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粤开医药行业深度】免疫诊断技术迭代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20201221(14页).pdf

编号:24452 PDF 14页 1.3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粤开医药行业深度】免疫诊断技术迭代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20201221(14页).pdf

1、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1/16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投资策略研究 【粤开医药深度】 免疫诊断技术迭代, 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 2020 年 12 月 21 日 投资要点 近期报告近期报告 【粤开策略大势研判】 政治局会议传递了 怎样的市场信号2020-12-13 【粤开策略解盘】 “退市新规”要点解析 -12152020-12-15 【粤开策略解盘】 有色走强多点开花, 沪 指再上 -12-17 【粤开医药深度】 新冠疫苗陆续上市, 产 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2020-12-18 【粤开策略解盘】沪指失守 3400 点,如 何看待指数

2、投资趋势-12182020-12-18 摘要摘要 新冠疫情“利大于弊” ,新冠疫情“利大于弊” ,IVD 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政策扶持、 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持续扩容,2019 年市场规模 达 705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18.6%,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2020 年上 半年,受疫情影响,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数量出现大幅下滑,叠加物流不畅、 原材料匮乏等因素,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是,新冠疫情亦赋予 了行业新的机遇,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疾控防疫体系建设、响应能力建设等, 体外诊断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对于提振体外诊断行业

3、具有深远意义。考虑到 新冠疫情为一过性影响,中长期对行业影响有限,随着居民对体外诊断认识的 不断深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免疫诊断领域,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甲状腺功能激素和性腺激素四大项目在免疫诊断领域,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甲状腺功能激素和性腺激素四大项目 约占行业总检验量的约占行业总检验量的 80%。免疫诊断的应用场景较广,主要用于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性腺、代谢等项目的检测,其中,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甲状腺功能 激素和性腺激素的检验最为广泛, 占行业总检验量的 80%。 在肿瘤标志物领域, 早期国内厂家参与较少,主要由罗氏等大型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参与竞争,这一 领域未来

4、替代空间较大。 化学发光正逐步替代酶联免疫,国内化学发光正逐步替代酶联免疫,国内市场占比超市场占比超 70%。相较于传统生化诊断和 其他免疫诊断技术,化学发光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精确定量、结果稳定、 检测范围广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迅速推广,正逐步取代酶联免疫和其他定性 方法,成为免疫分析领域的主流诊断技术。在国内,化学发光占免疫诊断 70% 的市场份额,2019 年市场份额接近 200 亿元,2010 年至 2019 年年复合增长 率达 29%,预计未来仍将以超过 20%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 国内企业在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领域国内企业在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领域起步起步较晚,未来空间巨大较晚,未来空

5、间巨大。国内化学发光市 场主要被进口产品垄断,罗氏、雅培、贝克曼和西门子占据了国内化学发光市 场的 70%。国内企业正处于技术成长期,整体呈现出企业规模较小,试剂研发 能力较强,仪器研发能力较弱等特点。在化学发光市场,国际龙头企业包括雅 培、西门子、强生、贝克曼等,国内领先企业包括迈瑞医疗、亚辉龙、新产业、 安图生物、迈克生物、普门科技等。 仪器试剂齐头并进,仪器试剂齐头并进,进口替代进口替代蓄势待发蓄势待发。化学发光企业的盈利模式可总结为“以 仪器销售带动试剂销售,以试剂销售促进仪器销售” ,试剂和仪器相辅相成。在 封闭系统下,由于用户须搭配原厂商特定试剂才能完成检验,因此,一方面, 企业装

6、机量的数量决定了未来试剂使用量的大小;另一方面,企业完善的试剂 布局反哺仪器的销售。我们认为,凭借技术的更迭,仪器和试剂的成本优势, 化学发光领域的进口替代将进一步提速,利好国内化学发光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新诊断技术迭代风险,仪器试剂销售不及预期,带量采购、DRGs 等政策风险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2/16 目录目录 一、体外诊断趋于成熟,免疫诊断异军突起 . 3 二、肿瘤标记物诊断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 . 5 三、免疫诊断技术持续迭代,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 . 8 (一)放射免疫 . 8 (二)酶联免疫 . 9 (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 10 (四)

