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149页).pdf

编号:66329 PDF   PPTX  149页 7.2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149页).pdf

1、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智慧城市Smart City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2、:New Technologies, New Industries, New Models, New Businesses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工业转型升级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Smart City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

3、化发展报告中小企业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生产性服务业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Producer Services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开发区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De

4、velopment Zone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在沪央企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State-owned Key Enterprises in Shanghai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

5、展报告产城融合与总部经济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City &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Headquarters Economy Development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企业兼并重组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of Enterprises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协会

6、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and Informatization Associations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定价:40.00 元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系列Annual Report Series on Shanghai Industry and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2 0 1 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Annual Report on Shanghai Industryand Informatiz

7、ation Development:Smart City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校稿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 . 智慧城市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编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8ISBN 978-7-5439-6767-0I. 2 . 上 . 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市2015 信息化研究报告上海市2015 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研究报告上海市2015 . F127.51 G203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5)第 165812 号责任编辑:忻静芬 祝静怡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8、会*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市长乐路 746 号 邮政编码 200040)全 国 新 华 书 店 经 销上海长城绘图印刷厂*开本 7871092 1/16 印张 9.25 字数 1800002015 年 8 月第 1 版 2015 年 8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1-700ISBN978-7-5439-6767-0定价:40.00 元http:/二校稿编审委员会顾 问:周 波 徐逸波主 编:李耀新副 主 编:吴 磊 刘 健 傅新华 邵志清 马 静 徐子瑛 戎之勤 原清海 张华芳 伍继宏 陈跃华 史文军编 委:朱宗尧 赵瑞颖 林 晶 于 成 张 英 李旭晨 王 晋 项丽虹组织编写:徐龙

9、章 陆 森 张 桑编写成员:刘 文 徐 艋研究单位:上海信息化发展研究协会二校稿二校稿前 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和配合下,2014 年上海市在全面完成智慧城市建设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依据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42016 年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2014 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以深化智能应用为主线,营造智慧生活,发展智慧经济,深化智慧城管,建设智慧政务,推进区域示范,全方位推动以

10、高速泛在的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绿色高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自主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建设,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5 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以反映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为主线,全面展示民生、经济、城市建设和管理、政务、新地标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及网络安全等领域建设和发展情况。本书以智慧城市建设中“活力上海”五大行动及三大支撑体系为核心要素组织编撰,力求全面、客观、科学的反映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情况,希望为上海市相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与履行职责,为相关研究人员了解上海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编

11、者 12015 年 8 月 11二校稿二校稿1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篇 第一章 智慧城市发展综述. .3 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级显著提升.3 二、普惠化智慧民生应用纵深推进,全面推动社会发展.4 三、创新型智慧经济特征明显,有效推动“四新”经济发展.5 四、智慧型城市管理应用全方位稳步推进,加快城市综合发展.5 五、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6 六、智慧新地标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支撑区域示范作用显著.7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快布局,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7 八、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8 第二章 信息基础设施.10 一

12、、信息网络设施.11 二、公共信息基础设施.14 三、功能性服务设施.15 四、专业规划与管理.16 第三章 智慧民生.18 一、智慧教育.19 二、智慧文化.24 三、智慧健康.30 四、智慧公共服务.34 第四章 智慧经济.39 一、制造业信息化. 40 二、金融业信息化.43 三、商贸流通信息化.45 四、农业信息化.48 五、旅游业信息化.51 第五章 智慧城市管理.54 一、城市综合管理.55 二、城市运行安全管理.58二校稿2 三、城市智能交通.61 四、城市土地房屋管理.65 第六章 智慧政务.68 一、电子政务环境支撑体系.68 二、电子政务应用.69 三、电子政务渠道建设.7

13、3 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77 第七章 智慧新地标.80 一、智慧社区. 80 二、智慧村庄.86 三、智慧商圈.88 四、智慧园区.89 五、智慧新城.92 第八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93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96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103 三、技术创新与应用. 108 第九章 智慧城市发展环境. .116 一、信息安全.117 二、综合环境.125第二部分 附录 附录 1 20122014 年上海市信息化领域统计报表.133 附表 1.1 应用领域统计报表 .133 附表 1.2 信息产业发展统计报表 .133 附表 1.3 信息基础设施统计报表 .134 附录 2 智慧社区试

