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5G行业研究报告:5G加速推进产业链迎来爆发期-220424(49页).pdf

编号:85363 PDF 49页 2.7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5G行业研究报告:5G加速推进产业链迎来爆发期-220424(49页).pdf

1、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 页行业研究报告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 页作者: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联络电话:(00852)38966300电邮:.hk恒指近 1 年的走势图数据来源:Wind 资讯Wind 5G 指数(截至 2020 年 4 月24 日)收盘价:1205.3452 周波幅:939.44-1489.37市盈率(TTM):48.7市净率:3.595 日涨幅:-2.45%20 日涨幅:-6.01%60 日涨幅:-3.42%今年以来涨幅:4.33%数据来源:Wind 资讯5 5G G 加速推进,产业链迎来爆发期加速推进,产业链迎来爆发期-5

2、G 行业研究报告核心观点及逻辑:2020 年为中国 5G“爆发”之年。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5G 技术的发展,将给中国经济产出、经济贡献以及就业带来巨大的腾飞。5G技术发展,前期将使 5G 上游直接受益,尤其是通信设备商;中游在前期将出现巨大的投资开支;随着 5G 基础设施建设完毕,5G 下游即应用层面将迎来爆发,AI、云计算、物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制造、VR/AR等将更趋成熟。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5G 正加速前进。物联网、AI、无人驾驶、智能制造、VR/AR 的加速,也召唤 5G 必须到来。5G 建设,将给全球及中国经济带来巨大贡献。据中国信通院数据,到 2030 年,5G 对

3、中国经济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 6.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和 10.6 万亿元;直接创造 3 万亿经济增加值,间接创造 3 万亿经济增加值。各国在 5G 建设上激烈竞争,在 5G 价值链研发支出、5G 用户数量、5G 专利、终端设备厂商,运营商等方面,中国都处于优势地位。2020 年,三大运营商计划在 5G 建设上投资 1803 亿元,5G建设加速,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 5G 领域优势地位。5G 产业链上游,在 5G 建设期,将是最直接受益者。天线、小基站、射频前端、通信设备、光模块、光纤等将在 5G 时代再获增长。尤其是通信设备商,或将是 5G 建设期最大受益者。5G 产业链中游,主要

4、是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在 5G 建设期,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短期或将加大公司财务负担,公司回报面临压力。但随着 5G 建设完毕,运营商将受益于下游应用带来的流量暴增。5G 增强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海量机器通信等特点,将加速下游主要是 AI、云计算、物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制造、VR/AR等应用层的发展。投资建议:2020 年将是 5G 加速建设之年,由于 5G 基站数量远大于 4G 时期,产业链上游在建设期将成为首批直接受益者。4G 成熟后设备商缓慢的增长局势将在 5G 时期打破,并重新增长。中游前期建设开支大,但会在 5G 成熟后受益于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下游应用层在 5G 时代将加速发展

5、。推荐关注中兴通讯(00763.HK)、京信通信(02342.HK)、中国铁塔(00788.HK)、小米集团(01810.HK)。行业研究报告/新基建-5G2020 年 4 月 24 日yWnW9UjZKXmMqQpQaQbP8OpNrRoMoMkPqQpQiNoMtNbRoOuMwMpMoPvPtRrR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 页目录第一章 5G 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51.1 什么是 5G?.51.2 新技术将带动经济的发展.61.3 各国 5G 发展现状.8第二章 5G 产业链上中下游概述.122.1 上游-设备制造商.122.1.1 天线:技术工艺要求更高,量价

6、齐升.122.1.2 小基站:累计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162.1.3 射频前端:需求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62.1.4 5G 带给通讯设备厂商新的增长机会.182.1.5 5G 加速建设使光模块需求复苏.202.1.6 5G 基站数量大增使光纤需求大增.202.2 中游-移动通信运营商.222.2.1 商用元年,5G 基站建设空间大.222.2.2 三大运营资本支出由 4G 转向 5G.242.2.3 三大运营商持续加码 5G 投入.262.3 下游移动终端设备.272.3.1 新手机销量快速增加,5G“换机潮”将至.272.3.2 预计 2020 年 5G 手机销量将达到 1.7 亿台.29

7、第三篇物联网未来前景广阔.313.1 传感器:感知层核心技术,增长空间较大.323.2 射频识别技术:国内自给率较低,射频前端增长明显.353.3 智能嵌入技术:中国大陆增长速率明显加快.363.4 移动通信网:万物互联的基础.363.4.1 无线模组产业链:基带芯片是核心.373.4.2 无线通信模组市场集中度偏低.393.4.3 应用层未来空间巨大.403.5 物联网应用面十分广泛.40投资建议:.45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 页图 1 5G 带来的直接和间接产出(万亿元).6图 2 直接经济产出结构(5G).7图 3 5G 对 GDP 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万亿)

8、.7图 4 5G 直接带动就业量和间接带动就业量(万人).8图 5 5G 价值链的研发与资本性支出份额.9图 6 2025 年主要国家 5G 用户数量(亿人).10图 7 主要公司 5G 专利持有量(件).10图 8 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top10.11图 9 三大运营商 5G 可用基站数量及覆盖城市数量.11图 10 产业链解析(5G).12图 11MIMO 和 Massive MIMO 比较.13图 12 5G 基站天线.14图 13 5G 基站 PCB 市场空间.15图 14 手机射频模块的主要构成.17图 15 全球手机射频前端市场规模.17图 16 华为和中兴通讯运营商业

9、务收入(亿元).18图 17 来自运营商和各行业 5G 网络设备支出.19图 18 电信设备市场收入市场份额分布.19图 19 重点公司.21图 20 5G 时代运营商发展方向.23图 21 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 5G 发展历程.25图 22 5G 商用初期运营商网络设备支出大幅增加.26图 23 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开始增加(单位:十亿人民币).26图 24 中国 2G、3G、4G 手机出货量变化.28图 25 5G 销量占比快速攀升.29图 26 物联网技术架构层级.31图 27 传感器结构.32图 28 2019 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区域结构.33图 29 2016-2021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

10、模.33图 30 2019 年中国传感器细分市场结构.34图 31 2019 年中国传感器汽车电子细分领域规模.34图 32 2011-2019 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亿美元).35图 33 无线模组分类.37图 34 模组产业链示意图.37图 35 2012 年-2018 年 POS 机数量(万台).38图 36 2018 年主要通信模组厂商出货量份额.39图 37 2012-2019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40图 38 2018 年中国智能家居品类市场份额.41图 39 2019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产品出货量.41图 40 2016-2020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长.42港股行业

11、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 页表 1 5G 应用场景.5表 2 全球主要国家 5G 商用时间.8表 3 滤波器市场(5G)测算(万元).15表 4 小基站市场规模(5G)测算.16表 5 三大运营商 2020 年 5G 计划.19表 6 四种基站对比.23表 7 三大运营商加码 5G 建设.27表 8 手机(5G)销量持续向好.28表 9 无线模组下游应用场景、渗透率以及预期需求.38表 10 国内外厂商的销售毛利率(%).39表 11 近年来车联网主要政策汇总.43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5 页第一章第一章 5 5G G 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产业现状和发

12、展趋势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每十年就会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持续加快信息产业进程,加快推进社会繁荣发展。当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加速前行,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 10 倍于 4G 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1.11.1 什么是什么是 5 5G 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 2G、3G 和 4G 系统之后的延伸。根据 IMT-2020(5G)推进组,5G 由标志性能力指标和一组关键技术来定义。据 NGMNA(新世代流动网络联盟)称,5G 关键能力之一是能为大规模移动用户在热

13、点区域提供 1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而据 IMT-2020 数据,5G 比 4G 具备更高的性能,体现在用户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移动性和峰值速率上。物联网、超高清 8K 视频和云游戏、无人驾驶、智能制造、云 VR/AR都是非常具有前景的应用方向,相比 4G 具有明显的延伸。表 1 5G 应用场景1G2G3G4G5G时间1980s1990s2000s2010s2020应用语音语音短信语音短信互联网接入语音短信互联网接入移动互联网语音短信互联网接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无人驾驶资料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5G 的发展也来自于对移动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

14、到移动网络中,新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到 2020 年,预计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需要在 2018 年的网络容量上增长 1000 倍。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将给网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按照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容量难以支持千倍流量的增长,网络能耗和比特成本难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长必然带来对频谱的进一步需求,而移动通信频谱稀缺,可用频谱呈大跨度、碎片化分布,难以实现频谱的高效使用;此外,要提升网络容量,必须智能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例如:针对业务和用户的个性进行智能优化,但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后,未来网络必然变成多网并存的异构移动网络,要提升网络容量,必须解决高效管理各个网络,简化互操作,增强用户体验的问题

15、。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流量需求,亟需发展新一代 5G 移动通信网络。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6 页1.21.2 新技术将带动经济的发展新技术将带动经济的发展根据高通预计,2020 年-2035 年 5G 将带来 GDP 的增长量约 2.54 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印度 GDP),折合到每年的增量为 4235 亿美元。根据中国信通院的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截至 2030 年底,5G 对中国经济总产出的贡献将达到 16.9 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直接贡献 6.3 万亿元人民币、间接贡献 10.6万亿元。按照 2020 年 5G 商用正式算起,预计当年

