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市场需求景气国产替代空间广-220830(34页).pdf

编号:94999 PDF 34页 1.2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市场需求景气国产替代空间广-220830(34页).pdf

1、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生物医药生物医药行业行业 推荐(维持)市场市场需求需求景气景气,国产替代国产替代空间广空间广 风险评级:中高风险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022 年 8 月 30 日 魏红梅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340513040002 电话: 邮箱: 研究助理:谭欣欣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340121030039 电话: 邮箱: 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走势走势 资料来源: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国家国家医疗

2、医疗器械相关器械相关政策持续出台,政策持续出台,医疗新基建发力医疗新基建发力,支持和推动支持和推动我国我国内内窥镜行业发展。窥镜行业发展。2015年以来,我国多次颁布创新医疗器械相关文件,推动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突破和发展,加快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另外,国家“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行医疗新基建。多重政策因素作用下,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国产化进程逐渐深化。多因素推动多因素推动我国我国内窥镜内窥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老龄化加深、环境问题增加等因素,我国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或保持较高水平,相应领域的内窥镜检查需求将随之增加。我国

3、微创手术渗透率提升,随着微创手术扩展到更多的临床科室,内窥镜诊疗技术能应用到更广泛的临床场景。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医疗消费水平提升,将推动我国内窥镜行业持续发展。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球水平。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球水平。2016-202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152亿元增加至231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11.1%,是全球同期水平的3倍有余。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显示,2020-2025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复合增速将为11.7%,到2025年将突破四百亿元关口。我国内窥镜市场目前由外资主导我国内窥镜市场目前由

4、外资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大,国产替代空间大。202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中排名前三的均为进口品牌,分别为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和史赛克,对应市场份额为21.3%、11.7%和5.7%。同年,除上述三个品牌外,其余海外品牌市场占比合计约55.7%,进口品牌超九成。从渗透率来看,2020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渗透率为5.6%,较2016年增加了3.0个百分点,国产品牌渗透率增长速度较快。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国产内窥镜将逐渐崛起。投资建议:投资建议:维持对内窥镜行业整体“推荐”评级。维持对内窥镜行业整体“推荐”评级。我国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医疗新基建持续发

5、力,助推我国内窥镜行业创新和发展。从需求上看,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多种疾病发病率保持高位,微创手术接受度和渗透率逐渐提升,居民医疗消费能力增强,多种因素将共同促进我国内窥镜检查需求增长。目前,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化率较低,行业需求变化推动技术走向中高端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综上,内窥镜行业景气度向上,本土企业研发及生产动力较强,行业未来可期。建议关注研发实力较强、产品储备丰富、渠道不断完善、品牌效应逐步增强的内窥镜企业,如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市场拓展和市场竞争风险;销售模式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深度研

6、究深度研究 行业行业研究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 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目 录 1、内窥镜行业简介.5 1.1 内窥镜定义及分类.5 1.2 内窥镜产业链.6 1.3 我国内窥镜起步较晚.7 1.4 内窥镜应用广泛.8 2、内窥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10 2.1 国家政策支持内窥镜行业发展.10 2.2 多因素推动市场需求上升.11 2.2.1 社会老龄化加深.11 2.2.2 微创手术渗透率提升.12 2.2.3 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增长.13 3、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大.14 3.1 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稳健增长.14 3.2 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较快

7、增长.15 4、内窥镜市场格局.17 4.1 全球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18 4.2 中国内窥镜市场格局.18 4.2.1 中国内窥镜市场由外资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大.18 4.2.2 奥林巴斯称霸国内软镜市场.20 4.2.3 卡尔史托斯主导国内硬镜市场.20 5、重点公司对比分析.21 5.1 公司简介.21 5.2 业务结构对比.24 5.3 内窥镜产品对比.26 5.4 商业模式对比.27 5.5 业绩对比.28 5.6 盈利能力对比.30 6、投资建议.32 7、风险提示.33 bUuYcV8VuWhUrZ9Y8OdN7NoMrRtRpNkPrRxPlOmPrQbRnMnNwMqQzQ

8、uOmNvM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3 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插图目录 图 1:内窥镜产业链.7 图 2:内窥镜发展历程.7 图 3:临床需求推动内窥镜创新发展.8 图 4:内窥镜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领域分布情况.9 图 5:中国老年人数量稳步增长.12 图 6:中国老年人占比持续上升.12 图 7: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数量(百万台).13 图 8: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台).13 图 9:中国 GDP 稳健增长.13 图 10: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加.13 图 11:中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加.14 图 12:中国人均卫生费用稳步增长.14 图 13: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9、趋势.14 图 14: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分布情况.15 图 15:203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分布情况预测.15 图 16: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水平.15 图 17: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16 图 18:中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高速增长.16 图 19: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竞争格局(按产品销售收入计).18 图 20:中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市场规模.18 图 21:2020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竞争格局(按产品销售额计).19 图 22:中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渗透率.19 图 23:2021 年奥林巴斯在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占比过半(按中标金额计算).20

10、 图 24:2021 年卡尔史托斯在中国硬性内窥镜市场稳居首位(按中标金额计算).20 图 25:奥林巴斯医疗事业产品.21 图 26:奥林巴斯集团全球化.22 图 27:澳华内镜软性内镜产品.23 图 28:海泰新光医疗健康业务.23 图 29:开立医疗内镜诊疗业务.24 图 30:奥林巴斯产品结构.25 图 31:澳华内镜产品结构.25 图 32:海泰新光产品结构.25 图 33:开立医疗产品结构.25 图 34:2021 年澳华内镜销售模式.27 图 35:2021 年海泰新光销售模式.27 图 36:2021 年开立医疗销售模式.27 图 37:奥林巴斯营业总收入(亿元).28 图 3

11、8: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营业总收入(亿元).28 图 39:重点公司营收同比增速.29 图 40:重点公司营收 CAGR.29 图 41:奥林巴斯归母净利润(亿元).29 图 42: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归母净利润(亿元).29 图 43:重点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0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4 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图 44:重点公司归母净利润 CAGR.30 图 45:重点公司销售毛利率.31 图 46:重点公司销售净利率.31 图 47:国内内窥镜企业的内窥镜相关业务毛利率.32 表格目录 表 1:医用内窥镜产品结构及核心技术.5 表 2:医用内窥镜主要分类.6 表 3:

12、各科室常用的医用内窥镜.9 表 4:我国内窥镜行业相关政策.10 表 5:海内外内窥镜市场参与者举例.17 表 6:上述公司内窥镜主流产品对比.26 表 7:我国内窥镜公司的商业/销售模式.27 表 8: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的各项业务毛利率.31 表 9: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截至 2022/8/26).32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5 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1、内窥镜行业内窥镜行业简介简介 1.1 内窥镜定义及分类内窥镜定义及分类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仪器、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技术于医用内窥镜,是一种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仪器、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技术

13、于一体的多学科系统。一体的多学科系统。医用内窥镜通常由可进入人体的软管或者硬管、捕获和传输患者内部组织器官图像的透镜成像系统、对捕获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图像处理系统、将数字化图像呈现给操作者或者观察者的显示系统,以及传输光线以提高被检查区域的可见度的光源系统组成。在某些情况下,医用内窥镜还包括一个额外的工作通道,为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提供通路。医用内窥镜由三大系统组成。医用内窥镜由三大系统组成。医用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镜体、图像处理模块和光源模块,其中镜体又包含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采集和处理电路。内窥镜成像镜头多采用非球面镜体,图像传感器包括微型图像(CCD)传感器和 CMOS 传感器两类

