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复旦发展研究院:香港青年人就学流动境况分析报告(2021).pdf

编号:71947 PDF   PPTX  80页 1.2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复旦发展研究院:香港青年人就学流动境况分析报告(2021).pdf

1、国家发展动力系列 专刊一香港青年人就学流动境况分析2021 NO.11(总第47期) 香港青年人就学流动境况分析香港青年人就学流动境况分析 复旦复旦发展研究院发展研究院 2021 年年 11 月月 作者作者: 杜晓馨杜晓馨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目目录录 第一章 问题提出:香港青年人对大陆的疏离. 1 第二章 香港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及治理体系. 4 第一节 香港的高等教育吸引力. 4 第二节 香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特色及存在问题. 9 第三章 香港高校学生培养体系. 24 第一节 香港高校住宿书院本科生培养体系介绍. 24 第二节 香港大学舍堂文化中生成的暴民化倾向.

2、33 第四章 中英关系新变化下对香港学生就学流动的影响. 47 第一节 英国签证新政及新冠疫情产生的推拉因素. 47 第二节 香港学生及家长对赴英留学采取积极但审慎的态度. 49 第三节 中英关系新变化下对香港学生流动的政策启示. 53 第五章 香港青年学生向大陆流动的新机遇. 55 第一节 香港高中生在大陆入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55 第二节 大湾区高校建设对港生来大陆就学的促进作用. 62 第三节 针对香港青年内地就学的相关建议. 73 1 第一章第一章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香港青年人对大陆的疏离香港青年人对大陆的疏离 近年研究表明,香港青年在心态上出现了对大陆的疏离情况。香港政策研究所 2

3、019 年 9 月对修例风波后参加街头示威活动的人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收集了 408 份有效问卷,其中近半数(47%)是 20-29 岁的年轻人。对于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及二者未来发展,多数人(65%)最能接受的是“香港变好,无论内地变得如何”这一表述,表现出对香港本土更加关心的情感倾向。而在 2016 年,该研究所进行的另外一项针对香港 2008 名中五学生的研究报告学生国民身份之问卷显示,香港与内地学生的交往不足,如图 1 和图 2 所示。与内地交往越少,越容易出现国民身份危机。 图图 1. 香港两类不同学生与内地交往情况对比香港两类不同学生与内地交往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香港政策研究所报告学

4、生国民身份之问卷(http:/www.hkpi.org.hku/research-detail/20161206.nationalidentity) 63%72%40%56%0%10%20%30%40%50%60%70%80%存在国民身份危机学生整体学生认识至少一位国内的朋友曾参与内地交流,并与当地人融洽相处2 图图 2. 香港两类学生往返内地频繁程度对比香港两类学生往返内地频繁程度对比 数据来源:香港政策研究所报告学生国民身份之问卷(http:/www.hkpi.org.hku/research-detail/20161206.nationalidentity) 与此同时,在 2014年占中

5、、2019年修例风波前后出现的积极参与社会运动的人物很多都来自于大学,且是青年学生(见表 1)。有研究表明,目前香港高校正在出现日益政治化的倾向,这从部分高校与学生会的关系可见一斑。2021 年 7 月香港大学学生评议会为自杀身亡的刺警案凶徒搞所谓“默哀”仪式,香港大学对学生会发出强烈谴责,并宣布不再承认学生会在校内的角色,并且宣布一系列制裁举措,包括不再代学生会收取会员费用;不再为学生会提供财务管理服务;收回学生会会址及其他设施的管理权等1。这样的事件让人再次审视学生组织与学校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同时能够进一步理解为何在今年的社会运动中,青年学生会以组织的形式或者名义进行激烈的社会抗争活动

6、。下文对于其中的肌理会有一定的详述。 表表 1. 近年香港参加社会运动的青年学生近年香港参加社会运动的青年学生 姓名 出生年份 (曾)就读大学 梁颂恒 Baggio Leung 1986 香港城市大学 1 观察者网. 香港大学与学生会“割席”:停止代收会费、收回会址EB/OL.(2021-04-31)2021-08-10. https:/ 31%28%18%23%18%22%22%38%0%5%10%15%20%25%30%35%40%存在国民身份危机学生整体学生3 周世杰 Donald Chow 1993 香港珠海学院 游惠贞 Wai-ching Yau 1991 香港岭南大学 陈浩天 An

