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智联招聘:2022引人才、促就业-中国城市大数据分析报告(16页).pdf

编号:110840 PDF   DOCX 16页 1.8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智联招聘:2022引人才、促就业-中国城市大数据分析报告(16页).pdf

1、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组委会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2022 年 12 月前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与预测,全球学生跨国流动人数从 2000 年的 200 多万增加到了 2019 年的 600 多万人,增长了 2 倍。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重塑风云激荡,世界经济、社会、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但人才全球流动依旧。很多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而推出了吸引国际人才的措施,跨国公司为全球拓展业务和整合人力资本

2、,都推动各国人才跨区域流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工业 4.0 时代的领跑者,全球劳动力市场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相关领域的人才流动。自从 2018 年以来,全国一二线城市掀起吸引人才的热潮,体现了各城市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如今,各地吸引人才的竞争越是激烈,引才聚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留住人才对城市而言是更大的挑战,因为用才留才更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智联招聘携手“泽平宏观”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解码中国城市人才流动趋势。该报告数据显示,随着 2021 年疫情趋缓,流动人才特征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可见,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人才的流动性有所上升。

3、打破空间界限、到异地追求心仪工作,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选择。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到企业,大到城市、国家。谁拥有更多更优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高地,赢得未来。一座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好。一座城市与人最好的关系是共同生长、不断向上、双向奔赴。在这样的城市生态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汇集在一起,追逐自己的小梦想,城市的大未来。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将持续关注各城市在引才、留才、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和成效,也希望能够为城市引才留才、促进人才就业献计献策。2022引才、就业报告2 32022引才、就业报告2 32022/12/21 16:0

4、32022/12/21 16:03目录CONTENTS论引才:四成人才意向流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才吸引力最强0206070812132023 年超四成人才将流向其他城市02高学历、年轻化构成非本地求职者的显著特征0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吸引力最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非本地求职者占比上升03京津冀城市群对大学生吸引力增强,长江三角洲下滑明显05论留才:人才流入率高的城市,人才居留意愿也高他山之石:获奖案例最佳引才城市榜单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榜单论就业:就业形势倾向保守引进和集聚高端人才08加强人才引进机制,帮助企业拓宽招聘渠道10助推人才创新创业09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稳定发展102022引才、就

5、业报告2 1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2论引才:四成人才意向流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才吸引力最强在当下城市群联动和都市圈辐射时代,人口是各城市必争的战略资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这无疑为各地的“抢人大战”再次增加砝码。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求也正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潜力、活力。放宽户籍制度限制,正是对地方性人才政策调整的有力回应。随着“人口红利”的褪去,人才红利才是城市经济持久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人才吸引力”部分,我们

6、放眼全国,看看人才究竟流向了哪里?又是哪些人才发生了流动?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未来一年 42%的人才具有流向其他城市工作的计划,58%的人才选择原地不动。人才的盘活与流动对于城市而言,不仅仅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提供人才资源,更是盘活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智联招聘携手“泽平宏观”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数据显示,随着 2021 年疫情趋缓,流动人才特征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 年跨城求职者同比增加 7.4%,其中,高学历、高收入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人才具备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这更能够为城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2023 年超四成人才将流向其他城市未来

7、一年具有流动计划的职场人情况有流动计划无流动计划42%数据来源:2022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58%2022引才、就业报告2 22022引才、就业报告2 2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3从 2022 年人才流动的角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来自非本地求职者的占比最高,达到 23.93%,这也是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于非本地的人才吸引力最强。其次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非本地人才占比分别达到 16.43%、12.85%。紧随其后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相比 2021 年,我们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非本地人才占比大

8、幅提升,增加了 1.74、1.25 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21 年全国31 个省份的人口净流入数据也能看出,广东净流入人口 2793.5 万,是全国的人口净流入第一大省。而来自中原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对于非本地人才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不同城市群吸引人才情况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吸引力最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非本地求职者占比上升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大数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2022 求职者占比2022 非本地求职占比2021 非本地求职

