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应对冲击和压力(180页).pdf

编号:57883 PDF 180页 8.8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应对冲击和压力(180页).pdf

1、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应对冲击和压力 粮食及农业状况 越南: 农民们在安沛省木江界的稻米梯田里劳作。 封面图片 123RF/bvh2228 本旗舰出版物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之状况”系列之一。 引用格式要求: 粮农组织。2021。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 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应对冲击和压力。罗马。 https:/doi.org/10.4060/cb4476zh 本信息产品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对任 何国家、领地、城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或发展状态、或对其国界或边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 见。提及具体公司或厂商产品,无论是否含有专利,并不意味

2、着这些公司或产品得到粮农组织 或环境署的认可或推荐,优于未提及的其它类似公司或产品。 地图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 并不意味着粮农组织或环境署对任何国家、 领土或海区的法定或构 成地位或其边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 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尚未完全达成一致的近似边境线。 ISBN 978-92-5-135193-2 ISSN 1020-7619 印刷 ISSN 2664-004X 在线 粮农组织 2021年 保留部分权利。本作品根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3.0政府间组织许可(CCBY-NC-SA 3.0IGO;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

3、-nc-sa/3.0/igo/deed.zh)公开。 根据该许可条款,本作品可被复制、再次传播和改编,以用于非商业目的,但必须恰当引用。 使用本作品时不应暗示粮农组织认可任何具体的组织、产品或服务。不允许使用粮农组织标 识。如对本作品进行改编,则必须获得相同或等效的知识共享许可。如翻译本作品,必须包含 所要求的引用和下述免责声明:“该译文并非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生成。粮 农组织不对本翻译的内容或准确性负责。原英文版本应为权威版本。” 任何与在此许可下出现的纠纷有关的调解,均应根据现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 则进行。 第三方材料。欲再利用本作品中属于第三方的材料(如表格、图形

4、或图片)的用户,需自行判 断再利用是否需要许可,并自行向版权持有者申请许可。对任何第三方所有的材料侵权而导致 的索赔风险完全由用户承担。 销售、权利和授权。粮农组织信息产品可在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publications)获 得,也可通过publications-salesfao.org购买。商业性使用的申请应递交至www.fao.org/ contact-us/licence-request。关于权利和授权的征询应递交至copyrightfao.org。 粮食及农业状况 ISSN 1020-7619 2021年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罗马,2021年 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5、 应对冲击和压力 目 录 前 言 v 方 法 viii 致 谢 ix 缩略语 xi 术语表 xii 要 点 xv 执行概要 xvi 第1章 农业粮食体系韧性释义 1 要 点 1 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的必要性 4 理解农业粮食体系中韧性的含义 5 冲击和压力对农业粮食体系的影响方式 7 形势变化下的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12 建立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框架 13 本报告内容概述 17 第2章 国家与地方层面的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21 要 点 21 农业粮食体系功能韧性 22 初级生产部门承受冲击 22 确保营养食品供应 28 确保地方层面的食品获取渠道 国内食品 运输网络 32 保障获取食品的经济手段 3

6、6 结 论 42 第3章 粮食供应链韧性 47 要 点 47 介绍背景情况 从供应链视角看待韧性 48 管理粮食供应链韧性 55 结 论 60 第4章 增强农村生计抵御能力 63 要 点 63 农村生计抵御能力的决定因素 64 小规模农业生产者承受双重负担 68 加强农村生计抵御能力的潜在解决方案 70 结 论 76 第5章 建设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指导原则 79 要 点 79 提高国家农业粮食体系韧性的手段:结构特点 82 提高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政策措施 85 提高小规模生产者和弱势家庭的抵御能力 90 规划未来 更广泛的政策领域和优先重点 92 结 论 94 附 件 97 附件 1 第2章指