14、,采集和处理电路核心技术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及超小尺寸组件封装技术。内窥镜图像处理模块运用了降噪算法、时间降噪技术、时间滤波技术等降噪技术,以及假彩色成像技术、数字滤波技术、i-Scan 或智能分光比色(FICE)技术、自发荧光成像(AFI)技术等边缘增强技术。冷光源模块中,LED 灯凭借成本优势和能耗优势,逐步取代氙灯照明。医用内窥镜分类。医用内窥镜分类。按成像原理,医用内窥镜可以分为光学医用内窥镜和电子医用内窥镜。其中,光学医用内窥镜是通过应用光学镜片组及光路设计实现成像功能,电子医用内窥镜是通过应用电子元器件并结合光学元件实现成像。按使用

15、次数,医用内窥镜分为可重复使用的医用内窥镜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相比之下,可重复使用医用内窥镜寿命长、应用广、可集成高性能技术,但购置成本较高;而一次性医用内窥镜的使用无需维护、成本相对低,但目前应用局限于交叉污染风险高的临床科室。按产品结构,医用内窥镜又分为硬性医用内窥镜和软性医用内窥镜。硬性医用内窥镜用于诊断和治疗,常见的有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等;软性医用内窥镜多用于观察和诊断,常见的有胃表 1:医用内窥镜产品结构及核心技术 产品结构产品结构 核心技术核心技术 镜体镜体 成像镜头成像镜头 非球面镜头:消除球差,减少镜片数量,缩小镜头体积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 CCD:解析度高、动态范围

16、广、失真度低 CMOS:体积小、能耗低、成本低、系统整合度高 采集和处理电路采集和处理电路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超小尺寸组件封装技术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 极高帧速率的图像传感器、降噪算法、时间降噪技术、时间滤波技术等降噪技术 假彩色成像技术、数字滤波技术、i-Scan 或智能分光比色(FICE)技术、自发荧光成像(AFI)技术等边缘增强技术 冷光源冷光源 氙灯:光通量大 LED 灯:成本更低、能耗更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6 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肠镜、胆道镜、支气管镜等。此外,Frost&Sulliv

17、an 和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还有另外两种内窥镜产品,分别是超声波内窥镜和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主要是针对耐受性较弱或者不愿意进行常规内窥镜检查的患者使用,而超声波内窥镜主要用于对肿瘤进行分期。1.2 内窥镜产业链内窥镜产业链 内窥镜行业产业链。内窥镜行业产业链。内窥镜行业上游是零部件厂商,提供生产内窥镜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等,如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内窥镜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上游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革新,有助于推动内窥镜产品质量提升和创新研发。其中,Frost&Sullivan 资料显示,中国硬管内窥镜零部件生产商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带动国产硬管内窥

18、镜快速发展。内窥镜行业中游是内窥镜研发和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内窥镜市场由外资主导,但国产品牌持续发展,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中游企业生产出来的医用内窥镜产品,可通过直接销售、代理销售、电子商务等渠道进行销售,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终端医疗机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当前的医疗器械配置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在医改政策、医疗新基建等因素催化下,国家逐渐加大对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投入,医用内窥镜作为医院临床中重要的医疗器械品类,需求端有望收益。表 2:医用内窥镜主要分类 分类方式分类方式 类别类别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按成像原理按成像原理 光学医用内窥镜 基于几何光学成像原理,通过应用光学镜片组及光路设

19、计实现成像功能;通常由物镜系统、光学传/转像系统,含有或不含有观察目镜系统构成观察光路;可包含配合内窥镜使用的配件或独立产品,如外接摄像机系统和光源系统;主机一般可适配多种内窥镜镜头,用于观察不同部位。电子医用内窥镜 基于光电信息转换及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应用电子元器件,结合光学元件实现成像;通常由物镜系统、像阵面光电传感器、A/D 转换集成模块组成;内窥镜镜头采用一体化设计,嵌入了成像模块和照明系统。按使用次数按使用次数 可重复使用的医用内窥镜 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具有环保效果;需要长期维护,且操作者需在每次使用之前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广泛应用于多临床科室的诊断和治疗;可集成高性能技术

20、(如 4K/3D 成像技术),对于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实现而言,此种集成在经济上或不可行;医疗机构的购置成本较高。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 单次诊疗、单次使用,一般无需维护;在包装前由生产商进行消毒,准备好可供随时使用,使用后即由操作者废弃;目前的应用限于交叉污染风险高的临床科室,例如消化内科、泌尿科、妇科及呼吸科;目前没有超高清产品;医疗机构的购置成本较低。按产品结构按产品结构 硬性医用内窥镜 插入部由硬金属材料制成,操作中一般不能弯曲;通过自然腔道或手术进入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典型使用如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软性医用内窥镜 插入部由柔软可弯曲的高强度材料制成;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多用于观察和诊

21、断;典型使用如胃肠镜、胆道镜、支气管镜。资料来源: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7 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1.3 我国我国内窥镜内窥镜起步较晚起步较晚 医用医用内窥镜内窥镜已已发展发展 2 20000 余载。余载。内窥镜技术发展起源于 1804 年,德国科学家发明了硬性医用内窥镜,用于检查膀胱和尿道。该阶段的内窥镜器械应用领域较小,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改进空间较大。进入发展阶段后,软性医用内窥镜和硬性医用内窥镜齐头并进,光学及电子内窥镜面世,产品在材料、质量、图像可见度等方面大幅提升,并在医院得到大范围推广。在临床需求推动下,内窥镜技术持续创新发展,当前医用内窥镜

22、行业已经进入优化阶段;出现一次性内窥镜、复合内镜、胶囊内镜、超细内窥镜成像技术、4K医用成像技术等技术创新,产品的可视化程度提升、分辨率更高。目前,全球医用内窥镜的主流方向发展包括降低交叉感染、提高图像质量、改善患者顺应性、集成多功能、拓展应用场景等,高端领域技术壁垒不断提升。我国内窥镜行业起步较晚我国内窥镜行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期,尚处于发展期。我国医用内窥镜起步晚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进度都相对落后,本土内窥镜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是,我国内窥镜行业已打破进口依赖的局面,从模仿到创新,部分企业成功实现海内外合作发展,已有国产内窥镜产品实现出口。在医用内窥镜低端领域,我国

23、大部分企业都能独立研发和生产;在中端领域,部分大型企业已在市场站稳;而在高端领域,我国仅有少数本土企业能在某些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打破进口垄断的局面。图 1:内窥镜产业链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头豹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内窥镜发展历程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8 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1.4 内窥镜应用广泛内窥镜应用广泛 医用内窥镜医用内窥镜应用领域广泛应用领域广泛。根据众成医械研究院,医用内窥镜种类繁多,包括消化道内镜、胸腹腔镜、气管镜、鼻咽喉镜、宫腔镜、关节镜、输尿管镜、脊柱内镜、神经内镜、膀胱镜、腔镜、电切镜、阴道镜、肾镜、前列腺镜、乳腺镜、耳镜等。不同种类的医用

24、内窥镜,具备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应用于不同的科室。消化科、肝胆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呼吸科、口腔科、眼科等科室,均存在需要使用医用内窥镜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情况。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3:临床需求推动内窥镜创新发展 资料来源:动脉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9 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医用医用内窥镜在腹腔领域的应用占比最高内窥镜在腹腔领域的应用占比最高。根据 CNKI、前瞻产业研究院,内窥镜在临床治疗中分布于腹腔、泌尿、肠胃、关节、耳鼻喉、妇科等领域的比重分别为 29%、16%、15%、1

