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欣锐科技-碳化硅电源方案行业领先多款新车型配套市场打开-220705(31页).pdf

编号:81728 PDF 31页 1.6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欣锐科技-碳化硅电源方案行业领先多款新车型配套市场打开-220705(31页).pdf

1、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研究汽车零部件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欣锐科技(300745) 碳化硅电源方案行业领先,多款新车型配套碳化硅电源方案行业领先,多款新车型配套市场打开市场打开 2022 年年 07 月月 05 日日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曾朵红曾朵红 执业证书:S0600516080001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黄细里黄细里 执业证书:S0600520010001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谢哲栋谢哲栋 执业证书:S0600121060016 股价走势股价走势

2、市场数据市场数据 收盘价(元) 46.68 一年最低/最高价 22.91/87.79 市净率(倍) 4.96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 4,525.27 总市值(百万元) 5,823.55 基础数据基础数据 每股净资产(元,LF) 9.41 资产负债率(%,LF) 47.27 总股本(百万股) 124.75 流通 A 股(百万股) 96.94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买入(首次) Table_EPS 盈利预测与估值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935 2,178 3,156 4,356 同比 164% 133% 45% 38% 归属母公司净利

3、润(百万元) 25 118 241 474 同比 109% 363% 105% 96%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元/股) 0.20 0.95 1.94 3.80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228.66 49.38 24.12 12.29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公司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拐点开始显现。公司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拐点开始显现。欣锐科技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OBC、DCDC、PDU)的研发生产。创始团队“华为系”出身,注重研发,产品迭代速度行业领先,多项产品为全球首发。2021 年公司装机超 20 万台,市场份额为 7.2%;

4、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5/0.25 亿元,同比+164.22%/+108.94%,利润端实现扭亏为盈。同年对核心高管进行股权激励,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 技术变革带来结构性机会,技术变革带来结构性机会,2025 年市场有望超年市场有望超 200 亿,第三方供应商亿,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持续提升。份额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为电源产品带来较高,在双向化、集成化、800V 高压化趋势下,碳化硅、大功率 OBC 等应用增加,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新能源汽车电源市场为70/237 亿元, CAGR 约 36%。 未来随着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提升以及产品标准化,与主流

5、车企合作密切的第三方供应商凭借其规模效应、技术优势, 份额有望提升, 我们预计第三方 2021/2025 年市场份额约 65%/85%,对应市场空间分别为 45/202 亿元,CAGR 约 45%。 市场高举高打,碳化硅、大功率方案行业领先。市场高举高打,碳化硅、大功率方案行业领先。公司是全球最早开始研发碳化硅 OBC 产品的企业之一,现有销售产品以碳化硅方案为主,已绑定全球五大碳化硅供应商。此外,公司 11kW OBC 已实现量产,再次实现行业领先,在 i-CDU、AUTOSAR 上也前瞻布局,未来有望受益新能源车智能化浪潮。目前公司已配套比亚迪(DM-i 系列) 、小鹏、吉利、本田等国内外

6、知名车企, 2022 年随着主流车企放量,公司收入有望翻倍。公司不断扩产能以确保交付,现有电源总成 CDU 年产能 18.69 万台,20 年定增募投项目预计再增加 CDU 年产能 6 万套。同时规模效应(已超过 10 万台)叠加技术逐步平台化,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有望迎来机遇期,公司提前布局,已实现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有望迎来机遇期,公司提前布局,已实现突破。根据中汽协, 预计 21-25 年氢燃料电池车销量 CAGR=54%。 公司基于碳化硅方案,已与红旗、捷氢、潍柴等达成合作,21 年该业务实现收入 1.5亿元, 未来将持续受益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 有望成为第

7、二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2.41/4.74 亿元,同比分别+363%/+105%/+96%,对应现价(7 月 5日)PE 分别为 49/24/12 倍。受益新能车行业高速发展,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改善,给予公司 2023 年 32 倍 PE 作为估值依据,目标价62.08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碳化硅功率件供应短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26%4%34%64%94%124%154%184%214%244%2021/7/52021/11/32022/

8、3/42022/7/3欣锐科技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 / 31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 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持续修复中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持续修复中 . 5 1.1. 精耕细作,国内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领域龙头起势中. 5 1.2. 财务情况好转中,燃料电池业务注入新活力. 7 2. 受益电动汽车高景气度,燃料电池车市场起势中受益电动汽车高景气度,燃料电池车市场起势中 . 10 2.1.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推升电源类产品景气度. 10 2.2. 集成化、双向化、高压化带来结构性升

9、级机会. 10 2.2.1. 集成化:轻量化的直接诉求,深度集成迭出. 10 2.2.2. 双向化:增量体验增量收益共同驱动,渗透率提升中. 12 2.2.3. 高压化:IGBT 掣肘,碳化硅功率件纾困 . 13 2.3. 机遇与挑战并存,百亿市场大有可为. 16 2.4. 三方混战,长期看好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提升空间. 17 2.5. 燃料电池车发展迎来机遇期,DCF 价值更高 . 18 3. 高端电动车载电源行业领先,氢燃料电池有望打开成长第二极高端电动车载电源行业领先,氢燃料电池有望打开成长第二极 . 22 3.1. 电动车自上而下持续渗透中,碳化硅方案行业领先. 22 3.2. 氢燃料电

10、池先下一城,第二成长曲线有望开启. 25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7 5.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 29 pW8VsUeXmWmWhUvX9YoP6M9RaQoMoOnPmOiNoOoRiNpPrP6MrRvMNZtQoOvPsOrP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3 / 31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 欣锐科技产品细分分类. 6 图 2: 欣锐科技新产品推出节奏. 6 图 3: 公司股权结构(截至 2021.12.31). 7 图 4: 欣锐科技近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亿元). 8 图

11、 5: 欣锐科技近年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8 图 6: 欣锐科技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 图 7: 欣锐科技各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 8 图 8: 欣锐科技各类产品销量(万台). 9 图 9: 欣锐科技各类产品单价(元/台) . 9 图 10: 欣锐科技近年研发费用支出(万元). 9 图 11: 欣锐科技近年期间费用率 . 9 图 12: 我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变化. 10 图 13: 各价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10 图 14: 华为 DriveOne“七合一”电驱动系统 . 11 图 15: 欣锐科技 G5、G6 电源集成产品对比 . 12 图 16: 冬季用电高峰时不同充电行为对电网的功

12、率影响. 12 图 17: V2H 方案系统图示 . 13 图 18: 威马 EX5 采用了 V2V 技术 . 13 图 19: 2021 年中国车企快充图谱. 14 图 20: 普通 400V 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 . 14 图 21: 保时捷 Taycan 800V 电压平台 . 14 图 22: 碳化硅与硅基电子元器件性能对比. 15 图 23: 22kW OBC 分别采用 SiC/硅基方案的系统成本 . 15 图 24: 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成本构成(2019 M1-9) . 16 图 25: 威迈斯进口原材料金额占比. 16 图 26: 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 OBC 市场份额 . 1