14、点名单.135 附录 3 智慧园区试点名单.137 附录 4 智慧村庄试点名单.139 附录 5 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名单.140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二校稿第一部分综 合 篇二校稿二校稿3第一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第一章智慧城市发展综述2014 年是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42016 年行动计划开局之年,上海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部署,抓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全面围绕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要求,着眼信息化助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贴近群众需求和服务改革发展为导

15、向,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基本构建起以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为重点,以高速泛在的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绿色高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自主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信息化成为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和重要基础,信息化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率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级显著提升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2014 年新建集约化信息管线约 784沟公里,累计敷设约 8860 沟公里;接入商务楼宇、基站、小区 478 栋(处) ,累计接入 5360 栋(处) ; 结合国家 4G 牌照发放

16、,加快推进以 TD-LTE、FDD-LTE 为重点的4G 网络建设,4G 网络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主要城镇中心区域;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 和 4G 用户总数达到 1426.22 万户,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到 5.9 万个; 无线局域网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4二校稿(WLAN)累计接入 2.3 万个,AP 超过 17 万个,接入场所数和 AP 规模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互联网上网人数 1716 万人。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超过 700Gb/s,省际出口带宽增至 3800Gb/s。信息网络和功能型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持续稳定提升。截至 2014 年底,上海城市公共光纤网建设总

17、量已超过 4500 皮长公里,全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达 840 万户,实际用户达到 425 万户; 家庭光纤宽带用户比例超过 70%,家庭宽带用户数达到 519.12 万户,速率在 8M 以上的用户占比 75.1%; 上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 697 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 604 万户,IPTV 用户和高清数字电视用户共 265 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 600 万户家庭; 各类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架数总量达 3.8 万个; 2014 年,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用户的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全年为 71 个新进研发团队提供了正式账号,为104 个研发团队提供了试用服务,累计为 570

18、 个研发团队提供了持续性计算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2014 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并发布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22020 年) ,完成“上海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基本思路” “未来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两个面向“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专项课题研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年)中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 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 ,组织修改和发布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完成桃浦科技智慧城、嘉定区黄渡大型居住社区、青浦新城西二单元北片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区、罗店工业园区、马

19、桥工业园区等区域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优化方案编制,并纳入区域控详规划。二、普惠化智慧民生应用纵深推进,全面推动社会发展智慧教育工程不断深入。新版上海学习网正式上线运行,建成 14TB 教育资源库,在线课程 1500 门,截至 2014 年底学习网点击量突破 1.5 万亿; 市民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应用成效明显,累计开户数达到 520 222 人; 上海教育数据中心 IDC 二期建设完成,学习资源总量超过 15TB,覆盖各阶段教育; 易班、沪江网等一批社会化教育服务平台涌现。智慧文化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广“互动触摸屏 + 移动阅读 APP 客户端 + 数

20、字阅读资源”服务模式; 图书馆云平台建设初具规模,2014 年全年共接收家谱、现刊、上海年华、口述历史等自建资源 46.8TB,新加工转换资源 443.06GB; “我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不断拓展优化,图书借阅“一卡通”系统覆盖全市 287 个分馆服务节点,无障碍数字图书馆覆盖全市持证残障人群,并实现与图书馆统一认证系统对接。5第一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智慧卫生应用向纵深发展。上海市健康信息网稳定运行,卫生信息化工程实现 3000多万份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采集和联网共享,建成市、区两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医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医疗保险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全面展开。民生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

21、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家庭生活费用“一站式”服务,上海市失物招领网站平稳运行,城市专业气象服务平台为各行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惠民效果明显,农村信息化培训及普及工程取得较好成效。三、创新型智慧经济特征明显,有效推动“四新”经济发展“两化融合”工作深入推进。制定上海“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实施方案 ,聚焦汽车、民用航空、机电设备、钢铁四大重点产业和研发(创意) 、维修检测(设备健康) 、物流、管理、能源、商务六大重点领域,建设以上海宝信为主体的装备制造行业云服务平台,成立“工业云”推进联盟。金融业信息化全面推广,智慧金融快速发展。2014 年金融 IC 卡发卡量突

