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知识 >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是?与传统合同、电子合同的异同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是?与传统合同、电子合同的异同

1、智能合约运行机制

智能合约的运行过程分为语言与编译、区块链部署、以及合约代码这三个部分:

在语言与编译方面,近年来出现的以智能合约描述语言(SPESC)为代表的高级智能合约语言备受关注,SPESC 在约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各类交易规则时,所采用的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向自然语言靠近,这使得法律人也有机会能够参与到智能合约的编写工作中去,而法律人介入智能合约开发工作,也必将使得智能合约拥有更高的专业性、易用性、以及可理解性。

区块链部署是智能合约得以实现运行的基础,区块链可以分为共享数据库、交易和区块这三个部分,触发条件被满足时,区块链系统就会自动执行智能合约代码,按照合约指令,在货币激励、执行机构、指令系统和触发条件等机制相互协调下精准高效地转移资产。

智能合约触发条件和响应规则就是被提前规定在智能合约代码之中,然后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判断当前场景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满足时就执行响应规则,把最新的交易状态发送到区块链上,完成智能合约的更新生效。

2、智能合约与传统合同的异同

(1)传统合同无论是通过口头的方式还是通过书面的方式来记载合同内容,其表现形式都以自然语言为主。智能合约可以根据计算机代码直接表达双方的意图,而无需口头或书面合同作为先决条件。与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相比,计算机代码起草的合同含义明确、方向明确,计算机对代码解读的一致性,使得其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语义合同在人为主观理解和解释过程中的模糊性,合同关系的确定性因此获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语义模糊引发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不明晰,从而避免纠纷的发生。

(2)传统合同依赖第三方机构,交易标的的执行由权威、可靠的中介机构操作,并通过该机构对其进行验证、监管,以此作为履行合同的保证。然而,由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交易结构,合约交易双方可在零信任基础的环境中交易,整个交易的进行没有第三方机构,并且交易记录都是可追踪且难以修改的,无须第三方权威机构来证明信息的准确性。

(3)智能合约与传统合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种合约的履行过程。传统合约的执行,依赖国家机构的协助,经过法院判决后对受损方进行赔偿。而智能合约具有自动执行功能,不同于传统合同以法律强制力为执行条件,对于执行最大的改变就是不用将生效法律文书移送权威机构执行,智能合约系统自动判断是否满足执行要件。

3、智能合约与电子合同的异同

(1)智能合约和电子合同都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在订立之前都要经过磋商、发出要约、作出承诺等过程。但不同的是,电子合同只是把合同进行简单的电子化处理后放在计算机上,并不能被计算机读取,读取和操作的工作仍旧是由当事人自己来完成,而智能合约的整个交易过程都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自动执行功能完成的。

(2)智能合约中的合同型智能合约可以视为电子合同的代码化,智能合约和电子合同的内容都是依据当事人达成的合意书写的,只不过,相比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性”,电子合同有控制中心。在权属确认、身份识别等方面,智能合约和电子合同都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来确认当事人身份,只不过电子合同在此过程中所采用的是电子签名技术,而智能合约采用的是更为先进和安全的公钥与私钥的技术。在判断要约和承诺是否生效的标准上,智能合约和电子合同采用的都是到达主义,只不过智能合约中要约和承诺的生效节点是智能合约进入区块之时,电子合同中要约和承诺的生效节点是电子合同进入对方指定的系统中时。

(3)智能合约和电子合同真正的不同点在于二者的执行方式,智能合约拥有“自动执行性”,但电子合同却无此特性,它需要依靠第三方的介入来帮助其完成交易。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电子合同只是转化了传统合同的载体,是传统合同的量变,而智能合约则通过其“自动执行性”等特征,完成了对传统合同的质变。

推荐阅读:《陀螺研究院: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38页).pdf

SCRY创始人兼CEO符安文-SCRY数据驱动区块链智能合约DAPP.pdf

本文由作者2200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章晓阳-装修装潢垃圾处理方案实践.pdf
章晓阳-装修装潢垃圾处理方案实践.pdf

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202020年1212月 目录 装修装潢垃圾的现状 装修弃料固定式生产线处置工艺 鼎盛公司在装修装潢垃圾处理领域的 实践(上海老港与湖北中洪信合) 装修装潢垃圾的现状 一、现状 装修垃圾主要分为废旧金属、纸质包装材料等可回收垃圾;砖石、混 凝土、砂浆等矿物废料;废旧沙发、床、木

分享版 创新金融科技 方明哲 智能合约的重放举证方法.pdf
分享版 创新金融科技 方明哲 智能合约的重放举证方法.pdf

智能合约的重放举证方法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方明哲 背景 智能合约 这一概念最早于1994年被Nick Szabo提出 法律上的合约条款互联网电子商务协议 主要特性: 其条款以计算机程序形式写成 条件满足后自动化执行 无需可信的第三方 如今可简单地理解为部署、运行在区块链上的程序 区块链通过分布式共识协议

1-腾讯-腾讯智能合约测试体系建设及实践-刘超.pdf
1-腾讯-腾讯智能合约测试体系建设及实践-刘超.pdf

 智能合约测试体系建设及实践 刘 超 腾讯支付与金融线高级专项测试工程师 PART 01 区块链智能合约介绍 PART 02 智能合约多维度测试体系 PART 03 测试实践案例 数字承诺 代码实现 达成条件执行 链上应用 去中心化 不可篡改 合约虚拟机合约虚拟机合约虚拟机 节点节点节点 RPC 客户端(钱包

Achain技术合伙人李谱《智能合约——构建未来信任的基石》.pdf
Achain技术合伙人李谱《智能合约——构建未来信任的基石》.pdf

用用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 构建未来信任的基石 构建未来信任的基石 李谱Achain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底层技术中重要的一环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底层技术中重要的一环 API API Cmd Cmd Rpc Rpc 内存缓存 内存缓存 物理物理DB DB 合约 合约 GLua虚拟机 虚拟机 本地脚本 本地脚本 Net

微众银行:智能合约编程语言新探索2021-28页(27页).pdf
微众银行:智能合约编程语言新探索2021-28页(27页).pdf

2.1 智能合约的基本概念2.2 智能合约的核心价值2.3 常见智能合约编程语言4.1 设计思路4.2 总体架构4.3 Liquid 优势3.1 安全性急需加固3.2 效率瓶颈凸显3.3 开发者期望更佳体验3.4 编程模式需满足多样化场景4.3.1 安全4.3.2 性能4.3.3 体验4.3.4 定制能力目

智能合约技术与金融包容性(英文版)(50页).pdf
智能合约技术与金融包容性(英文版)(50页).pdf

金融科技第6号票据是世界银行集团(WBG)系列的一部分,探讨FinTech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是金融包容性。2017年,WBG发布了FinTech Note No.1,调查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及其可能的开发应用。本说明介绍了FinTech第1号说明中强调的一项密切相关的创新,即智能合约技术,该技术因

Trust Base:2020基于独立智能合约语言Subscript的波卡平行链白皮书(47页).pdf
Trust Base:2020基于独立智能合约语言Subscript的波卡平行链白皮书(47页).pdf

 基于独立智能合约语言Subscript的波卡平行链Polkadot Parachain based on independent smart contract language SubscriptTrustBase 白皮书TrustBase2020TrustBase0070808101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