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报告解读 > 中国民生银行:2019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附下载地址)

中国民生银行:2019中国各省级区域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附下载地址)

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中国各省级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总体来看,2018 年我国地区经济运行稳中趋缓,但也展现出了一定韧性,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中部与西南地区支撑作用愈发增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海陆新通道、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与等战略的叠加效应不断累积,中部与西南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不断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网红经济”效应显著,区域增长新动能不断集聚。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2018 年,中部与西南地区多数省区市经济增速保持领先,贵州与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全国,同比均增长 9.1%,云南、江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六省增速均为全国前十名。 
东部地区经济基本平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传统引擎作用依然显著,在改革创新、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引领全国高质量转型发展。从经济总量看,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构成我国区域经济“第一阵营”,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2 万元。从经济增长速度看,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8.3%,在全国排名第 5 位,领跑东部地区;浙江、广东、江苏分别同比增长 7.1%、6.8%和 6.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山东与海南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分别为 6.4%和 5.8%。 
东北地区经济保持低位。在2017 年东北经济触底反弹后,2018 年东北地区经济基本实现平稳运行,但仍处在全国靠后位置。辽宁经济增速自 2017 年由负转正后,2018 年同比实现 5.7%的增长,加快 1.5 个百分点,但黑龙江、吉林两省同比分别增长4.7%、4.5%,分别较2017 年降低1.7 和 0.8 个百分点。整体看,未来东北振兴政策还需持续加码,继续以转变政府职能、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优化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同时,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南北地区分化问题日益凸显。2018 年以来,我国地区分化问题进一步突破四大板块的限制,南北区域差异显著。南方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六成以上。广东、江苏等南方发达省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受东部地区新兴经济带动和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省区市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而北方省份普遍面临经济增速下降、传统产业收缩、传统动力减弱、资源能源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凸显等问题。 
2. 经济结构整体改善,各省差异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但我国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征显著,仅11 个省区市服务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发达省市正在加快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北京和上海两市分别以81%和69.9%的比重位列前两名。排名最末位的陕西省服务业比重仅为 42.8%。 
进出口占 GDP 比重的区域间差异明显,京津、长三角和珠三角由于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占比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上海进出口占GDP 比重最高,超过100%。大部分省区市进出口占 GDP 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西藏和青海进出口占 GDP 比重最低,分别为3%、3%和 2%,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较低。 
我国城镇化率保持稳步上升,并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海峡西岸等大城市群。但我国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镇化率最高,均超过80%,而排名最后的云南、甘肃、贵州、西藏等地区城镇化率分别只有 47.8%、47.7%、47.5%和31.1%。 
3.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快增长,但发展仍不平衡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较大,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东部发展差距,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 
公路建设方面,全国有 25 个省区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 个省区市低于全国水平。上海、重庆、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市公路网密度较大,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 206.8、 191.2、174.6、160.8、154.0 和150.2 公里。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广人稀的省区公路网密度远低于其他地区,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17.05、11.8、11.5 和8.1 公里。 
铁路建设方面, 24 个省区市铁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 个省区市低于全国水平。天津、北京、上海三直辖市铁路网密度遥遥领先,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9.67、7.70 和 7.35 公里。地广人稀的云南、新疆、青海、西藏等四省区仍不足1 公里,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 0.98、 0.36、0.34 和0.07 公里。 
通信水平方面, 12 个省区市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市普及率领先全国较多,分别达到每百人 186.1、153.6、148.3 和 144.8 部。尤其是北京市,移动电话数量将近每人两部。但也有19 个省区市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江西、安徽、西藏、湖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普及率偏低,分别为每百人 87.0、87.5、90.8、91.4 和96.5 部。 
4.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供需异地特征显著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同时供需异地特征显著,导致我国需要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大跨度调配资源的工程。 
水资源方面,西藏自治区人均淡水资源达136804.7 立方米,是第二位青海(16018.3 立方米)的8.5 倍。北京、上海、天津三市淡水资源最为匮乏,人均淡水资源量分别为 164.2、 159.9 和112.9 立方米。 
耕地资源方面,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甘肃等 5 个省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最多,分别为6.27、5.50、3.86、3.21 和3.07 亩。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的人均耕地资源最少,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0.15 和0.12 亩,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能源矿产方面,新疆、青海、黑龙江、甘肃、陕西等五省区石油资源最为丰富,人均石油储量分别为 24.844、13.916、11.231、10.828 和 10.064 吨;新疆、内蒙古、青海、陕西、四川等西部五省区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人均天然气储量分别为 42751.4、 38216.2、22840.5、20462.9 和 15966.6 立方米;山西、内蒙古等两省区人均煤炭储量最多,分别为2488.3 和2024.9 吨,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内蒙古两省区人均铁矿石储量最多,分别为116.4 和72.1 吨,山西、河北、新疆、四川等地区位列第二梯队,人均铁矿石储量分别为 44.7、35.6、34.4 和 32.7 吨。相比之下,许多经济发达省区市的人均能矿储量极少。 
