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知识 > 什么是储能电池?储能和动力电池的区别有哪些?

什么是储能电池?储能和动力电池的区别有哪些?

1、什么是储能电池?

储能电池是由电池储能设备(由单体元件→电池包模块→电池柜→电池储能单元→电池储能设备)、PCS及滤波环节所构成的整体。其通过变压器,经由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并网的结构如图2.3所示:

储能电池

储能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很大程度决定了电动汽车性能的优劣。

储能电池经历了三代发展,分别是错蓄电池、碱性电池和燃料电池。其中第一代的铅蓄电池价格低廉,但是充放电次数少、自放电电流大、反应速度慢。

第二代电池是碱性电池,常见的有镍锡电池、镇氧电池、理电池等,其中镍榻电池含有重金属铬,严重污染环境,并且记忆效应较强烈,现在很少使用。在容量体积比方面,镜氢电池高出镜镉电池一倍,并解决了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同时其过充过放能力增强,并且记忆效应较徵弱。裡电池相比这两种电池,在性能上更具有优势,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重量优势也很明显,但是成本较高。表1.1列举了的可充电电池的单体性能参数。

储能电池

第三代电池为燃料电池,利用氢气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同时能量密度高于前两代电池,但由于氧气运输、存储、基础建设等问题,同时燃料电池自身无法实现能量回馈,目前还很难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目前广泛使用于电动汽车的储能电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功率密度低、响应速度慢、循环寿命短、充电时间长等,因此无法满足人们对汽车高性能的需求。如果仅通过单一的储能电池达到目标,则一方面储能元件的质量和体积都将急剧增大,无法在汽车有限的空间实现,另一方面,成本也会大幅提升,超出消费者的购买力。

2、储能和动力电池的区别

整体来看,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两者在应用场景、性能要求、使用寿命、电池类型、面临的竞争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1)应用场景方面

储能电池:主要用于调峰调频电力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c等领域

动力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其它电动工具领域

(2)性能要求方面

储能电池: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并没有直接的要求;功率密度,不同的储能场景有不同的要求;电池材料方面,注意膨胀率、能量密度、电极材料性能均匀性等,以追求整个储能设备的长寿命和低成本

动力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对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3)使用寿命方面

储能电池:储能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一般要求能够大于3500次

动力电池:动力锂电池的循环次数寿命在1000-2000次

(3)电池类型方面

储能电池:主流电池类型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随着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问题的解决,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逐年提升

动力电池:出于安全和经济的考虑,在选择锂电池组时通常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4)面临竞争方面

储能电池:面对传统调峰调频技术的成本竞争

动力电池:面临和传统燃油动力源的竞争

储能和动力电池的区别

除此之外,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BMS差异如下

(1)在各自系统中的位置

储能电池:主要与变流器和储能电站调度系统有信息交互关系。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给变流器发送重要状态信息,确定高压电力交互情况;另一方面,电池管理系统给储能电站的调度系统 PCS 发送最全面的监测信息。

动力电池:在高压上,与电动机和充电机都有能量交换关系;在通讯方面,与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有信息交互,在全部应用过程中,与整车控制器有最为详尽的信息交互。

(2)硬件逻辑结构

储能电池:硬件一般采用两层或者三层的模式,规模比较大的倾向于三层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只有一层集中式或者两分布式,基本不会出现三层的情况。小型车主要应用一层集中式电池管理系统。

(3)通讯协议比较

储能电池:与内部的通讯基本都采用CAN协议,但其与外部通讯,外部主要指储能电站调度系统PCS,往往采用互联网协议格式 TCP/IP 协议。

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大环境都采用CAN协议,只是按照电池包内部组件之间使用内部CAN,电池包与整车之间使用整车CAN做区分。

(4)阈值设置

储能电池:部分储能电站地处偏远运输不便,电池的大规模更换比较困难,更注重长寿命及降低故障率,因此工作电流上限值会设置的比较低,不让电芯满负荷工作。对于电芯的能量特性和功率特性要求都不需要特别高,关注性价比。

