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国信通院: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年)(335页).pdf

编号:115274 PDF   DOCX  335页 12.3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信通院: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年)(335页).pdf

1、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2022 年)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2月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言前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2、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2022 年 6 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系统谋划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对政府数字化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和战略要点作出统一部署。为促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宣传推广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优秀案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政务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数字政府案例,形成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以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借鉴。案例遴选经过公开征集、初期筛选、专家评议等环节,有关领域专家根据逻辑性、先进性、创新性、

3、针对性、示范性、实效性、普惠性等七方面标准,对申报案例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在一百四十余个案例中遴选出一批“典型案例”。本案例集所收录案例建设内容、相关数据及图表等均由各申报单位提供,中国信通院未对全部数据进行真实性校验。案例集通过对国内已实施的数字政府建设案例分析,根据各案例所述项目建设领域,将遴选出的案例划分为示范案例、市场监管类、社会管理类、政务服务类、数字机关类、应用支撑类、智慧城市类、综合实践类等。从本次征集的案例来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当前数字政府业务应用趋于高效协同,市场监管、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二是政府机关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拉动政府业务流程改革优

4、化;三是数据中台、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共性应用更加趋向敏捷赋能,云、网、端支撑能力效果显著;四是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发展,城市大脑已成为赋能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底座。总体来说,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尚处于成长阶段,数字政府建设体系化布局凸显,但技术标准、应用场景、配套机制等仍有待成熟,数字政府项目的运营机制、数据管理仍有较大探索空间。在政府和产业界对于数字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信息技术加速演进下,相信数字政府建设会日新月异、亮点频出,案例汇编将见证数字政府建设日臻完善、不断成长的历程。目录目录一、示范案例.1(一)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1(二)宣城市城市大脑赋能政府数字化.9

5、(三)滨州市全力打通数据管理运行经络,首创体制改革新模式.17(四)包头市以“1+1+N”模式,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21(五)威海市基于区块链的“一人(企)一档”.33(六)合肥市城市中台全面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40(七)淄博市数字赋能打造公共投资项目“智慧审计”新模式.46(八)山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平台.54(九)天津市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59(十)苏州工业园区“强连接,大协同”的数字机关平台“数园区政务通”.64(十一)亳州市“城市大脑”助力打造“智慧药都,数字亳州”.72(十二)日照市数据赋能无证明城市建设.78(十三)广东省“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83(十

6、四)上海市金山区 AI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88二、市场监管类.93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案例.93三、社会管理类.102(一)淄博市博山区“智防山洪”信息化预报预警建设.102(二)日照市打造智慧城管助力精致城市管理.110(三)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119(四)苏州工业园区“数园区疫情防控一体化”信息平台.125(五)淄博市博山区创新打造“1+N 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模式.133(六)汕尾市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138(七)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5G+智慧环保项目.144四、政务服务类.149(一)青岛市 12345 政务热线智能化平台.149(二)广东省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

7、服务平台.156(三)日照市数据赋能推动“婚育服务全照办”.163(四)河南省“豫事办”政务服务平台.171(五)淄博市桓台县“守信快办 失信制约”点亮政务服务新体验.176(六)企业办事“一件事”暨营商环境监测平台.181(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188(八)淄博市桓台县“智能+定制+极简+主动”优化营商环境驰而不息193(九)日照市义务教育无证明入学.201五、数字机关类.207(一)山西省协同办公集约化平台.207(二)南京市政府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212(三)江苏省产业用地决策支撑平台.220(四)山西省 13710 工作制度平台.227六、应用支撑类.233(一)济南市区

8、块链助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赋能.233(二)苏州工业园区“数园区智能中枢”.239(三)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政务数据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共享平台.247(四)广东省数字政府电子政务云服务项目.254(五)山西省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261(六)广东省基于 SD-OTN 全光网的电子政务外网创新应用.269七、智慧城市类.275(一)聊城市智慧聊城“城市大脑”.275(二)青岛市市南区 5G+城市基层治理项目.285(三)日照市城市大脑数据中台赋能城市数据治理与动态监管.293(四)铜川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298(五)娄底市智慧城市综治网格化平台.305八、综合实践类.310(一)宁夏吴忠利通区“数字

9、利通”项目.310(二)大同市新型智能城市项目.318图 目 录图 目 录图 1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3图 2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总体架构.4图 3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数据架构.5图 4宣城城市大脑的整体架构.10图 5宣城“决策驾驶舱”大屏版.11图 6宣城“宣企快办”场景展示图.12图 7宣城“大型车辆治理”场景展示图.12图 8宣城“12345 智能回访”系统展示图.13图 9宣城“诗意宣城”场景展示图.14图 10“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场景展示图.16图 11包头市数字政府技术架构图.22图 12包头市数字政府业务架构图.23图 13包头市政务服务“好差评”页面.24

10、图 14包头市城市大脑能力平台.24图 15包头市数字化城管指挥调度系统.26图 16包头市人民政府智慧政务平台.26图 17包头市城市大脑能力平台.28图 18包头市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29图 19“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架构.34图 20“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界面.36图 21“我的数据”业务授权.38图 22基于威海政务区块链的政务服务应用建设蓝图.39图 23合肥市城市中台建设架构图.42图 24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总体架构图.47图 25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技术框架图.48图 26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系统界面.49图 27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功能界面.50图 28淄博市

11、投资审计智慧平台数据处理界面.50图 29山西省数字政府总体架构图.55图 30数园区政务通创新工作坊组织架构.65图 31数园区政务通定位.66图 32数园区政务通技术架构.66图 33数园区政务通五层连接.67图 34数园区政务通工作台.67图 35数园区政务通中桥系统.68图 36数园区疫防控协同场景.69图 37亳州城市大脑“141740”架构体系.74图 38金山区 AI 鑫眼平台整体方案架构.89图 39金山 AI 鑫眼平台.91图 40天津市“互联网+监管”全流程一张图.96图 41天津市“互联网+监管”政策法规管理系统.97图 42天津市“互联网+监管”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系统.9

12、7图 43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移动端非法营运车辆监管上海品茶.99图 44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102图 45博山区山洪灾害预警视频监控站、预警广播站、自动水位站.103图 46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手机 APP”.104图 47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抢险队转移群众.106图 48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111图 49日照市燃气监管一张图.112图 50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每日案件分析情况.113图 51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视频事件智能分析系统.115图 52日照微城管.116图 53浮来山街道数字孪生平台.117图 54无锡

13、市自然资源规划“一张图”大数据平台.120图 55无锡市“慧眼守土”实时监测监管平台.121图 56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监管决策系统.122图 57苏州工业园区“疫防控”架构图.127图 58苏州工业园区一体化跟踪管理流程图.127图 59苏州工业园区数据归集治理情况.128图 60苏州工业园区疫情大数据可视化.129图 61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总体架构.139图 62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应用构架图.140图 63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总体功能架构.145图 64青岛市智能化呼叫中心架构图.150图 65青岛市 12345 热线服务系统应用场景图.154图 66粤商通平台建设模式.158

14、图 67日照市“婚育服务全照办”移动端事项申报入口.165图 68日照市“婚育服务全照办”应用案例.167图 69日照市“婚育服务全照办”主题服务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169图 70豫事办 APP 界面.172图 71桓台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178图 72营商环境监测平台整体架构.182图 73营商环境监测平台界面.183图 74企业“一件事”协同联办平台大屏展示界面.184图 75企业营商服务“一件事”点餐式服务办事流程.186图 76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系统架构.190图 77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业务架构.191图 78桓台县“政银合作 一次办好”战略合作签约.198图 79义务教育

15、招生入学发展阶段.202图 80日照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过程.203图 81日照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数据采集及填报过程.204图 82“爱山东”APP 日照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截图.205图 83山西省协同办公集约化平台系统架构图.208图 84山西省协同办公集约化平台移动端技术架构图.209图 85南京市“互联网+软件交易服务平台”功能预览.214图 86南京市“互联网+软件交易服务平台”数据中心架构设计.214图 87“数聚蜂巢”数据服务系统整体架构图.215图 88江苏省产业用地“一本账”.222图 89江苏省产业用地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223图 90江苏省

16、产业用地决策支撑平台专题分析.224图 91山西省 13710 工作制度平台 PC 端系统页面.229图 92“大纬链”区块链平台整体架构.235图 93济南市“区块链+普惠金融”.236图 94济南市“区块链+企业开办一次办成”.236图 95济南市“区块链+公证证据流转平台”.237图 96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中枢总体架构.240图 97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中枢数据中台.242图 98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中枢技术中台.243图 99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中枢门户.244图 100沈抚示范区数据普查成果大屏数据资源展示.249图 101沈抚示范区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平台统一门户.250图 102沈抚示范区数

17、据服务平台部门领域资源目录.251图 103山西省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总体技术路线图.262图 104山西省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功能图.263图 105山西省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资源目录界面.265图 106广东省政务外网逻辑架构图.271图 107国家政务外网网络架构图.271图 108广东省政务外网全光 OTN 互联网络图.272图 109广东省政务外网物理构架图.273图 110聊城市城市大脑建设目标.276图 111聊城市城市大脑总体架构图.277图 112聊城市城市大脑数据资产沙盘.278图 113聊城市城市大脑城市治理协同处置场景.279图 114聊城市城市大脑生态环境一张图场景.280

18、图 115聊城市城市大脑民生服务一张图场景.280图 116聊城市城市大脑 AI 战“疫”场景.281图 117聊城市城市大脑视频感知城市治理事件.283图 118青岛市市南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286图 119青岛市市南区云脑中枢.287图 120青岛市市南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工作平台.288图 121日照城市大脑数据中台.294图 122日照城市大脑数据中台出租车走航空气质量治理效果图.296图 123智慧铜川政务云平台技术架构体系.299图 124铜川城市运营中心技术架构示意图.300图 125铜川新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示意图.300图 126铜城办 APP(城市 APP)示意图.3

19、01图 127铜川市智慧社区服务技术构架图.302图 128娄底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306图 129数字利通政务云云架构图.311图 130数字利通基层综合治理协同平台架构图.313图 131数字利通基层疫情防控管理系统架构图.313图 132数字利通智慧党建系统架构图.314图 133数字利通应急保障综合应用系统架构图.314图 134数字利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架构图.315图 135数字利通数字环卫架构图.315图 136数字利通健康产业大数据架构图.316图 137大同市智慧城市社会综合治理专题大屏.320图 138大同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320图 139“天下大同”APP.

20、321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一、示范案例(一)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一)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报送单位: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从信息化发展的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通过相关政策的衔接配合,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地区、各部门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创新优化推进机制,抓好顶层设计,为数字政府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和系统性支撑。国家对各级政府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

21、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随后国家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政府改革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各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快各地政务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和大数据建设应用,促进国家行政效能改革、释放数据资产价值,大力发展数字新经济。2主要内容根据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部署要求,以省政务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打造系统架构统一、省市分级建设管理、全省共建共享的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政务大数据中心和技术体系,提高政府智慧化服务水平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推

22、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实现政务部门线下数据需求逐步向线上迁移,进一步压缩共享时长;二是实现指尖数据,构建移动端数据应用,支持数据资源随时查看、需求申请秒级审批;三是实现从数据汇聚、质检、入库、到共享服务全流程自动化;四是盘活政务数据资产,深化数据开发应用,赋能政府智能决策。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作为建设方和管理方于 2020 年 1 月启动项目建设,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承担该项目的建设运营工作。为更好地服务数据使用和数据提供单位的业务人员,按照“以数据需求为驱动,以用户为中心”为设计目标,开发建设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系统于 2020 年

23、11 月底上线运行。建设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主要包括业务平台、管理后台、移动端,建设共享交换、数据资源、服务目录、服务构建、服务总线等 5 大数据支撑系统,以及电子证照、粤政图、高分遥感、数据普查等 10 多个应用支撑系统。按“省市两级部署,省市县三级管理”的模式布局。重点解决以下几大问题:一是统一维护数据资源,统一管理新增、变更、挂接数据资源目录;二是实时同步数源部门数据资源,使用共享交换的方式对接数源部门前置机数据;三是实现便捷共享,有需求的用数部门快速申请无条件共享数据;如有条件共享数据,需要按正常审核流程申请,平台全流程记录和处理,实施交付自动化;四是数据类

24、型丰富,包含了库表、接口、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电子证照、电子地图、视频,提供库表、接口、文件、证照等多种数据提供方式;五是实现统一把控和监管政务数据,使各政务部门能够便捷使用共享数据,避免重复申请、无法申请等问题,打破不同部门间数据壁垒。图 1 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构建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目前已构建“数据编目挂接体系”、“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数据质量检测体系”、“数据加密解密体系”、“数据智能推荐体系”等 18 大省市一体化体系架构,通过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优化共享流程等多项举措,将各类数据资源、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依托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

25、平台进行规范管理、高效共享,进一步推进大数据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数据资源服务体验,加快促进跨部门协同应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图 2 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总体架构搭建各类政务服务数据库。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在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资源,搭建了各类政务数据基础库、主题库和专题库,形成共用共享的政务大数据基础库资源池,为各级政务部门开展数据共享工作积累全面、鲜活的数据资产,实现条块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由基础库、主题库和专题库组成的政务数据库框架设计和省、市两级部署,完成自然人、法人单位、空间地理

26、、社会信用和电子证照等五大基础库设计和建设,并在汇聚整合省级部门基础库的同时,建设了“数据中心运行”、“政务服务效能”、“市场监管”和“互联网+监管”等省级主题库,实现基础数据的目录挂接、数据汇聚、数据 ETL(抽取、转换、加载)、质量检测和数据纠错。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图 3 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数据架构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思路,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根据“两级平台、三级管理”的模式布局,搭建了省级共享交换平台和市级共享交换平台(覆盖县区级资源),打通了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跨业务、跨系统共享的传输渠道,基本实现政务数据在各省直单位

27、和全省各地市之间的汇聚和共享。同时,开创性地建立了“数据物流”运营管理模式,将互联网电商运营理念与政府管理制度相结合,实现“数据申请”、“需求审批”、“数据共享”、“服务评价”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并实现全流程可溯源,可监控,可查询。升级优化数据共享功能。为提高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的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并完善数据共享相关功能。一是确立了数据 100%质检合格、数据共享 100 小时内完成的“双百计划”,对全省政务数据与共享服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进行统一质检、统一管理、统一授权、统一共享。二是利用“购物商城”、“批量选数车”、“需

28、求工单自流转”、“全流程区块链化监控”、“多渠道通知”、“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数据中台”等创新技术手段,在审批环节做“减法”,在服务环节做“加法”,打造一站式、智能化数据共享服务新体验。3实施成效社会效益方面,一是支撑广东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工作任务开展,健全数据共享工作机制,构建数据资源组织体系。二是构建数据资源汇聚体系,支撑异构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推进国家数据资源的申请使用。三是创新数据服务模式,构建数据资源汇聚和共享技术体系,提供面向场景的数据服务。四是深化数据资源应用,为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提供应用和技术支撑。应用和推广方面,一是推动全省 3090 个政务部门

29、全面汇聚业务数据库、电子证照、空间地理、监控视频、物联感知等多类型政务数据,发布 5.03 万个数据资源目录,数据量达 648.39 亿条,形成高质量数据资源池。二是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共享交换平台,打通国家层面和省内各级各部门数据共享通道,成功对接30 个国家部委 205 项数据资源,赋能全省 115 个部门 189 个业务系统,实现 64 个国垂系统 3487 万条办件数据回流,有效支撑我省疫情防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三是目前已上线应用场景专栏,提供按场景检索数据的功能,梳理形成 5 大领域 34 类场景,并在应用场景专栏发布 126 个典型案例。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

30、2022 年)74经验总结模式创新:方便用数部门挑选数据,统一提交生成用数订单;场景化经典案例展示,实现案例、数据、用数系统关联展示,解决基层用数难题;实现“数据共享协调”工作线上化办理,支持在线供需对接、用数协调;实现数据共享实施自动化模式,实现数据“秒享”,提高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技术创新:一是全类型海量数据快速共享交换,建立广东全省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跨业务、跨系统,覆盖省市两级管理、省市县三级运营的政务数据共享模型。实现了全省政务数据的基于统一门户、需求管理、目录、数据资源体系下自动化的统一数据共享交换。二是统一标准化、自动化数据质检,基于政务行业的自动化数据质量检测系统

31、,根据规则自动进行数据质量检测及自动生成数据质量检测报告。实现了省市两级政务数据分级管理和治理,形成覆盖省市两级管理、省市县三级运营的政务数据质检和管理体系。三是自动化服务构建快速实施,支撑高并发疫情防控服务,基于政务行业的一种安全可控接口数据服务和共享系统。实现跨平台多个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互,采用了在线实时生成接口、自动接口授权、证照接口按事项场景自动配置并授权、库表/文件数据交换自动化的方法。运营创新:一是首创数据运营参阅材料自动化输出,基于各级部门汇报、业务需求,制定相应参阅材料模板,实现全省、各地、各部门参阅材料自动生成,解决不同场景的个性化用数需求,支撑全省各级政务部门个性化汇报、用

32、数场景。二是建立数据运营指标体系,实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现按天、周、半月、月、季度及累计统计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编目挂接及数据共享实施情况,实现运营指标自动化输出。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二)宣城市城市大脑赋能政府数字化(二)宣城市城市大脑赋能政府数字化报送单位:宣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1案例背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城市数字化新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2020 年 9 月出台了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行动方案,指导各市以城市数据资源的整合共

33、享和深度应用为突破口,打造基于城市大数据的新型智慧城市,助推“数字安徽”在各市落地。宣城市也积极加入数字时代的探索中,致力于通过城市大脑的建设促进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2主要内容宣城城市大脑作为宣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进行统筹建设,总体建设思路为“打底座、做试点、可推广”。通过打造城市数据管理、城市智慧能力管理、城市业务协同处置及城市数字孪生模型的相关基础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底座,为各类应用和服务提供软件赋能,并配套建设政务云机房和运营指挥调度中心,为底座和应用提供硬件算力赋能。同时为了验证底座赋能的能力,在多领域创新建设

34、一些应用场景,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底座赋能场景的方法和案例。总体架构。宣城城市大脑基于 1+2+3+N 的架构,构建了一个底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座,两个中心,三个中台,N 个应用场景。其中 1 即指一个全景全要素的数字孪生城市模型。2 指的是两个中心,即云计算中心和综合运行管理中心两个物理中心,分别是城市的算力中心和调度中心,负责为城市提供算力资源,以及集约化人机耦合运行调度的枢纽。3 指的是三个中台,即数据中台,智慧中台和业务中台。分别承载了城市的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业务流转中枢的作用。N 指围绕“民生、治理、决策”覆盖城市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图 4 宣城城市大脑的

35、整体架构智慧场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底座,通过城市数据中台、智慧中枢、业务中台、城市数字孪生和城市能力开放的数据服务和能力支撑,建设了覆盖城市宏观决策、政务服务、民生福祉、城市管理和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共 35 个创新应用场景。初步实现城市问题全面感知,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城市运行科学决策,跨领域问题高效协同处置。在宏观决策领域,城市大脑依托城市大数据,为各级领导打造市情洞察、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分析平台决策驾驶舱。让城市管理者实时感知城市脉搏,面对城市各领域问题,实现“直观看、轻松管、快速决”。图 5 宣城“决策驾驶舱”大屏版在政务服务领域,打造惠企政策“一键达”模式,创建了“宣

36、企快办”场景。实现各级政府财政奖补全流程“一窗汇聚、一窗办理、免申即享”,让“企业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企业”,助企服务精准直达,政策红包秒兑现。针对政务服务办事开头难的问题,打造了政务服务场景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通过“我问你答”情景引导,量身定制个性化办事指南,并通过“你答我改”提供主动服务,助力申请一次过,让群众办事更轻松、更便捷。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图 6 宣城“宣企快办”场景展示图在城市治理领域,完成了城区大型车辆治理、高空抛物、市容卫生等场景建设。比如楼宇外立面监控,利用高清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监控,对排楼宇进行枪机循环拍摄,自动发现明火、攀爬,如若发生高空抛物等事件

37、,可以回溯事件原因。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电子围栏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把报警信息快速推送对应区域的相应部门基层人员形成抓拍的成片以及视频下派到指挥平台,然后发送到执法人员队员手中。图 7 宣城“大型车辆治理”场景展示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在民生福祉领域,打造了“出生一件事”、“12345 智能回访”等场景。“出生一件事”将新生儿出生后的“五件事”变成“一件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通过“小诉求”促进“大民生”。图 8 宣城“12345 智能回访”系统展示图在文化旅游领域,建设了“掌上公交”、“诗意宣城”等宣城特色场景,并且将敬亭山、皖南川藏线等宣城热门景点制作成 VR 全景交

38、互模型。让游客们可以通过 VR 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宣城的秀美景色,感受纯正的宣城文化。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图 9 宣城“诗意宣城”场景展示图3实施成效实现政务大数据到城市大数据的跨越。智慧宣城城市大脑建设实现了政务大数据向城市大数据的跨越,从散点式对接向集约式体系化聚合的跨越。目前已汇集 52 个单位近 90 亿条数据,初步具备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开发、数据共享能力。成功实现体系化统一化数据安全控制,提高数据资产安全性,建立大数据生态,实现数据开放与高质量共享;统一化数据管理更是降低管理成本。从人工排查到智能发现的跨越。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让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向

39、自动化、智慧化方向探索,在现有人力薄弱的现实背景下,利用机器自动发现、智能处理更多的城市问题。目前建设占道经营、楼宇外立面安全、独居老人关怀等智慧场景建设应用,接入设备超 1000 个,累计智能感知发现处置事件超 3 万起,全面提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升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智慧场景全面支撑城市智慧进化。城市大脑让宣城更加了解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其中打造的“12345 接诉即办”场景,已经完成逾 60万工单数据的接入 12345 工单回访项工作由智能回访机器人就能完成,高效收集群众反馈,并且能够将回访信息、市民满意度生成报表,大大提高 12345 回访效率。“宣

40、企快办”场景汇聚了 191 项惠企政策,服务了 2793 家企业并在线兑付了逾 1.79 亿元的资金。4经验总结专班机制,破解协调难、推进缓难题。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多部门配合、协调及推进。宣城市高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员的“智慧宣城”建设专项推进组;召开以副市长牵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场景推进专题会议;开展“数据归集百日攻坚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摸清政府部门数据家底、实现应归尽归。通过专班机制、专题会议、专项行动,破解协调难、推进缓。数据为核,构建城市数字孪生基座。城市数字孪生基座以城市数据中心现有数据为基础,围绕宣城城市大脑项目所需,建设完善数据

41、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对接城市管理等相关单位业务系统,增补非结构化数据资源,补足人工智能能力和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模型,提升城市大数据平台处理能力,形成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大数据资源池,为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领域深入融合提供全面的能力支撑服务。城市数据支撑体系建设加速了从数据封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闭到数据开放的观念转变,通过打通城市的神经网络,对整个城市进行即时分析和研判,让数据帮助城市思考、决策和运营。场景创新,提高群众办事效率。针对群众办事开头难的问题,宣城打造“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应用,并且已经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认证。该应用主要通过“我

42、问你答”“你答我改”的情景引导,为办事群众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办事指南。并且通过预审前置平台,行政部门提供主动服务,将预审结果反馈给办事群众,助力申请一次性通过。图 10“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场景展示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三)滨州市全力打通数据管理运行经络,首创体制改革新模式(三)滨州市全力打通数据管理运行经络,首创体制改革新模式报送单位:滨州市大数据局1案例背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强省战略部署,2021 年以来,滨州市突出体制创新、流程再造,以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为突破口,在全市搭建起了一体化数据管理支撑平台,重塑数据管理链条,深化“数源、数治、数用”行动,真正做到

43、凝聚“大数据”合力,助推全市数字变革创新。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是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的条例和规划的推进落实离不开人才和机制,数据管理运行体制改革就是组建一支专门的队伍,落实好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的数字化决策部署,奠定人才和机制的工作基础。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是解决当前数字化转型重点问题的迫切需要。体制改革可形成一点多线带面的工作架构,能有力推动并迅速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和系统的整合,有效提升整个面上的工作基础,进一步实现点上的大数据创新应用,进而出现爆发式突破。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是落实数字化改革创新和数字强市的工作需要。体制改革能全市一盘棋推动城市

