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32页)(32页).pdf

编号:18613 PDF 32页 1.40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32页)(32页).pdf

1、2018年12月 分析师:李坤阳 先知先觉,基因的科学力量。 -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2 报告摘要 基因检测的意义在于通过个性化诊断尽早发现潜在病变,PCR和 Fish技术辅助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主导检测技术。 基因检测是针对生物的血液、体液、细胞或DNA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手 段进行检测,并分析该个体含有的基因是否含有潜在高风险疾病可能性 及表达功能是否正常,最终明确被检测生物未来患病风险的技术。 政策、需求、技术推进了基因检测在我国的行业发展。其中。需求端的 动力显著体现在居民对于健康以及国家对于医疗实力的重视程度增加。 另一个则是我国对医疗行业的整体实力重视。技术端则是主要体现在检 测成本的

2、下降、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技术的互补发展。 二级市场占据A股基因检测概念的成分股以基因测序服务商为主导。而在 美股市场市值领先的企业则是以销售测序仪器和提供检测试剂的企业。 议价能力强的产业上游是我国基因检测市场空间的决定基础。 国内企业多参与基因检测服务市场,应用市场中,消费型基因检 测竞争激烈,无创产前检测发展相对成熟,肿瘤市场增长空间大 无创产前检测作为国内应用市场最开放的领域,不论是政策倾向还是技 术可行性都已被市场证明,但市场渗透率有限,检测手段覆盖染色体病 变风险范围有限。 基因检测在肿瘤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肿瘤易感预测、肿瘤早期诊断、个 体化用药、术后检测。其中,技术发展的成熟度排列

3、顺序从成熟到早期 依次为:个体化用药术后检测早期诊断肿瘤易感预测。 消费型基因检测的参与者数量众多,主要参与者是创业公司。市场进入 壁垒较低,应用技术多采用基因芯片。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目 录 Contents 一、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二、产业链及主要玩家 三、未来展望 产业图谱 产业链分析 应用市场 主要玩家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基因检测行业竞争 基因检测行业规范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CHAPTER 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5 基因是载有遗传

4、信息的DNA片段,存在于染色体中,具 有记录个人信息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特点,从而控制生命 个体的性状表达。 基因检测是针对生物的血液、体液、细胞或DNA通过基 因测序等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并分析该个体含有的基因 类型是否含有潜在高风险疾病可能性及表达功能是否正 常,最终明确被检测生物未来患病风险的创新技术。基 因检测作为可探究生命个体的创新技术,除人类外还可 用于不同类型个体的基因研究与拓展,例如研究鸟类基 因组有助于弄清禽流感传播规律和分布、微生物研究用 于疾病监测等生物研究领域。 基因检测的意义在于可以了解和发现遗传信息中携带疾 病的风险可能性,为个体提供个性化诊断及提供健康策 略。 基因检测

5、行业综述 基因检测的意义通过个性化诊断 尽早发现潜在病变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基因测序 医疗临床消费 硬件 试剂仪器 基础技术 场景 硬件支撑 基础技术 场景应用 基因芯片 FishPCR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6 基因检测在服务于不同的应用时,会利用不同的检测技 术。常见且使用频繁的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 两种检测技术都会多少依托于 PCR 和 Fish 带来的技术 基础。 PCR 技术也叫聚合酶链式反应,可扩增、放大 DNA 片 段通过荧光点位观察进行

6、突变位点的检测。技术灵敏度 高、简单快速、操作便捷,但会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常 见问题。在二代基因测序过程中是必要的环节,三代基 因测序技术由于读长较短,因此不需要 PCR 扩增。但 相比二代测序技术,三代出错率较高,目前常用的临床 检测方法以二代测序为主。 Fish 技术全称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通过已知DNA 纤维切片与被检测样本进行杂交,并大量配对。此技术 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中较为常见,可通过集成在同一芯 片上大量检测。可摊薄成本的优势和检测长度不均导致 的准确率问题都很明显。 此外SNP分型等检测技术会出现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 PCR 和 Fish 技术辅助基因测序 和基因芯片主导检测技