7、化学发光免疫 . 10 四、风险提示 . 14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 . 3 图表 2: 体外诊断行业概况 . 3 图表 3: 2015-2020 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 . 4 图表 4: 2018 年我国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占比 . 4 图表 5: 免疫诊断检测项目 . 5 图表 6: 肿瘤诊断方法 . 5 图表 7: 常见肿瘤标志物 . 6 图表 8: 肿瘤标记物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 . 7 图表 9: 肿瘤标志物多指标联检 . 7 图表 10: 免疫诊断方法优缺点及应用 . 8 图表 11: 结合比率与非标记抗原含量之间的关系 . 9 图表 12: 酶联夹心抗体

8、法测抗原流程 . 9 图表 13: 时间分辨夹心抗体法测抗原示意图 . 10 图表 14: 中国与欧美化学发光市场份额占比 .11 图表 15: 直接化学发光原理 .11 图表 16: 间接化学发光原理 .11 图表 17: 三大化学发光技术对比 . 12 图表 18: 各企业化学发光机型及特点 . 12 图表 19: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器投放量和仪器销售量 . 13 图表 20: 2019 年我国化学发光仪装机量 . 13 图表 21: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器投放量和仪器销售量 . 14 图表 22: 化学发光企业 2019 年试剂收入和仪器收入 . 14 oPoRqQmRwPmNrOpOtOrM

9、rPaQbPaQoMqQpNoOjMrQnPiNsQnP7NoPnOuOmPmONZnNoQ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3/16 一、一、体外诊断体外诊断趋于成熟,免疫诊断异军突起趋于成熟,免疫诊断异军突起 体外诊断在国际上统称为体外诊断在国际上统称为 IVD(In-Vitro Diagnostics)产业,)产业,是是指将样本(血液、指将样本(血液、 体液、组织等)从人体中取出后进行检测,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诊断方法体液、组织等)从人体中取出后进行检测,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诊断方法。体外 诊断涉及免疫检测、基因诊断学、转化医学等众多学科,主要通过对血液、尿液

10、、大便 等人体的正常和异常的体液或分泌物的测定和定性,与正常人的分布水平相比较来确定 病人相应的功能状态和异常情况,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体外诊断主要利用医学临床诊断仪器和配套检测试剂构成的统一检测系统,为医生体外诊断主要利用医学临床诊断仪器和配套检测试剂构成的统一检测系统,为医生 提供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提供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体外诊断行业和检验医学构成了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有 机整体。体外诊断行业是检验医学的“工具”和“兵器” ,同时检验医学是体外诊断行业的“用 户”和“市场” , 两者的共同目的是实施体外诊断。 临床诊断信息的 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 而其费用在总医疗费用占比不到

11、 20%。 图表图表1:体外诊断行业体外诊断行业产业链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 等等。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 世纪之前,显微镜的发明催生 了以微生物镜检为主的传统检验手段; 第二阶段为 20 世纪初期, 现代医学的发展及酶催 化反应与抗原抗体反应的发现为生化和免疫诊断奠定了根基,体外诊断逐步兴起;第三 阶段为 20 试剂 50 年代后,DNA 双螺旋结构、单克隆抗体技术、大分子标记技术等技术 的运用推

12、动了分子诊断以及整个体外诊断行业跨越式发展, 按照检验方法和原理的不同, 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等。 图表图表2:体外诊断行业概况体外诊断行业概况 类别类别 细分细分 检测原理检测原理 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应用领域 生化诊断 干化学 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测定体内酶类、糖类、脂类、蛋白 和非蛋白氮类、无机元素等生化指标 临床急诊生化项目 其他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免疫诊断 化学发光 将抗原或抗体与样本结合,由微孔板或磁珠等捕捉反应 物,再加发光促进剂,最后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测定 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检测等 酶联免疫 将抗原或抗体同样本

