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公司研究】蓝晓科技-深度报告:打造产业服务一体化国产替代树脂龙头起航-210108(43页).pdf

编号:27569 PDF 43页 1.6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公司研究】蓝晓科技-深度报告:打造产业服务一体化国产替代树脂龙头起航-210108(43页).pdf

1、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报告 蓝晓科技蓝晓科技深度深度报告报告 打造打造产业产业服务一体化,国产替代树脂龙头起航服务一体化,国产替代树脂龙头起航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Table2020年1月8 日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1 1、主要主要团队成员为市场领军人物:团队成员为市场领军人物:创始人夫妇均科班出生,博士,为吸附分离材料行业领军人物,同时国际巨头 漂莱特和朗盛前重磅级核心人物于19年陆续加入公司,未来在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方面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2 2、高端高端存量市场国内无竞争对手,与国际巨头正面存量市场国内无竞争对手,与国际巨头正面PKPK:2019年

2、全球离子交换树脂名义产能约90万吨,整体市场需 求约60-70万吨,市场规模约100-150亿元。目前全球电子级、核级、食品等应用领域的高端产能几乎被国际巨头 垄断,国内仅蓝晓科技具备高端产能。高端树脂领域,蓝晓在国内无竞争者,有望拿下未来大部分国内高端增量 市场,同时在国内外的存量市场也具备和国际巨头正面PK的能力。 3 3、树脂树脂打破产能瓶颈,发力高端领域:打破产能瓶颈,发力高端领域:新产能逐步建成投产,20年底各项产能已达2.5万吨/年,高质量、高标准 化产能全面建成后总产能将超5万吨/年,新线建成后公司在电子级、核级、高端生物医药、植物提取、环保等领 域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并且根据下游

3、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吸附提取技术,基础工业技术,拓展性极强, 并长期和客户保持良好粘性。截至2020年10月底公司各项在手订单超10亿元;近年来公司产品均价约3.2万/吨, 远高于国内企业及出口均价1.5万元/吨左右的水平,表明公司产品结构和竞争力远超国内企业。未来3-5年蓝晓吸 附材料板块有望做到15-20亿元营收规模。 4 4、藏格藏格资金问题解决,碳酸锂价格触资金问题解决,碳酸锂价格触底底反弹反弹:此前国际部分锂盐矿山由于锂辉石(原料)价格在350-400美元/吨 左右的低位,暂停了未来的扩产计划,全球锂盐五大矿山之一的Altura宣布破产,目前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 由底部反弹

4、至5万元/吨的水平,同时电池级和工业级价格收敛。受制于成本压力,未来国内/全球碳酸锂均有向盐 湖集中发展的趋势。公司已经完成藏格10套1000吨/年、锦泰3条1000吨/年项目,五矿签订了1000吨/年的合同, 藏格项目目前回款进度与合同一致,锦泰项目碳酸锂产品已开始正常对外销售,同时公司与海外盐湖企业进行前 期的接洽工作。未来公司有望在盐湖提锂领域持续发力。 5 5、盈利预测与盈利预测与投资投资建议建议 由于受疫情和盐湖提锂项目的影响,我们调整之前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94/10.58/13.95亿元(之前为10.98/14.01/16.75亿元),

5、同比-11.7%/+18.3%/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2/2.91/3.85亿元(之前为2.71/3.41/4.45亿元),同比-7.6%/25.3%/32.4%,EPS分别为1.08/1.36/1.80元, 对应2020年20月31日收盘价44.94元,PE分别为42/33/25倍。对比A股新材料类可比企业,公司目前估值低于国内 新材料龙头企业平均水平,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材料+设备+服务”一体化差异化竞争模式,树脂产品持续放量, 目标价59.4元,对应2022年33倍PE,上调至“买入”评级 。 6 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海外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盐湖