44、大脑建设、无证明城市建设、经济运行“七库”建设等省市重点工作。2主要内容深化数据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组织保障。2021 年以来,滨州市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突出体制创新、流程再造,由市委编办下发 关于明确全市数据管理、心理健康服务有关职责的通知,在全市 78 个市直部门单位和县市区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明确分管领导,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明确科室主要职责,形成具有滨州特色的“数据管理”模式,成立国内独树一帜的数据管理机构重塑数据管理链条,完善机制保障。滨州市坚持“数据一口生成、共享一口对外、需求一口提出”理念,以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为突破口,以全市一体化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为支撑,

45、深化“数源、数治、数用”行动,立足于本部门的数据汇聚、治理、共享等工作需要,以数字变革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数据化思维,不断提升数据管理能力,为全市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治理等工作,真正做到凝聚“大数据”合力,助推全市数字变革创新。加强全员数字化培训,完善考核机制。依托经济运行、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重大专项对全市所有数据管理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实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无死角”挖掘和多方面应用数据的能力,为系统提升提出意见和建议,整体性提升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赋能,实现市域内“互为专家、互为用户”的“滨州景象”。市大数据局联合市委编办研究制定数据管理(保障)科主责主业考核办

46、法,围绕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数字强市战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等工作制定详细的评分方案,以考核为抓手推动深化改革。3实施成效数据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为滨州市创建无证明城市、搭建经济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9运行大数据分析(七库)系统(以下简称“七库”系统)、优化升级“惠企通服务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撑,有力保障了数据资产积累与应用挖掘的良性循环。一是有力保障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七库)系统建设。助推滨州市全面理清经济运行数据的脉络和关系,全面融合统计、土地、项目、电力、企业、产业、财税、载体等经济要素数据,构建数据在汇聚、共享、应用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目录化、清单化、服务化

47、”公共数据管理模式,提升经济运行要素数据资源活化和管理能级。目前,“七库”系统累计归集 278 个库表、超 4100 万条数据,完成了填报平台建设等 231 项数据信息实时填报、在线审核。助推“七库”系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全面融合,通过工作平台端、指挥调度端、智能化移动端实现对经济运行数字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分析,实现“五链融合、赋能三端”。二是助力滨州深入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按照建设无证明之省工作部署,建成全市统一电子证照库,推动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汇聚,梳理有数据证照目录 380 类,归集证照数据 578 万余

48、条,累计提供服务 1400 万余次,全面推动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三是助力打造服务企业“直通车”平台。依托滨州“七库”数据资源,滨州市持续优化升级“惠企通服务平台”,实施诉求办理流程再造,实现惠企政策主动精准推送、诉求快捷办理、信息实时共享。目前平台服务市场主体已达 19.8 万家,梳理各类惠企政策 4.1 万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0精准推送政策 40 余万条,解决诉求 450 余个,办结率 100%,满意率99.2%。“惠企通服务平台”案例荣获“全国 2021 年(第四届)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支撑力优秀奖”。4经验总结一是坚持“数据一口生成、共享一口对外

49、、需求一口提出”理念。数据管理(保障)科在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立足于本部门的数据汇聚、治理、共享等工作需要,以数字变革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数据化思维,不断提升数据管理能力,为全市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治理等工作。二是建立“以用为大”导向,在全省开创全员参与数据治理先例。依托经济运行、营商环境、疫情防控、法智护航、数字机关、智慧交通、城市大脑、智慧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智慧食安、时空大数据、数字经济、数智城管等重大专项对全市所有数据管理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实训。三是坚持数据一体统筹发展,在全省率先打造数据管理运行“第一张网”。体制改革形成一点多线带面的工作架构,有

50、力推动并迅速形成合力,有效提升整个面上的工作基础,有效解决数据汇聚、治理、共享质量不高、审批不及时、渠道不畅等问题,为完成“城市大脑”、“无证明城市”、经济运行“七库”、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中心等重点建设工作提供支撑,在对标浙江加快推进数字变革创新上能够多点突破、多项创新应用齐进、多项成果复制同步,实现全面落地开花。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1(四)包头市以“(四)包头市以“1+1+N”模式,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模式,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报送单位: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案例背景按照国家、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总体部署要求,包头市以“1+1+N”的建设模式和“一年谋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

51、提升”的实施路径,深入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政务服务效能,建设成为自治区数字政府公共服务标杆区、政府治理创新应用示范区、公共数据流通探索先行区,全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为构建区域数字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包头市数字政府建设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由内及外”的系统工程,三年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成体系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高质量建设

52、“数字包头”。“下”: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布局。全面落实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数字政府建设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求,采取“市建、共推”模式,对数字政府水平相对滞后的旗县区精准帮扶,形成“一盘棋”,共同推动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内”:强化各系统的适用性、高效性、友好性。升级建设协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2办公、决策指挥、全过程管理的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协同办公平台,提高政府内部跨部门、跨层级运行和协同效率。“外”:政务服务更高效、市域治理更精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加快“跨省通办”,打造真正“不打烊”政务服

53、务。提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精细化水平。2主要内容包头市数字政府技术架构应完善以“集约共享、数据赋能”为特征的数字政府技术架构,分为“五横三纵”,其中,“五横”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及用户交互层;“三纵”分别是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运行管理。图 11 包头市数字政府技术架构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3图 12 包头市数字政府业务架构图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聚焦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实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和

54、联动处置。升级优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12345”政务便民热线系统,建设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推进“线上进一网”,加快推进“线下进一窗”,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持续梳理完善“一件事”事项清单,统筹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强化政务服务全流程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应用。开展政务数据与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增强基于大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能力,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4图 13 包头市政务服务“好差评”页面推动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打造“一网统管”新引擎。按照国家、自治区

55、“互联网+监管”等平台建设要求,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部署提升市、旗县区两级平台及功能,积极与国家、自治区相关平台、系统对接。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升级优化智慧包头城市大脑能力平台,为实现“一屏全面感知”、“一体运行联动”的市域治理“一网统管”赋能。图 14 包头市城市大脑能力平台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5推动经济调节科学化。归集各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梳理的经济运行指标数据,加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打通数据壁垒,构建覆盖全市、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予以分析和多平台多形式结果展示。整合现有财政业务系统,推动

56、同级部门单位和上下级专业部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深入挖掘财政数据资源价值,建立财政智能预算项目库。推动市场监管高效化。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强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建设覆盖多领域的风险预警模型及效能评估体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监管创新,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能力,提高监管精准化和智慧化水平。加快自治区市场监管重点领域智慧监管(风险管控)平台的推广应用,推动企业入驻率、自查率不断提升。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全市餐饮企业纳入平台。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灵活管理模式,加强食品药品

57、安全、计量、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网络商品交易等监管场景应用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智慧化。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智能化一体平台应用,推动线下执法数据“无死角”向平台汇聚,加强本地数据归集共享,强化大数据在分析研判、精准打击、规范执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审判执行、协同办案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围绕城市管理、建筑市场、住房管理等领域,整合相关信息化系统,实现住房城乡建设数字化、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推动城市信息模型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6(CIM)平台和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操作平台和“中枢系统”。图 15 包头市数字化城管指挥调度系统推进政府办公“统一协同”

58、:升级建设政府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推动全市各级政府内部数字化进程,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通过统一工作流引擎、统一组织机构目录、统一核心业务应用、统一办公门户、实时在线沟通,全面升级政府系统办公业务平台,打造协同办公 3.0 版。以全市办公业务综合数据库、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大数据分析中心、政务移动办公 APP 为基础,整合各地区、各部门办公业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资源融合与政务协同。建设统一政务网络办公区,推动 VPN 专用链路建设,实现政务网络办公区互联互通。图 16 包头市人民政府智慧政务平台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59、 年)27提供创新高效在线办公应用。持续优化全市政府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加快传统办公模式变革,推动综合办公和业务管理应用全覆盖,开发相应移动办公应用,通过一次登录即可完成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办公和各项政府业务处理过程,以数字化激发行政效能新活力。优化升级统一门户、个人通讯录、在线消息、个人信息维护、电子印章管理、版式文件、消息提醒管理等机关办公所需的通用基础办公应用,推动机关内部基础事项办理电子化、指尖化。围绕政府工作人员日常办公需求,聚焦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精简高效,集成各部门个性化需求服务,提高内部办事效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针对综合办公和业务办公应用,开发相应的移动办公应用,建成集移动门户、公

60、文管理、督查管理、即时通信、日程管理等于一体的移动办公应用终端,提高政府应对紧急事件的响应速度。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建设立体高速信息网络。以 5G、光纤、互联网卫星等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优化扩展5G 网络覆盖。推动网络 IPv6 改造,实现骨干网和城域网 IPv6 互联互通,推进 IPv6 互联网出口扩容。加快实现万兆到旗县、千兆到苏木乡镇(街道)、百兆到嘎查村(社区)、20 兆进牧户的网络拓展目标。加大提升光纤宽带速率及 4G/5G 移动信号强度和覆盖面,推动“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电话、卫星互联网和北斗系统在偏远农牧区应用。完善态势感知体系。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61、能、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空间遥感、三维实景等技术,全面感知、收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8集、分析、预测、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精准支持城市运行动态分析、应急事件指挥调度,积极构建市域动态感知体系。图 17 包头市城市大脑能力平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网络和政务云,整合各类政务数据中心,构建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更新、协同和供给机制,推进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调度和监管。不断拓展数据资源整合汇聚范围,构建全市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等多领域数据融合的大数据资源池。深化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

62、跨部门有序共享,持续提升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水平。按照国家、自治区数据资源开放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实际,开展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开放目录编制工作,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向社会有序开放除负面清单以外的数据资源。稳步推进大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建设,引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29导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加强对政务数据、行业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图 18 包头市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筑牢安全防护体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跨部门、跨地区条块融合的安全管理工作联动机制,明确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单位对电子政

63、务网、政务云平台、政务数据资源系统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责任边界,确保安全工作协同共治。健全安全监测、测评审查和联合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理机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构筑多点位、多层次的安全应急体系。3实施成效包头市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服务、提升治理能力,一是建成以网页端“内蒙古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0网(包头子门户)”为核心,移动端“蒙速办(包头子门户)”、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小程序为延伸,“鹿城之窗”自助终端为补充的完备的网办体系。目前,网页端注册用户超 160

64、万,上线政务服务事项4.66万项,最多跑一次比率98.19%,一至四级网办深度分别达到100%、99.81%、96.16%、91.51%。编制 4163 条政务数据共享资源清单,在省、市两级共享平台挂载数据资源目录 1303 个,共享数据 1025.8 亿次,占自治区共享总量的 25.3%,居全区第一。电子证照类型增加至140 类,证照入库 220.9 万张,719 个事项实现证照免提交,共享证照数据 1436 万次。二是持续推动各类高频应用向“蒙速办”APP 汇聚,已上线多行业、多领域 365 个服务应用、2349 个“掌上办”事项。不断优化“掌上办”界面及材料提交、拍照上传等功能,开设“小

65、事智办”专区,整合出生、入学、就业、生活、救助、养老六类聚合应用,不断提升易用度。“蒙速办”APP 包头籍用户已达 102 万,访问量 2355 万次。三是惠企利民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首批上线一次性创业项目补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中小企业储备人才补贴、企业上市奖补等 120 条惠企政策和 74 项金融产品,为市场主体、公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财政补贴政策发布、申报、审核、兑现“一网式”服务。四是把毕业生档案邮寄、激活医保电子凭证、首次注册护士执业证、防控登记(居民扫码)、供水、惠民水务等高频事项办事指南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政务微视频”,在“蒙速办”APP

66、微视频课堂、“包头政务服务”抖音号不间断播发,大大方便群众了解办事流程,实现便捷办事。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14经验总结“1”个行动方案。包头市在全面了解掌握上级要求、政策导向及工作现状,加强与国内相关专业机构联系对接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包头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 年)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包头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 年)是按照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要求,以“一年谋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实施路径,深入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政务服务效能。“1”个考评办法。为保障行动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包头市政府印发了包

67、头市 2022 年数字政府建设考评办法。一是考评以日常监测、实地调研、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进行,每半年考评一次。二是实行百分制。采取“牵头考核单位打分+数字政府专班核实”计分模式。各牵头考核单位对各旗县区、市直各部门(包括牵头单位自身)承担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并形成分值。各牵头考核单位自身工作及考核分值由市政府办公室数字政府专班予以核实。三是以各牵头考核单位报送分值为基础,参考数字政府专班核实情况,计算各地区、各部门 7 个方面分值的平均分值,形成最终分值。“N”个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包头市在 2022 年共明确 78 项重点任务、24 个重点项目。截至 7 月底,有 4

68、8 项重点任务已完成或部分完成,23 项正在推进,7 项未完成;有 17 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或基本完成,4 个项目正在推进,3 个项目未完成。此外,包头市各地区、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2各部门根据管理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数字化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打造更多政府数字化管理服务应用场景。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3(五)威海市基于区块链的“一人(企)一档”(五)威海市基于区块链的“一人(企)一档”报送单位: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针对政务服务过程中群众办事繁琐、证明材料多、来回跑路等问题,山大地纬联合威海市大数据中心建设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人一档”、“一企一档”。

69、建立以场景应用授权为基础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应用,实现更多申报材料“免提交”,凡是区块链上游的资产,无需群众再次提交,助力“零材料”服务的应用。依托于爱山东 APP威海分厅,基于区块链技术建成“我的数据”栏目,进行数据归集和共享,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将涉及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在“我的数据”栏目内完成归档。2主要内容按照山东省“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的建设要求,归集政务领域共享交换平台、电子证照系统等数据资源,生成个人、企业全量数字档案信息,将生成的个人、企业档案信息上传到“我的数据”中,个人、企业可利用“我的数据”中的档案数据在不同场景下安全使用。通过数据治理盘

70、活现有数据资源,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确权,形成存储在区块链上个人和企业的数字档案。数字档案赋能政务服务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办理等应用场景,通过个人或企业授权后,可以直接从链上获取相应的证照、证明、结构化等数据,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技术特点,实现数据跨部门、跨系统的可信流转和传递,提高数据流通的效率。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4图 19“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架构数据源整合对接。按照“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的要求,对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电子证照系统以及其他各类数据源的数据、接口等进行梳理,确定数据源对接方式、数据更新频率等;建设同源数据库、中间库等,用于处理、转换中间

71、的过程数据;按照目标数据格式,将处理后的中间过程数据导入(或实时调用更新)新建的系统中;按照“应用场景”需求,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修正错误数据、补充缺项数据、过滤不完整数据,提高数据质量。按照不同维度对个人及企业数据进行梳理,通过对相关数据归集构建“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系统。数据需求梳理系统。建设数据需求梳理系统,各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等数据需求机构,可以通过该系统梳理本单位业务办理时所需的各类证照、证明、数据等材料,为精简办事材料、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主动服务提供支撑。“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管理系统。基于梳理的数据资源,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5通过大数据计算为个人和企业构

72、建档案,形成“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数据源。以个人或企业为单位,构建数据人或数据企业,通过“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管理系统对数据人和数据企业进行管理。爱山东 APP威海站数字保险箱。完善爱山东威海站 APP 功能,增加数字保险箱模块。在爱山东威海站 APP 中,以 H5 的形式向内嵌入数字保险箱,个人和企业可用于领取、管理“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数据,并在政务服务中实现数据自主授权使用。数字保险箱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提供移动端电子证照、证明等数据资产亮码、授权等服务,记录用户数据资产流转全过程,同时还能用于接收、管理、查看、纠错自己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数字档案资产。“一人一档”、“一

73、企一档”应用场景。获取企业或者个人数据资产在各领域授权使用的情况,方便用户对数据资产情况进行监督。实现数据按需上链管理,基于区块链可信共享机制实现数字档案可信共享传递,赋能小额贷款、公证服务跨域通办、一码通、部门间数据共享、工资条发放等应用场景。在社保服务领域支持威海市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信息全域发放;在市场监管领域支持企业监管行为信息实时推送;在政务服务领域支持企业在线办事智能填报,人工填写信息大幅减少;在民政服务领域支持社会救助人员精准筛查;在司法公证领域支持威海、济南公证业务跨市通办;在普惠金融领域支持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有效防控。3实施成效通过在爱山东 APP威海分厅打造“我的数据”栏目

74、,基于区块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6链技术在“我的数据”栏目进行数据归集和共享,形成个人、企业数字档案,让群众自主管理、自主使用数据,实现“一档尽知个人事”。该项目已通过威海市大数据局的验收工作。群众只需登录爱山东 APP威海分厅进入“我的数据”栏目,即可查看其拥有的社保、医疗、征信、家庭、房产等各类信息;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完成企业登记、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特种设备信息、食品经营许可信息等 39 项政务数据依法合规返还至企业数字档案,提供的数据量在企业档案总数据中占比高达 53.4%。图 20“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界面截至 2022 年 5 月,“我的数据”栏目已汇聚个人数据(1

75、00 项)93 项、企业数据(79 项)77 项,涉及人社、公安、医保等 33 个部门。市大数据平台已汇聚各类政务数据 80 亿条,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和社会保障、企业开办等一批主题数据库,日均数据交换量达 500 多万条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74经验总结了解清楚客户的需求和具体功能细节。根据客户需求,项目组成员确定框架,并将所有的子功能模块都附加到该框架上;实现每一个功能模块时,再进行一遍功能需求分析,列出所有可行方案,选择最优的一种;完成每个功能模块或系统加入新功能时,要尽可能进行完整的功能测试;项目完成之后,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优化功能指标以及简化程

76、序。以区块链为技术载体,提供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使用记录。通过数据资产化平台将政务数据、社会数据资产化后上链,返还至个人及企业的数据账户,构建“数据人”,“我的数据”作为数据人的数据孪生载体,完成数据的线上线下授权使用,赋能经济社会活动。采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账户技术,为社会主体在区块链上开设数据账户。社会主体的隐私、敏感、权益数据通过非对称加密存储于主体各自的资产账户中,实现数据的“技术式确权”。项目通过多链架构为大规模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账户,为大规模数据共享开放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易账本,通过统一的分布式共识网络存储数据交易账本,记录数据流转交易全过程,实现数据交易的全程追溯。基于加密数据账户构建

77、数据自主管理中心。为数据申领、数据确权、记录跟踪、使用知情、数据纠错提供载体,实现个人、企业自主管理、管控权属数据。用户在“我的数据”栏目中决定是否授权给办事单位以及选择需要提供的数据并进行传递,如下图所示。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8图 21“我的数据”业务授权基于“一人(企)一档”项目开展的“无证明城市”建设。充分复用现有平台能力、不重复建设的“节约”理念,利用“我的数据”栏目中形成的个人、企业数字档案,发挥“扫码亮证”、“数随人走”、“授权共享”的优势,实现全领域数据、证明、证照基于个人、企业数字档案能享尽享。积极联动各相关部门,简化群众办事程序,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群众少跑

78、,从“减证便民”向“无证明之省”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39图 22 基于威海政务区块链的政务服务应用建设蓝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0(六)合肥市城市中台全面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六)合肥市城市中台全面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送单位: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实践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转型过程中势必存在很多难题,如数据不互通、不一致、不可用,以及业务不互通、难协同、系统烟囱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联合思特奇规划建设聚合数据、共享技术、协同业务、赋能应用的城市中台,打造数字

79、政府的统一支撑平台、数字社会的统一赋能平台、数字经济的统一创新平台,基于城市中台“聚数、赋能”,汇聚全市政务、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数据资源,让“数据要素化”,畅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加速城市数据要素流动,推动数据的治理融合、互通共享、安全使用,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城市公共服务协同、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集中赋能。2主要内容合肥通过搭建“政务云+城市中台+典型应用”的“城市大脑”框架体系,让居民享受更为便捷舒适的城市服务,同时,也让城市管理者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地进行各项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合肥市城市中台围绕“强政 惠民 兴业”三大核心需求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互通,面向各单位和各领域提供信息技术公

80、共服务能力,促成合肥市政务信息化建设“一盘棋”新模式、新格局的形成,持续优化合肥市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及应用服务生态环境,强力助推合肥市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1数字化转型。合肥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建库聚数、共治共享。合肥市政务大数据平台按照“1+2+4”建设思路,即一个中心:政务共享数据中心,两个体系:政策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四个主要功能: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政务数据治理、政务大数据开发、政务数据开放。推动全市各部门政务数据的接入、治理、共享、交换,构建完善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促进部门数据融合、打通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探索推进数据治理,统一规范和标准形成

81、城市“数据资源湖”,实现全市数据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合肥市政务能力整合支撑平台:业务驱动、创新赋能。合肥市政务能力整合支撑平台是在城市“数据资源湖”基础上将数据业务化、价值化,快速响应各委办局及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将数据生产为一个个具有业务价值的数据 API 服务,以更高效的方式为业务提供服务,主要解决数据“用”问题。合肥市政务能力整合支撑平台目前已搭建包括能力运营管理系统、能力共享开放系统、信息能力整合系统、业务能力整合系统、技术能力整合系统,通过深度挖掘政务、民生、产业领域各类数据资源,全面分析政府各部门业务事项和应用场景,以成熟的技术手段和统一的安全管控策略形成信息、业务、技术能

82、力赋能支撑各个政府部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2图 23 合肥市城市中台建设架构图3实施成效系统整合方面,截至 2022 年 7 月底,合肥市城市中台已打通全市 72 个市直部门、290 个区县部门近 200 个信息系统,累计接入数据资源项 15517 个、归集 339 亿余条数据,其中政务资源数据项 14415个、社会资源数据项 266 个、经济资源数据项 836 个,实现了国、省、市、县四级数据贯通;省、市、县各级单位通过城市中台申请数据资源 5274 次,对外提供了 1862 亿条次数据共享服务,基本完成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层次的数据融合、治理及共享。业务赋能方面,

83、城市中台通过深度挖掘政务、民生、产业领域各类数据资源,全面分析政府各部门业务事项和应用场景,已经累计构建了 272 个标准的融合信息模型、生产上线 3036 个服务能力,其中包括信息能力 3009 个、业务能力 18 个、技术能力 9 个,已服务于61 家市直、区县委办局及企事业单位的 132 个应用系统,赋能支撑了赋能金融、一码通域、人才安居、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长三角一网通办、皖事通办、合肥通综合服务等 467 个业务应用场景,赋能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3数(能力调用量)达 1 亿余次,为合肥市企业及居民减少 1 亿余次跑腿及材料提交。场景应用方面,赋能金融“便民惠企”:

84、公共数据开放赋能,向银行开放标准化数据和接口服务,企业贷款获得率提高 40%,户均额度提升 20%,贷款流程从 10 天减至 3 分钟内,有限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长三角“一网通办”:支撑实现合肥市与宁波市社保、婚姻、不动产等业务的异地查询办理,落实强化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公积金办理“更顺畅”:以数据互通共享和能力支撑实现 41 项公积金业务全程网办,线下纸质材料数据项由 283 项减至 130 项,偿还公积金贷款、提取住房公积金等 16 项业务实现无要件办理,市民在家就可轻松完成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还贷。住房保障业务“更便捷”:通过建立住房保障专题能力,为住房保障业务减少了 90%的纸质申

85、请材料,优化了保障性住房申请、公租房申请、住房租赁补贴申请等业务的审核流程。4经验总结提高城市全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效益。以往城市各委办局、区县、社区街道、行业协会等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独自进行信息化建设,由于技术、认识等方面的限制,缺乏顶层设计,不能从全局性、综合性的高度来考虑和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容易造成信息系统和资源分散,导致投资效益较低。思特奇城市中台通过统一建设数据、业务、技术、人工智能、运营及服务能力,并对能力进行资源共享开放,各委办局、区县、社区街道、行业协会等部门无需再独自进行信息系统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4建设,可直接利用城市中台各方面能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86、、公共服务资源共用,极大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投入效益。城市社会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借助城市数据、业务、技术、AI、运营、服务中台建设,融合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 等前沿技术,强化城市智慧中枢平台服务能力;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城市社会各方面的治理,深入支撑委办局、区县、街道社区、各行业协会等部门的治理工作,协助城市管理者实现城市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加强城市管理层全面感知能力、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社会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更加稳定牢固。全面整合基层组织、单位力量,创新网格化社会全面防控治理体系,借助城市数据、业务、技术、人工智能,及运营、

