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国银行:2022年第4季度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32页).pdf

编号:101022 PDF 32页 1.4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银行:2022年第4季度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32页).pdf

1、研究研究院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告要点2022 年年第第 4 季度季度(总第总第 52 期期)报告日期报告日期:2022 年年 9 月月 28 日日 2022 年四季度,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风险因素突出,不良贷款压力显现,制约盈利增长、资本充足水平提升以及规模扩张。2022 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政策引导银行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规模持续增长,推动盈利稳步提升,同时保持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良好。2022 年,全球新发展格局持续演进,经济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银行业经营呈现新趋势。本次季报将围绕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助力全球普惠金融发

2、展进行专题研究。2022 年四季度末各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年四季度末各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及同比增速(预测)(预测)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全球银行业研究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组长:陈卫东副组长:王家强成员:邵科杜阳李晔林李一帆李彧(香港)何国樑(香港)季瑶瑶(悉尼)石磊(悉尼)王哲(东京)张雨珠(伦敦)杨勃(匈牙利)焦芃(约翰内斯堡)靳磊(纽约)李凯华(纽约)孙扬迪(巴西)联系人:邵科电话:邮件: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2022年第4季度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3、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2 年第年第 4 季度)季度)2022 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突出,全球新冠、猴痘疫情蔓延,通胀问题持续发酵,发达经济体超常规加息,全球经济金融体系面临挑战,银行业风险因素凸显,资产质量压力加大,制约了盈利增长、资本充足水平提升以及规模扩张。相对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总体态势不改,财政、货币、金融监管政策全面引导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银行规模持续增长,保证了盈利水平在高基数下的稳步提升,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也处于良好水平。同时,全球及中国银行业经营呈现一些新趋势,本次季报围绕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助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专题研究

4、。一、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一)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演变(一)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演变俄乌冲突持续,地缘政治风险突出,全球经济面临滞俄乌冲突持续,地缘政治风险突出,全球经济面临滞胀胀压力,银行业经营压力,银行业经营面临较大风险。面临较大风险。欧美国家出现的猴痘疫情于 7 月被世卫组织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态势不减,世卫组织 9 月6 日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 6 亿例,也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挑战。5 月到 8 月,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德国上涨尤为明显(图 1)。经济

5、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 2022 年全球经济将仅增长 3%,低于之前的预测水平。8 月,摩根大通全球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 50.3,为半年来最低。相比二季度末,全球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 PMI 指数在三季度继续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图 2),英国制造业 PMI 指数下降最为明显。9 月初,美联储发布全国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2022 年第 4 季度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物价高企和就业市场紧张等因素继续令美国经济承压,预计经济增长前景总体偏弱,通胀压力持续,需求进一步走软。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实体经济状况不佳,将给全球银行业带来全面的风险挑战。图图 1:经济政策不

6、确定性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图图 2:制造业制造业 PMI 指数指数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32022 年第 4 季度多数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开展超常规加息,全球银行业利率风险和流动多数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开展超常规加息,全球银行业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所上升性风险有所上升。8-9 月,英国央行连续加息两次至 2.25%,同时开始制定缩表计划。9 月,美联储宣布再次大幅加息 7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提升至3%-3.25%水平,坚决抑制通胀,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的第五次加息,创下自 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

7、度纪录;欧洲央行一次性对三大关键利率创纪录地大幅加息 75 个基点,基准利率升至 1.25%。加拿大、澳大利亚央行也大幅加息,韩国央行小幅加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继续保持低政策利率不变。部分新兴经济体同样进入加息通道,匈牙利央行最为激进,在 6 至 8 月连续加息五次使基准利率上升至 11.75%,巴西央行上调利率至 13.75%。多数经济体维持加息节奏导致全球利率整体上升,央行缩表深刻影响货币供给总量,全球银行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值得警惕。一方面,利率水平上涨将推高银行的息差水平,但也会带来巨量存量债券投资的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央行缩表可能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大幅波动

8、,银行亟需保持充足的短期和中长期头寸,应对超预期的流动性冲击。图图 3:2022 年三季度部分经济体政策利率变化年三季度部分经济体政策利率变化资料来源:各国央行,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42022 年第 4 季度金融监管政策维持审慎收紧态势,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和绿色领域,指导银金融监管政策维持审慎收紧态势,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和绿色领域,指导银行防范相关风险行防范相关风险。7 月,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表声明称将推出全球性的加密货币监管规则,要求加密货币受到与其风险相称的有效监管,且相关服务提供商必须遵守其运营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欧央行宣布将气候因素纳入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

9、框架,通过调整企业债券持有量、调整抵押品制度框架、完善与气候相关的抵押品披露要求、发展风险评估工具等措施,降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支持经济绿色转型。8 月,美联储发布服务访问评估系统指导方针,适用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不同类型机构的尽职调查和审查,旨在创建安全、包容和创新的支付系统;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成立全新的 ESG 咨询委员会,协助处理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相关事宜,推动英国实现 2050 年经济发展净零排放承诺。新兴经济体方面,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涉及数字信息领域。8 月,巴西央行表示基于账户的开放式支付服务将终结信用卡服务,未来用户将通过集成 APP 体验金融生活,无需在不同银

10、行的应用程序间切换,这将推动Pix 即时支付系统支持的相关现金管理产品的开发;9 月,菲律宾央行(BSP)货币委员会正式批准监管沙盒框架,确定采用“测试+学习”的方法,使得 BSP监管下的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和新兴参与机构在受控范围内采用新技术向有限数量的用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表 1)。总体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领域的监管措施,有助于引导银行业在审慎监管框架内稳健开展相关业务,强化风险底线思维,提高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表表 1:2022 年第三季度年第三季度部分金融监管政策及其影响部分金融监管政策及其影响时间时间主要金融监管政策动向主要金融监管政策动向主要影响主要

