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32页).pdf

编号:11116 PDF 32页 2.8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32页).pdf

1、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 财务咨询 财务咨询 一、证券市场 2 二、并购交易 14 三、展望与行业动因 17 四、尾注 24 五、联系人 25 目录 前言 2018年以来,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备受瞩目: 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的资本市场表现进行回顾,并结合行业动 因作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内,证券市场上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的投、融资活动将保持热度,在香 港市场生物科技板以及上交所科创板帮助下有望更上层楼,并购市场也将在药企对创新药需求的驱 使下持续活跃。而与此同时,我们将观察到三方面的趋势: 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持

2、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能够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维护全球市场独占性的首创新药企业将备受青睐; 创新药中特殊药品、孤儿药、生物制品及肿瘤治疗将继续成为热点; 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与大型制药公司开展多元化合作,将催生创新药优秀企业,并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 以中、美证券市场(美股、A股及港股)计,2018年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IPO数量及募集资金总金额均创十年来新 高,2019年开年以来势头未减 香港联交所于2018年初出台新规,允许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举连同其他新政措施成 为港交所二十年来最为重大的改革。一系列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得以登陆港交所,而生物科技板也成为 港交所主板第

3、一个以行业属性加以尾标的板块。无独有偶,2018年底,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并试点注册 制,科创板通过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化安排,重点鼓励生物医药等六领域企业上科创板,为未盈利 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018年以来,武田制药收购Shire、 BMS收购Celgene等一系列巨额并购交易的公布,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并购榜 单不断刷新。另外,随着一系列生物科技公司在肿瘤、罕见病、基因治疗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医药及生物科技行 业的并购活动也进入活跃期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2 一、 证券市场 1. 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IPO持续增长 无论

4、站在数量还是总金额的角度,2018 年是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行业IPO 的大年。以美股、A股以及港股市场口径 计,2018年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行 业IPO总募资规模达到115亿美元,通过 IPO实现上市企业共计74家,均创十年 来新高。 过去十年中,美股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 行业IPO整体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美国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其在这一领 域的融资规模及数量均占据显著地位。 香港市场是亚洲范围对全球投资者最具 吸引力的市场之一,并充当着中国大陆 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 要纽带。过去十年港股在全球医药及生 物科技相关行业IPO中一直扮演重要角 色。港股市场2018年医药

5、及生物科技 企业IPO表现亮眼,共有8家企业完成了 IPO,数量及金额均远远超过2017年。 港交所于2018年初出台新规,允许尚未 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 市,2018全年共计5家企业通过该新规 成功登陆港股。 A股市场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行业IPO在 过去十年中的表现一直存在波动。 2017年 生物医药类IPO迎来爆发期, 共33家企业 完成了IPO, 2018年受到IPO监管收紧影 响, 仅3家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上市。 中国 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 “硬科技” 已取得长足 发展, 过去A股该行业科技属性尚未完全体 现, 预计这一趋势将在科创板横空出世下彻 底被打破, 科创板推出将推

6、动该行业价值新 发现并迎来上市繁荣周期。 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IPO的增长表明: 资本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 IPO渠道畅通,是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融 资的重要选择。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3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92000019/02 111 190 143 173 252 293 495 474 564 444 529 2. 医药及生物科技板块总市值持续提升 截至2019年2月底,美股市场生物医药 板块市值占美股总市值的9.9%,而A股 美股、A股及港股市场IPO融资规模(单位

7、:百万美元) 美股、A股及港股市场IPO数量 A股市场医药及生物科技公司总市值 (单位:十亿美元) 和港股的这一数字分别为6.7%和7.9%, 美股生物医药板块规模远超A股和港股 市场。 近十年来,美股、A股及港股市场生物医 药公司市值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A 股及港股增长率均超过美股。 注:美股市场IPO数据不包含以美国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在NYSE/Nasdaq首次发行 数据来源:Capital IQ,选取行业分类为S&P制药、生物科技公司 注:美股市场IPO数据不包含以美国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在NYSE/Nasdaq首次发行 数据来源:Capital IQ,选取行业分类为S&P制药、生

8、物科技公司 注: A股包括上交所及深交所 数据来源:Capital IQ,Wind 10年CAGR = 17% 956 5,807 2,566 1,492 4,627 6,977 6,213 5,337 6,172 11,514 - 5,000 10,000 15,000 200920001620172018 美股A股港股 10 29 22 14 32 73 56 40 71 74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920001620172018 美股A股港股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9、 一、证券市场 4 -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92000019/02 86 101 81 108 155 205 225 215 288 296 321 美股市场医药及生物科技公司总市值(单位:十亿美元) 港股市场医药及生物科技公司总市值(单位:十亿美元) -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092000019/02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9201020112