7、dy Chan 1990 香港理工大学 罗冠聪 Nathan Law 1993 香港岭南大学 黄之锋 Joshua Wong 1996 香港公开大学 黎汶洛 Oscar Lai 1994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 周庭 Agnes Chow 1996 香港浸会大学 数据来源:W.W., Law. Political, Managerialism,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Lessons from Hong Kong under Chinas Rule since 1997 M. Singapore: Springer. 2019. 然而同时,随着大湾区的整体发展,高等教育

8、也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之一。光明日报在 2021 年 8 月专访了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就“十四五”为香港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香港教育受惠于大湾区建设、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教育从业者可能迎来的新机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样的契机下,香港青年目前在本地就学的境况如何?本地高等教育目前存在哪些问题?香港青年是否还有其他的高等教育选择?他们的留学意愿大致如何?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机会在何种程度向香港青年开放?这些问题将在本报告中得到分析。 4 第二章第二章 香港高等教育资源香港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及治理体系供给及治理体系 本章将介绍香港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其与地区

9、发展的基本关系、高等教育体系治理的基本架构和学生培养机制,为本报告的读者提供了解香港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现状的基本视角。 第一第一节节 香港的高等教育吸引力香港的高等教育吸引力 一、香港高校具有国际竞争力一、香港高校具有国际竞争力 香港高校总体教育质量竞争力较强,对于很多地区的学生具有一定吸引力。表 2 展示了近三年内香港 7 所教资会直资高校(香港教育大学并未进入 QS 排名)的QS排名,可见尽管经历了一定的社会动荡,各高校近两年的排名仍比较平稳。在港就读的非本地学生在新闻访谈中表示,香港高校吸引学生的重要元素包括了较高的学术水平、突出的教育国际化程度、多元交织的城市文化、英语的广泛使用以及和中

10、国大陆的亲近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了香港教育的基本竞争力。 表表 2. 2019-2021 年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高校排名情况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高校排名情况 大学 QS2019 QS2020 QS2021 QS2022 香港大学 25 25 22 22 香港科技大学 37 32 27 34 香港中文大学 49 46 43 39 香港城市大学 55 52 48 53 香港理工大学 106 91 75 66 香港浸会大学 277 261 264 287 香港岭南大学 601-650 591-600 571-580 581-590 数据来源: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

11、g (https:/ 5 同时,香港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较为友好的签证计划,非本地学生在香港毕业之后可以获得一年的签证(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 ,简称 IANG)方,便学生留港就业,若获得工作合同则可以续签。入境署在2018 年批准了 10150 宗相关的申请,其中 9206 宗来自于中国大陆。2019 年的 1月到 9 月期间,9296 宗申请得到批准。 二、香港青年学生在本地就学的仍为多数二、香港青年学生在本地就学的仍为多数 香港青年多倾向于在本土就读大学。不论是中学阶段在境外就读还是在香港本地就读,相当数量的学生仍旧将

12、升入香港高校作为第一选择。首先,就境外回流人数来看,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香港学生将英国作为留学的目的地,甚至于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在英国就读,但事实上许多学生在毕业时会回流香港、申请香港大学。英国的学习经历成为他们的学术资本,其最终目的是在香港生活和发展。从 ISC 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其成员学校 93%的学生升学至英国本土高校,5%的学生升学国外,其升学目的地中的前十位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在2020-2021 年基本没有出现变化,其中香港是非常重要的中学阶段留英学生的升学目的地(见图 3),2020 年及 2021 年均排在第三位,在中学阶段留英学生升入的前 10 所非英国大学中,美国 6 所,加拿

13、大 2 所,剩下 2 所都是香港地区的大学,入读香港大学人数比例甚至排名第一(图 4、图 5),而从图 6 看出,英国及其他欧美国家国际学生在港就读本科的人数并不多,可见相当比例的中学阶段留英学生选择了回港继续大学学业。 6 图图 3. ISC 成员学校留英国际中学生升学目的地比较成员学校留英国际中学生升学目的地比较 2020-2021 数据来源:Stevens, D., Parkes, J., Chan S-K., Chan S-Y., ISC Census and Annual Report 2020 R, 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s, 2020.;Parkes

14、, J., Chan S-K., Chan S-Y., ISC Census and Annual Report 2021R, 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s, 2021. 图图 4. 2020 年年 ISC 成员学校留英国际中学生入成员学校留英国际中学生入读非英国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读非英国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 数据来源:Stevens, D., Parkes, J., Chan S-K., Chan S-Y., ISC Census and Annual Report 2020 R, 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s, 2020. 46.80%9.