9、占比22.02%23.93%23.88%13.45%12.85%13.32%9.09%7.95%7.64%8.37%8.34%8.60%7.94%7.78%9.34%7.04%7.07%6.40%3.79%3.50%3.63%2.21%1.76%1.93%2.18%2.32%2.31%0.84%0.83%0.89%0.82%0.79%0.85%2.02%1.61%2.89%4.37%4.85%3.60%15.87%16.43%14.70%2022引才、就业报告2 32022引才、就业报告2 3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42022 年非本地求职人口学历构成2

10、022 年非本地求职人口年龄构成高学历、年轻化构成非本地求职者的显著特征与总体求职者相比,2022 年求职市场上的流动人才集中在本科学历、21-25 岁。从学历来看,非本地本科学历求职者占比高出总体将近 5 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非本地21-25 岁求职者占比是 43.27%,高出总体将近 4 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大数据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大数据总体总体非本地求职者非本地求职者15.48%11.70%高中/中专/中技及以下32.45%30.42%大专46.12%50.87%本科5.95%7.01%硕士及以上20 岁以下4.45%3.89%21-25 岁39.26%43.27%26-30

11、岁22.83%21.69%31-35 岁16.60%14.92%36-40 岁8.76%8.10%41-45 岁4.20%4.04%45 岁以上3.90%4.09%42022引才、就业报告2 42022引才、就业报告2 4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5909 万,2021 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是大学生毕业流入最多的省份,这五个省市就承包了 47%的流动大学毕业生。2022 年中国有 1076 万大学毕业生,大学生作为未来职场的潜力股,成为各个城市争夺人才的主要阵地。2022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大学生调研显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

12、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中,33.42%的大学生意向就业于京津冀,该占比相比去年提升了将近 2 个百分点。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滑,成渝城市群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对大学生吸引力增强,长江三角洲下滑明显数据来源:2022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京津冀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哈长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 2022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 2021城市群33.42

13、%31.68%3.65%3.17%1.10%0.55%14.98%15.29%2.01%2.27%0.91%0.90%26.39%28.72%3.01%3.37%1.10%0.62%10.68%10.19%1.55%2.07%0.73%0.76%0.27%0.07%0.18%0.34%2022引才、就业报告2 52022引才、就业报告2 5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62022 年不同城市群的人才居留意愿引才聚才只是城市引进人才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留才聚才。而现居住城市人口的居留意愿则是考察城市留才的重要指标。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人才流入率高的城市群,人才的居

14、留意愿也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人才居留意愿最高,居留意愿达到 69%,其次是粤港澳大湾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两大城市群的人才居留意愿达到 66%,成渝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人才居留意愿也达到 65%。如哈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等人才流入率低的城市群,人才的居留意愿也相对较低。论留才:人才流入率高的城市,人才居留意愿也高数据来源:2022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兰西城市群69%66%66%65%65%63%63%60%60%

15、58%55%53%50%50%62022引才、就业报告2 62022引才、就业报告2 6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7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各城市争夺人才依靠的不仅仅是优惠政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城市做的不仅仅是“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得住”。在人才引育的链条中,吸引人才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使之常驻下来,不断发挥作用,这对于城市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衡量城市争夺人才的最有力的标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这不仅需要城市优惠政策的吸引,更需要凭借城市经济不断释放活力,提供就业岗位,使得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匹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

16、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 CIER(就业景气指数)显示,在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第二个季度的CIER指数下降至1.35。第三季度随着疫情好转,整体就业景气指数上升至1.63,恢复至一季度水平。季度求职申请人数、招聘需求人数和 CIER 指数的变化趋势论就业:就业形势倾向保守全部招聘需求人数3.501.502.500.503.001.002.000.00全部招聘申请人数CIER 指数1.052011Q22013Q22015Q22017Q22019Q22012Q22014Q22016Q22018Q22020Q22021Q22011Q42013Q22015Q22017Q22

17、019Q22021Q22012Q22014Q22016Q22018Q22020Q22022Q22011Q32013Q22015Q22017Q22019Q22012Q22014Q22016Q22018Q22020Q22022Q22012Q12014Q22016Q22018Q22020Q22021Q22013Q22015Q22017Q22019Q22021Q22022Q21.081.201.111.451.371.351.752.111.581.722.012.412.442.031.962.091.711.932.222.411.912.262.432.911.911.881.681.431.3