16、将带动 4840 亿元经济产出,2025 年、2030年将分别增至 3.3 万亿和 6.3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9%。间接产出方面,2020 年、2025年和 2030 年,将分别带动 1.2 万亿、6.3 万亿和 10.6 万亿元的经济产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4%。图 1 5G 带来的直接和间接产出(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据中国信通院数据,预计 2020 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约 4500 亿元;随着 5G商用持续推进,来自用户和其他行业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5年上述两项支出将分别达到 1.4 万亿元和 0.7 万亿元;5G 商用后期,互联

17、网企业与 5G 相关的信息服务收入增长显著,成为直接产出的主要来源,5G 设备的支出将稳步增长,预计 203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 2.6 万亿元。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7 页图 2 直接经济产出结构(5G)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 年 5G 将创造 920 亿元 GDP,主要来自于 5G 建设初期,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支出;2025 年,预计将拉动经济增加值 1.1 万亿元,主要来自于移动终端、流量支出和各类信息服务支出;2030 年对经济增加值直接贡献进一步增加到 2.9 万亿元,主要来自于购买各类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支出、流量消费和各类垂

18、直行业网络设备投资。十年间,5G 创造 GDP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1%。此外,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5G 间接拉动 GDP 分别达到 4190 亿元、2.1 万亿元和 3.6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4%。图 3 5G 对 GDP 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万亿)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在就业方面,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将直接带动 54 万人、350 万人和 800 万人就业。而由于通过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带来 GDP 增长,间接带来的就业量更是倍增,2020 年将间接带动约 130 万人就业,是其直接提供量的 2.5 倍,2030 年,将间接提供约 115

19、0 万人就业,是直接提供量的 1.3 倍。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8 页图 4 5G 直接带动就业量和间接带动就业量(万人)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1.31.3 各国各国 5 5G G 发展现状发展现状2019 年是 5G 商用元年,全球范围内各国和各大公司纷纷加码,或期待已久,迎接新机会的到来,或严阵以待直面新挑战。表 2 全球主要国家 5G 商用时间国家部分商用时间全部商用时间韩国2018 年 12 月 1 日2019美国2018 年 12 月 21 日2020中国2019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日本2019 年 9 月2020 年春季欧盟2019 年下半年2

20、025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美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为 AT&T、威瑞森、T-Mobile。威瑞森于 2019 年 12 月宣布在美国31 个城市提供 5G 网络服务,达到了此前定下的 2019 年 30 个城市的目标。AT&T 目前在美国 10 个城市推出了 5G 网络。T-Mobile 在全美推广低频段的“全民 5G”,它使用了运营商600MHz 频段 71 频谱的小部分为美国 5000 多个城镇提供 5G 服务。T-Mobile 与 Sprint 几经周折,终于在 2020 年完成合并,新公司 CEO 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 400 亿美元建设 5G。韩国是全世界最早实行 5G 商业化的国家她于 20

21、19 年 4 月 3 日推出商用的 5G,目前共有三大运营商宣布 5G 服务。韩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且高度集中在首尔、釜山等城市,首尔都市圈有 2560 万人,占到国家总人口的 49.8%,高度集中的人口分布降低了运营商建网成本。韩国的城市化率为 85%以上,也大大降低了建网难度。根据韩国科学和信息技术部 2019 年 12 月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底韩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9 页国的 5G 用户数已突破 430 万,占韩国总人口约 9%,在比例上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但在用户总量上,受限于总人口数量,终将落后于中、美、

22、欧、日等国家和地区。欧盟是通信标准的主要推动方。2016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 5G 行动计划,意味着欧盟进入试验和部署规划阶段,同时也被视为对早先美国公布 5G 计划的一个回应。根据德国发布的 5G 战略,2020 年德国 5G 将全面商用。2018 年,欧盟委员会、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就欧洲电子通信规范(EECC)达成规范,将采取措施加强 5G 和其他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推出。日本软银于 2018 年 12 月 5 日公开了 28GHz 频段的 5G 通信实测实验情况,日本总务省为 5G 准备了 3.7GHz、4.5GHz、28GHz 三个频段,其中 28GHz 将是频宽最大的频段

23、。2020 年 3 月,日本终于正式迎来 5G 商用,但这一时间比中国晚了近 6 个月,比英国和瑞士晚了差不多 11 个月,比韩国、美国晚了足足有 1 年。3 月 25 日,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DoCoMo 率先采用 5G 商用移动通信服务,并表示将在国内 29 个县推出 5G 套餐。3 月26 日和 27 日,另外两大运营商 KDDI 与软银也相继推出 5G 服务。KDDI 表示,将为 15 个县的部分地区提供“au5G”品牌服务,并计划在夏季前为所有 47 个县的主要城市提供服务,到 2021 年 3 月 5G 基站扩展到 10000 个,到 2022 年 3 月进一步拓展到 200

24、00 个。而软银则表示将从日本规模较小的 7 个县推出 5G 服务。中国在 5G 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根据 IHS 预测,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法国七个国家将处于 5G 发展的前沿,美国和中国有望在 2020 年-2035 年间主导 5G 研发与资本性支出,两国将分别投入 1.2 万亿美元和 1.1 万亿美元。IHSMarkit 预计,美国的投入将约占全球 5G 投入的 28%,中国紧随其后将约占 24%。图 5 5G 价值链的研发与资本性支出份额资料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根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发布的数据,到 2025 年,全球 5G 用户规模将达到 13.6 亿人,其中,得益

25、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届时,中国 5G 用户规模将达到 4.54 亿人,其次是欧洲2.03 亿人,美国 1.89 亿人,日本 9500 万人,韩国 3700 万人。中国庞大的用户和市场需求,对于中国推进 5G 技术具有巨大优势。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0 页图 6 2025 年主要国家 5G 用户数量(亿人)资料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目前,全球 5G 设备商主要包括华为、中兴(00763.HK)、诺基亚、爱立信、思科和三星,五大设备供应商中,中国独占 2 席。在 5G 专利持有最多的 10 家公司中,华为和中兴亦榜上有名,且华为位居第一。移动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

26、(00941.HK)、中国电信(00728.HK)稳定排在前十名单中(以营业收入为比较标准)。图 7 主要公司 5G 专利持有量(件)资料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在手机终端设备制造商中,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十中有十个中国品牌。其中,华为、小米、oppo、vivo 是除苹果、三星外全世界出货量领先的手机制造商。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1 页图 8 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top10资料来源:Counterpoint、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拥有最大规模的中国拥有最大规模的 N NSASA 5G5G

27、基站基站。得益于国内政策的高度支持,运营商的投入以及终端厂商等各方的努力,中国在 5G 技术上取得领先,5G 网络规模和覆盖在同一时期中,比美国与其他国家更快。根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2019 年年报显示,2019 年中国移动已建设开通 5G 基站超 5 万个,覆盖 50 个城市;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已经联合建设 5万基站,可用 5G 基站 6 万个,覆盖 50 个城市;中国电信 2019 年投资 93 亿人民币建成 5G基站 4 万个,并共享中国联通 2 万基站,使公司可用基站数量达 6 万个,覆盖超 50 个城市。图 9 三大运营商 5G 可用基站数量及覆盖城市数量资料来源:公司年

28、报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2 页第二章第二章 5G5G 产业链上中下游概述产业链上中下游概述2019 年是 5G 元年,目前 5G 还处于加速建设阶段,中、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此时对 5G 上游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5G 商用初期,运营商开展 5G 网络大规模建设,预计在 2020 年电信运营商在设备上的投资将达到 2200 亿元,各行业在 5G 设备上的支出超过 540 亿元,随着网络部署持续完善,运营商网络设备支出预计在 2024 年开始回落,同时随着 5G 在各垂直行业的渗透,各行业在 5G 设备支出上稳步增长,预计 2030年各行业在设备上

29、的投资将达到 5200 亿元,成为设备投入支出的主要力量。5G 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及下游,上游为移动通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大块:基站系统(天线、射频模块及小基站)、网络建设(传输网、承载网及核心网)、网络规划及维护;中游为移动通讯运营商服务,主要包括:中国移动(00941.HK)、中国联通(00762.HK)、中国电信(00728.HK)及中国铁塔(00788.HK);下游为终端及应用场景,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手机、智能家电、汽车等,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车联网、VR、工业互联、远程医疗等。图 10 产业链解析(5G)上游中游下游移动通讯基础设施移动通讯运营商服务终端及应用场景基础系统基础系统天

30、线射频模块小基站网络建设网络建设传输网承载网核心网网络规划及维护网络规划及维护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铁塔中国铁塔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手机智能家电汽车应用场景应用场景车联网VR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8 8K K 高清视频高清视频资料来源:Forward 前瞻,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2.12.1 上游上游-设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2.1.1 天线:技术工艺要求更高,量价齐升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MI

31、MO 技术早在 4G 时代就被广泛应用,不过最多也就 8 根天线,在 5G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3 页中可以实现 128 根天线,甚至更多,因此也被成为 Massive MIMO,其全称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即人们常说的大规模列阵天线。从 4G 到 5G 为什么基站侧天线数量会急剧增加呢?这得从弗利斯传输公式说起,它由多个变量组成:?=?(4?)2其中,?:接收天线功率?:发射天线功率?:发射天线增益?:接收天线增益?:工作波长?:收发天线距离从上述公式中可知,想要提升?,在不考虑现实条件情况下的有多种途径,但是目前由于功放技术的极限限制,?不能无线增大,?、?

