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顺义指数—2019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35页).pdf

编号:12584 PDF 35页 20.6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顺义指数—2019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35页).pdf

1、顺义指数: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 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实 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包括车联网、 自动驾驶以及出行服务等内容,是整个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全球多国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支持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多个城市也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衡量

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归纳产业发展经验,找出产业发展短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联合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共同编制顺义指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以指数的形 式分析世界各国、国内城市以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通过对比找出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产业发 展路径。 前言 目录 Contents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顺义指数) 顺义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数据支撑:赛迪汽车产业大脑 1 1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汽车、通信、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多个产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发展迅速。2

3、018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已经突破8000亿元,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规模也已经达到1224亿元。从功能上看,大体分为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两部分,前者主要通过车辆 与网络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内容服务为主,后者主要集中在L2级及以下的辅助驾驶功能。车联网 普及率正在快速增长,2018年车联网普及率约为24%,预计到2021年,车联网普及率将超过75%。 自动驾驶普及率低于车联网,但自动驾驶级别稳步提升,预计到2021年,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 能普及率将达到30%。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是多产业融合以及自动驾驶功能升级的过程,融合、 升级将贯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始终。 横峰侧岭:智能网联汽车产

4、业结构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 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 的新一代汽车。赛迪顾问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涉及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体系复杂、价值链长、交叉产业深度融合,难以类比传统产业,通过 上中下游区分产业链。可从功能的角度出发,从感知、决策、执行、联网、地图、云端以及后市场七个维度对产业链进行划分。当前产业主要处于发 展初期,主要体现

5、为ADAS(全称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 和车联网功能在汽车产品中的渗透以及后市场生态体系的探索。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链中,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5G通讯等绝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平台,有 助于促进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与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竿头日上:产品渗透速度快速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车辆产品中智能辅助和联网功能逐步普及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降低,预计智能网联功能在车辆产品中普及率 将迎来指数增长。赛迪顾问预测,到2021

6、年,具备车联网功能的车型占比将超过75%。以具备自适应巡航功能(ACC)作为L2级功能评判标准,具备L2以 L2以上功能标配或选装车型所占比例将超过30%。 产业链中,云计算、高精地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环节将逐步完善,产品市场化。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1年全球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12000亿元。中国凭借市场优势产业占比将逐步提高,预计2021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600亿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亿元) 7126 8052 9038 10653 12619 998 1224 1656 2769 4653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7、 12000 14000 Y2017Y2018Y2019EY2020EY2021E ? ? 20% 24% 35% 50% 75% 7% 11% 16% 22% 3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Y2017Y2018Y2019EY2020EY2021E ? ? 全线出击:主机厂积极布局智能网联,产业将面临洗牌 主机厂均积极布局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化。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发展路线:传统车企以产品市场为出发点,优先在高端产品中加装智能网 联功能,逐步普及后推进智能网联功能的提升,由ADAS逐步升级到自动驾驶;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的跨界创新企业以技术突

8、破为出发点,基于最新技术 和先进的软件算法,试图一步到位,直接实现L4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应用于出租车等运营领域;特斯拉路线介于两者之间,以硬件到位为基础,结合深 度学习、OTA以及低成本测试数据,实现L3级功能,同时以自动驾驶功能为卖点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虽然路线有所差异,但绝大多数主机厂均把2020到2021年作为L2和L3级功能量产的时间节点。赛迪顾问认为未来5年产业将面临洗牌,迎来巨大变 革,布局升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刻不容缓。 M?M? ? ? ? ? ? ? ? ? ? ? ? ? ? ? ?b?b? ? ? ? ? ? ? ? ? ? ? ? ? ? ? ? ? ?M?M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融合和升级:两大关键词贯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融合和升级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汽车、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电子信息 制造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决定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并不单一,产业发力点众多,发达国家难以形成垄断,极具发展机会和潜力。同时,智能网 联汽车可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和示范的载体和平台,产业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通过产品迭代升级实现,技术研 发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10、。技术的进步带来产品功能的升级,从4G到5G,车联网功能相应产生质的飞跃。产品功能的升级推动产业的发展,先进的产品可以 迅速抢占市场,使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融 合 多产业融合 产品迭代升级 融合汽车、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电子信息制造 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升 级 技术的进步带来产品功能的升级 产品功能的升级推动产业的发展 2 2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评估产业发展现状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结构复杂,现有的评价体系 和标准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定义,亟需根据产业特点开发一套新的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区域内智 能网联汽车产业强

