR 内容、数字虚拟人、数字藏品、车载娱乐等。图表图表14:元宇宙在元宇宙在 B 端端 G 端端 C 端多场景落地端多场景落地 注:总市值涨幅中包含腾讯(700 HK)、百度(BIDU US)、阿里(BABA US)、美团(3690 HK)、京东(JD US)、网易(NTES US)、快手(1024 HK)、拼多多(PDD US

55、)、Meta(META US)、苹果(AAPL US)、亚马逊(AMZN US)、谷歌(GOOGL US)资料来源:VR 陀螺、Questmobile、阿里巴巴官网、Holoride 官网,华泰研究 全球来看,元宇宙基本框架逐渐清晰全球来看,元宇宙基本框架逐渐清晰,分为分为底层架构和内层核心底层架构和内层核心两层。两层。我们认为元宇宙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互操作系统、内容生产系统、价值结算系统作为底层建设构筑的数字生活空间,其核心是通过应用和身份连结现实居民,并由社会激励和治理规则维系人际关系和系统运转,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数字化大迁徙。0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

56、,000,00025,000,0-----------012022-05App日均使用时长日均使用时长(万分钟万分钟/日)日)微信抖音快手快手极速版搜狗输入法今日头条抖音极速版淘宝百度拼多多4G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购物、视频、游戏等方式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购物、视频、游戏等

57、方式元宇宙场景逐渐落地元宇宙场景逐渐落地改变社交习惯改变社交习惯改变游戏和购物改变游戏和购物改变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变展示自我的机会AIAI驱动驱动全方面改变生活、工作全方面改变生活、工作互联网红互联网红利期见顶利期见顶2G:城市元宇宙:城市元宇宙2B:工业工业元宇宙元宇宙2B:办公办公元宇宙元宇宙2C:游戏社交:游戏社交2C:数字虚拟人:数字虚拟人2C:数字电商:数字电商2C:数字:数字藏品藏品2C:车载娱乐:车载娱乐100,000300,000500,000(亿元人民币)总市值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4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5:元宇宙底层技术支持元宇宙底

58、层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万向区块链,华泰研究 元宇宙的底层架构建设元宇宙的底层架构建设中,中国企业在电子制造业、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显著比较优势,但在软件引擎、高性能计算芯片等领域存在劣势。我们看好中国电子制造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1)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带宽等,以及 AR、VR 和脑机接口等,建设目标是人机交互体验推近至真人水平。过去一年,VR 方面硬件持续升级,pancake+OLEDoS方案+多摄像头传感器成为标配高端方案,AR 方面光波导、Micro-LED、LCoS 等技术持续升级,向轻量级、全彩 AR 方案大规模应用迈进一步。同时,华为等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

59、也积累深厚。我们看到中国基于传统消费电子制造业、通信基础设施产业优势,在 ARVR 上游零部件供应链、整机代工等领域已经占据领先地位,我们看好中国电子制造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优势将在元宇宙发展中延续。2)内容生产系统:)内容生产系统:包括图形引擎、游戏引擎、虚幻引擎、UGC(将用户从体验者转变为内容的生产者),以及 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等。我们看到 PGC 模式下的元宇宙世界沉浸感较强,目前大部分流行影视、游戏均由专业团队制作,PGC 产能有限,过去一年以Roblox、TikTok为代表的UGC平台快速发展。同时随着科技大厂入局,如腾讯投资Roblox,华为打造河图引擎等,相关方面的布局

60、持续完善。我们认为虽然中国产业目前在软件引擎领域存在劣势,但看好科技巨头入局与全球龙头本土化下中国产业后续发展。3)互操作系统:)互操作系统:互操作系统的目标是让元宇宙的参与者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自由切换,价值在两个世界之间自由流转,比如分布式身份(DID)、数字分身和可编程价值等。2022 年 6 月,构建了 OpenXR 标准的 Khronos Group 宣布成立 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 元宇宙标准论坛,截至 2022 年 7 月 18 日,该标准论坛已经拥有超过 650 个成员,后续将会召开行业标准统一相关会议。我们看到全球而言,虽然发展方向已经比较清晰

61、,但元宇宙互操作系统在协议设计和标准化建立、以及元宇宙信息基础设施性能支撑方面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目前全球来看都处在初步探索阶段。4)价值结算系统价值结算系统:包括产权和交易规则,在元宇宙中,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将在价值层面融为一体,包括数字货币、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非同质化代币等一系列应用。从海外看,过去一年 1)多链并存生态初步形成,Web 3.0 底层设施已较为完善,2)2021 年是 NFT、GameFi 快速增长元年,未来各类 X-to-Earn 模式创新将浪潮迭起,引领 Web 3.0 应用发展,3)加密资产退潮暴露系统性风险,未来全球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或将强化。而国内

62、的 Web3.0 建设则是在强监管的模式下稳步推进,联盟链和数字藏品竞相发展,但在现有的严监管政策下,基于虚拟货币的交易等相关应用或难以推广。我们认为未来在互操作系统与价值结算系统中,国内、海外基于区块链应用的一系列应用或在强监管下按照不同路径发展。价值结算系统内容生产系统信息基础设施互操作系统应用激励治理身份元宇宙元宇宙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5 科技科技 元宇宙的内层核心包括元宇宙的内层核心包括:身份身份,元宇宙的每位居民需要有自己明确的 ID,身份背后是元宇宙的各类参与者,包括内容创作者、用户和技术开发者等,而身份网络中蕴含的社会关系,在元宇宙中具

63、有重要地位;应用应用,即元宇宙的入口和体验场景,在元宇宙发展前期,应用将主要包括游戏、社交、电商和艺术品,以及办公、城市和工业等;激励激励,元宇宙必须提供一套完备的激励规则,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在元宇宙中生产、劳动、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治理治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治理问题在元宇宙中也同样会出现。因此,元宇宙也需要依靠法律体系等强制性力量以及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等自制自律机制来约束居民和组织的行为。社区自组织力量将在元宇宙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看好看好 B 端端 G 端端 C 端应用蓬勃发展,带动身份、激励、治理等其他内层核心持续推进端应用蓬勃发展,带动身份、激励、治理等其他内层核心持续推进。

64、我们看到过去一年,除了 Meta、英伟达、Unity 等标签明显的元宇宙玩家外,内容平台、区块链,甚至消费、金融等不同行业玩家纷纷进军元宇宙,玩具龙头乐高正大力发展元宇宙课堂,运动厂商龙头耐克公司开设元宇宙店铺,使用 NFT 技术出售虚拟球鞋,以 Wendys 和摩根大通为代表的餐饮、金融等行业厂商也在开设元宇宙虚拟店铺。国内看,百度背靠 AI能力,推出虚拟空间希壤和虚拟人平台曦灵,阿里巴巴也围绕虚拟数字人、数字藏品,加码元宇宙营销。我们认为 B 端 G 端 C 端包括工业元宇宙、城市元宇宙、办公元宇宙等各类场景将蓬勃发展,并看好数字虚拟人、车载娱乐等应用率先落地。中国各地政府从谨慎监管到积极

65、制定规则,再到建立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有望复制中国在中国各地政府从谨慎监管到积极制定规则,再到建立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有望复制中国在面板、半导体、电动车、光伏等产业的成功经验。面板、半导体、电动车、光伏等产业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地方政府通过引导基金,产业园,示范项目等形式构建产业集群是扶植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打造了北京亦庄智能驾驶产业、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上海半导体产业、合肥电动汽车产业等成功案例。政府对元宇宙从 2021 上半年的谨慎监管,到 2021 下半年的积极制定规则,再到 2022 年开始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发展,态度逐渐清晰。我们认为与欧美政府相比,中国政府能调动更

66、多资源且执行力更强,主动入局之后有望对企业形成有效引导规范,元宇宙相关硬件、软件生态产业都有望持续发展。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6 科技科技 挑战挑战#1:强监管环境下,强监管环境下,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探索企业探索出海出海新模式新模式 全球互联网服务市场,经过多轮迭代,逐渐形成以中美为主导的、相对独立的市场格局。中国企业深耕国内市场,美国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基本盘则在欧美日韩等相对发达地区,而两国企业均对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展开了积极的布局。其中,美国互联网企业主要通过直接提供服务的方式,在当地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互联网企业在部分国家直接提供服务阻碍重重,因此在

67、出海方式选择上,直接提供服务和投资当地企业并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各国数据监管政策差异,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直接提供服务之路常有坎坷,但仍然通过本地化产品异军突起,在短视频、手游应用上尤为明显。抖音海外版TikTok、快手海外版Kwai在多国互联网应用时长排名中占据前列。PUBG Mobile、原神等游戏亦在海外获得了丰厚收入。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投资并不鲜见,例如东南亚电商龙头 Shopee 和 Lazada、东南亚出行及外卖餐饮龙头 Grab 和 Gojek、全球领先游戏开发商 Supercell、动视暴雪和 Riot 等等均有来自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投资之外,中国互

68、联网企业的运营打法支持、经验复制与本地化适应,也可见于其投资的本地企业。图表图表16:主要国家互联网应用排名(总用户时长,主要国家互联网应用排名(总用户时长,2022 年年 7 月)月)资料来源:Data.ai,华泰研究 近年,世界各国正愈发重视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数据安全这一议题,并通过设立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方式,对数据的跨境自由流动多加约束。这间接地给数字世界树立起了国别市场之间的壁垒,特别对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造成较大困难。美国美国德国德国印尼印尼印度印度巴西巴西中国中国美国美国中国中国德国德国印尼印尼印度印度巴西巴西1234567891

69、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7 科技科技 挑战挑战#2:外迁压力:外迁压力推动电子制造业推动电子制造业企业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加速国际化进程 自 1970 年代起,在低成本驱动下,全球电子制造业以欧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的路线不断迁移。中国大陆电子制造业充分受益于全球化之下的国际分工,凭借人口红利与成本优势在零部件制造和组装环节处于领先地位,成为电子产业链的世界工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积累了其它国家短期难以复制的大量技术人才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但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特别是 20

70、18 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增收关税等影响下,电子制造业出现向东南亚、印度等区域外迁的趋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可能出现 G2 格局。各家企业需要提供两条供应链分别服务美国和中国市场。过去几年,立讯、舜宇等中国电子制造业企业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加大在印度、越南等地的投资,以满足客户对供应链要求的变化。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国际化。图表图表17:全球电子产业链迁移路径全球电子产业链迁移路径 资料来源:Wind,Digitimes,华泰研究 美国美国日本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印度印度东南亚东南亚12韩国韩国22334422345产业链变迁产业链变迁日 本 式“半 导体+零部件+整

71、机”一 体 化商 业 模式 席 卷全球“代工+设计”的软硬件分离模式兴起半导体制造从美国向中国台湾和韩国迁移代工和零部件向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迁移苹果等手机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迁移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崛起制造业从中国向越南、印度等国迁移中国半导体国产化中国从制造中心成为创新中心ARVR产业链由中国区开始-20-?2021-?1重大行业契机重大行业契机大型机/TV等家电PC手机AIoTARVR中国中国印度印度中国中国东南亚东南亚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8 科技科技 面向面向 2030 的十大投资机会

72、的十大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到 2030 年,我们将生活在一个虚实共生、低碳绿色和自主创新的社会。在这样的新型社会中,我们看好在汽车智能化、科技碳中和、半导体国产化、基础软件、AR/VR/脑机接口、软件引擎/应用、AI/高性能计算、Web3.0、云原生和商业航天十大投资方向会涌现出丰富的投资机会。图表图表18:面向面向 2030 的的科技行业十大投资机会科技行业十大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 8.Web3.0/区块链区块链1.汽车智能化汽车智能化6.远程医疗远程医疗元元宇宇宙宙全全球球价价值值链链重重构构科科技技创创新新3.半导体国产化半导体国产化碳碳中中和和2.科技碳中和科技碳中和9.商业航

73、天商业航天4.软件国产化软件国产化10.云原生云原生7.AI/高性能计算高性能计算5.AR/VR/脑机接口脑机接口6.软件引擎软件引擎/应用应用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9 科技科技 科技碳中和:从主要责任方到推动者科技碳中和:从主要责任方到推动者 我们认为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我们认为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要要支点支点。根据 BCG 和彭博数据,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硬件、运营商在内的科技行业,2015年耗电量占全球11%,截至2022年7月末美股科技企业在美

74、股总市值占比超过30%,既是碳减排行动的主要责任方,也是拥有多种核心技术,能够加速碳中和发展的推动者。随着科技行业的绿色变革不断深化,我们认为:1)在电子制造业,受益苹果 2030 碳中和推动,零碳制造能力预计成为供应链新标准,果链 ESG 领先企业长期竞争力及估值提升机遇凸显;2)在通信行业,东数西算及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助力运营商碳中和,热管理/电网数字化升级/海缆赛道高景气;3)新能源电子产业链中,清洁能源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预计带动上游电子元器件快速扩容。科技科技碳中和碳中和现状:自身减排刻不容缓,技术引领绿色浪潮现状:自身减排刻不容缓,技术引领绿色浪潮 碳中和目标紧迫,科技行业价值链脱碳任

75、务艰巨碳中和目标紧迫,科技行业价值链脱碳任务艰巨 碳中和碳中和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主题,科技行业,科技行业将引领将引领绿色低碳浪潮。绿色低碳浪潮。气候危机仍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5的控温目标达成亟需更大力度的减排行动,否则人类将面临气候引发的一连串黑天鹅事件;同时,在全球化面临十字路口的当下,推动气候问题解决也成为了当今局势中为数不多的合作力量。我们认为,碳中和的根本变革为:高环境代价的低质量发展模式向低环境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这种转变当中,科技行业无疑需要深度参与,以高端技术驱动助力社会低碳转型。同时,随着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科技行业自身能耗问题也引人注目,在

76、价值链控排上需要起到排头兵作用。碳排放总量未见拐点,人类经济活动仍严碳排放总量未见拐点,人类经济活动仍严重依赖碳排放。重依赖碳排放。2021 年 8 月,IPCC 发出红色预警,若维持当前碳排放量,预计在 2030 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升高 1.5,早于巴黎协定到 2050 年升温 1.5的目标。然而,全球碳排放总量尚未见明显拐点:2020 年受新冠大流行影响,全球碳排放同比下降 5%;2021 年全球逐步复苏,碳排放反弹至疫情前水平,人类经济活动仍然严重依赖碳排放。严峻的碳排放现状要求严峻的碳排放现状要求各部门各部门进行进行立即、深度立即、深度的的减排减排工作工作,将生产经营与碳排放脱钩

77、。将生产经营与碳排放脱钩。图表图表19:在在 66%可能性的可能性的 1.5 度控温目标下全球碳预算剩度控温目标下全球碳预算剩 360Gt 图表图表20:全球碳排放总量未见拐点全球碳排放总量未见拐点 资料来源:IPCC,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IEA,华泰研究 科技行业碳中和内部解决能耗问题,并推动更大范围的价值链碳中和。科技行业碳中和内部解决能耗问题,并推动更大范围的价值链碳中和。随着数字经济快速渗透,科技行业碳排放压力加剧。据BCG统计,ICT行业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4%,若不采取减排措施,到 2040 年 ICT 行业碳排占比将达 14%。根据温室

78、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排放包括自身排放(范围 1&范围 2)以及供应链排放(范围 3)。对于科技行业,自身减排着力解决数据中心和场所用电能耗加剧问题,更重要的挑战来自所售卖产品和设备相关的价值链排放。据 BCG中国碳中和指引(2021 年 9 月)测算,美国上市企业中科技行业价值链排放为自身运营排放的 2.64 倍,高于消费、金融等行业,因此科技行业去碳化有价值链放大效益。2.01.71.51110660360-6%-4%-2%0%2%4%6%8%0554002005201020152020(GtCO2)二氧化碳排放量YoY(右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金融危

79、机金融危机新冠大流行新冠大流行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0 科技科技 减碳需要科技行业支持,数字技术赋能更多产业低碳发展。减碳需要科技行业支持,数字技术赋能更多产业低碳发展。根据 GeSI 报告,到 2030 年 ICT技术能推动全球碳排放降低 20%(12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10 倍于自身排放。根据信通院数字碳中和白皮书(2021 年 12 月)的整理,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技术与产业融合的载体,5G、大数据、云计算、AI、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助力重点行业减排,具体应用包括智慧电网、工业绿色制造、建筑降耗、智慧交通等。展望未来,在

80、行业层面,科技行业能够成为低碳产品和行业减排方案提供商,并利用资金优势,投资于清洁能源创新的初创企业;用户层面,科技行业能够打通线上和线下场景,引导用户减排行为,加速碳中和社会生态形成。图表图表21:2030 年科技行业预计将占全球用电能耗年科技行业预计将占全球用电能耗 20%图表图表22:科技行业价值链排放是自身排放科技行业价值链排放是自身排放 2.64 倍倍 资料来源:BCG,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BCG,华泰研究 海外科技巨头净零目标超前,海外科技巨头净零目标超前,拥有拥有系统化减排举措系统化减排举措。我们看到海外科技厂商净零目标集中在 2030 年至 2040 年,较国际普遍目标 205

81、0 年显著提前,减排举措集中于低碳产品、能效提升和推进可再生电力使用,微软(MSFT US)率先实施内部碳定价。自 2011 年开始,Meta(META US)、苹果(AAPL US)、谷歌(GOOGL US)、微软、亚马逊(AMZN US)等众多科技品牌厂先后公开承诺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披露清洁电力项目利用计划和实施情况。近年来,科技企业在清洁电力和绿色能源的采购与投资上加大了步伐和力度。根据 RE100 2021 年度报告,已有超 30%的科技企业已经达成了 100%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国内科技厂商近年主动加速碳中和进程,阿里巴巴(9988 HK)、腾讯(700 HK)先后发布行动框

82、架,但在减排举措落实上,国内的科技厂商的实际进展有限,仍需更多投入。图表图表23:主要科技品牌厂商减碳目标及做法主要科技品牌厂商减碳目标及做法 资料来源:各公司 ESG 报告,华泰研究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15年(实际)2030年(预测)全球用电量(TWh)其他产业网络数据中心ICT生产消费电子0.00.51.01.52.02.53.0通信运营房地产金融必选消费可选消费科技价值链碳排放倍数2020年年运营碳中和运营碳中和2030年年供应链碳中和供应链碳中和2025年年运营碳中和运营碳中和2050年年清除

83、历史排放清除历史排放2030年年公司供应链负排放公司供应链负排放2020年年运营碳中和运营碳中和2030年年供应链碳中和供应链碳中和2007年年运营碳中和运营碳中和2030年年供应链碳中和供应链碳中和2025年年100%可可再生电力再生电力2040年年供应供应链碳链碳中和中和2030年年50%产品运输产品运输碳中和碳中和2025年年90%清洁能源清洁能源2050年年碳中和碳中和2030年公司年公司/价值价值链减链减排排50/25%2025年碳年碳强度较强度较19年年降低降低16%2030年运营碳中和年运营碳中和价值链碳强度较价值链碳强度较20年降低年降低50%1407碳足迹碳足迹(万(万吨)吨

84、)39202285950年运营与供应链碳中和年运营与供应链碳中和表示已有措施表示已有措施表示计划实施表示计划实施表示已完成表示已完成表示进行中表示进行中提升提升能效能效低低碳碳产品产品可再生可再生电力电力绿色绿色金融金融内部内部碳碳定价定价碳清除碳清除国际国际碳中和普遍目标碳中和普遍目标:2050年年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4:科技厂商纷纷提出科技厂商纷纷提出 100%可再生能源目标可再生能源目标 图表图表25:超超 30%的科技企业实现的科技企业实现 RE100 资料来源:RE100,

85、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RE100,华泰研究 三大终端出发,看智能设备三大终端出发,看智能设备/通信服务通信服务/绿色出行碳排现状绿色出行碳排现状 以以 iPhone 为例,解析智能手机碳足迹及其来源。为例,解析智能手机碳足迹及其来源。苹果自 2009 年开始披露 iPhone 产品环境报告,环保意识领先。通过对比 iPhone 各机型碳足迹,我们观察到:1)近三年推出的iPhone1113 同类机型碳足迹有明显下降,iPhone 13 相比 iPhone6 碳足迹下降 33%;2)高端机和大容量机型碳足迹更高,目前顶配机 iPhone 13 Pro Max 1T 是碳足迹最高(117

86、kg)的机型,而最新入门机 iPhone SE 2022 是迄今碳足迹最低(43kg)的一代。iPhone 碳排放按生命周期细分后,生产环节占比超 80%,使用环节约占 15%。苹果 2021 年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较 15 年已下降 37.5%,其中生产环节碳足迹下降 45.3%,使用环节碳足迹下降 24.4%。图表图表26:近年近年 iPhone 机型碳排放机型碳排放 图表图表27:iPhone 碳排放与树木碳吸收量换算碳排放与树木碳吸收量换算 资料来源:苹果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Apple 产品环境报告,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28:iPhone 13 制造和使用环节制造和使用环节碳排放占比

87、居前碳排放占比居前 图表图表29:苹果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较苹果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较 15 年下降年下降 37.5%资料来源:苹果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苹果环境进展报告,华泰研究 2000020202120227.0%30.2%9.3%14.0%16.3%4.7%18.6%0%5%10%15%20%25%30%35%未披露实现100%RE80%-99%RE60%-80%RE40%-60%RE20%-40%RE82K111K138K147K151K能源节约量(百万千瓦时)目前已代表客户种植188,079棵树,其中包括濒危植物、有

