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消费行业:消费已经形成共识为什么我们率先上调全球电动车销量-210712(60页).pdf

编号:45315 PDF 60页 1.7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消费行业:消费已经形成共识为什么我们率先上调全球电动车销量-210712(60页).pdf

1、1 CONTENTSCONTENTS 目录目录 C CCONTENTCONTENTS S 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 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 消费已经形成共识消费已经形成共识 为什么我们率先上调全球电动车销量为什么我们率先上调全球电动车销量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2021.7.122021.7.12 2 历史复盘:我们复盘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历史复盘:我们复盘了小排量、涡轮增压、SUV等车型的增长路径,对汽车消费增长的路径总结如下:等车型的增长路径,对汽车消费增长的路径总结如下: (1)均呈现出J型增长,即渗透率越高反而增速可

2、能越快,中国的面包车市场、涡轮增压市场即表现出这种特征; (2)一般在7-10年完成渗透; (3)一旦消费者共识形成,持续性和爆发性都将超市场预期。 电动车消费趋势的判断:电动车消费趋势的判断: (1)我们认为,电动车增长会持续超现在市场预期的25年25%、30年40%渗透率。这种线性预期不符合汽车消费增长的规律。 (2)当前,无论从政策端、供给端还是消费端都已经形成共识,具备了持续爆发式J型增长的潜力。 中美欧共振,全球电动化主升浪开启:中美欧共振,全球电动化主升浪开启: (1)中国:自发需求开启,国内市场是全球电动化最成熟的市场,将持续引领全球电动化; (2)欧洲:经济性+碳排放,欧洲市场

3、对电动车接受度基本看经济性,因此自发需求强,在市场过度关注政策扰动的情况下,22年欧洲有可能超预期; (3)美国:政策、供给双驱动,21年开始爆发比较确定,经济型市场和皮卡是最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需求测算偏差需求测算偏差风险风险,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电池产能过剩引起扩产放电池产能过剩引起扩产放缓的风险缓的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摘要摘要 qRrPmOqNrQsOrQrPwPnQtP7NbP8OmOp

4、PnPoPfQmMpQfQpOnRbRnMqOxNpPnRxNmRmR目 录 C O N T E N T SC O N T E N T S 需求需求 零部件零部件 动力电池动力电池 1 2 3 4 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上涨使得日系小型车、小排量车需求增加,日系车得到广泛认可,呈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上涨使得日系小型车、小排量车需求增加,日系车得到广泛认可,呈J型增长型增长。石油危机中,油价的提高使人们对汽车的兴趣大减,欧美汽车生产厂商纷纷减产,而这时日本却以其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70年代前期三年时间里日本汽车出口量翻了一番,达到200万辆。日系车占全球比例从1975年的20%增长

5、到1991年的36%,产量从700万辆突破到1349万辆。出口量从1970年的20.5%增长到1981年的54.1%。尤其在美国市场,开始了“日系车的狂欢”。 复盘复盘1 1:石油危机铸就日系车崛起:石油危机铸就日系车崛起 图图:1947-1990日系轿车出口量(辆)日系轿车出口量(辆) 图图:1947-1990日系轿车产量(辆)日系轿车产量(辆) 110 9,947,972 -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020001 4,482,130 0500,0001,000,0001,

6、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5,000,0000505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日本汽车产品占):日本汽车产品占全球比例连续大幅增长至全球比例连续大幅增长至20%,出口占比由,出口占比由1970年年20.5%飙升至飙升至51.1% 第二次石油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日本汽车产品占):日本汽车产品占比全球比例进一步上升到比全球比例进一步上升到1981年的年的30%,其中

7、,其中54.1%的汽车实现出口的汽车实现出口 第三次石油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1992):日本汽):日本汽车产品占比全球车产品占比全球比例上升至比例上升至1991年的年的36% 5 复盘复盘2:2010-2017年中国年中国SUV销量占比提升迅速销量占比提升迅速 020000004000000600000080000000000014000000轿车 MPVSUV其他 0%10%20%30%40%50%60%70%80%90%100%轿车 MPVSUV其他 SUV为中国市场销量增速最快车型为中国市场销量增速最快车型 2010年以前,中国车市以轿车为主,SUV销量较

8、低。此后,SUV销量开始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顶峰,销量达1020万辆。 到了2020年,SUV年销量达到946万辆,并超过轿车(903万辆),成为中国销量最高车型,占市场总量的37%(轿车36%)。 2004-2020年SUV销量年均复合增速为31%,为销量增速最快车型。 图图:2004年年SUV销量销量13万辆,万辆,2020年达年达946万辆(辆)万辆(辆) 图图:2004年年SUV销量占比销量占比2%,2020年占比年占比37% 6 汽车下乡政策刺激面包车需求快速增长。汽车下乡政策刺激面包车需求快速增长。2005-2010年,中国面包车销量由83万辆增长至249万辆,CAGR+25%

9、。面包车销量的迅速提升主要系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出。2009年,国家公布了汽车增量的普惠性政策,对购买1.3L以下排量或置换轻型载货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极大的促进了面包车销量的增长。 复盘复盘3 3:下乡政策刺激面包车销量增长:下乡政策刺激面包车销量增长 图表:图表:2005-2010年中国面包车销量(万辆)年中国面包车销量(万辆) 05003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中国面包车销量(万辆) 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出 7 复盘复盘4 4:中国涡轮增压车型历史复盘:中国涡轮增压车型历史复盘政策催生内在需求政策催生内在需求 图图:20102010- -201

10、92019中国中国汽车销量汽车销量& &配有涡轮增压汽车销量配有涡轮增压汽车销量(辆辆)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000192010-2019年中国配有涡轮增压车型渗透率(%) 新车船税法出台以及国四排放标准出台 新排放税出台国五排放标准出台 图图:20102010- -20192019年年中国配有涡轮增压车型渗透率中国配有涡轮增压车型渗透率(% %) 中国涡轮增压车型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初始阶段:200

11、9-2011中国涡轮增压车型渗透率维持在17%-19%低区间。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由于2011年国四标准、2012年国务院节能减排政策以及2012年中国新实施的排量税收政策下等多重因素政策影响下,涡轮增压车型渗透率从2011年17.85%快速至2012年29.82%,并在2012-2016年涡轮增压车型渗透率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爆发阶段爆发阶段:由于2017年国五新规出台、以及2017年国家新车辆购置税对小排量车型更加友好(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中国涡轮增压车型需求得到大爆发。渗透率从

12、2017年39.33%在三年的时间中迅速攀升至2019年92.03%。 结论结论:在政策的催生下,国内涡轮增压车型的内在需求得到激发。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0500000000000200000002500000030000000200182019中国配备涡轮增压车型&未配备涡轮增压车型销量对比 中国配有涡轮增压汽车车型销量 中国未配有涡轮增压汽车车型销量 中国配有涡轮增压汽车车型销量同比增速 8 电动化新车型投放加速电动化新车型投放加速 品牌品牌 车型

13、车型 类型类型 级别级别 预计售价(万元)预计售价(万元) 预计上市时间预计上市时间 特斯拉 semi 21年底 roadstar 22年/23年 Model Y 纯电 B 34.79-37.79 2021 蔚来 Force 轿车 B 26 4Q2021 长安、华为、CATL合资新品牌 未知 SUV B / 4Q2021 小鹏 P5 轿车 A / 2021 威马 EVOLVE Concept SUV B / 2Q2021 Maven 轿车 B / 2Q2021 比亚迪 秦PLUS DM 轿车 B 15 1Q2021 宋PLUS DM MPV B 14 4Q2020 D1 MPV B / 4Q2

14、020 e9 轿车 C 20 2020.12 吉利 领克纯电 SUV A / 2021 上汽 新款EUNIQ 6 纯电 B 17.58-23.50 2021 R汽车-MARVEL R 纯电 B 21.98-25.98 2021-2 广汽 Aion Y 纯电 A / 1Q2021 长城 WEY摩卡 插混 B 2021 长安 UNI-K 插混 B 15.39-18.49 2021年3月 通用 雪佛兰Bolt EV SUV 20.66-21.85 2021Q2 畅巡 SUV A 15.99-17.99 2021 大众 ID.4X SUV A 19.98-27.28 2021-1 ID.3 SUV A

15、 / 2021 ID.6X SUV B / 2021 丰田 威兰达 SUV A / 2021H1 C-HR SUV B / 2021H1 本田 EA6 轿车 A / 2021 日产 Ariya 纯电SUV A / 2021Q4 宝马 BMW IX SUV / 2021 纯电动i4 轿车 B / 2021-6 现代 名图 轿车 B 13.38-16.88 2021-3 IONIQ5 SUV A / 2021 奔驰 EQA 纯电SUV A / 已在德国投产,2021年会在国内投产 EQE 纯电轿车 C / 预计在2021年12月发布 EQS 纯电轿车 C / 预计在2021年8-9月份全球首发,1

16、1月份上市 F150 纯电 2021 表表:2121年主要车企重点新车规划年主要车企重点新车规划 9 特斯拉:进军特斯拉:进军SUV、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 Model YModel Y 爬坡进行中。爬坡进行中。Model Y 北美2020年3月已交付,累计销量达9.4万台(Marklines数据)。国产2021年1月开始交付,1-3月销量16747台(乘联会数据)。德国工厂生产后(预计2021.7)欧洲开始交付; CyberTruckCyberTruck填补皮卡市场空白,美国销量空间有望打开。填补皮卡市场空白,美国销量空间有望打开。单电机版预计2021年末

17、至2022年初交付,双电机及三电机预计2022年开始交付;美国皮卡体量较大但电动化渗透率为0,电动化空间广阔。 SemiSemi、Roadster Roadster 进一步开辟新市场。进一步开辟新市场。Semi定位半挂卡车,Roadster定位跑车。 图图:特斯拉部分新车型:特斯拉部分新车型 Marklines,中泰证券研究所 10 特斯拉:进军特斯拉:进军SUV、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 基于各地工厂产能规划,我们预计基于各地工厂产能规划,我们预计20212021、2222年特斯拉产量分别为年特斯拉产量分别为90.590.5、135.6135.6万辆,同比万

18、辆,同比+81%+81%、50%50% ,中泰证券研究所预测 图表:图表:20212021- -20222022年特斯拉全球销量预测(万辆)年特斯拉全球销量预测(万辆) 2021年特斯拉交付量预测年特斯拉交付量预测 北美 欧洲 中国 其他 合计 2021E Fremont S+X 2.6 1.0 0.9 0.3 4.9 47.3 3 11.3 7.4 1.3 20.0 Y 22.5 22.5 上海工厂 3 3.2 21.9 0.9 26.0 41.5 Y 15.5 15.5 德国工厂 Y 0.9 0.9 0.9 德州工厂 Y 0.8 0.8 0.8 Cybertruck 0.02 0.02 内