10、000182019/02 -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92000019/02 111 190 143 173 252 293 495 474 564 444 529 1,401 1,430 1,543 1,777 2,545 3,176 3,441 3,169 3,840 4,039 4,379 86 101 81 108 155 205 225 215 288 296 321 数据来源:Capital IQ、Wind 注:美股包含NYSE及Nasd

11、aq 数据来源:Capital IQ、Wind 注:港股包括联交所 10年CAGR = 12% 10年CAGR = 15%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5 额外的上市规定及股东保障措施 至少15亿港元 上市前最少两个会计年度一直从事现有业务; 管理层大致相同 集团未来至少12个月开支的125%(包括首次公开招股的集资额) 厘定公司于上市时或六个月禁售期内是否符合公众持股量的最低要求时,基石投资者的持 股不会计算在内 主营业务的根本变动必须得到港交所同意; 较短的除牌流程(须在12个月内重新遵守有关规定); 在股份名称结尾加上股份标记“B” 市值 业绩纪录 营运资金 基石投资者 营运资

12、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研究 3. 香港生物科技板的推出鼓励生物科技 公司上市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新上市规则生 效,在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允 许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 赴港上市; 此次港股新政不仅将为生物科技公司提 供更有吸引力的融资平台,同时也将为 生物科技公司背后的投资人提供了在香 港资本市场更早期的上市退出渠道。 生物科技发行人是否适合上市的原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研究 产品受主管 当局规管 已通过概念 开发流程 最少一名资深 投资者作出相 当数额的投资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 其他机关会因应个别情况考虑 已

13、通过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且主管当局不反对开展第二阶段(或其后阶段)临床试验; 产品须进行人体测试 证明已得到一名资深第三方投资者认可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6 歌礼制药(Ascletis)是一家成立 于2013年4月的生物科技公司,致 力于抗病毒、癌症及脂肪肝三大治 疗领域; 目前专注于HCV(丙肝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HBV(乙肝病毒) 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完成产业链; 发行信息: 发行日期: 2018年8月1日 发行日市值: 156.90亿港元 发行价格: 14.0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 29.76亿港元 百济神州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治疗 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

14、疫 治疗药物; 目前有6种自主研发的产品处于 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最具市场潜 力且研发进度最快的包括BTK抑 制剂Zanubrutinib和抗PD-1抗体 Tislelizumab; 发行信息: 发行日期: 2018年8月8日 发行日市值: 820.86亿港元 发行价格: 108.0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 68.28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 歌礼制药发行日至今股价表现(单位:港元) 数据来源:Wind: 百济神州发行日至今股价表现(单位:港元) 歌礼制药(1672.HK) 百济神州(6160.HK) 0 2 4 6 8 10 12 14 16 2018-08-01 2018-08-29 201

15、8-09-27 2018-10-29 2018-11-26 2018-12-24 2019-01-24 2019-02-26 2019-03-27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8-08-08 2018-09-25 2018-10-05 2018-11-05 2018-12-03 2019-01-03 2019-01-31 2019-03-05 2019-03-27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7 数据来源:Wind 信达生物发行日至今股价表现(单位:港元)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产品管线 包括17个单克隆抗体新药品种,覆 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 心血

16、管病等四大疾病领域; 发行信息: 发行日期: 2018年10月31日 发行日市值: 185.39亿港元 发行价格: 13.98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 31.55亿港元 信达生物(1801.HK) 华领医药成立于2009年,主要产品 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正在进行 其III期临床试验的Dorzagliatin及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 运动障碍(PD-LID)的临床前药物 mGLUR5; 发行信息: 发行日期: 2018年9月14日 发行日市值: 87.10亿港元 发行价格: 8.28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 7.81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 华领医药发行日至今股价表现(单位:港元) 华领医

17、药(2552.HK)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8-09-14 2018-10-09 2018-10-31 2018-11-21 2018-12-12 2019-01-07 2019-01-28 2019-02-21 2019-03-14 2019-03-27 2018-10-31 2018-11-19 2018-12-27 2019-01-16 2019-02-04 2019-02-26 2019-03-15 2019-03-27 0 5 10 15 20 25 35 30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8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君实生物发