11、影响全球全球2022.7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将推出全球性加密货币监管规则,要求加密货币受到与其风险相称的有效监管和监督,服务提供商须遵守其运营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在强有力的监管和相关当局的监督下,将会推动加密货币被用作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并且在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美国2022.8美联储发布服务访问评估系统指导方针,为美联储审查访问账户和支付服务的请求提供了一套透拥有联邦存款保险的机构将接受更简化的审查,从事新活动且当局仍在为其制定适当监管框架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52022 年第 4 季度明、基于风险和一致的参考因素。该方针包括分层审查框架,适用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不同类

12、型机构的尽职调查和审查水平。机构将接受更广泛的审查。欧盟欧盟2022.7欧央行宣布将气候因素纳入欧元体系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公司债券购买、抵押品框架、披露要求和风险管理方面引入气候变化因素。为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激励措施,未来到期债券的再投资将向应对气候变化表现更好的发行人倾斜,促进碳排放透明化,减少碳排放量。减少资产负债涉及气候变化的金融风险,有助于维护欧元系统价格稳定并支持经济绿色转型。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落实到行动中,通过促进碳排放透明化,减少碳排放量,最终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英国英国2022.8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宣布成立全新的 ESG 咨询委员会,协助处理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相关事宜。确保

13、委员会成员的多样性,以符合促进多样化和包容性金融服务的承诺,有助于推动英国实现2050 年经济发展净零排放承诺。巴西巴西2022.8巴西央行表示基于账户的开放式支付服务将终结信用卡服务。引导用户在未来通过集成 APP 体验金融生活,推动 Pix 即时支付系统支持的相关现金管理产品的开发。菲律宾菲律宾2022.9菲律宾央行正式批准监管沙盒框架。采用“测试+学习”的方法,使得BSP 监管下的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和新兴参与机构在受控范围内采用新技术向有限数量的用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机制在较短的时间内运行,但仅限于根据现有法规范围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

14、行研究院(二)风险因素导致全球银行业经营明显承压(二)风险因素导致全球银行业经营明显承压在前述背景下,全球银行业面临诸多风险考验,风险指标将成为反映银行经营表现的关键。银行业前瞻性地增加拨备计提,给盈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制约内源资本补充能力,进而影响资本充足水平,规模扩张按下“慢放键”。1.1.不良贷款压力逐步显现,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定面临挑战不良贷款压力逐步显现,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定面临挑战二季度,各经济体银行业通过增加风险拨备计提、加快核销等方式尽力保持不良资产风险整体可控。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质量基本稳定,美国、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62022 年第 4 季度欧元区、英国、日本

15、和澳大利亚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0.75%、2.30%、1.77%、0.94%和 0.88%。新兴市场银行业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存在分化。印度尼西亚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加 8%,不良率上升 46 个基点至 3.54%;南非和泰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小幅增加 1-2 个基点,分别为 4.45%和 3.12%;马来西亚银行业资产质量则有所提升。三季度,部分经济体的风险问题进一步显现。比如,日本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预计将大幅增加,环比涨幅或超过 20%,不良贷款率可能再次跨过 1%大关,超过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 2021 年的水平;马来西亚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也将环比大幅提升 13%至 67 亿美元左右,不良贷款

16、率随之明显提高。展望四季度,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考虑到不良资产风险暴露的滞后属性,预计全球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波动将更加明显,局部可能爆发信用风险问题。美国、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将分别达到 0.6%、2.2%、1.7%和 0.8%;日本由于经济复苏乏力、通胀水平急升,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无明显改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或将进一步提高至 1.2%(图 4)。在新兴市场中,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银行业不良资产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不良贷款率将分别同比升高 44 个、3 个和 1 个基点。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72022 年第 4 季度图图 4:2022 年年四季度

17、末四季度末主要经济体银行业主要经济体银行业1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预测)(预测)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2.2.前瞻性拨备计提叠加市场环境不佳,银行业盈利增长继续受阻前瞻性拨备计提叠加市场环境不佳,银行业盈利增长继续受阻二季度,面临风险挑战,部分经济体银行业大幅计提拨备,叠加经济增长乏力、资本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银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且存在分化。上半年,美国银行业净利润达到 125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9%;欧元区银行业净利润为 605 亿美元,同比下降 6.9%;日本银行业 4-6 月实现净利润 36.8 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 37.2

18、%。英国和澳大利亚银行业净利润小幅增长,英国五大银行实现净利润 19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澳大利亚银行业实现净利润 133.9亿美元,同比增长 2.8%。三季度,全球银行业盈利增长将继续承压,美国银行业净利润将同比下降 10.2%,日本银行业净利润同比跌幅仍将超过 20%。展望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俄乌冲突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尚1欧洲银行业采用 36 家主要银行数据。英国银行业采用五大行数据,分别是汇丰控股、国民西敏寺银行、劳埃德银行、渣打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五家大行约占英国银行业总资产的 70%以上。日本银行业采用三大金融集团数据,分别是三菱日联、三井住友和瑞穗金融,约占

19、日本银行业总资产的 60%。下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82022 年第 4 季度未见底,冬季全球能源价格可能重新上涨,给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将继续计提拨备,给盈利增长带来更大挑战。从全年来看,预计美国银行业将实现净利润约 2600 亿美元,同比下降超 6.0%;英国五大银行净利润预计将达到 310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4.7%;日本三大金融集团 3-12 月将实现 120 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21.8%;澳大利亚银行业预计将维持较为稳健的盈利增长,净利润达到 2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图5)。图图 5:2022 年年四季度末四季度

20、末主要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主要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与增速(预测)与增速(预测)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3.3.利润增长乏力制约资本补充能力,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有所下降利润增长乏力制约资本补充能力,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有所下降在高风险环境下,全球银行业风险资产上升,资本消耗加快;同时,银行盈利增长艰难,资本补充能力受限,资本充足情况将继续承压。二季度,多数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明显下降。日本和英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5.3%和 16.9%,同比下降均超过 2 个百分点;澳大利亚和欧元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6.9%和 18.5%,同比下降 1 个百分点以上;