6、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oPsNrRsPxOqRrOpOrMmRsM8OaO9PoMrRsQmNiNnNmNjMoPrQ8OqQuNNZsOnQxNnOnR 目录目录 contents 公司公司简介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一一、深耕、深耕吸附材料,产能瓶颈有望突破吸附材料,产能瓶颈有望突破 二二、全、全领域多点开花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未来成长可期 三三、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 五五、风险、风险提示提示 四四、盈利、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测与投资建议 3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前言:公司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7、 图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板块板块细分领域典型代表 制药制药 西药头孢、万古霉素、VC 固相合成多肽 植物提取工业大麻/甜菊糖提纯成套设备 生物药蛋白纯化、核酸、检测,疫苗类,基因 冶金冶金 锂盐湖提锂、锂精制、锂与其他金属分离 镓金属镓-氮化镓的材料 镍红土镍的提取 钴类似锂 铀原矿提铀 食品食品 果蔬果汁(除农残、霉菌) 营养剂等木糖醇、柠檬酸、氨基酸 饮用水高端饮用水 化工化工 精制离子膜烧碱二次盐水精制 化工催化MTBE等产品 环保环保 工业废水复杂废水脱除重金属离子,治理超标排放 市政废水水中除氟、氯 废气VOCs高性能集成装置、CO2捕捉 水处理水处理 常规硬水纯化、纯水制备 凝

8、结水热传输循环水 超纯水半导体 公司主营业务为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拥 有中国及国内专利42项,主要吸附分离材料产品包括30多个系列和10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制药、冶 金、食品、化工、环保、水处理等领域,市场覆盖中国、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图 吸附分离材料外观及微观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图 离子吸附分离树脂内部示意图图 离子交换原理 前言:公司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蓝晓科技凭借“材料+装置+技术”的创新服务模式,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品类齐全的吸附分离材料,还能够 提供专用系统装置和整

9、体解决方案,以及全流程的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近年来该业务模式得到越来越 多客户的认可,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利润增长点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有望凭借“成套设备与服务+” 的模式,与国际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 前言:公司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图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 主要企业 国际国内 制药行业制药行业美国陶氏、日本三菱鲁抗立科、蓝晓科技 湿法冶金湿法冶金日本住友蓝晓科技 食品食品美国陶氏争光股份、蓝晓科技 化工化工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日本三菱蓝晓科技 环保环保- 蓝晓科技、江苏苏青、争光股份、淄博东 大 水处理水处理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 蓝晓科技、江苏苏青、争光股份、淄博东 大

10、(除蓝晓外,其他无法制备超纯水) 图 吸附分离原理示意图 前言:公司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吸附分离材料主要适用于在液体环境中选择性吸附特定组分(下图以B组分为例),以达到分离提纯特定 组分(B组分)与其他组分的目的,高选择性是绝对的竞争优势。 装填吸附1吸附2分离解吸 B组分 图 公司股权结构 7 公司实际控制人寇晓康和高月静夫妇合计持有公司36.77%的股权,为国内吸附分离材料行业领军人物,联合 创始人田晓军先生持有公司15.94%的股权,核心团队掌握较强的话语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前言:公司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高陵蓝晓蒲城蓝晓香港蓝

11、晓鹤壁蓝赛南大环保 蓝晓科技 寇晓康高月静田晓军 24.05%12.72%15.94% 100%60%100%100%44% 夫妻 西安纯沃 40% 图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百万元;%)图 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 营业收入及增速(百万元;%)图 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百万元;%) 8 前言:公司简介吸附分离技术龙头 2015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约25%,研发投入绝对数额逐年攀升,占营业收入比重保 持在5%以上。同时,公司产品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近五年呈持续提升趋势。 201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国内项目逐个落地,2019年净利迎来近

12、翻倍增长, 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超10亿元。 0.0% 2.5% 5.0% 7.5%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2001820192020Q3 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0% 10% 20% 30% 40% 50% 60% 2001820192020Q3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40% -20% 0% 20% 40% 60% 8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01820192020Q3 营业收入同比(右轴) -40% -20% 0% 20% 40% 6

