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通信行业&军工卫星互联网深度报告之二:天地融合卫星互联网投资全景解构-20200427[50页].pdf

编号:13366 PDF 50页 2.8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通信行业&军工卫星互联网深度报告之二:天地融合卫星互联网投资全景解构-20200427[50页].pdf

1、1 1 行 业 及 产 业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深 度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通信 2020 年 04 月 27 日 天地融合,卫星互联网投资全景解 构 看好 申万宏源通信&军工卫星互联网深度报告之二 相关研究 新基建背景下,能从紫光领航者峰会发 现 什 么 ? - 申 万 宏 源 通 信 周 报 (2020/04/20-2020/04/24) 2020 年 4 月 25 日 绝佳赛道再推演:企业协作通信与云视 讯市场之新趋势-申万宏源通信周报 (2020/04/13-2020/04/17) 2020 年 4 月 19 日 证券分析师 朱型檑 A0230519060004 韩强 A0

2、230518060003 研究支持 王加煨 A0230518070002 联系人 李国盛 (8621)23297818转 本期投资提示: 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是实现全球宽带无缝通信的重要基础,有效解决传统高轨卫星痛点。 低轨卫星系统是指由多个低轨卫星构成的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相比于传统通信卫 星,可有效解决通信盲区、时延长、带宽有限等痛点,实现全球无缝宽带覆盖。 纳入“新基建”将成重点发展方向,空间轨道及频谱资源乃稀缺战略资源。目前 ITU 对于 卫星轨道/频率规划遵循“先登先占”原则,频率与轨道成为重要战略资源。据发改委 4 月新闻发布会,卫星互联网明确被纳入新基建范畴,预计我国也将积极

3、推进卫星互联网计 划。 我国低轨道卫星系统技术能力完善,布局时机已成熟,先组网后运营。据相关计划披露, 我国卫星星座规划包括央企计划和民营商业公司的诸多项目,如“鸿雁”星座(300 颗) 、 “虹云”工程(156 颗) 、 “银河系”AI 星座计划(650 颗)等。我们预计我国 2022 年共 计在轨低轨卫星规模 800 余颗。长期考虑,参考海外 StarLink 等星座计划,随着产业链 各环节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2027 年我国低轨卫星网络总规模有望达到 3950 颗。卫星通 信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四个产业链环节,我们预计卫星制造、 发射和地面设备总投资达 1690 亿

4、元,卫星运营市场空间可达 6975 亿元。 卫星组网,制造先行。卫星制造是核心利润环节,价值分布最为密集,将率先受益。卫星 制造环节包含有效载荷(功能实现的单元)和卫星平台(保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保障系 统)两大系统,总投资将分别超过 330 亿和 490 亿元。核心环节包括天线系统、转发器 系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等,建议重点关注 T/R 芯片、功率放大器、星敏感 器、星载计算机等核心产业受益机会。 卫星发射:提效保量环节,实现卫星规模组网的关键,预计总投资超过 700 亿元。低轨卫 星功能专一、载荷简单,在发射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火箭发射技术在近年间实现了明显 的突破,“一箭多星

5、”、火箭回收利用等技术直接推动发射成本的降低。火箭发射技术的 不断突破将带动产业链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地面设备:基础保障环节,预计总投资百亿元。地面设备环节由地面站建设及地面终端两 大板块构成,前期受益于国家对地面站的资金投入,商业落地后卫星通信终端制造企业拥 有巨大成长空间。地面设备环节国内供应商数量可观,涌现出大量民营企业参与机会。 卫星运营:使能变现,应用拓展决定商用价值空间。卫星互联网的业务场景包括基础联网 服务、“动中通”移动网络通信、车联网、物联网服务、海事通信及应急指挥等。下游应 用拓展情况决定卫星运营市场空间,亦是未来卫星互联网产业良性发展的保障,我们预计 至 2027 年卫星

6、运营市场空间可达 6975 亿元,重点关注卫星运营与服务等产业机会。 重点关注公司:卫星制造龙头之中国卫星;运营龙头之中国卫通;相控阵 T/R 芯片之和而 泰;星敏感器之天银机电。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投资进度不及预期;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2 2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建议 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处于初步兴起阶段,投资主要集中于空间段及地面 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游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中的地面站建设是优先受益环节。 后随着组网