22、破 2600 万张,其中国产芯片 IC 卡达到 2 万张,完成上海市金融 IC 卡多应用平台建设; 第三方电子支付交易规模达新高,全年交易额为 59 924.7 亿元,较 2013 年增长 391.3%,P2P 网络借贷中介平台已有 110 多家,平台贷款余额近 200 亿元,在国内市场占比居于前列。商贸流通信息化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加快引领“四新”经济全面发展。上海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实现 13 549 亿元,同比增长 28.3%; 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快速推进, “跨境通”平台 50 多家知名企业上线运行,商品达 10 万余种; 启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工程,中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取得阶

23、段性成效;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门户网站完成首批 11 个嵌入式公共查询应用上线; 电子口岸通关无纸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4 年报文处理量达到 2.29 亿份,电子支付交易额达到 1.3 亿元。农业信息化工作稳步开展,智慧惠农效果突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郊区 250 台老旧“农民一点通”设备更新, “农民一点通”设备点击率达到400 347 次; 上海市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上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平台等三个涉农监管平台持续平稳运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示范推进效果明显。四、智慧型城市管理应用全方位稳步推进,加快城市综合发展网格化管

24、理系统三期项目完成实施,共覆盖全市 17 个区县 208 个街镇,覆盖面积达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6二校稿1433 平方公里; 水务专业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海塘、黄浦江和苏州河堤防巡查网格化、养护信息化、监管精细化; 市容绿化专业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监督指挥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上海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项目稳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安全管理信息化深度应用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图像监控系统及治安卡口系统建设,截至 2014 年底共计新建图像监控探头 1.9 万个; 建立覆盖全港(海港)范围的港口监控管理体系; 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整体项

25、目招标,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初步构建适应新食品监管体制的信息化监管系统; 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基本完成并启动试运行; 智能化消防数字平台扩容升级与拓展应用取得新突破。智慧交通体系应用不断深化,交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工程实现了闵行、虹桥枢纽等区域道路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公共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渠道向移动网络拓展; “上海公交”APP 实时到站信息覆盖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 公共停车信息平台覆盖范围和功能趋于完善; 2014 年组织实施了上海市 1000 余条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车道的改造,京、津、冀、晋、辽、沪、苏、浙、皖、赣、湘、闽、鲁、陕 14 省市高速公路 ET

26、C 系统实现联网运行; 长三角交通领域的信息化合作不断深化。五、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有人口信息库汇聚全市 2500 万人口的基础类、就业类、医疗类、房产类、教育类等信息,法人数据库涵盖全市范围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市场主体,空间地理信息库完成覆盖全市陆域的高分辨率数码航空遥感摄影。上海市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二期)启动建设,完善扩容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建设移动数据服务门户,政府数据服务门户汇聚 9 家试点单位 647 条目录共计 7399 个数据项,共涵盖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和行政管理六大领域共计 2

27、3 万余条数据,截至 2014 年 8 月网站累计访问量逾 52 万次。法人“一证通”数字证书全面进入深化应用和深入推广阶段,推广应用,截至 2014 年底上海市有效法人一证通数字证书 127.3 万张,为全市各类企业法人节约成本约 3 亿元 / 年。“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围绕行政权力运行信息、财政信息、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等各类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和要闻发布专栏建设。全年集中发布的市政府文件和部门公开信息(文件、通知等)2167 条; “上海要闻”2014 年发布信息 115 192 条,页面总访问全年 2.73 亿页(次) ; “中国上海”政务微信上线试运行,消息点击量累计达7第一

28、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到 191 000 余次; 网上政务大厅试点提供 98 项单部门审批事项和 2 项并联审批事项,整合提供各种办事事项 1978 项,页面访问总量 47.27 万页(次) 。2014 年,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接听市民电话 154.3 万个,日均 4200 个。全年来电事项接通率 92.6%,当场解答率 50.7%,转送事项 61.5 万件,办结率 99.8%,回访综合满意率 89.5%,热线服务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肯定。4 月 30 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正式开通运行。截至 2014 年底,平台归集单位拓展至 97 家,归集信息事项拓展至 3297 项; 可供查