13、0% 80% 1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1820192020Q3 归母净利润同比(右轴) 图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百万元)图 预收账款(百万元) 图 主要产品收入情况(百万元;%)图 公司期间费用率(%) 9 在主要产品中的系统设备应用领域,能够为各下游应用领域提供系统集成的综合性技术服务,目前公司 已经在盐湖提锂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并将其转化为了在藏格、锦泰、五矿等项目上取得的重要经营成 果。 随着高陵蓝晓和蒲城蓝晓两大基地扩产项目逐步落地,2019年公司新产能不断投放,未来将有效转化为 盈利增长新动能。 前言:公司简介国内吸附分离

14、技术龙头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1820192020H1 树脂设备树脂同比设备同比 -5% 0% 5% 10% 15% 20% 2001820192020Q3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01820192020Q3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1820192020Q3 预收账

15、款 目录目录 contents 公司公司简介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一一、深耕、深耕树脂产品,产能瓶颈有望突破树脂产品,产能瓶颈有望突破 二二、全、全领域多点开花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未来成长可期 三三、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 五五、风险、风险提示提示 四四、盈利、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测与投资建议 图 国内离子交换树脂需求分布(万吨) 图 我国离子交换树脂生产情况(万吨;%)图 我国离子交换树脂进出口情况(万吨) 11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公司公告,智研咨询,华西证券研究所 2019年全球吸附分离树脂名义产能约90万吨,整体

16、市场需求约60-70万吨,市场规模约100-150亿元,其中 国内产能约42万吨,占全球45%以上,产量约32万吨,整体开工率超过70%,2019年国内吸附分离树脂需求 约22万吨,市场规模约35-50亿元。 0 5 10 15 2000182019 进口数量出口数量 55% 60% 65% 70% 75% 0 10 20 30 40 5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产能产量开工率 存量市场百亿规模,未来翻倍空间 蓝晓未来几年的突破 在电子级、核级超纯水等高端领域的国产替代; 在食品、高端饮用水等

17、领域的国产替代; 盐湖提锂、CBD、甜菊糖等领域的整线业务; 在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化工、 水处理等领域广阔的待开发市场; 66% 19% 10% 5% 水处理吸附领域催化剂领域其他领域 1、突破产能瓶颈,全面领跑国内企业 图 国内树脂均价对比(元/吨)图蓝晓科技与A企业树脂毛利率对比(%) 图 蓝晓科技与A企业树脂销售额对比(百万元)图 蓝晓科技与A企业树脂销量对比(吨) 12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公司公告,智研咨询,华西证券研究所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1820192020H1 A企业蓝晓科技(不含设备) 0% 1

18、0% 20% 30% 40% 50% 60% 2001820192020H1 A企业蓝晓科技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200182019 A企业蓝晓进口出口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82019 A企业蓝晓销量 陶氏、漂莱特、朗盛、等国际巨头占据了国内吸附分离材料传统应用领域的绝大部分高端市场,蓝晓科技 产品聚焦中高端领域,从产品均价来看,蓝晓近年来产品均价约3-3.5万元/吨,虽然距进口产品6-7万元/ 吨均价存在一定差距,

19、但远高于国内某知名A企业以及出口均价1.5-1.7万元/吨这一水平,同时从毛利率水 平上,也可以看出公司产品较A企业具备更高的议价能力。 1、突破产能瓶颈,全面领跑国内企业 图 公司吸附分离树脂产销情况(吨;%)图 公司吸附分离树脂产能(吨) 13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吸附分离树脂销量由2015年的0.85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5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产品供不 应求。由于产能受限,前几年公司部分树脂白球采用部分外购的方式,随着高陵基地2.5万吨/年以及蒲城 基地1.5万吨/年一期项目的投产,公司产能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高陵基地:新建各类树脂产能2.5万吨/年

20、,成功突破均粒技术,为公司切入核电、超纯水等高端领域奠定 基础。 蒲城基地:新建各类树脂产能1.5万吨/年,主要涉及果汁、水处理、生物医药等大品种,为公司在大品种 应用领域方面提供支持。 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各项吸附分离树脂产能2.5万吨/年,未来随着高陵和蒲城基地后续产能的完全释 放,公司吸附分离材料综合产能将超5万吨/年,按照3-4万元/吨均价计算,达产后整体收入规模将达到15- 20亿元,较19年树脂板块5.4亿元有超2倍的增长。 新项目投产解决产能瓶颈,突破均粒技术发力高端领域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5,000 10,000 15,000