87、服务中台,实现城市中台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政府力量下沉,加强政务委办局、区县、街道社区、各行业协会等部门治理工作的紧密连接;以城市中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深入触点到城市各部门单位、各行各业,实现城市各方面治理的集中管控;利用城市中台能力应用,为区县、街道社区、各行业协会等部门提供能力支撑,使基层也能具有强有力的信息化服务,全面提高基层单位的办事能力、办事效率,实现人民群众办事“少跑腿”。科学决策推动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 等前沿信息技术的融入,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水平,为数字政府建设、城市社会治理、公众服务与决策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包括数据

88、支撑、智能化技术支撑等,实现数字政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5府建设、城市社会治理、公众服务决策科学化、智能化,为城市社会治理党政领导在重大管理决策上提供科学辅助支撑,提高决策效果,进而推动市场经济建设良性、可持续发展。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6(七)淄博市数字赋能打造公共投资项目“智慧审计”新模式(七)淄博市数字赋能打造公共投资项目“智慧审计”新模式报送单位:淄博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1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审计工作遇到项目多、任务重、人员少,现有技术手段不能适应新时代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等问题。淄博市投资审计中心坚持科技强审,利用自有力量全力打造

89、公共投资审计智慧平台(以下简称“投资审计智慧平台”),引入批量审计概念,进一步加强投资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动大数据与投资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化投资审计工作体系,为市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让信息化投资审计方式成为城市能级提升和品质优化的新引擎。2主要内容坚持“有解思维”破题,创新驱动,勇于实践,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广泛开展数据采集和整理存储,建设集大数据采集管理、综合分析、输出疑点于一体的批量审计综合平台,让数据“开口说话”,让问题“浮出水面”,提高数据分析应用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投资项目批量审计模式,助力民生政策落实和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总体架构。数据层主要用

90、于存储审计所需的各类数据,包括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位于整体架构的最底层,是平台核心。操作层主要面向平台使用人员。以可视化的操作界面,通过内置的各种功能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7块,以简洁、智能化的操作方式,方便审计人员完成各项任务。接口层通过各类应用接口,与外部各类应用相关联,完成外部数据采集和分析报告生成等输入及输出功能。位于整体架构的最外层,应用接口的类型决定了数据交换的可扩展性。图 24 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总体架构图技术框架。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取得招标投标数据和合同文本、“天地图”官网取得项目现场图片、无人机与 GPS 测量仪取得数据、互联网平台取得企业信息、从各

91、职能部门取得数据、CAD 软件查看电子图纸、AO 软件取得财务数据、计价软件取得结算数据 8 个途径,广泛收集项目手续、招投标、地质勘察、图纸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财务、造价咨询等经济社会运行数据,输入到批量审计平台中,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转换成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所有数据分别进入项目管理模块、财务模块、造价模块、图形处理模块等进行综合分析,自动输出疑点报告。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8图 25 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技术框架图平台介绍。总结公共投资审计经验,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和工具,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

92、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程序化运行输出疑点报告,真正做到智慧审计平台批量审计的“务实管用”。具体包括:投资审计智慧平台的开发基于.NET 4.5 框架,选用 C#编程语言编制。平台的启动界面如下图所示,可点击操作指南按钮,了解本平台的功能及操作方法。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49图 26 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系统界面点击进入系统按钮则进入功能界面,目前本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分别是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一是数据采集功能,将数据分为结构和非结构化两种,结构化数据较为规整,一般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平台获取,点击左侧树状图可将结构化数据导入本平台。非结构化数据内容不规

93、则,还需进一步进行筛选计取,本平台将常用的非结构化数据获取方式集成到平台中,方便审计人员的使用。天地图便可直接在平台中调用查看。二是数据处理功能,将多方面的结构化数据导入后,进行勾连,使同一项目的数据归结到一起方便进行后期处理。三是数据分析功能,将勾连好的数据,进行智能化批量分析,对发现的审计疑点进行提取,并逐个项目自动输出以该项目命名的Word 版疑点报告,并自动保存。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0图 27 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功能界面图 28 淄博市投资审计智慧平台数据处理界面3实施成效守好“责任田”,答好“必答卷”。随着政府投资审计转型的不断深化,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坚守投资审

94、计“主阵地”,不断加大工程造价审计力度,借助智慧平台和投资审计新技术,为政府节约大量财政资金,2019 年至 2021 年审计工程总投资 137.12 亿元,直接为政府节约财政资金 8.62 亿元,促进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1打出“组合拳”,答好“限时卷”。中心充分融合智慧平台和新技术应用,发挥最大合力,打出“组合拳”,实现“1+N”效能最大化,审计效率呈“几何式”提高。如组织实施的某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审计,总面积 170 余万平方米,投资额 3.5 亿元,该项目地形起伏转折,现场勘测量大。审计组采用“无人机+GPS”两种技术

95、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相互印证,推进工程现场精准测量,同时将测量数据导入智慧平台进行关联分析,把人工勘测清点需 3 个月才能完成的必审事项,仅用 14 个工作日完成。该项目在建设单位已委托中介审减工程造价 1.2 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审减地被植物价款 856.61 万元。找准“着力点”,答好“民生卷”。中心密切联系市委“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结合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主动排查落实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如在某建设项目中审计组发现一个建设项目总承包单位拖欠分包农民工工资 118 万余元长期未支付问题,中心举一反三,及时采集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数据导入

96、智慧平台,批量式分析同类问题,及时督促建设单位联系施工企业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促进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维护基层群众利益,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实现“新突破”,答好“成果卷”。智慧平台应用促进被审计单位体制机制完善、助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为政府节约大量财政资金、智慧平台应用让虚报项目投资额骗取财政补助资金问题无所遁形、智慧平台应用让围标串标问题现原形。智慧平台的建立将项目审计由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2“平面扫描”深化到“多维透视”,解决了以往看不全、量不了、算不准的问题,同时也促进投资审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4经验总结“一二三四”工作方法,

97、强力推进“投资审计智慧平台”建设。“一”即明确一个目标。研究制定了智慧投资审计三年行动计划,力争 2023 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智慧投资审计工作体系;“二”是融合两个团队。打破科室界限,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大数据应用攻关团队和青年创新突击队,提升整体合力;“三”是压实三个责任。明确分管领导、审计组长、协审机构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统筹推进工作;“四”是实现四个成效。以推广应用“投资审计智慧平台”、锻炼培养人才队伍、形成典型案例、提升投资审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抓手,全面履行投资审计监督职责,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四化”工作优势,促进投资审计工作向信息化转变。一是审计获取

98、数据独立化。通过大数据局等外部途径直接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与被审计单位经过加工后提供给审计人员数据对比,数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更能确保审计工作独立开展。二是报送资料无纸化。施工图纸和招投标文件等必审资料较多,给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都造成一定的困扰,改为电子文件报送后,减负的同时解决了报送资料不及时的难题。三是审阅资料自动化。财务资料利用财务审计模块进行数据转换实现数字化审计,结构化工程资料则利用工程审计模块进行自动化比对审计,非结构化数据也可以利用后台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3数据提取。可以快速锁定疑点,精准发现问题。四是核实资料专业化。投资审计智慧平台可以

99、利用公共资源交易公开网站,将招投标情况分析快速纳入审计视野,利用国家增值税电子查询、企业工商查询等网络系统,核实增值税发票、建设项目材料设备供应商的真伪痕迹,实现审计资料核实的专业化。通过发挥平台信息化优势,促进投资审计工作从传统化向信息化转变。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4(八)山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平台(八)山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平台报送单位:山西省政务信息管理局、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探索与应用领导驾驶舱政务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决策、指挥系统。但始终面临数据的及时性、灵活性、贯通性、易用性、智能性不足等困难,难以满足领

100、导决策需求。山西省在发挥信息化对转型综改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以及数字政府的建设上更是有着迫切的要求。国民经济与社会态势感知领导驾驶舱的建设理念应时而生,本项目立足山西省政务社会态势感知决策需求,汇聚各行业、领域政务业务数据,构建全省社会态势感知指标体系,全面准确地反映山西省整体运行态势,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发挥数据的评价、导向、决策支持功能,开展大数据分析及研判,通过分析各行业领域的各项指标数据,建立按主题、专题、行业等不同维度的监测预警分析模型,及时感知社会风险态势,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作为全省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牵引,加快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全省数字

101、化转型。2主要内容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平台项目立足政务感知决策需求,以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五个一”的要求为框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一站式决策指挥平台。平台横向联通各厅局委办,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政府,汇聚全省经济发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5展、市场改革、科技创新、民生改善、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多领域指标监控数据,实现对全省政务业务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科学分析、直观呈现,为领导层提供科学、准确、一站式的决策指挥服务,达到“一屏知全省、一键政务通”,有效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系统以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五个一”架构为基础,依托于

102、省级政务云平台,利用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中台服务能力,构建领导驾驶舱业务应用场景。图 29 山西省数字政府总体架构图业务应用系统。聚焦领导关注的重点内容、指标体系,以不同形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6式全方位呈现全省各领域运行监测情况,包括移动端 APP 应用、PC应用及大屏应用。根据数据指标来源及领域划分为十三大功能模块,分别是一键直联、重点工作、经济运行、报表进度、要情专报、他山之石、风险管控、厅局直通、市县纵横、实时监测、应急指挥、政务服务、智慧应用等模块,方便领导快速掌握数据信息。数据中台。通过该平台,自动对全省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全量数据摸底、核心业务数据

103、筛选识别,并且实现数据表的秒级即时同步归集,让数据真正具有支撑实时业务能力。彻底破解数据整合共享工作中存在的人工依赖性强、调研周期长、数据摸底难、数据时效性差等难题,时刻做到“数据清、家底明”,为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注入鲜活、流动的数据血液。应用支撑平台。包括登录认证管理、用户管理、通讯录管理、权限管理、预警管理、关注与督办管理、通知管理、发布管理、智能检索管理、运维管理、与第三方平台接口管理等功能,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服务。3实施成效产业联动。本项目作为全省唯一省级政务领域决策指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时,根据省级驾驶舱建设经验,建设完成大同市、运城市市级领导驾驶舱,并投

104、入使用,实现了省市数据贯通;朔州市、忻州、临汾市同时也规划了市级平台的建设,阳泉市、吕梁市、晋城市、长治市政府参考省级国民经济与社会态势感知平台建设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市级系统,本项目起到了较好的带动示范作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7社会效益。国民经济与社会态势感知平台作为我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总牵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党政机关智能决策场景,为政府科学、精准决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实现对全省政务业务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科学分析、直观呈现,帮助政府打造“信息一屏知,指令一键下”的数字政府治理创新模式。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依数据行动,领导驾驶舱将为推动我省数字政府建设、推

105、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提升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4经验总结模式设计先进。指标设计具备特色性。指标体系的设计,既借鉴国外和国内社会治理领先地区的经验,又立足山西实践,体现出山西省省情和特点,全面反映山西省综改转型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出政府战略导向下的重点发展领域,体现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要求,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山西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相匹配。系统设计具备科学性。坚持指标设计和预测的科学性原则,克服随意性和主观意愿的干扰,在指标的设计和选取过程中,注重可行性研究,确保指标的选取和指标预期目标值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指标设计主要坚持战略性

106、和宏观指导性,避免指标设计过于细化和过于追求可操作性。平台建设具备前瞻性。在平台建设上具有一定前瞻性,适度超前。在预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值时,从动态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8角度进行分析和预测。既考虑山西省内部资源状况和各项内部关系的发展变化,又考虑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高度重视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充分预估国家有关大政方针的调整和变动。业务开展兼顾协同性。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统筹推进全省政务业务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

107、调发展。党管数据,安全可靠。在省级政务云平台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下,保证数据和服务私有化部署,本地落盘。系统建设严格按照等保三级要求开展,通过用户鉴别、数据脱敏、加密存储传输、用户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切实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59(九)天津市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九)天津市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报送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1案例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108、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的通知等国家文件要求,中共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全面推动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建设工作,以“精心、敬心、用心、暖心”为宗旨,以需促进,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让群众办事零跑腿,充分享受数字红利。2主要内容按照国家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工作部署要求,提出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使得移动服务快速搭建、高效协同,从而提升民生服务满意度,办事便捷性。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09、结果导向、应用先行”的原则,围绕便民服务和方便企业办事,搭建移动端网上办事服务便捷渠道,全面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指尖查询、掌上通办。以聚合服务打通服务梗阻。上线“跨省通办”专区,从“全市通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0办”向“跨省通办”进军。一是按照“健康码”服务、社会保障、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分类方式提供 32 项公共应用服务。二是实现学历公证、学位公证、机动车驾驶证公证等 134 项高频热门服务的“跨省通办”。三是提供按主题、部门分类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进行筛选、办理功能。四是开设“互动交流”专区,提供“咨询建议”、“调查问卷”、“好差评”

110、等功能。上线“京津冀一网通办”服务专区,提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管出行等各类便民服务事项 80 余项。在更大范围实现“海量通办、事事易办”,进一步解决跨地区政务服务效率低、跑腿多、办事慢问题。以聚合服务织密服务网络。推进适老化改造,上线老年人关爱专区。一是定制老年人界面风格,让操作更便捷化,让服务更人性化。二是上线养老关爱卡包,提供“健康码”和电子社保卡等电子卡包,便于老年人出行就医。三是集合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看病就医、生活消费、文化娱乐等 5 大主题,提供 23 项养老高频服务事项,方便老年人获取服务,让老年人一键办理少跑腿。四是及时发布更新养老政策信息,方便老年人及时了解养老政策。以聚

111、合服务推进乡村振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继续高质量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线了“乡村振兴”专区。一是汇聚农业相关的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农机购置补贴用户申请、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查询等事项。二是集合消费帮扶商城,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联合,将集公益、数字、监管、统计于一身的专业化消费帮扶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1服务平台提供给市民。三是及时发布农业及帮扶相关政策,在提供办事服务的同时,方便查询农业及帮扶相关政策。以聚合服务转变服务方式。为使“城市大脑”中具有牵引性、普惠性、感知性的应用场景更好地服务企业群众,推出“城

112、市大脑”专区。专区主要包括惠民直达、惠企直达、社会治理等板块,“惠民直达”板块提供社保服务、公积金服务及便民缴费等百姓日常用到的服务事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惠企直达”板块可让企业享受到企业服务、税务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社会治理”板块提供以“随手拍”为代表的社会治理服务,让百姓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实现为民服务端和城市治理端的深度协同。智能搜索,让服务更加“易得”。基于分布式多用户的智能搜索引擎,不仅能满足传统的同义词搜索,同时升级语义及智能关联的精准搜索,智能识别“百姓体”,推荐相关应用和服务,解决因服务需求模糊、服务名称复杂导致的服务“不好找”、“找不到”问题。后台通过对数

113、据统计和分析智能推荐热门应用,同时结合“个人空间”功能,为不同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智能搜索服务,切实打通服务中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搜索即服务”。智能客服,让服务更加“智能”。智能客服打破了传统检索式机器人服务模式,升级到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问答模式,集合在线多轮对话、机器人训练、语音识别及多因子意图分析和引导等功能,形成全方位自动服务体系,更好地理解群众的服务需求,实现群众在网上7*24 小时进行智能咨询,对模糊的场景智能导服,对在办事项进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2智能导办的智能化服务。同时通过预置知识库、智能交互、人工客服等互补方式,解决服务前期机器人学

114、习数据缺少、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不断优化、不断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将进一步减轻人工成本,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问答服务。个人空间,让服务更加“精准”。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个人和企业专属主页,从用户属性、行为偏好等维度挖掘用户画像,通过热门推荐、相关性推荐、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提供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服务,逐步实现“千人千面”,不断推动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相关服务应用能够在合适的场景下触达用户,让不同类别的用户将通过专属主页,享受到个性化、便捷化的民生服务,大幅提升服务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能够得到更好的推荐服务,整体提高“津心办”的用户体验。3实施成效自 2019 年 1

115、2 月 26 日上线以来,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已持续服务两年,实现了 APP、支付宝小程序及微信小程序三个访问渠道,累计注册人数已超过 1870 万,累计访问量超过 12.7 亿次,最高日访问量突破 2400 万,上线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 1080 余项,便民服务事项 470 余项,服务人群持续扩大、服务事项持续丰富,访问数量持续增加,“津心办”真正成为民生服务的“多面手”、市民群众的“掌中宝”。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承载了天津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地人员、外籍人士使用“天津健康码”、“津盾”、“场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3所码”、核酸结果查询、疫苗接

116、种记录查询、企业开办、预约挂号等高频服务事项功能,助力天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上线“企业复工复产轻松办”“小微企业金融帮扶”等功能,助力复工复产,不断优化天津市营商环境。4经验总结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推出“天津健康码”、“津盾”、“场所码”等一体化疫情防控功能,成为市民出行的“数字通行证”,上线 40 余家三级医院预约挂号功能,方便市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出疫苗接种记录查询、核酸检测记录查询、行程核验等功能,共同构筑免疫长城;在电子卡包中新增电子社保卡,集合社保多项功能,实现跨省服务“零跑腿”。上线“防控疫情天津在行动”服务专区,推出疫情谣言粉碎机、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等民

117、生服务应用,实时准确播报全国及疫情数据和防控进展权威信息,普及疫情防护和健康知识,以聚合服务的方式让市民群众安全防控、健康防控。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推出“企业复工复产轻松办”专区,发布惠企政策信息及复工复产资讯,方便企业办事,上线“小微企业金融帮扶”版块,一站式集纳各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信贷功能,帮助“娜娜家”等小微企业解决疫情期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在“惠企直达”中保留相关功能,继续服务各类企业。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4(十)苏州工业园区“强连接,大协同”的数字机关平台“数园区(十)苏州工业园区“强连接,大协同”的数字机关平台“数园区政务通”政

118、务通”报送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党政办(大数据管理局)1案例背景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提出深化园区“云网智端”基础设施平台化建设,面向政务工作人员构建一体化服务感知体系。本着“对内协同,对外服务”的应用原则,“数园区政务通”携手腾讯升级政务协同框架,充分发挥电脑端、移动端多端协同的优势,为园区政务人员打造一站式、一体化协同平台,通过统一用户、统一入口、统一平台、统一风格、统一运营,连接政府与勤务人员、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等,实现信息协同、办公协同、服务协同,打造更便捷、更高效、更集约、更安全、更扁平的政务协同新模式,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服务管理“一键畅通”。2主要内容依

119、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苏州市、园区数字政府规划的指导,结合园区实际需求,借鉴学习各地政务协同的成功经验,构建一个整体联动、业务协同、一网办理的协同办公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园区特色“强连接、大协同”,探索实现政、勤、企、民全角色人群的交互连接与服务推送,进一步优化园区的营商服务水平,提升园区社会治理能力。园区党政办(大数据管理局)联合本地大数据公司、互联网公司、本地技术交付公司等四方成立了“政务协同联合创新坊”。一是借助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5本地大数据公司,保障项目宏观统筹、协调推进;二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借助互联网产品的创新能力提升政务协同平台的便捷

120、性及灵活性;三是委托本地技术交付公司进行项目的运营支撑,保障项目持续性。基于数园区政务通平台,在“政务协同联合创新坊”工作机制的保障下,园区已经成功地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政企互动等协同场景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打造了联合创新的新模式。图 30 数园区政务通创新工作坊组织架构需求分析方法。通过对各业务单位的访谈调研工作,以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场景目标作为牵引,推动完成数园区政务通平台的需求分析。以终为始,场景引导,注重用户视角分析,进行快速迭代、快速开发,形成建管运一体化的项目推进模式。平台架构。数园区政务通是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四个一体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平台以智能中枢的公共能力为基石,建设“5+1+1+N”框架,即五层连接、一个总入口、一套标准规范、N 个集成场景,打造面向园区政务人员的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6图 31 数园区政务通定位图 32 数园区政务通技术架构五层连接。不仅实现政府内部的连接和协同,更创新连接了政府与勤务人员、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工作人员与办公设备(打印机、餐卡、门禁等)的协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7图 33 数园区政务通五层连接一个总入口。数园区政务通是园区政务协同办公的总入口。平台基于智能中枢公共能力“统一政务用户体系”进行多层级安全控制升级,为政务人员提供电

122、脑端、移动端个性化门户;基于政务微信框架为政府公职人员打造一站式、一体化协同平台,通过一个平台、一个通讯录、一套标准与一张网络,实现更便捷、更高效、更集约、更安全、更扁平的政务协同新模式。图 34 数园区政务通工作台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8一套标准规范。为保障数园区政务通平台建设质量与服务的长效性,遵循“平台整合、资源共享、以运促建”的原则,对用户管理、应用管理、安全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约束,制定平台技术标准、接入标准、运营标准等,打造了数园区政务通标准规范体系。N 个集成场景。一是应用集成,通过开发建设中桥系统,增强平台开放能力,快速实现各类厂商业务应用对接和平滑迁移,减

123、少存量和新建应用集成工作量。二是业务融合,升级智能办公 OA 平台,对于跨层级、跨条线收发文、业务处理等进行办公全流程优化设计,实现“办文、办会、办事”一体化。通过移动办公、信息共享和协同审批,不断提升政务办公效率和协作效能,实现“掌上政府”和“指尖办事”。三是场景整合,按照数字政府业务场景的整合需求,将数园区政务通平台的应用进行重组,整合为经济大脑、疫情防控、一网通办、知社区等综合场景,串接管理场景,提高服务效能。图 35 数园区政务通中桥系统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69图 36 数园区疫防控协同场景3实施成效苏州工业园区积极落实“基层减负”政策精神,全新升级“政务协同办公平台”

124、,打造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指尖办公”新模式,为园区超过 2000 名公务员、8000 多名勤务人员提供了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多级联动平台,让政务协同从内联走向外联。一是聚焦“系统多”,实现政务业务“一网”整合。围绕协同办公、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等业务高频领域,数园区政务通梳理整合并赋能区内各类政务应用,降低业务应用的建设和管理成本,打造政务业务“一网”整合的协同办公总入口,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访问业务应用,极大节省各个系统之间查找、登录和切换时间。截至目前,平台已对接完成“一网通办”“经济大脑”等政务应用系统80 余个,覆盖业务 120 余项。二是聚焦“流程繁”,实现协同办公“一体”

125、集成。全面打通“园区功能区街道社区”四级业务网络,集成文件传阅、会议管理、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0督查督办等政务办公日常事项,打造政府内部管理服务“一体化”网络,通过数据共享、协同联动、信息互认,实现工作事项“上传流转办理督查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公文处理时间缩短约 50%,有效推动“人员来回跑”向“业务协同办”转变。三是聚焦“保密差”,实现沟通联络“一端”对接。针对部分保密性政务工作,突破必须通过电话或面对面沟通的传统模式,创新“政务通讯录”使用场景,用户“一键”即可获取对接人。通过增加“隐私管理功能”,对用户个人信息、聊天记录、传送文件等内容自动加密,实现政府工作人员间无障

126、碍、零负担沟通,沟通效率提升近 60%。四是聚焦“外联难”,实现社企交互“一站”互联。利用政务微信框架的生态属性,连接个人微信和企业微信,实现政企交互和政民联通,构建政府“对内协同,对外服务”的全新模式,助力提升园区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效率。4经验总结五大协同不断丰富治理能力。三端协同,通过政务微信、企业微信、个人微信的协同互通,连接政府、企业、民众三大群体;移动协同,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公务,实现在线沟通无障碍,随时掌控基层业务,轻松统筹系统内部工作;决策协同,可以实现“领导关切一屏尽览,领导指挥全局响应”;业务协同,通过跨部门跨层级纵横互通无缝协同,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生态协同,通过搭建“政务应用

127、超市”,让政务应用开发更快速,丰富政务生态体系。以系统整合促进流程优化、强化机关效能建设,通过积极创新助力基层一线减负增效。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1三大创新提供经验借鉴。机制创新上,为促进园区政务协同发展,保障数园区 政务通平台的建设和升级,园区党政办(大数据管理局)作为管理方,本地大数据公司新建元数科及本地技术交付公司作为建设方和运营方,互联网公司深圳腾讯作为联合创新方,四方共同成立了“政务协同联合创新坊”,因需而动持续开展创新探索。业务创新上,政府内部整体联动,纵向贯穿各部委办局、功能区、社区的多级业务办理,横向融合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逐步打通对外服务平台入口,形成“横向到

