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20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24页].pdf

编号:9426 PDF 23页 3.50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20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24页].pdf

1、 1 Copyright 顾问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目 录 产业定义或范畴 . 1 一 重大研判 . 2 二 产业政策分析 . 2 (一)产业环境 . 2 1、全球多国加速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2 2、“智能+”正在成为改造传统行业的抓手 .2 3、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助力人工智能形成全新应用空间 .3 4、人工智能安全重要性提升,产业发展趋向有序化和规范化 .3 (二)政策导向 . 3 1、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经济形态加快形成 .3 2、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3 3、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鼓励开拓智能社会试验田 .4 三

2、 产业链全景图 . 4 四 价值链及创新 . 5 (一)基础层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趋于稳定 . 7 (二)技术层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产业链利润权重增加 . 7 (三)教育、城市运营、医药健康、金融领域应用拥有良好盈利空间 . 8 五 区域分布格局 . 9 (一)产业资源分布 . 9 (二)市场规模分布 . 9 六 行业龙头动向 . 10 (一)互联网企业加强人工智能业务线战略布局 . 10 (二)全球主流芯片厂商加大人工智能布局力度 . 10 (三)龙头企业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优势业务线 . 10 七 市场规模预测 . 12 (一)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 12 (二)信息化程度较高领域

3、是当前人工智能市场重点,行业应用的市场占比将增加 . 13 八 赛道选择建议 . 14 2 : 九 资本市场动向 . 15 (一)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案例数量增速下降 . 15 (二)AI 算法能力与行业应用是资本布局重要地带 . 15 (三)人工智能领域 A 轮和天使轮投资数量骤减,资本投入轮次开始后移 . 16 十 最具价值企业 . 17 报告说明 . 19 关于 . 20 特别声明 . 20 图目录 图 1 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景图 .5 图 2 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价值链全景图 .6 图 3 2015-2019 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规模及增长 .7 图 4 2015-20

4、19 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结构情况 .8 图 5 2019 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工智能各细分行业领域上市企业净利率情况 .8 图 6 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布图.10 图 7 2017-2022 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预测 .13 图 8 2017-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结构及预测 .13 图 9 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市场关注价值图 .14 图 10 2012-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 2019 年各领域占比 .15 图 11 2012-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金额及 2019 年各领域占比 .16 图 12 20

5、16-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轮次情况 .16 表目录 表 1 2017-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政策 .4 表 2 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分布 .9 表 3 2019 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重大事件 .11 表 4 2019 年人工智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17 1 Copyright 顾问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1 产业定义或范畴 概念定义上,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 致力于让机器模拟人类思维, 从而执行学习、 推理等工作。 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侧重于思维能力,指机器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本体拥有知 觉和自我意

6、识,能真正的推理和解决问题。弱人工智能指人造机器具备表象性的智能特征,包括像人一样思考、 像人一样感知环境以及像人一样行动。报告中,人工智能的概念包含了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业是指群体、团队、个人针对人工智能本身基础理论、技术、系统、平台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 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集合。报告中,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定义为指定区域内所有 包含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链终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交易金额的统计总和。 2 阅览更多研究报告请访问满天星产业大脑 : 一 重大研判 1、人工智能安全重要性提升,产业发展趋向有序化和规范化。 2、国家政策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开放创新

7、、先行先试,未来会有更多区域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先行试点示范 区。 3、人工智能细分行业领域中,AI 与教育、城市运营、医药健康、金融等行业的融合应用具有良好盈利空间,有 望率先形成典型场景应用和成熟的商业模式。 4、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能力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地区,四个省(市)集中了全国 70%以上的人工 智能企业和超过 80%的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机构。 5、技术层面,智能语音和语言领域迎来技术快速部署的发展期。企业相关核心技术能力的突破将重塑现有市场 结构。边缘计算和 5G 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能够为产业发展推波助澜。基于新技术融合的创新应用将成为下一个人 工智能产业机会点。 6、从投

8、资布局来看,人工智能领域年度 A 轮和天使轮投资数量及金额均有缩减,资本投资轮次开始后移。多家 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筹备 IPO 进程,产业发展逐渐呈现规模化。 二 产业政策分析 (一)产业环境 1、全球多国加速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美国、中国、欧盟、 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和主要经济体率先布局,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2019 年,美国启动“美国人工智能计 划” ,并于同年 6 月更新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 ;西班牙政府发布西班牙人工智能研究、发展与 创新战略 ;丹麦政府发布丹麦人工智能国家战略 ;荷兰政府向议会提

9、交人工智能战略行动计划;俄罗斯总统 批准 2030 年前俄罗斯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 截止到 2019 年底, 全球已有美国、 中国、 德国、 法国、 印度、 丹麦等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建 立。 2、 “智能+”正在成为改造传统行业的抓手 2019 年, “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人工智能在金融、教 育、 工业、 安防、 医疗等众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优化决策的准确性、 及时性、 科学性,而且能够在专业领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大幅提升产业效率,成