11、弱,明确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各环节中的优劣,为提升区域内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竞争力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模 型建立,遵循目标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设立一级指 标和二价指标,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指标评价所需数据来源于企业年报、政府工作报告、调 研统计以及各类数据库,通过赛迪汽车产业大脑动态收集后提取利用。以2017年各体系该项指 标最高值为基数,基数值为100。根据国家、城市、企业三个维度产业发展特点不同,设立三套 指标体系,即全球指数、中国指数和企业指数。由于该套指数评价体系首次在顺义世界智能网联 汽车大会发

12、布,故又称“顺义指数“。 谋定而后动,评估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对推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体系复杂,现有的体系和标准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需要一套新的指标体系或者研究方法,客观评价区域内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强弱,正确定位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所属地位,明确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各环节中的优劣,为提升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产 业竞争力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评价 定位 规划 提升 竞争力 基于钻石评估模型,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基于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钻石竞争力评估模型建立,其主要结论为 “影响某

13、区域某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有生产要素、相关与辅助产业、企业发展策略、市场结构、政府、发展机遇六个关键要素”。同时,构建体系时遵循 目标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保证所构建体系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 迈克尔波特 钻石模型 目标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对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处 地位进行正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为目标。 综合考虑相关领域企业、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的影响,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 效应以及社会贡献。 所需指标对象需同时满足横向对比(不同区域) 和纵向对比(不同时间)

14、需求。 体系满足前瞻性,恰当反应新型复杂产业特点, 同时可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对指标进行调整和 改变。 数据资料有明确来源,同时需要有持续性和可叠 加性,保证指数评价体系结果可以逐年累加。 指标计算时,以2017年该体系该指标各区域内最高数据为基准(A0),基数为100,通过将各区域在不同 年份该指标的数据(Ai)与基准比对,即为该区域在该年份该指标的指数值SYIa。 通过各指标指数值以及指标占比累加,获取各区域产业发展指数SYI 基于动态数据收集、提取、处理,生成产业发展指数 数据资源数据资源 赛迪汽车产业大脑赛迪汽车产业大脑 提取数据提取数据 指标换算指标换算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智能

15、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 = 0 100 = + , - 指数评价体系所涉及数据来源于企业年报、政府工作报告、调研统计、相关专利数据库、万得经济数据库等, 通过赛迪产业大脑进行动态收集整合。根据所涉及指标进行提取应用。对于评价指标中涉及的可量化数据,直 接获取数据进行指数计算,如汽车产销量、企业估值、授权专利数等。对于评价指标中涉及的非量化数据,结 合指数细化指标以及专家评判对结果进行量化后进行指数计算,如政策支持,通过专家根据政策与产业相关度 给予政策系数,结合相关政策颁布数累加,对政策支持力度进行量化。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顺义指数2019 针对国家、城市和企业三个维度产业所涉及的关键要素

16、以及指标数据获取度不同,分别针对各维度产业特点,设立三套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一级指标 以及二级指标进行计算获取该维度的指数值,即全球指数、中国指数和企业指数。由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于2019年在北京顺义世界智 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布,故又称“顺义指数2019”。 12% 国家级战 略 重点领域 政策 法规制定 标准制定 产业34% 核心企业 估值 核心企业 利润率 核心企业 的数量 汽车产业 基础 相关产业 基础 市场29% 汽车保有 量 汽车市场 年销量 技术认可 度 道路质量 消费环境 技术25% 专利授权 数 研发投入 测试基地 数目 自动驾驶 测试里程 研发人员 比例 政策

17、 政府支持12% 政策标准制 定 固定资产投 入 企业税收环 境 产业基础28%现有产值 工业产值占 比 从业人数 市场需求度 汽车产业基 础 电子信息制 造业基础 通讯和互联 网运营基础 产业生态建 设 核心企业25% 企业数量 企业利润率 企业估值总 额 龙头企业数 量 研发实力20% 专利授权数 研发投入 自动驾驶测 试里程 核心技术 上海品茶相关的文章 发展潜力15%新增科创企 业数目 投融资事件 自动驾驶牌 照数量 示范区建设 政府支持12% 政策标准制 定 固定资产投 入 企业税收环 境 产业基础28%现有产值 工业产值占 比 从业人数 市场需求度 汽车产业基 础 电子信息制 造业基础 通讯