29、询数据共 3.04 亿条,其中法人数据约 1014 万条,自然人数据近 3 亿条,覆盖上海市 138 万法人和 2400 万自然人; 为62 家上海市政府部门开通 587 个平台账户,共计查询法人信用信息 8.9 万人次,自然人信用信息 447.5 万人次; 市区两级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区县信息制度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六、智慧新地标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支撑区域示范作用显著2014 年 2 月智慧社区服务平台项目签约启动,确定 50 家试点单位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其中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等 5 个社区被确定为

30、第一批示范社区。上海首批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工程正式启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建设,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智慧村庄建设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智慧商圈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商圈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完善,商圈信息化应用深化发展,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发展效果明显,智慧商圈建设有效提升了各类商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智慧园区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有效推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园区网络优化覆盖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园区增值服务、生活服务水平提升,智慧园区助力各类园区宜居宜业发展作用明显。加快推进上海智慧新城试点示范建设,金山新城、嘉定新城成为首批智慧新城试点,着力打造区域性“医食住行文教旅”

31、智慧化服务模式应用,成为本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区域和示范区域。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快布局,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稳定发展,实现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变。2014 年,上海电子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8二校稿信息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 6691 亿元,同比增长 1.6%,实现利润 212.8 亿元,比 2013 年同期增长 20.1 ;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258 亿元,同比增长8.3 ; 新型显示产业同比增长 15.5 ; 集成电路制造业同比增长 14.1,全产业从“做大”逐步向“做强”转变。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主流

32、设计、制造技术推进至 65-40nm,先进技术水平进入 28nm 领域; BGA、CSP、FC、WLP、MCP等以及更先进的 3D/2.5D 叠片式封装进入批量生产; 中微半导体的介质刻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8-15nm 介质刻蚀机已被用于技术难度最大的刻蚀 16nm 芯片接触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14 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 5106.94 亿元,比 2013 年同期增长 20.02%,实现增加值1565.9 亿元,同比增长 12.8%,占全市增加值的 6.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10.3%。截至 2014 年底,上海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企

33、业近 5000 家,从业人员达到 58.9 万人; 其中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 437 家,累计 47 家信息服务企业在海内外上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 3001.36 亿元,比 2013 年同期增长 21.7%;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 1095.98 亿元,比 2013 年同期增长 31.1%; 电信传输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 689.5 亿元,同比增长 5.3%。行业集聚取得成效,2014 年新增认定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17 个,规模以上的信息服务业基地超过 50 家,其中经认定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为 35 个,形成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引领,市级产业基地

34、为骨干,特色基地协调发展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格局。八、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安全防护水平与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对 66 家单位的 88 个公共信息系统实施安全测评,测评通过率 97%; 市公安局完成 2390 个重要信息系统的等保定级和备案工作; 组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服务联盟,成员涵盖科研院校、工业控制系统关键设备和部件生产制造商、终端工业控制系统用户等 30 余家知名机构; 市公安局、市无线电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针对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 、 “黑电台”的整治行动,逮捕犯罪嫌疑人 249 名,取缔 1

35、4 个广播黑电台;夯实信息安全基础支撑,发布上海市政府网站安全保障指南地方标准,举办第六届信息安全活动周和第六届信息安全技能竞赛活动; 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2014 年信息安全产业年经营收入达到 44.5 亿元。智慧城市发展综合环境进一步改善。信息化立法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完成上海市供用电条例的立法调研和论证和开展了本市信用管理立法研究,发布和报备上海市公9第一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业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开展“第 26 届宪法宣传周”专题活动。开展多种形式

36、宣传,提升智慧城市品牌形象。举办第三届“智慧城市,走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智慧城市体验周,继续推进“上海市智慧城市大讲坛”系列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设立信息服务业、软件、数字内容等三个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10二校稿2014 年,上海以加快推进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功能性设施、通信枢纽和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信息通信环境不断优化,多项指标超过预期。提升服务效能,信息网络与功能性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宽带城市建设得到稳步推进,截至 2014 年