7、的成熟及各基础设施环节相继落地,景气度由上游向下传导,下游应用 服务逐渐爆发,民营企业大批入驻产业链,中游地面设备与运营环节将明显受益。 原因及逻辑 卫星轨道及频率是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基础,其规划遵循“先登先占”原则,故成为 稀缺战略资源。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计划有望对标美国 SpaceX 公司 StarLink 等海外 星链计划,鉴于我国低轨道卫星系统技术能力完善,布局时机已成熟,卫星互联网组网 计划将加速实施。 组网前期制造先行。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前期投资集中于卫星制造及地面建设,投资 周期长、投资力度大。卫星互联网完成组网开始商用后,中游地面终端设备环节出现大 量民营企业机会,产值规模巨大,同

8、时,下游应用具有极大爆发潜力,多场景赋能将带 来数千亿产值蓝海。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市场对于卫星互联网的组网规模及投资节奏认知不充分。 我国处在组网的开始阶段,组网规模没有明确指引,且卫星制造成本较高,市场对 组网规模的认知较为模糊。我们认为,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对标美国 StarLink 计 划,且随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的成熟,制造、发射成本存在每年 10%-15%的下降,2027 年我国低轨卫星网络总规模有望达到 3950 颗,产业链经济效益将得到明显提升。 2、市场普遍认为卫星产业链供应机会集中于国营企业及研究单位。 卫星互联网上游为卫星制造及卫星发射环节,核心技术具有稀缺性,壁垒较高

9、,市 场进入难度较大。 我们认为, 在此机遇下, 拥有核心技术实力的企业存在极大发展空间, 企业价值有望得到重估。同时,看好航天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 地面设备环节民营企业集中度高,集中终端设备、系统软件集成等领域,在商用落 地后将迎来全新的市场机遇。 rQpQnNtPrMpRmOmNvNrQsRaQbP8OpNpPpNpPlOpPmQeRsQzR8OnNzQNZrQoMwMrMqN 3 3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3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卫星互联网:打开天地融合通信新时代 . 7 1.1 卫星通信系统将承载丰富任务场景 . 7 1.2

10、低轨卫星星座可实现全球无缝通信 . 9 1.3 “先登先占”,各国积极投入卫星互联网建设 . 12 2.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与投资节奏解构 . 14 2.1 卫星制造:核心利润环节,价值分布密集 . 16 2.2 卫星发射:提效保量环节,降成本是关键 . 32 2.2.1 单星发射成本持续下探,商业化趋势明显 . 32 2.2.2 卫星发射环节投资节奏及规模测算 . 33 2.3 地面设备:基础保障环节,关口站先行 . 34 2.3.1 关口站加速建设,类似基站之基础地位 . 34 2.3.2 消费终端打开新一轮需求,相关终端厂商将直接受益 . 41 2.4 卫星运营:使能变现环节,驱动数千亿蓝

11、海 . 42 2.4.1 卫星互联网使能万千业务场景 . 42 2.4.2 卫星运营环节投资规模及节奏 . 43 2.4.3 卫星运营赛道壁垒较高,关注核心持照标的 . 44 3. 产业链全景与重点公司 . 45 3.1 产业链全景 . 45 3.2 重点关注公司 . 47 目录 4 4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4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表目录 图 1: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的通信方式7 图 2:2018 年全球发射卫星总量达到 314 颗,其中商业通信卫星占比 22% . 9 图 3:全球低轨卫星经历了由窄带

12、移动通信向宽带互联网的迭代发展 . 11 图 4:星型组网架构下,卫星是连接用户终端与网关总站的通道 . 12 图 5:网状组网架构下,卫星的作用为通信网络中的网络传输节点 . 12 图 6:美国发射低轨通信卫星数量遥遥领先,俄罗斯、中国紧随其后 . 13 图 7:2010-2019 年全球通信卫星数(按用途分) . 13 图 8:2010-2019 年全球低轨卫星数(按轨道分) . 13 图 9:我国卫星互联网总投资节奏(亿元) . 16 图 10:我国卫星互联网投资各环节占比 . 16 图 11:低轨通信卫星一般距离地表 300-2000 公里,重量小于 1000Kg . 16 图 12:

13、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卫星制造环节投资节奏(亿元) . 17 图 13:平台子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20 图 14:卫星电源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21 图 15:811 所部分卫星用太阳电池及电源控制器 . 21 图 16:姿态与轨道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22 图 17:姿轨控制分系统由姿态敏感器、星载计算机和执行机构构成. 23 图 18:天银机电子公司天银星际部分星敏感器产品及性能 . 23 图 19:771 所星载数据管理计算机 . 24 图 20:兰州物理研究所(510 所)电推进产品 . 25 图 21:遥测及指令分系统负责汇报卫星工况及接收指令 . 26 图 22:温控

14、分系统是控制卫星内外部环境热交换以平衡卫星温度的重要装置 . 26 图 23:热控分系统的主要控制方式为主动热控及被动热控 . 27 图 24:载荷子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27 图 25:天线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28 图 26:相控阵基本原理图 . 29 图 27:在有源列阵中,每个阵元采用独立 T/R 模块 . 29 图 28:在无源阵列中,多个阵元共用一个 T/R 模块 . 29 5 5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5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29:有源相控阵天线由 T/R 组件、阵列单元等组成 . 30 图 30:T/R 芯片集成

15、了 3 个 MMICs 组件和 1 个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30 图 31:转发器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31 图 32:根据信号处理方式,星载转发器分为透明弯管转发器及处理型转发器 . 31 图 33:SpaceX 发射“一箭 60 星” . 33 图 34:我国快舟一号火箭可实现“一箭六星” . 33 图 35: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卫星发射环节投资节奏(亿元) . 33 图 36: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地面设备环节中关口站投资节奏(亿元) . 35 图 37:关口站中天线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35 图 38:关口站中其他系统投资节奏(亿元) . 35 图 39:一些典型的

16、卫星地面站 . 36 图 40:地球站提供与卫星的连接链路,与地面网或用户终端相连接. 37 图 41:标准地面站由天线系统、发射系统、接收系统等六大系统组成 . 37 图 42:发射系统主要由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 38 图 43:接收系统由低噪放大器、分路器、下变频器、中频放大器及解调器等组成39 图 44:中电科 39 所部分地面设备天线产品 . 40 图 45:卫星消费终端 . 41 图 46: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运营环节产值规模(亿元) . 44 图 47: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及相关厂商全景解构图 . 45 表 1: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构成 . 8 表 2

17、:卫星的多种类型及其特点 . 8 表 3:卫星可根据轨道高度进行分类,呈现出不同特点 . 9 表 4:高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优缺点比较 . 10 表 5:卫星通信工作频段 . 12 表 6:四大典型星座参数对比 . 14 表 7:国内部分公司卫星星座规划 . 15 表 8: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年度发射计划预测 . 15 表 9: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制造环节投资规模预测 . 18 表 10: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中卫星制造各细分环节投资规模与节奏. 18 6 6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6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表 11:三种类型多波束天线优劣比较 .

18、28 表 12:行波管放大器及半导体型固态放大器优劣对比 . 32 表 13: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发射环节投资规模预测 . 34 表 14: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地面设备环节中关口站投资规模预测 . 36 表 15:“静中通”与“动中通”卫星通信技术不同之处 . 40 表 16:2012-2018 年全球卫星运营服务业收入详细数据(十亿美元) . 43 表 17: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运营环节产值规模预测 . 44 表 18: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及相应厂商汇总表 . 48 表 19:卫星互联网相关公司估值表 . 49 7 7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7 页 共 50 页

19、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卫星互联网:打开天地融合通信新时代 卫星通信覆盖广、容量大、不受地域限制,是地面通信的有效补充。卫星互联网是指 针对地面网络的不足(如覆盖受限、难以支持高速移动用户应用、广播类业务占用网络资 源较多、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建成的互联网形式。卫星通信具有抗 毁性强、覆盖面积广、布署迅速灵便、传送容积大、传送平稳可靠、不会受到地貌和地区 限定等特点,卫星通信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手段,能够有效弥补地面通信缝隙,实现全球 覆盖。 1.1 卫星通信系统将承载丰富任务场景 卫星通信系统是以通信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发射及转发无线信号从而实现多 个地球站间通信的