88、利于空气净化的植物等。188,000+188,000+treestrees2022年初发布年初发布eSIMfelix推出了澳大利亚首款端到端数字移动激活体验eSIM技术:舍弃塑料卡:舍弃塑料卡:eSIM使用手机内置的可编程芯片来连接客户提高灵活性:提高灵活性:15分钟内客户即可自我完成注册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节省100吨的二氧化碳,使用更少的塑料、包装产生可回收物产生可回收物的公司的公司处理可回收物处理可回收物的公司的公司为可回收物评级循环利用平台提供需要被处理的可回收物信息可视化需要被处理的可回收物提供循环处理设备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7 科技科技

89、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1:关注高成长的热管理赛道:关注高成长的热管理赛道 升级热管理系统是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之一。升级热管理系统是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之一。由于具备高耗能的特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及 5G 网络的扩张将导致其能源使用量及碳排放量进一步扩大,给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带来更大挑战。而温控节能系统是降低 IDC 与 5G 基站能耗的关键之一,据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白皮书,当 PUE 为 1.92 时,数据中心的 IT 设备能耗占比为 52%;制冷系统的能耗占比为 38%,占据非 IT 设备中的较高比例;当 PUE 为 1.3 时,该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的能耗占比为下

90、降到 18%。因此当 IDC 考虑节能减排,且无法升级 IT 设备时,实现制冷系统的节能是实现 IDC 节能的核心途径之一。图表图表66:各类温控方案各类温控方案 PUE 对比对比 图表图表67:不同不同 PUE 下能耗构成下能耗构成 资料来源:工信部,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白皮书(2019 年),华泰研究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储能安全储能安全逐步逐步得到重视,热管理是保证过程安全的关键。得到重视,热管理是保证过程安全的关键。中国能源报数据显示,2011-2021 近十余年间,全球共发生 32 起储能电站起火爆炸事故,特别是韩国,在政策激励之下储能项目建设爆发式增长,但在

91、安装施工、系统集成、运行维护等方面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自 2017 年来已经发生 24 起安全事故。同时,我们注意到在上述 32 起储能电站事故中,有 20 起(62%)事故是发生在储能充放电环节。结合锂离子电池火灾机理,过程安全是电池火灾的防控的重要一环,而热管理是保障过程结合锂离子电池火灾机理,过程安全是电池火灾的防控的重要一环,而热管理是保障过程安全的关键。安全的关键。过程安全包括合理的电气和结构设计,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主动温控式管理系统,确保电池工作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多层级架构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状态。图表图表68:201

92、1-2021 储能电站安全事故主要成因储能电站安全事故主要成因 图表图表69:储能电站热管理过程储能电站热管理过程 资料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南方电网官网,华泰研究 1.01.11.21.31.41.51.6风冷冷冻水直接蒸发冷却 间接蒸发冷却液冷PUE0%10%20%30%40%50%60%70%80%90%IT 设备空调系统电源配电照明PUE=1.92PUE=1.5PUE=1.3安装环节12%充放电环节充放电环节62%运维环节13%未知原因13%良好的热管理过程安全储能电站安全保障保障保障保障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8 科技科技 主

93、流热管理技术中,液冷方案经济价值更高。主流热管理技术中,液冷方案经济价值更高。经济性方面,相比于风冷方案,液冷方案虽在初期 Capex 更高,但从目前市场中的液冷方案来看,液冷方案可降低能耗约 20%,提升电池寿命约 20%,并且可以使储能系统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安全性方面,相比于风冷方案,液冷方案更佳安全性将更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热管理环节。因此,我们认为,从长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液冷方案更具备优势,未来在储能温控系统中液冷方案占比将逐步提升。图表图表70:四种典型热管理技术四种典型热管理技术特点特点 风冷风冷 液冷液冷 热管冷却热管冷却 冷端风冷冷端风冷 冷端液冷冷端液冷 相变冷却相变冷却 散

94、热效率 中 高 较高 高 高 散热速度 中 较高 高 高 较高 温降 中 较高 较高 高 高 温差 较高 低 低 低 低 复杂度 中 较高 中 较高 中 寿命 长 中 长 长 长 成本 低 较高 较高 高 较高 资料来源: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技术现状分析(钟国彬 2018),华泰研究 关注在热管理领域有丰富技术积淀的企业。关注在热管理领域有丰富技术积淀的企业。英维克(002837 CH)/申菱环境(301018 CH)/高澜股份(300499 CH)/同飞股份(300990 CH)/奥特佳(002239 CH)/松芝股份(002454 CH)为热管理领域代表性上市企业。其中,英维克

95、及申菱环境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5G 基站/储能等多个细分领域;高澜股份/同飞股份的产品则多用于电力电子装置、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工业领域;奥特佳/松芝股份的热管理产品则主要应用于汽车及轨道交通领域。未来,随着数据中心、储能等细分领域对热管理的需求增长,在热管理领域有丰富技术积淀的企业有望受益。图表图表71:热管理领域代表性上市企业及其业务进展热管理领域代表性上市企业及其业务进展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主营产品对象主营产品对象 公司简介及热管理业务进展公司简介及热管理业务进展 热管理相关产品热管理相关产品 英维克英维克 数据中心/5G 基站 公司是国内精密温控领军企业,是数据中心温控/通信基站温控

96、/储能温控等多个细分领域龙头;数据中心领域,公司已为腾讯/阿里巴巴/秦淮数据/万国数据等用户提供高效节能的制冷产品及系统,2021 年公司机房温控节能收入年公司机房温控节能收入 11.9 亿元,机柜温控产品收亿元,机柜温控产品收入入 6.63 亿元;亿元;储能温控领域,公司客户涵盖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等主流储能集成厂商,2021年储能温控收入达到年储能温控收入达到 3.37 亿元。亿元。CyberMate 高效机房专用空调 DC/EC 直流空调 MC 储能空调/EMW 储能冷水机 液冷板/插框式 CDU/干冷器等 申菱环境申菱环境 数据中心 公司主营业务围绕专用性空调为代表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

97、开展,涵盖数据中心/工业/特种空调/储能热管理四大应用领域 数据中心领域,客户包括华为、曙光数据、天猫等客户包括华为、曙光数据、天猫等,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长达 10 年,为其开发符合整体数据中心规划的产品,以实现更优能效 公司储能温控系列产品已开始向国家电网、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供货公司储能温控系列产品已开始向国家电网、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供货 机房精密空调 直接/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储能系统整体顶置式空调、储能系统房间式分体精密空调等 高澜股份高澜股份 柔直输配电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及控制系统业务;目前,公司已有基于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产品、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

98、目前,公司已有基于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产品、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产品等技术储备和解決方案,已签订单约式储能液冷产品等技术储备和解決方案,已签订单约 1100 万元,已与宁德时代万元,已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意向;此外,公司已开发出多项数据中心热管理产品达成合作意向;此外,公司已开发出多项数据中心热管理产品 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集装箱式液冷 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产品等 同飞股份同飞股份 数控机床 公司主要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数控机床、激光设备等),在温控精度方面较为领先,且公司液冷技术位于行业前列;目前,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温控技术和良好的产品稳定性,当前已拓

99、展阳光电源、目前,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温控技术和良好的产品稳定性,当前已拓展阳光电源、科陆电子、南都能源等国内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科陆电子、南都能源等国内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 液体恒温设备 电气箱恒温装置 纯水冷却单元 特种换热器 奥特佳奥特佳 汽车、轨道交通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及系统市场的厂商;2021 年在大型储能电池设备的热管理系统业务取得突破,实现液冷产品量产,年在大型储能电池设备的热管理系统业务取得突破,实现液冷产品量产,开始为宁德等储能设各厂商提供液冷型热管理系统产品开始为宁德等储能设各厂商提供液冷型热管理系统产品 液冷式储能热管理系统 松芝股份松芝股份 汽车、轨道交通

100、公司主要业务为车辆热管理系统,为车辆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2021 年实现两款液冷式储能热管理系统量产年实现两款液冷式储能热管理系统量产,已获得宁德时代、远景能源宁德时代、远景能源等客户的订单,并于 Q4 起贡献业绩,预计预计 3000 万左右万左右 新能源电动压缩机 JLE 系列储能电池热管理产品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39 科技科技 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2:关注电网数字化升级下的投资机遇:关注电网数字化升级下的投资机遇 新能源体系倒逼电网数字化升级提速。新能源体系倒逼电网数字化升级提速。当前新

101、能源体系下传统电网存在包括源荷波动性,时空随机性,机理模糊性,控制复杂性诸多挑战,能源互联网亟待升级,电网数字化升级意义逐渐凸显。2021 年 3 月,国家电网(未上市)、南方电网(未上市)相继公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均明确要推进电网数字化升级,国家电网表示,到 2015 年,要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南方电网表示,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电网,投资结构方面,南方电网将配电网建设列入十四五工作重点,规划投资 3200 亿元,约占总投资的 48%。图表图表72:新能源体系下传统电网存在诸多挑战,亟待升级能源互联网新能源体系下传统电网存在诸多挑战,亟待升级能源互联网 图表图表73:电网双碳方

102、案主要内容电网双碳方案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官网,南方电网官网,华泰研究 电力信息化市场电力信息化市场 20202024 年年 CAGR 有望达有望达 18.4%;关注通信模块升级需求。;关注通信模块升级需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 年国内电网端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增至 569 亿元,对应20202024年CAGR达18.4%。存量市场方面,国内存量电表叠加通信网关中的通信模块,合计约 7.3 亿个,此前主要安装的是窄带模块,未来有望更换为宽带载波模块,对应市场空间约 350+亿元,该替换自 2019 年启动,至 2021 年约替换 40

103、%50%。增量市场方面,如开关柜、环网柜的原有单机版的用电设备,未来有望升级做监督控制,需要连接通讯模块。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国网约有 35 亿开关柜+环网柜升级节点,未来有望达千亿级市场。图表图表74:2014-2024 年电力端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年电力端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 图表图表75:宽带通信模块升级趋势及市场空间测算宽带通信模块升级趋势及市场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泰研究 威胜信息(688100 CH)、有方科技(688159 CH)等为电网信息化产业链中的主要公司。其中,威胜信息提供从数据感知、通信组网到数据管理的能源互联网全层级综

104、合解决方案;有方科技主要提供智能电网中的无线通信模块;映翰通(688080 CH)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无线路由器、无线数据终端、边缘计算网关等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鼎信通讯(603421 CH)/东软载波(300183 CH)/力合微(688589 CH)则是物联网 HPLC 芯片的主要生产厂商。源荷波动性机理模糊性控制复杂性时空随机性挑挑战战电网数字化升级意义凸显电网数字化升级意义凸显新兴负荷、多能源等时空分布特性更为复杂,动态随机变化源荷双侧随机波动等导致实时平衡控制复杂新能源日最大波动5亿千瓦;最大日峰谷差率为33.3%双高发展引起新型失稳形态,运动轨迹演化机理不明南方电网南方电网“推动电网向

105、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具体包括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五项举措,其中提到至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将大力推动供给侧能源清洁替代,以“新电气化”为抓手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全面建设现代化电网,带动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配电侧投资占比将由26%提升至48%0%5%10%15%20%25%00500600200020E2021E2022E2023E2024E电网端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速(右轴)宽带载波模块窄带模块替换为替换为

106、宽带通信模块升级市场空间测算宽带通信模块升级市场空间测算存量市场存量市场电表+通信模块7.3亿个模块单价50元市场空间市场空间350+350+亿元亿元增量市场增量市场开关柜+环网柜升级35亿模块单价50元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千亿级别千亿级别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0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76:电网信息化产业链主要公司梳理电网信息化产业链主要公司梳理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公司简介及电力信息化业务进展公司简介及电力信息化业务进展 电力信息化相关产品电力信息化相关产品 威胜信息威胜信息 公司提供从数据感知、通信组网到数据管理的能源互联网全层级综合解决方案,具有完整的产

107、业链布局,是中国领先的能源互联网综合方案解决商。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中标国家电网电能表采购(2.4 亿)、南方电网 2022 年计量产品框架招标(0.57 亿)等项目,披露的中标总额约 6.8 亿元,同比增长 116%通信网关、通信模块、HPLC 通信芯片 有方科技有方科技 公司是智能电网领域无线通信模块的先行者,早在 2009 年国家电网启动“坚强电网建设”时,公司即实现自主研发的无线通信模块应用于国家电网的集抄。近三年来公司在智能电网的无线通信模块出货量占国家电网用采招标采购量达 50%以上,在该细分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无线通信模块 映翰通映翰通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无线路由器、无线数据

108、终端、边缘计算网关、车载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以及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智能车联网系统产品等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在智能电力领域,公司 DTU 产品服务于国家电网配网自动化改造。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 鼎信通讯鼎信通讯 公司基于对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深刻理解,在芯片研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源互联网等相关业务方向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可以提供从芯片、软件、模组到系统的成套解决方案。1H21 公司在国网 HPLC 芯片采购中额为 4.60%,排名第 3。HPLC 芯片、通信模组 东软载波东软载波 公司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是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为源头

109、,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开展融合通信技术平台的研发,聚焦能源互联网、智能化这两个战略新兴领域,构建“芯片、软件、模组、终端、系统、信息服务”完整产业链。1H21 公司在在国网 HPLC 芯片采购中份额为 4.60%,排名第 3。HPLC 芯片、通信模组 力合微力合微 公司是一家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致力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研发、芯片开发及市场应用,电网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家电网高速电力线通信芯片的主要芯片原厂;在非电网市场包括高铁、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路灯、能效管理、5G 基站电源管理等。1H21 公司在在国网 HPLC 芯片采购中份额为 2.93%,排名第 8。HPLC 芯片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

110、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1 科技科技 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3: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助力海缆高确定性增长: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助力海缆高确定性增长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有望于十四五时期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多重优势奠定海上风电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有望于十四五时期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多重优势奠定海上风电持续发展基础。续发展基础。2020 年 12 月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到,“到 203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和

111、政策导向,也使得海上风电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政策补贴端、供需端、成本端的三重助推力为海上风电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政策补贴端、供需端、成本端的三重助推力为海上风电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政策补贴端: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推动平价过渡。2)供需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沿海省份出台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3)成本端: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计国内海上风电板块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图表图表77:三重助推力带来三重助推力带来海海上风电上风电招标高增招标高增 资料来源:华泰研究 海缆处于

112、海上风电产业链中游,承担输送电的重要作用,约占海上风电总投资成本的海缆处于海上风电产业链中游,承担输送电的重要作用,约占海上风电总投资成本的8%13%。风电产业链上游包括叶片、塔筒、风电主机等用于发电的装备,中游包括海缆,风机整机,下游为风电场的运营等。其中海缆处于中游,结构主要包括阵列海底电缆和送出海底电缆两部分。风力机组产生的电能通过 35KV 阵列海缆汇总到 110KV 或者 220KV 升压站,将电压升高,然后通过高压送出海缆传输到岸上集控中心。据北极星发电网,海底电缆约占海上风电总投资成本的8%-13%,20212025年国内海底电缆市场CAGR有望达24.7%。图表图表78:江苏、

113、广东、福建三省海上风电总投资构成江苏、广东、福建三省海上风电总投资构成 图表图表79:2019-2025 年国内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年国内海底电缆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北极星发电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中天科技 2019 年年报,中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华泰研究 中天科技(600522 CH)、东方电缆(603606 CH)、亨通光电(600487 CH)、汉缆股份(002498 CH)为海底电缆产业链中主要上市公司,据 2019 年度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情况测算,四家公司分别占据海缆行业市场 44%、20%、5%、29%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天科技已完成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铺设-海上风电

114、基础施工、风机吊装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全产业链布局;东方电缆的海缆系统已涉及海洋工程领域,提供 EPC 总包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亨通光电近年来也持续加大海洋通信领域的投资,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等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公司;汉缆股份将电力作为重点市场,在新市场方面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项目的市场推广。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推动平价过渡政策补贴端政策补贴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沿海省份出台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供需端供需端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降低成本成本端成本端海上风

115、电海上风电招标招标高增高增0%20%40%60%80%100%江苏广东福建风电机组(含安装)塔筒风机基础及施工基本预备费电缆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用海(地)费用其他指标单位数值2019年国内海底电缆招标容量GW10.72019年国内海底电缆招标总额亿元148十四五时期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测GW52.162019年海底电缆单价亿元/GW13.82019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GW2.42020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GW3.12019年国内海底电缆市场规模亿元332020年国内海底电缆市场规模亿元42十四五时期国内海底电缆均价预测亿元/GW11.1十四五时期国内海底电缆市场规模预测亿元5772021

116、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测GW6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测GW11.52025年海底电缆价格预测亿元/GW11.12025年国内海底电缆市场规模预测亿元127.720212025年CAGR24.7%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2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80:海底电缆海底电缆产业链主要公司梳理产业链主要公司梳理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公司简介及海底业务布局公司简介及海底业务布局 海缆行业海缆行业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中天科技中天科技 公司已完成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铺设-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风机吊装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全产业链布局并不断巩固完善。致力发展成为

117、国际一流的海工项目 EPC 总承包商。公司 2022 年前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92.90 亿,同比下降 13.3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6 亿,同比增长 105.96%;2021 年公司海洋系列业务营收为 94.19 亿元,同比增长 101.89%,同时,公司海洋系列业务在执行订单约 70 亿元,在手订单充沛。44%东方电缆东方电缆 公司海缆系统采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服务”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同时已涉及海洋工程领域,提供 EPC 总包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公司 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18.16 亿,同比增长 25.6%;实现归母净利润 2.78 亿,同比增

118、长 0.2%。其中,海缆系统营收7.41 亿元,同比增长 23.5%;海洋工程营收 2.71 亿元,同比增长 38.3%。截至 1Q22,公司海缆系统在手订单为 54.64 亿元,海洋工程为 8.69 亿元。20%亨通光电亨通光电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对海洋通信领域的投资,2019 年通过收购华为海洋,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海洋通信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等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公司。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12.71 亿,同比增长27.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6 亿,同比增长 32.58%;2021 年海洋电力通信与系统集成收入 57.5

119、 亿元,同比增长 47.11%。5%汉缆股份汉缆股份 公司在新市场方面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项目的市场推广。继续把电力市场作为重点市场,2022 年 3 月,公司中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变电设备招标采购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工程采购项目,中标总金额约 3.4 亿元。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89.81 亿元,同比增长 29.19%,净利润 7.38 亿元,同比增长 31.88%。29%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出行行业碳中和出行行业碳中和:电动化为主,燃料电池电动化为主,燃料电池/太阳能等为辅太阳能等为辅 出行行业碳排放迫在眉睫出行行业碳排放迫在眉睫 出行行业碳排放占比高,减排

120、难度出行行业碳排放占比高,减排难度较较大。大。2021 年,地面运输分别占全球和中国碳排放总量的 18%和 8%,在 2018 年国际能源署(IEA)划分的六大难减排行业中,公路货运碳排放占比最高,达 9%。公路货运行业减排难度主要体现在资产寿命长、能源依赖度高、电气化难度大,因此减排所需的资金量更加庞大且技术门槛更高。而乘用车碳中和相较而言阻力较小,我们预测 2022/2023/2024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 24/31/36%。图表图表81:出行行业减碳迫在眉睫出行行业减碳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UN,Carbon Monitor,华泰研究 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此节

121、我们参考中国汽车低碳行动研究报告(中汽中心,2021)对中国出行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测算模型,以便于对不同车型碳排放进行横向比较。全生命周期包含了汽车原材料、零部件、整车的生产;燃料的生产以及车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汽车报废、车辆回收、动力电池的二次寿命等环节不纳入在内。我们观察到:1)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纯电动车常规混动车插电混动车汽油车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2)燃料生产及汽车使用环节,煤炭柴油汽车,电动车碳排放与电网能源结构息息相关。3)车辆报废暂不纳入汽车碳排放周期计算。目前,车企主要通过提升电池使用寿命、优化整车架构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图表图表82:新能源汽车碳排放全生命周期:

122、原材料获取新能源汽车碳排放全生命周期:原材料获取&汽车生产、燃料生产汽车生产、燃料生产&车辆使用、车辆报废车辆使用、车辆报废 注:燃料生产环节单位能源指:电力 kWh,天然气 m,油 L,煤 kg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华泰研究 结论结论#1: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纯电动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纯电动常规混动常规混动插电混动插电混动汽油汽油柴油柴油。在各动力类型乘用车中,柴油车和汽油车碳排放量最高,分别为 331/242 g CO2/km;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量最低,为 147 gCO2/km。若将汽车生命周期拆分为燃料周期(燃料生产和使用)和车辆周期(汽车生产和使用),我们观察到:1)汽车燃料周期碳排

123、放强度高于车辆周期;2)电动车相较于燃油车,车辆周期碳排放占比较大,而燃料周期的碳排放占比较小。具体看,汽油车和柴油车燃料周期占比最高,分别为 76%和 75%;纯电动车占比最低为 54%。汽车周期碳排放中,不论是油车还是电车,原材料获取环节占比最大。燃料周期中,即使把电池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一并纳入进来,纯电动燃料周期的碳排放仍然最低,插电混动次之。图表图表83: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纯电动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纯电动常规混动常规混动插电混动插电混动汽油汽油柴油柴油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华泰研究 0.64 0.54 0.49 0.08 0.07 0.00.40.8电力柴油汽油煤天然气(kgCO2

124、/unit)原材料原材料&车辆生产车辆生产燃料生产燃料生产&车辆使用车辆使用车辆报废车辆报废(不纳入)燃料生产燃料生产550(kgCO2/kg)整车生产整车生产0204060镁 电解液铝 制冷剂塑料 橡胶 钢铁原材料原材料0102030无烟煤烟煤柴油汽油(10-3kg)车辆使用车辆使用单位热值碳排放0100镍钴锰酸锂 磷酸铁锂锰酸锂电池包车辆回收车辆回收电池二次寿命电池二次寿命汽车端寿命储能端寿命报废331 242 211 197 147 00柴油汽油插电混动常规混动纯电动(gCO2/km)76%75%68%62%54%24%25%32%38%46%0%20%40%60%