7、标的说明、数据和方法 98 附件 2 第2章补充图表 107 附件 3 统计表 110 附件 4 第4章的补充表格 133 参考文献 134 | ii | 表 1 若干国家粮食运输网络韧性和脆弱性指标 38 2 健康膳食不可负担性指标43 3 COVID-19疫情对三个国家粮食供应链的影响 及后续适应措施概要55 4 农村家庭韧性驱动因素和政策影响 68 5 管理农业粮食体系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切入点95 A3.1 2016-2018年初级生产灵活性指数(PPFI) (以蛋白质计算)110 A3.2 2016-2018年膳食来源灵活性指数(DSFI) (果蔬以吨数计,千卡热量)115 A3.3 2

8、016-2018年膳食来源灵活性指数(DSFI) (蛋白质和脂肪)120 A3.4 粮食运输网络韧性和脆弱性指标125 A3.5 2019年节能健康膳食的可负担性128 A4.1 粮农组织韧性指数测量和分析工具数据集 所列国家133 A4.2 多指标分组调查数据集所列国家133 图 1 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及粮食安全的六个维度7 2 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分析概念框架16 3 2016-2018年初级生产柔性指数(以蛋白 质计)25 4 2016-2018年膳食来源柔性指数(以千卡计) 31 5 若干国家中距离远近韧性,以粮食平均运输 时间衡量 37 6 2016-19年若干国家获取健康膳食的经济水平

9、 和按消费果蔬(以吨数计)的膳食来源柔性指 数分布图 44 7 粮食供应链及其与投入品和服务供应链的 联 系示意图49 8 三种粮食供应链面对冲击和压力时的脆弱性 及韧性示意图53 9 按国家概况划分的韧性指数测量和分析 韧性支柱67 10 农业粮食体系组成部分和背景因素 81 A1.1 从生产农业产出品到销往国内和出口市场 的路径,按价值计算99 A1.2 从库存、国内生产或进口获取食物的途径 (单位:千卡)101 A1.3 为生产加工食品提供投入品并向国内市场 销售和出口以创造价值的途径104 A2.1 2016-18年膳食来源柔性指数(以蛋白 质计) 107 A2.2 2016-18年膳

10、食来源柔性指数(DSFI) (以脂肪计) 108 A2.3 2016-18年膳食来源柔性指数(果蔬以吨 数计)109 插文 1 农业粮食体系及其与粮食体系的关系2 2 粮农组织预先行动方法 11 3 初级生产柔性指数概述23 4 按价值计算的初级生产柔性指数(含非食用 产品) 27 5 膳食采购柔性指数概述29 6 对比膳食采购柔性指数和初级生产柔性 指数(PPFI)并发现隐藏的中间地带33 7 国内食品运输网络韧性的研究方法35 8 洪水对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食品运输网络的 影响模拟39 9 林业对小规模生产者生计的贡献41 10 面临无力负担健康膳食风险的人口比例计算41 11 许多人无力负

11、担能量充足膳食或面临这一 风险43 12 COVID-19疫情对中小农食企业的影响51 13 抵御能力指数测量和分析模型简介66 | iii | 目 录 14 撒哈拉以南非洲牧民和农牧民气候抵御能力70 15 生产力、抵御能力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协同作 用:山区伙伴关系产品倡议 73 16 社会保护计划对家庭抵御多重冲击能力的直 接和间接影响75 17 应用膳食来源柔性指数和初级生产柔性指数84 18 吉尔吉斯斯坦Kemin的物流中心89 | iv | 前 言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对每个人 的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仍在继续抗击 疫情。为控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 (

12、SARS-CoV-2)传播,各国相继关闭边境和实 施宵禁,以致国际旅行中道而止,无数企业纷 纷停工,千百万人就此失业。人员和货物流动 受限,尤其是在疫情初期,阻碍了投入品送到 农民手中,妨碍了农产品上市销售。采收和运 输作业受阻之处,大量新鲜果蔬被滞留在农田 任其腐烂。 限制措施不仅损害了农业粮食贸易、农业 粮食供应链和农业粮食市场,还使人们的生 活、生计和营养受损。最初的混乱和迷茫过 后,很多供应链在消化和适应疫情冲击方面, 表现出了非凡的韧性;但是,千百万人无粮可 食,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农村人口无法 外出从事因应时节的工作,而这正是贫困群体 的重要收入来源。封锁期间,城市低收入家庭