20、通信系统。地面站对用户发出的基带信号通过信道及信源编码、调制、 变频后转换为射频信号(上行频率),并对其进行功率放大后通过卫星天线发送到卫星; 并对卫星发射的射频信号(下行频率)进行低噪声放大、变频、解调、处理后形成基带信 号,从而实现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图 1: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的通信方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2019,中国卫通招股说明书,申万宏源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属于空间基础设施,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以 在轨通信卫星或星座为主体,作为通信中继站提供用户与关口站的连接。地面段通常包括 关口站、网络控制中心和卫星控制中心,可对卫星进

21、行跟踪、监测,控制通信系统的正常 营运。用户段由各类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及其相匹配的接口组成, 用户终端分移动终端及手持终端两类。 8 8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8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表 1: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构成 构成 简介 卫星段 将来自地面站/用户段的电磁波放大后返送回另一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卫星平台 及卫星载荷两大系统。 地面段 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 链路。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 用户段 接收卫星或地面站信号数据,向地

22、面站发送信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申万宏源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作为天地融合技术的重要主体承担了关键通信任务。卫星通信 系统的不同场景和组网方式与卫星的类型紧密相关。根据卫星的多种特征及业务场景不同, 卫星具有多种类型分类标准。 表 2:卫星的多种类型及其特点 分类标准 卫星类型 卫星特点 运行轨道 低轨道卫星(LEO) 高度 300-2000 千米,观测清晰传输快,多用于通信、 对地观测 中轨道卫星(MEO) 高度 2000-35786 千米,补充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多用 于通信、导航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 高度 35786 千米, 每天相同时刻经过地球上相同地点的 上空,多

23、用于通信、导航、气象观测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S) 高度 400-800 千米,可全球观测,多用于对地观测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 高度 35876 千米,轨道倾角大于 0 度,多用于导航 用途 科学卫星 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如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 进行新技术或新型应用卫星试验,如测试航天技术中的 新原理、新材料 应用卫星 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军事需要,最为繁杂,包括通信 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等 重量 大型卫星 3000kg 中星卫星 3000kg 小型卫星 1000kg 迷你型卫星 3000kg)、中型卫星(3000kg)、小型卫星 (1000kg)

24、、迷你型卫星(150kg)和微卫星。 1.2 低轨卫星星座可实现全球无缝通信 低轨卫星系统是指由多个卫星构成的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低轨卫星星座可实 现全球互联网无缝链接服务。低轨卫星一般距离地球表面 300-2000 公里,相较于传统地 球同步轨道的高轨卫星,低轨卫星传输延时短且路径损耗小。低轨卫星选用 Ka 遥感卫星 39% 科研卫星 4% 军事侦察卫星 6% 商用通信卫星 22% 民用/军用通信卫星 4% 研究与开发卫星18% 导航卫星 8% 其他 1% 遥感卫星科研卫星军事侦察卫星商用通信卫星 民用/军用通信卫星研究与开发卫星导航卫星其他 1010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

25、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0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26.5-40GHz)及以上频段,高频段信道容量更高,有利于提供高通量服务。低轨卫星主 要采用 1000Kg 以下的小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更低。 低轨卫星可有效解决高轨卫星不能实现全球海量互联需求的痛点。传统高轨同步轨道 卫星信号覆盖面积广,传输距离远,理论上三颗卫星即可覆盖全球。但高轨道卫星系统建 设成本高昂,存在通信盲区,时延长约为 270ms,带宽有限,不能满足全球海量互联的容 量需求。小卫星时延在 50ms 以内,多颗组网便可以实现全球覆盖,目前全球卫星通信互 联网正形成高轨与低轨、单星与星座互补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