21、20,000 200182019 生产量销售量产销率 0 15,000 30,000 45,000 60,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产能 1、突破产能瓶颈,全面领跑国内企业 目录目录 contents 公司公司简介简介吸附分离材料龙头吸附分离材料龙头 一一、深耕、深耕树脂产品,产能瓶颈有望突破树脂产品,产能瓶颈有望突破 二二、全、全领域多点开花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未来成长可期 三三、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提供整线解决方案,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 五五、风险、风险提示提示 四四、盈利、盈利预

22、测与投资建议预测与投资建议 图 湿法冶金应用领域 1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湿法冶金湿法冶金是指金属矿物原料在酸性介质或碱性介质的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杂质、 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其中,吸附法是湿法冶金技术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吸附材料能从稀溶液中吸 附、富集金属离子,并对混合的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因而特别适用于从低品位矿物、尾矿的浸液 或矿浆中提取分离金属,同时在分离性能相近的金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公司提供的湿法冶金专用材料可应用于镓、锂、铀、镍、铟、铼等稀有金属的提取。其中,盐湖卤盐湖卤 水提锂和金属

23、镓水提锂和金属镓提取材料均已实现产业化,未来红土镍提取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公司积极开发在 钴、钪、铼等其他金属领域的应用,为金属领域的持续增长保驾护航。 2.1湿法冶金:重点金属实现产业化,未来持续稳增长 图 国内碳酸锂价格(元/吨) 图 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售数据(辆) 16 资料来源:中国金属新闻网,中汽协,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2.1.1盐湖提锂:下游需求持续向好,产品价格触底反弹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碳酸锂(电池级):国内碳酸锂:工业

24、级99%:青海 -100.0% -50.0% 0.0% 50.0% 100.0% 150.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0年同比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国内新能源 汽车销量107.5万辆,年内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其 中,11月单月销量约20万辆,同比增长110%,环比增 长25%,未来有望持续高增长。 目前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5.85万元/吨,较年 内低点3.4万元/吨涨幅超过50%,工业级碳酸锂价格 保持同步上涨。未来随着

25、下游需求持续向好,碳酸锂 价格有望持续反弹。 图 国内碳酸锂表观消费量(万吨)图国内碳酸锂下游消费结构(%) 17 资料来源: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卓创资讯,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2019年国内碳酸锂表观消费17.24万吨,同比增长13%,下游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锂电、陶瓷、玻璃等领 域。目前全球已探明锂资源(折合LCE)储量约3.74亿吨 根据Roskil数据统计显示,全球锂资源76%分布在盐湖,中国这一占比更是高达85%,由于较高的镁锂比, 目前国内盐湖开发程度较低。 目前国内碳酸锂的供给来源主要为矿石和盐湖卤水,矿石来源占比较高。根据我们测算,目前一

26、线锂盐企 业,锂精矿价格按400美元/吨,每吨碳酸锂需求锂精矿按7-8吨计算,加上加工、精制成本与设备折旧,电 池级碳酸锂综合成本在4万元/吨左右,盐湖提锂相较于矿石法相比成本具有较大优势,未来有望成为碳酸 锂的主要供给来源。 公司的吸附分离法提锂技术能有效分离镁、锂离子,是解决中国盐湖高镁锂比、实现贫卤提锂的最有效方中国盐湖高镁锂比、实现贫卤提锂的最有效方 案,同时公司在各种锂资源供给中吸附锂亦具有技术储备。案,同时公司在各种锂资源供给中吸附锂亦具有技术储备。 2.1.1盐湖提锂:成本优势明显,解决国内高镁锂比的最佳方案 0% 10% 20% 30% 40% 50% 0 5 10 15 20

