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19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危機中挺身而進(76页).pdf

编号:14942 PDF 76页 6.0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19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危機中挺身而進(76页).pdf

1、2019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 www.pwc.tw/ceosurvey 危機中挺身而進 1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前言 資誠是PwC全球聯盟組織在臺灣之聯盟所,以 營造社會誠信 解決重要問題 為使命。今年 是資誠連續第八年依據PwC Global規範與調 查方法,進行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PwC Taiwan CEO Survey) ,歷年調查結果均成功引 領臺灣主流議題發展。 2019 年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議題涵蓋企 業領袖對於全球經濟的看法、尋找勞動力的困 境、商業經營面臨的各項挑戰、以及人工智慧 的影響等,綜合245 份量化問卷與12位企業領 袖與專家學

2、者質性訪談的結果,有以下三大主 要發現 : 一、 貿易衝突 是最大威脅 企業領 袖積極調整供應鏈及策略 2019 年景氣低迷的氛圍,臺灣企業領袖所認知 到的威脅全面大洗牌,相較於2018 年臺灣企業 領袖將關注眼光放在 恐怖主義 、 氣候變遷 等社會性議題,今年調查首度將 貿易衝突 納 入選項,立即竄升成為臺灣企業領袖最大的威 脅來源;進一步詢問對 貿易衝突 感到極度擔 憂的受訪者,更有高達 98%都把問題指向中美 貿易衝突,臺灣企業領袖快速調整供應鏈及採 購策略以因應。 二、 資訊鴻溝仍在 資訊封閉且缺 乏共享 為主因 在變動的時代,企業領袖都希望善用數據做出 更好的決策,但與十年前相比,當

3、今企業領袖 做決策時所能取得的資訊,與其需要的資訊量 之間依舊存在巨大落差。根據調查,分別有 96%、92%、91%的臺灣企業領袖重視 客戶 喜好與需求 、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 最新科 技如何影響產業 等數據資料,但認為獲得極 為足夠資料的比例卻只有 10%、6%、7%;探 究資訊獲取不足的原因,有 53%臺灣企業領袖 認為最大癥結在於 資訊封閉且缺乏共享 。 三、 近九成臺灣企業領袖認為 政府 應扮演AI重要推手 AI究竟將對人類社會有益、或為人類社會帶來 更大差距?AI雖將促成許多從未見過的新工作 誕生,但也可能導致大規模的系統性失業,有 高達七成的臺灣企業都認為,AI取代的工作機 會將

4、會比創造的多;同時,有 89%的臺灣受訪 者都同意 政府應該在AI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 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較於全球 (62%)高出 許多。 面對全球政經環境變局,和科技轉型引發的種 種挑戰,臺灣企業領袖儘管深感憂慮,卻也積 極做出回應,資誠竭誠希望透過本調查結果, 與各產業企業領袖相互對話,拋出觀點供政府、 產業、學界省思,在這危機與轉機共存的一年, 共同尋找臺灣企業的致勝方略,與企業一起挺 身前進。 2PwC Taiwan 2019 3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敲響景氣警鐘 貿易戰火下的臺灣 臺灣企業領袖因應之道 從聚焦中國到多元布局 4 5 10 18 迎向人工智慧浪潮

5、 難以消弭的資訊鴻溝 AI浪潮推動典範轉型 AI需要大政府或小政府? 22 23 30 36 掌握決勝契機 人才,企業成功的第一步 臺灣企業的致勝方略 靈活敏銳 擁抱科技、深化研發 堅持,從小勝利做起 42 43 50 50 52 53 結語:危機中挺身而進54 目錄 1 敲響景氣警鐘 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 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 這是英國作家布 瑞杰 (Burejer) 最廣為人知的名言。面對 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一年,與其憂心前方 未知的迷霧與難關,不如聚焦找尋變動 時代的新機會,因為,每個危機中總是存 在著無窮機會。 4PwC Taiwan 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政治動盪和不確定性

6、、 以及更嚴格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全面顛覆原有 的全球秩序與發展脈絡,讓 2019 年全球總體 經濟成長面臨逆風。國際貨幣基金 (IMF)分別 在 2018 年 10月、2019 年 1月兩次下修世界經 濟成長的預測,預計 2019 年世界經濟成長率為 3.5%,2020 年則微幅增長至 3.6%;世界貿易 組織 (WTO)也將全年全球商品貿易成長預估, 從原本的 4%調降至 3.7%,原因不外乎美中貿 易緊張局勢持續升高、英國可能 硬脫歐 ,以 及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程度高於預期等,都是觸 發 2019 年全球經濟惡化的不利因素。 當各國開始走回保護主義,激進的政治領袖從 阻止兼併、徵收關稅、保護