10、为行业发展新动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 和强大的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互联网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飞速发展,全新的 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涌现。如今, “互联网+”正逐渐向的“智能+”演进,人工智能技术正 在重塑着传统行业,孕育着崭新的“智能+”商业模式。 3 Copyright 顾问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3 3、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助力人工智能形成全新应用空间 2019 年 5G 技术已经在中国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众多智能手机厂商和芯片厂商在 2019 年开始发布 5G 产品。 2020 年,5G 技术发展将进一步深入,5G 的普及率和

11、市场渗透率将持续上升。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与 5G 商 业化普及的交汇期,5G 技术的高性能传输通信能力将为拥有高速率、高精度、低延迟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 可能性。高端制造、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将伴随 5G 与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正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全球主要国家积极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 业创新发展。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有助于形成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对于人工智能的发 展,区块链技术能够为人工智能提供核心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打开全新应用 场景奠定基础。 4、人工智能安全重

12、要性提升,产业发展趋向有序化和规范化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愈发普及,技术伤人、恶意操控、生物特征安全、恶意篡改诋毁、数据过度采集等人工智能 技术应用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显露,全世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安全以及法律和伦理问题开始愈发重 视。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多方机构根据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主动制定人工智能产 业标准,完善人工智能安全准则,形成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做好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的工作。 2019 世界人工智能安全高端对话和 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联合发布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 (2019) , 针对算法安全、 数据安全、 知识产权、 社会就业和法律责

13、任五个方面提出了风险预判和应对策略。 2019 年二十国集团(G20)贸易和数字经济部长会议上通过的声明中指出使用或研发人工智能“应该尊重法律原则、 人权和民主价值观” 。安全可信任是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将 安全、法律、伦理等问题充分考虑,才能够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产业化。 (二)政策导向 1、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经济形态加快形成 2019 年 3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 意见 。明确指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 导

14、向,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结合不同行业、不同 区域特点,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 态。 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驱动向产业培育转型的关键节点, 要充分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 特征, 充分激发人工智能的 “头雁效应” 。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渗透于相关产业、在各行业领域中垂直深耕、 充分发挥赋能作用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2、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开放、共享”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

15、开放创新平台建设 工作指引的印发进一步明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目的意义、建设原则、基本条件和主要任务。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聚焦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 用,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创新载体。 2019 年 8 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进一步扩容,共有 15 家企业的相关 AI 开放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新一 4 阅览更多研究报告请访问满天星产业大脑 : 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覆盖视觉计算、智慧教育、基础软硬件、普惠金融、图像感知等领域。开放创新平台 的建设可以更好的整合行

16、业技术、数据及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资源,以普惠应用的方式细化产业链层级,助力人工 智能产业生态的构建。 3、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鼓励开拓智能社会试验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 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 在推动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进一 步明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申请条件、建设程序和保障措施,有序推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明确了“应用牵引、地方主体、政策先行、突出特色”的四 项建设原则,以及“服务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17、、以城市为主要建设载体”的两大总体布局,将开展人工智能技 术应用示范、政策试验、社会实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重点任务。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为人工智能 研究提供创新条件,为人工智能企业开辟应用土壤,为政策法规制定和人工智能发展磨合提供实践环境,为中国 人工智能发展探索新路径和新机制。 表 1 2017-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政策 颁布时间 颁布主体 政策名称 关键词 2017 年 7 月 国务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智能经济、智能社会 2017 年 12 月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 动计划(2018-2020 年) 智能产品、软硬件基础、智 能制造、产业支

18、撑体系 2018 年 4 月 教育部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人工智能+X、人工智能学 院、智能教育 2018 年 11 月 工信部办公厅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 榜工作方案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 2019 年 3 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 合的指导意见 深度融合、智能经济形态 2019 年 8 月 科技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 设工作指引 开放创新平台 2019 年 8 月 科技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建设工作指引 创新发展试验区 数据来源:相关部门,顾问整理,2020 年 2 月 三 产业链全景图 人工智能的产

19、业生态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其中,基础层侧重基础支撑平台的搭建,技术层侧重核心技术的研 发,应用层更注重应用发展。 5 Copyright 顾问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5 基础层主要包含人工智能的基础感知设备和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支撑。感知功能主要通过专业的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相关传 感器来完成。计算能力的实现主要凭借云端计算和终端计算。云计算、服务器、云存储等基础云端计算服务为人工智能提供 核心计算能力;ASIC、FPGA 以及传统的 GPU 芯片为人工智能的高速运算提供了高效的硬件支持。 在技术层, 人工智能基础服务与人工智能系统平台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两种服务模式