7、术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技术 1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技术发展 场景应用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 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 变异所引起的DNA序 列多态性,简称基因单 核酸多态性,是遗传疾 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SNP基因分型即准确的 找到突变位点信息。 SNP基因分型 PCR技术扩增特定DNA片段 借助基因组学原理获取基因序列进 行生物数据分析。 基因测序 Fish技术已知DNA序列杂交配对 通过基片表面固定已知序列探针, 产生互补配对获得核酸序列。 基因芯片 2018.12 36Kr-基因检测

8、行业研究报告 7 基因检测受技术发展带来检测成本下降、测序效率提升 的影响,给医疗临床场景和消费场景带来诸多获益。 医疗临床场景对基因检测技术落地转化最成熟的是无创 产前检测(NIPT)。无创产前检测是通过检测孕妇外周 血提取游离的DNA分析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概率。 其检测技术主要依靠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由于没有过高 的技术准入门槛,服务商市场竞争加剧,具体表现在日 趋下降的价格差异以及入行先发优势带来的规模效益。 无创产前检测市场成熟,肿瘤检 测潜力大,消费场景竞争激烈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场景 传统产前筛查传统产前诊断无创产前检测 检查技术超声检查联合血清检查绒毛膜取样羊水穿刺脐血穿刺无创

9、产前DNA检测 产检孕周11-1311-2210-1316-2226-3012-26 检出率70%60-80%98%99%90%99.99% 流产率无无1-2%0.5-1%1-2.3%无 检测周期1天7天3-4周3-4周3-4周7-14天 图示:无创产前检测与传统检测对比情况 另一个在医疗临床场景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是肿瘤检测 ,应用阶段由于临床数据和测序数据的规模不大,主要 集中表现在对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和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 ,主要依靠的检测技术是第二代测序技术和PCR技术。 消费场景主要面向C端用户通过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及采 用【SNP分型检测】进行祖源判断及遗传病风险评估。 同时,由于通过高通

10、量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仪 器和试剂的消耗成本被摊薄,消费型基因检测价格竞争 激烈,市场参与者众多。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技术发展 场景应用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8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 持续作用于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的三个要素分别是需求端 、政策和技术。 需求端的动力显著体现在居民对于健康以及国家对于医 疗实力的重视程度增加。首先,居民对于肿瘤患病、新 生儿成长、个人长寿等健康问题的重视,使得基因检测 这类可提前预知患病风险可能性

11、的服务获得关注。其中 肿瘤患者新增数量和患者生存数量的上升使肿瘤患者更 关注肿瘤精准治疗的未来,而精准治疗的前提恰恰需要 基因检测来诊断。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报告显示登记于 2014年的恶性肿瘤登记资料(登记数据一般滞后三年) ,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 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想要尽快实现肿瘤药物精 准治疗的目标,需要检测技术对基因点位实现更精确的 读取与分析。而在居民健康领域同样需求广泛的无创产 前检测服务,市场规模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预计到2019年也将达到36.2亿美元。 另一个需求端的动力来源则是我国对医疗行业的整

12、体实 力重视。直观来看,包括仪器、试剂在内的基因检测上 游企业illumina等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短期内难以被缩 小差距降低成本,从而难以大规模服务于B端企业。侧 面来看,基因检测服务对于病患的最终目的是精准治疗 ,而精准治疗涉及到包含生物药、单克隆抗体在内的用 药有83%是进口药的市场,国家不论从政策还是鼓励措 施都十分重视缩小海内外差距。 居民对健康和国家对医疗实力的 重视程度增加推动基因检测发展 行业驱动力 需求端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个人健康国家实力 需求驱动 政策驱动 基因行业