125、80%100%燃料周期车辆周期184 250 134 131 79 0100200300汽油柴油常规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gCO2/km)燃料生产燃料使用5882628068020406080100汽油柴油常规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gCO2/km)原材料获取整车生产制冷剂逸散液体更换其它单车碳排放单车碳排放单车碳排放(拆分)单车碳排放(拆分)汽车周期碳排放汽车周期碳排放燃料周期碳排放燃料周期碳排放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4 科技科技 结论结论#2: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A型车型车/油车仍是碳排放主体。油车仍是碳排放主体。

126、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研究报告(中汽中心,2021),2020 年 A 型车碳排放量占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 59%,在不同级别乘用车中占比最大,其次是 B 型车,A0 型车。不同车型碳排放构成基本与销量相当。汽油车既是碳排放主体,也将是减碳主体。汽油车既是碳排放主体,也将是减碳主体。汽油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在全行业中占比为94%,平均单车碳排放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柴油车,为242 gCO2/km。汽油车销量占比为 92%,较碳排放量占比低 2pp,显示出其碳排放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图表图表84: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A 型车型车/油车仍是碳排放主

127、体油车仍是碳排放主体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华泰研究 节碳路径:能源结构调整与生产效益优化节碳路径:能源结构调整与生产效益优化 行业层面:能源结构转型电动化为主,燃料电池行业层面:能源结构转型电动化为主,燃料电池/太阳能等为辅。太阳能等为辅。政策指引:2025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0%;2030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40%。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是主要替代路径。2021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 2020 年下降 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

128、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3 月 2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的目标。3 月 2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 5 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的目标。华泰预测:到华泰预测:到 2030 年电动车将节省年电动车将节省 1.8 亿吨石油排放;长期氢能在商用车渗透率

129、达到亿吨石油排放;长期氢能在商用车渗透率达到30/60%,将节省燃油,将节省燃油 0.4/0.7 亿吨。亿吨。消耗燃油峰值:消耗燃油峰值:按照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2017 年乘用车消耗 1 亿吨石油,商用车消耗 0.74亿吨石油(2017 年电动化渗透率约 2%)。我们推算,单位燃油乘用车/商用车每年油耗约为 0.5/1.6 吨。根据世界银行,2019 年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 837 辆,日本千人汽车保有量591 辆。我们保守预测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峰值为 5.2 亿辆(约 400 辆/千人)。假定乘用车/商用车比例稳定,则商用车峰值为 0.8 亿辆。据此,我们预测,纯油车场景下,我国乘用车/商用车

130、峰值油耗约为每年 2.5/1.3 亿吨。我们认为,在我们认为,在 2030 碳达峰、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出行领域减碳的主要途径是: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出行领域减碳的主要途径是:1)乘用车领域,电动车渗透率逐步提升;乘用车领域,电动车渗透率逐步提升;2)商用车领域,电动车)商用车领域,电动车+氢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氢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具体而言:1)电动车替代:)电动车替代:我们预测,2030 年为实现出行领域碳中和目标,乘用车/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达到 59/25%,相较于纯油车场景,乘用车/商用车或将节省 1.5/0.3 亿吨石油消耗,合计节省 1.8 亿吨(较纯油车场景

131、低 64%)。单车碳排放(分车型)单车碳排放(分车型)销量加权碳排放(分车型,销量加权碳排放(分车型,2020)0500300CBAA0A00(gCO2/km)11%10%60%59%22%24%5%5%2%1%0%20%40%60%80%100%销量碳排放A0ABC其它00柴油汽油插电混动 常规混动纯电动(gCO2/km)92%94%2%2%1%1%5%3%0%20%40%60%80%100%销量碳排放汽油柴油混动纯电动单车碳排放(分动力总成)单车碳排放(分动力总成)销量加权碳排放(分动力总成,销量加权碳排放(分动力总成,2020)免责声明和披露以

132、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5 科技科技 2)氢能汽车替代:)氢能汽车替代:根据中汽协,21 年中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低于 1 万辆。受限于油车、电车在乘用车领域的规模效应(Marklines:21 年燃料电池商用车占比汽车制造+汽车使用(25.27 TWh)AI调节暖通空调:调节暖通空调:电力负荷减少6MW一体化工厂:一体化工厂:减少单辆车平均能耗17%光伏项目:光伏项目:2021年11-12月,小鹏光伏发电290.5万千瓦万千瓦时,时,折合减排二氧化碳1531吨吨能源消耗密度:能源消耗密度:同比下降50%材料材料回收:回收:小鹏全系车型材料可回收利用率97%+充电站:充电站

133、:小鹏共建立772个超充品牌站,共覆盖308座城市生产:生产:理想整车生产环节每年可节约天然气消耗20万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460吨吨采购:采购:理想持续推进本地化采购,在带动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长距离物流运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供应链供应链:理想打造绿色供应链,严格控制供应商供货质量、商业道德和环境责任蓝点计划:蓝点计划:蔚来帮助用户对电车出行碳减排量进行认证和交易,将所得收入以发放蔚来积分的方式回馈用户换电站:换电站:预计至2025年底,蔚来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环保材料:环保材料:蔚来使用可再生藤木Karuun与Clean+聚合材料蔚来生产制造方式改进蔚来生产制造方式改进理想生产制

134、造方式改进理想生产制造方式改进小鹏生产制造方式改进小鹏生产制造方式改进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6 科技科技 电子电子碳中和碳中和相关公司相关公司:环旭:环旭电子电子、鹏鼎、鹏鼎控股控股、工业富联、江海、工业富联、江海股份股份、斯达、斯达半半导导、扩博智能、扩博智能、顺络顺络电子电子 环旭电子(环旭电子(601231 CH):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的 EMS 龙头厂商龙头厂商 环旭电子成立于 2003 年 1 月,总部位于上海,专为各个品牌提供通讯类、消费电子类、计算机类、存储类、工业类、汽车电子类等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微小化、物料采购

135、、生产制造、物流、维修等专业服务,是全球领先的 EMS(电子制造服务)龙头厂商,Sip 微小化技术实力行业领先,与苹果、友达光电、联想、英特尔、IBM 等公司均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 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 最新排名,环旭电子在 2021 年全球 EMS 提供商排名中位列第七。在 ESG 表现上,环旭 ESG 评分位列 A 股电子制造业榜首,Wind ESG评级为 AAA,在清洁能源替换和绿色生产上有领先举措。环旭电子深耕车电领域三十余年,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技术实力及供应链优势获得了欧美汽车原厂和一级供应商的认可。目前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主要包括 Powertra

136、in、DCU、ADAS和车身控制模块。环旭车电业务 2021 年实现营收 26.1 亿元(yoy:+54.1%),1H22 延续高增长(yoy:+79.6%)。未来受益智能驾驶车载需求高增,叠加与飞旭深化业务协同,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已迈入加速成长期。公司现与全球前十大整车厂/Tier1 中的五家建立深厚的合作,未来汽车电子客户中新能源车的占比将快速提升;公司积极与功率半导体国际大厂合作功率模组的生产与测试,已获欧美日客户订单,22 年将量产用于电动车逆变器的 IGBT与 SiC 功率模组。鹏鼎控股(鹏鼎控股(002938 CH):):PCB 板龙头加快车电产业布局板龙头加快车电产业布局 鹏鼎控股

137、总部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各类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依照下游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的 PCB 产品可分为通讯用板、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以及其他用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通讯设备、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存储器及汽车电子等下游产品。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华为、Google、Tesla、戴尔等国际知名厂商。依照产品类型划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 FPC(柔性印刷电路板),HDI(高密度连接板),RPCB(刚性印刷电路板),SLP(类载板)及 Rigid Flex(软硬结合板)等。公司在车用 PCB 版已有领先布局,产品主要应用于日行灯系统、汽车导航系统、车载影音娱

138、乐系统及汽车充电设备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上,与 Panasonic、群创光电、Tesla 等下游客户有合作关系。受益于汽车电子和高速服务器蓬勃发展,2021 年汽车/服务器及其他产品用板实现收入 2.56 亿,同比增长 74.12%,实现高速成长。目前,公司已顺利切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相关产品已通过认证,并将陆续供货。产能方面,淮安第一园区及硬板转型投资如期推行中,有利于公司扩充服务器/车载业务。工业富联(工业富联(601138 CH):):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灯塔”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灯塔”工业富联是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

139、商,为客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依托于工业互联网为全球知名客户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解决方案,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宽带和无线网络、多媒体服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电信运营商的基础建设、互联网增值服务商所需终端产品、企业网络及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以及精密核心零组件的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在“数字驱动、绿色发展”战略驱动下,公司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低碳与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公司云计算业务 2021 年营收 1,776.9 亿元(yoy:+1.36%),不断加大先进节能冷却技术研发,在数据中心冷

140、却领域不断开拓新客户和新产品,AIGPU 服务器等产品有望加速量产。公司工业互联网业务 2021 年营收 16.9 亿元(yoy:+16.92%),已对内孵化 10 座灯塔工厂,并基于海量数据优势和数字技术,深入多个应用场景推进标准化建设,协助超过 50 家行业领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工业互联网业务,对内降本增效,对外提供“灯塔工厂+数字制造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7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87:工业富联工业富联碳核算平台可视化图表碳核算平台可视化图表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江海股份(江海股份(002484

141、 CH):执着耕耘的):执着耕耘的电容领军者电容领军者迎来收获期迎来收获期 江海股份为国内铝电解电容器龙头,电容领域布局广阔。江海股份于 1958 年成立,在超过60 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公司先后多次与海内外企业、资本联手以提升技术水平、占领高端市场。目前江海的电容产品线主要包括铝电解、薄膜电容、超级电容三大类,是全球少数几家同时在三大类电容器进行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应用场景高景气,有望带动公司电容器产品实现营收高增,成为公司中长期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力。受益新能源、工控需求增长强劲,21 年公司铝电解电容收入 28.5亿元(YoY+38.7%),其中全球光伏逆变器前 10

142、大厂商中已有 7 家成为江海用户,该细分市场用量达到营收的 15%。21 年薄膜电容器收入 2.2 亿元(YoY+15.3%),公司新建的分布式光伏用盒式薄膜电容器产线已量产,在新能源电动车和军工领域开始批量交付,业绩拐点已现,进入快速成长期。斯达半导(斯达半导(603290 CH):国产):国产 IGBT 龙头充分受益汽车电动化龙头充分受益汽车电动化 斯达半导是一家成立于 2005 年,总部位于浙江嘉兴的功率分立器件及模块生产厂商,为国内最大的 IGBT 模块供应商。公司从模块封装起家,逐步建立起芯片设计能力,目前主营产品已涵盖 IGBT 模块、MOSFET、IPM、FRD、SiC 模块等多

143、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其中 IGBT 模块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公司新能源业务进展顺利,产品组合持续优化驱动业绩持续成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等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已由 2021 年的 33.48%提升至 1H22 的 47.37%,我们预计 22 年全年占比将超过 50%。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 IGBT 主驱模块大量配套海外市场,全球份额快速提升;第七代微沟槽 IGBT 芯片预计将于 2H22 批量供货,有望加强在 A 级及以上车型市场竞争力。光伏方面,公司模块及器件产品在全球头部逆变器客户大规模装机,下半年有望继续放量。此外,SiC 模块已于 1H22 开始大批量装车应用,SiC 业务进展国内领先

144、。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8 科技科技 扩博智能(未上市):专注于扩博智能(未上市):专注于风电和零售场景风电和零售场景的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行业专家行业专家 扩博智能成立于 2016 年,基于机器学习、IoT、边缘计算及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能服务,有效提升传统行业运营效率,加快数字化变革。扩博智能瞄准风电和零售行业,提供智慧风电全自动风机叶片巡检产品扩博智能瞄准风电和零售行业,提供智慧风电全自动风机叶片巡检产品和和智慧零售线下执智慧零售线下执行产品。行产品。风机传统运维方式基本靠人力,存在耗时长、检测精确性低、危险系数高等诸多问题,智能化

145、、无人化是风电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扩博智能在巡检产品融入了“三维无人驾驶”技术,将传感器反馈信号与视觉识别相融合,能够实现一键式自动完成风机停机姿态识别、自动规划飞行路径等巡检工作。零售是扩博智能瞄准的另一场景。传统零售人传统零售人工稽查面临数据准确率低、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工稽查面临数据准确率低、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扩博智能以机器视觉和智能硬件为技术核心,提供包括货架冰柜洞悉、商品情报分析、销售执行监测等智能化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已提交 130 多项知识产权申请,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的授权,为打造面向零售和风电行业的人工智能产品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扩博智能凭借自身

146、对技术的专注和探索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其研发工程团队硕博人才占比 70%以上,主要核心成员来自微软、谷歌、脸书,百度、华为等知名企业。图表图表88:扩博扩博智能海上智能海上风机叶片全自动巡检服务风机叶片全自动巡检服务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49 科技科技 顺络电子(顺络电子(002138 CH):):电感龙头迈入产品品类扩张的发力期电感龙头迈入产品品类扩张的发力期 顺络电子成立于 2000 年,是专业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电感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在电感细分领域公司在中国以及国际市场上均占有较高的

147、市场占有率,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技术和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线,除电感外,明确微波器件、敏感及传感器件、模块和组件、精细陶瓷四大产业发展方向。公司积极拓展新产品的同时持续扩展产品应用领域,由通讯、消费电子领域逐步向汽车电子、5G、物联网、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扩展。顺络介入汽车电子市场领域多年。公司车电及储能元件包括专为汽车电子开发的变压器(包括 ADAS 用、IGBT 模块用、SIC 驱动用、BMS 电池管理用、OBC 用、DC-DC 模块用、EP 网变通讯用等)、功率电感、一体式电感、高速共模、小磁环共模、叠层感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车身

148、控制单元、充电桩与车载电机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及 48V 混动系统等多个模块。2021 年,公司汽车电子或储能营收 3.03 亿元(YoY:+74.0%),1H22 同增 63.2%至 2.1 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 9.8%。目前公司已成为博世、法雷奥、宁德时代、科博达等全球知名汽车电子企业、新能源企业的正式供应商,高端车载产品已被海内外众多汽车电子和新能源车企批量采购。通信碳中和通信碳中和相关公司相关公司:英维克、威胜信息、中天科技英维克、威胜信息、中天科技 英维克:精密温控龙头,多轮驱动打开成长空间英维克:精密温控龙头,多轮驱动打开成长空间 数字化浪潮的卖水者,数字化浪潮的卖水

149、者,“新基建新基建+碳中和碳中和”推动精密温控龙头快速发展。推动精密温控龙头快速发展。英维克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温控为核心,横向布局机房温控、机柜温控、新能源车空调、轨交空调等多个领域,近年陆续拓展了电子散热、健康空气环境控制等新领域。我们认为英维克的“技术+平台”布局构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具备三大技术平台和一个精密加工平台,已完成从热源到冷源的设备散热及专业环境控制领域的全链条布局,未来有望通过技术和供应链共享,切入多领域温控市场,扩宽成长空间。在交通车辆热管理方面,公司轨交+新能源+物流多车型发力,持续开拓新能源重卡、冷链运输车辆等新车型市场。图表图表89:英

150、维克产品布局英维克产品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下游需求提升,研发筑造竞争优势,下游需求提升,研发筑造竞争优势,2016-2021 年年收入利润快速增长。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受“新基建”政策、下游数据中心机房温控、基站机柜温控以及轨道交通空调等需求提升驱动,2019/2020/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3.37/17.03/22.2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96%/27.35%/30.81%,1H22 受长三角疫情影响,公司订单交付困难,营收增速有所下降。2016-2020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基本稳定在 35%左右,2021 年受疫情反复、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2021

151、/1H22 毛利率分别为 29.35%/28.84%,预计未来随着原材料价格趋稳、新品不断扩充,公司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机房温控节能机房温控节能产品产品主要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机房、高精度实验室等领域的房间级专用温控节能解决方案,用于对设备机房或实验室空间的精密温湿度和洁净度的控制调节。机柜温控节能机柜温控节能产品产品主要针对无线通信基站、宽带接入站点、智温控能电网各级输配电设备柜、储能电站等户外机柜或集装箱的应用场合提供温控节能解决方案。客车空调客车空调主要是针对中、大型电动客车的电空调产品,空调包括在公交、通勤、旅运等具体的应用场合。轨道交通列车轨道交通列车空调及服务空调及服务2

152、018年上海科泰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司进入了轨道交通列车空调的领域,增加地铁列车空调及架修服务的业务。“科泰”品牌是国内最早专注于轨道交通空调的研发及设计及批量应用的品牌。CyberMate机房专用空调、iFreecooling多联式泵循环自然冷却机组、XRow列间空调、Xspace微模块数据中心内等。交流供电压缩机空调、热管换热器、直流供电压缩机空调等电池PACK与车厢空调合并冷源、低温热泵等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0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90:英维克英维克 2016-1H22 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图表图表91:英维克英维克 201

153、6-1H22 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威胜信息:能源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横威胜信息:能源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横+纵向拓展齐发力纵向拓展齐发力 能源互联网数字化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工程师”,有望受益于电网数字化转型趋势“工程师”,有望受益于电网数字化转型趋势。公司所处的能源互联网行业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途经、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早布局该行业的企业之一,公司具备显著的战略先发优势,在行业内位于第一梯队,未来随着国家“十四五”期间在配电网、用电侧智能化建设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电力物联网的行业空间将不断扩大,公司凭借多年的

154、技术积淀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2019-2021 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营收分别为12.44/14.49/18.26 亿元,同比增长 19.78%/16.44%/26.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2.75/3.41 亿元,同比增长 22.77%/26.65%/24.02%。此外,2022 年上半年,下游客户加大对数字化领域的投资力度,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在手合同额达 22.41 亿元,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图表图表92:公司公司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图表图表93:公司公司营收及营收及利润利润增长增长情况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

155、司公告,华泰研究 中天科技:风光电齐发展,一体化创协同中天科技:风光电齐发展,一体化创协同 光电线缆龙头企业布局海洋与新能源业务,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光电线缆龙头企业布局海洋与新能源业务,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业务涵盖光通信及网络、海洋系列、新能源材料、电力传输,铜产品及商品贸易六大领域。光纤光缆方面,公司拥有完整的棒-纤-缆产业链,形成了四氯化硅-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原材料-全系列光缆-终端产品-物流运输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海缆方面,公司的海缆业务隶属风电产业链中游,在国内海缆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具备海缆深海铺设技术,公司 21 年海上风电项目合计 8.04GW,占我国 2

156、1 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 47%。传统输配电方面,公司围绕发展新能源业务的战略主线,托在传统输配电领域深耕 20 余年的技术优势,布局光伏、储能双链条,分别解决新能源发电端和用户端的空间和时间错配问题,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公司在输配电领域的特高压线缆市场份额名列前茅,21 年大型储能设备出货量位居国内前三。-20%-10%0%10%20%30%40%50%60%05001,0001,5002,0002,500200H22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百万元)0%5%10%15%20%25%30%35%40%2001920202021

157、1H22毛利率归母净利率0524680200211H22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营收同比增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亿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94:中天科技业务布中天科技业务布局延伸逻辑局延伸逻辑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21 年高端通信业务减值计提完毕,预计年高端通信业务减值计提完毕,预计 22 年受益于海风和新能源净利润提升较大。年受益于海风和新能源净利润提升较大。由于公司布局产业面临良好的市场环境,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在 21 年前逐年增长,12-20 年

158、的CAGR 分别为 28.08%和 23.48%。21 年全年实现营收 461.63 亿元,同比增长 9.70%,但21 年全年由于对高端通信业务风险资产 100%计提减值 36.19 亿元,净利润相比上年下降92.44%,仅为 1.72 亿元。预计 22 年受益于海上风电和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公司业绩将有明显增长。图表图表95:公司营收情况公司营收情况 图表图表96: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电线、电缆等电线、电缆等地面光纤光缆地面光纤光缆海底光缆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电缆海底脐带缆海底脐带缆光伏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储能铺设技术

159、相关性铺设技术相关性拓展新能源布局拓展新能源布局解决发电端与用户端解决发电端与用户端时间错配问题时间错配问题解决发电端与用户端解决发电端与用户端空间错配问题空间错配问题国际数据国际数据传输需求传输需求线缆制造线缆制造相关性相关性特高压特高压基站基站光模块光模块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光通信及网络海洋系统新能源铜产品及贸易铜产品及贸易电力传输-20%-10%0%10%20%30%40%50%60%70%80%050030035040045050020000212022Q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右轴)-150%-1

160、00%-50%0%50%100%150%0522000022Q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右轴)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2 科技科技 智能驾驶:汽车创新的下半场智能驾驶:汽车创新的下半场 汽车电动化的上半场:国产品牌销量领跑全球,实现“量”的突破。汽车电动化的上半场:国产品牌销量领跑全球,实现“量”的突破。受益于中国 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目标、新能源车免购置税等补贴政策的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在上半场全球竞争中处于领跑地位,根据 Marklines,2021

161、 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中,中国自主品牌市占率达 40%。全球脱碳的大趋势使得中国车企可以绕开传统零部件的诸多技术沉淀壁垒,在电动化领域弯道超车,实现“量”的突破。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国产品牌以智能化配置为核心卖点,实现“质”的飞跃。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国产品牌以智能化配置为核心卖点,实现“质”的飞跃。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散走向集中;软硬件解耦、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的软件能力和人才优势得以迁移到汽车行业。特斯拉(TSLA US)FSD 的推出开启了电动车智能化的军备竞赛,并且通过 OTA 实现了功能的不断迭代更新。新势力中小鹏(9868 HK)、蔚来(NIO US)、理想(201

