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复旦大学@国际求助儿童会:2020年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分析研究报告(40页).pdf

编号:62954 PDF   DOCX  39页 742.35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复旦大学@国际求助儿童会:2020年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分析研究报告(40页).pdf

1、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 1 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1 第二部分 研究发现 . 3 第一章第一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分布和发展现况岁婴幼儿分布和发展现况 . 3 第一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数量及分布情况 . 3 一、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数量 . 3 二、上海市弱势儿童数量 . 3 第二节 上海市婴幼儿健康和发展现况 . 4 一、婴幼儿基本健康状况 . 4 二、婴幼儿的基本发展现况 . 5 三、婴幼儿回应性照护水平现况 . 7 第二章第二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现况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现况 . 9 一、

2、托育服务模式和供给现况概述 . 9 二、上海市“3 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分析 . 10 三、早期教育服务供给现况 . 12 四、早期教育人员队伍情况 . 13 第三章第三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现况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现况 . 14 一、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 . 14 (一)政策制定者和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 . 14 (二)托育服务相关政策 . 15 (三)婴幼儿托育机构准入机制 . 15 (四)托育人员准入机制和人才培养 . 16 (五) 托育机构质量管理 . 17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相关政策和管理 . 17 三、儿童早

3、期发展服务 . 18 第四章第四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利用、需求现况(问卷调查)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利用、需求现况(问卷调查) . 19 一、调查家庭的一般人口学特点 . 19 二、被调查家庭的托育服务利用现况、影响因素和满意度 . 21 (一)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利用现况 . 21 (二)影响儿童是否入托的因素 . 24 (三)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满意度 . 25 (四) 未入托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现况 . 27 三、婴幼儿早教服务利用和需求现况 . 30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和建议 . 33 一、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一、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33 二、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内容

4、和质量评估二、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内容和质量评估 . 33 三、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人员分析三、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人员分析 . 34 参考文献. 35 主要名词解释(研究定义,非绝对官方定义):主要名词解释(研究定义,非绝对官方定义): 1. 托育机构:托育机构:由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举办,面向 3 岁以下幼儿,尤其是 2-3 岁幼儿实施保育为主、教养融合的幼儿照护的全日制、半日制或计时制机构。 2. 社区托管点:社区托管点: 2017 年上海市妇联牵头提出的建设社区幼儿托管点, 为本市户籍的 2-3 岁儿童提供看护服务, 通过公建民营方式, 引入专业组织承接社区幼儿托管点的日常运营(具体的名

5、称也有叫“某某托育园”的)。 3. 普惠型托育机构:普惠型托育机构: 政府没有明确定义, 主要指价格较低, 普通家庭可以接受。 如果是社区建的,或者社区和私人一起建,社区会提供出场地的/或场地补贴。 4. 托儿所:托儿所:为 0-3 岁婴幼儿提供照护的机构,是我国建国后机构照护服务的形式,90 年代逐渐消失,仅保留少数。 5. 早期教育:早期教育: 上海市主要指针对 0-3 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 包括科学育儿指导、亲子互动等。 6. 社区早教指导中心:社区早教指导中心:为社区内有 3 岁以下婴幼儿的常住人口家庭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7. 社区早教指导站:社区早教指导站:可以说是

6、社区早教指导中心的向下延伸,有些是挂靠在街道的睦邻中心,幼儿园里的,并不一定有独立的实体机构。 8. 儿童早期发展:儿童早期发展:是针对 0-3 岁的婴幼儿身心生长发育快速的特点,创造适宜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是包括卫生、营养、教育、环境和保护五个方面。 9. Lancet 的婴幼儿养育框架:的婴幼儿养育框架:包括健康,营养,安全,早期刺激/学习,回应性照护 10. 回应性照护:回应性照护:是指能敏感的发现婴幼儿的需求信号,给予及时的回应,满足婴幼儿的身心需求的一种照护方式。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研究概况 一、研究