128、边、纵向到底”的联动体系。技术创新上,通过打造后台应用中心和中桥系统,提升平台集成能力,轻量化业务应用建设,平滑整合各类政务应用系统,实现电脑端或移动端统一处理日常工作,逐步形成园区管委会政务协同办公“一张网”。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2(十一)亳州市“城市大脑”助力打造“智慧药都,数字亳州”(十一)亳州市“城市大脑”助力打造“智慧药都,数字亳州”报送单位:山东浪潮新基建科技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近几年安徽省相继出台安徽省智慧城市建设指南和关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指导意见指导组织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城市感知网络建设,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数字化。根据安徽省

129、“数字江淮”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印发的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行动方案“塑造能力、夯实基础、完善支撑、以码赋能、创新应用”的要求,经广泛征求亳州35 个市委办局意见,结合亳州实际,设计了“城市大脑”建设“141740”架构体系,以感知技术融合、业务流程再造、扁平化指挥调度为创新点,推动数据资源、算力、算法和应用场景共享共用,赋能市域治理现代化,打造城市运行综合服务体系。2主要内容亳州“城市大脑”3.0 围绕城市治理、便民利民、特色产业三大方向,整合已建重点信息化系统数据资源,构建城市管理资源高度整合、“河陆空”多维度立体覆盖、“大中小”屏多终端应用的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130、城管、应急、公安等各部门派驻,通过城市大脑高度协同处置案件,搭建药都特色产业发展新应用场景,开创邻长制基层治理新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科学设计“141740”总体架构,促进城市治理的一体化和智能化,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3实现城市治理、惠民服务、特色产业等基于智能计算和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形成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亳州模式”。构建“141740”架构体系。结合亳州实际,设计了“城市大脑”建设“141740”架构体系,以感知技术融合、业务流程再造、扁平化指挥调度为创新点,推动数据资源、算力、算法和应用场景共享共用,赋能市域治理现代化,打造城市运

131、行综合服务体系。1 个数据湖。即汇集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高分数据,打造物理分散、逻辑一体的城市级数据湖。4 大中台。即建设数据中台,为城市治理和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支撑;建设技术中台,为业务应用和智慧场景提供人工智能引擎、事件驱动引擎、城市信息模型、知识库引擎等共性技术支撑;建设业务中台,提供事件采集、协同处置、融合通信、多维可视化、运营管理等多种服务;建设物联感知中台,融入市政、环保、城管、消防、应急等物联感知设备,实现统一监测、共享使用。1 个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即依托原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建设市应急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集中、跨部门协同、跨层级调度的城市综合运

132、营管理中心。7 大领域。即聚焦全景亳州、数字政府、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态保护、民生福祉 7个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市域治理难点堵点问题。40 个场景。即根据市级部门业务需求,开发了路面秩序监测、违规占用消防通道、交运治理、社区精细化管理、邻长制等 40 个个性化应用场景。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4图 37 亳州城市大脑“141740”架构体系打造“四个能力”。一是通过“事联网”引擎、人工智能引擎、运营管理引擎、多维可视化引擎、融合通信平台、物联感知平台和创新应用服务,同时结合亳州市已经建成的平台能力和数据能力,形成亳州市信息化的共性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能力;二是通过对接各类

133、业务应用系统的海量实时数据,实现对政务、产业、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态、民生等领域运行态势实时直观呈现、量化分析和研判预警;三是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对城市全维事件的综合化、智能化的处置,提高城市治理的快速反应、精准执行能力;四是通过跨部门的协同联动,实现对城市应急全要素的综合监测和应急业务的联动处置,提高城市总体应急能力和防范能力。3实施成效“城市大脑”高效统筹部门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资源、算力、算法和应用场景共享共用,避免重复建设。推动 38 个信息系统与“城市大脑”共建共享,“多车监管”“免申即享”分别被认定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5为安徽省 2020 年、2021

134、 年城市大脑试点应用。城市管理方面,已接入主城区 810 路视频监控,每日智能采集案件数约占总量的 21%;已接入 135579 辆车辆数据,汇集过车数据 1400万条/天,2021 年一年发现车辆违规问题 28412 次,已整改处罚 190次;整合全市 50 个易涝点、267 个重点监控位置及 50 位“点长”信息。产业服务方面,“城市大脑”已对接 34 家试点企业信息,可追溯 541 批采购、245 批生产、68 批 806 万元销售、131 种中药品种的流通数据。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监管,利用高分卫星图像,结合工地视频监控,实现 2000 万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实时监控。安全监管方面,建设

135、“电梯安全运行监管”,2021 年,累计发现电梯运行异常 1302 起,电动车入梯 1359 次,自动预警并派发处置电梯困人事件 3 起。生态保护方面,建设“高排放车辆进城预警”应用场景,累计有效预警处罚 5437 次,日平均预警处罚次数降低约 70%。政府管理方面,建设“皖企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已汇集并发布 60 个政策,上线 151 项政策服务事项,实现 88 项政策服务事项“免申即享”,为 7719 家企业提供了“免申即享”服务,共计发放资金 9440.5 万元。4经验总结“流程再造”打造治理创新新理念。基于亳州市已建感知网络,带动“事联网”的智慧感知预警,通过流程再造,将事件自动

136、化派发,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6跨部门协同联动,将事件处置扁平化,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利用流程的自动化配置,业务人员拖拽式操作定制业务流程,将流程再造简易化。“智慧预警”打造主动服务新举措。基于亳州良好的视频感知数据,结合环保、交通、城市管理的具体场景,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对感知数据进行结构化解析,自动监测遮挡车牌、套牌假牌、超载超限、废气排放监控、机动车排放监控、大气环境治理监控、地下管网监测、高空巡查(违建、工地、水域)、出店经营、垃圾堆放、违章停车等领域,进行预警监测,进行全时、全域、无遗漏分析,突破人力巡查无法覆盖的“盲点”,监管有难度的治理场景和事件,

137、自动识别并上报区域运行的异常事件,将事后处置转换为事件自动预警发现,将被动接收转换为主动发现,提供城市治理服务水平和能力,让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适、有序、安全,而这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开创多场景化的落地应用先河,争取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机制”打造城市运行新常态。一是平急融合。常态下(日常),以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事件综合处置、市政综合研判、城市运行监测为主;非常态下(应急),以应急联动中心为主体,能迅速转为非常态应急指挥。二是领导例会。建立市领导工作日轮值制度,一般突发事件,由轮值市政府领导在平台坐镇指挥;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分别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平台坐镇指挥。三是多渠道预警。综合运用市级

138、转办、视频巡查、技术甄别、巡查员发现、APP上传、市民参与、媒体监督等方式,构建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体系。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7四是联勤联动。按照“两级平台、四级联动”的城运(分)中心管理模式,建立市、区(县)、街道、村居四级联勤联动机制。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8(十二)日照市数据赋能无证明城市建设(十二)日照市数据赋能无证明城市建设报送单位: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1案例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日照市从时代大势出发、从群众呼声出发,创新落实国家

139、和省“放管服”改革要求,2020 年 10 月份,在山东省内启动了“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数据赋能“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了办事证明从“索要”到“不要”、从“纸质”到“电子”的根本性转变。2022年,日照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无证明城市”建设力度,将“无证明办事”扩面提质工作列为 2022 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出台日照市“无证明办事”扩面提质实施方案。日照市各部门通力协作,狠抓十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努力构建全域覆盖、协调联动、场景丰富、高效便捷、安全共享的“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推动了“无证明城市”建设迭代升级。2主要内容一是全面梳理事项证明清单。把托清证明底数、清理无法律法规证明作为实施改革的

140、前提,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等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二是充分利用数据赋能。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基础上,本着“全程网办、数据比对”的原则,把“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79点,创新研发“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系统集成化高、可拓展性强,不仅能实现部门之间证明数据共享和在线核验,也为群众查询所属证明提供了方便,只要是能够在线获取的证明,都能实现查询功能,群众无需跑腿开证明。三是与告知承诺制结合推进。山东是国家告知承诺制的试点省,在推动“无证明办事”过程中,日照市大力推行以告知承诺制改革为基础的信用审批,用“

141、承诺”代替“证明”,以“信用”代替“跑腿”。同步加强核查与监管,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做好告知、承诺、审批和监管有效衔接,杜绝监管真空。“清单式”精准管理为基础。在全面梳理全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证明底数基础上,制定“取消证明清单”规范证明设定,严把证明材料的源头关口,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现已明确取消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 55 类证明材料。制定“免提交证明清单”明确办理路径,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 268 类证明材料由办事部门主动调取,将法定证明事项的“担子”,从群众的“肩上”换到了部门的“肩上”。制定

142、“告知承诺证明清单”作为“免证办”的有力抓手,将 3200 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所需 492 类证明纳入告知承诺范围,群众选择告知承诺方式办事占比达 97%以上,办理时限平均缩短 50%以上,审批环节压减 60%。“平台式”数据赋能为支撑。把促进电子证照高效供给作为“无证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开发日照市“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有效解决了系统之间数据共享难、部分证明核验难、电子证照历史数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0据归集难等问题。平台联通省、市电子证照库等 14 个数据系统,实现目录通、资源通和流程通,可数据共享 184 类、部门核验 84 类证明材料,已累计调用超 45 万次。创

143、新依托公安网络边界联通公安内网,可实时调用无犯罪记录等 16 类证明材料,覆盖 1452 个服务事项,服务办事群众 24 万人次。分别在政务服务网、“爱山东日照通”APP、自助服务机上设置证明查询模块,群众可“指尖”便捷查询 204 类证明,已累计提供 4 万余次服务。同时,加快推进历史证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至今年 6 月底,归集 315 类电子证照证明 1322万条,居全省首位。“场景式”全域覆盖为驱动。横向协同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部门单位,推动“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互联互通,已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接入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等 753 个政务服务单位、273 个学校、254

144、 个银行网点、8 家医院,经过数据“碰撞”组合,推出了教师资格证认定、护士执业注册认定 107 个利企便民“免证办”场景,平均办理时限压缩 90%以上。纵向发挥市级统筹作用,推动“免证办”服务渠道和网点下沉,实现“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覆盖全市8 个政务服务大厅、54 个便民中心、473 家村(社区)便民服务点、25 个自助服务点,政审证明、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等 50 多个高频事项在群众“家门口”就能办理。“专班式”合力推进为保障。将“无证明办事”扩面提质纳入日照市 2022 年 15 件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在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数字强市领导小组框架下,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大数据发展局、数

145、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1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落实“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先后印发 打造“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无证明办事”工作规则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方案 电子证照应用管理办法,搭建起“无证明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召开专题研讨、业务推进会、培训会等 260 余次,全市建立起由 3900 余名服务专员组成的无证明办事队伍,确保了改革落地见效。3实施成效全市推出“免证办”事项 5221 项,实现 1.75 万个证明材料免提交,占全部证明材料的 95%以上,一年来累计减少群众提供纸质证明材料近 900 万份。着力推动“无证明办事”

146、在社会服务领域全覆盖,积极推动电子证照证明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应用,在教育、医疗、金融等多元领域创新“孵化”出 107 个利企利民的主题服务场景。4经验总结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证明城市建设进程中,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比如,通过常态化“听民声、走流程”,不断查找解决政务服务领域的短板问题,精准推出了一件事主题服务、无证明办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正因如此,群众才真心实意为我们点赞,这两年,日照在全省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一直位居全省第二位。二是强化系统观念。坚持顶格推进、强化顶层设计,编制了一揽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147、年)82子政策文件,为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注重加强系统性谋划、前瞻性布局,把无证明办事的触角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城市延伸到乡村,覆盖到了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各领域,有力推动了全市域无证明办事。三是善用改革思维。表面来看,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是个技术问题,深层次思考却是对权力的态度问题,是服务理念和运行机制变革、服务方式重塑的问题。大量审批事项的削减,是让手中的权力“缩水”;大量事项由见面办变成网上办、由“要证明”变成“无证明”,是对传统权力的“让渡”;行政服务管理由“单兵作战”变为“多跨协同”,不是技术自动生成的物理整合,而是运用数字技术而进行的自我革命,是对原有组织架构、

148、对自身权力大动“手术”的结果。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3(十三)广东省“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十三)广东省“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报送单位: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部署。面对办事难、办事堵、政策颁布与群众信息接收难等问题,迫切需要打破政府部门与群众间的信息孤立,为政府、民众打造政务、民生信息传递与服务的“桥梁”。“粤省事”以用户、流量、平台以及跨界等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积极探索移动在线政务服务的新模式。梳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

149、事项,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压缩办理时限,优化办事体验,不断推动“以部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2主要内容“粤省事”是广东省政府打造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包括集成民生服务的小程序、APP 及同名公众号。2018 年 5 月 21 日,“粤省事”小程序正式上线,发挥微信海量用户和小程序免安装的优势,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群众只需通过“实名+实人”身份核验,即可进行高频服务事项全网通办,实现电子证照、个人待办事项统一管理。“粤省事”APP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消息主动推送、视频展示等特有优势,在政务服务“找得到、办得成”方面拓

150、展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多主动、智能化的服务体验和内容,与“粤省事”小程序形成服务渠道和能力优势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4互补,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用户群体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粤省事”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和便民服务水平。依托公安部可信身份认证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粤省事”平台对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群众只需通过“实名+实人”身份核验,即可进行高频服务事项全网通办。上线 4 年来,粤省事持续拓展民生服务广度深度,一是深化推进省级业务统筹,如持续开展人社大集中升级建设,上线涵盖养老、工伤、失业三大险种在内的 28 项服务,实现人社险种养老保险缴费申报、待遇申

151、领等服务的省级统筹;全面铺开医保大集中升级建设,上线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异地定点经办机构查询 4 项服务全省覆盖,切实解决人口流动大省的跨省及省内就医报销难题。二是鼓励地市开展特色业务创新。通过在中山、佛山、湛江等地市上线“地市专版”,为地市开放自主品牌命名、定制特色设计版面,强化本地特色品牌形象。依据办事场景打造“服务专区”,便利群众好搜好找好办事。“粤省事”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将各类服务事项进一步整合,打造多个“服务专区”,便利群众快速了解、定位业务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如“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公安服务专区”等,为百姓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尖政务服务。其中,“尊老爱老服务专区”专区内集合了“

152、养老资格认证”、“老人优待证”、“就医服务”等老年人常用服务,并通过简化操作步骤,采用色彩明亮和大号字体,降低老年人的阅读难度。专区还引入了语音搜索功能,老年人只需要对着手机说一说,即可实时匹配出最佳结果,减少老年用户反复输入查找的操作。“粤省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5事”APP 在“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优化,打造成全方位的“老人关怀版”,让老年人办事更暖心、更省心。打造个人服务二维码“粤省事码”,实现“一码通办”。粤省事码是粤省事平台的个人服务二维码,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新成果,支持群众使用手机一秒亮码、扫码亮证、一键授权、一码办事。粤省事码,通过打通办事过程

153、中的各个办事环节,将不同环节的数据进行串联,实现了一是办事前,通过粤省事码提前预约,可获取需提交材料清单,避免漏带、错带;二是办事中,只需亮出“粤省事码”,即可取号、在线查看排队叫号情况。同时在窗口办理业务时,办事人亮码即可自动关联并通过授权使用电子证照,实现免证办理。三是办事后,可通过“粤省事码”在线查询办事记录、进行在线服务评价等。通过粤省事码的应用,全面打通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办事环节,有效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目前全省酒店、广东省博物馆,以及部分民宿、图书馆、医院、学校、政务服务大厅等均支持使用粤省事码,这标志着粤省事从线上政务服务拓展至线下泛民生应用场景,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质量更优。推出“

154、团体码”“一键亮码”等功能,有效助力疫情防控。2022年,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粤省事”平台根据学校、企业等团体组织在复学、复工过程中需收集成员健康信息的需求,并结合人工填报、收集信息易出错,存在信息滞后的痛点,在“粤省事”APP上推出了“团体码”服务。“团体码”是由学校、企业等团体组织的管理者创建的专属健康管理工具,可以通过微信分享邀请链接,或扫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6描二维码的方式邀请组织成员加入团体。经团体成员自主授权后,团体管理者可快捷查看团体成员的健康统计信息及其明细,包括“粤康码”颜色、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等。实现了在保障个人隐私安全的同时,满足团体管理

155、者对于所管辖成员的健康异常监测、统计与明细信息查看等健康管理需求。3实施成效截至 2022 年 9 月 7 日,“粤省事”平台实名注册用户数超过 1.7亿,累计访问量达 1385 亿,累计业务量达 475 亿,“团体码”服务累计创建团体数 66.2 万个,累计绑定人次 2062.6 万。平台联合广东省政府多个省直厅局单位,累计上线社保、公积金、户政等政务服务2488 项,其中 1096 项实现百姓“零跑动”,107 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推广使用居民身份电子凭证、社保卡电子凭证、医保电子凭证等 96 种电子证照,全方位支撑广东省和大湾区改革发展,满足百姓政务服务需求。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

156、的首个重要成果,平台集中体现了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方向,上线四年,“粤省事”平台已迅速成长为全国用户最多、服务集成度最高、活跃度最热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公积金服务方面,“粤省事”针对常见的 12 项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能力建设,实现业务需求、产品逻辑、前端界面、后端接口标准化,帮助各地市按标准快速开发实施,成功实现公积金服务全省 21 个地市全覆盖,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在线查询或办理高频公积金服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7社保服务方面,粤省事平台发布上线失业补助金服务,为疫情期间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有效保障。2021 年 11 月,为贯彻落实 关于做

157、好“湾区社保服务通”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湾区社保”专题,助推国家“双区+双合作区”决策部署落地,更好发挥服务港澳、保障民生作用。助残服务方面,2018 年 5 月,针对残疾人士出行不便的特点,为更好地关怀残疾人,让特殊人群享受“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围绕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等高频事项开展流程优化再造,在“粤省事”平台推出残疾人证申办、残疾人等级变更等 12 项贴近残疾人生活的服务及 4 种电子证照,实现残疾人服务在“粤省事”平台全流程网办。4经验总结广东是全国政务服务移动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粤省事”平台持续对接高频民生服务,全方位支撑广东省

158、和大湾区改革发展,满足百姓政务服务需求。通过“数字政府”改革实践证明,一体化和移动化是推动传统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而“粤省事”平台不断优化升级,极大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效率,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力助推广东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从2016年全国第九名跃升至 2018 年全国第一,并在 2019、2020 年连续 3 年全国第一。在未来,“粤省事”平台将继续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广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8(十四)上海市金山区(十四)上海市金山区

159、AI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报送单位: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2021 年 10 月 24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平台”,平台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标准化、组件化、平台化方式,提供各类自主调用、灵活配置的公共应用工具和公共技术工具,强化基本共性技术支撑。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有两个“牛鼻子”工程,一个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另一个是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无论是“一网通办”的“通”,还是“一网统管”的“统”,关键都在于海量公共数据的有效赋能,并形成各领域、各场景创新应用。金山

160、区为贯彻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加快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创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标杆,促进“一网统管”智敏协同,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金山区人工智能技术供给能力。2主要内容金山区结合商汤科技人工智能算法和知识图谱资源的累积,基于深度学习和自动算法生成能力,打造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的智能算法工厂,集约化建设金山区 AI 鑫眼平台。目前平台已经建设了包括交通秩序、疫情防控、市容市貌、小区管理、综治管理等主题的 9种场景算法库,实现对城市人、车、事、物的动态感知。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89商汤科技采用云计算领域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来构建城市管理场景的技术平台,利用

161、AI 视觉技术对海量城市管理数据进行分析,着力解决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城市治理问题,如垃圾堆放识别、车辆违章停放监测、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以及驾驶电动车未佩戴头盔检查等。商汤为金山 AI 鑫眼平台设计的整体方案架构分为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与展示层。图 38 金山区 AI 鑫眼平台整体方案架构基础层为上层系统提供底层的算力与硬件资源,构建算力资源池。结合商汤 AI 智算中心建设基础打造 AI 算力平台,为金山城市运行管理的 AI 算法系统及视图智能应用管理后台等软件提供算力支撑,共建共享算力基础。平台层包括平台管控服务、视图接入服务、智能解析服务、AI算法仓四大板块。比如,AI

162、 算法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结合现有城市硬件资源,将前端摄像机转化成为智能感知神经元,解决摄像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0机“看得见”但“看不懂”问题的弊端。实现对城市的动态感知,以及各类城市问题、风险及事件的自动发现。应用层包括视图智能应用管理后台和算法调度系统,通过对接AI 算法平台提供业务应用功能。其中视图智能应用管理后台是核心业务系统,主要针对“和算法场景紧密结合的政府部门”,打造业务应用功能,实现业务的闭环。结合 AI 视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升各职能部门对城市要素管理的全域覆盖和动态感知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城市问题的发现、治理、监督的智能化闭环

163、流程改造,创新城市精准治理模式。算法调度系统由城运中心统一分配管理,按照灵活的权限设置分配算力算法资源,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资源申请,灵活调配算法算力。展示层为可视化业务系统,基于视图智能应用管理后台与算法调度系统的大屏可视化界面,提供管理驾驶舱、算法列表、核心算力、专题场景、业务闭环等功能,为城运中心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展示业务系统。3实施成效金山区“一网统管”平台汇聚实有人口、企业法人、景区客流、生态环保、公用事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网格管理、公安、消防等城市体征数据 341 项,数据 2.3 亿余条。汇聚公安、水务、教育等视频监控资源 22678 个,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全

164、域 一网管全城”。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1图 39 金山 AI 鑫眼平台疫情期间,启用了商汤科技人工智能算法对居民小区、“三区”管理中的人群聚集、未戴口罩等问题实时监测,进一步推进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截至 2022 年 6 月底,产生告警数据1562条。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至相关街镇进行处置,做到了在最早时间、最低层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健全智能化融合指挥体系。下一步,要打造精细化管理善治城市典范,坚持以“一网统管”理念,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需求,实现城市运行“高赋能、全覆盖、强监管”,增强快速响应,形成全时空感知、全要素联动、全周期

165、迭代的数字、智慧应用标杆场景。4经验总结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引入,加快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与城市治理日益融合,也为城市运行管理带来了更多的视角以及更广泛的扩展空间。在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的融合过程中,通过智慧城市平台,利用城市大数据,结合 AI 算法和算力资源,着力解决多样化城市治理场景的现实问题,从而推动城市智慧治理实践发展和城市智慧治理体系建设。上海市金山区联合商汤科技打造的 AI 鑫眼平台解决了城市统筹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2管理的合力不强、资源分配的弹性不足、事件发现的时效不强、人工管理的效率不高等现实城市治理问题,通过新兴信息技术赋能城市运行管理的

166、数字化转型,拓展智慧城市治理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有利于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要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治理制度和治理体系进行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同时,通过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来解决日益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推进智慧城市治理实践。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3二、市场监管类天津市“互联网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案例监管”系统应用案例报送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1案例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

167、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以及推动“互联网+监管”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大力推行智慧监管”的总体要求,探索国家、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与重点领域监管业务系统对接的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天津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加强全市监管数据汇聚,推动执法工作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目前天津市“互联网+监管”体系已初步形成,有力支撑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同时立足天津地方特点和监管业务的需求,积极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探索规范监管、精准监管、智能监管新

168、模式,为构筑数字时代竞争新优势提供基础支撑。自 2021 年下半年起,与国家共同开展全国唯一“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应用试点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平台汇聚的海量多源数据,结合天津市在执法监管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难点堵点,以场景牵引应用、以数据赋能实战,央地联动、服务基层,探索出了一条基于数字化协同监管的新路径。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42主要内容依托“党管数据、党统监管”的模式和方法,由天津市委、市政府牵头,天津市各部门会同国家共同组建试点工作组,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工作。在政策发布方面,天津市以政府数字化发展转型为契机,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169、 年),明确“以高标准开展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应用试点建设工作”,将平台建设纳入数字政府建设框架,向全市印发在天津市开展“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各项建设任务负责部门,全力保障高质量完成试点建设任务。坚持数据汇聚共享,夯实数字化监管执法基础。一是完善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基础库,持续推进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库、监管对象基础信息库、执法人员信息库、监管行为信息库、投诉举报库、信用信息库、监管舆情及第三方平台信息库、知识库八大基础库数据汇聚;二是根据业务场景汇聚及治理主题库数据,天津市“互联网+监管”大数据平台充分汇聚政府、企业及社会三方面数据,汇聚及治理了