13、8 图 27: 近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产销量. 20 图 28: 氢燃料电池车年度示范推广车型占比. 20 图 29: 燃料电池系统拓扑结构. 21 图 30: 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业务收入(亿元). 22 图 31: 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 22 图 32: 欣锐科技为数百款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源产品,累计配套数超百万辆. 23 图 33: 公司创新研发持续引领技术变革. 24 图 34: 市场上三类新能源汽车及其对应的 CDU 价值量 . 24 图 35: 欣锐科技各类产品产能(万台). 25 图 36: 欣锐科技各类产品产能利用率. 25 图 37: 搭载欣锐 DCF 的红旗 H5-FC

14、EV . 26 表 1: 公司主要产品. 5 表 2: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7 表 3: 欣锐科技不同级别电源集成产品参数. 1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4 / 31 表 4: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源市场测算. 16 表 5: 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燃油车对比. 18 表 6: 不同产能和功率条件下 DC/DC、DC/AC 产品的单瓦成本 . 21 表 7: 欣锐科技盈利预测拆分. 27 表 8: 可比公司估值(截至 2022 年 7 月 5 日). 2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

15、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5 / 31 1. 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持续修复中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持续修复中 1.1. 精耕细作,国内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领域龙头起势中精耕细作,国内新能源车载电源细分领域龙头起势中 欣锐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欣锐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以新能源汽车业务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之初,公司便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 17 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主要产品为公司主要产品为新

16、能源汽车高压电控总成中的车载电源系列产品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控总成中的车载电源系列产品 (包括车载充电机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车载 DC/DC 变换器以及电源集成产品变换器以及电源集成产品 CDU) 、) 、氢能与燃料电池专用产品氢能与燃料电池专用产品 DCF等。等。OBC 主要是将来自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电池可以使用的直流电;DC/DC 变换器则主要将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车内其他用电设备充电;电源集成产品是将 OBC、DC/DC、其他高压部件集成的模块产品;DCF 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升压 DC/DC 变换器,转换效率较高。 表表1:公司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产品 主要产品主要

17、产品 产品图片产品图片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车载 DC/DC 变换器 将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 12V、24V、48V 等低压直流电,为仪表盘、车灯、雨刮、空调、音响、电动转向、ABS、发动机控制、安全气囊等车载低压用电设备和各类控制器提供电能。欣锐科技 DC/DC 变换器分为单向变换与双向变换两类,输出电压包括 12/24/36/48V,功率范围涵盖 0.8-6kW,可以满足市面上绝大部分车型需求。 车载充电机(OBC) 指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设备,其功能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控制信号,将家用单相交流电(220V)或工业用三相交流电(380V)转换为动力电池可以使用的直

18、流电压,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欣锐科技OBC 产品分为单向变换型、双向变换型两类,输出电压范围为 100-1000V,充电功率包括 3.3/6.6/11/22kW 多个范围 车载电源集成(CDU) 是指将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 变换器、其他高压部件等多个功能模块,按照整车厂要求进行综合性集成后提供的定制高压“电控”总成产品。 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 DCF DCF(DC/DCConverterForFuelcell) ,或称之为 BoostConverter、升压BoostDC/DC 变换器等。DCF 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能量转换的升压 DC/DC 变换器,转换效率高,转换电

19、能用于其他高压直流配电使用。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公司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6 / 31 图图1:欣锐科技产品细分分类欣锐科技产品细分分类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多项产品为全球首发。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多项产品为全球首发。在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产品研发上,公司近年基本保持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产品升级的节奏。 公司于 2015 年全球首发 G4 代模块 OBC 与 CDU 系统集成技术;2017 年全球首发 G3 代 D+C 一体化集成产品、G2 代高压电

20、控系统集成;2019 年 CDU“三合一”集成产品量产,2020 年获得国际知名车企配套,公司不仅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产品应用落地上也能保持较高的效率。 图图2:欣锐科技新产品推出节奏欣锐科技新产品推出节奏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创始创始团队“华为系”出身团队“华为系”出身,从诞生起便具有,从诞生起便具有科技科技基因。基因。公司创始人与实际控制人吴壬华先生为电源行业知名专家,本硕博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于于日本TDK-Lambda 株式会社担任高级工程师、华为电气担任副总裁、国家 863 计划电动汽车充电机产业化技术攻关的课题负责人。公司自诞生之初便具有重视科技、

21、重视研发的基因, 2006 年应国家 863 专家组之邀,配合车企研发车载 DC/DC 变换器;2009 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0 年、2011 年分别成为国家 863 项目车载充电机、DC/DC 变换器主承接单位。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7 / 31 表表2: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姓名姓名 职位职位 履历履历 吴壬华 董事长兼总经理 本硕博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后于日本 TDK-Lambda 担任高级工程师,华为电气担任副总裁 张辉 预研部及测试部总监 先后于华为电气模拟

22、电源开发部、天弘电子电源开发部、崧顺电子、伟创力研发就职 赵德琦 研发总工程师 先后于伟硕电子、创意银河电机担任研发工程师,诚信源电气担任电源研发工程师 陈丽君 监事 先后于光宝、亿普泰电子、三华电子担任研发工程师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股权结构稳定,携手李尔加速资源整合。股权结构稳定,携手李尔加速资源整合。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最终受益人为吴壬华,共持有公司 28.26%的股权。公司现有 4 家全资子公司:上海欣锐电控、武汉欣锐软件、江苏欣锐新能源、杭州欣锐科技。2021 年 11 月公司与李尔(毛里求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设立合资公司深圳欣锐李尔电控技术有限公司。李尔(毛

23、里求斯)为李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李尔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客户覆盖福特、通用汽车、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大众等著名汽车生产商。欣锐与李尔在技术及客户渠道方面,有望实现优势互补。 图图3:公司股权结构(截至公司股权结构(截至 2021.12.31)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2. 财务情况好转中,燃料电池业务注入新活力财务情况好转中,燃料电池业务注入新活力 扭亏为盈,收入重回快车道,利润端仍承压。扭亏为盈,收入重回快车道,利润端仍承压。2020 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公司首次出现亏损, 当期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2

24、.85 亿元。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公司新客户拓展加速、 产能利用率提高, 2021 年公司扭亏为盈,当期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和0.25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64.22%和108.94%;2022Q1 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2 和 0.0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0.60%和82.25%。但受新冠疫情反复及全球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公司利润率仍有较大压力,2022Q1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7.85%和 2.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8 / 31 图图4:欣锐

25、科技近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亿元)欣锐科技近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亿元) 图图5:欣锐科技近年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欣锐科技近年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收入结构方面,收入结构方面,电源集成电源集成 CDU 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产品占比持续提升,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燃料电池相关产品 2021 年取年取得突破得突破。在电源系统集成化趋势影响下,公司也大力发展车载电源集成产品:2021 年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收入 5.75 亿元,占总收入的 61.48%,占比相较于 2016 年提升了25.80pct。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出货台数由

26、2020 年 5.97 万台提升至 2021 年 17.17 万台,规模效应相对更强,毛利率也已得到改善(2021 年毛利率为 11.49%) 。此外,2021 年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产品首次实现收入 1.53 亿元, 占当期收入的 16.38%, 毛利率为 38.24%,高于其他业务平均水平,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另一重要收入及利润来源。 图图6:欣锐科技各欣锐科技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图图7:欣锐科技各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欣锐科技各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顺应车载电源集成化趋势, 公司集成产品出货持续高增长,顺应车载电源