21、美国银行业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92022 年第 4 季度资本充足率为 14.9%,同比下降 0.9 个百分点。三季度,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或将进一步下滑。以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资本充足率在二季度实现环比上升,但预计均将在三季度回落。展望四季度,虽然部分经济体开始建立应对能源危机和通胀急升等风险的银行资本缓冲框架,银行业也在持续借助加大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提升资本充足率,但是由于盈利增长继续承压,金融市场的震荡风险犹存,资本充足水平仍将有所下降。欧元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可能下降至 17.4%,美国、英国、南非、泰国、澳大利亚等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也将分别下

22、滑至 14.6%、18.3%、17.8%、19.7%、17.9%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受银行盈利能力相对较好或者大幅压降对外股权投资等因素影响,马来西亚、印尼和日本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有望同比提高,分别达到 19.2%、24.6%和 17.3%左右(图 6)。图图 6:2022 年四季度末年四季度末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及变化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及变化(预测)(预测)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02022 年第 4 季度4.4.风险因素导致展业难度加大,银行业规模扩张总体减速风险因素导致展业难度加大,银行业规模扩张总体减速为应对持续

23、不断的风险挑战,降低风险暴露,将风险指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部分经济体银行业较早地采取了控制业务规模的措施,资产增速有所下降。二季度,美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 23.7 万亿美元,较年初持平,环比收缩 2550亿美元,同比增长 4.2%;欧元区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 28.8 万亿美元,环比小幅增长 38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6%。其他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规模扩张保持平稳,英国五大银行、日本和澳大利亚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分别为 7.5、6.4 和 4.1 万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1.4%、9.4%和 11.6%。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银行业积极采取以量补价的增长方式,资产增速较快,马来西亚、泰国、印度

24、尼西亚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分别达到 7398、7321、7221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2.6%、17.3%和 14.5%。展望四季度,随着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进一步显现,更多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将放缓。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将达到 24.6 万亿美元,仅同比增长 3.7%;日本、澳大利亚银行业资产规模分别为 6.1 和 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2.8%、8.6%。新兴市场银行业规模扩张速度回落,预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南非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分别达到 7800、7400、6000、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 5.4%、6.8%、4.0%、8.0%(图 7)。由于 2021 年规

25、模增速较慢,在低基数影响下,欧元区和英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将分别同比增长 12.5%和 15.0%。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12022 年第 4 季度图图 7:2022 年年四季度末四季度末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与增速(预测)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与增速(预测)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二、中国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一)中国银行业继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一)中国银行业继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三季度,中国经济进入快速恢复通道,财政货币政策靠前发力,金融监管引导业务规范发展,银行业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规模增长基础夯实。第一,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稳固,促进

26、银行业对接多方融资需第一,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稳固,促进银行业对接多方融资需求求。三季度,中国疫情控制得力、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发力,国内形势稳步向好,经济主体融资需求显著回升。银行业积极响应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精准增加信贷投放,以规模增长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一是支持消费复苏。二季度多地疫情反复、防控措施升级,对消费造成严重冲击,三季度消费开始恢复,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消费有所增长,在线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银行业抓住消费恢复窗口期,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助力扩大有效投资。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快推动基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

27、22022 年第 4 季度建形成实物工作量,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商业银行配套融资陆续落地,银行对公信贷增长空间较大;制造业投资紧跟产业转型需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维持高增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创贷款规模不断增加。三是加大稳外贸稳外资支持力度。全球总需求增速放缓叠加高基数效应,我国出口增速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亟需银行业大力发展跨境金融,积极为进出口贸易提供资金支持,助力畅通外循环。第二,财政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预期,引导银行业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第二,财政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预期,引导银行业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三季度,财政政策聚焦重大战略任务,推动突破重点领域,将财政资金投向技术研发攻关、乡村振兴、可再

28、生能源、国家安全治理等方面,为提高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能源保供稳价等国家战略提供支持,银行业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相应的科创贷款、涉农贷款、绿色贷款继续维持高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财政政策的主线,通过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对疫情冲击严重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财政帮扶,银行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力度,拓展创业、养老、教育、医疗等金融场景,普惠金融贷款延续增加态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货币政策延续合理适度原则,从总量和结构上不断加力。一方面,从总量上支持经济复苏,2022 年8 月,7 天期逆回购利率、MLF 利率双双下调 10 个基点,1 年期

29、、5 年期 LPR分别下调 5、15 个基点,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银行信贷规模总量继续增加;另一方面,从结构上定向支持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综合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等长期性工具,以及专项再贷款等阶段性工具,将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地挂钩,引导银行业贷款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养老群体、绿色产业等领域。第三,金融监管规范业务发展,保证银行业务规模稳健增长。第三,金融监管规范业务发展,保证银行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三季度,监管机构对银行各类业务的重视度不断提升,金融监管政策涉及信用卡、互联网贷款、养老储蓄、理财等各个业务层面,引导银行业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注

30、重合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32022 年第 4 季度规管理和风险防控。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推动其线上服务便利化,丰富服务功能和产品供给,提升信用卡业务惠民便民服务质效。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明确银行理财公司内部控制职责,推动理财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引导银行理财回归本源、优化结构、提升能力。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发展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

31、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发挥互联网贷款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监管规范银行业零售和对公两方面的业务发展,引导银行相关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实现安全和效率并重。表表 2:2022 年第三季度银行业监管动态年第三季度银行业监管动态时间时间发布单位发布单位主要内容主要内容7.7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严格合作机构管理、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7.8银

32、保监会发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一是资本监管要求。规定对各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的具体要求;二是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设定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等加权资产的计量规则;三是并表资本监管范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对非金融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应在各级资本中对应扣除;四是资本管理要求。建立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完善报告体系;五是监管部门职责。根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本状况,分类采取监管措施。7.11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任务目标、重点领域、金融创新、帮扶政策、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等方面,对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工作要求