13、国家战略 技术驱动 技术互补成本下降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9 国家政策从宏观战略到CFDA监 管全方位助力基因检测行业 9 行业驱动力 政策端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政策端对于基因检测行业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 ,国家宏观战略、基因检测政策、卫计委和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对基因检测行业的监管。 实施时间颁布主体重要事件支持对象核心内容 国家宏观战略事件 2015/3科技部 成立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 家委员会 精准医疗 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

14、,2030 年前在精准医疗投入600亿人民币 2015/6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 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 通知 基因检测机构 率先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 中心 2016/7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 新计划 基因检测技术 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 究和大数据融合等核心关键技术 2016/12国家发改委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 展规划 基因检测、基 因编辑、产前 筛查 基因检测能力(含孕前、产前、新生儿) 覆盖出生人口50%以上 基因检测行业政策 2015/1 卫计委、 CFDA 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 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 的通知 无创产前检

15、测 NIPT 通过 108 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 测序 NIPT 临床试点 2015/4 卫计委医政 医管局 关于肿瘤诊断与治疗专 业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 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肿瘤诊断 与治疗 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 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2015/7 卫计委医政 医管局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 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 (试行)和肿瘤个体 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 行) 靶点基因检测 提高临床实验室开展药物代谢酶和药物 靶点基因检测技术,以及肿瘤个体化用 药基因检测技术的规范化水平 2016/10国卫办妇幼 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 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筛 查与诊断工作的

16、通知 无创产前检测 NIPT 所有有资质产前检测医疗机构均可开展 NIPT,试剂设备需经过CFDA批准注册 来源:各政府网站,36氪研究院整理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0 100 10000 1000000 10000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美元) 高新技术的发展则加快了产业布局。基因测序成本的下 降以及检测技术之间的互补带来了海量的基因测序数据 ,这使得有效解读基因数据、并转化到精准医疗临床治 疗带来了可能。这也为实现精准治

17、疗反向推动了基因检 测行业的产业链布局。完善和丰富基因检测产业链中游 的企业数量。未来有进一步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算法结合 ,根据细胞内容物关联基因检测数据作出判别的可能。 检测技术之间的互补性极大提升 了检测的效率 10 行业驱动力 技术端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检测技术成本的下降促使行业规模大爆发。二代测序( 高通量)技术使测序成本降至1000美金(一代测序成本 是30亿美金/个基因组),推动了基因检测在医疗临床 领域的发展,让消费者可以进一

18、步接触到基因检测。 检测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弥补了技术缺陷。二代测序的 通量远高于一代测序,可通过大范围的基因组测序加速 基因组数据的积累,逐步为临床操作和基础科研带来价 值。而三代测序的出现弥补了读长较短的劣势且无需进 行PCR扩增,但错误率偏高,结合二代测序的优缺点可 进一步弥补基因检测效率,带来更多数据挖掘价值。 来源:NCI,36氪研究院来源: Bloomberg,36氪研究院 599 1372 2050 2642 3481 3999 4393 0 2500 5000 2009200132014 2015E 2009-2015年全球二代测序仪累计销量(台) 11 投

19、融资数据:基因检测在一级市场的布局升温显著,其 中基因测序市场投融资最具代表性。根据华兴资本统计 资料显示,不包含未披露融资信息的企业,基因检测行 业在2017年末的两个季度分别达到2.87亿元和4.44亿元 的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12%和174%。 基因测序市场投融资热度大,融 资阶段以中早期为主 11 行业资本 一级市场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市场规模 3838 241241 162162 287287 444444 6 97 6 9 17 0 2 4 6 8 10

20、 12 14 16 18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15 Q1 2015 Q2 2015 Q3 2015 Q4 2016 Q1 2016 Q2 2016 Q3 2016 Q4 2017 Q1 2017 Q2 2017 Q3 2017 Q4 融资金额(US$ M)交易量(个) 来源:华兴资本、36氪研究院 近三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融资情况(2015、2016、2017) 融资轮次:根据36氪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 全球已有44家基因检测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其中28家 来自中国。A轮企业融资数量占比最高达到34.1%,最 大单笔