25、4%、10%和 5%,其中医用内窥镜在腹腔领域应用最多。内窥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常用于腹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心脏搭桥等治疗手术。表 3:各科室常用的医用内窥镜 科室科室 器械器械/设备设备 诊断诊断 治疗治疗 消化科 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胆道镜、肠镜 食道癌、慢性胃炎、小肠肿瘤、大肠息肉、胆管炎 息肉切除术、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止血、置管 肝胆外科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 肝炎、肝癌、腹水、胆结石、胆囊炎 肝移植、胆结石切除、胆囊切除术 心胸外科 胸腔镜 肺癌、纵膈肿瘤、心包积液、气胸 肺叶切除术、大包切除术、纵膈肿瘤切除术、心包开窗术、胸腺瘤切除术 泌尿外科 腹腔镜、膀胱镜、输尿管镜

26、、肾镜、电切镜 膀胱炎、肾结石、肾肿瘤、输尿管结石、血尿 前列腺切除术、膀胱切除术 妇科 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 盆腔炎、宫颈炎、女性不孕症、卵巢囊肿、宫颈癌 卵巢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子宫骶韧带悬吊术 神经外科 神经内窥镜 脑室内囊尾蚴病、脑癌 颅内垂体、颅底和脑室肿瘤手术 耳鼻喉科 鼻咽镜、喉镜、耳镜 鼻炎、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中耳感染 息肉切除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鼻中隔成形术 骨科 关节镜、脊柱内窥镜 髌股关节疼痛、膝盖肿胀、骨关节炎 髓核摘除、腰椎减压、腰椎间盘突出症 呼吸科 支气管镜 肺癌、慢性难治性咳嗽、上呼吸道阻塞 取出支气管异物,插入支气管支架 口腔科 牙科内窥镜

27、牙周炎,牙石检测 牙周保养、牙石清除 眼科 眼科内窥镜 角膜水肿、虹膜黏连、白内障 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 资料来源: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4:内窥镜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CNKI、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腹腔泌尿肠胃关节耳鼻喉妇产其他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01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2、内窥镜内窥镜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持续增长 2.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内窥镜行业发展内窥镜行业发展 国家国家医疗医疗器械相关器械相关政策政策持续出台,持续出台,支持和支持和推动推动我国我国内窥镜行业发展。内窥镜行业发展。2015 年以来,我国

28、多次颁布创新医疗器械相关文件,推动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突破和发展。2015 年 5 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 2025,提及要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以及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2016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明确,医学影像设备被列入 5 大类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其中包括高清电子内窥镜等。2019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其中电子内窥镜等高端外科设备被列为鼓励项目,支持优先发展。2020 年 12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调整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部分内容的公告,将光学/电子内窥镜由管理级别类调整为管理级别类,表明国家将加大

29、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扶持力度。2021 年 5 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 年版),加速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进程。该标准明确,特定应用场景的六类具有特定功能的内窥镜产品需保持一定国产比例,包括 100%的特定椎间孔镜、胆道镜及 3D 腹腔镜、75%的特定胸腔镜以及 50%的特定宫腔镜及关节镜。医疗新基建医疗新基建发力,发力,助推助推我国我国内窥镜内窥镜需求提升需求提升。汲取疫情时期国内医疗资源不足、各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教训,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行医疗新基建,放宽公立医疗机构扩张限制,优化医疗机构的设备配置,强化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医院高质量发

30、展,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比重,努力补齐我国卫生体系短板。同时,分级诊疗政策下,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度有望得到提升,逐渐从三甲医院转向其他公立和私立医院、医疗诊所。在医疗新基建催化和多重政策因素作用下,我国医用内窥镜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国产化进程逐渐深化。表 4:我国内窥镜行业相关政策 日期日期 颁布主体颁布主体 政策政策/文件名称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022 年 4 月 安徽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等多部门 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自 2022 年 6 月 1 日起,未经批准,禁止采购进口产品 2021 年 10 月 财政部

31、、工信部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 明确规定了 137 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 100%采购国产 2021 年 10 月 国家卫健委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旨在于中国建立高水平临床学科及就临床服务能力于不同地区取得平衡。文件特别提及政府将大力支持中国内窥镜手术的发展,致力于解决主要技术瓶颈方面取得突破及以于国内开发先进技术为目标 2021 年 5 月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 年版)要求政府部门及其业务机构如其中所述就特定应用场景按彼等不同规模的需求从国内制造商采购六类具有特定功能的内窥镜产品,包括 100%的特定椎间孔镜、胆道镜及 3D 腹腔镜

32、、75%的特定胸腔镜以及 50%的特定宫腔镜及关节镜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111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2.2 多因素多因素推动推动市场需求上升市场需求上升 2.2.1 社会老龄化加深社会老龄化加深 我国我国社会社会老龄化老龄化日日渐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渐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根据 1956 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根据国家统计局,20

33、21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8.90%,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4.20%,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老龄化逐渐加深。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并保持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2.67 亿人,比 2011 年增加约 8,237 万人;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突破 2 亿人,较 2011 年增加 7,782 万人。援引翔宇医疗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在假设生育意愿与生育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预计 2028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2021 年 3 月 广东卫健委 公共医疗机构 2021 年进口产品采购清单

34、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为公共医疗结构颁布 2021 进口产品采购清单。其中,与 2019 年颁布的同一清单相比,可供政府机构及公营医院采购的进口医疗器械数目由 132 项减至46 项。预示着广东省所有公营医院及医疗机构于采购该等医用内窥镜时应优先采购国内品牌 2021 年 2 月 工信部 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规划包含了要重点突破医用内窥镜等影像诊断设备的战略目标 2020 年 12 月 国家卫健委 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 光学/电子内窥镜由管理级别类调整为管理级别类 2019 年 10 月 国家发改委 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 将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数

35、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电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新型支架、假体等高端植入介入设备与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危重病用生命支持设备,移动与远程诊疗设备,新型基因、蛋白和细胞诊断设备等列为鼓励项目,优先发展 2017 年 12 月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重点支持 5 大类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填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空白,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2017 年 19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对国家认可的创新医器械,

36、给予有限审评审批,加快上市 2017 年 1 月 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正式提出开展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2016 年 11 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医学影像设备被列入 5 大类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其中囊括高清电子内窥镜等 2015 年 5 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 2025 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以及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相关政府网站,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21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占总人口比例可能达到 25%。多种多种疾病发病率疾病发病率保持高位保

37、持高位,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随着老龄化加深、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增加、国民心理压力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变化,我国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或保持较高水平,相应领域的内窥镜检查需求将随之增加。膝关节炎:膝关节炎:膝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膝关节炎发病率约 8%。其中,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 50%,7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80%。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系统肿瘤在我国前十大高发癌症中占比接近一半。以胃癌为例,我国胃癌发病率居

38、高不下,按发病率推算,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 40-50 万人;对此,专家倡议定期进行肠胃镜检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根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相关文献,过去 30 年,东亚地区的肾癌和膀胱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显著上升。健康界数据显示,我国尿路结石患病率在 1%-5%之间;我国尿石症区域差异显著,且中年人尿石症的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2.2.2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渗透率提升渗透率提升 我国我国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数量持续提升,数量持续提升,渗透率渗透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我国内窥镜内窥镜的的潜在潜在市场空间广阔市场空间广阔。微创手术,是

39、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19 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数量从 500 多万台增长至超过 1,100 万台,期间复合增速接近 20%。渗透率方面,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2019 年我国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为 8,514 台,是 2015 年的翻倍水平,对应的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为 38.1%,较 2015年提升近 10 个百分点。但仍与同期美国 80.1%的渗透率水平相比,我国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微创手术不断发展进步,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率持续提升,推动着医用内窥镜行业的创