13、结合, 标记物上的酶与底物反应, 依 据底物颜色变化程度确定结果 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检测等 胶体金 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聚 合物聚集后肉眼可见 乙肝、HIV、标志物、妊娠、毒品等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4/16 类别类别 细分细分 检测原理检测原理 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应用领域 乳胶比浊 抗原或抗体被吸附在乳胶颗粒上, 与抗原或抗体发生交联 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乳胶颗粒发生凝聚。 特定体液蛋白质 荧光免疫 免疫学方法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 细胞内分布 细菌、病毒皮肤活性等 时间分辨免疫 根据镧元素螯合物发

14、光特点,用时间分辨技术测量荧光, 同时检测波长和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信号分辨 激素、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肿瘤、多肽 放射免疫 将放射性同位素的高度灵敏性、 精确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 特异性相结合的体外测定技术 微量蛋白、肿瘤标志物和药物微量物质 分子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 应(PCR) DNA高温变成单链,低温互补配对链合成 病毒、细菌、遗传病、肿瘤相关基因等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 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精确定量定位 基因图谱、病毒检测 基因芯片 在一块基因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细胞核苷酸的探针, 互补匹配确定序列 药物筛选、新药开发、疾病诊断 基因

15、测序 从血液或唾液分析测定基因序列,预测疾病 基因图谱、唐筛等 微 生 物 诊 断 药敏试验 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实验室检验 培养+形态观 察 对细菌培养观察菌落 细菌、真菌 全自动微生物 分析系统 细菌鉴定的生化反应 细菌、真菌 血液诊断 涂片+镜检 异性血溶血现象 血液检测 血细胞分析 通过仪器检测对红细胞、白细胞等进行分析 红、白细胞、血小板等 流式细胞术 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 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检测多个参数 红、白细胞、血小板等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新冠新冠疫情“利大于弊” ,疫情“利大于弊” ,IVD 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6、。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 响,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数量出现大幅下滑,叠加物流不畅、原材料匮乏、人员待岗等 因素,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除了挑战,新冠疫情亦赋予了体外诊断行业 新的机遇,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疾控防疫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疫能力建设、 响应能力建设等,体外诊断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这对于提振体外诊断行业具有深远意 义。下半年,随着医疗机构业务量的恢复,行业整体市场规模正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 我们认为,考虑到新冠影响为一过性影响,中长期对行业影响有限,随着居民对体外诊 断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免疫诊断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免疫诊断异军突起,独

17、领风骚。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于上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我 国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体外诊断行业发 展迅速。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膨胀、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持续扩容,2019 年市场规模达 705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18.6%,行业景气度不 断提升。从细分领域上,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三大领域,在我国 占据了 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中免疫诊断市场最大, 约占据体外诊断整体市场的 39%。 图表图表3:2015-2020 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 图表图表4:2018 年我国体外诊断年我国

18、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占比细分领域占比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5/16 资料来源:Applied Market Research、粤开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广州标点医药、粤开证券研究院 二二、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诊断诊断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 在免疫诊断领域,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甲状腺功能激素和性腺激素四大项目约占在免疫诊断领域,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甲状腺功能激素和性腺激素四大项目约占 行业总检验量的行业总检验量的 80%。 免疫诊断的应用场景较广, 主要用于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 性腺、 代谢、肝纤维化、传染病、优生优育、产前筛查、EB 病毒、贫血等项目

19、的检测,其中, 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甲状腺功能激素和性腺激素的检验最为广泛,占行业总检验量的 80%。在肿瘤标志物领域,早期国内厂家参与较少,主要由罗氏等大型外资医疗器械企 业参与竞争,这一领域未来替代空间较大。 图表图表5:免疫诊断检测项目免疫诊断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标志物标志物 乙肝两对半 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 抗体、E 抗原等 肿瘤标志物 AFP、CEA、PSA、CA199、CA125 等 性激素系列 LH、FSH、TSH、E2、PRO 等 甲状腺功能 T3、T4、FT3、FT4、TPO 等 糖尿病系列 C 肽、INS、INS-AB、ICA等 肝纤维化检测 HA、LN、CIV等