37、底全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达 840 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覆盖 600万户家庭,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地区全覆盖; 全市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到 5.9 万个,无线局域网(WLAN)累计接入 2.3 万处,AP 超过 17 万个,接入场所数和 AP 规模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在全市 456 个主要公共场所开通了 i-Shanghai 公益上网服务; 加快推进以 TD-LTE、FDD-LTE 为重点的 4G 网络建设。截至 2014 年底,4G 用户总数达到 323.7 万户;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用户的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全年为 71 个新进研发团队提供了正式账号,为 104 个研发团

38、队提供了试用服务,累计为 570 个研发团队提供了持续性计算服务。深化建设力度,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2014 年全市信息通信管线覆盖面持续扩大,信息管线全年共开工新建管道 784 沟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为 454 沟公里,约占 58%;郊区为 330 沟公里,约占 42%,累计开工建设管道 8860 沟公里以上; 信息管线接入商务楼宇、移动基站、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 478 栋(处) ,累计接入 5360 栋(处) ; 截至 2014 年底,上海城市公共光纤网建设总量已超过第二章信息基础设施11第一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4500 皮长公里,其中市教育网建设光缆约

39、2000 皮长公里; 互联网国际出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上海登陆的国际海光缆有 6 个系统,10 条光缆;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超过700Gb/s,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增至 3800Gb/s,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捷的网络条件。改善发展环境,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施扎实推进。2014 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并发布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22020 年) ,完成“十三五”规划“上海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基本思路” “未来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两个专项课题研究;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年)中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 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第四代移动通信网

40、络建设的实施意见 ,组织修改和发布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组织完成桃浦科技智慧城、嘉定区黄渡大型居住社区、青浦新城西二单元北片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区、罗店工业园区、马桥工业园区等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优化方案的编制,并纳入区域控详规划。表 2.1 2012-2014 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览表名称单位2012 年2013 年2014 年集约化管线累计沟公里700378668860信息通信管线楼宇累计接入栋(处)468048825360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架总量个2575一、信息网络设施2014 年,上海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41、水平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城市信息通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宽带城市、无线城市、三网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建设工作稳步开展。(一)宽带城市建设1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2014 年,上海市光纤到户覆盖总量约为 840 万户,实际用户达到 425 万,同比增长 18%,家庭光纤宽带用户比例超过 70%,继续保持国内领先;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 519.12 万户,同比增长 4.1%,2014 年上海全市家庭宽带平均带宽接近 23M,速率在 8M 以上的用户 399.6 万,占比 75.1%,20M 以上用户比例为 49%,均在全国位列第一。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12二校稿2

42、011年9008070605040302005004004006908058403002001000覆盖户数/万户覆盖户数/万户增长率增长率/%2012年2013年2014年图 2.1 20112014 年上海光纤到户能力覆盖家庭数2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拓展工作成效显著截至 2014 年底,上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为 697 万户,同比增长 1.5%; 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 604 万户,同比增长 15%,占有线电视用户比重 91.5%; 高清数字电视用户达到 188 万户,同比增长 36.1%,占有线电视用户比重为 28.1%。2011年有线电视数/万户有线电视数/

43、万户占比/%高清数字电视用户比重数字电视用户比重2012年2013年2014年68010044%60062066067059%80%91.50%5.90%13.40%22.30%28.10%90807060504030200600580560图 2.2 20112014 年上海有线电视用户数截至 2014 年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 600 万户家庭,同比增长 12.1%,占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 90%,基本实现了上海有线电视用户的全覆盖。表 2.2 20112014 年上海 NGB 改造 / 有线电视用户发展情况指标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

44、4 年有线电视用户数 / 万户600620660697完成 NGB 网络改造覆盖户数 / 万户208410535600完成 NGB 网络改造覆盖户占有线电视用户比重 /%34.766.181.189.613第一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二)无线城市建设1城市 WLAN 建设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截至 2014 年底,全市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到 5.9 万个,全市无线局域网(WLAN)累计接入 2.3 万处,同比增长 4.5%,无线接入点(AP)超过 17 万个,接入场所数和AP 规模在国内城市中继续名列前茅。表 2.3 20112014 年上海公共场所 WLAN 建设覆盖情况指标2011 年2012 年

