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应急管理分册(77页).pdf

编号:112636 PDF  DOCX  77页 7.0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应急管理分册(77页).pdf

1、 前 言 中国移动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 版)-应急管理分册重点阐述中国移动在应急管理信息化领域布局的架构体系、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和典型案例。中国移动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把握应急管理工作进入新阶段、运用新理念、融合新技术的历史机遇期,立足自身基础能力优势,积极推动统一完备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多元的科技力量汇集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投身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参与构建功能完善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为建设与国家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本书编写组 指导单位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 编写单位 中移

2、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主 编 郭毅峰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 编 田博涵、褚乔、杨松、王豪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目录 01 行业趋势 02 愿景内涵 03 整体架构 04 应用场景 05 经典实践 06 生态合作 1 01 行业趋势 2 1.1 政策导向 1.1.1 应急管理工作转型发展 2018 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应急管理部的设立,整合了改革前国务院 9 个部门的事故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业务职责、5 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并负责统一管理综合性应急骨干力量。应急管理部主要职责为: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

3、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指导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后,与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由应急管理部管理,实行专门管理和政策保障,采取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职务职级序列和管理办法,提高职业荣誉感,保持有生力量和战斗力;处理好防灾和救灾的关系,明确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自职责分工,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经过此次调整,应

4、急管理部整合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两大领域工作的全部流程,将事故灾害的“防抗救”进行统一管理。在地方政府履职层面,职能调整和设计与国家部委层面保持一致。3 1.1.2 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渐次推进 2019 年 5 月全国首次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科技信息化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急用先建、保证质量的原则,与应急管理工作一体化推进。重点把握好以下要求:一要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二要坚持统筹集约,全国建设一盘棋。三要坚持问题导向,避免建用两张皮。四要坚持急用先行,蹄疾步稳抓推进。五要坚持机制创新,打开大门搞建设。六要坚持安全风险

5、可控,确保工程安全廉洁。”此次会议还提出了着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六大核心能力要求。2019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

6、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 4 和社会动员能力。2021 年 5 月 28 日,全国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智慧应急”为牵引,以重大工程实施为主线,加快能力建设,加速应急准备,加大支撑力度,推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转型升级。要继续推进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重大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要强化应急实战支撑保障能力,升级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加强应急通信保障,提升

7、灾害预警发布水平。要推进监管执法智能化升级,推动执法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和执法检查精准化、规范化,推进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应急救援核心力量建设,加快研发和配备核心装备,着力推动应急卫星“天目网”工程。要推进科信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集约化,健全完善信息资源汇聚共享体系,加强科技研发布局。为统筹推进全国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支撑应急管理现代化体系建设,自成立以来,应急管理部陆续印发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快编制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 年)应急管理信息化 2019 年第一批地方建设任务书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0 年建设任务

8、书应急管理部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1 年地方建设任务书 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2 年建设任务书等一系列文件,对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明确建设任务和计划,一体化推进全国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5 1.1.3“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安全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作出全面部署,为解决长期以来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应急管

9、理 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易发多发。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政策层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 “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对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做出专门部署。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涵盖应急行业各类场景,主要建设任务包括集约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空

10、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建设、系统推进“智慧应急”建设等。6 1.2 行业发展 1.2.1 国家信息化战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信息化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构建数字社会,极大提升基于数据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国家治理效能,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信息化体系。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多部门协同的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

11、能力。健全多部门协同的灾害事故信息报送、预警发布、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和平台支撑,增强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和物资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水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信息化支撑构建统一的国家储备体系,强化粮食和战略应急物资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国家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更好支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强化政府、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1.2.2 信息化支撑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经过 2018 年深化党和国家

12、机构改革,按 7 照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目标要求,我国全面加强了应急队伍、指挥平台、物资保障和信息化支撑等应急能力建设。其中,在信息化建设层面,积极推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全面建成部省市县四级贯通的应急指挥信息网和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现在一有重大灾情险情就可以直接进行现场视频指挥调度。坚持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搭建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煤矿等全面联网监测,“大数据安全力”加速提升。为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作用日益重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广泛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集约建设

13、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数字技术在灾害事故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高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绿色节能型高密度数据中心,推进应急管理云计算平台建设,完善多数据中心统一调度和重要业务应急保障功能。系统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建立符合大数据发展规律的应急数据治理体系,完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 救援、灾情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灾后评估和社会动员等功能。升级气象核心业务支撑高性能计算机资源池,搭建气象数据平台和大数据智能应用处理系统。推进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在关键软硬

14、件和技术装备中的规模应用,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和数据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设新一代智能运维体系和具备纵深防御能力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8 02 愿景内涵 9 2.1 愿景 中国移动充分发挥自身数智化经验、知识和能力优势,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聚合生态资源,全面支撑各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顶层设计咨询、项目及应用场景集成设计、方案实施等全流程服务,推动应急管理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立足中国移动“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应急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推动者、赋能者、领航者。2.2 内涵 2.2.1 全面的规划与设计服务 以“大应急”“智慧应急”理念为指导,聚焦应急业务与信息技术

15、融合,梳理区域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条件、应急救援工作基础,谋划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设计应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明确后续规划建设方向,为各级政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支撑。2.2.2 丰富的方案与实施服务 基于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等应急管理领域业务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内容涵盖全域感知网络、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智慧协同的业务应用体系,提供软、硬件集成设计和实施服务。10 03 整体架构 11 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按照“一网络、一平台、N 应用、一中心”建设,可为各级应急管理机关提供一体化应急事件解决方案。图 1 应急

16、指挥信息化系统“一网络”主要指应急指挥信息网,该网络是应急管理部牵头建设,各级应急指挥机关维护使用的通信内网。承载各类应急管理应用的通信功能。“一平台”主要指各级政府使用的政务云、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应急云,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中国移动 OneCity PaaS 服务。“N 应用”主要指满足各级应急指挥机关使用的提供应急指挥、行政管理、风险监控、事件管理等专项应用。包括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专项应用等。“一中心”主要指各级应急管理机关的应急指挥大厅及其软硬件设备。中国移动应急行业能力 移动体 内 能力合作能力应急行业能力 应急 信 指挥信息网 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 人机感知视频感知 设施应急指 中

17、 指 中 指挥大厅会商 移动指挥 前指 场指 应用 应急指 信息 应急 预案管理全流程事件 部署调度会商研 全生 与应用支撑 集成 平台 与 应用服务支撑()平台数据 平台融合通信系统视频会商系统 城市 全信 策 中移 管理 大 展 系统 频 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 化会议系统 系统调度系统通信系统卫星 感物联感知 自组网 专网 天通卫星高通量智能综合展()斗 报文 多源灾害数据管理危化管理风险普查隐患治理行政执法监测预警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预警模型灾害数据综合展 灾害风险预警研 城市体 分析监测预警重点对象管理联动处置专线应急指 应用支撑 应急通信 12 04 应用场景 13 4.1 应急管理信息化