18、和互联 网运营基础 产业生态建 设 核心企业25% 企业数量 企业利润率 企业估值总 额 龙头企业数 量 研发实力20% 专利授权数 研发投入 自动驾驶测 试里程 核心技术 上海品茶相关的文章 发展潜力15%新增科创企 业数目 投融资事件 自动驾驶牌 照数量 示范区建设 企业 指数 中国 指数 全球 指数 3 3 顺义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 基于2018年数据,计算获得顺义指数2019结果。根据全球指数、中国指数和企业指数分别获得 2019指数排名。根据指数排名以及各级指数得分,综合分析了各维度内区域产业发展强弱以及成因。 全球指数中,中国位列第7位,位于第二梯队。相比于产业发达国家,我国在政策标准方面存在

19、短板, 缺少核心龙头企业,但市场优势明显,有望后来居上。中国指数方面,北京、深圳、上海优势明显, 国内目前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主要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多道并行。企业指数方面, 对感知、决策、整车及车联网领域企业分别进行计算排名,并总结各领域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对于国家层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对比,从政策、产品、市场和技术四个维度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水平。产品和市场是评定 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相关企业数据以及汽车市场规模等因素判断。同时,国家政策和技术储备对产业未来发展影响重大,也被纳入全球 指数计算范围。对4

20、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项目进行数值量化,结合二级指标占比,计算该国家该年份的全球指数。 其中,政策方面综合考虑国家级战 略、政策及法律法规;产业方面主要通过产业领域相关企业进行评判;市场方面综合考虑汽车市场、消费者需求度以及认可度;技术方面主要以专利、 企业研发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测试等因素进行判定。 全球指数 技术产业2市场3政策1 国 家 级 战 略 重 点 领 域 政 策 法 规 制 定 标 准 制 定 核 心 企 业 估 值 核 心 企 业 利 润 核 心 企 业 数 量 汽 车 产 业 基 础 相 关 产 业 基 础 汽 车 保 有 量 汽 车 年 销 量 技 术 认 可 度 道 路 质

21、 量 消 费 环 境 专 利 授 权 数 研 发 投 入 测 试 基 地 数 目 自 动 驾 驶 里 程 研 发 人 员 占 比 1、根据政策数量以及与产业相关度综合量化 2、选取传感器供应、软件算法供应、芯片供应、车联网设备供应以及整车制造五个主要领域,定义各领域销售总额前20的企业为各国核心企业,所销售产品为核心产品。对企业涉及ICV的部分进行计算,合资品牌以企业注册地为准。 3、仅考虑乘用车 顺义指数2019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 排名20182019 1美国美国 2德国德国 3日本日本 4韩国英国 5英国韩国 6荷兰荷兰 7以色列中国 8法国以色列 9中国法国 10瑞典瑞典 11

22、芬兰挪威 12挪威芬兰 13加拿大加拿大 14新加坡新加坡 15意大利意大利 16瑞士阿联酋 17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18阿联酋瑞士 19新西兰奥地利 20奥地利新西兰 21捷克西班牙 22西班牙捷克 23印度印度 24俄罗斯俄罗斯 25巴西巴西 44.8 50.1 52.3 58.6 59.7 60.2 60.8 61.1 61.3 61.8 63.4 65.0 65.6 66.1 67.3 68.5 70.8 71.7 72.0 72.6 73.9 75.3 77.8 83.1 90.9 0.020.040.060.080.0100.0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美、德处于第一梯队优势明显,中国当前处于第二梯队 美国和德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发力较早,基础雄厚,处于第一梯队,部分产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第二梯队中,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等 国家有一定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同时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已初具规模。以色列、荷兰等国家重点发力零部件和后市场,在部分领域掌握核 心技术,同时建立将为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应用环境。我国具备一定汽车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工业体系,2018年我国三部委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 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后续各地政府跟进落实,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顺义指数

24、位列第7位,处于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 顺义指数80 顺义指数70 顺义指数60 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具备基础优势,新兴领域发展迅猛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汽车、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讯、电子信息制造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产业链完整的国家发 展较为迅速。较为核心的传感器、处理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车辆控制技术方面,电子信息制造业发达的美国、德国及日本处于领先地位连续 两年位列前三位。传统零部件厂商博世、大陆、德尔福等布局迅速,在核心传感器等领域保持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我国在芯片制造业基础薄弱,发 展受限,主要依托于5G通信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以及O2O服务产业,在

