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分析 > 煤炭供给侧改革与碳中和分析

煤炭供给侧改革与碳中和分析

据数据分析,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背景是:2015年末,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均价370元/吨,已跌至2004年水平,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9O%。

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责任分配为:

1、相关部门要建立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制定实施细则,督促任务落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2、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负总责.要成立领导小组,任务重的市、县和重点企业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

3、国务院国资委牵头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

4、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要根据本意见研究提出产能退出总规模、分企业退出规模及时间表,据此制订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实施节奏: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

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

碳中和后续节奏

责任分配碳中和后续节奏是工信部和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产能置换办法和项目备案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指导巩固钢铁去产能的工作成效。

控制新增产能碳中和后续节奏,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需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的政策,对违法违规新增的冶炼产能行为将加大查处力度。

煤炭供给侧改革与碳中和.png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原创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数据来源《走向碳中和系列:从中央到地方》

本文由作者X-iao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研报】券商行业专题(六):关于“T+0”、混业等几个长期变量的剖析思考-20201020(44页).pdf
【研报】券商行业专题(六):关于“T+0”、混业等几个长期变量的剖析思考-20201020(44页).pdf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推荐推荐(维持维持)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2020 年年 10 月月 20 日日 分析师:刘文强 S01 联系人(研究助理) :张文珺 S46 数据来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40页).pdf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40页).pdf

现有政策综合效应评价政策的短期效应显现。2016 年以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与煤炭相关的部分去产能政策陆续实施,煤炭去产能取得了初步成效,煤炭供给降速超过需求降速,全社会库存量持续增加压力缓解,供需基本面在短期内有所好转,煤炭价格也随之逐步回升;地方政府支持煤炭企业减费清费和债务处置减清了企业负担;通过技能 

2021年碳中和行业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分析报告(36页).pdf
2021年碳中和行业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分析报告(36页).pdf

材料:开辟生物基材料+严格审批新建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耗指标开辟生物基材料, 部分替换以一次能源为原料的产品需求。一般而言,原油、天然气、煤是众多基础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通过化学合成等方式进行产业链延伸生产,形成交错的基础原材料产品,而伴随生物工程的发展,逐步开始借助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发酵等方式形

【研报】碳中和行业专题分析报告(一):碳中和逐步落实行业将再次迎来供给侧改革-210308(37页).pdf
【研报】碳中和行业专题分析报告(一):碳中和逐步落实行业将再次迎来供给侧改革-210308(37页).pdf

“十四五”规划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此基础上,各地 区结合自身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储备情况分别制定了符合地区实际的政策目 标,多个地区宣布将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增加水能、风能、太阳能、 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上海市计划在 2025 年前实现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

【研报】能源化工行业:,碳中和推动化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210315(33页).pdf
【研报】能源化工行业:,碳中和推动化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210315(33页).pdf

预计碳中和的实现将主要依赖能源领域碳排放规模的大幅缩减,从2019年约125亿吨二氧化碳/年升至2030年的140-145亿吨,之后将进入持续的下降周 期,BP预计2030年国内碳净排放总量将降至25-30亿吨区间内,预计90%以上的碳减排将来自能源领域。预计传统化石能源仍为未来10-15年内主要的能源,预

2021年“碳中和”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4页).pdf
2021年“碳中和”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4页).pdf

因此中国电炉炼钢比例提升核心依赖于废钢供给的增加,废钢供给增加后才能扩大电炉炼钢的原材料来源,废钢价格也才有下降的可能。预计随着国内工业化以及基建工程、城市更新改造的推进,国内的废钢供给也会呈现增加的趋势,钢铁行业长期电气化的进程基本上与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匹配的程度。除了电气化之外,钢铁行业的脱

【研报】有色金属行业:“碳中和”供给侧二次改革电解铝行业迎高盈利状态长期持续下的价值重估-210329(30页).pdf
【研报】有色金属行业:“碳中和”供给侧二次改革电解铝行业迎高盈利状态长期持续下的价值重估-210329(30页).pdf

 国内氧化铝供应逐步走向过剩且未来过剩格局或将持续,铝产业链内部供需反转下利润向电解铝环节倾斜。据 SMM 统计,国内氧化铝供应已从 2019 年的短缺 23.74 万吨变为 2020年的过剩 65.25 万吨。而 SMM 预计 2021-2022 年国内氧化铝将分别有 440、1480 万吨的新增产能投放。

【研报】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二):碳中和与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210228(40页).pdf
【研报】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二):碳中和与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210228(40页).pdf

 促进钢铁产量的压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需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 的政策,对违法违规新增的冶炼产能行为将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负面预警。同时不断地强化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要素约束,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二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根据产业发展的新情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