33、,将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执行到位,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7.15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一是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提高互联网贷款风险管控能力;二是完整准确获取身份验证、贷前调查、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三是主动加强贷款资金管理,有效监测资金用途,确保贷款资金安全;四是分类别签订合作协议并明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42022 年第 4 季度确各方权责;五是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披露各类信息,严禁不当催收等行为。7.25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发挥货币政策工

34、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服务。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贴息支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在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成本中的作用。7.29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 100 亿元,试点期限为一年。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 5 年、10 年、15 年和 20 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

35、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 50 万元。8.22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8.25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规定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细化理

36、财公司在内控制度、产品设计和存续期管理、账户和销售管理、投资和交易制度流程等方面的监管要求;明确理财公司在信息系统管理、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数据质量等方面应遵循的监管要求;明确理财公司内部审计和年度报告义务,监管部门持续监管责任等。9.9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 2022 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认定 19 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 9 家,包括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 3 家,包括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第三组 3 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

37、4 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行研究院(二)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有望保持稳定(二)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有望保持稳定中国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以量补价”带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有望保持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的向好态势不变。第一,银行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信贷投放推动规模增长。第一,银行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信贷投放推动规模增长。在金融支持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取向下,银行业积极作为,显著提升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实体经济走出疫情困境。二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 310.47

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 1.14 个百分点;总负债 285.94 万亿元,同比增长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52022 年第 4 季度10.4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 1.38 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增速高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实现了在高基数下的又一次快速提升。中国银行业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信贷投放的精准有效。在涉政业务领域,银行业发力基建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余额 31.02 万亿元,同比增加 12.5%;在制造业领域,银行业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接近 30%;在绿色

39、金融领域,银行业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将信贷投向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绿色制造和服务等领域,绿色贷款余额 19.55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40%;在普惠金融领域,银行业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 55.8 万亿元,同比增加 17.23%。三季度,银行业更加注重夯实实体经济恢复的基础,信贷投放继续发力。8 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 213.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4%;8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 1.25 万亿元,同比多增 390 亿元。同时,存款规模稳步提升。8

40、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 258.6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9%;8 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 1.28 万亿元,同比少增 926 亿元。展望四季度,中国银行业将通过精准直达的信贷投放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资产规模增长,预计 2022 年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将达到 11%左右;同时,银行业聚焦拓展来源稳定、低成本的核心存款,预计 2022 年末商业银行总负债增速也将达到 11%左右。第二,银行业第二,银行业“以量补价以量补价”,推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推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 1.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净利润增速回归常态化水平,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

41、。净息差水平为 1.94%,处于历史低点,银行业通过“以量补价”实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提高信贷规模的同时实质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水平。非息收入占比 21.22%,同比提高 0.42个百分点。在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非息收入已经成为银行业盈利的重要支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62022 年第 4 季度撑,银行业依托自身优势,发展包括投行、理财、托管等在内的诸多中间业务来保证营收的可持续性。截至 2022 年 6 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 29.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98%,有力支持了银行业非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预计 2022 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将进一步

42、回归常态化,维持在 5%左右。第三,银行业强化风险管理,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第三,银行业强化风险管理,保持资产质量稳定。二季度,在资产负债规模大幅提升情况下,银行业综合运用多种不良处置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资产质量依然保持向好态势。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2.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5%,小幅反弹仍处于整体可控范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至 1.67%,较上季度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 0.08 个百分点,不良率水平达到 2016 年以来的最低点。预计 2022 年末,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贷款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余额可能出现小幅度上升,但

43、不良贷款率将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方面,在增加信贷投放的同时,银行业显著提高了拨备计提力度。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63%;拨备覆盖率 203.78%,同比提升超过 10 个百分点。预计 2022 年末,拨备覆盖率将进一步提升至 205%左右。第四,银行业多元化补充资本,夯实规模增长的基础。第四,银行业多元化补充资本,夯实规模增长的基础。资产负债规模增长对银行业资本补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季度,中国银行业加大资本补充,资本充足率持续提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0.52%、12.08%和 14.87%,分别同比上

44、升 3、18、39 个基点。随着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良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得到缓解。预计 2022 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核心一级资本补充仍然承压。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72022 年第 4 季度表表 3:2022 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指标预测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指标预测指标指标202020212022H12022Q3(E)2022(E)规规模模资产(万亿元)265.8288.6310.5315320负债(万亿元)244.5264.7285.9290295资产同比增长(%)10.988.5810.3711.

45、011.0负债同比增长(%)11.138.2610.4711.011.0净利润(万亿元)1.942.181.221.82.3盈盈利利ROA(%)0.770.790.820.80.7ROE(%)9.489.6410.19.59.3净息差(%)2.102.081.941.931.92成本收入比(%)31.1932.0828.8531.033.0风风险险不良贷款率(%)1.841.731.671.671.67拨备覆盖率(%)184.5196.9203.8204205资本充足率(%)14.7015.1314.8714.915.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210.7810.5210.610.5资料

46、来源: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行研究院三、专题研究专题一:专题一: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球化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区域布局、业务发展等方面出现新趋势。(一一)全球化出现新格局全球化出现新格局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事件的暴发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严重冲击国际贸易环境和投资增长,打破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推动全球化发展格局出现新变化。第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明显。第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明显。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不断蔓延,保护主义兴起使得全球化进入倒退期。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对中国、欧

47、盟等加征惩罚性关税,以达到削减贸易顺差的目的,并干预外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82022 年第 4 季度资企业赴美上市,严重干扰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同时,全球主要国家互信程度有所下降,更加强调国家安全和产业链安全,加剧了产业链内顾化倾向,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第二,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区域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第二,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区域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为了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互补、市场共享等作用,全球主要经济体更加重视区域一体化发展,综合采用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等组织形式,在逆全球化浪潮下寻求协同发展的次优解。全面

48、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欧日贸易协定、英日贸易协定、日美贸易协定等自由贸易协定先后生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签署,更是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第三,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化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三,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化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亚太地区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动能,在主要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长受阻时表现出韧性,全球经济金融中心加快东移。同时,亚太地区依托经济基础,主动倡导更加平等、包容、平衡、共享的新型全球化发展模式。通过“一带一路”、RCEP、金砖合作等区域发展平台,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开放水