5. 基础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医师与病床,初等与高等教育分布特点不同
我国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但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医疗资源方面,北京万人医师数为 46 人,位列全国第一。甘肃、广西、云南、安徽和江西五省区排在最后,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 23 人、22 人、21 人、20 人和 19 人。辽宁、新疆、四川、重庆四省区市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超过 70 张,西藏、海南、广东和天津等四省市排名最低,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为 48.8 张、47.9 张、45.6 张和 43.8 张。整体来看,医师与病床分布情况不同,医师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与东部沿海,而西部、东北地区的病床资源相对丰富。 
教育资源方面,初等与高等教育分布情况也不尽相同。2018 年,新疆、贵州、西藏、河南、甘肃等中西部五省区每万人专任教师数最多,分别为 124.7 人、121.9 人、121 人、115.4和 113 人。天津、黑龙江、上海等三省市位列全国末三位,分别为 77.1 人、76.4 人和 66.3人。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万人专任教师数普遍高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则相反,北京、上海和天津持续保持绝对优势,组成第一梯队,分别为 68.6%、53.2%和50.6%,云南、贵州、西藏等西部三省区位列全国末三位,分别为22.3%、21.3%和14.4%。北京市每万人拥有 156个在校研究生,远超其它地区,位列全国首位。上海以65.4 人居全国第二,贵州、河南和西藏三省区万人在校研究生不足 6 人,分别为5.8 人、5.3 人、5.2 人。 
6. 地区间财力差距较大,部分省份债务压力大
各地财政收入差距较大。上海、北京、西藏、海南四省区市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最高,均在15%以上。黑龙江、河南两省居末两位,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均为 7.8%。 
中西部地区对非税收入依赖性强,广西、宁夏、西藏、湖南、新疆五省区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最高,分别为 33.3%、32.9%、32.3%、31.5%、31.3%,均在30%以上。浙江、北京、上海三省市居末三位,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5.3%、13.8%、11.6%。 
部分省份财政赤字率高,债务压力偏大。中西部省份财政赤字水平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西藏、青海、甘肃三省区财政赤字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分别为 117.8%、48.0%和35.2%。新疆、宁夏、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地区超过 20%,分别为28.5%、26.6%、22.8%、 22.3%和20.7%。西部和东北地区公共债务率普遍偏高,青海、贵州和海南三省排名前三位,分别达到61.5%、59.8%和40.2%。 
7. 金融资源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
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从各金融行业相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分布情况看,金融资源几乎集中在京沪及部分重点支援地区。 
从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看,京沪处于强一档。两地的金融业GDP 在 3000 亿左右,而上海高出北京300 亿左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17.69%、16.77%。全国来看,京沪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国的 16%,核心作用突出。 
贷款资源分布上,京沪与西部重点支援省份较强。西藏、甘肃、北京、青海和上海五省区市的贷款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排名全国前列,分别为 308.3%、234.9% 、232.5%、 231.6%和224.2%,其余地区均在 220%以下。 
在上市公司分布上,北京几乎成为独一档。北京的上市公司总市值累计151360.11 亿元,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中遥遥领先,是地区生产总值 499.2%,第二位上海仅为 144.5%。 
保费收入分布上相对均衡,北京、黑龙江、河北保费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排名靠前,分别为5.9%、5.5%和 5.0%,排名最后的西藏为2.3%。 
8. 华北、西北地区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上仍存在较大压力
尽管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华北地区存在较为突出的压力。2018 年全国PM10、PM2.5 平均浓度分别比 2017 年降低5.3%、9.3%。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等 18 省所在省会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南部地区及西藏空气质量较好。 
从单位产值用水量看,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用水量较大,新疆、西藏、黑龙江三省区万元 GDP 用水量高于 210 立方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北京、天津、山东、浙江、上海、重庆、陕西、广东、山西、河南十省市均低于 49 立方米,已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单位产值能耗来看,西北地区因资源丰富、重工业密集,产业高能耗特点突出。宁夏、青海等 13 省(区、市)万元生产总值电力消耗量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宁夏万元生产总值电力消耗量位列第一,达 2874.35 千瓦时;青海次之,为 2575.71 千瓦时。 
9. 人口红利减退,部分省份老龄化压力加大
部分省份面临人口低增长问题。2018 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3.81‰,较上年下降1.51 个千分点;西藏人口自然增长率 11.05‰,排名全国第一,相比之下,天津与东北地区低生育问题突出,黑龙江与辽宁均为负增长。 
受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超预期加速等因素制约,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比重近年来开始下降。2018 年,我国适龄劳动力(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71.2%,相比 2017 年下降0.6 个百分点。天津、北京和黑龙江居全国前三位,分别为 78.81%、78.28%和 77.23%;有14 个省区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山东和贵州排名后三位,分别为67.64%、66.83%和66.42%。 
部分地区老龄化压力较大。2018 年,全国老年人抚养比为16.77%,较上年提升 0.92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山东、四川、重庆和辽宁居全国前四位,抚养比均超20%,分别为 22.69%、 21.83%、21.09%和 20%,西藏、新疆和青海排名后三位,抚养比均低于 11%,老龄化压力最小。 
10. 科技研发投入与产出集中在北京、长三角与珠三角
从科研投入来看,2018 年,大部分省区市 R&D 经费支出显著增长。各省区市的 R&D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依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北京和上海分别以 6.17%和4.16%的水平继续处于绝对领先地区,广东、江苏、天津、浙江四省市在 2.5%-3%之间,形成第二梯队。但仍有9 个省区不足 1%。 
从科研产出看,2018 年,我国专利授权量总计为 233.5 万件,较上年增长 35.7%。专利授权量的地区分布格局与 R&D 经费、R&D 人员全时当量基本一致,授权量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其中广东、江苏和浙江三个经济发达地区位居全国前三位,分别为 47.8、 30.7 和 28.5 万件,三省专利总和占到全国授权量的 45.8%。2018 年,我国万人专利授权量为16.7 件。其中北京、浙江、广东排名前 3 位,以40 件以上的水平明显领先,西藏、海南、内蒙古和新疆不足4 件,排名最后 4 位。 (关注公众号“三个皮匠”,获取最新行业报告资讯)