18、51.891.951.662.092.151.991.561.351.631.922.181.881.972.380.900.95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大数据2022引才、就业报告2 72022引才、就业报告2 7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82021 年,根据中央和省的意见,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贯彻落实意见,结合广州市实际提出了“筑牢社会性流动基础、畅通社会性流动渠道、拓展社会性流动空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四个方面共 15条措施。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贯彻落

19、实 的实施意见,在资金资助方面,为博士后提供生活补贴(最高 18万元/年)、科研项目资助(20 万元)、安家费(30 万元);对符合规定条件的 35 岁以下博士给予每人 10 万元安家费,对国(境)外引进的给予 20 万元安家费,并同步给予住房保障方面、工资激励方面、出行保障方面、职称评审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组织部:截至目前,大兴区累计认定“新国门”领军人才 341 人,优秀青年人才 692 人,聚集各领域国家级专家人才 47 名,北京市级专家人才 36 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专家 28 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7 家。稳步实施“归兴”“繁兴”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引进数

20、量逐年提升,名列北京市各区前茅。持续开展“走进高校”英才选聘系列合作,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签订人才引进和培养协议。外籍人才服务大厅受理数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才文化教育基地入选首批北京市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多部人才工作宣传片拍摄,“新国门”人才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他山之石:获奖案例引进和集聚高端人才2022引才、就业报告2 82022引才、就业报告2 8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9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20192021 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效形成人气加

21、快汇聚、人才加速集聚的发展态势。一是人才磁吸效应更加强劲。人才总量突破 8.2 万人,挂牌成立两年来累计实现引进、落户人才 11858 人,2021 年 1-8 月,全口径引进人才数量达到 2020 年全年的 188%。二是海外引才更加开放便利。形成备案执业和资格考试正面清单,境外 4 地的 14 种职业资格可在新片区备案后执业,会计、通信、机动车检测维修等 3类职业资格可在新片区参加考试。率先实施外籍人才最长 5 年居留许可政策,累计办理外籍人才及其家属 91 人。放宽外籍科技创新人才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的限制,累计自主审批并核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 147 份,23 人获得 2 年以上工作

22、许可。开设外籍人才来华工作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实现“两证并联”办理,审批时限由原先的 17 个工作日缩短至 7 个工作日。三是高层次人才更加枝繁叶茂。引进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达到 150 人,累计推荐申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 53 人,成功入选 12 人。四是人才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落地留创企业数突破 110 家,4名外籍留学生在留创园创新创业。五是高技能人才更加蓬勃涌现。出台 23 类 49 项技能人才引进目录,赋予行业代表性企业目录外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自主评定和推荐权,累计开具推荐函5份、开展自主评定6人。评选产生20名“临港工匠”,给予 6 名区域专用落户额度支

23、持。六是人才服务更加多元精细。落成国际人才服务港,整合提供 39 大类政府公共服务。优化人才安居服务保障,配租人才公寓 1477 套。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累计引进临港中智、智联招聘、临港外服等 14家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实施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超出 15%部分税负差额补贴政策,2020 年有 72人通过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申报,补贴总金额 855.7 万元。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截至 2021 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 283 万人,高层次人才 20 万人,与 2019 年相比,分别增长43.6%和 58%。2021 年人才净增长 24.5 万人。拥有院士 22 名(含外籍),

24、省创新科研团队 38 个,连续十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制造业人才总量超过112万人,规上先进制造业人才总量超过30%。2020年以来培训技能人员超过60万人。技能人才“三化”育人模式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最佳案例奖,“以改革赋能东莞先进制造,推进技能人才制度建设”获评广东省委组织部改革创新 10 个优秀典型案例。2021 年 11 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9,东莞科技创新竞争力挺进全国 20 强,较 2020 年上升 20 个位次。据泽平宏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东莞的人才吸引力排名从 2020 年的 23 位,提升到 2021 年的 16 位。成都市委组

25、织部:截至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达 587.6 万人,居全国第 4 位,2017 年以来累计吸引落户青年人才超 64 万人;217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成布局,建成 5 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75 个国家级孵化平台,培育 7821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孕育人才上市企业 36 家,跻身全国“双创”第四城;新落户知名技术交易机构超 30 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第 3 位。成都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连续 3 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人才创新创业工作得到李克强总理点赞。中共苏州市委人才办: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