40、新发展。随着微创手术扩展到更多的临床科室,内窥镜诊疗技术能应用到更广泛的临床场景。图 5:中国老年人数量稳步增长 图 6:中国老年人占比持续上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31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2.2.3 人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增长均医疗卫生费用增长 国内经济稳步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国内经济稳步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2021 年,我国 GDP 从 48.79 万亿元增长至 114.37 万亿元,CAGR 为 8.89%;同期,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41、配收入从 14,551 元增长至 35,128 元,CAGR 为 9.21%。国家经济发展向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支付能力增强,支付负担降低,居民消费意愿逐步提升,为我国内窥镜需求增长夯实基础。我国卫生费用逐年增长,我国卫生费用逐年增长,有助于推动内窥镜需求提升有助于推动内窥镜需求提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2020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 24,345.91 亿元上升至 72,175.00 亿元,CAGR 为 12.83%;同期,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从 1,084.52 元上升至 5,112.34 元,CAGR

42、 为 18.80%。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国家对包括内窥镜在内的本土创新医疗器械的鼓励,居民健康卫生意识增强、对医疗消费升级的需求增加,将推动我国内窥镜行业持续发展。图 7: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数量(百万台)图 8:每百万人口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台)资料来源:CIC、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9:中国 GDP 稳健增长 图 10: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加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024680019渗透率:38.1%渗透率:8

43、0.1%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中国美国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41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3、内窥镜市场规模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增长保持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国产替代空间大大 3.1 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稳健增长稳健增长 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稳健增长。稳健增长。根据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医用内窥镜是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2016-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 178 亿美元增长至 203 亿美元,期间 CAGR 约 3.4%。Frost&Sullivan 预计,20

44、20-2025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维持 7.1%的复合增速,预计在 2025 年将达到 286 亿美元。按地域按地域来看来看,美国美国在在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中中的的占比遥遥领先。占比遥遥领先。援引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中的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中,美国、中国、欧盟吴国、日本的占比分别为 43.6%、16.5%、19.3%和 7.6%,预计美国将在未来十年继续主导医用内窥镜市场。值得注意的是,Frost&Sullivan 预计,得益于持续增长的医疗需求和日益改进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中国的医用内窥镜市场将取得最高增速,成为

45、仅图 11:中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加 图 12:中国人均卫生费用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13: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0%1%2%3%4%5%6%7%8%9%050030035040045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亿美元)同比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51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

46、明。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用内窥镜市场,预计 2030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的全球占比将提升至 22.8%。3.2 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较较快增长快增长 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球水平增速高于全球水平。根据 Frost&Sullivan和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2016-2020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 152 亿元增加至231 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 11.1%,是全球同期水平的 3 倍有余。在政策支持发展、国产替代加速、老龄化进程加深、慢性病患者群体壮大、人均医疗费用提升等因素下,我国内窥镜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增长态势。F

47、rost&Sullivan 预测数据显示,2020-2025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复合增速将为 11.7%,到 2025 年将突破四百亿元关口。图 14: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分布情况 图 15:203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分布情况预测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此处的欧盟五国指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2020 年处于脱欧过渡期)。图 16: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水平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

48、、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美国中国欧盟五国日本其他美国中国欧盟五国日本其他0%2%4%6%8%10%12%14%16%18%005006007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亿元)同比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61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我国软镜市场规模我国软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2020年,我国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分别为 53.4 亿元和 57.3 亿元;初步

49、预计 2021 年我国软镜市场规模增加至 62.9 亿元,同比增速约 9.77%,增速较 2020 年增加 2.47 个百分点。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发展迅猛,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发展迅猛,近年来近年来市场规模市场规模高增高增。由于一次性内窥镜可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手术安全性,且术前术后无需清洗护理,其需求随着微创手术增加而提升。虽然目前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速亮眼。根据 Frost&Sullivan 和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0 年,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从 0.1 亿元上升至 0.4 亿元,期间CAGR 高达 42.32%;初步估算 2021 年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 0.6

5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50%。Frost&Sullivan 预测,从 2022 年起,中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图 17: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18:中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证券研究所 0%2%4%6%8%10%12%0070201920202021E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亿元)同比0.00.10.20.30.40.50.60.72001920202021E中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亿元)内窥

51、镜行业专题报告 171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4、内窥镜市场内窥镜市场格局格局 日本、德国等内窥镜品牌全球知名度较高,国产内窥镜企业逐步发展日本、德国等内窥镜品牌全球知名度较高,国产内窥镜企业逐步发展。根据 Frost&Sullivan,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用内窥镜技术领先,凭借先进的工艺水平、完善的产品矩阵以及持续的产品迭代,打造出全球闻名的内窥镜品牌。日本的奥林巴斯(Olympus)和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德国的卡尔史托斯(Karl Storz)和狼牌(Richard Wolf)等国际知名的内窥镜生产研发企业,其高质量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国内方面,智研咨询数

52、据显示,目前中国内窥镜生产企业 60 余家,其中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北京华科创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对领先。表 5:海内外内窥镜市场参与者举例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企业简介 海外企业海外企业 奥林巴斯 Olympus Corporation 日本品牌奥林巴斯创立于 1919 年,为世界上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事业领域包括医疗、生命科学等(影像事业在 2021 年剥离)。其产品涵盖消化内镜、外科内镜、内镜处置器械、超声波内镜、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和以提高医疗机构的业务效率为目标的业务支援系统等。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富士

53、胶片株式会社成立于 1934 年,主营业务包括成像解决方案、信息解决方案和文档解决方案。医疗事业为富士胶片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富士内镜系列产品主要涵盖消化道内镜及系统,呼吸道支气管镜系统、超声支气管镜系统,耳鼻咽喉电子内镜系统等。卡尔史托斯 Karl Storz 德国卡尔史托斯成立于 1945 年,总部位于德国都灵根市,是全球最大的微创外科内窥镜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之一。目前,其销售网络遍及全球近 60 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涵盖耳鼻喉科、口腔和颌面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和肺科、胃肠科、泌尿科、肛肠科、妇科等众多科室的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并延伸至动物医学及工业内窥镜应用领域。狼牌

54、 Richard Wolf 德国狼牌创立于 1906 年,当时仅是柏林的一家小型家族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 15 家分支机构和 130 家经销商的国际组织。提供用于内窥镜检查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各种产品和系统。该公司硬镜和软镜内窥镜主要用于泌尿科,骨科,普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国内企业国内企业 开立医疗 开立医疗成立于 2002 年,总部位于深圳市,注册资本为 40,576 万元;主要从事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医用超声诊断设备(主要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与 B 型超声诊断设备)、医用电子内窥镜设备、血液分析仪。海泰新光 海泰新光是医用成像器械行

55、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 2003 年成立以来,公司坚持高端医用成像器械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成为医用成像器械领域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为临床医学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澳华内镜 澳华内镜成立于 1994 年,是国内较早从事软性电子内窥镜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专注与创新,澳华内镜已突破内窥镜关键技术,并围绕内窥镜诊疗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产品布局。天松医疗 天松医疗成立于 1998 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注册资本为 4,500 万元。天松医疗主要生产销售外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妇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其中外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主要包

56、括腹部外科微创医疗器械、骨外科微创医疗器械、显微外科微创医疗器械等。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普华有策信息咨询、器械之家,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81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4.1 全球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 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集中度较高,奥林巴斯奥林巴斯稳居首位。稳居首位。根据 Frost&Sullivan 和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数据,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产品销售收入排名 TOP 3 的企业有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和史赛克,三者对应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23.6%、10.3%和 8.4%;CR3 达到 42.3%,市场集中度较

57、高。其中,奥林巴斯的市场占有率明显领先,是卡尔史托斯及史赛克的 2 倍以上。4.2 中国中国内窥镜内窥镜市场格局市场格局 4.2.1 中国内窥镜市场由外资主导中国内窥镜市场由外资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国产替代空间大大 我国内窥镜市场我国内窥镜市场中,中,国产品牌市场国产品牌市场容量容量快速快速扩张扩张。援引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中的国家药监局和 Frost&Sullivan 的数据,2016-2020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市场规模从 4 亿元增加至 13 亿元,期间复合增速超过 34%。其中,2020 年受疫情扰动,我国医用内窥镜整体市场规模增速下滑,国产品牌市场也同样受到影响。受益于政策推