7、背景一、研究背景 2019 年被称为“托育元年”,我国正式启动了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系统的建设。上海市在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和实践都领先于全国。2018 年率先于全国发布了托育相关的“1+2 文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此外,上海在 0-3 岁儿童早期教育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阶段深入分析上海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政策、服务利用和提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找准需求点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一)伦理审查(一)伦理审查 本研究获得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审查通过 (批准号:IRB#2020-03-0814)。

8、电子问卷中附知情同意,参与人完成问卷即认为同意参与调查。 (二)问卷调查法(二)问卷调查法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本次研究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线上调查。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6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由门诊医生让前来就诊的0-4岁儿童家长填写线上问卷。调查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需要家长根据年前的儿童入托情况填写问卷。根据项目需要,增增加对闵行、嘉定和松江三个郊区的抽样。同时在网络上扩散,共收到有效问卷2759份。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例如性别、年龄、家庭类型、母亲受教育程度等;2)托育和早期教育服务的利用现况

9、及满意度;3)儿童的长处与困难问卷调查(适用于2-4岁儿童);4)回应性照护水平调查。 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在1997年编制并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具有 2 良好的信效度(GOODMAN,2001)。在中国运用广泛,2005年建立了上海常模,且信效度良好(寇建华等, 2005)。SDQ共有25个条目,由此评估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足、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及困难总分, 困难总分是由情绪症状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构成。25

10、个条目的每个条目按0、1、2三级评分, 完全符合, 由家长根据孩子近半年情况进行评定。SDQ各因子中,情绪症状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的得分越高,提示存在的客观困难程度越严重,而亲社会行为因子为长处因子,得分越高,提示亲社会能力越好(黄韵如等,2012)。 回应性照护量表根据本课题前期开发的中文版亲子互动量表(Caregiver-child Interaction Rating Scale/IRS)和婴幼儿回应式照护检查表(The infant/toddler responsive care giving Checklist/ITRCC)改编,数据分析显示量表

11、多项信效度指标表现良好。 (三)访谈法(三)访谈法 为了解上海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服务现况, 对熟悉托育和早期教育政策和实践的专家进行了线上或者面对面的访谈。 本研究针对不同访谈对象制定了不同的访谈提纲,访谈时间在 40-60 分钟之间。本研究制定的访谈提纲主要内容有婴幼儿早期发展现况、 婴幼儿照护现况、 相应的婴幼儿照护政策、 财政、供给等方面的内容。 (四)统计方法(四)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 20.0 软件做基本统计分析,对一般人口学特征、托育服务利用现状及需求调查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针对儿童回应性照护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 SDQ 困难总分的影响因素分

12、析采用了二元logistic 回归,对于在不同人群的回应性照护和 SDQ 得分的分布差异采用卡方检验。 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研究发现研究发现 第一章第一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分布和发展现况岁婴幼儿分布和发展现况 第一节、上海市第一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数量及分布情况岁婴幼儿数量及分布情况 一、上海市一、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数量岁婴幼儿数量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 2015 年底统计,上海市 0-2 岁的户籍人口有 34.1 万人,实有人口 42.2 万人(包括非户籍人口),3-5 岁户籍人口 30.57 万人,实有人口总数约为 55 万人。2019 年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 0

13、-3 岁婴幼儿数量约为 60 万人,其中 2-3 岁幼儿数有 20.5 万人。 二、上海市弱势儿童数量二、上海市弱势儿童数量 2019 年上海户籍常住人口 1450.43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59.7%。外来常住人口 977.71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40.3%。 2019 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 16.9 万人, 2019 年上海户籍常住人口出生 9.2 万人,外来常驻人口出生 7.7万,占全市出生总数 45.56%。 近年来,我国 0-5 岁学龄前流动儿童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由 2000 年的664 万人增加至 2015 年的 1054 万人。2013 年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

14、、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市每 10 个儿童中就有 4 个是流动儿童。有调查显示,上海市流动儿童数量在 2016 年达到 87.3 万,占上海市实有儿童的 37.12%。上海市 0-4 岁婴幼儿数量为 790443。由于未能获得官方公布数据,据此推算上海市流动人口中 0-4 岁婴幼儿的数量为 293412 人(790443*37.12% = 293412)。 上海市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大多数流动人口为经济型流动人口,终日忙于生计,很少有闲暇对子女实施必要的家庭教育;其次,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收入微薄,家庭居住环境差,生活