32、也是一样的道理,无法直接大幅提升,?的增加意味着必须使用低频段,但低频段资源非常有限,不能满足 5G 需求,而 5G一般会使用高频段,?的下降意味着运营商必须多建成倍基站,这也是不现实的。先抛开公式,这里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波束赋形(Beamforming),它通过基站侧拥有的多根天线,自动调节各个天线发射信号的位置,使其在手机接收点形成电磁波的有效叠加。产生更强的信号增益来克服损耗,从而达到提高接收信号强度的目的。在通信系统中,天线的数目越多、规模越大,波束赋形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大规模列阵天线是外在,波束赋形是灵魂。再回到之前的弗利斯传输公式,波束赋形技术通过给天线波

33、束整形的方式来提高发射天线增益(?),从而起到提高接受信号?的目的。这也是从 4G 到 5G 基站侧天线数量大幅增加的原因。图 11MIMO 和 Massive MIMO 比较资料来源:Massive MIMO White Paper V2.0传统基站天线主要由辐射单元(振子)、反射板(底板)、功率分配网络(馈电网络)、封装防护(天线罩)、电调天线控制器 RCU 组成。而对于 5G 天线而言,振子、功放、滤波器都集成到 PCB 上。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4 页图 12 5G 基站天线图片来源:C114 通讯论坛MassiMassiveve MIMOMIMO 技术的运

34、用大幅提升辐射单元(振子)的需求。技术的运用大幅提升辐射单元(振子)的需求。4G 天线以 4/8 通道为主,5G 天线以 64 通道为主,而一般情况下一个通道需要 3 个振子。实际上 4G 时代基站天线一般有 10-40 个天线振子,5G 天线单面振子数将达到 128-256 个,且 5G 基站数量将达到4G 时代的 1.5-2 倍以上,也就是说 5G 时代振子的需求量是 4G 时代的 30 倍以上。天线振子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主要为压铸/钣金的半波振子、贴片振子以及塑料振子。传统无源天馈的金属半波振子,缺点主要是重量较重;贴片振子电磁干扰较差,装配精度要求高;塑料振子重量轻,精度高,集成度高,成

35、本优势,作为新型产品可以较好的满足 MassiveMIMO 天线需求。5G 基站天线振子主要参与商包括:硕贝德、信维通讯、飞荣达、东创精密、兆维、科创新源、通达集团、南斗星等。MassiMassiveve MIMOMIMO 技术的运用大幅提升基站滤波器的需求。技术的运用大幅提升基站滤波器的需求。5G 基站中使用的滤波器有两种方案,分别是小型化金属滤波器和陶瓷介质滤波器,前者是 4G 向 5G 的过渡方案,后者是未来基站滤波器的主流方案。目前除了华为在陶瓷介质滤波器应用上较为激进外,其他大部分主设备商,如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等选择兼顾两条路线,并在 5G 商用前期先采用小型化金属滤波器。预计

36、 5G 滤波器市场于 2022 年达到峰值,国内市场规模 84.89 亿元(人民币,下同),全球市场规模 169.79 亿元。截至 2019 年底,国内滤波器市场规模约为 11.1 亿元,全球市场规模 33.4 亿元,因此预计未来三年滤波器市场有着非常大上升空间。滤波器市场规模计算公式为:滤波器市场规模=基站数*天面数*通道数*单价5G 基站滤波器市场主要参与商包括:大富科技、武汉凡谷、东山精密、烂勤科技、北斗星通、国华新材料、摩比发展、世嘉科技、KMW 等。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5 页表 3 滤波器市场(5G)测算(万元)2020E2021E2022E2023E2

37、024E2025E国内 5G 基站数64102.6124.2113.475.648.6天面数/站333333通道数646464646464单价(元)4540.535.631.427.624.3单基站价值864077766835602952994666国内市场规模5529607978666400620226748全球 5G 基站数量128153.9248.4226.8151.2136.1全球市场规模726332801239634988资料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4G 对于 PBC 板的需求逐步下降。2015 年 4G 基站 PCB

38、 全球市场份额达到峰值 103.85亿元,较 2014 年增加 56.68%,随后呈现下降趋势。截止 2018 年底,中国大陆 4G 基站总量约为 372 万站,其中 2018 年新增约为 44 万站,假设 2014-2018 年中国大陆 4G 基站建设量占比全球约为 45%-60%,则全球各年份 4G 基站用 PCB 市场空间约为 50-90 亿元。MassiMassiveve MIMOMIMO 技术的运用促使技术的运用促使 5 5G G 基站基站 P PCBCB 板量价齐升板量价齐升。一方面在 5G 高流量特性的要求下,对生产 PCB 板各种工艺指标的要求将更高,PCB 的用量和材料在 5

39、G 时代迎来重大升级;另一方面 5G 宏基站内 PCB 板价值量约为 15104 元/站,4G 宏基站内 PCB 板价值量约为 4692 元/站,在价格上有着非常大的提高。预计市场对 5G 基站 PCB 板的需求于 2023 年达到峰值 246.7 亿元。长期看,随着后续5G 应用的逐步落地,将带动各个领域的数字信息化升级,高频和高速 PCB 的需求不会因 5G网络建设结束而停滞,反而因 5G 应用的发展而持续放大。预计 2022-2023 高峰年度,5G基站建设带来的 PCB 单年度需求约为 210-240 亿元(其中中国大陆约占 50%-60%),相比于4G 时代的 80 亿元,是接近 3

40、 倍的提升。图 13 5G 基站 PCB 市场空间数据来源:Wind 资讯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6 页5G 基站 PCB 板主要参与商包括: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崇达技术、胜宏科技、兴森科技等。2.1.2 小基站:累计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高频段是未来 5G 网络的主要频段,网络覆盖性能较弱,因此需要提高网络密度,以实现 5G 网络的高流量密度、高峰值速率性能,“超密集网络组”应运而生。但问题在于宏基站建设难度高,新建宏基站性价比低,于是增加单位面积内小基站密度是解决热点地区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的重要选择方案。实际上,“超密集网络组”有宏基站和小基站共同组成,宏

41、基站负责低速率、高移动性类业务的传输,小基站主要承载高带宽业务。于 4G 相比,5G 使用高频段,在穿透墙壁时相比 4G 衰减更大,室内信号覆盖难度凸显。同时室内 5G 新业务对室内覆盖体验提出更高要求,且与室外网络建设相比,室内网络建设周期更长、难度更大。此时,小基站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且成为宏基站的重要补充。小基站助力超密集组网满足多业务需求和业务下沉。5G 中的网络规划主要针对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大规模 MTC 等业务网络形态,不同形态对网络的需求不同。随着 5G 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基站的累计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在 5G 建网的初期阶段,基站的建设主要以宏基站为主,

42、再用小基站作为补充,加大、加深覆盖区域。在实现 5G 基础广泛覆盖后,随着 5G 网络的深入部署,小基站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根据 SCF(小基站论坛)预测,20152025 年商用小基站每年将以 36%的年复合成长率稳定发展,预计 2025 年小基站建置数量将超过 7000 万站,而 5G 或小基站将达到 1300万站。按小基站单价 1.2 万元估计,并考虑到后期价格的下降,5G 高峰期小基站 1000 万站建设量估计,小基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并成为 5G 时代重要的增长点。表 4 小基站市场规模(5G)测算时间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数量

43、0250单价(元)0397100859883市场规模(亿元)2247资料来源:Wind 资讯5G 小基站主要参与商包括:华为、京信通信(02342.HK)、邦讯科技、三元达、超讯通信、中兴通讯(00763.HK)等。2.1.3 射频前端:需求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手机射频模块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即天线、射频前端和射频芯片。天线主要负责射频信号和电磁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射频芯片主要负责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射频前端负责将接收和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射频前端(RFFE)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PA)、双工器(Duplexer 和 Diplexer

44、)、射频开关(Switch)、滤波器(Filter)、低噪放大器(LNA)等五个组成部分。其中,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通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7 页道的射频信号放大;双工器用于对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隔离;射频开关用于射频信号接收与发射的切换、不同频段间的切换;滤波器用于保留特定频段内的信号,而将特定频段外的信号滤除;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接收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图 14 手机射频模块的主要构成视频模块天线射频前端射频芯片功率放大器双工器射频开关滤波器低噪放大器用于实现发射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用于对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隔离负责不同频道之间的切换用于射频信号的滤波用于实现接收通道的射频信号