18、行日至今股价表现(单位:港元) 基石药业发行日至今股价表现(单位:港元) 君实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 药公司,旨在通过源头创新来开发 首创(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优 (Best-in-class)的药物; 公司在肿瘤免疫疗法、自身免疫性 疾病及代谢疾病治疗方面处于领先 地位,其特瑞普利单抗是首个获批 上市的国产 PD-1 单抗; 发行信息: 发行日期: 2018年12月24日 发行日市值: 180.57亿港元 发行价格: 19.38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 29.44亿港元 基石药业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 肿瘤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目 前已经构建起拥有 14 种候选药物 的抗

19、肿瘤药管线; 公司属于典型的 VIC 模式,专注于 药物发现、药理学、细胞与动物研 究及过程开发,临床前研究的日常 执行通过与药明康德等 CRO 进行研 发外包合作,新药研发进程快速; 发行信息: 发行日期: 2019年2月26日 发行日市值: 126.55亿港元 发行价格: 12.0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 20.74亿港元 君实生物(1877.HK) 基石药业(2616.HK) 2018-12-24 2019-01-07 2019-01-16 2019-01-25 2019-02-08 2019-02-19 2019-02-28 2019-03-11 2019-03-20 2019-03-2

20、7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9-02-26 2019-03-01 2019-03-06 2019-03-11 2019-03-14 2019-03-19 2019-03-22 2019-03-27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9 4. 科创板的设立将使生物科技公司受益 2018年底,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设立并试点注册制,科创板通过在盈 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化安 排,大幅提升了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 包容性和适应性; 科创板发行制度和上市门槛的调整不 仅能为更多科技创新型优质企业提供 科创板重点支持以下

21、六类高新技术产 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 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 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市场和财务条件方面,科创板引 入“市值”指标,与收入、现金 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 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 市指标(满足其一即可),存在未 弥补亏损不构成否决条件; 对于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 企业,需满足需要市值不低于人民 币40亿元,及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 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等主要条件 适用范围 5套差异化上市指标 新一代 信息技术 新材料 高端装备 新能源 节能环保 生物医药 标准 1 标准 2 标准 3 标准 4 标准

22、 5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 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 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5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2 亿 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 于 15%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20 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3 亿 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 1 亿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3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3 亿元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主要业务或产

23、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 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 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 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上市融资机会支持企业发展,成为生 物科技公司继纳斯达克和港股生物科 技板之后的又一重要上市平台,同时 也为PE、VC类投资机构提供更丰富的 退出渠道。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10 5. Loxo等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 司备受关注 近期证券市场上Loxo Oncology等从事创 新药研发并取得研发、商业化上重要进展 的生物科技公司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Loxo Oncology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24、成立于2013年,其主要研发基因组定 义的精准癌症药物。2017年12月底 LOXO-101向FDA提交上市申请,2018 年5月FDA接受LOXO-101的新药申 请(NDA),并授予了优先审评资 格,2018年11月正式获批上市。Loxo 在通过临床II期试验后,股价随着市场 预期上升波动上行。2019年1月7日, 礼来宣布将以235美元/股的价格全现金 收购Loxo,交易总额80亿美元; 对于不拥有已上市产品的研发型生物 科技公司而言,尽管其可能在未来长 时间处于未盈利状态,但鉴于其在研 管线上市后较高的销售预期,投资者 仍愿意给于其较高的估值水平,该类 公司在某些细分领域领先的研发水平

25、 使其往往也成为大型药企较青睐的并 购对象; 从美国新兴生物科技公司的股价表现 来看,临床II期及临床III期为影响估值 差异的关键时间节点,由于创新药的 部分临床数据(安全性/有效性)已经 有所披露,投资者对新药品未来的市 场化空间和上市可能性预期乐观,从 而推动估值上行。 Loxo 复权后股价走势 2014-2019 (单位:美元)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4- 2014-11 8 2015-2 2015-5 2015-8 2015-11 2016-2 2016-5 2016-8 2016-11 2017-2 2017-5 2017-8 2017-11 2018-2

26、 2018-5 2018-8 2018-11 2019-2 3x 23x 43x 63x 83x 103x 123x 143x 0 50 100 150 200 402002200420062008200162018 - 50 50 79 100 120 139 7 153 166 182 193 209 219218 100 150 200 25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162017 其他药品收入Neulasta