15、质量低,难以为子女营造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程福财,2011)。 2011 年上海市卢湾区对 0-3 岁流动儿童家庭的抽样调查,有 78.3%的 0-3 岁流动儿童都有专职的照顾者,在这些专职照顾者中有 61%是孩子的母亲。在 4 文化程度方面,53.1%的流动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28%的为高中文化,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只占 18.9%;在母亲的文化程度方面,64%的人在初中以下,22.1%的为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有 13.9%。至少有一半左右的被调查 0-3 岁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住房条件差,孩子的卫生健康与生存安全面临较大风险。一项对 1082 名 3 岁以下流动儿童

16、的研究发现,祖辈照看儿童的比例为 70. 37%,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水平低。儿童系统管理率(适龄儿童被纳入卫生保健系统,并接受生长发育监测的儿童占该地区儿童数量的比例)低于户籍儿童(潘建盈等,2013)。 根据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2018 年残疾人基本数据情况报告,上海市2018 年总共有残疾人 549232 人,其中 0-4 岁的儿童有 212 人,占总残疾人数的0.039%,其中男生有 126 人,女生有 86 人。本次调查搜集资料显示,上海市2018 年各类儿童福利机构有 26 家,其中社会福利院 24 家,儿童福利院 2 家,其中社会福利院所能容纳人数为 9119 人,而社会福利

17、院年末总在院人数为4609 人。儿童福利院可容纳人数为 1921 人,年末在院人数为 1517 人。 第二节第二节 上海市婴幼儿健康和发展现况上海市婴幼儿健康和发展现况 一、婴幼儿基本健康状况一、婴幼儿基本健康状况 (一)(一)基本健康状况基本健康状况 资料显示,2018 年上海市婴儿死亡率为 3.52,出生缺陷率为 1.4,对于托幼机构儿童,其贫血的检出率为 0.33,肥胖检出率为 4.06%(见表 1)。根据 2018 年上海市统计年鉴记录,2017 年上海市婴儿前五位疾病死因构成中,围生期疾病(新生儿病)最高,占死亡总数的 42.46%,其次是先天异常病,占死亡总数的 37.70%(见表

18、 2)。 表 1. 上海市婴幼儿基本健康情况 婴幼儿健康情况婴幼儿健康情况 比例比例 婴儿死亡率 3.52 出生低体重儿比率 5.09% 出生缺陷率 1.4 托幼机构儿童视力筛查可疑异常率 6.89% 托幼机构儿童听力筛查可疑异常率 0.22% 托幼机构儿童龋齿筛查可疑异常率 20.19% 托幼机构儿童贫血检出率 0.33% 托幼机构儿童肥胖检出率 4.06% 上海市 0-6 岁儿童保健管理率 99.4% 5 表 2. 婴儿前五位疾病死亡原因和构成(2017 年)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1/10 万) 占死亡总数(%) 围生期疾病(新生儿病) 102.65 42.46 先天异常 91.14 37

19、.70 肿瘤 10.55 4.37 损伤中毒 7.67 3.17 呼吸疾病 6.72 2.78 二、婴幼儿的基本发展现况二、婴幼儿的基本发展现况 针对上海市婴幼儿发展现况的系统研究较有限,因此本研究也采用了国际上通用量表(SDQ)收集了幼儿的心理行为发展现况。由于该量表的学龄前儿童版本适用于 2-7 岁儿童,本研究中主要针对 2-4 岁儿童,共收集有效问卷1631 份。 (一)上海市(一)上海市 2-4 岁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现况岁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现况 1. 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 结果显示,情绪症状问题得分均值为2.031.87, 品行问题得分均值为2.611.59,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得分均值为4.

