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上海品茶 > 行业分析 > 2022智能音箱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2022智能音箱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国际智能音箱产业发展现状

人们对居家精神文化和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升温,智能音箱逐渐成为家居场景中最广泛运用的产品。

国外较火热的智能音箱研发巨头有亚马逊、谷歌、微软和苹果等;在国内受用户欢迎的智能音箱科技公司有:京东、天猫、小米等,下图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品牌的智能音箱产品的市场占有量比。

2022智能音箱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据Voice Labs调查,2017年以智能音箱为主的智能硬件销售量达2000多万件,销售额达200亿美元,目前大概4000万家庭在使用基于语音的智能音箱,未来全球智能音箱的出货量预计将很快增长10倍。因此在智能音箱技术研发和产品市场竞争方面,设计出一款在满足家居场景需求下实现低成本的智能音箱是极具市场前景的。

2014年,亚马逊率先推出智能音箱Echo,智能音箱一词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紧接着,苹果、谷歌、微软等互联网巨头加入竞争。智能音箱作为价值增长最快的互联设备,正处于快速扩张期。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成为了增长最快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音箱产业共计收入43亿美元。

从全球市场看,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18年Q3全球智能音响市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智能音箱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货量超过1970万部,同比增长137%。其中,亚马逊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谷歌、阿里及小米分列第二、第三及第四。

国内智能音箱发展现状

从国内市场看,京东于2015 年 8 月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音箱京东叮咚,但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 2017 年,国内智能音箱行业开始爆发。Canalys 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智能音箱在 2018 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超过 580 万台,环比增长近 100 倍。天猫精灵音箱出货量 220 万台,排名第一,小爱同学表现不俗,出货量 190 万台,排名第二,小米正在逐渐缩小与阿里巴巴的差距,百度出货量 100 万台,排名第三,这也是百度首次进入市场前三名。

2022智能音箱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逐步形成五个阵营:

一是互联网巨头,包含了京东、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公司有庞大的业务布局,定位于建立以语音为入口的智能生态,为既有的内容和服务寻找新的入口。

二是技术公司,如科大讯飞、出门问问。这些公司在语音技术方面有累积,具有技术优势。

三是传统音箱厂商,如漫步者、JBL、DOSS。这些公司在传统印象硬件研发和销售渠道上有累积,倾向于与技术及内容厂商合作。

四是内容资源商,如喜马拉雅、酷狗。这些公司在内容上有累积,内容厂家拥有独特的IP及内容资源,一般联合技术厂商共同打造音箱载体。

五是创业公司,如Rokid、裴讯。这些公司多带有互联网基因,从场景和用户出发,期望打造爆品。

尽管智能音箱领域呈现了一种“百箱大战”的火热局面,但事实上,各家公司的智能音箱产品在外观及功能上同质性较强。各大智能音箱品牌主要通过低价走量快速占领市场,而不是把智能音箱本身当作一个盈利产品。有人担忧,如果没有良好的产品体验作为支撑,低价走量的策略也会透支用户的期待值。对国内企业来说,价格战难以持久,尽管短期之内可以起到教育市场的作用,但这种方式带来的销量并不利于行业创新,也无法带动行业的发展,反而会透支用户期待值”。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是在“百箱大战”的市场环境中,稍慢一步便落后百步,到时候就算拿出一个成熟的产品,说不定已经失了先机。各大品牌要考虑的,是下一步该如何通过智能音箱平台挖掘盈利模式,如何完善内容服务,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加快产品迭代等。

内容来源: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智能音箱产业发展研究及信息安全评测分析报告(34页).pdf》

推荐阅读:

《可美亚:亚马逊蓝牙音箱产品数据分析报告(15页).pdf》

本文由作者云闲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全球适应中心(GCA):印度制造业报告(英文版)(18页).pdf
全球适应中心(GCA):印度制造业报告(英文版)(18页).pdf

企业希望在其供应链中建立弹性。虽然全球供应链传统上依赖中国作为主要制造基地,但自2019年初以来,企业受到中国劳动力率上升和美中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COVID-19加剧了这种局面。企业热衷于降低供应链风险,减少对某个特定国家的过度依赖,因此正在评估中国现有或新产能的替代品。印度打算抓住这一机遇,将自己定位为

为印度的电子制造业提供动力(英文版)(52页).pdf
为印度的电子制造业提供动力(英文版)(52页).pdf

毕马威联合汇丰银行在2020年12月发布了为印度的电子制造业提供动力报告。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颠覆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数字技术整合的趋势正在发展,其中一个领域就是全球供应链的结构,这种结构已变得越来越集中,因此不够灵活。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实力的再平衡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疫情爆发

InvestIndia:印度生产相关激励计划-电子制造业化学电池(英文版)(24页).pdf
InvestIndia:印度生产相关激励计划-电子制造业化学电池(英文版)(24页).pdf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是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向上的增长轨迹。我们的持续增长率也位居世界前列,吸引了一些最具优势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促成了关于印度在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和地位的全球共识。虽然印度的服务业一直在不断展示其实力和创新,但印度国内制造业却有点跟

印度品牌价值基金会(IBEF):2021年印度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促进印度制造业和出口的潜力(英文版)(11页).pdf
印度品牌价值基金会(IBEF):2021年印度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促进印度制造业和出口的潜力(英文版)(11页).pdf

 PLl 计划的主要目标于 2020 年 3 月宣布:保护已识别的产品区域. 引入非关税措施,使进口更加昂贵. 承认出口在整体增长战略中的相关性,重新关注国内市场.通过提供生产激励和鼓励资本投资来促进国内制造业. 吸引核心知识能力和尖端技术创造规模经济并确保效率促进创造就业机会建设区级出口枢纽减轻合规负担提高

制造业差异化专题:致知格物探究制造业碾压优势的来源-210729(56页).pdf
制造业差异化专题:致知格物探究制造业碾压优势的来源-210729(56页).pdf

文化基因决定相对竞争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实现是知识生产、知识资本化和制造基础三者融合的结果,不同国家因所处的阶段不同导致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不同,中国目前仍处于制造基础阶段。中国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梯队第三梯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2015年指出,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 

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2021年印度制造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英文版)(25页).pdf
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2021年印度制造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英文版)(25页).pdf

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认为“最高管理层正在推动工厂的卓越制造计划”。我们的分析清楚地强调了内部团队和高层管理对卓越制造实践的积极影响。1/2的参与者组织使用结构化方法,如TPM、TQM、WCM等来预测产品、设备和过程故障。只有13%的参与者组织使用物联网设备来预测试验区或整个工厂的故障。41%的参与者组织遵循传统

制造产业专题:寻找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赛道-220308(34页).pdf
制造产业专题:寻找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赛道-220308(34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寻找中国制造业的寻找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优势赛道赛道 制造产业专题2022.3.8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制造强国战略,加速制造强国战略,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国产替代。今年两会期间。今年两会期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增强制造业核心

中德制造业研修院:2022新制造白皮书(25页).pdf
中德制造业研修院:2022新制造白皮书(25页).pdf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 不过 “大而不强、 多而不精” 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从 “制造大国” 向 “制造强国” 的转变之路任重道远。从全球经济发展上看, 2021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