58、动国产替代的逻辑、本土企业的科研创新发展、国产产品技术提升和质量优化、国内患者对治疗需求的变化,我国内窥镜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进行。Frost&Sullivan 预测,2025 年我国内窥镜国产品牌市场规模将达到 57 亿元,2020-2025 年的复合增速预计保持在34.4%。图 19:2020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竞争格局(按产品销售收入计)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上述各公司年报、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0:中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市场规模 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史赛克其他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191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我国内窥镜我国内窥镜市场市场目前由外资主导

59、目前由外资主导。援引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中的国家药监局和 Frost&Sullivan 的数据,2020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中排名前三的均为进口品牌,分别为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和史赛克,对应市场份额为 21.3%、11.7%和 5.7%。同年,除上述三个品牌外,其余海外品牌市场占比合计约 55.7%,进口品牌超九成。由于我国国产内窥镜企业发展时间相对较晚,在资金、技术、经验、品牌、人才等方面仍有所受限,当前与进口品牌份额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内窥镜市场的国产替代空间大。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内窥镜市场的国产替代空间大。援引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中的国家药监局和 Frost&Sul

60、livan 的数据,2020 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渗透率为5.6%,较 2016 年增加了 3.0 个百分点,国产品牌渗透率增长速度较快。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国产内窥镜将逐渐崛起,渗透率有望保持快速增长。Frost&Sullivan 预测,我国内窥镜国产品牌渗透率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14.2%,是 2020 年水平的 2.5 倍,我国内窥镜市场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1:2020 年中国医用内窥镜竞争格局(按产品销售额计)图 22:中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

61、渗透率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Frost&Sullivan、新光维医疗招股说明书,东莞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02040608001802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中国医用内窥镜国产品牌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史赛克其他海外品牌国内品牌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02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4.2.2

62、奥林巴斯奥林巴斯称霸国内软镜市场称霸国内软镜市场 奥林巴斯称霸我国软性内窥奥林巴斯称霸我国软性内窥镜镜市场市场。根据器械之家和众成数科(原众成医械),2021 年医疗机构软镜招投标数据显示,当年奥林巴斯的软镜产品在我国软性内窥镜市场上的中标金额占比高达 54.4%,占据半壁江山。同期,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富士和宾得豪雅,对应的软镜市场份额分别为 17.1%和 6.7%。2021 年我国医疗机构的软镜中标金额前十大品牌中,有 4 个国产品牌,分别为开立、澳华、优亿和视新,对应占比分别为 3.5%、2.0%、0.9%和 0.6%,与进口品牌差距甚远。整体来看,由于软镜技术壁垒较高,我国市场主要由

63、日本品牌垄断,2021 年中标金额前三大软镜品牌均为日本品牌,合计占比高达78.2%,且奥林巴斯独占鳌头。4.2.3 卡尔史托斯卡尔史托斯主导国内硬镜市场主导国内硬镜市场 卡尔史托斯主导我国硬性内窥镜市场。卡尔史托斯主导我国硬性内窥镜市场。根据器械之家和众成数科,2021 年医疗机构硬镜招投标数据显示,当年卡尔史托斯的硬镜产品在我国硬性内窥镜市场上的中标金额占比达到 34.5%,遥遥领先其他品牌。同期,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奥林巴斯和迈瑞医疗,对应的硬镜市场份额分别为 17.0%和 7.2%。国产品牌方面,2021 年我国医疗机构硬镜中标金额进入前十的国产品牌包括迈瑞和欧普曼迪,合计市场占比接

64、近 10%,预计硬镜市场的国产化进程快于软镜市场。图 23:2021 年奥林巴斯在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占比过半(按中标金额计算)资料来源:众成数科(原众成医械)、器械之家,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4:2021 年卡尔史托斯在中国硬性内窥镜市场稳居首位(按中标金额计算)奥林巴斯,54.4%奥林巴斯富士宾得豪雅卡尔史托斯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艾克松德国狼牌优亿视新其他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121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5、重点公司对比重点公司对比分析分析 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由外资主导,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目前国产品牌逐步壮大,未来在多因素推动下有望抢占部分外资市场。根据器械之家和众成数科,2021 年医疗机

65、构内窥镜中标数据显示,日本奥林巴斯在我国内窥镜市场中的中标金额占比高达 33.7%(囊括软镜和硬镜等),稳居第一,品牌和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因此,选取奥林巴斯作为重点海外企业进行分析。本土品牌方面,选取规模相对较大且已在 A 股上市的内窥镜企业做分析,包括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和开立医疗。在此,将上述四家企业在产品结构、商业模式、业绩等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5.1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1 1)奥林巴斯奥林巴斯(日股)奥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成立于 1919 年,最初专门从事显微镜和体温业务。1950 年,在癌症防治领域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内窥镜由奥林巴斯在世界上首次开发。迄今

66、为止,奥林巴斯已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旗下集团公司数量达到 100 个(不含总公司),产品销往北美、欧洲、亚太等全球多个地区。奥林巴斯的事业领域包括内窥镜、治疗仪器、科学事业三大业务领域;其中最大的事业领域为医疗事业,由内窥镜事业和治疗仪器事业组成,占整体销售额的八成,内窥镜产品销售占比最高。奥林巴斯积极将前沿的技术应用于医疗事业领域,在医疗事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总支出的六成以上,拥有专利数近 20,000 件。目前,奥林巴斯为 100 种疾病的诊疗提供各种医疗器械,包括为患癌人数最多的癌症,如肺癌、胃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产品与服务支持。资料来源:众成数科

67、(原众成医械)、器械之家,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5:奥林巴斯医疗事业产品 卡尔史托斯,34.5%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迈瑞施乐辉史赛克德国狼牌Joimax欧普曼迪锐适医疗康美其他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22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2 2)澳华内镜)澳华内镜(A 股)澳华内镜成立于 1994 年,主要从事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在内窥镜诊疗领域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和系统性布局,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公司拥有内窥镜光学成像、图像处理、镜体设计、电气控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国外厂商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软性内

68、窥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已进入德国、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资料来源:奥林巴斯中国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6:奥林巴斯集团全球化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32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3 3)海泰新光)海泰新光(A 股)海泰新光成立于 2003 年,主要从事医用光学成像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致力于光学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创新应用,为临床医学、精密光学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有开创性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致力于探索光学技术与医学、工业及激光、生物识别等多领域的融合创新,建立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数字图像”四大技术平台,具备从系统设计、光机设计到光学

69、加工、光学镀膜、精密机械封装再到部件装配和系统集成的完备产业链。在医疗领域,海泰新光与多家世界顶尖医疗器械制造商以及国内医疗机构密切协作,开发和制造高性能的医疗器械产品,为外科手术提供内窥镜、光源、摄像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手术外视系统、内窥镜系统等整机系统,为临床医学提供全套光学成像解决方案。图 27:澳华内镜软性内镜产品 资料来源:澳华内镜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28:海泰新光医疗健康业务 资料来源:海泰新光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42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4 4)开立医疗)开立医疗(A 股)开立医疗成立于 2002 年,主营业务为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

70、销售。目前,公司全球员工超过 2,000 人,在美国硅谷、西雅图、日本东京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哈尔滨、武汉设有七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 600 余人。开立医疗在国内 31 个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在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和维修网点。公司产品涵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体外诊断等领域,能够为各个级别医院的不同科室提供临床解决方案。其中,开立医疗的内镜诊疗业务已覆盖消化科、耳鼻喉科、呼吸科、外科等领域。5.2 业务结构对比业务结构对比 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的核心业务均为内窥镜相关业务,开立医疗的第一大业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的核心业务均为内窥镜相关业务,