20、572.23,同伴交往问题得分均值为2.741.62,困难总分均值为11.965.26,亲社会行为得分均值为6.922.02。按照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制定的常模评分标准, 情绪症状问题得分处于正常水平的占82.65%, 处于可疑临界水平的占8.03%, 检出异常的占9.32%。 品行问题得分处于正常水平的占53.16%, 处于可疑临界水平的占22.26%, 检出异常的占24.59%。 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得分处于正常水平的占66.58%, 处于可疑临界水平的占15.39%,检出异常的占18.03%。 同伴交往问题得分处于正常水平的占47.09%, 处于可疑临界水平的占21.28%,检出异常的占31

21、.64%。困难总分处于正常水平的占66.77%,于可疑临界水平的占16.37%, 检出异常的占16.86%。 亲社会行为得分水平处于正常的占72.65%,处于可疑临界水平的占18.03%,检出异常的占9.32%(见表3)。 表3. 2-4岁儿童SDQ各因子得分情况 因子 得分均数 (标准差) 正常 可疑(边缘水平) 异常 人数(构成比) 人数(构成比) 人数(构成比) 情绪症状 2.031.87 1348(82.65%) 131(8.03%) 152(9.32%) 品行问题 2.611.59 867(53.16%) 363(22.26%) 401(24.59%) 多动/注意缺陷 4.572.2

22、3 1086(66.58%) 251(15.39%) 294(18.03%) 同伴交往 2.741.62 768(47.09%) 347(21.28%) 516(31.64%) 困难总分 11.965.26 1089(66.77%) 267(16.37%) 275(16.86%) 亲社会行为 6.922.02 1185(72.65%) 294(18.03%) 152(9.32%) 6 2、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进行了多因素分析,控制了地区、母亲受教育程度、儿童性别、儿童年龄等因素发现,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有儿童兄弟姐妹的个数、家庭月收入以及家长网上

23、收集育儿资料的频度等。非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更少(OR=0.68,P=0.0160.05)。家庭月收入越高,家长在网上收集育儿相关资料的频度越高、家中各种类型的玩具数量越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都越少(见表 4)。 表 4. SDQ 问卷困难总分诊断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一般人口学特征一般人口学特征 OR P 95%CI 性别性别 男(参照) 1 女 1.01 0.968 (0.76,1.33) 儿童的年龄儿童的年龄 2-3 岁(参照组) 3-4 岁 0.77 0.130 (0.55,1.08) 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 上海户口(参照组) 非上海户口 0.81 0.246 (0.57,1.16) 被调

24、查儿童兄弟姐妹个数被调查儿童兄弟姐妹个数 0 个(参照组) 1 个及以上 0.68 0.016 (0.50,0.93) 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收入 0.73 0.011 (0.57,0.93) 小区附近是否有供孩子玩耍的空间小区附近是否有供孩子玩耍的空间 有(参照组) 没有 1.62 0.071 (0.96,2.72) 网上收集育儿相关资料的频度网上收集育儿相关资料的频度 0.64 0.000 (0.55,0.74) 家里有各种类型的玩具数量家里有各种类型的玩具数量 1.41 0.002 (1.13,1.75) 3、入托儿童与居家照护儿童间心理行为问题差异 调查显示,居家照护儿童的情绪症状、同伴交往

25、问题、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均差于入托儿童(见表 5)。文献检索显示,一项针对上海城市地区近 1000 名 1-3 岁儿童的调查显示,上海城市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问题发生率高,应开展早期筛查,制定家庭养育早期干预策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异常检出率为 24.4%,男童(11.0%)外显行为异常率高于女童(7.1%),12-18 月龄能力异常检出率为 15.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3.6-6.9%)。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亲年龄、母亲职业、母亲参与养育时间、家庭养 7 育环境对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有显著影响(张媛媛等,2020)。 表 5. 居家照护与已入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比较 婴

26、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分类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分类 居家照护居家照护 (n=729) 已入托已入托 (n=902) t P 情绪症状问题 2.171.91 1.911.83 2.83 0.005 品行问题 2.621.64 2.601.54 0.25 0.804 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4.552.12 4.592.32 -0.39 0.699 同伴交往问题 2.921.64 2.611.59 3.89 0.000 困难总分 12.265.38 11.715.15 2.11 0.035 亲社会行为 6.732.05 7.071.98 -3.33 0.001 三、婴幼儿回应性照护水平现况三、婴幼儿回应性照护