20、 不孕不育类 AOA、AEA、ASA等 优生优育类 TOX、CMV、RUB 等 其他类 ALB、药物测试等 资料来源:新产业招股说明书、粤开证券研究院 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TM, Tumors markers)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 成、释放、或者是宿主对肿瘤反应产生的一类生化物质。成、释放、或者是宿主对肿瘤反应产生的一类生化物质。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肿瘤标 记物的定量或定性检测可以作为肿瘤筛查、鉴别诊断、治疗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标 志与依据。肿瘤标记物在正常人体内不存在或者是在肿瘤患者体内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 人,评判肿瘤标记物优劣

21、的标准为肿瘤标记物的特异性、灵敏度、器官特异性等。常见 的肿瘤标记物主要包括胚胎抗原类标志物、糖类抗原标志物、酶类标志物、激素类标志 物等。 图表图表6:肿瘤诊断方法肿瘤诊断方法 类型类型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临床 病史、体征、症状等 辅助 物理检查 X光、CT、核磁共振、B 超、红外扫描等 病理检查 术前 活检、穿刺、刮片 350 410 490 590 705 780 0% 5% 10% 15% 20% 2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01820192020E 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6/16

22、 类型类型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术后 组织切片 免疫检查 肿瘤标志物和代谢物测定 分子生物学检查 核酸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胚胎抗原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 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当细胞恶行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最常见的胚胎 蛋白包括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特异性较高, 阳性率可达 70%。 如果患者存在乙肝病史、 肝脏有包块、 AFP400g/ml 且持续一个月, 很有可能为肝癌。癌胚抗原是最广谱的指标,它的升高常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 胰腺癌等。目前,CEA 与 CA

23、242 联合应用被认为时对结直肠癌的最佳标记物搭配。但 是,CEA 的假阳性发生率较高,肝硬化、肝炎、直肠息肉、胸腔积液、腹水等良性病也 会导致 CEA 升高,部分吸烟人群的 CEA 也会升高,造成假阳性。 糖类抗原糖类抗原是肿瘤标志物的一种,可分为许多类型,不同糖类抗原的升高与不同系统 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息息相关。糖类抗原 125 通常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病人的血清 中,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糖类抗原 15-3 是乳腺癌最重 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体内 CA15-3 明显升高;糖类抗原 19-9 是 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

24、物,是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酶类标志物酶类标志物的检测主要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 、 异常凝血酶原 (APT) 等的检测。 NSE 是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 PAP 对于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有无复发、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APT 在肝癌中 水平常表现为明显升高。 激素标记物激素标记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激素 是由特异性内分泌腺或散于体内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当内分泌细胞发 生癌变时,导致激素的分泌发生异常,称为正位激素异常。异位激素是指在正常情况下 不能生成激素的细胞,转化为肿

25、瘤细胞后产生的激素,或者是激素细胞癌变后,分泌的 为其他激素细胞产生的激素。 图表图表7:常见肿瘤标志物常见肿瘤标志物 类型类型 标志物标志物 正常范围正常范围 癌种癌种 缺点缺点 胚胎 抗原 甲胎蛋白(AFP) 10.9ng/ml 肝癌、 恶性畸胎癌 对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仅 70%,对转移性肝 炎诊断效果不足 癌胚抗原(CEA) 5.0ng/ml 胰腺癌、肺癌、 结肠癌等 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吸烟造成假阳性 糖类 抗原 CA125 35U/ml 卵巢癌 CA-125 血清浓度的上升可见于 1%健康妇 女、3-6%的良性卵巢疾病等 CA15-3 25U/ml 乳腺癌 妊娠会造成 CA15-3

