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报告解读 > BCG:中国气候路径报告(附下载)

BCG:中国气候路径报告(附下载)

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全世界将共同面对节能减排的艰巨责任和重大挑战。而减排事业之于中国,更具独特意义。其一,中国引领全球减排事业的角色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其二,中国减排举措能够为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带来独特机遇,将有力提振中国经济竞争力。其三,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广大福祉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需全国人民共同努力、长久守护。引领世界、升级产业、守护福祉,中国正在任重道远的减排事业中坚定前行。


BCG《中国气候路径报告》将中国的减碳目标层层拆解,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减排路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唤起社会对减碳事业的认知与关注、带动企业的绿色转型、为中国缓解气候压力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在报告撰写过程中,我们通过与学术界、工业界的数十场专访与自下而上的建模和模拟,将中国减碳的宏大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落地举措,并匡算各举措的减碳影响与所需投入。同时,我们针对能源、制造、交通等重点行业提供了切实的转型方案与优先级规划。诚然,实现根本性的低碳减排需要在很多领域完成本质性突破,报告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在核能、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等领域的能力现状,以及未来技术进步与规模提升的潜力,为中国减碳事业提供了高度可行的行动 方案。
中国减碳之路目标明确,但过程任重道远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该承诺体现了中国携手世界努力遏制气候变暖、控制全球升温幅度的长久愿景,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将为此愿景积极投入的无悔决心。
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如果要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须立刻开始行动并沿着 1.5℃路径不懈努力,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75%-85%的温室气体减排。在这一路径下,中国需要在当前减碳计划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加大投入,努力突破现行技术与社会认知边界。另一方面,我们也对2℃路径2进行了阐述,该情景充分考虑到技术与经济的不确定性,为中国减排道路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备选方案。报告的关键发现如下:
在基准情景下,预计中国2050年碳排放将较现状降低10%-20%,与碳中和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须坚定信心、从根本做起,积极落实更多减碳举措,如停止火电厂在国内外的进一步扩张、在工业领域(如钢铁、水泥和建筑工程)促进能效提升以达到全球领先标准等。
在全球减碳事业中,中国的角色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在1.5℃升温控制的目标下,如果中国不采取更加积极的举措,其他国家至2050年须减碳超过95%甚至达到负排放,这对全世界来说将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中国来说,当下是引领世界加速全球减排行动的最好时机。在气候变化上启动更加积极的目标,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绿色经济”也将对GDP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预计将于2050年贡献超过2%的GDP。同时,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将受到保护,化石燃料消耗预计减少约80%,将大幅降低对不可再生、进口能源的依赖。在清洁能源的加持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亦会大幅度提升,将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环境问题带来的关税增长。
从排放来源角度看,基准情景下工业部门的减排幅度最大,2050年将相较现状实现约50%的减排。为弥补与1.5℃乃至碳中和目标的差距,能源部门必须贡献更大减碳比例,较基准情景再增加超过60个百分点的减排。其中,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解决方案。
从实现路径角度看,推广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关键技术、带动能源结构转型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抓手,将贡献约70%的温室气体减排。同时,推动关键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至关重要(如可再生与核能发电、新能源车政策推动),碳定价手段或将成为加速节能减排举措的关键助推力量。
为了真正实现碳中和承诺,中国在部分最具挑战性的举措上甚至需要超额完成1.5℃路径下的目标,并且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负排放(如碳捕获与储存、碳汇)潜力。
从资本投入角度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2020年至2050年累计需要90-100 万亿人民币投资,约占这30年间累计GDP总额的2%。(关注公众号“三个皮匠”,获取最新行业报告资讯)

1_页面_01.jpg

1_页面_02.jpg

1_页面_03.jpg

1_页面_04.jpg

1_页面_05.jpg

1_页面_06.jpg

1_页面_07.jpg

1_页面_08.jpg

1_页面_09.jpg

1_页面_10.jpg

1_页面_11.jpg

1_页面_12.jpg

1_页面_13.jpg

1_页面_14.jpg

1_页面_15.jpg

1_页面_16.jpg

1_页面_17.jpg

1_页面_18.jpg

1_页面_19.jpg



点击下载全文


本文标签

本文由作者三个皮匠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中国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31页).pdf
中国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31页).pdf

 本次百强网络零售排名中,上榜零售企业达 49 家,销售额超过 11,487 亿元,比 2019 年提升 18.4%。其中电商企业数量仅占上榜零售企业数的 14%;其余 42 家为线下零售业态,今年上榜的非电商类零售企业数量较去年提升 13.5%。零售企业网络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十亿和亿元规模从规模来看,上榜电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33页).pdf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33页).pdf

2020 年,超市百强线上销售规模 500 余亿元。绝大部分企业投入智能硬件及软件系统的金额超过200 万元。企业投入最多的是营销系统、会员系统和进销存系统。在未来两年,多数企业选择继续追加数据分析、营销和会员系统。企业也逐步使用无人设备替代重复性工作。目前,企业应用最多的是自助收银系统,其次是服务机器人。

中国连锁企业用工情况报告【终稿】(62页).pdf
中国连锁企业用工情况报告【终稿】(62页).pdf

 2 报告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于 2020 年面向 100 余家连锁企业开展调研,主要以受访企业 2019 年度用工数据及 2020 年疫情后用工情况作为样本,以下是样本情况说明。 1.参与问卷调研企业信息 共有 130 余家企业参与调研,收回有效问卷 111 份。从企业主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41页).pdf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资本之路(41页).pdf

整体来看,餐饮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会结合外部技术手段和自身能力的升级,不断拓展自身经营模式,从早期基于纯线下门店的流量经营,到借助团购网站/电子券等方式从线上向线下门店导流,再到借助移动互联网下的外卖平台、私域流量实现O2O经营,不断做大单店的餐饮业务收入规模。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多元化,以及餐饮企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连锁餐饮创新案例(227页).pdf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连锁餐饮创新案例(227页).pdf

后疫情时代,无论是消费者、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对清洁卫生和消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专家, 艺康依托百年积淀的科研能力与专业团队,于 2020 年底倾情推出艺康科学守护项目,重新定义后疫情时代更高标准的清洁消毒方案,帮助餐饮、酒店和零售等商业机构提升清洁卫生的实践水平,升级客户体验

特许经营数字化产品手册(66页).pdf
特许经营数字化产品手册(66页).pdf

前 言 近几年,各特许经营企业纷纷开始了数字化升级转型。据调查,除极少数颇具规模的头 部企业具有能力开发所需的数字化系统和工具,更多的企业是从使用一些数字化应用开始自 己的数字化之旅。 大企业因为经济实力、人才储备、业务规模等原因,有能力组建开发队伍,制定全面数 字化战略,据此进行企业架构和业务流程的重塑 

2021 连锁品牌私域经营白皮书(56页).pdf
2021 连锁品牌私域经营白皮书(56页).pdf

2013年8月,微信支付正式上线,基于微信公众号、社群、个人号的在结购物开始兴起,也为未来私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过去,消费者要胞买某个晶牌的产晶,需要通过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便利店或者电商平台。而微信的出现,让消费者拥有了直接与自牌连接、E动的机会。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也正是 “私域经济” 的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57页).pdf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57页).pdf

2021 年中国餐饮行业报告 CCFA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 2021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 合作咨询:CCFA 孙工贺 微信同号,请备注企业名称和职务 2 / 60 编者按: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2021 年中国连锁餐 饮行业报告 ,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