27、水平现况 本次研究调查了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家长的回应性照护水平,该测量共 15个题目,总分在 0-75 分之间,得分越高,回应性照护水平越高。家长回应性照护总分均为 66.58(标准差=9.5),说明婴幼儿家长的回应性照护水平较好。我们对不同家长的回应性照护水平的差异做了分析,结果如下,家长对女童的回应性照护水平率高于男童。对 2-3 岁儿童的回应性照护水平高于其它年龄组。单亲家庭高于核心家庭(仅父母和子女同住)和扩大家庭(三代同堂)(见表 6 )。 表 6. 不同家长的回应性照护水平的差异比较 人数人数 百分比(百分比(%) 总分均数总分均数标准差标准差 Z/ 2 P 性别性别 男 1

28、463 53.03 66.179.98 -2.02 0.044 女 1296 46.97 67.049.09 年龄年龄 6 个月以下 367 13.30 63.6811.66 35.48 0.001 6-12 个月 333 12.07 65.739.17 1-2 岁 420 15.22 66.429.15 2-3 岁 981 35.56 67.628.98 3-4 岁 658 23.85 67.199.31 家庭类型家庭类型 核心家庭 1,306 47.34 67.089.30 15.42 0.001 扩大家庭 1,430 51.83 66.099.76 单亲家庭 23 0.83 68.701

29、2.79 家庭收入家庭收入 5000 元 72 2.61 63.0612.89 14.80 0.011 5000-1 万元 513 18.59 65.4810.04 1-2 万元 878 31.82 66.758.77 8 2-3 万元 640 23.20 66.729.77 3-4 万元 280 10.15 67.369.48 4 万元以上 376 13.63 67.559.57 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120 4.35 64.0810.50 12.05 0.007 高中/专科 571 20.70 66.169.40 本科 1699 60.49 66.849.49 硕士以上

30、 399 14.46 66.869.86 对回应性照护水平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控制了地区、是否入托、儿童母亲的工作状态等因素后发现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儿童母亲的年龄、 家长收集育儿资料的频度等因素有关。 即对女孩 (=1.10, P=0.0020.05) 、年龄越大儿童(=1.04,P=0.0000.05),家长回应性照护水平较高。此外,家庭月收入越高(=0.31 P0.05),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回应性照护水平越高。家长在网上收集相关育儿资料的频度越高,回应性照护水平也越高,说明家长越希望得到科学照护的知识,也会影响回应性照护水平(见表 7)。 表7. 被调查儿童回应性照护

31、总分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一般人口学特征一般人口学特征 P 95%CI 孩子的年龄孩子的年龄 1.04 0.000 (0.71,1.37) 孩子的性别孩子的性别 男(参照组) 女 1.10 0.002 (0.41,1.79) 孩子的户籍孩子的户籍 上海户籍(参照组) 非上海户籍 -1.13 0.007 (-1.95,-0.32) 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收入 0.31 0.043 (0.01,0.61) 儿童母亲的年龄儿童母亲的年龄 -0.76 0.031 (-1.46,-0.07) 孩子白天主要照护人的受教育程度孩子白天主要照护人的受教育程度 0.91 0.001 (0.38,1.44) 家长网上收集育

32、儿资料的频度家长网上收集育儿资料的频度 0.97 0.000 (0.62,1.33) 家长希望获得到科学照护儿童知识的程度家长希望获得到科学照护儿童知识的程度 -2.06 0.000 (-2.49,-1.63) 9 第二章第二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现况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现况 一、托育服务模式和供给现况概述一、托育服务模式和供给现况概述 2019 年底,全市可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有 700 家,其中举办托班的公办民办幼儿园共有 450 所,托儿所 35 个,各区办早教中心 19 个,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 204 家(提供托位 1.3 万)。目前各类托育机构共提供托额约 2