27、 2000182019 碳酸锂表观消费同比增速 51.0% 14.0% 10.8% 8.5% 15.7% 动力电池3C玻璃陶瓷其他 图 公司盐湖提锂发展历程 2018年6月,与锦泰锂 业签订3000t/a盐湖提 锂战略合作合同,合 同金额4.68亿。 2019年2月,与锦泰锂 业签订4000t/a盐湖提 锂战略合作合同,合 同金额6.24亿。 2009年进入盐湖提 锂领域研发。 2018年3月,与藏 格控股签订10套 1000t/a盐湖提锂 装置合同,合同金 额5.67亿。 2018年1月青海冷 湖100t/a项目完 成调试,进入正 常运行,实现0到

28、 1的突破。 截止2018年12月向藏格 锂业提供成套设备6套, 其中2套已安装完毕并投 入运行,剩余4套在安装 调试中。 截至2020年,藏格和锦泰一期项 目均已完成建设。 藏格项目确认9条1000t/a产线; 锦泰项目确认2条1000t/a产线。 2.1.1盐湖提锂:多个项目顺利落地,全球市场拓展加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藏格项目:合同金额5.76亿元,10条1000t/a盐湖提锂产线,截至2020年3季度末均已完成建设,并已经完成9条产线的确 认。 锦泰项目:一期合同金额4.68亿元,3条1000t/a盐湖提锂产线,截至2020年3季度末,均已经完成建设,第三条产线在进行

29、 最后调试,其中2条产线于2019年完成了1.8亿元的收入确认。二期合同金额6.24亿元,4条1000t/a产线,预计在一期项目 完成后正式实施。 五矿项目:合同金额2280万元,1条1000t/a盐湖提锂产线,主要是针对已有项目中前段高镁锂比的卤水的预处理,公司在 该项目上实现了“多路阀”技术在盐湖提锂领域的首次使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安装和调试,运行情况良好; 海外情况:截至目前,公司已向国外客户提供包括卤水实验、工艺设计、中试以及大型技术方案设计等十几家,在北美地 区通过子公司PuriTech已成功开发大型盐湖客户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中试订单,未来有望获得大型订单。 截止2019年11月, 与

30、锦泰合作 3000t/a项目已完 成建设,正在进行 产能优化提升。 2019年9月公司与五 矿盐湖签订1000t/a 全套盐湖提锂吸附 装置安装、调试合 同。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锦泰项目现场照片图 锦泰项目现场照片 图 藏格项目现场照片图 藏格项目现场照片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2.1.1盐湖提锂:部分案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图 金属镓产业链示意图 2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砷化镓(GaAs)和氮化镓(GaN)分别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金属镓作为砷化镓和氮化镓的 核心材料,是未来半导

31、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砷化镓和氮化镓主要原料为金属镓,而镓的来源主要有原生镓提取和再生镓两种途径,随着半导体生产工 艺的完善,废料会逐渐减少,再生镓的比例会进一步降低,未来市场主要以原生镓为主。 目前90%的原生镓是由氧化铝工业副产生产,市场上先后出现了几种提取镓的方法:碳酸石灰法、汞齐电解 法、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吸附提镓工艺对氧化铝的生产没有任何影响,并且使用的解吸剂属于一般的无 机酸碱,易处理,不会对环境保护造成压力。因此,吸附材料提取镓的工艺优势更为明显。 2.1.2金属镓:项目顺利投产,氮化镓需求助力业绩增长 图 国内金属镓价格(元/kg) 图 2019年全球原生镓产量分布(%

32、)图 2019年全球金属镓各领域消费占比(%) 21 资料来源:美国地质局,智研咨询,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59% 19% 11% 4% 2% 1%4% LED永磁材料无线通讯光伏 功率器件oled其他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价格:镓4N价格:高纯镓7N 95.20% 4.80% 中国其他 据统计,2019年全球原生镓产量为375吨,再生镓产量为140吨,总供应为515吨,总消费为536吨,存在21 吨供应缺口,市场库存持续走低。其中,国内整体产量约357万吨,均为原生镓工艺,中国占据了全球原生 镓95%以上的份额。 据卓创资讯