27、集成化趋势, 公司集成产品出货持续高增长, 2021 年营收占比超年营收占比超 60%。近年来公司销售重心不断向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倾斜,2021 年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收入2017-2021 年 CAGR 为 52.90%。价格方面,车载电源集成产品价格一般低于 OBC、DC/DC 等单产品价格之和,具备性价比优势,2021 年车载 DC/DC 变换器、车载充电机OBC、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的均价分别为 1590/2029/3346 元。数量方面,集成产品 2021年出货约 17 万台,初具规模效应。 -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400%-4-

28、2024680021 2022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YOY归母净利润YOY-100%-80%-60%-40%-20%0%20%40%60%200022Q1毛利率净利率0%20%40%60%80%100%2001920202021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燃料电池相关产品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其他-10%0%10%20%30%40%50%60%2001920202021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燃料电池相关产品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29、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9 / 31 图图8:欣锐科技各类产品销量(万台)欣锐科技各类产品销量(万台) 图图9:欣锐科技各类产品单价(元欣锐科技各类产品单价(元/台)台)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定增募集说明书、公司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定增募集说明书、公司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高研发投入高研发投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率有所波动有所波动。公司研发费用总体呈向上趋势,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0.68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7.32%,2016-2021 年 CAGR 为 13.10%。公司所处行业处于发展前期,产品定制化水

30、平高,针对不同车企平台定制的预研费用投入大。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4.24%/10.73%/1.10%,当期管理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 2021 年股权激励成本增加所致。 图图10:欣锐科技近年研发费用支出(万元)欣锐科技近年研发费用支出(万元) 图图11:欣锐科技近年期间费用率欣锐科技近年期间费用率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00%-50%0%50%100%150%200%024680200202021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集成产品车载电源集成YOY01

3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202021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集成产品-40%-20%0%20%40%60%80%10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01920202021 2022Q1研发费用(万元)研发费用YOY研发费用率-5%0%5%10%15%20%25%200022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

32、深度研究 10 / 31 2. 受益电动汽车高景气度,燃料电池车市场起势中受益电动汽车高景气度,燃料电池车市场起势中 2.1.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推升电源类产品景气度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推升电源类产品景气度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不断提高, “十四五”销量持续高景气, “十四五”销量持续高景气,我们预计我们预计 2021-2025年年销量销量 CAGR=37%。根据交强险数据,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91.40 万辆,同比+155.71%,2022 年 1-4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27.39 万辆,同比+112.4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交

33、强险数据,2020/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约为 6.03%/14.42%,2021 年同增 8.39pct。根据我们预测,2025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有望达到 1159 万辆,2021-2025 年销量 CAGR=37%。 目前小车占比较高,后续中端、中高端价位的市场有望扩容。目前小车占比较高,后续中端、中高端价位的市场有望扩容。目前 10-15 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销量仍为主导,2022 年 4 月销量占比达 25%。同时,更高单价的车型销量占比也有所提升,2022 年 4 月 15-20 万元的车型销量达 21%,20 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 33.95%。 图图12:我国

34、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变化 图图13:各价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各价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 2.2. 集成化、双向化、高压化带来结构性升级机会集成化、双向化、高压化带来结构性升级机会 2.2.1. 集成化:轻量化的直接诉求,深度集成迭出集成化:轻量化的直接诉求,深度集成迭出 电源产品集成化有利于增加功率密度电源产品集成化有利于增加功率密度、 减小体积减小体积占用占用, 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 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电源产品通过集成化设计,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和产品重量,并节约线束等成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空间

35、布置需求。根据欣锐科技招股说明书,随着公司电源产品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其体积、重量不断减轻,对应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G3 产品体积相较于 G2 减小了 25%。 -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00Jan-18Jul-18Jan-19Jul-19Jan-20Jul-20Jan-21Jul-21Jan-22销量(万辆)YOY0%10%20%30%40%50%60%Jan-18 Aug-18 Mar-19 Oct-19 May-20 Dec-20 Jul-21 Feb-220-5万5-10万10-15万15-20万20

36、-25万25-30万30-40万40万以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1 / 31 表表3:欣锐科技不同级别电源集成产品参数欣锐科技不同级别电源集成产品参数 G1 G2 G3 图示 主要解决方案 2 个 3.3kW 车载充电机加 1 个车载 DC/DC 变换器 1 个 6.6kW 车载充电机加 1 个车载 DC/DC 变换器 将车载 DC/DC 变换器与车载充电机集成为一体 尺寸规格 514*432*240mm 365*330*180mm 355*210*150mm 重量(kg) 26 16 12 数据来源:

37、欣锐科技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多合一产品迭出,深度集成仍在路上。多合一产品迭出,深度集成仍在路上。深度集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方面是一方面是通过将电源系统与电机、电控等更多部件集成在一起,通过将电源系统与电机、电控等更多部件集成在一起,代表案例包括华为七合一系统(MCU、 电机。 减速器、 DC-DC、 OBC、 PDU、 BCU) 、 比亚迪 “海豚” 八合一系统 (VCU、BCU、PDU、DC-DC、OBC、MCU、电机、减速器)八大部件、上汽变速器&威迈斯的七合一系统(电机、电控、减速器、OBC、DC-DC、PDU、BCU)等。另一方面是在不另一方面是在不增加部件的同时,通过优

38、化内部结构设计,提高集成深度增加部件的同时,通过优化内部结构设计,提高集成深度。以欣锐科技 G6 代电源集成产品为例,一改过往简单物理集成的方式,通过“板集成”技术方案,产品体积减小了40%、重量减轻了 35%。 图图14:华为华为 DriveOne“七合一”电驱动系统“七合一”电驱动系统 数据来源:华为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2 / 31 图图15:欣锐科技欣锐科技 G5、G6 电源集成产品对比电源集成产品对比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2.2.2. 双向化:增量体

39、验增量收益共同驱动,渗透率提升中双向化:增量体验增量收益共同驱动,渗透率提升中 V2X 前景大好,双向前景大好,双向 OBC 渗透率逐步提升中渗透率逐步提升中。双向 OBC 对电网调节更加友好,且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应用场景, 目前双向 OBC 共有四种模式: V2G (Vechile to Grid) 、V2L(Vechile to Load) 、V2H(Vechile to Home) 、V2V(Vechile to Vechile): 1)V2G:由于每天电能需求存在波动,电网需要对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从而会产生电力浪费。 电动车充电时间分布不均匀, 随着车辆保有量增加, 将进一步对电网造

40、成影响。采用双向充电机, 实质上等于将电动汽车视作一个大的 “分布式储能” , 通过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对电网发电,从而有效调节用电的峰谷差,减少浪费。同时,对于车主来说,电动车企通过与电网合作,可积极引导车主低谷充电,降低充电费用。 图图16:冬季用电高峰时不同充电行为对电网的功率影响冬季用电高峰时不同充电行为对电网的功率影响 数据来源:国家电网,雪球,东吴证券研究所 2)V2H/V2L:在这两种方式中,电动汽车则更多地被当做一个巨型“充电宝” ,可以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3 / 31 特