162、5 HK)发展最快,已实现自动驾驶、娱乐自控、电机控制和车身控制等功能的集成。此外,广汽(601238 CH)、长城(601633 CH)、吉利(0175 HK)等自主品牌也纷纷开启整车架构升级,外资品牌则较为保守、进展缓慢。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有望复制智能手机对功能机的降维打击,而国产品牌作为智能化的先行者有望最先受益。观点观点#1:智能化改变全球产业格局,中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心智能化改变全球产业格局,中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心 趋势趋势#1:科技为先,科技为先,汽车汽车-手机手机生态生态加速整合加速整合 为什么为什么汽车智能化发展有望复制手机产业链黄金十年周期汽车智能化发展有望复制手机产业链黄

163、金十年周期?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从分散走向集中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从分散走向集中:软件定义智能终端,智能电动车行业或将出现类似Windows、iOs、Andriod 的自然垄断属性的产品,并通过软件更新进行快速 OTA。车辆中央集中的终局架构下,汽车所有硬件或将由中央芯片(大脑)统一控制。终端智能化投资机遇终端智能化投资机遇从手机到装着四个轮子的手机:从手机到装着四个轮子的手机:我们认为,中央集中的终局架构下,汽车可视作四个轮子的手机。1)智能化方面,汽车功能趋向于手机,传感器数量显著提升;开发周期方面,传统汽车遵循 5 年大改,每年小改的周期,智能手机开发周期为半年至一年,基于“软件定义汽车”趋

164、势和中央计算架构的演变,我们认为智能汽车将遵循 1-2 年改款的周期,并伴随以周计的 OTA 升级。2)行业格局方面,先行者具备产品定义能力与定价权;电动车时代“万亿市值”公司的出现,标志着终端智能化由 PC(微软,MSFT US)到手机(苹果,APPL US)再到汽车的演进。图表图表97:中央集中架构下,中央集中架构下,汽车变成四个轮子的手机汽车变成四个轮子的手机 资料来源:博世官网,华泰研究 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有望复制手机产业链黄金十年周期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有望复制手机产业链黄金十年周期原汽车原汽车方向方向/趋势趋势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智能手机5年大改,每年小升级开发周期开发周期|

165、迭代频率迭代频率1-2年改款或更短年改款或更短升级幅度加大升级幅度加大FOTA升级周期或以周计升级周期或以周计旗舰:旗舰:半年至一年其他:其他:频繁改款行业格局遭遇残酷洗牌品牌格局品牌格局智能化机遇来临智能化机遇来临新品牌或将卷土重来新品牌或将卷土重来车型差异化车型差异化14-15年年:百花齐放近年:近年:苹果、三星、华米OV霸局凸显按键交互、触觉为主交互方式交互方式触控触控+语音语音+视觉视觉按键触控多点触控(AI)+语音交互视觉交互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定价拿单定价拿单有望突破传统定价模式有望突破传统定价模式电子化功能边际加单电子化功能边际加单创新升级产品具有议价能力随需求边际调整订单汽车智能化

166、:电子架构趋向手机,所有硬件由中央芯片控制汽车智能化:电子架构趋向手机,所有硬件由中央芯片控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3 科技科技 手机行业经历数年整合,形成 5-6 家头部厂商的竞争格局。根据各公司销售额测算,目前汽车行业的市场相对分散,最大的厂商的为丰田(7203 JP),2021 年全球市场份额仅为约12%,且有新厂商不断加入新能源汽车制造中来。我们认为与手机行业的发展路径相似,汽车行业将加速整合。随竞争愈加激烈、补贴退坡,能力不足的车企将遭淘汰,预计十年后汽车行业整合为几家头部厂商的竞争格局。图表图表98:汽车和手机行业加速整合汽车和手机行业加速

167、整合 注:全球汽车、手机市场份额取 2021 年数据,取 2022 年 7 月 20 日市值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趋势趋势#2:中央超算架构驱动智能化软硬件进入高速迭代期中央超算架构驱动智能化软硬件进入高速迭代期 特斯拉以设计手机的思路设计汽车,整车架构不变的前提下持续迭代芯片与功能。特斯拉以设计手机的思路设计汽车,整车架构不变的前提下持续迭代芯片与功能。特斯拉采用中央架构,在不改变架构的情况下数次升级座舱芯片(从英伟达(NVDA US)到英特尔(INTC US)再到 AMD(AMD US)和智能驾驶芯片(从英伟达到特斯拉 FSD)。特斯拉目前已经实现自动驾驶控制器、电池管理等功能集

168、成,过去两年中,针对特斯拉 Model 3/Y车型涉及到功能体验变化主要的 OTA 升级次数已经接近 30 次,平均每个月一次以上。同时,特斯拉以区域划分的控制器设计方案,使其线束总重量、总回路相较传统车型有了较大的节约,大幅提升了组装效率和整车性能。特斯拉特斯拉的中央超算架构对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的中央超算架构对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1)对标头部手机品牌的对标头部手机品牌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及盈利能力。及盈利能力。特斯拉拥有软件定义能力,无需绑定单一供应商,较高的议价权使其汽车业务 1Q22 毛利率达到了 33%(传统车企 10-20%)。2)颠覆燃油车行业的智能化能力。颠覆燃油车行业的智能

169、化能力。特斯拉 FSD 的推出开启了电动车智能化的军备竞赛。并且通过 OTA 实现了功能的不断迭代更新。我们认为未来智能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会出现当初智能手机对非智能手机的降维打击局面。12%10%8%8%8%8%6%5%3%3%3%3%24%丰田大众通用雷诺日产现代起亚PSA&FCA本田福特奔驰铃木宝马吉利三星20%苹果18%小米14%VIVO10%OPPO10%其它28%手机:较为集中(手机:较为集中(TOP5占据占据72%的市场)的市场)2.5万亿美元万亿美元232434934985005871,3152,5102,8357,24221,9200

170、15,00030,000小鹏汽车RIVIAN现代汽车LUCID蔚来汽车法拉利理想汽车小米本田汽车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宝马集团大众汽车比亚迪丰田汽车三星电子特斯拉苹果(亿美元)汽车:较为汽车:较为分散(分散(TOP12占据占据76%的市场)的市场)电动车时代的“万亿市值公司”电动车时代的“万亿市值公司”5千亿美元千亿美元竞争格局由分散走向集中竞争格局由分散走向集中手机手机-车机融合车机融合智能手机商业模式智能手机商业模式智能汽车商业模式智能汽车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4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99: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特斯拉电子电气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171、华泰研究 谁能成为中国的特斯拉?谁能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实现从分散式到域融合再到中央架构实现从分散式到域融合再到中央架构是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趋势,国内新势力快速追演进趋势,国内新势力快速追赶。赶。目前小鹏、蔚来、理想发展最快,已实现自动驾驶、娱乐自控、电机控制和车身控制等功能的集成,预计各新势力将在 2025 年前先后实现中央集中架构。此外,广汽(601238 CH)、长城(601633 CH)、吉利(0175 HK)等自主品牌也纷纷开启整车架构升级,外资品牌进展较慢。图表图表100:国内国内新势力新势力发布预计推出中央集中架构时间发布预计推出中央集中架构时间 资料来源:

172、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特斯拉3/Y自自2016年起年起再没有改变整车设计和再没有改变整车设计和电子电子架构电子电子架构已经2次更新智能驾驶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2年内OTA升级接近30次,持续迭代为用户提供最高效的产品特斯拉线束设计专利特斯拉中央架构示意图奥迪A7与特斯拉Model3 线束设计对比特斯拉智能座舱芯片迭代特斯拉智能驾驶芯片迭代特斯拉芯片迭代年份奥迪奥迪A7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特斯拉特斯拉Model3中央架构中央架构49kg线束总重量线束总重量线束回路数量线束回路数量20kg2,0401,000在车辆不改变架构的情况下,持续迭代中央芯片,提升性能在车辆不改变架构的情况下,持续迭代中央芯

173、片,提升性能以区域划分的控制器设计线束,大幅提升组装效率以区域划分的控制器设计线束,大幅提升组装效率自动驾驶底盘制动车身控制中央网关娱乐自控底盘转向安全气囊底盘EPB热管理控制BMS电机控制器OBC+DCDC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便于OTA便于增强体验难易程度难易程度特斯拉特斯拉小鹏小鹏/蔚来蔚来理想理想企业类型企业类型企业企业20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新势力新势力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威马自主自主长城长安吉利比亚迪奇瑞上汽广汽北汽东风一汽赛力斯外资外资丰田本田日产大众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现代分布式域融合中央集中未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

174、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5 科技科技 趋势趋势#3:智能化、智能化、电动电动化趋势下,中国车企成为全球汽车市场领头羊化趋势下,中国车企成为全球汽车市场领头羊 中国新能源车品牌有望复制手机品牌的成功路径。中国新能源车品牌有望复制手机品牌的成功路径。中国手机品牌经历了 2011-2020 的黄金十年。随着智能电动车生态与手机生态的高度融合,我国在设计端的软件定义能力、人才优势以及制造端的全产业链优势有望助力中国自主品牌在汽车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2021年中国/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自主品牌市占率为 72/40%,未来主要的增长点来自 1)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市场率先发力,中国品牌占据先机,择机

175、出海;2)智能化替代,有望重现智能手机对非智能手机的全面颠覆。我们预测 2030 年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占有率也有望达到 25%。全球全球汽车产业汽车产业中心中心由日德向中美切换由日德向中美切换,中国电动车行业迎来黄金十年,中国电动车行业迎来黄金十年。日德品牌凭借着在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油车核心零部件的供应优势,2020 年依然占据着全球 52.4%的份额,中美品牌上升到 22.6%(marklines 数据)。长期来看,智能化、电动化主导的汽车产业链变革箭在弦上,我们认为,汽车产业链将从日德向中美切换,2030 年日德品牌市占率将降低至 24.8%,而中美品牌的市占率将上升至 63.

176、1%。图表图表101:全球汽车产业链从日德向中美切换全球汽车产业链从日德向中美切换 资料来源:IDC,Marklines,华泰研究预测 立足中国,我们观察到中国燃油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市占率 45%的天花板难以突破,在中高端市场(20 万元及以上)份额仅为 5%左右。比亚迪(1211 HK)为代表的电动车通过动力电池产业链垂直整合实现了“量”的突破,1-5M22新能源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占率达59%;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深度布局实现了“质”的飞跃,20 万元自主品牌市占率由油车的不到 5%上升到 29%,切入了中高端赛道。特别地,1-5M22 理想 ONE 销量占 30-40

177、 万元新能源乘用车的 28%;蔚来销量占 45 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的 41%。18.2%8%20202030E34.2%16.8%20202030E14.0%37.9%20202030E8.6%25.2%20202030E33.9%2010202162.7%2010202113.8%17.3%2010202114.6%20.0%20102021欧洲欧洲欧洲欧洲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6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02:中国新能源车品牌有望复制手机品牌的成功路径中国新能源车品牌有望复制手机品牌的成功路径 资料来源:中汽协,Marklines,华泰研究 观点观点

178、#2:看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领域的发展机遇看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总成领域的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智能化的主要我们认为,智能化的主要投资机遇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投资机遇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以及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领域领域。智能驾驶方面,国产芯片逐渐由中低端车型向上渗透;座舱方面,AR-HUD 或成未来演进方向,带来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动力总成方面,三电系统取代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的过程中,中国品牌的份额提升。智能驾驶域:多感知融合方案带来智驾芯片、感知层投资机遇智能驾驶域:多感知融合方案带来智驾芯片、感知层投资机遇 智能驾驶中,智能驾驶中,特斯拉特斯拉坚持坚持视觉方案,国内造车新

179、势力多采用视觉传感器视觉方案,国内造车新势力多采用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度高精度地图的多感知融合方案。地图的多感知融合方案。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能够弥补摄像头感知缺点,并搭载高精地图提升 NOA 流畅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智能驾驶水平,提高安全性,缺点在于短期来看成本相对较高。长期来看,两种流派都将作为智能驾驶主流方案存在,共同发展。国产芯片从中低端车型向上渗透。国产芯片从中低端车型向上渗透。高端车型选择搭载特斯拉的 FSD 和英伟达芯片,部分中低端车型搭载国产芯片,如黑芝麻(未上市)、华为(未上市)、地平线(未上市)。国产芯片开始进入车企供应链,并得到上车测试机会,长期国产芯片将

180、逐渐向上渗透。2022年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月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月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品牌)蔚小理7.2%Tesla8.1%比亚迪28.5%合资品牌22.1%其他新势力14.3%其它19.9%0%20%40%60%80%100%Jan-20Mar-20May-20Jul-20Sep-20Nov-20Jan-21Mar-21May-21Jul-21Sep-21Nov-21Jan-22Mar-22May-22蔚小理其他新势力Tesla比亚迪合资品牌其它0%20%40%60%80%100%200022自主

181、合资0%20%40%60%80%100%200022自主合资全全价价位位段段20万万元元以以上上自主品牌45%天花板难以突破燃油车燃油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增长,1-5M22占比82%新能源车新能源车20万以上自主品牌几乎没有市场自主品牌向高端化成功突围,1-5M22占比29%0%20%40%60%80%100%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2001920202021 2022自主合资0%20%40%60%80%100%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182、 5 9 1 5200022自主合资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7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03:国产芯片国产芯片向向中高端市场渗透中高端市场渗透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多感知融合方案为感知层带来投资机遇,国产厂商多感知融合方案为感知层带来投资机遇,国产厂商受益受益。摄像头获取数据与人眼感知类似,更加丰富,但其依赖光照,易受环境影响;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更长,受环境光影响较小,感知精度更高。半固态半固态/固态预计为激光雷达重点演进方向。固态预计为激光雷达重点演进方向。和机械式相比,半固态激光雷达具有结构简化、可靠

183、性高、量产成本低、扫描速度快等特性,更适合车载。国内国内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厂商厂商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且应用广泛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且应用广泛。禾赛科技(未上市)、速腾聚创(未上市)和图达通(未上市)在国内品牌蔚来、小鹏、理想以及国外品牌 Lucid(LCID US)上均有搭载。随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高,激光雷达需求增加,国内厂商将持续扩张市场份额。图表图表104:中国中国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厂商进展领先厂商进展领先 资料来源:CES 2022,Yole,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公司公司黑芝麻黑芝麻Mobileye 地平线地平线华为华为特斯拉特斯拉英伟达英伟达名称华山A500 华山A1000华山A1

184、000LEyeQ4 EyeQ5EyeQ6LEye UltraJourney2Journey3 Journey5Ascend310 Ascend910FSDXavier OrinAtlan算力(TOPS)5.840-70162.22455636302001,000功耗(W)2856.10363065-TOPS/W2.98.83.20.30.7-1.820.54.320.8113.1-制程(nm)281616287量产时间202020220182019

185、20025应用场景L1-L2L3L2-L3L1/L2L3L1/L2L4/L5L1-L2L1-L2L3L4L4L3L2-L5L2-L5L3-4入门入门中端中端高端高端合合作作&搭搭载载情情况况ES系列iXWEY摩卡MIFA9ONE长城机甲龙长城机甲龙ET系列岚图FREE最低售价:20万元最低售价:35万元最低售价:43万元最低售价:39万28万元厂商厂商产品产品波长波长扫描方式扫描方式预计量产时间预计量产时间禾赛科技AT128 905半固态2022 年下半年QT128 905机械式2023 年第一季度速腾聚创RS-Ruby Plus 905机械式/RS-Helios-551

186、5 905半固态/RS-LiDAR-M1 905半固态2021 上半年图达通猎鹰1550半固态2022 年第一季度28%23%14%11%7%法国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图达通图达通禾赛科技禾赛科技华为华为长城机甲龙长城机甲龙阿维塔阿维塔1111速腾聚创速腾聚创法雷奥28%速腾聚创10%Luminar7%大疆览沃7%电装7%大陆7%Cepton7%Innoviz4%Ibeo4%图达通3%华为3%其他13%2021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格局全球全球国内厂商上车情况&产品进展国内国内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8 科技科技 智能座舱域:智能座舱域:AR-HUD、多屏互动、多

187、屏互动、音响系统音响系统未来保持高速增长未来保持高速增长 HUD 快速快速普及普及,预计,预计 2025 年渗透率达年渗透率达 50%。开车时低头查看仪表盘会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HUD 将视觉焦点转移到挡风玻璃上,减少驾驶员观察道路信息和观察车辆信息的视线转换。W-HUD 通过光学投影原理将光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虚像显示信息,虚像距离在 2.5m 左右,因为不做实景融合 W-HUD 主要是充当一个仪表和部分的中控功能。AR-HUD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叠加虚像信息和现实路况实时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更直接、更丰富的信息,还能融合智能驾驶传感器数据提升驾驶交互体验和安全性,通过视觉可见的画面解决了

188、半自动驾驶过程中人车的信任问题。此外,由于 AR-HUD 需要和外界的驾驶环境做实时融合,所以需要较远的成像距离,最好是 3D 连续变焦画面。AR-HUD 存在技术难点。存在技术难点。为了保证虚拟图形和现实融合的鲁棒性,解决车载 AR 引起的眩晕问题,AR-HUD 需要建立低延时的感知、计算和渲染并与真实世界融合,通过 3D 连续变焦的画面消除视差和视觉辐辏,完美融合虚拟信息和现实环境的时空坐标轴。互联网 3.0 也是实现 AR-HUD 普及的关键,当互联网 3.0 时代接入汽车行业时,信息推送的频率和精准度将极大的提升,用户将获得车内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Web3.0 对汽车智能化的影响将于

189、2025 年体现。长期来看,长期来看,AR-HUD 将于智能驾驶阶段量产,替代现有将于智能驾驶阶段量产,替代现有 HUD。虽然 AR-HUD 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但相比自动驾驶,AR-HUD 故障的影响更小,因此车规安全要求相对自动驾驶要求较低较低;AR-HUD 能够结合自动驾驶传感器信息,为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的科技体验。因此 AR-HUD 落地或快于智能驾驶,成为未来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图表图表105:HUD 将从将从 W-HUD 走向走向 AR-HUD 资料来源:未来黑科技官网,理想汽车官网,华为官网,华泰研究 多屏互动功能多屏互动功能和音响系统升级和音响系统升级增强车内影音娱乐体验增强

190、车内影音娱乐体验。多屏联动将驾驶员与乘客屏幕分开,能够增强车内影音娱乐体验和信息服务能力。理想 L9 和哪吒 S(哪吒汽车 未上市)均搭载多屏系统,支持座舱智能功能。音响系统升级,实现分区语音交互和沉浸式体验。音响系统升级,实现分区语音交互和沉浸式体验。分区语音交互能够减少其他语音输入的干扰,理想L9的7.3.4全景声音响打造沉浸式家庭影院。AR-HUD将代替将代替W-HUD引入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智能驾驶阶段智能驾驶阶段通用 初代HUD大陆 AR HUD(2014)W-HUDC-HUD华为AR-HUD(2021)HUD从飞机引入汽车画面简单,色彩单一推动普及,出现C-HUD,W-HU

191、D出现AR-HUD概念AR HUD量产智能驾驶大有可为理想AR-HUD(2022)AR HUD普及汽车接入Web3.0C端普及(2025)Web3.0是AR HUD普及的关键真实世界:真实世界:获得传感器数据,得到高精度、低延时的真实世界坐标系。虚拟世界:虚拟世界:通过三维光场显示器呈现数字虚拟信息。坐标系融合:坐标系融合:空间坐标系融合算法和渲染引擎。时间融合:时间融合:空间坐标系能够零延时完美融合。用户体验:用户体验:面向下一代(3D)汽车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人机界面/用户体验。数据与服务:数据与服务:面向下一代(3D)汽车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人机界面/用户体验。AR-HUD技术难点技术难点创新人

192、车交互HMI结合智驾的科技体验不需要调整视线AR-HUD故障的影响更小,车规安全要求较低相比自动驾驶,AR-HUD能给用户带来增量驾驶体验技术壁垒不会影响长期趋势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59 科技科技 动力总成域:电驱动系统国产替代趋势明朗动力总成域:电驱动系统国产替代趋势明朗 汽车电动化助力动力系统供应链国产化。汽车电动化助力动力系统供应链国产化。在动力系统零部件市场中,中国品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份额较低;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较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 年 Q1动力电池国产替代率 45%,根据精进电动(688280 CH)招股书,2020 年

193、电机国产替代率为 45%。长期来看,汽车电动化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驱动中国品牌汽车动力系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国产替代趋势明朗。图表图表106:汽车电动化汽车电动化提升国产厂商提升国产厂商动力系统供应链动力系统供应链市占率市占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前瞻产业研究院,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表图表107:汽车电子产业链公司估值表汽车电子产业链公司估值表 PE PB 股价涨跌幅股价涨跌幅 汽车业务汽车业务收入收入占比占比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股价股价(元(元/港元)港元)总市值(亿元)总市值(亿元)2021A/E 2022E 2023E 2021A/E 2022E 2023E 1M

194、 YTD 经纬恒润 688326 CH 188.04 225.65 104.32 69.14 4.79 5.25 28%88%188.04 德赛西威 002920 CH 173.88 965.51 124.88 85.74 62.03 18.63 15.55 12.85 17%23%173.88 均胜电子 600699 CH 19.39 265.27 46.28 25.19 2.18 2.01 23%-12%19.39 四维图新 002405 CH 13.41 318.05 255.45 86.20 58.06 3.18 2.75 2.63-11%-16%13.41 华阳集团 002906 C