170、安全生产、交通运输、食品与药品监管等重点监管领域的政务数据,联通国网天津电力等企业相关数据,充分利用具有基础性特征的国有企业数据和具有公共性特征的平台型私企数据,实现数据的全面归集。坚持系统建设为要,构建“11227”全流程监管体系。结合天津市监管业务工作实际,以城市大脑基础计算平台为基础支撑,构建天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5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11227”体系。编制“1”张覆盖市、区两级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建立“1”个监管大数据中心,建设“2”个系统界面,建设“2”个支撑体系,建设监管事项目录、监管投诉举报处理、综合监管、监管效能监督评价、风险预警、监管数据综合管理、监管

171、移动端 APP“7”个应用系统:一是监管事项目录系统,实现天津市本地监管事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应用;二是监管投诉举报处理系统,接受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转来的投诉举报信息,并与本地投诉举报处理系统实现业务联动,对监管投诉举报信息进行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全流程管理;三是综合监管系统,为本地专项协同监管任务(专项任务、联合执法、协同任务)提供数据支撑,接受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分发的跨省联合监管任务,并全周期记录系统监管过程,实现任务执行全过程“看得见”、“可追溯”;四是监管效能监督评价系统,依托大数据中心,汇聚监管业务、投诉举报、社会舆情、群众信访、重大事故、群众评价等监管数据资源,构建

172、可计量、可检索、可追溯、可问责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五是风险预警系统,利用数据分析比对、关联计算、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强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及早发现防范天津市全市范围内的苗头性风险,为开展重点监管、联合监管、精准监管及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六是监管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监管对象、执法人员、监管知识库等基础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对监管对象全生命周期监管检查数据的汇聚应用;七是监管移动端 APP,打造以监管对象查询、双随机抽查任务、风险核查任务、跨省联合任务、本市协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6任务、投诉举报任务、移动执法任务反馈、数据信息采集等为核心功能的全流程监管移动端

173、。为了更好地支撑执法人员应用系统,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充分结合基层业务需求,打造“监管全流程”,从执法检查任务的发起、分发、受理、反馈、处罚、评估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标准统一的全流程一张图。图 40 天津市“互联网+监管”全流程一张图建设法律法规管理系统。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政策法规管理系统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位阶、立法机关、地域效力、发布情况,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条款的“章节条款项目”等特性,按照区划、版本号制定出法律法规、执法依据、执法事项的编码规则,已编码化相关法律法规超过 1600 余部。为实现系统自动赋予法律法规唯一编码化标识及动态更新管理,建设完成法律法规管理系统,实

174、现以法律法规作为核心数据,系统自动化串联权责清单、监管清单、执法清单的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7统一和衔接。图 41 天津市“互联网+监管”政策法规管理系统建设信用分级分类子系统。在大力推进本市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子系统的基础上,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完成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子系统,通过对国家推送的公共信用信息和本市行业信用分级分类评价信息的全面归集建立信用信息库,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信用约束、信用风险预测、信用信息共享,依托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信用分级分类子系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图 42 天津市“互联网+监管”信用分级分类管理系统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

175、2 年)98建设重点领域风险预警模型。在重点领域,结合天津市实际业务需求,依托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枢纽作用,通过汇聚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及互联网等数据,以场景牵引及大数据赋能实战在交通新业态、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建设完成网约车监管、客运车辆监管、高危建筑工程企业等涉及 13 个领域 30 余个风险预警模型,推动“全民监管”、“全时监管”、“全域监管”的应用体系,通过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移动 APP 等多种终端实现线上和线下融合、标准化和个性化共进的应用实战目标。3实施成效风险预警模型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依托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中的“非法营运车辆”风险预警模型,

176、结合共享信息和移动“互联网+监管”APP 查询车辆运营全部信息,包括订单编号、载客时间、驾驶里程、订单金额、订单完成时间等,精准打击非法运营网约车。有效支撑基层执法工作,创新监管理念和手段,提高了非法营运网约车监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网约车行业的慧治举措,全市网约车合规率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部对全国 36 个中心城市订单合规率排名显示,天津排名已从 2021 年 8 月的第 25 名跃升至 2022年 5 月的第 15 名,订单合规增长率全国第一。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99图 43 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移动端非法营运车辆监管上海品茶依托“危化品运输”风险预警模型,自 20

177、21 年下半年以来共分析出疑似非法营运危化品运输车辆 307 辆,已全部推送至公安、交委、应急等基层执法部门。自 2021 年下半年以来,共计对 38 辆疑似危化品车辆进行了行政处罚,较上期降低 46.48%。通过拉通跨区域、跨部门的多项数据链路,利用国家层面的数据支撑,完成 25 辆运跨省市重点车辆分析,实现了京津冀地区协同联动合力监管。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共接收国家信用分级分类数据 86.9 万条,完成了业务监管部门、社会信用建设牵头部门、“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部门的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为全市各行业监管部门提供分级分类监管应用支撑。在重点领域开展与天

178、津市交通运输委、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公安局、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0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等 4 个部门公路建设、水运工程建设、道路运输、机动车维修、出租车驾驶员、保安服务业、大型商业综合体、重点用能单位等 8 个行业信用评价结果数据对接、整理入库,探索开展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有将近 60 多项。4经验总结坚持数据牵引提升监管效能。按照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相关数据标准建设监管数据中心,形成各类监管数据库,并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按照“应汇尽汇”的原则,依托国家及天津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积极归集、有序共享政务、公安、执法、互联网等四方面数据,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

179、协同和数据共享,发挥协同监管、智慧监管、精准监管的作用。提高监管事项标准化水平。天津市“互联网+监管”系统通过全面梳理本市监管事项清单,对现存监管事项中法律依据不全、不准及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依托编码化的法律法规数据库,与监管事项清单、权责清单进行自动化关联,逐步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目录查漏补缺工作。通过数据赋能,使标准化的监管事项成为明确的、有据可查的数字化监管事项,有效避免“监管真空”,解决监管“缺位”问题,提高监管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完善跨省协同联合监管机制。依托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联动机制,支撑地方解决省际运输监管中异地执法等问题,由天津市作为任务的发起方,

180、确定抄告抄送、协查协办具体业务,强化任务流转跟踪功能,在联合任务的结果跟踪基础上,追加任务的发起、分发、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1处理、反馈的全流程跟踪机制,提供实时有效的任务状态信息。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跨省抄告抄送,实现跨省协同监管,充分体现协同化政府模式,全面降低对监管对象的重复性检查频度。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2三、社会管理类(一)淄博市博山区“智防山洪”信息化预报预警建设(一)淄博市博山区“智防山洪”信息化预报预警建设报送单位:淄博市博山区水利局1案例背景博山区地处鲁中山区,淄博向斜盆地南缘,位于淄博市中南部,全区总面积 698 平方千米。区

181、内东、南、西三面环山,地貌类型由南往北可分为中山、低山、台地、丘陵四大类型。博山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 707.0mm,属山洪灾害易发区,由于地势落差较大,短时间内很容易形成洪峰,因山洪引起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山洪灾害不仅对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建设山洪预警平台,全面提升区级预警信息的发布能力,将“智慧化”全面应用于“信息化”预警平台,为有效预防山洪灾害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为山城人民擎起生命“安全屏障”。图 44 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数字政府典型

182、案例汇编(2022 年)1032主要内容全面建成了“自动化”山洪灾害监测网络。全区在 8 个山洪灾害防治小流域中,共新建 21 处自动雨量站、4 处自动水位(雨量)站,23 处自动水位站,144 处简易雨量站,219 处简易水位站,27 处视频监控站,5 处图像监控站,10 套镇级会商系统,共享气象、水文部门11 个已建的自动监测站,组成雨水情监测站网,平均雨量站网密度为 11km/站,水位站网密度为 22km/站;全面建成了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暴雨、山洪的实时准确监测,初步解决了山洪灾害防御缺乏监测手段和预警预报设施的问题。图 45 博山区山洪灾害预警视频监控站、预警广播站、自

183、动水位站全面开展了“智慧化”防御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在 10 个镇办、214个山洪灾害影响村开展了山洪灾害调查和自然灾害普查工作,评价了防治区重点沿河村落的防洪现状,划定了山洪灾害危险区,明确转移路线和临时避险点,利用“智慧化”手段科学合理地确定了预警指标和转移值。全面建成了“信息化”基层预报预警系统。采取“因地制宜、土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4洋结合、互为补充”的原则,在山洪灾害防治镇、村配备了 196 处“信息化”山洪预警广播,220 套应急手摇报警器,230 套应急铜锣、哨等报警设备,初步实现了信息化、多途径、及时有效发布预报预警信息,解决了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

184、”问题。全面建成了“网络化”基层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了区、镇、村三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开发手机“山洪灾害防御客户端 APP”,将雨情、水情、工情、气象、预案、卫星云图等信息有效集成“一张图”,雨水情等基础信息实时入库,并共享水文监测站点和气象监测站点信息,实现了自动监测、实时监视、动态分析、统计查询、在线预警等功能“一机查询”,有效提升了我区暴雨山洪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了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大大减少了人员转移的难度和成本。图 46 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手机 APP”实现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化”。通过水雨情监测网络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全面建立了覆

185、盖全区的水雨情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暴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5洪水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对全区 18 座水库、17 条河道的在线监测。实现区级预警“自动化”。通过移动专线、数据库信息、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技术,实现水雨情等基础信息的实时入库、自动分析、动态监控、自动发布等功能,实现了山洪监测、预报、预警“一机掌控”。实现指挥调度“科学化”。通过在全区规模以上水库、重要河道控制断面安装了信息化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天气预报、国土、水库和水文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自动生成翔实准确的基础资料,全面提升了指挥决策的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实现群测群防工作“智慧化”。一是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制度体系。

186、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的各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强统一组织领导。特别是加强了各镇、村、组、户责任制的建立。形成了既能统一组织行动又能独立自成应急系统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二是有效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2017 年以来,组织完成省级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 2 次、市级水旱灾害防御演练现场会 3 次、区级山洪灾害防御实兵演练现场会 2 次,指导各镇办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 20 余次,通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基层指挥员的现场指挥能力和镇村群众防御山洪的自救能力。三是有序组织安全转移。收到山洪预警信息后,及时组织受威胁区域的群众按照“预案”要求,将人员转移到安全位置,可以镇或村组为单元灵活指

187、挥,更可以家庭或个人采取主动躲避措施,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群测群防工作“智慧化”。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6图 47 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抢险队转移群众3实施成效从近几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来看,全面建设的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实现了“预报准确、预警及时、转移迅速、避险有效”的目标,发挥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据统计,自2012 年建成山洪灾害防御预报预警平台以来,累计发布转移预警短信 10 万余条,启动预警广播 2000 余次,转移人员 3000 人次,避免人员伤亡数 500 人次。近年因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188、由于及时准确预报预警,为群众转移争取了宝贵“黄金时间”,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9 年 8 月 11 日,博山区博山镇上结老峪村发生山洪灾害,受第 9 号台风“利奇马”的影响,8 月 10 日 9 时14 日 8 时,淄博市博山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呈现出时间短、降水量大且密集的特征。此次降雨过程,淄博市平均降雨量 358.4 毫米,为全省降雨量最大市。其中博山区平均降雨量 351.1 毫米,短时降雨量百年一遇。8 月 11 日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7早上 6 时,博山区博山镇上结老峪村山洪雨量预警,三小时降雨量超过 70 毫米,预警级别为“立即转移”,村级预警员

189、接到预警信息,立即向村主任和镇上领导汇报险情,村主任根据“预警指示”,要求村级预警员立即通过“山洪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山洪预警设备通知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内群众转移。组织“两委”人员按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要求对村内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内人员进行转移,同时安排专人时刻观察山洪易发区内的险情动向。8 月 11日上午 8 时,雨量持续增加,上结老峪村村内山洪灾害易发区内部分山体出现松动现象,8 时 10 分流域内河道洪水暴涨,山洪灾害易发区上游山体冲下大量泥沙和折断的树木杂草,部分山体出现滑坡险情。同时,洪水暴涨漫过河堤侵入村内。由于险情发生第一时间区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准确预报预警,镇、村

190、防指指挥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提前转移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群众,镇村预警员第一时间利用预警设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群众迅速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情况。此次灾害共造成博山镇上结老峪村5 处房屋倒塌,92 户村民房屋进水,数百亩农田受淹,转移村民 55户。对于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博山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各级防指做好防御准备工作和人员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经验总结博山区博山镇上结老峪村发生的山洪灾害,呈现出降雨时间短、降水量大、降雨点密集的特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8用,立下

191、了“汗马功劳”。一是利用全覆盖的自动监测站点实现了对暴雨、洪水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对全区规模以上水库、河道的实时在线监测,为全区各级防指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利用全覆盖的自动监测站点实现了山洪监测“一张图”。整合全区雨量、水位、视频监控等设备实现平台预警自动化,实现水雨情等基础信息的实时入库、自动分析、动态监控、自动发布等功能,实现了山洪监测、预报、预警“一机掌控”。三是利用全覆盖的自动监测站点实现了科学化指挥调度。通过安装的信息化视频监控系统,整合了气象、地质灾害、水利和水文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及时生成翔实准确的数据资料,有效提升了指挥决策的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四是利用全覆盖的自动监测站点实

192、现了智慧化群测群防。区、镇、村三级按年度要求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级防御预案 28 个,落实 274 名山洪灾害防御的责任人,按要求完成各级责任人培训 10 余次,按预案要求完成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培训。在全区山洪灾害危险区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转移路线指示、特征水位标识等。同时设立宣传栏、张贴挂图、发放卡片,将危险区、安全区和临时转移路线、地点、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预警信号、逃生自救常识等及时传授给广大干部群众,让居住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掌握防灾、避灾基本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收到山洪预警信息后,及时组织受威胁区域的群众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转移,转移路线应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地带。遇特殊情况,通讯

193、、交通、电力中断,人们要有较强的自我避灾意识,不等不靠,准确判断,主动逃生。可以镇或村组为单元灵活指挥,更可以家庭或个人采取主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09躲避措施,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0(二)日照市打造智慧城管助力精致城市管理(二)日照市打造智慧城管助力精致城市管理报送单位:日照市城市管理局1案例背景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政策法规,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

194、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根据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要求,日照市城市管理局以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一网通管”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强省战略和数字日照建设各项任务,全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搭建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协同联动、高度集成”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助力日照市精致城市管理工作。2主要内容自 2019 年起,日照市城管局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整合汇聚共享相关数据资源,充分利用信息

195、化技术搭建“1+N”模式的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即“城市管理一张图”(数据中枢)+N 个行业监管子系统,平台串联市、区、街三级城管平台,并联共享公安、行政审批等部门行业数据,实现感知、分析、指挥、服务、督察五位一体。该平台已搭载 18 个子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1系统,分别为数字城管、日照微城管、城市防汛指挥、建筑垃圾管理、路灯监管、供水监管、综合执法监管、视频智能分析、城镇治理一体化、批后监管、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排水、燃气监管、热力监管、道桥监管、户外广告(诚信管理)、公用事业综合服务等子系统。图 48 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一是摸清城市管理“家底”、强化感知,

196、夯实智慧城市管理基础。全面摸清城市管理基础数据资源。自 2016 年来,日照市城管局多次在主城区开展城市管理基础数据普查工作,对市政、园林、市容、环卫、亮化等行业共 100 万多城市部件设施进行统一标识编码,明确具体位置、主管部门、权属单位、规格型号等基础属性,搭建了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库,为织密城市管理感知网络做好了基础。搭载物联感知设备,实现城市运行数据实时感知。通过对井盖、水气暖管道、渣土运输车辆、环卫车辆、路灯等设施安装智能感知设备,着力构建城市运行监测体系。目前市已安装或对接各类前端感知设备 1 万余处。例如,已自建与共享常用视频监控 1000 余路,在 443 辆渣土车、332数字政府

197、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2辆环卫车安装车载智能设备,给 324 名环卫人员配备智能工牌,试点安装 3900 余套智能井盖设备,排水行业已安装 3 个河道断面实时水质监测设备、4 个智能截流堰监测设备、7 个排水管网流量计。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完善城市管理一张图。整合大数据分析优势,将主城区已普查的各类基础设施、各类智能感知设备、城市管理案件信息全部纳入“城市管理一张图”,带动监管过程和监管行为全量数字化,对高发区域和热点事件进行追溯和预测预警,实现了一张地图对城市运行管理态势的直观、可视化展示。图 49 日照市燃气监管一张图二是优化智慧平台运行、强化分析,推动城市管理精细扁平。统筹推进平

198、台运行建设,推动建设成果共享。在原有数字化城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区县分散的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向上联通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向下一体化贯通区(功能区)县、街道。同时市级平台搭建 18 个行业监管子系统均对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开放,做到市、区(县)共同建设、共同应用,真正实现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优化运转流程,提高城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3市管理效率。依托人工与智能手段,市城管局重新优化平台运转流程,继续完善“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运转模式。例如,市级建立 115人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队伍负责问题上报工作,且范围覆盖全市 7 个区县、11

199、 个街道,案件上报后由 18 名市级平台坐席人员统一标准立案审核,并借助平台智能算法自动派遣至各市直、区县部门、企业进行处置,同时各级单位已处置的问题由巡查人员再次进行核查,确保问题“真处置、处置好”。强化数据分析,加强平台考核保障。利用平台汇聚全市燃气场点、供热站点、环卫与渣土作业车辆、垃圾处理厂、数字化城管案件等城市运行数据,结合市民热线反馈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步建立平台考核机制,出台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考核办法,每月对各区县、街道、各级城市管理部门案件处置情况打分考核,利用智慧化手段充分调动各级部门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保障平台

200、稳定有序运行。图 50 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每日案件分析情况三是搭建城市管理场景、服务应用,打造行业监管新模式。为打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4造行业监管新模式,日照市城管局在进一步完善各行业应用子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物联感知设备、视频监控等前端信息资源,联合生态环境、交警、大数据等部门建设了“无人机航拍”、“扬尘污染联合防治”、“视频智能抓拍”、“渣土车违规联合管理”、“沿街商户信用管理”等多个智慧化场景应用,发挥智慧手段在服务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无人机航拍应用。市城管局联合公安部门充分利用公安及自有无人机对各建筑工地、闲置土地、各类工地围挡进行航拍,重点发现裸露土地

201、未覆盖,围挡内脏乱差、垃圾堆积等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全部通过平台派遣至各部门开展整治工作。扬尘污染防治应用。由市城管局与生态环境、大数据局等部门单位开展数据共享合作,依托“城市大脑”共同搭建“扬尘污染防治”应用场景,在全市 200余辆出租车上搭载 PM10、PM2.5 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分析PM10、PM2.5 数据超标道路,由“城市大脑”精准生成工单,并将工单派送至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由平台调度环卫部门的洒水车开展作业,减少道路空气扬尘,保障城市空气质量。视频智能抓拍应用。市城管局选取 196 路门前三包区域视频监控,借助视频分析技术,对店外经营、店外摆放杂物等问题自动识别并立案抓拍,

202、所有问题上传至智慧平台进行办理。同时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平台 90%案件自动派遣至各处置单位,减少人力参与,目前派遣准确率达到 70%以上。同步利用“城市大脑”提供的其他人工智能算法与共享视频监控,对垂钓、道路积水、垃圾桶满溢等其他类问题进行专项识别,扩大人工智能算法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5图 51 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视频事件智能分析系统3实施成效社会效益方面,支撑日照市新型智慧城市工作开展,构建了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了城市管理“一网通管”工作落地落实,建立了智慧化城市管理考核模式,健全了日照市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创建城市管理“日照模式”

203、,提升了日照市精致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应用和推广方面,一是协同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自 2019 年以来,平台共接收各类城市管理案件 100 万余件,各级各部门、行业企业全方位联动,有力地减少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平台处置率均达到了 99%以上。其中,自 2021 年 6 月,城市管理信息采集队伍成立以来,共上报 354332 件,立案处置 352080 件。二是激发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将过往纯粹依靠政府职能部门被动式管理的传统模式,创新为“全民管理”模式,让市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城市的管理者、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6监督者和维护者,依靠群众的

204、力量监督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的质量与效率。市民已累计注册 3 万余人,每月活跃用户 500 余人,累计接收市民反馈案件 321156 件,处置率达到 99%,累计发放红包奖励 45 余万元。三是智慧场景效果显著。其中 2021 年以来,平台通过视频智能抓拍已立案处置 4715 件。“扬尘污染防治”应用场景已调度洒水车辆洒水 500 余次。无人机航拍活动发现各类问题 100 余处。联合整治违规渣土车 50 余次。门前三包店外经营、店外摆放杂物现象明显减少。四是 2021 年日照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先后入选山东省优政领域优秀案例,荣获中国第一届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2021 年度省大数据创新

205、应用典型场景等荣誉称号,2022 年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图 52 日照微城管4经验总结模式创新。一是打造协同治理的智慧场景应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物联感知设备、视频监控等前端信息资源,联合环保、交警、大数据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7等部门搭建场景应用,实现数据打通、业务联通、资源互通。二是创新智慧化城市管理考核模式。坚持“1+N”模式的智慧化考核体系。1 即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考核,采用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系统测评方式,保持日常城市管理综合考核相对稳定;N 即专项整治提升任务考核,可以根据城市管理需要每年进行调整,覆盖城市管理多个行业。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算法提高平台办理效率。一

206、是选取 196 路门前三包区域视频监控,借助视频分析技术,对店外经营、店外摆放杂物等问题自动识别并立案抓拍,所有问题上传至智慧平台进行办理。二是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平台 90%案件自动派遣至各处置单位,减少人力参与,派遣准确率达到 70%以上。三是针对街道公共区域利用无人机开展考核,在多个点位采集多组全景,每点位拍摄 34 张照片并渲染、脱敏、上载至城管大数据平台,可 720 度无死角查看点位情况。后端通过 AI 智能辅助识别全景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根据评分规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标记,标记的问题自动转为问题影像进入闭环管理流程,并自动形成扣分和数据统计。图 53 浮来山街道数字孪生平台数字政府典

207、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8运营创新。线下机制保障平台稳定运行。一是建立 115 人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队伍,采集范围覆盖全市 7 个区县,11 个街道。二是配备 18 名平台坐席人员,对上报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立案审核,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自动派遣至各级部门进行处置。三是建立月度考核与平台处置通报制度。每月不定期对信息采集队伍进行抽查漏报考核,督导信息采集工作高效开展。按照平台考核办法,每月对各级各部门日常处置数据进行打分通报。多渠道汇聚问题,扩大平台城市管理覆盖面。除城市管理信息采集队伍稳定上报城市管理问题外,平台还有多种问题来源渠道。一是研发日照微城管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市民只需通过微信公众

208、号即可上报城市管理问题,问题将自动上传至智慧平台进行办理。二是对接市大数据局开发的“日照通 APP”、市生态环境局开发的“微环保”、市公安局开发的“微警务”,以上单位接收到城市管理类案件后,都将推送至智慧平台办结处置。三是借助全市共享视频监控,采用人工智能抓拍方式,每日抓拍城市管理问题,并上报至智慧平台进行办理。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19(三)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三)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报送单位: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万维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部、省、市信息化建设相关要求,围绕高水平建成自然资源规划“全业务、大融合”信息

209、化运行体系的目标,以业务应用为驱动,融合原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林业信息化成果,建成“一张图、一个平台、五大应用系统”,构建“五全五大”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推进无锡局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规划、行政执法、政务服务、监管决策等各领域应用系统集约建设、协同联动,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能力。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建设方和管理方,于 2019 年启动项目建设。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三级管理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项目组织管理,理顺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工作例会制度、系统需求提出机制、业务事项确定工作机制、问题反馈机制、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工作机制、督查考核机制等制度。浙江万维空