20、。 人工智能基础服务通过为产业链下 游企业提供智能语音和语言、计算机视觉以及其他智能算法,实现企业价值。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则是集成相关人工智能算法 形成工具应用,或者集成到专业的系统形成智能化系统提供综合的智能化服务。 应用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含硬件产品和场景服务两个分类。其中,硬件产品包括智能机器人、无人系统、智能硬件 等。重点场景服务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工厂、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基于现有的传统产 业,利用人工智能软硬件及集成服务,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智能化程度。 图 1 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景图 数据来源:顾问,2020 年 2 月 四 价值链及创新

21、人工智能价值链全景图根据人工智能产业链条进行梳理, 分析中国人工智能强相关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价值能力。 价值链总体 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处于价值链核心的技术层,同时也在基础层与应用层实现智能技 术的能力渗透。 基础层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支撑, 技术层利用企业核心技术为价值链下游提供智能化 服务,而应用层集成智能化技术和领域专业知识,实现智能化功能,发挥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价值。 6 阅览更多研究报告请访问满天星产业大脑 : 图 2 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价值链全景图 7 Copyright 顾问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7 注:

22、图中数据按照相关上市企业 2019 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计算。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财报,顾问,2020 年 2 月 (一)基础层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趋于稳定 2019 年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 1967 亿元,净利润达到 177 亿元,持续保持较好的盈利状态。 2018 年以及 2019 年前三季度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相较于之前两年有所放缓。与 2016 年人 工智能产业的爆发期相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于稳定,基础层企业盈利模式基本形成。 图 3 2015-2019 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规模及增长 数据来源:顾问,2020 年 2 月

23、(二)技术层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产业链利润权重增加 960 1357 1934 2421 1967 23.6% 41.4% 42.5% 25.1%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0182019Q1-Q3 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率 116 158 208 225 177 10.4% 36.8% 31.5% 8.1% 200182019Q1-Q3 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率 8 阅览更多研究报告请访问满天星产业大脑 : 分析近 5

24、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大产业环节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情况,在 2019 年,技术层上市企业净利 润总额相对于人工智能总体净利润占比有所上涨,人工智能利润中心由应用层向基础层和技术层倾斜,2019 年前三季度技 术层净利润总额基础层占比 29.4%。 部分技术层企业开始逐渐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增长。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的不断成熟,应用层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诉求增加,技术层企业开始具有更多的商业话语权。 图 4 2015-2019 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顾问,2020 年 2 月 (三)教育、城市运营、医药健康、金融领域应用拥

25、有良好盈利空间 从人工智能各细分行业领域净利率来看,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AI 生命科学研究、智慧金融五个领域平均实现超 过 10%的利润率。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容易率先形成成熟的应用体系和商业模式。智能驾驶领域现阶段需要较高的研发 投入,文娱、能源、广告等企业智能化程度相对不充分,处于商业模式探索期,利润率较低。在工业领域以及机器人生产制 造领域,由于其高收入、高成本、重资产的特性,虽盈利水平相对健康,但利润率与其他行业比较处于中等水平。 图 5 2019 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工智能各细分行业领域上市企业净利率情况 数据来源:顾问,2020 年 2 月 29.83% 28.67% 33.

26、38% 46.01%46.44% 14.87% 15.34% 18.03% 15.05% 29.40% 55.30%56.00% 48.60% 38.94% 24.16% 200182019Q1-Q3 基础层技术岑应用层 35.2% 18.8%18.6% 13.0% 12.7% 7.2% 4.2% 2.9%2.7% 1.1% -0.4% -5.6% 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生命科学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机器人广告营销智慧能源智慧文娱智能家居智能驾驶 9 Copyright 顾问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9 五 区域分布格局 (一)产业资源分布 从总体分布来看,

27、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以及中南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集中了全国 70%以上的人 工智能企业。华东地区拥有最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上市企业 99 家。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华东 地区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院校 12 所,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院校 12 所,处于全国地区教育资源分布首位。人工智能产业 发展要与区域科研力量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相连,计算能力作为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的重要支撑,华东、华北、中南地区集中全 国主要的数据中心资源,数量占全国 86%。从区域载体分布分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较多坐落于华东、中南地区, 区域的高新产业相关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协同发

28、展效应能够有效地在宏观层面推动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向好发展。 表 2 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分布 区域 企业资源 载体、平台 创新资源 数据资源 华北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1761 家; 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59 家; 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 12 个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 6 所; 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 12 所; 数据中心数量 80 个 华东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2049 家; 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99 家; 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 62 个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 12 所; 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 34 所; 数据中心数量 130 个 中南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1904 家; 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70 家; 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 46 个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 4 所; 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 1 所; 数据中心数量 60 个 东北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92 家; 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10 家; 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 16 个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 5 所; 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 5 所; 数据中心数量 22 个 西南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336 家; 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17 家; 国家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 17 个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 4 所; 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 1 所; 数据中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0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24页].pdf)为本站 (科技新城)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