15、70%8.00%6.60%6.40%5.00%3.10%3.10%2.80%2.60%2.10%1.50%1.40%42.70%10.90%7.70%6.60%5.50%5.50%3.60%3.10%2.50%2.60%3.10%2.00%2.60%202020214.10%2.80%2.80%2.40%2.30%1.70%1.60%1.60%1.50%1.40%7 图图 5. 2021 年年 ISC 成员学校留英国际中学生入读非英国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成员学校留英国际中学生入读非英国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 数据来源:Parkes, J., Chan S-K., Chan S-Y., ISC Cen

16、sus and Annual Report 2021R, 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s, 2021. 图图 6. 2018-2019 学年香港教资会直资大学非本地本科生生源地分布情况学年香港教资会直资大学非本地本科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Sun, F. Students Returning to Hong Kong Hope Protest Violence Will Stop so They Can Start Studying Again in PeaceEB/OL.(2020-01-04)2020-07-23.https:/ 而从 4 所香港教资会直资大学的

17、数据来看,在香港高校的本科阶段,香港本地学生人数占绝对多数,即使在香港高校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香港大学,其本科生中本地学生占比都高达 76.5%(见表 3),尽管香港大学的招生官会对外4.03%2.40%2.10%2.00%1.80%1.80%1.70%1.70%1.70%1.60%0834020004000600080004000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拉西亚美国英国8 表示,本地生(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学生)的数量在 65%左右,但事实上香港本地学生的在读率超越了对外宣传的数字。 表表 3. 四所教资会直资大学的

18、香港本地学生人数占比四所教资会直资大学的香港本地学生人数占比 学校学校 本地生人数本地生人数 占比占比 香港大学(2020-2021) 13181 76.5% 香港岭南大学(2019-2020) 2328 89.1% 香港科技大学(2020-2021) 8406 81.6% 香港理工大学(2019-2020) 13103 87.5% 数据来源:根据学校官网整理 三、三、香港香港对于对于亚洲学生亚洲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从相关数据看来,香港对于亚洲以外地区的学生事实上吸引力相当有限。尽管八所教资会直资的大学 2018-2019学年有 18060位非本地生入读,占全部学生人数的 1

19、8%,但从图 6 来看,香港吸引的非本地学生仍旧以大陆学生为主,欧美学生占比非常低,图 6 中英国、美国国籍的本科生可能是在香港本土受教育、通过非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入学的学生。 尽管香港本土高校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较为友好的签证政策,疫情和社会动荡仍对香港持续吸引人才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 2019 年年底的示威活动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基础设施就遭到了严重破坏,学校方面表示需要花费七千万元港币来修缮学校,学校声誉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在学生向欧美流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前提下,香港各大高校趁此机会发布了招揽研究人才的相关计划,吸引原计划到海外攻

20、读博士的学生考虑入读香港各顶尖高校,例如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相继推出了针对博士生的校长奖学金,支持已经拿到国际一流大学录取资格的学生同时获得香港学校入学资格并得到丰厚奖学金,港中文宣布设立“中大校长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候选者可获每年 21.6 万元的博士生助学金,另再获发 3 年共 8 万元奖学金。这一新的奖学金政策针对的人群仍以大陆学生为主,从香港地区国际排名最靠9 前的香港大学的非本地生学生数据情况(表 4)来看,非本地生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大陆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2019 年 9 月发布的线上数据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全球流动显示,大陆在港就读学生总共有31113

21、人,在留学目的地中排名第 7。香港对于欧美国家的吸引力比较有限,因此呈现出一种香港向欧美单向输出的局面。 表表 4. 香港大学非本地生各地区人数比例香港大学非本地生各地区人数比例 地区 本科生比例 修课式研究生比例 研究式研究生比例 中国大陆 45.5% 76.4% 81.8% 其他亚洲地区 38.6% 9.1% 8.3% 澳洲及新西兰 2.8% 1.8% 0.9% 欧洲国家 7.5% 6.1% 5.0% 北美国家 5.3% 5.6% 2.9% 数据来源:香港大学 2018-2019 学年学生人数总览(https:/www.cpao.hku.hk/qstats/student-profiles