45、放大数据来源:Wind 资讯5G 手机出货量增加会导致对射频前端需求量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智能手机支持 30多个频段,预计 5G 时代全球 2G/3G/4G/5G 网络合计支持的频段达到 91 个以上,而手机每增加一个频段需要增加 2 个滤波器、1 个功率放大器及 1 个天线开关。根据 Yole(一点资讯)的统计数据,从 2010 年到 2018 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年化增长率为 13.1%,截至 2019 年底,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约 160 亿美元,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227.8 亿美元。其中,滤波器变动最大,其市场规模将从 2016 年的 52.08 亿美元增长到2022 年的

46、163 亿美元;天线调谐器预计从 2016 年的 0.36 亿美元增长到 2.72 亿美元;射频开关预计从 10.26 亿美元增长到 20.14 亿美元;PA/LNA 预计从 2016 年的 38.48 亿美元增长到2022 年的 41.87 亿美元。图 15 全球手机射频前端市场规模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8 页数据来源:Yole就目前的竞争来看,射频前端市场被海外企业主导,大陆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不过未来大陆企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G 手机射频前端大陆参与商众多,其中,信维通信、麦捷科技、天通股份积极布局 SAW滤波器;紫光展锐、汉天下、中铺微电子进入 PA 领域

47、;天线方面则有信维通信、立讯精密和硕贝德等。2.1.4 5G 带给通讯设备厂商新的增长机会通信设备方面,随着 4G 建设部署完毕,通信设备厂商设备销售增长已经“非常缓慢”,2016 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 2906 亿元(人民币,下同),2019 年收入 2967 亿元,3 年时间仅增长 2.10%。2016 年中兴通讯运营商业务收入 589 亿元,2019 年收入 666 亿元,3 年时间仅增长 13.07%。图 16 华为和中兴通讯运营商业务收入(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全球 5G 建设给通信设备厂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将使系统设备商成为 5G 建设的直接受益方。在 5G 商用前期,运营商将开

48、展大规模网络建设,其中,设备投资占比最大。根据中国信通院预计,到 2020 年仅国内市场,电信运营商在 5G 网络设备商的投资将超过 2200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19 页亿元,全球市场更是数倍于此的投资,5G 建设将给系统设备商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图 17 来自运营商和各行业 5G 网络设备支出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三大运营商 2019 年年报披露的 2020 年 5G 投资计划,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2020 年 5G 开支将分别达到 1000 亿元、350 亿元和 453 亿元,建成 50 万个 5G 基站,其中中国移动建设 25 万个,中国联通

49、和中国电信联合建设 25 万个。表 5 三大运营商 2020 年 5G 计划2020 年三大运营商 5G 计划运营商5G 资本开支5G 基站数量5G 覆盖范围5G 部署方式中国移动1000 亿25 万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加快向 SA 演进,坚持云网一体发展中国电信453 亿25 万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5GSA 商用能力处于行业领 先地 位,5G+公 有云+MEC融合最大化5G技术价值中国联通350 亿25 万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年中商用 5GSA 网络,推进“云网边端业”高度协同合计1803 亿50 万数据来源:公司年报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联合建设 25

50、 万个基站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数据,2019 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华为以 28%收入份额再次蝉联第一,诺基亚、爱立信、中兴通讯、思科分别以 16%、14%、10%和 7%紧随其后。图 18 电信设备市场收入市场份额分布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0 页数据来源:DellOro Group2.1.5 5G 加速建设使光模块需求复苏光模块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是通过光电转换来实现设备间信息传输的接口模块,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其中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

51、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媒质为光纤。光模块主要应用于通信领域和数据通讯领域,通信领域主要是通信设备,数据通讯领域主要是数据中心内部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服务器、路由器之间的信号互联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信号互联。光模块种类繁多,根据速率划分,常见的有 10Gb/s、25Gb/s、50Gb/s、100Gb/s、400Gb/s等。光模块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器件、电路芯片、PCB 以及结构件等,在成本构成中,光芯片的价值含量最高。从全球市占率来看,国内光模块企业实力仍较为薄弱,还是以 10Gb/s及以下的低端市场为主,25Gb/s 以上市场基本被海外公司把持,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伴随 4G 时代建设完成,

52、行业发展成熟,光模块在 2016 年后需求增长放缓。2019 年是5G 建设元年,2020 年 5G 建设进一步提速,根据各运营商计划,2020 年中国移动将建设 25万基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联合建设 25 万基站。相比 4G,5G 需要的基站数量更多,同时单个基站需要的高速率光模块数量也更多。5G 建设的提速,将在通信领域拉动光模块需求复苏。此外,5G 建设完成后,5G 应用将层出不穷,AI、物联网、云计算、VR/AR、超高清视频必将带来流量的大幅增长,也将带动数据中心需求增加。光模块作为承载网络流量核心器件,作为数据中心内部信号传输和数据交换重要器件,需求有望进一步复苏。2.1.6 5

53、G 基站数量大增使光纤需求大增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光纤在工作时,首先在发送端把传送的信息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再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光纤通信具备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跳直达、损耗极低、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等优势,完全契合 5G 增强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海量机器通信的要求和特点。同时由于 5G 频段高、覆盖能力较差,必将再建大量基站(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而各基站间需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1

54、页要光纤连接,这必将使对光纤的需求明显加大。图 19 重点公司华为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长飞光纤中际旭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天孚通信新易盛三环集团通讯设备光纤光模块数据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中兴通讯:公司包括运营商网络、消费者业务和政企业务三大部分,是全球第四大通讯设备制造商,位居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之后。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拥有全球专利申请量 7.4 万件,已授权专利超过 3.4 万件;芯片专利申请 3,900 余件,芯片专利布局覆盖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 IPlytics2020 年 2 月的报告,公司已向 ETSI 披露了 5G标准必

55、要专利 2,561 族,位列全球前三位。随着 5G 建设爆发,将直接有利于公司运营商网络业务。烽火通信: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及线缆、数据网络产品。2018 年,通信设备收入、光纤及光缆收入、数据网络产品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 62.5%、27.0%、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2 页10.6%。5G 建设加速推进,有利于公司通信系统设备业务和光纤光缆业务。亨通光电:光网络与系统集成是公司第一大业务,公司持续加大 5G 用光纤、特种光纤、硅光模块、量子保密通信、传感技术等相关技术研发并已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加快完善产业布局,相继推出 5G 室内分布系统、物联网应

56、用平台、边缘数据中心、跨洋通信等系统解决方案。中天科技:公司光通信业务拥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全资控股的光纤预制棒子公司,与下游的光纤、光缆、设备构筑成产品群,从云、管、端为客户提供棒-纤-缆、器件、天馈线、网络设备和物联网及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全球 ICT 客户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公司研发的室内分布系统用广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5G 地铁专用漏缆、5G 高铁专用漏缆、5GHz 频段柔性波导漏缆及免维护卡具解决方案,服务于 5G 及高频宽带通信建设。光迅科技:光迅科技从上游光芯片开始做,具备从光芯片到光器件、光模块和子系统全系列产品的垂直整合能力,在产业链布局和产品线方面比较完整。主要产品

57、有光电子器件、模块和子系统产品。按应用领域可分为传输类产品、接入类产品、数据通信类产品。传输类产品可以提供光传送网从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光传输收发模块、光纤放大器和各类无 源 光 器 件。传 输 收 发 模 块 包 括 客 户 侧 和 线 路 侧 模 块 10GbpsXFP/SFP+、40Gbps/100GbpsCFPx/400GOSFP 等光模块产品。接入类产品包括固网接入和无线接入类产品。固网接入类主要应用于接入网光纤到户(FTTH),产品有 GPONOLT/ONU 的 BOSA/BOX,10GbpsPON(10GEPON/10GGPON)以及 TWDMPON 光收发模块等。无线接入

58、类包括4GLTE/5G 网络用 6Gbps/10Gbps/25Gbps/50Gbps/100Gbps 中短距光收发模块。中际旭创:公司目前业务主要涵盖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和智能装备制造两大板块。全资子 公 司 苏 州 旭 创 是 业 内 领 先 的 高 端 光 通 信 收 发 模 块 的 供 应 商,产 品 覆 盖 了10G/25G/40G/100G/400G 等不同速率的光模块,主要服务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 无线网络和电信传输网络等领域,并积极推动产品向高速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新易盛: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光模块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点对点光模块和

59、 PON 光模块。自成立以来,成功开发了超过 2,800 种不同型号光模块产品,运用领域覆盖了数据宽带、电信通讯、Fttx、数据中心、安防监控和智能电网等行业。三环集团:公司主要从事电子陶瓷类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通信部件、半导体部件、电子元件及材料、压缩机部件、新材料等的生产和研发,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等领域。随着 5G 技术的不断应用,公司通讯部件产品将受益于通信行业的市场空间的扩展。华天科技: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 100G 产品已经在海外批量发货;400G 系列产品开始小批量试产,下一代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技术已启动研发。