33、.9 万个,约可满足 48%有入托需求的适龄婴幼儿家庭。2018 年有项调查显示,测算上海全市入托率为 12.37%,一年后全市新增托额 1.3 万余个,部分区入托率已经接近 30%。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的托育服务,有托幼一体化模式、社区模式、普惠模式、企业园区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从性质上分为非营利性、营利性和福利性(仅有一家,在闵行,完全免费)三种类型。 1.托幼一体化模式 上海市要求新建幼儿园要配备托班,改扩建幼儿园要尽可能配置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增设普惠性托班。主要为 2-3 岁儿童提供托育服务。由于依托幼儿园资源,收费较低,但是能够提供的托位有限,一般只有一两个托班,每班20

34、 人。同时不为 0-2 岁儿童提供服务。一般按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 2.企业园区模式 由上海市总工会牵头实施了职工亲子工作室、爱心妈咪小屋等实事项目,探索在需求集中且有条件的企业、园区、楼宇等开展托育服务或亲子指导(如:商业大飞机托育园;张江高科技园区亲子工作室)。通过出台上海“职工亲子工作室”设置和管理办法,对亲子工作室的服务类型、设置标准、管理要求、安全防范及应急措施等做出详细规定。在具体扶持政策方面,给予亲子工作室补贴,用于消防、卫生、监控安全设施等购买、安装,看护人员工作津贴以及购买第三方服务等相关费用。企业兴办的托育园是为本单位职工提供福利的一部分,有单位补贴,收费较低。 3.社区/

35、普惠模式: 上海推行“一街镇一普惠”模式。2017 年起,市妇联、市教委共同牵头开展市政府实事工程,2017 年、2018 年共建设了 45 家社区托管点,2019 年建设了 10 56 个托育点,收费一般在每月 3000 元以下。目前,全市 74%的街镇有至少 1个普惠性托育点。市教委表示,2020 年上海将着力推广这一模式,力争实现中心城区街镇普惠性托育点全覆盖。市政府实事工程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由政府出资和装修,私人经营。场地由社区提供,没有房租,但是日常经营和人员费用自己负担。收费必须在每月 3000 元以下自负盈亏,政府没有财政补贴。 4.市场运作模式 为盘活市场资源,鼓励个体兴办托

36、育机构。上海在 2018 年出台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可以颁发“托育机构资格证”的城市。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系统和线上信息平台,对拿到资格证的机构统一管理。根据机构的档次和市场定价。 二、上海市二、上海市“3 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分析信息分析 本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市 3 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信息管理平台1”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发现,截止至 2020 年 4 月 26 日,上海市已获得托育许可告知书(托育机构资格证)的托育机构一共有 204 家,其中营利性机构有 147 家,非营利性机构有 57 家,完全免费的福利性托育点 1 家(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在上海市

37、所有的托育机构统计中,浦东新区最多,一共有 52 家,占 25.5%,崇明区目前还没有,其次是奉贤区,只有 2 家,占 1.2%。从上海市总体的获得托育告知书的托育机构餐食供给来看,有 101(49.5%)家的机构提供餐食服务,但是机构本身不加工膳食,另有 97(47.5%)家的托育机构是自己加工膳食,仅有 6(2.9%)家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膳食。而对于提供照料时间的服务形式来看,所有的机构均提供“全日制”的照护模式,有 129(63.2%)家提供“半日制”的照护模式,有 129(63.2%)家提供“计时制”的照护模式。此外,所有的托育机构中有 132(64.7%)家机构提供至少 2 种模式

38、的照护形式。在托育机构月收费上,各机构的收费相差较大,其中完全福利性质的“上海闵行教育亲子托育点”是免费提供服务的,其他的机构收费最低的为 1800 元/月,而最高的达18000 元/月,除去一家未明确标明月收费的机构外,其他机构的月收费标准平均为 7536.4 元/月。对于营利性托育机构,最低收费 3000 元/月,最高收费为 1 此平台是上海市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出的机构管理、机构申请以及家长查查询为一体的托育服务信息平台。 11 18000 元/月,平均收费为 9051.4 元/月。而非营利性托育机构,最低收费为1800 元/月,最高收费为 12000 元/月,平均值为 3721.1