22、) 第二第二节节 香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特色及存在香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特色及存在问题问题 一、一、 香港高校治理体系的社会背景香港高校治理体系的社会背景 香港高校的治理体系在 21 世纪初经历了一次以新自由主义、新公共主义为背景的变革,这一变革源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市场的冲击及之后香港政府为了应对危机余震而制定的人才带动经济的相关战略。“自由”成为了当时政府的战略关键词,香港政府信奉的四个“自由”2,即自由的信息流、自由的人口流动、自由高效的资金流转以及自由的港口及物流,形成了香港独具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也让高校更向自由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一,提倡自由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新

23、自由主义理念深入到了教育中。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重新确立学术活动的绩效,并将其具体化,促进其制度化。由于这样的理念,香港的高等教育院校逐渐意识到了成本回收 2 卢一威,伍世杰,韩笑.香港高等教育M. 中华书局.2016. 10 的重要性和钱的价值,所有大学都开始通过保持其科研和教学水平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3。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逐渐成为了香港所有高等院校的普遍实践。这一结果与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推动有密切的关系,其于 2004 年提出“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亚洲的国际都会”,并认可了透过国际化促进高等教育商品化的发展,政府在入境及其他相关政策上都予以了积极的配合。 第二,政府强调教育作

24、为一种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制度框架使得香港的高等院校在很多方面有了改善4。例如:花费更加谨慎;资源的利用和教学的表达更加高效;用更少的资源从事更多的研究;建立自我监督小组。这一模式类似“政府补贴的企业家”,体现出香港高等教育整体“学术资本化”的进程。 第三,香港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面临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例如,中国内地作为崛起的经济体与香港的合作竞争关系、本土化思潮对年轻人的深刻影响以及一系列的民生问题等。同时,公众对于香港成为亚洲教育枢纽这一目标的实现也不时进行反思。这些因素都可能会让香港的相关高等教育政策方向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其中,政治考量成为推动香港高等教育议程设定和政策

25、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中间机构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 Committee,简称教资会)5近年也受到了一些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市场化手段对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可能造成的危害、内地生源留港工作让本土人才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教资会资助让高校失去海外拓展的动力等等问题,体现了不同思潮之间的碰撞。 二、二、 香港政府对高校的影响机制:沟通、定位与政策驱动香港政府对高校的影响机制:沟通、定位与政策驱动 3 Yang, R.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ism in a Context of Altered Governance: Somw

26、Refle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J.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2012(10:3), 387-402. 4 钱伟. 香港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分析J. 教育评论,2014(5): 138-140. 5 赵玉麟,沈健. 香港政府的大学拨款战略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8(1): 99-104. 11 香港的高校自主程度很高,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但这并不代表政府对其发展完全不闻不问,香港政府通过中间机构教资会和高校进行沟通、提供咨询、进行监督,并发布政策引导并推动其发展,

27、这是香港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 (一)政府大学的中间机构:教资会(一)政府大学的中间机构:教资会 第一,香港政府不参与高校的内部管理和行政,更不插手高校内部的学术事务,只专注于学校外部的行政管理,通过拨款、立法和评审等形式对高校予以引导并施加影响。香港法例第0279章教育条例6对高校的地位及有关高校教育办学行为进行了总体的法律界定。除此之外,香港政府还就大学、学院等不同类型高校制定专门的法例,同时对不同高校的具体发展方向和办学策略提出建议。因此,香港政府主要负责对高等院校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具体操作则主要通过教资会来完成。同时,于 1990 年成立的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会根据专上学院(高等院校

28、)条例对自资高等教育院校颁受本地学位进行院校评审,确保院校挂职架构、师资、学术水平及质素、财政状况和质素保证机制达到注册为专上学院的要求,而其课程也必须通过评审局的课程评审。法制化、政府管理边缘化和高校管理中心化是这个体系的特点,由政府、中间机构和高校三者共同参与。 第二,教资会通过对大学进行学术评估来进行外部监督。7教资会自1993年起定期对大学进行整体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以确定下一阶段对大学的总体资助金额。目前有 6 轮评估已经完成,2016 年 9 月第 6 轮研究评审工作启动,于 2021年公布结果。教资会通过研究资助局(Resear