41、殊或紧急情况作为应急电源使用。例如,在野外活动时,电动汽车可以为烧烤架、照明灯等设备供电,在更多需求上为车主带来便利。 图图17:V2H 方案系统图示方案系统图示 数据来源:协鑫集成,东吴证券研究所 3) V2V: 即所谓的车车互充技术, 可以将一辆电动汽车里的电能通过充电枪为另外一辆电动汽车充电。 图图18:威马威马 EX5 采用了采用了 V2V 技术技术 数据来源:威马汽车,车家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同样,双向同样,双向 DC/DC 可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减少能量浪费。可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减少能量浪费。单向 DC/DC 变换器只可以实现电流的单向流动,双向 DC/DC 在其基础进行改造、通

42、过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当电机加速时,电池通过 DC/DC 放电;而当电机制动时,再生制动能量可通过双向 DC/DC 为电池充电,因此减少了制动过程的能量损耗与浪费。 2.2.3. 高压化:高压化:IGBT 掣肘,碳化硅功率件纾困掣肘,碳化硅功率件纾困 电动车高压化趋势下对电动车高压化趋势下对电源类产品的电源类产品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纯电乘用车电压通常在200-400V 之间,在同等功率下,当电压从 400V 提升到 800V 后,线路中通过的电流减少一半,产生的功率损耗更小,从而可以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长,进而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同时,工作电流的减少将降

43、低功率损耗,继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样行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4 / 31 驶里程中的电量消耗,从而延长汽车里程数。2021 年来,比亚迪(e 平台) 、理想、小鹏、广汽(埃安) 、吉利(极氪 001) 、北汽(极狐)等车企纷纷布局 800V 快充技术,我国800V 高压快充行业进入发展加速期。 新能源汽车要实现 800V 及以上高压平台兼容, 还需要电机、电控、OBC、DC/DC 等多个零部件的适配。 图图19:2021 年中国车企快充图谱年中国车企快充图谱 数据来源:汽车电子设计,东吴证券研究所 高压平

44、台高压平台化给电源类产品带来两大变化:化给电源类产品带来两大变化: 由于电压转换跨度更大, 可能会需要使用更多的由于电压转换跨度更大, 可能会需要使用更多的 DC/DC 来实现。来实现。 在普通的 400V 平台电动车中,通常只需要 1 个 DC/DC 将动力电池产生的 400V 电压转换为低压蓄电池所需的 12V 电压。而在保时捷 Taycan 800V 电压平台中,创新地采用了 3 个DC/DC,分别负责在动力电池输出的 800V 电压、空调压缩机所需的 400V 电压、PDCC 所需的 48V 电压、低压蓄电池所需的 12V 电压之间逐级转换。因此,未来随着高压平台车型的应用增加,或带动

45、单车 DC/DC 需求倍增。 图图20:普通普通 400V 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 图图21:保时捷保时捷 Taycan 800V 电压平台电压平台 数据来源:车家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车家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功率半导体器件由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由硅基 IGBT/MOSFET 切换为碳化硅切换为碳化硅 MOSFET。SiC 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电子饱和迁移速率高等性质,相比硅基器件,SiC 器件体积更小、频率更高、开关损耗更小,可以使电驱动系统在高压、高温下保持高速稳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46、 公司深度研究 15 / 31 运行(硅基 IGBT 只能在 200以下的环境中工作) 。根据意法半导体,在 400V 电压平台下, 相较于硅基 IGBT, SiC 器件有 2-4%的效率提升; 在 750V 电压平台下,SiC 器件有 3.5-8%的效率提升。 多数电源类供应商都在加速布局基于碳化硅的 OBC、DC/DC 产品,目前,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以及欣锐科技、英搏尔等第三方生产商均已具备碳化硅电源产品的量产能力,在 6.6kW 及以上的 OBC 产品中 SiC 功率器件已得到较为充分应用。 图图22:碳化碳化硅与硅基电子元器件性能对比硅与硅基电子元器件性能对比 图图23:22kW

47、OBC 分别采用分别采用 SiC/硅基方案的系统成本硅基方案的系统成本 数据来源:ROHM,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olfspeed,东吴证券研究所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电源类产品迭代升级的电源类产品迭代升级的机遇与风险并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机遇与风险并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电源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电源行业带来了较大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行业长期发展仍,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行业长期发展仍需要解决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一些问题: 1)更高功率的更高功率的 OBC 产品应用需依赖充电桩等产品应用需依赖充电桩等基础基础设施的建设。设施的建设。目前国内 6.6kW 及以下功率的OBC已成为

48、行业主流, 领先企业正在持续探讨更高功率的11kW OBC的应用,但由于 11kW 的 OBC 需要配套使用三相交流电的充电桩,且这类充电桩国内保有量现在仍较小, 因此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成为 11kW+的 OBC 大规模应用的短期掣肘 (不同于国内,海外充电桩大多可以满足 20kW 及以下的功率,因此 11kW OBC 目前也主要应用在国外车企) 。 2)半)半导体成本占比较高,导体成本占比较高, 但目前但目前仍依赖进口。仍依赖进口。根据威迈斯招股说明书,在电源产品中,半导体器件、电容电阻为主要成本构成,占比分别为 23%和 16%。而由于半导体器件与部分电容产品国产化水平较低,多数公司仍

49、采用外资供应商为主。例如,威迈斯 2016-2018 年公司进口原材料金额占比分别为 22.30%、 19.96%、 28.71%, 其中 IGBT、 MOSFET海外主要供货商英飞凌占比最高。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半导体器件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半导体器件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加速。根据斯达半导年报,截至 2021 年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 IGBT模组合计配套超过 60 万辆新能源汽车, 其中 A 级及以上车型配套超过 15 万辆, 主要客户包括汇川技术、巨一动力、上海电驱动等国内知名电驱动供应商。同时,公司车规级IGBT 在海外市场表现不俗,已得到了大批量的配套

50、。 16%21%7%8%16%13%15%19%10%13%10%10%10%10%15%7%SiC方案Si方案AFE MOSFETs主DC/DC次级DC/DC电磁AC/DC电磁DC/DC电容器热管理/外壳门驱动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6 / 31 图图24: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成本构成(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成本构成(2019 M1-9) 图图25:威迈斯进口原材料金额占比威迈斯进口原材料金额占比 数据来源:威迈斯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威迈斯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2.3. 机遇与挑战并

51、存,百亿市场大有可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百亿市场大有可为 经我们测算,经我们测算,2021 年新能源汽车电源年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产品市场为市场为 70 亿元亿元(其中分体式其中分体式/集成式市场集成式市场分别为分别为26/44亿元亿元) , 至, 至2025年市场年市场达到达到237亿元亿元 (其中分体式其中分体式/集成式市场分别为集成式市场分别为30/207亿元亿元) ,2021-2025 年年市场空间市场空间 CAGR 为为 36%(分体式分体式/集成式集成式 2021-2025 年年 CAGR 分分别为别为 4%/47%) 。具体测算逻辑如下: 1)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快速增长:我国