19、华达工厂 Semi 0.01 0.01 合计合计 37.2 12.5 38.3 2.5 90.5 2022年特斯拉交付量预测年特斯拉交付量预测 北美 欧洲 中国 其他 合计 2022E Fremont S+X 4.1 1.4 1.2 0.5 7.1 45.5 3 13.8 10.2 24.0 Y 6.4 4.4 3.6 14.4 上海工厂 3 19.4 2.7 22.1 49.6 Y 27.6 27.6 德国工厂 3 1.8 1.8 16.1 Y 14.3 14.3 德州工厂 Y 14.4 14.4 23.2 Cybertruck 8.8 8.8 内华达工厂 Semi 1.2 1.2 1.2

20、合计合计 48.7 32.1 48.2 6.7 135.6 11 比亚迪:比亚迪:DM-i主打平价主打平价,价格下沉,价格下沉至纺锤至纺锤重心市场重心市场 DMDM- -i i混动架构:打造高经济性平台。混动架构:打造高经济性平台。核心亮点: 1)1.5T发动机热效率登顶全球。DM-i混动架构核心竞争力是其燃油经济性,通过采用阿特金森循环、EGR等技术,平台配置的骁云1.5L高效发动机压缩比达到15.5,热效率达43%,登顶全球。 2)EHS电混系统高度集成化,高效率+体积优化。 3)专用刀片电池,支持快充等。 秦秦Plus DMPlus DM- -i i下沉至下沉至1010- -1515万元

21、重心市场,具备高性价比优势,有望成为爆款车型。万元重心市场,具备高性价比优势,有望成为爆款车型。 图:比亚迪销量预测(单位:台)图:比亚迪销量预测(单位:台)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新闻,Marklines,中泰证券研究所预测 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900000A2021E2022E2023E比亚迪 12 华为汽车:赋能合作伙伴,销量有望超预期华为汽车:赋能合作伙伴,销量有望超预期 华为入局,定位赋能华为入局,定位赋能。华为系统包括三域控制、动力、热管理、激光等传感器,是整车产品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华为

22、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集中式架构全栈技术的供应商。 合作伙伴订单大超预期合作伙伴订单大超预期。北汽蓝谷极狐、小康赛力斯均得到市场高度关注,赛力斯订单超北汽蓝谷极狐、小康赛力斯均得到市场高度关注,赛力斯订单超1 1万,万,21H221H2长安长安HIHI车型车型有望推出有望推出。 图:华为图:华为ADSADS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图图:赛:赛力斯力斯SF5SF5 13 中国市场:两端需求打开,中国市场:两端需求打开,中间市场正在突破中间市场正在突破 两端市场进一步打开。两端市场进一步打开。21年3月电动车高低两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其中A00级批发销量6.7万,份额累计占到纯电动的

23、40%;A级电动车累计占纯电动份额21%;B级电动车达5.2万辆,环比+79%,纯电动份额29%。 从车企角度,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分别占领高低两端市场,批发分别4.1万辆、特斯拉3.5万辆,比亚迪2.4万辆。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打开了20万及以上的中高端电动车市场,是贡献电动车销量最大的价格区间。以五菱宏光、长城欧拉为代表凭借其低端代步的产品定位迅速提升了低端电动车渗透率。 图图:新能源车不同车型批发销量与占比(辆):新能源车不同车型批发销量与占比(辆) 车型车型 21年年3月月 同比同比 环比环比 21年累计年累计 累计同比累计同比 累计占比累计占比 20年占比年占比 纯电动 A00 667

24、20 860% 103% 159076 1087% 40% 32% A0 13687 206% 111% 33823 288% 9% 10% A 33305 46% 127% 81156 64% 21% 34% B 51977 316% 79% 114184 419% 29% 22% C 2852 3421% 85% 6547 1814% 2% 1% 纯电动合计 168541 260% 99% 394786 320% 84% 82% 插电混动 A0 344 1620% 86% 626 782% 1% 1% A 15397 572% 97% 34391 332% 46% 36% B 14831

25、360% 143% 32647 268% 43% 48% C 2923 14% 65% 7825 90% 10% 15% 插电混动合计 33495 313% 111% 75489 259% 16% 18% 新能源乘用车总 202036 258% 101% 470275 308% 100% 100% 排名排名 车型车型 3月月 同比同比 排名排名 车型车型 1-3月月 同比同比 1 宏光MINI 29413 - 1 宏光MINI 72498 - 2 Model 3 25327 119.40% 2 Model 3 52858 228.90% 3 Model Y 10151 - 3 比亚迪汉EV 2

26、1353 - 4 欧拉R1 8527 649.30% 4 欧拉R1 19178 614.30% 5 比亚迪汉EV 7956 - 5 Model Y 16422 - 6 Aion S 5738 94.00% 6 Aion S 14554 106.80% 7 奇瑞eQ 5308 394.70% 7 奇瑞eQ 13215 476.10% 8 理想ONE 4900 238.60% 8 理想ONE 12579 334.40% 9 奔奔EV 4076 558.50% 9 奔奔EV 10574 1223.40% 10 哪吒V 3206 - 10 荣威eRX5 9030 500% 图图:20212021年新能

27、源乘用车销量排名(辆)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辆) 14 中国:双积分约束强化,油耗积分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双积分约束强化,油耗积分压力越来越大 双积分约束强化。双积分约束强化。考虑到CAF正分无法抵补NEV负分,NEV正分可以抵补CAF负分。且21年开始,历年结转的NEV正分需要打50%折扣。我们预计,21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供求将逆转,主要由于油耗负积分过大主要由于油耗负积分过大,预计价格将上涨至2000-4000元。 年度年度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乘用车销量(万辆) 2,448 2,419 2,212 2,002 2,002

28、 2,062 2,134 2,209 销量增速 -1.2% -8.6% -9.5% 0.0% 3.0% 3.5% 3.5% 新能源积分目标比例 不执行 10% 12% 14% 16% 18% 新能源积分目标值(1) 200.2 240.3 288.7 341.5 397.6 需抵消燃油负积分(2) 140 187 231 316 373 积分总计(1)+(2) 340 427 519 658 771 单车的NEV积分 3.8 3.80 3.80 2.47 2.40 2.30 对应新能源汽车产量(万辆) 90 112 210 274 335 图图: NEVNEV积分约束下的电动车销量(万台)积分

29、约束下的电动车销量(万台) 21年策略报告碳中和下新能源的加速增长和供需失衡 15 中国:新能源车积分交易价格提升中国:新能源车积分交易价格提升 价格:价格:工信部规定,2021-2023年新能车积分达标比例分别为14%、16%、18%。2019年价格约800元,目前价格涨至3000元/分。按照一台车平均3分计算,一台车积分收入将达到9000元。 受益车企:1)比亚迪 2)造车新势力 3)五菱宏光等。 图图:新双积分政策主要变化新双积分政策主要变化 序号序号 主要变化主要变化 具体政策具体政策 1 增加小型企业油耗积分核算优惠措施 2016年度至2020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6

30、%以上的,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3%以上不满6%的,其达标值放宽30% 2021年度至2023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达到4%以上的,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2%以上不满4%的,其达标值放宽30%; 2 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自由交易 2019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一年; 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50% 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仅核算传统能源乘用车)与达标值的比值不高于1

31、23%的,允许其当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50%。只生产或者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50%的比例结转 3 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应当通过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归零 21年策略报告碳中和下新能源的加速增长和供需失衡 16 欧洲市场:碳排放欧洲市场:碳排放+经济性驱动,全球电动化领头羊经济性驱动,全球电动化领头羊 严苛的碳排放政策和经济性驱动,欧洲销量及渗透率呈向上趋势。严苛的碳排放政策和经济性驱动,欧洲销量及渗透率呈向上趋势。欧洲十国2021年3月销量为20.3万辆,同比+170.6%,环比+102.3%。 图图:欧洲十国电动车合计

32、销量及渗透率:欧洲十国电动车合计销量及渗透率 ACEA,中泰证券研究所 0.0%5.0%10.0%15.0%20.0%25.0%30.0%0500000200000250000300000BEVPHEV当月渗透率 注:欧洲十国为德国,法国,挪威,英国,荷兰,意大利,瑞典,西班牙、瑞士、丹麦。十国20年电动车销量121万辆,占欧洲电动车销量的88.8%(ACEA数据) 17 欧洲市场:碳排放欧洲市场:碳排放+经济性驱动,全球电动化领头羊经济性驱动,全球电动化领头羊 欧洲偏好经济性小车。欧洲偏好经济性小车。 消费观念上欧洲秉持实用性第一,重视经济性。B级以上车型占比34.8%

33、,远低于中美。2020年欧洲电动销量排名前十主要是小型车或小型SUV。 图图:欧洲汽车销量分级别:欧洲汽车销量分级别 表:欧洲电动车销量排名表:欧洲电动车销量排名 8.1% 24.6% 32.5% 25.4% 6.4% 3.0% A00A0ABCD排名排名 品牌品牌 车型车型 1 雷诺Zoe 小型电动车 2 特斯拉Model 3 中型汽车 3 现代 Kona EV 小型SUV 4 大众e-高尔夫 小型SUV 5 奥迪 e-Tron 小型 SUV 6 大众ID.3 紧凑型SUV 7 标致 208EV 小型车 8 起亚 Niro EV 小型车 9 日产 Leaf 小型 SUV 10 三菱 Out

34、lander 小型SUV 050000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5万以内 5-10万 10-15万 15-20万 20-25万 25-30万 30-40万 40-50万 50万以上 图图:2020年年1 1- -1111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辆,人民币)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辆,人民币) 18 美国市场:渗透率落后中欧,特斯拉一枝独秀美国市场:渗透率落后中欧,特斯拉一枝独秀 电动化进程落后中欧,特斯拉一枝独秀。电动化进程落后中欧,特斯拉一枝独秀。据Marklines,2020年美国电动车销量达33.2万辆,电动化为2.2%,其中特斯拉占据了6