7、貨幣匯率、影響中 央銀行、增加支出以及增加公共債務等方式, 企圖擴大影響力,舊有的全球治理結構 (如聯 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則遭受挑戰,就像 2019 年世界經濟論壇預期的:全球將面臨更大的分 裂和不確定性。當各國更加積極地拉動經濟和 商業槓桿,PwC 第 22 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 告 結果提前敲響了全球景氣的警鐘,面臨瞬息 萬變的國際情勢,臺灣企業領袖如何看待未來 景氣 ?如何撥開迷霧持續前行 ? 貿易戰火下的臺灣 中美貿易戰成為 2019 年的黑天鵝自不待言,全 球正走進 修昔底德陷阱 1的艱難局勢之中。 從各大國際機構先前對經濟前景的預估,都可 嗅出今年將會是相對艱困的一年, PwC所

8、編纂的 全球經濟展望 (Global Economy Watch)更 預測,受到貿易戰火將持續延燒影響,2019 全 球GDP成長率恐怕只有3%。台灣經濟研究院也 直言,如果把 2018 年臺灣經濟成長比喻為 沒 有蟹黃的大閘蟹 ,2019 年將是 沒有大閘蟹 的一年,甚至可能陷入GDP保二的困境。 中美貿易衝突從2018年第三季正式白熱化以來, 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各國股市隨著貿易戰 的利多及利空消息起伏不定。前台灣經濟研究院 院長林建甫分析: 中美貿易戰是 新冷戰 的 開始,是美國的自由經濟對抗大陸的國家資本主 義,是一個制度之爭。 可確定的是,中美霸權 之爭,雙方相互較勁產生的各種不確

9、定性,已 經為全球經濟蒙上陰影。 根據 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在 245 位參與調查的臺灣企業領袖中,有將近半數 (47%) 對未來一年經濟前景感到悲觀,比例不 僅較 2018 的 8%增加將近六倍之多,也比全球 的 29%高出18 個百分點,甚至超越對未來一年 景氣感到樂觀 (27%) 的比例。對此,資誠聯合 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分析, 由於臺資企業長期仰賴大陸生產基地、連結歐 美市場,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情況下,受創尤其 嚴重,隨著兩大強權將牽動相關陣營對抗 (例如 多國圍堵大陸 5G通信設備、大陸透過一帶一路 突圍等) ,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及貿易壁壘或將 成為未來

10、數年全球經貿的主旋律。 1. 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挑戰現存大國,現存大國將不可避免地必須回應這種威脅,此一概念來自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的作者修昔底德的名言 無可避免的伯羅奔尼撒 戰爭,肇因於斯巴達對雅典崛起的恐懼。 (What made war inevitable was the growth of Athenian power and the fear which this caused in Sparta.) 5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若看全球其他重要經濟體,美國的企業領袖對 經濟前景信心下滑也相當顯著,對 2019 年景氣 樂觀的比例從 2018 年的 63%驟降

11、至 37%,整 整下滑了26 個百分點;中國的企業領袖則依舊 保持高度樂觀態度,對景氣樂觀的比例甚至從 2018 年的 70%微幅成長至 73%;亞太地區的 企業領袖對 2019 年景氣看法也相對具抗壓性, 有 50%對全球經濟前景表示樂觀,即使比例低 於去年的 60%,但信心程度仍領先各區域的企 業領袖。 若從外商企業的角度來看臺灣經濟發展,根據 臺北市美國商會委託資誠進行的 2019 商業景 氣調查 (2019 Business Climate Survey) ,僅 45.8%跨國企業領袖對臺灣今年經濟前景有信 心,較 2018 年降低約 10 個百分點。當問及憂 心臺灣經濟前景之因素,前

12、五大原因包括美中 貿易爭端 (81%) 、中國對臺灣的壓力 (79%) 、 網路安全威脅 (77%) 、以及 美國優先 的貿易 政策 (73%) ,足見中美貿易衝突對於臺灣經濟 的重大衝擊。 敲響 2019 景氣警鐘 臺灣CEOs保守看待未來一年景氣 Q 展望未來一年,您認為全球經濟將成長、維持現狀或衰退 ?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2019=245;2018=228;2017=123;2016=112;2015=102;2014=116;2013=105 200019 不知道衰退改善持平 6PwC Taiwan 5% 2