13、无法出门,收入及食品支出骤降。 早在COVID-19疫情以前,世界各国在履行 到2030年消除全球饥饿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的 共同承诺方面,就已进展不足,疫情则使我们 进一步偏离正轨。今年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 养状况报告估计,2020年有7.2亿至8.11亿 饥饿人口,较2019年新增达1.61亿人之 多,COVID-19疫情危机正是人数大增的主要原 因。遗憾的是,妇女和儿童往往在这场危机中 首当其冲。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 出,卫生服务和粮食获取渠道切断以后,5岁 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人数随之上升。联合国 政策简报:2019冠状病毒病对粮食安全和营 养的影响指出,有3.7亿儿童因学校停课

14、而 吃不上校餐。毫无疑问,疫情对营养的影响还 将持续很多年。 农业粮食生产和供应链历来易受冲击(从 干旱和洪涝到武装冲突和粮价飞涨),同时长 期压力(包括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越积越 大。不过,COVID-19疫情有其特殊之处,表明 肆虐全球的冲击可能突如其来并快速蔓延,对 数十亿人的粮食安全、营养状况和生计造成前 所未有的长期破坏。 COVID-19疫情期间,各国农业粮食体系的 脆弱性表露无疑。之所以要解决这些脆弱性问 题,显然是因为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恶 化,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相信,农业粮食体 系过于庞大,如果听之任之,脆弱性问题妨碍 的何止是到2030年实现“零饥饿”目标,无论 这个

15、目标有多重要。影响正在持续深化。农业 粮食体系年产110亿吨粮食,有40亿人直接或 间接从业。包括林业和渔业在内,农业部门还 占引起气候变化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五分 之一,用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7%。因此,在 实现其他与贫困、资源和能源效率、更清洁经 济以及水生和陆地健康生态系统等有关的可持 续发展目标方面,农业可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社会不断凝聚共识,一致认为推动农 业粮食体系更高效、更有韧性、更包容且更可 持续的转型,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 程的基本条件。在厉行变革的声势中,2021 年9月举行了首次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商定 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战略,推动农业粮食体系 转型,并利用这些

16、变革推进各项可持续发展目 标进展。峰会发出的行动呼吁聚焦五大目标, | v | 其中之一是培养抵抗脆弱性、冲击和压力的韧 性,确保健康可持续的粮食体系持续运行。 今年报告的主题与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的 号召相呼应,即提出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采取 的一系列具体行动,支持推动全世界粮食体系 转型。具体而言,本报告提供了行动实证和指 导,能够帮助农业粮食体系参与者管理对冲击 和压力的脆弱性,并加强农业粮食体系的能 力,从而提供生计支持,可持续地不断为所有 人提供充足、安全、营养的食物获取渠道,抗 御各类破坏因素。 为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 织)制定了一套抵御能力指标,衡量初级生产 的韧性、粮食

17、的可供性以及世界各国的人们在 物质和经济上获取粮食的情况。这些指标有助 于评估各国农业粮食体系消化任何冲击影响的 能力,这是韧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表明, 初级生产部门更具韧性的国家,普遍生产各种 各样的食品类和非食品类产品,并广销各类国 内外市场,这种布局主要见于高收入或农业基 础雄厚的国家。但就粮食可供性而言,对作物 类、鱼类和畜牧类商品多种采购途径的分析表 明,低收入国家的商品多元化堪比高收入 大国。 本报告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通过 运输网确保粮食物质获取渠道方面,低收入国 家面临的挑战大得多,而这正是维系粮食供应 链活力的关键。对90个国家数据的分析表明, 主要运输路线切断以后,