35、2%的份额,主要原因是:在补贴政策总体稳定情况下,其他车企缺乏具有吸引力电动车型。 中低端车型渗透率较低。中低端车型渗透率较低。由于缺乏优质供给,4万以上车型依赖于特斯拉的销量带动,4万美元以下车型渗透率2018-2020几乎无变化,处于较低水平。 图图:美国电动车销量及渗透率:美国电动车销量及渗透率 图图:美国电动车各品牌市占率:美国电动车各品牌市占率 62.0% 6.3% 5.3% 3.4% 2.9% 20.1% Tesla雪佛兰 丰田 奥迪 日产 其他 19.5 35.6 32.0 33.2 1.1% 2.0% 1.8% 2.2% 0.0%0.5%1.0%1.5%2.0%2.5%0510

36、020020销量 市占率 0.9% 0.8% 3.2% 1.7% 7.0% 0.6% 0.9% 2.9% 8.4% 6.9% 0%1%2%3%4%5%6%7%8%9%2万以下 2-3万 3-4万 4-5万 5万以上 201820192020图图:美国电动车各价格区间渗透率(美元):美国电动车各价格区间渗透率(美元)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泰证券研究所 19 美国市场:美国市场:SUV、皮卡电动化有待提升、皮卡电动化有待提升 皮卡、皮卡、SUVSUV市占率逐渐提高,电动化渗透率低于轿车。市占率逐渐提高,电动化渗透率低于轿车。从历史数据来看,美

37、国市场开始逐渐偏好SUV、皮卡。2016-2020年SUV、皮卡市占率持续提升,轿车市占率下滑。由于SUV、皮卡缺乏电动车型供给,目前皮卡的渗透率为0,SUV渗透率2020年增长至4.2%,主要由于Model Y的放量,但仍较轿车(10.6%)有所差距 大车仍是美国市场主流,碳减排压力更大。大车仍是美国市场主流,碳减排压力更大。美国B级以上车型2020年销量占比为82.4%导致大排量的车型占比更多,减排压力大。 图图:分车种市占率:分车种市占率 5.5% 6.4% 9.7% 10.5% 10.6% 1.1% 1.1% 1.5% 1.7% 4.2% 0%2%4%6%8%10%12%2016201

38、7201820192020轿车 皮卡 SUVMPV0%10%20%30%40%50%60%200192020轿车 皮卡 SUVMPV其他 0.3% 1.3% 16.0% 45.4% 25.7% 11.4% A00A0ABCD图图:分车种电动化渗透率:分车种电动化渗透率 图图:20202020年分级别销量占比年分级别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泰证券研究所 20 美国市场:新提案刺激美国市场加速电动化美国市场:新提案刺激美国市场加速电动化 2021年年5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提案,拟提高电动车补贴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提案,拟提高电动车补贴 不再限制每个制造商使用插电

39、式电动汽车税收抵免(EV税收抵免)的权利,个人抵免额可退还。 将购买电动车抵税金额上限提高到将购买电动车抵税金额上限提高到12500美元(美元(7500美元美元+2500美元(满足在美国组装)美元(满足在美国组装)+2500美元(满足有工会)美元(满足有工会)。商业运营商将获得价值30的购买电动汽车的不可退款信贷。直到美国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DOT)确定电动车占年度汽车销量电动车占年度汽车销量的的50以上为止,抵免额可以一直使用,以上为止,抵免额可以一直使用,此时抵免额将被逐步淘汰。 2021年年5月参议院财政委提案月参议院财政委提案 2009年法案(现有)年法案(现有) 抵税金额 单车基础补

40、贴上限7500美元(联邦补贴) 每kWh抵税417美元,上限7500美元/辆 若车辆最终在美国生产组装,增加2500美元 若车企组装工厂有美国工会组织,再增加2500美元 退坡门槛 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确定电动车占年度汽车销量的50以上,抵免额将被逐步淘汰。 累计销量达20万辆 退坡机制 未明确 每6个月降低50%,一年后无补贴 其他 个人每年总收入高于7.5万美元,或家庭总收入高于15万美元,无法申请 备注 购买电动车获得的抵税金能直接抵扣个人纳税额度,相当于直接给予现金补贴 图表:图表:20212021年年5 5月美国清洁能源法案电动车补贴内容月美国清洁能源法案电动车补贴内容 21 美国市场

41、:美国经济性市场电动化将迎来爆发美国市场:美国经济性市场电动化将迎来爆发 我们预计新政将刺激美国中低端市场加速电动化我们预计新政将刺激美国中低端市场加速电动化 目前美国的7500美元电动车补贴无明确规定车辆售价限制。 此次其中一条修正案提出,对售价超过47500美元的豪华电动车不提供抵免。若最终落地方案中包含此限制,售价4.75万美元以下经济性电动车将大幅受益(补贴占车售价比例超过25%)。 图表:从受益车型看,特斯拉目前是最受益的车企之一图表:从受益车型看,特斯拉目前是最受益的车企之一 车企车企 补贴情况补贴情况 特斯拉 Model 3 SR+售价$34190,最高抵免10000美元,占比2

42、9%。 Model Y LR售价$46190,最高抵免10000美元,占比22%。 Model 3、Y性能版,S、X,无抵免。 Cybertruck低配,最高抵免10000美元,占比26%。 福特 Mustang Mach-E起售价$4289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29%。 F-150 Lighting售价$4618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27%。 Ford Focus EV起售价$29120,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43%。 通用汽车 Chevrolet Bolt EV起售价$3749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占比33%。 GMC Hummer EV起售价$79995,

43、无抵免。 卡迪拉克Lyriq EV起售价$59990,无抵免。 其他可抵免车型: 尼桑Leaf起售价$31620,最高抵免12500美元(日产美国田纳西工厂组装),占比40%。 大众ID4起售价$39995,最高抵免12500美元(大众美国田纳西工厂组装),占比31%。 其他无抵免车型: Rivian:R1T售价$75000,R1S售价$77500 Lucid Air起售价$69900 奥迪e-tron起售价$65900 保时捷Taycan$79900 22 美国市场:上调未来三年美国电动车销量预测美国市场:上调未来三年美国电动车销量预测 若新政顺利通过国会落地,我们上调美国若新政顺利通过国会

44、落地,我们上调美国2021-23年电动车销量,分别为年电动车销量,分别为61万(原预测万(原预测45万)、万)、121万(原预测万(原预测90万)、万)、196万(原预测万(原预测160万),主要增量来自于特斯拉万),主要增量来自于特斯拉3、Y、皮卡、皮卡、4万以下经济型电动车等。万以下经济型电动车等。 图表:假设新政通过,图表:假设新政通过,20212021- -2323年电动车销量预测(辆)年电动车销量预测(辆) 0500000000200000025000002020A2021E2022E2023E美国 23 欧洲:碳排日趋加严,车企电动化压力较大欧洲:碳排日趋加严

45、,车企电动化压力较大 20212021年年1 1月月1 1日欧洲起正式实施超严碳排放法规:日欧洲起正式实施超严碳排放法规:2021年乘用车平均CO2排放量减少到95g/km;2025、2030年乘用车分别较2021年降低15%、37.5%,对应为81g/km、59g/km;超排罚款:汽车销量 x 95欧元/g。 2020年1-9月数据显示,欧洲车企仅有PSA-欧宝达标,戴姆勒、大众等传统车企压力较大。 表:表:新车队平均新车队平均CO2CO2排放排放(g/km)(g/km) 新车队平均新车队平均CO2排放排放(g/km) OEM 目标差距 2020年9月 YTD 2020 合规积分 20年现况

46、 20年目标 差距 WLTP NEDC WLTP NEDC PI EC SC NEDC NEDC NEDC PSA-欧宝 -1% 121 97 124 99 3 0.1 4.7 91 92 -1 雷诺 2% 118 100 123 105 3 0.2 75 94 92 2 日产 2% 135 108 135 108 3 0.1 75 97 95 2 宝马集团 2% 138 114 141 116 3 0.9 7.5 105 103 2 起亚 2% 116 101 123 107 3 0 7.5 97 94 3 现代 3% 115 101 123 108 3 0 7.5 97 94 3 丰田-马

47、自达 4% 120 98 125 102 3 0.1 0.6 98 95 3 福特-沃尔沃 5% 133 112 136 114 3 0.1 5.9 105 101 4 平均 5% 126 105 134 111 3 0.2 6.3 101 96 5 FCA-特斯拉-本田 8% 116 97 134 113 3 0.1 7.5 102 94 8 大众集团 9% 133 109 142 116 3 0 7.1 106 97 9 戴姆勒 13% 134 114 149 126 3 0.7 7.5 115 102 13 ,Jato Dynamics,中泰证券研究所 24 欧洲:政策力度加大,长期发展

48、趋势确立欧洲:政策力度加大,长期发展趋势确立 中短期均有补贴政策,同时辅以税收等优惠措施,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中短期均有补贴政策,同时辅以税收等优惠措施,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0年11月德国政府将电动车补贴政策延长至2025年。 2021年我们预计会有更多国家推出新的补贴政策:1)汽车产业作为欧洲经济支柱之一,刺激新消费,加快经济复苏;2)帮助实现碳中和目标。 长期看,欧洲迈向碳中和已成较为一致的预期,发展新能源车为减少碳排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看,欧洲迈向碳中和已成较为一致的预期,发展新能源车为减少碳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多国设定了禁售燃油车时间,并加大电池、充电设施等新能源产业方面的相关投资

49、,赋予了新能源产业长期成长性。 表:德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支持政策表:德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支持政策 政策推出时间政策推出时间 政策方向政策方向 政策内容政策内容 2011 机动车税 2020年底前对纯电动汽车免除机动车税 2015 电动出行特权 新能源汽车向右交通优先权,包括减免多种交通费和通行限制豁免 2016 购车补贴 纯电补贴4000欧元,插混补贴3000欧元 政府采购 联邦政府新车采购目标:20%新能源汽车 2017 充电设施 2020年底前对充电设施建设投资3亿欧元 清洁空气 为市政府及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采购拨款4亿欧元 电动汽车标准化 制定电动汽车标准化政策方案 2018 公司新能源车 2

50、019年1月起对公司用新能源车执行补贴方案 2019 购车补贴 纯电最高补贴6000欧元,插混最高补贴4500欧元 2020 经济刺激计划 纯电最高补贴9000欧元(持续到2025年) 国家国家 禁售时间禁售时间 文件名称及发布时间文件名称及发布时间 挪威 2025 National Transport Plan 2018-2029 (2017) 丹麦 2030 -Climate and Air Plan (Oct 2018) 荷兰 2030 Climate Agreement (Jun 2019) 瑞典 2030 Climate Policy Action Plan - Facts (Dec