18、 解 方案 4.1.1 需求分析 提高各省市县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各级应急管理机关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发事件易发多发。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救灾难度大。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频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和生产安全形势,各省市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仍然相对落后。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通信与保障等能力 板现象严重,迫 需要补齐信息化 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19、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设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与应急管理能力相适应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4.1.2“”应急指 信息 应急指挥信息网采用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逐级上联方式进行纵向组网,横向覆盖地震、煤监、消防救援等业务部门,是承载各级应急管理单位应急指挥救援调度、大数据集成分析、视频会议、部分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关键应用的通道。14 构成 搭建城域指挥信息网,包括应急管理部门与消防部门两个节点。市级节点接入到省级节点的链路带宽参考 100Mbps,市级驻地单位接入到市级节点的链路带宽参考 50Mbps。县级节点到市级节点的链路带宽参考 50Mbps,县级驻地

20、单位及乡/镇单位接入到县级节点的链路带宽参考 10Mbps。核 设(以市级指 为例)节点路由器(交换容量70Tbps、包转发率24000Mpps)+节点交换机(交换容量50Tbps、包转发率20000Mpps):用于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支队、森林消防支队、市级地政局;节点路由器(交换容量200Gbps、包转发率200Mpps)+节点交换机(整机交换容量680Gbps、包转发率420Mpps):用于市驻地单位、煤监分局、市驻地救援队、消防支队直属部门。4.1.3“”应急 及 PaaS 服务 OneCity PaaS 服务 融合 5G+AICDE 等新技术,构建数据、AI、集成和各类基础核心能力

21、,为应急管理监测、风险管控等应用搭建提供支撑。通过 OneCity 平台打造统一的应急管理能力底座,根据客户需要,持续构建应用,实现各系统的持续运营。15 抽象各领域通用业务形成行业共性服务,结合应急行业需求,只需进行少量定制化开发即可完成项目交付。、构成 由数据 平台、集成 平台、AI 平台构成,作为智慧应急技术框架的能力中台,对上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及应急专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数据与应用服务支撑。二、主要功能 数据治理能力:将多源异构应急数据完整接入原始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服务化封装提供数据资源服务能力。应用服务与算法支撑能力:提供应用开发环境、应用集成环境、系统运行保障

22、、通用算法等公共应用服务,实现现有、在建和拟建业务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共享交换能力:横向与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等单位,纵向与省部级应急管理单位进行跨业务、跨应用、跨部门的信息共享。融合 信 融合通信系统为应急指挥中心的支撑技术平台的核心系统,对上提供丰富的标准开放接口与应急各部门通信业务应用系统对接,对下连接各类终端,实现多渠道信息接入并有效支撑融合指挥服务。下图 了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将 5 类不同类型的媒体和终端资源接入统一通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通过封装标准的 API 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融合调度服务。16 图 2 融合通信系统 、架构 图 3 融合通信系统架构 1.部署一套高清视频会商

23、MCU,具备核心 MCU 功能,实现视频会商、RTMP 直播推流,支持标准 sip/h323 终端注册呼叫;2.部署一套录播系统,满足指挥中心大厅三机位录播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其他会场的录播。3.分别部署 1 套高清分体式视频会议终端、1 套 1080P 一体化终端(供移动部署的)于指挥大厅,部署 1 套高清分体式视频会议终端于视频会商;实现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不同应用场景,包括应急视频会商 17 (指挥大厅)、日常视频会商(会商)、学习培训(会商)等业务场景;4.在会商 部署一体化视频会议终端,通过政务外网连接到市应急指挥中心,支持 1080p 高清双流互通,快速灵活部署、使用便捷、应急人员能

24、够快速上手。5.在横向部门部署一体化视频会议终端,通过政务外网连接到市应急指挥中心,横向部门包括:交通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消防大队、森防大队等。二、功能 融合通信云平台融合了语、高清视频、即时消息、会议、调度、通讯录等多种通信业务,将各种通信能力进行封装,通过开放接口与用户业务系统紧密集成,不仅可以满足联动指挥平台的通信服务,还可以为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多种系统提供通信能力的支撑,形一个成统一的通信业务中台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实时 视频服务和即时消息(IM)服务。()音 服务 1.基础能力:支持点对点、一对多通话的 视频通话和多人语 对讲功能,实现媒体数据转发、录 录像、混流推流

25、、媒体数据处理、房间管理以及 IM 消息管理等功能。2.接入调度 融合通信云平台调度层承担了整体系统的调度工作,包括提供最优的节点列表给客户端,实时更新每个节点的负载以及到各个地方的 18 网络情况,以及服务端节点之间的最快路径选择。3.数据存储 承载平台的数据存储工作包括用户信息、配置信息、终端适配信息、算法参数信息、文件存储、用户日志存储等。(二)即时消息(IM)服务 融合通信云能力平台提供基本的 IM(即时消息)通讯能力,实现文字、图 和表情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支持单聊和群聊沟通模式。包括单聊、群聊、文件传输、消息推送、群组、在线/离线状态呈现等功能。4.1.4“N 应用”应急指 及应急

26、应用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遵循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想,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统一的接口标准、统一的安全保障,以保证各 系统的 缝集成。系统依托应急指挥通信网部署,使用市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统一提供的应用支撑系统,接入其他业务部门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数据资源、决策支持等专业系统的相关信息,开发应急业务管理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管理大数据指数呈现系统等 系统,通过服务总线实现各级应急指挥业务协同,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各级应急指挥数据共享,以此构建省、市、县(区)三级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应急指挥救援融合通讯体系。19 图 4 各层级智慧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管理

27、业务包括全过程管理业务、常态业务、非常态业务、综合保障业务等四类。根据应急管理业务和信息化需求,应急管理业务系统主要包含 、信息接报、信息发布、调度指挥、协同会商、结构化预案管理、应急保障管理、辅助决策分析、指挥演练、应急评估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依托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获取各类应急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应用服务处理,结合指标计算规则和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趋势分析,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手段建设全市应急安全运行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展 应急相关专题指数的健康运行状况,实时分析维持系统健康运行的各项指标,描绘全市应急管理安全健康运行的大数据画像,推动全市应急管理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转变

28、。20 图 5 市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字化战场 、简介 智慧应急前指成套装备产品是一种服务应急现场指挥的便携式 视频融合指挥通信系统,采用全新的“线网状网”理念设计,应用同频组网技术,利用现场宽带自组网中继通信机的多跳中继性,可为救援人员与现场指挥部之间打造稳定的宽带通信链路,支持现场可视化指挥调度、多种通信手段融合、现场通信组网、现场信息采集、多方应急协同等功能,解决应急前指最后一公里的互联互通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分组模块 融合组 及指 调度模块 三 便携指挥箱、现场单兵宽带自组网通信机、现场宽带自组网中继通信机;单兵随身设 智能头盔、单兵智能终端;场信息采集设 有毒气体检测仪、气象监测