52、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快速增长: 2025 年销量预计达到 1159 万辆, 2021-2025 年 CAGR 为 27.94%; 2)集成式电源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集成式电源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集成式电源“多合一”体积更小、效率更高,且兼具成本优势,我们预计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021 年渗透率预计为 57%,至 2025年有望提升至 84%; 3)新技术渗透)新技术渗透导致导致平均单车价值量变动平均单车价值量变动:汽车零部件产品通常有一定程度的价格年降,考虑到新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故碳化硅、能量可双向流动、大功率(如 11kW)电源类产品价格下降速度相对更快,性价比愈发凸显。 表表4:我国

53、新能源乘用车电源市场测算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源市场测算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 331 524 689 899 1159 YOY 167.58% 58.17% 31.55% 30.45% 28.94% 分布式电驱动渗透率 43% 35% 27% 21% 16% OBC 市场空间(亿元) 17 22 21 21 20 销量(万台) 142 183 186 189 185 单价(元) 1200 1176 1141 1106 1068 DC/DC 市场空间 9 11 11 10 10 销量(万台) 142 183 186 189 185

54、单价(元) 600 588 570 553 534 小计:分布式市场空间(亿元)小计:分布式市场空间(亿元) 26 32 32 31 30 半导体器件23%电容、电阻16%电气部件4%其他 3%五金结构件18%磁性元件13%连接器 2%PCB 6%其他 9%连接器 6%0%5%10%15%20%25%30%35%20019Q1-3TIINFINEO NSTVISHAYONNCCTDK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7 / 31 YOY 26% -2% -2% -5% 集成式渗透率 57% 6

55、5% 73% 79% 84% 分技术路线渗透率 6.6kW OBC+DC/DC(硅基) 81% 75% 68% 59% 50% 6.6kW OBC+DC/DC(碳化硅) 15% 19% 22% 25% 30% 11kW OBC+DC/DC(硅基) 2% 3% 5% 8% 10% 11kW OBC+DC/DC(碳化硅) 2% 3% 5% 8% 10% 分技术路线单价 6.6kW OBC+DC/DC(硅基) 2185 2119 2045 1963 1875 6.6kW OBC+DC/DC(碳化硅) 2950 2802 2634 2450 2254 11kW OBC+DC/DC(硅基) 2731 2

56、649 2557 2454 2344 11kW OBC+DC/DC(碳化硅) 3687 3503 3293 3062 2817 小计:集成式市场合计(亿元)小计:集成式市场合计(亿元) 44 79 114 157 207 YOY 78% 45% 38% 32% 电源市场合计(亿元)电源市场合计(亿元) 70 111 146 188 237 YOY 59% 31% 29% 26%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2.4. 三方混战,长期看好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提升空间三方混战,长期看好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提升空间 根据供应商性质, 电驱动行业模式主要可分为根据供应商性质, 电驱动行业模式主要可分为三三

57、种, 不同模式各自的特点如下所示:种, 不同模式各自的特点如下所示: 主机厂自制:主机厂自制:即整车厂自己生产或通过设立子公司制造电源产品,代表公司有特斯拉、比亚迪(弗迪动力) 、蔚来(蔚然动力) 、长城(蜂巢能源)等。整车厂自制通常出于以下考虑:1)自行把控产品性能的差异化(尤其是针对高端车型) ;2)通过自供保障供应链安全;3)压低外部供应商价格。 汽车零部件集成商汽车零部件集成商 Tier1:如采埃孚、博世、大陆、博格华纳、法雷奥西门子等,产品力较强,通常具备动力总成、电源总成全套解决方案能力,且具备全球主流车企客户资源。 国内国内第三方供应商:第三方供应商:1.专注于电源类产品的企业专

58、注于电源类产品的企业,包括欣锐科技、富特科技、威迈斯、麦格米特、铁城科技等。2.具备电驱动全套产品供应能力的企业具备电驱动全套产品供应能力的企业,包括汇川技术,英搏尔等,从动力系统(电机、电控、减速器)延伸至电源类产品。3. 电子类电子类供应商供应商,即由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切入电源类产品的企业,代表企业科士达、新美亚(为特斯拉代工)等。 目前第三方在供应中占据主要地位,格局相对集中。目前第三方在供应中占据主要地位,格局相对集中。根据 NE 时代新能源,2021 年OBC 产品 CR10 装机量份额占比达到 91.4%,其中整车厂自供的代表为弗迪动力、特斯拉,两者份额分别为 15.8%/10.8%

59、,合计达 26.6%。第三方供应商占据主要地位,TOP10中八家第三方供应商合计达到 64.8%,其中威迈斯、富特科技、铁城科技、欣锐科技、英搏尔分别位居第三方供应前五强。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8 / 31 国内第三方整体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第三方整体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成长性突出,成长性突出。后续电源类产品有望逐步走向标准化,第三方企业相对自制的整车厂,其产品迭代更快、成本管控能力更强(对应报价更经济) ,后续第三方阵营整体份额有望持续提升,仅部分高端旗舰车型整车厂自制为主。2021 年已出现一些迹

60、象以自供体系为主的比亚迪首次将电源产品外包给欣锐科技,2022 年有望进一步开放电源供应链给第三方。综上,我们预计至 2025 年第三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 85%,基于前文行业空间测算,则 2021/2025 年第三方电源供应商市场空间分别为 45/202 亿元,2021-2025 年 CAGR 为 45%。 图图26:2021 年新能年新能源乘用车源乘用车 OBC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NE 时代新能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2.5. 燃料电池车发展迎来机遇期,燃料电池车发展迎来机遇期,DCF 价值更高价值更高 氢燃料电池车在环保、续航、加注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氢燃料电池车在环保、续航、

61、加注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处于早期商业化阶,目前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段。充电时间长、里程焦虑、低温损耗、锂钴资源有限是纯电动汽车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车加注时间短、里程接近燃油车甚至更优,更加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用车习惯。此外,氢燃料电池车的低温性能更好,反应效率超过 50%,高于燃油车的 30-40%, 兼具动力性能与环保性能。 但由于安全储氢技术仍未成熟、 加氢基础设施稀缺,目前氢燃料电池车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 表表5: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燃油车对比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燃油车对比 燃料电池车燃料电池车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 燃油车燃油车 动力系统 燃料电池发

62、动机 锂电池 内燃机 燃料/热值 氢气,143MJ/kg - 汽油,约 44MJ/kg 反应方式 非燃烧电化学反应(发电装置消耗燃料过程) 非燃烧电化学反应(储能装置可逆充放过程) 燃烧 反应放能 电、热 电 热(通过燃烧汽油释放高温使气缸内空气剧烈膨胀推动活塞机械做工) 安全性 主要来自氢燃料的储存 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难兼容 - 低温性能 -30低温自启动-40低温存储 常规锂电池在-20以下低温环境无法充电,且里程-18以下需要配置高性能汽油机润滑油、进气道低温预热装置和高能辅助弗迪动力,15.8%,特斯拉 10.8%其他, 8.6%20.9%11.9%8.5%7.2%5.3%4.7%4.