60、同时,公司推出首款数通高端产品 400GQSFP-DDSR8 光模块,解决了在信号完整性、光学、COB 关键工艺、散热及可靠性等诸多设计难点;发起设立云岭光电,向上延伸光通信产业链,10G 光芯片成功实现量产,25G 光芯片及器件已完成优化设计。5G 建设提速,有利于公司光通信产品需求加大。2.22.2 中游中游-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运营商2.2.1 商用元年,5G 基站建设空间大2019 年是 5G 商用的元年,随着 5G 商用化进程的深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大规模网络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3 页建设成为关键,电信运营商依托其 5G 通信网络资源的关键能力、大数据

61、、云计算服务的天然优势,在 5G 应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信运营商不仅是基础硬件的建设者,也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平台运营服务商。随着 5G 应用场景的拓宽,5G 发展将直接带动电信运营业、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图 20 5G 时代运营商发展方向数据来源:FORWARD 前瞻5G 大面积商用的前提条件是完备的基站建设,据国际电信联盟(ITU),5G 通信基站主要分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在 5G 建设中,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是建设的热点。表 6 四种基站对比类型单 载 博 发 射 功 率(20MHz 带宽)覆盖半径应用场景宏基站10W 以上200 米以上城市,空间足够大

62、的热点人流地区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4 页微基站500mW-10W(含10W)50-200 米用于受限于占地无法部署宏基站的市内或农村皮基站100mW-500mW(含500mW)20-50 米室内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购物中心等飞基站100mW(含 100mW)10-20 米家庭和企业环境中数据来源:国际电信联盟2020 年以来,高层频繁对“新基建”建设发声,主要涉及 5G 网络、数据中心、特高压、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基建”5G 基站建设成为重要的基础建设。2019 年作为 5G 元年,真正的建设时间不足半年,2020 年 6 月 6 日 5G 商用牌照正式发放之

63、后,5G 整个产业链才开始真正发力,截止 2019 年年底,全国已经建成 5G 基站超过 13 万个。据国务院 3 月 31 日披露,工信部将加快推进 5G 网络建设进度,预计 2020 年底全国 5G基站数将超过 60 万个,将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以深圳为例,3 月 16 日深圳市召开重大项目推进暨经济工作调度视频会议。会议提出,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推动轨道交通、5G 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首批 5G 试点城市,深圳全面推进 5G 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建成 5G 基站 1.55 万个。按照规划,今年将新建 3 万个 5G

64、 基站,累计建成 4.5 万个,力争在 8 月底前率先实现5G 网络全覆盖。目前,深圳正积极抢占 5G 市场,打造 5G 创新应用示范城市。根据部分省 2020 的会议来看,当前已经有 8 个省市 2020 年 5G 基站建设规模超过 30万个,其中广东省在 2019 年已建 5G 基站超 3.6 万个,2020 年的目标是再建 4.8 万个;其他的如浙江、山东、重庆等地,2019 年的 5G 基站建设数均超 1 万个,2020 年的目标是 5 万、4 万和 3 万。如果广东、浙江、山东、重庆、天津、广西、江西和安徽 8 省市,按预期完成任务,2020 年的 5G 基站总规模就超 30 万个。

65、随着 5G 商用逐步推广,基站建设的发展空间较大。2.2.2 三大运营资本支出由 4G 转向 5G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布局基站、频段及相关物联网场景建设工作,当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首批城市试点,其中首批实验城市包含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成都等,未来 5G 建设部署将逐渐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深入。事实上,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早在 2017 年就已经在准备 5G 预商用,中国移动 2017 年选取 4-5 个城市,每个城市大约建 7 个站点做系统验证,形成预商用样机,预计 2020 年全网 5G 基站将有万站;中国电信在 2017 年也已经开展 5G 网络演进构架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概念验证;开

66、展关键技术实验室测试与外场测试;中国联通 2017 年完成 5G 无线、网络、传输及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 5G open Lab完成 5G 实验室环境建设。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5 页图 21 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 5G 发展历程20020选取 4-5 个城市,每个城市大约建 7 个站点做系统验证,形成预商用样机。在数个城市,每个城市建大约20 个站点进行规模试验,形成端到商用产品和预商用网络。继续扩大试验网规模、城市总量和每个城市的站点。全网5G基站将会达到万站规模,从而实现商用产品规模部署2025开展5G网络演进构架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技术概念

67、验证;开展关键技术实验室测试与外场测试。2018-2020 年,开展 4G 引入 5G 的系统和组网能力验证,制定企业技术范围,为引入 5G 技术组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部分成熟 5G 技术的试商用部署。2020-2025 年,持续开展5G网络建设后续技术研究和预商用准备工作。2025年在6GHz一下首发 5G。完成 5G 无线、网络、传输及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5Gopen Lab 完成5G实验室环境建设。完成5G关键技术实验室验证;完成5G建设方案。完成 5G场外组网验证。5G 网络商用中中国国移移动动中中国国电电信信中中国国联联通通数据来源:FORWARD 前瞻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 5G 经

68、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从设备环节看,5G 商用中后期各垂直行业将成为网络设备支出主要力量。在 5G 商用初期,运营商开展 5G 网络大规模建设,预计 2020 年,电信运营商在 5G 网络设备上的投资超过 2200 亿元,各行业在 5G 设备方面的支出预计自 2024 年起开始回落。同时随着 5G 向垂直行业应用的渗透融合,各行业在 5G设备上的支出将稳健增长,成为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2030 年预计各行业领域在 5G 上的支出超过 5200 亿元,在设备制造企业总收入中的占比接近 69%。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6 页图 22 5G 商用初期运营

69、商网络设备支出大幅增加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运营商一般在信息技术革命早期有大量的资本支出,而随着信息技术成熟应用,资本支出相应减少,2015 年之后 4G 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三大运营商的资本支出逐步下滑,2018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额降至 2869.1 亿元;2019 年 5G 技术开始商用,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开始增加,2019 年中国移动资本支出为 1659 亿元,中国电信支出为 776 亿元,中国联通为 564 亿元,合计支出为:2999 亿元,其中用于 5G 建设的资本支出为 412 亿元。根据三大运营商2019年报中对于2020年展望数据看,三大运营商2020年资本支出总额预计为334

70、8亿元,其中 5G 建设资本支出总额为 1803 亿元,相对于 2019 年的 5G 支撑提升 437.6%。因为 5G 网络使用频段高于 4G 网络,预计 5G 基站数量将会是 4G 基站的 1.5-1.8 倍,基站建设总量约为 650 万个,未来几年三大运营商的资本支出仍然维持在高位。图 23 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开始增加(单位:十亿人民币)数据来源:公司年报2.2.3 三大运营商持续加码 5G 投入三大运营商持续加码 5G 投入,其中中国移动仍然是 5G 投入主力军,中国移动 2019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7 页年资本开支为 1659 亿元,其中 5G 相关的投

71、资为 240 亿元;2020 年公司将加速推动 SA 成熟,积极推动 5G 网络建设。2020 年资本开支预算为 1798 亿元,其中 5G 相关的投资计划约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中移动拥有 4G 基站数目 309 万站,5G 基站超 5 万个。中国移动计划在 2020 年底建成 30 万个以上的 5G 基站,确保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提供 5G 商用服务,同时明确了2020年发展具体目标;5G套餐客户在2019年末255万户的基础上净增加7000万户。中国电信 2019 年 5G 建设投入达到 93 亿元,已经建成 5G 基站 4 万站,并和中国联通共建 5G 基站 2 万多站,在

72、用 5G 基站中规模超过 6 万站,已经覆盖超过 50 个商用城市的重点区域,2020 年中国电信预计资本开支为 850 亿元,其中用于 5G 网络建设为 453 亿元,建成 30 万个 5G 基站。中国联通 2019 年资本支出为 564 亿元,其中 2019 年 5G 相关的资本支出为 79 亿元,计划 2020 年资本支出为 700 亿元,截止 2019 年,中国联通基站数是 258 万站,其中 4G 基站为 141 万站,5G 基站约 6 万站,2020 年 5G 相关的支出将提升至 350 亿元,公司目标 2020年发展 5000 万个 5G 用户,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合建 25 万个

73、基站。表 7 三大运营商加码 5G 建设5G 资本开支(亿元)5G 基站站数20020中国移动24010005 万站以上30 万站以上中国联通793506 万站25 万站中国电信934534 万站30 万站以上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基站的建设离不开铁塔,中国铁塔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通讯铁塔基础设施供应商,且铁塔资源、租户数不断攀升。中国铁塔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根据公司招股书,2017 年公司在国内占据 97.3%的站址、96%的租户、96%的收入市场份额,公司在国内站址领域几乎无潜在竞争对手,考虑到站址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5G 商用提速,中国铁塔将持续受益。根据 20

74、19 年年报数据,中国铁塔 2019 年资本开支 271 亿,预计 2020 年资本开支为 280亿,其中 5G 相关资本支出为 178 亿元。截止 2019 年,公司拥有塔类站址 199.4 万个,相较于 2018 年净增加 6.9 万个。公司在 2019 年建成 5G 站址 16.1 万个,97%以上都是通过已有站址资源改造实现。2.32.3 下游下游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2.3.1 新手机销量快速增加,5G“换机潮”将至手机是互联网应用场景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而手机销量和网络技术提升有较大的联系,我们统计 2011 年至 2018 年手机销量数据可以看到,3G 网络大规模商用时,催生了