13、% 46% 43% 44% 47%47%47% 48% 35% 36% 40% 44% 27% 45% 42% 19% 16% 15% 8% 25% 8% 10% 1%1% 相較各主要經濟體 臺灣CEOs對未來景氣更為憂心 Q 展望未來一年,您認為全球經濟將成長、維持現狀或衰退 ? 成長衰退持平 不知道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e2019 全球=1,378;臺灣=245;中國=144;德國=98;美國=132;日本=150。2018 全球=1,293;臺灣=228;中國=162;德國=46;美國=10

14、5;日本=123 200001920192019 全球臺灣德國中國 註 美國日本 註. 不包含香港 7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5% 8% 2% 7% 2% 2% 36% 47% 37% 23% 39% 55% 57% 44% 61% 70% 59% 38% 29% 47% 29% 21% 31%27% 28% 25% 34% 6% 33% 37% 42% 27% 38% 73% 36%33% 19% 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只有 19% 臺灣 企業領袖看好未來一年公司營收成長,較 全球更加保守。 企業領袖對自

15、身企業營收成長的信心程度,是 全球經濟發展方向的領先指標。但在 2019 年, 只有 19%的臺灣企業領袖對公司未來一年營收 成長極具信心;若把時間拉長到三年,也只有 22%的企業領袖對營收成長有高度把握,不僅 較前兩年的調查結果來得悲觀,相較於全球, 臺灣企業對公司營運的短中期展望都更加保守 謹慎。 但並非所有企業領袖都深陷愁雲之中,分析臺灣 不同產業企業領袖的信心程度可發現,在本次 參與調查的七家金融產業企業領袖,有43%對 於未來公司短中期營收成長極有信心;參與調查 的 26 家健康產業企業領袖,也有高達 42%看 好三年後公司營收成長。 在科技、電信與媒體產業,雖然只有不到兩成 的企業

16、領袖看好未來一年公司營收成長,但接 受今年深度訪談的普萊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長陳清港表示: 我對 2019 年的經濟預測還 是樂觀的,因為無論是歐洲或新興國家,都對 網路基礎建設持續有強勁需求,這是一個國家 未來長遠發展的必要投資。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長李中旺也指出: 2019 是 5G元年, 也是網通產業復興的元年,雖然大環境有貿易 壁壘、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但也有 5G的正向 驅動力量。 若能精準掌握產業發展趨勢,仍有 相當的市場發揮空間。 8PwC Taiwan 相較全球 臺灣CEOs對公司 營收成長信心更低 Q 展望未來一年/三年,您對貴公司營收成長 的信心程度為何?(非常

17、有信心) 臺灣未來一年營收 臺灣未來三年營收 全球未來一年營收 全球未來三年營收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e臺灣:2019=245;2018=228;2017=123;2016=112;2015=102;2014=116;2013=105 全球:2019=1,378;2018=1,293;2017=1,379;2016=1,409;2015=1,322;2014=1,344;2013=1,330 200019 9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4

18、6%46% 60% 36% 39% 31% 39% 33% 49%49% 35% 19% 17% 28% 33% 38% 51% 30% 42% 31% 45% 19% 35% 22% 36% 57% 臺灣企業領袖因應之道 身處 2019 年景氣低迷的氛圍,讓臺灣企業領袖 所認知到的威脅全面大洗牌。相較於2018 年企 業領袖將關注的眼光放在社會性議題,如 恐怖 主義 、 氣候變遷 ,2019 年上述議題雙雙跌 出前十大威脅之外,今年臺灣企業領袖最掛懷 的前五大威脅,依序為 貿易衝突 (36%) 、 地 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29%) 、 政策不確定性 (25%) 、 匯率不穩定 (23%) 以

19、及 保護主義 (22%) ,皆與企業自身營運表現直接相關,其 中, 貿易衝突是今年首度納入調查的選項, 立即竄升成為臺灣企業領袖最大的威脅來源 2。 進一步詢問對 貿易衝突 感到極度擔憂的臺灣 企業領袖,有高達 98%都把問題指向中美貿易 衝突,擔憂歐盟與美國、或歐盟與英國貿易攻 防的企業領袖,分別只有 13%、6%。 貿易衝突、地緣政治不確定、政策不確定 為臺灣CEOs的前 3 大威脅 Q 針對下列各項來自經濟、政策與社會環境對企業的潛在威脅,請問您對每一項的擔憂程度為何?(非常擔憂) Source2018、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2018=228;2019=245 2. 問

