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公司研究】亿时空-混晶主业做大做强OLED新材料蓄势待发-20200922(26页).pdf

编号:19554 PDF 26页 1.9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公司研究】亿时空-混晶主业做大做强OLED新材料蓄势待发-20200922(26页).pdf

1、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人民币) : 68.93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 (人民币人民币) ) 已上市流通 A股(百万股) 21.26 总市值(百万元) 6681.90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 90.60 /43.22 沪深 300 指数 4676.86 深证成指 13145.36 郭荆璞郭荆璞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05 陈屹陈屹 联系人联系人 王明辉王明辉 联系人联系人 W 杨翼荥杨翼荥 联系人联系人 混晶主业做大做强,混晶主业做大做强,O OLEDLED 新材料蓄势待发新材料蓄势待发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 (人民

2、币人民币) ) 项目项目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营业收入(百万元) 394 430 632 825 1,158 营业收入增长率 70.8% 9.2% 46.7% 30.6% 40.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114 110 168 213 27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29.1% 25.6% 26.6% 25.8% 23.7% 摊薄每股收益(元) 1.58 1.14 1.74 2.21 2.84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35 1.41 1.01 2.12 1.3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21.35% 7.11% 10.16% 11.96% 14.10%

3、P/E 117.07 54.55 56.63 37.18 29.32 P/B 11.11 8.74 4.02 3.78 3.51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国内领先的混晶材料供应商,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拉动混晶需求国内领先的混晶材料供应商,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拉动混晶需求:公司 是国内唯一单独上市的混晶企业,受益于全球 LCD 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及 液晶面板呈现大屏化趋势对混晶需求的拉动,公司混晶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此外,我们认为新型显示材料 OLED 产品由于寿命相对较低、制造成本相 对高以及品质稳定性不足的特点,导致其短期内在大面板领域的应用无法与 TFT-LCD

4、产品相抗衡,我们认为短期内 LCD 面板仍为行业主流。 混晶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产化率有望大幅提升混晶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产化率有望大幅提升:从产业链利润瓶颈从产业链利润瓶颈 看,看,液晶产业链中,国内已经突破上游单晶及中间体技术,产业链下游液晶 面板已经向国内转移,而混晶环节仍受限于国外企业垄断,因此混晶国产化 是产业链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面板厂商成本角度看,从面板厂商成本角度看,混晶国产化提升有较 强推动力;从国内混晶技术来看,从国内混晶技术来看,国内和成显示、八亿时空、诚志永华对 混晶经过多年研发,在专利、生产、质量控制方面已经追上国外厂商的水 平。混晶国产化率提升将带动公司产品销

5、量增加,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布局公司布局 OLED 及及 PI 膜,打造长期成长新动能:膜,打造长期成长新动能:公司于 2016 年开始利用 多年液晶显示材料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布局 OLED 材料业务;公司成立 了新材料研究所,布局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材料的开发,将原有业务 做精做细的基础上不断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成长性可期。 募投项目巩固和强募投项目巩固和强化公司现有业务。化公司现有业务。2019 年公司 IPO 募集资金 3.1 亿元人 民币,用于投资建设年产 100 吨显示用液晶材料项目二期工程项目,进一 步满足 LCD 面板对混晶需求。公司进一步强化对超高分辨率(4K/8K)

6、显 示用液晶材料、PSVA 混合液晶、SAVA 混合液晶以及有机电致发光 (OLED)显示用材料产品的持续研发,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增长点。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公司为唯一一家单独上市的混晶企业,充分受益于液晶面板产业链转移及混 晶材料国产化率提升,假设 2020-2022 年国内混晶需求量分别为 510 吨、 590 吨、660 吨,混晶国产化率分别为 45%、50%、55%,公司混晶销售 价格分别为 710.0/705.0/700.0 万元/吨,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归 母净利润为 1.68/2.13/2.7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74/2.21/2.84 元。给

