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汽车行业小米汽车专题分析报告:小米造车的启示-211102(22页).pdf

编号:54781 PDF 22页 2.57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汽车行业小米汽车专题分析报告:小米造车的启示-211102(22页).pdf

1、智能驾驶系统是智能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最核心的增量部分,是华为、小米等科技和互联网巨头入局汽车领域的主要切入点,也是各玩家抢占的技术制高点。自动驾驶可分为感知层、决策层以及执行层。感知层(眼、耳):主要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决策层(脑):包括芯片及计算平台等,负责处理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预测、判断、下达指令。执行层(手脚:包括制动、转向等,负责执行指令,做出制动、转向、变道等动作智能驾驶的带来的增量部件市场主要在感知层和决策层,执行层更多的是升级适配。小米作为智能汽车领域“后来者”入局较晚,自身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积累不足,从 0 开始并非明智选择,因此小米采用

2、资源整合,打造开放生态的方式,借助自动驾驶领域内已有技术和多场景应用经验,追赶赛道领先玩家。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重点布局感知层与决策层。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和激光雷达技术的进步,激光雷达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部件;未来视觉主导和融合派将走向融合,自动驾驶感知层将深化体积缩小、控制集成、成本降低、感知多元等趋势。今年 6 月,小米和高瓴、美团共同领投了禾赛超 3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LiDAR行业存在整合趋势,一方面,汽车制造商与激光雷达制造商加强合作,同时,一级供应商也在收购激光雷达公司。越来越多的公司步入激光雷达研发赛道,包括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如英特尔子公司 Mobileye,自己开发 LiDA

3、R 技术,形成竞争化、多元化的行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形成了机械式到半固态再到固态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降低了激光雷达制造难度,实现量产、性能、车规级平衡。未来 4D 毫米波雷达有望“上车”放量,进一步降低单车成本。与激光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低的成本,但目标识别的角度分辨率不足。国内外如德州仪器、华为等企业在 2018 年开始研发 4D 毫米波雷达,不仅支持探测距离、速度及角度参数,还增加了物体的高度信息。小米集团 2021 年 6 月投资的纵目科技推出了“ZM-SDR1”4D 毫米波雷达,兼顾低速泊车和高速行驶场景,输出可比拟激光雷达的

4、致密点云信息,清晰勾勒出周边建筑物轮廓,从而实现基于雷达点云的高精度定位。2021 年 7 月参与几何伙伴融资过程,公司与上汽集团合作,研发以 4D 毫米波成像雷达为主传感,辅之以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多传感融合的感知系统,再通过感知、规划、决策、控制一体化软件模块与工具链,集成软硬件一体的自动驾驶系统软件。收购优秀公司缩短自研进程。2021 年 8 月小米以 7737 万美元收购 Deep Motion(深动科技)。Deep Motion 以高精度地图和定位为出发点,提供感知、定位、决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四位联合创始人 CEO 蔡锐、CTO 李志伟、首席科学家杨奎元和研发总监张驰,均出身微软亚洲研究院,其中李志伟曾经负责过微软 AR Hololens 项目的技术专家,核心团队技术涵盖了计算机视觉中的定位、感知、场景重建以及 AI 图像识别,这些可以技术可以完美的复用在自动驾驶领域。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汽车行业小米汽车专题分析报告:小米造车的启示-211102(22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