51、 2019) 苏格兰 2032 Climate Change Plan (May 2018) 英国 2030 Announcement by PM Boris Johnson (Nov 2020) 法国 2040 Mobility Guidance Law (Dec 2019) 西班牙 2040 Draft Law on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Jul 2019) 表:欧洲各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表:欧洲各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25 需求预测:全球需求预测:全球 图:主要国家销量预测(辆)图:主要国家销量预测(辆) 注:由于2021年一季度全球电动

52、车销量超出我们预期,提高销量预测 图:主要国家销量预测(辆)图:主要国家销量预测(辆) 2020A2020A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中国 1227138 2728535 4199785 5276690 yoy 122.3% 53.9% 25.6% 美国 319242 609796 1213852 1956275 yoy 91.0% 99.1% 61.2% 欧洲 1345944 2075654 2661057 3262813 yoy 54.2% 28.2% 22.6% 其他地区 184862 356100 507400 665100 商用车 12000

53、0 160000 180000 200000 合计合计 386 59300855930085 87620948762094 60878 yoy 85.5% 47.8% 29.7% 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2020A2021E2022E2023E中国 美国 欧洲 目 录 C O N T E N T SC O N T E N T S 需求需求 零部件零部件 动力电池动力电池 2 3 1 27 观点总结观点总结 1 1、产销及中游排产继续超预期。、产销及中游排产继续超预期。 6月排产环比继续向上

54、,紧平衡环节供不应求压力进一步上升,中游排产作为电动汽车板块最重要的景气度指标之一,年初至今持续超预期,属于板块2015年以来首次。欧美市场电动汽车产销数据5月拐点向上,环比拐点证明海外需求稳健提升,叠加国内月均数据持续超预期,全球需求有望进一步上调。 2 2、电解液和隔膜等是目前产业链最为短板的环节。、电解液和隔膜等是目前产业链最为短板的环节。 6f的紧缺我们判断至少要持续到明年年中,主要因为上游设备排产已满、扩产周期较长,由于行业产能多年不盈利,目前从设备到材料,均存在制约,其供不应求时间大概率会超出市场预期。预计vc紧缺会至少持续到明年年中。受到产能爬坡慢、设备排产周期长等原因,隔膜目前

55、新增产能投产较慢,且具备快速扩张能力的公司骤减,今年下半年紧缺会加剧。 3 3、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今年电动汽车属于需求持续超预期带来的全面性大级别行情,择时上我们更重视以中游排产和下游产销数据为核心的景气度指标;选股角度,我们中长期仍坚持看好具备成本和产品优势龙头公司,如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同时看好供不应求带来的量价齐升以及产能外溢带来的二线弹性标的的机会。 28 总量研究:总量研究:21年全球动力装机量将达到年全球动力装机量将达到269GWh 图:图:2121年动力装机量将达到年动力装机量将达到269GWh269GWh(单位(单位GWhGWh) 0050060070

56、02020A2021E2022E2023E29 2121年商用车有望恢复。年商用车有望恢复。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国内商用车销量12万,主要受到疫情等影响。21年我们判断将会大幅提升。 我们预计比亚迪、特斯拉铁锂车型占比提升。我们预计比亚迪、特斯拉铁锂车型占比提升。国产特斯拉Model 3包含磷酸铁锂版,预计未来Model Y也有望装配。随着比亚迪重庆工厂的刀片电池产能逐步提高,我们预计装配率也将提升。 我们预计21年铁锂装机量会达到69GWh,YOY+180%。 总量研究:总量研究:21年磷酸铁锂装机量将大幅度提升年磷酸铁锂装机量将大幅度提升 图:图:20202020- -20232023

57、年铁锂出货量预测(单位:年铁锂出货量预测(单位:GWhGWh) 02040608002020A2021E2022E2023E30 电池:预计电池:预计21年价格稳定,年降难以执行年价格稳定,年降难以执行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动力电池价格趋势(图:动力电池价格趋势(WhWh/ /元)元) 4Q204Q20年来,动力电池价格保持稳定:年来,动力电池价格保持稳定: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5-0.55元/wh,三元电芯报价为0.65-0.67元/wh。 原材料成本压力下,原材料成本压力下,2121年年降难以执行:年年降难以执行:目前上游资源品以及材料价格均在上涨,

58、电池年降难以执行。 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磷酸铁锂(电芯) 三元(电芯) 31 电池:预计电池:预计21年价格稳定,年降难以执行年价格稳定,年降难以执行 来源:鑫椤锂电,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表:近期电池产业链原材料价格走势表:近期电池产业链原材料价格走势 32 隔膜:一超多强格局强化隔膜:一超多强格局强化 中泰证券研究所 表:隔膜竞争格局分析表:隔膜竞争格局分析 隔膜隔膜 毛利率毛利率 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 2017 2018市市 2019 2017 2018 2019 2020H1 2018 2019 2020Q1-Q3 集

59、中度 CR5企业 市占率 集中度 CR5企业 市占率 集中度 CR5企业 市占率 湿法湿法 47% 49% (恩捷)恩捷) 45% (恩捷)恩捷) 35% 38% 36% CR3:63% 上海恩捷 26% CR3:55% 上海恩捷 36% CR3:67% 上海恩捷 44% CR5:75% 苏州捷力 21% CR5:64% 苏州捷力 12% CR5: 79% 苏州捷力 12% 中锂 17% 中锂 8% 湖南中锂 11% 重庆纽米 6% 沧州明珠 5% 星源材质 8% 金辉高科 6% 鸿图 4% 沧州明珠 4% 干法干法 52% 48% 42% (星源材质)(星源材质) 36% (星源材质)(星源

60、材质) CR3:41% 星源材质 20% CR3:52% 星源材质 23% CR3:62% 星源材质 28% CR5:54% 沧州明珠 12% CR5:73% 中兴新材 16% CR5: 75% 惠强能源 22% 河南义腾 9% 惠强能源 13% 中兴新材 12% 中科科技 9% 沧州明珠 12% 沧州明珠 9% 重庆纽米 4% 中科科技 9% 旭成科技 4% 湿法隔膜格局优化,龙头马太效应凸显。湿法隔膜格局优化,龙头马太效应凸显。 呈现一超多强,“恩捷+捷力”份额超50%。 国内隔膜厂商海外供应占比仍较低,未来有望凭借规模+成本优势+产品品质,海外渗透率望提升。 在线涂覆大幅降本,恩捷股份将

61、与其他竞争对手进一步拉开差距。在线涂覆大幅降本,恩捷股份将与其他竞争对手进一步拉开差距。 在线涂覆产线良率提高、成本下降:在线涂覆产线良率提高、成本下降:传统产线的隔膜制造拉升和涂覆是分步的,在线涂覆通过基膜制造和涂覆连续加工,工艺中省去了中间收卷等环节,成本显著下降。 33 全球隔膜供给预测:供给增速显著低于需求增速全球隔膜供给预测:供给增速显著低于需求增速 全球隔膜供给:全球隔膜供给:我们预计21、22、23年全球隔膜供给分别为81、102、132亿平米,yoy分别为+26%、+26%、+29%。 设备为供给端主要限制因素:设备为供给端主要限制因素:全球隔膜设备商一年可供应30条线,且短期

62、内没有增量。 图表:全球隔膜供给预测(亿平方米)图表:全球隔膜供给预测(亿平方米) 33 2021Q22021Q2 2021Q32021Q3 2021Q42021Q4 2022Q12022Q1 2022Q22022Q2 2022Q32022Q3 2022Q42022Q4 2023Q12023Q1 2023Q22023Q2 2023Q32023Q3 2023Q42023Q4 恩捷 湿法 7.00 7.00 7.00 8.60 8.70 11.30 11.40 12.00 13.20 15.80 19.00 A 干法 0.00 0.00 0.00 0.23 0.23 0.25 0.25 0.25

63、0.25 0.25 0.25 B 干法 0.80 0.80 0.80 0.80 0.80 0.82 0.85 0.90 0.95 1.00 1.05 湿法 1.40 1.50 1.70 1.80 2.05 2.20 2.40 2.50 2.80 3.00 3.50 C 湿法 1.30 1.40 1.50 1.60 1.70 1.90 2.00 2.20 2.40 2.60 2.90 其他 干法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湿法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

64、0 1.00 1.00 国内合计国内合计 干法干法 2.802.80 2.802.80 2.802.80 3.033.03 3.033.03 3.073.07 3.103.10 3.153.15 3.203.20 3.253.25 3.303.30 湿法湿法 10.7010.70 10.9010.90 11.2011.20 13.0013.00 13.4513.45 16.4016.40 16.8016.80 17.7017.70 19.4019.40 22.4022.40 26.4026.40 合计合计 13.5013.50 13.7013.70 14.0014.00 16.0316.03

65、16.4816.48 19.4719.47 19.9019.90 20.8520.85 22.6022.60 25.6525.65 29.7029.70 旭化成 干法 0.70 0.75 0.75 0.75 0.75 0.75 0.78 0.80 0.83 0.85 0.90 湿法 0.85 0.90 0.95 1.00 1.00 1.02 1.04 1.08 1.10 1.13 1.15 日本东丽 湿法 2.00 2.00 2.20 2.20 2.20 2.30 2.40 2.40 2.50 2.50 2.60 韩国SKI 湿法 0.80 0.85 0.90 0.92 0.94 0.96 0

66、.98 1.00 1.05 1.10 1.15 宇部 干法 0.50 0.53 0.55 0.55 0.55 0.55 0.55 0.57 0.60 0.62 0.65 住友化学 湿法 0.32 0.32 0.34 0.34 0.34 0.35 0.35 0.35 0.37 0.39 0.40 其他 干法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湿法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海外合计海外合计 干法干法 2.402.40 2.482.48 2

67、.502.50 2.502.50 2.502.50 2.502.50 2.532.53 2.572.57 2.632.63 2.672.67 2.752.75 湿法湿法 4.474.47 4.574.57 4.894.89 4.964.96 4.984.98 5.135.13 5.275.27 5.335.33 5.525.52 5.625.62 5.805.80 合计合计 6.876.87 7.057.05 7.397.39 7.467.46 7.487.48 7.637.63 7.807.80 7.907.90 8.158.15 8.298.29 8.558.55 全球供给合计全球供给合计

68、 干法干法 5.205.20 5.285.28 5.305.30 5.535.53 5.535.53 5.575.57 5.635.63 5.725.72 5.835.83 5.925.92 6.056.05 湿法湿法 15.1715.17 15.4715.47 16.0916.09 17.9617.96 18.4318.43 21.5321.53 22.0722.07 23.0323.03 24.9224.92 28.0228.02 32.2032.20 合计合计 20.3720.37 20.7520.75 21.3921.39 23.4923.49 23.9623.96 27.1027.1