49、平,进而提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二二)国际银行业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国际银行业全球化发展新趋势面对全球化新格局,国际银行业积极调整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区域布局、业务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体现出新的趋势。第一第一,在战略布局方面在战略布局方面,国际银行业顺应全球化发展格局重心东移的趋势国际银行业顺应全球化发展格局重心东移的趋势,聚焦亚太等新兴市场。聚焦亚太等新兴市场。国际化领先银行均不同程度地进行海外布局重整,主要体现在退出低效益市场,把发展重点迁移至亚太地区这一全球化发展的中心。近年来,汇丰集团在全球市场动作频繁,努力缩小在欧洲及北美市场的业务范全球银行业展

50、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92022 年第 4 季度围,持续出售法国、美国、巴西等市场的部分业务;同时,将全球业务重心转移至亚洲,并安排三位全球业务主管常驻香港。渣打银行侧重亚洲市场发展,2021 年末其欧美市场资产占集团的比重为 33.5%,亚洲市场占比高达 58.5%;欧美市场营收占集团的比重为 11.9%,亚洲市场的占比高达 85.0%。三菱日联进行全球市场版图重整,拟出售在美国的银行子公司三菱日联联合银行,并进一步深耕东南亚市场。第二,在业务选择方面,国际银行业开始缩减或退出零售业务,拓展财富第二,在业务选择方面,国际银行业开始缩减或退出零售业务,拓展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管理等轻资本业务

51、。为了适应全球化格局的新变化,降低逆全球化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国际银行业纷纷加快业务转型,退出重资产、高成本的海外零售业务,聚焦全球财富管理和资产托管、投行等高增值业务,在保持业务收益的同时,提升全球化经营的灵活性,以随时应对全球化格局变化带来的冲击。2021 年以来,花旗集团相继退出多个海外市场的零售业务,在欧洲、亚太的重点市场聚焦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力求过渡成为以财富管理以及机构客户业务为重点的新发展阶段。汇丰集团在持续退出多个海外市场零售业务的同时,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重点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包括资产管理、保险等),并实时推出“汇丰大湾区理财通”服务,开设香港首个财富管理中心,提供

52、个性化财富方案。第三,在客户结构方面,国际银行业服务与本国有密切经贸往来企业的趋第三,在客户结构方面,国际银行业服务与本国有密切经贸往来企业的趋势更加明显。势更加明显。当前,全球化发展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合作,国际银行业在海外客户选择上更加青睐于处于本国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三菱日联聚焦日资企业产业链业务,在巩固日资客户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处于日资企业供应链上的当地企业客户,推动分支机构的本土化水平,获取相关客户资源。巴西银行作为巴西第一大国有银行,是最早进行全球化发展的本土银行。近年来,其海外布局战略调整主要围绕以下两点:一是覆盖与巴西贸易往来频繁的国家和地区;二是覆盖巴西移民国家和地区。发挥与

53、巴西市场的关联和葡萄牙语服务,形成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02022 年第 4 季度巴西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在组织架构方面,国际银行业不断完善海外治理机制。第四,在组织架构方面,国际银行业不断完善海外治理机制。国际银行业通过精简海外机构及人员设置,提高管理效率,控制经营成本,灵活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冲击。2020 年 3 月,汇丰将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RBWM)和环球私人银行业务(GPB)合并,组成全新的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部门(Wealthand Personal Banking,WPB),有利于降低运营开支,形成经济规模效应。2021年 1 月,花旗集团成立了统一的

54、财富管理平台,聚集了原本分属零售业务和机构业务的财富管理团队;2022 年 3 月将“全球消费者银行(GCB)”业务板块更名为“个人银行与财富管理(Personal Banking&Global Wealth Management,PB&GWM)”,整合重新厘定了零售银行业务的范围,个人银行业务(PB)聚焦于美国,财富管理业务(GWM)包括在北美、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消费者财富业务以及全球花旗私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强化集团对海外业务的管理。(三三)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新趋势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新趋势面对全球化新格局,中资银行积极作为,稳妥应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第一,在发展

55、战略方面,中资银行将全球化经营作为支持双循环发展格局第一,在发展战略方面,中资银行将全球化经营作为支持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抓手构建的重要抓手。“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中资银行紧抓 RCEP、“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海南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和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等,不断推动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2022 年,五大行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重视程度,积极开展稳外资、稳外贸行动,助力我国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银行发布中国银行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方案和抢抓 RCEP 自贸区新机遇 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行动方案;工商

56、银行深入开展以稳外贸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12022 年第 4 季度稳外资为主题的“春融行动”,累计为境内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表内外融资6271 亿元;建设银行贸易融资投放量 9981 亿元,同比增长 31.8%;农业银行共办理“走出去”相关的贷款、保函、境外发债等业务 124 亿美元;交通银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业务量同比增长 114%,贸易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 43.57%。第二,在区域布局方面,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深耕以第二,在区域布局方面,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深耕以“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为代表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新兴市场。中资银行充分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融资、项目融资等优势产品,支持沿线

57、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境外合作园区等重大项目。2021 年末,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累积支持项目超过 1300 个,合计提供授信支持超过 3500 亿美元。此外,中资银行紧贴“一带一路”金融服务需求,注重拓展新型业务领域,以“融资+融智”促成一批标志性业务和成果落地。例如,截至 2021 年末,中国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项目逾 700 个,累计完成授信支持约 2230 亿美元;建设银行创新研发“三建客”系列产品(建信通、建单通、建票通),以贸易融资模式填补对外工程承包及成套设备出口项目中短期融资的空白,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产品累计

58、为 5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136 个项目提供融资支持;2019年,工农中建四大行成为首批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金融投资绿色化。第三,在发展模式方面,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由规模增长进入质量提升阶第三,在发展模式方面,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由规模增长进入质量提升阶段。段。面对全球化新格局,中资银行进一步优化全球化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2022 年 6 月末,五大行境外规模约 1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47%;境外负债规模约为 6.66 万亿元,同比增长 4.86%。同时,境外机构和员工数量呈现小幅减少趋势。2022 年 6 月末,五大行在海外 60 多个国