20、卷調查期間為 2018 年 10-12 月,正值中美貿易衝突高 度緊張之際,期間舉行 2018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 因中美看法分歧,讓 2018 APEC未能產出正式的峰會公報 即告落幕;其後,更發生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 舟於溫哥華被拘捕之情事。 貿易衝突 2019臺灣CEOs前十大威脅 2019全球 保護主義 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 政策不確定性 稅負增加 民粹主義 匯率不穩定 法規過度監管 勞動力結構改變 10PwC Taiwan 36%13% 22%24% 25%35% 18%26% 16%30% 29%28% 20%30% 23%25% 17%3

21、5% 15%31% Note: 貿易衝突 、 政策不確定性 為 2019 年調查新增選項 民粹主義 2018臺灣CEOs前十大威脅 勞動力結構改變 匯率不穩定 恐怖主義 法規過度監管 供應鏈中斷 技術變革的速度 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稅負增加 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 11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26% 21% 23% 18% 16% 26% 18% 21% 18% 15% 自 2018 年底點燃的中美貿易戰充滿未知變數 ; 此外,美國與歐盟的農產品貿易爭議升溫、美日 貿易談判重新啟動、以及美國擬終止印度和土 耳其的關稅優惠待遇等,都讓 貿易衝突 成為 企業領袖們揮之不去的首要威脅

22、。 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 44%臺灣企業領袖認為 全球經濟勢力變化 乃是影響過去五年公司營 運最深的主要趨勢 (megatrend) ,其次才是 科 技進展 (32%) ,與全球企業領袖的看法有相 當大的差異。分析其原因,主要因為臺灣的內 需市場有限,讓臺灣企業營運與全球市場高度 連動,必須更加敏銳地跟隨全球經濟勢力變化 進行經營策略調整。 全球經濟勢力變化 影響臺灣企業最深 Q 回想過去五年,下列哪項全球趨勢影響貴公司營運最深?(最重要)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e全球=1,378;臺灣=245 臺

23、灣全球 全球經濟勢力變化 人口結構變化 科技進展 資源匱乏與氣候變化 都市化 12PwC Taiwan 44% 15% 32% 14% 11% 54% 5% 2% 9% 9% 13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40%、39%臺灣CEOs 迅速調整供應鏈與轉移成長重心 Q 貿易衝突如何影響貴公司營運模式與策略 ?(可複選) (僅詢問對 貿易衝突 選項填答 非常擔憂 、 滿擔憂的 者)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e全球=426;臺灣=204;中國=52;美國=53 全球中國臺灣美國 調整供應鏈

24、將成長重心轉移到 其他市場 將生產轉移到 其他地區 減緩資本支出減緩外國投資 (FDI) 沒有變化 14PwC Taiwan 45% 25% 16% 22% 15% 33% 62% 58% 44% 40% 33% 8% 40% 39% 29% 16% 6% 20% 62% 23% 30% 23% 13% 23% 面對中美兩大強權的貿易變局,臺灣企業領袖 儘管深感憂慮,但也積極地因應貿易衝突調整 營運模式及策略,包括 調整供應鏈和採購策 略 (40%) 、 將成長重心轉移到其他市場 (39%) 、 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區 (29%) 等策 略持續刺激企業成長。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邱純枝指出

25、: 貿易戰給了大家一個刺激 : 企業必須不斷思考最佳化的供應鏈安排。臺灣 企業長期以來,都單一依賴中國供應鏈,現在 臺灣企業被逼著去思考改變。 但臺灣企業轉變的腳步夠快速嗎 ?在最新的 PwC 第 22 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 中,對 於貿易衝突感到憂慮的中國及美國企業領袖, 有高達62%的受訪者指出將進行 供應鏈調整 , 並分別有 58%、44%的中國企業領袖將迅速轉 移市場重心與生產基地,以促進企業成長。 速度 向來是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也是臺灣 企業與之競爭時所感受到最大的挑戰,要在兩 國爭權之間站穩腳步,臺灣企業因應策略必須 更為多元及敏銳。普萊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長陳清港便向臺灣