75、 3G 手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8 页机销量的大幅提升,2014 年是 4G 元年,4G 技术开始商用后,3G 手机销量快速下滑,而4G 手机销量快速提升,每次网络技术的提升都会催生一波手机销量的大幅提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机潮”。图 24 中国 2G、3G、4G 手机出货量变化数据来源:FORWARD 前瞻2016 年国内 4G 手机出货量达到顶峰,最高销量为 5.2 亿部,随后 4G 手机出货量开始逐渐下滑,2019 年 5G 技术商用后,5G 手机已经开始走向消费者。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 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高新技术上,智能手表、智能

76、手环等消费升级类产品以及半导体分立器件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增速保持逆势增长。截至 3 月 26 日,中国5G 手机产品类型 76 款,累计出货量超过 2600 万部,其中 2020 年出货量 1300 余万部,预计 2020 年将出现 5G 手机的“换机潮”,根据权威机构 IDC 的预测,2020 年 5G 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 1.9 亿部,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 14%。另据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及供应链调研,2020 年中国 5G 手机规模将达到 1.5 亿部。根据前瞻研究院预测,5G 换机高峰期将出现在 2020-2023 年,至 2025 年,5G 手机市场进入成熟期,出货量将达到 10 亿

77、台左右,5G手机市场渗透率将在 60%以上。实际上自 5G 开始商用来,各手机厂商加快 5G 手机的布局,市场反响较好,2019 年 8月以来,5G 手机销量增长迅速。2019 年 12 月,5G 销量已经达到 541 万部,2020 年因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中国信通院发布的 3 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0 年 3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2175.6 万部,从出货情况看,3 月份,2G 手机出货 69.8 万部、4G手机出货 1484.4 万部、5G 手机出货 621.5 万部,4G 仍是出货主流,5G 手机出货量占当月28.57%。表 8 手机(5G)销量持续向好时间201

78、9.82019.92019.12019.112019.122020.12020.22020.3总销量(万部)3087.53623.63596.93484.23044.42081.3638.42175.62G(万部)117.7145.4125.5146.9146.134.64.369.84G(万部)2947.83428.63222.02829.92357.01500.3396.01484.4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29 页5G(万部)21.949.7249.4507.4541.4546.5238.0621.5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2.3.2 预计 2020 年 5G 手机销

79、量将达到 1.7 亿台当前 4G 手机销量占比仍然高于 60%,但 5G 商用后,4G 手机销量占比明显下滑,5G手机销量占比快速攀升。2020 年一季度上市 89 款新手机,其中有 22 款 4G 手机和 43 款 5G手机,2020 年 3 月,上市新机型 39 款,其中 2G 手机 4 款、4G 手机 11 款、5G 手机 24 款。5G 手机新机占比更多。根据 GfK 预测,2020 年,全球 5G 手机市场零售量将达到 1.7 亿台,中国 5G 手机零售量将占全球 5G 手机零售量的 65%。图 25 5G 销量占比快速攀升数据来源:FORWARD 前瞻2019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

80、 8588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19.1%。此外,华为的净利润 627 亿元,同比增长 5.6%,经营活动现金流 914 亿元,同比增长 22.4%。消费者业务领域保持稳健增长,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 2.4 亿台,实现销售收入 4673 亿元,同比增长 34%。华为手机在 2019 年出货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Gartner 的报告显示,华为 2019 年全球增长率达到 18.6%。另外,虽然美国延长了对华为的禁令,但华为在中国积极实施其智能手机战略,使公司 2019 年的中国市场份额增长了 37%。根据 DellOroGroup 发布的报告,2019 年四季度华为占据全

81、球 5G 设备市场份额的 35.3%,比去年同期增长 4.7 个百分点,自 2019 年二季度以来一直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去年华为在研发上花了 1317 亿元,占全年收入的 15.3%,并带来了 16,243个专利,成为了 2019 年欧洲专利申请者的第一名。而且这些专利当中,有 54%是在欧美地区成功申请,巨大的研发投入将为公司提供极宽的护城河。2019 年,小米手机双品牌策略成果显著,根据 Canalys 的资料,RedmiNote7 是 2019年在全球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手机。2019 年 12 月,Redmi 品牌的第一款 5G 手机RedmiK305G 上市。作为 5G 先锋,Red

82、miK305G 起售价人民币 1,999 元,是中国市场上第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0 页一款定价在人民币 2,000 元以下的 5G 手机,相信 Redmi 的产品理念会加快 5G 手机向大众市场普及的速度,也令更多消费者受惠于先进科技。2019 年全年,小米通过小米 9Pro5G、小米 CC9Pro、小米 MIX Alpha 环绕屏概念手机等产品,在无线快充、影像技术、5G 研发、未来手机形态等领域持续探索,为 2020 年 5G带来的市场机遇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2020 年 2 月,小米发布了小米的 5G 旗舰手机小米10 和小米 10Pro,小米 10 系列配

83、备了行业领先的处理器、屏幕、相机、音频,快速充电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极致的使用体验。小米 10Pro 在测评机构 DXOMARK 的相机整体表现评分获得了 124 的高分,发布时一举拿下了包括视频和照片的多项第一,其配备的双 1216线性扬声器使小米 10Pro 在 DXOMARK 的音频评测中也取得总分第一。截至 3 月初,K30系列整体出货量达到 100 万台。3 月 24 日 K30Pro 的发布更是把配置 865 芯片的手机价格首次拉低到 2999 价位段,从目前跟踪的出货情况来看,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1 页第三篇物联网未来前景广阔

84、第三篇物联网未来前景广阔物联网,简称 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简单的解释,物联网开启的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本质是互联网,基础是通信网,然后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比如你可以坐在沙发上,开启或者关闭家里几乎所有的设备,如电视,空调,灯光等等。物联网根据技术架构的不同,分为感

85、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图 26 物联网技术架构层级数据来源:Wind 资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属于物联网的核心层,主要是识别和信息的智能采集,主要由基础感应器件以及感应器组成的网络两大部分组成,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网络组技术等。网络层又叫传输层,通过通信技术把感知层得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包括接入网和传输网两种。传输网由公网和专网组成,包括电信网,广电网,电力通信网,专用网。接入网包括光纤接入,无线接入,以太网接入,卫星接入等各类接入方式。应用层也叫处理层,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处理层由业务支撑平台,网络管理平台,信息处理平台,信息安全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等

86、组成。技术包括中间件技术,虚拟技术,高可信技术,云计算服务,SOA 系统架构方法。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2 页3.13.1 传感器:感知层核心技术,增长空间较大传感器:感知层核心技术,增长空间较大传感技术的核心即传感器,它是负责实现物联网中物、物与人信息交互的必要组成部分。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实际上就是将感受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以满足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工序。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化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图 27 传感器结构数据来源: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整理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

87、、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传感器的功能与人类 5 大感觉器官相比拟:光敏传感器-视觉、声敏传感器-听觉、气敏传感器-嗅觉、化学传感器-味觉、压敏、温敏、流体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增长空间较大传感器增长空间较大。2019 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 1521.1 亿美元,增长率为 9.2%。2019 年北美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 41.2%左右,亚太是仅次于北美市场的世界第二大传感器市场。受需求的影响,亚太地区也将成为未来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4.

88、8%。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3 页图 28 2019 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区域结构数据来源:wind 资讯2019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2188.8 亿元(人民币,下同),“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5%。按照年复合增长率 24%来计算,市场预期到 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951.8 亿元,同比增长 17.6%。图 29 2016-2021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数据来源:wind 资讯根据传感器种类来看,中国大陆传感器市场份额前三位分别是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分别占 21%、19%、14%。应用领域结构来看,传感器市场结构中

89、汽车电子领域市场规模 529.2 亿元,占比最高。其次为工业制造领域市场规模 462.3 亿元。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四部分是传感器最大的市场。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4 页图 30 2019 年中国传感器细分市场结构数据来源:wind 资讯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上市企业多达 60 余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此外,珠三角、京津地区、中部地区分布相当。长三角区域传感器上市企业占比达到 38%,有企业 25 家。压力传感器占据最大规模压力传感器占据最大规模。细分来看,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不管是全球还是国内市场,压力传感器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 21

90、%和 23%。MEMS 压力传感器市场将以每年 3.8%的速度成长,到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 亿美元,主要是受益于工业与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汽车、消费性应用和航空电子设备。汽车行业是 MEMS 压力传感器最大的市场,动力总成应用占压力传感器业务 50%,其次是安全性,胎压监测系统是最大的单一汽车应用。2019 年,汽车电子领域中,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 155.4 亿元,占比达到 29.5%,加速度传感器市场规模 149.8 亿元,占比 28.4%图 31 2019 年中国传感器汽车电子细分领域规模数据来源:wind 资讯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5 页3.