25、车联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后市场运营领域发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以Mobileye、Tesla为代表的企业同时具备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制造能力,掌握产业链的核心利益。 我国在政策方面存在不足,广阔的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契机 我国在政策方面指数值较低,自动驾驶领域目前尚无专门法律、法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及上路有待进一步规范合法。同时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标准体系亟待建立,助力交叉领域间协同发展。在传感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芯片领域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技术积累薄弱,缺乏 龙头企业。但我国汽车年销量巨大,稳居世界第一,在市场方面顺义指数较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产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后来居 上。

26、国家法律、法规名称 荷兰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法 英国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法案 美国 自动驾驶法案(Self Drive Act) 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 挪威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法 日本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指南 德国道路安全法 中国缺失 100 97.7 87.5 103.75 77.5 0 20 40 60 80 100 120 ? ? 79.6 66.9 62.262.8 80.4 0 20 40 60 80 100 ? ? 顺义指数顺义指数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对于国内城市层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对比,考虑到绝大多数城市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且产业目前发展比较薄弱,因此从政府支持、产业

27、基础、 研发实力、核心企业和发展潜力五个维度对国内各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其中产业基础和核心企业实力是国内指数计算参考的重点。 对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项目进行数值量化,结合二级指标占比,计算该城市该年份顺义中国指数。 中国指数 研发实力 产业基础1 核心企业2 政府支持 政 策 制 定 固 定 资 产 投 入 企 业 税 收 环 境 现 有 产 值 工 业 产 值 占 比 从 业 人 数 市 场 需 求 度 汽 车 产 业 基 础 相 关 产 业 基 础 企 业 数 量 企 业 利 润 率 企 业 估 值 总 额 专 利 授 权 数 研 发 投 入 自 动 驾 驶 里 程 核

28、心 技 术 相 关 文 章 新 增 科 创 企 业 投 融 资 事 件 产 业 生 态 建 设 龙 头 企 业 数 量 发展潜力 自 动 驾 驶 牌 照 示 范 区 建 设 1、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综合性企业考虑智能网联汽车涉及部分,包含合资企业,以注册地为准 2、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企业数量不计算合资企业 顺义指数2019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 我国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逐步建立 经济发达地区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北京、上海、深圳优势明显,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企业布局,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重点企业。汽车产业是 影响城市起步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汽车产业为中心,

29、形成京津冀、长三角、渝湘鄂、珠三角形成四大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对聚集。 重点企业数量 北京 115 深圳 31 上海 19 杭 州 11 产业集群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渝湘鄂 城市发展路线差异化明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多道并行 各城市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路线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路线差异化趋势明显,主要产业发达城市各具特色,产业发展多道并行。北京发挥高校 聚集、人才优势,加之完善的政策体系,高新企业聚集,汇集了全国一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企业。上海经济基础雄厚,市场对新兴产业接受度 高,先进技术孵化迅速,产业链主要环节均有企业布局。深圳互联网、通讯及电子信息制造业优势,依托于

30、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各类企业 向Tier1类供商转型迅速。武汉、长沙汽车产业优势,依托于示范区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无锡基于物联网构建应用生态,打通市内交通联网体系,通 过智能交通带动产业生态建设。 北京:高新企业聚集,人才优势明显,政策扶持产业全面发展 上海:经济发达,市场对新兴产业接受度高,先进技术孵化迅速 深圳:互联网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达,各类企业转型迅速 武汉、长沙:汽车产业优势,示范区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锡:物联网构建应用生态,智能交通带动产业生态建设 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评价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从规模、产品和研发三个维度 ,对3个一级指标和15

31、个二级项目进行数值量化,对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 现状进行客观的判定。结合二级指标占比,计算该企业该年份企业指数。 其中产品是衡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仅考虑量产具备市场份额的产品。根据 产业链,分别对感知、决策、整车和车联网四大环节企业分别进行计算,以可获得的数据为准。 企业指数 产品研发规模1 企 业 市 值 估 值 企 业 销 售 总 额 企 业 利 润 率 供 应 链 完 整 度 主 要 产 品 数 量 产 品 市 场 占 有 率 产 品 利 润 率 产 品 销 量 下 游 用 户 质 量 智 能 化 等 级 研 发 投 入 占 比 研 发 人 员 占 比 自 动 驾 驶 牌 照

32、 产 品 自 主 产 权 率 专 利 授 权 数 1、对于综合类企业,仅考虑其涉及ICV部分,对于整车企业,只考虑自主品牌中具备L2功能(ACC自适应巡航)以上车型所占 部分,规模数据根据该部分在所有车型(包含合资品牌)中占比进行换算 顺义指数2019企业发展指数 感知环节企业多处于初创阶段,产品市场份额较低,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激光雷达方面禾赛科技等企业逐步实现国产,但核心技术专利被威力登等国外企 业掌握,性能、成本方面差距较为明显。毫米波雷达方面,国内企业目前仅能生产24GHz产品,对于高等级自动驾驶所需的77GHz毫米波雷达大多数企业处于研发阶 段。 决策环节互联网和科创类企业布局迅