29、ch Grant 6 黄巨臣,李国强. 香港地区大学治理的法理根据、冲突及其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18(1): 9-15. 7 卢一威,伍世杰,韩笑.香港高等教育M. 中华书局.2016. 12 Council,简称研资局)来审批项目并发放研究经费,并通过质素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Council,简称质保局)来监督学校整体办学质量。 第三,教资会作为中间机构,对政府和学校双方都会给出一定基于专业判断的建议。例如,教资会会就院校的创办及升格、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社会需要的相互配合、就业问题,以及其他与本港高等教育相关的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见;为了保障院校合理有效运用资源,

30、教资会必须给予院校充分的灵活性,但又要确保公共拨款运用得当,对政府和纳税人有所交代,因此也会向院校提供一定的咨询意见。 受教资会资助的八所院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原香港教育学院)对教学与研究、资源分配、教职员的任免和学生的甄选有高度的自主权,香港政府大体上只在几个重要环节上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8,即要求院校尊重建制、遵从法制的规范、确定一定的招生数及每年学额的增长率、开设新的专业科系,以及合理开支教育经费等。政府和院校的直接接触机会极少,仅限于用地规范、条例修订和服务合约等相关事宜,其余全权交由教资会处理。

31、(二)政府对高校影响方式:战略方向与政策杠杆结合(二)政府对高校影响方式:战略方向与政策杠杆结合 政府对于学校的影响虽不是直接的,但仍可以通过政策来刺激其发展并影响其发展方向9。 首先是通过具有一定指导性意见的报告,包括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以及教资会的相关发展报告,如 2004 年发布的香港高等教育共展所长 与时俱进等,来将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传达给学校。继而,通过拨款等其他政 8 Chan, D. K. K. Global Agenda, Local Responses: Changing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Hong Kongs Higher Education

32、J.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2007(5:1), 109-124. 9 Yang, R.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ism in a Context of Altered Governance: Somw Refle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J.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2012(10:3), 387-402. 13 策工具,政府和教资会得以让高校做出相应的治理反应,制定内部的管理程序和政策,从而影响高校的发

33、展路径。 举例来说,教资会在本世纪之初提出香港高校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旨在优先发展部分学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并且在学科上对基础理科和应用科技类专业有所倾斜10。为了落实这一战略,所采用的具体方式中包括了设立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这一奖学金对所有申请在港就读博士的学生开放,根据学生过往学习经历及表现选择获奖人,获奖人数非常有限,竞争激烈。这些获奖学生最后在港选择的学校及专业,连同研究评审工作的结果,以及历年教资会和研资局研究经费的获取学校和专业,这三个指标的汇总会成为判定优先发展哪些学校和学科的依据。显然,按照这样的标准获奖学生必然大多集中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三所最精英高校的

34、理工科及医科,导致了之后整体高校发展出现了对传统精英高校及理工科专业的投入倾斜,客观上便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表 5 显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表述,可以看出香港政府总体上对香港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和基本的政策导向。政策导向中的较多条目都有非常高的实际可操作性,是非常明确的政策目标,可以看见施政报告中的内容大多很快落地。近年来更是对于融入国家发展做了比较具体的表述。 表表 5. 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表述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表述 行政长官 政策年份 是否直接提及高等教育 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表述 董建华 1997 是 【第 95段】

35、将非本地生数量加倍 1998 是 【第 103段】增加非本地生的学额 1999 是 【第 77段】为自资项目的学生给提供无需调查经济状况的贷款 10 Lo, W. Y. W. The Recalibration of Neoliberalisation: Repoliticising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 Hong KongJ. Higher Education, 2017(73:5), 759773. 14 2000 是 【第 66段】提出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的目标 2001 是 【第 51-53 段】这一部分的中心思想是高校的新的学术结构 2003

36、 否 不适用 2004 否 【第 32段】提出出口教育服务的理念 曾荫权 2005-2006 否 【第 87段】论述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性 2006-2007 否 不适用 2007-2008 是 【第 93-94 段】提出将香港发展成为教育枢纽的想法,主要通过增加本地高等学校的非本地生入学数量,放开非本地生的雇佣限制,以及通过奖学金提供来为本地和非本地学生提供资助 2008-2009 否 不适用 2009-2010 是 【第 26段】提出将教育服务列为六个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之一的理念;【第 27 段】为了推动国际化,允许中国大陆学生来港进行本科学位及以上的学习 2010-2011 否