91、23.2 射频识别技术:国内自给率较低,射频前端增长明显射频识别技术:国内自给率较低,射频前端增长明显射频识别技术(RFID)就是无线射频识别,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进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射频识别通常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标识物体信息的电子数据,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通信协议互传信息,即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RFID 拥有如下特点:1)体积小、形状多样化;2)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3)可重复使用;4)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5)数据的记忆容量大;6)安全性;7)具备远距

92、离读取,高存储量。射频市场规模、国内自给率较低。据法国调研机构 Yole 预计,射频前端市场有望从 2016年 101.1 亿美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227.8 亿美元,6 年复合增速 14.5%。其中,滤波器变动最大,规模 52.08 亿美元增长到 163 亿美元。图 32 2011-2019 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亿美元)数据来源:wind 资讯相比 4G 手机、5G 手机的滤波器从 40 个增加到 70 个,频带从 15 个增加到 30 个,接收机发射机滤波器从 30 个增加至 75 个,射频开关从 10 个增加至 30 个,载波聚合从 5 个增加至 200 个等。因此 5G 需要更

93、多的频段、进行更复杂的信号处理,载波频率、通信带宽和连接速度也都显著提高,射频前端在 5G 时代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主要被 Skyworks、Qorvo、博通、村田等几大国际巨头垄断,国内自给率较低。国内仅在射频芯片设计方面,有所成绩,具备一定的出货能力。但在芯片方面,没有公司能够独立支撑 IDM 运营,主要为 Fabless 设计类公司。至于芯片代工方面,台湾为全球最大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代工厂,国内仅有三安光电、海威华芯涉足化合物半导体代工。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6 页3.3.3 3 智能嵌入技术:中国大陆增长速率明显加快智能嵌入技术:中国大陆增长

94、速率明显加快嵌入式技术主要是执行专用功能,以计算机为基础,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他的领域主要有:手机领域,汽车电子领域,电子产品,军工航天等。嵌入式技术结合了计算机,传感器,集成电路等技术。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还是处于单独应用阶段,以控制器(MCU)为核心,与一些监测、伺服、指示设备配合实现一定的功能。嵌入式系统规模嵌入式系统规模、中国增长较快中国增长较快。2014 年嵌入式系统市场容量为 1,529.4 亿美元

95、,预计未来 7 年嵌入式系统市场将以 6.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1 年市场容量将达 2,331.3亿美元。全球嵌入式系统市场分为四大区域,即北美、欧洲、亚太,以及世界其他地区。2014年北美占据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达 36%以上。美国的早期技术渗透和大量的研发活动是该地区嵌入式系统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亚太地区则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占比超过 30%。2015 年中国嵌入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为 1,003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嵌入式系统行业总规模的 9.9%,2010-2015 年中国嵌入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45.8%。网络层是万物互联的核心网络层是万物互联的核心。网络层主

96、要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网络层作为纽带连接着感知层和应用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组成,就相当于人的中枢神经,传输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点,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处理。3.43.4 移动通信网:万物互联的基础移动通信网:万物互联的基础互联网是物联网最主要的信息传输网络之一,要实现物联网,就需要互联网适应更大的数据量,提供更多的终端。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便可形成物联网。移动通信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核心网,骨干网以及无线接入网共同构成了移动通信网,其中,无线接入网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移动通信网和移动终端,而利用核心网和骨干网可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

97、传递。移动通信网可以实现任何形式的传播,因此它具备开放性,移动通信网还可以在多种复杂环境下进行工作,因为它也具备复杂性,另外,移动通信网还具有随机移动性。无线通信模块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点无线通信模块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点。无线通信模块属于底层硬件环节,具备不可替代性,所有物联网感知层终端产生的设备数据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汇聚至网络层,进而通过云端管理平台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同时经过数据分析,提升管理效率。无线蜂窝通信模组是在电路板上集成基带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并提供标准的接口功能模块,并能使各种终端都可以借助无线模块实现通信功能。无线模组按功能分为“通信模组”与“

98、定位模组”。相对而言,通信模组的应用范围更广,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联网终端需要有定位功能。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7 页图 33 无线模组分类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其中,通信模组包括蜂窝通信模组(2/3/4/5G/NB-ioT 等)和非蜂窝类通信模组(WIFI/蓝牙/LoRa 等),定位模组主要是 GNSS 模组,包括 GPS 模组、北斗模组等。3.4.1 无线模组产业链:基带芯片是核心无线模组产业链无线模组产业链上游为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以及电容电阻等生产材料,下游则是各个细分应用领域。无线模组具有技术门槛和客户门槛,属于标准化和定制化,无线模组需对多种芯片,器件

99、进行再设计与集成,还需要考虑多此通信协议/制式、体积、干扰、功耗、特色工艺等。需要满足不同的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特定需求。图 34 模组产业链示意图 项目集成方 经销/代销 模块供应商 加工厂 基带芯片 存储芯片 射频芯片 多种分立器PCB板 结构件其他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1)上游原材料,基带芯片是核心。上游基带芯片占到材料成本的 50%左右,且技术壁垒比较高,产业高度集中,供应商话语权较强,主要以海外厂家为主,如高通、联发科、三星等,国内目前有华为,中兴等。高通继续占据基带芯片市场份额首位,市占率约 52%,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8 页其次是三星占 14%,联发

100、占 13%。2)下游多样化、分散化需求,模组厂商定制差异化产品。根据应用市场规模大小分为大颗粒市场和小颗粒市场,大颗粒市场(年需求量 1000 万以上)物联网模组需求量大,标准化程度高,小颗粒市场(年需求量 1000 万一下)物联网模组需求量小,定制化程度高,毛利率水平高。表 9 无线模组下游应用场景、渗透率以及预期需求应用场景无线模组实现渗透率预期提供智能表计多中心,多职能部门同步数据传输,替代人工抄表智能水表年产销量1500 万,渗透率只有20%水表、热表、气表每年提供千万级模块市场无线 POS 机移动支付存量PSO机2500万,智能 POS 渗透率10%升级提供 5000 万以上的模组需

101、求车联网智能控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中国汽车和私家车保有量 3.5 亿辆,每年新增 3000 万,渗透率接近 30%车联网是最大应用场景,每年带来3000 万套增量市场。智能停车提供车位实时数据信息,指引合理停车。2018 年,智能停车渗透率达到 11%。/数据来源:wind 资讯图 35 2012 年-2018 年 POS 机数量(万台)数据来源:wind 资讯无线模组本身处于上游标准化芯片和下游分散化垂直领域的中间环节,需要满足不同客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39 页户,不同应用场景的特定需求。其硬件结构设计、定制化软件开放、成为附加值所在环节、也是产业链价值所在。3

102、.4.2 无线通信模组市场集中度偏低总体来看总体来看,目前无线通信模组市场目前无线通信模组市场,集中度不高集中度不高,形成了国际和国内第一梯队,国内第二梯队逐步提升的态势。从本土企业来看,日海智能始终保持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亿远通信份额快速增长,2017 年起跻身前二,2018 年日海智能位于出货量龙头位置。图 36 2018 年主要通信模组厂商出货量份额数据来源:wind 资讯国内外无线模组毛利率差距较大国内外无线模组毛利率差距较大。由于产品结构和提供服务模式差距较大,国内外无线通信模组企业毛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国内毛利率处于 30%以下,而国外集成方案商毛利率均在 30%以上。究其原因

103、还是出货产品的不同,国内目前 2G,3G 产品为主,国外则是 3G,4G 占比较大。而且国外均开发了物联网平台结合模块产品,竞争优势明显。表 10 国内外厂商的销售毛利率(%)上升厂商201620172018Gemalto37.95%32.26%33.68%Sierra Wireless33.30%33.95%33.34%广和通28.23%26.79%23.19%平均数27.11%25.77%25.50%移远通信23.05%18.02%20.41%日海智能21.50%20.15%17.65%有方科技18.60%23.45%24.74%数据来源:wind 资讯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

104、金融集团第 40 页3.4.3 应用层未来空间巨大应用层是物联网结构中的最顶层,功能主要是应用和处理。应用层可以对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告知、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从结构上划分,物联网应用层包括三个部分。1)物联网中间件: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和服务程序,可以将各种公用的能力统一封装,提供给物联网应用使用;2)应用:用户直接使用各种应用,如智能操控,智能农业,远程医疗等等;3)云计算:云计算借助物联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3.53.5 物联网应用面十分广泛物联网应用面十分广泛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设计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物流、交通、安防、能源、医疗

105、、建筑、制造、家居、零售和农业。其中有三大主线,一是消费物联网占比 40%,生产性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物联网构成的产业物联网占比 60%,国内发展主要以政策渠道的产业物联网应用为主。在消费物联网中,基于无线、蓝牙,Zigbee 等短程连接技术的消费电子、智能加家居等应用是主力,应用场景涉及智能穿戴、智能音箱、家庭机器人、安全监控、能源监测、娱乐互动、孩子和宠物看护等。1)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细分行业最具潜力市场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载体,以物联网为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频设备、照明系统、空调控制、安防系统、影音服务器、网络家电等)连接在一起,提供提供更安全、节能、便捷、舒适以及智能化的家庭生活场景。目