63、1%2.2%第三方,64.8%弗迪动力特斯拉其他威迈斯富特科技铁城科技欣锐科技英搏尔力华集团科世达台达电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19 / 31 损失可能达到约 30% 点火装置并执行相应冷启动作业等 资源约束 铂金供应充分、膜电极中铂金用量不断减少 三元电池钴资源短缺、全球仅少数国家可开发经济可用的锂资源 - 环境保护 工业副产氢、天然气重整制氢可减少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制氢可实现零排放 污染部分转移到上游 排放 CO2、CO、SO2 等温室气体及污染物 整车加注时间(商用车) 15 分钟 2-8 小时 1

64、0 分钟 整车续航里程(商用车) 500km 260km 500km 动力系统成本 高 低 低 运营燃料成本 氢源富集地区具备较强经济性 具备较强经济性 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 商业化程度 商业化初期 相对成熟 完全成熟 应用领域 中长距离、重载运输 中短距离运输 普适 加注基础设施 稀缺 重点城市覆盖 普及 数据来源:亿华通招股说明书,东吴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汽中心,根据中汽中心,2022 年多个因素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迈入市场化高年多个因素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迈入市场化高质量质量发展发展阶段的重要推力,全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有望达到阶段的重要推力,全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有望达到 10000 辆辆

65、:1)政策环境持续完善;)政策环境持续完善; 2)示范群城考核元年)示范群城考核元年,2022 年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城将迎来第一年度考核,在积分奖励政策下,燃料电池商用车、客车、专用车招标采购需求有望密集释放;3)加氢站建设提速)加氢站建设提速: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 240 余座,氢能联盟预计到 2025 年国内加氢站将达到 1000 座+;4)购置和使用成本持续下降:购置和使用成本持续下降:受益于关键部件的技术突破与国产化率的提升,燃料电池产业链降本不断加速,主流厂家电堆产品已降到 2000 元/kW 以下。 “十四五”

66、“十四五” 氢燃料车氢燃料车发展提速发展提速, 2021-2025 年销量年销量 CAGR 预计高达预计高达 54%。 根据 2022年 3 月 23 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 ,2025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目标将达到约 5 万辆。 根据中汽协, 2021 年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累计共 8938 辆,据此测算,2021-2025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 CAGR 将达到 53.6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0 / 31 图图27:近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产销量近年我国

67、氢燃料电池车产销量 数据来源:中汽协,香橙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燃料电池车现阶段应用以燃料电池车现阶段应用以商用车、专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为主。为主。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大载重、长续航、加氢快等优点,在商用车、专用车应用中有较大优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也提出将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作为整个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的突破口,以客车和城市物流车为切入领域, 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丰富的区域推广中大型客车、 物流车, 逐步推广至载重量大、 长距离的中重卡、 牵引车、 港口拖车及乘用车等。 图图28:氢燃料电池车氢燃料电池车年度示范推广车型占比年度示范推广车型占比 数据来源:香橙会,东吴证

68、券研究所 相较于电动车中的相较于电动车中的 DC/DC,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DCF 价值更高价值更高。 DCF 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能量转换的升压 DC/DC 变换器,主要功能为转换电能用于其他高压直流配电使用。根据 BATTELLE 研究院,随着产能的扩大,可摊薄 DC/DC 生产成本,在产能为 5 万件时,100kW 的 DC/DC 转换器、DC/AC 逆变器成本分别为 1.4/1.6 万美元,若将两者集成,则在产能为 5000 件时,100kW 集成产品成本为 1.8 万美元。 0500025003000350020018201920

69、202021产量(辆)销量(辆)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1920202021重型货车中型客车中型货车轻型客车轻型货车大型客车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1 / 31 图图29:燃料电池系统拓扑结构燃料电池系统拓扑结构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公司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表表6:不同产能和功率条件下不同产能和功率条件下 DC/DC、DC/AC 产品的单瓦成本产品的单瓦成本 产品类型产品类型 系统功率系统功率 100units 1000units 10

70、000units 50000untis DC/DC 转换器 100kW $0.32 $0.23 $0.19 $0.14 250kW $0.29 $0.21 $0.17 $0.13 DC/AC 逆变器 100kW $0.31 $0.25 $0.20 $0.16 250kW $0.28 $0.22 $0.18 $0.14 混合 DC/AC 逆变器 100kW $0.35 $0.28 $0.22 $0.18 250kW $0.32 $0.25 $0.19 $0.15 数据来源:BATTELLE,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

71、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2 / 31 3. 高端电动车载电源行业领先,氢燃料电池有望打开成长第二极高端电动车载电源行业领先,氢燃料电池有望打开成长第二极 3.1. 电动车自上而下持续渗透中,碳化硅方案行业领先电动车自上而下持续渗透中,碳化硅方案行业领先 公司公司电源类产品电源类产品装机量与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装机量与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 根据 NE 时代新能源, 2021 年欣锐科技新能源汽车 OBC 装机量(含集成 CDU 产品中的 OBC)共 206816 台,市场份额约 7.2%,排名第 6;2022 年 1-4 月,公司装机量为 95317 台,份额为 7.6%,排名第 5。 表表

72、1:2021 年新能源汽车年新能源汽车 OBC 装机装机 TOP10 企业企业 公司公司 装机量装机量(台)(台) 份额份额 1 威迈斯 603229 20.9% 2 弗迪动力 454936 15.8% 3 富特科技 344350 11.9% 4 特斯拉 311620 10.8% 5 铁城科技 245815 8.5% 6 欣锐科技 206816 7.2% 7 英搏尔 151584 5.3% 8 力华集团 136367 4.7% 9 科士达 118841 4.1% 10 台达电子 63707 2.2% 数据来源:NE 时代新能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品牌向上, 主攻中高端车型电源产品品牌向上, 主攻

73、中高端车型电源产品。 公司高举高打, 电源产品采用全碳化硅路线,绑定主流车企中高端车型;低端车型采购逻辑通常为价格优先,利润率较低,公司战略性放弃。 同样受公司高端定位的影响, 产品单价更高, 抵消了较低出货量的不利影响 (近两年中高端车销量总体不及低端车销量) , 总体上公司收入也较同业其他公司更高。 2021年,欣锐科技、英搏尔、铁城科技、富特科技新能源汽车电源业务收入分别为7.02/3.29/5.17/9.09 亿元,公司收入体量在行业位于较高水平。 图图30: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业务收入(亿元)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业务收入(亿元) 图图31: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业

74、务毛利率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铁城科技经营数据来自其母公司亿利达。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02001920202021欣锐科技威迈斯英搏尔铁城科技富特科技0%5%10%15%20%25%30%35%40%45%50%2001920202021欣锐科技威迈斯英搏尔富特科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3 / 31 产品品质过硬,绑定国内主流车企客户产品品质过硬,绑定国内主流车企客户。欣锐坚持自主研发,目前已拥有新能

75、源汽车车载电源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电源产品核心指标电能转换效率可达 96-99%,比同行同类型产品转换效率高 2-3%(意味着更大的续航里程) 。公司目前客户包括比亚迪、小鹏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同时公司还逐步批量配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现代汽车等中外合资或独资品牌整车厂商。 图图32:欣锐科技为数百款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源产品,累计配套数超百万辆欣锐科技为数百款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源产品,累计配套数超百万辆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体现在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体现在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1)在硬件上,)在硬件