26、企業喊話: 面對中美兩個 大國貿易衝突,臺灣廠商必須先把競爭力培養出 來,如果你的品牌在市場裡面是被肯定的、非 你不可的,那市場就由你來決定。 15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做製造的,就是要不斷在 世界上找到最有競爭力的 組合,去滿足各個市場的 需求,企業就是要隨時保 持靈活與彈性,而且速度 要快。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邱純枝 73%臺灣CEOs將 推出新產品或服務 以促進企業成長 Q 展望未來一年,為了促進企業成長,您計劃採取哪些行動 ?(可複選)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

27、e全球=1,378;臺灣=245;中國=144;美國=132 全球中國臺灣美國 營運效率提升自身成長新的併購新的策略聯盟出售業務推出新產品 或服務 與創業家或 新創企業合作 打入新市場 16PwC Taiwan 71% 40% 37%37% 32% 14% 62% 77% 47% 60% 57% 42% 46% 24% 65%65% 58% 42% 55% 25% 12% 2% 73% 69% 90% 40% 38% 52% 27% 20% 67% 69% 金融產業CEOs更積極採取 自身成長 與 策略聯盟 Q 展望未來一年,為了促進企業成長,您計劃採取哪些行動 ?(可複選) Source20

28、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245 面對充滿變數的外在環境和國與國之間的貿易 攻防,此時全球企業領袖似乎下定決心站穩腳 跟,不再隨外界情勢起舞, 轉而從企業內部尋 求成長動能,具體作法包括 提升生產效率 (77%) 、 有機成長 (71%) 、 推出新產品或 服務 (62%) 等。臺灣企業領袖則主要選擇以 推出新產品服務 (73%) 來尋求成長契機,其 次才是 提升生產效率 (69%) 與 有機成長 (58%) 。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企業領袖主要以 營運 效率提升 、 推出新產品或服務 來促進成長, 但同時有高達 60%表示將進行 新的策略聯 盟 ,並有46%將 與創業家或新創企業

29、合作 , 因應腳步快速且多元,值得臺灣企業領袖借鏡 與思考。 分析臺灣各產業所採取的成長策略,可發現 健康產業較整體更加積極地推出新產品或服務 (85%) ;金融服務業促進成長的腳步也相當靈 活,無論是選擇透過自身成長 (86%) 、新的策 略聯盟 (71%) 、新的併購 (43%) ,比例都較臺 灣整體平均來得高;相較之下,能源與公共資源 產業採取行動來促進企業成長的能動性似乎較 低。 營運效率 提升 推出 新產品 或服務 新的 併購 打入 新市場 出售 業務 自身 成長 與創業家 新創企業 合作 新的 策略聯盟 整體 能源與公共資源(N=19)金融服務業(N=7) 消費民生產業(N=43)

30、工業製造與汽車產業(N=31) 健康產業(N=26) 科技、媒體與電信業(N=118) 17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86%85% 71% 43%43% 100% 50% 0% 從聚焦中國到多元布局 自 20 世紀 80 年代全球化風潮暢行多年以來, 一股反全球化/後全球化運動早在各國遍地開 花,隨著全球化走到盡頭,貿易摩擦正式點燃 保護主義關鍵戰火,2019 世界經濟論壇 (WEF) 的年度主題定調為: 全球化 4.0:形塑第四次 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體系 (Globalization 4.0: Shaping a Global Architecture in the Age

31、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明白點出全球勢 力將向 多極 平衡發展。 從英國公投脫歐、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法國 海外屬地新喀里多尼亞公投獨立建國、到川普各 種 美國優先 等舉措,的確都證實 單極 的 全球化正遭遇嚴厲挑戰,在追求能符合全體人 類利益的新一輪全球秩序之際,隨之而來的保 護主義、民粹主義、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社 會不穩定等,成為近年來企業所需面臨的重要 課題與外在風險。 18PwC Taiwan 向來仰賴中國生產、外銷歐美市場的臺灣企業, 從數年前就開始踏出多元布局的腳步。在 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雖然仍有高達 75%