29、仪、布控球、人机;外 接入设 卫星。21 本产品具有轻便灵活、方便携带,一键开机、快速部署,深度覆盖、超大带宽,多站级联、灵活组网的优点。图 6 智慧应急前指产品 本产品适用于多种应急救援场景,包括地震、火灾、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救援人员到达救援现场后,迅速建立现场 视频融合通信指挥系统,搭建现场宽、窄带通信网络实现本地通信组网,并通过强大的融合通信功能,充分利用 4G 公网、有线网络或者便携卫星系统远程通信网络,实现一线救援现场与后方救援指挥中心信息互联互通和指挥调度信息同步,确保应急处置时通信联络的安全、可靠、畅通,使一线指挥人员实时了解救援工作一线情况,实现应急救援现场方便、

30、敏捷的扁平化指挥。22 图 7 现场通信网络组建 图 8 森林防火指挥体系 23 图 9 消防指挥体系 智慧应急前指成套装备产品支持多种网络环境下各种智能终端的接入,通过与通信指挥软件的交互可以实现现场双向 视频传输、通信指挥调度、数据调度、图像采集、图像组网传输、预案处置、视频会议、集群对讲、即时消息、GIS 地图、现场通信自组网、人员生物信息采集、环境监控、指挥中心远程互联等功能。二、功能介绍 信指 调度 支持现场人员的 视频指挥调度、视频通话、视频会议、视频监控、集群对讲、即时消息、GIS 地图等,支持接入电台、电话、频等多种接口,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打通原有各自隔离的烟囱式系

31、统。24 视频会议:指挥箱通过宽带自组网和现场单兵融合,通过 4G 公网、卫星网络和地面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窄带自组网语 对讲:支持多跳的自组网语 对讲,有效解决地下、隧道和复杂地形的语 通话。救援小组内部通信:提供单兵降噪通信电台,支持 按键通话,实现救援队伍间全双工方式通信;有效过滤空呼的噪 和现场的背景噪,解决带空呼面罩和现场嘈杂环境下的清晰语 通信。远程通信指挥网络互联:系统提供 4G 或卫星通信网络接口,可远程接入指挥中心,提供和指挥中心的视频会商、图像传输、信息交互、语 调度等。模拟/数字 PDT 常规转信:支持现有模拟对讲机或数字 PDT 对讲机的接入或和应急常规通信网的互联。多

32、融合 信 可以实现 4G 公网、现场窄带自组网、现场宽带自组网、集群通信网、有线公网、有线专网、卫星专网等多网融合,可融合各种语 及 视频通信设备并实现互联互通。多网融合:系统可接入 4G 公网、消防专网,能通过 4G 公网、消防专网、卫星网络实现现场指挥中心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远程互联。25 图 10 通信指挥系统拓扑图 现场宽带组网:系统可组建现场 线宽带局域网,可通过移动公网实现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视频会商和图像传输。支持:宽带数据传输;中心组网,可灵活部署,需任何基础设施的支持;所有节点状态相同,可任意设置,通过多跳中继组网的方式克服复杂地形,大覆盖范围;所有节点具有非固定的移动传输能

33、力,快速移动不影响高数据带宽业务;图像具有自适应调整能力,充分保证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连续性和流畅性。26 图 11 现场宽带组网 现场窄带组网:系统可组建现场 线窄带自组网,可为现场指挥中心与救援人员之间的语、集群对讲、数据传输等提供通信保障;救援小组内部通信:系统配备全双工降噪通信模块,可降低噪 对于通话的影响并且实现整个救援队伍之间的免按键全双工通信。图 12 现场窄带组网+小队全双工通讯 27 多网络环境应用:基于 3G/4G/WIFI/自组网的调度通信功能,支持多种网络环境下智能客户端的接入。场信息采集 支持物联网设备接入,收集各种感知设备数据,包括感知器数据、布控视频、人机 测数据,支

34、持单兵信息回传,包括语、文字、图、视频等信息,实现现场信息覆盖,支持应急决策制定。现场人员生物信息采集:现场队员的体温、心率、姿态和活动度的实时监测功能;图 13 生命体 信息采集传输 环境监控:系统能提供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雨量、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可燃易爆气体参数,提供实时主动告警和实时数据分析及历史数据存储回溯系统配备多种采集终端,采集到的生命体 数据、空呼数据和气象参数可通过现场窄带自组网链路回传至指挥员单兵智能通信终端、便携通信指挥箱,现场指挥员可实时关注现场环境和救援人员状态;28 3D 测地图:提供 人机 3D 地图 测能力,支持 人机地图与三 指挥

35、箱自动数据传输和地图处理,需人工操作,可在指挥调度系统中自动生成现场 3D 地图,将救援人员、装备、物资直观 在地图上,便于整体把握灾情态势,辅助应急决策,支持人员和设备定位、电 围栏及告警、基于 GIS 的圈选、框选,可快速群呼,支持 GPS/斗 外定位。宽带自组网 视频采集和传输:支持现场多跳的 视频传输,有效解决地下、隧道和复杂地形的宽带通信问题;窄带自组网数据传输:支持多跳的自组网数据,有效解决地下、隧道和复杂地形的人员定位信息、生物信息和空呼参数等告警信息的传输。告警 对空呼氧气余量、人员 SOS 求助、设备异常、设备电量低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告警。指 调度可 化 系统配备三个 17

36、寸高亮展 、1 个 10 寸触摸、内置 10 倍光学变焦可旋转摄像机,实现了多路高清视频源同步 和四分 预览的功能,支持单兵现场视频 24 小时连续记录。系统内置一个 4*4 高清矩阵,支持可任意 换图像、地图和态势界面。预案处置 多种应急预案灾前预设,可调用、保存和编辑现场处置预案,一键启动预案执行,自动发送调度任务。29 应急信 、简介 近年来,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损失以千亿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成为政府防灾减灾、保障广大人民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迫 工作。中国移动梧桐应急大数据平台,基于具有时空连续性的位置信令大数据,结合气象、地震等

37、灾害实时数据,对受灾地区人口情况进行持续统计分析,通过对灾害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评估,有效辅助各级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救援工作,通过对各类事件的多级分类分析,实现对事件的精准预警和综合评估,提升管理效率。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 快捷查询:包含气象、地震等灾害(近 1 天、2 天、7 天、30 天、一年);自定义分析:支持地图画选(绘制圆形区域、绘制多边形区域)、手工输入(输入经纬度和区域半径)、行政区圈选、烈度图上传四种方式快速绘制受灾区域。快速分析:30 分钟内即可输出影响区域人流变化情况、人口来源地、年龄性别画像等;可视化展:热力图、网格图、卫星图三种方式展 区域人口分布情况,并

38、展 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居住/工作人口情况、人口年龄性别画像、人群来源地等;30 分析报告;靶向精准发布。图 14 应急大数据产品 中国移动应急救灾分析平台可支撑地震、水灾、泥石流、气体泄漏、洪涝、火山爆发、沙尘暴、台风、坍塌、决堤、传染病、爆炸等 12 类灾害应急事件分析,第一时间提供数据支撑,为防灾减灾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可服务外部客户包括不限于:各省应急管理厅 省市县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指挥中心 省市县各级水务管理局 省市县生态环境局 省市县地震局 省市县公安局 省市县防汛指挥部 31 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 省市县海洋渔业管理部门 省市县农业农村局 省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省市县交通指挥中心