7、予公司 40 倍 PE,2021 年对应目标价 88.40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风险 平板显示技术升级迭代;客户高度集中的风险;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0 100 200 300 400 500 40.25 48.75 57.25 65.75 74.25 82.75 200108 200308 200508 200708 200908 人民币(元) 成交金额(百万元) 成交金额 八亿时空 沪深300 2020 年年 9 月月 22 日日 八亿时空 (688181) 买入(维持评级)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2 - 敬请参阅

8、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一、国内领先的液晶材料供应商,打破国外混晶材料垄断地位 .4 1.1 公司发展沿革 .4 1.2 受益于混晶国产化替代,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4 二、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未来国内面板增量空间大 .6 2.1 LCD 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 .6 2.2 液晶面板呈现大屏化趋势 .8 2.3 OLED 为未来发展趋势但短期 LCD 仍占据主流地位 .9 2.4 Micro LED 短期商业化难点在于巨量转移及修复 .12 2.5 Mini LED 显示材料的商业化受限于工艺难度及高成本 .13 三、TFT 混晶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14 3.1 TFT-LCD

9、 是目前平板显示主流材料.14 3.2 混晶行业国产化替代为必然趋势 .17 四、布局 OLED 及 PI膜,打造长期成长新动能 .19 4.1 公司持续布局 OLED 材料板块 .19 4.2 公司开展聚酰亚胺(PI)薄膜的研发 .21 五、募投项目:巩固和强化混晶业务 .22 六、盈利测算及投资建议 .23 七、风险提示 .24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历史沿革 .4 图表 2:公司历年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5 图表 3: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5 图表 4:公司分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 .5 图表 5:公司分产品毛利情况(百万元) .5 图表 6:公司各主营产品毛利率

10、.6 图表 7:平板显示技术概况 .6 图表 8:全球 LCD 面板产业链发展历程 .7 图表 9:各主要国家(地区)液晶面板出货量及占有率(百万平方米).7 图表 10:2019-2020 年 LCD 电视面板、监视器、笔记本面板出货量(百万 台) .8 图表 11:2015-2024 年电视面板尺寸预测(百万平方米) .8 图表 12:近几年部分国内液晶面板厂拟新增生产线 .9 图表 13:OLED 发光结构简图 .9 图表 14:PMOLED 与 AMOLED 结构对比 .10 图表 15: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产值(百万美元) .10 图表 16:TFT-LCD 与 OLED 屏幕生产成本对

11、比(单位:美元). 11 qRqPpQrNtNsOmQsPnPtNrO8O9RbRoMrRtRrRiNoOyRkPmOoN7NqQuNvPmMtNxNrNoN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7:不同亮度对蓝色荧光分子亮度半衰期的影响. 11 图表 18:TFT-LCD 与 OLED 产品特点对比 .12 图表 19:Micro LED 结构简图 .12 图表 20:Micro LED 结构显示屏幕用量(单位:片) .13 图表 21:Mini LED 发光结构 .13 图表 22:Mini LED 与传统 TFT-LCD 和 OLED 材料对比 .14 图

12、表 23:液晶屏剖面图 .14 图表 24:液晶发光原理 .14 图表 25: TFT-LCD 器件对混晶品质性能的要求 .15 图表 26:公司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15 图表 27:混晶材料国内发展历程 .16 图表 28:公司各类产品的具体情况.16 图表 29:混晶终端面板显示产品 .17 图表 30:国外液晶行业企业情况 .17 图表 31:国内液晶行业企业情况 .18 图表 32:2012-2020 年液晶面板价格走势(美元) .19 图表 33:2012-2019 年京东方与华星光电毛利率.19 图表 34: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20 图表 35:公司 OLED 的研发项目及进展

13、情况 .20 图表 36:全球分季度发光材料市场规模.21 图表 37:全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市场预测(单位:百万片) .21 图表 38: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布局 OLED 及 PI膜 .22 图表 39:公司在 OLED 及 PI膜方面研发投入及进度 .22 图表 40:公司 IPO 募投项目情况 .23 图表 41:公司未来 3 年产品盈利预测 .23 图表 42:可比公司估值比较(采用 WIND 一致预期) .24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国内领先的液晶材料供应商,打破国外混晶材料垄断地位一、国内领先的液晶材料供应商,打破国外混晶材料垄断地位