27、ProliaXgeva 2018-08-01 2018-09-01 2018-10-01 2018-11-01 2018-12-01 2019-01-01 2019-02-01 2018-03-01 2018-03-08 公布LOXO-101 II期临床数据 向FDA提交NDA 礼来宣布全现金 收购Loxo LOXO-101上市 数据来源:Capital IQ、公司年报、研究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11 6. 核心创新药产品带来主要业绩推动 历史上也不乏类似Loxo的案例,1984年 在美股上市的安进(Amgen)就是一个 例子; 2002年Neulasta上市前,公司业绩并

28、未有太大变化,但随着新药Neulasta 通过临床III期试验所带来的正面预期, 公司市值在 1998-2002年间波动上 行。Neulasta 上市后业绩符合投资者预 期,股价长期稳定,随着新药销售迅速 放量,公司EPS提振,P/E倍数出现了下 降的趋势; 安进核心品种培非格司亭Neulasta和狄 诺塞单抗Prolia/Xgeva两者分别于 2002 年1月和2010年6月获美国 FDA 获批上 市,从两者的研发进程和实际销售表现 来看,药品在上市后迅速放量并每年稳 定在较高销售水平,2017年两者分别为 公司带来45.3亿美元及35.5亿美元的可 观收入。 安进复权后股价走势 1990-

29、2018 (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Capital IQ、公司年报、研究 3x 23x 43x 63x 83x 103x 123x 143x 0 50 100 150 200 402002200420062008200162018 - 50 50 79 100 120 139 7 153 166 182 193 209 219218 100 150 200 25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162017 其他药品收入N

30、eulastaProliaXgeva 2018-08-01 2018-09-01 2018-10-01 2018-11-01 2018-12-01 2019-01-01 2019-02-01 2018-03-01 2018-03-08 安进收入构成 2002-2017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Capital IQ、公司年报、研究 - 50 50 79 100 120 139 7 153 166 182 193 209 219218 100 150 200 25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1320142

31、01520162017 其他药品收入NeulastaProliaXgeva Neulasta上市 Xgeva、Prolia上市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12 Celgene收入构成 1998-2018 (单位:百万美元) Celgene总市值 1997-2019 (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Capital IQ、公司年报、研究 数据来源:Capital IQ、研究 1953年,德国Chemie Gruenenthal生 产的Thalidomide正式上市,其作为一 种睡眠辅助用药,同时在怀孕期间广泛 用于孕妇止吐。20世纪60年代初,因 出现大量该药物导致的婴儿畸形报道从 而被

32、很多国家禁止使用,并撤出医药 市场; Celgene于1992年收购Thalomid (Thalidomide) ,随着针对麻风、风湿病 和多种类型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陆续出 现,该药物起死回生。该药物于1998 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麻风性结 节性红斑(ENL)。并于 2006年5月获 得FDA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新 适应症治疗。Thalomid上市后长期占 据Celgene销售收入总额的90%以上, 销售峰值为5亿美金。为了阻止胎儿暴 露于这一具致畸性的药物,公司制订 了控制处方、配药及药物使用的全面 的计划,即沙利度胺处方安全教育系统 (S.T.E.P.S) ,并作为新药申

33、请的一部 分提交FDA,公司凭借S.T.E.P.S的专利 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仿制药的竞争,使一 款专利已过期的药物仍给公司带来巨大 回报; 2005年,基于Thalidomide的新一代衍 生物药品Revlimid (Lenalidomide)成功 获批,该药品以更好的疗效,更少的副 作用在美国市场迅速放量销售,成为了 公司新的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抵消了部分Thalomid的销售份 额,但新老药品合计销售收入仍非常可 观,收购药物并加以改良的商业模式使 Celgene大获全胜。伴随着公司业绩爆 发式增长。公司总市值也在波动中上 升,市值顶峰超过1,000亿美金,体现 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高度认可。

34、 3 24 62 84 123 244 331 446 812 1,300 2,138 2,567 3,508 4,700 5,386 6,362 7,670 9,256 11,229 13,003 15,281 0% 25% 50% 75% 100% Thalomid (Thalidomide)Revlimid (Lenalidomide)销售收入总额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8 2016 2017 2015 0 20 40 60 80 10

35、0 120 14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13 在证券市场上, 投资者愿意给予创新药企业高估值, 而在创新药 企业给投资者带来了优异回报。 在这背后, 是创新药 (尤其是首 创新药) 凭借上市后独占期内竞争少、 降价压力小等优势, 给企 业贡献丰厚的利润, 而这是仿制药或Me-too/Me-better药物所 难以企及的 雅培分拆前后总市值 2009-

