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政策解读 > 我国智慧矿山相关政策汇总,最新政策梳理

我国智慧矿山相关政策汇总,最新政策梳理

煤矿智能化改造是我国煤矿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推动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近几年来我国陆续推出了“智慧矿山”相关产业政策,下面是这些政策的汇总梳理。

智慧矿山相关产业政策

2015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重点是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

2016年2月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促进智慧能源发展。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指出到2030年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的规划目标。

2017年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单班入井超千人矿井科技减人工作方案》明确力争到2018年底,所有千人矿井下井人数减少30%以上,单班下井人员减少到千人以内。

2018年6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应急部等8部委《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2020年11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争取到“十四五”末期,全国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效量1,000处以上。

智慧矿山相关政策

近年地方政府对于智慧矿山的政策

2019年12月山东山东省能源局印发了《山东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到2020年底,全省煤矿智能化开采煤炭产量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全省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基本形成完整配套的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智能化开采煤炭产量达到90%以上;2030年全面建成智能化煤矿的总体发展目标。

2020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起草了《关于促进全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已配臵煤炭资源项目监管办法》,提出建设智能煤矿,鼓励井工煤矿建设智能工作面、露天煤矿发展无人驾驶,重点推动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矿井开展智能化采掘和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2025年基本建成智能煤矿。

2020年3月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治煤炭行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全省以曲靖、昭通、红河等3个州、市为重点,以楚雄州楚雄市、南华县,文山州富宁县,大理州祥云县,丽江市华坪县等5个县、市为补充。对实现不了机械化开采的煤矿,坚决关闭退出。

2020年5月山西山西省发改委、能源局、应急管理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决议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改造,将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技术引入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煤矿装备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2020年到2022年推动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和50个智能化综采示范工作面建设;2025 年全省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煤矿及其他具备条件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2030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2020年6月安徽安徽省发改委、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决议到2021年,全省共建成6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全省45%左右的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做到开拓设计、地质保障、采掘、机电、运输、通风、洗选物流等系统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井下重点岗位基本实现机器人作业。到2035年,全省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2020年7月贵州贵州省发改委、能源局、工信厅等8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贵州省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 年)》,到2025年底,全省基本形成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大型煤矿基本建成智能煤矿,实现开拓、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安全保障、生态保护、生产管理等系统的自动化协同运行与智能化决策,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全省生产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

2021年1月河南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到2023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15—2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80个以上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200个以上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井下部分危险岗位实现机器人作业。冲击地压煤矿的采掘工作面、采深超千米的煤与瓦斯煤矿突出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新建煤矿和年产能达60万吨的改扩建煤矿必须实现采掘智能化;智能化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生产班单班作业人数控制在9人以内。

智慧矿山最新政策

文章数据来源:《全市场科技产业策略报告第125期:两大观察+三大思考探讨煤炭智能化行业发展前景》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白鸡企业消费转型分析报告(50页).pdf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白鸡企业消费转型分析报告(50页).pdf

根据山东凤祥招股说明书对于行业数据的批露,我国历年来的白羽鸡消费量处在波动上升的通道中,其中18-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白羽鸡作为猪肉消费的替代产品其消费量得以快速提升。在15-19年,白羽鸡消费量增长缓慢,其5年间白羽鸡的消费量仅仅增长了10万吨,年复合增速也仅为0.3%。预计随后的五年间,白羽鸡的消费量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养殖和种植产业链分析报告(37页).pdf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养殖和种植产业链分析报告(37页).pdf

6.2、我国积极推进生物育种商业化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其中第5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其中包含“2021 年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生物育种再度引起市场极大关注。我国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审定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没有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未经登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中国生猪养殖与种植产业前景分析报告(20页).pdf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中国生猪养殖与种植产业前景分析报告(20页).pdf

生猪供需缺口仍在,下半年猪价不必悲观。能繁母猪存栏是生猪出栏的先行指标,大致对应10个月之后的生猪出栏量,因此,我们可以用能繁母猪存栏量指标对未来生猪出栏量进行测算,并结合MSY、头均出肉量、进口等指标对未来生猪供给情况做前瞻性预判。具体操作上: 1)测算能繁母猪存栏量:我们采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月度能繁母

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框架:公无渡河公竟渡河-210806(40页).pdf
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框架:公无渡河公竟渡河-210806(40页).pdf

农林牧渔投资逻辑猪:总体来看猪周期的价格崩盘阶段在今年已经开始出现,核心思考:一季度动保疫苗数据、饲料工业协会一季度饲料数据的超预期可以验证母猪存栏的恢复。基础存栏的恢复不可避免,同时高猪价、高饲料价格、以及大规模的资本和人员扩张抬高了生产成本。猪价的崩盘使产业陷入冰点,资本市场则大幅调低了盈利预测和成长溢 

农林牧渔行业简评报告:禽畜消费不振种业政策可期-210815(21页).pdf
农林牧渔行业简评报告:禽畜消费不振种业政策可期-210815(21页).pdf

 【新希望】7月销售生猪63.48万头环比减少1.789%新希望8月9日公布2021年7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2021年7月销售生猪63.48万头,环比变动-1.78%,同比变动17.14%;收入为11.24亿元,环比宣动3.59%,同比变动-39.70%;商品猪痫售均价15.48元/公斤,环比变动6.46

农林牧渔行业深度报告:养殖凛冬将至宠物未来可期-210715(44页).pdf
农林牧渔行业深度报告:养殖凛冬将至宠物未来可期-210715(44页).pdf

饲料:行业量价齐升,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国内饲料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0-2010 年期间,我国饲料产量从3740 万吨增长至17444 万吨,保持15.0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0 年起,我国饲料产量增速有所放缓,2011-2020 年期间全国饲料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0%。2020 年受益于下游生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农产品供需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9页).pdf
2021年农林牧渔行业农产品供需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9页).pdf

国产豆:疫情影响阶段性供需,行业囤粮看涨心态强烈。国产豆方面,19/20 年度据草根反馈东北或为减产,年初基层余粮不多,受疫情封锁影响贸易商收购困难、库存下降,俄罗斯边贸关停影响非转豆进口,美国、巴西豆推迟到港,国储轮入也因余粮不足持续提高收购价,国储大豆开拍后持续高成交高溢价,上半年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三季

光大证券-农林牧渔行业:水果之首供给充足-180130(20页).pdf
光大证券-农林牧渔行业:水果之首供给充足-180130(20页).pdf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需求国。我国苹果消费需求已进入平稳期,2010 年至 2016 年间,我国苹果消费量从 3224 万吨增长至 4259 万吨,近几年的年均增速大概在 3%左右。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2016 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为30 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位于世界第三位,消费需求已接近饱和。我们认为随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