14、公司是全球第五大液晶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混合液晶、单体液晶和 中间体,经过近 15 年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在化学合成、单晶纯化、混配 和液晶面板残项检测等方面形成了自身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并成为京东 方的战略供应商。公司产品结构不断向高端发展,从初期以 TN-LCD(扭 曲向列型液晶) 、 STN-LCD(超扭曲向列型液晶) 为主的产品架构,发展 成现在以 TFT-LCD(薄膜晶体管型液晶)为主的业务格局,并全面覆盖正 性-IPS、负性-IPS、 PSVA 等系列产品。在将现有主业做精做细的基础上, 公司积极布局新利润增长点,2016 年起向 OLED 材料领域进军,进行相 关的技术积累与储

15、备,为未来实现产业化奠定基础。 1.1 公司发展沿革公司发展沿革 2004-2010 年:平稳起步及夯实基础阶段。年:平稳起步及夯实基础阶段。公司成立后组建了液晶材料技 术研发团队,开发从中间体、粗单晶、精品单晶到混合液晶的工艺技术, 并推动公司产品结构逐步向高端化发展,2006 年起公司 TN/STN 型显示材 料产品规模化进入市场,2007 年初国内首家推出彩色 STN 液晶材料, 2009 年国内首家推出车载用负性液晶材料。 2011 年年-2014 年:优化升级阶段。年:优化升级阶段。2011 年开始,公司全面布局高性能 TFT 混合液晶的研究与开发,2012 年, 公司“FFS 模式

16、用薄膜晶体管液 晶材料产业化” 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3 年,公司被北京市发改委评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材料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公司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从单晶到混晶 IPS-TFT 产品体系,并 与我国液晶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顺利完成产品认证工作。 2015 年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至今:快速发展阶段。2015 年,公司成为京东方国产 TFT 混合 液晶材料的战略供应商并实现规模化供货, 2017 年和 2019 年分别成为台 湾群创和惠科股份的合格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截至目前,华星光电 和中电熊猫对公司的认证正在进行中,瀚宇彩晶对公司的认证也正在进行 中

17、。2019 年初,韩国 LGD 与公司的技术交流深入开展, 目前正按其定制 要求进行针对性开发。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薄膜晶体管(TFT)混合液 晶产品全面覆盖正性-IPS、负性-IPS、 PSVA 等系列产品。自 2016 年起 公司向 OLED 材料领域进军,进行相关的技术积累与储备,为未来实现产 业化奠定基础。 图表图表1:公司历史沿革:公司历史沿革 来源: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受益于混晶国产化替代,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受益于混晶国产化替代,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主营业务保持高速公司主营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增长,TFT-LCD 混晶成为贡献业绩的主要力量。混晶成为贡献业绩的主要力量。

18、 2016 年开始,公司营收及净利润持续大幅增长,公司收入规模由 2016 年 的 1.33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 4.30 亿元,年化增长率 49.0%;归母净利润由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016 年的 0.17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 1.10 亿元,年化增长率 86.3%。公司 业绩近年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成为京东方 TFT 混合液晶材料战略供应商并 实现规模化供货,同时京东方为公司带来的市场影响力助力公司持续开拓 台湾群创,惠科股份和华星光电等其他大型面板厂商客户。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向高端化发展。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向高端化发展。分业务来看,混晶

19、销售收入及营收占比混晶销售收入及营收占比 呈逐年上升趋势,呈逐年上升趋势,由 2016 年 0.92 亿元提升至 2019 年的 4.15 亿元 (+351.09%) ,营收占比由 72.53%提升至 96.39%,主要由于公司的产品 质量、供货和服务获得了京东方等液晶面板厂商的高度认可,对公司的订 货规模持续扩大,IPS-TFT 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大幅增长。单晶销售收入及单晶销售收入及 营收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营收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 2016 年 0.33 亿元降至 2019 年 0.11 亿元(- 66.67%) ,营收占比由 24.95%降至 2.50%,主要由于随着公司混合液晶产 销