37、简要讨论六个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发展 梁振英 2013 否 【第 42段】关注公众有意见分歧的问题:教育应该是一个产业来满足本土需求和教育产业增长之间的矛盾;【第 150段】提出持续改进提高对学生的资助项目 2014 是 【第 96-97 段】为本地学生提供新的用于本科教育及以上的补助 2015 否 【第 155段】敦促教资会资助的大学严格审查它们的财务情况并要求他们将盈余惠及学生 2016 是 【第 195段】为赴大陆就读的学生提供经济补贴 林郑月娥 2017 是 【第 127-128 段】为研究人员及学生提供研究基金,并为本地研究课程学生提供助学金吸引本地学生投身研究工作。对大学宿舍增加投入。

38、 2018 是 【第 167段】加强支援可培育切合本港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自资副学位课程 2019 否 推出“自资专上教育提升及启动补助金计划”,支援自资院校开办切合市场需要的特定副学位或学士学位课程。 2020 是 【第 159段】支持香港演艺学院兴建新教学设施和学生宿舍 2021 是 【第 66段】参与国家研发工作;【第 143-144段】文聘试一定成绩以上的学生都能接受专上教育,同时为大湾区培育人才。2020 年教资会评审工作显示 25%研究项目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建议延长“研究配对补助金15 计划”两年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第 159段】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 数据来源:1

39、997-2016,卢一威、邓希恒11;2017-2020,作者。 (三)政府战略在高校的推行实例(三)政府战略在高校的推行实例 近年来,香港政府对于高校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战略规划,但由于高校对校内事务具有高度自主权,香港政府唯有通过政策来推动高等教育往适应香港整体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以下事例呈现了高校具体实施政府战略的一些方式。 第一,以消除薪资及资质限制推动高校人事结构优化。2003 年,教资会取消了高校教师工资和公务员工资的参考对应关系,使得高校可以自主决定教职工薪酬,这大大提高了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同时,在整体社会发展对学校企业化、市场化的推动下,基于效率优先的原则,学校和院系的领

40、导由任命而非选举产生,但任命主体是高校而非政府,政府对高校领导任命原则上无权进行任何限制。一般来说任命会由学校的相关委员会来提名和通过。由任命而非选举产生的院长、系主任等对责任更加明晰,同时与学校高层管理者的沟通也更加畅通。总体来说,香港高校中,各类人事任命和政府的关系不大,政府对于高校人事任命的影响历来容易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反感,因而薪资和资质限制的消除增强了院校在人事制度上自我效能优化的机制。 第二,以减少公费资助推动高校寻求多元资助。在殖民地时期,政府并不在意高等教育,除将其每年的入学增长率控制在 3%外,对研究几乎没有经费支持12。而在董建华执政时期,政府提出将毛入学率在 2010

41、年时提高到 60%。人力资源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持,香港的高等教育发展事实上是香港经济结构转 11 Lo, W. Y. W., & Tang, H.-H. H. (2017). Dancing with Global Trend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Hong Kong, 1997-2012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History, 2017(49:1), 53-71. 12 Yang, R.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is

42、m in a Context of Altered Governance: Somw Refle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J.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2012(10:3), 387-402. 16 型的延伸13。自 2003 年起,教资会对所有的授课型研究生项目以及副学士项目取消了资助,同时取消研究型学位中非本地生的比例限制,将公费支持的本科项目及授课型研究生学位的非本地生限制由 2%开放到 4%。促动了高校进一步面向全世界和中国大陆招生。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更是采取了一

43、系列的举措来鼓励高校拓展海外市场,包括将大学内的非本地生比例调高至 20%、调整入境和签证规则服务于学生的就学和毕业后的就业、创造新的奖学金计划来吸引学生赴港就读博士研究生学位,以及允许非本地生就读副学士学位等等。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高校相应的政策调整,例如,扩大研究型学位的生源范围来增收学费。为了应对更多元的学生群体,2012 年之后,在本科生教学上,香港高校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课程改革14,课程设定更加国际化。由于本科学制的转变(三年本科变为四年)而增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同时鼓励海外交换项目、校外实习和推行多样的录取方式,从而吸引更多不同地区的学生,促动学校寻求更多的资金渠道。 第三,推广