33、信息显示,今年以来,下游需求持 续向好,国内镓生产企业开工率持续攀升,由 年初1月的61.52%提升至11月的77.93%,其中东 方希望等企业开工率保持在100%。8月份以来金 属镓(4N)的价格由不到1000元/kg涨至目前的 1720元/kg,涨幅超70%。 2.1.2金属镓:下游持续景气,产品价格不断上行。 图 树脂法提镓工艺流程 22 资料来源:上海有色金属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公司从 2008 年开始实现氧化铝母液提镓材料和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市场上有碱法和酸法两种技术路线, 其中酸法提镓效率更高,是公司独有技术。 公司不仅提供提镓树脂,还具有整线建设

34、和生产线运营的产业化实例,并与中铝集团、锦江集团、东方希 望、吉亚、方园等氧化铝体系均有合作,并且大部分为主要供应商,公司在国内客户覆盖率达 80%以上。 公司IPO募投的2500t/a金属提镓树脂一期项目已于2019年顺利投产,预计未来金属镓吸附分离材料年销量 将达到3000吨以上,有望随着5G、物联网、芯片行业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 2.1.2金属镓:项目顺利投产,下游客户覆盖率高 图 2019年全球镍矿储量分布(%)图 2019年我国镍矿进口分布(%) 23 资料来源:智研资讯,上海有色金属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2.1.3金属镍:湿法引领红土镍领域,未来有

35、望形成突破。 截止2019年底全球已探明镍资源储量约为8900万吨(以金属镍计),其中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镍 资源储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俄罗斯、古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镍资源储量均在400万吨以上。 从全球镍矿山产量看,2019年全球镍矿山产量(以金属镍计)约268万吨,较2018年的240万吨增长 11.6%;其中印尼、菲律宾分别以80、42万吨的产量位居全球前两位。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为我国红土镍矿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2019年我国进口红土镍矿5615万吨,其中自菲 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口红土镍矿2998和2388万吨,占比分别为53.4%和42.5%,两国合计占比达 95

36、.9%。 24% 22% 12% 9% 6% 5% 4% 3% 15%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 俄罗斯古巴菲律宾 南非中国其他 53.4% 42.5% 4.1%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其他 图 预计2040年国内镍资源消费结构(%)图 金属镍产量(万吨) 24 资料来源:亚洲金属网,智研质询,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据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镍资源69%用于不锈钢生产,动力锂电池占比仅为4%。但随着全球新能 源汽车逐步普及,高镍三元和镍氢电池市占率的提升,预计到2040年全球镍资源31%将用于动力锂电池,未 来新能源领域将会成为镍资源需求的重要增长极。

37、镍矿供给结构的变化,是由于镍铁、镍盐产能的持续扩张,其原料均是以红土镍矿为主,而且新能源汽车 产业将推动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对镍钴资源的需求。在红土镍矿开发中,湿法路线工艺逐步成 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给吸附分离技术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红土镍矿在全球镍矿供给 中占比超过65%,预计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 在红土镍矿提镍领域,公司已经完成了中试,技术方案已得到成功验证,目前处于市场开发阶段,未来有 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极。 2.1.3金属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三元电池浪潮助推需求 47% 31% 8% 3% 5% 2% 4% 不锈钢动力电池非铁合金合金钢 电镀铸造其他

38、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19 国内产量全球产量 2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2制药:头孢系列持续领跑,多肽、工业大麻均有望成为下一匹黑马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CBD、甜菊糖) 生物层析纯化介 质(多肽、疫苗、 抗体、血制品) 固相合成 (多肽、氨基 酸) 酶催化 (7ACA、氨基 酸) 发酵类抗生素 (头孢、万古 霉素、碳青霉 烯) 在制药领域,公司提供的吸附分离材料主要应用于西药原药的生产、中药以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此外 在生物医药领域还生产固相载体、层析介质等产品。 图 头孢类抗生素生产流

39、程 26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2.1抗生素: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国内抗生素发展 头孢类抗生素均为半合成产品,是由玉米浆、豆油、叶糖等通过头孢菌发酵得到头孢菌素C(即CPC),CPC 通过化学法或酶法裂解产生7-氨基头孢烷酸(7-ACA),7-ACA是合成各种头孢类抗生素的关键性中间体, 由此衍生出各种头孢类抗生素。 抗生素提取曾常年被国外企业垄断,2003年以来以蓝晓科技为主的国内企业和国内制药企业联合研制出了 成熟的提取工艺和树脂产品,并独创了酶法工艺,使国内头孢产量提升至世界前列,改变了整个头孢产业 的行业竞争格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头孢类抗生素提纯