26、。 表 4:高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优缺点比较 卫星轨道 覆盖范围 传输时延 成本 系统容量 系统可靠性 频率协调 地面终端 高轨 单星覆盖范围 大,但存在两 级通信盲区 较长, 每一跳 (终 端-卫星-终端) 时延约 270ms 技术难度 大,制造 成本高 单星容量 较高 适中 适中 通信距离远,信号 损耗大,对地面终 端的发射功率和接 收灵敏度要求高 低轨 单星覆盖范围 较小,但多星 组网可实现全 球覆盖 短,主流低轨卫 星时延在 50ms 以内,与地面光 纤网络相当 可批量生 产,单星 成本低 单星容量 小,多星 组网系统 容量高 较高, 系统内卫星数量庞 大, 个别卫星损坏对系统 影响小,且

27、成本低易制 造,可应急补网发射 难度大,且 需 考 虑 落 地权问题 更易小型化 资料来源: 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展研究与方案构想高璎园等,申万宏源研究 根据应用场景及业务领域的差异,低轨通信卫星又可分为窄带移动通信及宽带互联网 通信(又称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两类。高通量卫星通信有效弥补了低频段移动通信星座 宽带支持能力的不足,全球低轨卫星经历了由窄带移动通信向宽带互联网的迭代发展历程。 窄带移动通信工作频段集中在 L(1-2GHz)、S(2-4GHz)频段,以中低速率的传 统手持移动通信及部分物联网服务为主。低轨移动通信星座发展较早,20 世纪 90 年代就 提出了“轨道通信”计划,后以“铱星”

28、“全球星”为主要代表提供传统低速话音服务及 物联网服务。 宽带互联网通信(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工作频段集中在 Ku(12-18GHz)、Ka (26.5-40GHz)频段,可支持高速率的互联网数据传输。2014 年后,在宽带需求及卫星 技术发展推动下, 以 Ku、 Ka 频段等高频段的互联网星座计划相继面世, OneWeb、 SpaceX、 LEOSat 等公司纷纷推出以互联网业务为主的宽带通信星座, 其目的为实现构建一个高速低 延时的全球覆盖网络。 1111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1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3:全球低轨卫星经历了由窄带

29、移动通信向宽带互联网的迭代发展 资料来源: 低轨通信星座发展的思考肖永伟等,申万宏源研究 高通量卫星大幅提升了容量并降低了单位带宽成本,是未来低轨卫星通信发展的主要 趋势。高通量卫星最基本的特征是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相结合, 可提升天线增益、频谱利用效率、数据传输速率及系统容量。高通量卫星系统容量从第一 代的 10Gbit/s 左右发展到 100Gbit/s 左右,未来系统容量将达到 Tbit/s 量级,并有效降 低带宽成本,使能新增业务场景,开启卫星通信新纪元。 目前主流的低轨卫星的组网形式有星型组网(以 OneWeb 星座为代表)及网状组网 (以 Starlink 星座

30、为代表)两种代表模式。 星型组网方式又被称为“天星地网”。在此种架构下,卫星将作为连通用户终端与网 关总站的通道,卫星间不设星间链路,通过网关总站接入地面通信网络,借助分布全球的 地面站实现全球网络服务。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表述为:用户卫星总站 卫星用户。 网状组网方式又被称为“天星天网”。在此种架构下卫星将作为网络传输节点,卫星 间架设星间链路,用户可以直接接入卫星互联网络而无需经过地面网络系统。其优势在于 通信系统可降低对地面网络的依赖度,可灵活进行路由选择及网络管理,地面站数目更少 且无需在他国部署地面站,因此地面段的复杂度及投资成本明显较低。但是设置星间链路 的设计难度较大,星间

31、链路天线指向控制技术及子网络的路由选择为主要技术难题。相比 星型组网,网状组网缩短了传输延时,但同时提高了对用户终端的设备要求。用户终端之 间的通信方式可以表述为:用户卫星用户。 1 19 99 98 82 20 00 00 02 20 00 07 72 20 01 10 02 20 01 14 42 20 01 15 52 20 01 18 8 2 20 02 20 0 无星间链路 存储转发双向短数据轨道道通通信信 二二代代 全全球球星星 铱星星 低速话音数据 低速话音数据 无星间链路 星间链路-星上交换处理 轨道道通通信信 全全球球星星 二二代代 下下一一代代 铱星星 物联网服务 AIS