21、融资数额达到10.60亿元。 A轮之前 14% A轮 36% B轮 25% C轮 11% C轮后 7% 战略投资7% 计算机视觉公司融资阶段分布(%) 来源:鲸准洞见、36氪研究院整理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2 全球市场:市值差距大 二级市场占据A股基因检测概念的成分股以基因测序服 务商为主导。而在美股市场市值领先的企业则是以销售 测序仪器和提供检测试剂的企业。这也进一步反应了我 国市场现存的二级市场基因企业多为提供基因服务商, 虽有像华大基因这样的综合服务商通过收购仪器类企业 来缩小中外仪器试剂价格差距,但距离对产业链上游拥 有定价权的仪器和试剂的美国企业,由于我

22、国企业在上 游的研发和行业积累时间较短,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级市场国内外企业市值差距大 ,原因在于产品定价权 行业资本 二级市场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市场规模 国内市场:资本热情高 二级市场上市企业中,基因检测第一梯队包括华大基因 、达安基因和借壳上市的贝瑞基因等。在基因测序领域 ,关注精准医疗的华大基因在发行初期经历连续18个涨 停一度带动了基因测序的关注度。借壳上市的贝瑞和康 也在监管从严的时期获得证监会短期内成功过会。 企业名称市值市盈率2017市盈率2018

23、Illumina42,06171.2 x61.5 x Thermo Fisher 83,36122.1 x19.0 x 华大基因5,97299.7 x75.4 x 市值单位:百万美元 统计时间:2018/7/6 企业名称市值布局领域 华大基因396.62基因组学类的诊断与研究服务 贝瑞基因170.07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的转化与应用 达安基因125.43 集仪器试剂销售及临床检验服务为 一体的生物医药公司 市值单位:亿元人民币 统计时间:2018/7/9 信息来源:各企业官网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3 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的预测将分别对不同的应用市场进 行预测,主要由于应

24、用技术的适用性和互补性,因此 在不同市场的检测数据会出现重复性。 需求决定着各类市场的整体规模,无创产前检测、肿 瘤领域占据着应用市场80%以上的市场规模。消费型 基因检测虽然持续的保持企业数量的增加和服务种类 的多元化,但市场容量会随着基因检测的认知提升加 大后出现骤降,龙头企业的数据优势将是核心。 此外,就无创产前检测而言,市场规模的预测存在不 确定性。因为纳入医保将成为该市场的一大催化剂: 尽管对于 NIPT 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目前已有较为一致 的认识,但目前全国仍无省份将其纳入医保。随着各 地不断有建议和舆论推动 NIPT 纳入医保,我们认为 这一进程将在数年内以较快速度落地,并成为行业

25、进 一步壮大的催化剂。 60% 5% 25% 10% 肿瘤学生命科学生育与基因健康其他 市场规模将超万亿,肿瘤诊断及 检测潜力大 1 基因检测行业概况 1.1 基因检测行业综述 1.2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3 基因检测行业驱动力 1.4 基因检测行业资本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市场规模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Illumina 图1:全球基因测序各应用市场占比 行业资本 市场规模 类别2025年 肿瘤患者数量(万人)2000 基因检测渗透率(百分比)30%-40% 基因检测人数(万人)600-800 平均费用(元)2000-6000 市场规模-肿瘤领域(亿元)12

26、0-480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表1:预计2025年肿瘤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 基因检测行业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CHAPTER 2 产业链 产业链分析 应用市场 主要玩家 15 再研发及成果应用 结 果 获 取 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 仪器及试剂软件研发 基因检测产业链全景图 医 疗 型 消 费 型 国内企业布局基因检测服务供应 商,消费型基因竞争激烈 产业图谱 下游-成果应用层 中游-服务提供层 上游-产品支撑层 仪 器 试 剂 及 研 发 基因数据服务商 服 务 制 药 个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2018.