32、臺灣企業認為 中國 是影響整體成長最重要的 國家,但可看到 美國 的重要性從 59%下降至 52%,與此同時, 越南的重要性從 2018 年 的 9%倍增至18%,首度超越 德國 (14%) 成 為臺灣企業領袖眼中第四重要的市場國家。 進一步分析受訪者輪廓,科技、媒體與電信業 企業領袖回答中國 (80%) 、美國 (64%) 、德國 (23%) 的比例,分別高出整體5到12個百分點 ; 同時,有高達 71%金融產業企業領袖,將具有 亞洲金融中心之稱的香港視為前三大重點市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本次調查的 19 家能 源與公共資源產業企業領袖,有將近五成將 越 南 視為影響整體成長前三重要

33、的國家,這點出 臺商在越南的投資項目,除了既有的紡織、成 衣、製鞋等勞力密集產業之外,現今在鋼鐵、化 學工業、 (機車) 電池等領域布局已陸續展現成 績。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純枝指出: 當 美國市場稍微下來的時候,或可從東南亞、澳 洲市場去努力,在印度、土耳其、甚至非洲我們 也都有些布局,當企業營運觸角分散在很多不同 國家時,市場此消彼長,受景氣波動影響的幅 度就不會太大。 過去臺商至大陸設廠,主要著 眼於大陸的租稅優惠以及低廉的人力成本,然 而,隨著大陸經濟、社會快速變動,目前無論 租稅或人力成本優勢與早年相較已有相當變化。 再加上,全球製造業正進行大規模的變革,客 製化、少量多樣

34、市場需求,讓企業必須貼近市 場、快速做出回應,過去臺灣代工廠所習慣的 臺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全球 的長供應鏈 已追趕不上快速變動的市場需求。2017年,宏 遠興業在衣索比亞、海地各成立一間成衣廠, 在美國成立紗布染整廠,正是臺灣企業展現短 鏈革命的最佳代表,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總 經理葉清來說: 企業到國外必須要努力去解決 問題,只要有心,任何問題都可以克服的。 當越南的重要性正式超越德國,點出了東南亞 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 新南向 是近年臺灣政 府積極推動的發展方向,新南向政策的基本精 神為 臺灣協助亞洲,亞洲協助臺灣 ,可看到 近期經濟部也積極協助有意布局新南向市場的 中小企業,以群聚方

35、式進駐臺商開發的工業區。 前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呼籲所有臺灣企 業: 思維必須改變,過去臺商多只注重歐美 市場,可是對東南亞國家一無所知,不利交流。 現在必須善用各種管道去融入南向國家的經濟, 掌握當地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概況,改善當地經 濟也確保生活品質,樹立形象,贏得認同,將東 南亞的內需轉化成長期的市場。 19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中國 仍為臺灣最重要的市場 越南首度超越德國 Q 除了貴公司所在的國家,哪三個國家對貴公司 未來一年 的整體成長最為重要?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2019=245;2018=228;2017=123;2016

36、=112;2015=102;2014=116;2013=105 德國日本中國越南美國 2001620142019 20PwC Taiwan 78% 82% 71% 68% 72% 75% 47% 73% 60% 67% 59% 52% 14% 21% 14% 23% 21% 18% 36% 23% 29% 30% 25% 23% 11% 13%13% 9%9% 14% 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較整體 重視中、美、德 Q 除了貴公司所在的國家,哪三個國家對貴公司 未來一年 的整體成長最為重要?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245 美國中國印度印尼越南香港

37、日本泰國德國韓國 整體 能源與公共資源(N=19) 科技、媒體與電信業(N=118) 金融服務業(N=7) 消費民生產業(N=43) 工業製造與汽車產業(N=31) 健康產業(N=26) 21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100% 50% 0% 47% 64% 33% 80% 71% 2 知識 將取代土地、勞動、資本與機器設備,成為最重要的 生產因素。 這是知名管理學家彼得 杜拉克 (Peter Drucker) 在 1965 年曾說過的名言,這句話其後不斷地被時代驗證。當 知識成為企業競爭時的重要武器,練就武器的 數據 也變得 格外重要,誰握有更多、更完整的數據,將越有機會在數

38、位 及人工智慧時代稱霸。企業間的數據爭奪以及企業領袖依數 據做決策的能力,就像是一場沒有煙硝味的戰爭,悄無聲息, 但卻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發生。 迎向 人工智慧浪潮 22PwC Taiwan 難以消弭的資訊鴻溝 當數據蒐集、數據分析成為現今企業的決勝武 器,企業領袖如何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完整地取 得所需數據?在 2009 年PwC全球企業領袖調 查中,企業領袖們曾指出,他們做決策時所能 取得的資訊,與其需要的資訊量之間存在巨大 落差;經過十年後,數據鴻溝的現象依舊存在, 全球有高達 94% (2009 年為 95%) 受訪者肯定 客戶喜好與需求 資料的重要性,卻僅有 15% (2009 年為 2