59、家和地区设立了 1089家分支机构,境外雇员数共计 52667 人,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144 家和 278 人。虽然规模增速有所下降,但经营绩效实现了进一步提升。2022 年上半年,五大行境外营收规模共计 1378.40 亿元,同比增长 7.92%;非息收入占比保持稳健,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22022 年第 4 季度增强了中资银行抵御逆全球化冲击的能力,五大行累计实现境外非息收入共计597.22 亿元,同比上涨 3.76%,境外非息收入占境外营收的比例达 43.33%,保持在较高水平。第四,第四,在产品体系方面,中资银行发力人民币跨境清算结算业务,积极推在产品体系方面,中资银行

60、发力人民币跨境清算结算业务,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动人民币国际化。根据中国银行的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2020-2021 年,近八成的受访境内外企业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在跨境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人民币已在周边国家乃至亚洲大多数区域的进出口贸易中普遍运用,为银行带来相应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及支付业务,使其在东道国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更强的业务竞争力。2022 年,五大行将跨境人民币业务作为全球化经营的重要抓手之一。中国银行持续支持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全球网络覆盖面,集团 CIPS 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数量保持中资同业第一;上半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 367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 18%

61、,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工商银行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上半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突破 5 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也实现较快增长。第五,在技术支持方面,中资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国际金融服务质第五,在技术支持方面,中资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国际金融服务质效水平。效水平。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有力武器。中国在支付结算与场景建设等金融科技应用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能够为整合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保证跨境结算安全性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用户的体验,有利于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与深化。中国银行试点境

62、外移动投资交易平台与“遥距开户”服务,通过手机银行境外版实现线上财富管理和便捷开户功能;发挥跨境金融优势,推出“电商跨境支付 eMPay”产品,大幅提升商户资金周转率。工商银行积极推进境外个人网络金融运营体系、数字安全体系建设,重点突破跨境发薪场景。农业银行推广农银跨境 e 汇通、农银跨境 e 证通、农银跨境 e 融通三大国际业务线上品牌,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银行加快区块链贸易金融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32022 年第 4 季度创新,“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规模持续扩容。(四四)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未来,面对全球化新格局下的历史性机

63、遇和挑战,中资银行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的发展质量。第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实现跨境业务高质量发展。第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实现跨境业务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主线,以产品创新为驱动,完善以优势业务为引导、以综合化金融服务为支撑的经营模式,提供跨境贷款、发债、现金管理、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等一体化服务,大力支持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和项目。更加注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区块链平台等线上渠道建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跨境业务深度融合,打造“跨境+科技”生态建设新范式,完善全球化信息科技管理机制,提升全球一体化运作和响应能力。第二,提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第二,提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针

64、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特征,进一步优化拓展流程,完善产品体系,努力开辟跨境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吸引东道国、多边金融机构、国际私人资本等资金,共同承担全球化经营风险和收益。总结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修订完善,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金融力量。第三,提高应对复杂风险能力,守住跨境风险底线。第三,提高应对复杂风险能力,守住跨境风险底线。加强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做好压力测试,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变化对国际业务发展产生的影响。夯实跨境业务风险管理体制,做好跨境业务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研判,守住合规风险防控底线,真正使跨境发展成为不断完善资产负债组合,

65、不断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专题二:专题二:数字化助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数字化助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后疫情时期,普惠金融如何长效发展是全球银行体系共同的课题。数字化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42022 年第 4 季度作为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包容性的有效解决方案,被各区域、各层次的银行机构广泛采用,助力普惠金融事业攻坚突破。(一一)数字化是补全球普惠金融短板的优选数字化是补全球普惠金融短板的优选在疫情暴发前的 10 年间,虽然中小微企业在各国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金融环境并无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1-2019 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波动下降,俄罗斯、南非、泰国等新

66、兴经济体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同样无明显增长(图 8)。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普惠金融的供需矛盾更加激化,2020 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创下最高纪录,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申请接受率不足大型企业的一半。图图 8:部分经济体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部分经济体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资料来源:OECD database,中国银行研究院为了支持普惠群体应对疫情冲击,各国普遍实施了以银行为主要通道的纾困扶持政策,加快了全球银行业普惠金融的发展。但也应看到,面对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的迫切要求,面对促进大众提升金融健康状况的长期任务,普惠金融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普惠金融业务具有目标群体庞大、金融需求多元、业务全球银行业展

67、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52022 年第 4 季度分散等特点,也因此产生了展业难、风险大、成本高、见效慢等发展难题。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难以有效补足供给缺口、平衡金融资源、维护商业可持续性,而数字化技术凭借其集约性、规模性、智能性、稳健性等优势,可以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利器。(二二)全球银行体系数字普惠创新实践全球银行体系数字普惠创新实践各经济体银行体系面对金融科技加速金融包容性进程的巨大潜力,在不同层面积极创新,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在中央银行层面,加快普及移动支付结算载体和相关数字化体系,打造新在中央银行层面,加快普及移动支付结算载体和相关数字化体系,打造新型的支付基础设

68、施,降低普惠金融服务的门槛。型的支付基础设施,降低普惠金融服务的门槛。优化支付基础设施是解决交易成本过高这一阻碍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疫情暴发以来“社交距离”被重新定义,全球金融服务的无接触转型加速,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为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行和使用提供了条件,也为大众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形成了基础。截至 2022 年 7 月,全球已有 97 个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进入了研究或开发阶段,中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央行数字货币已进入试验阶段,日本和英国央行均在 2021 年宣布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计划,欧央行启动了数字欧元计划的前期调研,美联储也逐渐改变否定保守态度,使数字美元的问世成为