26、的含量升高 CA19-9 37U/ml 胰腺癌、胃癌、 直肠癌等 胰腺炎、胆汁郁积造成 CA19-9 浓度升高, 但升高呈“一过性“,浓度120U/ml 鳞状上皮细胞癌 抗原(SCC) 1.2ng/ml 子宫颈鳞状细 胞癌 被皮肤或唾液污染后可导致假阳性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4ug/L 前列腺癌 前列腺老化肥大或发炎引起假阳性 酶类 标志 神经元特异性烯 纯化酶(NSE) 16.3ng/ml 小细胞肺癌、 神经母细胞瘤 作为精原细胞癌的肿瘤标记,转移性精原 细胞瘤患者在行睾丸切除术前血清 NSE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7/16 类型类型 标志物标志物 正常

27、范围正常范围 癌种癌种 缺点缺点 物 水平可见升高 激素 类标 志物 降钙素 100ng/L 甲状腺髓样癌 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患者可因高血钙 或异位分泌而使血清 CT 增加 人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HCG) 5iu/L 睾丸肿瘤、 胎盘肿瘤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肿瘤标志物仅仅作为“提示”和“信号” ,肿瘤标志物仅仅作为“提示”和“信号” ,并非并非判断肿瘤的金标准判断肿瘤的金标准。仅凭借肿瘤标志物的 检查结果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患有肿瘤疾病以及肿瘤的良恶性。首先,由肿瘤引起的肿瘤 标志物异常,但肿瘤不一定是恶行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均可能出现肿瘤标志物的异常 现象;其次,肿瘤标

28、志物不一定均由肿瘤导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也可引起肿瘤标 志物的升高;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一定代表无肿瘤,部分肿瘤早期不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升 高的现象,如原发性的肝癌肿瘤标志物 AFP 超标机率仅 70%-90%。 因此,单凭肿瘤标志物无法实现对肿瘤的定位,通常不能完成肿瘤确诊。此外,尽 管大多数肿瘤标记物与疾病分期有关,但不能根据个体测定值判断肿瘤大小,也不能以 肿瘤标志物浓度精确指示各期肿瘤。因为各期肿瘤的肿瘤标记物浓度范围较广,存在重 叠现象。 图表图表8:肿瘤标记物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肿瘤标记物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多指标联检可显著提升恶性肿瘤检出率

29、多指标联检可显著提升恶性肿瘤检出率。针对单个肿瘤标志物准确率存在局限性的 问题,临床上通常采用组合筛查的方式。多项指标联合评价有利于提高免疫诊断的灵敏 度,已成为公认的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原则之一。如在临床上,肿瘤三项是指甲胎蛋 白、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标志物三项检查,通过三项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体内可疑的 肿瘤,减少单个指标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概率。 图表图表9:肿瘤标志物多指标联检肿瘤标志物多指标联检 消化系恶性肿瘤消化系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CEA AFP CA19-9 CA125 四指标联检 检出率 58.5% 62.26% 52.83% 47.17% 88.68% 卵巢癌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30、 CA125 CA19-9 CEA 三指标联检 检查率 80.6% 58.1% 41.9% 96.7%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8/16 三三、免疫诊断免疫诊断技术持续迭代,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技术持续迭代,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只有出现可见的反应,如凝集、溶血、沉淀实验等,或用荧光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只有出现可见的反应,如凝集、溶血、沉淀实验等,或用荧光 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方法提高可测性,方便于在免疫检测中运用。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方法提高可测性,方便于在免疫检测中运用。免疫诊断的 原理是抗原抗

31、体的结合反应,结合基础为抗原决定基与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的结构 互补性。由于各种抗原成分,包括小分子的半抗原,均可用于制备特异性的抗血清或单 克隆抗体,利用此抗体作为试剂可以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因此免疫测定的应用范围 极广。 抗原抗原抗体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逆性、阶段性等特点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逆性、阶段性等特点。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 体结合位点在空间上必须处于紧密接触状态,且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 结合起反应, 抗原和抗体的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可逆性是指抗原抗体的结合是一个可逆的反应,因为抗原抗体结合具有可逆性,可利用 亲和层析法