69、0 27.7027.70 28.7528.75 30.7530.75 33.9433.94 38.2538.25 22.0822.08 26.9926.99 26.9926.99 31.2531.25 31.2531.25 38.1938.19 38.1938.19 38.9638.96 38.9638.96 47.6147.61 47.6147.61 1.711.71 6.246.24 5.605.60 7.767.76 7.297.29 11.0911.09 10.4910.49 10.2110.21 8.218.21 13.6713.67 9.369.36 34 隔膜:隔膜:2121年淡

70、季满产,紧缺加剧年淡季满产,紧缺加剧 成本成本:在线涂覆产线良率提高、成本下降:传统产线的隔膜制造拉升和涂覆是分步的,在线涂覆通过基膜制造和涂覆连续加工,工艺中省去了中间收卷等环节,成本显著下降。 排产排产:目前下游淡季各隔膜厂家已经满产,21年6月份湿法排产3.8亿平,干法排产2000万平,同比分别增长292%、67%。由于下游爆发式增长,上游设备卡脖子,全球每年设备供应量仅30台左右,对应约20亿平增量。我们预计隔膜短缺将持续。 表:隔膜排产数据(万平)表:隔膜排产数据(万平) 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 35 正极:处于量价齐升通道正极:处于量价齐升通道 资料来源:鑫椤锂电,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

71、会,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钴价趋势图(美元图:钴价趋势图(美元/ /磅)磅) 正极的盈利模式:成本加成,锂、钴、镍原材料价格长趋势向上,三元正极企业盈利包含:加工费正极的盈利模式:成本加成,锂、钴、镍原材料价格长趋势向上,三元正极企业盈利包含:加工费+ +库存收益库存收益+ +供供应链价格差。应链价格差。 图:锂盐价格趋势图(万图:锂盐价格趋势图(万/ /吨)吨) 图:正极材料价格趋势图(万图:正极材料价格趋势图(万/ /吨)吨) 54045502017/11/222017/12/252018/1/272018/3/12018/4/32018/5/62018/6/82018

72、/7/112018/8/132018/9/152018/10/182018/11/202018/12/232019/1/252019/2/272019/4/12019/5/42019/6/62019/7/92019/8/112019/9/132019/10/162019/11/182019/12/212020/1/232020/2/252020/3/292020/5/12020/6/32020/7/62020/8/82020/9/102020/10/132020/11/152020/12/182021/1/202021/2/222021/3/272021/4/292021/6/12021/7/

73、4MB钴(标准级) MB钴(合金级) 0246802015/1/132015/4/232015/8/12015/11/92016/2/172016/5/272016/9/42016/12/132017/3/232017/7/12017/10/92018/1/172018/4/272018/8/52018/11/132019/2/212019/6/12019/9/92019/12/182020/3/272020/7/52020/10/132021/1/212021/5/1氢氧化锂(含税) 万元/吨 碳酸锂(电池级)(含税) 579019/2/21201

74、9/4/212019/6/212019/8/212019/10/212019/12/212020/2/212020/4/212020/6/212020/8/212020/10/212020/12/212021/2/212021/4/212021/6/21三元材料523(含税) 三元材料622(含税) 三元材料811(含税) 三元前驱体523(含税) 36 正极:格局加速优化正极:格局加速优化 表:正极市场份额分布表:正极市场份额分布 正极格局优化正极格局优化: (1)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1万吨约5亿左右; (2)供应链管理越来越重要,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能力越来越关键; (3)高镍化趋势

75、,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4)三元NCM:容百科技(14%份额)。 细分子行业细分子行业 毛利率毛利率 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 2017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 2018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 2019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 2020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 2017 2018 2019 2020H1 2018 2019 2020Q1-Q3 集中度集中度 CR5企业企业 集中度集中度 CR5企业企业 市占率市占率 集中度集中度 CR5企业企业 市占率市占率 集中度集中度 CR5企业企业 市占率市占率 正极材料 LFP 23% 20% 21% (德方纳米) 11% (德方纳米) 30% 33% 51% CR

76、3:40% 贝特瑞 17% CR3:43% 德方纳米 24% CR3:54% 德方纳米 29% CR5:50% 湖南升华 15% CR5:56% 贵州安达 10% CR5: 62% 贝特瑞 15% 北大先行 9% 北大先行 9% 湖南裕能 10% 斯特兰 5% 贝特瑞 9% 北大先行 4% 德方纳米 5% 天津斯特拉 3% 贵州安达 4% NCM 16% 18% 16% (容百科技) 12% (容百科技) 36% 32% 28% CR3:34% 容百锂电 13% CR3:31% 长远锂科 10% CR3:34% 容百锂电 12% CR3:35% 容百锂电 14% CR5:49% 长远锂科 11

77、% CR5:47% 容百锂电 10% CR5: 50% 长远锂科 11% CR5: 52% 天津八莫 11% 湖南杉杉 10% 当升科技 10% 振华新材料 11% 长远锂科 10% 当升科技 9% 振华新材料 9% 厦门钨业 9% 当升科技 9% 厦门钨业 7% 湖南杉杉 8% 当升科技 7% 湖南杉杉 8% 37 正极:正极:三元正极紧缺预计持续到三元正极紧缺预计持续到22年年 正极供需正极供需:名义产能仍然过剩,:名义产能仍然过剩,21年主要是结构性演绎:年主要是结构性演绎: (1)铁锂正极紧缺; (2)镍、钴、锂能资源品供应稳定性影响产能利用率; (3)下游电池客户出货量影响产能利用率

78、。 排产排产:21年一季度同环比显著上升,2021年6月预计排产20580吨,同比+220%,环比+10%。 21年关注:成本优势(华友钴业)、高镍(容百科技)、铁锂(德方纳米)、优质大客户(中伟股份、当升年关注:成本优势(华友钴业)、高镍(容百科技)、铁锂(德方纳米)、优质大客户(中伟股份、当升科技)。科技)。 表:三元正极材料供需平衡表表:三元正极材料供需平衡表( (万吨)万吨) 表:正极企业产能规划表表:正极企业产能规划表 供需平衡表供需平衡表 2017A 2018A 2019A 2020A 2021E 供给 15.5 24.3 48.6 73.8 85.8 需求 17.44 21.99

79、 26.61 39.94 51.5 厂商厂商 2017 2018 2019 2020A 2021E 容百科技 1.6 1.9 8 10 10 振华新材 1 3 6.5 8 8 当升科技 1.3 1.3 2.6 5 5 湖南杉杉 0.5 0.5 3 5 5 厦门钨业 0.7 1.7 3.3 5.3 5.3 长远锂科 1.5 3 4.5 4.5 4.5 贝特瑞 0 0.3 1.5 1.5 3 湖南瑞翔 1 1 1 3 3 桑顿新能源 0 0 2.2 2.2 2.2 天津巴莫 1.5 1 1 2.5 4 格林美 0.7 1 1 1 1 中信大锰 0.1 1 1 2 2 美都海创 0.6 0.6 1.

80、6 2.6 3.6 比利时优美科 5 5 7 12.5 17.5 CATL(湖南邦普) 0 1.5 1.7 5 8 L&F 0 1.5 2.7 3.7 3.7 合计 15.5 24.3 48.6 73.8 85.8 38 电解液:电解液:6F供给紧张局面预计至少持续至供给紧张局面预计至少持续至2022年年中年年中 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 在下游高需求叠加磷酸铁锂高增浪潮下,电解液需求加速增长,六氟作为核心溶质其质量占电解液约为1/7,预计21-23对应6F需求为6.8、9.9、12.6万吨。从各公司的投产计划来看,6F新增的产能预计较多将于22年下半年达产,我们预计供不应求局面短期难以逆转。 表:

81、表:6F6F正极材料供需平衡表正极材料供需平衡表( (万吨)万吨) 截至截至20212021H1H1年产能情况年产能情况 202107202107 202108202108 202109202109 202110202110 202111202111 202112202112 202201202201 202202202202 202203202203 202204202204 202205202205 202206202206 202207202207 202208202208 202209202209 202210202210 202211202211 202212202212 天赐材料

82、12000 1833 2000 2167 2333 2583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2667 多氟多 10000 1042 1083 1125 1167 1208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458 1750 2000 天际股份 816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680 延安必康 6400 533 533 533

83、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533 石大胜华 2000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永太科技 2000 167 167 167 167 167 417 667 667 667 667 667 667 667 667 667 667 833 1000 滨化股份 1000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赣州石磊 2000 1

84、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湖北宏源 4000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333 杉杉股份 2000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天津金牛 1000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森

85、田化学 7500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625 关东电化 300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瑞星化工 2000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韩国厚成 2000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

86、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益山化学 1300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韩国蔚山 500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42 产能合计产能合计 6686066860 6613 6613 6613 6613 7030 7030 7238 7238 7530 7530 7905 790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

87、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155 8363 8363 8822 8822 9238 9238 有效产能利用率有效产能利用率 85%85% 85%85% 86%86% 86%86% 86%86% 87%87% 87%87% 87%87% 88%88% 89%89% 90%90% 92%92% 92%92% 92%92% 92%92% 92%92% 92%92% 92%92% 预计实际六氟产预计实际六氟产能能 5621.3 5621.3 5621.3 5621.3 6045.8 6045.8 6225.0 6225.0 6475.8 6475.8

88、6877.4 6877.4 7094.9 7094.9 7094.9 7094.9 7176.4 7176.4 7258.0 7258.0 7339.5 7339.5 7502.6 7502.6 7502.6 7502.6 7502.6 7502.6 7502.6 7502.6 7694.3 7694.3 8115.9 8115.9 8499.3 8499.3 六氟需求六氟需求 5700.0 5700.0 5700.0 5700.0 6000.0 6000.0 6300.0 6300.0 6500.0 6500.0 6800.0 6800.0 7000.0 7000.0 7100.0 7100

89、.0 7100.0 7100.0 7200.0 7200.0 7400.0 7400.0 7500.0 7500.0 7550.0 7550.0 7550.0 7550.0 7600.0 7600.0 7700.0 7700.0 8200.0 8200.0 8400.0 8400.0 需求差需求差 - -78.7 78.7 - -78.7 78.7 45.8 45.8 - -75.0 75.0 - -24.2 24.2 77.4 77.4 94.9 94.9 - -5.1 5.1 76.4 76.4 58.0 58.0 - -60.5 60.5 2.6 2.6 - -47.4 47.4 - -