69、可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有望提升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便利性和覆盖度。此外,部分经济体央行从其他角度主导了数字化支付的发展。例如,巴西央行推出实时转账系统 PIX,统一接入所有签约银行、非银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账户数据,为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实时转账服务,同时 PIX 允许承担银行业务的商店、药店、邮局等零售代理点接入,为开立银行账户困难的人群提供了同等的支付便利。在传统商业银行层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低成本、高覆盖的普惠金融体在传统商业银行层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低成本、高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可达、可用、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系,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可达、可用、可持续

70、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62022 年第 4 季度商业银行推出涵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金融服务,降低门槛、提升质效。以中国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服务实践为例:在开户方面,汇丰、渣打、星展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开户;在融资方面,汇丰、星展等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可以在线上申请贷款;在经营配套方面,汇丰推出“汇丰机汇”营商资讯平台和“汇丰智汇”决策支持平台,中银香港通过“中银商聚”为企业提供商业信息,并进一步向开户、结算和贷款等产品平台导流。另一方面,对于多样化的长尾客户,大型银行机构在通过数字技术提高全民金融福祉方面具有优势。例如,澳大利亚联邦银

71、行分别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人群、视力低下人群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提供了易于使用的数字化产品和辅助工具;澳新银行推出了针对老年客户的数字金融工具培训活动和针对低收入客户的储蓄习惯培养系统,为提升普惠群体的金融健康水平作出努力。在数字银行层面,依托特有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简单、低廉、快速、在数字银行层面,依托特有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简单、低廉、快速、透明的移动金融服务,致力于吸引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服务的普惠客户。透明的移动金融服务,致力于吸引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服务的普惠客户。独立展业的数字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以低价服务吸引普惠群体。例如,拉

72、美地区市值排名前列的金融机构 Nubank 利用免年费信用卡、免费数字储蓄账户、免费转账交易系统等积累了大量中低收入客户,随后逐步推出投资理财、消费贷、小微企业贷款等产品,在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等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超过 4800 万的庞大客户群。第二种是打造与公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字化场景,凭借流量优势将金融服务嵌入其中,满足客户在非金融场景下产生的金融需求。例如,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快速发展的“先买后付”是金融科技企业将消费贷产品嵌入日常购物的支付场景中,利用推荐系统和画像技术精准获客。据统计,2021 年“先买后付”交易额达到 1500 亿美元,预计到2

73、025 年将超过 5000 亿美元,占到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约 5%。此外,银行作为重要参与者的金融科技投资市场的热度正在向金融基础设此外,银行作为重要参与者的金融科技投资市场的热度正在向金融基础设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72022 年第 4 季度施转移施转移,有利于为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为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2022 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为 1078 亿美元,保险科技、监管科技、网络安全、财富科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子领域投资额和交易数量均明显下降,但偏向金融服务基础的支付领域投资额逆势增长,全球投资额达到 436 亿美元,同比提高 13

74、0%。对于金融体系数字化程度偏低的国家和地区,科技投资流向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创新和交易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有助于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尤其是难以进入传统银行服务半径的普惠客群。(三三)中国银行业数字普惠亮点纷呈中国银行业数字普惠亮点纷呈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突出的技术水平,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普惠金融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第一,构建集团级发展战略,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和渠道矩阵。第一,构建集团级发展战略,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和渠道矩阵。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聚合集

75、团力量,加速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持续构建精准高效的数字普惠服务模式(表 4)。在集团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数字化技术凭借其集约性、规模性、智能性、稳健性等优势,正在加速成为推动普惠金融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利器。一方面,线上服务渠道在提升获客效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2 年 6 月末,“建行惠懂你”访问量超 1.3 亿次,下载量超过 1700 万次,认证企业超 556 万户,授信客户突破 100 万户,授信金额超过7000 亿元;工商银行“兴农通”APP 服务已覆盖全国 1700 余个县域。另一方面,线上普惠融资规模高速增长。2022 年 6 月末,农业银行惠农 e 贷余额 7081亿元,较上年

76、末增加 1634 亿元;授信户数 427 万户,较上年末增加 59 万户。2022 年 8 月末,中国银行已面向普惠客户推出信用、抵押、保证全品类共 16款线上贷款产品,实现批量获客、精准画像、线上审批,普惠线上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100%。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82022 年第 4 季度表表 4:四大行数字普惠发展战略及产品服务渠道:四大行数字普惠发展战略及产品服务渠道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业务开展情况业务开展情况线上融资产品线上融资产品线上服务渠道线上服务渠道工商银行推出集团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全面深化客户、产品、风控、生态四个方面的数字化创新应用,打造“数字普

77、惠”新模式。信用类经营快贷、抵质押类网贷通、交易类数字供应链三大线上产品线乡村振兴:“兴农通”APP跨境撮合:“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平台农业银行全面实施数字经营战略,通过打造以“普惠化、移动化、智慧化、场景化、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产品体系,构建面向生态、运行高效、互助共享、线上线下一体的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农银 e 贷产品体系,包括微捷贷信用类小额网络融资、链捷贷线上供应链产品和快捷贷增信类线下业务普惠综合服务:在掌银、网银、微信小程序推出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e 站”乡村振兴:掌银乡村版中国银行集团“十四五”规划指出,建设精准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线上金融服务模式,以数字普惠提升金融

78、服务能力和覆盖面,助力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和商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信用、抵押、质押、保证全品类共 16 款线上贷款产品,覆盖“专精特新”“新市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三农”等多个领域普惠综合服务:普惠金融客群专属 APP“惠如愿”乡村振兴:中银富登手机银行跨境撮合:“中银 e 企赢”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银行将“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上升到全行战略高度,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体制机制,大力强化金融科技资源和人才投入,以科技和数据驱动传统业务升级重构,重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小微快贷、个人经营快贷、裕农快贷、交易快贷线上产品体系普惠综合服务:“惠懂你”普惠金融一站式综合