36、2019 (单位:十亿美元) 注:市值基准日为每年第一个交易日 数据来源:Capital IQ、公司年报、研究 8384 74 88 53 59 6864 57 102 122 55 83 105 94 101 157 134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92000019 Abbott Laboratories (分拆前)Abbott Laboratories (分拆后)AbbVie Inc. 分拆后 艾伯维 CAGR = 16% 雅培 CAGR = 15% 7. 资本市场给与创新药企充分重视 201

37、3年初,原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创新药部分拆而成的艾 伯维(Abbvie Inc.)成功上市。分拆 之后,新雅培保留了营养品、医疗诊 断用品和非专利药品的业务,而艾伯 维则带走几乎所有的专利药物,包括 Humira、Niaspan、Creon和Tricor等 畅销产品; 脱离于雅培之后,艾伯维专注于创新药 品研发,短期内研发投入已提升至制药 行业领军企业水平,公司亦通过合作研 发的形式弥补研发效率的不足。分拆雅 培创新药业务后形成的两家公司更好的 匹配了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 Humira在2012年接棒波立维之后连续6 年全球销售夺冠,持续为公司带来高额 收益。艾伯维

38、与Enanta联合研发的丙肝 鸡尾酒Viekira在2014年成功上市,投资 者对该公司的信心大幅增强; 2014年底,艾伯维资本市场表现持续 走强,市盈率达到53倍。艾伯维在分 拆后第三年市值已超过分拆前雅培总市 值,过去7年市值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16%,股东收益明显。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二、并购交易 14 二、 并购交易 1. 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并购交易活跃 总体来说,近十年来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 行业并购交易在波动中保持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年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并购 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以交易总额 80亿美元的礼来收购Loxo Oncology案 例为代表。 其背后主要原因是

39、制药企业结构及战略 调整需求,及媒体舆论影响所致。增加 产品线、完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巩固 市场地位仍是主要的并购动机; 2019年1月,BMS宣布以740亿美元收 购生物科技公司Celgene,交易规模仅 次于1999年Pfizer/Warner-Lambert的 并购交易,为有史以来生物医药行业 第二大并购交易。同年2月,罗氏宣布 签约,以43亿美元收购基因治疗的领 导者Spark Therapeutics。今年以来频 繁的并购使得2019年前两个月该行业并 购金额即达2018年全年的57%。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二、并购交易 15 2014年至今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并购前十大交易

40、2. 大型制药企业并购生物科技公司成为推动并购市场主要动力 公布时间收购方标的交易金额 (百万美元) 收购类型标的所属细分行业 2019年1月BMSCelgene Corporation 89,489全额收购生物科技、 制药药物研发及商业化 2018年5月武田制药Shire Plc78,198 全额收购生物科技、制药 2014年11月 Actavis plcAllergan, Inc.63,199 全额收购制药创新药、医疗器械研发 2015年7月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 Allergan plc (仿制 药业务) 39,633 全额收购制药仿制药 2

41、016年1月Shire PlcBaxalta Inc.35,219 全额收购制药药物研发和商业化 2017年1月强生Actelion Pharmaceuticals Ltd 29,592 全额收购生物科技、制药 药物研发和商业化 2014年2月Allergan plcForest Laboratories Inc 23,126 全额收购制药药物研发 2019年2月丹纳赫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生物医药 业务) 21,400全额收购生物科技药物研发相关仪器、耗 材及软件 2015年3月AbbVie Inc.Pharmacyclics Inc19,045 全额收购生

42、物科技、制药创新药研发 2015年2月辉瑞Hospira Inc16,323 全额收购制药生物仿制药 近五年来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并购 前十大交易中,除以色列仿制药巨头 Teva收购Allergan仿制药业务及辉瑞收 购以生物仿制药为强项的Hospira的交易 外,规模较大的并购交易多集中于新药 研发领域,推动并购交易进行的原因包 2,036 864 744 1,157 1,108 2,283 2,321 1,502 1,348 2,234 1,277 209 257 248 256 275 358 404 391 346 405 45 2009200132014201