195、H 50.38 239.70 84.02 59.12 42.35 6.49 5.89 5.02 11%-8%50.38 东软集团 600718 CH 11.01 136.78 15.09 34.61 28.06 1.53 1.44 1.37-4%-19%11.01 斯达半导 603290 CH 372.00 634.65 160.42 89.43 65.24 41.05 11.26 9.86-4%-2%372.00 中科创达 300496 CH 136.47 580.08 90.24 65.96 47.26 12.33 9.74 8.25 5%-1%136.47 法拉电子 600563 CH

196、209.81 472.07 63.00 48.18 37.56 14.58 12.17 9.72 2%-9%209.81 韦尔股份 603501 CH 142.80 1,252.53 27.11 23.65 18.37 8.03 5.99 4.62-17%-54%142.80 舜宇光学 2382 HK 107.40 1,013.67 18.30 22.10 17.34 4.76 4.21 3.51-16%-56%107.40 联创电子 002036 CH 15.80 167.93 56.76 42.74 27.21 3.72 3.79 2.99 3%-35%15.80 虹软科技 688088

197、CH 29.78 120.91 71.48 76.93 50.50 4.76 4.84 4.62-6%-32%29.78 长电科技 600584 CH 24.45 435.10 16.01 13.94 12.91 2.24 1.85 1.68-9%-21%24.45 均值均值 79.20 56.39 39.79 9.38 6.23 5.36 注:Bloomberg 一致预期,收盘价截至 2022 年 7 月 25 日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华泰研究 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国厂商占比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国厂商占比10%-20%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国厂商占比

198、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国厂商占比45%左右左右0%10%20%30%40%01,0002,0003,0004,000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kwpy,8 equiv.)国内厂商产能占全球比例19%20%21%22%23%24%25%26%02004006008001,0002001820192020中国厂商发动机产量占全球比例(万台)9%10%10%11%11%12%2,4002,5002,6002,7002,8002,900200192020中国厂商变速箱销量占全球比例(万台)2020年发动机国产替代率20

199、20年变速箱国产替代率45%2020年电机及控制器国产替代率45%2021Q1动力电池国产替代率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规模三元锂电池市场规模(亿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中国电机及控制器市场规模(亿元)20%10%2020年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率19%主要厂商主要厂商蔚然动力蔚然动力双林电机双林电机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0 科技科技

200、观点观点#3:出行服务从封闭场景开始逐步落地出行服务从封闭场景开始逐步落地 趋势趋势#1:场景方面,场景方面,2G/2B 封闭场景率先落地;封闭场景率先落地;2C 市场庞大但落地困难市场庞大但落地困难 2B/2G 场景相对封闭,预计场景相对封闭,预计 2025 年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年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我们认为,2G 和 2B 市场自动驾驶场景封闭、道路情况单一、行驶速度慢,适合现阶段的无人驾驶技术快速落地,预计2-3 年内可以快速实现规模商业化。规模方面,我们初步测算 2G 环卫场景市场规模在百亿元。结合亿欧智库数据,我们测算 2B 端矿区运输、末端配送、物流网络(包括港口物流和高速 Rob

201、otruck)等,多个场景规模在千亿元级别。Robotruck 对公路运输市场的潜在替代空间更大,有望在 2027 年以后突破至万亿。图表图表108:2B/2G 场景市场规模测算场景市场规模测算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环卫车环卫车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总环卫市场空间(亿元)725 756 789 823 859 896 自动驾驶渗透率/环卫车投资占比 10%/70%15%/70%25%/70%35%/70%环卫无人驾驶市场规模(亿元)46 73 127 187 无人矿卡无人矿卡 矿区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亿元)26 121 306 626 1,057 1,

202、743 末端配送车末端配送车 快递业务量(亿件)834 1,083 1,300 1,430 1,573 1,730 快递配送成本(元/单)1.2 1.25 1.3 1.35 1.4 1.45 及时配送业务(亿件)229 309 339 373 411 452 快递配送成本(元/单)7.5 7.6 7.7 7.8 7.9 8 渗透率 10%15%20%25%末端配送自动驾驶规模(亿元)430 726 1,089 1,530 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港口港口 港口货物吞吐规模(亿箱)146 156 164 173 183 193 运输成本(元/箱)5 5 5 5 5 5 渗透率 5%10%15%20%港口

203、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亿元)41 87 137 193 物流网络物流网络Robotruck 公路货运周转量(亿万吨)60,172 69,088 71,161 73,295 75,494 77,759 公路货运价格(元/吨公里)0.40 0.40 0.40 0.40 0.40 0.40 自动驾驶渗透率 10%15%20%Robotruck 市场规模(亿元)2,932 4,530 6,221 注:矿区无人驾驶市场规模源于亿欧智库测算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华泰研究预测 2C 场景市场庞大,但落地更为困难场景市场庞大,但落地更为困难。根据 IHS Markit 预测,2030 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

204、达到 2.25 万亿,其中 Robotaxi 占比达到 60%,规模为 1.3 万亿。但综合车速、道路情况来看商业化落地难度最高,我们认为 2C 端商业化落地有望于 2025-2030 年实现。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09:2G/2B 场景未来场景未来 2-3 年率先落地,年率先落地,2C 市场仍需市场仍需 5-10 年年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趋势趋势#2:政策方面,政策方面,L3 级自动驾驶政策出台,释放利好信号级自动驾驶政策出台,释放利好信号 深圳深圳 L3 级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出台,政策实现级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出台,政

205、策实现 L0-L2 向向 L3 跨越。跨越。从 2018 年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至 2021 年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规范文件从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主体、驾驶人及车辆,道路测试申请,示范应用申请,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交通违法与事故处理 6 个方面明确了参与测试的各方应当遵守的管理规范。2022 年 7 月,深圳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理,首次明晰 L3 级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为未来 L3 级别自动驾驶上路奠定地方法规基础,推动政策向 L3 跨越。7 省省 24 市出台智能网联车政策法规,由一线向二三线城市铺开。市出台智能网联车政策法规,由一线向二三线

206、城市铺开。目前共有广东、浙江、江苏、海南、湖南、甘肃、河南 7 省出台自动自动驾驶政策,北上广深、杭州、长沙、重庆、成都、武汉等一线城市以及绍兴、银川、长春、沧州、常州等二三线城市同样迅速出台有关法规。我们看到智能网联车规正从沿海向内地、从一线向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趋势趋势#3:技术方面,单车智能转向车路协同,带来硬件投资机遇技术方面,单车智能转向车路协同,带来硬件投资机遇 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演进。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演进。车路协同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单车智能搭载设备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单车智能的 ADAS 功能存在特定场景下应对能力不足和失效的风险,有效帮助解决长尾问题。相较单车智

207、能而言,车路协同方案包含更多关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内容,方案资金投入要求较高,带来了硬件模块的投资机会。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头部玩家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头部玩家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应用场景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应用场景环境固定环境固定环境多变环境多变速速度度高高速速度度低低矿区自动驾驶矿区自动驾驶路政、清洁路政、清洁机场自动驾驶机场自动驾驶Robotaxi最后一公里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港口港口+高速高速RobotruckRobobus万亿级万亿级千亿级千亿级百亿级百亿级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出行服务:出行服务:2C万亿市场万亿市场+2B多个千亿市场多个千亿市场干线物流干线物流L4辅助驾驶辅助驾驶路政路政&清洁清洁末端配

208、送末端配送机场机场RobotaxiRobobus2B2G2C港口物流港口物流矿区运输矿区运输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2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10: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 资料来源:赛博汽车,OFweek,华泰研究 出行初探:出行初探:2G/2B/2C 场景落地进度几何场景落地进度几何 2G 场景:环卫车带动场景:环卫车带动 2G 端低速封闭场景实现初步规模化落地端低速封闭场景实现初步规模化落地 2G 无人驾驶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领域,以满足路政安防,清洁环卫等人力替代,辅助未来智慧城市整体构建。无人驾驶环卫车带动无人驾驶环卫车带动 2G 场

209、景初步实现规模化落地。场景初步实现规模化落地。自动环卫车不受天气限制,可以实现24 小时作业;环卫车行驶于封闭道路,线路固定,速度一般为 5-10km。需求层面刺激叠加技术端场景简单,环卫车目前已基本实现规模化落地。根据蘑菇车联(未上市)和酷哇机器人(未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目前自动驾驶环卫市场所获订单已达几十亿规模。图表图表111:2G 场景无人驾驶场景简单,具有降本增效优势,初步实现规模化落地场景无人驾驶场景简单,具有降本增效优势,初步实现规模化落地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感知决策-NOA软件智能体验GPS高精度地图行车辅助自动驾驶人机交互自动泊车

210、等多屏互动AR-HUD等计算智驾芯片座舱芯片软硬件层软硬件层应用层应用层单车智能单车智能车路网云一体化系统车路网云一体化系统指挥决策自动驾驶道路管理流量监测交通调度雷达雷达交换机交换机5G基站基站信号机信号机气象传感器气象传感器卫星导航卫星导航Vehicle 2 VehicleVehicle 2 PedestrianVehicle 2 Infrastructure单车智能单车智能RSU路侧单元路侧单元路灯监控路灯监控电警卡口电警卡口5G边缘云边缘云(V2X server)限速预警路障预警行人监测拥堵预警 盲区监测 违章监测 危险检测路网运营中心路网运营中心车载系统&算法2G路政路政/清洁场景自

211、动驾驶优势清洁场景自动驾驶优势环卫公司领头迅速发展,带动环卫公司领头迅速发展,带动2G场景初步规模化落地场景初步规模化落地环卫车快速落地多场景,安防车辆发展慢但功能逐步完善环卫车快速落地多场景,安防车辆发展慢但功能逐步完善公园景区学校高架酒店工业园自动驾驶环卫清扫车工作场景持续延申自动驾驶环卫清扫车工作场景持续延申需求端需求端降低营运成本降低营运成本 24小时作业 替代人力工作提升运营效率提升运营效率 规划高效路径 无惧极端天气无惧极端天气供给端供给端道路封闭,车辆较少道路封闭,车辆较少行驶速度慢(行驶速度慢(5-10km)行驶线路固定重复行驶线路固定重复无需载人(舒适、安全等)无需载人(舒适

212、、安全等)移动监控智慧报警物品取用智慧调度自动驾驶路政安防车的车载功能扩充自动驾驶路政安防车的车载功能扩充蘑菇车联:蘑菇车联:在北京、上海、河南、湖北、湖南、江苏、云南等与政府合作落地智慧城市示范区构建项目,搭载车路云一体化智慧交通方案,投放环卫、安防等自动驾驶车队预计超超1000辆辆,订单超,订单超20亿。亿。酷哇机器人:酷哇机器人:在上海、浙江、安徽、湖南、四川、陕西、江苏等省份打造自动驾驶环卫清扫示范区,获得超获得超30亿订单。亿订单。仙途智能:仙途智能:在苏州高铁新城等大规模落地运营;同时在瑞士、德国、美国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二十座城市实现了商业化落地,总投入车辆超总投入车

213、辆超150辆。辆。移动测温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3 科技科技 2B 场景:矿区自动驾驶领跑场景:矿区自动驾驶领跑 2B 场景,机场自动驾驶尚处初期阶段场景,机场自动驾驶尚处初期阶段 在智慧机场、智慧园区,智慧港口、智慧码头等政策促进下,无人驾驶快速应用于 2B 领域。目前 2B 无人驾驶市场空间较大,且场景封闭、道路情况简单,我们认为将在未来 2-3 年先于 2C 端实现商业化落地。矿山自动驾驶领跑矿山自动驾驶领跑 2B 各场景,已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各场景,已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矿区道路条件恶劣,面临着劳动力匮乏困境,因此矿区无人化运营是实现安全生产并降

214、本增效的必要道路。矿区场景封闭单一,驾驶速度一般低于 40km/h,推动自动驾驶快速落地。目前已形成联合主机厂、矿区自动驾驶公司、工程总包公司、矿主的商业模式,通过“车路云”方案将无人驾驶技术覆盖从发车、自检、加油,到进入矿区、装卸、运输等各环节。以希迪智驾(未上市)、易控智驾(未上市)、踏歌而行(未上市)等为代表的公司目前已初步具备规模化运营能力,公司预计至2022 年底易控智驾可以落地 60 台无人驾驶车,希迪智驾可以落地 33 台无人驾驶车。港口港口+干线打造干线打造 Robotruck 物流网络,港口无人驾驶已初步落地运营,干线物流仍处于测物流网络,港口无人驾驶已初步落地运营,干线物流

215、仍处于测试阶段。试阶段。集装箱的运输从港口装卸起延申到高速干线运输,无人驾驶物流网络可以有效提升旺盛的集装箱搬运需求,同时减少人力运输安全问题。末端无人配送发展最早,技术及成本难点有待解决。末端无人配送发展最早,技术及成本难点有待解决。末端配送起于 2016 年京东(9618 HK)推出无人配送车后,随后疫情以来人力配送效力不足,催化阿里(9988 HK)、美团(3690 HK)、苏宁(002024 CH)、毫末智行(未上市)、新石器(未上市)等企业在无人配送车领域的落地和量产速度。无人配送车仍需进行技术优化,同时搭载多样传感器导致配送车每单成本仍高于人力配送每单成本。机场运营管理繁杂,无人驾

216、驶处于初期开展阶段。机场运营管理繁杂,无人驾驶处于初期开展阶段。机场的人货转运与运营管理比较复杂,常见作业车类型就有 25 种,各自均有严格的路线规划。目前机场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进度较慢,接驳车、巡逻车、牵引车和物流车是无人驾驶车队的首先落地车型。以驭势科技(未上市)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京大兴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开展接驳服务。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4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12:2B 端端 5 大自动驾驶场景,矿山场景商业化程度领跑大自动驾驶场景,矿山场景商业化程度领跑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2C 场景:乘用车无人驾驶长尾难题

217、场景:乘用车无人驾驶长尾难题+零部件成本零部件成本+车规是主要阻碍车规是主要阻碍 无人驾驶 2C 市场满足载客出行需求,可以提升出行效率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市场空间广阔。但综合来看,2C 车速快、道路开放、驾驶环境复杂导致其商业化落地难度最高,目前Robotaxi和Robobus尚处于运营测试阶段,我们认为2C端商业化落地有望于2025-2030年实现。Robotaxi 为为 2C 主力赛道,主力赛道,Robobus 未来作用或将趋同未来作用或将趋同 Robotaxi。Robotaxi 万亿赛道玩家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 Waymo(GOOG US)、百度(BIDU US)、滴滴(已退市)、蘑

218、菇车联等以独立运营的方式开展 Robotaxi 试运营服务,第二类方式是 Momenta(未上市)联合上汽集团(600104 CH)旗下享道出行(未上市)、文远知行(未上市)联合广汽集团(2238 HK)旗下如祺出行(未上市)、T3 出行(未上市)联合一汽(000800 CH)、东风(0489 HK)、智行者(未上市)联合开启 Robotaxi 商业运营,第三类是纵目科技(未上市)、毫末智行等专注 Robotaxi 智能驾驶技术的公司。2022 年 4 月,北京市首次开放主驾无安全员示范运营试点,安全员只需坐在副驾进行监管,自动驾驶技术迈上新台阶。芯片芯片相关公司相关公司:英伟达:英伟达、高通

219、高通、地平线地平线、黑芝麻智能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芯驰科技 英伟达(英伟达(NVDA US):人工智能计算引领):人工智能计算引领者者 英伟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计算芯片公司,2021 年公司收入 269 亿美金,同比增长 61%,其中智能驾驶业务收入 6 亿美金,占比 2%。英伟达的 SoC 芯片主要包括 Parker,Xavier,Orin 等和即将推出的 Atlan 芯片。其中 Parker 和 Xavier 芯片主要用于 L2/L3 级自动驾驶,Orin 芯片单颗算力达到 254Tops 可以应用于 L4/L5 级自动驾驶计算。目前公司主要量产芯片为 Xavier,Orin 芯片已初步小规

220、模实现量产。Xavier 及 Orin 芯片已经供应小鹏、蔚来、滴滴、大众(VOW GR)、丰田、戴姆勒(DTG GR)等大部分主流厂商。基于自动驾驶芯片,英伟达推出其自动驾驶开发平台,提供开放的软件框架及硬件计算平台配套开发工具包。2015年英伟达推出了基于Tegra X1 SoC的DRIVE PX自动驾驶平台,后续推出 Drive PX2,Drive Pegasus 以及 Drive AGX Orin。2022 年 3 月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 DRIVE Orin 正式量产,目前旗下公司最新一代基于 Atlan 芯片打造的自动驾驶平台DRIVE Hyperion 9 预计将于 2026 年正

221、式量产。港口港口+干线物流网干线物流网 Robotruck物流网络分级物流网络分级:以港口为发展起点,以港口为发展起点,Robotruck投放超投放超300辆辆27%速度较慢速度较快矿区运输矿区运输 矿区商业化进程最快矿区商业化进程最快:已成型完整商业模式已成型完整商业模式行业领头公司规模化初显行业领头公司规模化初显27%线路自定义速度40km/h封闭无人矿区安全生产司机劳动力紧缺主机厂矿山自动驾驶公司智驾服务工程总包矿主合资公司落地超百台无人驾驶矿车末端配送末端配送 末端配送发展最早末端配送发展最早:技术、成本亟待解决技术、成本亟待解决疫情催化领投企业快速投产疫情催化领投企业快速投产27%线

222、路固定速度20km/h半封闭无人降低人力成本人力配送产能不足2020年来累计履约近近220万单万单。场景封闭场景半封闭长时间驾驶安全缺劳动力&成本高机场机场 机场自动驾驶商业化程度较低机场自动驾驶商业化程度较低:25类作业车,行程规划难度高类作业车,行程规划难度高打造机场多功能无人车队打造机场多功能无人车队线路固定速度40km/h封闭有人降低人力成本高效运营末端配送难独立,需结合人力载货量有限,配送效率需提升无人车每单运送成本高于人力2021年双十一投入超400辆无人车。商业化高商业化高码头吞吐量提升50%便于模式化复制真实作业近800天;规模落地宁波舟山港、南通港集团吕四作业区 高速驾驶技术

223、难度待突破,高速驾驶技术难度待突破,干线物流仍在测试阶段干线物流仍在测试阶段测试资格逐步开放计算决策能力待提升牵引车物流车接驳车巡逻车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5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13:英伟达近英伟达近五年收入拆分五年收入拆分 图表图表114: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产品演变图谱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产品演变图谱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高通(高通(QCOM US):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供应商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芯片供应商。2021 年收入 336 亿美金,同比增长 43%,汽车业务收入达到 1

224、0 亿元,占比 3%。2022 年,高通在 3Q 业绩大会上公布公司 3Q 汽车芯片收入达到 3.5 亿美金,同比增长 38%。公司汽车芯片主要产品包括高通骁龙 SA820AP、SA6155P、SA8155P、SA8195P 和 SA8295P。2016 年高通 820A 正式发布,至 2019 年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 7nm 制程车机芯片骁龙SA6155P、SA8155P 和 SA8195P。其中 SA8155P 是目前当红座舱芯片,已搭载于小鹏P5、威马 W6、蔚来 ET7 和 ET5、哪吒 U Pro、零跑 C11(零跑科技 H01773 HK)、长城WEY 旗下摩卡等多款车型。202

225、2 公司推出 SA8295P,算力相较 SA8155P 提升 200%。此外,2022 年 4 月,公司还收购了自动驾驶公司 Arriver(未上市)增强了向供应商提供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图表图表115:高通近五年收入拆分高通近五年收入拆分 图表图表116:高通高通 8155 座舱芯片座舱芯片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地平线(未上市):致力于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地平线(未上市):致力于边缘人工智能芯片 地平线成立于 2015 年主要从事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2017 年 6 月,地平线成为全球首个在台积电流片的 AI 芯片公司,2019

226、 年 8 月,宣布量产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2。2021 年 7 月,地平线发布征程 5,地平线征程 5 系列芯片严格按照 ISO 26262 功能安全开发流程设计研发,单芯片达到 ASIL-B 级别要求,可提供高达 128TOPS 等效算力。随着征程 5 的正式发布,地平线成为业界唯一能够覆盖从 L2 到 L4 全场景整车智能芯片方案的提供商。此外,基于征程 3 车规级 AI 芯片公司推出面向 L2 及以上 ADAS 市场的单目前视感知方案 Horizon Matrix Mono3,通过适配 800 万超高像素前视摄像头,能够更为高效灵活地进行多类 AI 任务处理并实现实时检测与精准

227、识别。0500300200202021游戏GPU和相关产品专业视觉设计GPU智能驾驶GPU及相关产品图形处理器Tegra处理器其他业务数据中心产品(亿美元)NVIDIA Drive SoC Roadmap算力算力8Tops能耗能耗15W15W算力算力30Tops能耗能耗20W20W算力算力254Tops能耗能耗45W45W算力算力1000Tops算力算力2Tops能耗能耗10W10W2015年发布年发布2016年发布年发布2018年发布年发布2019年发布年发布2021年发布年发布Tegra X1Tegra ParkerDrive XavierDri

228、ve OrinAtlanL2级级L3级级L5级级L4级级自动驾驶级别自动驾驶级别(50)0500300350400200202021高通CDMA技术高通技术授权高通战略举措项目调整及抵消(亿美元)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6 科技科技 目前,地平线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前装量产的企业。2022 年 4 月,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在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征程 5 芯片。同月,哪吒 U智全新 L2.5+级智能辅助驾驶(5R5V)搭载了地平线征程 3 芯片,以及上汽荣威 RX5、2021理想 ONE

229、 同样搭载了地平线征程 3 芯片。目前征程 2 芯片已经成功量产至长安 UNI-T、奇瑞蚂蚁、智己 L7、广汽埃安 Y、广汽传祺 GS4 Plus、岚图 FREE 等车型。图表图表117:地平线征程地平线征程 5 图表图表118:地平线征程地平线征程 2&3&5 芯片发布里程及参数情况芯片发布里程及参数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黑芝麻智能(未上市):黑芝麻智能(未上市):行业领先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行业领先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 黑芝麻智能成立于 2016 年,专注于大算力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能够提供完