39、 元/月 对于已经获得托育许可的托育机构(已筛除一家收费标准不清晰的机构)的收费标准的统计来看,月收费标准在 3000 元/月(包括 3000 元)以下的机构有 56 家,占比为 27.6%,月收费标准在 3000 元以上的机构有 147 家,占72.4%,由此可见,在普惠型托育机构的月收费标准为 3000 元/月的情况下,上海市目前已获得托育许可告知书的托育机构的收费相对偏高,普惠性托育机构还存在较大缺口(见表 8)。 表 8. 上海市已获得托育许可告知书的托育机构情况(N=204) 托育机构情况托育机构情况 频数(频率)频数(频率) 托育机构运营类型托育机构运营类型 营利性机构 146(7

40、1.6%) 非营利性机构 57(27.9%) 免费福利性托育点(闵行)(闵行) 1(0.5%) 托育机构所在地托育机构所在地 宝山区 19(9.3%) 虹口区 8(3.9%) 闵行区 16(7.8%) 长宁区 18(8.8%) 奉贤区 2(1.0%) 杨浦区 14(6.9%) 徐汇区 18(8.8%) 松江区 7(3.4%) 静安区 17(8.3%) 浦东新区 52(25.5%) 嘉定区 9(4.4%) 黄浦区 12(5.9%) 金山区 3(1.5%) 普陀区 6(2.9%) 青浦区 3(1.5%) 崇明区 0(0) 餐食服务餐食服务 不自行加工膳食但提供餐食服务 101(49.5%) 自行加

41、工膳食 97(47.5%) 不提供膳食 6(2.9%) 提供的服务模式提供的服务模式 全日制 204(100%) 半日制 129(63.2%) 计时制 129(63.2%) 12 服务模式 2 种及 2 种以上 132(64.7%) 所有的托育机构的月收费标准(元所有的托育机构的月收费标准(元/月)月) 最低值 0(福利机构 1 家) 最高值 18000 平均值(标准差) 7536.4(4298.1) 营利性托育机构月收费标准(元营利性托育机构月收费标准(元/月)月) 最低值 3000 最高值 18000 平均值(标准差) 9051.4(4020.6) 非营利性托育机构月收费标准(元非营利性托

42、育机构月收费标准(元/月)月) 最低值 1800 最高值 12000 平均值(标准差) 3721.1(1812.6) 收费标准(元收费标准(元/月)月) 2000 元以下 2(1.0%) 2001-3000 54(26.6%) 3001-6000 34(18.8%) 6001-9000 52(25.2%) 9001-12000 29(14.3%) 12000 以上 33(16.3%) 三、早期教育服务供给现况三、早期教育服务供给现况 (一)早期教育服务供给数量和覆盖面(一)早期教育服务供给数量和覆盖面 自 2000 年起上海就已经开始探索 0-3 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将科学育

43、儿指导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广大 0-3 岁婴幼儿家庭对于早期教育指导的需要。 目前, 上海市已建立起“1+16+N”的 0-3 岁早期教养指导服务体系,各区县已成立了区级早教指导中心 19 个,在 16 个区有 900 多个早教指导站,全市 0-3 岁婴幼儿家庭的免费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和科学育儿指导。一些指导站设置在幼儿园或街道睦邻中心。 上海各区早教指导站数与区域 0-3 岁婴幼儿人数的比例从 1:173 到 1:1200不等。各区在早教指导站设点布局数量上的差异非常显著,早教指导站与户籍人口比例从低到高依次是崇明区、普陀区、宝山区、青浦区、嘉定区、静安区、徐汇区、奉贤区、松江区、浦东新区、

44、杨浦区、金山区、虹口区、黄浦区、闵行区、长宁区。附设在幼儿园的早教指导站,多采用幼儿园教师双休日兼职开展早教指导服务工作,教师基本为无偿服务。指导服务的专业性、有效性难以保证。 13 (二)早期教育服务时间、内容和质量(二)早期教育服务时间、内容和质量 从服务时间和形式看, 各早教指导中心根据自身资源条件, 分别设置 1 小时、1.5 小时、 2 小时、半日制等多种计时制服务。早教指导者目前基本使用本中心自己研发的早教活动方案, 如杨浦区早教指导中心将中心内部成熟的活动方案梳理形成云端课程资源库,供下属 52 个早教指导站使用。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是本市早教中心实施 3 岁前教养工