39、 省市县卫健委 二、功能介绍 快捷查询 点击上海品茶左侧链接,可快捷查询近期气象、地震等灾害情况,可查询近 1 天、2 天、7 天、30 天、一年内灾害信息,如下图:图 15 近期灾害查询 定义分析 点击上海品茶右上角【新建灾害分析任务】按钮,进入新建任务界面,【任务名称】可自定义填写;【所属省份】支持全国 31 省区域选择;【灾害类型】可选择地震、水灾、泥石流、气体泄漏、洪涝、火山爆发、32 沙尘暴、台风、坍塌、决堤、传染病、爆炸等;【添加地区】支持地图画选(绘制圆形区域、绘制多边形区域)和手工输入(输入经纬度和区域半径)两种方式;【开始结束时间】可选择灾害发生前后 6 小时内的任意时间段。图 16

40、 地图画选分析区域 图 17 手动输入分析区域 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确认】即可快速生成分析任务。快速分析 33 点击上海品茶右上角【任务】按钮,即可进入任务管理界面,分析任务可在 30 分钟内出结果,输出影响区域人流变化情况、人口来源地、年龄性别画像等,点击【重新计算】可以对计算失败的任务进行重新分析计算,点击【复制任务】对已有任务进行复制,所选区域和时间等可以在原任务上进行修改后计算。基于网络自动化爬虫技术,实现地震台网、全球自然灾害信息库等网站的灾害信息自动爬取,第一时间获取中国境内灾害信息,并自动生成距震源半径 100KM、50KM、20KM、10KM、5KM 范围内分析任务,实现灾害影响分

41、析全流程自动化。图 18 任务管理界面 可 化展 点击【查看结果】,可直观展 分析结果,界面左侧多角度直观展 受灾区域人群分布情况,可通过热力图、网格图、卫星图三种方式 换展;右侧快速输出受灾人口统计、受灾人群年龄性别画像、人群来源地分析等结果,提供全面数据统计支撑,如下图:34 图 19 热力图分析结果界面 图 20 网格图分析结果界面 图 21 卫星图分析结果界面 35 分析报告 在任务管理界面点击【下载报告】即可下载分析报告,报告上部为灾害影响范围、受灾人数、居住/工作人数及热力图;报告中部为受灾人口的性别占比和年龄分布;报告下部为人口趋势分析,展 不同时刻受灾区域的人口情况,如下图:图

42、 22 分析报告 36 靶向精准发布 实现灾前受灾区域人员预警疏导消息触发,灾后救援人员指挥调度消息下达,支持消息内容及触发时间自定义配置。面向个体客户,及时发布防灾减灾、应急避难、疏散方案等信息,第一时间为受灾群众提供援助;面向政府及部门管理者,快速发布灾害影响整体情况信息,助力一线指挥决策。应急管理 应用 专题研 系统面向安全生产、地质、防汛抗旱、森林消防、风雹等事故灾害研 场景,通过整合接入相关单位的专业系统,快研速实现专题分析和 结果展,并可围绕事故灾害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多灾种耦合、次生衍生演化模拟和知识图谱等技术,针对每类事故灾害不同特 特性,结合现场动态信息汇聚叠加,构

43、建每类事故灾害分析研 场景。在多类事故灾害同时发生时,在单灾种研 的基础上,可实现对事故灾害的动态演化分析和多灾种综合研。专题研 应设置地质灾害、森林草场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等灾情事故专题研 场景,每类研 场景应至少包括事故灾害趋势分析、影响范围分析等分析内容。、全生 事故指 救援 题 结合危化品火灾与爆炸、危化品泄漏 散等突发事故特点等突发事故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专题系统。基于企业安全管理档案,重点实现对行业企业危险源、关键设备设施、安全生产作业人员、污染物排 37 放、安防安保等动态监测预警数据整合汇聚,全面掌握全市生产安全风险隐患分布和安全态势。结合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火灾分析、蒸气云爆

44、炸影响分析等模型,通过关联应急预案、应急案例、知识法规等数据,辅助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多方协同联动、信息快速发布和应急辅助决策功能。滑坡泥石流灾害专题以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监控数据、预警信息、气象动态、应急预案、灾情案例、知识为支撑,通过信息接入与展,监测预警与态势研,协同指挥与资源调度等业务应用,结合降雨性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等模型,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处置和应对提供技术支撑。二、指 救援 题(一)森林草场火灾指挥救援专题 对接整合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森林火险监测预警数据,以及火灾防治相关的业务数据(重点防火区域数据、预案数据、应急资源数据等),对森林火险

45、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展。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应急资源与应急救援力量分布情况等,对灾情发生地点周边进行风险分析和资源分析,实现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同时在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中智能匹配应急预案、案例、知识等,并结合森林火灾蔓延、森林火灾灾情评估等模型,为火情综合研、指挥救援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二)洪涝灾害指挥救援专题 结合 XX 市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根据气象局(台)系统预测洪涝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并结合灾害类型及预案 38 要求,整合所需物资、设备、救援力量等相关保障力量的分布情况,掌握各部门各区域抗洪物资的准备情况;分析研 洪涝灾害态势,对灾情发生地点周边进行风险分析和资源分析

46、,实现分析结果的专题展。(三)旱灾灾害指挥救援专题 旱灾灾害专题重点关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通过接入气象局系统预测旱灾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利用专业部门应用整合系统展现在旱灾影响区域内的重点防护目标以及相关保障力量,明确掌握各部门各区域抗旱物资的准备情况,利用气象、水务、国土、民政等部门的专业分析结果对影响区域内综合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集成展现,对相关领导指挥调度救援提供相关技术支撑。(四)雪灾低温冻害指挥救援专题 基于雪灾低温冻害专题结合雪灾不同类型猝发型和持续性的发生特点,建立雪灾指挥救援专题系统,通过对接专业部门雪灾数据和结合灾害监测预警及损失评估系统的预警及损失评估结果,通过关联

47、应急预案、应急案例、知识法规等数据进行指挥调度的辅助分析,从而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五)风雹灾害指挥救援专题 结合市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并通过对接气象局系统预测风雹灾害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及灾害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系统的监测和评估结果,并结合灾害类型及预案要求,整合所需物资、设备、救援力量等相关保障力量的分布情况,掌握各部门各区域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为领导指挥调度进行辅助支撑。39 4.1.5“中”应急指 中 应急指挥中心分为城市联动指挥中心和运营体验展 中心。建设联动指挥中心和运营体验展 中心,为体 动态监控,日常事件专业处置,重大事件协同指挥和市民代表参观体验提供一