20、规模大幅上升,为保障自用,公司结合同行业液晶材料厂商的具体需求, 适当减少了单晶对外销售规模。 图表图表2:公司历年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公司历年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图表图表3: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4:公司分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公司分产品营业收入(百万元) 图表图表5:公司分产品毛利情况(百万元):公司分产品毛利情况(百万元)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100

21、 200 300 400 500 营业收入(百万元) 营收同比% -200% 0% 200% 400% 600% 8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归母同比% 0% 20% 40% 60% 8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2000182019 混晶(左轴) TFT混合液晶(左轴) 其他混合液晶(左轴) 单晶(左轴) 其他主营收入(左轴) 增速(右轴) 0 100 200 300 2000182019 其他混合液晶 混晶 TFT混

22、合液晶 单晶 其他主营业务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6:公司各主营产品毛利率:公司各主营产品毛利率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二、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未来国内面板增量空间大二、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未来国内面板增量空间大 2.1 LCD 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 显示技术从最初的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发展到平板显示技术 (FPD) ,平板显示又延伸出等离子显示(PDP) 、液晶显示(LCD) 、有机 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技术路线。其中等离子显示受限于其固有问 题点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是未来趋势

23、;而液晶显 示因具有轻便、环保和低功耗等优点,目前为平板显示技术中的主流显示 产品。 图表图表7:平板显示技术概况:平板显示技术概况 来源:八亿时空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全球 LCD 面板产业的转移经历了“美国起源日本发展韩国超越台湾 崛起大陆发力”的过程。回顾 LCD 产业的发展过程,最早由美国成功研发出 LCD 技术,之后由日本厂商将 LCD 技术产业化,90 年代后,韩国、中国台湾面 板企业随之崛起,成功超越日本企业,并在长时间内主导整个市场。从 2009 年 后,大陆 LCD 面板开始发力,全球液晶面板产能也由日韩及中国台湾转向中国 0% 10% 20% 30% 40% 50%

24、60% 70% 2011 2012 2013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混晶 单晶 其他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大陆。据 IHS 数据,大陆 LCD 产能将加速扩张,2018 年市场占有率达到 39%, 预计 2023 年中国大陆产能将占全球总产能的 55%。 图表图表8:全球:全球LCD面板产业链发展历程面板产业链发展历程 来源:公开资料,八亿时空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9:各主要国家(地区)液晶面板出货量及占有率(百万平方米):各主要国家(地区)液晶面板出货量及占有率(百万平方米) 来源:IHS,国金证券研究所 19

25、681968年年 美国起源美国起源 康宁公司康宁公司 8080年代年代 日本发展日本发展 夏普夏普 日立日立 东芝东芝 三菱三菱 9090年代年代 韩国超越韩国超越 三星三星 LGDLGD 9090年代年代 中国台湾中国台湾 瀚宇彩晶瀚宇彩晶 友达光电友达光电 台湾群创台湾群创 元太科技元太科技 20092009年后年后 大陆发力大陆发力 京东方京东方 华星光电华星光电 深天马深天马 中电熊猫中电熊猫 惠科股份惠科股份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10:2019-2020年年LCD电视面板、监视器、笔记本面板出货量(百万台)电视面板、监视器、笔记本面板出

26、货量(百万台) 来源:Omdia,国金证券研究所 2.2 液晶面板呈现大屏化趋势液晶面板呈现大屏化趋势 液晶面板的后续发展方向主要在于更大尺寸、更清晰的显示效果以及更好 的解决方案方面。根据 IHS 的预测,65 英寸及以上液晶及 OLED 电视面板的 出货面积由 2019 年的约 2690 万平方米上升至 2024 年的 4530 万平方米,增 幅高达 68%;40 英寸及以下液晶及 OLED 电视面板的出货面积由 2019 年的约 1 亿平方米下降至 2024 年的约 7000 万平方米,降幅达约 43%。未来随着京东 方的第二条 10.5 代线和中国包括广州 10.5 代线在内的 5 条