18、很多低收入国家分散 粮食分配或采用备选运输路线的能力尤其有 限。对于分析的近半数国家,关键的网络环节 断裂以后,当地运输时间至少增加20%,消费 者承担的运输成本和食品价格随之上涨。 本报告从农业粮食体系的视角出发,还指 出与粮食经济获取渠道相关的风险更令人担 忧。纵观全球,已知约有30亿人负担不起可预 防营养不良的健康膳食。由于低收入家庭收入 中食品支出占大头,粮价飞涨、作物歉收或收 入损失造成的购买力任何显著降损,都会威胁 这类家庭的粮食安全和营养。事实上,本报告 发现,如果冲击造成收入减少三分之一,又会 有10亿人因无力负担健康膳食而面临风险。这 一冲击的负担将主要落在中等收入国家肩上,

19、 但本报告还指出,一旦发生此类收入冲击,又 会有相对更多低收入国家人口甚至无力负担能 量充足型膳食。这些风险让人无法接受,因为 全世界粮食产量足以维持全球人口温饱,从中 突显出我们必须增强农业粮食体系韧性。 本报告认为,为提升韧性,要打造多元 化、丰余化和互联互通化的粮食供应链,提供 多种粮食生产、采购和配送途径。然而,在这 类粮食供应链上,一些从业者比另一些更脆 弱。中小农业粮食企业的脆弱性问题关系重 大,此外,必须认清的现实是,面对不良气候 事件和自然资源枯竭,农村家庭(尤其是参与 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家庭)的抵御能力越来越多 地受到考验。 前 言 | vi | 基于本报告的实证,粮农组织有良

20、好优势 建议政府将农业粮食体系韧性作为各国和全球 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的战略内容。指导原则之 一是实现投入资源、生产组合、产品市场和供 应链的多元化,因为多元化可为消化冲击开拓 多种途径。连通化可实现效益倍增化:互联互 通化的农业粮食网络可更换供应来源以及运输、 销售、投入品和劳工渠道,从而更快克服逆境。 政府应鼓励粮食供应链上中小农业粮食企 业更好地协调与组织,例如成立联合会,提高 自身规模、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样,小规模粮 食生产者可通过以生产者协会和合作社的形式 融入供应链,并通过采用农业生态农作方法及 其他资源节约型方法,保持竞争力和韧性。可 能需要社会保护计划来提升农村家庭抗御冲击 的韧

21、性。政策也应解决农业粮食体系以外的问 题,包括要完善卫生和教育服务,促进男女平 等和女性参与,还必须肯定农业作为自然环境 守护者的作用。 粮农组织坚定致力于把握联合国粮食体系 峰会等活动创造的契机,将承诺落实到行动 上,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使这些体系更高 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为所有人 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 活,不让任何人掉队。本报告旨在朝着这一重 要方向采取具体措施提供了实证和指导。 粮农组织总干事 屈冬玉 | vii | 方 法 2020年10月26至30日举行的线上研讨会拉开了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编写工作的序幕, 粮农组织专员和外部专家出席讨论了报告大

22、纲。会后成立了一个由粮农组织各相关技术部门代表 组成的咨询小组,负责与外部专家小组协助调研和编写小组开展工作。报告编写工作参考了粮农 组织和外部专家编写的四份背景文件和实证分析报告。咨询小组于2021年1月26日举行线上会议讨 论了调研成果,2021年2月对第1章初稿提出了意见。各章草稿首先提交咨询小组和外部专家小组, 随后粮农组织农业食品经济司副司长于2021年3月10至16日主持举行线上研讨会。根据这场研讨会 及后续咨询小组会议提出的指导意见,本报告经修订后提交粮农组织经济及社会发展部门管理团 队。修订稿还提交粮农组织其他部门以及粮农组织非洲、亚洲及太平洋、欧洲及中亚、拉丁美洲 及加勒比和

23、近东及北非区域办事处征求意见。所提意见均被终稿采纳,终稿已经粮农组织农业食 品经济司副司长、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和总干事办公厅审查。 | viii | 致 谢 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跨学科团队编写,粮农组 织农业食品经济司副司长Marco V. Snchez Cantillo和高级经济学家、本出版物主编Andrea Cattaneo指导编写工作。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库伦和经济及社会发展部门 管理团队给予统筹指导。 调研和编写小组 Theresa McMenomy、Fergus Mulligan(顾问编辑)、Ahmad Sadiddin、Jako