45、作的指南。 各类早期指导活动质量基本有保证,各区早教中心普遍重视环境创设,各区早教中心各类活动有运动、生活、小组亲子活动和区域游戏等。早教指导者能与婴幼儿和家长亲切互动、自然交流,关注婴幼儿发展及家庭亲子互动方式上的个体差异,根据婴幼儿发展情况和家庭教养方式,尝试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但是对于早教质量缺乏系统评估,少部分通过家长难易度调查开展,或依托项目对儿童发展的某些领域进行评估。 (三)早教机构性质和收费情况(三)早教机构性质和收费情况 各区早教中心的机构性质和类别各异,收费依据不明晰,影响其功能定位。本市 19 所区级早教中心分属 7 种机构性质和类别,包括校外教育机构、区教育局直

46、属单位、托幼机构类、附属幼儿园、社区教育机构、教育中介机构、民办非营利机构。由于机构性质的不确定,各区在收费标准的核定上差异较大,从全免费到每次每小时收费 100 元不等。有 6 家区早教中心免费为 0-3 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指导服务,占比 33.33%;有 12 家(66.67%)区早教中心为 0-3 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指导服务收取费用,收费在每次 50 元至 100 元不等。目前有 33.33% 的区早教中心除了开设 0-3 岁婴幼儿亲子班,另设有接收 2-3 岁幼儿的托班。各早教指导中心的硬件条件差异较大,影响婴幼儿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 四、早期教育人员队伍情况四、早期教育人员队伍情况 根据

47、文献显示, 区早教中心指导者有 77%的为学前教育专业;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81%;有育婴师资质的占 84%,其中 28%为四级和五级育婴师。约80%为在编人员,20%外聘人员。有 66.7%所区早教中心定期为本区分中心和早教指导站开设早教指导者培训。早教指导者能获得的专业支持有限,影响其专业发展。 区早教中心在培训中, 感到最为困难的是“缺少支持师资培训的专家队伍”、 14 “早教中心人员有限”和“培训内容不系统”。各区都已配齐了分管区域早教教研员,其中高级教师职称的占 56.25%,担任学前教育教研员 5 年以上的占 68.75%,但仅有 25% 的教研员参加过国家育婴师资格培训。早

48、教教研员队伍总体年轻,早教的相关专业知识薄弱。 第三章第三章 上海市上海市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现况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现况 一、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一、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 (一)政策制定者和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一)政策制定者和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 上海市婴幼儿托育服务由市教委、市卫健委、市物价局、市公安局、市消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国土资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房管局 17 个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市政府层面成立了由这 17个部门组成的

49、“上海市托幼工作联席会议”,搭建了市、区、街镇三级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市托幼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处是行政主管部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家庭司负责婴幼儿照护(除托育服务外)的相关工作。 成立“上海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和 16 个区分别都成立了“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为有意向在本区域内举办托育机构的单位和个人,提供预约登记、申办咨询、备案等服务工作,同时为市民提供本区域内已获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的托育机构的咨询服务。上海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是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是上海市教委。 各部门具体分工如下: 1. 教育部门牵头管理本市托育服务工作,牵头研制托育机构设置标准

50、和管理办法等,制定托育服务发展规划和工作实施计划,会同各相关职能部门执行托幼工作联席会议的相关决策,对托育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2. 民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民办非营利性托育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对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中的幼儿及时提供社会救助。 15 3.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托育机构卫生保健、疾病防控等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依法对托育机构的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等进行监督检查。 4. 工会负责调查研究职工托育需求,对企事业单位内举办的托育点进行监督和指导,推动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5. 妇联协同推进社区托育机构的设点布局,参与为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加强对女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复旦大学@国际求助儿童会:2020年上海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分析研究报告(40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