48、个综合性物理场所。应急指挥中心依托电 政务网络、城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泉城运营支撑平台,按照国家新型建设要求,整合全市现有的通讯资源、网络资源、系统资源、应急联动资源,上连省下联区横向打通局委办,实现一体化指挥、精细化预案和智能化辅助,为市领导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及科学决策提供高效、准确的图像信息、文字信息、语 信息的重要举措。总体设计 、设计目标 按照体系框架,以事前防范与事后处置并重为理念,以应急指标体系为抓手,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支撑,以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为手段,构建一个集区域规划、综合管理、公众服务、综合展 与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实时把脉应急运行态势,并通过布局“统一标准

49、、统一平台、统一出口、统一服务、统一运维”的云平台管理体系,提高各专项业务系统承载能力和集约化水平,实现与各职能中心间的高速互连,提高应急协同管理效率、护航发展。同时,将的建设成果进行可视化展,在技术与展 内容上突出前瞻性和 范性,集中体现未来的全貌。40 二、整体框架 应急指挥中心是以综合监控和服务展 为主线,聚合各级应急数据,基于云计算逐步构建包含应急基础信息和动态数据的海量数据库,通过各类智慧型应用对应急的综合监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内容和资源,将应急指挥中心打造成建设的核心功能聚集地与展 平台,中心整体框架如下图所。图 23 应急指挥中心整体框架 场地设计 、功能分区 应急指挥中心整体场地

50、包括指挥决策区、综合展 区(含长廊通道)两部分 1、指挥决策区,由监控大、坐席和指挥台组成。2、综合展 区,展 城市现状、智慧体验和城市未来。长廊通道,利用科技手段装饰进入指挥中心的主通道。41 二、场地规划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系统集监控指挥中心、体验展 中心等于一体的智能化、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中心,包括对城市运行态势监测、城市运行数据收集、城市事件调度指挥、应急资源管理、领导决策辅助、公众互动平台等。1、整体空间布局 图 24 项目平面图 42 2、路线设计 图 25 路线设计图 应急 动指 中 、指 厅 图 26 指挥大厅效果图 43 1、天花主体:整体喷黑,轻钢龙骨基础,阻燃板造型,面铝塑板

51、。2、墙面:轻钢龙骨基础,上助燃版,面层木饰面。3、地面:水泥砂浆找平,界面剂表面处理,面 辐射抛光砖。二、指 策室 图 27 智慧决策 效果图 1、天花流线灯槽;阻燃板造型,LED 灯带,面高光软膜。天花主体轻钢龙骨基础,上双层石膏板,面层净味乳胶漆。2、墙面轻钢龙骨基础,上双层石膏板,面层净味乳胶漆。3、地面水泥砂浆找平,界面剂表面处理,面 辐射抛光砖。44 三、会商室 图 28 会商 效果图 1.天花:天花流线灯槽;阻燃板造型,LED 灯带。天花主体;轻钢龙骨基础,上双层石膏板,面层净味乳胶漆。2.墙面:轻钢龙骨基础,上阻燃板,面层布艺硬包。3.地面:水泥砂浆找平,界面剂表面处理,防潮层

52、处理,面层实木地板。四、LED 屏 应急指挥中心项目 幕系统项目设计小间距高清晰 LED ,使用高端小像素间距 TVH 系列产品,包括前端视频处理设备,配电系统,信号通信系统和钢结构共同组成,并具有控制播放及终端 等功能的一套技术解决方案。LED 小间距 幕物理像素间距小,单位面积内的像素密数量非常多,可以在很近距离观看并且没有颗粒感。45 通过对中心大 幕 系统的建设,实现各项业务系统的各项业务数据信息、视频会议系统的综合 ,内容可以管理控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多种组合 ,具备任意开窗、拼接、整 等 功能,可以快速实现 内容的 换。图 29 中心大 所使用的 LED 大 幕具备高清晰、

53、高亮度、高稳定性,快速维护的性能,能够实现各项业务需求。五、综合指 调度 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包括对事件要情、预警信息、资源调配、职责分工、应急流程、注意事项、调度指令、实施措施等信息进行管理。支持接收反馈、处理、综合 、信息分发;部署应急调度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实现任务分析、计划跟、方案推演、命令生成、执行反馈、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系统基于多媒体 IT 通信技术、结合现有的网络资源、通信资源、46 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构建纵向跨层级、横向跨部门的联动模式、实现“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为支撑”的应急指挥体系,将传统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卫星通讯、海事电话、4G 单兵、传统

54、语 系统、集群对讲、可视电话及智能移动终端等系统有机融合成一个多元化的通信系统。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全方位信息调取,通过对视频、语、数据、图形等信息进行全同综合掌握,将事发地的数据信息通过多种方式统一呈现并验证,为领导指挥调度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实现统一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及时高效、准确的通信保障。以通讯网为基础,以 GIS 平台为依托,与突发事件管理系统、风险隐患管理系统、融合通讯系统以及城管、城市应急、防汛等相关单位的事件、案件、人员、辆、通信、图像等信息数据相关联并在 GIS 精确定位,实现指挥调度、分析研 工作。包括应急任务管理、救援情况管理、资源调度、预案调度、语 调

55、度、应急态势跟 功能。综合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有线电话进行多方通话以指挥调度联动单位及相关人员,指挥中心也可以通过有线、线多种方式(如专用电话或 Gota 线对讲机等)直接与相应突发事件的具体负责人进行指挥调度。指挥调度系统操控平台,通过综合应用和 GIS 的各种功能以及与综合信息系统与指挥调度系统的紧密结合,辅助应急指挥人员了解突发事件周边环境情况、处置情况、资源到位情况等,从而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47 融合调度 应急指挥中心视频源包括监控摄像头、移动终端、PC、IP 可视电话、移动应急指挥、人机等,为快速、直观掌握现场情况,指挥人员需要灵活、随机调用多种视频源的信息,辅助预案系统进行有效的

56、决策,但当前并不具备像多种视频源融合接入的能力,方案中通过视频融合服务器提供强大的视频接入能力,并可将视频整合处理后,提供给应急座席和大 进行实时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功能包括:视频监控平台集成、视频调度集成、会议系统集成。协同 动调度 协同联动调度系统用于指挥中心与市应急委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互及指令传输,集中整合和展现包括消防、交通、气象、水利、医疗、电力、安监、卫生、防疫、城建等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自主建设的系统,实现各个部门应急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同管理。能接收上级应急平台下达的指挥调度指令,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人员可通过本系统直接进入通信平台,集成实现各种通信工具之间的组呼、轮

57、呼等功能,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IP 电话、信、邮件等通信手段)调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资源,协同联动调度系统主要是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可调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资源,实时或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情况传递给相关人员,实现协调指挥、有序调度和有效监督,提高应急效率。系统功能包括:事件定位、事件标注、救援力量标准、一键布控等。48 预案可 化调度 通过建设“电 化、结构化、可视化”三个功能模块,实现对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企业预案和风险隐患防范措施的采集、分类、检索及打印。同时,根据应急救援过程不同阶段处置效果的反馈,在应急平台上可实现对