79、服务平台乡村振兴:“裕农通”综合服务平台跨境撮合: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资料来源:各行年报,中国银行研究院第二,全面推动产品服务创新,覆盖普惠金融提质痛点。第二,全面推动产品服务创新,覆盖普惠金融提质痛点。截至 2022 年 6月末,全国 161 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中有 43 项与银行普惠金融直接相关,占比 26.7%。从内容上看,试点应用包括快捷线上普惠融资、小微企业智能风控、涉农普惠信贷、小微企业在线供应链金融、综合普惠金融服务、无障碍金融服务等,基本覆盖普惠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银行的业务提质痛点(表5)。从发起主体看,涵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及数字银行等。针对普惠金融业务展业难

80、、风险大、成本高、见效慢等发展难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纳入银行的业务“工具箱”。例如,面对全国数量近亿残障人士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问题,银行利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等技术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无障碍服务;面对小微企业信用数据不全的问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复杂网络、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92022 年第 4 季度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富集,面对传统信用评价模型对小微企业不适用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进行智能模型开发;面对农村土地分散、农业品类繁多,难以测算评估经济价值和融资需求的问题,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为各类种养殖小项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表表 5:数字普惠

81、相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数字普惠相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类型类型应用名称(发起银行)应用名称(发起银行)综合普惠服务微捷贷产品(农业银行)、快审快贷产品(宁波银行)、“上行普惠”非接触金融服务(上海银行)、“融通保”中小微企业票据流转支持产品(兴业银行)、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普惠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基于量子安全技术的移动普惠信贷服务(重庆银行)、基于多方数据学习的普惠信贷服务(工商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障碍金融服务(桂林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石嘴山银行)、基于智能语音技术的无障碍手机银行服务(大连银行)、基于机器学习的银行智能客服服务(陕西农信社)小微企业普惠

82、服务普惠小微企业贷产品(北京银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民生银行)、基于多方安全图计算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交通银行)、基于区块链的小微企业在线融资服务(浦发银行)、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网络的普惠小微融资服务(广州农商行)、基于大数据风控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广州银行)、基于多方安全计算的小微企业智慧金融服务(新网银行)、基于迁移学习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新网银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众邦银行)、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工商银行)涉农主体普惠服务基于多方学习的涉农信贷服务(渝农商行)、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建设银行)、基于大数据技

83、术的渔业企业融资服务(唐山银行)、“亿亩田”-基于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农村金融服务(网商银行)、农村惠民服务系统(成都农商行)、基于大数据风控的涉农信贷服务(齐鲁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惠农信贷服务(建设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户贷款服务(湖北农信社)、基于多模数据库技术的畜牧企业融资服务(贵阳农商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苹果种植产业融资服务(建设银行)、基于人工智能的肉牛养殖农户信贷服务(宁夏黄河农商行)、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信贷服务(工商银行)、基于区块链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建设银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蔬菜产业融资服务(齐鲁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批市场商户贷款融资服务(

84、工商银行)、基于区块链的海南橡胶收购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生产托管信贷服务(九江银行)普惠金融风控基于 API 的普惠金融辅助风控平台(苏州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交易预警服务(建设银行)数据来源:各行年报,中国银行研究院第三,强化综合金融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拓展普惠金融广度。第三,强化综合金融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拓展普惠金融广度。一方面,以满足新形势下不同群体的多元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提供融资以外的储蓄、保险、理财等服务,使公众的财富积累和使用更加有效。为把握银发经济发展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302022 年第 4 季度机遇,服务养老客群,多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

85、试点发行养老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超过 900 亿元,满足养老客群兼顾收益性和稳定性的中长期投资要求,多数养老理财产品通过母行或其他银行的 APP 进行线上拓新,并提供线上认购等全套服务。对于规模多达 3 亿的新市民群体,银行加快补足金融服务缺口。中国银行发挥综合经营优势,研发上线“灵活就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多款产品,积极服务“新市民”等市场主体,扩大民生服务保障。另一方面,银行借助信息优势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强化普惠客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工商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 APP“兴农通”中上线乡村振兴、种养技术、农资植保、营销经营管理等近千节课程资源,向客户免费提供政策解读和农技指导;中国银行打造“中

86、银 e 企赢”综合服务平台,举办 97 场撮合对接活动,惠及近 5 万家企业。(四四)数字化助力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助力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未来,银行业将进一步以数字科技助力普惠金融事业攻坚突破,加快开拓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第一,扩展多元化的触达渠道。第一,扩展多元化的触达渠道。面对渗透长尾客户的新要求,银行业可深入应用“无接触”服务技术,构建协同联动的全渠道服务,破除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限制。在进一步利用智能厅堂机具、流程机器人技术等提升物理网点服务效能的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建立线上线下多元触点,为普惠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接入体验。第二第二,完善

87、场景化的产品体系完善场景化的产品体系。银行业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全面、深入挖掘普惠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场景,包括商业场景、金融场景、生活场景等,广泛嵌入金融服务,强化不同生态场景客户的互联互通、相互导流、互相赋能。同时,通过配置功能组件,实现不同场景产品插拔式组装和敏捷化调用,打造集社交服务、内容服务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普惠金融社区。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312022 年第 4 季度第三,实施高效化的运营管理。第三,实施高效化的运营管理。银行业借助数字科技,可以构建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具韧性、响应更快的普惠金融运营体系,包括:整合内外部数据,构建数字化客户全景视图,实现智能服务匹配;建立管理分析体系,对线上业务全流程持续跟踪监控和分析,助力业务拓展、运营管理;通过规则预设开展自动化运营管理,实现对人为操作失误的最大隔离;构建数据驱动的迭代更新机制,实现业务高效运行和创新敏捷交付。第四,开展智能化的风险防控。第四,开展智能化的风险防控。银行业通过强化数字化赋能,创新风控工具,增强风险前瞻,可全面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可持续能力。综合运用数据技术和场景元素,以数理模型的决策流优化人工操作的工作流,提升智能信审比例,做到实时监控预警。运用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等新技术,推动风险防控从“人防”“人控”向“技防”“智控”转变。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银行:2022年第4季度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全球化新格局下银行高质量发展(32页).pdf)为本站 (皮匠报告)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