32、分离纯化抗原和抗体,解离后抗原或抗体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活性。 阶段性是指抗原抗体结合可分为特异性结合阶段和可见阶段,在特异性结合阶段, 抗原抗体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完成结合,此阶段肉眼不可见;在可见阶段,抗原抗体结 合出现凝集、沉淀等反应,这一阶段一方面依赖温度、离子强度等外界条件,另一方面 依赖合适的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只有当两者的结合价彼此饱和时,才能链接成一个大网 格样凝集物,出现凝集或沉淀。 免疫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胶体金、免疫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胶体金、时间分辨免疫、放射免疫时间分辨免疫、放射免疫 等。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出现后,凭借极高的灵敏度和

33、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技术性能, 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成为引领免疫诊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其可提供的检测 项目不断增加,将替代放射免疫与酶联免疫分析等技术。 图表图表10:免疫诊断方法优缺点及应用免疫诊断方法优缺点及应用 优点优点 缺点缺点 应用应用 放射免疫 灵敏度高、检验范围较宽 用品昂贵、放射污染、有效期短 基本易被淘汰 酶联免疫分析 快速、成本低 稳定性低、灵敏性低 仍占据重要地位,低级别医院使用 时间分辨免疫 灵敏度高、检验范围宽 操作较复杂 临床使用较少 化学发光 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快速等 发光过程短、试剂成本较高 在三级医院普及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一一

34、)放射免疫放射免疫 放射免疫的技术基础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免疫的技术基础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是指两个原子质子数相同,但 中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上处于同一位置的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 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某种可以被检测到的射线,直到变成另一种稳定的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非放射性同位素参与化学反应,用仪器 对其进行追踪观测, 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几乎均须借助放射免疫方法。 放射免疫的原理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 (标记抗原) 和非标记抗原 (待测抗原)放射免疫的原理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 (

35、标记抗原) 和非标记抗原 (待测抗原) 同时与数量有限的特异性抗体之间发生竞争性结合(抗原同时与数量有限的特异性抗体之间发生竞争性结合(抗原-抗体反应)抗体反应) 。由于标记抗原与 待测抗原的免疫原性完全相同,对特异性抗体具有同样的亲和力。当标记抗原和抗体数 量恒定时,待测抗原和标记抗原的总量大于抗体的有效结合点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 的形成将随着待测抗原量的增加而减少,而非结合的或游离的标记抗原会随着待测抗原 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测定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或标记抗原即可推断出待测抗原的数 量。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9/16 图表图表11:结合比率与非标记抗原

36、含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比率与非标记抗原含量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放射免疫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粤开证券研究院 我国放射免疫产品起步于上世纪我国放射免疫产品起步于上世纪 70 年代,年代,目前基本已被淘汰。目前基本已被淘汰。由于其特异性好、灵 敏度高,在肿瘤学方面广泛用于测定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肿瘤 标记物,为有效初筛和在手术后追踪肿瘤标记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 间发展迅速。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存在试剂有效期仅一个月、放射性污染、用品昂贵 等缺点,目前,放射性免疫分析产品在总量上呈迅速减少趋势,基本已被淘汰。 (二二)酶联免疫酶联免疫 酶联免疫全称为酶联免疫吸附剂测

37、定(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技术基础为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基本原理是把抗原或 抗体在不损坏其免疫活性的条件下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 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由此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ELISA 既可以测定抗原、 也可以测定抗体, 在 ELISA 中有三个必要的试剂: 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即“免疫吸附剂” ;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即“结合物” ;酶反应的底物。 ELISA 的基本流程为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含待测抗原或抗体)和酶标抗原或抗体 按一定程序与

38、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或抗体复合物;反应终止 时,固相载体上酶标抗原或抗体被结合量(免疫复合物)即与标本中待检抗体或抗原的 量形成一定比例;经洗涤去除反应液中其他物质,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即被固相载 体上的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最后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量确定样品中被测物质 含量。 图表图表12:酶联酶联夹心抗体法夹心抗体法测抗原流程测抗原流程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粤开证券研究院 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10/16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的定 性或半定量检测。由于酶的稳定性低、灵敏度低,无法实现精确定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粤开医药行业深度】免疫诊断技术迭代化学发光引领变革浪潮-20201221(14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