58、应急救援方案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最终形成分类、分级、分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系统功能包括:预案结构化、预案匹配、预案启动、预案执行、预案升级、预案转方案、预案监控等。融合 信调度 1、有线通讯调度 通过调用语 交换机开发接口,实现计算机软件电话有线调度功能,满足个呼、三方通话、代答、强拆、强插等功能。2、线集群调度 通过调用集群开发接口,实现通过计算机软件 线调度功能,满足应急状态下的达到一呼百应的指挥调度要求;3、信调度 通过调用 信发送接口,实现对移动网络手机发送 信息功能,满足应急指挥 信调度要求。4、资源调度 通过系统给救援队伍、救援专家、应急物资、救援装备等应急资源隶属单位或个人发送

59、调度指令并记录调度过程。5、任务管理 对根据相关预案及指挥方案,生成具体的救援任务,并实现对救援 49 任务的编辑、审核、分发及反馈与调整。6、通讯网管理 实现管理指挥调度通信网(电话通讯簿)和展 功能,有线通讯、线集群终端、计算机设备管理功能。六、计算 专专网网接接入入区区三层交换机公共数据区民政磁盘磁盘阵列阵列FC交换机专业数据区FC交换机UTM(防火墙+IPS)数据备份系统核心交换机专网服务区综合管理区中心交换服务区防病毒网络管理漏洞扫描 日志数数据据交交换换区区坐席坐席DLP大屏运营管理决策分析视频监控视频监控(自建自建)摄像机摄像机APNAPN专网专网移动终端移动终端 摄像机摄像机I

60、nternetInternet核核心心交交换换区区前端采集区前端采集区核心数据区核心数据区平台服务区平台服务区市政、教育等县直部门 政务外网政务外网(已建已建)前置机前置机数据拷贝数据共享国土、税务、民政等 前置机前置机摄像机摄像机摄像机摄像机视频网闸前置机数据拷贝数据共享公安局(公安网)公安局(视频专网)安全管理互联网服务区 (DMZ)市政教育国土税务税务国土教育市政公共专业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公共基础数据UTM(防火墙+IPS)视频专网视频专网(公安公安)边界接入系统UTM(防火墙+IPS+VPN+防病毒)UTM(防火墙+IPS+VPN)UTM(防火墙+IPS+VPN)交换机网闸UTM(防火墙

61、+IPS+防病毒)公安政公安政务外网务外网办公区办公区SSLVPNHttps互互联联网网接接入入区区委办局政务委办局政务外网办公区外网办公区备份软件1000M100M100M1000M1000M1000M备份软件同同城城备备份份区区1000M1000M磁盘磁盘阵列阵列镜像数据备份区数据备份系统互联网区互联网区专专网网区区WAFWAF政务专网政务专网(已建已建)副科级以上单位、重点企业、乡镇站办所等 智慧社区专网智慧社区专网(自建自建)前置机前置机10G委办局智慧委办局智慧昌乐专网办昌乐专网办公区公区 图 30 网络总体拓扑图 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整个网络传输的核心枢纽,前端监控视频流、委办局前置机

62、对接的数据通过内网专线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市政、智慧照明等前端采集数据,通过 线 APN 专网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委办局通过政务外网访问相关应用系统;其他各委办局通过专网访问相关应用系统;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访问公共 WEB 服务。50 整体网络架构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中心网络接入区(互联网接入、指挥大厅接入、专网及职能部门接入)、核心交换区、数据交换区、核心数据区、平台服务区、同城备份区等。系统核心设备采用双机热备、双线路冗余 单点故障设计,实现内部各 系统之间数据高速可靠的转发。同时核心交换机支持 SDN 技术,后期可根据需要向全虚拟化网络架构(按需逻辑分区、按需安全过滤、具备自动化部署)

63、平滑升级。为保证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结合相关标准及规范,总体网络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建设专网,所有数据业务均部署在专网。骨干网络系统全部采用双设备、双线路冗余 单点故障设计,主干网络通过部署 2 台核心交换机、2 台数据交换交换机,实现内部各 系统之间数据高速可靠的转发。系统具有万兆主干,千兆汇聚,千兆桌面的接入能力。互联网接入提供多运营商接入能力,建议每家运营商提供 1000M接入带宽。应急指挥中心与各下属部门和相关单位通过租赁运营商内网专线的方式,提供高速网络互连和数据传输。专网与济南市现有的电 政务外网及公安视频专网进行对接,并通过安全设备隔离,保证各自网络安全。系统具有移动用户远程 VP

64、N 接入的能力。七、信息 全 数据中心是更多是支持未来城市智慧业务系统,从而助力政府向 51 服务型转型,在保证政务业务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生活便捷度。为了实现上述愿景,数据中心建设应以云计算技术架构为基础,以国家安全标准要求作为安全基线,将其建设为安全、高效、适应业务未来发展的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参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包括云计算安全标准),智慧云数据中心整体安全架构设计如下:图 31 智慧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 在上述安全架构中:采用两套完全独立的业务网络系统,来承载不同业务区的业务系统,并将传统安全设备云化,实现安全即服务,为业务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可持续性能的安

65、全防护能力。安全在逻辑地接入网络的规划上分为电 政务外网、互联网,建设统一的核心交换区来保障接入安全,建设数据中心来支撑的主要智慧业务。因此多层安全域实际上是横跨了数据中心及电 政务和互联网 52 的逻辑结构。从逻辑结构上划分,安全域主要分为:核心数据区 数据交换区 平台服务区 核心交换区 专网接入区 互联网接入区 统一运维管理区 八、中央控制 指挥大厅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备高雅格调和优美 质、清晰图像演。这样使得现代会议使用的电 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简单的话筒加 系统到现在的集话筒、视频跟 系统、大 幕 设备、灯光、响、功放、系统、DVD、投影机甚至窗帘等一整套设备,

66、这一整套庞大的设备系统虽然具有繁多的功能,但控制起来也相当麻烦,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指挥大厅内所影 设备、信号 换、幕升降、量调节等等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简化复杂的操作。中央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中控主机 线触摸 线接收器 53 红外发射器 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将不同厂家、型号、性质的器材或硬件,及环境装置连接起来。只需轻按 线触摸 就可实现大 幕系统控制;视频 换、VGA 换,集中控制系统电源的开关;环境灯光的调节及开关;窗帘及投影幕布的开关、升降;可调节 系统的 量及 质;通过红外线可控制多种电器,如 DVD、VCR 及电视机、投影仪。还可以通过RS-232C 输出端口和 RS-4

67、85 控制端口控制任何连接于这些端口的设备。连接局域网或 Internet 可以实现在远端异地进行控制。图 32 中央控制系统拓扑图 九、多媒体交互 视频传输、处理及管理平台以网络交互为核心,对各类视频源通过网络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实现视频的全交互,并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54 在网络系统的控制界面上,所有输入输出图像都可以预览、抓、管理及调度,且可进行 展,强大网络计算功能,具备双向控制模式,提 系统故障信息以及远程修复功能。指挥大厅视频源包括本地工作电脑、DVD 信号以及远程视频源等视频源,同时指挥中心现场区域设计 LED 大 幕,需分配 9 路输出到大,同时,现场可能还需实现录播等,需预留