71、开立医疗的第一大业务为超声诊断设备。务为超声诊断设备。(1 1)日本奥林巴斯)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的业务包括内窥镜、医疗设备、科学事业及其他产品。公司已将映像事业转让给日本产业合作伙伴株式会社并成立了 OM Digit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于 2021 年 1 月 1 日完成转让程序;因此,从 2021 年 3 月第 2季度合并会计期间开始,映像事业被分类为非持续性事业。根据奥林巴斯官网,公司内窥镜产品营收占比最高,2022 财年内窥镜收入比重约 53.12%。由于奥林巴斯内窥镜事业发展较早,相对国内企业而言更加成熟,因此内窥镜业务规模庞大而增速相对较低,2019-2

72、020 年内窥镜业务收入 CAGR 为 4.12%。(2 2)澳华内镜)澳华内镜: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内窥镜设备、内窥镜诊疗耗材以及内窥镜维修服务。在可比公司中,澳华内镜的内窥镜业务收入占比最高,接近 100%。其中,公司的内窥镜设备为核心产品,2021 年收入占比达到87.53%;同时,公司的内窥镜设备收入增速也优于其他业务,2017-2021 年复合增速为29.88%。(3 3)海泰新光)海泰新光:公司不仅生产医用内窥镜相关产品,还为医用光学、工业激光和生物识别等应用提供光学产品和光学器件。海泰新光的内窥镜相关业务的营收占比相图 29:开立医疗内镜诊疗业务 资料来源:开立医疗官网,东莞证券研究

73、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525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对较高,仅次于澳华内镜,近年来维持在七成以上。内窥镜业务中,公司的高清荧光内窥镜器械比重较大,2021 年营收占比约 62.67%;但高清白光内窥镜器械收入增速更快,2017-2021 年的复合增速达到 49.43%。(4 4)开立医疗:)开立医疗:公司的第一大业务为超声诊断设备,虽然近年来超声诊断设备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 2021 年占比仍有 65.47%。其第二大业务为医用内窥镜,目前规模虽不及超声诊断设备,但业务增速快;2017-2021 年,公司医用内窥镜收入增速高达 55.46%,2021 年医用内窥镜营收占比 29.61%,较

74、2017 年提升 22.21 个百分点。图 30:奥林巴斯产品结构 图 31:澳华内镜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32:海泰新光产品结构 图 33:开立医疗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2020 年海泰新光的内窥镜业务收入合并公示,包含高清荧光内窥镜器械、高清白光内窥镜器械、内窥镜器械维修等。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2020财年(2019Q2-2020Q1)2021财年(2020Q2-2021Q1)2022财年(2021Q2-2022Q1)内窥镜医疗设备科学其他产

75、品0%20%40%60%80%100%200202021内窥镜设备内窥镜诊疗耗材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其他业务0%20%40%60%80%100%200202021高清荧光内窥镜器械高清白光内窥镜器械内窥镜器械维修医疗器件(内窥镜相关)光学器件其他业务0%20%40%60%80%100%200202021超声诊断设备医用内窥镜配件及其他其他业务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626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5.3 内窥镜产品对比内窥镜产品对比 奥林巴斯的内窥镜产品优势显著。奥林巴斯的内窥镜产品优势显著。公司发展超百年,拥有多个内窥镜系列,主要内

76、窥镜产品包括消化内镜、胆道镜、腹腔镜、电子胃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宫腔镜、阴道镜、支气管镜和耳鼻喉镜等。其产品矩阵丰富,主要以软式内窥镜类设备为主,并占据全球大部分软镜市场份额。由于海外内窥镜行业发展较早,奥林巴斯内窥镜品牌历史悠久,先发优势明显,行业地位持续领先。奥林巴斯内窥镜产品的技术成熟且不断创新发展,包括 NBI 窄带成像技术、EVIS X1 内窥镜系统、3D 影像系统、4K 超高清影像系统、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内窥镜检查应用程序 ENDO-AID CADe(计算机辅助检测)等等。国内内窥镜行业发展较晚国内内窥镜行业发展较晚,本土企业,本土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顶尖内窥镜企业

77、技术水平与国际顶尖内窥镜企业存在存在一定差距。一定差距。(1 1)澳华内镜澳华内镜:主要侧重于软性内窥镜领域,包括消化内镜、支气管电子内窥镜、鼻咽喉电子内窥镜,以及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智能多光谱内镜解决方案等。其中,公司的AQ-200 全高清光通内镜系统,与国外厂商主流产品相比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截止目前,澳华内镜的内窥镜在研产品包括 4K 软性内窥镜系统、3D 软性内镜系统、软性内镜机器人、AC-1 内镜系统等。(2 2)海泰新光海泰新光:内窥镜产品包括荧光/白光腹腔镜、内窥镜光源模组、摄像适配器/适配镜头等,以及针对医院主要科室推出超高清荧光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3D 腹腔镜等产品

78、。海泰新光已有计划在未来陆续推出 4K 内窥镜系统、开放式手术系统、4K 自动除雾内窥镜系统、共聚焦荧光显微内镜系统、3D 内窥镜系统等整机产品。(3 3)开立医疗开立医疗:公司已推出了全高清消化道内窥软镜系统、三芯片 2K 硬镜、4K 硬镜系统等内窥镜产品,全面覆盖软镜高、中、低端市场以及硬镜市场,涵盖消化科、外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同时,开立医疗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硬镜-超声联合解决方案的厂商;公司的软镜镜体可变硬度和光学放大等高端功能也将逐步导入,公司在软镜市场的地位有望提升。表 6:上述公司内窥镜主流产品对比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产品产品 奥林巴斯奥林巴斯 奥林巴斯推出多个系列的

79、内窥镜产品,涵盖消化内镜、外科内镜、内镜处置器械、超声波内镜等,例如:消化内镜、胆道镜、腹腔镜、电子胃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宫腔镜、阴道镜、支气管镜和耳鼻喉镜等。澳华内镜澳华内镜 侧重于软性内镜,包括消化内镜、支气管电子内窥镜、鼻咽喉电子内窥镜,以及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智能多光谱内镜解决方案等,分为高端系列、基础系列、可视喉镜、纤维内镜和周边设备。海泰新光海泰新光 腹腔内窥镜、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内窥镜摄像系统、内窥镜 LED 冷光源等。此外,围绕医院主要科室公司持续打造具备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包括超高清荧光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3D 腹腔镜等系列产品。开立医疗开立医疗 消化

80、科电子内镜、环扫超声内镜系统、电子鼻咽喉内镜、电子支气管内镜、外科全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等。内窥镜系列包括 HD350、HD400、HD500、HD550、SV-M2K30、SV-M4K30 等。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公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727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5.4 商业商业模式对比模式对比 海外内窥镜行业发展较成熟,海外内窥镜行业发展较成熟,渠道网络与商业模式渠道网络与商业模式较较完善。完善。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奥林巴斯的商业模式有四大特点:联合行业协会,将技术制定成行业标准,形成产业联盟;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从产品生产商转向为医院内镜中心做整体规划;公司

81、核心产品在日本生产,避免核心技术外流,同时海外设立独立销售机制,在分销渠道和专家培育上发力;成本优势显著,中高端产品研发推广的同时,通过低端产品扩大市场产能。在中国,奥林巴斯集团以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为核心,在全国 32 个省市设立了 39 家分公司及分支机构,以及 3 家医疗技术培训中心(C-TEC)。国内内窥镜国内内窥镜厂商的销售模式可分为经销、代销和直销。厂商的销售模式可分为经销、代销和直销。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国内内窥镜企业的主要销售模式是以分销代理为主,直销为辅。上述三个本土内窥镜公司中,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是以经销为主,再结合代销或直销的销售模式。2021 年,澳华内镜的