106、前智能家居产品涵盖智能照明灯、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开关等智能单品和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电等智能设备。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发布的 2019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 研究报告预测,到 2019年,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相关硬件、服务和安装费用上的支出将达到 103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340 亿元),并将以 1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到 2023 年的 1570 亿美元。伴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所述,中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正以每年 20%-30%速度增长,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空间

107、巨大。图 37 2012-2019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1 页数据来源:wind 资讯虽然 2017 年之前中国智能家居渗透率只有 0.1%,远远落后于美国的 5.8%,日本的 1.3%和德国的 1.2%。但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规模的扩大,近几年渗透率明显提升。2018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主要以家庭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电等品类为主,分别占总体智能家居市场比重为 26%、21%、16%、11%。图 38 2018 年中国智能家居品类市场份额数据来源:wind 资讯2018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达 1.5 亿台,同比增长 35.9%,其中,智

108、能音箱、智能灯泡和智能门锁三款产品增速最快。2019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产品出货量共计 8.4 亿台,其中视频娱乐出货量最多,为 3.47 亿台。家庭监控安全设备次之,共计 1.64 亿台。图 39 2019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产品出货量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2 页数据来源:wind 资讯2)智能家居竞争主体分为三大阵营第一阵营分为两个细分类,苹果、谷歌、京东、阿里、腾讯、百度等构建智能家居支持平台或操作系统平台的企业以及提供传感器、通讯模组、芯片、为控制单元、电池的企业。这类企业不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而实为智能家居的整体建设提供相应的配件和能力。第二阵营是

109、专业智能家居系统的厂商,这些厂商面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为智能化的居家空间提供相应的设计、安装和服务。第三阵营是初创团队,一类是提供智能单品,瞄准一类最刚需的智能家居单品,单点突破。另一类是提供全屋解决方案的玩家,其不仅仅是售卖智能单品,同时具备全屋智能解决能力,从产品、渠道、服务构建壁垒,具备较大市场竞争力。3)车联网发展迅速,受益明显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

110、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4)车联网现状、规模以及政策发展截至 2019 年上半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3.4 亿辆,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中国车联网服务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2016 年车联网规模 1840 亿,市场预期到 2020 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4330 亿,年均增长超过 20%。图 40 2016-2020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长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3 页数据来源:wind 资讯2015 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为 10%,中国渗透率为 7%,到 2017 年中国车联网渗透率上升到 8.3%,市场预期到 202

111、0 年渗透率将会提升到 22%。2020 年中国车联网数量将达到 6000万辆。以每辆车 5000 元的硬件+软件产品价格来估算,车联网市场达 3000 亿规模,复合增速为 72%。其中,安全和驾驶服务、车载终端为主要市场,诊断和维护、内容和服务等增值服务增长最快。5)车联网政策支持力度明显近几年,为了推进互联网+以及交通,车联网等产业链的发展,中国出台了多项支持的政策,给车联网快速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表 11 近年来车联网主要政策汇总时间颁布单位政策文件支持对象主要内容2018.1发改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意义2018.3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智

112、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的研究与指定2018.4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智能网联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明确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车辆等相关要求2018.6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和车联网车联网产业的标准体系结构、车联网产业标准化总体工作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4 页服务)2018.12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智能网联汽车到 2020 年,实现 LTE-V2X 在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的覆盖,开展 5G-V

113、2X 示范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 30%以上。2019.9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智能汽车到 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同时,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数量来源:Wind 资讯从政策和行业发展来看,车联网以及作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应用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汽车产业转型,国家智能网联需求,社会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历史机遇。而且中国目前发展智能网联车的优势在于通讯技术基础好,且有推进重大战略的体制优势。只是在跟智能汽车关联的零部件产业仍然缺少技术基础。

114、各层级重点技术和相关上市企业:各层级重点技术和相关上市企业:1)感知层重点在传感器。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被认为是现代信息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传感器技术关系到中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形势。也属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项目。上市公司包括:苏州固锝、歌尔股份、华工科技、海康威视、新天科技、士兰微、汉威科技、耐威科技、盾安环境。2)网络层重点在无线模组和芯片、射频。无线模组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环节。国内模组厂家有三个梯队,一是千万级别的:移远通讯,日海智能;二是五百万级的:广和通、有方科技、高新兴、中移物联等;三是十万级的:美格智能、Telit、中

115、移数宽、移为通信。芯片包括:中兴通讯、紫光股份、中芯国际、大唐电信、华天科技等。射频包括:硕贝德、武汉凡谷、春兴精工、大富科技。3)应用层各具特点,智能表计、车联网、移动支付、工业互联网。智能表计包括:金卡智能、新天科技、三川智慧、宁波水表、汇中股份。车联网包括:高新兴、兴民智通、移为通信、捷顺科技、中海达、华测导航、合众思壮、海格通信、四维图新。移动支付包括:新大陆、优博讯。工业互联网包括:东土科技。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5 页投资建议:投资建议:2020 年将是 5G 加速建设之年,由于 5G 基站数量远大于 4G 时期,产业链上游在建设期将成为首批直接受益者。

116、4G 成熟后设备商缓慢的增长局势将在 5G 时期打破,并重新增长。中游前期建设开支大,但会在 5G 成熟后受益于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下游应用层在 5G时代将加速发展。推荐关注中兴通讯(00763.HK)、京信通信(02342.HK)、中国铁塔(00788.HK)、小米集团(01810.HK)。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6 页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艾德证券期货研究部张国荣(张国荣(HKSFCCENo.:ABM132HKSFCCENo.:ABM132)TelTel:E-.hkE-.hk陈政深(陈政深(HKSFCCENo.:BIY45

117、5HKSFCCENo.:BIY455)TelTel:E-.hkE-.hk陈刚(陈刚(HKSFCCENo.:BOX500HKSFCCENo.:BOX500)TelTel:+86E-.hk+86E-.hk免责声明及披露免责声明及披露分析员声明分析员声明负责撰写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之分析员,就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及其发行人做出以下声明:(1)发表于本报告的观点准确地反映有关于他们个人对所提及的证券及其发行人的观点;(2)他们的薪酬在过往、现在和将来与发表在报告上的观点并无直接或间接关系。此外,分析员确认,无论

118、是他们本人还是他们的关联人士(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操作守则的相关定义)(1)并没有在发表研究报告 30 日前处置或买卖该证券;(2)不会在发表报告 3 个工作日内处置或买卖本报告中提及的该证券;(3)没有在有关香港上市公司内任职高级人员;(4)研究团队成员并没有持有有关证券的任何权益。重要披露重要披露本报告内所提及的任何投资都可能涉及相当大的风险。报告所载数据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艾德证券期货不提供任何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本报告没有把任何人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特殊需求考虑进去。而过去的表现亦不代表未来的表现,实际情况可能和报告中所载的大不相同。本报告中所提及的投资价值或回报存在不确

119、定性及难以保证,并可能会受目标资产表现以及其他市场因素影响。艾德证券期货建议投资者应该独立评估投资和策略,并鼓励投资者咨询专业财务顾问以便作出投资决定。本报告包含的任何信息由艾德证券期货编写,仅为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的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数据。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皆不可作为或被视为证券出售要约或证券买卖的邀请,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我们不对因依赖本报告所载资料采取任何行动而引致之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错误、疏忽、违约、不谨慎或各类损失或损害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任何使用本报告息所作的投资决定完全由

120、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本报告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经公开的信息,我们力求但不担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且不承诺作出任何相关变更的通知。本公司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及/或结论不一致的报告。这些报告均反映报告编写时不同的假设、观点及分析方法。客户应该小心注意本报告中所提及的前瞻性预测和实际情况可能有显着区别,唯我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7 页们已合理、谨慎地确保预测所用的假设基础是公平、合理。艾德证券期货可能采取与报告中建议及/或观点不一致的立场或投资决定。本公司或其附属关联机构可能持有

121、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不时自行及/或代表其客户进行交易或持有该等证券的权益,还可能与这些公司具有其他相关业务联系。因此,投资者应注意本报告可能存在的客观性及利益冲突的情况,本公司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于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售、转发及或向特定读者以外的人士传阅,否则有可能触犯相关证券法规。报告提供者报告提供者本报告乃由艾德证券期货有限公司(艾德证券期货)于香港提供。艾德证券期货是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持牌法团,及受其监管之香港金融机构。报告之提供者,均为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士。投资者如对艾德证券期货所发的报告有任何问题,请直接联络艾德证券期货。本报告作者所持香港证监会牌照的牌照编号已披露在作者姓名旁。报告可用性报告可用性对部分司法管辖区或国家而言,分发、发行或使用本报告或会抵触当地法律、法则、规定,当中或包括但不限于监管相关之规例、守则及指引。本报告并非旨在向该等司法管辖区或国家的任何人或实体分发或由其使用。港股行业研究报告艾德金融一站式综合性金融集团第 48 页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5G行业研究报告:5G加速推进产业链迎来爆发期-220424(49页).pdf)为本站 (微笑泡泡)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