33、速,依托于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带动软件算法的开发。驭势、禾多等解决方案企业从场景自动驾驶方面发力,推动自动驾驶 技术迅速落地。华为海思、地平线等企业致力于芯片开发,目前产品可以满足部分处理器需求,但高级自动驾驶核心处理器方面技术还有待突破。国内目前缺乏同时 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的企业。 ? ? ? ? ? ? ? ? ? ? ?M? ?0? ? ?9? ?M? ?36? ? ?2M8? ?M? ? ? ? ? ?3.? ?5? ?4? ?1M? ? ?7M? ? ? 整车环节,新兴车企具备后发优势,在智能网联方面产品普遍优于传统车企,智能网联技术已成为其产品亮点。传统车企发展相对保守,起步较晚。

34、传统车企在软件算法方面开发能力存在不足,多数采取收购或者战略性合作的方式,与互联网及科创类企业互利共赢。 车联网环节,电子信息制造相关企业迅速转型,产品满足产业需求,T-box等产品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核心零部件基本可以实现国产,但通信芯片方 面目前被高通垄断。5G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带动车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智慧交通布局。 2019顺义指数企业发展指数 ? ?5?-? ?G? ? ? ? ? ?7? ?.? ?5? ? ? ? ? ? ?6? ? ? ? ?4? ? ? ?1? ? ?932? ?832? ?0?2? 新兴车企具备后发优势,智能网联技术已成为其产品亮点 传统车企发展相对保

35、守,软件算法方面开发能力不足 4 4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基于三个维度的顺义指数分析,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政策、标 准、生态和安全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关键。政策是产业 发展初期的政府支持和引导的必要手段,标准是沟通交叉领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桥梁,生态 是企业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途径,安全是一切新技术落地应用的先决条件。 政策、标准、生态和安全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四个关键 生态 政策 标准 安全 政策:产业支持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地方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召开智能网联示范应用,以示范拉带动

36、企业发展,以示范推动产 业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范畴较广,产业发展应该统筹发展重点,注意发展节奏。地方政府应该以示范区为载体,以政策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结 合区域优势选取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制定引导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地方政府 政策 产业 标准:标准法规的建立有助于为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法律层面:国家应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序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及道路行驶规范合法。 标准层面:主管部门和协会应尽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促进多领域交叉环节间协同发展。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建立工作中,推进行业 标准的建立。 传感器 标准 整车 生态:探索构建产业生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智能网联汽

37、车产业内容丰富,不能仅依靠少数龙头企业,应带动整车企业、互联网企业、自动驾驶企业、芯片企业等多行业企业参与其中,加 强行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加强企业间合作,形成产业生态,共同推进行业的发展。主要车企应加强与传感器、软件算法以及车联网类企业战略合作, 推动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孵化,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同时城市间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跨区域的产业间合作,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 整车 零部件 软件算法 安全: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本前提 安全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提,应该从整车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确保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性,不应盲目追求 高级别自动驾驶而为产业发展埋下安

38、全隐患。无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如何迭代升级,产品如何进步,都应该以安全为前提。以安全为前提的发展, 才是正确的发展。安全应该贯穿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的自始至终。 ? L2 L3 L4 L5 5 5 数据支撑:赛迪汽车产业大脑 赛迪汽车产业大脑整合行业数据,为顺义指数提供数据支撑。赛迪汽车产业大脑整合企业年报、 政府工作报告、调研统计以及相关专利、汽车产销量、企业、经济数据库数据,同时动态抓取 企业官方报道,实时追踪产业最新动态,汇集产业大脑数据库中。汽车产业大脑根据需求对数 据分析、整合,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同时可以提供区域产业分析,对区域内产业、技术以及 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汽车产业大脑汇集产业相关重点企业以及初创类企业信息,提供区域分析 以及技术分析,助力招商引资以及政策支持。 赛迪汽车产业大脑 5 满天星产业知识分享平台 扫描下载更多报告 覆盖行业 100+ 个 产业数据 1000 万+ 条 汇聚专家 1000+ 位 研究报告 10000+ 本 注册会员 100 万+人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顺义指数—2019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35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