39、1%)認為已取得足夠相關數據資 料,其他如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 科技趨勢 如何影響產業 、 品牌與商譽 等數據取得,也 面臨相同的困境。隨著外在變因增加與資訊量 急速增長,今日企業領袖要獲取足夠的資料為 公司做出最佳決策,仍然充滿挑戰。 資訊鴻溝的困境也發生在臺灣企業領袖身上, 客戶喜好與需求 、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 最 新科技如何影響產業 是臺灣企業領袖最看重 的前三類數據資料,但認為獲得極為足夠資料 的比例分別只有 10%、6%、7%。 23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數據要能發揮價值,必 須做 好 資料治理 、 分析治理以及 運 用治理 ,每一個層面 都紮實做好,這樣

40、整個 產業數據分析的能量才 會提升。 玉山金融控股公司 總經理黃男州 臺灣對 研發流程效率 、 供應鏈相關資料 重視度更勝全球 Q 您在為公司營運做決策時, 下列數據資料的重要性為何? (重要+非常重要) 針對下列項目,您認為您是否取得足夠的資訊?(極為足夠)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e全球=1,378;臺灣=245 臺灣非常重要+重要全球非常重要+重要臺灣極為足夠全球極為足夠 關於客戶喜好 與需求 的資料 關於企業 所面臨風險 的資料 供應鏈 相關資料 財務預測因不同決策 所產生的 稅務影響 同業

41、平均表現 關於員工觀點 與需求 的資料 如何有效 利用土地 的資料 氣候變遷 對企業影響 的資料 最新科技趨勢 如何影響產業 的資料 品牌與商譽 相關資料 研發流程效率 的相關資料 24PwC Taiwan 96% 88% 85% 91% 90% 39% 92% 87% 86% 92% 84% 42% 94% 70% 81% 86%86% 34% 30% 87% 66% 76% 89% 69% 36% 10%10% 5% 7% 15% 21% 6% 9% 15% 14% 10% 12% 15% 17% 18% 15% 24% 22% 21% 29% 41% 22% 16% 另外,相較於全球,臺

42、灣企業領袖更加重視 關 於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 研發流程效率 、 供 應鏈相關資料 、以及 因不同決策所產生的稅 務影響等數據,但臺灣認為取得上述足夠數 據的比例卻比全球更低。臺灣產業以製造業為 主體, 研發流程效率 以及 供應鏈相關資料 影響企業營運及效率至為關鍵,數據取得不足 卻比全球更加嚴重,此現象值得臺灣企業高度 關注並積極尋求改善方法。 進一步探究資訊獲取不足的原因,臺灣企業領 袖認為最大癥結在於 資訊封閉且缺乏共享 (53%) ,就像玉山金融控股公司總經理黃男州 所說: 臺灣絕大部份的企業都還是比較產品導 向,做馬達的握有馬達的所有資料、做風扇的握 有風扇的所有資料,各自封閉,如此

43、一來,能夠 解決的是較局部的問題,如產品良率提升等。 數據缺乏共享或與臺灣的產業特性有關,台灣 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認為: 軟體跟硬 體產業有很大的文化差異,在硬體產業,人被 塞在一個非常精確的位置上,擁有的材料是固 定的、有限的;但軟體產業從頭到尾所有的材 料就是 程式 ,程式碼是無限的,所以軟體產 業會有open source這種相互交流的文化。 對 此,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純枝呼應 : 在製造領域,現在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原生的 data。如同台積電的優勢就在於晶圓的生產技術 不斷創新,這些生產技術的數據就是製造業彼 此競爭的武器,所以,製造數據的分享不可能 像網路公司或消費性

44、產業那麼容易。 雖然製造業的數據難以廣泛共享,但每個產業、 每家企業都不可忽視的是數據的整合與梳理, 也就是所謂的 資料治理 。對此,玉山金融控 股公司總經理黃男州打了個簡單明瞭的比方 : (AI應用) 就像開飛機,跑道若沒建好,每次起 飛都要先花兩個月的時間打造跑道,這就是資 料治理還沒有做好。 台灣微軟股份有限公司總 經理孫基康也清楚指出: 要建立正確的機器學 習模型,以及利用數據來協助決策前,必須先 將不同的數據整合在一起。 然而,相較於全球有半數企業領袖指出 專業分 析人才不足 (54%) 、 資訊可靠性差 (50%) 乃是資訊取得不足的主要原因,臺灣企業領袖 把問題指向這兩項因素的比