动力电池:受限于车辆的有限空间,因此系统参数都会参照电池的极限参数进行设置。

(5)SOC估算精度比较

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应用环境中的空间大多相对充裕,环境稳定,小偏差在大系统中不易被人感知,因此对 SOC 没有统一要求。

动力电池:对SOC计算能力要求远高于储能BMS,相应的,对单串电池的管理成本也较高。

(6)应用被动均衡条件

储能电池:储能电池模组的规模比较大,多串电池串联,较大的单体电压差将造成整个箱体的容量下降,串联电池越多,其损失的容量越多。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储能电站很需要充分的均衡,低价的被动均衡很有价值。

动力电池:单体电芯一致性很强的情况下,小容量的电池组更适合被动均衡。

储能和动力电池的区别

延伸阅读

什么是动力电池?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存储的装置,其通过不同的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车用动力电池是是车载能量的存储装置,在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驱动力能源,同时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照明、信号系统、刮水器和喷淋器以及车载娱乐和通讯设备等设施提供电能。

储能电池产业链

数据来源:《【精选】2021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电化学储能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9页).pdf》

更多行业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2018年12月中国产业园区洞察月报(49页).pdf
2018年12月中国产业园区洞察月报(49页).pdf

前瞻产业园区洞察月报前瞻产业园区洞察月报 2018年12月 目录目录 CONTENTS 产业/园区市场数据 02 产业政策动向 01 重点园区动态 03 运营企业动态 04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动向动向 01 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01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国务院国务院02 深化“互联网+先进

2020年中美500强企业实力对比(50页).pdf
2020年中美500强企业实力对比(50页).pdf

在“财富中国500强”中,我国金融业上榜企业数量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2020年上榜企业数量为41家,较2019年下降3家。“财富美国500强”榜单中,美国金融业上榜企业数量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90家左右,2020年上榜企业数量为88家,较2019年下降1家。总体来看,我国金融企业规模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聚焦十四五:中国六大民生福祉产业十四五发展全景前瞻(60页).pdf
聚焦十四五:中国六大民生福祉产业十四五发展全景前瞻(60页).pdf

“十三五”期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6-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从1.9万亿元增长至2.95万亿元,增加值从6474.8亿元增长至1.12万亿元,增速都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从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占比由2016年的35.9%提升至50.6%,超越体育用品及相关 

2021年全球及中国对外投资趋势全景分析报告(100页).pdf
2021年全球及中国对外投资趋势全景分析报告(100页).pdf

全球绿地投资概况-电力、燃气等供应业排名第一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绿地投资总额约为8460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14%;在三次产业方面,第三产业绿地投资达到约4220亿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55页).pdf
2021年中国31省市人才政策对比及效益评价深度分析报告(55页).pdf

从各个省份的不同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的类型来看,各省份均以人才引进为主,其中福建和广东在一定程度上也倾向于人才的住房政策。进一步分析,福建省虽然拥有数量最多的人才引进类政策,但主要均为福建省2007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需求表,一方面说明福建省急缺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福建省对人才政策的力度大。根据北大法

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45页).pdf
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45页).pdf

  前瞻产业研究院出品 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 市场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CONTENT 01 02 03 04 机器视觉行业概述 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现状 机器视觉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机器视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01 机器视觉行业机器视觉行业概述概述 机器视觉定义 机器视觉分类 机器视觉发展驱动因素 1.1.1 机器

2021年数字货币发展研究报告(45页).pdf
2021年数字货币发展研究报告(45页).pdf

在商业数字化、私人数字代币兴起、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各类场景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开展了CBDC的布局。由于各国经济与制度不同,因此,在开展CBDC项目时,采用的政策方针与技术设计存在较大差异。2020年8月,国际清算银行工作组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崛起:驱动因素、方法和技术报告,开展了对CBDC项目国家的共性的实证研 

2021年中国高考热门专业类排名及院校评比(53页).pdf
2021年中国高考热门专业类排名及院校评比(53页).pdf

历年高考报录数据分析01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及读研情况02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及院校评比03CONTENTS目录历年历年高考报录高考报录数据分析数据分析1.1 全国普通高考报名情况1.2 全国普通高考录取情况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01011998年-2021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实现了大跨度提升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