27、 10.5 代线全部量产 并满产,65 寸市场占比有望达到双位数。 图表图表11:2015-2024年电视面板尺寸预测(百万平方米)年电视面板尺寸预测(百万平方米) 来源:IHS,国金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12:近几年部分国内液晶面板厂拟新增生产线:近几年部分国内液晶面板厂拟新增生产线 面板厂商 项目地址 世代线 设计产能(千片/月) 产能 (万平米) 京东方 武汉武汉 10.5 120 1,426.72 华星光电 深圳深圳 11 90 1,075.68 深圳深圳 11 90 1,075.68 鸿海/富士康 广州广州 10.5 90 1

28、,070.04 中电熊猫 成都成都 8.5 120 792.00 惠科股份 重庆二期重庆二期 8.5 60 396.00 绵阳绵阳 8.5 120 792.00 滁州滁州 8.5 90 594.00 长沙长沙 8.6 150 1,053.00 信利 眉山眉山 5 140 240.24 合力泰 井冈山井冈山 准准 6 代代 50 117.00 彩虹光电 咸阳咸阳 8.6 140 982.80 合计 9,615.16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2.3 OLED 为未来发展趋势但短期为未来发展趋势但短期 LCD 仍占据主流地位仍占据主流地位 OLED 全名 Organic Light-Emit

29、ting Diode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具有自发光 特性,可以实现更宽广色域和更高对比度的视觉效果,且柔性 OLED 具有可折 叠等特点。OLED 器件结构为阳极、金属阴极以及夹在中间的有机功能层,呈 现三明治结构,常规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 当对 OLED 器件施加电压时,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 与空穴传输层中,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形成单线态或三线态激子,激子 经辐射衰变以光子形式发出。 图表图表13:OLED发光结构简图发光结构简图 来源:和辉光电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OLED 材料可分为被动驱动式(PMOLED)和主动驱动式(AMO

30、LED)两种, PMOLED 的结构简单,每个像素点由分立的阴极阳极控制,不需要额外的驱动 电路,但是太多的控制线路限制其在大尺寸高分辨率屏幕上的应用。AMOLED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则是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发光二极管,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控制线路的数量,使 其具备低能耗,高分辨率,快速响应和其他优良光电特性,因此 AMOLED 逐 渐成为 OLED 显示的主流技术。 图表图表14:PMOLED 与与AMOLED结构对比结构对比 来源:和辉光电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根据 IHS 的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 OLED 屏幕销售收入将持续增长, 且增速明显快于

31、 TFT-LCD。 图表图表15: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产值(百万美元):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产值(百万美元) 来源: IHS,国金证券研究所 从成本角度,从成本角度,OLED 在大尺寸面板上短期难以替代在大尺寸面板上短期难以替代 LCD。根据 IHS Markit 公布的数据,目前 55 寸超高清 OLED 面板以 60%良品率计算,其制造成本是 TFT-LCD 面板的 2.5 倍,即使良品率提高到 90%以上,其制造成本差距仍然为 1.8 倍,因此 TFT-LCD 面板在大尺寸面板应用领域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成本竞争 优势。此外,在智能手机等小屏幕电子设备方面 OLED 成本仍高于 LCD,根据 IHS

32、 Markit 在 2018 年 3 季度发表的报告,一块 5.7 英寸的硬式 OLED 屏幕的 生产成本较同尺寸 LCD 屏幕高出约 20%。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16:TFT-LCD与与OLED屏幕生产成本对比(单位:美元)屏幕生产成本对比(单位:美元) 来源:IHS Markit,OLED info,国金证券研究所 相比相比 LCD 面板,面板,OLED 面板稳定性不足。面板稳定性不足。对于 OLED 屏幕来说,屏幕由 无数个红绿蓝子像素点组成,如在高亮度下长时间使用,有些子像素的性 能便会下降,且处在显示不同色彩的情况下子像素点衰减的速