210、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承建单位,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厘清业务和技术两大方面需求,建设自然资源规划“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基础框架和“全业务、大融合”、“全覆盖、大联动”、“全系统、大提效”、“全方位、大集成”、“全网络、大数据”的信息化运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0体系。平台于 2020 年正式上线运行。2主要内容建立“全网络、大数据”的自然资源规划“一张图”大数据体系。按照“不重不漏、一数一源”原则,全面梳理分析规划、土地、地质、矿产、林业等各类数据,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制定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形成“全覆盖、全业务、全时空”自然资

211、源规划核心数据库。建立自然资源规划“一张图”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搭建自然资源规划“一张图”平台,实现自然资源规划统一底图、底线和底板的管理使用。提供多源数据汇聚、服务共享、智能分析等工具,为行政审批、监测监管、决策分析等工作提供空间数据和信息技术保障,加快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图 54 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一张图”大数据平台建立“全业务、大融合”的自然资源规划行政审批体系。构建涵盖规划、土地、林业、风景名胜、测绘管理、地质矿产等流程的自然资源规划行政审批系统。以项目为主线,创新“锡地码”,自动串联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1

212、建设项目选址预审、用地报批、土地供应与用地许可、规划方案审查等相对独立的审批流程,形成审批指标联控、业务联办、监管联动、验收联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审批大流程。建立“全覆盖、大联动”的自然资源规划行政执法体系。新建移动执法监察系统,升级完善卫片核查、执法监察管理、信访管理、慧眼守土等应用系统,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动态监管模式。形成空天地网一体化、山水林田湖草全覆盖的大执法体系。汇聚 751 路摄像头,新增移动执法终端,实现环节信息关联共享,有效强化违法用地发现、查处、整改等全过程进度跟踪管理。图 55 无锡市“慧眼守土”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建立“全方位、大集成”的“互联网+

213、”高效服务体系。构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通过“一号、一窗、一网”、“一网、一门、一次”等服务模式,整合完善面向社会公众和面向委办局的共享服务,满足政府和群众不同服务需求。打造政策文件库,实现分级分类、动态更新,满足政策信息数字化发布的要求。利用基于 CA 认证的单点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2登录集成和 XML 文件形式传输等方式完成与江苏政务服务网、市工改系统、微信平台、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门户网站等平台的对接。建立自然资源规划监管决策系统。搭建“1+N”自然资源规划监管决策应用体系,即 1 个“自然资源规划态势分析决策系统”,N 个业务专项监管分析系统,涵盖国土空间规划、用

214、途管制、开发利用、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一批重要监管应用,促进自然资源监管决策科学化、精细化。图 56 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监管决策系统建立“全系统、大提效”的自然资源规划督查考核体系。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有效利用互联网新型督查模式,保障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打造“重点项目监管”模块,通过亮“红、黄、绿”灯的方式掌控项目症结和保障进度。实施廉政风险点防控,做到审批运行全程留痕、违规操作预警拦截等。3实施成效无锡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自上线以来实施成效显著。行政效能整体提速。以“锡地码”为链,打通全业务流程,形成内部协同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3批机制。审批环节下降 25%,收件材料

215、减少 35%,行政审批效能提升。审批服务更加便捷。内部审批层面做到有效支撑“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承接用地审批权改革、征收制度改革和“拿地即开工”等一系列改革落地工作。社会公众层面做到“多让数据网上走,少让群众路上跑”。管理手段更加精细。以“锡地码”串联自然资源规划业务全周期,实现“一码审批、一码监管、一码查询、一码共享”机制,形成“一码智办”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实行网上审批,审批业务全程上网留痕、全链条追踪溯源,发现违规操作自动预警拦截,防范廉政风险,压减权力寻租空间。政府履职效率提升。搭建“一张图、一个平台、五大应用系统”,构筑“五全五大”行政管理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规划信息

216、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政府决策水平科学化,打造拥有无锡特色的数字自然资源。4经验总结无锡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充分结合无锡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构建“全业务、大融合”自然资源规划行政审批大流程。统一业务标准、信息平台、管理体系,建成“全链条”业务流转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创新“锡地码”,实现自然资源规划“码上智办”。以“锡地码”贯穿地块基本信息、关键指标、审批过程及结果信息等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自然资源全领域“码上智办”。创新一批自然资源规划决策应用,实现自然资源规划智慧化管理。建成市政“一张图”、重大项目监管系统、存量资源盘活挖潜系统等应用系统,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规划态势感知能

217、力、综合监管能力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4和形势预判能力。集成运用多种技术,实现自然资源规划信息化技术体系升级。例如项目中运用了 Docker 容器级虚拟化技术、OCR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基于 Web 的在线智能制图技术等技术。无锡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具有推广价值。一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获取、系统监测、科学决策等支撑,实现统一调查、管制、修复、利用等工作的科学统筹、协同管理。二是使用前沿信息化技术提升系统决策能力,通过遥感、物联网感知、移动感知等技术,使得自然资源全要素感知更及时、精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让系统决策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218、。三是推进政府治理方式转变与创新,此次构建的“五全五大”行政管理体系,使得局内人员办事效率提高,为领导开展高水平决策提供辅助手段,增强政府管控治理能力,助推打造自然资源规划工作新格局。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5(四)苏州工业园区“数园区(四)苏州工业园区“数园区疫情防控一体化”信息平台疫情防控一体化”信息平台报送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党政办(大数据管理局)1案例背景苏州工业园区疫防控平台在园区数字政府“1+4+X”整体架构下,依托“云网”底层算力和安全保障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化手段“构建一张图、织密一张网、建设一张表、打造一平台”,四措并举打造“点、线、面”结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破解疫

219、情重点人员判定不准、底数不清、管控不细等难题,建设面向疫情防控指挥部、企业、社区等三级服务的疫情防控一体化平台。2主要内容平台建设总体目标按照“统一、精准、高效”“实用、好用、易用”的原则,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补齐园区在疫情防控信息化方面的短板,为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园区社会治理水平。疫情管控,闭环管理。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对本土、境外输入涉疫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高中低风险地区来(返)苏人员管理全覆盖,建立扁平化、点对点的管控快速通道。打通疾控、交通、街道社区等多部门的数据信息,实现从流调、核实、转运、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全过程闭环管理。数据透明,环环

220、相扣。涉疫人员的基本信息、管控信息、核酸记录等均应统一采集并登记到平台,按“最小够用”原则结合业务在各部门、各环节进行数据流转,保障每条数据从推送到接收、从核查到管控一目了然。打通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6与“园区智能中枢”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通道,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的工作模式,实现基层工作人员在手机上的工单录入、数据回传等功能。打通多部门业务数据、联通市级防疫数据,建设一套园区疫情防控主题库及各类防疫专题库,实现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的园区疫情数据一本账,并持续运营。固化规程,工作顺畅。建立标准化业务规程,明确各部门、组织的工作职责及要求,通过平台流程衔接各部门、各角色之间

221、的工作,保障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顺利推进。科学调配,智能决策。建立优化机制,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结合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关键原因并给予解决,持续完善规程、平台功能,打造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让工作组织、人员调配、决策安排更科学化、智能化。成立园区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统筹协调、指挥疫情防控和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综合协调、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应急转运、社会防控、社区防控、医疗救治、交通管控、物资保障、新闻宣传、监督检查、大数据管理、暖心关爱等 14 个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在应急状态下实现处置工作机制快速转换。在该工作机制下,大数据管理专班牵头开发建设疫防控平台,

222、服务于疫情防控指挥部、企业、社区等,构建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的跨部门、跨层级疫情防控“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按照园区数字政府“1+4+X”架构,以疫情防控“一体化”思路建设苏州园区“疫防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平台以“1+1+1+N”为框架,即一套管理平台、一套数据库、一个指挥中心和 N 个管控场景,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7建立上下贯通、准确高效的信息数据管理机制,着力形成数字化防控闭环管理体系。图 57 苏州工业园区“疫防控”架构图一套管理平台。以疫情管控为出发点,建立了流调溯源管理、社区核实管理、转运管理、隔离人员管理、隔离场所管理、入境人员管理、社区跟踪管理、重点人

223、员管理、督查管理、外卖骑手管理、货运车辆及司机管理等多个业务子系统,为各专班各部门提供一套“一体化”管理跟踪平台。图 58 苏州工业园区一体化跟踪管理流程图一套鲜活疫情数据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急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8先行的原则,开展数据建库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建立“一人一档”的人员档案数据库,以涉疫人员为中心,将人员监测、管控数据统一汇集,再融合社区信息、人口信息、核酸信息等构建采集全面、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的全员涉疫人口专题库。根据业务场景分为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隔离点、涉疫企业、货运交通、复工复产和重点场所八大类专题。图 59 苏州工业园区数据归

224、集治理情况一个指挥中心。利用可视化技术融合 GIS、统计表格的方式展示疫情防控态势,从涉疫人员分析、货车司机管控、核酸数据比对等角度提供全过程、多维度的动态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29图 60 苏州工业园区疫情大数据可视化N 个疫情防控场景。针对重点管控场景,建设运货车辆、司机管理系统,结合电子手环、电子通行证等物联感知技术,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利用核酸、抗原数据与产业人员数据相结合,通过智能分析,创新推出“外卖骑手证”,“园易行”等通信小程序,为行业人员安全“复工复产”提供高效安全的数字化通道。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小区雪亮技防”、“人脸

225、识别防疫卡口”、“测温立柱”和“电子门磁”等工程,助力防疫管控。3实施成效经济效益方面,通过高效工作节省人力成本,精准防控避免不必要管控带来的经济损失,规范化防控、统一防控标准避免浪费等等,将疫情给城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社会效益方面,一是“疫防控”平台实现全园区 120 多万人口,近5万家企业的疫情常态化管控,有效管控密接次密接人员3万多人,入境人员 1 万多人,外卖骑手 1 万多名。使用高峰时期平台在线人数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0超过 3 万人,建立多部门多专班管理机制,构建了从“人力密集”到“人机互动”的疫情管理新模式,打造区级疫情防控的“数字防疫样板”。二是平

226、台打破“表格抗疫”模式,自投产后已解散 200 人以上微信工作群近 10 个,有效节约人力近 20%,涉疫风险人员发现到管控从 8 小时缩短到 4 小时,业务处理速度提高 50%。三是通过社区数据、核酸数、场所码等动态数据反复去重比对,实现精准管理,基本做到了“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状态清”。入园区人员扫码无接触登记,入园区货车报备、运输通行证办理等全程“零跑腿”网上办理,实现入园区车辆及人员“可预判、可管控、可追溯”全过程、无纸化、闭环式服务。通过平台的短信提醒功能,不但节省了随访人工成本,更有效增强了市民广泛参与抗疫的主动性和责任感。4经验总结平台建设以“底数清、过程明、处置快、服务优”

227、为目标,紧紧围绕防控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了指挥体系、业务管理体系和数据研判体系,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大数据疫情防控模式,有效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搭建跨部门防控协同快速通道。建立扁平化、点对点的防控协查快速通道,打通卫健、交通等多部门防控信息孤岛,构建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的跨部门、跨层级疫情防控闭环协查执行链条。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疫情防控档案。实时汇集、整合形成居民完整疫情防控信息链,对接“智能中枢”数据中台系统,升级整合现有数据,打造权威、鲜活的主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一池通融。降低协查工作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1强度提升协查效率。采用“任务”模

228、式打造防疫协同工作闭环,避免多部门对同一排查对象进行重复排查和漏查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防控排查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协查工作协同联动、快速高效推进。建立区域统一的跨部门防控作业平台。改变“表格抗疫”工作模式,为区域内参与联防联控的各部门提供“一站式”协同工作平台,支撑疫情防控相关部门数字化建设的业务连接、数据链接、消息连接;打造疫情防控平台运营枢纽,为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强化业务协同与敏捷创新。管理创新保障数字抗疫。在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指导下,成立大数据管理专班,专班迅速组织资源力量,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全力开发及时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打通整合各局办防控数据资源,打造数据化的政务工作模式

229、,持续向数据要效率,逐步打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大数据防控模式,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技术创新助力精准防控。平台全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面牢筑数字化防控技术堤坝。持续建设 11 个业务管理功能,为各工作组提供数字化工具包括对密接人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的快速管理工具,对企业人员、出口货物、重点岗位人群的跟踪工具等,同时重点打造了智能化预警和智慧化风险识别算法,全面助力精准化疫情防控。应用创新提升治理水平。平台通过多种创新性应用助力防控,针对运货车辆、司机管理构建电子手环、电子通行证等物联感知设备;针对外卖小哥构建骑手通行证,实现每日核酸与轨迹跟踪;建设“小区雪亮技防”、“人脸识别防疫卡口”、

230、“测温立柱”和电子门磁等工程,全面应用数字化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2手段提升疫情防控水平。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3(五)淄博市博山区创新打造“(五)淄博市博山区创新打造“1+N 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模式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模式报送单位:博山区山头街道办事处1案例背景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作为一种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保障形式,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统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统筹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

231、生活,这为新时代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指明了方向。2主要内容山头街道共有各类特殊困难群众2344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救助政策碎片化、救助数据共享难、社会救助网衔接不紧密等。针对以上难点、堵点问题,山头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部门社会救助工作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重点,坚持“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用好用活街居工作网络与数字平台网络两大平台,创新打造推行“1+N”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打造是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政策有效衔接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的必

232、然要求,为更好开展救助工作提供服务支持,实现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不断提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4升全区乃至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培养“全能型”人才,做到“1”次申请,研判办理“N”项救助。2021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专门设立山头街道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设置业务办理窗口3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按照“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对特别急、特别难的事项,开辟社会救助“绿色通道”,申请材料可“容缺后补”,通过“联审联办”,大大压缩审批时限,保障

233、特别困难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对涉及全区17个部门的10大类47个救助事项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项培训,培养“1+N全能型”救助人才,做到政策全通、流程全懂、操作全会。实现群众提出“1”次申请,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研判办理符合的“N”项救助,保证群众“政策全享受、救助不遗漏”。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度、一次告知制度、社会救助诉求事项办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管理规范。应用“数字化”平台,做到“1”个平台,互通转办“N”个部门。依托“社会救助数字平台”数据共享、系统互通的优势,对10个部门的24个救助事项进行“一门受理”,并将救助申请分办至有关职能部门,实现“1”个

234、平台受理“N”项救助。提高救助事项精准度,让困难群众“就近一扇门、办好救助事”。建立“呼叫式”服务,做到“1”名协理员,跟踪关注“N”个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5救助对象。加强村(居)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建设,在 28 个村(社区)分别配备 1-2 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并进行统一培训。社会救助协理员负责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业务咨询、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救助申请帮办代办等工作,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按照半小时路程为服务半径,选取 5 个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救助服务点,通过党员、社会救助协理员、网格员等主动发现救助对象,对救助事项帮办代办,织密织牢社会救助服务网,打造联动互通

235、的救助堡垒。救助事项办理完毕后,社会救助协理员定期对辖区内低保、特困、残疾等救助对象开展入户走访,发放本辖区“协理员联系卡”,随时接听困难群众救助电话,实现“1”个协理员跟踪关注“N”个救助对象。3实施成效博山区山头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强化工作网络建设、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发挥数字平台优势,创新开展的“1+N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模式,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精准施救。夯实了社会救助基层服务工作。打造“1+N”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模式是社会救助服务“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工作目标的具体实践,能够就近、及时解决困难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迎合了困难群

236、众的现实需求,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办理社会救助事项,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办事效率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服务体验,通过“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呼叫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6式”服务的建立,筑牢了工作根基,实现了社会救助业务办理“零距离”高效办理,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强化业务水平,持续落实好便民惠民政策,受到困难群众一致好评。打造了社会救助特色服务品牌。“1+N”打包式社会救助服务模式的打造,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方便群众办

237、事,提高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满意度的重要突破口。颜山社区“红蓝管家”党员+网格员联动救助;古窑社区“五悦联建”多渠道联合,助急、助难、助残、助贫、助困;水印蓝山社区“七彩救助”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一站式救助服务。这些服务模式的创新,做到了从“上门救助”到“救助上门”的转变,做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做到了从“分散救助”为“统筹救助”的转变,是对窗口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标准的创新升级,能够真正打通社会救助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4经验总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事关困难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要站在困难群众的视角,以便民

238、利民为落脚点,推动体系落细落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困难群众意见,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困难群众问计,查找救助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听取困难群众意见,完善救助服务体系措施,落实救助服务完善任务依靠困难群众努力。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7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基本保障。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要注重顶层设计,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促进各项救助制度互联互补、有机统一,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配套、针对性强、操作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事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提高经办

239、服务能力,让群众线上“只上一张网”、线下“只进一扇门”和“最多跑一次”,做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情救助、智慧救助。强化信息化建设,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基本动力。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必须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有利契机,将信息化进一步应用于社会救助工作中,利用数据平台资源,加强各职能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数据信息融合共享速度,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与社会救助工作深度融合,在信息化数字化社会救助建设上取得更新突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基本支撑。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调动基层救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基层队伍稳定。

240、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增强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把握,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基层工作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立监管和考核机制,更好满足困难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救助需求。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8(六)汕尾市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六)汕尾市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报送单位:厦门市巨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主要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以“一标三实”数据、数字地图、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数据支撑,面向各级行政部门和基层的使用需求,构建了全域智图系统、网格化系统、村居民自治系统等应用,整合专项数据治理、地图融合引擎、应用安全防护、

241、应用支撑服务等能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化解基层社会治理矛盾、优化基层服务。2主要内容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的建设应用,全面推进各部门相关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和数字化治理,以数字化更好支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建设“人、事、物、地、组织”基层治理五大要素专题库,摸清基层治理底数,打造基层治理工作的“数据底座”。通过机构革新、流程再造、资源整合、技术升级、数据赋能,打造“条块结合”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治理效能。通过网格事件全流程管理和闭环运作,实现所有基层治理要素及动态在地图上直观呈现和综合应用。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主要依托大数据、互联网

242、、云计算等智能互联技术,掌控基层治理基础数据,建设“数据+应用”基层管理平台,是“互联网+”基层治理的智能应用。方案构建了“镇、村、组”和“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三纵三横”基层社会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39治理立方体,着力打造“一张地图知晓村情民意,一台手机实施基层治理”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形成“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格局。民情地图总体包括三大部分:基础支撑,平台汇集整合各相关部门数据,将各类管理对象的基础信息形成专题库,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数据基础;核心驱动,平台可实现网格化运行管理及各类事件数据的上报处置,全面掌握要情动态;场景应用,面向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展示全市

243、民情和要情动态,依托地理信息平台,汇聚各单位各类数据,利用矢量图、卫星影像图、3D 地图等多种地图形式,通过热力、聚合、打点分布等数据展示方式,实现基层治理要素在地图上的直观呈现和综合应用。图 61 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基础层充分依托数字政府云、网、数、安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实现系统整体运行的持续稳定和安全可靠。支撑层充分利用省市两级建设的数据及应用基础支撑,包括政务大数据中心、用户认证、应用安全防护、应用安全审计、数字地图等,同时结合民情地图应用特色,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0建立支持职能部门纵向管理及市县镇横向管理的综合权限体系。数据层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行政

244、手段,以一标三实采集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汇集省回流的业务数据和基层逐级上报的动态数据,通过民情地图专项数据治理,围绕人、房、地、事等核心要素进行数据整合,形成可高效支撑民情地图各项业务场景的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和业务的双加速。应用层包括建设面向各级行政人员的“全域智图”,面向基层工作者的“网格化管理系统”,面向广大群众的“村居民自治系统”三大应用体系。巨龙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的用户主要包括各级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联勤指挥中心、基层网格员和村(社区)居民。图 62 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应用构架图3实施成效通过“民情地图”的应用,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让基层干部、网格员和各级

245、各部门的工作都落实到系统的各个角色和每一项功能中,并配套监督考核机制,通过过程化的督导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1考核和纪检部门的全方位监督,促使其用好用实“民情地图”,使其成为各项工作的切实有效抓手和积极自觉的行动,逐步实现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的及时感知发现和有效防范化解,联系服务群众也更加紧密周到。实现精准动态综合高效治理,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利用系统开展各类人员场所的巡查走访和各类事件上报处置,广大群众能够通过“善美村居”参与村居事务和反映村情民意,区县和镇街社会治理中心利用系统及时受理分拨事件,并对全辖区工作进行调度和督导,各职能部门利用系统落实相应治理工作并对相关事件进行处

246、置反馈,各级领导利用系统全面掌控情况并精准决策指导。实现了底数情况全面掌握、管理流程全面打通、职责资源全面激活、治理工作全面落实。走好走实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能够通过手机、电脑、大屏等多种终端,随时随地查看“民情地图”,详实了解辖区内的村情民情,全面掌握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情动态和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广大农村居民能够通过手机端“善美村居”微信小程序,方便快捷地了解村情、参与村务、投诉反映和建言献策。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建设“人、事、物、地、组织”基层治理五大要素专题库,打造基层治理工作的“数据底座”。通过机构革新、流程再造、资源整合、技术升级

247、、数据赋能,打造“条块结合”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治理效能。通过网格事件全流程管理和闭环运作,所有基层治理要素及动态在地图上直观呈现和综合应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2据统计,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在广东省汕尾市落地以来,2019 年至 2021 年,汕尾市分别排查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1965起、3021 起、4352 起,排查化解成效逐年提升。今年以来,全市通过省一体化信访信息系统收到群众信访事项共 2014 件,同比下降11.74%。4经验总结为了建设好广东省汕尾建设“民情地图”,保证建设应用水平和实际成效,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发力和

248、创新:一是研发一个平台,强化综合型、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支撑。巨龙社会治理民情地图解决方案以“一标三实”数据采集、数字地图及信息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等配套作为数据支撑,形成了既有行政侧的综合管理、又有面向社会侧提供服务的工作平台,多渠道、全方位支撑各类用户参与和开展社会治理。二是建立一套体系,形成“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形成了一套流程清晰、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市县镇村组”五级组织领导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各单位对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本辖区、本单位推广工作的落实;县(区、市)、镇(街)两级还成立了“联勤指挥中心”,负责统筹领导辖区的

249、“民情地图”应用推广的全面推进和管理工作;村、组两级分别以中、小网格为单位,党员干部和专职网格员负责开展工作。三是形成一套机制,确保建好、用好、用实“民情地图”。“民情地图”建立健全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为平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保障平台运行的顺畅有序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3成效发挥。党建引领机制,“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中,党建引领作用贯穿始终;网格管理机制,针对网格化管理和运行问题,出台了网格工作事项准入和事件分级分类、流转处置等四个工作机制进行规范,并形成“事件上报分拨交办部门处置回访确认事件办结”的事件闭环处理机制;服务民生机制,在开发设计“善美村居”的过程中,

250、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结合时事热点和群众所需,不断加强对功能模块的创新和深化;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作为一个先行先试,边用边建的平台,“民情地图”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4(七)济宁市生态环境局(七)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5G+智慧环保项目智慧环保项目报送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济宁市分公司1案例背景济宁市智慧环保平台一期,通过两年多的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济宁市环境监管水平,为济宁市环境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平台运行的情况来看,在平台架构、大屏幕调度指挥及网格化巡查监管方面,设计科学、合理,与济宁市环境监管工作吻合,且经过两

251、年运行打磨,系统功能和日常运行趋于成熟完善。但是平台在业务应用方面,尤其是在水、土壤、放射、VOCs 等监管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其中的原因和一期项目急切改善大气环境及建设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的定位有关,为此需要通过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在“围绕监管需求,开展业务协同;扩展平台功能,保持应用先进性;大数据深度挖掘,提供管理支撑;优化系统功能,提升平台实用性”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2主要内容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二期项目主要面向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环委会成员单位,以 5G 技术为重要信息载体引领生态环境管理现代化,建设一个扁平化的督导调度指挥中心,以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监管和生态保护红线两项业务为恒定

252、主线,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搭建从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到智能决策的智能化系统架构和管控平台,最终形成具有济宁特色的智能化生态环保“大脑”,着力解决市县两级执行层面普遍遇到的水的溯源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5气的定量评估难、问题线索收集难等共性难题。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总体功能架构分为五部分,包括管理中心、查询中心、应用中心、工作台和可视化应用。图 63 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总体功能架构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6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统筹整合市县两级和跨部门业务资源,立足实战实用管用,适度前瞻,精简再造业务流程,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