68、3 路输出到其他系统。传统的 视频矩阵 法准确 误、延时、损耗地完成如此庞大的视频系统传输及处理。因此我们借助强大的网络系统,基于稳定的网络,设计了一套高清云交换视频系统。所有视频源经高清输入节点,进入到视频网络,通过视频管理主机,进行管理分配,将任意视频源 换到任意输出,所有视频源经高清输出节点,直接 换到 终端。图 33 多媒体交换系统拓扑图 55 多媒体录播系统基于 IP 网络,可以将会议中的视频、频信号和计算机动态 幕信号进行一体化的同步录制、直播和点播。相对于传统的视 频录播产品,会易录在视 频录播的基础上,创新地增加了对计算机动态 幕信号的录制直播点播功能,该功能对于全面记录会议、

69、教学、培训的实况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尤其适合配合具有双流或 T.120 数据会议功能的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系统采用前后台分离模式,前台设备负责信号采集,包括视 频编码器、数据编码器及 VGA 编码器;后台设备负责信号处理,包括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前后台设备之间通过 IP 网络进行通讯。会议现场的视 频信号由视 频编码器采集,计算机 幕信号可通过数据编码器和VGA 编码器两种方式进行,其中数据编码器为软件方式,VGA 编码器为硬件方式,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上述编码器可将采集到的视 频信号和计算机 幕信号编码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后台的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可将收到的视 频信号和计算机 幕信号

70、进行同步一体化的录制、直播、点播。56 图 34 多媒体录播系统图 十、音响扩声 组成与功能 组成:主要由大功率吸顶 箱、功率放大器、数字调 台、周边调涉及数字会议系统组成备组成。主要功能:主要完成运营大厅的高品质 及会场内的监听,有选择的进行对远程 频的传输。数字会议系统实现所有指挥导人员的话筒发言,采用手拉手并联方式。系统设计 在 大 两侧安装 2 组线性阵列 箱作为主 箱。每组线性阵列 箱由 1 只线性阵列超低 箱和 4 只线性阵列全频 箱组成。下方中间位置安装2只线阵全频 箱作为中置 箱使用。57 天花板安装 12 只全频吸顶 箱,作为辅助 使用。相应的配置功率放大器。控制 配置一台

71、16 进 8 出的数字调 台,体积小,功能强大,接口丰富,满足各种类型的需要。配置 1 套数字会议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配置 57 只桌面会议单元,其中一只为主席单元,其中主席台和指挥操作台每人为1个会议单元,会议圆桌中央位置为主席单元;业务操作台为每单元 1 个会议单元。系统主机带有语 激活功能,可实现语 自动激活。单元带有触摸 ,可以 用户界面语言选择、扬 器和请求列表、投票表决等信息。系统连接图见下图:数字会议主机计算机1计算机2备用监听输出输出1-4线阵音箱数字网络音频处理器输入1发言单元*57输入2、3输入4、5输入6-16功率放大器监听音箱输出5-8备用中置音箱吸顶音箱吸顶音箱 图 3

72、5 系统连接图 建筑 学设计(1)采用超细吸 玻璃棉 高频 频信号层次清晰、明亮,信息量丰富,为防止经未经处理的光滑硬质墙面直接反射降低 的清晰度、可懂度将采用部分内墙面使用超细 玻璃棉,控制反射;(2)板共振吸 结构 由于低频信号强度大且 方向性,较容易出现共振情况,设计采用 58 装饰表面使用小面积高强度材料内填吸 材料不对称处理控制低频共振。(3)采用窗帘、木墙裙、木地板(部分)、软包等自然吸 装饰 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控制高低频共振、放射,控制大厅自然混响时间;(4)噪 控制 大门加厚,内填吸 材料;窗户采用双层结构,两层玻璃采用不同厚度,防止谐振;空调与天花接触点、风口(风道)采用矿棉做

73、吸 处理;与 外机连接处要密封好,不透气。电气 学设计 对运营大厅的电 系统设计中,学特性指标采用广播电影电视部部分标准 GYJ25-86厅堂电 系统 学特性指标中语言电 系统一级 学特性指标。采用如下方法:(1)采用专业级设备 为保证各类技术指标,电气设备均采用专业级设备来降低失真,提高传输增益,使各设备间阻抗相匹配;(2)抑制反馈,衰减反射过激点 利用数字 频处理器抑制 场内出现的正反馈,防止啸叫;利用多段图式均衡器调整 场内功率频普密度,衰减反射过激点,将整个 场内的 场不均匀度控制在 8db 以内;(3)噪 控制 合理调整各级设备输出增益,使其工作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同时利用压缩限幅器的

74、门电路隔离设备噪。59 箱布局如下图所:线阵全频+线阵超低音音箱线阵中置音箱吸顶音箱数字会议单元 图 36 箱布局图 十、集中控制 功能与拓扑关系 集中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神经网络部分,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并具备紧急手动控制功能。整个系统启动、关闭速度快,可实现远程控制系统、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集中控制 系统主要由网络式集中控制主机、12 寸彩色有线触摸、8 寸 线触摸 组成。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可使整个 控系统的操作快捷、灵活、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要能满足系统自动化操作,系统启动速度快,使用便捷,能够单人操作包含各个要素 的所有设备,实现设备自动、联动控制,并能够在机房实时监控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75、集中控制系统采用控制网络方式构建,同时以 TCP/IP 网络与其他各 系统 缝链接,通过灵活、便捷的编程软件工具,使 视频设备通 60 过计算机软件编程后,形成一套整体的多媒体系统,轻松实现对投影 系统、录像系统、频 系统、会议讨论系统、视像联动系统、会议信息发布系统、灯光环境、窗帘等设备进行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实现各 系统的独立操作或模式化操作。集中控制系统拓扑图如下:无线路由器无线触摸屏数字音频处理器NET624 DLP拼接数字混合矩阵中控主机RS232NET 图 37 集中控制系统 系统组成 集中控制系统由主控机、控制系统及受控设备组成。主要解决所有受控设备的协同动作,给控制操作人

76、员和技术人员提供直观、简易的操作方式。控制中心能对所有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分控机能对使用人员关心的设备进行控制;各受控设备还应具备手动功能。(1)主机:起到接收触摸 的控制信号,解释并执行的作用;(2)彩色触摸:可直接预览视,简易快速地进行全程操控;(3)强电继电器模块:用于控制 幕、设备电源等设备;(4)红外发射棒:用于控制如 DVD/录像机/实物展台红外设备。幕 控制 大 控制方式有两种:采用客户端软件控制,通过在控制电脑 61 上安装客户端控制软件,可以实时控制:图像漫游,图像拼接模式,通道 换,信号参数调试,模式调用,背投箱体的开关机等功能;线触摸 控制,操作平板电脑的软件界面,通过 C