27、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6 上游壁垒高,中游服务应用市场 参与者众多 产业图谱产业链分析 基因检测行业产业链具备同高科技产业相似的“产业链 上游主导定价权”特点。产业链上游以设备研发、仪器 耗材生产为主,代表企业为美国巨头 Illumina 和 Thermo Fisher。中游环节以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为主 ,云平台存储分析企业为企业收集的数据提供数据分析 服务。下游环节借助基因检测技术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各 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 产业链上游企业由于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大量市场份额 ,进入门槛普遍偏高。中游企业获得上游通行证的方式 有很多,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并购上游企业

28、开发自 主创新能力,典型的代表是我国基因检测服务商巨头华 大基因。资金实力稍逊的企业有一部分通过和上游企业 合作开发适用国内市场的产品,另一部分则自主开发上 游产品打开市场的缺口。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产业链中游是本篇报告着重关注的细分环节。中游服务 环节应用市场广泛,不同应用市场发展成熟度差异化大 ,商业可变现价值高,因此市场参与者众多。上游企业 代表 Illmina 便是典型代表,先后成立子公司 Helix 和 Grail,依靠自己积累的成熟测序技术分别切入消费型基 因检测市场和肿瘤早筛市场。 产业链下游则通过应用

29、上游服务集中攻克自己的规模市 场,如制药企业药明康德就提供面向临床试验的基因治 疗产品。 自主研发与上游巨头合作并购自主研发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7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无创产前检测市场普及度高,操 作人员水平为技术推广带来风险 产业图谱应用市场-NIPT 基因检测产业链中游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各自凭借企 业规模优势、检测技术的成熟度和检测技术适用范围选 择了不同的应用市场。 主流的基因检测服务应用市场分为无创产前检测应用市 场、肿瘤应用市场和消费型基因检测市场。 无创产前检测肿瘤领域消费

30、型基因检测 无创产前检测(NIPT): 无创产前检测作为国内应用市场最开放的领域,不论是 政策倾向还是技术可行性都已被市场证明,但市场渗透 率有限,检测手段覆盖染色体病变风险范围有限。卫计 委在宣布NIPT全国试用时,明确规定了21三体综合症 、18三体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的检出率分别不低于 95%、85%、70%。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孕妇 如果只做单一的无创产前检测,虽然规避了如羊水穿刺 可能带来的流产风险,但对胎儿健康的全面性还是具有 局限性。 卫计委对于在全国开展的NIPT检测也规定了相应的要 求。除了对诊断及实验室人员要求获得相应培训外,检 测的仪器试剂也需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

31、管局(CFDA )的批准注册才允许临床应用投放到医疗机构。因此, 在渗透率不高、政策支持潜力大的NIPT的应用市场, 已有多家企业抢占份额,加大投入提高市场渗透率。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18 258 269 212 238 301 396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出院肿瘤患者(万人)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肿瘤领域个体化用药成熟度高, 肿瘤易感预测重视长期积累 产业图谱应用市场-肿瘤

32、基因检测在肿瘤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肿瘤易感预测、肿 瘤早期诊断、个体化用药、术后检测。其中,技术发展 的成熟度是肿瘤进展晚期的检测技术较早期技术越成熟 ,排列顺序从成熟到早期依次为:个体化用药术后检 测早期诊断肿瘤易感预测,其中肿瘤易感预测的难 度不在于其检测技术,而在于人群观测和数据的积累。 肿瘤早期诊断和易感筛查都依赖于活检获取的肿瘤组织 ,活检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和最终诊断手段,但活 检组织来源于手术和穿刺,存在诸多局限。 在个体化用药层面,一方面,由于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 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和毒副作 用,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基因突变会导致抗肿 瘤药物的疗效下降