40、工艺 27 资料来源:亚洲金属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2.2.1抗生素:发酵液提取高纯度CPC,打破陶氏长期垄断。 抗生素制备一般是用专门的菌种通过发酵法获得。发酵液中由菌种产生的抗生素浓度很低,而培养基的 成分复杂、数量庞大,因此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并精制到很高的纯度,需要高效的提取分离技术和 高性能的吸附分离材料。 曾经在较长时期内,CPC提取使用的吸附分离材料长期被陶氏等企业垄断,产品价格较高。公司于2003年 起即着手研发用于CPC提取的大孔吸附树脂,并通过与石药集团等国内领先的CPC生产企业合作,经过反 复研发、试验,公司成功开发出与国外材料吸附量相当、且抗污染能力更好的替代品成功开发

41、出与国外材料吸附量相当、且抗污染能力更好的替代品种种,打破了国外产 品的垄断,推动了国内头孢菌素产业的健康发展。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酶法制备7-ACA工艺流程 28 资料来源:亚洲金属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2.2.1抗生素:酶法制备抗生素关键中间体,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 由CPC裂解生产7-ACA,可以采用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法工艺繁杂、收率低、生产成本较高,反应条件较为极端, 并且由于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裂解过程排放大量的有机、金属废物,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 危害。酶法裂解法工艺操作简便、生产占地面积小、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酶法制备工艺同化学法相比具有因此酶法制

42、备工艺同化学法相比具有 显著的安全、环保和低成本的竞争显著的安全、环保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优势。 2008年以前,国内7-ACA裂解工艺大多采用化学法,与国外企业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公司自2005年开始进行 生产7-ACA的酶载体技术的研究,并通过与国内健康元药业集团健康元药业集团等领先的7-ACA生产企业合作,由公司提供酶 法生产所需的酶载体,使得在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新建的7-ACA生产线上直接采用酶法工艺生产7-ACA成 为现实。目前,公司已与主要大型头孢生产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如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石药集团、科伦药业,降低了企业的生产 成本,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提高了7-ACA产业国际竞争力

43、。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甜菊糖成品图 各类中药成分的提取 29 资料来源:亚洲金属网,华西证券研究所 2.2.2植物制取:中药应用进程加快,低糖类产品有望成为主流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吸附分离材料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已有许 多单味中草药的成分用树脂法提取成功,并得到工业化应用,典型代表为甜菊糖和工业大麻。 甜菊糖具有预防龋齿等口腔疾病的功效,是天然低热量甜味剂,其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摄入人体后不被吸收, 不产生热量,是糖尿病和肥胖病患者适用的甜味剂。公司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甜菊糖系列吸附材料和装置,在提 取效率和产品纯度方面均有较大优

44、势,公司甜菊公司甜菊糖提取材料与整套方案占据国内市场的糖提取材料与整套方案占据国内市场的8 8成以上成以上,20202020年一季年一季 度,公司获得数千万元南美甜菊糖整线项目订单。度,公司获得数千万元南美甜菊糖整线项目订单。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大麻素医疗作用 30 资料来源:Trends in pharmacology science,公开新闻媒体,华西证券研究所 2.2.2工业大麻CBD:全球合法化进程加速,广阔市场空间待开拓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超过100种大麻素,最常见的成分为四氢大麻酚(THC)与大麻二酚(CBD)。CBD是大麻的主要 成分之一,具有抗痉挛、抗焦虑、