82、经销收入占比约为 81.1%,代销占比和直销占比分别为 10.6%和 8.2%;同年,开立医疗的经销占比接近 96.5%,直销占比约 3.5%。而海泰新光则有所不同,公司是从光学代工切入内窥镜 ODM 市场,与史赛克等知名企业合作多年,现有产品包括内窥镜整机系统和零部件。目前海泰新光只通过直销模式销售,分为 ODM、OEM 和自主品牌三种业务类型。2021 年,海泰新光的 ODM、OEM 和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分别为 69.2%、24.5%和 6.3%;在 4K腹腔镜国内销售带动下,公司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在逐渐提升。从销售区域来看,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的内销与外销平分秋色,而海泰新光则以外销为主。表

83、7:我国内窥镜公司的商业/销售模式 国内内窥镜国内内窥镜 重点企业重点企业 商业商业/销售销售模式模式 澳华内镜澳华内镜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经销、代销及直销三种类型,三种销售模式下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均为医院等医疗机构。公司主要销售模式为经销,该模式下公司的直接客户是经销商,可以充分利用经销商的区位优势与渠道资源,缩短终端医院的开发周期,提高对终端医院的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加快资金回流,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代销模式下,公司的直接客户是代销商,根据代销商提供的代销清单确认收入;直销模式下,公司的直接客户为医疗机构等终端用户或 ODM 客户,境内主体的外销业务及德国子公司 WISAP 的业务采用该等模式

84、。海泰新光海泰新光 公司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包括 ODM、OEM 和自主品牌三种业务类型。随着公司自主品牌整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逐步推广,会出现经销销售模式。目前,公司以 ODM 方式为主的方式销售。2021 年公司自主品牌产品的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66%,增量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注册的 4K 腹腔镜销售增加所致。开立医疗开立医疗 公司目前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近年来,公司经销商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对市场的覆盖和渗透不断加大。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主要包括公司直接参与的政府招标和面向大型连锁医疗集团的销售。公司目前已建立一支专业化销售团队,营销网络覆盖全球近 13

85、0 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品牌推广、经销商培训等方面具备优势。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34:2021 年澳华内镜销售模式 图 35:2021 年海泰新光销售模式 图 36:2021 年开立医疗销售模式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828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5.5 业绩对比业绩对比 奥林巴斯奥林巴斯的的营收规模营收规模显著高于国内内窥镜公司显著高于国内内窥镜公司,澳华内镜的营收增速澳华内镜的营收增速波动较大,波动较大,2 2021021 年年在四家可比公司中排名第一。在四家可比公司中排名第一。(1)根据奥林巴斯官网,2017-2021 年,奥林巴斯营收从470.42 亿元增长至 49

86、7.81 亿元,其内窥镜业务收入规模达到两百多亿元。根据 iFind,三家本土内窥镜公司的营收规模均小于 20 亿元,其中开立医疗的营收规模高于澳华内镜和海泰新光。就内窥镜相关业务来看,2021 年,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的内窥镜相关业务收入分别约为 3.47 亿元、2.28 亿元和 4.28 亿元,开立医疗的内窥镜业务规模相对更大。但与奥林巴斯相比,国内内窥镜企业的业务收入小,规模差距甚远。(2)从增速上看,奥林巴斯营收增速表现不及国内内窥镜企业。2017-2021 年,奥林巴斯的营收 GAGR 为 2.05%(按原始货币计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的营收CAGR 分别为 27

87、.78%、14.36%和 9.93%。可见,从近几年复合增速来看,澳华内镜营收增长情况更优。从营收增速波动情况来看,四家公司近年的经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其中澳华内镜营收波动幅度较大,海泰新光表现相对更稳定。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莞证券研究所 图 37:奥林巴斯营业总收入(亿元)图 38: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营业总收入(亿元)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按当年平均汇率进行折算。资料来源: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经销代销直销ODMOEM自主品牌经销直销00500

88、600200202021奥林巴斯02468720021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2929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四家可比公司中四家可比公司中,仅海泰新光仅海泰新光的归母净利润在近年的归母净利润在近年持续持续增长增长,利润利润复合增速最高复合增速最高。(1)根据奥林巴斯官网,2017-2021 年,奥林巴斯的归母净利润从 30.94 亿元增长至 58.18亿元,且同比增速波动较剧烈。2020 年,奥林巴斯受疫情影响严重,同时公司自愿将带有固定端盖的产品替换为带有易于清洁和消毒的可拆卸端盖的新产品,并记录了约 10

89、4亿日元的市场响应费用准备金,因此当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 100%;2021 年,公司业务从大流行期间的下滑中复苏,利润大幅增长。(2)从规模来看,国内内窥镜企业的利润规模较小,远不及奥林巴斯;从增速来看,海泰新光更占优势。根据 iFind,2017-2021 年,海泰新光的归母净利润 CAGR 达到 23.21%,在可比公司中遥遥领先。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的归母净利润在 2020 年都同比大幅下滑,而海泰新光的业绩持续增长,表现出色。2020 年,尽管收入端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下滑,海泰新光的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 33.95%,主要系受益于成本管理加强,生产精益化改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

90、,叠加政府补助增加等因素。图 39:重点公司营收同比增速 图 40:重点公司营收 CAGR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由于汇率波动影响较大,此处奥林巴斯营收同比增速、奥林巴斯营收 CAGR 数据使用原始数据(以日元为计算单位)推算得出。图 41:奥林巴斯归母净利润(亿元)图 42: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归母净利润(亿元)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按当年平均汇率进行折算。资料来源: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20%0%20%40%60%80%100%20021奥林巴斯

91、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0%5%10%15%20%25%30%2017-2021年的营收CAGR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506070200202021奥林巴斯-1.0-0.50.00.51.01.52.02.53.0200202021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3030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5.6 盈利能力对比盈利能力对比 奥林巴斯的销售毛利率相对稳定,澳华内镜的销售毛利率奥林巴斯的销售毛利率相对稳定,澳华内镜的销售毛利率近年近年提升较多提升较多,在四家公司中,在四家公司中排名排名第一第一。近几年,奥

92、林巴斯的销售毛利率维持在 64%-65%左右,2020 年因业务整顿和疫情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2021 年恢复至 64.71%。2021 年,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69.29%、63.49%和 67.38%。其中,开立医疗的销售毛利率相对稳定;近年来,在内窥镜业务毛利率提升的同时,超声诊断设备、配件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有所下滑。澳华内镜 2021 年的销售毛利率较 2017 年提升了 7.79 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结构引发销售价格上升,使得毛利率逐步上升。海泰新光 2021 年的销售毛利率较 2017 年提升了 4.46 给百分点,主要系由于公司与美国史赛克等国际医疗器

93、械的生产商保持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高清荧光内窥镜器械毛利率和收入占比均上升。就目前的毛利率水平来看,澳华内镜的综合毛利率水平排名第一,开立医疗次之,随后是奥林巴斯,最后为海泰新光。上述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差异,除公司本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外,与公司的业务结构有一定关系。海泰新光的销售净利率远超其余三家公司海泰新光的销售净利率远超其余三家公司,奥林巴斯的销售净利率最低。,奥林巴斯的销售净利率最低。2021 年,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1.72%、17.22%、37.83%和17.12%。海泰新光的销售净利率具有显著优势,是其余三家公司的 2 倍以上;