33、。而肿瘤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基因共同 导致的,因此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很好地减少治愈时间和 治疗成本,增加治愈概率。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图:我国2010-2015年医院出院肿瘤患者数量(万人) 资料来源:卫计委、36氪研究院整理 171 180 143 159 199 25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出院恶性肿瘤患者(万人) 图:我国2010-2015年医院出院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万人) 资料来源:卫计委、36氪研究院整理 19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34、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消费型基因检测中,用户体验和 产品覆盖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 产业图谱应用市场-消费型 消费型基因检测的参与者数量多,主要参与者是创业公 司。部分主营临床诊断和科研的企业也拥有消费型基因 检测服务。该市场进入壁垒适中,应用技术多采用基因 芯片。 价格战持续 目前消费级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祖源分析、遗传风险检 测、药物反应、肠道菌群检测等。多数检测项目不能提 供可靠的位点属性和位点分析。不同检测服务的假阳性 也会导致结果的真实性有假。 由于发展到中后期多家企业商业模式相似,因此在价格 战中企业之间会有持续投入和烧钱。 企业在此基础上想要更有竞争力,除了获得巨头在业务

35、 和资金上的支持,还要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分析为主。 成立时间融资阶段最新融资时间投资方估值 23andMe2006.1E轮及以后2017.9红杉资本(海外)¥ 188.62亿 23魔方2015.3B3轮2018.5 辰德资本、软银 中国等 ¥ 24.71亿 WeGene2014.9B轮2018.1贝壳天使基金等¥ 10.00亿 水母基因2015.8A轮2018.1义欣投资¥ 4.00亿 吉因加2015.4A轮2016.8 松禾资本、华大 基因等 ¥ 16.30亿 美因基因2016.1A轮2018.4江苏三友/ 久久基因2015.4A轮2017.7/¥ 4.00亿 资料来源:鲸准洞见 2018.1

36、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20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华大基因无创产检服务成熟度高 ,生育健康类产品创主营增长点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9月,于12年早期接受过光大 控股、云锋基金、红杉资本中国、深创投等多家机构 的战略投资。 华大基因围绕“生”(无创产前检测)、“死”(肿 瘤)、“染”(精准医疗)三项业务提供不同技术的 基因检测服务。通过收购美国CG公司并自主研发基因 测序平台,摆脱上游仪器试剂龙头企业Illumina、 Thermo Fisher对中下游的议

37、价权控制。 无创产检业务(NIPT):2018年1月华大推出 NIFTY全因 1.0 将测序数据量提升至25M,可对包 含21、18、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在内的全部染色体 数目异常及88种明确的缺失重复综合征进行检测,可 以显著降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假阴性。同时,在 无创产检的相关科研论文方面,华大基因在2018年6 月前累计发布45篇,其中41篇SCI论文。目前无创产 前检测是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营收占比高达54.5%. 公司名称: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上市时间:2017.6.27 最新市值:231.58亿 融资阶段:IPO-登陆创业板 市盈率(静):58.17 发行价:13.64元

38、 最新价:57.88元 注:以上数值均统计至11月30日15:00 55.5% 54.5% 53.7% 56.0% 62.5% 61.2% 58.4% 40.0% 50.0% 60.0% 70.0% 0 20 40 2018/9 2018/6 2018/3 2017/12 2017/9 2017/6 2017/3 华大基因财报数据 营收净利润销售毛利率 资料来源:华大基因年报、各季度报告 54.5% 21.8% 19.3% 4.3%0.4% 生育健康复杂疾病 基础科研药物研发 其他 华大基因2017年度收入构成 (按产品) 综合型- 华大基因 21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

39、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直销结合代理加速产品售卖,投 资产业其他环节服务商拓宽布局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综合型 - 华大基因 肿瘤:华大基因在肿瘤防治方面投入研发资金并提供 复杂疾病服务,是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服务的重点布 局板块之一。华大基因肿瘤个体化诊疗已经在肺癌、 前列腺癌、脑胶质瘤和甲状腺癌等方面开展试验性合 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由于肿瘤行业基因检测进入壁垒较高,行业参与者在 靶向用药治疗有着明显的竞争性,华大基因在遗传性 肿瘤检测、肿瘤常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等方面都提 供了相应的科研解决方案和相关试剂盒销售。 2016 年推出