45、抗炎等药理作用,CBD不仅可以作用于多种疑难疾病的治疗,还可以有效地消 除四氢大麻酚(THC)对人体产生的致幻作用。 2020年12月联合国麻委会宣布将医用大麻从危险药物名单中移除,欧盟确认CBD可用于食品,美国众议院对娱乐 大麻合法化法案进行全体投票。随着海外大麻合法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更多的国家加入到工业大麻及医用大麻 的研发与销售市场中,目前,工业大麻种植加工仅在我国云南、黑龙江实现合法化。 根据New Frontier Data最新报告,2018年全球工业大麻零售市场规模达3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8.6亿元), 同比增长15%。到2020年,其预计零售市场规模可增至57.3亿美元。

46、整体设备折旧和材料成本分别按照每年10% 计算,折旧按10年计算,对应设备总价值加材料市场超过60亿美元。而根据Canopy Growth测算,潜在的全球工 业大麻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行业前景看好。 表 国内部分CBD提取专利 专利名称提取剂层析材料洗脱剂 从工业大 麻中提取 二氢大麻 酚工艺 石油醚、正 己烷 大孔树脂大孔树脂或 硅胶 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酸 乙酯、乙醇 一种大麻 二酚的提 取方法 乙醇 大孔树脂、大孔树脂、 MCIMCI树脂树脂、十 八烷基键合 硅胶中的一 种或多种 乙醇 一种富集 大麻二酚 的方法 超临界CO2 大孔吸附树大孔吸附树 脂脂AB-8/D101 等 水

47、、甲醇、乙醇、正丁 醇、丙酮、氯仿中的一种 或者几种混合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CBD提取方法 31 资料来源:Trends in pharmacology science,国家知识产权局,华西证券研究所 2.2.2工业大麻CBD:掌握提纯后端技术,覆盖国内所有企业 常见的CBD提取方法有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法、溶剂萃取法、橄榄油提取法、干冰提取法,目前,规模化专业 化提取工厂,多采取溶剂提取法。但无论何种工艺,后端纯化都将用到吸附分离树脂,进行二次提纯。 在工业大麻领域,公司提供分离材料、设备和解决方案。截止2019年10月,CBD各项业务累计销售额 4000万元,并持续 有新

48、增订单;截止2020年6月底,国内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厂家均采用公司的填料或设备。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图 吸附分离材料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32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在食品加工领域,吸附分离树脂可用于果蔬汁质量控制与深加工、蜂蜜脱抗、白酒除浊、饮用水除超标离 子,以及糖、食用香料、色素的精制等。其中,在应用量最大的浓缩果汁质量控制领域,公司为国内最早 进行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与汇源集团、海升果汁、北方安德利汇源集团、海升果汁、北方安德利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 在果汁深加工领域,公司成功攻克了此过程中长期存在褐变、棒曲霉素及农药残留

49、超标、透光率、稳定性 差等难题,公司是国内在果汁领域第一个引入吸附分离技术的企业。未来,随着果汁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 展,浓缩果汁的利润趋于平稳,进一步对果汁进行深加工,挖掘除了果汁以外的其他高价值营养成分,提 取和分离高附加值的果糖、果酸、果胶、多酚等天然营养物质,是果汁加工企业增加利润点的新方向。同同 时东南亚、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的开发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时东南亚、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的开发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 2.3食品领域:国内果蔬汁领域开拓者,行业地位牢固 浓缩果汁、氨基酸、淀粉糖、木糖醇、 有机酸、低 聚糖等食品领域的精制纯化 饮用水出去硝

50、酸根、砷、硼、氟等离子 淀粉糖和蔗糖制备及精制 图超纯水下游应用 33 资料来源: Technavio,海关总署,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所 2、全领域多点开花,未来成长可期 超纯水是为了研制超纯材料,应用超临界精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简单的说是几乎去除氧和氢以外 所有原子的水。目前市场供应的树脂大多数为高斯分布树脂,由间歇式釜式悬浮聚合反应制备。而 公司采用喷射造粒技术制造出的树脂则具有粒度分布均一的特点,因此成为均粒树脂。公司树脂生 产的超纯水品系产品电阻率大于18 M,TOC1-5ppb,甚至更低到ppt,在半导体、液晶面板、医药 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核电、芯片、面板等高端领域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公司研究】蓝晓科技-深度报告:打造产业服务一体化国产替代树脂龙头起航-210108(43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