45、例明顯低於全球。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不少臺灣企業還在 前期蒐集數據、梳理數據的階段,另方面,可 能也受惠於臺灣進行數據分析及AI技術的人才 庫相對豐富。 當數據成為各企業相互搶奪的珍貴資源,網路 攻擊與資訊安全及隱私等議題也跟著浮上檯面。 在臺灣,有 74%的受訪者認為公司將受到跨境 網路攻擊影響,全球也有 72%的企業領袖坦言 將受此影響。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執行 董事張晉瑞指出,資安防禦除了可協助企業守 住得來不易的經營與研發成果外,更是取得 客 戶信任 的關鍵,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如何使用 所蒐集到的消費者或客戶數據,成了客戶及市場 衡量企業誠信的重要指標,不可不慎。 25201

46、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資料封閉且缺乏共享 是臺灣CEOs認為數據不足的主要原因 Q 您認為資訊取得不足或未取得資訊的主要原因為何? (可複選) Source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PwC 22nd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Base全球=1,378;臺灣=245 全球臺灣 資訊封閉且缺乏共享 缺乏分析人才 客戶不願分享資訊 IT基礎設備不足 無法量化外部資訊 資訊可靠性差 (如錯誤或數據不完整) 無法取得客戶資訊 (如GDPR) 無法確保資料的安全性 26PwC Taiwan 在談AI之前,必須先 理解 數據的重要 性。數據要先梳理乾 淨,才可能

47、依此做決 策或發展AI應用。 幫你優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葉丙成 53% 39% 45% 16% 51% 39% 44% 13% 51% 54% 42% 35% 40% 50% 15% 8% 27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深度訪談專刊 儘管數據及資料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但過多雜 亂的訊息、假新聞也可能導致企業領袖誤判情 勢。在 2019 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中,特 別詢問對於各消息來源的信任度,調查發現, 新聞通訊社 (82%)發布的訊息最受臺灣企 業領袖信賴,其次則是 政府部門統計資料 (77%) ,傳統媒體和網路原生媒體所發布訊息, 分別只有43%、31%臺灣企業領袖感到信任。 就像站在臺

48、灣醫療導入數據發展第一線的前臺 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何弘能指出: 現 在的時代變化很快,不只是科技、醫學的進步, 人的思想也不斷進步。我最擔心的是現在資訊 太泛濫,就像哈佛校長曾說: 以後大學的教育, 只要教大家判斷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就 成功了 。 有了足夠且乾淨的數據之後,企業領袖如何依 數據做決策?根據調查,臺灣有 38%的企業領 袖自評 依數據做決策能力 勝於同業,較全球 的 50%、中國的 71%都低了不少;若細究不同 產業,臺灣金融業企業領袖顯然更為自信,有 高達 71%自認對數據資料應用能力優於同業; 能源與公共資源產業企業領袖們,也有 53%認 為對數據資料的應用能力優

49、於同業。 依數據做決策的能力並非一蹴可幾,東元電 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純枝進一步說明 數 據完整性的重要,企業除了具備企業資源規 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之 外,她認為: 如果能夠透過製造執行系統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 ,掌 握到整個生產的狀況,讓在工廠裡不會講話的 機器也能講話時,這些數據所產生的資訊跟價 值,對決策的幫助一定會更大。 她並預言,製 造業或工業領域若要導入AI,應用的方式將類 似企業的 內聯網 (Intranet) ,把整個組織裡 的各個角落 (包含機器設備) 都進行數據資料蒐 集,然後再進一步分析跟運用。 高度擁抱數據力量的玉山金融控股公司總經理 黃男州也提醒: 資料怎麼蒐集、怎麼分析、怎 麼運用相當重要,但要決定經營的大方向,商 業洞察或是產業知識 (domain know-how) 更為 重要,同樣的數據,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 讀,經營必須是 數據 再加上 經營團隊的整 體決策判斷 。 顯示出 人 在整個依數據做決 策中仍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19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危機中挺身而進(76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