40、Oseq-ct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 循环肿瘤 DNA), 该产品可针对所有实体瘤 患者,了解肿瘤患者特有基因变异情况,为晚期肿瘤 患者提供无创肿瘤基因检测,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 商业模式:根据2017年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在四大板 块业务主要以直销为主,生育健康类服务和复杂疾病 类服务中较为成熟的业务会采用代理形式进行销售。 客户群体主要以国内外的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 卫生机构和大众客户为主。在形成规模化效应的同时 ,凭借产品的稳定性和成熟度进行检测服务。 投资布局:华大基因对外投资了消费型基因检测服务 商WeGene、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商吉因加、肿瘤精准 免

41、疫治疗企业裕策生物、基因大数据分析平台 Genedock基因港等产业链不同位置的服务提供商, 在开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加强了在产业链中游的布局, 并拓宽了潜在下游市场。 22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23魔方互联网营销定位年轻人群 ,借价格优势普及用户行业认知 产业图谱消费型 - 23魔方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2018.12 公司名字: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5年3月 最近融资:6200万元 融资阶段:B3轮 融资时间:2018年5月 本次投资方:辰德资本、软银资 本中国、经纬中国等 过往

42、投资方:丰厚资本、汉王科 技、德商资本、雅惠明泽等 23魔方成立于2015年3月,是一家消费型基因检测服 务商,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用 户,帮助用户了解健康和未来可能存在的一些疾病风 险,截止2018年11月,已累计完成2.35亿元融资。 在产品使用方式上,用户在线订购产品后,会收到公 司邮寄的唾液采集管,用户按照说明采取2ml唾液样 本,再回寄给公司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涵盖健康、祖 源、运动、体质等项目。 23魔方完成一次消费型基因检测价格为399元,是目 前市面上最具价格优势的产品。检测服务中包含祖源 、遗传风险、药物反应等在内的九大板块。当用户进 行检测后如后续有更新服务

43、时,会在app上及时同步 用户基因解读的最新分析结果。 目前的定价区间十分亲民,目的在于在用户对基因检 测行业陌生的前提下,投入一定的用户教育成本,让 用户了解基因检测,体验基因检测带来的便捷服务。 图示:23魔方祖源分析样例 23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基因芯片主导检测技术,社区运 营结合渠道分发加速用户教育 产业图谱消费型 - 23魔方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23魔方在测序技术上以使用基因芯片为主,仪器与试剂 合作方是行业上游龙头企业Thermo Fisher进行合作, 可以检测出用户80万+的基因位点。目

44、前用户规模超40 万。 在产品运营上持续通过社区UGC内容和原创基因知识来 活跃社群并引导用户对检测结果进行探讨。用户使用一 次后的基因检测结果会不断更新。23魔方后期开发的检 测位点分析得出新的匹配结果,将继续在用户分析报告 中进行更新。另外,23魔方在app产品中新增加了家族 树板块,一方面可根据用户的家庭成员组,使一个完整 的家庭组基因呈现在个人分析结果中,更好地完善数据 库和基因类型。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 让用户口碑相传提升产品的获客率。 产品策略上,23魔方所有的检测项目覆盖遗传疾病、染 色体病变等,但不包括肿瘤检测项目。主要原因在于肿 瘤检测的成熟市场偏于中后端个体化