26、 A 类 361 人(其中创业类 163 人,约占全国 15%、全省 51%,连续 9 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1236 人(连续 15 年位列全省首位)、省“双创团队”101 个。立项资助顶尖人才(团队)7 个,重大创新团队 36 个,姑苏领军人才 2735 人。全市领军人才创办企业近 1/3 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60%为领军人才企业。连续 10 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入选 2021 年中国最佳引才城市。2022引才、就业报告2 92022引才、就业报告2 9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

27、10无锡市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场招聘方面,每月定期在区人力资源中心举办综合性招聘会,督促各镇、开发区、街道开展“家门口”招聘会,2020-2022 年共举办“春风行动”“江南才美 智汇滨湖”等 91 场招聘会,共有 1205 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数 2.4 万余个,1219 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为广大求职者和企业搭建招聘平台,解决滨湖区企业的用工需求。校园招聘方面,将继续立足本地院校、辐射周边高校,2020-2022 年共计开展春秋两季校园招聘活动 20 余场,与 30 余家高校签约建立人力资源合作基地的高校深入合作,实现校企精准匹配为企业招揽人才。网络招聘方面,通过“滨湖爱就业”微

28、信公众号、“滨湖就业”小程序等渠道开展线上招聘活动,2020-2022 年共有 1827 家企业参加网络招聘会,提供岗位数 28945 个,累计浏览量 195 万次。名企直播方面,创新推出直播带岗,2020-2022 年开展“江南 才 美 无锡滨湖直播送岗”活动、“有人才圆满 元宵话人才”等直播活动 15 余场,每个场次平均观看量达 1.5 万人次,提供岗位1081 个。加强人才引进机制,帮助企业拓宽招聘渠道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 年新年伊始,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聚焦人才工作。南京始终把集聚青年英才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自“宁聚计划”政策实施以来

29、,南京市人社部门持续优化、升级实施“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打造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青年人才集聚成效显著,累计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群逾170 万人,扶持大学生创业 3 万人。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海内外英才纷纷选择落户南京,在这里创业、兴业,人才总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成都市金牛区委组织部升级有驱动力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扶持力度。一是在关于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强大院大所人才引育服务工作的若干政策等 15 个政策文件基础上,聚焦都市工业、商贸商务、科创文创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升级出台“骄子新政 18 条”“科技创新和新经济 13 条”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骄子计

30、划”“骄子专项”,给予产业领军人才最高 300 万资金支持,特别优秀的给予最高 1 亿元综合配套支持;二是高效落实“大院大所 11 条”,助力大院大所引育博士 256 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优秀人才 541 名,累计发放人才补贴 2000 余万元;三是通过制作政策宣传折页、申报指南、一图看懂、记者问答 MG 动画等政策推广举措,立体式开展政策宣讲,让政策容易知、容易懂、容易办、容易享;四是设立骄子创新创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金融产品推广力度,以“定向滴灌”的方式护航人才创业发展。助推人才创新创业10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0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02

31、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11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印发 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 的通知(宁委发20204 号)、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宁人社202014 号)、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保用工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人社202023 号)、印发关于加大力度落实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的通知(宁人社2020121 号),做好疫情期间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扶持企业稳岗留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房产局、市税务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等)2021 年

32、,出台关于支持企业春节期间留工稳岗促生产的若干指导意见、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宁人社2021112 号),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2022 年,印发南京市 2022 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保障企业运营、促进企业发展,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评判标准,着力提升南京营商环境的系统性竞争力。(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投促局、市商务局等市各有关部门)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 年,出台做好就业服务加强人企对接助力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

33、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开展就业服务政策入企稳岗、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推动人岗匹配机制创新等举措,助力企业发展。出台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 年,出台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 2022 年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用地成本、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 24 条稳增长局措施,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先后出台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4 部门做好 2022 年失业保险稳岗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稳定发展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1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1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12最佳引才城市榜单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2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2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13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榜单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3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3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42022引才、就业报告2 142022/12/21 16:032022/12/21 16:03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智联招聘:2022引人才、促就业-中国城市大数据分析报告(16页).pdf)为本站 (伊人)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