44、商业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香港各大高校对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都给予足够的重视。于 2001 年建立的位于香港沙田的香港科学园,便是政府为了孵化高校研究成果,作为和外部产业链接的桥梁而设立的。香港政府对科研创新的投入主要集中在高校。为了响应政府的促动,不同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成立项目或者设立机构来推动产学研合作。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发起了院系企业家精神项目来帮助教职员工甚至学生来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创业企业,同时学校设立了应用技术中心和企业家精神中心来帮助学术成果商业化,在 90年代还建立了港科大研发有限公司。香港城市大学也建立了学校的技 13 Lo, W. Y. W., & Tang, H.-H

45、. H. (2017). Dancing with Global Trend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Hong Kong, 1997-2012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History, 2017(49:1), 53-71. 14 Mok, K. H.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Changing Role of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Hong Kon

46、gJ. Research Policy, 2005(34:4), 537-554. 17 术市场营销部门,即技术转化办公室。香港大学近年来启动了鼓励创新创业的项目,资助学生将自己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核心业务。高校相关部门的建立和政府的推动有密切关系。 三、三、 香港高校的财务治理:资助、审计与企业化香港高校的财务治理:资助、审计与企业化 香港高校的财务治理体系颇具特色,以政府和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治理模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放管结合的角色,也能看出高校内部体系整体企业化运营的特点。 (一)香港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一)香港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 在香港,政府通过中间机构为高校提供经费。教资会

47、为八所受资助的院校提供常规的补助金。成立于 1964 年的教资会,仿照了英国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模式。教资会主要扮演的是资源分配者的角色。 一般来说,高校的资金来源有三类,第一类是教资会给予资助院校的拨款,分为经常补助金及非经常补助金。经常补助金用于院校的学术活动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而非经常补助金(即专项收入)则用以资助大型建设及较小型的校园维修工程。一般情况下,经常补助金都是以三年期的方式发放,这与学校教务计划执行周期相一致。拨款一经批准,一次性到位,院校可自行决定如何使用所得的经费,并为所做的决定负责15。第二类是学生所缴纳的学费。第三类是社会捐赠16。为了鼓励学校获得校外企业的捐赠资金,在

48、 2003 年,政府启动了“匹配拨款计划”,在初期,学校每获得一笔企业捐赠,政府也匹配相应金额的资助给学校,政府预留总额为 10 亿港币。政府通过配套资金鼓励学校拓展捐赠资源。在香港高校中,会在校友联络的相关部门下设基金会以方便筹款。除过半捐赠款项用于科研外,剩余捐赠款项用于学生资助、学术活动举办及基础设 15 卢一威,伍世杰,韩笑.香港高等教育M. 中华书局.2016. 16 Wang, J. Innovation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 Comparison of Singapore and Hong KongJ. Research Policy, 2

49、018(47:2), 399-412. 18 施建设等。收取的捐助可能会用于特定的事务,也可能用于所有一般的学校开支。 香港各高校的研究工作经费主要来自教资会的经常补助金及研资局的拨款,也有个人和政府的资助。研资局负责研究用途的政府拨款的分配和指引。小部分研究用途款项(目前约为 11% )会直接拨予教资会资助院校,以资助规模较小的研究项目(资助额度少于港币 20 万元),大部分研究用途补助金(目前约为 80% )经各个高校申请,并以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余下的 9%研究资金,用来资助院校购置主要研究设施及设备或图书馆藏书,或资助跨学科及跨院校的集体攻关项目。 (二)对香港高校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审计

50、(二)对香港高校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审计 对高校鼓励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对其使用进行监管,为的是使高校发展的方向与政府和教资会的初衷不至于过分偏离。 第一,教资会监督。首先学校每年向教资会提交年度报告,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有财务相关的资料17。每个拨款周期内(通常为三年),教资会会对学校进行视察。所有享受教资会资助的院校每年必须提交经独立审核师审核的账目,教资会会就不寻常和不适当的开支提出质询。 第二,政府部门监督。审计署(政府部门)署长有权查阅个别院校和教资会本身的账目和记录,主要审查开支是否恰当。审计署署长不仅对大学或者教资会公费资助使用帐目进行审计分析,而且对是否应该使用公帑、如何取得最大效益,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复旦发展研究院:香港青年人就学流动境况分析报告(2021).pdf)为本站 (爱喝奶茶的猫)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