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21年通威股份公司成本技术优势与硅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33页).pdf

编号:45611 PDF 33页 1.6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21年通威股份公司成本技术优势与硅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33页).pdf

1、电池片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上游为硅片,电池片环节有多种制备工艺,目前比较主流的 PERC 电池片由硅片通过清洗制绒、扩散制结、清洗刻蚀、减反射膜制备等环节制备而成,电池片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组件的生产。一般来说,电池片环节成本由硅片成本以及非硅成本构成(除去硅片的成本称为非硅成本),电池片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非硅成本的控制。非硅成本的高低决定着电池片环节企业的最终竞争力。目前,电池片环节平均非硅成本为 0.25 元/W,硅片成本 0.45 元/W。非硅成本构成包括正银、辅助设备及其他、电力、人工、折旧等。其中正银在非硅成本中占比最高,为 26%;电力、辅助设备及其他、折旧等占比较高。通威股份当

2、前单晶 PERC 电池产品非硅成本已达到 0.2 元/w 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竞争优势。相比于硅料环节,电池片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电池片厂商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威、爱旭、中来等专业化电池厂商;一类是在电池片环节有所布局的光伏一体化厂商,包括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截至 2020 年底,在电池片头部厂商中,通威股份、爱旭股份和隆基股份具备较大产能,分别为 27.5GW、22GW、30GW,通威、爱旭作为专业化电池厂商,生产的电池片主要用于对外销售;隆基股份电池片主要用于自身组件生产。第二梯队电池片生产企业如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来股份,截

3、至 2020 年底,电池片产能分别为 18GW、7.5GW、5GW、2.1GW。从电池片技术路线来看,目前电池片生产企业量产产能基本均以 PERC 为主,专业电池化厂商如通威、爱旭布局技术路线较广,通威股份重点开展对HJT、TOPCON 等新技术的中试与转化,爱旭股份持续加强新型电池技术研发,如 HJT、TOPCON、IBC、HBC、叠层电池等。一体化厂商中,隆基股份、东方日升等纷纷布局新的技术路线。从量产转换效率来看,各家企业的平均量产转换效率相近,约为 23%-23.5%。专业化电池厂商具有更高的研发最高转换效率,通威为 25.18%,爱旭为 25.3%,中来为 24.5%;一体化厂商的研发最高转换效率在 23.8-24.6%之间。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1年通威股份公司成本技术优势与硅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33页).pdf)为本站 (elLLL)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