90、47.4 47.4 - -97.4 97.4 - -5.7 5.7 - -84.1 84.1 99.3 99.3 39 VC:供需紧缺,预计至少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供需紧缺,预计至少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磷酸铁锂用量(约3%)显著高于三元电池用量(约0.5%), 21年由于磷酸铁锂需求爆发,VC迎来缺货最严重阶段,目前单吨价格已达到40万。 由于VC生产受环保管控严格,其复产和扩产难度都很大,新上产线审批程序较多,我们预计磷酸铁锂需求持续高增,短时间新增产能有限,VC缺口至少复产持续至明年上半年。 表:表:VCVC供需缺口计算供需缺口计算( (吨)吨) 来源:各公司官网,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

91、 项目项目 公司公司 20202020 2021H22021H2 2022H12022H1 2022H22022H2 供给供给 永太 500 2000 3000 天赐 500 500 500 福建博鸿 350 500 500 江苏华盛 1750 2000 2200 苏州华一 1000 1250 2000 新宙邦 1000 500 500 青木高新 750 750 750 其他 200 300 400 名义产能名义产能 60506050 78007800 98509850 有效产能有效产能 42354235 58505850 78807880 单耗单耗 LFPLFP 2.8%2.8% 3.0%3

92、.0% 3.2%3.2% 3.0%3.0% 三元三元 0.5%0.5% 0.5%0.5% 0.5%0.5% 0.5%0.5% 需求需求 LFPLFP 1812.0 1812.0 2895.6 2895.6 3830.0 3830.0 3590.7 3590.7 三元三元 894.6 894.6 783.7 783.7 980.8 980.8 980.8 980.8 电池合计电池合计 2706.6 2706.6 3679.3 3679.3 4810.9 4810.9 4571.5 4571.5 其他合计其他合计 1500.0 1500.0 750.0 750.0 750.0 750.0 750.

93、0 750.0 需求总计需求总计 4206.6 4206.6 4429.3 4429.3 5560.9 5560.9 5321.5 5321.5 供需差供需差 - -194194 289289 25592559 40 溶剂:溶剂:22年年EMC景气度仍将维持景气度仍将维持 高镍进一步加大高镍进一步加大EMC用量需求,行业新增产能有限,我们根据供需平衡测算用量需求,行业新增产能有限,我们根据供需平衡测算,预计溶剂中的电池级EMC22年仍然是供需紧平衡品种。 表:全球表:全球EMCEMC需求预测(万吨)需求预测(万吨) 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 20202020 202107202107 2021082

94、02108 202109202109 202110202110 202111202111 202112202112 202201202201 202202202202 202203202203 202204202204 202205202205 202206202206 202207202207 202208202208 石大胜华 50000 4167 4167 4167 4167 4167 4167 7500 7500 7500 7500 7500 7500 7500 7500 海科新源 300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

95、500 2500 2500 2500 2500 辽宁港隆 13000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1083 辽阳百事达 10000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其他 7000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583 合计合计 0 9167 9167 9167 9167 9167 9167 9167 9167 9167

96、9167 9167 9167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12500 开工率 95% 95% 95% 95% 95% 95% 98% 98% 98% 98% 98% 98% 98% 98% 实际供应 8708 8708 8708 8708 8708 8708 12250 12250 12250 12250 12250 12250 12250 12250 EMC需求(仅动力电池) 9000 9500 10000 10000 10000 11000

97、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00 20000 供需差 -291.7 -791.7 -1291.7 -1291.7 -1291.7 -2291.7 -750.0 -1750.0 -2750.0 -3750.0 -4750.0 -5750.0 -7750.0 -7750.0 41 负极:石墨化加工涨价,一体化布局受益负极:石墨化加工涨价,一体化布局受益 资料来源:隆众数据,中泰证券研究所 石墨化产能受限,代工价格走强。石墨化产能受限,代工价格走强。目前石墨化产能主要集中在内蒙、四川地区。由于内蒙限电政策出台,导致产能无法全部利用,据隆众数据测算,

98、限电政策约影响5.4-13.6万吨石墨化产能,占比整体产能比例约8.2%-20.67%。我们预计短期内石墨化产能预计持续偏紧,石墨化加工价格走强趋势明确。 一体化布局企业受益。一体化布局企业受益。石墨化成本占人造石墨近5-%,负极向下游要价一体化布局企业将受益,带来超额利润。 图:石墨化代工价格图:石墨化代工价格 0.000.501.001.502.002.502019/6/12019/7/12019/8/12019/9/12019/10/12019/11/12019/12/12020/1/12020/2/12020/3/12020/4/12020/5/12020/6/12020/7/1202

99、0/8/12020/9/12020/10/12020/11/12020/12/12021/1/12021/2/12021/3/12021/4/12021/5/12021/6/142 负极: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下降负极: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下降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GGII,中泰证券研究所预测 中国负极材料出货全球领先,国内市场接近成熟,厂商积极出海扩张;四大四小格局明确:2018-2020H1第一梯队(CR4)占比分别为70.97%/71%/69.11%,第二梯队占比分别为19.18%/19%/19.92%,其他厂商约占一成。头部四家市场份额相近,成本端难以拉开差距。整体看行业供过于求,但预计未来随下

100、游需求增长,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下降。 排产排产:2021年6月排产37000吨,同比+208.3%,环比+4.5%。 表:负极市场份额统计表:负极市场份额统计 2018 2019 2020 序号序号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市占率市占率 序号序号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市占率市占率 序号序号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市占率市占率 1 贝特瑞 22.40% 1 贝特瑞 22% 1 贝特瑞 21.95% 2 杉杉股份 17.97% 2 杉杉股份 18% 2 璞泰来 17.89% 3 璞泰来 16.93% 3 璞泰来 17% 3 杉杉股份 15.45% 4 凯金能源 13.67% 4 凯金能源 14% 4 凯金能

101、源 13.82% 5 翔丰华 5.73% 5 翔丰华 6% 5 尚太科技 6.10% 6 中科电气 5.63% 6 中科电气 5% 6 中科电气 5.69% 7 正拓能源 4.17% 7 江西正拓 4% 7 翔丰华 5.69% 8 深圳斯诺 3.65% 8 深圳斯诺 4% 8 江西正拓 2.44% 合计合计 90.15% 合计合计 90.00% 合计合计 89.02% 表:负极产能统计(万吨)表:负极产能统计(万吨) 产能(万吨)产能(万吨) 20202020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贝特瑞 13.3 15.5 25.5 29.5 江西紫宸 7 10

102、15 25 杉杉股份 12 12 18 18 东莞凯金 4 4 4 4 中科星城 3 8 9.5 9.5 翔丰华 3 3 6 6 江西正拓 2.4 2.4 5 5 深圳金润 2 2 2 2 深圳斯诺 5 5 5 6.8 石家庄尚太 3 3.1 3.1 6 供给合计 54.7 65 93.1 111.8 需求需求 29.0 29.0 47.2 47.2 68.8 68.8 88.6 88.6 供给供给- -需求需求 25.7 25.7 17.8 17.8 24.3 24.3 23.2 23.2 43 我们预判,20-22年是锂电设备又一轮黄金周期,产值将达到往年的2倍左右,考虑到20年疫情导致电

103、池厂资本开支推后,我们预计21年将迎来大年; 根据先导、赢合等锂电设备企业近期公告大单预测,明年CATL扩产幅度将创历史。 继续看好中后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赢合科技。 设备:受益于电池龙头新一轮扩产设备:受益于电池龙头新一轮扩产 GGII,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设备市场空间测算表:设备市场空间测算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电池厂产能合计(GWh) 94 151 246 442 677 919 1048 1143 1226 实际有效产能(85%) 80 128 209 376 575 781 890 972 1042

104、每年新增(GWh) 49 80 167 200 206 109 81 71 国内(GWh) 47 80 126 211 371 520 556 597 627 每年新增(GWh) 33 46 85 160 149 36 41 30 海外(GWh) 47 71 120 231 306 399 492 546 599 每年新增(GWh) 25 49 112 75 93 93 55 53 单GWh设备投资(亿元) 2.7 2.6 2.5 2.4 2.3 2.2 2.1 2 锂电设备空间(亿元) 132 209 417 479 474 240 170 141 备注:(1)电池厂产能根据宁德时代、比亚迪

105、、LG化学等电池公司的年报、公告、扩产新闻整理与统计,截止于2021年一季报;(2)单GWh投资根据电池企业扩产公告测算。 44 目 录 C O N T E N T SC O N T E N T S 需求需求 零部件零部件 动力电池动力电池 2 1 3 45 智能化成必争之地,步入战国时代智能化成必争之地,步入战国时代 智能化重要性远大于电动化。智能化重要性远大于电动化。 (1)对主机厂来说,软件重要性高于硬件)对主机厂来说,软件重要性高于硬件。三电技术目前各主机厂差异逐渐减小,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尚早,智能座舱成为差异化竞争的突破点。对于主机厂来说,如果失去汽车软件的控制权,基本就失去了产

106、品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下降; (2)数据重要性突出。)数据重要性突出。数据的价值在于变现,目前的数据可以用来进行智能驾驶算法优化训练,未来还可以在数据上架构新的应用和服务。如果数据掌握不了,主机厂就会失去数据变现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智能化对主机厂的影响远远大于电动化,主机厂不做动力电池不会影响用户粘性和品牌价值等。但主机厂失去智能化和数据,最后会沦为纯粹的代加工厂。 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分为三个阶段:算力收敛、模型训练、生态打造。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分为三个阶段:算力收敛、模型训练、生态打造。 (1)算力收敛:)算力收敛:传统车上MCU有50-100个,算力在车上的分布是发

107、散的,智能化的第一步要把算力集中起来; (2)模型训练:)模型训练:需要足够多的汽车不断运行,在云端进行训练、推理和迭代,提高智能化水平; (3)生态打造:)生态打造:基数变大后,可以基于海量的数据开发新的应用和服务。 目前绝大部分车企处于第一阶段,只有1线车企具备开发EE电子电气架构的实力,特斯拉已处于第二阶段。 46 智能化成必争之地,步入战国时代智能化成必争之地,步入战国时代 目前一二线主机厂、目前一二线主机厂、Tier1、ICT企业,均在涉足汽车智能化。企业,均在涉足汽车智能化。 (1)主机厂:)主机厂:目前外资的大众、国产的吉利、长城、长安等主机厂,都在 “收算力”。成立软件部门,但