230、整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包括基于车规级设计、学习型图像处理、低功耗精准感知的自动驾驶感知计算芯片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支撑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产品方案的快速产业化落地。黑芝麻智能分别在武汉、硅谷、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新加坡成立研发及销售中心,目前已有超过 700 名员工,核心团队均来自博世、OV、英伟达、安霸、微软、高通、华为、中兴等业内顶尖公司,平均拥有 15+年的行业经验。公司最新产品 A1000 已经完成所有车规级认证,是算力最大、性能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同时也将是首个量产的符合车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2022 年5 月,黑芝麻智能与江汽集团达成平台级战略

231、合作,多款思皓品牌量产车型将搭载华山二号A1000 芯片,目前已经投入规模生产,并开始向行业客户持续发货,将于今年年内实现量产上车。同月,黑芝麻智能发布瀚海自动驾驶中间件平台,助力汽车软硬件解耦释放产业协同创新力。图表图表119:黑芝麻华山二号黑芝麻华山二号 A1000 图表图表120:黑芝麻自适应光控传感技术黑芝麻自适应光控传感技术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Horizon Chips Roadmap算力算力5Tops能耗能耗2.5W2.5W算力算力4Tops能耗能耗2W2W2019年发布年发布2020年发布年发布2021年发布年发布Journey 2Jou

232、rney 3Journey 5L1级级L2级级L3/L4级级算力算力128Tops能耗能耗36W36W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7 科技科技 芯驰科技(未上市):涵盖设计、研发和生产的汽车芯片公司芯驰科技(未上市):涵盖设计、研发和生产的汽车芯片公司 芯驰科技成立于 2018 年,是国内少有的具备车规级芯片设计、研发及量产的半导体公司。公司提供 X9 系列智能座舱处理器、G9 系列中央网关芯片、V9 系列智能驾驶辅助芯片、E3 系列域控制器芯片和 D 系列工业芯片。目前,芯驰科技客户已经超过 250 家,其中,X9 芯片获得几十个车型定点,涵盖自主品牌、合

233、资品牌和新势力公司。公司技术实力强,是国内首位全部通过 AEC-Q100、德国莱茵 ISO26262 ASIL D、德国莱茵 ISO26262 ASIL B 和国密信息安全认证的车规级芯片公司,拥有 100+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团队具备国际化背景,拥有近 20 年车规级量产经验。截止至 2022 年 7 月,公司累计融资四轮,金额超过 10 亿元,投资对象有华登国际、经纬中国、联想创投、红杉资本等知名基金公司。图表图表121:芯驰科技芯驰科技 X9 智能座舱芯片方案框图智能座舱芯片方案框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系统方案系统方案相关公司相关公司:超星未来超星未来、柏川数据柏川数据、魔视智

234、能魔视智能、知行科技等知行科技等 超星未来(未上市):提供硬件到软件到算法的完整智能驾驶计算解决方案超星未来(未上市):提供硬件到软件到算法的完整智能驾驶计算解决方案 北京超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是提供高能效智能驾驶计算解决方案的专精特新企业,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电子工程系跨学科联合成立,公司研发人员比例超过 70%,平均从业经验超过 10 年,核心成员曾任职于华为、寒武纪、经纬恒润、Momenta、地平线、主线科技、XILINX、Marvell 等知名企业。公司基于软硬件协同优化的核心思想,融合对智能驾驶与高能效计算的深度洞察,积累有 80 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成功推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自动

235、模型优化工具、点云算法优化加速与部署工具、定制加速 IP 库、高可靠系统软件等多个产品。在高能效计算领域,公司的软硬件协同优化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可,曾获得 CVPR 2020 低功耗视觉竞赛全球第三、NVIDIA Hackathon 2021二等奖、BMW China IT Innovation Challenge 金奖、中关村智能网联前沿技术创新大赛冠军等国内外 20 余个行业奖项。目前公司已面向主机厂、头部 Tier1、L4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客户达成千万级的商业合作,此外还深度参与了北京市“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技术研究”

236、等重点项目,公司技术和产品支持了多款自动驾驶车型在冬奥期间示范应用。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8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22:超星未来超星未来 00-NOVA-Mobius 交叉创新基因交叉创新基因 图表图表123:超星未来产品框架超星未来产品框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柏川数据(未上市):自动驾驶数据服务商柏川数据(未上市):自动驾驶数据服务商 2021 年 9 月,柏川数据成立于江苏苏州。创始人团队在人工智能行业深耕多年,有良好的行业关系和团队管理能力。面对指数级增长的数据管理需求,公司已打造全链条自动驾驶数据服务平台

237、,通过场景分类管理,融合多维数据,在高性能引擎的支持下可解决传统数据平台文件管理效率低、场景数据定位困难及处理数据成本高的痛点。目前公司平台覆盖汽车 L2-L4 阶段自动驾驶标注需求,服务地平线、百度等超过 25 家自动驾驶行业客户。图表图表124:柏川数据自动驾驶数据服务平台柏川数据自动驾驶数据服务平台 图表图表125:柏川数据已服务柏川数据已服务 25+自动驾驶行业客户自动驾驶行业客户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魔视智能(未上市):视觉算法的重要供应商魔视智能(未上市):视觉算法的重要供应商 魔视智能科技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创新科技

238、公司。魔视智能以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赋能嵌入式芯片平台,实现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产品的大规模量产。魔视智能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产品,涵盖乘用车及商用车、行车及泊车、舱内及舱外、前装及后装等主流市场,量产规模达百万套,是率先实现国内一线乘用车主机厂量产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并在主动安全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魔视智能公司在澳大利亚设有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深圳、武汉和苏州设有研发中心,在南通设有制造基地。2021 年 8 月,赛灵思(已退市)与魔视智能共同宣布面向全球汽车市场,推出全新的智能驾驶量产方案。赛灵思携手魔视智能开发的前向视觉系统是辅助驾驶与智能驾驶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先

239、进的路况感知能力,直接关乎车辆行驶安全,具体实现的功能包括车道保持(LKA)、自动紧急刹车(AEB)和自适应巡航(ACC),并可用于 L2.5+的行车。2022 年 6 月,魔视智能获得来自大陆集团的 C 轮战略投资,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合作及开发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技术量产落地。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69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26:魔视智能深魔视智能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度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知行科技(未上市):自动驾驶领域前装系统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未上市):自动驾驶领域前装系统方案提供商 知行科技成立于 2016

240、年 12 月,总部位于中国苏州,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前装系统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高科技公司。知行科技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决策规划、车辆动态控制等自动驾驶核心领域拥有核心算法,并拥有软硬件开发及整车系统集成验证能力,是国内领先的具有全栈自动驾驶研发能力的公司,2021 年,公司获得 ASPICE CL2、ISO26262:2018 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最高等级(ASIL-D)两大认证。目前,知行科技建有一个研发中心、一个生产制造基地,是 Mobileye 战略合作伙伴,拥有极氪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合作伙伴。知行科技具有卓越的核心技术,提供满足 L1-L3 不同需求的自动驾驶中央控制器,提供乘用

241、车、商用车不同类别智能前视摄像头等产品。目前,知行科技已实现了 L2、L2+方案的规模化量产,推出了新一代的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并落地了 L4 级园区物流方案,形成了高速 L2、城市 NOA、低速泊车、低速封闭区域无人 L4、360 环视全场景智能驾驶布局矩阵。2022 年 3 月,知行科技获亿元 C+轮投资,并将在不久后开启下一轮(Pre-IPO)的融资,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图表图表127:知行科技自动驾驶中央域控制器知行科技自动驾驶中央域控制器 图表图表128:知行科技智能前视摄像头知行科技智能前视摄像头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宏景智驾(未上市)

242、: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宏景智驾(未上市):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 宏景智驾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具备完全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全栈的软件算法和完整的系统集成能力,全周期赋能 L1-L4 级别智能驾驶。根据公司官网披露,截至 2021 年底,宏景智驾的研发人员占总工数等 90%以上,75%以上的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宏景智驾主要产品包括支持 L4 功能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支持 L2.5+功能的 IDDC 域控制器、支持 L2 的 IPM 智能摄像头模组等。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0 科技科

243、技 宏景智驾屡获外界认可,在成立初期就获得华登、高瓴、线性、蓝驰等顶尖机构的投资,与英特尔建立智能驾驶创新中心,入围 2021 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企业 TOP50,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创新最佳项目奖,毕马威 2020 中国汽车科技新锐企业,2020GTC英伟达初创企业展示特等奖,2019Venture“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50 强”。2021 年 4 月,宏景智驾与江淮汽车联合成立域驰智能,域驰智能与华为、科大讯飞达(002230 CH)成深入合作,并携手宏景智驾与地平线共同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图表图表129:宏景智驾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宏景智驾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图表图

244、表130:宏景智驾宏景智驾 APA/IDDC 域控制器域控制器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传感器传感器相关公司相关公司:禾:禾赛赛科技科技、图达通图达通、速腾聚创速腾聚创、北醒光子北醒光子、亮道智能亮道智能、楚楚航科技航科技 禾赛科技(未上市):全球领先激光雷达制造商,半固态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理想禾赛科技(未上市):全球领先激光雷达制造商,半固态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理想 L9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 3D 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 年成立于上海。凭借近 500人的团队,公司自主研发出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引领着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专

245、利布局,客户遍布全球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座城市。迄今为止,禾赛已完成累计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国博世集团、光速、百度等全球知名的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公司产品受到各类自动驾驶公司的广泛认可,2021 年 3 月公司与 Kodiak Robotics 自动驾驶货车宣布达成合作,4 月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战略合作,5 月和百度 Apollo 合作升级,为其打造专属定制激光雷达,8 月发布长距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AT128,内部集成了 128 个独立激光器,具备 200 米(10%反射率)实力测远,实现了 153 万每秒的超高点频。2022 年 6月,集度汽车(未上市)发布了该品牌首款汽车机

246、器人概念车 ROBO-01,搭载禾赛科技的128 线超高清激光雷达 AT128。理想 L9 搭载的禾赛 AT128 超高清前向激光雷达。禾赛科技 AT128 超高清激光雷达不仅具备 10反射率下 200 米的超强测远能力,且最远地面线可达到 70 米。同时,在分辨率和精度上,禾赛 AT128 超高清激光雷达的点频超过每秒 153 万个点,刷新了同类远距半固态产品的点频纪录,确保更安全的驾驶体验。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131:禾赛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禾赛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 AT128 图表图表132:集度双激光雷达功能演示集度双激光

247、雷达功能演示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图达通(未上市):高性能图像级激光雷达应用广泛图达通(未上市):高性能图像级激光雷达应用广泛 图达通成立于 2016 年,在硅谷、苏州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宁波和武汉拥有高度工业化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制造基地。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猎鹰(Falcon)已于今年 3 月 28 日作为蔚来 ET7 自动驾驶超感系统的标配量产交付。这是全球首批真正实现量产上车的高性能激光雷达,有着行业里程碑式的意义。图达通的 1550nm+2D 扫描技术方案,长期来看会具有领先的性能优势。图达通坚持高性能激光雷达,技术水平领先,在 10%的反射率条

248、件下探测距离达到 250 米,最远探测距离可达到 500 米,1550nm 激光雷达完成了定制化开发,成本有很大幅度的改善。自动驾驶等级从 L3 向 L5 进步时,侧向、后向会需要 905nm 激光雷达,具有体积小、价格低的优势,预计明年图达通将上市用于侧向、后向探测的 905nm 激光雷达。产能方面,图达通目前有三条产线,一条在武汉,月产几百台,用于城市解决方案;一条在宁波,与均胜电子合作,月产 1 万台;一条在苏州在建,月产 1.2-1.5 万台。依托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可控性,图达通在国内外还与多家车联网、智慧高速、轨道交通、以及工业自动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着积极合作,用先进的硬件及

249、软件解决方案赋能安全与智能生活。2022 年 5 月,图达通与全球无人驾驶科技公司图森未来(TSP U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7 月,图达通实现了高性能车规激光雷达 Falcon 第 10000 台的下线。图表图表133:车规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猎鹰车规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猎鹰 图表图表134:Innovusion 全工业化高性能激光雷达产线全工业化高性能激光雷达产线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2 科技科技 速腾聚创(未上市):智能激光雷达系统龙头厂商,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在即速腾聚创(未上市):智能激光雷

250、达系统龙头厂商,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在即 RoboSense(速腾聚创)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Smart LiDAR Sensor System)科技企业,通过激光雷达硬件、AI 算法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合作伙伴覆盖全球各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车企、一级供应商等,产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机器人,RoboTaxi,RoboTruck,RoboBus,车路协同,公共智慧交通等场景。其车规级 MEMS 固态激光雷达 RS-LiDAR-M1(以下统称“M1”)自 2020 年 7 月开始连续获得全球多个量产

251、车型定点合作订单。12 月,M1 样件批量出货,成为全球首款批量交付的车规级 MEMS 固态激光雷达。2021 年 1 月 RoboSense 推出 M1 的 SOP 版本,该产品计划于 Q2 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目前,M1 的测距能力、测距精度、视场角、盲区等基础性能的出厂检测指标已对齐车企标准并完全锁定,量产产品均按照以上性能指标批量出货。2022 年 6 月,速腾聚创与文远知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助力文远知行加速实现车规级智能固态激光雷达的上车应用,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前装量产和商业化落地。图表图表135:速腾聚创车规级速腾聚创车规级 MEMS 固态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 RS-LiDAR-

252、M1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北醒光子(未上市):自主可控智能激光雷达厂商,产线覆盖轨道交通和车规级应用北醒光子(未上市):自主可控智能激光雷达厂商,产线覆盖轨道交通和车规级应用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5 年成立于中国北京,致力于提供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实现安全智能行驶和自动化升级。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专利布局,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激光雷达,客户遍布全球 60 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到欧美、亚太等区域。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北醒已布局三代产品,第一代是辅助激光雷达,只做触发传感器;第二代为智能驾驶辅助激光雷达;过去几年则聚焦第三代高阶无人驾驶的主激光雷达。北醒布局的全新一代

253、激光雷达在性能上极其优异,视场角12025.6,量程200M10%反射率,分辨率纵向 0.05即等同于 512 线,横向分辨率可调,帧率 10HZ。目前按照 724 小时设计,适配各个场景。北醒充分考虑了包括脏污、遮挡检测、实时闭环工作等功能,特别是实时 fallback 系统,当主系统出现问题,其备份系统可以让车安全停靠。目前公司已获得多家车厂的定点,此前曾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车载激光雷达检测方法团体标准定制。今年也将扩大产线和制造基地,并与十多家知名检测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已有产线通过车规级验厂。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73 科技科

254、技 图表图表136:北醒北醒光子全新一代激光雷达光子全新一代激光雷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亮道智能(未上市):全球技术领先的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亮道智能(未上市):全球技术领先的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 2015 年,公司前身欧百拓成立,将激光雷达技术引入中国自动驾驶行业。2017 年,亮道智能成立,并将总部设立于北京,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设有研发中心,同时在上海、重庆等地成立了商务运营中心。公司提供激光雷达量产解决方案、测试验证系统和路侧感知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主要客户有大众、长城汽车。公司技术实力领先,获得德国政府科研项目支持。截至 2022 年 7 月,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超过亿元。图

255、表图表137:亮道智能路侧感知融合系统亮道智能路侧感知融合系统 LDTelescop 传感器传感器 图表图表138:亮道智能感知测试验证真值系统亮道智能感知测试验证真值系统 LDCompass 车辆平台车辆平台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楚航科技(未上市):国内领先的毫米波雷达制造商楚航科技(未上市):国内领先的毫米波雷达制造商 楚航科技成立于 2018 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 77GHz-79GHz 毫米波雷达的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公司团队主要由德国海归组成,硕士以上学历员工超过 50%,且一半员工拥有5-10 年工作经验。目前,公司已获得东风乘用车、长城

256、汽车、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未上市)、上汽红岩、宇通客车(600066 CH)等 30+车型定点量产项目,可提供 ACC 高级自动巡航,AEB 自动刹车和 LCW 变道预警等核心功能。2022 年 6 月,公司已建成 4 条雷达产线,年产能超过 180 万。截至 2022 年 7 月,公司累计融资五轮,金额超亿元。公司产品包括角雷达、前向雷达、生命体征探测雷达、4D 点云成像雷达。其中生命体征探测雷达可用于车内儿童存在监测及驾驶员呼吸心跳检测等活体检测场景,工作频率为60-64GHz,测距范围10kW 台 1,600 3,520 7,216 14,432 yoy%120%105%100%光纤激

257、光器出货功率估算 kW 177,400 347,890 615,797 1,038,632 yoy%96%77%69%平均功率 kW/台 3.17 3.23 3.32 3.43 光纤激光器转换效率%60%60%60%60%所需泵浦源功率 kW 295,667 579,817 1,026,328 1,731,053 激光芯片耦合输出效率%98%98%98%98%所需激光芯片总功率 kW 301,701 591,650 1,047,274 1,766,381 激光芯片单 W 价格 元/W 1.26 0.78 0.63 0.53 yoy -38%-20%-15%激光芯片市场规模(工业用)亿元 3.8

258、 4.6 6.6 9.4 yoy%22%42%43%工业用激光器占比%39%40%41%42%非工业用激光器占比(除光通信)%36%36%36%36%激光芯片市场规模(合计,除光通信)亿元 7.3 8.9 12.3 17.3 yoy%21.5%38.2%40.0%备注:暂无 2021 年光纤激光器出货量数据,故 2021 年数字为估算值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等,2021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长光华芯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预测 在光纤激光器行业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以及供应链安全诉求背景下,预计将进一步拉动国在光纤激光器行业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以及供应链安全诉求背景下,预计将进一步拉动

259、国产激光芯片需求。产激光芯片需求。随着长光华芯等高功率激光芯片领域头部国产厂商技术的持续突破,技术实力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客户方面,长光华芯等公司已切入锐科激光、创鑫激光等头部光纤激光器厂商,推动对 Osram、II-VI、Lumentum 等海外厂商进口替代的步伐。未来随着国产更高功率产品的导入以及新建产能的落地,有望加速国产份额提升,我们预计国产厂商份额有望由 2020 年的 21%提升至 2025 年的 80%。图表图表216:2020 年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率接近年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率接近 21%资料来源:长光华芯招股书,华泰研究 13.4%7.4%79.2%长光华芯武汉锐晶

260、II-VI、Lumentum、ams Osram等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0 科技科技 2)高高速速率激光芯片:率激光芯片:低端市场国产化成熟;中高端市场渐次突破低端市场国产化成熟;中高端市场渐次突破 行业出货结构向行业出货结构向 25G 及以上及以上速率芯片进一步倾斜。速率芯片进一步倾斜。高速率激光芯片作为光模块发射端核心元器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模块的传输速率。在数通以及电信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们测算全球高速率激光芯片市场规模将由 2021 年的 11 亿美元提升至 2025 年的 19 亿美元,对应期间 CAGR 为 14%;其中 25G 及以上

261、速率芯片市场规模预计由 2021 年的 8 亿美元提升至 2025 年的 17 亿美元,对应期间 CAGR 为 20%,出货金额的占比有望由 2021 年的73%提升至 2025 年的 90%,有望实现超越行业的增长,我们认为驱动因素主要系全球移动通信、数据中心等领域通信系统向更快传输速率升级背景下,更高速率的激光芯片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图表图表217:全球不同速率光芯片全球不同速率光芯片(含发射芯片(含发射芯片+探测芯片)探测芯片)市场规模定量预测市场规模定量预测 项目项目 单位单位 2.5G 光芯片光芯片 10G 光芯片光芯片 25G 及以上及以上 合计合计 光模块 2021 年光模块全球市

262、场规模 亿美元 5.58 14.4 67.22 87.20 其中:数据中心光模块 亿美元 1.24 6 41.71 48.95 接入网光模块 亿美元 4.34 8.41 25.51 38.26 2025 年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 亿美元 0.46 11.9 140.11 152.47 其中:数据中心光模块 亿美元 0.41 2.66 86.03 89.10 接入网光模块 亿美元 0.05 9.24 54.08 63.37 对应光芯 片及组件 光模块毛利率-25%25%30%-直接材料占光模块成本比例-80%-光芯片及组件占数据中心光模块材料比例-50%-光芯片及组件占接入网光模块材料比例-85%-

263、对 应 光 芯片 光芯片占光芯片及组件材料比例-70%-2021 年光芯片全球市场规模 亿美元 1.81 4.26 16.68 22.75 2025 年光芯片全球市场规模 亿美元 0.00 3.86 34.88 38.74 资料来源:源杰科技招股书,lightcounting,华泰研究 2.5G、10G 芯片部分市场已实现芯片部分市场已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未来,未来国产厂商国产厂商有望突破有望突破 25G 核心市场核心市场。2.5G及以下光芯片方面,我国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在 10G 芯片方面,源杰科技等国产厂商已在部分细分市场取得领先的份额,但部分较高技术门槛市场仍依赖进口。25G 及以上市

264、场为我国国产化薄弱环节,根据 ICC 统计,25G 光芯片的国产化率约 20%,但 25G 以上光芯片的国产化率仍较低约 5%。我国厂商在应用于 5G 基站前传光模块的 25G DFB 激光器芯片有所突破,数据中心市场光模块企业开始逐步使用国产厂商的 25G DFB 激光器芯片。图表图表218:2021 年年全球全球 2.5G 及以下及以下 DFB/FP 激光器芯片市场份额激光器芯片市场份额 图表图表219:2021 年年全球全球 10G DFB 激光器芯片市场份额激光器芯片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ICC,源杰科技招股书,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ICC,源杰科技招股书,华泰研究 17%17%13%11