45、用药,在肿瘤易感 基因检测上尚不成熟,因此23魔方检测的项目中不提供 肿瘤相关的检测服务。 未来战略上,23魔方将继续专注在基因检测服务的用户 教育上,在不断获客的同时加快基因检测市场的用户普 及,提高基因检测结果的数据分析维度, 2018.12 24 2 产业图谱及主要玩家 2.1 产业链 2.2 产业链分析 2.3 应用市场 2.4 主要玩家 燃石医学:较早确认院内肿瘤基 因检测方向,立足临床服务 产业图谱肿瘤型 - 燃石医学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燃石医学成立于2014年3月,主要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 化治疗指导。提供包括肿瘤个体化基因检测、个体化液 体活检、肿瘤两性判断的产品与

46、服务。 燃石医学先后开发了肺癌靶向药检测Panel,甲状腺癌 良恶性判断检测Panel,肺癌液体活检基因检测Panel, 以及多癌种的遗传易感基因检测Panel。所使用的二代 测序技术能够一次检测多个基因、多个变异位点和多种 变异类型,节约时间且缩减总体成本。 除了检测组织样本,燃石医学还同时推出了血液样本的 检测服务。液体活检的最主要优势在于无创,仅需少量 血液即可完成检测,适用于无法获取组织样本或获取的 组织样本量少而无法重复取样的患者。 目前,燃石医学已先后推出基于外周血ctDNA肺癌个体 化用药基因检测产品朗清和朗克(血液版)和适用 于其余癌种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产品普清。 2018年

47、,燃石医学获得了国内首家获CFDA(药监局) 批准首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NGS)以及伴随诊断标准 审批的多基因肿瘤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将用于帮助非 小细胞肺癌患者精准选择靶向药物治疗的方式。 未来,燃石医学仍将临川业务作为业务核心,布局在肿 瘤诊疗较为集中的医院,以提高用药指导服务在中晚期 肿瘤患者中的市场渗透率。 由于肿瘤基因检测在国内竞争强度较高,目前国内形成 了较为良好的竞争态势。随着试剂盒获批,燃石医学在 Panel受政府监管不明确的情况下,取得了不俗突破。 公司名字: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 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4年3月 最近融资:3亿元 融资阶段:B轮 融资时间:2016年12月

48、 过往投资方有:红杉资本中国、联 想之星、北极光创投、招银国际等 2018.12 基因检测行业未来发展 CHAPTER 3 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基因检测行业竞争 基因检测行业规范 26 基因检测存在着与众多行业结合 的想象空间,典型的是保险行业 未来展望 行业融合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体验测试型医疗检测的客户不同于已身患病症的患者为 治疗疾病进行的诊断性基因检测,前者在于排查及尽早 发现由于遗传或突变引起的病变可能性,后者在于尽早 发现导致病患的基因突变位点并通过靶向治疗尽可能恢 复健康。但两种类型的检测服务却都存在和其他行业结 合的想象空间,并已经切实的结合起来。

49、目前除与垂直领域的纵深结合外,保险领域是基因检测 行业拓宽行业发展的重要潜在客户群。市面上现存的与 基因检测服务结合的保险公司就超过20家,合作模式也 是由浅至深,从试探性的针对标的客户提供附加服务, 到合作推出不同的险种,最终双方联合研究不同的合作 模式。二者在未来的多渠道合作也有可能切分不同行业 的蛋糕。 3 基因检测行业未来发展 3.1 行业发展 行业融合 隐私风险 3.2 行业竞争 3.3 行业规范 任何两个或多个行业的叠加,一是为了横向增加自己的 知名度创造更多连接产业的价值,二是从纵向提升用户 对整条产业链的服务诉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两个行业的纵深结合,演变到最后会变成“部分保险业 务的消失”以及“极为高昂的保险费”两种结果的博弈 。 保险公司基因检测用户 检测服务合作推广 数据协作 投保 高额保单 27 消费服务和临床诊断都需要对个 人隐私进行保护 未来展望 隐私风险 2018.12 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 基因检测在各细分市场的应用不断成熟,普及度不断提 高,意味着基因检测不再单单是治疗疾病的手段,部分 产品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消费品,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36Kr:基因检测行业研究报告(32页)(32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