108、芯片、底层的算法主要还是依靠第三方; (2)Tier 1:传统的Tier1,主要靠MCU为核心的子系统模式存在。主机厂“收算力”,会降低Tier1在产业链中的价值。目前,博世、采埃孚等都在尝试搭建自己的电子电气架构; (3)ICT企业:企业:华为、苹果、谷歌等。新入局者,ICT技术强大,但其产品和技术需要接受车规级的认证。 是否成立软件相关部门是否成立软件相关部门/子公司子公司 具体名称具体名称 成立时间成立时间 形式形式 备注备注 国内品牌 吉利 是 智能电子软件中心 2020年 部门 电子电器架构中心、智能驾驶开发中心等合并而成 长城 是 数字化中心 2020年 部门 整合旗下技术中心和营

109、销中心资源 长安 是 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 子公司 整合座舱、车控、云端、驾驶等方面的软件开发人员 上汽 是 上汽集团零束软件分公司 2020年 子公司 四大业务板块:数字化创意工厂、电子架构团队、ICV基 础软件团队、数据架构与网络安全团队 广汽 是 智能汽车软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2020年 部门 与中科创达合作成立 是 广汽研究院-东软睿驰SDV联合创新中心 2019年 部门 与东软睿驰联合成立 一汽 是 中国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东软集团联合创新中心 2020年 部门 与东软集团共同成立 北汽 是 软件开发团队 2021年 团队 东风 否 外资品牌 大众 是 Car.S

110、oftware 2019年 部门 2020年专家人数计划由2019年的500名增加到2000名,2025年达到5000余名,到2025年投资将超过70亿欧元 丰田 是 Woven Planet Holdings 2020年 子公司 计划将于明年1月开始运营 本田 是 海纳新思智行服务有限公司 2021年 子公司 东软睿驰与本田中国合资成立 宝马 是 Critical TechWorks 2018年 子公司 与CRITICAL Software合资组建 奔驰 否 与英伟达将共同开发车载计算系统和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 图表:主机厂成立软件部门情况统计图表:主机厂成立软件部门情况统计 47 智能座舱

111、:集中式智能座舱:集中式E/E构架带动底层硬件价值量提升构架带动底层硬件价值量提升 E/E构架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转变,构架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转变,ECU向向DCU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发展应运而生 DCU(Domain Control Unit,域控制器)是将多个ECU整合到一个更具成本效益、软硬件高度集成的系统构架中,具备模块化、兼容性、高集成、高性能等优势。 据麦肯锡预计,随着电动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DCU的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约2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680亿美元。而单车价值量将随自动驾驶等级而提升。预计L1级DCU单车价值量约894美元,L3级约3371美元,L5级约8508美元。 图表

112、:博世图表:博世DCU构架构架 产业链上产业链上-中中-下游下游 所处行业所处行业 相关公司相关公司 芯片制造 芯片设计 博通、高通、联发科、海思等 晶圆制造 台积电、台联电、中芯国际等 封装测试 日月光、Amkor、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 控制器设计制造 PCB板 鹏鼎、深南电路、路店股份、景旺电子等 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等) 村田、三星电机、TDK、风华高科等 垂直芯片整合制造(MCU) 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英伟达、恩智浦等 终端产品 域控制器集成 伟世通、博世、大陆、德赛西威等 图表:域控制器产业链相关公司图表:域控制器产业链相关公司 48 智能座舱:车载芯片成为竞争焦点智能座舱:车载芯

113、片成为竞争焦点 芯片大厂占据车载芯片市场,国内供应商奋起直追芯片大厂占据车载芯片市场,国内供应商奋起直追 车载芯片可分为功能芯片和主控芯片两类:车载芯片可分为功能芯片和主控芯片两类: 1.功能芯片:用于发动机控制、电池管理、信息娱乐系统等。NXP、德州仪器、瑞萨、英飞凌等传统芯片厂商长期与车企合作开发,已形成较高的竞争壁垒。 2.主控芯片: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需要高性能的主控芯片来控制。目前车企均选择高通、Mobileye、英伟达芯片。我们预计国内芯片企业突破口在定制化芯片(ASIC)的开发,如地平线、寒武纪均为定制型智能芯片。 厂商厂商 芯片芯片 算力算力 功耗功耗 量产时间量产时间 合作伙

114、伴合作伙伴 优势优势 劣势劣势 英伟达 Xavier 30TOPS 30W 2018 大众、宝马、奔驰、奥迪、丰田、福特、小鹏、采埃孚等 Orin系列水平大幅领先,平台开放,完整软件平台加速运算速度 研发能力需求高,产品主要为ADAS芯片 Orin 200TOPS 70W 2022E 特斯拉 FSD 72TOPS 36W 2019 特斯拉 成本低。能耗低,与算法匹配度高 技术要求高,开发周期长 Mobileye EyeQ4 2.5TOPS 6W 2018 通用、宝马、奥迪、沃尔沃、蔚来、长城、采埃孚等 量产功能齐全,算法精度高,技术要求低 黑盒不可再开发,无法获取数据,无法定制化 EyeQ5

115、24TOPS 10W 2021E 地平线 J2 4TOPS 2W 2019 上汽、长安、东风、比亚迪等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计算平台开放,本土化服务能力 与车企合作时间短,芯片性能不高 J3 5TOPS 10W 2020 J5 96TOPS 15W 2022E 华为 Ascend 310 8-16TOPS 8W 2018 比亚迪、奥迪等 本土化服务能力,创新构架、操作系统以及加速运算平台 起步时间晚 图表:不同车载芯片对比图表:不同车载芯片对比 49 智能座舱:系统及应用软件二次开发带来差异化体验智能座舱:系统及应用软件二次开发带来差异化体验 OEM 系统系统 底层系统底层系统 戴姆勒 MBUX

116、 QNX、Linux 特斯拉 Linux 宝马 iDrive QNX 福特 SYNC QNX 博世 QNX 奥迪 MMI Android、Linux 蔚来 NOMI Android、Linux 上汽荣威 斑马智行 AliOS、Linux 图表:定制开发专属系统的车企图表:定制开发专属系统的车企 OEM 系统系统 供应商供应商 丰田 Harmony Core 电装 奥迪 ICC 安波福 沃尔沃 ICC 安波福 吉利 SmartCore 伟世通 广汽 SmartCore 伟世通 东风 SmartCore 伟世通 上汽 斑马智能 AliOS 长城 AICS 东软集团 图表:搭载第三方开发图表:搭载第

117、三方开发IVI系统的车企系统的车企 操作系统格局稳定,应用软件开发国内公司具备优势操作系统格局稳定,应用软件开发国内公司具备优势 各大车企会基于QNX、Linux等底层系统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其专属系统,例如宝马的iDrive和奔驰的MBUX。国内企业研发不涉及内核更改,以修改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为主,例如鸿蒙OS、AliOS为定制型OS。 目前QNX已和45家以上整车厂合作,超过1.5亿辆车使用。QNX在汽车操作系统市场的占有率75%+,在车载娱乐系统占有率60%+,在仪表盘以及驾驶辅助领域的市占率接近100%(IHS Markit数据)。 在操作系统之上,我们认为汽车应用软件市场具备广阔的开发空

118、间(类似于Android/iOS系统与App之间的关系)。国内互联网公司不仅在软件开发、人才储备上具备优势,在商业模式、流量变现、生态体系等领域具备相对成熟的经验。我们预计国内公司将继续延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有望在汽车应用软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50 智能座舱:车载语音帮助客户建立以车辆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智能座舱:车载语音帮助客户建立以车辆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图表:预计图表:预计2025年车载语音市场空间超年车载语音市场空间超600亿元亿元 21年策略报告碳中和下新能源的加速增长和供需失衡 车载语音市场龙头突出,潜在市场空间广阔车载语音市场龙头突出,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Cerence语音技术

119、在汽车产量中的应用率在50%以上,装配率市场第一,为车载语音行业龙头。 公司核心竞争力:基于车载AI技术和云、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车辆传感器、互联网生态、用户个性、环境交互、动作执行等充分融合,帮助车企客户建立以车辆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提供具有品牌特性的用户体验。 我们预计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前装车载语音市场规模约年全球前装车载语音市场规模约62亿元,潜在市场空间约亿元,潜在市场空间约539亿元,合计超亿元,合计超600亿元。亿元。根据Cerence与科大讯飞年报中的装车量/出货量与对应的收入测算,我们预计前装车载语音(软/硬件)单车价值约50、60元左右。随着智能座舱成熟度提升,车载语音更

120、大的潜在市场将自于流量分成和语音的延伸服务,如宝马的ConnectedDrive收取每年50美元订阅费。 公司公司 主要产品主要产品 主要客户主要客户 优势优势 Cerence Cerence Drive,Cerence ARK 大众、奔驰、丰田、雷克萨斯、福特、北汽、小鹏、蔚来等 全球车载语音龙头公司,专利技术数量丰富,市场份额第一,汽车装配率第一。 苹果 CarPlay 宝马、奥迪、雪佛兰、本田、大众等 基于iPhone的生态系统以及语音助理Siri具有较高的认知度,推广优势明显 谷歌 AndroidAuto 奥迪、现代、本田等 谷歌的大数据及技术积累为语音识别技术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谷歌地

121、图服务为车载语音识别系统提供了优势。 科大讯飞 飞鱼车机、飞鱼AI套件 大众、沃尔沃、雷克萨斯、吉利、长安汽车等 采用云+端的技术架构,多语种识别,多语种合成,生物识别,个性化定制等 云知声 UniCar 上汽通用、高德、喜马拉雅FM等 云端芯软一体化方案,2周集成出货,2个月打造个性化精品解决车载垂直场景下的功能诉求。 百度 小度车载OS 现代、比亚迪等 百度的大数据及技术积累为语音识别技术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百度地图服务为车载语音识别系统提供了优势。 图表:全球车载语音市场主要参与者图表:全球车载语音市场主要参与者 005006007002020E2021E2022E2

122、023E2024E2025E前装(软/硬件) 潜在(授权/服务费) 51 智能座舱:车载屏幕具备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智能座舱:车载屏幕具备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 车载显示屏中国厂商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车载显示屏中国厂商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 据Omdia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6370万辆,车载面板出货量为1.42亿台,平均单车面板约为2.2片。随着多屏趋势的加速,预计到2025年全球车载面板出货量达到2.5-3亿片,平均单车面板量约为3-3.5片。 近年来国内已逐渐走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商,例如以京东方、深天马为代表的面板厂商,以长信科技为代表的显示材料精加工生产企业等。京东方作为国内领