265、%9%7%4%22%武汉敏芯中科光芯光隆科技光安伦仕佳光子源杰科技中电13所其他20%15%6%6%6%4%2%41%源杰科技住友电工云岭光电中电13所中科光芯三菱电机武汉敏芯其他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1 科技科技 3)光探测芯片:光通信较成熟,光探测芯片:光通信较成熟,SPAD/SiPM 国产化有望从国产化有望从 1 到到 N 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规模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规模 45.6 亿美元,亿美元,APD 市场市场 CR3 为为 45%。根据 Gartner 数据及预测,2021 年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规模为 45.6 亿美元,基于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

266、、视频成像、激光雷达、医学探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预计2022E-2025E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保持10.0%的年均复合增速,至 2025 年市场规模达 66.7 亿美元。APD 作为目前主流技术方案,根据QYResearch 数据,2020 年,First-sensor、滨松和 Kyosemi 为市场份额前三名,CR3 达到 45%,市场较为集中。图表图表220:2020-2025E 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规模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规模 图表图表221:2020 年全球年全球 APD 市场格局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Gartner,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QYResearch,华泰研究 光通信用光通信用 AP

267、D/PIN 已实现国产化,国内厂商有望在已实现国产化,国内厂商有望在 SPAD/SiPM 实现国产化从实现国产化从 1 到到 N 的突的突破。破。目前我国在光通信用 APD/PIN 市场已实现国产化突破;相比之下,根据 QYResearch数据,2020 年全球 SiPM 市场上安森美、滨松、索尼等头部厂商市占率合计 83%,市场集中度高,我国国产厂商目前尚未在 SPAD/SiPM 等市场形成大规模供货。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国内 SPAD/SiPM 厂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或从消费电子(手机、扫地机器人)等市场率先实现进口替代;随着国产厂商产品的量产性能、良率趋于成熟,有望进一步向车载激光雷达等

268、高端市场渗透。图表图表222:光探测芯片国产化现状光探测芯片国产化现状 探测芯片类型探测芯片类型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 国内产品化能力国内产品化能力 国外产品化能力国外产品化能力 PIN 10G 及以下 量产:光迅科技(自用)、三安光电等 量产 25G 小批量:光迅科技(自用)量产 53G 研发:光迅科技、芯思杰 量产:CGS、Albis APD 10G 及以下 量产:光迅科技(自用)、三安光电等 量产 25G 研发:光迅科技 量产 53G 研发:芯思杰 样品:Macom SPAD/SiPM-中低端(目前主要面向消费电子)已落地:灵明光子、芯视界、宇称电子等;高端(车载雷达):阜时科技拿到订单,其

269、余公司研发中 中高端均量产,并已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观研网,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年报,阜时科技,华泰研究 4)VCSEL:3D 传感、激光雷达等市场需求有望推动行业高增长传感、激光雷达等市场需求有望推动行业高增长 需求端有望伴随需求端有望伴随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快速提升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快速提升而而释放。释放。VCSEL 基于量产成本低、波长稳定等优势,随着 VCSEL 功率密度等性能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发射端核心元器件。我们测算国内激光雷达用 VCSEL 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由 2022 年的 0.26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0.14 亿元,对

270、应 20232025 年 CAGR 为 238.3%0%2%4%6%8%10%12%14%16%007080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全球光探测芯片市场规模(亿美元)同比增速(右轴)45%55%First-sensor、滨松、Kyosemi其他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2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23: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市场规模定量测算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市场规模定量测算 乘用车乘用车 单位单位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国内轻型车销量 百万辆 20.

271、2 21.3 21.6 23.1 23.4 24.1 L2 渗透率/8.60%15.70%20.50%23.00%26.00%27.00%L2.5 渗透率/1.20%3.90%5.40%10.00%13.00%15.00%L3 渗透率/0.00%0.00%0.00%1.00%3.00%7.00%L4 及以上合计渗透率/0.00%0.00%0.00%0.00%0.00%0.00%L2.5 级自动驾驶轻型车销量 百万辆 0.24 0.83 1.16 2.31 3.04 3.62 L2.5 中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占比/0%5%25%45%55%65%L3 级自动驾驶轻型车销量 百万辆 0.00 0.0

272、0 0.00 0.23 0.70 1.69 L4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轻型车销量 百万辆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L2.5 级自动驾驶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数量 个 1 1 1 1 1 1 L3 级自动驾驶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数量 个 2 2 2 2 2 2 L4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数量 个 4 4 4 4 4 4 L2.5 级自动驾驶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总量 百万个 0.00 0.04 0.29 1.04 1.67 2.35 L3 级自动驾驶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总量 百万个 0.00 0.00 0.00 0.46 1.40 3.37 L4 级及以上自动驾

273、驶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总量 百万个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轻型车搭载激光雷达总量 百万个 0.00 0.04 0.29 1.50 3.08 5.72 yoy/600%416%105%86%VCSEL 方案激光雷达渗透率/0%8%15%20%35%40%单车激光雷达用 VCSEL 芯片数量 个 0 60 80 100 120 140 激光雷达用 VCSEL 芯片单价 元/个 0 10 7.5 5.6 4.2 3.2 价格年降/-25%-25%-25%-25%单车激光雷达用 VCSEL 芯片价值量 元 0 600 600 563 506 443 激光雷达用 VC

274、SEL 芯片市场规模 亿元 0.00 0.02 0.26 1.69 5.45 10.14 yoy/1213.3%545.1%222.8%86.0%资料来源:中汽协,长光华芯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预测 国内厂商国内厂商研发与制造研发与制造水平水平与国际与国际领先领先水平水平尚有尚有一定差距一定差距,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持续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持续推进。目前,海外龙头 Lumentum、II-IV 凭借技术优势主导芯片市场,根据 Yole 数据,Lumentum、II-IV 两家公司 2019、2020 年市场份额合计占比分别为 67.7%和 79.6%。在生产模式上,Lumentum 将外延环节

275、外包,II-VI 自产外延片。国内传感应用类 VCSEL 企业主要包括长光华芯、纵慧芯光、睿熙科技、博升光电、柠檬光子、瑞识科技等,多为创业型企业,其中长光华芯等头部厂商采用 IDM 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5)硅光芯片:光子集成大势所趋,海外巨头领先布局)硅光芯片:光子集成大势所趋,海外巨头领先布局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下游应用多点开花,国内厂商持续跟进。国内厂商持续跟进。硅光芯片具有高集成度、低成本、高速光运输的特点,在光子集成化背景下发展前景广阔。硅光芯片下游应用场景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应用领域:连接(用于数据中心和电信领域的光通信连接)、传感(用于环境测量或识别,如激光雷达)和计算(用于新

276、一代计算的量子光学),目前硅光芯片多用于光通信领域,未来有望在 FMCW 激光雷达、光子计算等领域进一步延拓。硅光产业链方面,目前海外厂商占主导地位,国内厂商仍处于持续跟进的阶段,我国在硅光器件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同时起步,研究水平也相当,但在硅光芯片产业化发展和产业链方面,国内厂商与海外头部厂商仍有较大差距。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3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24:硅光芯片市场规模结构(百万美元)硅光芯片市场规模结构(百万美元)资料来源:Yole,华泰研究 计算芯片产业链计算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相关公司:寒武纪、海光、景嘉微、登临、燧原、壁仞、摩尔线程、中

277、科驭数、京微、天数:寒武纪、海光、景嘉微、登临、燧原、壁仞、摩尔线程、中科驭数、京微、天数 图表图表225:计算芯片信息概览计算芯片信息概览(截至(截至 2022 年年 8 月月 12 日日)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上市年份上市年份 市值市值/估值估值 创始人创始人 领域领域 主要产品主要产品 寒武纪 2020 年 281 亿元 陈天石 ASIC 思元 370,思元 290,思元 270 海光信息 2022 年 1410 亿元 孟宪棠 CPU HYGON 7000,HYGON 5000,HYGON 3000 景嘉微 2016 年 334 亿元 曾万辉、胡亚华 GPU JM7200、JM9231 登临

278、科技 B 轮/李建文 GPU Goldwasser-UL、Goldwasser-L、Goldwasser-XL 燧原科技 C 轮 108 亿元 赵立东、张亚林 ASIC 云燧 T10、云燧 i10、云燧 T20、云燧 i20 壁仞科技 B 轮 170 亿元 张文 GPU BR100 摩尔线程 A 轮 140 亿元 张建中 GPU MTT S60、MTT S2000、MTT S10 中科驭数 A+/鄢贵海 DPU SWIFT-2200N、CONFLUX-2200D、FlexFlow-2100N 京微齐力 战略投资/王海力 FPGA HME-R、HME-M、HME-P、HME-H 天数智芯 C 轮

279、/C+轮融资/李云鹏 GPU 天垓 100 注:未上市公司估值数据来自于 IT 桔子 资料来源:Wind,IT 桔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寒武纪(寒武纪(688256 CH):聚焦端云一体、端云融合的智能新生态):聚焦端云一体、端云融合的智能新生态 寒武纪成立于 2016 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寒武纪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通用型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寒武纪产品广泛

280、应用于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面向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 AI 应用场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2021 年 1 月,寒武纪发布首颗 7nm 训练芯片思元 290,思元 290 智能芯片采用台积电 7nm 先进制程工艺,集成 460 亿个晶体管,支持 MLUv02 扩展架构,全面支持 AI 训练、推理或混合型人工智能计算加速任务。2022 年 3 月,寒武纪发布新款训练加速卡 MLU370-X8,搭载双芯片四芯粒思元 370,集成寒武纪 MLU-Link多芯互联技术,主要面向训练任务,8 卡计算系统的并行性能平均达到 350W RTX GPU 的 155

28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192025E数据中心收发器长途收发器光互连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免疫检测光纤陀螺仪5G收发器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4 科技科技 海光信息(海光信息(688041 CH):国产):国产 CPU 引领者,受益国产替代趋势成长迅猛引领者,受益国产替代趋势成长迅猛 海光信息是成立于 2014 年的中科院系公司,专注于高端处理器的研发与设计,是国内重要的高性能 CPU 产品提供商。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截止 2021 年底,研发技术人员达到 1031 人,其中硕士

282、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 65.53%,多数核心研发人员具有二十年以上高端处理器研发经验,为公司不断取得产品突破打下坚实基础。公司 CPU 产品包括7000 系列、5000 系列和 3000 系列,分别面向高端、中低端和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其中7000 系列营收贡献最大,2021 年占销售收入比重达 65.01%。公司产品基于市场主流 X86指令集,具有成熟丰富的应用生态,相较国内其他架构厂商具备优势。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多家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产品均已搭载公司 CPU 产品。公司业绩增长十分迅速,2019、2020、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79/10.22/23.10 亿元,毛利

283、率达 37.3%/50.5%/56.0%,净利润为-1.39/-0.82/4.38 亿元,2019 年、2020 年连续亏损主要系研发资金投入较大所致,2021 年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伴随信创国产化需求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强竞争力产品得到下游客户及行业客户广泛认可。景嘉微(景嘉微(300474 CH):):GPU 业务有望业务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图形显控产品、小型专用化雷达及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图形显控产品、小型专用化雷达及 GPU 芯片芯片。公司主要从事高可靠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图形显控、小型专业化雷达、芯片三大主要产品线。图形显控模块是公司现有

284、核心业务,也是传统优势业务;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两大业务是公司未来大力发展的业务方向。公司具备齐全的科研生产资质和认证,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芯片业务有望驱动公司芯片业务有望驱动公司 2022 年业绩增长年业绩增长。2018 年公司推出第二代芯片 JM7200,2019 年公司推出商用版本产品,芯片业务收入迅速增长,从 2018 年的 0.2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0.7 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88.4%。据公司公告,2022 年新一代芯片 JM9 系列已经完成流片、封装、测试工作。我们认为,公司 GPU 产品的核心驱动力在

285、于产品化、商业化和国产化:1)公司芯片产品系列从 JM5,到 JM7,再到 JM9,产品矩阵日益完善,产品力持续升级;2)芯片业务向民用市场拓展,有望打开商业化空间;3)JM9 系列支持翼辉、天脉等国产操作系统适配,国产化替代可期。图表图表226:公司芯片产品矩阵图公司芯片产品矩阵图 名称名称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制程制程 应用情况应用情况 JM5400 2014 年 65nm 可广泛应用于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图形生成及显示等领域,满足机载、舰载、车载环境下图形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要求。JM7200 2018 年 28nm 已广泛投入通用市场的应用,已完成与国内主流 CPU、操作系统适配工作。JM720

286、1 2019 年 28nm 主要应用于个人办公电脑显示系统以及高可靠性嵌入式显示系统,满足桌面系统高性能显示需求,并全面支持国产 CPU和国产操作系统 JM9 系列 2021 年 14nm 已完成流片、封装阶段工作及初步测试工作。产品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媒体处理、CAD 辅助设计、游戏、虚拟化等高性能显示需求和人工智能计算需求。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5 科技科技 登临科技(未上市):致力于开发兼容现有生态的创新通用人工智能芯片登临科技(未上市):致力于开发兼容现有生态的创新通用人工智能芯片 登临科技成立于 2017

287、 年底,是一家专注于自主创新,构建基于 GPGPU 核心技术的高性能、通用计算领军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图芯、S3、英伟达、AMD、阿里等全球知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产品采取兼容 CUDA 的技术路线,保证客户业务可继承现有生态上的投入,且相比传统 GPU 在 AI 计算上性能和能效均有明显提升,可显著降低客户整体拥有成本(TCO)。在芯片和板卡产品方面,2019 年 6 月公司采用自主创新 GPU+(Minsky)体系结构的Goldwasser 设计完成,MPW 流片成功;2020 年 6 月公司 Goldwasser 系列产品在台积电12nm 工艺上 Full Mask 流片成功。20

288、21 年 7 月,百度飞桨适配登临首款基于 GPU+的系列芯片-Goldwasser,加速 AI 应用落地;同年 11 月公司 Goldwasser 系列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在互联网、智慧安防等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实现了商业化落地。2022 年 1 月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燧原科技(未上市):专注于人工智能云端领域,训练、推理产品全覆盖燧原科技(未上市):专注于人工智能云端领域,训练、推理产品全覆盖 燧原科技成立于 2018 年 3 月,专注于人工智能云端领域,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公司创始人兼 CEO 赵立东曾历任 AMD 产品工程部高级总监以及紫光集团副总裁,有近二

289、十多年的 CPU/GPU/APU 研发经验;创始人兼 COO 张亚林在 AMD 亦有长达十年的任职经历,期间曾领导开发全球最大融合芯片 APU,产业经验丰富。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超 30 亿元,其中 2021 年 1 月完成 C 轮融资高达 18 亿,中信产业基金、中金资本旗下基金以及春华资本领投。腾讯作为公司战略投资方,为其提供广泛应用场景,双方针对 AI 的多种应用场景进行深度合作,有利推动公司产品研发突破进程。公司坚持原始创新的技术研发路线,现已具备提供高算力、高能效比通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产品的能力。2019 年 12 月,公司发布了首款面向云端数据中心的 AI 训练产

290、品“云燧T10”,单精度(FP32)算力达 20TFLOPS,最大功耗仅为 225W,能效比表现突出;2020年 12 月,公司进一步推出第一代推理产品“云燧 i10”,实现云端训练、推理产品全覆盖;2021 年 7 月,公司发布第二代训练产品“云燧 T20/T21”,并于 2021 年 12 月发布第二代推理产品“云燧 i20”,单精度 FP32 峰值算力达到 32TFLOPS,整型 INT8 峰值算力达到256TOPS,分别较第一代推理产品提升 1.8/3.6 倍,存储带宽高达 819GB/s,领先于行业同类产品水平。图表图表227:燧原科技产品矩阵燧原科技产品矩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

291、泰研究 代表产品代表产品搭载芯片搭载芯片发布时间发布时间制程制程产品情况产品情况云燧T10邃思1.02019-12-1112nm“云燧T10”为公司首款人工智能训练产品,于2020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及政务等人工智能训练场景。云燧i10邃思1.02020-12-2112nm“云燧i10”为公司首款人工智能推理产品,于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现已支持多款业界主流A服务器,针对云端推理业务提供高算力密度系统,提供高达1.1PFlops单精度算力的单节点方案。云燧T20邃思2.02021-07-0712nm“云燧T20”是基于邃思2.0芯片打造的面向数据中

292、心的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精度FP32峰值算力达到40 TFLOPS,单精度张量TF32峰值算力达到160TFLOPS,于2022年上半年量产。云燧i20云端AI推理芯片邃思2021-12-0112nm“云燧i20”为公司第二代人工智能推理产品,广泛支持最新Pcle Gen4 AI服务器,于2022年上半年量产。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6 科技科技 壁仞科技(未上市):致力于打造通用计算体系和软硬件平台,多次刷新融资纪录壁仞科技(未上市):致力于打造通用计算体系和软硬件平台,多次刷新融资纪录 壁仞科技创立于 2019 年,团队在 GPU、DSA 和计

293、算机体系结构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独到的行业洞见。公司致力于开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建立高效的软硬件平台,同时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发展路径上,公司首先聚焦云端通用智能计算,逐步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图形渲染等多个领域赶超现有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端通用智能计算芯片的突破。自成立以来,公司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由顶级投资机构启明创投、IDG 资本、华登国际中国基金、高瓴创投等领投的多轮融资。公司于 2020 年 6 月完成 A轮融资,总额为 11 亿元,创近年芯片设计领域新纪录。2021 年 3 月,公司完成 B 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 47 亿元,继续刷新芯片设计领域融资速度及融资

294、规模纪录。2021 年 10 月壁仞科技的首款通用 GPUBR100 正式交付开始流片,该款芯片采用 7nm工艺制程,并结合了包括 Chiplet(芯粒技术)等在内的多项业内前沿芯片设计、制造与封装技术,具有高算力、高能效、高通用性等优势。2022 年 3 月该款芯片一次点亮成功,在核心性能设计标准上,BR100 系列是国内算力最大的通用 GPU 芯片,直接对标国际厂商近日发布的最新旗舰产品。摩尔线程(未上市):核心团队产业经验丰富,顺利打造首颗国产全功能摩尔线程(未上市):核心团队产业经验丰富,顺利打造首颗国产全功能 GPU 芯片芯片 摩尔线程创立于 2020 年 10 月,创始人张建中为原

295、英伟 C 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公司团队其它成员来自微软、英特尔、AMD、Arm 等海外芯片巨头,熟悉 GPU 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系统、软件应用等质量管理各个环节。公司受到资本市场高端关注,2021 年 2 月,在成立仅仅 100 天左右,摩尔线程已完成两轮融资,由深创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GGV 联合领投。2021 年 11 月,摩尔线程宣布首颗国产全功能 GPU 芯片研制成功,距离公司成立不到 300天,开创了国产 GPU 研发速度的先河。2022 年 3 月,公司正式推出第一代摩尔线程多功能 GPU 芯片苏堤以及首款数据中心级多功能 GPU 产品 MTTS2000。公司成

296、为目前中国市场率先进行多功能 GPU 研发设计、并能快速实现 GPU 量产交付的厂商。图表图表228:摩尔线程第一代摩尔线程第一代 MUSA 架构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7 科技科技 中科驭数(未上市):国内领先中科驭数(未上市):国内领先 DPU 芯片提供商芯片提供商 中科驭数成立于 2018 年,公司聚焦于专用数据处理器的研发与设计,主要产品包括超低时延智能网卡、数据库加速卡、大数据加速卡、存储加速卡、硬件 IP 核产品(TOE、UOE)。公司团队为国内较早进行 DPU 芯片研发团队,创始人兼 CEO 鄢贵海博士、

297、联合创始人兼 CTO卢文岩博士及首席科学家李晓维博士均来自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芯片架构领域有 15 年的技术积累。截止 2021 年底,公司累计申请 130 项发明专利,其中68 项已获得授权。中科驭数 DPU 芯片基于自主研发的 KPU 芯片架构,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四类 KPU 芯片架构设计,包括 1)KPU-Swift 针对网络协议处理设计;2)KPU-Conflux 针对时间序列/大数据分析设计;3)KPU-Trusy 针对安全领域处理设计,4)KPU-FlexFlow 针对智能计算设计,并在 5 大应用领域积累了 80 余类功能核。2019 年,中科驭数完成第一

298、代 KPU 芯片 K1 流片,该芯片针对序列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大数据分析而设计,为业界首个支持网络数据库一体化加速功能的 DPU 芯片。2021 年公司完成第二代 DPU 芯片 K2 研发,采用 28nm 制程,其算力达到 15 TOPS。目前已经正在开展第三代 DPU 芯片 K2 Pro 的研发工作。根据公司 DPU 产品规划路线,公司将陆续推出更先进制程、更大算力 KPU 芯片,赋能金融科技、数据中心、混合云及边缘计算等高带宽、低延迟、数据密集型的计算场景。京京微齐力(未上市):国产微齐力(未上市):国产 FPGA 领军厂商,立足消费市场开拓高端领军厂商,立足消费市场开拓高端 京微齐力成立

299、于 2017 年,国内最早进入自主研发、规模生产、批量销售通用 FPGA 芯片及新一代异构可编程计算芯片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超 200 件专利,具备独立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涵盖 FPGA 内核设计、SOC 架构设计、芯片开发、EDA 软件开发、IP 开发与集成等全栈技术领域。公司产品将 FPGA 与 CPU、MCU、Memory、ASIC、AI 等多种异构单元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可编程、自重构、易扩展、广适用、多集成、高可靠、强算力、长周期等特点,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市场涵盖国家通信/工业/安防/电力/医疗/消费等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公司产品在 65/55/40nm 工艺