43、520019-02-28 交易金额(亿美元)数量(家) 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并购交易金额及数量 数据来源:Mergermarket、研究 数据来源:Mergermarket、研究 括获取新产品以实现产品多元化,扩大 业务覆盖范围,加深业务全球化,进入 新业务领域等。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二、并购交易 16 3. 大型制药公司通过频繁并购增强创新 能力 近年来随着生物类似药增长持续加 快,制药公司的独占期过后将不可避 免地面临着药物年收入下滑; 在药品支出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大 型药企“涨价驱动型”的业绩增长模 式不得不寻找转变模式,药物研发存 在周期长、风险高,并且

44、需要大量长 期的资金投入,而较小的生物科技公 司或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特点是能够 提供创新产品或技术。在这种生态环 境下,药企对外频繁并购成为趋势。 BMS收购 Celgene 2019年1月3日,BMS与Celgene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收购协议,BMS将以总价740亿美元(对应企业 价值895亿美元)收购Celgene,成为近年来金额最大的并购交易。BMS及Celgene于2017年肿瘤 领域年收入前十公司中分列第三名和第五名,凭借BMS的明星产品Opdivo与Celgene的重磅炸弹 Revlimid,此次并购后新BMS有望从Roche手中接棒过肿瘤领域第一的位置。并购完成后BMS将同 时极大

45、增强其在肿瘤、免疫、炎症心血管方面的实力 礼来收购 Loxo 2019年1月7日,礼来宣布将以交易总额80亿美元收购主要研发基因组定义的精准癌症药物的生物制 药公司Loxo Oncology。该交易是礼来新任CEO Dave Ricks上任以来的第一笔重大交易,也显示了 礼来在癌症靶向药物领域的野心 Roche收购 Spark Thera- peutics 2019年2月25日,罗氏(Roche Holding)宣布以43亿美元收购基因治疗的领导者Spark Therapeutics; Spark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基因疗法公司。其管线非常丰富,涵盖了遗传性眼病、血友病、溶酶 体贮积症、以

46、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Spark首款基因疗法Luxturna已于2017年12月获批上市, 治疗患有特定遗传性眼疾的儿童和成人患 者。 Spark还与辉瑞公司合作开发治疗B型血友病的Fidanacogene Elaparvovec , 该药已经进入III期 临床试验。 治疗A型血友病的SPK-8011也预计将在今年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本次并购对罗氏而言,一方面可以弥补其在基因疗法布局上的短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其血友病研发 部门的实力,成为其治疗A型血友病的重磅药Hemlibra的补充。此外,罗氏今年面临着严峻的专利断 崖影响,这也是其开展并购的重要动因:其治疗血液癌症的主打产品Rituxan的

47、关键专利已于2018年 底在美国过期,生物类似药Truxima已分别于2017年7月和2018年11月获得EMA和FDA的批准,预计 将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上市销售;而另外三款重磅品种Avastin(阿瓦斯汀)、Herceptin(赫赛汀) 以及Tarceva(特罗凯)在2019年在美国将失去专利保护,面临严峻的降价竞争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三、展望与行业动因 17 三、 展望与行业动因 医药及生物科技投融资及并购活动将保 持热度 随着更多企业在香港生物科技板上市, 熟悉和偏好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资者群体 确立,香港生物科技板将更加成熟。香 港市场有望与美股市场等量齐观,我们 预计可以观察到

48、: 更加旺盛的IPO融资活动 更加活跃的二级市场交易 加之已较为成熟的美股市场以及A股科创 板的确立,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的投融 资活动将保持热度; 在并购方面,大型制药公司一直需要对 其产品线进行更新,以应对降价压力和 专利断崖的不利影响。此外,大型制药 公司普遍而言较之于研发型的生物科技 公司更擅长于在新药研发后期及上市后 应对监管要求以及市场销售的处理,并 以此取得商业上的丰厚回报。因此,以 获取受到专利保护的创新药为主要动因 的并购活动热度也不会有所消减。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三、展望与行业动因 18 1. 首创新药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能 够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维护市场独占性 的首创新药企业将备受青睐 在创新药领域,First-in-class、Me- better以及Me-too等概念常常被提起。 严格来讲,这些概念并非精确的定义, 但可以生动的给创新药贴上标签,帮助 人们意会一款创新药的若干特点,因此 被普遍使用: Me-too/Me-better:市场上已有受 到专利保护的突破性新药情况下,Me- too药物研发者基于这种已有新药的作 用机理,寻找不受专利保护的类似分 子结构,以期达到类似的甚至更优的 疗效。如果寻找到的分子结构的改变 较大,化合物在活性、代谢、毒性等 方面都更有优势,那么这款新药则有 可能被视为一款Me-better新药; First-in-cl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32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