76、上,欣锐是全球最早进行碳化硅电源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其余参与企业还有比亚迪、特斯拉等。公司于 2013 年正式将科锐(CREE,现更名为 Wolfspeed)的碳化硅方案正式应用于车载电源,多款应用碳化硅的产品已实现量产。2021 年,公司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为其DM-i 混动车型供应碳化硅电源产品,成为比亚迪唯一外部供应商(其余部分产品为比亚迪子公司弗迪动力自供) ,本次合作足以说明公司在高端碳化硅电源产品上强劲的竞争力。2)软件上,)软件上,公司已基本完成 AUTOSAR 软件架构(AUTOSAR 相当于是中高端市场“入场券” ) ,11kW 和 6.6kW 一体化集成产品平台,满足

77、国际车企的产品需求,有利于公司进入国际品牌供应链。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继续保持领先。继续保持领先。 在大功率上面, 目前 11kW OBC 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11kW电源集成产品正在研发阶段,新产品可兼容全球充电标准,有利于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在电源集成化上,一方面公司现有营收中集成产品占比已上升至 60%,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推进深度集成技术的发展, 产品从简单物理集成逐步演变为功能集成与软硬件一体化,公司最新 L5 级集成产品预计于 2022 年推广应用,技术竞争力进一步体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4 /

78、 31 图图33:公司创新研发持续引领技术变革公司创新研发持续引领技术变革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 3.0 时代即将来临,时代即将来临,i-CDU 长期赋能。长期赋能。根据消费者使用目的与场景,目前市场上共有三类车型,分别为 A00 级代步车、出行/2B 用途车、智能电动车。2020 年开始, A00 级代步车型销量占比不断提升, 约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 30-50%,同时出行/2B 用途车型销量占比急剧下降,智能电动车型占比快速提升。智能电动车需要搭载更加智能的 CDU 产品,即 i-CDU(CDU 的 3.0 时代) ,其产品价值预计将为 CDU2

79、.0时代的 3-5 倍。为此公司提前布局,在 2020 年设立武汉欣锐软件公司,有望在长期为公司软件研发能力持续赋能,帮助公司在 i-CDU 领域乘胜逐北。 图图34:市场上三类新能源汽车及其对应的市场上三类新能源汽车及其对应的 CDU 价值量价值量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5 / 31 产能产能扩张节奏加快,扩张节奏加快,解决短期交付瓶颈解决短期交付瓶颈。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交付成为短期内企业竞争的关键焦点,2021 年公司电源集成产品产能利用率已高达 98.5

80、5%。为此,公司积极扩产产能2021 年通过定增拟投资 2.8 亿元用于建设“ 新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 ,该项目达产后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6 万套 DC/DC、13 万套车载充电机、6 万套车载电源集成年产能,届时公司 DC/DC、OBC、电源集成产能分别将达到 15.98/33.48/15.84 万套。因电源产品资产相对较轻,产能投入金额相对不大,扩产节奏较快。在紧缺的原材料层面,公司与全球五大碳化硅器件巨头签订了战略采购合作协议,在 2022 年半导体缺货的背景下有望保障供应。后续也有望引入国产半导体供应商,强化供应链安全及降低成本。 图图35:欣锐科技各类产品产能(万台)欣

81、锐科技各类产品产能(万台) 图图36:欣锐科技各类产品产能利用率欣锐科技各类产品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定增募集说明书,公司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定增募集说明书,公司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2H2 起,产品利润率有望企稳回升:起,产品利润率有望企稳回升:1)规模效应:)规模效应: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收入确认周期较长,平均在 18 个月左右,目前产生营收贡献的项目多是 2 至 4 年前拿到的,在当时的竞争格局下公司许多项目采用战略报价模式,且在小批量、多批次供货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公司产品出货量 2021 年过 20 万套“关口” ,其中 CDU 集成产品约 17万套,

82、开始初具规模效应。随 2022 年大客户比亚迪 DM-i、小鹏 P7/G9、吉利极氪 001等畅销车型大幅放量,规模效应更加强劲,在保证交付前提下,利润率下半年起有望明显向上(上半年疫情影响车企销量及产品交付) 。2)半导体价格维持高位,但展望)半导体价格维持高位,但展望 2023年有望趋势向下,若叠加国产化程度提高,成本端压力年有望趋势向下,若叠加国产化程度提高,成本端压力将将进一步减轻。进一步减轻。 3.2. 氢燃料电池先下一城,第二成长曲线有望开启氢燃料电池先下一城,第二成长曲线有望开启 公司公司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始于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始于 2010 年,年,产品品类齐全。产品品

83、类齐全。现有配套产品包括:DCF、PDU、DCL(HV-LV DC/DC) 、MCU(空压机电机控制器) 、OBC(双向 11kW)等其他的控制器,以及相关产品的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六合一等总成产品。随着大功率燃料电池堆的不断推出,公司也不断推进大功率产品的研发,目前产品单机功率已覆盖 60-250kW。 绑定主流燃料电池车厂。绑定主流燃料电池车厂。在产品设计上,公司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 DCF 基于已有05720021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集成产品0%20%40%60%80%100%120%200202021

84、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集成产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6 / 31 的碳化硅解决方案,目前已经与亿华通、上海捷氢、潍柴、未势、海卓、清能等多个主机厂和集成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配套于红旗、捷氢、长安、广汽等多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型。 图图37:搭载欣锐搭载欣锐 DCF 的红旗的红旗 H5-FCEV 数据来源:欣锐科技官方公众号,东吴证券研究所 顺应燃料电池车发展趋势率先布局, 后续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顺应燃料电池车发展趋势率先布局, 后续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2021 年是公司

85、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业务收获元年,不仅在收入端首次取得 1.53 亿元收入,其 38.24%的毛利率也远高于公司其他业务。展望未来,随着氢燃料电池车的起量,我们认为公司将受益于现有业务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有望成为公司另一重要增长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7 / 31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我们预计公司公司 2022-2024 年营收年营收分别为分别为 21.78/31.56/43.56 亿元,分别亿元,分别同比同比+133%/+45%/+38%, 2022-2024 年归

86、母净利润分别为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2.41/4.74 亿元,亿元, 分产品来看分产品来看: 车载充电机、 车载车载充电机、 车载 DC/DC 转换器转换器: 公司是国内碳化硅方案、 双向 OBC、 11kW OBC应用的领先企业,随着高端产品应用渗透率提升,OBC、DC/DC 产品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但是考虑到集成化应用将持续增加,单体产品销售增速将低于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车载充电机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44%/28%/24%,DC/DC 转换器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19%/24%/28%。 车载电源集成车载电源集成:CDU 在公司新能源车业务中占比最高

87、,公司客户包括比亚迪、小鹏、吉利、本田等海内外优质车企,随着下游客户放量,公司规模有望快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176%/44%/38%。 表表7:欣锐科技盈利预测拆分欣锐科技盈利预测拆分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 收入 78.52 113.07 144.84 179.24 YOY -24.18% 44.00% 28.10% 23.75% 毛利率 20.01% 21.00% 22.00% 23.00% 车载车载 DC/DC 转换器转换器 收入 49.4 58.69 73.03 9