300、节点上全面实现量产,22nm 产品从 2022 年开始规模量产。京微齐力在产品路线拓展上制定了两个四年计划。第一个四年计划是 2018-2022 年,主要建设 40/22nm 产品线,实现 H1,H2,H3,P1 等中小规模高性价比的产品量产;目前这四颗产品均已量产,重点突破消费电子和显示等市场。截止到 2022 年上半年,出货量达到了上千万颗。第二个四年计划是 2023-2026 年,主要建设 22/12nm 产品线,实现 P0,P2,P6,H7,H8,A1,A8 等中高端高性能大容量的产品量产,重点突破通信,工控,电力,安防,视频,服务器等市场。图表图表229:京微齐力产品路线图京微齐力产

301、品路线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研究 1M600K350K100K60K25K12K1K超高端超高端SoC与高端与高端SoC与与中低端中低端SoC与与低成本低成本低功耗低功耗H1H2P1P2P0A8A10A10C130nm-65nm-55nm-40nm制程28nm/22nm制程16nm-7nm制程20024工控、LED显示、智能家居山山M系列系列消费电子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手机屏显、AR/VR、智能终端安防、视频、工控、电力、通信河河R系列系列阿凡达阿凡达A系列系列已量产已量产设计中设计中飞马飞马P系列系列P6M1M5M7R2R3H3计划中计划中H820212022-20

302、23H7大力神大力神H系列系列湖湖L系列系列-CPLDL9L6工控、电力通信、服务器通信、服务器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8 科技科技 天数智芯(未上市):专注云端服务器级通用天数智芯(未上市):专注云端服务器级通用 GPU 设计,助力各行业实现算力升级设计,助力各行业实现算力升级 天数智芯于 2018 年成立并启动 7 纳米通用并行云端计算芯片(通用 GPU)设计,是中国第一家通用 GPU 高端芯片及超级算力系统提供商。公司研发实力雄厚,由首席技术官吕坚平博士和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郑金山先生带领的研发团队人数占比 80%以上,既包含一批行业经验超过

303、20 年的世界级技术专家,同时也包含一大批具备 5-15 年业界经验的高执行力技术菁英。2021 年 3 月公司宣布完成 12 亿元人民币的 C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沄柏资本和大钲资本联合领投,粤民投资管及联通资本跟投,将进一步助力公司扩大核心技术研发及创新、加速产品商业化落地、赋能更多行业和客户。2022 年 7 月,公司宣布完成超 10亿元人民币的 C+及 C+轮融资,C+轮由金融街资本领投,C+轮由厚安创新基金领投,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上海国盛、熙诚致远、新兴资产、鼎祥资本、鼎礼资本等知名企业参与投资。本轮融资将助力公司量产 AI 推理芯片智铠 100,开发第二三代 AI 训练芯片天

304、垓 200 及 300,扩展天数智芯软件平台,加速 AI 与图形融合,为算力基建及数字化社会提供强大基础算力。2020 年 12 月,公司成功点亮国内第一款 7nm 云端训练通用 GPU 产品天垓 100,并于 2021年 3 月正式对外发布,实现了国内通用 GPU 从 0 到 1 的突破。截止至 2022 年 3 月底,天垓 100 产品已实现销售订单近 2 亿元,协助客户落地达两百多应用场景。2022 年 5 月第二款产品-7nm 云边推理芯片“智铠 100”成功点亮,天数智芯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 GPU架构下云端训练+推理完整解决方案的硬科技公司,产品迭代开发和商业广泛应用遥遥领先国内同

305、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相关公司相关公司:泰科天润、英诺赛科、:泰科天润、英诺赛科、Navitas 泰科天润(未上市):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领军企业泰科天润(未上市):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领军企业 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年4月,是中国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领军企业,专业从事碳化硅器件研发与制造,并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公司在北京和湖南分别拥有 4 寸和 6 寸碳化硅半导体工艺晶圆生产线。基于自有晶圆厂,泰科天润开发出先进特色工艺,并向市场推出了丰富的碳化硅器件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泰科天润的碳化硅产品已通过 USCG、AEC-Q101 等标准认证,产品质量比

306、肩行业先进水平。产品规格范围覆盖 650V-3300V(1A-100A)等多款规格,可以提供多款塑封以及高温封装形式,并可按客户需求提供其他封装形式。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充电桩、OBC、车载 DC-DC、通信电源、高端服务器电源、工业电源、PC 电源等领域。英诺赛科(未上市):英诺赛科(未上市):全球技术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公司全球技术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公司 英诺赛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12 月,是一家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硅基氮化镓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采用 IDM 全产业链模式,集芯片设计、外延生长、芯片制造、测试与失效分析于一体,建立了全球首条产能最大的 8 英

307、寸 GaN-on-Si 晶圆量产线。目前,公司拥有珠海及苏州两座 8 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基地,产能达到每月 10000 片,并将逐渐扩大至每月 70000 片以上。其中,珠海生产基地已具备 4000 片的月产能,苏州生产基地具备 6000 片的月产能,到 2025 年,苏州基地满产后月产能将达到 65000 片。公司的主要产品涵盖从低压到高压(30V-650V)的氮化镓功率器件,产品设计及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英诺赛科已在激光雷达、数据中心、5G 通讯、高密度高效快速充电、无线充电、车载充电器、LED 灯照明驱动等方面发布产品方案,并与国内多家应用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量产。据 T

308、rendForce 预测,2021 年公司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份额将提升至 20%,成为全球第三。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19 科技科技 Navitas(NVTS US):全球领先的氮化镓功率全球领先的氮化镓功率 IC 设计及供应商设计及供应商 Navitas 成立于 2014 年,并于 2021 年 10 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公司专注于开发超高效的氮化镓半导体产品,是全球第一家将氮化镓器件和驱动、控制和保护等电路整合为功率集成电路并实现量产的公司。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7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00.3%;毛利率为 45.0%;公司预计 20

309、22 年全年收入有望达到 48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02.5%。截止 2022 年 7 月 24 日,公司市值达到 5.88 亿美元。公司研发的 Navitas GaNFast 功率芯片是一种易于使用的“数字输入、电源输出”(digital in,power out)模块,使电源系统的开关速度比传统硅基产品快 100 倍,并提供 3 倍高功率密度、40%的节能量和 20%的系统成本降低,此外还同时支持“全桥”和“半桥”电路设计,具备实用性极强的功率范围和功能,扩大应用范围。目前,公司的 GaN 功率 IC 覆盖30W-3KW 的应用场景,共有三个产品系列,重点布局消费电子领域和服务器领域。

310、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致力于降低 GaN 功率 IC 的应用成本,并专注在进一步的芯片和系统集成;同时还会向光伏、电动汽车等领域积极拓展。2022 年 1 月,公司宣布开设新的电动汽车(EV)设计中心,与传统的硅解决方案相比,基于氮化镓的车载充电器(OBC)的充电速度约提高 3 倍,同时节能 70%。图表图表230:氮化镓氮化镓 NV6128 系列芯片系列芯片 图表图表231:采用采用 GaNFast 芯片的充电器芯片的充电器 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Navitas 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0 科技科技 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半导

311、体设备产业链相关公司相关公司:屹唐、上海微屹唐、上海微电子电子、晶升、镭明激光、宏泰、晶升、镭明激光、宏泰、悦芯、中安、悦芯、中安、华封、华封、富创、先锋富创、先锋 屹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龙头,干法去胶及热处理设备全球领先屹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龙头,干法去胶及热处理设备全球领先 北京屹唐半导体成立于 2015 年,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在内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配套工艺解决方案。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主要用于 90 纳米到 5 纳米逻辑芯片、1y 到 2x 纳米系列 DRAM 芯片以及 32

312、层到 128 层 3D 闪存芯片制造;干法刻蚀设备主要用于 65 纳米到 5 纳米逻辑芯片、1y 到 2x 纳米系列 DRAM 芯片以及 32 层到 128 层 3D 闪存芯片制造。其中,根据 Gartner 数据,2020 年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干法刻蚀设备已应用在三星电子、长江存储等知名集成电路制造商生产线。公司拥有全球顶尖的客户资源,已全面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国内行业领先芯片制造商,且公司与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下游客户稳定性较高。上海微电子:国产光刻机龙头,上海微电子:国产光刻机龙头,IC 前道光刻机领域有望缩小差距前道光刻机

313、领域有望缩小差距 上海微电子成立于 2002 年,主要从事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以及高端智能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其中光刻设备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在光刻设备领域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技术。公司光刻机应用领域覆盖 IC 产业链中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平板显示、高亮度 LED 等领域。公司已突破 28nm 技术水平,未来有望缩小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公司 500 系列封装光刻机国内领先,关键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封装光刻机已实现批量供货,公司已成为长电科技、日月光半导体、通富微电等封测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并出口海外市场。图表图表232:上海微电子上海微电子 IC 领域产品领域产

314、品 资料来源:上海微电子官网,华泰研究 晶升装备:国内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领先者,实现晶升装备:国内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领先者,实现 12 英寸单晶硅炉国产化英寸单晶硅炉国产化 南京晶升装备成立于 2012 年,主要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客户提供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和蓝宝石单晶炉等定制化的晶体生长设备。公司设备控制设计和长晶工艺技术国内领先,推出自研 12 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并实现量产。2018 年,沪硅产业子公司上海新昇率先实现了 300mm(12 英寸)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及国产化,公司向其提供的 12 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获得验收通过,同步实现了 12 英寸半

315、导体级单晶硅炉的国产化。公司顺应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兴起趋势,成功开发碳化硅单晶炉产品,并于 2019 年实现量产销售。公司已在晶体生长设备领域形成丰富产品序列,陆续开拓了上海新昇、金瑞泓、神工股份、三安光电、东尼电子、合晶科技等客户,取得良好市场口碑,确立了公司在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1 科技科技 图表图表233:晶升装备产品晶升装备产品 资料来源:晶升装备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 镭明激光:激光应用方案解决者,积极布局半导体激光切割赛道镭明激光:激光应用方案解决者,积极布局半导体激光切割赛道 苏州镭明激光

316、成立于 2012 年,致力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工业应用超精密激光设备,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消费电子等相关加工领域。公司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了一支包括机械、电气、软件、光学、控制与工艺等领域的优良技术队伍,建有千级和万级超净实验室 500 多平方,十万级生产车间 1500 平方,持续开展技术创新。通过自研激光切割技术,公司生产的激光晶圆开槽设备广泛应用于 28nm 制程以下 12 寸晶圆的表面开槽工艺,另一款激光晶圆隐切设备广泛应用于 MEMS 传感器芯片、存储芯片等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公司把握行业前沿需求,研发激光解键合机、激光钻孔等设备,积极布局高端先进封装测试领域。图表图表2

317、34:镭明激光镭明激光产品产品 资料来源:镭明激光官网,华泰研究 宏泰半导体: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宏泰半导体: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对标国际主流,对标国际主流 SoC 测试技术测试技术 南京宏泰半导体前身成立于 2007 年,主要从事半导体测试设备的研制与销售,并提供完整测试解决方案,通过旗下三大品牌覆盖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分立器件测试系统与转塔式测试分选系统三大品类。其中 IC测试系统中的 MS8000 直接对标国际主流 SoC测试设备,采用 Tester On Board、多核测试处理器及多时钟域的设计架构以及新一代更高速的 ATE 数据总线,拥有 384 Site 的并行测试能力

318、;分立器件测试系统中在研 XI1500测试设备,是目前国内仅有的能够在 1500V 以上可实现高速测试的分立器件测试设备,同时该平台的测试电压可扩展到 3000V6000V;电流可扩展到 200A600A,同时具备可扩展动态参数 AC 模块的能力。公司业务覆盖全国,走向海外,目前已在上海、深圳、东京等设有子公司:在中国台湾、东南亚设有办事处或代理商,与近百家封测厂商、测试代工厂、IC设计公司、研究所等建立了业务关系。全自动激光开槽/全切设备应用范围:Lowk圆晶,GaN圆晶,非Lowk圆晶全自动硅晶圆隐形切割设备应用范围:MEMS,RFID,Image sensor等全自动激光解键合设备应用范

319、围:Lowk圆晶,GaN圆晶,非Lowk圆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2 科技科技 悦芯科技:国内中高端悦芯科技:国内中高端 IC 测试方案提供者,打破高端市场日美垄断格局测试方案提供者,打破高端市场日美垄断格局 悦芯科技成立于 2017 年,主要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自动化生产测试设备(ATE)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包含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厂、独立测试厂、封装测试厂、芯片设计公司及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公司深耕中国,面向全球,在中国合肥、西安、韩国水原等地设有研发部门,与国内院校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占总员工近 60%,累计申报的知识产权数量1

320、00余项,成功推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测试设备。2017年,公司开发的高端 SoC 测试设备 T800 系列填补了中国国产高端 SoC 测试设备的空白,性能指标接近国际主流高端测试仪表板卡技术水平;2019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 Memory 测试设备 TM8000 系列的性能指标实现对标国际领先同类设备供应商。未来,公司计划投入下一代 ATE 系统构架研究和设备专用 ASIC 芯片设计,逐步实现 ATE 测试系统创新研发能力并达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产品规划方面进一步拓展测试设备型号,覆盖 IGBT、CIS、RF 等细分市场领域。图表图表235:悦芯科技悦芯科技产品产品 资料来源:悦芯

321、科技官网,华泰研究 中安半导体:半导体检测设备研发商,资深初创团队引领技术突破中安半导体:半导体检测设备研发商,资深初创团队引领技术突破 南京中安半导体成立于 2020 年,主要从事半导体生产线精密检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创始团队系美国硅谷顶尖半导体公司资深技术总监和开发半导体生产检测设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团队,平均拥有 15 年的先进半导体设备研发经验,目前已研发了 200mm 和 300mm晶圆平整度翘曲度测量设备。2022 年,公司完成 2 亿元 A 轮融资,由中芯聚源、元禾璞华领投,江北科投、红杉资本以及老股东华登国际、金茂资本参与跟投,主要用于开发 200mm和 300mm 半导体硅

322、片平整度和三维形貌检测设备,未来将通过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中国专利的硅片平整度及形状测量设备。华封科技:华封科技:全球领先半导体先进封装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领先半导体先进封装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封科技于 2014 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在新加坡、菲律宾、北京、中国台湾、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是聚焦先进封装设备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半导体先进封装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是现阶段能与国际头部设备供应商进行直接竞争的非上市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华封科技是近年来唯一打破现有竞争格局的新兴企业,尤其在晶圆级先进封装 Die bonder 领域站稳头部席位。华封科技成立 3 年

323、就进入ASE 全球供应链,并成为其核心供应商,仅成立 7 年拥有 4 个全球性头部客户,15 个区域性规模客户。客户均为行业内国际头部企业,包括台积电、日月光、矽品、长电科技、通富微电、DeeTee 等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3 科技科技 华封科技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创始团队来自 ESEC、K&S、ASM 等企业,拥有近30 年的半导体行业经验,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电控系统和机械设计,最高精度的 Hybrid bond 设备可以达到亚微米级,独创的双动梁多头设计,实现了设备精度和稳定性媲美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同时速度提升 1-2 倍,打破高精度、

324、高端速度和高稳定性相矛盾的技术屏障。华封科技在晶圆级封装(Fan-out)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成为日月光 M-series工艺 C2W Die Bonder 环节的独家设备供应商。公司产品定位于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对先进封装贴片工艺实现了全面覆盖,技术全球领先。公司有面向晶圆级封装、倒装贴片机、系统级封装的主力设备,工艺涵盖 FOWLP(Face Up/Down)、POP、MCM、EMCP、SIP、2.5D/3D、FCCSP/FCBGA。公司也将相继推出玻璃面板级封装设备,针对未来先进封装的需求;面向 Chiplet 封装的 Hybrid Bonder 设备,面向 IGBT、汽车电子大功率

325、器件的 Soft Solder Die Bonder,面向层叠封装的 Stack Die 设备,面向 MicroLED 封装的巨量转移设备等。明年研发推出的全新0.2微m级别超高精度Hybrid bond机型性能可达2000UPH,指标全球领先。富创精密: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领军企业,富创精密: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领军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成立于 2008 年,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制造,产品应用的半导体设备覆盖集成电路制造中刻蚀、薄膜沉积、光刻及涂胶显影、化学机械抛光、离子注入等核心环节,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制造先进 7 纳米制程的前道设备

326、中。公司已形成了达到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标准的一站式制造工艺和产能,在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特种工艺、焊接等领域拥有大量特种工艺,有利于客户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采购效率。公司已进入的客户供应链体系既包括国际知名半导体设备企业,如东京电子、HITACHI High-Tech 和 ASMI 等,也包括国内主流半导体设备企业,包括北方华创、屹唐股份、中微公司、芯源微等,公司通过与知名客户的合作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知名度。图表图表236:富创精密部分产品应用示例富创精密部分产品应用示例 资料来源:富创精密招股说明书,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

327、阅读。124 科技科技 先锋半导体:中国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实现蚀刻机核心部件国产化先锋半导体:中国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实现蚀刻机核心部件国产化 靖江先锋半导体成立于 2008 年,主要从事精密金属零部件生产制造、以数控加工中心为主体的精密加工和针对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表处理,为国内外半导体设备厂商提供金属零部件。公司专注技术,在刻蚀机、机器人、加热器、等离子体、阳极氧化、半导体、新型结构等领域已公开专利申请 97 件,其中非外观专利占比超过 85%。公司产品质量优异,已实现规模出货,主要客户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中芯国际、台积电、techonline、

328、SCREEN、GENIC 等国内外优质公司。其中,公司喷淋盘产品将用于中微半导体公司生产的 5nm 刻蚀机,并应用于台积电全球首条 5nm 制程生产线,助力蚀刻机核心部件国产化。图表图表237:先锋半导体不锈钢先锋半导体不锈钢/铝制加热器产品铝制加热器产品 资料来源:先锋半导体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5 科技科技 存储器产业链存储器产业链相关公司相关公司:合肥长鑫、长江存储:合肥长鑫、长江存储 合肥长鑫合肥长鑫:国内国内 DRAM 龙头厂商,打破韩国垄断龙头厂商,打破韩国垄断 合肥长鑫存储成立于 2016 年,作为一体化存储器制造商,公司

329、专业从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成为技术领先的半导体存储公司。成立以来,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不断增加在半导体核心技术和高价值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持续强化技术战略。公司与奇梦达、蓝铂世签署相关专利协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严谨合规的研发体系,展开快速迭代研发,同时结合先进设备大幅改进工艺,开发出独有的技术体系。公司已建成第一座 12 英寸晶圆厂并投产,2018 年研发国内首个 8Gb DDR4 芯片(与国际主流 DRAM 产品同步),2019 年 Q3 季度实现量产。产能方面,公司在 2020 年、2021 年分别实现了 4.5 万片晶圆/月、6 万

330、片晶圆/月的目标,计划 2022 年产能翻倍,实现 12 万片晶圆/月的产能目标,未来长期的产能目标是 30 万片晶圆/月。图表图表238:合肥长鑫合肥长鑫 DDR4 内存芯片内存芯片 资料来源:合肥长鑫官网,华泰研究 长江存储:国内存储技术领先者长江存储:国内存储技术领先者,致力于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核心价值贡献者,致力于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核心价值贡献者 长江存储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专注于 3D NAND 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 IDM 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提供完整的存储器解决方案。长江存储为全球合作伙伴供应 3D NAND 闪存晶圆及颗粒,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消费级、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产品

331、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消费数码、计算机、服务器及数据中心。产品布局方面,2017 年 10 月,长江存储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设计制造了中国首款 3D NAND 闪存。2019 年 9 月,搭载长江存储自主创新晶栈 Xtacking 架构的第二代 TLC 3D NAND 闪存正式量产。2020 年 4 月,长江存储宣布第三代 TLC/QLC两款产品研发成功,其中 X2-6070 型号作为首款第三代 QLC 闪存,拥有发布之时最高的 IO速度,最高的存储密度和最高的单颗容量。2022 年 7 月,长江存储推出首款企业级 PCIe 4.0 NVMe 固态硬盘 PE310

332、 系列,正式进入高端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标志着长江存储存储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版图的完善。图表图表239:长江存储长江存储晶栈晶栈 Xtacking 技术技术 资料来源:长江存储官网,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26 科技科技 光芯片产业链光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相关公司:长光华芯、源杰科技、云岭光电、:长光华芯、源杰科技、云岭光电、天孚通信、新易天孚通信、新易盛、苏州熹联、中科鑫通盛、苏州熹联、中科鑫通 长光华芯长光华芯:深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纵向:深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纵向+横向打造激光产业“中国芯”横向打造激光产业“中国芯”公司系国内少数具备高

333、功率激光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实现了高功率激光芯片的国产化与进口替代。根据公司招股书测算,2020 年公司占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市场份额的 13.4%,位居国产厂商第一位,2021 年公司已实现 30W 单管芯片量产,技术实力全球领先。在产品布局上,公司通过纵向延伸打通芯片器件模组半导体激光器产业链条,并基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技术优势以及设计和量产能力,切入 VCSEL 及光通信芯片赛道,已建立了 VCSEL 产品包含外延生长、条形刻蚀、端面镀膜、划片裂片、特性测试、封装筛选和芯片老化的完整工艺线。客户方面,公司已切入锐科激光、创鑫激光等头部光纤激光器厂商,1H21 二者对公司单管芯片采购量较 2020 年全年金额分别增长 365.1%、26.1%。受益于半导体激光芯片整体市场规模扩大与公司份额提升,2019/2020/2021 公司营收分别为 1.39/2.47/4.29 亿元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科技行业: 逆全球化下中国科技三大发展路径-220822(266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