253、信息化监管水平,从而达到凝聚市县两级污染防治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总体架构为“一个机制、两条主线、三个平台”。一个机制即智慧环保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两条主线即属地纵向管理线和行业横向管理线,三个平台即智慧环保平台(基础设施层)、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层)和智慧环保应用平台(业务应用层)。二期项目在一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以提升平台监管水平、扩大平台监管范围、保持平台先进性为目标,聚焦环保垂改后市县乡三级业务监管协同和责任考核目标的压力传递,从综合监管、决策分析、业务协同、调度指挥四个维度进行了规划。二期项目采用千兆光网作为骨干承载,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安全运维区、高性能

254、计算集群支撑平台区、生态环境云平台区和视频监控服务区。智慧环保系统通过核心交换机分别与电子政务网和互联网打通,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各种视频终端可以通过 VPN 专线或者数据专线接入到业务平台。3实施成效济宁市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成运行五年多来,发现并闭环处理部门违反导则问题 2 万余个,企业环保问题 2.6 万余个,网格员上报各类环境事件 121 万余件,搭建的环境监测数据库已包含各类监测信息2816 万多条。济宁市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智慧管控、精准管控推动“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实现了执法检查精准化,为企业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7提供生产发展空间。“三级六长”指

255、挥体系和“扁平化”指挥机制的建立以来,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减少了违法排污行为,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自 2020 年 9 月“三级六长”指挥体系和“扁平化”指挥机制的建立以来,济宁市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异常告警数量由 2020 年 8 月 4605 次下降到 2022 年月均 579 次,数量锐减87.4%,超标排污数量大幅下降;2022 年,全市 PM2.5 浓度 43 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 8.5%;南四湖水质连续 19 年稳中向好,全市 28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4经验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日益迫切,目前监测技术、监测手段不断提高,已经积累了大

256、量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数据采集传输渠道比较畅通。济宁市通过环保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各类在线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科学处理,大气超站、激光雷达、遥感监测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普及落地,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及空气质量预报模式,诊断大气污染来源和污染贡献,评估和预测区域环境质量、污染影响的空间范围,评判区域污染物的跨区域输送及不同城市对污染的贡献,精准溯源。从而为生态环境预警决策、靶向治理,以及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提供全面、集中、图形化、多层次、多角度、开放灵活的决策支持。济宁市智慧环保二期项目从顶层设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角度,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信息化现状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生数字政

257、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8态环境保护信息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集约化应用,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政务部门的信息能力。在本工程中信息化方面的政务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是加强各部门在全流程监管和重点领域监管业务的信息能力建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49四、政务服务类(一)青岛市(一)青岛市 12345 政务热线智能化平台政务热线智能化平台报送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1案例背景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53 号),原

258、独立运行的 12319 城管服务热线、12329 住房公积金热线、12349 民政服务热线、12322全国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85916173 河湖监督热线、85893116 农村饮水安全监督热线等六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类热线统一归并至12345 热线,推进 12345 热线与有关诉求渠道融合,优化 12345 热线运行管理机制,强化 12345 热线运行支撑保障,使 12345 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持续推动山东热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主要内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 消息等信息化技术,提升12345 热线平台智能化水平,

259、用“技术变革”推动“服务变革”和“治理变革”,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部门依法履职提供参考。建立维护“权威准确、标准统一、实时更新、共建共享”的热线知识库,形成各部门向同级热线平台推送最新政策和热点问题的答复口径、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库的责任机制,加强与政务服务平台、政府网站知识库互联共享和同步更新,推动热线知识库向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开放,拓展自助查询服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012345 热线智能化平台构建了热线超脑,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文本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协同服务的功能,落地智能语音客服、多渠道客服、智能工单、助手、智能回访等智能化应用,提供从底层硬件设施到中层

260、业务系统及顶层智能化应用的全集成解决方案,并提供建设咨询和系统运营服务。帮助政务热线建设、运营新一代智能化呼叫中心,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服务价值。图 64 青岛市智能化呼叫中心架构图智能语音客服机器人。利用智能语音技术以及知识库语义解析能力,打造一个可以替代人工面向市民提供热线咨询服务的客服数字人。在满足市民常规咨询业务的同时,有效减缓人工客服来电压力。既能够保证市民来电实现“零”排队、热线 100%接通,又提高了疫情突发等应急场景下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实现夜间不打烊服务。智能多渠道在线机器人。打造可以在移动端与市民进行文字交互的在线客服数字人,利用移动网络丰富的内容表达形式,提供基于图文、视频

261、等各类服务支撑。由在线客服数字人引导市民进行线上业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1办理,实现热线客服分流作用。5G 消息 chatbot 智能客服。当群众来电服务热线进行挂机后,智能咨询服务平台将向群众追尾式推送咨询相关业务的卡片 5G 消息。群众无需下载 APP 或关注微信服务号,在 5G 消息窗口点击相应模块即可进入预约取号、在线申办、进度查询、服务评价等服务页面,有效解决群众日常办事需求,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智能回访机器人。工单办结后的回访工作是通过人工客服实现,占用大量人力资源,难以应对疫情暴发、公共热点事件。通过构建外呼客服数字人,根据设定的话术与外呼

262、逻辑建立与市民的连接,既可以实现工单回访推动服务闭环,还可以提升 12345 热线的温度感和体验感。座席助手机器人。座席助手运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服务过程中,座席工作台实时高亮提醒座席服务态度,有效保障服务质量。通过语义识别,实时分析客户诉求,自动匹配和输出推荐知识库,即使是新手座席也能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咨询服务;在服务完成后,通过工单总结和智能短信推荐,快速完成工单填写及短信下发,进一步提高了座席人员的服务质效。智能质检机器人。运用 AI 语音分析能力对每日 12345 热线录音进行深度质检与分析,一方面对客服人员的服务质量、态度以及专业能力进行质检,为座席服务的改进与优化提供有效的支

263、撑,另一方面对市民来电进行分析,挖掘市民的核心诉求,及时发现市民反映的热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2点问题。从整体上对政务服务进行监管,为政府运营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撑。数字员工看板。借助本次智能语音客服相关应用的落地,搭建12345 热线专属的 AI 中台与知识中台,构建基础版的“12345 热线超脑”。基于客服场景内每日大量的对话语料对超脑进行训练,让企业数字员工成长为懂政务、懂生产、懂运营、懂服务的行业专家,以适应不断涌现的集团内部创新需求,实现供 12345 热线整体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政务舆情看板。以文本/对话挖掘技术对重点问题单点监控、突发现象及时预警、敏感信息安全预警、官

264、方政策跟进学习、热点事件发展脉络跟踪。利用 AI 智能分析热线数据,量化民生福祉指标,提政务热线处办案例,辅助精准决策施策。管理者通过舆情看板,实时掌握政务服务数据和整体运行状态,推进服务改进、加强管理决策。3实施成效提升市民满意度。预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在深化提质咨询热线服务的同时,12345 热线平台全面融合 5G 消息、政府门户网站、智能机器人以及自助终端等多种咨询服务渠道,打造全时服务在线、多渠道全方位的政务客服。搭建的智能语音服务平台和 5G 消息 chatbot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便捷、自然的语音和短信息交互服务。让市民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到高新技术的便捷与科技感。高效实时社会热点问题

265、分析预警。系统能够对来自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政务网站、微信等各服务渠道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将语音、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3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统一转换为结构化信息。对社会公众咨询大数据热点问题建立分类模型,进行数据化、可视化监控,从海量数据中智能挖掘、实时分析社会服务与群众反映的热点,提供舆情预警,并辅助领导决策,为政策效果评估和民情民意了解提供科学的工具和抓手。政务服务工作应用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效果。智能语音项目在政务服务工作上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及社会效益,能够为市民提供便捷、自然的语音交互服务,为一线座席人员提供高效的工作辅助,为运营部门和管理者提供及时的热点分析,

266、从而提升 12345 热线的服务效率和市民满意度,实现青岛 12345 信息化应用创新。4经验总结12345 热线服务过程中涉及受理、派单、办理、答复、督办、办结、回访、评价等业务流程,通过将智能化模块和 5G 消息 chatbot与业务环境进行耦合,用机器换人,有效提高内部业务流转效率,减少人力服务成本,提高业务服务体验。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4图 65 青岛市 12345 热线服务系统应用场景图采用智能语音和深度学习技术,保障系统实用性和用户体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人机对话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机器人能够达到“真人”服务效果。通过自学习、机器学习、数据标签、

267、数据聚类等技术,使得系统越用越“聪明”,激活现有政务服务数据资产价值。提供统一的融合智能型知识库,降低知识库的维护难度。群众80%以上的问题都是重复的,客服大部分时间亦在不断重复同样的答复,不同客服对服务内容理解不同,无法给出一致的解答,服务内容改动后需要重新培训学习,因此,建设一套智能对话中台能够实现企业知识的沉淀和统一的对外智能输出,达到“智力”复用的目标。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5引入 5G 消息赋能政务服务,开启政务服务 5G 消息时代。利用5G 消息的互动及互动场景来解决政务服务热线中的服务难题,是 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行业便民服务的有益融合,其科学价

268、值在于充分发挥 5G 网络高带宽的优势和 5G 消息丰富的信息传输互动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相关的场景,以实现自助政务服务。12345 热线作为政府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市民诉求的表达渠道,越来越多的群众希望 12345 热线能承载更多的服务内容,减少在不同部门间的咨询或往复的流程。随着社会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推进和各部门信息共享工作的逐步深入,使得服务内容、形式的扩展成为可能。借助智能语音和 5G 消息技术,构建智能座席助手服务、5G 消息智能客服、智能质检服务、智能外呼服务以及智能多语种服务,向群众提供 7*24 小时高体验、自助式服务,有效缓解新增服务内容给 12345热线带来

269、巨大的人工服务压力。同时,利用 5G 消息的富媒体属性和强大的内核能力,通过生动的图像、视频等方式提升用户的关注度和使用度,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并衍生出更多的业务需求,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发展和飞跃。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6(二)广东省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二)广东省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报送单位: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2018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8103 号),明确提出要“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框架下,

270、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促进共享、强化协同,集约化、规范化推进广东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其中,依托数字政府集约化平台推出的“粤商通”,就是为全省市场主体量身打造的办事利器。2主要内容2019 年 8 月,“粤商通”APP 正式上线。粤商通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在于依托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总体建设框架,遵循国家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推动涉企服务“一网通办”。粤商通平台集成全生命周期涉企服务,围绕企业“招商、开办、筹建、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开发一系列信息化应用,上线了涵盖“开公司、办业务、领补贴、提诉求、查信用、招人才、筹资金、拓商机”等八大主题的涉

271、企服务,同时还有“招人才”、“防疫助手”等管理企业员工的特色服务。粤商通的建设模式遵循“省统、共建、共推”的原则。一是搭建省级统一平台。省政数局作为平台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制定管理办法、建设要求、工作指引、标准规范,负责平台和基础能力的统一建设。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7二是制定标准,特色应用服务省市共建。联合厅局和地市共建共推,推动各地各部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政务服务进驻,突出行业性,地域性、特色性,形成一批优秀的示范案例,结合省系统运营能力和经验,向各地市提供精准、富有特色的本地实用企业服务。粤商通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了广东政务外网和政务云平台的互联互通基础环境,导入了广东省政务

272、大数据中心基础资源库(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和自然资源地理空间信息库)等权威、全面的数据,接入了如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统一电子签名、智能网关、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广东“数字政府”资源平台的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粤商通平台提供了统一的接入标准和框架支持,方便业务快速接入;制定统一的接入规范、设计规范和前端开发组件,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搭建企业认证授权、移动数字证书、企业画像、消息推送、即时通信、音视频会议等能力,为业务提供全面丰富的基础服务能力;对接市监、税务、科技、工信、金额等部门,服务企业主体。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8图 66 粤商通

273、平台建设模式3实施成效截至 2022 年 10 月,粤商通已实现 3340 项涉企服务“指尖办”,集成电子证照 1333 类,用户在全省 1852 个办事大厅均可扫“粤商码”免证办事。平台累计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 1337 万,基本覆盖全省活跃市场主体,总服务访问用户数突破 2688 万,访问量达 19 亿次,月活跃用户数超 200 万,累计服务访问用户数 2688.3 万总业务办理量已突破 2500 万件。企业准入更加便利。“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移动端于 2021 年 7月 15 日上线全省(深圳、珠海除外)19 个地市,截至 2022 年 9 月,通过粤商通平台办理设立登记业务累计 16484

274、3 笔,占总体申请业务量的 6.9%,推广力度较大的地市(如云浮)粤商通办理量占比达 53%;企业登记确认服务访问量达 1989 万,通过“企业登记确认”功能进行签名认证用户 319 万。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59企业诉求有呼必应。企业可通过粤商通 APP 在线反馈金融、财政资金奖补、用工等类型诉求,截至目前,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引导访问人次超 21 万,累计接收工单 2497 件,已办结 2435 件,办结率 97.5%。有力推动精准助企纾困,全力保障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在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中,粤商通已收集追款诉求 360 余条,推动达成还款协议 3

275、689 万元。政策补贴精准直达。粤商通对接了省工信厅“粤企政策通”的政策数据库,汇聚全省政策资讯和奖补申报项目,与省财政厅合作推出的广东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截至 2022 年 10 月,已上线 208 项申报项目,逾 1.26 万家企业申请,申请总金额超过 15.77 亿元,补贴项目实时同步,为市场主体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企业融资更加快捷。截至 2022 年 10 月,粤商通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 988 家,发布金融产品 1662 款,接受企业贷款申请 6.5 万次,对接融资需求 1015 亿元,完成授信累计 1426.58 亿元,推动实现智能融资金额 296.8 亿元,直融金额 358

276、.78 亿元。粤商通开放首贷贴息入口,中小微企业通过粤商通首次申请贷款可申领不高于 1%的贴息补助。2022 年 4 月至 6 月贴息开放期间,累计申请贷款金额超过 262亿,获批首贷金额超过 66 亿。数据激发企业活力。粤商通集成 1333 类涉企电子证照数据,提供企业专属数字名片“粤商码”,企业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时,无需携带纸质证照,出示粤商码即可完成证照查验,助力实现“免证办事”,21 个地市均已申请粤商码免证办服务,支持办事大厅涉企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0服务免证办 1852 个;自 2021 年 6 月 1 日上线至 2022 年 10 月 21 日,累计出示粤商码

277、 129.6 万人次,累计被扫码 11221 人次。对接广东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广东,获取全省共 6.27 亿企业信用数据,提供工商登记信息、法院判决信息、关联企业、法律诉讼、失信负面记录、被执行人信息、知识产权和年报信息等查询服务。今年 6 月底,粤商通平台上线了“法人数字空间”,包含 22 项企业常用证照和 64项高频数据项,为企业数据授权使用探索出了一条更稳定、更方便的实施路径,通过数据赋能企业开发出优质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带动产业链优化提升。供需信息精准对接。粤商通积极对接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线了“粤公平”,企业可以通过粤商通实时查询全省 21 个地市的招投标信息。粤商通与广

278、东省贸促会合作推出“全球商机交换平台”,将境外商机与省内企业生产经营能力进行匹配,为企业推送独家境外商机,助力拓展海外市场。监管水平持续提升。截至 2022 年 10 月,已有一系列创新监管模式已陆续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承诺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使得“智慧化”监管和对企业的“五星级”服务成为广东营商环境的新常态。目前“非现场执法”模式已在全省 22 个平台部署上线,其中已产生正式案例的平台 9 个,全省录入检查对象超 134 万,粤商通已完成匹配 49.9 万。企业防疫省心放心。截至 2022 年 10 月,超 12.5 万家企业使用粤商通“防疫助手”进行员工健康管理,涉及 19.9 万个场所,

279、关联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1成员 435.9 万人。今年 4 月,粤商通推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服务,运输货物进出涉疫地区的市场主体可在线申领、在线出示通行证,截至 2022 年 10 月,已核发电子通行证 1.1 万多张,帮助涉疫地区解决货物运输难题,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4经验总结建设经验方面,一是夯实平台基础能力,持续为业务赋能。粤商通平台持续丰富粤商码、电子印章、业务授权、消息推送、即时通信、视频会议等公共支撑能力,针对企业营商环境提升进行深入分析和谋划,以平台为抓手,全面赋能企业供需两侧,深度赋能行业和产业,开展重点行业专题服务提升行动,拓展重点应用场景,为企

280、业日常经营提供赋能和支撑。二是完善平台运营体系,提升运营服务成效。目前粤商通已经建设了统一的运营分析平台,通过不断完善平台运营体系,提供更灵活的前端框架及分级分权管理配置、可视化数据展示分析、宣传推广能力以及运维监控分析等能力,为各地各部门提供统一的运营支撑服务;通过平台提供更深度的运营监控和推广分析能力,进一步指导用户体验升级和产品改进方向,从而加强内容深度运营、渠道流量运营和用户精细化运营。三是加强开放共享,提升共建方参与度及积极性。粤商通以“开放”的理念建设开放服务平台,一站式提供粤商通平台接入流程指引、产品设计规范、开发规范、测试标准等规范性和公共能力介绍,强化进驻单位按需自助查阅和申

281、请使用平台公共支撑能力。同时也研究面向第三方平台开放,拓展社会化服务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四是拓展应用场景,提升用户活跃。粤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2商通平台持续围绕“开办、筹建、经营、退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痛点和难点,深化与市监、税务、科技、工信、发改、金融等重点部门的对接,逐步实现企业筹备、设立、变更、融资、补贴、招聘、注销等服务的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广价值方面,一是大幅节省企业办事成本。“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以移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服务的在线查询及办理,降低了企业以往必须到窗口办事的往返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282、,对节约企业开支,减少政府窗口人员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系统建成后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财政支出。“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后,将能进一步实现全省政务信息共享,提升各省直单位的协同工作能力,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有效合理地分配资源,职能工作整体的运行效率、效能将极大地提高。三是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联合监管,提高管理水平。省直各部门通过“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共享其他部门的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管理对象的情况,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监管漏洞,有利用开展多个部门的联合监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

283、022 年)163(三)日照市数据赋能推动“婚育服务(三)日照市数据赋能推动“婚育服务全照办全照办”报送单位:日照市政府办公室1案例背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32 号)等一系列文件,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也印发出台了“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着力于便利企业和群众生产经营与办事创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各地打造数字政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2021 年 4 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政务服务

284、“双全双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各推出 100 件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方案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高频事项、重点环节,对标全国最佳实践,优化业务流程,统一办理标准,强化数据应用,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部门供给向企业和群众需求导向转变,着力构建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构建省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推动山东省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主要内容2021 年 4 月,根据山东省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部署要求,日照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针对涉及千家万户的

285、群众个人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4婚育服务事项,围绕“群众有需求、我们全照办”,创新打造“全照办”特色政务服务品牌,简化办理流程、优化场景服务、强化数据共享,实现 11 项婚育服务事项联办和全程网办,所有事项办理时间从原先的 4.5 天压缩至最快 3 分钟。聚焦“群众需求”,科学确定场景。日照市按照省“双全双百”工程实施要求,在完成省“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自选动作”。一是按照便民要求,梳理“规定动作”。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办事习惯,以群众线下实际办理过程为基础,按照阶段性办理事项进行梳理的原则,科学确定婚育场景,将山东省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清单中出生、婚育、就医保险(生育

286、保险待遇核准支付)等场景合并梳理为婚育场景。二是按照惠民要求,创新“自选动作”。增加户口婚姻状况变更、生育补助金、新生儿医保参保缴费 3 个事项,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生育医疗费支付、产前检查费支付、生育津贴领取、生育登记、社保卡申领、户口婚姻状况变更、生育补助金、新生儿医保参保缴费 11 项婚育服务事项联办。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5图 67 日照市“婚育服务全照办”移动端事项申报入口聚焦“数据赋能”,打通改造系统。“婚育服务全照办”对婚育涉及事项按群众需求进行了优化整合串联,搭建联办平台,打通改造 11 个业务系统,实现跨部门联办、市域通

287、办、全程网办。一是积极对上争取,打通上级业务系统。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调用数据,解决系统改造提升难度大、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的问题,对于卫健等市级没有改造权限的上级垂管系统,对上争取电子证照试点资格,在省级现有的系统内专门添加日照手机端办理模块,并开出出生电子医学证明;对公安等必须与互联网、政务外网物理隔绝的系统,按照公安部要求,搭建专属数据传输系统。二是根据业务需要,改造自建业务系统。在“爱山东日照通”APP 开设“婚育服务全照办”申报专区,群众通过公安部门扫脸认证程序发起申请,确保实名认证;按照统一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6对接规范对医保和人社系统进行接口改造,解决数据传输问题,

288、新增新生儿办理模块;对接 EMS 快递系统,获取快递物流信息,实现快递准确寄送;建设电子签章系统,实现申请人在移动端进行电子签名。三是打破数据壁垒,调用平台共享数据。日照市建立以场景应用授权为基础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应用,通过调用省级共享交换平台、市级共享交换平台等常住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婚姻状况信息等基础数据。实现申报材料“免提交”。四是推动全域服务,创新研发联办平台。为实现“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的全市无差别服务,日照市创新开发了“全生命周期”联办平台,通过建立事项办理“流水线”、材料流转“传送带”、个性化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的方式

289、,将各个事项串联、并联成主题服务事项“办理链”。截至 2021 年底,已覆盖市内全部 22 家助产机构、79 个派出所、6 家银行 104 个网点以及所有基层社区,市域内群众办理婚育服务场景事项均由该平台“一口受理”。同时,各审批部门通过平台的“办理监管可视化界面”,可以实现数据实时追踪、办理超时提醒、问题及时发现,有效确保群众办事“流程时限无差别”。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7图 68 日照市“婚育服务全照办”应用案例聚焦“一次办好”,深化流程再造。一是由“填报 11 张表单”变为“一张表单”。按照每个事项的办理要求,原需填报表单 11 张、表单要素信息 149 项,现仅需填报

290、表单 1 张、表单要素信息 19 项,删除重复要素信息 38 项,通过共享、共用、互认的方式,实现了 92项要素信息的“数据替跑”。二是由“提报 52 份材料”变为“一套材料”。按照现场办理的要求,需要提供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原件进行核对,提供复印件进行档案留存,11 个事项累计提供申请材料原件、复印件 52 份。“婚育服务全照办”上线后,场景内的所有事项均实现网办,群众只需拍照上传父亲身份证、母亲身份证、结婚证3 份材料,即可办理全部事项。三是由“一事一流程”变为“一组流程”。通过梳理事项办理条件,按照并联、串联相结合的原则,将11 个事项办理流程梳理成一组办理流程,形成事项“办理链条”,改

291、变“分环节”审批方式,实行“申请同步推送、部门联合办理、证照一并出具”的办理模式,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四是由“最少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8跑 9 趟”变为“一次办好”。按照之前的办理流程,需要申请人分别登录不同的办理平台重复提交材料办理,即使材料完备,申请人最少仍需到派出所、社区等跑 9 次分别办理各个事项。现在只需一部手机、一张表单就能实现结婚后生育登记、婚姻状况变更、小孩出生后的一系列证件办理及母亲生育保险待遇的申领,群众不用再东奔西跑,真正实现“零跑腿”“一次办好”。“婚育服务全照办”对婚育涉及事项按群众需求进行了优化整合串联,搭建联办平台,打通改造 11 个业务系

292、统,实现跨部门联办、市域通办、全程网办。一是在现有的省级系统内专门添加日照手机端办理模块;对公安等必须与互联网、政务外网物理隔绝的系统,按照公安部要求,搭建专属数据传输系统。二是改造自建业务系统。在“爱山东日照通”APP 开设“婚育服务全照办”申报专区;按照统一对接规范对医保和人社系统进行接口改造,解决数据传输问题,新增新生儿办理模块;对接 EMS 快递系统,获取快递物流信息,实现快递准确寄送;建设电子签章系统,实现申请人在移动端进行电子签名。三是调用平台共享数据。建立以场景应用授权为基础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应用,调用省级共享交换平台、市级共享交换平

