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报告解读 > 易观分析:中国电子银行数字化升级白皮书(附下载地址)

易观分析:中国电子银行数字化升级白皮书(附下载地址)

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电子银行业务:是指银行通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信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等方式,向客户提供的离柜金融服务。电子银行业务的种类有: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电子银行大发展时代已到来

政策环境:近年来,央行下发了系列政策支持文件,2014年《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国银联也于2017年发布《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 2018年发布《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等文件,电子银行的功能不断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经济环境:我国经济韧性强,城乡居民财富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由此将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传统银行业务办理由于手续比较繁琐、等候时间长、受时空限制等弊端,对操作简易,而且不受时空限制全天候数字银行服务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社会环境:中国网民数量超过8亿,他们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聊天与购物。大多客户更密集地倾向于网上、手机银行查询及购买金融产品,导致客户的购买行为与决策点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产生购买决策的时间点已经大幅前移,在综合研究比较线上线下金融产品后才会接触银行并完成交易。

技术环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传统银行的创新思维与经营理念。在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之时,金融科技在 “重塑银行”过程中大有可为。电子银行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金融服务业态,是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电子银行逐步成为我国银行服务的主渠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了创新银行的发展模式而出现的电子银行已经承担起了银行很大一部分的产品服务,正在成为银行业务开展的主要渠道。银行业平均业务离柜率由2013年的54.37%上升到2018年的88.67%。离柜交易额也由2013年的1091.07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936.52万亿元。

网银占据主流,个人客户加速向移动端聚拢,首选手机银行

通信技术的成熟应用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使电子银行客户群加速向移动端聚拢,2015-2018年,全国手机银行交易额占整个银行离柜交易额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15年的4.01%上升到2018年的14.62%,随着手机银行功能的不断完善,现已成为个人用户使用电子银行渠道的首选。

四大因素制约电子银行发展

客户行为模式变化对IT技术产生新要求

客户瞬时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等使用行为模式对电子银行IT架构的交易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新服务长尾客户能力需持续提升

将碎片化、分散化的客户需求聚集为市场规模,将新技术合理运用于小微客户的精准服务,是电子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安全能力需不断完善

银行作为客户账户和资金的直接守护者,在电子银行的系统安全防护、敏感信息保护、交易认证强度等方面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

竞争替代凸显行业同质化危机

在电子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P2P、宝类基金直投产品等业务如火如荼的发展给电子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效应和替代危机。

1_页面_01.jpg

1_页面_02.jpg

1_页面_03.jpg

1_页面_04.jpg

1_页面_05.jpg

1_页面_06.jpg

1_页面_07.jpg

1_页面_08.jpg

1_页面_09.jpg

1_页面_10.jpg

1_页面_11.jpg

1_页面_12.jpg

1_页面_13.jpg

1_页面_14.jpg

1_页面_15.jpg

1_页面_16.jpg

1_页面_17.jpg

1_页面_18.jpg

1_页面_19.jpg

1_页面_20.jpg

1_页面_21.jpg

1_页面_22.jpg

1_页面_23.jpg

1_页面_24.jpg

1_页面_25.jpg

1_页面_26.jpg

1_页面_27.jpg

1_页面_28.jpg

1_页面_29.jpg

1_页面_30.jpg

1_页面_31.jpg

1_页面_32.jpg

本文标签

本文由作者Analysys易观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2021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9页).pptx
2021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9页).pptx

从六个一级指标评价结果看,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在信息基础、城市治理维度的整体数字化能力较强,其中上海在信息基础、杭州在城市治理能力较为出众。但百强城市在社会服务、创新保障方面差距较大,平均水平与Top10城市差距明显。此外,低碳发展数字化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未来低碳发展、创新保障、社会服务将是城市数字能力提升

新华三: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34页).pdf
新华三: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34页).pdf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18)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2018年3月目录DIRECTORY前言 数字经济新征程 数字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数字经济研究的新变化 产业发展贡献和价值 城市总分及排名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呈现“3中心5热点”格局新兴者和追赶者成为下一阶段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GDP与城市数字

新华三: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11页).pdf
新华三: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11页).pdf

? ?0?1 1? ?0? ?7? ?2? ?2?9? ?7? ? ?+? ?7? ? 0?2?0? ?56?9?% ?0?93?2? ? ? ? ? %? 0? ? ? ? 0? ? ? 7? ? ?%? ?0? ? ?3? ? ?3? ? ? ? ? ? ? ? ? ? ? ? ? ? ? ? ? ?

华润:2021智慧城市白皮书-城市建设运营数字化转型(76页).pdf
华润:2021智慧城市白皮书-城市建设运营数字化转型(76页).pdf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始终是她所缔造的城市。城市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证实我们 具有能够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24页).pdf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24页).pdf

CONTENTS目录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新方向城市管理者新参考P02P05P06前言城市总体画像及排名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城市服务城市治理 产业融合城市画像P16P18P19P20P22P23第二部分总体评估分析数字政府进程不断加快, 为疫情大考交上优秀答卷数字经济价值凸显, 提供中国经济复苏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