32、低速话音 数据AIS ADS-B 移动宽带 ADS-B 导航增强 一一网网 O On ne eW W e eb b 720颗卫星Ku频段 无星间链路-透明转发 低低轨卫星星 108颗卫星Ka频段 星星链 S St ta ar rL Li in nk k 4425颗卫星 星间链路 星上交换处理 星间链路 星上交换处理 移移动通通信信星星座座 以话音和物联网服务为主 宽带通通信信星星座座( ( 高高通通量量卫星星星星座座) ) 以互联网业务为主 1212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2 页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4:星型组网架构下,卫星是连接用户终端

33、与网关 总站的通道 图 5:网状组网架构下,卫星的作用为通信网络中的 网络传输节点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国商业航天通信应用发展研究报 告2019,申万宏源研究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国商业航天通信应用发展研究报 告2019,申万宏源研究 1.3 “先登先占”,各国积极投入卫星互联网建设 卫星互联网方兴未艾,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计划抢占“新大陆”。2015 年,Google 投资 SpaceX 公司布局卫星互联网;2019 年,Amazon 推出“Kuiper”全球卫星宽带服 务,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发射 3236 颗卫星。除此之外,波音、空客、三星等公司都在积极 地开展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研发工作。

34、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具有稀缺性,已成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低轨卫星频率集中 于 C 频段(4-8GHz)、Ku 频段(12-18GHz)和 Ka 频段(26.5-40GHz),其中 Ka 频段 速率更高, 主要用于高通量卫星。 但 Ka 频段雨衰现象较为严重, 各国开始向更高频段的 Q、 V 进行开发,卫星通信从低频段向高频段发展已成为大趋势。目前 ITU 对于卫星频段/轨道 规划遵循“先登先占”原则,在频段/轨道有限但组网卫星数量庞大的情形下,频率与轨道 成为稀缺战略资源。 表 5:卫星通信工作频段 频段 L S C X Ku K Ka Q U V 频率范围(GHz) 1-2 2-4 4-8

35、 8-12 12-18 18-26.5 26.5-40 30-50 40-60 50-75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申万宏源研究 各国将卫星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卫星互联网组网计划。美国政府于 2016 年提出了宣布投资 5000 万美元的创新基金用于推动小卫星发展; 俄罗斯发布向国内偏远地 区、远离陆地的岛屿提供卫星互联网覆盖的计划。1997-2019 年间,全球共发射低轨通信 卫星 343 颗,其中美国发射数量遥遥领先共计 230 颗,占全球数量的 67.05%,俄罗斯、 中国、阿根廷、加拿大、英国紧随其后。 1313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13 页

36、 共 50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6:美国发射低轨通信卫星数量遥遥领先,俄罗斯、中国紧随其后 资料来源:UCS Satellite Database,申万宏源研究 *截止时间:2019 年 12 月 16 日 *共同持有重复计数,美国、阿根廷共同持有 4 颗,美国、俄罗斯共同持有两颗 在高通量卫星带宽巨大需求的刺激下,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蓬勃发展。 根据 UCS Satellite Database 的统计,在 2010-2019 年间,从用途分类看,通信卫星数量增长趋势明确;从 轨道类型来看, 以低轨道作为目标轨道的通信卫星 (LEO) 数量在 2016 年后出现大幅提升。 图 7:20

37、10-2019 年全球通信卫星数(按用途分) 图 8:2010-2019 年全球低轨卫星数(按轨道分) 资料来源:UCS Satellite Database,申万宏源研究 *截止时间:20191216(卫星有多重用途时重复计数) 资料来源:UCS Satellite Database,申万宏源研究 *截止时间:2019 年 12 月 16 日 美国 230颗 阿根廷 8颗 沙特阿拉伯 6颗 中国 14颗 俄罗斯 51颗 加拿大 8颗 西班牙 3颗 挪威 2颗 德国 2颗 英国 7颗 瑞士 2颗 33 44 37 72 90 86 80 305 309 210 5 8 6 6 15 11 10 7 27 9 30 31 37 26 34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通信行业&军工卫星互联网深度报告之二:天地融合卫星互联网投资全景解构-20200427[50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