123、先的面板厂商,通过整合精电国际快速切入车载显示领域,客户涵盖宝马、奔驰、斯柯达等传统品牌厂商,同时为蔚来、拜腾等造车新势力提供直接解决方案。 图表:液晶面板产业链图表:液晶面板产业链 资料来源:Omdia,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 原材料原材料/元件元件 供应商供应商 上游 液晶 Merck 玻璃基板 康宁、旭硝子、华映科技、华星光电等 偏光片 LG化学等 芯片 高通、台积电等 中游 玻璃盖板 康宁、蓝思科技、星星科技 背光模组 华映科技 PCB 鹏鼎控股、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 驱动IC 三星电子、联咏科技、东芝半导体 显示器模组 JDI、LGD、友达光电、深天马、京东方、长信科技 软件及

124、模块 伟世通,安波福 下游 Tier 1 博世、大陆、伟世通 主机厂 大众、宝马、特斯拉 图表:车载显示屏产业链供应商图表:车载显示屏产业链供应商 52 底盘智能:壁垒高,竞争格局好底盘智能:壁垒高,竞争格局好 车模拟计算为主,传统车模拟计算为主,传统Tier1占据优势,竞争格局较为清晰。占据优势,竞争格局较为清晰。 (1)芯片:)芯片:主要是模拟芯片龙头TI、英飞凌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RTOS,QNX为主; (3)算法:)算法:博世、采埃孚天合、康迪等是主要第三方供应商。国内主要包括中鼎股份(悬挂算法)、伯特利(线控制动)、拓普集团(线控制动)、车灯控制器等(科博达)。 智能底

125、盘控制:制动系统智能底盘控制:制动系统&智能悬挂系统,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高。智能悬挂系统,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高。 (1)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博世、采埃孚天合占据主导,国内龙头包括伯特利、拓普集团,初创企业包括拿森等; (2)智能悬挂:)智能悬挂:包括空气弹簧和减震两部分,悬挂主动化是明确趋势。空气弹簧系统目前全球竞争格局较好,主要是头部的康迪、伟巴斯特和AMK(中鼎股份);CDC减震目前主要被天奈克,核心壁垒在阀。 a)CDC减震器:减震器:全球主要是SACHS、天奈克,核心壁垒在控制精度; b)空压机:)空压机:全球主要是WABCO、AMK、CAIZS,NVH、连续工作的可靠性要求高; c

126、)储气罐:)储气罐:奥地利SAG; d)空气弹簧:)空气弹簧:保隆科技,康迪,保隆配套蔚来; e)分配阀:)分配阀:RAPA; f)系统供应商:)系统供应商:中鼎股份(AMK)、康迪等,AMK、康迪配套豪华车,且通过AUTOSAR开发流程认证,新兴供应商保隆科技。 53 功能:保证功能单元工作在最佳温度工况区间,降低能量损耗,同时提高能量利用率 单车价值:新能源车新增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电子水泵、PTC等,我们预计核心产品价值量达5500元(传统车为2500元) 电子膨胀阀高技术壁垒电子膨胀阀高技术壁垒+ +高单价。高单价。电动车电子膨胀阀用1个+其他阀类若干,我们预计价值量200-500元;

127、未来电动车热管集成化和高压冷媒使用后,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持续增加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持续增加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图:锂电池工作温度锂电池工作温度 功率和能量衰减功率和能量衰减 理想工作区间理想工作区间 电池冷自动容量变小,电池冷自动容量变小, 续航里程缩短续航里程缩短 为减少产热和损失为减少产热和损失被迫限制电热功率被迫限制电热功率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 三电及其他设备三电及其他设备 制冷制冷 制热制热 电池电池 电机电电机电控冷却控冷却 其他设其他设备冷却备冷却 电动电动压缩压缩机机 PTC 热热泵泵 加加热热 冷却冷

128、却 风风冷冷 液液冷冷 相变相变材料材料 图:图:新能源汽车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管理系统 54 管路:边际价值量提升最大的零部件管路:边际价值量提升最大的零部件。R134a和1234yf系统中,冷媒管路价值量约300-600元;二氧化碳系统中管路内压力提高到10倍,技术壁垒大幅提升,单车价值量约1500元。 单车价值量:传统车空调管路单车价值约150元,电动车约500元,高压冷媒回路价值量1500元+,10倍增量。 热管理:热管理:管路单车价值量提升幅度最大管路单车价值量提升幅度最大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图:空调管路系统空调管路系统 图:图:热交换系统连接硬管热交换系统连接硬

129、管 55 第四代车用空调制冷剂目前有R1234yf和CO2两种主要路线,CO2优势突出,在碳中和+技术封锁大背景下,国内CO2方案趋势更加明确。 热管理:热管理:CO2热泵空调高确定性热泵空调高确定性 项目项目 CO2CO2 R1234yfR1234yf 环保指标环保指标 GWPGWP 1 4 材料获取过程材料获取过程 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工艺复杂,副产物中应有HFs、CFCs类物质生成 空调性能空调性能 制冷性能制冷性能 R1234yf不需要对原R134a系统做改动就可以正常工作, 但制冷性能略低 CO2空调系统则必须进行全新的设计,采用改进后

130、的制冷循环技术的系统才能超越R134a系统的COP值 制热性能制热性能 CO2的热泵制热性能明显优于R1234yf 在低温环境下系统的制热能力和性能系数迅速下降 安全问题安全问题 可燃性可燃性 CO2的安全性明显优于R1234yf 毒性毒性 对浓度控制要求较高 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 高压安全性高压安全性 运行压力较高 运行压力较低 成本成本 制冷剂成本制冷剂成本 单车0.3元 单车约400元 系统零部件成本系统零部件成本 高压软管成本略有提升,硬管成本可以降低,总体与R1234yf持平 沿用R134a系统 系统开发成本系统开发成本 高于R1234yf 沿用R134a系统 图:图:R1234yf与

131、与CO2路线对比路线对比 56 大众MEB的ID4将选配CO2热泵空调,成为全球首个量产的二氧化碳热泵空调车型,北汽新能源也开始着手研发,预计将首先应用ARCFOX车型。 热管理:热管理:MEB开启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元年开启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元年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大众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图:大众二氧化碳热泵空调 57 传统国外热管理龙头企业如电装、法雷奥、翰昂、马勒,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新能源车热管理相关产品较为成熟。传统国外热管理龙头企业如电装、法雷奥、翰昂、马勒,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新能源车热管理相关产品较为成熟。 三花智控:三花智控:当前三花智控在CO2热泵空调领域已经实

132、现除压缩机外的全面覆盖,且在二氧化碳热泵领域布局超前,已经形成了CO2膨胀阀、单向阀、气液分离器等CO2产品的解决方案,更是在电子膨胀阀中实现了COP平均提高12%左右,在全球中处于领先位置; 克来机电克来机电: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管路系统(冷媒导管)(注:ID.4热泵总成是TIFS供应,捷克的一家公司); 拓普集团:拓普集团:成功研发热泵空调、电子膨胀阀、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产品; 热管理:国内有望实现赶超热管理:国内有望实现赶超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58 结构件是典型的固定资产驱动利润的领域。长期看,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龙头有无超额利润核心看设备周转能结构件是典型的

133、固定资产驱动利润的领域。长期看,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龙头有无超额利润核心看设备周转能不能做出差异化,工艺能不能做出差异化。不能做出差异化,工艺能不能做出差异化。 (1)中小件的壁垒在管理:中小件需要精益和柔性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是关键,考验一个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2)中大件的壁垒在设备和工艺:中大件的加工需要大型设备,具有一定的资本壁垒,工艺品质以及良率是利润差异化的核心来源 (3)中小件领域看好爱柯迪,中大件领域精锻科技、拓普集团等。中小件领域看好爱柯迪,中大件领域精锻科技、拓普集团等。 21年底盘结构件洗牌将加剧:特斯拉引领电动车底盘轻量化,考虑到特斯拉降本诉求较强,产业链价格压力较大

134、,21年行业扩产大的底盘结构件领域,洗牌将加剧。 长期看,产能利用率对结构件利润波动影响较大,均衡利润主要看管理和工艺的方差,看好护城河高的悬挂、中小件领域。 结构件:核心壁垒是管理和工艺结构件:核心壁垒是管理和工艺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59 内饰从单纯的装饰性变为装饰内饰从单纯的装饰性变为装饰+ +功能性,外饰件内饰化。功能性,外饰件内饰化。如装饰性表面 (铝、木材、塑料或织物材料)和电子系统整合,形成智能表面,实现相应功能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外饰将逐步与内饰协同,抬升单车价值。 2015年2月-2020年2月,汽车内、外饰件价格指数已从88.8、96.5点上升至9

135、9.4、112.3点。 内外饰:科技化抬升单车价值内外饰:科技化抬升单车价值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汽车内饰图:汽车内饰智能表面智能表面 图:汽车内饰图:汽车内饰智能表面智能表面 8085909551201251----------112020-02汽车用品价格指数:汽车内饰用品 汽车用品价格指数:

136、汽车外饰用品 图:汽车内外饰用品价格指数图:汽车内外饰用品价格指数 60 内外饰件种类多,行业集中度低。内外饰件种类多,行业集中度低。由于内外饰件产品种类差异较大,因此行业集中度较低。具体看国内市场,合资整车厂的一级配套供应商主要以外资、合资或较大规模自主品牌内饰件厂商为主,本土内饰龙头包括华域汽车等。 内外饰:科技化抬升单车价值内外饰:科技化抬升单车价值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表表:国内主要内饰件供应商:国内主要内饰件供应商 上市公司 主要内饰产品 下游客户 19年营收(亿元) 19年净利润(亿元) 华域汽车 仪表盘、门板、座椅系统、安全带等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长城、江淮、吉利等 1440.24 85.16 常熟汽饰 门内护板、仪表板、遮阳板、衣帽架 奔驰、宝马、奥迪、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奇瑞 18.24 2.42 一汽富维 座椅、仪表板、门板 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 177.71 7.10 京威股份 内饰件系统 上汽大众、一汽大众 36.30 -20.83 双林股份 仪表板、门板、立柱等 上汽通用五菱、长安 43.02 -9.60 岱美股份 遮阳板、头枕、座椅等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长城、上汽 48.18 6.27 新泉股份 仪表板、门内护板、顶柜等 上汽、吉林、奇瑞、一汽、解放、福田 30.36 1.80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消费行业:消费已经形成共识为什么我们率先上调全球电动车销量-210712(60页).pdf)为本站 (elLLL)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