88、3.11 YOY 128.28% 18.80% 24.44% 27.50% 毛利率 23.54% 24.00% 24.50% 25.00% 车载电源集成车载电源集成 收入 574.5 1584.66 2279.92 3151.04 YOY 173.95% 175.83% 43.87% 38.21% 毛利率 11.49% 13.00% 15.50% 18.00%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燃料电池相关产品 收入 153.08 303.10 480.11 665.43 YOY 98.00% 58.40% 38.60% 毛利率 38.23% 40.00% 41.00% 42.00% 其他业务其他业务 收入 7

89、9.02 118.53 177.80 266.69 YOY 320.54% 50.00% 50.00% 50.00% 毛利率 53.48% 53.48% 45.70% 63.42% 总计总计 收入 934.52 2178.05 3155.70 4355.52 YOY 164.21% 133.07% 44.89% 38.02% 毛利 194.12 428.46 681.23 1080.31 毛利率 20.77% 19.67% 21.59% 24.8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8 / 31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90、,东吴证券研究所 费用率假设费用率假设:公司集团化管理能力逐步提升、费用控制能力较强,我们假设公司2022-2024 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6.2%/6.0%/5.8%,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7%/5.5%/5.3%,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3.5%/3.4%/3.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细分行业龙头,在享受行业高增速的同时,公司高举高打、配套国内外知名车厂,碳化硅等多项技术行业领先。我们 预 计 公 司 2022-2024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18/2.41/4.74 亿 元 , 同 比 分 别+363%/+105%/+96%,

91、对应现价(7 月 5 日)PE 分别为 49/24/12 倍。由于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并以此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较少,前文所提及的可比公司威迈斯、富特科技、铁城科技等均为非上市公司。故选取电驱动领域的汇川技术、英搏尔、方正电机,电源领域麦格米特作为可比公司,上述公司均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及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在所处行业、产品类型方面与欣锐较为相近。可比公司 2022 年/2023 年 PE均值为 39/23 倍,考虑到公司为细分行业龙头,高端客户拓展不断取得成效,盈利弹性较大,2023 年给予公司 32 倍 PE 作为估值依据,目标价 62.08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表表8:

92、可比公司估值(截至可比公司估值(截至 2022 年年 7 月月 5 日)日)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股票简称 股价股价(元)(元) 总股本总股本(亿股)(亿股) 总市值总市值(亿元)(亿元) EPS(元)(元) PE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 2021A 2022E 2023E 2021A 2022E 2023E 300124.SZ 汇川技术 64.69 26.36 1,705 1.36 1.63 2.13 48 40 30 买入 300681.SZ 英搏尔 56.42 1.46 82 0.32 1.36 2.55 175 41 22 买入 002196.SZ 方正电机 9.55 4.99 48

93、0.78 1.01 1.38 189 47 17 未评级 002851.SZ 麦格米特 28.16 4.98 140 0.05 0.20 0.55 36 28 21 未评级 平均值平均值 112 39 23 300745.SZ 欣锐科技欣锐科技 46.68 1.25 58 0.20 0.95 1.94 229 49 24 买入买入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注:可比公司汇川技术、英搏尔盈利预测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方正电机、麦格米特采用 Wind 一致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29 / 31

94、 5.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碳化硅功率件供应短缺的风险。)碳化硅功率件供应短缺的风险。碳化硅方案是公司“王牌”产品,但目前碳化硅功率件仍主要依赖于进口。受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缺芯”的影响,公司供应链短期将面临较大压力,若发生供应短缺,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2)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整车厂需求也爆发式增长,因此产能成为零部件供应商核心竞争力。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已较高,若新产能投放不达预期, 将对公司产品交付造成不利影响, 从而影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 (3)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

95、及预期的风险。 电源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未来发展依赖于新能源汽车大行业的发展情况。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则电源行业也将连带受到较大冲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度研究 30 / 31 欣锐科技欣锐科技三大财务预测表三大财务预测表 Table_Finance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利润表(百万元)利润表(百万元)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 1,579 2,623 3,519 4,705 营业总

96、收入营业总收入 935 2,178 3,156 4,356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 297 209 200 359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 740 1,750 2,474 3,275 经营性应收款项 790 1,519 2,133 2,851 税金及附加 5 14 19 26 存货 331 693 953 1,244 销售费用 40 76 107 144 合同资产 0 0 0 0 管理费用 100 135 189 253 其他流动资产 160 202 233 251 研发费用 68 124 174 231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516 539 561 581 财务费用 10 6 4 -1 长期

97、股权投资 20 20 20 20 加:其他收益 35 68 96 131 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 207 205 203 201 投资净收益 8 5 9 10 在建工程 0 0 0 0 公允价值变动 0 0 0 0 无形资产 110 138 165 191 减值损失 -20 -8 -10 -12 商誉 0 0 0 0 资产处置收益 0 1 0 0 长期待摊费用 17 14 11 8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6 138 284 557 其他非流动资产 162 162 162 162 营业外净收支 1 0 0 0 资产总计资产总计 2,094 3,162 4,080 5,287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5

98、139 284 558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828 1,779 2,458 3,193 减:所得税 -31 21 43 84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02 130 65 24 净利润净利润 25 118 241 474 经营性应付款项 575 1,515 2,170 2,908 减:少数股东损益 0 0 0 0 合同负债 1 16 30 2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5 118 241 474 其他流动负债 50 118 193 237 非流动负债 111 109 107 104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元) 0.20 0.95 1.94 3.80 长期借款 0 0 0

99、0 应付债券 0 0 0 0 EBIT -5 79 192 427 租赁负债 67 65 63 60 EBITDA 80 132 254 498 其他非流动负债 44 44 44 44 负债合计负债合计 939 1,888 2,565 3,298 毛利率(%) 20.77 19.67 21.59 24.8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 1,156 1,274 1,515 1,989 归母净利率(%) 2.73 5.41 7.65 10.88 少数股东权益 0 0 0 0 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1,156 1,274 1,515 1,989 收入增长率(%) 164.22 133.06 44.8

100、9 38.02 负债和股东权益负债和股东权益 2,094 3,162 4,080 5,28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108.94 363.07 104.73 96.27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经营活动现金流 -129 64 137 287 每股净资产(元) 9.26 10.21 12.14 15.94 投资活动现金流 55 -123 -99 -9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 125 125 125 125 筹资活动现金流 171 -82

101、-72 -47 ROIC(%) 1.75 4.66 10.48 19.53 现金净增加额 104 -141 -34 143 ROE-摊薄(%) 2.20 9.26 15.94 23.83 折旧和摊销 84 53 62 72 资产负债率(%) 44.82 59.72 62.87 62.38 资本开支 -52 -78 -86 -9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228.66 49.38 24.12 12.29 营运资本变动 -279 -144 -215 -287 P/B(现价) 5.04 4.57 3.84 2.93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全文如无特殊注明,相关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人

102、民币,预测均为东吴证券研究所预测。 免责及评级说明部分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本公司” ) 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 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

103、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东吴证券研究所同意,并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 5%与 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 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大盘 5%以上;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5%与 5%; 减持: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大盘 5%以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 5 号 邮政编码:215021 传真:(0512)62938527 公司网址: http:/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欣锐科技-碳化硅电源方案行业领先多款新车型配套市场打开-220705(31页).pdf)为本站 (淡然如水)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相关报告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