77、RESTRON 中控主机,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可以执行模式调用、信号 换和背投箱体开关指令。视频控制 视频控制是通过中控主机的串口发送 RS232 控制代码,控制 RGB矩阵和 视频矩阵,执行信号 换动作,并且可以实现 视频分离的 换功能。频控制 频控制是通过中控主机的串口发送 RS232 控制代码,控制媒体矩阵的信号路由、输入输出电平调整,实现 源 换和 量调整,并且可以实现 频预置模式调用和宏命令的运行。主要信息点设置原则如下:服务器机柜每个机柜保证有足够的光纤及水平 蔽铜缆;列头柜与网络核心柜之间采用光纤主干加铜缆备份原则布线;网络区非网络核心柜采用光纤为主铜缆为辅保证各种应用;大厅内每个

78、工位保证足够的数据、语 信息点,并根据实际需求布置光纤到桌面。本项目分为光和铜两部分解决方案,光缆部分采用低烟 卤多模万兆光缆,铜缆部分采用低烟 卤的 蔽六类线。布线结构如下:网络布线区设置在机房东西两侧,采用 80010002000 的网络机柜,方便管理与操作。大厅、配套机房以及大 幕的所有主干、水平 62 布线与进出机房的光纤、铜缆与大对数电缆均进网络布线机柜内;网络核心设备机柜与存储机柜之间设置 24 芯多模光缆和 24 根水平铜缆作为备用线缆;机房内服务器机柜采用 60010002000 规格,每个机柜与布线区之间敷设 24 根铜缆作为数据备份与调试信息点,与存储机柜之间布置 24 芯

79、多模光缆;另外在辅助操作区域和机房内设置 23 个信息点作为调试和内网语;大厅布线:根据现有需求,每个工位敷设 3-6 根不等的水平铜缆,每排敷设 1 对光纤到桌面信息点;大 幕布线:根据大 幕系统的具体要求设计;大对数线缆:从大厅配套背投间机房到通讯机房布放 1 对 200 芯的大对数线缆;单模多芯光缆:从大厅配套背投间机房到通讯机房布放 144 芯的单模光缆;KVM 系统:根据系统功能的划分进行配置,另外配置一套集中控制平台,提供远程操控功能。63 05 经典实践 64 5.1 应急管理 工程及 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应急管理 建设 分 信 策子 目 5.1.1 目背景 应急管理部主要承担防

80、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 3 月 12 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业信息化决策部署和应急管理部党委关于信息化工作具体部署要求,坚持

81、“两个至上”,聚焦“两个根本”,破解自然灾害影响精准化评估、矿山精准化管控、灾害事故精准化救援辅助决策等迫 需要解决的难题,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应急决策机制,提高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和评估水平,不断用信息化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5.1.2 建设内容 依托运营商大数据人口分析能力,将“人+地+事+物+组”65 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分析模型、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以“人”为核心的辅助决策系统。围绕自然灾害辅助救援决策和安全生产异常监测,实现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等)受灾区域内的辅助决策分析模型和异常预警模型体系,实现对重点区域内的异常情况监测和

82、灾害特 分析可视化系统,提升灾害事故精准化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决策水平。5.1.3 实 价值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矿山防盗采、复工复产、各类事故进行监测分析,同时满足对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泥石流等)实时分析,为灾害救援、灾害预警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建成以“人”为核心的手机通信大数据辅助决策 系统。实现对矿山潜在风险等情况及时监测预警。提升灾害事故精准化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决策水平。5.2 内蒙古 治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 5.2.1 目背景 自治区应急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应急部统建相关信息化系统、自治区

83、已建的各类政务信息化基础、自治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基础及厅内其他支撑项目,对标应急管理部门三定职责,结合自治区应急管 66 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力争到 2022 年底,对标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业务引领、安全可控”的原则,兼顾新建工程和既有成果,通过边建、边用、边完善,将指挥中心升级改造为自治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全区应急 、监测预警、会商决策、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的现代化综合运转中枢,为领导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视频会议调度等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

84、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防灾减灾能力 著提升,形成上下贯通、联动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方式,促进指挥调度迅速快捷、科学有序,确保有急即应、有急能应,构建科学完备的预警指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抢险救援响应速度、处置效率,形成自治区应急管理的“中枢神经”。5.2.2 建设内容 以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业务需求,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可表述为:“一个平台,

85、两个门户,三张网络,四大业务”。系统建设一个平台,即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由支撑系统、业务系统、标准规范、安全防护、智能运维、配套支撑等建设内容组成。67 将应急管理业务与信息化支撑能力相结合,构建完整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业务体系。应用集成两个门户,即应急综合门户、应急移动门户。在 PC端和移动端实现部、自治区两级应用接入。应急综合应用平台的各类使用用户可以自主订阅,形成个人工作台,对各自所需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归集,并查看系统推送的待办事项、系统提 等信息,根据业务需求便捷进入各个应用系统,快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日常业务。实现各类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体验融合一致、架构开放敏捷

86、的统一门户。运行范围三张网络,即互联网、电 政务外网、应急指挥信息网。本期建设内容横跨三张通信网络,为综合应用平台用户群体提供实时、精准、可靠的端到端通信服务保障,为应急救援快速响应、统一指挥提供通信支撑。业务覆盖四大业务。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政务管理。围绕应急管理工作四项核心业务开展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工作。通过在部统建系统集成推广基础上,针对自治区应急管理实际工作需求,重点建设企业安全生产在线监督管理、中介机构安全生产在线监管、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指挥等信息系统。5.2.3 实 价值 覆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政务管理等多个领域,为业务开展提供全面信息化支撑。在“统筹

87、规划、集约建设、业务引领、安全可控”的 68 原则下,兼顾新建工程和既有成果的基础,规划构建出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5.3 河北雄 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 5 年发展规划编制 目 5.3.1 目背景 应急管理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 批 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安全风险预防治理,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持续推

88、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将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应急管理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于进一步筑牢全区安全发展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应急管理部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文件部署,推进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69 5.3.2 建设内容 对新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业务开展情况、业务信息化建设情况、业务建设需求等情况,全面辨识当前信息化工作存在问题,明确未来 5 年新区

89、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编制河 雄安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 5 年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作用提供理论支撑。5.3.3 实 价值 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建设为主线,聚焦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需求,有力发挥信息化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能力。以“智慧应急”为牵引,推动应急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应急管理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全局视野和“大应急”导向,深度融入数字城市建设,整合各相关单位建设基础及需求,筑牢城乡安全能力体系,构建专常兼备、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70 06 生态合作 71 中国移动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

90、促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灾害事故多发频发、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中国移动聚合生态资源,通过应急管理大数据工程建设,融合5G+AICDE 等新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特色协同应急能力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应急救援的协同性、整体性、专业性,推进构建资源整合、高效协同、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应急管理新生态。72 声明 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 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 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 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73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应急管理分册(77页).pdf)为本站 (可不可以)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