33、度不一,因 此 OLED 面板在长期高强度使用后会出现烧屏现象。 OLED 面板寿命较短。面板寿命较短。目前,TFT-LCD 作为一种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在 使用超过 10 年的情况下性能仍不会发生显著的衰减。但是,由于 OLED 材料对湿度和氧气浓度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 TFT-LCD,因此其亮度衰减速 度也远高于 TFT-LCD 材料。研究显示,在 1000 cd m2的亮度强度运行下, 红色、黄色与绿色 OLED 荧光分子亮度半衰期可达 80000 小时。而蓝色 OLED 荧光分子经过不断的技术更新后,亮度为 1000 尼特的蓝色荧光分子 半衰期仅能达到 3700 小时,约为红色荧光分子的

34、 1/20,且随着亮度的增 大,半衰期会严重缩短。OLED 材料过短的寿命对其在手机等预期使用寿 命较短的设备上的使用无太大影响,但却严重限制了其在电视等长期使用 产品上的应用。 图表图表17:不同亮度对蓝色荧光分子亮度半衰期的影响:不同亮度对蓝色荧光分子亮度半衰期的影响 来源:Hai-Wei Chen et 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Nature, 01 Dec 2017,国金证券研究所 OLED 产

35、品由于寿命相对较低、制造成本相对高以及品质稳定性不足的特点,产品由于寿命相对较低、制造成本相对高以及品质稳定性不足的特点, 导致其短期内在大面板领域的应用无法与导致其短期内在大面板领域的应用无法与 TFT-LCD 产品相抗衡。产品相抗衡。根据 IHS Markit 的数据,2018 年全球 LCD 电视的出货量为 2.89 亿台,OLED 的出货量为 290 万台,在未来几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平稳上涨,OLED 电 视虽然增速较快,但总体出货量远低于 LCD 电视,LCD 电视在未来一段 时期内仍将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0 5 10 15 20 25 30 5.7寸全彩 LCD 6.0寸 Notc

36、h LCD 5.7寸硬式 OLED 5.8寸全彩 LCD 5.9寸 Notch OLED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18:TFT-LCD与与OLED产品特点对比产品特点对比 显示技术显示技术 LCDLCD OLEDOLED 结构 彩色滤光膜+背光 自发光 发光效率 低 中 亮度 3000 500 对比度 中 高 响应材料 毫秒 微秒 工作温度 -2080 -3070 抗冲击性 低 高 柔性 低 高 寿命 长 中 价格 低 中 PPI 高 高 来源:IHS Markit,八亿时空招股说明书,国金证券研究所 2.4 Micro LED 短期商业化难点在于

37、巨量转移及修复短期商业化难点在于巨量转移及修复 Micro LED 的像素单元在 100 微米以下,并被高密度地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微缩化使得 Micro LED 具有更高的发光亮度、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以及更快 的显示响应速度,预期能够应用于对亮度要求较高的增强现实(AR)微型投影 装置、车用平视显示器(HUD)投影应用、超大型显示广告牌等特殊显示应用 产品,并有望扩展到可穿戴/可植入器件、虚拟现实、光通信/光互联、医疗探 测、智能车灯、空间成像等多个领域。 图表图表19:Micro LED结构简图结构简图 来源:LEDinside,国金证券研究所 据市场研究机构 Research and

38、Markets 的估计,全球 Micro-LED 显示市 场份额将由 2019 年的 6 亿美元爆发性增长至 2025 年的 205 亿美元。 公司深度研究(深度) - 1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20:Micro LED结构显示屏幕用量(单位:片)结构显示屏幕用量(单位:片) 来源:Tingzhu Wu et al., Mini-LED and Micro-LED: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Display Technology, Appl. Sci. 2018, 8, 1557.国金证券研究所 Micro LED 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巨量转移”工艺。该工艺要求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公司研究】亿时空-混晶主业做大做强OLED新材料蓄势待发-20200922(26页).pdf)为本站 (科技新城)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相关报告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