24、b Skt、Graeme Thomas(顾问编辑)、Sara Vaz。 背景文件和数据分析 Imran Ali(中央昆士兰大学)、Mark Brussel(特文特大学)、Mark Constas(康奈尔大学)、 Ellestina Jumbe(粮农组织)、Rolf de By(特文特大学)、Marco dErrico(粮农组织)、Serkan Girgin(特文特大学)、Vu Minh Hien(粮农组织)、John Hoddinott(康奈尔大学)、Hong Anh Luu(粮农组织)、Andy Nelson(特文特大学)、Robert Ohuru(特文特大学)、Rebecca Pietre

25、lli (粮农组织)、Jeanne Pinay(粮农组织)、Thomas Reardon(密歇根州立大学)、Alessandro Tavoni(博洛尼亚大学)、Tom Thomas(特文特大学)、Valentijn Venus(特文特大学)、David Zilberman(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其他参与编写的粮农组织人员 Abram Bicksler、Adriana Ignaciuk、Giorgo Grussu、Yuka Makino、Dario Lucantoni、Anne Mottet、Beate Scherf、Antonio Scognamillo。 | ix | 粮农组织咨询小

26、组 Fenton Beed、Dubravka Bojic、Ben Davis、Marco dErrico、Ana Paula de la O Campos、Kim Friedman、Stepanka Gallatova、Giorgo Grussu、Panagiotis Karfakis、Michelle Kendrick、Preetmoninder Lidder、Yuka Makino、Roman Malec、Erdgin Mane、Zitouni Oulddada、Rebecca Pietrelli、Pilar Santacoloma、Guido Santini、Nick Sitko、Bea

27、te Scherf、Josef Schmidhuber、Kostas Stamoulis、Salar Tayyib、Jim Tefft、Jos Valls Bedeau、Sylvie Wabbes Candotti。 外部专家小组 Imran Ali(中央昆士兰大学墨尔本校区)、Mark Constas(康奈尔大学)、Ika Darnhofer(维 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Rolf de By(特文特大学)、Paolo DOdorico(加利福尼亚大 学伯克利分校)、John Hoddinott(康奈尔大学)、Helena Kahiluoto(拉彭兰塔-拉赫蒂理工大 学)、Matti K

28、ummu(阿尔托大学)、Andy Nelson(特文特大学)、Mohan Rao(马萨诸塞大学阿 默斯特分校)、Thomas Reardon(密歇根州立大学)、Donato Romano(佛罗伦萨大学)、David Seekell(于默奥大学)、Jamie Stone(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Alessandro Tavoni(博 洛尼亚大学)、Paul Winters(圣母大学)、David Zilberman(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附 件 附件由Ahmad Sadiddin和Sara Vaz编写。 行政支持 Liliana Maldonado提供行政支持。 粮农组织领导机构

29、服务司语言服务处提供翻译。 粮农组织新闻传播办公室出版处为所有六种官方语言版本提供编辑支持、设计和排版以及制 作协调。 致 谢 | x | 缩略语 AA 预判性行动 BFA 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 CSA 气候智能型农业 COVID-192019冠状病毒病 DSFI 膳食来源柔性指数 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 组织) GHG 温室气体 HLPE 高级别专家组(高专组) ICT 信息通信技术 LLDC 内陆发展中国家 MFI 中游柔性指数 MICS 多指标类集调查 MPP 山区伙伴关系产品 NGO 非政府组织 PPFI 初级生产柔性指数 Rsequence=1). 13. World B

30、ank. 2021.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Population, total online. Washington, DC. Cited 1 June 2021.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TOTL 14. Nelson, A., de By, R., Thomas, T., Girgin, S., Brussel, M., Venus, V. & Ohuru, R. (forthcoming). The resilience of domestic transport networks in the context of food security a multi-country analysis.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21. FA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Technical Study No. 14. Rome, FAO. 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应对冲击和压力(180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