293、台等常住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婚姻状况信息等基础数据。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69图 69 日照市“婚育服务全照办”主题服务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3实施成效自 2021 年 4 月 9 日推行以来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婚育服务全照办已为 16026 名群众办理业务 86526 项。每年约为办事群众节约复印成本 130 万元左右、交通成本 420 万元左右、时间成本 22 万天左右。日照市借鉴“婚育服务全照办”主题服务场景开发经验,推出多个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场景,以场景应用驱动服务供给创新,逐步实现必办场景、个性化需求场景网上通办,并研发配套延伸服务,着力构建“整体政府”

294、政务服务新模式。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 电子政府工作简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专刊、省政府办公厅山东政务信息刊发推广,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秀案例榜单。4经验总结科学有序推进场景建设。一是以“群众最便于区分”为划分标准,科学确定婚育服务场景所含高频事项。二是以“提级整体落实”为工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0作标准,由市级专班通过扁平化作战方式直接推进。三是以“多事一流程”为整合标准,通过最大限度集成服务简化流程。四是以“市域全覆盖”为效能标准,建设市级联办平台实现归口受理。五是以“免申即享、提醒办理”为优化标准,通过建设全生命周期档案库推动数据应用。总体上看,日照市在打

295、造“婚育服务全照办”主题场景的过程中,做到了三个转变,即从逐级落实、分散落实到提级落实、整体落实的转变,从群众办多个事跑多次、跑多处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从标准不统一、办事不便捷到“零人工干预”、标准化执行的转变,有效解决了服务主体“多样化”、改革成效“差异化”、群众体验“碎片化”的问题。创新打通各业务系统。为实现“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的全市无差别服务,日照市创新开发了“全生命周期”联办平台。从软件设计模式角度来看,联办平台作为一个中间层代理了各业务系统的事项业务的办理接口。用户通过“爱山东 APP”或“爱山东日照通 APP”等移动端入口发起联办事项申请后,无需自己跑腿。联办平台作

296、为代理中间层,在收到办件后生成办件流水号作为关联各系统的唯一标记,自动调用各单位的业务系统,并实现事项业务自动流转。对于业务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婚育服务“全照办”场景的系统是无感知的。工作人员无需进行开通新的系统账号、登录新的系统、进行新的系统培训,还是在原来的业务系统中处理事项办件,创新解决了多系统同时打通难、系统上线后培训难、使用难等问题。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1(四)河南省“豫事办”政务服务平台(四)河南省“豫事办”政务服务平台报送单位: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297、切实做好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859 号)的相关要求,为提升河南省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实现高频便民事项掌上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2018 年,由河南大数据管理局牵头,东软集团结合河南省实际承建了政务服务移动端“豫事办”项目,提升河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群众、企业提供服务的官方唯一总入口,真正做到“遇事豫办,服务随行”。2主要内容“豫事办”是河南省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的移动端官方总入口。平台按照“高频优先、热点优先”的原则,以老百姓“人生大小事”为服务核心,接入了税务、人社

298、、教育、公安、卫健、住建、民政等热点事项,为全省人民提供覆盖“生老疾病,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全生命周期的移动端便民服务。“豫事办”实现与省级厅级单位和地市单位高频事项的对接,完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任务,并依托省政务云等平台,构建先进、稳定、安全的技术架构,突出服务能力亮点,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统一管控、精准运营的政务服务移动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2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围绕“套餐集成服务”“亮证扫码”“一证通办”“无感通办”等移动办事场景,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移动应用优势,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实现用户细分

299、、服务个性化、服务推送,面向不同群体提供精准便捷服务。按照“高频优先、热点优先”的原则,以老百姓“人生大小事”为服务核心,接入了税务、人社、教育、公安、卫健、住建、民政等热点事项,为全省人民提供覆盖“生老疾病,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全生命周期的移动端便民服务。图 70 豫事办 APP 界面3实施成效“豫事办”系统上线以来,已逐步成为河南省“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成为政府为百姓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连续多年被河南省政府列入“民生十大实事”。截至 2022 年 4 月,“豫事办”实名注册用户 6059 万人,累计上线 3788 个事项,提供 800 余项场景服务,日均访问人数 311 万人,累计为

300、6059 万用户提供 32 亿次服务,减少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3群众出行里程 3 亿公里,节省办事时间 5 亿小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群众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疫情防控成效明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豫事办”紧急开设疫情服务专区,上线疫情实时动态、同程查询、疫情上报等13 项服务,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疫情防控服务。据统计,通过“豫事办”预约打疫苗人数占到了总人数 30%,已经累计为全省 6370 万公众,提供 20 亿余次健康码服务,峰值最高时达到了每分钟 9 万多人次。核酸监测查询服务,提供了对接了全省 611 家核酸机构,

301、累计汇聚 1.3 亿条数据,查询达到 1911 万。做深做实政务服务,系统注重场景打造,围绕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进行设计开发。以公积金服务为例,系统对接全省 30 家公积金中心,上线 612 个应用,包括缴存、提取、预约、贷款四大服务领域,覆盖 17 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及新蔡、鹿邑等 10 个直管县,接入数量全国领先。全省公积金事项月使用量峰值达 290.4 万,以省直公积金提取服务为例,目前已累计提取成功 1.68 万笔,查办量占到全省业务量的 89.9%。全力保障高考服务,作为官方高考成绩查询渠道之一,为确保向全省考生提供稳定的高考查询服务,“豫事办”开展高考重点保障工作,确保向全省考

302、生提供稳定的高考成绩查询及录取结果查询服务。2022 年,累计查询人数 43.6 万人、查询次数 78.9 万次,访问峰值为67 万每分钟。35%的河南考生通过“豫事办”查询了高考成绩。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4分厅建设取得突破,启动省辖市分厅建设,全省 17 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在“豫事办”的整体架构下开展分厅特色应用,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界面规范、统一服务提供。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豫事办注册人数已经突破 6800 万,访问人数日均是在 311 万人,累计上线 3788 个事项,各地“豫事办”分厅上线事项均在 60 个以上,共计上线 2727 个事项。体

303、验官团队助力服务提升,建设“豫事办”体验官团队,参与到“豫事办”建设工作中,帮助“豫事办”找问题、提建议、推工作、追先进,助力推动“豫事办”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豫事办”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河南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打造河南省政务服务文化特色。当前,体验官团队已达 100 多人,覆盖 18 个省辖市,涵盖 10 余个行业,开展 10 余次线上调研问卷活动、多次线下座谈交流会及优秀体验官评选活动,提出意见建议 1000 余条,有力地支撑了“豫事办”的建设优化工作。关爱弱势群体,为方便对智能手机及互联网运用并不熟练的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用户使用“豫事办”,开设“老年人服务专区”,汇聚社保缴

304、费、社保资格认证、医保服务、预约挂号等老年人最常用的服务,老年人只需打开手机即可办理业务,做到“一次不用跑”,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政府建设成果。以社保资格认证场景为例,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于腿脚不便或者身体不好的老人,实现刷脸认证;通过代他人认证的功能,可以由子女对他进行认证。截至 2021 年 11 月份,已经有 76 万的河南老年人通过“豫事办”进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5行了社保资格认证,为老年人节省出行时间 152 万小时。4经验总结一是全面落实国家要求,大幅增加移动端应用、事项服务数量和覆盖面。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集成服务、“跨省通办”,拓

305、展服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业务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精细化,做深做透适合移动端的高频服务功能。二是构建分厅平台,确保支撑服务能力,实现各地各部门移动端应用在“豫事办”汇聚。三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围绕“套餐集成服务”、“亮证扫码”、“一证通办”、“无感通办”等移动办事场景,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移动应用优势,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实现用户细分、服务个性化、服务推送,面向不同群体提供精准便捷服务。四是建立绩效管理平台,有效利用政务信息数据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开展精准化分析和精细化运营,实现用户“千人千面”服务。有效利用政务信息数据资源,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306、、提高用户参与度、增强决策科学性,为简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创造条件。五是构建安全可靠、统一管控的移动端安全和运维保障体系。通过安全防护补充增强、关键业务防护加固、动态安全持续监测三个维度,构建紧密贴合平台安全需求的纵深防御技术体系,通过动态安全手段,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6(五)淄博市桓台县“守信快办 失信制约”点亮政务服务新体验(五)淄博市桓台县“守信快办 失信制约”点亮政务服务新体验报送单位: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1案例背景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

307、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推动政务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推动信用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在审批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引导企业群众用信守信,按照高效便民、风险可控的原则,创新建立“守信快办失信制约”制度,填补轻微失信行为管理空白,打造“信用审批”新模式,营造“诚信得便利,失信受制约”的法治营商环境,推动高效审批与诚信建设联动,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信用审批”制度,通过建强“一个核心”,围绕“三条主线”,提供“N 种服务”的“1+3+N”工作法,打造诚信政务,擦亮“信用审批诚信万家”品牌底色。2主要内容制度保障+平台应用,打造极简审批模式。印发桓台县建立政务服务“守信快办 失信制约”制

308、度打造信用极简审批新模式实施方案(试行),对无不良信用的申请主体,提供绿色通道、容缺受理、承诺审批等多种便利服务。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延续、医师执业证书遗失补办、临时性户外广告设置审核等 105 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承诺即入”改革,编制办事指南和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建立全县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7统一的信用审批标准,做到全县各级同步便捷办理。通过淄博市政务服务平台和桓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模块,对申请人信用状况实行“应查必查”,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主体享受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便利服务措施。对符合条件且进行信用承诺的行政相对人,除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材料外,部分

309、申报材料不齐备的,如其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应先行受理,实现让信用信息“多跑路”,让诚信主体“少跑腿”。守信激励+积分认定,开展信用审批。将信用信息嵌入审批流程,实现信用越好,审批越快。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推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容缺办理”、“告知承诺”“承诺即入”“办照即经营”“承诺即换证”等服务。通过淄博市政务服务平台“联合奖惩”“失信制约”模块进行信用查询。依托桓台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自然人及市场主体实行 A、B、C、D 四类信用等级“守信快办”审批服务,其中 AAA 级诚信模范级别、AA 级诚信优秀级别的可适用以上六类激励措施;A 级诚信级别的适用除“办照即经营”

310、和“承诺即换证”之外的四类激励措施;B 级较诚信级别的,只适用“绿色通道”激励措施;C 级诚信警示级别及 D 级不诚信级别不适用“守信快办”审批服务。例如对“守信者”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发实行“守信快办失信制约”改革模式审批流程,严格落实“极简审批、最优服务”的目标任务,在药店开设申请人信用良好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守信激励手段,加大对守信行为激励力度,让申请人书面承诺达到审批条件,当场作出审批决定,予以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让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8批更快、效率更高。图 71 桓台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审管联动+信息共享,实现无缝衔接。通过强化审管联动,变“严进严管”为“宽进严管”

311、。加强审批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审管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审批部门作出“承诺即入”审批决定后,及时将承诺信息、审批结果推送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即时纳入监管范围。监管部门发现申请人对承诺事项不实或违反承诺内容的,督导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对申请人依法作出处理意见并记入信用档案,构建“部门协同、通盘合作、无缝衔接”的新模式。例如: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提前”发证后,为保障药品安全,保证“后验”效果,县审批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共同进行现场勘验,对“审批”“监管”各项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和指导,核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或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撤销行政许

312、可。联合勘验,形成审管合力,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形成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79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失信制约+信用公示,推广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办事企业和群众适用“失信制约”制度中激励措施以“告知承诺”模式审批发证后,审批部门将许可信息推送至监管部门进行事后监管,并推送至县社会信用中心,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对列入失信制约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采取制约措施,在政务服务领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不再享受“承诺即入”等惠民措施。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异议处理机制,引导失信主体主动在规定期限

313、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信用环境。3实施成效改革后,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压减 30%、40%、80%以上。全年可为申请人减少申请材料 2 万余份,免除现场核验3000 余次,大幅降低申请人制度性交易成本。群众办事更便捷。将 105 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承诺即入”改革,将 7.9 万余条市场主体、个人信用信息归集至桓台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形成“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告知承诺”、“信用+惠批”等多种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群众当场提供材料数量,简化审批流程,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桓台特色“守信快办 失信制约”制度,推

314、进诚信建设制度化。通过广泛开展各类诚信宣传,解读政策文件,普及信用知识,发布信用工作动态,引导公民树立“讲诚实、重信用、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0守规则”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有效促进诚信市场环境建设。企业群众获得感更强。实施信用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高效审批与诚信建设联动,拓展了市场主体和自然人信用积分在审批服务领域的应用,构建政务服务领域事前信用应用、事中信用跟踪、事后制约修复的管理模式,让审批更快、效率更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更强。4经验总结桓台县建立“守信快办 失信制约”制度,打造信用极简审批模式,营造“诚信得便利,失信受制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突出守

315、信激励。建立极简审批模式,守信市场主体可享受“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容缺办理”“告知承诺”“承诺即入”“办照即经营”“承诺即换证”等守信激励服务。二是聚焦失信制约。建立信用惩戒机制,纳入失信制约管理的市场主体,将无法享受信用审批服务。三是强化数据赋能。将申请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嵌入审批流程,申请人承诺信息实时推送至信用平台,监管部门对失信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管,实现信用闭环管理。四是引导失信修复。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纠错、修复机制,明确各类公共信用信息展示期限,探索通过事后主动履约、申请延期、自主解释等方式减少失信损失。因被列入失信制约名单管理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失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行承担。失信制

316、约的管理期限一般为 6 个月,自公布之日起计算。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1(六)企业办事“一件事”暨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六)企业办事“一件事”暨营商环境监测平台报送单位:杭州远传新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在全球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要持续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变革市场监管理念,一个国家或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可深刻影响当地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和政商关系。2019 年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攻坚克难之年,某区提出并积极打造“企业办事便利化暨营商环境监测平台”,为将某区打造成营商环境优、市场活力强、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全市标杆区助力。通过企业办事“一件事”暨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建设,构建营商

317、环境监测能力,创新监管方式,调整监管职能,调整深层次的监管权力结构,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的转型与变革。2主要内容总体建设思路方面,通过企业“一件事”协同联办平台,持续优化企业办事流程,最大限度提质增速,优化营商环境,从而让某区群众更充分、更持续地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提升改革的获得感。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分析汇总全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时动态数据并通过大屏展示,作为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制度决策依据和对外发布。项目组织模式方面,由某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由某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技术人员、有关部门业务人员和第三方公司开发人员共同组成实施团队,负责项

318、目的规划建设、事项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2梳理、系统培训、推广应用等工作。需求分析方法方面,一是打造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分析监测平台。参照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 190 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数据,总结分析某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时数据,如开办企业、办理建设许可、纳税、执行合同、财产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用水用气用电、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等指标领域的主要工作情况,以及汇总呈现与营商环境相关的其他数据,并以图文形式通过电子屏展示,便于区委、区政府决策和对外展现。二是打造企业“一件事”协同联办平台。按照企业“一件事”业务办理的要求,实现企业办事申请的材料接收、扫描上传、信息录入、办结出件等功能,

319、记录并展现企业“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信息,比对各个业务环节办理的时效性。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以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为核心,以整合政务服务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为支撑,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将平台架构分为网络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服务层、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和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图 72 营商环境监测平台整体架构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3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分析监测平台,分析汇总全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时动态数据,具体指标数据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十项一级指标,统计

320、分析以上十项指标领域的主要工作情况,并通过电子屏展示某区营商环境总体指数得分和营商环境分指标指数得分及相应排名,便于区委、区政府决策和对外发布。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分析监测平台包括营商环境总体得分和排名,营商环境各分指标得分和排名。其中选取的营商环境指数以及指数算法全部依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从 2003 年开始,世界银行每年发布一次营商环境报告,通过收集和监测主要国家最大城市商业相关的各项法规、条例和执行情况,来衡量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中可能遇到问题能的解决效率。该报告使用的指标主要包括开办企业、获得开工许可证、贷款、招聘、解雇、接入水电、合同执行、纳税、破产清算等环节需要的时间、人力和难度。参照

321、此标准进行平台建设旨在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打造杭州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图 73 营商环境监测平台界面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4企业“一件事”协同联办平台,按照企业“一件事”的办事要求,实现企业办事申请的材料接收、扫描上传、信息录入、办结出件等功能。一是结合某区实际,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事项目录、服务指南,本次建设中一共梳理出 9 项“一件事”办理目录,包括企业开办,用水,用电,用气,不动产登记,网络报装,常态化企业注销,简易注销,企业破产。二是开发综合受理平台,并为各有关部门配置账号、密码,实现“一件事”办理过程中登记,审批,出证全流程办理,全流程监控。三是设置综合

322、窗口,配置业务精干。四是有关办件数据汇总至显示屏。图 74 企业“一件事”协同联办平台大屏展示界面3实施成效经过本项目建设,为某区构建了为企服务环节营商环境指标监测能力,汇集全区超 10 余万家企业,建成初期即获取 200 万条营商环境数据,深度服务开办企业、获得开工许可证、贷款、招聘、解雇、接入水电、合同执行、纳税、破产清算等环节。获取等量数据方便减少工作人员 73%的人员投入,获取效率提升 40%。创新企业“一件事”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在行政审批服务层面,针对企业开办环节实现材料一次认证全环节共享审批机制,实现办事人提交材料减少 70%,企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5业开办“一

323、件事”办理时间减少 60%,环节层面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4经验总结创新“点餐式”办事服务模式。“你点餐、我办事”,助推企业营商服务“一件事”自主点餐式办理政务服务,以群众和企业的办事需求为中心的点餐式服务,正式开启“您要的服务您做主”的企业办事“一件事”自主定制时代。以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能提供什么服务,做到办事不限部门、不限事项,无论是单个事项,还是部门联办事项,全部实行“一件事”“一窗办”的理念,通过打造一个专门的高效的咨询导办平台,快速生成个性化办事材料清单,连接办事平台提供“定制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开办即开业”“准入即准营”。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6图 75

324、 企业营商服务“一件事”点餐式服务办事流程秉持“一件事”理念,在对企服务中创新办事服务模式,给出群众咨询到办事服务流程优化的实践经验,为其他政务服务效能提供了新思路。可就本项目实践思路,应用至其他政务服务中,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7创新“一件事”跨部门并行审批结果互认机制。深入梳理企业开办业务流程,将提交资料至完成开办刻章视为“一件事”,整合企业开办审批各流程,协同企业开办涉及的市监、税务、银行等部门,将企业开办过程中办事人需提交审核的材料进行归并,实现办事人材料“一窗”提交,后台各部门并行审核,审核结果全局互认。从减少材料方面减轻办事人的负担,从减流程方面

325、提升办事效率,整体提升办事人的办事感知,优化营商环境。受限于部分数据敏感部门系统难以打通的现状,在行政服务中心层面实践前置平台打通各部门窗口之间的联系,将办事材料由前置平台进行共享流转,以系统数据跑路代替办事人员携带资料各窗口跑路的方式,提升办事感知。以共性材料审核一部门认证、全环节部门互认的方式,代替各部门各自审核认证,提升办事效率。以本项目创新实践为思路,将该跨部门并行审批结果互认机制应用到涉及多部门审批的政务服务中,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8(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报送单位: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案例背景近年来,

326、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发展。但是惠企政策落地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新出台政策时效性强等问题,导致企业易错过申报时机;由于政策种类多、专业性强,企业虽然对一些扶持政策有所听闻,但大都是一知半解;面对发文规格高、内容涵盖面广、综合性较强的“红头政策文件”时,对惠企政策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程序等难以理解。对于企业来说,“找不到、看不懂、办不好”,填报材料多、手续繁、来回跑。对于政府侧而言,存在政策制定后实施效果难以预测,事项审批耗时长、审批层次多等问题。2主要内容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级相关政策要求,解决政府侧和企业侧在企业服务方面的难题,建设惠企服务“免申即享

327、”平台,全面汇聚和梳理各部门、各领域出台的国家、省、市层面涉企政策,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为企业“精准画像”,达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精准测算,大幅提升惠企政策施行事前主动触达、事中免申即享、事后精准评估能力。通过扩大系统应用范围,实现惠企政策“不漏户、不漏人,应享尽享”。建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针对涉企政策获取和申报渠道不畅、企业诉求上报不便等问题,利用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从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89政策精准匹配、诉求一键直达等方面入手,建立惠企服务平台,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惠企服务平台基于“1+3+N”模式打造,主要包括 1 个门户,即惠企

328、服务门户;3 个平台,即惠企服务审批管理、惠企服务运行管理和惠企服务基础支撑等3 个平台;N 个政策服务,即分批上线的 N 个惠企政策服务。一是基础设施层,政务云平台为惠企服务平台提供互联网和政务外网网络通道、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配套设施、安全资源等基础支撑。二是数据层,大数据中心为惠企服务平台提供基础的企业信息数据,结合政策管理系统的政策条件数据和企业画像系统的企业主体画像数据,再由知识图谱引擎抽取形成惠企服务图谱库,为上层的免申即享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模型层,模型层对平台中的规则服务、推荐服务、匹配服务等服务进行抽象化,为平台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模型能力支撑,使相关服务可以灵活配置

329、、更加易于扩展,同时可以对服务运行进行全程追溯。四是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用于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能力,包括音视频引擎、知识图谱、电子表单、工作流引擎、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支付、统一消息中心、电子云签等。五是应用层,应用层包括惠企服务门户、惠企服务审批管理、惠企服务运行管理三部分。惠企服务门户为企业法人提供智能推荐、政策兑现、免申即享、诉求直达、智能客服、在线评价等功能;惠企服务审批管理提供政策兑现办理、诉求处理、人工客服、数据分析等功能;惠企服务运行管理提供政策管理、企业画像、政策推荐、运营管理、智能客服管理、知识库管理等功能。六是展示层,展示层为企业和政府管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

330、190理人员提供惠企服务统一入口,包括 WEB 端、移动端、大屏端。图 76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系统架构搭建惠企模型中心。通过汇聚各类涉企政策,将政策进行颗粒化、标签化处理,通过服务开发和政策发布,将结构化的涉企政策形成政策知识库。将采集到的企业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通过企业画像管理功能形成企业主体画像库。根据涉企政策进行政策推荐模型开发,构建惠企模型中心。依托各类主题库和惠企知识图谱,实现政策精准匹配和推送。系统可形成指定政策的免申即享企业名单,由相关部门认定确认后,推送给企业进行确认,即可完成线上兑付。从而形成企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线上兑付的模式。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

331、)191图 77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业务架构3实施成效通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的建设,提升惠企政策办理和审批效率,实现企业政策办理环节可压缩 50%、办理时间可减少 90%、政策涉及企业精准匹配率达到 95%以上、企业办理政策过程中提交材料可精简 100%、审批周期不超过 3 个工作日。4经验总结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已在安徽省、亳州市、芜湖市、杭州市、长春市等地广泛应用,亳州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做法已在 人民日报纸质版登载、入选 2021 年度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一是推进政策条件“三化”,减少人工干预。用“颗粒化”思维对政策条件进行“数据化”“

332、区间化”处理,形成政策条件清单,推进政策可量化、更精准。二是推进数据整合,为政策兑现提供数据支撑。坚持“应整合、尽整合”,强化部门协作,推进人社、税务、发改、科技、经信等部门数据汇集共享,夯实“免申即享”数据支撑。三是优化流程设计,实现惠企资金智能化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 年)192匹配。充分运用政策条件清单与企业数据智能匹配,精准锁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将最耗时的审核环节前置,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一键领取”惠企资金。四是强化流程监督,确保政策兑现全程可控。为有效保障企业不遗漏、发放不出错,平台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设置了“三道关卡”,实现数据全程留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

333、四个转变。一是精准匹配,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通过政策“大数据”与企业“大数据”的双向匹配,精准锁定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名单,真正做到“吃干榨净”惠企政策。二是数据核查,实现企业被动申请向系统自动匹配转变。依托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企业只需在收到短信提醒后,登录平台点击“确认”选项即可,真正让企业多用精力跑市场、少费功夫跑政府。三是系统智审,实现人工层层审批向平台自动审批转变。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自动核查企业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由系统自动审批代替相关部门审批,最大可能避免审批过程中人情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四是政策测算,实现政策制定粗略预估向科学精准转变。平台中的政策测算系统,通过分析企业“大数据”,自主设定奖补条件,进行智能模拟,可以帮助部门核算出符合预设条件的企业数量及所需资金,有效改变以往“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数字政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信通院:数字政府典型案例汇编(2022年)(335页).pdf)为本站 (成功的秘诀)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