45、2013 年2014 年公共场所 WLAN 场点数 / 个200023000公共场所 WLANAP 数 / 个760080170000i-Shanghai 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年内,部分区县已开始实施 i-Shanghai2.0 升级。原有 456 处覆盖点实施优化升级后,i-Shanghai 将从原有的 9类公共场所覆盖扩大到公共交通、商业街圈、公园绿地、旅游景点、会展中心、文化场馆、医疗机构、体育场馆、行政窗口、民政服务、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公用事业、智慧城市新地标及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 15 类场所。表 2.4 i

46、-Shanghai 1.0 与 i-Shanghai 2.0 的区别i-Shanghai1.0i-Shanghai2.0每天只能使用 2 小时每天免费上网不限时长,同时支持手机、PC 和平板电脑等多设备上网只能采用手机短信验证网页登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手机 APP 一键登录,注册用户无需每次获取密码,简化了认证流程更换区域需要重新认证连接全市所有 i-Shanghai 场所统一认证和漫游,用户只需获取一次短信验证码即可在所有场所登录2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卓有成效2014 年,依据工信部关于推动铁塔公司参与铁塔、基站配套设施及室分系统共建共享的要求,推进铁塔公司参与共建共享。截至 2014 年

47、 11 月,上海市共建铁塔 710 座,共享铁塔 29 座,共建基站 1102 座。截至 2014 年 11 月底,上海地区新增用户始终确保 100% 实名登记。老用户补登记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上海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从 2013 年 9 月的 3273.78 万户,增长到 2014 年 12 月底的 3316.41 万户,实名率提升了 14.16 个百分点,从 78.1% 提升到了 92.26%。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14二校稿34G 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作为国家 TD-LTE 规模技术试验首批试点城市,在 4G 牌照发放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加快推进以 TD-LTE、F

48、DD-LTE 为重点的 4G 网络建设。截至 2014 年底,4G网络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主要城镇中心区域,3G/4G 用户总量达到 1426.22 万户,其中 4G 用户达到 323.7 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9.8%。表 2.5 20122014 年上海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发展情况指标2012 年2013 年2014 年移动电话用户数 / 万户3043.083254.543316.413G/4G 用户数 / 万户747.631147.231426.22其中: 4G 用户数 / 万户323.7(三)三网融合建设1高清互动业务发展迅速2007 年,东方有线推出个人宽带接入和数字互动电视融合产品

49、。东方有线快速推进基于电视用户的家庭文化娱乐平台、家庭金融服务平台、互动教育等各类增值服务。基于 NGB 网络平台,积极推进智慧社区业务、云视等业务建设及开发,开展基于高带宽高交互的各类业务。随着郊区县 NGB 建设和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深入,东方有线从能够让整体转换居民用户享受到数字化后更为优质丰富的高清互动服务角度出发,继续推进百万高清战略,以较低门槛实施准高清整转。截至 2014 年底,上海市高清 IPTV 用户和高清数字电视用户共 265 万户,成为国内“高清第一城” 。2宽带互联业务发展迅速随着 NGB 网络在上海地区的普及,东方有线推出了基于 NGB 区域的高速宽带“有线通 +”

50、。除了自有宽带产品,东方有线还与上海移动公司深度合作,倾力打造首个三网融合家庭产品,集移动通信业务、东方有线宽带、东方有线互动电视点播回看节目包等多重产品于一身,为客户享受高速宽带、精彩生活提供又一全新选择。2013 年,东方有线基于 NGB 网络推出 100M 高速带宽产品,宽带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 2014 年底,东方有线宽带用户规模达到 56 万户。二、公共信息基础设施2014 年,全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年内集约化信息通信管线建15第一部分 | 综合篇二校稿设进一步加快,商务楼宇、基站、小区管线接入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互联网国际、省际出口带宽不断增加。(一)信息通信管线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智慧城市(149页).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