94、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的销售净利率水平相近;奥林巴斯的销售净利率水平最低,仅为海泰新光的三分之一左右。海泰新光的盈利水平突出,主要由其业务模式决定,公司与美国史赛克等国际医疗器械的生产商长期合作,其销售费用率远低于澳华内镜和开立医疗。2021 年,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的销售期间费用率分别为56.08%和50.50%,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1.02%和 25.37%;同期,海泰新光的销售期间费用率为 27.42%,其中销售费用率仅 3.34%,在渠道开拓等方面较前两者具备明显优势。图 43:重点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图 44:重点公司归母净利润 CAGR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95、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由于汇率波动影响较大,此处奥林巴斯营收同比增速、奥林巴斯营收 CAGR 数据使用原始数据(以日元为计算单位)推算得出;澳华内镜在 2019 年实现盈利,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3.83%,未在图中展示。-500%0%500%1000%1500%2000%20021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0%5%10%15%20%25%2017-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CAGR奥林巴斯海泰新光开立医疗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3131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由于奥林巴斯仅公布内窥镜业务的营业利润率,未公布其

96、具体业务毛利率数据;因此,此处仅对比国内可比公司的内窥镜相关业务毛利率。三家本土企业的内窥镜产品毛利率较为相近三家本土企业的内窥镜产品毛利率较为相近,澳华内镜略胜一筹,澳华内镜略胜一筹;开立医疗开立医疗内窥镜产品内窥镜产品毛利率提升较快毛利率提升较快。2021 年,澳华内镜的内窥镜产品毛利率为 69.33%,海泰新光的医疗器件(内窥镜相关,含内窥镜维修)业务毛利率为 68.70%,开立医疗的医用内窥镜产品毛利率为 68.68%。比较之下,三家公司的内窥镜产品毛利率相近,澳华内镜略胜一筹。从毛利率变化情况分析,三家本土企业的内窥镜产品毛利率都呈现增长趋势,2021 年三家公司的内窥镜相关业务毛利

97、率分别较2017年提升8.04个百分点、7.18个百分点和10.13个百分点,其中开立医疗的医用内窥镜产品毛利率提升最快。图 45:重点公司销售毛利率 图 46:重点公司销售净利率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奥林巴斯官网、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表 8: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的各项业务毛利率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业务分类业务分类 20172017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20212021 澳华内镜澳华内镜 内窥镜产品 61.29%63.27%68.82%-69.33%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 67.40%57.56%49.88%

98、-64.39%海泰新光海泰新光 医疗器件(内窥镜相关,含内窥镜维修)61.52%64.61%66.19%70.29%68.70%光学器件 51.80%41.27%36.77%45.12%48.98%其他业务 31.64%32.09%54.46%69.70%86.36%开立医疗开立医疗 医用内窥镜 58.55%64.21%63.12%65.50%68.68%超声诊断设备 69.07%70.39%65.24%66.97%66.73%配件及其他 71.24%78.20%75.76%62.45%66.74%其他业务 51.87%59.58%69.94%79.98%78.46%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东莞

99、证券研究所 备注:澳华内镜 2020 年未具体公布各项业务毛利率数据。0%10%20%30%40%50%60%70%80%200202021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10%-5%0%5%10%15%20%25%30%35%40%200202021奥林巴斯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3232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6、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维持对维持对内窥镜内窥镜行业整体“推荐”评级。行业整体“推荐”评级。我国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十四五”时期医疗新基建发力,助推我国内窥镜行业创新和发展。从需求上看,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

100、多种疾病发病率保持高位,微创手术接受度和渗透率逐渐提升,居民医疗消费能力增强,多种因素将共同促进我国内窥镜检查需求增长。目前,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化率较低,行业需求变化推动技术走向中高端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综上,内窥镜行业景气度向上,本土企业研发及生产动力较强,行业未来可期。建议关注研发实力较强、产品储备丰富、渠道不断完善、品牌效应逐步增强的内窥镜企业,如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等。图 47:国内内窥镜企业的内窥镜相关业务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澳华内镜:此处指公司的内窥镜产品(不含内窥镜维修),公司 2020 年未公布内窥镜产品具体毛利率数据;海泰新光:此处指

101、公司的医疗器件(内窥镜相关,含内窥镜维修);开立医疗:此处指公司的医用内窥镜业务。表 9: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截至 2022/8/26)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股票名称 股价股价(元元)EPSEPS(元)(元)PEPE(倍)(倍)评级评级 评级评级变动变动 2020A2020A 20202 21E1E 2022E2022E 2020A2020A 2021E2021E 2022E2022E 688212688212 澳华内镜 47.18 0.43 0.44 0.71 110 107 66 推荐 首次 688677688677 海泰新光 91.66 1.35 1.94 2.62 68 4

102、7 35 推荐 维持 300633300633 开立医疗 37.64 0.62 0.75 0.97 61 50 39 推荐 维持 资料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备注:盈利预测数据取自 Wind 当日一致预期。0%10%20%30%40%50%60%70%80%200202021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开立医疗 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3333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7、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 1)宏观宏观环境环境风险风险 2020 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致使全国各行各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若未来医疗器械行业

103、整体增速放缓,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增长速度放慢,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2 2)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一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是受到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国产医疗器械又是受到国家行业政策支持鼓励的行业。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升级、发展。未来,如果国家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政策出现变化,将对上述公司主营业务或产品构成不利影响。(3 3)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 医用内窥镜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新产品从研发到注册成功周期较长,一般

104、流程包括立项、原材料研究、生产工艺研究、样机试制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着研发的成败,研发风险较高。如果未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未能找到合适的原材料,新产品未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将会影响到新产品的研发、注册和市场推广,从而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不利影响。(4 4)市场拓展和市场竞争风险市场拓展和市场竞争风险 以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在医用内窥镜设备制造领域以先进的加工能力、领先的技术水平占据了全球和国内医用内窥镜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与行业龙头相比,上述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如果将来不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将面临较大的市场拓展风险,对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4 4)销售模

105、式风险销售模式风险 上述部分公司主要采用经销和代销模式。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代理商的管理能力,可能出现部分代理商市场推广活动与公司品牌宗旨和经营目标不一致的可能,或者代理商出现自身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情形,可能导致公司品牌及声誉受损或产品区域性销售下滑,对公司市场推广产生不利影响。(5 5)汇率波动汇率波动风险风险 上述公司均涉及外销业务,部分产品销售、原材料的采购以外币进行结算。若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将会引起以外币计价的产品售价或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波动,外汇收支相应会产生汇兑损益,进而会对上述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 3434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东莞证券东莞证券研究报告

106、研究报告评级体系:评级体系:公司投资评级公司投资评级 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15%以上 谨慎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5%-15%之间 中性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介于市场指数5%之间 回避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 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10%以上 谨慎推荐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指数 5%-10%之间 中性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介于市场指数5%之间 回避 预计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指数 5%以上

107、风险风险等级等级评级评级 低风险 宏观经济及政策、财经资讯、国债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中低风险 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中风险 主板股票及基金、可转债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中高风险 创业板、科创板、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三板(含退市整理期)等板块的股票、基金、可转债等方面的研究报告,港股股票、基金研究报告以及非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 高风险 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方面的研究报告 本评级体系“市场指数”参照标的为沪深 300 指数。分析师承诺:分析师承诺: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在所知情的范围内出具本

108、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不受本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利益相关者的干涉和影响。本人保证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无任何利害关系,没有利用发布本报告为自身及其利益相关者谋取不当利益,或者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前泄露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声明:声明:东莞证券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所载资料及观点均为合规合法来源且被本公司认为可靠,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

109、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跌可升。本公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本公司其他业务部门或单位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据此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

110、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经纪、资产管理等服务。本报告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如引用、刊发,需注明本报告的机构来源、作者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证券研究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东莞证券研究所东莞证券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南路 1 号金源中心 24 楼 邮政编码:523000 电话:(0769)22119430 传真:(0769)22119430 网址: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内窥镜行业专题报告:市场需求景气国产替代空间广-220830(34页).pdf)为本站 (淡然如水)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