1_页面_001.jpg

1_页面_003.jpg

1_页面_004.jpg

1_页面_005.jpg

1_页面_006.jpg

1_页面_007.jpg

1_页面_008.jpg

1_页面_009.jpg

1_页面_010.jpg

1_页面_011.jpg

1_页面_012.jpg

1_页面_013.jpg

1_页面_014.jpg

1_页面_015.jpg

1_页面_016.jpg

1_页面_017.jpg

1_页面_018.jpg



本文标签

本文由作者三个皮匠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研报】科技行业:游戏市场及云游戏行业分析-20200611[27页].pdf
【研报】科技行业:游戏市场及云游戏行业分析-20200611[27页].pdf

游戏市场及云游戏行业分析游戏市场及云游戏行业分析 许英博许英博 首席科技产业分析师首席科技产业分析师 陈俊云陈俊云 前瞻研究高级分析师前瞻研究高级分析师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研究前瞻研究 20202020年年6 6月月1111日日 1 1 什么是云游戏?什么是云游戏? 云游戏定义云游戏定义 资料

【研报】云游戏行业跟踪报告:从蓝图到落地云游戏发展驶入快车道-20200714[30页].pdf
【研报】云游戏行业跟踪报告:从蓝图到落地云游戏发展驶入快车道-20200714[30页].pdf

从蓝图到落地,云游戏发展驶入快车道 云游戏行业跟踪报告 2020 年 07 月 14 日 王建会 传媒互联网分析师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号楼6层研究开发中心 邮编:100031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 9 号院 1 号 

2021年传媒行业竞争格局与云游戏产业布局分析报告(41页).pdf
2021年传媒行业竞争格局与云游戏产业布局分析报告(41页).pdf

 云游戏的产业链包括云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云计算供应商、云游戏服务商、网 络供应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等。上游包括游戏开发商(提供内容资源,开发能力 强)、云计算厂商(拥有 IDC 资源,提供计算能力支持)、软硬件厂商(提供云 端的 CPU/GPU 硬件与软件配套解决方案);中游为云游戏运营商或系统设备提 供商; 

腾讯研究院:中国云游戏市场趋势报告(2021)(34页).pdf
腾讯研究院:中国云游戏市场趋势报告(2021)(34页).pdf

 云游戏服务仍在寻找高质量的游戏内容中国玩家对精品游戏的渴求势必给云游戏带来新的契机新冠疫情导致居家场景增多,使包括游戏在内的移动应用时长整体上升。如今,更青睐移动平台的玩家越来越希望在移动平台上获得沉浸式和竞技感的体验。而云游戏具有能将3A级PC和主机巨作引入移动平台的潜力。然而,由于中国移动优先的市场特质

中国云游戏行业趋势研究报告(25页).pdf
中国云游戏行业趋势研究报告(25页).pdf

中国云游戏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原生内容缺乏,时延卡顿难解决、成本投入巨大,商业模式不成熟,都给产业链玩家提出了严峻考验。大厂竞争格局的形成,为瓶颈的突破带来可能,云游戏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原生内容正加速自研云服务厂商积极发力多机多核计算能力,为原生云游戏创造技术条件; 产业联盟构建原生云游戏促进组织,助力原生云 

2021年网娱平台龙头盛天网络与云游戏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3页).pdf
2021年网娱平台龙头盛天网络与云游戏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3页).pdf

公司业绩情况: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 亿、0.6 亿,同比增长36.1%、20%。自 2011 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1-2020 年营收 CAGR 为27.7%,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2%。2020 年收入保持较高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游戏运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公司研究】号百控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运营商文娱旗舰云游戏乘势而来-20200623[32页].pdf
【公司研究】号百控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运营商文娱旗舰云游戏乘势而来-20200623[32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运营商文娱旗舰,云游戏乘势而来运营商文娱旗舰,云游戏乘势而来 号百控股(60064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0.6.23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顾海波顾海波 首席通信分析师 S03 唐思思唐思思 首席传媒分析师 S1010517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